2015河南特岗教师面试热点:初中数学面试说课稿《反比例函数》

时间:2019-05-12 12:02: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5河南特岗教师面试热点:初中数学面试说课稿《反比例函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5河南特岗教师面试热点:初中数学面试说课稿《反比例函数》》。

第一篇:2015河南特岗教师面试热点:初中数学面试说课稿《反比例函数》

一、说教材

1.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反比例函数”的第一节课,是继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之后,二次函数之前的又一类型函数,本节课主要通过丰富的生活事 例,让学生归纳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并进一步体会函数是刻画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从中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因此本节课重点是理解和领悟反比例函数的概 念,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有:类比,转化,建模。

2.学情分析:对八年级学生来说,虽然他们已经对函数,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以及应用有所掌握,但他们面对新的一次函数时,还可能存在一些思维障碍,如学生不能准确地找出变量之间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以及如何从事例中领悟和总结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因此,本节课的难点是理解和领 悟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人对《数学课程标准》的理解与分析,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把本课的目标定为:

1.从现实的情境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讨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2.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三、说教法

本节课从知识结构呈现的角度看,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建立了“创设情境→建立模型→解释知识→应用知识”的学习模式,这种模式清晰地再现了知识 的生成与发展的过程,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于是,从教学内容的性质出发,我设计了如下的课堂结构:创设出电流、行程等情境问题让学生发现新知,把上述问 题进行类比,导出概念,获得新知,最后总结评价、内化新知。

四、说学法

我认为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成函数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我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指导学生通过类比、转化、直观形象的观察与演示,亲身经历函数模型 的转化过程,为学生攻克难点创造条件,同时考虑到本课的重点是反比例函数概念的教学,也考虑到概念教学要从大量实际出发,通过事例帮助完成定义。因此,我 采用了“问题式探究法”的教法,利用多媒体设置丰富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的思维由问题开始,到问题深化,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并随着问题的 深入而跳跃。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新知

首先提出问题

问题1:小明同学用50元钱买学习用品,单价y(元)与数量x(件)之间的关系式是什么?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

在课开头,我认为以一个简单的数字问题引入,目的是让学生在很快的时间里说出显而易见的答案,便于增强学生学好本课的自信心,使他们能愉快地进行新知的学习。

问题2:我们知道,电流I、电阻R、电压U之间满足关系式U=IR,当U=220V,(1)你能用含有R的代数式表示I吗?

(2)利用写出的关系式完成下表。

R/Ω 20 40 60 80 100

I/A

当R越来越大时,I怎样变化?当R越来越小呢?

(3)变量I是R的函数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

因为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问题2是一个与物理有关的数学问题,这样设计便于使学生把数学知识和物理知识相联系,增加学科的相通性,另 外通过本题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变量之间的关系,问题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再同桌交流,最后小组讨论并汇报,此问题中的(1)(2)问题比 较简单,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但对于问题(3),老师要给适当的指导。

问题2的深化:舞台灯光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阳光灿烂的晴日变成浓云密布的阴天,或由黑夜变成白昼,这样的效果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

学生可以根据问题2以及学过的物理知识来解释这个问题,这样既增强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又达到了解决问题的目的。

问题3:京沪高速公路全长约为1262km,汽车沿京沪高速公路从上海驶往北京,汽车行完全程所需时间t(h)与行驶的平均速度v(km/h)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变量t是v的函数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

问题3是一个行程问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同桌讨论,最后列出正确的函数关系式,进一步体会函数是刻画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为形成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打基础。

(二)合作探究,获得新知

1.出示问题

想一想,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

这个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思考、抽象、概括、补充、完善的过程,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他们的新发现,培养他们的归纳能力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在这期间教师就是他们的合作者、引路人,边听、边问、边指导,初步形成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2.启发学生建构新知

反比例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两个变量x、y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y=k/x(k为常数,k≠0)的形式,那么称y是x的反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自变量不能为0!

反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y= k/x(k为常数,k≠0)

反比例函数的变式形式:k=yx,x=k/y(k为常数,k≠0)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

这种从不同的问题情境中抽象出相同的数学模型,再进行抽象得出概念的过程,并非教师所强加,而是学生通过自己分析走向概念,突破本节课的难点,使学生的自豪感和成功感在活动中得以提升,体现类比、转化、建模等数学思想,把本节课推向高潮。

(三)反馈练习,应用新知

根据学生认知的差异性,我设计了基础过关和拓展训练两类练习题。

1.基础过关

(1)下列函数的表达式中,x表示自变量,那么哪些是反比例函数?每一个反比例函数相应的k的值是多少?

①y=x/5 ②y=6x-1 ③y=-3x-2 ④xy=2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

此题较简单,以口答的形式进行,设计的目的是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和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并告诫学生判断一个函数是否是反比例函数不能单从形式上判断,一定要严谨认真,同时也完成了随堂练习1。

(2)做一做

①一个矩形的面积为20cm2,相邻的两条边长分别是xcm和ycm,那么变量y是变量x的函数吗?是反比例函数吗?为什么?

②某村有耕地346.2公顷,人口数量n逐年发生变化,那么该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m(公顷/人)是全村人口数n的函数吗?是反比例函数吗?为什么?

③y是x的反比例函数,下表给出了x和y的一些值:

a.写出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b.根据函数表达式完成下表。

表略。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

通过三个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2.能力拓展

(1)你能举个反比例函数的实例吗?与同学进行交流。

(2)y=5xm是反比例函数,求m的值。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

问题(1)是一个开放性的题,既解决了随堂练习2,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问题(2)能助于学生抓住关键点,澄清易错点(反比例函数中k≠0),并且加强了新旧知识的联系。

(四)归纳总结,反思提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与同伴进行讨论。

(如:你学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还有什么困惑?应注意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通过问题式的小结,让学生再次归纳、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弥补教学中的不足。

(五)推荐作业,分层落实

必做题:课本第134页习题1、2题。

选做题:已知y与2x成反比例,且当x=2时,y=-1,求:

(1)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当x=4时,y的值。

(3)当y=4时,x的值。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作业以推荐的形式进行,必做题体现了对新课标下“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得必要的数学”的落实,选做题体现了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第二篇:2012河南特岗教师面试

2012河南特岗教师面试:说课4大要点

所谓说课,就是让教师以语言为主要表述工具,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专家、系统而概括地解说自己对具体课程的理解,阐述自己的教学观点,表述自己具体执教某课题的教学设想、方法、策略以及组织教学的理论依据等,然后由大家进行评说。说课活动由解说和评说两部分组成,重点在解说,评说则是针对解说而进行的评议、交流和研讨。

说课是一种教研活动,具有教研活动的一般性质。首先,它具有群体性,即由众多教师、同行参与。其次,说课具有交流性,即说课者与听讲者要彼此进行意见交流。再次,具有一定的研究性,即交流的内容是各自经过一定研究的结果。最后,还具有可操作性。

说课不是备课,不能按教案来说课。说课不是讲课,教师不能把听说课的领导和老师视为学生,如正常上课那样讲。

一、突出“说”字

说课不是“背课”,也不是“读课”,要突出“说”字。既不能按教案一字不差地背下来,也不能按说课稿一字不差地读下来。说课不等于读课,不能拿事先写好的说课稿去读。说课一定是按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有重点,有层次,有理有据。说课时,要抓住一节课的基本环节去说,说思路、说方法、说过程、说内容、说学生,紧紧围绕一个“说”字,突出说课特点,完成说课进程。

二、说出自己的亮点

说课的对象不是学生,而是教师同行。所以说课时不宜把每个过程说得过于详细,应重点说出如何实施教学过程、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概念、掌握规律的方法,说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说课要重理性,讲课注重感性和实践,因此,用极有限的时间完成说课内容不容易,必须做到详略得当、简繁适宜、准确把握说度。说得太详太繁,时间不允许,也没必要;说得过略过简,说不出基本内容,听众无法接受。

三、说课要有科学的预见性

说课要求教师不仅讲出怎样教,还要说出学生怎样学。所以,说课者要对所教学生的知识技能、智力水平、学习态度、思想状况、心理特点、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估计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会有什么困难,说出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和解决的办法。说课者还要说出自己设计提问的关键问

四、把握“说“的方法和技巧

说课的方法和方式很多,但是必须做到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因教材施说,针对内容,针对学生情况,找准重难点,设计教学方法,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实现以上目标,如何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三篇:浅谈河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面试经验

浅谈河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面试经验 1.说课要不要板书。

有老师说,说课不需要板书,我的理解是,没有硬性规定,要板书或不要板书,任其自然,该板书就要板书,关健在于板书是否有助于你的说课。

2.说课材料的积累。

一是在理论上,说句实话,在写说课时时间非常紧,根本来不及你去“搜肠刮肚”地想那些“似曾相识”的理论知识,所以说,我们在平时应该对新的理念、新的方法进行收集、整理。

二是加强经验积累。3.说课中的创新。

说课时我们不能拘泥于平常的套路。如:导入、新授、巩固、总结、作业等,教师导学生学,较为统一。但有一点要强调,你要得高分,或是要得到A,那么你的说课一定要具备二条中的一条:

一是在说课中,你对教材处理独到,有新意,有创意,使评委眼前一亮。二是新意、创意谈不上,但你素质全面,自信、自如,很圆满。4.功夫在平时

平时强化自我训练,这一点,打个比方。就像我们一开始学习游泳,说得再多,不去下水游一游,不吃几口水,恐怕是很难学会的。

比如平时怎么备课,平时怎么处理教材。5.时间的把握

说课时间一般为15分钟左右,有的是15分,有的是20分,肯定会事先告知,老师不可赶时间,更不可拖时间,在现场说课中,有教师说课在赶场子,因为有一定的时间要求的,所以只见讲者心急如焚“超速行驶”,听者云里雾里都跟不上趟。而我们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在说课中准备不充分只用了三五分钟。

我们讲把握时间,是在说课的过程中有主有次,对重点、难点,教学设计过程要讲深,讲透,不可过分饱满,剩余出1—2分种左右。

河南招教网http://he.zgjsks.com/ 河南招教网,发布河南教师考试信息和备考资料。

微信号:hejsks

第四篇: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说课稿(通用)

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说课稿(通用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说课稿(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说课稿1

一、说教学内容

(一)、本课时的内容、地位及作用

本课内容是北师大版九年级(上)数学第五章《反比例函数》的第一课时,是继一次函数学习之后又一类新的函数——反比例函数,它位居初中阶段三大函数中的第二,区别于一次函数,但又建立在一次函数之上,而又为以后更高层次函数的学习,函数、方程、不等式间的关系的处理奠定了基础。函数本身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而反比例函数则是基础函数,因此,本节内容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本课题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我根据新课标的知识、能力和德育目标的要求,以学生的认知点,心理特点和本课的特点来制定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究,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实际意义。

(2)体会反比例函数的不同表示法。

(3)会判断反比例函数。

2、能力目标

(1)通过两个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和分析归纳能力。

(2)在思考、归纳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说理能力。

(3)让学生会求反比例函数关系式。

3、情感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探索数量关系的过程,体验数学活动与人类的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用数学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

(2)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有学有所用的感性认识。

4、本课题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难点: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关键:如何由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

二、说教学方法:

本课将采用探究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并分层教学将顾及到全体学生,达到优生得到培养,后进生也有所收获的效果。同时在教学中将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由于学生在前面已学过“变量之间的关系”和“一次函数”的内容,对函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在教这节课时,要注意和一次函数,尤其是正比例函数一反比例的类比。引导学生从函函数的意义、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等方面辨明相应的差别,在学生探索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在探索的途径和方法上与一次函数相似。

对于所设置的两个问题为学生熟悉,尽量贴近学生生活,或者进入学生生活的圈子里,让学生感受到亲切、自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主动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对数学学科的浓厚兴趣,使部分学生由不爱学变得爱学。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处处皆数学,生活处处有函数。

三、说学法指导:

课堂,只有宝贵的四十分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注意力不能集中。针对这种情况,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情境,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愿望,同时也为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做好铺垫。让学生自己举例,讨论总结规律,抽象概念,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同时,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和抽象能力。

为了让学生对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牢牢掌握和深刻理解,启发学生回忆正比例函数并与之相类比,从内容到形式,学生自主地体会出反比例函数的真正内涵。

在本课时的师生互动过程中,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关注个体差异,让学困生发表见解,使他们有成功的学习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并能立即反馈给学生,矫正学生的学法和知识错误。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顺利地“消化”本节课的内容。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理论来自于实践,而理论又反过来指导实践的哲学思想。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师生共同回忆前一阶段所学知识,再次强调函数和重要性,同时启开新的课题——反比例函数(教师板书)。

(一)创设情景,激发热情

我经常在思考: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为什么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害怕数学,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数学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了。事实上,数学学习应该与学生的生活融合起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让他们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探究数学、认识并掌握数学。

因而用两个最贴近学生生活实例引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从而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多媒体课件展示

(问题1)我校车棚工程已经启动,规划地基为36平方米的矩形,设连长为X(米),则另一连长Y(米)与X(米)的函数关系式。

让学生分析变量关系,然后教师总结:依矩形面积可得

XY=36 即Y=36/X

(问题2)昨天在放学回家时,小明的车胎爆了。第二天,小明的爸爸骑摩托车送小明来学校。中午放学小明不得不走回家。(小明家距学校2000米)

(1)、在这个故事中,有几种交通工具?

(2)、两种交通工具的正常行驶速度一样吗?来去的路程一样吗?时间呢?

师生共同探究,时间的变化是由速度所引起的,设时间为T,速度为V,则有T=2000/V

(二)观察归纳——形成概念

由实例XY=36 即Y=36/X和T=2000/V 两个式子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出本课新的知识点:

一般地,形如Y=K/X或XY=K(K是常数,K不为0)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

在此教师对该函数做些说明。

(三)讨论研究——深化概念

学生通过对例1的观察、讨论、交流后更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多媒体课件展示、例1、下列函数关系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

(1)、一个矩形面积是20平方厘米,相邻两条连长分别为X厘米和Y厘米那么变量Y是变量X的函数吗?是反比例函数吗?为什么?

(2)、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U,移动滑片时通过变阻器的电流I和电阻R之间的关系;

(3)、某地有耕地346.2公顷,人口数量N逐年发生变化,那么该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M(公顷?(人))是全村人口数N的函数吗?是反比例函数吗?为什么?

(4)某乡粮食总产量M吨,那么该乡每人平均粮食Y(吨)与该乡人口数X的函数关系。

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正确答案。

四、即时训练——巩固新知

为了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化理解,从而达到巩固提高的效果,我特地设计了一组即时训练题,把课本的习题熔入即时训练题中,通过学生的观察尝试,讨论研究,教师引导来巩固新知识。

多媒体课件展示

(巩固练习:)

(口答)下列函数关系中,X均表示自变量,那么哪些是反比例函数?每一个反比例函数的K的值是多少?

Y=5/X Y=0.4/X Y=X/2 XY=2

5)Y=-1/X(给学困生发表见解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正确答案。

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反比例函数”的第一节课,是继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之后,二次函数之前的又一类型函数,本节课主要通过丰富的生活事例,让学生归纳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并进一步体会函数是刻画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从中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因此本节课重点是理解和领悟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有:类比,转化,建模。

2.学情分析:对八年级学生来说,虽然他们已经对函数,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以及应用有所掌握,但他们面对新的一次函数时,还可能存在一些思维障碍,如学生不能准确地找出变量之间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以及如何从事例中领悟和总结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因此,本节课的难点是理解和领悟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人对《数学课程标准》的理解与分析,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把本课的目标定为:

1.从现实的情境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讨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2.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三、说教法

本节课从知识结构呈现的角度看,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建立了“创设情境→建立模型→解释知识→应用知识”的学习模式,这种模式清晰地再现了知识的生成与发展的过程,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于是,从教学内容的性质出发,我设计了如下的课堂结构:创设出电流、行程等情境问题让学生发现新知,把上述问题进行类比,导出概念,获得新知,最后总结评价、内化新知。

四、说学法

我认为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成函数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我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指导学生通过类比、转化、直观形象的观察与演示,亲身经历函数模型的转化过程,为学生攻克难点创造条件,同时考虑到本课的重点是反比例函数概念的教学,也考虑到概念教学要从大量实际出发,通过事例帮助完成定义。因此,我采用了“问题式探究法”的教法,利用多媒体设置丰富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的思维由问题开始,到问题深化,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并随着问题的深入而跳跃。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新知

首先提出问题

问题1:小明同学用50元钱买学习用品,单价y(元)与数量x(件)之间的关系式是什么?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

在课开头,我认为以一个简单的数字问题引入,目的是让学生在很快的时间里说出显而易见的答案,便于增强学生学好本课的自信心,使他们能愉快地进行新知的学习。

问题2:我们知道,电流I、电阻R、电压U之间满足关系式U=IR,当U=220V,(1)你能用含有R的代数式表示I吗?

(2)利用写出的关系式完成下表。

R/Ω 20 40 60 80 100

I/A

当R越来越大时,I怎样变化?当R越来越小呢?

(3)变量I是R的函数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

因为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问题2是一个与物理有关的数学问题,这样设计便于使学生把数学知识和物理知识相联系,增加学科的相通性,另外通过本题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变量之间的关系,问题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再同桌交流,最后小组讨论并汇报,此问题中的(1)(2)问题比较简单,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但对于问题(3),老师要给适当的指导。

问题2的深化:舞台灯光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阳光灿烂的晴日变成浓云密布的阴天,或由黑夜变成白昼,这样的效果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

学生可以根据问题2以及学过的物理知识来解释这个问题,这样既增强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又达到了解决问题的目的。

问题3:京沪高速公路全长约为1262km,汽车沿京沪高速公路从上海驶往北京,汽车行完全程所需时间t(h)与行驶的平均速度v(km/h)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变量t是v的函数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

问题3是一个行程问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同桌讨论,最后列出正确的`函数关系式,进一步体会函数是刻画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为形成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打基础。

(二)合作探究,获得新知

1.出示问题

想一想,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

这个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思考、抽象、概括、补充、完善的过程,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他们的新发现,培养他们的归纳能力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在这期间教师就是他们的合作者、引路人,边听、边问、边指导,初步形成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2.启发学生建构新知

反比例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两个变量x、y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y=k/x(k为常数,k≠0)的形式,那么称y是x的反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自变量不能为0!

反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y= k/x(k为常数,k≠0)

反比例函数的变式形式:k=yx,x=k/y(k为常数,k≠0)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

这种从不同的问题情境中抽象出相同的数学模型,再进行抽象得出概念的过程,并非教师所强加,而是学生通过自己分析走向概念,突破本节课的难点,使学生的自豪感和成功感在活动中得以提升,体现类比、转化、建模等数学思想,把本节课推向高潮。

(三)反馈练习,应用新知

根据学生认知的差异性,我设计了基础过关和拓展训练两类练习题。

1.基础过关

(1)下列函数的表达式中,x表示自变量,那么哪些是反比例函数?每一个反比例函数相应的k的值是多少?

①y=x/5 ②y=6x-1 ③y=-3x-2 ④xy=2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

此题较简单,以口答的形式进行,设计的目的是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和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并告诫学生判断一个函数是否是反比例函数不能单从形式上判断,一定要严谨认真,同时也完成了随堂练习1。

(2)做一做

①一个矩形的面积为20cm2,相邻的两条边长分别是xcm和ycm,那么变量y是变量x的函数吗?是反比例函数吗?为什么?

②某村有耕地346.2公顷,人口数量n逐年发生变化,那么该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m(公顷/人)是全村人口数n的函数吗?是反比例函数吗?为什么?

③y是x的反比例函数,下表给出了x和y的一些值:

a.写出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b.根据函数表达式完成下表。

表略。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

通过三个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2.能力拓展

(1)你能举个反比例函数的实例吗?与同学进行交流。

(2)y=5xm是反比例函数,求m的值。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

问题(1)是一个开放性的题,既解决了随堂练习2,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问题(2)能助于学生抓住关键点,澄清易错点(反比例函数中k≠0),并且加强了新旧知识的联系。

(四)归纳总结,反思提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与同伴进行讨论。

(如:你学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还有什么困惑?应注意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通过问题式的小结,让学生再次归纳、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弥补教学中的不足。

(五)推荐作业,分层落实

必做题:课本第134页习题1、2题。

选做题:已知y与2x成反比例,且当x=2时,y=-1,求:

(1)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当x=4时,y的值。

(3)当y=4时,x的值。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作业以推荐的形式进行,必做题体现了对新课标下“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得必要的数学”的落实,选做题体现了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说课稿3

一、说教学设计意图

首先由学生尝试举出实际生活中某两个量出租反比例关系的例子,自然地引入利用所学的反比例函数来解决实际问题,在数学课上引用一个用“杠杆规律”的实际问题,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利用了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定律”中力与力臂两个量的反比关系,将他们运用到用数学来解决问题,激发学生求知热情。也培养他们科学探索精神。

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他转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教师有理有据地引学生通过反比例函数模型实现这一目的。让学生体会其中的转化思想,逐步掌握转化的方法。函数模型没有变,但两个量的角色发生变化,体会变与不变的思想。通过这种方法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所学的知识。使学生初步形成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打好基础。

通过以学生身边熟悉的星海湖水利工程为实际问题创设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反比例函数的运用和理解,更深层次形成反比例函数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为他们创造展示能力和应用所学知识的机会。

最后,通过小结,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进一步内化、系统化。

二、说内容

本章的反比例函数的内容属于《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数学》是在已经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和一次函数的基础上,再一次进入函数范畴。反比例函数是基本的函数之一,本章共分为两节,第17-2节的内容是如何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或如何用反比例函数解释现实世界中的一些现象。本节课主要涉及在使用杠杆时,如果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则动力是动力臂的反比例函数。

三、说目标

本节课的目标是通过“杠杆原理”等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关系的探究,使学生能够从函数的观点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运用反比例函数解释生活中的一些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把实际问题利用反比例函数转化为数学问题加以解决。

四、说教法

本节课是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的学习,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并且精心引导学生通过反比例函数模型来实现解决实际问题。在这引导过程中让学生体会老师是如何将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转化的。

五、说学情

从学生初步接触函数所蕴含的“变化与对应”思想,至今已经半年有余,学生对与函数相关的概念不可避免会有些遗忘,再加上我们的学生大多数都是外来务工子女,好的习惯没有养成,所以基础知识差。特别是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在进行活动中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六、说教学安排

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目的老师提出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请学生帮助解决,激发学生的兴趣。

活动二、分析解决问题 目的与学生共同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变量关系,引导学生利用反比例函数解决问题。

活动三、从函数的观点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目的是引导学生利用“杠杆规律”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活动四、巩固练习目的通过课堂练习,提高学生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活动五、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目的归纳总结所学的知识,体会利用函数的观点解决实际问题。

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说课稿4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

一、说教材分析:

本课时的内容是在已经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和一次函数的基础上,再一次进入函数范畴,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函数的内涵,并感受到现实世界中存在各种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对正比例函数图象与性质的复习和对比,也是以后学习二次函数的基础。本课时的学习是学生对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一个再知的过程,由于初二学生是首次接触双曲线这种函数图象,所以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特征,让学生对反比例函数有一个形象和直观的认识。

二、说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激活课堂气氛,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精神。在教学设计上,我设想通过使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在掌握反比例函数相关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索。

因此把教学目标确定为: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2、使学生能够根据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3、使学生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会画出它们的图象,以及根据图象指出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加或减少而变化的情况。

4、会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向学生渗透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去作用于实践的观点。

2、使学生体会事物是有规律地变化着的观点。

(四)美育目标:

通过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研究,渗透反映其性质的图象的直观形象美,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积极探索知识的能力。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反比例的概念、图象、性质,以及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性。

(二)教学难点: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三)解决方法

(1)由分组讨论,积极思考,分析问题,发现结论。

(2)训练,研究,总结

因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有两个分支,而且这两个分支的变化趋势又不同,学生初次接触,一定会感到困难。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并制作了能动态演示函数图象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亲手操作,积极参与并主动探索函数性质,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四、说教学方法:

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生理上,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鉴于教材和初二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设想采用问题教学法和对比教学法,用层层推进的提问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主动探究,主动获取知识。同时注意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减少学生对新概念接受的困难,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时间。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活动、多观察,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组织学生参与“探究。

初中数学反比例函数说课稿5

说教学目标:

1、理解反比例函数,并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反比例关系的函数解析式;

2、会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并结合图象分析总结出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3、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及普遍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4、体会数学从实践中来又到实际中去的研究、应用过程;

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数学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说教学重点:

结合图象分析总结出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描点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说教学用具:直尺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式

说教学过程:

1、从实际引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我们在小学学过反比例关系.例如:当路程S一定时,时间t与速度v成反比例

即vt=S(S是常数);

当矩形面积S一定时,长a与宽b成反比例,即ab=S(S是常数)

从函数的观点看,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有两个变量可以分别看成自变量与函数,写成:

(S是常数)

(S是常数)

一般地,函数(k是常数,)叫做反比例函数.如上例,当路程S是常数时,时间t就是v的反比例函数.当矩形面积S是常数时,长a是宽b的反比例函数.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反比例关系的例子.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下面的例子仅供

2、列表、描点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例1、画出反比例函数 与 的图象

解:列表

说明: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反比例函数,无法推测出它的大致图象.取点的时候最好多取几个,正负可以对称着取分别画点描图

一般地反比例函数(k是常数,)的图象由两条曲线组成,叫做双曲线.3、观察图象,归纳、总结出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前面学习了三类基本的初等函数,有了一定的基础,这里可视学生的程度或展开全面的讨论,或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知识的学习.显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提出问题:你能从图象上发现什么有关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呢?并能从解析式或列表中得到论证.(下列答案仅供参考)

(1)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可以扩展到k 0时的情形,即k0时,双曲线两支各在第一和第三象限.从解析式中,也可以得出这个结论:xy=k,即x与y同号,因此,图象在第一、三象限.的讨论与此类似.抓住机会,说明数与形的统一,也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体现了由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过程.(2)函数 的图象,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当x从左向右变化时,图象呈下坡趋势.从列表中也可以看出这样的变化趋势.有理数除法说明了同样的道理,被除数一定时,若除数大于零,除数越大,商越小;若除数小于零,同样是除数越大,商越小.由此可归纳出,当k0时,函数 的图象,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同样可以推出 的图象的性质.(3)函数 的图象不经过原点,且不与x轴、y轴交.从解析式中也可以看出,.如果x取值越来越大时,y的值越来越小,趋近于零;如果x取负值且越来越小时,y的值也越来越趋近于零.因此,呈现的是双曲线的样子.同理,抽象出 图象的性质.函数 的图象性质的讨论与次类似.4、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及其图象的性质.大家展开了充分的讨论,对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图象的性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数学学习要求我们要深刻地理解,找出事物间的普遍联系和发展规律,能数学地发现问题,并能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给以一定的解释.即数学是世界的一个部分,同时又隐藏在世界中.5、布置作业习题13.8 1-4

第五篇:2015年特岗教师招聘(初中)数学面试说课稿《二次函数》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基础上,来学习二次函数的概念。二次函数是初中阶段研究的最后一个具体的函数,也是最重要的,在历年来的中考题中占有较大比例。同时,二次函数和以前学过的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有着密切的联系。进一步学习二次函数将为它们的解法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并使学生更为深刻的理解“数形结合”的重要思想。而本节课的二次函数的概念是学习二次函数的基础,是为后来学习二次函数的图象做铺垫。所以这节课在整个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和要求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掌握根据实际问题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的方法,并了解如何根据实际问题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过程与方法:复习旧知,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经历二次函数概念的探索过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加深对二次函数概念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与信心。

3.教学重点:对二次函数概念的理解。

4.教学难点:由实际问题确定函数解析式和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二、教法学法设计

1.从创设情境入手,通过知识再现,孕伏教学过程。

2.从学生活动出发,通过以旧引新,顺势教学过程。

3.利用探索、研究手段,通过思维深入,领悟教学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叫函数?我们之前学过了那些函数?

(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

2.它们的形式是怎样的?

(y=kx+b,k≠0;y=kx,k≠0;y=k/x,k≠0)

青年人网(www.xiexiebang.com)提供

3.一次函数(y=kx+b)的自变量是什么?函数是什么?常量是什么?为什么要有k≠0的条件? k值对函数性质有什么影响?

【设计意图】复习这些问题是为了帮助学生弄清自变量、函数、常量等概念,加深对函数定义的理解.强调k≠0的条件,以备与二次函数中的a进行比较。

(二)引入新课

函数是研究两个变量在某变化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我们已学过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看下面三个例子中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电脑演示)

例1圆的半径是r(cm)时,面积s(cm²)与半径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解:s=πr²(r>0)

例2设人民币一年定期储蓄的年利率是x,一年到期后,银行将本金和利息自动按一年定期储蓄转存。如果存款额是100元,那么请问两年后的本息和y(元)与x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不考虑利息税)?

解: y=100(1+x)²

=100(x²+2x+1)

= 100x²+200x+100(0

教师提问:以上两个例子所列出的函数与一次函数有何相同点与不同点?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列出关系式,启发学生观察,思考,归纳出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联系:(1)函数解析式均为整式(这表明这种函数与一次函数有共同的特征)。(2)自变量的最高次数是2(这与一次函数不同)。

(三)讲解新课

以上函数不同于我们所学过的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我们就把这种函数称为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的定义:形如y=ax2+bx+c(a≠0,a,b,c为常数)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巩固对二次函数概念的理解:

1.强调“形如”,即由形来定义函数名称。二次函数即y 是关于x的二次多项式(关于的x代数式一定要是整式)。

2.在 y=ax2+bx+c 中自变量是x,它的取值范围是一切实数。但在实际问题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实际问题有意义的值。(如例1中要求r>0)

青年人网(www.xiexiebang.com)提供

3.为什么二次函数定义中要求a≠0 ?

(若a=0,ax2+bx+c就不是关于x的二次多项式了)

4.在例2中,二次函数y=100x2+200x+100中,a=100,b=200,c=100。

5.b和c是否可以为零?

由例1可知,b和c均可为零。

若b=0,则y=ax2+c;

若c=0,则y=ax2+bx;

若b=c=0,则y=ax2。

注明:以上三种形式都是二次函数的特殊形式,而y=ax2+bx+c是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

【设计意图】这里强调对二次函数概念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其特征,为接下来的判断二次函数做好铺垫。

判断: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哪些不是二次函数?若是二次函数,指出a、b、c。

(1)y=3(x-1)²+1

(2)s=3-2t²

(3)y=(x+3)²-x²

(4)s=10πr²

(5)y=2²+2x

(6)y=x4+2x2+1(可指出y是关于x2的二次函数)

【设计意图】理论学习完二次函数的概念后,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什么样的函数是二次函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操作中。

(四)巩固练习

1.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的和是10cm。

(1)当它的一条直角边的长为4.5cm时,求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2)设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Scm2,其中一条直角边为xcm,求S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青年人网(www.xiexiebang.com)提供

【设计意图】此题由具体数据逐步过渡到用字母表示关系式,让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从而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2.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xcm,它的表面积为Scm2,体积为Vcm3。

(1)分别写出S与x,V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子;

(2)这两个函数中,那个是x的二次函数?

【设计意图】简单的实际问题,学生会很容易列出函数关系式,也很容易分辨出哪个是二次函数。通过简单题目的练习,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愉,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设圆柱的高为h(cm)是常量,底面半径为rcm,底面周长为Ccm,圆柱的体积为Vcm3

(1)分别写出C关于r;V关于r的函数关系式;

(2)两个函数中,都是二次函数吗?

【设计意图】此题要求学生熟记圆柱体积和底面周长公式,在这儿相当于做了一次复习,并与今天所学知识联系起来。

4.篱笆墙长30m,靠墙围成一个矩形花坛,写出花坛面积y(m2)与长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设计意图】此题较前面几题稍微复杂些,旨在让学生能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让学生能够“跳一跳,够得到”。

(五)拓展延伸

1.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当 x=0时,y=0;x=1时,y=2;x=-1时,y=1.求a、b、c,并写出函数解析式。

【设计意图】在此稍微渗透简单的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问题,为下节课的教学做个铺垫。

2.确定下列函数中k的值

(1)如果函数y= xk^2-3k+2 +kx+1是二次函数,则k的值一定是______

(2)如果函数y=(k-3)xk^2-3k+2+kx+1是二次函数,则k的值一定是______

【设计意图】此题着重复习二次函数的特征:自变量的最高次数为2次,且二次项系数不为0。

(六)小结思考

青年人网(www.xiexiebang.com)提供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

【设计意图】让学生来谈本节课的收获,培养学生自我检查、自我小结的良好习惯,将知识进行整理并系统化。而且由此可了解到学生还有哪些不清楚的地方,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补充。

(七)作业布置

必做题:

1.正方形的边长为4,如果边长增加x,则面积增加y,求y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这个函数是二次函数吗?

2.在长20cm,宽15cm的矩形木板的四角上各锯掉一个边长为xcm的正方形,写出余下木板的面积y(cm2)与正方形边长x(cm)之间的函数关系,并注明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选做题:

1.已知函数 是二次函数,求m的值。

2.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画出二次函数y=x2和y=-x2图象

【设计意图】作业中分为必做题与选做题,实施分层教学,体现新课标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另外补充第4题,旨在激发学生继续学习二次函数图象的兴趣。

四、教学设计思考

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前提

以现代教育理论为依据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

贯穿一个原则——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突出一个特色——充分鼓励表扬的特色

渗透一个意识——应用数学的意识

青年人网(www.xiexiebang.com)提供

下载2015河南特岗教师面试热点:初中数学面试说课稿《反比例函数》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5河南特岗教师面试热点:初中数学面试说课稿《反比例函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招聘考试初中数学说课稿反比例函数二

    教师招聘考试初中数学说课稿反比例函数二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新知 首先提出问题 问题1:小明同学用50元钱买学习用品,单价y(元)与数量x(件)之间的关系式是什么? 【......

    教师招聘考试初中数学说课稿反比例函数三

    教师招聘考试初中数学说课稿反比例函数三 问题3:京沪高速公路全长约为1262km,汽车沿京沪高速公路从上海驶往北京,汽车行完全程所需时间t(h)与行驶的平均速度v(km/h)之间有怎样......

    教师招聘考试初中数学说课稿反比例函数五

    教师招聘考试初中数学说课稿反比例函数五 【设计意图及教法说明】 通过三个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2.能力拓......

    初中数学复习反比例函数

    第十一章《反比例函数》1.已知点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上,则A.B.C.D.2.如图,四边形的顶点都在坐标轴上,若与的面积分别为20和30,若双曲线恰好经过的中点,则的值为A.3B.-3C.-6D.6......

    2015内蒙古特岗教师招聘初中数学面试说课稿《二次函数》(精选多篇)

    了解更多考试资料: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基础上,来......

    河南特岗教师面试技巧:短时间高效备课指导

    河南特岗教师面试技巧:短时间高效备课指导 河南特岗教师招聘公告近日即将公布,在考试之前考试通小编为您提供一些特岗面试技巧,希望各位考生提早做准备,为成功过关增加砝码。 第......

    特岗教师面试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计算机硬件系统,以下我会从教材、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思路等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阐述。 首先我说下教材,我选用的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特岗教师面试说课稿

    云南教师招考第一品牌 育萃培训·2014 育萃特岗面试说课稿汇编 第一部分 育萃特岗2012·昆明面试真题 学前教育 大班社会《可爱的红嘴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