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中心小学名师培养计划

时间:2019-05-12 13:52: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宝山中心小学名师培养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宝山中心小学名师培养计划》。

第一篇:宝山中心小学名师培养计划

宝山中心小学名师培养计划(2015—

2018)

新时代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竞争,而这最终取决于教育的主体力量—教师及其素质结构,一流的教育就需要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所以必须充分认识加速培养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了加快教育发展的步伐,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教育骨干,充分发挥名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作用:同时为了给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从而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十八大”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以“高度重视,积极参与,重在过程,全面提升”为培养理念,注重“名师工程”的全员性、自主性和实效性,有系统,成系列,分阶段培养一批在教育教学一线发挥重要作用的名牌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建设一支能够保证学校健康持续发展和高层次实现学生全面、和谐、有个性发展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二、培养目标

总目标:名师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从2015年起经过2个三年工作周期,逐步建成一支规模适当、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能够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敬业精神、高尚职业道德、较强学力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教师梯队。届时,除见习、试用期教师外,在全部达到胜任水平的基础上,骨干教师占总人数的26%以上,学科带头人14%以上,名师争取达到教师总数的6%。

2015—2018工作周期的具体目标:

1、“名师系列”培养目标 第一层级:胜任教师的培养

胜任教师:能适应并胜任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力争在三年内,所有教师达到这一培养目标(若三年内达不到胜任教师的水准,则表明该教师不适合教学工作)。

第二层级:教坛新秀的培养。

在本期工程中,我们要在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中培养一批教坛新秀。力争在三年中使占青年教师总数50%的人享受这一荣誉(每年按青年教师16%评定)。

第三层级:骨干教师的培养 骨干教师,即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优良的教育教学业绩的教师。他们是学校教育教学和教科研工作的骨干力量。要在具有三年以上教龄的中青年教师中培养一批教学骨干,使占教师总数26%的教师享有这一称号。(每年按教师的9%评定)

第四层级:学科带头人的培养

学科带头人,即学有专攻,教有专长,教育教学和教科研工作成绩优异的教师。他们是学校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实验的核心力量。要在具有中级职称以上(含中级)教师中培养一部分学科带头人,使其数量占教师总数的18%。(每年按教师的6%评定)

第五层级:教学能手的培养。

要在具有8年以上教龄的中青年教师中培养一批教学能手,力争使8年以上教龄的教师中30%的人具有这一称号,(每年按8年以上教龄教师10%评定)。

第六层级:名师的培养

名师,即在绥化市内学科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和知名度,能够把握课程与教学改革方向,在学校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理论建设中能当重任的教师。他们是我校教师队伍整体形象的杰出代表。要精心培养,积极创造条件,在中、高级教师中培养在分局内外颇负盛名的教师,争取达到校内教师总数的2—6%(每年按教师的2%评定)。

三、实施原则

1、整体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

对于“名师工程”,学校本着“以教师发展为本和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发展思想,在注意教师个人进行自我发展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总体策划,提出总体目标,实施策略和办法。同时,从学校工作实际出发,按“名师工程”的分阶段目标要求,分步实施,做出与学校三年规划实施同步并以此为一个培训工作周期,期间表现作为每一年评定的主题和依据的安排,体现“名师工程”系统操作的连续性和“名师工程”分步实施的阶段性。

2、广泛发动与严格评选相结合

认真组织宣传发动工作,使全体教师对“名师工程”实施的意义有全面正确的认识,了解“名师工程”的具体要求,增强教师自我发展的自信心和自强心,充分挖掘每一位教师的潜能,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导到“名师工程”实施上来。同时,组织专门、有权威的评审队伍,严格标准和程序,体现考核评选的公开性、公平性和公正性,做到宁缺勿滥,绝不走过场。

3、滚动选拔和动态管理相结合 名师系列每年申报和评选一次,一旦考核通过,会获得相应的“名师系列称号”及待遇,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职责和任务。评审小组每年将对已获得名师系列称号的教师进行一次职责和任务履行情况的审查。若通过审查,则继续保留原有的名师系列称号。

未通过名师系列和特色教师考核的教师可以继续申报下一年度的考评,已获得名师系列称号的教师可以参加高一层次名师系列的评选。

根据形势的变化,学校还要不断对名师系列教师标准赋予新的内容,使名师系列教师不断超越自我,更加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

4、机制激励与积极培养相结合

学校采取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自我学习,自我发展,争当名师的积极性,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培训与研究活动,在激励、引导、保障教师主动、自主发展的基础上,促进整个教师队伍的不断成长。

5、统一要求与关注特长相结合

“名师工程”设定“名师系列”,既体现对教师发展的“统一要求”与“关注特长”两方面的同等重视,也是从根本上为了保证学生真正实现全面和谐、有个性发展。因此,坚持“统一要求”与“关注特长”相结合,还应明确:在名师系列的培养考核过程中,既注意按统一标准要求,同时也应关注教师的学科特点和自身特长发展,引导教师通过个性展示,向高层次的全面发展迈进。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方案制定与宣传发动阶段

学校制定名师工程实施方案,下发讨论,征集修改意见,然后召开动员大会,使全体教师理解和接受“名师工程”的意义,了解“名师工程”的具体要求。

第二阶段:教师争创与申报阶段

每位教师都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以及学校名师系列的评定标准,进行自我设计,申报可行的自我发展计划。学校在教师申报的基础上为每个教师建立教师发展档案,对申报争创名师系列的教师登记备案。

第三阶段:培养提高阶段 学校认真组织各种理论学习、专题培训与教学研究和教学竞赛活动,为参与争创名师系列的教师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鼓励支持教师争创成功。每位教师要立足岗位,自我学习,自我训练,自我反思,自我发展,自我评价。

第四阶段:评选验收与整理资料阶段

学校培养评审小组根据《学校名师工程系列评定标准》和定额,在教师进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对申报教师逐一进行评定,通过后在校内公示。

五、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成立学校名师培养系列工程领导小组和培养评审小组,从组织上保证名师工程的顺利实施。

学校名师培养系列工程领导小组 组 长:吴红生

副组长:赵臣 贾岩 贺金旭

组 员:郑春雨 于凤玲 陈忠庚 朱佳平学校名师培养系列工程培养评审小组 组 长:赵臣

副组长:贾岩 贺金旭

组 员:郑春雨 于凤玲 陈忠庚 朱佳平刁春宝 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决定名师培养系列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教学、教研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全面负责名师工程的实施,并对学校教师进行科学定位,积极培养,帮助申报的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质,推动此工程的顺利实施。培养评审小组负责制定和落实年度教师培养计划,对各层级教师进行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培养,并对申报骨干以上层级(含骨干)的教师拿出评审意见。

领导小组根据培养评审小组意见负责最终审批。凡培养评审小组的成员,如申报名师系列的,则实行回避原则,另选相关教师替代。

2、制度保障

建立各项相关工作制度,保障“名师工程”顺利健康实施。(1)实行“名师工程”专项计划、总结制度。结合实际对“名师工程”的实施制定出专项工作计划,每一学年年底在师训工作总结中详细对“名师工程”实施情况进行总结。

(2)实行“名师工程”工作定期总结。学校每学期听取一次教学、教研部门“名师工程”实施情况的汇报,将“名师工程”实施纳入学校的年度工作目标管理,年终进行评估。

(3)实行“名师工程”工作专档制度。对申报争创名师系列的教师建立教师发展档案,及时注意收集反映教师活动与成绩的各种资料,要建立“名师工程”工作资料档案。

(4)实行对名师系列的专项奖励制度。

对通过考核并公示后确定的名师系列给予以下待遇:

凡被评为胜任教师、教坛新秀、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师的教师,其荣誉称号将被记入个人业务档案。

县级以上的名师、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必须从校内的名师、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骨干教师中选拔产生。在年终评优及今后的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工资晋升、外出考察学习、学位学习和讲(赛)课、学科竞赛优先名师、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和已申报的教师。

3、专业发展保障

学校将根据教师的申报情况,分层要求,分类培训,努力提供和创设教师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营造出一个和谐、宽松、民主、活跃的学术氛围,为教师提供更多、更加系统的完善自我、培训提高的机会。

4、经费保障

学校对“名师工程”实施过程所需经费纳入年初经费预算,保证整个“名师工程”实施过程的必要经费支出。提供给名师系列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及时空。

六、申报、评选程序及办法

1、由个人填写《学校名师系列申报表》一式三份,申请时间定在每学年的6-7月份,提出申请后于次年5月份向名师系列培养工程领导小组送名师系列考核标准中规定的所有材料。第一届评选于2016年7--12月份进行,以后每届评选以此类推。

2、根据自身发展情况,最多允许申报名师系列中的一个层级。

3、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申报和评选等工作,教研组拿出初评意见后,上报“名师工程培养评审小组”,培养评审小组经投票选举和业绩考核后拿出评审意见,领导小组根据培养评审小组意见最终审定。

(1)《教育教学目标》效绩分,以考试成绩、班级管理综合评定。

(2)教师评价:一票为1分

(3)教育科研效果:a。本年度(上一年度)学校选派的县以上级别的教师学科竞赛、讲(赛)课1-2等奖:省级;6分、市级:4分、县级:2分(2等奖降1分,三等或无等级证书无效);b。本年度(上一年度)学校确定并申报的实验课题已结题验收的证书和正在承担实验任务的课题:国家级10分、省级:8分、市级:6分、县级:4分、校级:2分;c。本年度(上一年度)学校确定并逐级推荐的参评的课件、教学设计等证书:国家级5分、省级4分;市级3分、县级2分、(2等奖降1分,三等或无等级证书无效)。(同类证书选最高级别)

4、名师系列教师评选结果将向全校教师公示,公示期为一周,公示结束,获得认可者,即分别获得“名师系列称号”相应级格称号,最后张榜公布名单。

5、被授予学校名师系列的,方可参加上一层级的申报。

6、具有以下情形者,取消“名师系列称号”申报资格:(1)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向学生传播不健康和错误的思想,或宣扬封建迷信和歪理邪说,或参与、支持非法组织的集会或活动。

第二篇:北宫中心小学名师培养计划

北宫中心小学名师培养计划

为了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实现学校争创名校,特制定此名师培养计划。实施《名师培养计划》的意义,可归结为“三个需要”,即:

1、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摘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必须提高教师的素质。教师素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效。教师素质包含教师的①品德、人格,主要指职业道德,核心是“爱生”。②智能结构,主要指开放的知识结构,一专多能。③心理素质,及情感等非智力因素。教师素质对学生素质的“影响力”,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既有短期的,也有深远的;既有单一的,也有多重的;所谓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名师出高徒,正是对这种影响力的一种归纳。因而,树立一支能模范地实施素质教育的名师队伍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2、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教育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队伍的现代化不仅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对教育观念、事业水平、课程设置、办学条件、学校管理、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现代化均能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队伍的现代化较紧迫的任务主要有:①教师的教育观念现代化,如具有现代化的人才观、学生观、智育观、质量观等。②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会收集和利用各种教育信息。塑造现代化的名师队伍正是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要求。

3、是谱写学校发展新篇章的需要。通过验收是学校发展的新起点,由此学校进入了新的阶段。正在积极向“四星”级示范初中迈进。在新阶段,要实现学校在更高层次上的良性循环,我们需要在教学质量、班级文化建设、校园“四化”等方面有一个持续性的优化和提升。这种优化和提升正是以名师队伍量地扩大和质的提升为前提和基础的。“名校培育名师,名师支撑名校”。学校化大力气培养出一批名师来,可以带动全校教师素质地大幅度提高,从而促使学校总体教学质量和教育质量的提高。而学校有一批名师,也能形成名师效应,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为学校的持续性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关于名师培养计划,具体内容如下:

一、成立名师计划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负责计划的实施和协调,每学期专题研究1-2次名师计划落实情况。

二、建立名师梯队。培养名师是项长期的工作,因此应建立起名师梯队,以使名师不断涌现,名师队伍不断壮大。

1、在近年内培养出3-5名在本县某学科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名师,如县级学科带头人、县优秀青年教师等,这些教师应取得市级以上奖励或称号。

2、每门学科应有1-3县级名师,如县级学科带头人、县优秀青年教师等。这些教师应在县内有一定知名度,取得县级以上奖励或称号。

3、每门学科有1-3名校优秀青年教师。他们应在本学科教学成绩居领

先地位,教育效果优良,并取得校级以上先进或在校级赛课中取得好的名次。

三、建立名师档案

在每位教师的业务档案的基础上,建立更详实、具体的名师档案,记载这些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各项成绩与具体事迹,以准确记载下名师成长的轨迹,并在推出名师之际有据可查。名师档案应包括:自然情况与任职情况;教育教学实绩;科研实绩(含论文的复印件);向区、市、省推出的情况(公开课、讲座及相应底稿);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突出事例记载;获奖情况(奖状、奖证的复印件)。记载的具体时间、地点、参加人数等资料应齐全,数据力求准确,材料力求全面,每项工作的评价应齐备。

四、制定培训计划

对确定为推出的名师,学校应提供成长条件,并进行有计划的培养:培训目标(短期的与长期的目标);培训人员(指定由谁负责实施培训计划);针对其强、弱项(如上课、科研、讲座、获奖等情况)提出相应计划,发挥其长处,弥补其弱项;鼓励教师争取省、市有关的奖励与称号;组织向校外名师对口学习,以期迅速提高,并请有关专家到校进行指导。

五、制定名师推出计划:学校应创造条件推出名师。

1、在各种可能的情况下,学校为教师的推出创设条件,积极主动联系,动员有关教师外出参加省市、县公开课等各类活动。

2、有计划指导教师进行教科研活动,向省、市、县有关学会推荐其科研论文。

3、要求教师学习现代教学理论,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能处于领先地位。

4、学校应争取推出教师到县市举行各类学科讲座。

5、学校应争取各类奖励名额,为名师获奖创造机会。

6、学校拨出专款用于名师计划实施中的各种奖励。

六、营造名师成长的氛围。

1、学习。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重点是组织学习教育理论,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自觉性。学习内容如有关素质教育、有关教育现代化的知识,及教育动态信息等。学习形式有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专题报告、分组交流、专题学习、问题研讨等。

2、出台《师德量化考核办法》。从爱生敬业、理想信念、教育思想、品德修养、文明行为等方面考核师德形象。考核方式有向学生问卷调查、向家长问卷调查、开座谈会、随机抽查、专项检查、专门小组评议等。考核的结果输入微机,作为教师评优、晋级、聘任、职务评聘及各类评比的重要依据。

3、演讲活动。大力弘扬正气,组织各类演讲活动,宣传先进的人和事,发挥先进教师、骨干教师、模范教师、名师的表率作用和辐射作用。

4、课题研究。重点对成就激励机制进行研究,对培训、重用、竞赛、考

核、观摩等激励手段进行深入探讨,并继续尝试新的激励手段,以逐步形成较为系统的成就激励法。

5、进行“五项评比”。①评选师德标兵。②评选优秀青年教师。③评选示范班主任、模范班主任。④评选教学能手。⑤评选(单项)成绩突出奖。

第三篇:名师培养计划2014

昭化区元坝镇第一小学 阳光教师队伍建设青年教师

培养计划(2014--2016)

为实践把我校建设成市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学校目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至关重要。一流的教育就需要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同时为了给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从而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以“高度重视,积极参与,重在过程,全面提升”为培养理念,注重“名师工程”的全员性、自主性和实效性,有系统,成系列,分阶段培养一批在教育教学一线发挥重要作用的名牌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建设一支能够为学校持续健康发展和学生全面、阳光、有个性发展服务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二、培养目标

总目标:名师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从2014年起经过三年工作周期,逐步建成一支规模适当、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能够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敬业精神、高尚职业道德、较强学力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教师梯队。届时,在全部达到胜任水平的基础上,各级骨干教师占总人数的30%以上,学科带头人14%以上,名师争取达到教师总数的6%。

2014—2016工作周期的具体目标:

1、“名师系列”培养目标 第一层级:胜任教师的培养

胜任教师:能适应并胜任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力争在三年内,(使除了见习教师、试用期教师外的)所有教师达到这一培养目标

拟培对象:全体教师

第二层级:校级骨干教师的培养

骨干教师,即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优良的教育教学业绩的教师。他们是学校教育教学和教科研工作的骨干力量。要在具有三年以上教龄的青年教师中培养一批校教学骨干,使占青年教师总数50%的教师享有这一称号。

拟培对象:张 怡 李 梅 唐颖萍 常正荣 第三层级:教坛新秀的培养。

在本期工程中,我们要在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中培养一批教坛新秀。力争在三年中使占青年教师总数50%的人享受这一荣誉。

拟培对象:李 梅 张平黄 海 常正荣

黄顺荣 雷 志 张 怡 张平唐颖萍 第四层级:学科带头人的培养

学科带头人,即学有专攻,教有专长,教育教学和教科研工作成绩优异的教师。他们是学校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实验的核心力量。要在具有中级职称以上(含中级)教师中培养一部分学科带头人,使其数量占教师总数的20%。

拟培对象:语文:丁华兰 冯建荣 许清华

数学:杨桂华 熊玉梅 唐颖萍

英语:张 怡 张芙蓉 李 梅 第五层级:名师的培养

名师,即在区内外学科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和知名度,能够把握课程与教学改革方向,在学校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理论建设中能当重任的教师。他们是我校教师队伍整体形象的杰出代表。要精心培养,积极创造条件,在中、高级教师中培养在分局内外颇负盛名的教师,争取达到校内教师总数的2—6%(每年按教师的2%评定)。

拟培对象:赵金兰 樊抄铭 徐月萍 张华英 王 澜 李国华 丁华兰 刘晓丽 唐翠菊

三、实施原则

1、整体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 对于“名师工程”,学校本着“以教师发展为本和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发展思想,在注意教师个人进行自我发展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总体策划,提出总体目标,实施策略和办法。同时,从学校工作实际出发,按“名师工程”的分阶段目标要求,分步实施,做出与学校三年规划实施同步并以此为一个培训工作周期,期间表现作为每一年评定的主题和依据的安排,体现“名师工程”系统操作的连续性和“名师工程”分步实施的阶段性。

2、广泛发动与严格评选相结合

认真组织宣传发动工作,使全体教师对“名师工程”实施的意义有全面正确的认识,了解“名师工程”的具体要求,增强教师自我发展的自信心和自强心,充分挖掘每一位教师的潜能,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导到“名师工程”实施上来。同时,组织专门、有权威的评审队伍,严格标准和程序,体现考核评选的公开性、公平性和公正性,做到宁缺勿滥,绝不走过场。

3、滚动选拔和动态管理相结合

名师系列每年申报和评选一次,一旦考核通过,会获得相应的“名师系列称号”,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职责和任务。

评审小组每年将对已获得名师系列称号的教师进行一次职责和任务履行情况的审查。若通过审查,则继续保留原有的名师系列称号。未通过名师系列和特色教师考核的教师可以继续申报下一的考评,已获得名师系列称号的教师可以参加高一层次名师系列的评选。

根据形势的变化,学校还要不断对名师系列教师标准赋予新的内容,使名师系列教师不断超越自我,更加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

4、机制激励与积极培养相结合

学校采取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自我学习,自我发展,争当名师的积极性,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培训与研究活动,在激励、引导、保障教师主动、自主发展的基础上,促进整个教师队伍的不断成长。

5、统一要求与关注特长相结合

“名师工程”设定“名师系列”,既体现对教师发展的“统一要求”与“关注特长”两方面的同等重视,也是从根本上为了保证学生真正实现全面和谐、有个性发展。因此,坚持“统一要求”与“关注特长”相结合,还应明确:在名师系列的培养考核过程中,既注意按统一标准要求,同时也应关注教师的学科特点和自身特长发展,引导教师通过个性展示,向高层次的全面发展迈进。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方案制定与宣传发动阶段

学校制定名师工程实施方案,下发讨论,征集修改意见,然后召开动员大会,使全体教师理解和接受“名师工程”的意义,了解“名师工程”的具体要求。

第二阶段:教师争创与申报阶段

每位教师都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以及学校名师系列的评定标准,进行自我设计,申报可行的自我发展计划。学校在教师申报的基础上为每个教师建立教师发展档案,对申报争创名师系列的教师登记备案。

第三阶段:培养提高阶段

学校认真组织各种理论学习、专题培训与教学研究和教学竞赛活动,为参与争创名师系列的教师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鼓励支持教师争创成功。每位教师要立足岗位,自我学习,自我训练,自我反思,自我发展,自我评价。

第四阶段:评选验收与整理资料阶段

学校培养评审小组根据《学校名师工程系列评定标准》和定额,在教师进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对申报教师逐一进行评定,通过后在校内公示。

五、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成立学校名师培养系列工程领导小组和培养评审小组,从组织上保证名师工程的顺利实施。

学校名师培养系列工程领导小组 组 长:张绍迁 副组长:罗开富

组 员:樊抄铭、赵金兰、黄海、雷志、张大英、李梅、唐颖萍、张华英、徐月萍。

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决定名师培养系列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教学、教研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全面负责名师工程的实施,并对学校教师进行科学定位,积极培养,帮助申报的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质,推动此工程的顺利实施。培养评审小组负责制定和落实教师培养计划,对各层级教师进行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培养,并对申报骨干以上层级(含骨干)的教师拿出评审意见。

领导小组根据培养评审小组意见负责最终审批。凡培养评审小组的成员,如申报名师系列的,则实行回避原则,另选相关教师替代。

2、制度保障

建立各项相关工作制度,保障“名师工程”顺利健康实施。

(1)实行“名师工程”专项计划、总结制度。结合实际对“名师工程”的实施制定出专项工作计划,每一学年年底在师训工作总结中详细对“名师工程”实施情况进行总结。

(2)实行“名师工程”工作定期总结。学校每学期听取一次教学、教研部门“名师工程”实施情况的汇报,将“名师工程”实施纳入学校的工作目标管理,年终进行评估。(3)实行“名师工程”工作专档制度。对申报争创名师系列的教师建立教师发展档案,及时注意收集反映教师活动与成绩的各种资料,要建立“名师工程”工作资料档案。

(4)实行对名师系列的专项奖励制度。

对通过考核并公示后确定的名师系列给予以下待遇: 凡被评为胜任教师、教坛新秀、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师的教师,其荣誉称号将被记入个人业务档案。

县级以上的名师、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必须从校内的名师、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骨干教师中选拔产生。

在年终评优及今后的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工资晋升、外出考察学习、学位学习和讲(赛)课、学科竞赛优先名师、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和已申报的教师。

3、专业发展保障

学校将根据教师的申报情况,分层要求,分类培训,努力提供和创设教师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营造出一个和谐、宽松、民主、活跃的学术氛围,为教师提供更多、更加系统的完善自我、培训提高的机会。

4、经费保障

学校对“名师工程”实施过程所需经费纳入年初经费预算,保证整个“名师工程”实施过程的必要经费支出。提供给名师系列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及时空。

六、申报、评选程序及办法

1、由个人填写《学校名师系列申报表》一式三份,申请时间定在每学年的4月份,提出申请后于次年5月份向名师系列培养工程领导小组送名师系列考核标准中规定的所有材料。第一届评选于7--12月份进行,以后每届评选以此类推。

2、教师根据也可根据自身发展情况,最多允许申报名师系列中的一个层级。

3、培养评审小组经投票选举和业绩考核后拿出评审意见,领导小组根据培养评审小组意见最终审定。

(1)教师评价:一票为1分

(2)教育科研效果:a。本(上一)学校选派的县以上级别的教师学科竞赛、讲(赛)课1-2等奖:省级;6分、市级:4分、县级:2分(2等奖降1分,三等或无等级证书无效);b。本(上一)学校确定并申报的实验课题已结题验收的证书和正在承担实验任务的课题:国家级10分、省级:8分、市级:6分、县级:4分、校级:2分;c。本(上一)学校确定并逐级推荐的参评的课件、教学设计等证书:国家级5分、省级4分;市级3分、县级2分、(2等奖降1分,三等或无等级证书无效)。(同类证书选最高级别)

4、名师系列教师评选结果将向全校教师公示,公示期为一周,公示结束,获得认可者,即分别获得“名师系列称号”相应级格称号,最后张榜公布名单。

5、被授予学校名师系列的,方可参加上一层级的申报。

6、具有以下情形者,取消“名师系列称号”申报资格:(1)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向学生传播不健康和错误的思想,或宣扬封建迷信和歪理邪说,或参与、支持非法组织的集会或活动。

(2)有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

(3)利用教师身份徇私舞弊,收受家长的贿赂, 要求家长办私事,谋私利。或以牟利为目的向学生摊派学习资料,或违反考纪考规。

(4)弄虚作假,抄袭剽窃他人的学术、科研成果。(5)不履行岗位职责,无故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在学校或师生中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

(6)不尊重学生和家长人格,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对待学生,指责训斥家长,损害学生和家长的身心健康,造成恶劣影响。

“名师工程”作为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保证场中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措施,也是场中教师展露才华、彰显自我的广阔舞台。每一位工作在场中的同志都应该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性机遇,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谋求最大限度的自我发展,进而使我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创出特色,真正成为名师成长的摇篮。

元坝一小教科室 2014年2月28日

第四篇:一二五名师培养计划

一二五名师培养计划

新世纪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竞争,而这最终取决于教育的主体力量——教师及其素质结构,一流的教育就需要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所以必须充分认识加速培养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了加快教育发展的步伐,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教育骨干,充分发挥名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作用:同时为了给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从而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十七大”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以“高度重视,积极参与,重在过程,全面提升”为培养理念,注重“名师工程”的全员性、自主性和实效性,有系统,成系列,分阶段培养一批在教育教学一线发挥重要作用的名牌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建设一支能够保证学校健康持续发展和高层次实现学生全面、和谐、有个性发展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二、培养目标

总目标:名师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从2011年起经过2个三年工作周期,逐步建成一支规模适当、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能够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敬业精神、高尚职业道德、较强学力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教师梯队。届时,除见习、试用期教师外,在全部达到胜任水平的基础上,骨干教师占总人数的26%以上,学科带头人14%以上,名师争取达到教师总数的6%。

2011—2014工作周期的具体目标:

1、“名师系列”培养目标 第一层级:胜任教师的培养

胜任教师:能适应并胜任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力争在三年内,(使除了见习教师、试用期教师外的)所有教师达到这一培养目标(若三年内达不到胜任教师的水准,则表明该教师不适合教学工作)(每年按35%评定)。

第二层级:教坛新秀的培养。

在本期工程中,我们要在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中培养一批教坛新秀。力争在三年中使占青年教师总数50%的人享受这一荣誉(每年按青年教师16%评定)。

第三层级:骨干教师的培养 骨干教师,即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优良的教育教学业绩的教师。他们是学校教育教学和教科研工作的骨干力量。要在具有三年以上教龄的中青年教师中培养一批教学骨干,使占教师总数26%的教师享有这一称号。(每年按教师的9%评定)

第四层级:学科带头人的培养

学科带头人,即学有专攻,教有专长,教育教学和教科研工作成绩优异的教师。他们是学校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实验的核心力量。要在具有中级职称以上(含中级)教师中培养一部分学科带头人,使其数量占教师总数的18%。(每年按教师的6%评定)

第五层级:教学能手的培养。

要在具有8年以上教龄的中青年教师中培养一批教学能手,力争使8年以上教龄的教师中30%的人具有这一称号,(每年按8年以上教龄教师10%评定)。第六层级:名师的培养

名师,即在分局内外学科领域具有广泛影响和知名度,能够把握课程与教学改革方向,在学校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理论建设中能当重任的教师。他们是我校教师队伍整体形象的杰出代表。要精心培养,积极创造条件,在中、高级教师中培养在分局内外颇负盛名的教师,争取达到校内教师总数的2—6%(每年按教师的2%评定)。

三、实施原则

1、整体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 对于“名师工程”,学校本着“以教师发展为本和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发展思想,在注意教师个人进行自我发展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总体策划,提出总体目标,实施策略和办法。同时,从学校工作实际出发,按“名师工程”的分阶段目标要求,分步实施,做出与学校三年规划实施同步并以此为一个培训工作周期,期间表现作为每一年评定的主题和依据的安排,体现“名师工程”系统操作的连续性和“名师工程”分步实施的阶段性。

2、广泛发动与严格评选相结合

认真组织宣传发动工作,使全体教师对“名师工程”实施的意义有全面正确的认识,了解“名师工程”的具体要求,增强教师自我发展的自信心和自强心,充分挖掘每一位教师的潜能,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导到“名师工程”实施上来。同时,组织专门、有权威的评审队伍,严格标准和程序,体现考核评选的公开性、公平性和公正性,做到宁缺勿滥,绝不走过场。

3、滚动选拔和动态管理相结合 名师系列每年申报和评选一次,一旦考核通过,会获得相应的“名师系列称号”及待遇,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职责和任务。

评审小组每年将对已获得名师系列称号的教师进行一次职责和任务履行情况的审查。若通过审查,则继续保留原有的名师系列称号。

未通过名师系列和特色教师考核的教师可以继续申报下一的考评,已获得名师系列称号的教师可以参加高一层次名师系列的评选。根据形势的变化,学校还要不断对名师系列教师标准赋予新的内容,使名师系列教师不断超越自我,更加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

4、机制激励与积极培养相结合

学校采取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自我学习,自我发展,争当名师的积极性,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培训与研究活动,在激励、引导、保障教师主动、自主发展的基础上,促进整个教师队伍的不断成长。

5、统一要求与关注特长相结合

“名师工程”设定“名师系列”,既体现对教师发展的“统一要求”与“关注特长”两方面的同等重视,也是从根本上为了保证学生真正实现全面和谐、有个性发展。因此,坚持“统一要求”与“关注特长”相结合,还应明确:在名师系列的培养考核过程中,既注意按统一标准要求,同时也应关注教师的学科特点和自身特长发展,引导教师通过个性展示,向高层次的全面发展迈进。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方案制定与宣传发动阶段

学校制定名师工程实施方案,下发讨论,征集修改意见,然后召开动员大会,使全体教师理解和接受“名师工程”的意义,了解“名师工程”的具体要求。

第二阶段:教师争创与申报阶段

每位教师都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以及学校名师系列的评定标准,进行自我设计,申报可行的自我发展计划。学校在教师申报的基础上为每个教师建立教师发展档案,对申报争创名师系列的教师登记备案。

第三阶段:培养提高阶段

学校认真组织各种理论学习、专题培训与教学研究和教学竞赛活动,为参与争创名师系列的教师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鼓励支持教师争创成功。每位教师要立足岗位,自我学习,自我训练,自我反思,自我发展,自我评价。第四阶段:评选验收与整理资料阶段

学校培养评审小组根据《学校名师工程系列评定标准》和定额,在教师进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对申报教师逐一进行评定,通过后在校内公示。

五、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成立学校名师培养系列工程领导小组和培养评审小组,从组织上保证名师工程的顺利实施。

学校名师培养系列工程领导小组 组 长:王朝晖

副组长:刘云灵、董志芳 组 员:全体教师。

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决定名师培养系列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教学、教研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全面负责名师工程的实施,并对学校教师进行科学定位,积极培养,帮助申报的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质,推动此工程的顺利实施。培养评审小组负责制定和落实教师培养计划,对各层级教师进行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培养,并对申报骨干以上层级(含骨干)的教师拿出评审意见。

领导小组根据培养评审小组意见负责最终审批。凡培养评审小组的成员,如申报名师系列的,则实行回避原则,另选相关教师替代。

2、制度保障

建立各项相关工作制度,保障“名师工程”顺利健康实施。

(1)实行“名师工程”专项计划、总结制度。结合实际对“名师工程”的实施制定出专项工作计划,每一学年年底在师训工作总结中详细对“名师工程”实施情况进行总结。

(2)实行“名师工程”工作定期总结。学校每学期听取一次教学、教研部门“名师工程”实施情况的汇报,将“名师工程”实施纳入学校的工作目标管理,年终进行评估。

(3)实行“名师工程”工作专档制度。对申报争创名师系列的教师建立教师发展档案,及时注意收集反映教师活动与成绩的各种资料,要建立“名师工程”工作资料档案。

(4)实行对名师系列的专项奖励制度。对通过考核并公示后确定的名师系列给予以下待遇:

凡被评为胜任教师、教坛新秀、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师的教师,其荣誉称号将被记入个人业务档案。

县级以上的名师、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必须从校内的名师、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骨干教师中选拔产生。

在年终评优及今后的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工资晋升、外出考察学习、学位学习和讲(赛)课、学科竞赛优先名师、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和已申报的教师。

3、专业发展保障

学校将根据教师的申报情况,分层要求,分类培训,努力提供和创设教师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营造出一个和谐、宽松、民主、活跃的学术氛围,为教师提供更多、更加系统的完善自我、培训提高的机会。

4、经费保障

学校对“名师工程”实施过程所需经费纳入年初经费预算,保证整个“名师工程”实施过程的必要经费支出。提供给名师系列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及时空。

“名师工程”作为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保证场中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措施,也是场中教师展露才华、彰显自我的广阔舞台。每一位工作在场中的同志都应该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性机遇,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谋求最大限度的自我发展,进而使我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创出特色,真正成为名师成长的摇篮。

第五篇:名师培养计划总结

锦山小学2013——2014学第二学期

名教师培训工作计划

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教师培训活动,结合学校工作安排,根据本期教学实际情况,学校对本学期教师培训活动的总体工作提出如下安排,望各位教师按计划、切实、有效实施研修培训活动。

一、本学期研修培训活动总体安排

1.强化日常教研,让年轻教师在教研活动中成长。

常规教研活动中注重对年轻教师培训。充分发挥能手、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面对面”进行培训。请我校各级教学能手及“专项特长”的教师作课,搞讲座,以身边的人培训身边的人。(1)加强业务学习。学习内容计划安排: 一是2011新版课程标准。通过学校统一安排学习时间,组长组织学习-----座谈交流体会-----适时考试的方式学习。----教材研读。

结合学校教师群体的实际情况,加强对教材内容的培训。让每一位教师对所教学科的教材有正确深入的理解,准确深入的掌握教材的知识点、训练点。对教材有更宽泛、深入的认识。

各位教师要加强自身理论学习,利用课余时间自学教学报刊、杂志,并做好学习笔记,要求每学期做好8000字的业务学习笔记,每月学习小组自检一次,学期末由教导处统一进行检查。(2)适时开展专题研讨:根据培训及教学需要,适时组织学员开展专题研讨。

(3)适时举办观摩、研讨活动。

①观摩示范课例。由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执教针。对研讨专题精心设计课例,要求教师围绕研讨专题带着问题听课,把握得失,为进一步研讨作准备。

②上研讨课、汇报课。以教研组为单位,确定主题,组长组织集体备课后,由40周岁以下年轻教师执教汇报课。(4)强化教学反思,每课一得。

我们倡导每个教师着重从5个方面认真做好教学后记:①记成功之举;②记失败之处;③记教学机智;④记学生的创新之解;⑤记再教设计。通过反思,进一步提升各位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5)常规工作流程:对于40周岁以下青年教师来说,备课要求备详案;上课要注意多向反馈,注意教学环节的严密性,教学手段的灵活性,体现“大班额小组合作学习”及大班额5分钟测试制度;作业的难度、题量适中,体现层次并做到及时讲评;课后辅导要确定目标,分层辅导。

2、加强教研组教学研讨质量监控,让教研组活动给年轻教师搭建展示的平台。

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进行“集体备课、一课多上、一课同上、课后评议、主题研讨”等多种形式的具有实效性的教科研活动,让教研组活动给年轻教师搭建展示的平台。要求集体备课时多让年轻教师主备,多给年轻教师舞台,然后组内教师共同商量,确定重点难点,确定教学手段,确定作业设置等。教导处将加大检查督促的力度。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增强团体精神和协作意识。三是抓住教材同步优势抓好“一课同上”活动,促年轻教师提高。四是继续实行周教研活动公开制、领导挂靠制。

3、教学基本功培训。

根据我校教师的情况,抓好抓紧青年教师基本功培训。开展写字(钢笔字、粉笔字)、信息技术(加大对年轻教师课件培训的力度)、朗读演讲等各项基本功培训,增强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感染力和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

4、特别重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监控。以 “教学常规要求”为抓手,着力做好教学常规的内化培训,并将“合理编制学科5分钟测试题目,有效组织学生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检测”作为培训的重点内容之一。

5、师带徒。建立结对帮带关系,以老带新,抓好青年教师的培养。

以年段教研组教师的搭配组合建立互帮互学的教师对子。主要是共同探讨备课情况,互相听课,共同探索教学的方式方法。不断认识探讨新的课改模式,不断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还可以共同探讨交流对学生管理的方式方法,如何更好的开展班级工作等等。通过互相交流探讨,以达到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促进班级均衡发展。每学期重点培养年轻教师上汇报课。学校统一排定教师互相听课日程,每学期不少于10节。

6、“请进来走出去”

(1)“请进来”,请知名教师或专家来我校讲学、做课,提升教师专业化成长。在活动中开阔教师的视野,提高教师的能力。(2)“走出去”:每学期组织研修班学员外出参加相关培训或研讨活动,回校后要写好学习心得汇报交流,使个人收获变为集体共享资源。

7、注重“优质课、优秀反思、优质教案、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争取机会有意识地让有条件的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公开课、研究课,接受锻炼。比如竭力推荐教师参加教研室组织的赛课和教研活动等。

8、发挥课题研究的推动作用,以小型、多样的小课题研究引导教师进入研究状态。以此提高教师认识,转变教师观念,推动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充分发挥已结题验收小课题教师的带动作用,促进教师对小课题的研究。

9、组织教师读书学习,适时开展读书汇报会。40周岁以下教师本学期继续读《给老师的建议》一书。期末上交一本读书笔记,一篇读书心得。学期初组织研修学员召开读书汇报会或谈感悟。

10、竞赛评优

(1)教学基本功竞赛:钻研教材能力、课堂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等是教师的内功,硬笔字、粉笔字、简笔画、普通话、电教手段掌握等是教师的外功。学校采取以内功带外功,内外功结合的办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竞赛活动。(2)课堂教学评优课活动:学校每学年举行一次青年教师评优课活动,由说课和上课两部分组成。比赛后,并由评委点评,从而达到以比赛促教研的目的。

四、加强督查考核。

(一)个人发展规划的考核

个人发展规划是否科学、规范、目标是否明确,具有较强可操作性;是否符合自身成长、发展实际;目标的确定及达成有可靠的保障措施;个人发展规划的执行效果。

(二)研修考核

通过评教评学、随机听课、抽查、召开学生座谈会形式,了解新教师阶段性目标及总体目标的达到情况,及时反馈各种意见,作出评价,提出相应要求。学习态度端正,保证出勤率;认真撰写学习笔记、心得及反思;就研修内容有效开展交流研讨;深入思考,将所学内容同自身教育教学、专业成长与发展紧密结合。

1、考勤:每次集中学习都要本人签到,不得迟到早退和旷课,有事按规定请假。

2、根据学习态度、出勤情况和个人业务学习笔记完成情况,对学员进行考核,评选优秀学员。

(三)阅读考核

按要求读书,每本书读完之后撰写不少于2000字的读书心得体会、反思

(四)教育科研考核 青年教师研修期间必须独立承担有价值小课题研究.(五)博客考核

博客是一种个人传播自己思想,带有知识集合链接的出版方式。是以网络作为载体,简易迅速便捷地发布自己的心得及时有效轻松地与他人进行广泛交流,再集中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要有效利用这一平台,在扩大交流方面发挥作用。

(六)资料督查。要求新教师定时上交相应材料、活动资料(如读书心得、讲座听后感、专题研讨感想、外出学习汇报、课例教案等)在相应活动结束后上交,常规工作资料(如教案、课件、听课笔记、实验记录、业务学习笔记、学生作业本等)在每学期末上交检查,平时抽查。

五、培训小组划分及要求

统筹组织,研训结合,分层管理。学校“青年教师研修班”工作室的成员,每人负责至少1个研修组,包干到组。每一个学期初,工作室的负责人将根据本学期制定的工作计划进行统筹安排,定期开展团队研究和研讨活动。挂靠领导负责督促学习及活动的统筹组织。各个学习组长负责组织学习管理及督促教师资料积累、整理、归档。45周岁以下教师学习小组划分: 幼儿园学习小组: 分管:杨丽芳 组长:刘玉辉

学员:李欣欣 于丽丽 张少华 于小慧 李晓红 安桂萍 数学学科学习小组: 分管:张士花 组长: 高婧媛

学员: 李志勇 高静瑗 张 敏 汪树军 古文娟 宋鲲鹏 常 虹 薛长虹 王志琴 许玉清 杜再丽 赵艳玲 谢志刚 贾晶晶 裴晓华 张晓芳 语文学科学习小组 分管:张士花 组长: 李洪国

学员: 刘 敏 王明华 张喜春 韩立文 马振华 陈智颖 杨月华 李美 任丽丽 王亚娟 刘玉燕 于海燕 孔令飞 于小娟 李菲菲 崔树常 赵向玲 王耀茹 申亚楠 汪向辉 李小琴 英语学科学习小组: 分管 仝国珍 组长: 周宏宇

学员: 王晓颖 褚恩瑞 周 岩 徐海涛 崔亚君 高晓青 张丽薇 张 杰 刘忠斌 汪丽艳 崔晓冉 综合学科学习小组 分管:岳金龙 组长: 张俊宇

学员: 张艳玲 初鹏跃 李苍浩 周伟 张俊宇 陈宏宇 徐丹丹 高洁 崔寒梅

六、资料积累及建立个人成长档案要求与说明。

1、个人成长档案一学期装订一册。

2、装订材料要求:(3)个人获奖证书复印件。

(4)每学期至少上交一节公开课教案(典型案例)。(5)每学期至少上交一篇书写质量较高的反思。(6)每学期撰写并提交一篇较高质量的教学论文。(7)读书,书写心得体会,要求撰写并提交一份学习心得。(8)每学期整理一份有评有议的听课记录。(9)个人特色材料。

六、个人自修:

利用业余时间、假期时间等自学,学校将定期安排学习内容。①自修本学科《课程标准》。

②开展教师读书活动,拓宽学员的知识视野,每学期研修学员由学习小组组长选有价值的教育教学理论书籍或期刊杂志成员们学习,并做好读书笔记。40周岁以下教师每学期学习一本教育理论书籍,笔记字数4000字。

③书写心得体会,要求撰写并提交一份学习心得(不少于1000字)。④每学期结合学习至少上一节研究课。⑤每学年撰写并提交一篇较高质量的教学论文。⑥每学期上传至少2个制作优良的多媒体课件。⑦积极参加师徒结对活动,主动听其他教师课、主动请帮带教师指导课。

⑧40周岁以下教师每学期书写质量较高的反思不少于10篇。⑨建立教师博客

按要求在网上建立个人博客,搭建互动、交流平台,将自己的教育教学、课程改革、专业成长等情况,通过平台展示、交流、分享,促进名师间、名师与专家学者间、名师与骨干教师间互动交流。⑩网站开设研修班专页:要求学员们把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学论文、教学反思、教学课件等放在校研修班的网页上,供大家研修。学习小组组长负责组织。

锦山小学2014—2015学

名师培训工作总结

自开展打造名师培养活动以来,我校认真领会方案精神,召开培养名师启动会,分阶段开展争创活动。让每位教师为自己的成长找准方向,寻求主动发展。提出“打造名师活动,促进学校综合办学能力的提升”的活动目标。打造名师工程已成为一段时间内学校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师素质,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领导重视,目标明确

学校领导对教师的校本培训工作非常重视,始终把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重点,把搞好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作为中心工作来抓,提出了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走科研兴校之路的办学思路。为了加强对校本培训的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吸纳学校务实能干的骨干教师为成员。并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计划,制定了总体目标,不仅要求广大教师努力发展,成为一支师德高尚、素质精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能够适应21世纪素质教育需要的反思型、科研型的教师队伍;还结合本校实际,加强了教研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提高了创新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达到了教师整体素质与学校综合办学水平同步提高的目的;另外建立健全了有效合理的工作机制,加强青年教师培训,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为“青年骨干教师”。

二、加强认识,转变观念 随着课程改革的继续深入发展,对教师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教师必须努力加强自身的学习,而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是提高教师各项技能素质的重要途径。对此,我校通过宣传,使广大教师提高了对培训的认识,转变了陈旧的观念,加强了学习的积极性。

三、加强培训,促进发展

(一)、强化日常教研,让年轻教师在教研活动中成长。

以学习新版课程标准、研究教材教学为主要内容。重视以教研组、年级组为基本单位,以集体备课为基本形式,以典型课例为基本载体,关注每一位教师的每一节课,帮助教师解决每天发生在课堂上的实实在在的现实问题。以全员参与、行动跟进、全程反思为基本要求,以密切合作、深化交流、张扬个性、融合吸收为基本准则,并聘请专家引领、纠正校本教研实际行动中出现的一些错误做法,确保校本教研务实、求真、高效。

1、加强理论学习

在开展课改的实验中,我们坚持边培训、边实验、边研究、边开发。教师既是学习者,又是实践者和研究者。为了更好地落实培训任务,学校以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定期开展各种培训工作,培训内容有上级文件精神、师德师风建设、新课程培训、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学安全方面的知识。要求教师在学习中要做到:耳到、手到、眼到、心到。加强和完善教师业务学习制度,利用周二、周四教研活动时间,学习新的课程理念,听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新秀的教学专题讲座及心得交流。

(1)、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学习新版课程标准。通过学校统一安排学习时间,组长组织学习-----座谈交流体会-----适时考试的方式学习。

(2)、教材培训。结合学校教师群体的实际情况,加强对教材内容的培训。让每一位教师对所教学科的教材有正确深入的理解,准确深入的掌握教材的知识点、训练点。对教材有更宽泛、深入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学习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开展学科教材教法培训,帮助教师解读教材,优化教学方法。进一步引领教师以新课程标准所体现的理念为依据,在对教材进行充分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制定相应的教学及评价策略。

a开学初通过组织让年轻教师分学科分学段对教材内容、教学知识点进行培训。明确要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首先把要教学的内容教准确、教明白。

b对优秀课堂实录、优秀教学设计、案例分析等材料的研读,增强教师把握教材、设计教案、实施教学的水平,提高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各位教师要加强自身理论学习,利用课余时间自学教学报刊、杂志,并做好学习笔记,要求每学期做好8000字的业务学习笔记,每月检查一次,学期末由教导处统一进行检查。

2、加强教研组教学研讨质量监控,教研组活动给年轻教师搭建展示的平台。

是重视教研组长的培训。二是加强集体备课制度。要求集体备课时多让年轻教师主备,多给年轻教师舞台,然后组内教师共同商量,确定重点难点,确定教学手段,确定作业设置等。教导处将加大检查督促的力度。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增强团体精神和协作意识。

教研活动计划必须有目标、有内容、有落实的措施;每次教研活动有详细的记录。年轻教师要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上好研讨课,既把自己新的教学方式展现出来,又要共同发现不足,找出改进的方法,逐步提高教学水平,提高课程建设能力、实施能力和研究能力。

3、有计划地送部分教师外出培训。学校每年送一定比例的教师参加区市骨干教师培训以及各种形式的短训班的学习。

4、强化教学反思。

我们倡导每个教师着重从5个方面认真做好教学后记:①记成功之举;②记失败之处;③记教学机智;④记学生的创新之解;⑤记再教设计。通过反思,进一步提升各位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5、注重“优质课、优秀反思、优质教案、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争取机会有意识地让有条件的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公开课、研究课,接受锻炼。比如竭力推荐教师参加教研室组织的赛课和教研活动等。

6、我们要加强教科研培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搞好教科研和注重教育、教学实际效果相结合的原则,我们提倡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鼓励教师出科研成果。

7、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

教师的继续教育不是重复教育,要与时俱进,加入学科领域内前沿的东西。我校十分重视教师全员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在开学初先后派出多位教师参加新课程的培训,还有心理健康辅导员的培训、校长培训、教导主任培训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等等,并鼓励年轻教师参加自考和高校函授学习。

四、在学习中提高素质,在研讨中提升理念。

在开展打造名师活动中,我校将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有机地结合,将学习新课改教育理论作为教师提高素质的必修课,多渠道、多层面地开展学习活动。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根据教研室要求,我校参加了两次大型的校本教研活动,一次是用课标评课例活动,另一次是高效课堂构建成果展示活动。积极开展“三新一德(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全员培训,让每位教师充分认识到要成为名师,不仅要有丰厚的育人知识,而且要有强烈的教育科研意识、创新意识、引领意识等超前的育人理念。我校还积极开展校内讲坛,由外出学习的教师把学习体会向全体教师汇报,共享学习收获。

五、稳妥实施名师工程,加大培养年轻教师力度

1.青年教师的培训。在培训中,我校仍将以“以老带新“、“以优带新“、“以学促新“、“以优促新“等方式,牵动整体教师队伍业务素质的提高。将通过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跟踪培训,即指导备课——听课——评课——总结等环节,推进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1)、常规教研活动中注重对年轻教师培训。充分发挥能手、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面对面”进行培训。请我校各级教学能手及“专项特长”的教师作课,搞讲座,以身边的人培训身边的人,如培训教材。(2)、教学基本功培训。

根据我校教师的情况,抓好抓紧青年教师基本功培训。开展写字(钢笔字、粉笔字)、信息技术(加大对年轻教师课件培训的力度)、朗读演讲等各项基本功培训,增强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感染力和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

(3)、特别重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目标达成情况的监控。

(4)、以 “教学常规要求”为抓手,着力做好教学常规的内化培训,并将“合理编制学科5分钟测试题目,有效组织学生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检测”作为培训的重点内容之一。

(5)、建立结对帮带关系,以老带新,抓好典型教师的培养。以年段教研组教师的搭配组合即骨干教师带领较新的教师,较有课改经验的教师带领刚进入课改年段的教师,建立互帮互学的教师对子。主要是共同探讨备课情况,互相听课,共同探索教学的方式方法。不断认识探讨新的课改模式,不断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还可以共同探讨交流对学生管理的方式方法,如何更好的开展班级工作等等。通过互相交流探讨,以达到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促进班级均衡发展。每学期重点培养年轻教师上汇报课。学校统一排定教师互相听课日程,每学期不少于10节。(6)、鼓励年轻教师开通自己的博客,在自己的空间里写反思,谈体会,实现与外界沟通、与内部交流的目的,做到资源共享。建立资源库,教将教师的优秀课件、典型教案、经典反思、优秀作业设计等都收录其中,供他人学习使用。

(7)、组织教师读书学习,适时开展读书汇报会。

45周岁以下成立读书小组,组长组织各个小组读书学习,定期开展读书交流。

读书学习活动的任务与要求:

①、要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加深对自身专业及相关学科的钻研并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②、精读课程标准。每位青年教师根据自己任教学科学习本学科课程标准,在通读的基础上,重点应放在精读上。写好业务学习笔记及学习体会。每月上传至少两个学习体会。

③、读书《细节决定成败》、《没有任何借口》、《做有策略的教师》《学学名师那些事》等书籍。在读书过程中,将读书的感悟和体会写出来。每月至少上传一个读书体会。

④、平时教学中做有心人,积累优秀案例反思。每月至少上传一案例、一个反思。

⑤、学校建立资源库,积极主动承担提供资源任务。

下载宝山中心小学名师培养计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宝山中心小学名师培养计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梯级名师培养计划

    “梯级名师”培养计划 名校培养名师,名师支撑名校。为了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实现学校争创名校,特制定此名师培养计划。实施《名师培养计划》的意义,可归结为“三个需......

    名师培养青年教师计划(范文模版)

    名师培养青年教师活动方案 李台中学刘景国 一、指导思想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与希望,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如何,将决定学校发展的前途和命运,为着眼学校的未来,实现学校总体目标,......

    名师培养计划[五篇模版]

    刘官庄镇中心初级中学 名师培养计划 名校培养名师,名师支撑名校。为了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实现学校争创名校,特制定此名师培养计划。实施《名师培养计划》的意义,可......

    名师培养计划综述(推荐)

    陈汉乡中心小学名师培养计划 (2014-2017) 新世纪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竞争,而这最终取决于教育的主体力量——教师及其素质结构,一流的教育就需要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数量和......

    名师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骨干教师及名师培养计划 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具有高尚师德、正确的教育思想,广博渊深的文化科学知识,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起示范、指导、影响作用的骨干教师队伍,是我校“十......

    名师工作室培养计划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实验学校名师工作室培养计划一、总体目标以名师带青年教师为工作构想,发挥名师的引领和感染作用,建立阳江职院附校骨干教师的培养机制。以师带徒,以点带面......

    中心小学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中心小学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一、指导思想 按照江泽民同志在北师大百年校庆对人民教师所提出的“三点希望”——“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严谨笃学,与时俱进;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结合我......

    中学名师培养计划方案[范文大全]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教育理论和xxxx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惠安教育局《教师队伍建设活动年》等文件精神,根据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