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年下期三年级科学实验工作总结
2010年下期三年级科学实验工作总结
本年度,我校科学实验工作在学校领导的关心下有条不紊地进行,各任课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完成教学进度。学生感受较深,喜爱上科学课,喜欢动手做实验,半期下来我们深感科学实验工作重要,主课一般教师比较重视,对于一些副课不重视,为了抓好这项工作,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领导重视 精心按排、学校每学期都将自然教学和实验室管理工作,纳入学校的工作计划,制定自然室建设的发展规划。现在我们已经引入计算机管理和多媒体教学。我们的目标是:上一流的设施、建一流的队伍,创一流的工作、育一流的学生。、领导肯花精力、财力,创建良好的实验环境。领导亲自参与自然室的规划和建设,从地面墙壁的整修,讲台,厨柜的设计,投入一定的资金购置自然实验仪器设备。、建立有效的自然实验管理机制,分管校长、教导主任抓自然教学与科技活动开展,抓教学时间、内容落实,后勤主任抓实验室的建设和更新,为自然实验室 教学做好服务工作。
二、建全制度,用好设备
用好自然室是实验教学的前提,充分发挥自然仪器设备的作用,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以保证自然实验教学与科技活动开展。、用好自然室,发挥设备作用,我们要求上课教师有效地发挥仪器作用以及现代化手段提高教学效益,课后为科技兴趣小组提供良好的活动环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抓过程检查,抓长效管理,让教师和学生按制度去做。学生一进实验室,有序做好桌上的物品摆放,认真听讲,了解仪器性能和操作方法,按要求做好实验,做完后,搞好桌面的清点、整理、清洁工作,物品的收放。、教师做好实验室物品管理,努力做到仪器存放系列化,保管科学化,做到分类存放,贴有标签,做好仪器的防腐、防潮、防尘、防蛀工作。
三、加强管理 妥善保管
1、加强自然实验室的档案管理,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实验仪器设备,定期检查室用电线路,配有消防器材。
2、加强自然实验室的档案管理,凡教学业务、器材说明、技术资料记录本,工作计划和总结分门别内装订归档。实验器材的帐本有专门人记录和保管。
3、加强自然实验室卫生环境管理,我们专门派一位教师每天打扫,一周大扫一次,保证室内清洁干净。
本学期度实验室为学生带来很大的帮助,它是学校的一个实验基地,学生喜爱的地方,我们深感实验室的重要,将重点建设好,让它发挥更大的效应。
第二篇:三年级科学实验
谁更硬一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比如硬度、柔韧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材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
过程与方法:1.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索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材料循环利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比较材料软硬的方法。
【教学难点】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金属的特征
【教学准备】学生(每小组):木头、纸、金属和塑料各两根,铁、铜、铝等金属片各一条,砂纸、玻璃杯、热水。
教师准备:电路检测器、榔头
【教学过程】
一、比较硬度
1.比较纸和木头的软硬,出示纸和木头,说说它们谁更硬一些?你是怎样观察到的?(纸一折就变形,而木头不容易折)
2.比较纸、木头、金属的软硬,再出示金属一条,这三材料谁更硬一些,你是怎样观察到的?
①学生说说自己的原先观察结果,可能会出现方面,那金属条和木块谁更硬一些(用压、捏、折的方法都不易区分它们的软硬)
②提出:判断一种材料是否比另一种更坚硬,可以用刻划的方法,若能在另一种材料表面划出痕迹,就表示它比较硬,反之则可能硬度相同或较小。
③学生尝试用木头在金属上刻划或金属在木头上刻划,看怎样做能划出痕迹。
3.比较木头、金属、塑料的软硬
①如果再给你一种材料:塑料,它们的软硬又会是怎样的?(学生猜测)
②可以怎样检测它们的软硬?
③怎样做到有序地观察?(出示书P48的记录表)
④实验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再适当补充,出示活动题方)
活动提示:
⑴依次选择其中一种材料,分别去刻划另两种材料的平面处。
⑵用力适度,并尽量保持在每一次刻划时用力大小相同。
⑶能划出刻痕的,在记录表格内打“√”,不能划出刻痕的,在记录表格内打“×”。
⑷要求每个人都操作一次,并且注意不要划伤手指。
⑸根据我们观察到的结果,将木头、纸、金属和塑料按硬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哪种材料最硬?
二、认识金属
说说周围的物品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金属?
为什么用金属不用其它材料(根据学生的举例,出示材料开展实验)
1.易传热
将大小相同的木条、塑料和金属条同时放入热水中,过一段时间,用手摸一摸哪一种材料最热?
2.能导电
教师演示,将木条、塑料、金属条分别接入电路检测器,观察电灯泡是否发亮?
3.延展性
试着用榔头轻轻敲打铜丝,观察铜丝发生了什么变化?
4.有金属
用砂纸磨擦铁钉、磨擦部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三、饮料罐的故事
1.组织学生阅读第50页,了解一个饮料罐的生产过程
2.讨论
①铝片之所可以做成饮料罐,主要利用了金属的什么性质?
②在易拉罐的制作过程中,要消耗哪些资源,会产生哪些问题?
③我们怎样合理使用消费金属材料?
比较柔韧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度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1.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用简单测量方法比较材料的柔韧性。
【教学难点】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金属的特征。
【教学准备】学生(每小组):
1.一套宽度、厚度一样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尺(每种材料的一端打一个孔)
2.一套宽度、厚度不一样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做成的物品。
3.测量弯曲度的“T字”尺一把。
4.50克钩码一个,回形针一个。
老师:同样宽度、厚度的粗塑料条、木条各一根,两桶水。
【教学过程】
一、柔韧性的认识
出示两根长度、厚度和宽度一样的塑料条和木条。
师:请两位同学上来各取一根,分别去取同样重的两桶水,观察塑料条和木条的变化情况。
两名学生上来演示,其它同学观察,然后汇报观察到的情况(木条断,塑料条没有断;塑料变了,没有断,木条先是弯了,最后断了)
老师指出:我们把像刚才这样塑料条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特点叫做柔韧性。
二、比较3种不同材料的柔韧性
1.提供三种物体,找一找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木头、塑料、不锈钢)
2.用自己的方法来比较它们的柔韧性,并把比较的结果排一排序(提示学生材料不要弄断)
3.学生汇报比较结果,当各组意见分歧时,引导学生发现:比较的材料由于宽度、厚度、用力大小不同,这样比较它们的柔韧性是不公平的。
4.教师出示宽度、厚度相同的木条、塑料条、不锈钢条,问:可以怎样研究它们的柔韧性?
5.学生小组讨论、汇报,教师引导,最后边小结边演示操作步骤:
⑴把木条、金属条、塑料条放在桌面上,一端用手压住,另一端伸出桌面1厘米,用回形针挂上钩码,观察它们的前端弯下去了多少。测量材料前端弯下的距离时,眼睛要平视。
⑵分别测量木条、金属条、塑料条伸出桌面5厘米、10厘米和15厘米后前端弯下的距离,把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6.学生分组实验后汇报实验情况。
三、认识塑料
1.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哪些塑料制品?
2.出示各种塑料制成的物品图片,观察后思考:这些塑料制品分别是利用了塑料的什么特性,并把观察和思考的结果记录在气泡图上。
四、讨论了解塑料的循环使用
1.阅读教科书,说说你了解了些什么?
2.出示“可回收标志”,认识可回收标志。
3.讨论:我们以后在使用塑料制品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它们吸水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过程与方法:1.用观察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用观察的方法比较材料的吸水性。
【教学难点】通过比较发现吸水性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教学准备】学生(每小组):
1.大小、厚度尽量相同的纸片、塑料片、铁片、木片(纹理较疏松的)各一片;稀释的红墨水、滴管。
2.放大镜、餐巾纸、铅画纸。
3.浸泡好的废报纸、筷子、棉布
老师:古代造纸的录像。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小游戏:各取所需
具体规则:教师出示木头、纸、铁、塑料,让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材料,并简单说明理由。具体情境设置举例:做一个杯子、擦去桌上的水、造一艘船„„
导语:刚才同学们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了不同的材料,我们认为,不同材料遇到水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我们把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叫做材料的吸水性。这节课,让我们来研究材料的吸水x##b。
二、谁更容易吸水
1.出示大小、厚度尽量相同的纸片、塑料片、铁片、木片(纹理较疏松的)各一片,猜一猜,谁更容易吸水,为什么这样想?把猜测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
2.怎么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呢?出示稀释的红墨水、滴管,我们请这两位朋友来帮忙,你们打算怎么做?(学生小组设计实验,只要求简单设想)
3.教师补充观察、实验要点:
①.实验的公平性:材料的大小厚薄、水滴的大小位置等要尽量保持相同。
②.从侧面观察水滴的变化,既要观察水滴的变化,也要关注材料遇水部分的变化。
③.注意记录,可以用图画和语言相结合,来描述观察到的观察。
④.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把四种材料按吸水性从强到弱排序。快的小组思考:材料的吸水性可能跟什么有关?
4.学生分组实验后汇报。
可预期的发现:
①.纸的吸水能力最强、木头次之、塑料和铁最弱。
②.纸和木头都能把水吸到内部,它们的表面比较粗糙,可能中间有空隙。
三、纸的观察
1.提供放大镜、餐巾纸、铅画纸。
导语:纸的吸水性最强,有些同学猜想纸的中间可能有空隙,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更仔细地来观察两种纸吧。
2.我们可能用什么方法进行更深入的观察呢?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可以折、撕、揉、用放大镜看、放到水里泡一泡„„)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的顺序。
3.小组观察后全班交流。学生可能会说出许多纸的特点,均应给予肯定,要注意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向纸的纤维和结构上去。
4.我们在铅画纸和餐巾纸里都发现了纤维,纸的纤维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可以把纸放入水中,轻轻搅拌一下,进行观察。(学生观察悬浮在水中的纸纤维)
四、介绍造纸术
导语: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纸是由许多纤维组成的。但不知道同学们了解过没有,世界上第一张纸正是由我们中国人造出来的呢!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我们来看一看古人是怎样造纸的,想想跟我们今天的研究有哪些相关的地方。
播放古代造纸的录像。
说说古人造纸与我们的研究所得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纤维)
五、我们来造一张纸
1.有没有兴趣用短纤维来造一张纸呢?出示造纸方法。
2.出示浸泡好的废报纸。学生动手造一张纸.3.观察:我们造的纸是怎么样的?与我们使用的纸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都由纤维组成,里面都有空隙。
不同:厚薄、疏密、纸纤维叠加的方式等。
4.我们能造一张厚薄均匀一些的纸吗?纸也有不同的种类,它们的用途也各不相同。
六、课堂小结:
1.通过对纸的研究,我们明白了材料的吸水性与什么有关了吗?
2.用过的纸还能再利用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用过的纸?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
过程与方法:1.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保护森林、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教学难点】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并具备一定的研究材料物理性质的能力。
【教学准备】学生分组器材:
1.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金属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两种(实心)。
2.水槽1只,装半水槽水。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谈话导入:通过前几课的探究,我们已经知道不同材料的硬度、柔韧度、吸水性各不相同,它们在其它方面还有不同的特性吗?这节课我们将把不同的材料放入水中,看看它们的沉浮状态,有兴趣吗?
二、沉浮实验
1.出示金属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两种(实心),认一认,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做的。
2.小组内猜一猜,如果把它们放入水中,哪些会沉,哪些会浮?填写实验记录单(沉可用“↓”表示,浮可用“↑”表示),并进行全班交流,关注有争议的物体。
3.实验方法指导:将物体放到水中央再放手,如果物体向下碰到水槽底部,我们可以说它在水中是沉的,如果物体不能碰到水槽底部,我们可以说它在水中是浮的。
4.分发水槽,小组实验,每种物体可多试几次,注意做好记录。
5.全班汇报交流,形成阶段性认识:像金属这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沉,像木头、塑料这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浮。不同材料的沉浮也不同。
三、认识木头
1.导语:木头是一种在水中很容易浮的材料,它还有很多其它的特性,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广泛运用,接下去我们来进一步认识木头这种材料。
2.我们周围有哪些木头制成的物品?这些物品有什么特点?
3.从这些物品中,我们发现木头具有哪些特性?小组合作,填写气泡图。
4.介绍一棵树成材的过程,当前森林资源的状况。说一说我们应该怎么做。
四、课堂小结
1.回忆本单元的收获。
(掌握了研究物体硬度、柔韧性、吸水性、沉浮情况的方法,比较深入地了解了金属、塑料、纸、木头这几种材料。
2.结语:我们人类是充满智慧的,我们除了发现并利用了许多天然材料之外,还会人工制造一些材料,以满足我们生活生产的需要,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一些人工制造的材料。
砖和陶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砖和陶瓷各具有不同的特性,不同的特性具有不同的用途。
3.人工材料在制作过程中会经历变化,改变材料的性能。
过程与方法:将学习到的知识与技能应用于新的环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运用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自主探究砖和陶瓷的物理特性。
【教学难点】人工材料在制作过程中的变化及砖和陶瓷的区别。
【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器材:
1.砖与陶瓷各一小块,一枚铁钉、一杯水、一个滴管。
2.制作砖和陶瓷的两种黏土各一小份。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要运用前几节课掌握的探究方法来研究两种人工材料。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对同学们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二、砖和陶瓷
1.出示建筑工人砌墙的图片、各种陶瓷制品的图片。这些都是由 什么材料制成的?
2.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砖和陶瓷?
三、研究砖和陶瓷的性质
1.导语:我们知道,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性,砖和陶瓷又有些怎么样的特性呢?让我们展开对砖和陶瓷的探索之旅吧。
2.同学们想研究砖和陶瓷的哪些特性呢?想怎样进行研究呢?需要什么工具呢?(简单回忆对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沉浮能力的检测方法和所需实验器材)
3.分发砖与陶瓷各一小块,一枚铁钉、一杯水、一个滴管。分小组进行自主探究,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注意:教师要充分观察学生的探究情况,对学生本单元的学习情况作出初步评价。
4.汇报交流。现在我们能比较详细地描述一下砖和陶瓷了吗?提倡先填一填气泡图,整理自己的观察实验所得,再来进行描述。
四、黏土的变化
1.我们知道砖和陶瓷是人工材料,它们又是怎么来的呢?课件展示砖和陶瓷的制作过程。
2.了解了砖和陶瓷的制作过程,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和疑问?(①黏土是松软的,烧过后就变得很坚硬,它的变化非常大。②都由黏土烧制而成,为什么很多特性不一样?)
3.分发制作砖和陶瓷的两种黏土各一小份,进行观察比较。
4.汇报小结:烧制砖和陶瓷的黏土有很大的不同,烧制的过程 中,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这就导致了砖和陶瓷有了许多不同的特性。
五、课堂小结
1.砖和陶瓷是人类了不起的发明,但是砖和陶瓷的生产都需要消耗大量的黏土、煤和其他燃料,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2.我们还知道哪些材料?关注我们身边的材料,课后做个小调查。
第三篇: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范文
大理市喜洲镇科学实验报告单
观察一棵大树 实验目的 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并描述出来。实验器材 一支蜡笔、一个放大镜、一把尺子 实 我的猜测树的外形差不多树皮都是粗糙的树冠大小都相同 我的实验步骤
1、我们观察了柏树树。
2、从远处看一棵大树的形状。
3、从近处看。
验
程
观察到的现象
1、我们观察了 柏 树。
2、树冠像一把伞。
3、树干是直的用手摸感觉很粗糙。
4、树叶叶细小鳞片形先端锐尖。
实验结论 树都生长在泥土里都需要水、阳光
都有 树干、树冠和树根。但树冠小 树干粗细
树皮摸起来有的光滑有的粗糙结的果实不一样 叶片不一样。
观察一棵大树 实验目的 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并描述出来。实验器材 一支蜡笔、一个放大镜、一把尺子 实 我的猜测树的外形差不多树皮都是粗糙的树冠大小都相同 我的实验步骤
1、我们观察了雪松。
2、从远处看一棵大树的形状。
3、从近处看。
验
程
观察到的现象
1、我们观察了 雪松。
2、树冠圆锥形。
3、树干是直的用手摸感觉很粗糙。
4、树皮灰褐色裂成鳞片
实验结论 树都生长在泥土里都需要水、阳光
都有 树干、树冠和树根。但树冠小 树干粗细
树皮摸起来有的光滑有的粗糙结的果实不一样 叶片不一样。9、7
观察水生植物 实验目的 水葫芦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实验器材 水葫芦和金鱼藻一个水槽一张记录纸 实 我的猜测水葫芦和金鱼藻都能浮在水面上 我的实验步骤
1、把塑料袋中的水葫芦和金鱼藻要放入水槽中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样子并画出简图。
2、剖开水葫芦的叶柄我们会看到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 验
程
观察到的现象水葫芦海绵状气囊结构很轻能浮在水面上
实验结论
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疑问
水葫芦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含日期15
叶的观察 实验目的 认识叶的基本特征 实验器材 各种树的落叶、同一种树的新鲜叶和落叶、一条有大小不同叶片生长的树枝 实 我的猜测树叶的大小不同新鲜叶和落叶的颜色不同叶的结构不相同 我的实验步骤
1、仔细观察叶的结构
2、比较新鲜叶与落叶 验
3、观察同一种植物的叶 能看出叶的生长变化过程吗。过 程 观察到的现象我们观察到一片完整的叶有叶片、叶脉、叶柄 实验结论 一片完整的叶由叶片、叶脉、叶柄组成。疑问 完整的叶由哪几部分构成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含日期 2011.9.22
观察蜗牛
实验目的 知道蜗牛的外形特征 实验器材 2-3只蜗牛1个放大镜一条树枝 实 我的猜测蜗牛的身体是硬的由头腹尾巴组成 我的实验步骤
1、观察蜗牛是什么样的动物
2、观察蜗牛的运动、身体构造方面的特点 验
3、用简图画出蜗牛的外形
过
程
观察到的现象蜗牛的身体柔软身体的外面有贝壳。
实验结论
蜗牛是软体动物有壳、触角、腹、头、疑问 为什么有的蜗牛没有壳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含日期 2011.9.27
观察蚯蚓的反应 实验目的 蚯蚓是否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实验器材
浅盘、长纸盒、湿土、水、干土、蚯蚓 实 我的猜测蚯蚓喜欢生活在干土的地方 我的实验步骤
1、在浅盘装少量常温下的水把蚯蚓放在水中看它的反应
2、纸盒里一边放湿土一边放干土把蚯蚓放在中间观察蚯蚓往哪边爬 验
过
程
观察到的现象蚯蚓爬向湿土的那边
实验结论
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疑问
蚯蚓为什么不喜欢在干土中生活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含日期 2011.10.13
观察蚂蚁
实验目的了解蚂蚁的身体结构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实验器材 面包、白糖、死掉的小昆虫、放大镜、蚂蚁
实 我的猜测蚂蚁的身体分为三部分 我的实验步骤
1、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2、观察蚂蚁的身体
验
3、观察蚂蚁的运动和反应蚂蚁爬行时会分泌一种“信息素”
4、交流发现
过
程
观察到的现象
1、蚂蚁有头、胸、腹三部分和六只脚
2、蚂蚁头上长有触角
实验结论
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长有一对触角胸部长有三对足。疑问
蚂蚁头上的触角起什么作用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含日期
2011.10.20
观察金鱼 实验目的了解金鱼的身体结构了解金鱼的生活习性 实验器材
2-3条金鱼装在玻璃缸里1只滴管少许食物色素调制的红水 实 我的猜测金鱼生活在水中用身体来游泳 我的实验步骤
1、了解鱼类的生活环境
2、观察金鱼的外形和运动
验
3、观察金鱼的吃食和呼吸
过
程
观察到的现象金鱼身上有鳞片用鱼鳍游泳用鳃呼吸
实验结论
金鱼生活在水中身上有鳞片用鱼鳍游泳用鳃呼吸。疑问
金鱼为什么和一般的鱼类外形不同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含日期 2011.10.27
2011.11.1 实验名称
比较硬度 实验目的 比较常见材料的硬度
实验器材 橡皮、海绵、卡纸、铁钉、塑料尺、木条 实 我的猜测这些物体有些软有些比较硬 我的实验步骤
1、观察描述橡皮、海绵的硬度
2、观察比较卡纸、铁钉、塑料尺的软硬 验
3、用刻划的方法比较材料的硬度
过
程
观察到的现象
1、比较硬的物品有铁钉、塑料尺、木条和卡纸
2、较软的材料有 橡皮、海绵、砂纸、空饮料罐
实验结论
较硬的材料有铁钉、塑料尺、木条和卡纸 较软的材料有橡皮、海绵、砂纸、空饮料罐
疑问 有些材料为什么用木条划过后会有痕迹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含日期 2011.11.3
2011.11.8 实验名称 认识金属
实验目的 了解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实验器材 铁、铜、铝等金属片砂纸、玻璃杯、热水、空饮料罐、电池、导线小锤 实 我的猜测金属能导电能传热 我的实验步骤
1、用小锤敲打铁、铜、铝等金属片记录发生的现象
2、把铁、铜、铝等金属片放进有热水的玻璃杯中观察发生了什么 验
3、用砂纸磨铁、铜、铝等金属片观察现象
4、连接一个简单的线路把其中的一段用铁、铜、铝等金属片连接观察发生的现象
过
程
观察到的现象金属材料能传热有色泽能导电
实验结论
金属材料的传热性好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能导电 疑问
金属材料为什么能导电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含日期
2011.11.10
2011.15 实验名称
比较材料的韧性 实验目的认识不同材料的韧性 实验器材
塑料条、铁片、卡纸条、钩码、纸条、记录表 实 我的猜测铁片的弯曲程度最大 我的实验步骤
1、在相同厚度的塑料条、铁片、卡纸条、木条一端上分别标出刻度
2、在塑料条、铁片、卡纸条、木条的另一端挂上一个相同的重物 验
3、把塑料条、铁片、卡纸条、木条的一端用重物压住挂重物的一端伸出桌面5 厘米、10厘米、15厘米。观察它们弯下去了多少
4、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表格
过
程
观察到的现象弯曲程度最大的是塑料条弯曲程度最小的是木条
实验结论
不同材料的韧性不相同有的材料韧性较好有的材料韧性较差 疑问
为什么塑料条的韧性最好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含日期
2011.11.17
2011.11.22 实验名称
造一张纸 实验目的 认识纸的过程和方法
实验器材
透明杯子、水、白纸、餐巾纸、筷子、棉布、放大镜。
实 我的猜测撕碎的纸在水里浸泡后完全成了颗粒状 我的实验步骤
1、把一块餐巾纸撕碎放在杯子里用水浸泡直到能够捣碎。
2、搅拌纸屑和水调成稀浆状。验
3、将纸浆倒在平铺的棉布上再用毛巾挤压吸水。
4、观察我们造的一张纸和我们用的纸是否相同。
过
程
观察到的现象我们造的纸和我们用的纸厚薄不同、疏密程度不同
实验结论
认识一纸是用细小纤维叠加压制而成的。疑问
为什么我们自己造的纸和用的纸不相同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含日期
2011.11.24
2011.11.29 实验名称 材料在水中的沉与浮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水槽、水、各种物体木头、塑料、橡胶块、石头、泡沫块、铁块等 实 我的猜测有些物体放进水中会沉下去有些会浮起来 我的实验步骤
1、将水倒入水槽中
2、把木头、塑料、橡胶块、石头、泡沫块、铁块等物体放入水中观察沉浮状况 验
3、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填写记录表
过
程
观察到的现象
1、石头、铁块会下沉
2、木头、塑料、橡胶块、泡沫浮在水面
实验结论 物体在水中游的沉石头、铁块有的浮木头、塑料、橡胶块、泡沫
疑问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材料有关吗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含日期
2012.12.1
2012.12.6 实验名称 砖与陶瓷的性质
实验目的了解砖、瓦与瓷器、陶器的物理性质 实验器材 砖、瓦、陶器、瓷器、滴管、水槽、水、小刀 实 我的猜测用小刀划都能在表面划出痕迹都可以吸水 我的实验步骤
1、用小刀在砖、瓦、陶器、瓷器表面划一划
2、用力弯折它们
验
3、用滴管吸水分别滴在它们的表面观察吸水情况
4、把它们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与浮
过
程
观察到的现象在表面很难划出痕迹在水中都下沉、不易弯折砖、瓦易吸水 陶器瓷器不易吸水。
实验结论
它们的硬度都很大在水中都下沉、不易弯折砖、瓦易吸水陶器瓷器不易吸水。疑问 陶器瓷器为什么不易吸水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含日期 2011.12.2011.12.13 实验名称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实验目的比较水与食用油的异同了解液体的共同特点 实验器材 水、食用油、塑料杯、滴管、玻璃、蜡光纸、木条
实 我的猜测水的流动速度快食用油的流动速度慢。水没有颜色食用油有颜色 我的实验步骤
1、用眼睛观察水和食用油的颜色和透明度
2、分别把水和食用油滴在玻璃上然后进行观察 验
3、将水倒入油中然后进行观察
4、用鼻子闻它们的气味
5、分别把水和食用油滴在蜡光纸上然后观察现象
过
程
观察到的现象
1、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透明度好体积比食用油重流动速度快
2、食用油有颜色、有气味透明度差流动速度慢体积比水轻
3、它们都是液体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实验结论
水没有颜色、食用油有颜色水透明食用油不透明。水流动快食用油流动慢。水渗透性较弱食用油渗透性强。
疑问
为什么水的渗透性小蜡光纸的渗透性小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含日期
2011.12.15
2011.12.20 实验名称 谁流得快一些 实验目的 不同液体的黏度不同流动速度也就不同 实验器材
1小杯水、一小杯油、1小杯洗洁精、三个滴管、一张实验记录表 实 我的猜测洗洁精流得最慢其它两种速度相同。我的实验步骤
1、设计水、油、洗洁精的流动比赛
2、确定在玻璃片上流动的比赛方法 验
3、分组实验做好观察记录
过
程
观察到的现象水的流动速度最快其次是油最后是洗洁精
实验结论
黏度大流动速度慢黏度小流动速度快 疑问 到底是什么影响了液体流动速度的快慢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含日期
2011.12.22 实验名称
比较水的多少 实验目的能运用多种方法比较不同溶器中水的多少能正确使用量筒量出水的多少 实验器材
3个塑料瓶大小高低不同、1个玻璃杯、1个量筒、1条纸带胶水、记录纸 实 我的猜测三个塑料瓶里装的水相同 我的实验步骤
1、观察三个塑料瓶里的水的高度并猜测多的多少
2、采用多种方法测量出三个塑料瓶里的水的方法并观察记录。验
3、比较水多的瓶子比水少的瓶子里的水多多少
4、认识量筒并用量筒测量出三个瓶子里的水并观察记录
过
程
观察到的现象测量水的方法多种多样
实验结论
用量筒测能准确地测量出水的多少 疑问
为什么用多种方法测量出来的水的多少会不同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含日期
2011.12.27 实验名称
验证空气的存在 实验目的认识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感知 实验器材
塑料袋、玻璃杯、水槽、气泡记录纸、实验记录纸 实 我的猜测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感知不到的 我的实验步骤
1、在塑料袋中吹气吹鼓起来后把口封好把书放到上面塑料袋不会瘪下去
2、把塑料袋的捆口松开再把书放到上面塑料袋就瘪下去了 验
3、把吹胀的塑料袋放入水中松开捆口有气泡冒出
4、把玻璃杯的杯口向下垂直放入水中杯底总是有一部分没有水
过
程
观察到的现象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感知
实验结论
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感知 疑问
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为什么可以被感知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含
2011.12.29 实验名称
空气占据空间吗 实验目的 空气是占据空间的实验器材
1个玻璃杯、1个水槽、纸巾、1个瓶子、两根吸管、一块橡皮泥 实 我的猜测纸巾会被水浸湿 我的实验步骤
1、在瓶子里装一些水用橡皮泥将瓶口密封将一根吸管插入水中另一根
吸管不插入水里然后用嘴往瓶子里吹气观察并记录结果 验
2、将一团纸巾放在一个被子的杯底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观察并记录
过
程
观察到的现象
1、水从另一根吸管被挤出
2、杯底的纸巾不会被水浸湿
实验结论
空气会占据空间也就是说同一空间不会被两种物质同时占据 疑问
空气是怎样占据空间的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含日期
2012.1.3 实验名称
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 实验目的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变化的 实验器材
2支注射器、水 实 我的猜测吸有水的这个注射器会裂开 我的实验步骤用两个注射器吸入同样多的水和空气然后用手堵住管口用同样大小的力
向下压活塞再用同样大小的力拉注射器活塞观察实验现象 验
过
程
观察到的现象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向下压活塞吸水的注射器占据的空间没有变化吸空
气的注射器占据空间变小了再用同样大小的力拉注射器活塞吸水的注射器占据的空间 没有变化吸空气的注射器占据的空间变大了 实验结论
空气可以被压缩到一个较小的空间或扩张到一个较大的空间而液体一般情况下能保持占据空间的大小体积不变。疑问
为什么吸空气的注射器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和向上拉停止后活塞恢复到原来位置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含日期
第四篇:三年级科学实验教学计划
三年级科学实验教学计划
作者:琪渊小屋出自:笑对人生 浏览/评论:978/0日期:2011年4月3日 11:24
2011-02-26 14:01:57
教师:焦小燕
周次
课题
演示实验
学生实验
完成日期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放大镜的使用
观察种子
观察种子内部
种植我们的植物
种子发芽实验
设计实验观察种子的萌发
播种
记录生长过程
我们先看到了根
根吸水的实验设计
交流观察到的现象
探究根的作用
种子变成了幼苗
植物的光合作用
观察、交流生长的植物
探究叶子的作用
茎越长越高
植物茎的运输作用
交流观察到植物
探究植物茎的运输作用
开花了!结果了
组织交流
整理交流观察记录
观察植物的花和果实
我们的大丰收
估算种子
整理植物生长变化的数据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学习养蚕方法
观察蚕卵
记录蚕卵变化
蚕的生长变化
蚕变了新模样
抽取蚕丝
观察蚕蛹
观察蚕茧和蚕丝
蛹变成了什么
比较蚕蛾和蛹
观察蚕蛾的形态和行为
比较蚕蛾、蚂蚁、蜻蜓
蚕的生命周期
录象:蚕的一生
整理观察记录
讨论影响蚕的生长条件
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录象:动物的一生
讨论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我们的生命周期
儿童生长变化统计
介绍自己的生长过程
了解人类生命周期的阶段及每个阶段的特点
温度和温度计
准确读数
1、比较水温
2、观察温度计
3、准确读数
测量水的温度
准确使用温度计
1、观察各种温度计
2、准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3、连续测量一杯水的温度
水结冰了
比较水和冰
1、观察冰
2、探究水结冰时的温度
冰融化了
探究冰块融化时的温度实验
1、探究冰块融化时的温度
2、加快冰的融化实验
水珠从哪里来
讨论水珠形成原因
观察装冰块杯的外壁
探究水珠形成的原因
水和水蒸气
讨论水蒸汽变成水的方法
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
探究水蒸气变成水的方法
水的三态变化
水的三态变化现象
讨论水形态变化的过程和条件
我们知道的磁铁
磁铁有磁性
磁铁的两极
磁极的相互作用
悬挂法探究磁极与方向
1、悬挂法探究磁极与方向
2、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磁力大小会变化吗
互相排斥的磁铁结合测量磁力
测量磁力大小,收集数据
指南针
介绍指南针历史
演示使用方法
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做一个指南针
摩擦磁化
用摩擦的方法做磁针
安装磁针
第一周 2.23.——2.27.始业教育
第二周 3.2.——3.6.植物的生长变化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种植我们的植物
第三周 3.9.——3.13.我们先看到了根
种子变成了幼苗
第四周 3.16.——3.20.茎越长越高、开花了结果了
第五周 3.23——3.27.我们的大丰收、单元复习
(一)第六周 3.30.——4.3.动物的生命周期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蚕的生长变化
第七周 4.6.——4.10.蚕变了模样、蛹变成了什么
第八周 4.13——4.17.蚕的生命周期
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第九周 4.20.——4.24 我们的生命周期、单元复习
(二)第十周 4.27.——4.30.温度与水的变化 温度和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第十一周 5.4.——5.8.水结冰了、冰融化了
第十二周 5.11.——5.15.水珠从哪里来、水和水蒸气
第十三周 5.18.——5.22.水的三态变化、单元复习
(三)第十四周 5.25——5.29.磁铁 我们知道的磁铁、磁铁有磁性
第十五周 6.8.——6.12.磁铁的两极、磁极的相互作用
第十六周 6.15.——6.19.磁力大小会变化吗、指南针
第十七周 6.22.——6.26.做一个指南针、单元复习
(四)第十八周 6.29——7.3 复习
第十九周 7.6——7.11 复习
第二十周 7.14——7.18 考试
第五篇:三年级科学实验总结
三年级科学实验总结
1、小铁锹,学生自带的罐头瓶子。
带领学生到野外挖土壤,观察土壤,学生发现土壤中有植物的根、落叶、石头、蚯蚓等物质,了解了更多的有关土壤的内容;学生认识土壤中的动物及其生活,意识到土壤是动物的家园
2、用沉淀法进行实验,把土壤放到水里后有气泡产生,搅动以后静置,直到有沉淀现象,用纸巾包土壤后会湿。学生观察后,知道土壤的成份有水、空气、沙、黏土以及溶解在水里或飘浮在水面的腐殖质
3、塑料袋、土壤、水果皮、菜叶、蚯蚓
亲手实验,了解腐殖质的形成过程,建立腐殖质的概念 4泥土,草皮,水壶。学生通过实验,形象地感受到植被损失将会造成土壤蓄水能力下降以及水土流失、肥力下降,进一步认识保护植被就是保护土壤
5浸泡过有蚕豆等种子、镊子
让学生先预测种子里面有什么,并画下来。用镊子细心解剖用水浸泡过的种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再一次画下来。学生经历“预测——解剖——记录——表达”这一过程,通过预测、解剖观察和两次实验记录的对比,意识到仔细观察的重要性 一株有根、茎、叶的植物、瓶子、红墨水、小刀。
取一株有茎、叶的植物插入红水中,过一段时间后,观察茎和叶发生的变化。认识茎的传输作用 桃花、油菜花等
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花,认识雄蕊和雌蕊,再动手按从外向内的顺序解剖花,认识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个部分。知道龙芯、雌蕊是植物的生殖器官
8一盆植物,两个塑料袋
给植物浇足水,选取两根大小差不多的枝条,将其中的一根的叶子摘除,给两根枝条罩上塑料袋并扎紧。几个小时后观察,让学生知道植物体内的水分是怎样散失的
9、石块、螺帽、玻璃、橡皮等。通过利用各种感官观察,并根据弄碎的难易程度排序等方法进行探究,认识固体的颜色、形状、透明、软硬等性质。使学生养成在探究中随时收集证据的良好习惯。
10、玻璃水槽、在水中会沉或会浮的固体若干,不容易判断沉浮的固体若干。一个橙子和一片橙等。
先让学生进行预测哪些会沉,哪些会浮,哪些可能会沉,哪些可能会浮。把预测记录下来。再把这些物品放入水中,看结果怎样。把前后两次结果对照,了解固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11、学生用天平,量杯,水、蜂蜜、油、牛奶洗、涤剂、表面光滑的板子、蜡纸等,记录表
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不同的液体透明度、颜色、气味等不同,存在着质量、黏稠度、表面张力的差异。
12、水、蜂蜜、食用油、量杯、烧杯。
让学生观察现象——产生疑问——设计实验——实际操作——解释原因——结合实例,在探究中了解液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13、水、橡皮泥、铝箔、硬币、玻璃水槽。通过探究让学生知道橡皮泥和铝箔浮起来,一种方法把它们做成小船在水中占的空间大。一种是借助木 筷吸管等浮起来。
14、水槽、小潜水艇、小皮管、注射器等。
学生通过实验知道:小潜水艇在水槽中,体积没有变,浮力没有变,而灌入空气后自身重量变轻所以上浮,而排出空气灌入水自身重量变重所以下沉。
15、百叶箱,寒暑表。
学生在教室内、室外的阳光下、背阴处、百叶箱内四个不同的环境中测量气温,并记录测量结果,以发现其气温差异。
16、塑料瓶、剪刀、透明胶带、标尺。
自制雨量器,对雨量器进行研究,学会测量降雨量的方法。
17、量筒、量杯、试剂瓶。让学生知道量杯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要放在平整的桌面上,读数时眼要与刻度液体的凹平面处在同一条直线上。向量筒里注入液体时应用左手拿量筒,使量筒略倾斜,右手拿试剂瓶,使瓶口紧挨着量筒口,使液体缓缓流入。
三年级秋学期
1、一张长30厘米、宽10厘米的纸条长杆铅笔(用来卷纸条)、彩色笔等材料。
在“让小人动起来”的实验中,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使其意识到好奇心在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一个小发现可以成就大科学”。
2、回形针,示范用纸鹦鹉,红色硬纸板,剪刀,铅笔,彩色笔。
借助纸鹦鹉活动,让学生经历从提出问题到寻求答案的过程。让学生从几种物体站起来中领悟到 “重物加在物体底部,物体才可以保持平衡,而且重心越低,物体越平衡”这个道理。
3活体蜗牛,记录纸,放大镜。能对蜗牛进行细致观察,认识和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和行为习性,并用文字、图画描述观察结果。
4、大试管,试管架,橡皮泥,植物油,根系发达的植物,水,小尺。
通过仔细观察,认真做好记录相信植物每天要“喝水”,进一步感受生命离不开水。
5一个菜板,一把菜刀,一块纱布,一个小烧杯,西红柿
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尽可能多地想出检验植物含水量的方法。
6、每组一套学生实验材料,牛奶、白醋、糖水、冷开水分别装在无色透明的容器里,准备几根筷子用于品尝。
通过找水的过程,进一步认识到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学会科学认识物体 方法。
7、一元硬币、滴管、水
学生学会使用滴管,先猜则,再做实验。引导学生从侧面、上面观察水表面的形状并用笔画下来。发现水的神奇之二———表面张力。
8、方糖1 —2粒,高锰酸钾,烧杯,搅拌棒,水。
学生动手实验,观察,认识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的性质,认识溶解现象。
9、大水槽。小水碗,石块,咸水,保鲜膜。
在实验过程中,解最简单的净化水和淡化水的方法。
10、不同的几种纸,放大镜。
在活动中了解不同的纸结实程度不一样,纸纤维的疏密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