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关爱留守儿童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
论关爱留守儿童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
摘要:当前,我国留守儿童数量庞大,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构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当下,大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大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感恩意识与奉献意识等更是需要研究和解决的共同课题,鼓励组织大学生参与留守儿童的关爱活动,不仅有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进而形成良性互动,获得共同进步的教育效果,值得探讨。关键词:留守儿童;校园文化;良性互动
Theory of caring left-behind children with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benign interaction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huge Numbers of left-behind children in our country, has become a hot social concern, constitutes a social problem to be solved.The present, the number of college students is in constant increase,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participation consciousness, gratitude consciousness and dedication consciousness is the need to study and solve common topic, such as encourage organiz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activities of left-behind children care, is not only beneficial to the healthy growth of left-behind children,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more conduciv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to form the benign interaction, get the education effect of common progress, worth exploring.Key words: left-behind children;Campus culture;The benign interaction
据2009年5月全国妇联统计,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约为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4000多万人。留守儿童因为远离父母,存在着情感、教育、道德信仰等的严重缺失,心理问题多,犯罪率在攀升等已经构成了他们成长过程中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成为和谐社会建设中极不和谐的因素。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计划(2012年7月)最新统计,目前中国大学生数量是2960万人,并以每年1.3%~1.6%速度扩招,至2020年高等教育在校学生能达到5000万人,数量庞大。大学遍布中国各大中城市,有的甚至坐落在县级城市。我国大学十分重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塑造的教育过程,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的培养。把留守儿童这个庞大的“问题”群体纳入到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并作为大学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契机和途径,形成良性互动过程,必将对双方的成长成才互有裨益,对和谐社会建设产生推动的效应。
一、留守儿童与在校大学生的现状
目前,中国的留守儿童群体数量很大,他们中的多数成长环境很差,教育无从谈起。首先,主要表现为父爱、母爱的缺失,导致心理问题严重。他们多数与老人、直系亲属生活在一起,使他们成为以安全为第一、吃饱饭慢慢长大这样一种成长模式,缺少关爱、缺少感情沟通、缺少亲情的哺育,心理封闭压抑,导致有的自闭,有的害怕与人交往,有的自卑感强等。天真活泼的本性无法释放,对神圣母爱的渴望无法获得,对亲情的依赖无法满足等,使他们成长在痛苦的情感挣扎中,无法自拔,无法改变。其次,家庭教育的空缺,使他们的健康成长难以实现。因为多数是依附于祖父祖母或外祖父外祖母等生活,老人的文化水平不高,有的甚至是没有受到过教育,更不了解当下的教育前沿与热点,使教育的关键环节家庭教育成为盲点,更谈不上对孩子的引导影响。他们处在中国教育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教育极度贫乏的尴尬境地,陷于家庭教育极度困境的边缘。再次,学校教育不能弥补缺失。由于留守儿童在压抑的环境下成长,导致精神负担重,学习成绩不好。据调查:“47%的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较差,有41%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中等偏下,有10%的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较好,仅有2%的成绩优秀。”[1]教师们反映:“大班教学,也使所谓的互动式新教学方式落空。”“一个班七八十个学生,教师根本不可能做到因人施教;对于留守儿童特别的心理、感情需求更无法顾及,也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对留守儿童的有效教育和管理⋯⋯违纪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占70%~80%)。”[2]最后,求知欲不强,有的甚至出现品行问题。因父母在外打工使家庭经济条件有所改善,却“导致农村颏的读书无用论抬头,一些孩子(甚至孩子的父母)认为,不用读多少书,一样也能在城市里赚钱,甚至比农村的‘知识分子’们赚钱还要多,好像孩子读不读书并不重要”。[2]这就严重打击了孩子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对国人素质的提高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有的由于缺乏父母的引导教育,一些初中男生出现了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有的旷课,有的偷偷通宵上网,有的拉帮结伙扰乱社会秩序,甚至染上了赌博的恶习等。从思想到观念、从心理到情感、从环境到教育等多个方面,留守儿童都存在着严重 的问题,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3]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3]的理念极不协调,因此,必须整合全社会的力量来帮助解决。当下中国的大学,正处在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大学教育阶段,他们成为时代的佼佼者,但由于家庭条件相对优越,成 长过程缺少伙伴,有的甚至是单亲家庭,由于有些学生家庭条件优越,导致个别家庭困难学生心理落差大,自卑感强。独生子女的弊端不断显现,主要体现在:大局意识差,自我意识强,缺少谦让精神;合作观念差,集体荣誉感薄弱,缺乏奉献精神;求知欲不强,自觉意识差,缺少刻苦钻研精神;组织纪律性不强,行为懒散,缺乏自省能力;抗挫折能力差,喜欢张扬个性,感恩意识不强;心理素质不够好,沟通能力差,自我约束力不强;我行我素,关爱他人意识差,不能正确对待批评;等等。这些都表明,他们很难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很难担当起建设祖国的大任。这些不足,必须在他们大学学习阶段清醒地认识到,并逐步得到改变。要收到这样的好效果,课堂教育是主要教育手段,同时让大学生加入到关爱留守儿童的实际行动中去体会、去感受、去觉悟、去奉献,在“做”的实践中去改变、去提高、去培养自己,就显得十分必要而又重要。
二、大学生关爱留守儿童的途径与方式(一)大学生关爱留守儿童的途径
我国的大学教育一直以学校教育为主,近年来提倡和兴起的实践教学给了我们一些培养专业人才的好途径和启示,但也只是局限于专业成才的层面上,对学生人生观、道德观、人文修养、思想品格、公德意识等的养成教育仍主要处在书 本教育的层面上,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加入学生关爱社会,回报社会,强化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实践内容十分有意义。在高校文化建设思想和理念的引领下,在学校有组织的前提下,让大学生参与地方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的主要载体可 以通过以下形式来进行:
1.将关爱“留守儿童”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做好这项事业,要在教师的引导、带领下,使学生充分认识了解留守儿童的现状,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以便学生乐于参与、自觉投入到这项公益事业中来。我们现在所有的人生修养课程都是在课堂上通过书本的学习进行 的。德育教学的目的是要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信念,学好理论知识,树立为祖
国、为人民做出贡献的奉献精神,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与热情等。但无论理论课程如何地深入与生动,学生也只是局限在理论知识层面的学习与认 知,真正使学生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它的价值意义并领会其精神实质,是要在实践中去深化理解并付诸实践的。因此,引导带领学生投入到关爱“留守儿童”的实践中,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理解、深化课堂教学内容,使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关爱留守儿童的实际结合起来,并在实践中得到升华与提高,才能更好地达到课堂教育的目的。
2.将自我素质提高与公德意识培养相结合
湖北工程学院学生借助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平台,多方开展了“大手拉小手” 活动,让学生与留守儿童结对,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具体的关爱内容。实践证明,通过对留守儿童的爱心奉献和亲身体验,学生真正明白了什么是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感知了人间的真情,深入理解了奉献的幸福和内涵,体会到什么是与人 快乐自己快乐,懂得了人生的幸福。通过感同身受的体会,升华了其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的认识,懂得珍惜今天的生活,对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很有裨益。在与留守儿童的交流、沟通和帮助教育的过程中,对大学生自身也 是一种很好的洗涤心灵的教育,对他们形成感恩意识、公德意识、自觉成才意识等都很有帮助。通过活动,他们发自肺腑地感到“助人为乐也是一种幸福”。3.将提高专业素质与形成良好校风相结合
通过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学生的信息反馈和活动心得的写作信息可以看到,他们对很多事物都有更高层次的认识和理解,懂得珍惜、懂得进取、懂得反省自己、懂得弥补不足。这对他们提高专业素养很有好处。一个大学要形成良好的校风,需要长期积淀和不断创新,需要用心培育和细心呵护,需要有一个持之以恒的传统,需要有载体去具体地实施。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农民工的加入,虽然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很多事情会逐渐改善,但短时间内留守儿童问题不会彻底地解决。所以大学生有了更多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和锻炼自己的机会,可以以留守儿童教育为主体,全员或多数参与地方和谐社会建设,成为和谐城市建设中的一员,以自己的行动为城市形象塑造、引领社会形成良好的风气做出贡献。大学生不断地更新换届,但我们的帮教事业如果能够届届相传、生生不息地做下去,随着机会和内容的变化,经验会更加丰富,队伍会更加庞大,事业会做
得更加精彩。持之以恒,必将对校风建设产生巨大影响。(二)大学生关爱留守儿童的方式
为了使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有序进行并收到双赢的效果,通过几年的摸索和思考,具体可通过以下方式来开展: 1.强化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参与
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过程复杂,内容各异,所以在活动中教师的组织、引领和核心作用不容忽视。应该切实担负起组织学生、为学生随时解答问题的职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学生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途径。同时还要耐心细致地给学生以鼓励,让他们克服畏惧和不自信的-Ii,理,让他们大胆走出校园,乐于向社会奉献爱心和智慧,以利于真正成为对祖国和民族有用的人。2.依靠学生组织,发挥党员作用
在学校学生工作系列和教学工作系列教师的倡导和带动下,要充分发挥大学党团组织的作用,以学生党、团组织为引领,依托大学“爱心助教团”等青年志愿者组织,并以党、团员为主导,动员、带领全校学生积极投入到向社会献爱心、给留守儿童送温暖的公益活动,并将其成绩纳入学生奖励学分和实践学分中,以充分调动和肯定学生热心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组织集体培训,明确目的任务
根据妇联、教育管理部门、团委、机关工委等的部署,学校参与活动的教师要对大学生进行如何做好“代理家长”、如何更好地“关爱留守儿童”等内容的培训,使大学生明确工作目的,清晰工作内容,明了自己的职责,便于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个体优势,以便更好地收到社会效益和教育效果。可以将大学生一对一或二对一地与留守儿童结对。为了有计划、有步骤、有成效地开展活动,必须强化组织力量,必须加强教师指导。4.加强学生交流,不断完善经验
关爱留守儿童头绪繁杂,各具特点,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学校可以定期以班、系、学院等为基本单位,组织参与活动的学生进行经验交流,使其能够取长补短,互相解惑,共同激励,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工作效率,以便尽善尽美地做好这项对社会进步有益、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情操培养有利、对留守儿童教育和培养有用的多维多效果的社会公益事业。目前,中国大学的培养模式没有
参与公共事业的内容,这是不完整的。未来的改革完全可以把学生学习成绩和社 会参与度及效果作为评价大学生的因素,在硕士、博士研究生录取中成为合理看点,取消单纯唯成绩论。因为对一个人的评价绝不是学习成绩好坏就可以决定的。我们看到有太多的成绩好而怠于参与各项活动的大学生,更不要说公益活动了。所以,有序组织大学生参与到关爱留守儿童的公益事业中,对培养学生成长成才,对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三、关爱留守儿童对大学文化内涵提升的意义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3]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正是我党执政为民理念的伟大实践。在当下,对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大学生来说,置身于一种有责任、有内容、有纠结的实践中,对于培养他们与人相处,解决问题,奉献社会的意识和能力十分有益,对深化大学文化建设的内涵,增强学生反哺社会观念不可或缺。(一)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情操
当前的大学德育教育课程开设了很多,但学生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和领会却很少,真正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机会也不多。所以通过对留守儿童的爱心奉献和亲身体验,可以使他们懂得什么是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什么是“八荣八耻”,人 间真情与亲情的伟大,深刻理解奉献的幸福,与人快乐自己快乐的内涵,什么是人生真正意义上的幸福,等等。在践行、感知、反思、升华其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同时,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懂得珍视理解亲情,懂得宽容谅解矛盾,懂得顾全大局,懂得合作沟通,懂得反省感恩,懂得严格自律等。并可激励他们刻苦读书,自觉成才,在关爱奉献中获得精神的愉悦,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道德情操。(二)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与能力培养
目前,全国高校都在掀起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热潮,大学生走出校园与留守儿童结对,正是一个难得的实践学习和提高的大好机会。专业课程和理论课程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通过对留守儿童的帮教活动,可以使他们将理论和实践真正得到结合,可以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理解和认识问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有利于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对留守儿童的接触、关爱和帮助,更有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道德意识、自我的管理意识、自觉的上进意识等,生动的现实体验比课本知识的死记硬背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效果更好。(三)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园品牌文化与校风学风
在网络游戏对学生形成强大的气场与诱惑的时代,让学生的兴趣转移到参与社会有益的活动中,让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道德风尚占据思想和行动的主流,并进而形成大学的主流文化,浸染影响全体学生。做到坚持不懈,最终树立起地方高校特色的品牌文化。高校作为党的执政为民的具体实践者,必须响应党的十八大的号召,深入领会党的最高理想和愿望,把办学为民作为高校教育事业的最高追求和宗旨,脚踏实地,把大学生的培养和民生愿望紧密联系起来,彰显大学精神,丰富大学文化内涵。铸就起关爱留守儿童的大学品牌文化,学生学会了关爱他人,学会了塑造完善自己,必将有利于良好校风学风的建设。(四)有利于形成自觉的成长成才意识与公德意识
学生在大学前的教育是在督促、检查等纪律要求下完成的,学生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学习好则一俊遮百丑,自觉成才意识不强。通过关爱留守儿童这项活动,可使他们学以致用,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并以留守儿童为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成长中的幸福,懂得珍惜,在奉献中找到人生的乐趣与价值,找出自己成长中的不足,使学生的成长成才成为一种自觉。事实证明,所有参与活动的学生都是自觉自愿的,并能够以极大的热情投人其中,他们认为对自己思想的提高,社会能力的培养和公德意识的形成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仅带动了广大学生积极参与,而且对培养高素质人才,形成良好社会风尚起到助力推力的作用。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国民教育全过程,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大学文化。秉承办学传统,凝练办学理念,确定校训、校歌,形成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培育大学精神。”[4]这种对文化育人的认识高屋建瓴,对现阶段高等教育理念的内涵建设极具指导意义。把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形成良性互动,正是体现了“学校特色的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和精神,更是“形成优良校风、教风和学风,培育大学精神”的抓手。这项活动必将成为利国利民利己的事业,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与和谐社会建设构成默契,铸就起大学精神的合理内涵。
参考文献:
[1]徐东.西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9,(5). [2]周宗奎,孙晓军,刘 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12]4号.
第二篇:关爱留守儿童
关爱留守儿童
在这个寒冷的二月,我参加了“携手明天,共享成长”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开展素质拓展游戏、课业辅导、家书手机短信送亲情、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了他们的生活、学习状况,同时增长了他们的知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尊重了他们的人格。与孩子们的接触与交流,丰富多采的活动内容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让我更加理解了“纸上来的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诗的含义。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才会体验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与感受。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走出校园、踏上社会,展现自我绚丽的舞台,也是一次让大学生能投身社会、体验生活、服务人民的绝好机会。就从我们这次深入下车乡留守儿童的调研活动来说,了解到由于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与教导,时常想念他们的爸爸妈妈,以致有些孩子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心中不免一阵心痛。但是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在这种情况下仍然能够努力学习,为了梦想而奋斗,我不禁又感到欣慰,为他们感到高兴。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我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我们应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自己的位置,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只有真正的理解社会实践的意义,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知识与能力,才能在今后遇到挫折与挑战时,用自己在实践得到检验的知识与能力去解决它,克服它。社会实践使大学生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而那些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的人,是不可能有长远发展的。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分析及所产生的社会问题: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正在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学校安全缺失和家庭监管缺位是产生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政府、家庭和学校联手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
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是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所带来的附属产物。由于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客观因素的存在,加上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及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留守儿童往往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不适应感,严重的则会导致心理畸形发展并在行为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失范和越轨现象,出现一定的“留守儿童综合症”。
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且表现为隐性,不容易发现但影响深远。主要表现如下:
一、性格柔弱内向。留守儿童年龄幼小就离开父母,父母关爱严重缺失,尽管有些是爷爷奶奶或亲朋监管,但毕竟是与父母亲疏不同,遇到一些麻烦就会感觉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在调查中发现,有21.1%的外出务工父母一个星期左右和孩子联系一次,34.1%的一个月联系一次或很少联系。很多父母半年以上回家一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这种长期的父母分离导致孩子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
二、自卑心理障碍。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具有强烈的的自豪感,而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就好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因此和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不求上进。
三、寂寞无聊心理。父母的外出使孩子在家里感到空落,感到寂寞,进而产生心理骚动和抑郁等问题。这种寂寞的心理必然导致精神上的空虚,进而导致行为上的出格。
四、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留守儿童因为缺乏保护而总觉得别人会欺负他,事就会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是敌意。对老师,临时监护人的管教有比较强的逆反心理。调查显示,54%的留守儿童和他们的临时监护人有矛盾,其中15%经常有。53%的留守儿童表示学习上遇到困难感到无助。39%的留守儿童表示曾经受到同学的欺负。
五、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少数孩子不理解父母,认为家里穷,父母没有能耐,才外出打工,由此产生怨恨情绪,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和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甚至怨恨父母无情。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呢?
首先,监护的“盲区”。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占43.5%,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有的还要干农活维持生活无时间照顾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无精力照顾孩子,加之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隔代教育显然力不从心。而他们较少关注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心理、精神上的需要。其余的是由父亲或母亲一人在家抚养的类型。从调查统计看,单亲监护型占49.5%。主要特点:关爱不健全,缺乏父爱或母爱,造成父爱或母爱教育缺失。比如,父亲外出的孩子表现出胆怯、缺乏自信;母亲外出的孩子表现出不细心、缺乏友爱等。留守儿童处在一个需要关爱和监护的年龄,监护的缺失必然导致问题的出现。
其次,家庭和学校教育存在“误区”。父母由于长期在外,无法照顾孩子而产生负疚感,大多采取“物质(金钱)+放任”的方式来补偿,偶尔打电话联系大多只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而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法制教育关注较少,致使子女好逸恶劳、奢侈浪费、摆阔气,产生“拜金主义”等思想。据调查,部分留守儿童厌学,缺乏进取心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求上进,成绩普遍较差。
再次,社会环境存在不利因素。对于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自制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加强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教育衔接上的“真空”,学校不可能事无巨细,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防护的意识和能力,使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以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在全国各地,留守儿童溺水、触电、打斗等意外伤亡事件屡见不鲜,甚至被拐卖、被侵犯的恶性案件也常常见诸报端。
亲情关系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和关怀,往往感到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长期与父母分离,他们的性格往往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调查显示: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由于与监护人有心理上的距离,留守儿童遇到问题时情绪往往无法及时得到排解,常常导致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等畸形心理。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极容易导致他们行为的失范,引起违法犯罪行为,影响社会的安全和稳定。据公安部的调查显示两个“大多数”全国未成年人受侵害及自身犯罪的案例大多数在农村,其中大多数又是留守儿童。调查还显示:80%的农村留守儿童存在或轻或重的心理障碍。
农村儿童也是我们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如果对孩子的监控处于真空或半真空状态,使他们失去家庭的温暖和教育,其后果将不堪设想。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在家长、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链中出现“断层”,因此,极易产生生活失助、学业失助、行为失控、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的现象,形成一定程度上的反社会人格。
留守儿童法制观念淡薄,道德品质令人担忧。由于父母法定监护职责的缺失,临时监护人监督不严,缺乏必要的教育引导,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留守儿童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部分留守儿童人生观、价值观偏离正确方向,不少留守儿童欺骗说谎、拉帮结派、欺负同学,更有的留守儿童有小偷小摸、打架斗殴、敲诈勒索等违法违纪行为。
党中央正在大力号召新农村建设,这么多的留守儿童对于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和建设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是极为不利的。他们需要全社会的关爱与帮助。令我们欣慰的,今年留守儿童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
留守儿童问题涉及面广,影响深远与解决同等重要,也是解决农民工后顾之忧,保证他们安心在外务工的爱民措施,因此不能只停留在呼吁层面上,应从教育管理体制,政策法规方面解决。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共同努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第三篇:关爱留守儿童
关爱留守儿童
【内容摘要】针对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齐抓共管,尤其以家长及监护人的关心、爱护和引导最为重要,班主任应该多与留守儿童父母沟通,要求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使留守儿童能在家庭中健康成长。而留守儿童在学校的教育应该要更为严格,班主任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培养留守儿童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
【关键词】关爱、留守儿童、沟通、教育
【正文】随着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诞生了。如何教育好“留守儿童”,使他们在缺少父母亲情的环境中,确保他们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发展。这些留守儿童要么仅由在家的父母一方看护,要么被留给了爷爷奶奶、外祖父母、兄弟姐妹、亲戚、邻居等人代为照顾,他们无法享受到家庭正常教育和关爱,儿童权益受到了严重的侵害。不仅如此,由于存在家庭教育缺陷,健康和安全难以得到保证,有的留守儿童从小就染上了诸多不良的社会风气,有的则因心理长期压抑而导致了行为的偏差或性格的扭曲,部分甚至成为了让人难以臵信的一系列“恶性事件”的主谋者或被害人。这就是近来才被提到人们关注点上的“留守儿童问题”。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是思想、成绩较差。有些父母对子女总体期待不高,部分家长潜意识里认为读书无用,加之农村孩子学习有成的机率不高,将孩子的学业定位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上,我们知道青少年儿童的教育过程是个系统的过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齐抓共管,留守儿童诸多问题产生的最根本原因在于:
(1)家庭方面。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收入普遍不高,居无定所,城镇教育费用较高,难以将子女带在身边;平时与子女缺少沟通,疏于管教,造成亲情淡漠,孩子缺乏安全感;教育方法不得当,存在用钱补偿感情的心理,现实上成为孩子学习、身心发展的旁观者;祖辈隔代教育大多偏于溺爱,祖辈本身知识少、见识少,教育不得法,只有以生活照顾为主,由于知识、精力上也承担不了品德培养、学习辅导之职,使家庭道德教育处于真空状态。
(2)学校方面。学校教育侧重于在校时段的教学管理,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与家长的沟通难以实现,对那些“问题儿童”难以管理,有部分教育者在教育无效时干脆放任不管,放任自由,顺其自然就造成学生难以教育,把责任一推了之。
(3)社会方面。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多,农村社会教育薄弱,教育资源缺乏,教育观念陈旧,不能有效地弥补留守儿童教育的不足;对一些娱乐场所不能有效管理,致使一些留守儿童沉迷游戏而不能自拔。
而上述三方面的原因中,以家庭教育最为重要。因为,家庭
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家庭教育及家长的监护情况对孩子的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家长及监护人的关心、爱护和引导,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有时候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过问得少、关心得少,造成孩子难以教育。总而言之,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也阻碍到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更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我们衷心期望家庭、学校、社会重视留守儿童问题,对留守儿童“多看一眼、多点关心、多点交流、多点教育”,我们作为教育者应默默地关怀,经常与他们交流讨论,使老师成为留守儿童最信任的朋友!在教学中多以鼓励式教育为主,不要将“留守儿童”一词经常挂在嘴边,以防不懂事的小学生互相对比,让留守儿童觉得“低人一等”。
二、多与留守儿童父母沟通。
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尤其是了解清楚其父母的详细通信地址和联系电话等信息,经常将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以信件或短信等方式向其父母反映,让其在工作之余多教育其子女。例如:我班曾经有一位同学星权,其父母均在广州打工,他们经常致电给老师来了解其孩子的学习情况,通过沟通,这位同学在心理上感觉其父母就在身边,父母对自己足够重视。
三、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可以使孩子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
要正确处理工作与子女教育的关系,不能以牺牲孩子的成长和未来为代价来换取眼前暂时的利益;要与学校和老师保持经常性联系,随时了解子女学习和发展情况,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引导教育。临时监护人要真正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努力为他们营造近似完整结构家庭的心理氛围和教育环境。这些孩子远离父母,缺少关爱,在心理、学习、生活等方面出现了较多的问题,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发展。
四、班主任对留守儿童的教育。
留守儿童分布在各个班级,增大了班级管理的难度,同时每个留守儿童特征又不同,心理、学习、生活各有差异,为了准确掌握他们的真实情况,我作为班主任,认真摸底调查,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父母外出走向及孩子托付照顾情况。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详细地掌握留守儿童的真实情况。针对留守儿童的个性心理差异,开展耐心、细致的心理辅导工作。班主任要善于接近留守儿童,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他们,了解他们,真诚地与他们交往,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他们更多的爱。用爱去浇灌他们的心灵,用爱塑造他们的心灵。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氛围,与学生融为一体,使留守儿童对班主任有信赖感,既把班主任当作老师,又当作朋友。如我班有个调皮学生子航,他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爸爸外出打工,缺少父母的关爱,如果老师对他多关心一点,他就很高兴
也很听话,我抓住他这个特点,经常关注他的学习和生活,有一次做课间操时我发现他的衣服破了,就叫他做完课间操后到我办公室里来一下。他来到办公室我就叫他把破衣服脱掉,然后我拿出针和线,给他缝补起来,缝好叫他穿上,他高兴极了,连忙给我说谢谢.还有几次我看到我班几位同学的衣服和裤子破了,就回到家拿我家孩子的衣服给他们穿上,这样做能得到孩子家长的赞扬,因而家长对我很尊重,学生对我也很亲切。班主任需要耐心细致地处理出现的问题,世界丰富多彩,纷繁复杂,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学生,教育引导学生心理朝着健康方向发展,作为学生良师益友的班主任,要抱着对学生一生负责的态度积极开展工作。留守儿童的心灵是脆弱的,很容易受一些不良的行为的影响,做出违纪的事来。班主任需要有足够的耐心,不断地与这类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疏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五、班主任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培养留守儿童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
1、精心策划主题班级活动,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留守儿童的心理比其他学生表现更为脆弱,导致了各种心理障碍的存在:在学习上表现紧张、焦虑乃至恐惧;在人际关系上表现孤僻、嫉妒;在社会关系表现自卑、失落、冷漠乃至失去生活乐趣。在学习、生活等遇到挫折时,就心灰意冷,苦闷不安、甚至消极态度等等。针对这些现象,平时我就开展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班队活动。如在三.妇女节“今天是你的节日”为
主题的班队活动中。让学生送一份礼物给妈妈,说一句感谢妈妈的话;为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在开展了“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班队活动中,留守儿童能够管好自己的生活,在寝室里不仅能收拾好自己的床铺,搞好卫生,还能去美化自己的寝室,比如将自己得意的一幅画贴在自己的床铺边,在桌子上摆上一个可爱的小玩意儿。通过活动,环保意识已经内化成他们的需要,审美能力已经体现在生活中了。
2、开展艺术活动,陶冶留守儿童的情操。
爱唱爱跳爱玩是儿童的天性。生动活泼的活动有助于学生亲身实践和自我发现,能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耐心、坚持、克制、勇于战胜困难等。据此特点,我每周定时开展文艺活动,而且让班上的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培养他们的广泛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特长,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我平时向任课老师推荐,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参加学校的舞蹈、绘画、书法、电脑等兴趣活动小组。积极创造机会,让他们展示自我才干的机会。并通过活动让他们发现自我,找到自信。平时还有开展体育游戏活动,优化留守儿童的人际关系。体育游戏是学生熟悉且喜爱的一种合作性很强的活动形式。游戏既包含合作,也存在竞争,有竞争,也就意味着有成功也有失败,一次次合作成功的喜悦或竞争失败中的不甘心,都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一次磨练一次考验。为此,我结合学校每学期开展的体育运动如:迎面接力比赛,拔河比赛和广播操
比赛等,鼓励他们积极报名,积极参与。通过比赛,让他们在集体中正确认识自己的同时也去理解他人,通过在游戏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学会与他人相处、交往,感受集体给自己带来的欢乐与微笑,以此达到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参考文献:
[1]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年07期
[2] 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教师》2010年27期
第四篇:关爱留守儿童
关爱留守儿童,共享美好明天
当你走出城市的喧嚣,若用爱心的耳朵去倾听,你就会听到,在远离繁华的城市,在那些偏远的小山村,有一群孩子,他们用带着哭腔声音呼唤:“爸爸妈妈!回家吧!” 他们满面尘土,他们衣服褛烂。
他们的声音微弱,他们的呼唤催人泪下!
这不是对城市繁荣的批判,这是对偏远农村的关心!看过微电影《我想要爸爸妈妈回家》。这段短片之后我流泪了,内心压抑的同时,让我的视觉不知不觉地延伸到社会上这些弱势的群体。一开始对”留守儿童”这词有些陌生,感觉“留守儿童”相距我们的生活太遥远了。毕竟生活在城里的我们,每天面对的都是一群被父母娇着、宠着、细心呵护着小公主、小王子。他们在双亲的呵护下无忧无虑地成长、在同一片蓝天下幸福美好地生活着,但是对于留守儿童们,由于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经商谋取生活,被独自留在家中的他们却不能像其他同龄的孩子那样欢绕在父母膝旁,他们不得不独自面对种种困难和艰辛。甚至稚嫩的双肩过早地承担起了照顾老人、养家糊口的重担。他们也需要父母的温暖,更渴望与父母沟通,让自己的梦想在父母的教诲下成长。可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背井离乡外出打工经商,一年中难得回家一次,让留守在家中的他们倍受思亲的煎熬。好多留守儿童因为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在成长中面临一些问题,如人身安全、身体健康、学习、品行、情绪、交往等等方面负面影响。因此,关爱“留守儿童”不只是小事、家事,更是国事,是关系民族未来发展的大事,需要全社会广泛关注。我想: 留守儿童缺失的是亲情,他们不但需要父母的关爱,还需要社会上更多人的关爱。作为一名有责任心社会公民都应该伸出我们的关爱之手,尽自己所能地帮助他们,让这些留守儿童切身感受到世界是充满爱的。这是我们的义务,也是我们的责任。让他们在爱的海洋里顺利成长。“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爱心、是责任、也是义务,是美好的情感,更是博大的胸襟。“送人玫瑰手留香,雪中送炭心留暖”,让我们手拉着手与留守儿童同欢笑,共奋进,使这些处在人生成长关键时期的孩子们,能够健康快乐成长。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创造和谐的成长环境,我感到了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担负的沉甸甸的责任。社会的和谐,需要你我共同维护;社会的稳定,需要你我共同保持。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比如:一个微笑、一句鼓励、一个拥抱、一声安慰„„即使一点点的付出,也是不小的贡献。只要有心付出,就能收获快乐。此时,我的耳边响起了一首歌:爸爸妈妈,如果你们爱我,就请你抱抱我、亲亲我、夸夸我„„朋友们,让我们伸出爱的双手去扶助稚嫩的希望,用爱的力量托起明天的太阳!因为有千万个留守儿童在期盼、在等待,等待你,也等待着我„„
第五篇:浅谈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浅谈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在我国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城市化过程中,人口迁移流动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外出务工。有些农民工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于是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有的群落——乡村留守子女。我们把这些孩子称为农村“留守儿童”。据全国妇联、中华家庭研究会不久前举行的中国人口问题研讨会透露:中国有近2000万少年儿童留守家中。其中14周岁及以下占86.5%。按照全国3.6亿儿童来计算,每18个孩子就有一人不能与父母共同生活。这些留守儿童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那么,处于这种现象中的孩子,其生活、学习条件,以及发展状况如何呢?
在留守儿童这个群体中,原父母的监护责任除了向家庭一方转移外,还呈现出监护责任向祖辈转移,由孩子的祖父、祖母或外公、外婆监护,这是一种隔代监护。隔代监护的监护人多数年老体衰,本身文化程度低,基本上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我在对一位学生进行家访中,遇到过一位60岁的老人,这位老人的儿子、儿媳都 在外地打工,孙女一直跟她住在一起。她的孙女只要有一点伤风感冒的,这位老人就会心急如焚,一定给孙女请上几天假上医院弄一百个放心才会让她回校上课,当我劝老人不必过于如此时,老人说:“那怎么行呢,她的妈妈回来时要是发现孩子有点病兮兮的样子,我怎么交差呢,她学到现在就已经足够用了,还学些来做什么”。隔代监护,对孩子监护的重点是养而不是教,要么是溺爱、娇纵,要么是粗暴、冷漠、放任自流。彼此间由于过大的年龄差距,很难有真正的沟通。从而影响了儿童心理发展和身心健康等其它方面。
其次是监护责任向亲戚或同辈转移,形成委托监护。不管是委托亲戚还是其他个人,这些临时监护人都会以孩子的安全为第一责任。这些孩子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缺少关爱,他们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孤儿”,这种感情的欠缺影响了孩子对外界的认识,容易形成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极易出现性格孤僻和无助、自卑、封闭、逆反的心理,使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特别是小学高年级时期的留守儿童处于一个敏感的年龄过渡阶段,个性正在形成中,可塑性较大。比如:独立性迅速发展,易我行我素,但认识能力发展滞后;精力过剩,活泼好动,但自我控制能力差。如果受到不良影响,一些儿童会因心灵空虚转而盲目寻找其他精神支柱,有的会迷上电子游戏,有的学会打麻将、赌博,有的拉帮结派、抽烟喝酒、逃学打架,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这些都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在上期我校六年级就发生过几名学生集体逃学的事件,事后我们给这些孩子做思想工作时,一个孩子说:“家里没有一个人,没有谁来关心我,还不如到外面去混。”当问及他们身无分文远离家乡会怎样维持生活时,他说:“实在找不到钱就只有抢了,我们人多。”要是这些孩子以如此心态进入社会,完全可以想象这意味着什么。
因此我认为留守学生里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学习较差、性格缺陷、心理障碍、价值扭曲。作为一个基层教育工作者,我深深的感受到了留守儿童的种种问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关爱这些孩子们,帮他们解决种种问题呢?我认为必须把这些问题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中加以解决。
(1)政府应加大投资,兴建打工子女学校。逐渐打破一切影响和限制打工子女就近入学的条条框框,免除一切不合理收费,使打工子女在教育方面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待遇,在打工子女学校里,由于孩子们有着相似的经历,也比较容易唤起他们的自信,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对集体的归属感。
(2)针对当前双亲外出打工的中小学学生双休日和暑假无人监管的情况,结合“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在有条件且必要的地方改扩建一批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可以解决“留守儿童”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解除进城务工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同时加强对寄宿制学校的教学、生活、安全方面的管理。建立“打工村儿童扶助中心”,面向所有的在读学生,专门聘请教师来管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可以开展夏令营、社会调查和勤工俭学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针对当前家庭、农村社区和学校之间缺乏有机的合作与沟通状况,建立行之有效的家庭、社区和学校联动的运作机制:政府要加大对留守儿童关爱的宣传力度,培养全社会关注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学校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学生的抗挫折和困难的教育,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村委会应建立农产邻里管护网,做到每个留守儿童均有人照看,使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社区的关怀;家庭、村委会和学校之间做到各负其责,及时沟通、及时了解,遇到问题及时解决,从制度上形成对留守儿童的最坚强有力的保护网,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
(4)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使孩子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要正确处理生产、创收与子女教育的关系,不能以牺牲孩子的成长和未来为代价来换取眼前暂时的利益;要与学校和老师保持经常性联系,随时了解子女学习和发展情况,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引导教育。临时监护人要真正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努力为他们营造近似完整结构家庭的心理氛围和教育环境。
总之,我国是一个农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农民进城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农民工及其子女是一个特殊的庞大的群体,打工村留守子女的教育是当前农村和城市义务教育中的难点之一。当前必须立足于城乡平等和城乡统筹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现行的法律和制度,消除对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歧视,建立城乡一体和公平的义务教育体制,为千千万万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创造条件。
“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是温家宝总理写给一群农民工的孩子的。这句满含感情的寄语,使我认识到了一个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责任,我想我们社会里的每一个成人都有责任去关爱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