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烹饪专业建设调查报告
烹饪专业建设计划
(一)需求论证
湖州目前餐饮服务行业,星级宾馆饭店有60家,小型餐饮服务业及社会餐饮有1560家,目前正在厨师岗位上岗的从业人员有近15000多人,按照厨师行业12%的自然更替率,每年行业需求量为1800人,同时每年的技能晋升等培训达2000多人次,而且行业在迅速发展中。由于该专业的社会需求迅速增长,决定了其专业地位的重要,可以说:“前景广阔,长盛不衰”。已经规划建设的“环太湖休闲度假区”各类服务型企业的发展迅速,使得烹饪专业人才更为奇缺,这为我校烹饪专业的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前景。
(二)建设目标
紧密结合我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规划,结合各餐饮企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完成本专业各项目建设,实现以下建设目标。
1.将烹饪专业建设成为全省一流、全国有影响的品牌专业。
2.建设“国家级大师”领衔的集专业建设管理、教育教学、生产实践、工艺革新、创新研发为一体的师资队伍。
3.培养具有合格专业技能和优良职业能力的高素质中职生。重点培养面点、热炒、冷菜与食品雕刻、西点制作、调酒、营养配菜等工种的技术人才。
4.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完成规划中的教学资源库、数字化仿真模拟实训平台、实训教材自编等目标,成为浙江省课程改革优秀学校。
5.学生参加国家、省市技能大赛、实用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文明风采大赛中,继续保持明显优势,并新专业新工种中继续争创佳绩。
6.不断推进校企合作,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创建本专业在社会培训、工学结合、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方面全新业绩。“湖菜创新研发中心”完成规划中的项目,打造服务经济与产业的优质品牌。
(三)建设思路
专业建设始终坚持与我市现代服务集聚区建设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学校历届毕业生已经成为本市酒店管理经营、餐饮行业领军人物的优势,全力推进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设,构建订单培养、工学结合、社会培训、产学研结合、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等方面的绿色通道。采用“学徒制”校企联合招生的创新实践,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拓展专业方向、满足不同服务方向的企业人才需求。通过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能力训练、各种类型的技能比赛、各种办学模式的创新实践,构建学生职业生涯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的“立交桥”。积极探索行业不同人才规格需求和岗位工种的细分,进一步推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教学资源库建设、数字化实训平台建设和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等,构建专业现代化建设和各类餐饮人才培养培训的快速通道。
(四)建设内容
1.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1)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能力训练项目。
本项目是一个示范校建设的公共建设项目。示范校重点专业该项目建设第一年内容:一是烹饪专业依据学校国家示范校建设整体规划,在国家示范校重点专业建设过程中,将提升专业原有的“魅力中职生”和“职业素养标准实践”两大素养教育品质,全面实施职业导师行动。二是建设与实施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通过学生职业能力训练项目建设,创新一种中职学校烹饪专业“良厨”的培养模式。通过接轨烹饪行业与烹饪企业及岗位实际,建设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烹饪专业将全面研究与实践职业导师运行机制,制订职业导师教育目标,开发面向未来厨师的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编写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材,全面建立烹饪专业学生成长档案。三是实践烹饪行业职业素养标准,建立起有企业参与的第三方岗位能力与职业素养标准及其评价体系。示范校建设第二年主要内容:一是烹饪专业将建设完成“厨师岗位能力训练中心”。中心将实现厨师的通用能力、专业能力等方面“真岗位、真任务、真设备” 的“三真”实训行动,进一步提升烹饪专业学生未来岗位的从业适应能力、创新创造能力与终极竞争能力。二是专业将建设一支由烹饪大师、烹饪(高级)技师、行业专家、酒店老总、劳动及法律、管理、创业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兼职指导师队伍,服务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烹饪专业通过两学年的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项目建设,将探索出适应中职生发展的、接轨企业岗位需要的、符合职业学校发展与专业建设方向的全新的、有效的、操作性强的、可持续发展的、服务于学生终身的烹饪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
(2)数字化教学实训平台项目。示范校建设第一年,烹饪专业将做好专业教学数字化平台的基础工作,具体做好如下内容:一完善教学楼教室视频教学的硬件设施与设备,二是完善实训场所视频教学的硬件设施与设备,三是与烹饪行业、软件开发企业等合作开发教室与实训室的双向视音频信息交互的数字化教学软件,建立起初步的烹饪专业数字化教学平台。示范校建设第二年,建设与扩充专业数字化实训资源库,选择并建立1-2个远程的企业厨房视频教学窗口,通过网络实时传送企业的岗位工作情景与信息跟专业实训平台对接,促进“真岗位、真任务、真设备” 的“三真”实训教学。完成理论教学、技能实训和岗位操作三方一体化教学。通过两学年项目建设,烹饪专业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理实一体化教学。
(3)学生创新创业培训及创业基地建设项目。校内启动烹饪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依托学校的“湖州市创业培训基地”资质,尝试学生校内模拟厨房与餐厅项目。校外建立完善10个校外创业培训实训基地。示范校建设第一年,依托学校弘毅科技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和学校自考学院及湖菜创新研发中心开展学生创业培训,完成创业培训1000人日。示范校建设第二年,完成创业培训1200人日。其中将聘请资深专家与行家做专题讲座。通过两学年的项目建设,烹饪专业的学生创业教育将形成课程,并取得相应成果。
(4)学生技能大赛与文明风采大赛资助项目。技能大赛是专业办学能力与水平的集中体现之一。烹饪专业本项目两学年的建设内容主要是:一是创新和建设一种全新的技能竞赛的辅导机制和优秀学生的选拔机制;二是建设形成烹饪专业竞赛课程,形成专门的竞赛辅导教程,以课程建设促进竞赛辅导与创新;三是选拔、培养和成就一个由全国名厨、行业专家、岗位精英和教师技能能手组成的竞赛课程教学团队;四是建设专门的竞赛技能实训与研究工作室,广泛收集国内外和不同地方的行业、企业、岗位的优秀技能技术成就,建立竞赛资源库;五是建立专家指导会,让技能比赛从一开始就以专家的视角去准备、训练、深入和定型,最后超越。烹饪专业通过两学年的项目建设,将继续保持烹饪专业市、省、全国技能竞赛一、二、三等奖的获奖优势,并且形成可以被全国相关学校和烹饪专业借鉴的技能比赛辅导经验。
(5)实训课程建设与校本教材开发项目。烹饪专业实训课程建设与校本教材开发项目建设的总目标是:“创新1个课程体系,建设2大精品课程,形成3方教学特色,编写4本实训教材”。通过该项目建设,把烹饪专业课程建设成为能够实现职业岗位第一需要,务实训练,融教学实际与企业需求为一体,加强烹饪技术实用能力教学,能够培养专业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国家示范学校示范专业示范课程。
一是在烹饪专业建设创新1个与企业岗位和工种同步发展和零距离接轨的课程体系,充分达成专业技能教学的操作性、时效性和前瞻性,实现学校专业技能教学的终极有效。二是建设好中式烹调和中式面点2大精品课程成为省市级精品课程品牌,使精品课程的教学效益在全省直至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三是努力形成烹饪专业在湖菜传承与创新、湖州点心挖掘与发展、湖菜文化等3方面的专业技能教学特色。四是编写《中式烹调实训教程》《中式面点实训教程》《西式面点实训教程》《中国传统节日饮食文化与地方名点》4套实训教材,真正实现技能教学校本化、地方化、个性化、特长化等目标。通过项目建设,使烹饪专业办学能够真正的担负起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烹饪专业建设能够在全国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6)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本项目建设内容:一是实现专业教考分离,建设并完善专业学生文化知识与技能知识考试与考核试题库;二是建设专业技能教学中各技能点与核心项目的实训操作视频库,用以丰富专业教学资源;三是建设核心课程与特色实训课程的示范课堂视频库,实现专业教师之间资源共享;四是建设特色技能、核心项目、创新产品及行业发展前沿资源库;五是建设优秀毕业生、创业精英和学生成长信息资源库;六是建设学生勤工俭学信息资源库;七是建设地方企业信息资源库;等等。
(7)教师科研项目。本项目建设内容:一是完成省科技局立项的《烹饪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课题,形成课题研究报告,并通过验收。二是完成烹饪专业国家示范校建设重点专业《中职学校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重点专业建设总结与成果汇报)。
(8)专业基础能力建设项目。两学年示范校建设本专业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一是烹饪专业将增建1个西点实训室,二是完成烹饪现在示范室的扩建,三是建设一个湖菜创新工作室(专业学科带头人工作室),四是建设一个行业专家指导工作室(技能创新创造与竞赛研究)。
2.师资队伍建设
(1)专业学科带头人培训项目。烹饪专业本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将采用新加坡等国外培训计划、浙北大酒店挂职锻炼计划、相关高职院校烹饪专业进修计划、国厨(大师、名厨)拜师学艺计划以及“校企一体、教产接合”创新研发计划等5种方案,培养邹六根一名具有高级教师、高级技师和高级考评员身份的学科带头人。通过培养,学科带头人将能够吸收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独立并引领专业教师教改创新和技术研发,具有良好的专业与课程科学管理能力,等等,成为烹饪专业办学的核心人才。
(2)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烹饪专业将采用通过企业挂职锻炼、相关高职院校烹饪专业进修计划、国厨(大师、名厨)拜师学艺计划以及“校企一体、教产接合”创新研发计划等4种方案,培养邹立、施胜胜、钦理、张卫平、江军、王罕云等6名专业骨干教师,建设一支科学合理的“学校双师型-企业服务型-行业专家型”烹饪专业梯队式骨干教师队伍。使其成为专业建设与发展的主力军。
(3)职业导师培训项目。实施烹饪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建设项目,拟培养烹饪专业邹六根、邹立、施胜胜、钦理等4名职业导师。主要通过聘请行家、专家、大师进行职业指导能力与课程的培训。通过项目建设,烹饪专业将培养出能够对学生进行从职业素养到职业技能全方位指导,并取得心理辅导师、职业指导师等相关资质的优秀职业导师队伍。
(4)专家型教师培养项目。本项目建设拟通过创造机会与条件,让教师进入市、省、国家烹饪行业协会(学会)的通道,扩大影响,拟培养2名在湖州、浙江及至“长三角”地区有一定行业知名度的专家型教师,使其直接参与行业与企业的烹饪技术创新、原料创新与产品创新,与行业专家一起引领烹饪技术、技能的发展。
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1)研发中心产品开发项目。本项目两学年建设主要内容:一是建设“湖菜创新研发中心”,建立起由师生共同参与的创新研发与技能孵化的机制。二是建立有浙北大酒店、湖州餐饮协会、“湖州美食网”、湖州小绍兴集团公司、大观园农家乐等参加的湖菜创新与合作开发联合体。三是建立起对外服务市场,建立教产一体的效益转化机制。
(2)专家指导委员会第三方评价项目。本项目两学年建设主要内容:一是建立行业、企业、岗位、高职院校等核心部门与人物参与的专家指导委员会;二是全面了解烹饪专业毕业生岗位工作现状,弄清专业技能教学与岗位需求之间存在的不相应因素,建设由专家指导委员会提供技能标准,学校进行适应性对接的课程与教学计划,形成第三方评价内容,并把内容引进教学实际;三是建设由企业第三方认可并与实际岗位工种相适应的评价指标,进行阶段性评价,形成评价方案;四是建立评价结果的反馈与矫正机制;五是建立毕业生就业未来岗位工作信息库,形成评价体系的动态优化机制。
(3)工学结合、顶岗实习项目。本项目两学年建设主要内容:一是深入推进烹饪专业的职业导师工作制,总结与提升假期学生勤工俭学的实践与管理工作;二是建设工学结合与顶岗实习人力资源库,形成有序的“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实践工作模式。
(4)能工巧匠兼职教师聘任项目。烹饪专业能工巧匠型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是:“形成烹饪专业能工巧匠型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机制,建设一支由烹饪行业或企业技能领军人物或大师组成的,紧跟行业发展,可以给烹饪专业技能教学带来生产、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及行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新要求的兼职教师队伍”。本项目建设拟聘请共计2名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或高水平技术工人(技师、高级技师)担任校内兼职教师,承担相应教学任务。对兼职教师进行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师职业规范培训。通过两学年的项目建设,多种渠道进行教师职业教育培训,建立一支能承担理论与实践环节教学的兼职教师队伍。
(5)校企合作战略联盟建设项目。本项目两学年建设主要内容:一是深度推进“校企结合,教产一体”,继续实施浙北大酒店、太湖雷迪森大酒店、天煌大酒店等订单培养计划,两年及以后,专业订单培养计划占在校生规划达到并超过60%。二是深度推进与“湖州旅游学会”的行业办学,建立烹饪专业行业办学联盟,积极扩大会员单位,两学年以后,会员单位达到50家以上。
(6)校企合作员工培训项目。依托学校弘毅咨询公司与学校成人教育学院及湖菜研发中心,创造与扩大湖州乃至“长三角”的企业及社会的人力资源培训市场,积极实现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又一大职能。推进“双元制”培训计划和企业员工的技能提升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发培训课程与教材,2011学年度拟社会培训量为4200人日,2012学年度为4300人日。通过两学年的项目建设,使专业的社会培训形成品牌。
(五)建设进度
1.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1)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能力训练项目(项目负责人:余佳俊)2011学年:实施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建设职业导师运行机制,编写职业素养训练教程,建立中职生成长档案。
2012学年:提升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涵。自筹资金建设学生通用职业能力训练室。聘请行业专家、企业老总、政府机关及法律、管理、创业等方面的专家做训练指导师,通过模拟或全真的职业通用能力训练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2)数字化教学实训平台项目(项目负责人:章虎根)2011学年:学校通过其它资金来源投入硬件建设,启动烹饪专业教学数字化平台建设项目,合作开发烹饪数字化教学软件,初步实现课堂与实训室(基地)教学的现代化和一体化。
2012学年:完善烹饪数字化教学软件,提高技能教学效益,提升技能教学层次。(3)学生创新创业培训及创业基地建设项目(项目负责人:章虎根)2011学年:学校启动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开展与国家创业培训项目同步的创业培训项目,在2012年毕业生中完成创业培训1000人日,聘请企业、行业、专家做专题讲座,合作开发中职生适用的创业培训课程。
2012学年:建立10个校外创业培训实训基地。建成校内学生创业园。申请省、市级创业培训基地资格,在2013年毕业生中完成创业培训1200人日,聘请企业、行业专家做专题讲座。
(4)学生技能大赛与文明风采大赛资助项目(项目负责人:章虎根)2011学年:建立学生技能大赛培训机制,积极参加市、省选拔赛及全国中职烹饪技能大赛项目,取得一、二、三等奖。
2012学年:建立学生技能大赛培训机制,积极参加市、省选拔赛及全国中职烹饪技能大赛项目,取得一、二、三等奖。学生参加国家、省市技能大赛、实用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文明风采大赛中,继续保持明显优势,并新专业新工种中继续争创佳绩。
(5)专业实训课程建设与校本教材开发项目(项目负责人:韦戍群)2011学年:根据职业标准重构课程体系和内容,与企业专家联合确定烹饪专业实训课程建设方案,包括课程大纲、授课计划,课程重点、难点的把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开展课程的建设工作。合作开发烹饪专业特色和服务地区行业与企业的校本教材4套。
2012学年:完成工学结合教材、教学课件、课程考核标准及习题库、实例库等的建设。课程教学内容紧密联系企业实际,合理设计实训项目,与企业联合开发,并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建设烹饪专业2门省市级精品课程。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完成规划中的教学资源库、数字化仿真模拟实训平台、实训教材自编等目标,成为浙江省课程改革优秀学校。
(6)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项目负责人:韦戍群)2011学年:实现专业技能教学与评价接轨行业、企业、劳动部门技能鉴定。合作完成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包括资源库软件开发和题库建设)。
2012学年:修订与完善专业教学资源库。(7)教师科研项目(项目负责人:李 真)2011学年:推进以科研促教改工程,拟定专业老师承担省、市级课题1项。2012学年:承担省、市级1项课题结题。(8)实训中心建设项目(项目负责人:黄桂众)2011学年:通过其它资金途径建设1个西点实训室。2012学年:示范室及各实训室扩建。2.师资队伍建设
(1)专业学科带头人培训项目(项目负责人:李真)2011学年:采用出国培训、到企业挂职锻炼、高校进修以及参与产学研合作等多种渠道培养1名学科带头人。
2012学年:继续培养学科带头人。建设“国家级大师”领衔的集专业建设管理、教育教学、生产实践、工艺革新、创新研发为一体的师资队伍。
(2)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项目(项目负责人:李真)2011学年:通过出国培训、到企业挂职锻炼以及参与产学研合作等多种渠道培养提高业务水平,使骨干教师队伍成为课程建设、技术服务及产学研结合的主力军。在现有专业教师中确定2名骨干教师。2012学年:通过出国培训、到企业挂职锻炼以及参与产学研合作等多种渠道培养提高业务水平,继续培养3名骨干教师(1名西餐、1名西点、1名热菜)。
(3)职业导师培训项目(项目负责人:李真)2011学年:实施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项目,培训职业导师。本学年拟培养专业部职业导师4名。对学生进行从职业素养到职业技能的全方位指导。聘请专家进行职业指导培训。取得心理辅导师、职业指导师等相关资质。
2012学年:继续培训职业导师。本学年再培养专业部职业导师4名。对学生进行从职业素养到职业技能的全方位指导。聘请专家进行职业指导培训。取得心理辅导师、职业指导师等相关资质。
(4)专家型教师培养项目(项目负责人:李 真)2011学年:通过到企业兼职、参与产学研合作等渠道培养“双师型+ 企业服务型+行业专家型”的2名专家型教师。
2012学年:继续培养原有“双师型+企业服务型+行业专家型”的2名专家型教师。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1)研发中心与企业产品合作开发项目(项目负责人:邹六根)2011学年:建设“湖菜创新研发中心”。与浙北大酒店合作开发新菜品。与湖州餐饮协会联合创办“湖州美食网”。
2012学年:与湖州小绍兴集团公司开发菜品。与大观园农家乐合作开发湖州创新菜肴。“湖菜创新研发中心”完成规划中的项目,打造服务经济与产业的优质品牌。
(2)专家指导委员会第三方评价项目(项目负责人:李 真)2011学年:建立由烹饪行业协会专家、企业烹饪大师及烹饪技能鉴定师组成的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
2012学年:建立由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为核心的第三方评价体系。制定评价标准,并完善标准的评价功能。
(3)工学结合、顶岗实习项目(项目负责人:何珍珍)2011学年:实施双导师制,推进工学结合,探索实施学生顶岗实习项目。注重过程管理,加强技能指导,在企业中为学生选派技能导师和职业导师。实行企业岗位师傅式带岗实训,建立双导师制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模式。
2012学年:完善实施双导师制,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模式。(4)能工巧匠兼职教师聘任项目(项目负责人:李 真)2011学年:通过聘请行业专家和技术能手,并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教师职业教育培训,建立一支能承担理论与实践环节教学的兼职教师队伍。拟聘请共计2名烹饪专业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高水平技术工人(技师、高级技师)担任校内兼职教师,承担相应教学任务。对兼职教师进行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师职业规范培训。
2012学年:继续通过聘请行业专家和技术能手,并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教师职业教育培训,建立一支能承担理论与实践环节教学的兼职教师队伍。拟聘请共计2名烹饪专业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高水平技术工人(技师、高级技师)担任校内兼职教师,承担相应教学任务。对兼职教师进行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师职业规范培训。
(5)校企合作战略联盟建设项目(项目负责人:何珍珍)2011学年:深度推进校企合作,企业订单培养冠名班达到专业在校生人数60%,推进人才培养培训和产学研合作项目。
2012学年:进一步扩大企业订单培养冠名班规模,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创建本专业在社会培训、工学结合、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方面全新业绩。
(6)校企合作员工培训项目(项目负责人:朱云)2011学年:服务企业员工素养提升,实施“双元制”培训计划和企业员工的技能提升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发培训课程与教材,本学年度拟社会培训量为4200人日。
2012学年:服务企业员工素养提升,实施“双元制”培训计划和企业员工的技能提升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发培训课程与教材,本学年度继续拟社会培训量为4300人日。拟完成开设专业技师或高级技师班2个。
第二篇:烹饪专业建设规划
烹饪专业建设规划
(一)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先进
1.专业定位与办学思路
烹饪专业是根据宿迁市以及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对烹饪从业人员强大需求而设置的。经过广泛的调研,并邀请餐饮业的行政总厨、厨师长、经理等担任烹饪专业的管理委员会委员,组织专家进行深入的分析、讨论,最终确定烹饪专业的定位是培养具有中职知识水平,又有烹饪中级技能的,生产、服务第一线急需的中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职业能力培养是其核心,生产一线是其岗位。
学校各级领导对烹饪专业的建设给予高度重视。1999年烹饪专业成立后,学校就引入在本市具有一定影响的专业教师承担专业建设和教学任务;2004年被列入学校首批重点建设专业,预计投入200万元用于建设本专业实训基地,创造一流的实训与科研条件。
2.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
根据学校总体的发展规划以及市、区政府的要求,先后制订了“烹饪专业五年建设发展规划(2006-2010)”,在办学规模、科研、教研、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设规划目标,逐步落实,取得了预期的成绩。
由于制订了切实可行的专业建设规划,在市、区各级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下,烹饪专业的建设目标逐步实现。目前有专任教师11名,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8人;建立了设备齐全,环境良好的校内烹饪实训基地;专业教师撰写教研论文十余篇,主编或参编校本教材两本。
饪专业的专任教师陆续发表或获奖论文多篇,其中核心期刊上有2篇,人均发表论文超过1篇。
近年来烹饪专业通过培养和引进等途径,逐步改善专任教师的职称结构,为专业承担了大量的教学、科研、教研工作,为专业教学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2.师资队伍建设
近年来,烹饪专业一直高度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认识上到位,思想上重视,行动上全力支持。一方面大力引进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人员加盟到教师队伍中来。烹饪专业教师有企业工作经历的2人。另一方面鼓励在职教师下餐饮企业锻炼和实习,要求专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每年有一定的时间下企业实践学习。
3.实践教学条件
烹饪实训室在该专业建立之初就成功创建,学校重点支持,大力投入,经过9年的建设,已经建设成为设施齐全、技术先进、环境良好的具有真实职业氛围的校内实训基地。实训室面积1496m2,设备经费投入159余万元,按照烹饪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教学的要求,设置了基本功训练实训室、面点实训室、中式热菜实训室、冷菜制作与食品雕刻实训室、多媒体示范教室等实训室,较好地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思想引导下,专业以职业岗位为需求,在专业教学计划中明确要求专业学生必须获得专业职业资格中级证书,如中式热菜、中式面点、食品雕刻等,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
4.经费投入
学校每年都拿出一定的经费在保障正常教育教学的前提下不断加大实训设备的投入,目前烹饪实训室设备159.8万元,十一五期间计划再投入100万,增加实训设备,提高设备技术水平,能满足专业教学和建设的需要。
5.教材与图书资料
烹饪专业根据专业教学的特点,积极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已编出校本教材2本。烹饪专业拥有丰富的专业图书资源,学校图书室有烹饪专业书籍1千余册,订阅5种专业期刊,为专业师生提供充足的参考资料。
烹饪专业还严格执行市职成教处规定,每年征订的学生教材中,80%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2006~2007上学期开始,教材征订全部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教学改革得力,教学管理规范
随着社会餐饮业的发展变化,为了适应中职教育的特点,烹饪专业不断进行教学改革,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水平,为创立烹饪中职教育品牌而努力。
1.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烹饪专业以中式烹调核心能力,重点培养学生胜任切配、冷菜制作、食品雕刻、面点制作等不同就业岗位的职业能力,自2006年开始课程体系改革,逐步建立了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分为文化基础模块、基本功模块、中式热菜模块、中式面点模块和冷菜制作与食品雕刻模块。文化基础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英语与计算机能力为必修课;中式热菜模块、中式面点模块、冷菜制作与食品雕刻模块作为选修模块供各专业学生为从事不同的工作岗位而选择;基本功模块对应“多能”。
由于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烹饪专业学生掌握了扎实的实践技能,专业毕业生98%以上能取得烹饪中式烹调中级工证书,部分学生能取得高级工证书,较好地适应了职业岗位了技能要求。
4.教研教改成果
烹饪专业积极按计划组织教研活动,开展教学改革研究,主持或参与的各类教研项目开发,于2006年我校学生在全体专业教师下,在省创新大赛中获热菜与面点组优秀奖。
5.产学研结合
烹饪专业坚持以企业需求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的产学研发展思路,近年来在产学研发展上取得较好成就。
通过与实习基地企业的紧密联系,了解餐饮企业对各岗位人才的需求,从而确定教科研方向和定位。通过产学研合作,一方面拓宽学生就业的渠道,另一方面提高了专业的科研和教学水平。烹饪专业历届毕业生的就业率都在98.5%以上,对外培训近200人次,培训总收入达10多万元;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10余项。
6.教学管理
通过学校指导、系办管理、专业执行一系列程序,专业已经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教学管理制度,在实际执行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学管理规范到位。
一是建立了学校、系办两级教学管理系统,教学管理机构健全,职责明确到人。在专业内,确定了以教研组长为主要负责人,4个专业教师分管“实践教学”、“毕业生工作”、“学生活动”、“专业资料管理”四个专业建设工作的管理方式,为稳定教学提供了可靠保证。在教学过程中建立了期初、期
专业也努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组织学生走访对口企业,如枫华丽致大酒店、江山大酒店了解企业需求,查找自身的差距,从而能摆正姿态,努力提高职业素质和能力。在专业引导下,学生积极考取技能证书,98%以上的毕业生能获得中级及以上的证书,部分学生甚至获得“双中”、或高级证书。3.学生满意度
专业重视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充分保证学生个性发展。通过班主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强化专业教师的质量意识,提高教学水平,让学生听得懂,学得进,及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定期召开师生交流会,进行师生面对面交流,共同解决师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疏缓学生的情绪;通过专业教师个别辅导、指导,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解决部分学生“吃不饱”的现象。在每学期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测评中,专业教师的平均得分均在95以上。在不定期举行的学生问卷调查中,学生的满意度高达98%以上。
4.毕业生就业与社会声誉
国内餐饮行业的发展,极大地带动了烹饪专业人才的需求,烹饪专业具有广阔的就业市场和前景,因此,专业开办以来,吸引大批学生报名。根据统计,近三年烹饪专业的新生报到率一直在98%,其中2006年新生报到率98%,2007年新生报到率98.3%,2008年新生报到率98.4%
由于专业培养目标明确,培养措施得力,毕业生的质量得到充分保证,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高的实践技能,能够基本实现“一步到岗”,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企业对我们的毕业生满意率始终在97.8%以上。
(2)社会对专业高度认可,2007年新生报到率达到98.3%;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5%以上。
(六)专业特色与创新
专业开办至今始终坚持不断改革,根据职业岗位需求变化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取得了一些成绩。
1.适应中式烹调岗位发展变化的专项技能模块化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方面,结合专业自身的实际,从2004年以培养能适应现代餐饮技术发展需要专业技能人才,开始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逐步建立了文化基础模块、基本功模块、中式热菜模块、中式面点模块和冷菜制作与食品雕刻模块化课程教学新体系。
2.工学结合,顶岗实习
烹饪专业实施以中式热菜、中式面点、食品雕刻等任务为目标、工学结合的项目型课程教学模式,每门课程设置若干课程项目,且课程项目大多来源于餐饮企业案例,每个项目有特定的任务。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以中式烹调项目的承担者的角色完成课程的理论学习,掌握技能,最后又以综合性任务来考核其掌握专项技能的程度和水平。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进一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强化学生就业意识,适应职业岗位的需要,受到企业的欢迎。
第三篇:烹饪专业建设实施方案(最终版)
定西理工中等专业学校中餐烹饪专业
建设实施方案
撰稿人:杨秀香
校稿人:
审核人: 李斌
综合教研组 二〇一三年三月
中餐烹饪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一)需求论证
安定区目前餐饮服务行业,星级宾馆饭店有近10家,小型餐饮服务业及社会餐饮有100多家,目前正在厨师岗位上岗的从业人员有近1000多人,按照厨师行业12%的自然更替率,每年行业需求量为1200人,同时每年的技能晋升等培训达1000多人次,而且行业在迅速发展中。由于该专业的社会需求迅速增长,决定了其专业地位的重要,可以说:“前景广阔,长盛不衰”。已经规划建设的“西水湾大酒店”及各类服务型企业的发展迅速,使得烹饪专业人才更为奇缺,这为我校烹饪专业的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前景。
(二)建设目标
紧密结合我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规划,结合各餐饮企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完成本专业各项目建设,实现以下建设目标。
1.将烹饪专业建设成为全市一流、全省有影响的品牌专业。
2.建设“国家级大师”领衔的集专业建设管理、教育教学、生产实践、工艺革新、创新研发为一体的师资队伍。
3.培养具有合格专业技能和优良职业能力的高素质中职生。重点培养面点、热炒、冷菜与食品雕刻等工种的技术人才。
4.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完成规划中的教学资源库、数字化仿真模拟实训平台、实训教材自编等目标,成为浙江省课程改革优秀学校。
5.学生参加市级、省级技能大赛、实用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文明风采大赛中,继续保持明显优势,并新专业新工种中继续争创佳绩。
6.不断推进校企合作,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创建本专业在社会培训、工学结合、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方面全新业绩。完成规划中的项目,打造服务经济与产业的优质品牌。
(三)建设思路
专业建设始终坚持与我市现代服务集聚区建设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学校历届毕业生已经成为本市酒店管理经营、餐饮行业领军人物的优势,全力推进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设,构建订单培养、工学结合、社会培训、产学研结合、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等方面的绿色通道。采用“学徒制”校企联合招生的创新实践,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拓展专业方向、满足不同服务方向的企业人才需求。通过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能力训练、各种类型的技能比赛、各种办学模式的创新实践,构建学生职业生涯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的“立交桥”。积极探索行业不同人才规格需求和岗位工种的细分,进一步推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教学资源库建设、数字化实训平台建设和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等,构建专业现代化建设和各类餐饮人才培养培训的快速通道。
(四)建设内容
1.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1)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能力训练项目。
本项目是一个示范校建设的公共建设项目。示范校重点专业该项目建设第一年内容:一是烹饪专业依据学校国家示范校建设整体规划,在国家示范校重点专业建设过程中,将提升专业原有的“魅力中职生”和“职业素养标准实践”两大素养教育品质,全面实施职业导师行动。二是建设与实施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通过学生职业能力训练项目建设,创新一种中职学校烹饪专业“良厨”的培养模式。通过接轨烹饪行业与烹饪企业及岗位实际,建设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烹饪专业将全面研究与实践职业导师运行机制,制订职业导师教育目标,开发面向未来厨师的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编写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材,全面建立烹饪专业学生成长档案。三是实践烹饪行业职业素养标准,建立起有企业参与的第三方岗位能力与职业素养标准及其评价体系。示范校建设第二年主要内容:一是烹饪专业将建设完成“厨师岗位能力训练中心”。中心将实现厨师的通用能力、专业能力等方面“真岗位、真任务、真设备” 的“三真”实训行动,进一步提升烹饪专业学生未来岗位的从业适应能力、创新创造
能力与终极竞争能力。二是专业将建设一支由烹饪大师、烹饪(高级)技师、行业专家、酒店老总、劳动及法律、管理、创业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兼职指导师队伍,服务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烹饪专业通过两学年的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项目建设,将探索出适应中职生发展的、接轨企业岗位需要的、符合职业学校发展与专业建设方向的全新的、有效的、操作性强的、可持续发展的、服务于学生终身的烹饪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
(2)数字化教学实训平台项目。示范校建设第一年,烹饪专业将做好专业教学数字化平台的基础工作,具体做好如下内容:一完善教学楼教室视频教学的硬件设施与设备,二是完善实训场所视频教学的硬件设施与设备,三是与烹饪行业、软件开发企业等合作开发教室与实训室的双向视音频信息交互的数字化教学软件,建立起初步的烹饪专业数字化教学平台。示范校建设第二年,建设与扩充专业数字化实训资源库,选择并建立1-2个远程的企业厨房视频教学窗口,通过网络实时传送企业的岗位工作情景与信息跟专业实训平台对接,促进“真岗位、真任务、真设备” 的“三真”实训教学。完成理论教学、技能实训和岗位操作三方一体化教学。通过两学年项目建设,烹饪专业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理实一体化教学。
(3)学生创新创业培训及创业基地建设项目。校内启动烹饪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依托学校在“安定区创业培训基地”资质,尝试学生校内模拟厨房与餐厅项目。校外建立完善3个校外创业培训实训基地。示范校建设第一年,依托学校咨询服务处和学生自考及创新研发中心开展学生创业培训,完成创业培训1000人日。示范校建设第二年,完成创业培训1200人日。其中将聘请资深专家与行家做专题讲座。通过两学年的项目建设,烹饪专业的学生创业教育将形成课程,并取得相应成果。
(4)学生技能大赛与文明风采大赛资助项目。技能大赛是专业办学能力与水平的集中体现之一。烹饪专业本项目两学年的建设内容主要是:一是创新和建设一种全新的技能竞赛的辅导机制和优秀学生的选拔机制;二是建设形成烹饪专业竞赛课程,形成专门的竞赛辅导教程,以课程建设促
进竞赛辅导与创新;三是选拔、培养和成就一个由全省名厨、行业专家、岗位精英和教师技能能手组成的竞赛课程教学团队;四是建设专门的竞赛技能实训与研究工作室,广泛收集国内外和不同地方的行业、企业、岗位的优秀技能技术成就,建立竞赛资源库;五是建立专家指导会,让技能比赛从一开始就以专家的视角去准备、训练、深入和定型,最后超越。烹饪专业通过两学年的项目建设,将继续保持烹饪专业市、省、全国技能竞赛一、二、三等奖的获奖优势,并且形成可以被全国相关学校和烹饪专业借鉴的技能比赛辅导经验。
(5)实训课程建设与校本教材开发项目。烹饪专业实训课程建设与校本教材开发项目建设的总目标是:“创新1个课程体系,建设2大精品课程,形成3方教学特色,编写4本实训教材”。通过该项目建设,把烹饪专业课程建设成为能够实现职业岗位第一需要,务实训练,融教学实际与企业需求为一体,加强烹饪技术实用能力教学,能够培养专业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国家示范学校示范专业示范课程。
一是在烹饪专业建设创新1个与企业岗位和工种同步发展和零距离接轨的课程体系,充分达成专业技能教学的操作性、时效性和前瞻性,实现学校专业技能教学的终极有效。二是建设好中式烹调和中式面点2大精品课程成为省市级精品课程品牌,使精品课程的教学效益在全省直至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三是努力形成烹饪专业创新、中餐的挖掘与发展、中餐文化等3方面的专业技能教学特色。四是编写《中式烹调实训教程》《中式面点实训教程》《西式面点实训教程》《中国传统节日饮食文化与地方名点》4套实训教材,真正实现技能教学校本化、地方化、个性化、特长化等目标。通过项目建设,使烹饪专业办学能够真正的担负起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烹饪专业建设能够在全国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6)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本项目建设内容:一是实现专业教考分离,建设并完善专业学生文化知识与技能知识考试与考核试题库;二是建设专业技能教学中各技能点与核心项目的实训操作视频库,用以丰富专业教学资源;三是建设核心课程与特色实训课程的示范课堂视频库,实现
专业教师之间资源共享;四是建设特色技能、核心项目、创新产品及行业发展前沿资源库;五是建设优秀毕业生、创业精英和学生成长信息资源库;六是建设学生勤工俭学信息资源库;七是建设地方企业信息资源库;等等。
(7)教师科研项目。本项目建设内容:一是完成省科技局立项的《烹饪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课题,形成课题研究报告,并通过验收。二是完成烹饪专业国家示范校建设重点专业《中职学校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重点专业建设总结与成果汇报)。
(8)专业基础能力建设项目。两学年示范校建设本专业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一是烹饪专业将增建1个西点实训室,二是完成烹饪现在示范室的扩建,三是建设一个湖菜创新工作室(专业学科带头人工作室),四是建设一个行业专家指导工作室(技能创新创造与竞赛研究)。
2.师资队伍建设
(1)专业学科带头人培训项目。烹饪专业本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将采用外省培训计划、浙北大酒店挂职锻炼计划、相关高职院校烹饪专业进修计划、国厨(大师、名厨)拜师学艺计划以及“校企一体、教产接合”创新研发计划等5种方案,培养贾桢一名具有高级教师、高级技师和高级考评员身份的学科带头人。通过培养,学科带头人将能够吸收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独立并引领专业教师教改创新和技术研发,具有良好的专业与课程科学管理能力,等等,成为烹饪专业办学的核心人才。
(2)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烹饪专业将采用通过企业挂职锻炼、相关高职院校烹饪专业进修计划、国厨(大师、名厨)拜师学艺计划以及“校企一体、教产接合”创新研发计划等4种方案,培养贾桢、张华、王权、等3名专业骨干教师,建设一支科学合理的“学校双师型-企业服务型-行业专家型”烹饪专业梯队式骨干教师队伍。使其成为专业建设与发展的主力军。
(3)职业导师培训项目。实施烹饪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建设项目,拟培养烹饪专业贾桢、张华、王权、等3名职业导师。主要通过聘请行家、专家、大师进行职业指导能力与课程的培训。通过项目建设,烹饪专业将培养出能够对学生进行从职业素养到职业技能全方位指导,并取得心理辅导师、职业指导师等相关资质的优秀职业导师队伍。
(4)专家型教师培养项目。本项目建设拟通过创造机会与条件,让教师进入市、省、国家烹饪行业协会(学会)的通道,扩大影响,拟培养2名在甘肃省有一定行业知名度的专家型教师,使其直接参与行业与企业的烹饪技术创新、原料创新与产品创新,与行业专家一起引领烹饪技术、技能的发展。
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1)研发中心产品开发项目。本项目两学年建设主要内容:一是建设“中餐创新研发中心”,建立起由师生共同参与的创新研发与技能孵化的机制。二是建立有西锦大酒店、安定区餐饮协会、“安定区美食网”、大观园农家乐等参加的中餐创新与合作开发联合体。三是建立起对外服务市场,建立教产一体的效益转化机制。
(2)专家指导委员会第三方评价项目。本项目两学年建设主要内容:一是建立行业、企业、岗位、中职院校等核心部门与人物参与的专家指导委员会;二是全面了解烹饪专业毕业生岗位工作现状,弄清专业技能教学与岗位需求之间存在的不相应因素,建设由专家指导委员会提供技能标准,学校进行适应性对接的课程与教学计划,形成第三方评价内容,并把内容引进教学实际;三是建设由企业第三方认可并与实际岗位工种相适应的评价指标,进行阶段性评价,形成评价方案;四是建立评价结果的反馈与矫正机制;五是建立毕业生就业未来岗位工作信息库,形成评价体系的动态优化机制。
(3)工学结合、顶岗实习项目。本项目两学年建设主要内容:一是深入推进烹饪专业的职业导师工作制,总结与提升假期学生勤工俭学的实践与管理工作;二是建设工学结合与顶岗实习人力资源库,形成有序的“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实践工作模式。
(4)能工巧匠兼职教师聘任项目。烹饪专业能工巧匠型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是:“形成烹饪专业能工巧匠型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机制,建设一支由烹饪行业或企业技能领军人物或大师组成的,紧跟行业发展,可以给烹饪专业技能教学带来生产、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及行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新要求的兼职教师队伍”。本项目建设拟聘请共计2名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或高水平技术工人(技师、高级技师)担任校内兼职教师,承担相应教学任务。对兼职教师进行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师职业规范培训。通过两学年的项目建设,多种渠道进行教师职业教育培训,建立一支能承担理论与实践环节教学的兼职教师队伍。
(5)校企合作战略联盟建设项目。本项目两学年建设主要内容:一是深度推进“校企结合,教产一体”,继续实施金阳大酒店、西锦大酒店、等订单培养计划,两年及以后,专业订单培养计划占在校生规划达到并超过60%。二是建立烹饪专业行业办学联盟,积极扩大会员单位,两学年以后,会员单位达到20家以上。
(6)校企合作员工培训项目。依托学校烹饪咨询处与当地成人教育学院及中餐研发中心,创造与扩大安定区的企业及社会的人力资源培训市场,积极实现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又一大职能。推进“双元制”培训计划和企业员工的技能提升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发培训课程与教材,2013学拟社会培训量为1200人日,2014学为2300人日。通过两学年的项目建设,使专业的社会培训形成品牌。
(五)建设进度
1.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1)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能力训练项目(项目负责人:李斌)2013学年:实施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建设职业导师运行机制,编写职业素养训练教程,建立中职生成长档案。
2014学年:提升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涵。自筹资金建设学生通用职业能力训练室。聘请行业专家、企业老总、政府机关及法律、管理、创业等方面的专家做训练指导师,通过模拟或全真的职业通用能力训练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2)数字化教学实训平台项目(项目负责人:李斌)2013学年:学校通过其它资金来源投入硬件建设,启动烹饪专业教学数字化平台建设项目,合作开发烹饪数字化教学软件,初步实现课堂与实训室(基地)教学的现代化和一体化。
2014学年:完善烹饪数字化教学软件,提高技能教学效益,提升技能教学层次。
(3)学生创新创业培训及创业基地建设项目(项目负责人:张瑞峰)2013学年:学校启动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开展与国家创业培训项目同步的创业培训项目,在2014年毕业生中完成创业培训1000人日,聘请企业、行业、专家做专题讲座,合作开发中职生适用的创业培训课程。
2013学年:建立3个校外创业培训实训基地。建成校内学生创业园。申请省、市级创业培训基地资格,在2014年毕业生中完成创业培训800人日,聘请企业、行业专家做专题讲座。
(4)学生技能大赛与文明风采大赛资助项目(项目负责人:李斌)2013学年:建立学生技能大赛培训机制,积极参加市、省选拔中职烹饪技能大赛项目,取得一、二、三等奖。
2014学年:建立学生技能大赛培训机制,积极参加市、省选拔及全国中职烹饪技能大赛项目,取得一、二、三等奖。学生参加国家、省市技能大赛、实用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文明风采大赛中,继续保持明显优势,并新专业新工种中继续争创佳绩。
(5)专业实训课程建设与校本教材开发项目(项目负责人:张瑞峰)2013学年:根据职业标准重构课程体系和内容,与企业专家联合确定烹饪专业实训课程建设方案,包括课程大纲、授课计划,课程重点、难点的把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开展课程的建设工作。合作开发烹饪专业特色和服务地区行业与企业的校本教材4套。
2014学年:完成工学结合教材、教学课件、课程考核标准及习题库、实例库等的建设。课程教学内容紧密联系企业实际,合理设计实训项目,与企业联合开发,并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建设烹饪专业1门省市
级精品课程。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完成规划中的教学资源库、数字化仿真模拟实训平台、实训教材自编等目标,成为浙江省课程改革优秀学校。(6)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项目负责人:李斌)2013学年:实现专业技能教学与评价接轨行业、企业、劳动部门技能鉴定。合作完成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包括资源库软件开发和题库建设)。
2014学年:修订与完善专业教学资源库。(7)教师科研项目(项目负责人:贾桢)2013学年:推进以科研促教改工程,拟定专业老师承担省、市级课题1项。
2014学年:承担省、市级1项课题结题。(8)实训中心建设项目(项目负责人:黄桂众)2013学年:通过其它资金途径建设1个中餐实训室。2014学年:示范室及各实训室扩建。2.师资队伍建设
(1)专业学科带头人培训项目(项目负责人:李斌)2013学年:到企业挂职锻炼、高校进修以及参与产学研合作等多种渠道培养1名学科带头人。
2014学年:继续培养学科带头人。建设“国家级大师”领衔的集专业建设管理、教育教学、生产实践、工艺革新、创新研发为一体的师资队伍。
开发新菜品。与安定区餐饮协会联合创办“安定区美食网”。2014学年:与大观园农家乐合作开发安定区创新菜肴。“中餐创新研发中心”完成规划中的项目,打造服务经济与产业的优质品牌。(2)专家指导委员会第三方评价项目(项目负责人:李 真)2013学年:建立由烹饪行业协会专家、企业烹饪大师及烹饪技能鉴定师组成的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
2014学年:建立由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为核心的第三方评价体系。制定评价标准,并完善标准的评价功能。
(3)工学结合、顶岗实习项目(项目负责人:何珍珍)2013学年:实施双导师制,推进工学结合,探索实施学生顶岗实习项目。注重过程管理,加强技能指导,在企业中为学生选派技能导师和职业导师。实行企业岗位师傅式带岗实训,建立双导师制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模式。
2014学年:完善实施双导师制,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模式。(4)能工巧匠兼职教师聘任项目(项目负责人:李斌)2013学年:通过聘请行业专家和技术能手,并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教师职业教育培训,建立一支能承担理论与实践环节教学的兼职教师队伍。拟聘请共计2名烹饪专业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高水平技术工人(技师、高级技师)担任校内兼职教师,承担相应教学任务。对兼职教师进行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师职业规范培训。
2014学年:继续通过聘请行业专家和技术能手,并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教师职业教育培训,建立一支能承担理论与实践环节教学的兼职教师队伍。拟聘请共计2名烹饪专业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高水平技术工人(技师、高级技师)担任校内兼职教师,承担相应教学任务。对兼职教师进行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师职业规范培训。(5)校企合作战略联盟建设项目(项目负责人:何珍珍)2013学年:深度推进校企合作,企业订单培养冠名班达到专业在校生人数40%,推进人才培养培训和产学研合作项目。
2014学年:进一步扩大企业订单培养冠名班规模,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创建本专业在社会培训、工学结合、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方面全新业绩。
(6)校企合作员工培训项目(项目负责人:贾桢)
2013学年:服务企业员工素养提升,实施“双元制”培训计划和企业员工的技能提升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发培训课程与教材,本学拟社会培训量为2200人日。
2014学年:服务企业员工素养提升,实施“双元制”培训计划和企业员工的技能提升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发培训课程与教材,本学继续拟社会培训量为2300人日。拟完成开设专业技师或高级技师班2个。
第四篇:中餐烹饪专业建设计划
中餐烹饪专业建设计划
中餐烹饪专业建设计划
—— 怀化商业学校
一、需求论证
怀化地处湘西,具有辐射西南、东连浙广的“门户”、“码头”经济区位优势。它是以第三产业为发展方向和经济来源的新型城市。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构建商贸物流中心”的奋斗目标,并在“十二五”规划中完成4100亿的投资,为怀化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美好的前景。
目前,怀化市的餐饮行业发展迅猛,星级宾馆75家,仅怀化市区就有15000家大、中、小型餐饮服务业。按照厨师行业 的自然更替率,每年餐饮服务行业人才需求量为 人。怀化商业学校是怀化唯一一所培养中高级烹饪人才的省级示范性学校和国家重点学校。近年来,我校在参加全省各类烹饪大赛中获得骄人的成绩,尤其是烹饪专业陈霞同学在参加全国中职烹饪技能大赛获热菜第一名,同时,在2011年烹饪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将烹饪专业做大做强,打造品牌,抢抓机遇,为怀化餐馆服务行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烹饪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二、建设目标 我校紧密结合怀化市第三产业集聚区的建设规划,结合本市
各餐饮企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完成专业各项目建设,并实现以下建设目标: 一)将烹饪专业建设成市、省一流及全国有影响的品牌专业;
二)建设高素质、高技能“双师型”既专业建设管理,教学实习,教研课改和创新研发为一体的师资队伍。
三)为怀化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合格专业技能和优良职业能力的高素质中职生。重点培养中、高级烹调师、面点师和烹饪、酒店管理技能人才。
四)不断推进烹饪教学改革,完成规划中的烹饪教学资源库,电化教学和仿真模拟实训平台,实现教材自编等目标;
五)不断推进校企业合作,建立较完善的长效机制,在社会培训、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等方面再造佳绩;
六)创建“怀化地方菜肴创新研发中心”,完成规划中的各项目建设,打造服务怀化经济与产业发展的优质品牌专业。
三、建设思路
我校烹饪专业建设始终坚持与我市现代餐饮服务集聚区建设紧密相结合,加大教学改革,课程改革模式的力度,提高专业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有多功能、多层次的培养模式,使教学与社会、企业达到融洽。积极探索行业人才需求的规格和岗位工种的类别,全力推进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建设,构建订单培养、工学结合、社会培训、产学研结合的绿色通道。同时,加强行业师资队伍的建设,采用工资、多层次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创建教学资源库,电化教学和仿真模拟实训平台和专业实习基地和餐饮实体,为当地的餐饮服务行业培养更多的实用技能人才。
四、建设内容
一)师资队伍的建设
以全面提高烹饪专业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为切入点,通过特色专业的建设,锻炼一支具有较强理论和实操教学能力,符合烹饪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加大多渠道、多层次的培训力度,开阔师资队伍的视野和知识面。
1、专业学业科带头培训项目。烹饪专业本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将采用国外培训计划,与当地的怀化大酒店、华天大酒店、丽都大酒店挂锻炼计划、大师、名厨拜师学艺计划以产教研创新研发计划等4种方案。培养琅海一名具有高级老师、高级技师和高级考评员身份的学科带头人,并成为专业的核心人才。
2、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项目。采用拜师学艺计划、当地宾馆、酒店挂职的火车计划和外省参观学习培训计划等3种方案,培养曹成、刘英希、梁东平、仇仁东4名专业骨干教师,建设一支结构科学、合理的“学校双师型、企业服务型、行业专家型”的梯 队式骨干教师队伍。
3、行业专家聘请项目。为了加强现有师资队伍的力量,通过引用和聘请当地名厨执教。学校聘请2名湘菜大师作为烹饪专业的客座教授和4名当地具有一定影响及技艺精湛名厨来专业执教。
二)专业教学资源的建设
1、实训教学条件建设项目。完善实习实训条件,增置食品原料飘洒一陈列室,菜肴研发工作室以及学生实习基地开发,仿真模拟实训平台的创建。
2、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根据学校课程建设规划,建设《烹调工艺学》、《面点工艺》两门优质核心课程。并将建立两门网络课程,实现烹饪专业教学的电化数字模式,同时逐步推进“个性化”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同时建立考试考核试题库、实训操作视频库和核心课程、示范教学视频库,以及地方企业人才需求信息资源库。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
1、中职生职业能力训练项目。加大对学生的烹饪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让他们熟练掌握一门烹饪技能,同时也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达到行业实用性和社会服务性两用技能人才。
2、学生技能大赛项目。每学期开展一次烹饪技能大赛,以
技能比赛带动烹饪教学,每一年举办一次烹饪艺术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创新性和能动性,并积极参加省、国家烹饪技能大赛,让他们在大赛中得到提高,得到锻炼。
3、学生“个性化”烹饪教学模式项目。对学生个性能力的分析,针对学生能力的差别,以及学生自身的选择,帮助学生明确发展方向,创建热菜、面点、凉菜冷拼和食品雕刻专项教学小组,让学生熟练掌握过硬的烹饪技能。
四)教研、教改的建设
1、教师科研项目。专业带头人完成省级立项的《中职烹饪教学特点浅析》课题研究。骨干教师完成《烹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课题研究,并形成课题研究报告,同时,投入适当资金开发专业课题,每年每位专业教师在省级刊物发表一篇专业学术论文。
2、教学改革项目。对专业开设的每门课程,通过一定的评价体系,进行课改,不断完善烹饪教学方法和更新教学内容。并通过上公开课,电化教学和专家讲座以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五)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建设
1、工学结合,顶岗实习项目。一是深入推进烹饪专业的职业导师工作制,总结与提高假期学生勤工俭学的实践与管理工作;二是建立工学结合与顶岗实习人力资源库,形成有条有序的
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实战工作模式。
2、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建设项目。一是深度推进“校企结合,教产一体”,继续与怀化大酒店、华天大酒店、丽都大酒店等企业实施订单式培养计划。两年后,专业订单式培养计划占专业毕业生的60%以上;二是利用企业的平台,搭建一个人才流动和输送联络网,提高专业在当地的知名度。
五、规划资金 6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措施
1、学校成立重点专业建设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教务副校长担任副组长,确保重点专业建设的顺利进行。并对重点建设项目实施监督、检查。
2、成立重点专业建设办公室,由分管后勤副校长担任主任、财务科、人力资源和专业教师担任成员、负责建设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
二)制度保障措施
1、制订《重点专业建设的制度》和《学校重点专业项目建设管理办法》,使烹饪专业建设项目有紊地进行。
2、利用《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和《质量管理体系》对重点项目建设进行相效地监控和科学地评价,确保项目的质量。
三)经费保障措施
1、学校将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的经营纳入财务预算,确保建设项目资金。
2、争取地方财政的支持,从校企合作的渠道筹措资费,加大重点项目建设经费。
3、对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的经费使用情况,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监督和审核,确保资金专款专用。7
荐“计划生育上半年工作思路”计划生育工作计划
荐“计生执法责任制工作打算”计划生育工作计划
荐“2011年计划生育工作规划”计划生育工作计划 荐“乡镇2011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规划”计划生育工作计划
荐“计生委加强体制新计划”计划生育工作计划
第五篇:西餐烹饪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 西餐烹饪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
目录
一、背景分析..............................................................1
二、指导思想..............................................................1
三、建设目标..............................................................2
(一)总体目标........................................................2
(二)具体目标........................................................2
四、主要任务..............................................................3
(一)探索人才培养方式................................................3
(二)完善专业课程体系................................................3
(三)创新专业教学模式................................................4
(四)健全学生综合评价................................................5
(五)优化师资队伍结构................................................6
(六)建设专业实训空间................................................6
(七)多元校企合作内容................................................7
五、保障措施..............................................................7
(一)组织保障........................................................7
(二)制度保障........................................................7
(三)经费保障........................................................7
(四)评估保障........................................................8
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
随着上海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餐饮市场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为积极应对当前区域餐饮行业企业对西餐从业人员的需求与挑战,我校西餐烹饪专业将紧抓特色示范校建设这一机遇,以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为办学宗旨,深化校企合作,拓展办学空间,提高专业知名度,现结合专业实际情况,编制《西餐烹饪专业建设发展规划(2014-2016)》。
一、背景分析
在政府拉动消费政策、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和人们消费观念更新等因素的影响下,餐饮行业呈现旺盛的增长势头。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上海限额以上餐饮业企业的营业额达到469.5亿元,同比增比11.8%。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回暖,必将刺激餐饮市场的蓬勃发展,而伴随着市场结构的不断调整,上海市餐饮企业的发展趋于多元、规模逐渐扩大,对从业人员的需求呈现出梯次化的态势,不仅看重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更关注他们在创意、创新、沟通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静安区作为上海市中心城区之一,是上海国际服务业的重点区域,辖区内星级酒店和西餐馆星罗棋布,形成了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具有本区特色的餐饮产业体系,为西餐烹调和西点制作等方向的从业人员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烹饪专业具有30多年的办学历史,一直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办学,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于2008年转型开设西餐课程,建设西点制作课程,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质。在上一轮的三年规划当中,西餐烹饪专业优化调整了专业教学计划,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两个专门化方向,初步打造了专业师资团队和实训空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二、指导思想
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上海市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精神为指导,始终坚持学校“致用达理”办学理念,以内涵建设为核心,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强化专业课程建设,推进专业教学改革,形成专业教学特色;以校企合作为抓手,打造以名师为核心的师资团队,完善专业实训空间。结合上海市职业教育改革的最新精神,以《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双证融通”专业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沪教委职〔2012〕13号)为指导,探索专业“双证融通”建设。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
三、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紧密结合上海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规划,以学校文化创意专业集群人培理念为指导,充分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培养方式,探索建设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专业工学交替和顶岗实习;充分发挥学校美术类专业的师资优势,建设专业创意课程,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和评价方式改革,培育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推进专业“双证融通”项目的申报试点工作,以任务为驱动,提高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使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
(二)具体目标 1.课程建设
西餐烹饪专业通过组织实施行业企业调研,了解行业发展方向,明确企业岗位能力要求,拟定专业岗位能力要求和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同时,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架构。
结合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发挥共享合作精神,以培育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创意能力为目标,西餐烹饪专业将通过三年的建设时间重点建设创意设计课程和创意制作课程,提升学生的专业艺术素养;同时,以校级精品课程建设文件为指导,建设一门专业的校级精品课程。
2.教学改革
以学校“逸想秀”和“派对展示”等平台为载体,以“任务引领、成果驱动”教学模式改革纲要为指导,结合“双证融通”教学改革要求,专业将进一步推进教学模式改革,探索实施任务引领型课程,着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3.师资建设
为实现专业的内涵发展,结合目前的师资现状,西餐烹饪专业在建设期间,将以学校的师资培养相关机制为指导,逐步形成专业带头人培养、骨干教师培养、转岗教师培养和兼职教师聘请等方式的梯队建设,采取国内外培训、职教理论培训、市区级培训、职业资格提升、学历提升和企业轮岗等多元分层的培训方式,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水平、学术水平、学历水平和教学水平。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
4.校企合作
西餐烹饪专业将进一步推进校企融合,将岗位要求对接课程内容,将教学过程对接工作过程;加强与合作企业开设创意课程、联合举办创意讲座;引入企业专家参与专业教学,指导专业建设;推动专业教师开展轮岗实践,提升个人素质;积极实施工学交替和顶岗实习,有条件开展企业服务。
四、主要任务
(一)探索人才培养方式
1.开展行业企业调研
为确保专业培养的人才与企业所需的人才相匹配,西餐烹饪专业将通过合作企业资源,发动专业教师对区域内各级各类酒店、西餐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和访谈,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量、岗位职业群、典型工作任务及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等基础信息,再进行数据分析,完成西餐烹饪专业岗位能力要求和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为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课程体系构建提供指导意见。
2.拟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通过调研报告,进行典型职业活动分析,分解企业职业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明晰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养的构成,再提炼形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以专业集群“行动导向、平台引领、校企共育”人培设计指南为指导,凝练学校人人才培养理念的精神,结合区域餐饮行业的特质和专业自身的特点,探索专业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制定和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同时,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聘请行业企业专家进行指导与论证,力求专业人才培养符合企业实际人才需要,探索培养与企业岗位实现无缝对接的专业人才。
(二)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1.优化专业课程架构
在新的三年规划建设中,西餐烹饪专业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作为智囊机构,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听取企业对专业课程结构的意见和建议,按照文化创意专业集群课程体系架构的框架,搭建专业课程架构,调整课程内容,合理安排课时;在优化专 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
业课程架构的过程中,既要满足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又要考虑学生对文化素养知识学习的需要,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职业素养。
2.推进校本课程开发
在专业集群的统领下,组建专业校本课程开发小组,以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机制为准则,进行课程开发前期调研,计划在三年的建设期内,开发完成《艺术西餐》和《西餐英语》两本校本教材,丰富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同时,发挥学校美术类专业的师资优势,以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创意设计能力为目标,联合开发完成《西点工艺美术》和《西点造型设计》两本校本课程,并配套建设课程标准、教案、PPT课件和课程评价方案等课程资源,促使专业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有明显的提升。
同时,发挥专业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以学校的校级精品课程建设机制为指导,优选一门具备条件的核心课程,建设专业的校级精品课程,实现专业精品课程的零突破,提高专业的整体教学质量,提升专业的影响力。
(三)创新专业教学模式
西餐烹饪专业将围绕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核心,以学校“任务引领、成果驱动”教学模式改革纲要为指导,结合专业特点,创意专业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1.以职业资格证书驱动教学改革:专业通过将技能鉴定考核作为学生技能操作和教师教学任务的目标,并以此为引领,推行将西餐冷菜制作、西餐热菜制作、西式面点制作等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职业资格取证相结合,强化对学生专业技能的锻炼,夯实学生专业技能基础;
2.以“派对展示”推进教学改革:借助学校搭建的“派对展示”平台,西餐烹饪专业将作品展示任务和课业作品相结合,以“任务”驱动教学方式的改变,以“作品”推进学习方式的改革;通过将专业实践课程和项目课程的教学内容围绕“派对展示”展开,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提高学生的创意设计与创意制作能力。
3.以“逸想秀”推动教学改革:依托学校“逸想 秀”品牌的打造,以“展示窗口”和专业展示空间为基础载体,通过常规展示、主题展示、创意集市、创意节和创意创业体验等多种活动任务,促使专业项目课程的教学内容围绕“逸想秀”展开,挖掘学生的 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
创意能力和职业素养。
4.以“项目工作室”强化教学改革:充挥发挥学校的企业资源和人脉资源,通过三年的建设规划,导入项目工作室,引进企业真实项目;学生将围绕企业项目工作室的要求进行创意实践,并对作品进行艺术加工和创意制作,拓展专业技能视野,实现真实体验,提高综合职业素质。
5.以教科研课题推进教学改革研究:在学校《职校美术衍生专业艺术创意课程实施中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研究》课题的指导下,积极申报专业教科研课题,改进专业教学手段。
(四)健全学生综合评价
1.健全学生学业综合评价指标
建立西餐烹饪专业学生学业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建立起多元评价机制,使学生在多元评价中得到激励,促进烹饪专业学生个体的职业能力发展,成长为主动工作的智慧型员工。以知识技能、学习态度、合作能力、发展能力作为评价内容;以学习轨迹评价、基于展示任务评价等作为评价形式的探索,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课题的研究很好地实现了这个目的。学生访谈显示出他们确实从中收获自信与经验,从而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2.完善专业评价方案
根据专业集群课程评价方案指导意见,西餐烹饪专业将结合专业课程标准,以校本课程建设为突破口,制定并完善《西点造型设计》、《西点工艺美术》、《西餐英语》和《艺术西餐》等四门课程的课程评价方案,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完善所有专业课程的评价方案,推进专业的评价建设。
3.建立多元评价方式
学生学业综合评价是学生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体现,除了能够计入学生成绩档案外,也是企业录取学生成为员的重要标准;西餐烹饪专业将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业互评、以家长为主体的学业评价、以教师为主体的学业评价和以企业为主体的学业评价,促使评价主体广泛化;采取以知识技能、学习态度、合作能力和发展能力等评价维度指标,实现评价内容多元化。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
(五)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专业品牌的打造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优秀的师资团队预计保证。西餐烹饪专业计划通过三年师资建设规划,重点开展专业带头人培养、骨干教师培养、转岗教师培养和兼职教师聘请,提高师资团队的双师比例,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1.专业带头人培养
一方面,以学校《专业带头人选拔和管理办法》为指导,优选1名专业带头人进行培养,采取多元培训方式,带领专业教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创新专业教学模式、打造专业实训空间,起到示范作用;一方面,依托企业资源,通过外聘的方式,聘请一名优秀的企业技能人才担任兼职专业带头人,将岗位实践经验与企业管理经验引入专业建设的理念中,与在职专业带头人一起,共同指导专业建设。
2.骨干教师培养
甄选专业2名优秀青年教师,通过参加专业师资培训、企业轮岗实践等方式进行锻炼,努力发掘他们在开发校本课程、参与专业教学改革、制定课程标准和编撰专业校本教材等方面的作用,协助专业带头人开展专业建设、校本课程开发和实训空间建设,充分发挥自身教学优势,推动师资队伍整体能力提升。
3.转岗教师培养
按照学校特色示范校《申报书》的建设要求,以《转岗教师选拔和管理办法》为指导,优选3名转岗教师进行培养,通过参加职业资格提升、市区级培训、企业轮岗实践、学历提升等培训内容,提高转岗教师职业技能和教学能力,完善专业师资队伍结构,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六)建设专业实训空间
为推进专业教学改革,使学生更快进入职业角色并达到“学以致用”的要求,西餐烹饪专业通过建设“高度仿真,先进实用”的实训空间为学生的实训锻炼和教师的实践教学提供保障。
在建设期内,专业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通过功能划分,组建中西式烹饪实训室、切配实训室、西点实训室、巧克力、糖艺、咖啡和艺术菜肴工作室,结合专业教学需求,配备仿真企业工作环境的设备材料,满足西餐烹饪专业各实训课程实践教学的需 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
求;同时,计划改建专业实训体验馆,通过仿真现代厨房生产和管理的理念,配置先进的烹饪设施和设备,完善结构布局,使其具有演示、多媒体教室、技能训练、模拟厨房生产、考核鉴定和竞赛等多种功能,实现“教学产”一体化。
2.以集群实用美术实训空间管理机制为指导,逐步完善专业实训空间的运行与管理,优化空间管理办法;同时,以仿真企业项目工作室的运作流程为目标,强化各实训空间的联络机制,完善实训空间管理的表格表单,使得实训空间建设符合专业内涵建设的需要。
(七)多元校企合作内容
在合作企业的基础上,一方面继续加强与波特曼酒店、万豪酒店等十多家酒店的合作,稳固合作关系,建立起稳定的工学交替和顶岗实习基地,同时,发挥学校职教集团的资源优化,不断拓展合作企业;另一方面,深化原有合作企业的合作内容,采取校企共同开设课程、聘请企业骨干担任兼职教师、派遣专业教师进行轮岗实践、企业开展创意讲座、导入企业项目工作室、学生工学交替和顶岗实习等合作方式,促使校企合作内容多元化,达到校企共育人才的目标。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在学校集群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西餐烹饪专业联合行业企业专家,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审订专业建设机制,指导开展建设。同时,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责任体系,明晰工作标准,明确项目实施的责任人,制定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建设项目的各个环节按照建设的要求落实到位。
(二)制度保障
完善专业建设的工作制度和工作规范,制定工作标准和管理规范,提高管理层的决策能力和管理的科学化与规范化水平,确保实施人员的执行力度,促进本专业教育资源合理分配与有效利用,全面提高专业建设效率。
(三)经费保障
学校为大力支持各专业建设的顺利实施,为各个专业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保障专业建设、师资培训、空间建设的顺利开展;建立严格的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和监控制度,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
制订详细的分步骤、分资金使用计划,开展预算管理,保证项目资金完全用于专业建设,并产生最大效用。
(四)评估保障
结合学校专业建设的监督检查制度,制定本专业发展规划的总结报告,分析任务的建设进展情况,同时,对实施过程与效果进行有效评估,及时发现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调整实施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