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萧山区司法局一所两中心五大体系建设闯出县域司法行政工作新天地
萧山区司法局一所两中心五大体系建设闯出县域司法行政工作新天地
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五年不过沧海一粟。
然而,有些年份却注定留下浓墨重彩,“十一五”便是。
回首萧山这五年的司法行政工作,就像在欣赏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全国首家法律服务产业发展中心在这里成立;全国首批农村“和事佬”协会在这里建立;全省首个主要面向外来务工人员的现代普法教育基地在这里落户;率先在全省实现镇街派驻司法所全覆盖„„
画要精彩,首先须框架勾勒得好。
“十一五”期间,萧山司法局围绕“一所两中心五体系”这一科学架构,全面发展,闯出了县域司法行政工作一片广阔的新天地。
强基础,实现派驻司法所全覆盖
“一所”,指的是派驻司法所。
司法行政工作量多面广,纷繁复杂。如何要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环境中,始终保持各项工作得到很好落实?强化基层基础建设,无疑是破解这一瓶颈的唯一途径。
但是,截至2006年年底,全区的派驻司法所总共还只有6个。
认识到这一点后,萧山司法局决定用三年的时间,来改变这一局面。
2007年,5个新的派驻司法所建立。
2009年,又有15个司法所“下”到基层。
2010年1月14日,我区专门为全区26个派驻司法所举行了隆重的授牌仪式。至此,派驻司法所在萧山实现了全覆盖。
这一步伐,走在了全省前列。
这些派驻司法所的功效很快显现。它们在化解社会矛盾、扩大法制宣传、强化法律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仅今年派驻司法所授牌仪式后的第一个春节期间,全区26个派驻司法所共排查出矛盾纠纷521起,成功调解513件,调处成功率98.5%。
创特色,“两中心”树立政风行风新标杆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贯穿司法行政工作始终的一根主线。
以民为本深化服务,是司法行政工作的另一个主旋律。
如何主动服务经济发展和保障民生?司法局立足自身职能、整合资源,创造出了又一个“萧山经验”:率先建立全国首家法律服务产业发展中心和全市首个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
杭州萧山法律服务产业发展中心——
萧山是经济强区,也是一个民营经济大区。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萧山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萧山司法局在工作中,始终没有忽略这一点。可是,2009年,发端于大洋彼岸的国际金融危机突然席卷而至,让很多企业进入了寒冬。
怎样才能帮助到这些在寒风中岌岌可危的企业?区司法局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提出的与企业“抱团取暖”号召,联手区工商联,组建起了律师与企业对接的综合性法律服务机构——杭州萧山法律服务产业发展中心。
在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服务、法律培训等服务的同时,“发展中心”还专门组建律师团队,主动送法进企业,分批为企业开展“法律体检”,有针对性地为企业重整重组、化解债务危机、维护正常的劳动关系和实现产业升级提供法律服务和意见,努力将企业的经营风险由事后化解向事前预防转变。
“发展中心”成立至今,已拥有会员企业148家,共组织律师对171家(次)企业进行“法律体检”,为会员企业草拟、修改合同44份,承接会员企业的各类案件113件,帮助企业解决了一大批法律问题,有效增强企业防范法律风险的能力。在金融危机影响最严重的时期,萧山无一起重大的企业破产事件和企业欠薪影响社会稳定案件。
萧山区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
今年6月21日,杭州首个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在萧山成立。这是萧山区司法局深化法律服务保障民生的一大举措。
“服务中心”拥有300多平方米市中心临街店面,整合了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制宣传、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律师公证、司法鉴定、司法考试、受理投诉等司法行政服务职能,使原先较为单一的服务转化为综合性的“一站式服务”。
为确保服务质量,“服务中心”还专门对软硬件进行了“升级”:建立局长值周制度,协调监督工作,面对面接待群众;科学设置工作流程,方便群众来访;增设一系列便民利民服务设施;不定期开设法律服务夜市,使群众在业余时间也能学到法律知识、解决法律问题。
“中心”挂牌运行的前两个月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11件(较上年同期增长344%),受理公证投诉2起,社区矫正信息咨询2起,安置帮教2起,公证指导51起,司法鉴定指导42起,调解矛盾纠纷5起,法律咨询460人次,服务效能明显提高。
综合性服务平台作用的发挥,也推动了法律援助事业的发展,在全面建成三级法律援助半小时服务圈的同时,法援工作站也迅速铺开。到目前为止,全区已有39个工作站和近600个法律援助工作点,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总量从原先不到100件增加到1000件以上。
两“中心”以不同的职能定位,分别从服务经济和保障民生的角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服务,取得了很好的实效,被区纪委、监察局推荐参与杭州市首届政风行风创新举措评选。前不久,司法部有关业务部门领导来萧检查工作,对这两项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争一流,“五大体系”打造司法行政新品牌
区司法局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精心构建五大体系,着力打造县域司法行政新品牌。
建立人民调解考评体系——
人民调解是司法行政的工作主线,也是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每一位调解员的积极性,是此项工作能否发挥实效的关键。
认识到这一点后,区司法局争取到每年200万元的专项经费,建立了人民调解以绩定奖、以案定补考评体系。
此外,司法局还先后在全区建立人民调解指导中心,设立调解专家人才库;开展首席人民调解员评选活动,用先进典型带动整个调解队伍。
这些举措有效调动了各级调解组织和调解员的工
作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人民调解工作的创新发展。
经过几年的建设,如今我区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更加健全:200人以上企业全部成立了企业调委会;各村村民小组和社区楼道均配备了调解信息员;在全国率先建立农村“和事佬”协会,共吸收会员3366名。此外,与法院、交警、信访、劳动保障等部门联手建立起人民调解联动调解机制,建立了医疗纠纷、劳动争议、消费维权、交通事故等一批专业性、行业性、区域性人民调解委员会。
据统计,近五年全区各司法所和调解组织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3064件,调处成功率97.44%。
打造现代普法教育体系——
今年是“五五”普法规划收官之年,8月份我区代表杭州市迎接省里的考核验收,一张漂亮的成绩单让考评组给出了满意的高分。
普法群体过于庞大,普法工作难见实效。在这道难题面前,萧山区司法局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萧山是怎么做的?打造现代普法教育体系,推进普法宣传三大转变,即由“游击战”为主向“阵地战”为主转变,由政府部门的“单兵作战”向全民参与的“协同作战”转变,由“单一法制宣传”向“综合法律服务”转变。
把上述理念转换成实际工作手段,司法局依靠的是 “一报一栏二网二台七基地”等众多普法载体,特别是今年建成的主要面向外来务工人员普法的萧山凤凰法制教育基地,受到了省政协主席周国富等领导的高度肯定。
此外,区司法局通过把普法任务分解落实到51个机关部门;利用萧山法律服务产业发展中心和萧山区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两个平台,整合各种法律资源,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服务;积极创新普法载体,大力培育“普法十姐妹”等特色亮点,努力打破普法教育“单打一”和主要依靠普法机构少数人员“包打天下”的格局,让法律知识真正进入了乡村田野和寻常人家。
创新社区矫正管理体系——
萧山区目前在册的社区服刑人员,在浙江省各区县中数量最多。要管理好这1000多名矫正人员,压力很大。
自2005年司法局接手这一工作以来,进行了一系列创新。
首先,在人民法院设立社区矫正工作室。工作室的设立,有效防止了因法律文书脱节造成的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现象。此举受到了司法部和司法厅的充分肯定,司法部专门委托CCTV-7套前来现场采访,杭州市通过召开会议将这一做法在全市加以推广。
第二,建立信息监管系统。靠有限的人力,监管数量众多的矫正人员,这一做法显然不现实。司法局大胆探索人管与技管相结合的管理体系,建立了覆盖全区的社区矫正信息监管系统,对辖区内社区服刑人员实时监控,巧妙地化解了监管对象多、监管难度大的难题。
第三,出台和实施《社区矫正调查评估实施办法》、《社区矫正担保实施办法》。这两个办法的出台,使得我区的社区矫正工作更加“前置”,进一步掌握主动权。
一系列“组合拳”,换来了很好的效果。目前,全区3800余名社区服刑人员和归正人员守法意识明显增强,社会管理秩序良好。
构建农村法律顾问工作体系——
萧山区村级经济比较发达,集体资产比较雄厚,但一些村干部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欠缺导致经济行为不规范的问题比较突出,影响了村级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基层社会稳定。
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区司法局整合各类资源,建立起区、镇、村三级法律顾问体系,实现了“一村一法律顾问”和“一社区一法律顾问”的目标。这一做法,被作为先进经验,在全省乡村法律顾问制度推广会上作了典型介绍。
萧山区农村法律顾问制度有一个完整严密的组织体系:即在区级层面建立区新农村建设法律顾问团,顾问团向各镇(街)派驻法律服务小分队,小分队再向411个村、155个社区派驻法律顾问,实现“面、片、点”有机结合。
截至目前,农村法律顾问共开展现场大型法制宣传活动28场次,累计进村服务985次,开展村务“法律体检”566次,共提供法律咨询65000人次,帮助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合同、协议等1360件,调解纠纷2210例,办理法律援助案件76件,为当地政府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27条,为村集体和个人挽回经济损失3000余万元。
强化队伍建设工程体系——
面对行政职能不断拓展、任务不断增加、难度不断加大的现状,司法局领导班子认识到,队伍建设是关键。
强队伍,得先强班子。司法局党组按照上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推进惩防体系建设的要求,建立局党组和局长办公会议制度。今年共召开局长办公会议六次,会前将有关事项进行预告,会上提交讨论事项的书面材料,会后形成会议纪要,做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同时,局班子成员还建立联片、联司法所制度,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领导班子以身作则,带动全局干部创先争优,形成了良好工作氛围。
强队伍,还得突出培训。针对目前司法行政人员存在着专业不同、工作经历不同、学历层次不同的实际,区司法局全力打造了政治理论、专业知识、岗位技能和学历教育四个培训平台,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组织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并用学分对受训人进行考核。此外,司法局还先后开展多个主题实践活动,有效提高全局人员的各项能力,为司法行政各项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十二五”展望
新的一页,即将打来。
接下来的五年,区司法局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充分发挥法律保障、法制宣传和法律服务职能作用,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具体来说,将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大力发展和规范法律服务业,为萧山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二、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切实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司法所建设和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进一步完善社区矫正工作。
三、全面实施“六五”普法教育和“四五”依法治区规划,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积极推进依法治理工作。
四、加强司法行政法制工作和队伍建设。
五、加强司法行政宣传、信息和调研工作。
六、大力提升全系统信息化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