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权城中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计划
权城中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学习教育计划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它鲜明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用什么样的精神旗帜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开拓前进、中华民族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大问题。我们要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充分发挥其在凝聚力量、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方面的重大作用,努力把它转化为广大群众的价值取向、愿望要求和自觉行为,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我校将抓住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契机,加强教师的德育管理水平;在学生德育教育活动中,以养成教育为切入点,创新德育工作,强化德育工作实效性。进一步落实以初一年级 “迈好中学的第一步”。初二年级 “迈好青春的第一步”。初三年级 “迈好人生的第一步”为德育分层目标的学生养成教育体系。按照学校总体工作部署开展德育工作。
一、德育工作重点
我们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中的国学小讲堂;“三结合”教育中的家长学校、家访等工作,为德育工作的重点。将继续在常规管理上下功夫,细化各项学生及班级的常规管理,每月要开展有特色的主题教育,以三月份开展“行为规范月”养成教育活动。四月份开展“五爱教育月”爱国教育活动。六月份开展“综合实践月”社会教育活动。九月份开展“新生教育月”入学教育活动。十月份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月”活动。一月份开展“家校联系月”活动。让各项活动都能围绕这一主题,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尽快进入系统化、常规化、科学化的轨道。
二、具体活动
1、加强学科德育渗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科教学中。
2、整合德育主题活动,将学校各项德育活动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紧密结合,使德育活动更加科学、系统。规范。
(1)三月份将开展“行为规范月”养成教育活动。
将召开一次以“争做文明中学生、告别不文明行为”为主题的主题班会。(2)四月份将开展“五爱教育月”爱国教育活动。
四月五日,将开展清明节活动,组织初一学生祭扫。并开展“热爱祖国、弘扬英烈精神”的征文活动。由政教处、团委组织网上扫墓,缅怀革命烈士。以此来追思亲人,悼念烈士,寄托哀思。
组织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间操时间进行队列、广播操评比,从初一开始每天间操一个班到队伍前表演并由评委打分,评出“阳光队列班级”。使得学生在活动中增强了体质,锻炼了身体,养成良好的行走习惯。
(3)六月份将开展“综合实践月”社会教育活动。
将领学生走出去,走进社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在六月份开展一次“走进社区”学生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4)七月份将开展“家校联系月”家庭教育活动。
放假前,学校将要求政教处共同组织班主任老师,走访学生。在走访的学生对象上,以学习尖子生和问题学生为主,兼顾特殊家庭的学生。学校也将由校长带队,对每班双特学生进行了慰问。(5)九月份开展“行为规范月”养成教育活动。开展关于行为规范月卫生(班级和个人)、纪律、行为习惯、文明礼貌评比活动,在一个月的时间内集中对各班学生的卫生、纪律、行为习惯、文明礼貌做出评价。
(6)十月份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月”活动。
结合“十一国庆”开展“十一爱我中华”升旗演讲及爱国主义教育月活动。(7)十一月份开展“安全教育月”活动。
结合“119”消防日,开展消防演练和学生的行走路线训练。通过组织消防演练,紧急疏散的活动,让学生从中学到自我保护、火警处置和逃生等方面的技巧和方法。
(11)一月份开展“家校联系月”活动
为学生布置德育作业,开展有意义的假期活动。进行学期优秀学生、优秀班级评选活动。
四、继续开展“道德早餐之国学讲堂”活动,使活动能尽快纳入到学校整体工作之中,进一步深化与拓展特色德育教育。
1、将利用综合课开展主题教育,把综合实践课作为德语的重要载体来抓,有效地提升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1)国学教育主题设计:
三、九月份,将以“诵经典、明事理”为主题;
四、十月份,将以“讲论语、知内涵” 为主题; 五、十一月份,将以“寻找经典诗文,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
六、十二月份,将以“谈心得、学做人” 为主题。
(2)国学教育内容设计:请每名学生讲一个论语经典名篇及自己对经典的理解。在初
一、初二开展《论语》《弟子规》的朗读比赛。为学生布置德育作业,让学生利用星期
六、日在家休息时间搜集《论语》故事或经典的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每周一早读讲给班级学生听。写一下通过一学期学习的学习心得、以及将来如何做人,报效祖国有奖征文活动等等。
五、进一步开展家教课题研究及各学科的学科渗透落实全员德育工作要求。
1、政教处将利用好综合实践课这一有效载体,在教学中,有机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挖掘教学中的育人功能,特别强调拓展型课程中的德育渗透,要求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综合实践方面的教育,充分发挥学科教学中的资源强势,进行道德观念、法制意识、爱国主义的教育。
2、在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教育的价值观目标和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德育渗透教育,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公民的权利义务,增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意识。加强德育科研,提升德育工作的水平。
第二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党的十七大报告也重点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三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青少年读本》读后感 我国前领导人江泽民总书记曾说过:“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灵魂和精神支柱。
这本读本是针对青少年的,我觉得对于青少年来说,很有帮助。青少年正处在人生的重要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最为关键的阶段,面临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成长成才的重大问题。在这样一个人生的重要阶段,青少年需要有科学的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所以青少年需要担负起这样一个光荣的使命,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者、宣传者和实践者。
著名教育理论家、革命家徐特立说:“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艰苦困难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一个人年轻时有没有崇高的理想,对他今后的成长,对他的医生为社会贡献的大小,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青少年来说,树立一个理想是必须的。青少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除了树立理想,坚定理想外,更重要的是需要青少年去实现理想,如何实现理想,第一点需要青少年们坚持刻苦学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仅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要走出去,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第二点需要青少年们坚持刻苦奋斗。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在生活中,做起、从基础做起,脚踏实地,艰苦奋斗,迎难而上,节约朴素。第三点需要青少年们坚持开拓创新。提倡青少年独立思考、多疑好问,善于总结,要有强烈的求知欲,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要有敏锐的观察力。第四点需要青少年们坚持高尚品行。广大青少年们要自觉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自觉养成自律自省的意识和只耻改过的观念,成为有道德的好少年。
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九十周年讲话中指出:“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应该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
第四篇: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010级安徽大学政治学系马基原理专业学生 王翠
学号:U201002002
内容摘要:老师让我们写这个话题,感觉这个话题很大,看了一些资料,觉得专门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某一部分的专家很多,但是综合的来写的人很少,所以我就想如果我能把他们研究的每个部分拼凑在一起是不是要全面点,虽然我目前还不能提出什么心观点或是看法,但是我希望我精选拼凑起来的能帮助后人查阅或是从宏观上彻底的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文主要从它的内涵、目前研究它的动态、研究它的原因、如何来建设它以及建设它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哪些?
关键字:社会主义
核心
价值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我们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6·25”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价值哲学学会会长李德顺介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万众一心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其实质内涵在于构建共同的社会理想和确立共同的价值准则。如荣辱观中的“八荣八耻”,贯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先进典型的灵魂。党每年在开展“十件文明新事、十佳文明标兵、十大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中,始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选择先进典型的政治原则和价值尺度。通过基层推荐、社会公示、群众投票、民主评选、张榜公布,深入挖掘群众身边的“凡人善举”和“平民英雄”。先后发掘宣传了“见义勇为英雄”、“自强不息楷模”、“孝老爱亲典范”、“爱岗敬业标兵”等一大批先进典型近百位。虽然他们的先进事迹各不相同,但都从不同侧面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单一的价值观,而是一个内涵丰富、相互联系的多层次的有机整体,在所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它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实践性。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把抽象的原则变为具体的要求,把理论上的阐述变为实践上的行动,这样才能让人们真正理解、接受、掌握和运用。先进典型是时代的先锋、社会的楷模。
(二)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动态
刚在昆明日报上看到一则消息:学者聚昆研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此研讨会由中国价值哲学学会和云南师范大学共同举办,主题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社会发展”。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何伟全说,“这次研讨会在昆明召开,对于繁荣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云南师范大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一项系统性、长期性、根本性的任务,利用传统的校园德育资源,结合现实社会丰富的德育资源,在思想教育、课堂教学、科学研究、队伍建设、活动载体上实施“五位一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践探索,并被列为云南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两所试点高校之一。“在开展试点工作的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到新形势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仍然任重道远,还有许多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来自重庆市政府门户网的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五项措施。一是发挥课堂育人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夯实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基础二是坚持课内外紧密结合,让大学生在活动中把课堂的理性知识和社会的感性认知统一起来,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真谛。三是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努力拓展教育的新途径,使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入脑入心。四是发挥学生社团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高度重视发挥学生社团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朋辈互助重要作用,让学生在相互影响和榜样示范中接受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五是注重校园文化的熏陶感染和人文关怀的力量,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起着润物细无声及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着力实现环境育人的科学化。
(三)为什么要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这个答案在《理论热点面对面·2007》中发布第七篇中正面的给出了回答。
第一、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向世人展现了我们党思想上精神上的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建立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制度和体制。与这些根本性的制度和体制相适应,必然有一个主导全社会思想和行为的价值体系。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核心内容作出清晰的界定越来越迫切。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一面旗帜,鲜明地亮出这面旗帜,就是要昭示人们,不论社会思想观念如何多样多变,不论人们价值取向发生怎样变化,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不能动摇的。
第二、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需要。共同的思想基础,是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党就会瓦解、社会就会动荡、国家就会分裂。对党和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奋斗过程中形成的共同思想基础作出科学的概括和清晰的界定,明确其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使之容易为全党全社会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在今天社会思想观念和人们价值取向日益多样的情况下,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明确揭示了我们共同思想基础的基本内涵和要求,将会推动全党全社会更加自觉地维护我们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三、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引导全社会在思想道德上共同进步。当前,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越来越呈现出层次性。我们不能因为存在着多层次的思想道德而降低甚至否定先进性的要求,也不能不顾人们思想道德的客观差异,用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社会成员。那么,用什么来引领人们在思想道德上不断提升和进步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集中回答了这个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先进性要求,又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广泛性要求;既坚持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又兼顾了不同层次群众的思想状况;既体现了一致的愿望和追求,又涵盖了不同的群体和阶层,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整合力和引领力,是联结各民族、各阶层的精神纽带。
第四、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国家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当今世界,各国经济既相互融合又相互竞争,不同文化既相互借鉴又相互激荡。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既挑战着国家主权的内涵,又冲击着人们的国家观念、民族认同感。国家之间的竞争,既表现为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的竞争,又越来越反映在软实力之间的较量。在软实力中,最关键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它直接反映着民族的凝聚力和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在这种情况下,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进一步凝聚民心、鼓舞斗志,提高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家竞争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就会迷失方向。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我们也不例外。如在中国古代,先秦典籍《管子·牧民》就提出过“国之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后来,“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之说融入儒家礼教思想之中,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宣布:“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都是围绕着如何使人摆脱剥削、压迫和异化,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发展来展开的,并把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发展视为无产阶级和人类奋斗的价值理想和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然包含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想、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诚实守信等基本内容。事实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以科学发展观和公平正义的原则去解决市场经济带来的矛盾,才能以对人类未来文明和后人负责的态度去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才能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要求去解决人的生活方式中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矛盾,更好地形成社会的文明道德风尚,同心协力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五)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先要求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让他们做先进的典型。人民公仆郑培民、航天英雄杨利伟、独臂英雄丁晓兵、爱心歌手丛飞,到乡邮递员王顺友、好军医华益慰、自立自强的优秀大学生洪战辉、70多年前参加长征的红军群体等,各行各业、各条战线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虽然岗位不同、职业不同、事迹不同,但他们高度的政治觉悟、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精神境界和良好的道德修养,诠释和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凝结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现了改革开放的时代风貌。树立一个先进典型,就是在社会上竖起一面旗帜、一个标杆,就是在群众中确立一种导向、一个楷模。这对于倡导先进的思想道德和价值理念,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弘扬社会正气,准确反映时代主流,引导人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自觉遵守和践行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样人们更加生动形象地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特征,更加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在这里要做好宣传的工作。
第二、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出发提出对党政干部的思想素质和伦理要求,有两个因素必须考虑,一是任何社会对管理者都有公共要求,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领导干部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是说,领导干部在公共生活中,必须有崇高的精神,必须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对社会和人民利益负有重要的责任。实际上,这两个意识就是先进性意识。而要形成这两个意识,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我们应从时代的新要求上认真学习和深入领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上海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 执笔:黄力之)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坚持从青少年抓起。因为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我们要根据青少年的认知水平、行为能力和心理特点,科学规划教育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使青少年从小就养成基本的德育素质。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引导广大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影响和带动学生。
第四、必须及时了解思想理论领域的各种倾向性问题,认真分析各类社会思潮的本质特征、主要内容、表现形式、现实影响、形成根源,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引导其沿着健康的轨道前进,向着积极的方面发展。
(六)、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两面性的。我们不能只看一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也不例外,发布在人民日报上消息是这么看待它的机遇和挑战的。
第一、机遇。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近年来,中央从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切实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紧紧抓住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主动权、话语权,就巩固和发展主流意识形态、加强国家文化安全等问题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建立了相关的组织机构,进行了积极探索。特别是2004年以来,中央组织实施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进一步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此外,中央还就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互联网管理等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大大推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步伐。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显示出蓬勃生机,广大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好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与日俱增。近年来,我们党又提出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努力让人民群众更加充分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使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宽裕、政治参与越来越充分、精神生活越来越充实。这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第二、挑战。国际范围内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复杂,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任务繁重。当前,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加深。同时,国际环境仍然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科技方面的优势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对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造成了巨大冲击。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效抵御西方思想文化渗透,切实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国内社会意识日益多元多变,迫切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格局的调整,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特征。与此同时,社会思想领域正确的与错误的、先进的与落后的思想观念相互交织,杂音噪音时有出现。所有这些,对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一元化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提出了巨大挑战。因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形成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就成为当前十分紧迫的现实课题。
结语
卢麒元先生说过一句至理名言:“哲学高度决定着一个民族的高度!”哲学的高度又由什么决定呢?应该由道德决定。怎样的人才算是道德的人呢?那就是毛主席所主张的做“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立志成为这样的人,都应该为社会培养越来越多这样的人。由这样的人构成的中国才会无敌于世界,才会实现毛泽东那“大同世界,寰球同此凉热”的伟大理想!我想这就是我们要建立的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第五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2)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
(3)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4)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如何理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1)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只有分清是非荣辱,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对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2)在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发展中大国,实现事业发展、社会和谐的目标和追求,必须确立普遍奉行的价值准则和道德要求,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风尚。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
(3)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它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又发扬了我们党优秀革命道德传统,概括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鲜经验,集中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时代精神和时代风尚。“八荣八耻”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涉及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等方方面面,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的结合,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