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切实履行政府职能推进腊市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精)
切实履行政府职能 推进腊市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湘东区腊市镇教育工作汇报
·腊市镇人民政府·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
今天,省政府教育督导组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莅临我镇检查指导工作,我谨代表镇党委、政府和全镇人民,向各位领导和专家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感谢!
近年来,我镇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全镇上下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教育投入不断增加,教育环境全面优化,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依法治校深入人心。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教育结构调整有序推进,教育资源配备日趋合理,课程改革初见成效,教育质量逐年上升,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逐步构建,各级各类教育正朝均衡、协调、持续的良好方向发展,现将我镇各项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镇情:
腊市镇位于湘东区南端,距县区14公里,离市区18公里,总面积40平方公里,下辖8个行政村,总人口3.2万人,农民年人均收入6500元。全镇现有完小8所,初中1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所,义务教育阶段学生3581人,其中小学生2248人,初中生1333人,现有在职教师202人。幼儿园9所,在园幼儿453人。
我镇有着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一直享有赣西文化堡垒之美誉。这里民风淳朴,学风浓厚,人才辈出。特别是近三年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营造了“党委重教、政府兴教、民间助教”的浓厚氛围,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得到稳步提高。
二、教育督导评估自查指标达到程度:
(一)履行政府领导职责:
一是建章立制,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地位。历年来,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建机制、订规划,深入推进科教强镇战略。首先通过建立健全教育工作领导机制,为教育优先发展提供组织保障。镇政府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及相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镇涉及教育改革与发展等重大问题的研究,及时出台相关政策,全面协调处理有关事项,为全镇教育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同时建立健全教育工作机制,为教育发展提供制度保证。镇党委、政府坚持“主要领导全面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教育单位全力抓、有关部门配合抓”的工作思路,健全制度,明确职责,使教育工作有章可循,教育优先地位进一步落实。
1.制定出台了《镇领导联系学校制度》。镇党委、政府领导与各中小学校负责人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分解细化任务,并坚持每月深入了解情况,研究解决教育工作问题,全面实行包校挂钩机制,帮助学校解决问题。
2.制定出台了《腊市镇教育工作制度》。每年年初及9月上旬,镇党委、政府定期召开由有关部门人员、镇、村干部、家长代表组成的全镇教育工作大会,共商教育大计。同时,将教育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常研究、重落实。三年来,我镇充分履行政府职责,协调各方,有效解决了腊市中学学生食堂重建,腊市小学综合楼建设、操场硬化,明塘小学出入路等教育工作具体问题。
3.圆满完成《腊市镇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制订的目标任务,科学制定了《腊市镇2011—2015教育发展规划》,为教育优先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将实施义务教育、发展学前教育、加强学校建设等纳入政府年度工作目标,始终把发展教育事业摆在首要位置。
二是教师队伍建设继续强化。
1.严格按照省颁布标准配备教职工,认真执行教师准入制度和资格证制度,加快教师流动制度、评价机制等改革,强化学习教育和培训提高。目前,全镇教师年龄结构层次合理,学历构成比例符合要求。现在我镇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是:
(1)全镇小学、初中正、副校长16人,全部经过了岗位培训,校长持证上岗率为100%。
(2)全镇小学专任教师127人,其中学历达专科以上56人,达本科学历教师34人,中师学历教师37人,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专科以上学历比率为71%。
(3)全镇初中专任教师75人,其中学历达本科教师38人,正在进修本科学历教师11人,大专学历37人,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初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率为51%。
(4)全镇中小学教师202人,持有教师资格证和继续教育证教师202人,持证率均为100%。教师的继续教育证书均按规定登记入档。
(5)普通话成为全镇校园用语,校园内各种场合用字规范,符合国家规定。
目前,教师的数量、学历、学科结构比较合理,能够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
2.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育形象。坚持组织学校师德、业务两手抓,期期开展师德整顿,全面贯彻落实《江西省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职业道德“八不准”》,提高法纪意识,做到警钟长鸣。
3.真情关心教师,提升教师待遇。在确保教师工资按月足额发放的同时,每逢节日、重大活动,镇党政领导都要到学校慰问教师,参加活动,听取、了解教师的意见和诉求,并选出德才兼备,能为教师说话、办事的优秀代表作为市、区、镇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待遇,认真解决好、落实好、维护好教师的基本利益。
三是整治净化环境,营造宽松和谐氛围。学校周边环境的好坏关系着教育健康快速发展,因此,镇党委政府坚持宣传、整治两手抓、两不误,不余遗力地加强教育环境的整治与净化。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创造积极健康的教育教学氛围。首先,利用宣传车、镇村会议、板报、报纸报刊等,大力宣传教育新政策。同时,每年镇党委政府都挤出资金,宣传奖励尊师重教先进村、教师中的师德标兵、品学兼优学生,提高群众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调动社会各界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参与教育的积极性,营造和谐教育社会大环境。再次,组织镇文化中心、司法所、综治办等部门经常深入网吧、小卖部以及可能影响学校教育的相关场所,宣讲政策,防微杜渐,营造和谐的校园周边环境。最后,以创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为目标,以“警校共育”、“平安校园创建活动”为载体,领导每月深入学校,组织召开学校安全工作会议,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二是加强执法检查,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每学期,由分管领导组织镇综治办,配合区工商、文化、卫生、公安等部门,坚决打击取缔违规经营的网吧、游戏厅、小卖部,清理整顿音像市场等。近年来,关闭了2家黑网吧、游戏厅,开展了针对“三无食品”、小卖部规范经营等专项整治20多次。同时,组织派出所和镇治安巡逻队加强对校园周边的巡逻;在各中小学校设置了道路交通安全警示牌,保证学生出入安全。2010年9月我们为各校配备了安保器材,现正计划安装校园监控系统和配备专职保安人员,校园内外安全工作得到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经费投入与管理: 一是教育民生工程全面落实。
1.认真贯彻落实教育民生工程。2008年以来,镇政府严格执行上级政策,按照程序,规范操作。
2.实行联系帮扶制度,确保弱势群体有学上。制定了《腊市镇关于开展关爱留守学生(儿童)活动的通知》,镇党政领导带头结对帮扶2名以上留守儿童,开展送钱、送物、送书本等活动,关心、关注他们的成长。当前,全镇共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少年260余名。同时,组织干部、职工、个体工商户等为贫困学生、残疾儿童捐款捐物,努力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增强他们完成学业的信心。
二是普九债务成功化解。加大普九债务化解的指导力度,确保学校正常运转。镇政府以竭力争取上级支持和自筹相结合,多次组织学校和相关债权人核定普九债务,加强对债权人的政策宣传力度,使普九债务按计划、按要求被成功化解,维护了社会稳定,确保了学校正常运转。
(三)改善办学条件
一是大力改造危房。近三年来,组织有关单位通过向上级部门争取排危资金、动员社会力量捐助和自筹资金共300多万元,新、改建校舍1080平方米,排除危房640平方米,新建篮球场6个,新建水冲式厕所5个,至此全镇基本上消除了危房。
二是抓好现代教育设施建设。目前全镇各学校装备微机室4间,共有微机150台,56座语音室2间,多媒体电教室3间,完全用于教学的彩电20台,DVD10台。教学仪器装备腊市中学达到省二类标准,各小学均达到省三类标准,音、体、美器材配置中小学达到省规定的标准。全镇小学生均图书16册,初中生均26册,中小学还配有专用阅览室。小学的自然试验室、初中的理化试验室器材配备充足、制度齐全、管理科学、措施落实且长期开展实验操作。
三是着力优化环境。
镇政府响应市教育局号召,全镇共投入20余万元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全镇校园面貌更是焕然一新。明塘小学在2010年11月的全区校园文化建设观摩活动中得到区教育局领导和兄弟学校一致好评,评为全区样板校。竺园小学作为全区第一批“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接受市级评估时被市教育局评为“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
四是办学条件基础数据达标。
(1)全镇完小校舍总面积22392m²,完小学生总数2248人,生均校舍面积9.96m²。初中校舍总面积9012 m²,初中学生数1333人,生均校舍面积6.76m²。
(2)全镇完小占地面积78013 m²,生均占地面积34.68m²,初中占地面积34421m²,生均占地面积25.7 m²。
(四)教育发展水平:
一是巩固成果注重素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1.高度重视“普九”义务教育工作。坚持每年与村委会、各学校签订《保学控流责任书》,并将此项工作纳入村委会、学校年度目标考核。强化义务教育的依法控辍工作。组织司法所、派出所、劳动保障办等部门组成义务教育执法小组,对不送子女入学的家长和招收童工的企业按照《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给予了法律和经济方面的处罚,对不具备初中毕业文凭的外出务工人员不出具证明办证。目前,小学六率情况是,2008年残疾入学率为94%外,2009年、2010年入学率、残疾入学率、毕业率、完成率均为100%;2008、2009、2010年辍学率均为0;我镇初中的入学率为100%、辍学率为0.5%,三年保留率99%。
2.注重素质教育。我们认真贯彻《江西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规定》,组织督促各中小学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规范作息时间和活动时间,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大力加强学生实验操作、艺术、科技、体育等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是教育发展数据清晰:
1.2010年全镇小学毕业生378人,腊市中学招收新生395人,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的比率为100%。
2.2010年全镇小学适龄儿童382人,招收新生409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
3.2010年9月,小学年报学生数2249人,没有辍学、流失现象,巩固率为100%。2010年9月,初中年报学生数1337人,实际在校学生数1333人,辍学4人,年辍学率为0.5%。
4.我镇总人口3.2万人,有残疾儿童、少年17人。均在各完全小学和区特殊学校随班就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100%。
三、教育工作阶段成果:(1)教育科研持续深入
腊市中学2007年申报的省级课题《多媒体教学与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整合研究》顺利通过省电教馆结题;2010年承担的江西省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技术研究课题农村中学信息技术“起点调节教学”研究》通过专家鉴定,顺利结题。在全区“中小学起点式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省级总课题的带动下,腊市小学开展了子课题《小学英语‘起点式’教育的研究》,2009年被评为区级优秀课题。同时各校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成效明显,值得推广。腊市小学积极响应,申报了省级课题《(人杰地灵诵江西)课程优化与课堂教学有效实施》的研究。其他各校纷纷成立了校级课题,如救塘小学申报了“作文课中的有效教学”课题研究,庙岭小学申报了“小学英语中的有效课堂教学”课题研究。各校课题研究成绩比较明显,数据收集合理,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2)教育成果喜报频传 ——教师代表
刘碧峰老师论文《学贵思、思贵疑、疑贵问》获国家级一等奖(2008);黄祥庚老师课件《将相和》获国家级二等奖(2008);邬云霞老师课件《动物过冬》获国家级三等奖(2008);彭玉岳老师课件《百分数的应用》获国家级三等奖(2008);何伟兰老师课件获国家级三等奖(2008);杨豪老师制作的数学课件《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加法》获省级一等奖(2009);陈海峰老师的化学课件设计说课展示获省二等奖,陈海峰老师荣获省化学教学改革优秀教师、市级教学能手光荣称号,参加送课市下乡(2010);周涛老师获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先进个人光荣称号(2010)。
彭继老师妙语书法获市一等奖(2009);陈娇老师萍乡市中小学课堂教学优质课评选活动二等奖(2008);
——学生代表
晏学宏第十八届“素质杯”全国少年儿童书画竞赛金奖(2008);黎杰第二十届《金球杯》全国青少年美术书法摄影大赛金奖(2008);彭志福、彭梓林、黎杰、晏学宏同学“谷城杯”全国中小学生书画大赛优秀奖(2010);
彭磊同学获全国初中数竞赛省级一等奖(2008);彭润祥、彭望同学获全国初中化学竞赛省级一等奖等(2009);凤凰小学罗晓、彭紫凤同学参加“江西省首届中小学生网络作文竞赛”均获三等奖(2008)。李慧同学的《再话守株待兔》、《吞噬》尹雅婷同学的《山里的孩子》等电脑绘画作品获得省级一、二、三等奖(2009)。
阳京玉获江西省中小学英语听力竞赛二等奖(2008);陈佳英获江西省中小学英语听力竞赛三等奖(2009);
张清、陈妮同学获市小学生现场作文一等奖(2010);叶安,陈佳同学获全国初中英语竞赛市级一等奖(2009);李先知书法“和谐家园”获市二等奖(2008);罗楠书法“精神永存”获市二等奖(2008);晏学宏书法“讲文明树新风”获市二等奖(2008);易永航书法“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获市二等奖(2008)。
……
(3)特色教育百花齐放
我镇要求各校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因校因地制宜,深入挖掘学校文化内涵、凝练特色,努力构建环境文化、活动文化、管理文化,班级文化、形成了各自的办学特色。腊市中学抓住初中学生管理的难点,以爱育爱,把学校变作孩子轻松的学园、温馨的家园、成长的乐园。腊市小学除发挥曾以科技制作闻名全省的优势外,还结合本校有书法、舞蹈特长的教师,开设书法、舞蹈课程,形成以科技制作为主,书法、舞蹈为辅的学校特色;炉前小学、救塘小学以构建墨香校园为依托,学期末举行书法比赛,将优秀作品予以展示,通过此活动的开展,学生的书写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庙岭小学围绕学校课题研究,开展了《阅读经典,传承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教育,组织一二年级学生背诵“弟子规”,三至六年级背诵古诗词,倡导国学。凤凰小学继续抓好古诗词鉴赏的特色教育,传承经典文化;竺园小学的经典诵读、明塘小学的师生剪折……可以说各校特色教育的开展是主题鲜明,异彩纷呈。
(4)集体荣誉锦上添花
腊市中学2006年获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称号、2008年获萍乡市“师德师风”先进单位、2009年获萍乡市“先进教研处”先进单位等称号;腊市小学2008年获江西省第二十三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2010年代表湘东区顺利接受“市教学常规检查”并获先进单位;竺园小学2010年接受“市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检查获市先进集体……
四、存在问题和今后工作打算:
要进一步巩固提高办学水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我镇目前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的有三个:
一是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与教育相对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据统计,三年以来共有小学毕业生10余人到市、区等重点校就读,他们舍近求远的根本原因就是当前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尤其是与市、区重点中学教育存在着较大差距,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不能满足家长和学生对教育的需求。二是教育经费不足。主要表现在政府财政压力大,不能完全消解过去的财政赤字,缺乏资金对现有教学设施及时更新换代。
三年以来,我镇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上虽然取得了些许成就,但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等方面还存在些问题。今后,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转变观念,营造和谐教育氛围,改善办学条件,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质量,为腊市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尽职尽责。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这次省政府教育督导团一行莅临我镇检查指导、督促和帮助我镇教育工作,对于推动我镇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健全机制,提升理念,强化落实,团结和带领全镇干部群众和全体教职工扎实工作、激情创业,推进我镇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不当之处,敬请领导、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第二篇:又好又快发展
正确理解经济结构调整
1.内容:主要是三大产业的结构调整,地区间经济布局和城乡结构发展、所有制结构调整和收入分配结构调整等。
2.原则:(1)市场为导向(2)效益为目标(3)企业为主体(4)科技为依托(5)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要协调;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要协调;地区经济要协调。
3.主要任务:
(1)优化产业结构。因为三大产业发展不协调,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所以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工业素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是三大产业协同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要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学技术,生产优质、高效产品,开发新产品,满足市场多种需求。
(2)“消费、投资、出口”结构的调整。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3)资产结构调整。要对资产进行改组,改变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状况,组建有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4)地区结构调整。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主要靠自己的发展,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退耕还林还草,坚持可持续发展。东部地区支援技术、人才和市场,国家给予政策和资金帮助。
(5)城乡结构调整,实施小城镇战略。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严重,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就业压力,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以至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拉大。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促进农民收入增加。
全面把握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实现城乡经济良性互动
1.关注“三农”的重要性。农业、农村和农民(“三农”)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地位。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2.发展农业的措施。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推进农村改革,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
3.增加农民收入。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通过税收等政策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措施。
4.推动城镇化建设。
(1)城镇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进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失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农村人口,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和持久的动力,是优化城乡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2)发展小城镇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
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我国人口基数大、农民多的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走一些国家集中发展大城市和农村劳动力都涌进大城市的路子,必须要走多元化的城镇化道路,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
第三篇: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张 静
2009年第2期 ——经济建设
近年来,松滋市委、市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推进“工业兴市”战略,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好势头。我们的做法是:
——强力推进“工业兴市”,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一是持续开展招商引资,把工业总量做大。近年来,我们把招商引资作为壮大工业、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来抓,立足本地资源、产业等优势,积极主动承接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产业转移,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强化领导责任,健全招商网络,创新招商方式,不断增强招商引资的实效。2008年,全市共引进重大项目40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5亿元。二是着力扶持骨干企业,把工业龙头做强。我们抓住白云边、飞利浦、大水泥等有一定基础和优势的企业和产业,采取领导和专班包厂、税收增长比例返还、贷款融资担保、品牌创建重奖等措施进行扶持,促使企业加大投入,迅速裂变。例如,白云边公司在此扶持政策的激励下,大力实施产能、效益翻番发展计划,新征用地近700亩,计划总投资4.2亿元,新上白云边工业园和华林创业园项目,预计“两园”项目建成后,白云边公司年销售收入将超过10亿元,入库税金可超过2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白云边”。飞利浦公司计划将国外8条生产线转移到松滋,新增投入1.5亿元。这些投资到位后,该公司年销售收入可达6.6亿元,入库税金可达5000万元以上。在发展新型干法水泥项目上,我们依托骨干企业——双七水泥公司,投资新上日产2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目前投资2.5亿元的第一条生产线已经建成,预计年可实现产值3.5亿元,入库税金4000万元。三是加快发展产业集群,把产业链条拉长。根据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我市重点发展白酒酿造产业、纺织服装产业、电光源产业、水泥建材产业、机械制造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产业等6大产业集群,并通过科学制定产业规划、搞好工业园区和小区建设、打造板块经济、培植骨干企业和优势企业等措施,力争使6大产业的产能形成倍增效应。其中白酒酿造产业产值达到20亿元,电光源产业产值达到12亿元,机械制造产业、纺织服装产业产值分别达到10亿元。
——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一是大力发展生猪、水果两大特色产业。松滋多年来生猪年出栏量稳定在100万头以上。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3123”工程(即通过5年的努力,发展生猪屠宰加工、种猪繁育、饲料生产3大龙头企业;培育1万户以上规模养殖户;年出栏生猪200万头以上;年实现生猪产业产值30亿元以上),2008年生猪出栏突破120万头。松滋是全国优势水果生产带,发展水果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市以“两线一流域”(沙刘线、红东线,洈河流域)为重点,以新上水果精深加工项目为引领,突破性发展水果生产,水果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年产量达到12万吨。二是以“清洁家园”行动为重点,大力开展文明新村创建活动。重点是实施以“一建三清五改”(即建沼气池;清垃圾、清路障、清污泥;改厨、改厕、改圈、改路、改水)为主要内容的“清洁家园”行动,在全市范围内由城镇向农村、由公路沿线向纵深腹地全面推进。三是以“两通”(通水泥路、通有线电视)、“两整”(整治当家渠堰、整修当家泵站)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截止2008年底,全市通村水泥路总里程达到750公里,75%的村解决了行路难的问题;通有线电视用户达7.65万户,占农村总户数的45%。
——强力推进城市建设,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近几年来,我们以提高城市的“两个能力”(承载经济和人口的能力)和改善城市的“两个环境”(投资环境和创业环境)为目标,以建设宜商宜居的山水园林城市为契机,狠抓中心城区建设。目前,中心城区建成面积为1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15万人。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使中心城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30万人。去年,我们启动了7大城建重点工程,总投资2.78亿元,目前已经完成投资额1.86亿元。与此同时,我们狠抓中心城镇建设,使之成为中心城区与乡村联络的重要节点。目前已选择了刘家场、洈水、沙道观、陈店等4个重点门户镇,并拟每年重点扶持一个镇,召开一次小城镇建设办公会,研究出台扶持中心镇发展的政策措施,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使这4个城镇成为市域经济的副中心。
——强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快和谐社会建设进程。近年来,我们坚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坚持把中央和省市的政策性资金和地方可用财力用在改善民生上。一是有效解决就学、就业、就医问题。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义务教育、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有关政策,2008年,全市共拿出1204万元资金进行配套。目前,全市义务教育巩固率、完成率达到100%;全市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到56.97万人,参合率达到85.1%;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达到1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二是加大对困难群体帮扶力度。2008年,全市共筹集资金5277.4万元用于社会救助,办了“十件实事”。三是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去年以来,全市未发生赴省进京滋事事件,未发生影响较大的治安、刑事案件、恶性事件和安全生产伤亡事故。四是切实做好信访工作,促进社会和谐。■
(作者系中共松滋市委书记)
第四篇:推进慈善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整理资源 优化服务 创新管理
奋力推进**慈善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2010年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依托黄河金岸,打造黄河善谷的战略部署,着力在黄河两岸形成慈善盆地,大力实施产业性、造血型扶贫开发,以慈善事业助推经济发展,借以实现群众脱贫致富的目标。
**市**区是全国最大的生态移民扶贫集中区,移民来自宁夏条件最艰苦的南部山区,残疾人口比例高,社会救助和扶贫就业任务艰巨。作为宁夏黄河善谷战略确定的核心区和先行区,**区以倾力打造宁夏弘德工业园区为抓手,以慈善为特色,积极引进福利企业,培育发展装备制造、产业配套、劳动密集型、社会友好型等产业,通过有效聚合社会慈善资源,着力形成慈善事业与扶贫开发相辅相成、与经济发展互融互动的新模式,实现福利事业发展与工业经济提升双赢,慈善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效应初步凸显。弘德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的实践,也为宁夏全力打造黄河善谷、发展慈善产业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搭建平台,整合社会慈善资源
宁夏黄河善谷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以来,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区针对经济基础薄弱、残疾人比例高的实际,坚决不把残疾人当包袱,主打慈善牌,发展光彩事业,宁夏弘德工业园区的开建,为整合慈善资源、培育慈善产业搭建了发展平台。弘德工业园是纳入宁夏黄河善谷总体构架,创新实施慈善事业和企业投资更佳组合模式,以慈善产业化为主导的省级慈善工业创业园区。远期规划面积为30平方公里,近期规划面积为10.6平方公里,截至目前,已累计投资7.9亿元,完成七纵七横的道路、给排水以及20.4公里的道路亮化、35KV和110KV供电、鲁家窑380万方蓄水池工程;铺设通讯光纤15.6公里,建成通讯基站2座;平整土方1.2万亩;植树1840亩14万株。,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满足了入园企业需要。按照边建设、便招商的要求,园区协议建设项目55个总投资183.48亿元,已投产达效项目12个,开工建设项目38个。园区的建设,为慈善产业发展搭建了平台,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要进一步集聚全国个地的慈善企业和客商到园区投资兴业,切实将园区建设成**区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的推动器,成为宁夏西部大开发重要的出口贸易加工区和对位经贸窗口。
二、转变观念,创新慈善发展理念
黄河善谷建设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地处承接宁夏南北、东西的核心,拥有便利的铁路、公路条件的区位优势,初具规模的葡萄、黄牛养殖等特色主导产业优势,丰富的国有土地、风光资源和煤炭资源优势。依托自身资源禀赋,我们要坚持以产业化发展作为慈善事业发展的基础和方向,以全力打造政策洼地、道德高地和企业商客投资兴业的理想之地为目标,以有效解决民生福利问题为重点,以弘德工业园区为加快发展的新载体,着力为残疾人就业创造条件,为福利企业落地发展夯实基础。围绕弘德工业园区基础建设和产业培育工作,要扎实做好政策衔接,加强项目建设和资金投入,不断优化慈善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切实以争政策、争项目、争资金为抓手,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和招贤纳才工作,全力推进战略调整转型,进一步发掘慈善产业的内生动力,拓**乡居民就业渠道,真正让慈善事业的发展,在社会管理中减压阀和黏合剂的作用,实现慈善产业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三、培育特色,打造慈善产业体系
随着黄河善谷强磁效应的不断增强,慈善事业逐步成为最具活力的行业和产业。**必须坚持品牌发展战略,积极挖掘产业优势,拉长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构建具有**特色和竞争优势的慈善产业体系。以慈善为特色,要通过抢抓宁夏出台促进慈善事业发展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新机遇,着眼于建设大产业、布局大项目、承载大企业,积极完善弘德工业园产业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服务功能,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工贸易型产业和高科技产业,有效解决有劳动力的残疾人就业问题。充分运用政策推动等手段,扶持慈善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提升实力,切实助推慈善产业布局升级。以民生为特色,要坚持将慈善事业产业化、市场化,努力营造慈善盆地效应。加速解决民生问题。在招商引资上,要积极引进对经济和就业带动力强、市场前景好的工业项目,进一步提升慈善事业的竞争力。为民解困方面,要围绕社会养老、医疗救助等社会民生热点问题,加大慈善产业扶持力度,扎实抓好一批慈善实体建设项目,实现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方面,要启动实施文化英才工程,以解决残疾和贫困人口就业为根本,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培养一批懂经营善管理、掌握现代传播技术的乡土人才,使更多的慈善从业人员走向社会。
四、优化环境,推动慈善产业发展
在慈善产业发展上,**要以打造服务型政储府为目标,以慈善企业引进与培育为重点,继续推行一站式办理、跟踪服务的运行机制,采取一事一议、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实行土地出让金全部奖励给企业用于发展,地方政府根据企业规模按照比例配套扶持发展资金,税收地方留成部分5年内全部奖励企业,政府负责园区六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入园企业市内行政性事业收费项目实行零收费等优惠政策,一切为了客商、一切围绕客商,一切服务于客商,真正为客商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使其享受到最优惠的投资创业政策。要实现慈善企业尽快投产达效,园区管委会必须积极发挥协调联络作用,加快入驻企业有关手续办理的协调、督促等工作的落实,推动已开工企业加快工程建设进度,未开工企业及早开工建设。要切实树立开放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营造人人、事事、处处都是服务环境,切实做到畅通急事、疏通难事、融通特事,切实打造高效快捷的班务环境、安全文明的法制环境、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和亲商爱商的人文环境。
五、宣传推介,营造慈善发展氛围
慈善产业作为一个新型的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必须要有良好的舆论环境。要坚持以开放、交流、发展,创新为主题,借助**区位优势和民族特色浓厚的优势,积极实施慈善产业走出去的战略,借助中国(宁夏)回商大会、中国(宁夏)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博览会,中国清真美食文化节、中国企业家回乡(**)行暨经贸合作推介会等重大活动,大力宣传、推介**,积极展示宁夏打造黄河善谷,**建设福利企业创业园所取得的成效,吸引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以及海内外华人华侨慈善家来**投资。要通过各级媒体,加大对慈善产业的宣传力度,激发企业和客商投资热情。同时加大已经引进项目的宣传力度,起到示范带动引领的作用,在宣传企业的同时,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向往**,要积极抓住东部产业西移时机,主动参与东部沿海招商、项目推介会、恳谈会等活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着力吸引市场前景好、带动性强的大企业好项目落房**,发展壮大慈善产业。
第五篇:“推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金点子汇总
终南中学
“推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金点子汇总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学习调研阶段,我校按照县局工作部署,在全校开展了“推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金点子征集活动,广大教师,特别是党员、干部以主人翁的精神积极响应,认真思考,畅所欲言,献计献策,为推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现从四个方面汇总如下:
一、教育教学与管理:
1、加强学生的规范化训练,创新作业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王元英、段佳庆等老师提出,目前学校的作业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建议学校对教师作业的布置、批阅的要求以及学生作业的管理有严格的规定,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科学分配文、理和各学科作业时数,确保学科平衡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以此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2、加强备课组建设,提高备课组活动质量
周芬、潘伟老师提出,从近几年中考的情况来看,凡是活动开展得好、时间和内容得到充分保证的备课组,中考质量提高得快,青年教师的成长也迅速。建议学校制订科学的备课组活动评价方案,强化备课组长的职责,提高备课组活动待遇,以备课组建设为突破口加强团队建设和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二、队伍建设
1、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加大青年教师的培训力度
毛娟、黄燕飞代表提出,青年教师是学校建设与发展的生力军,要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与培训,尽力提高其业务水平。
2、号召全校师生员工讲普通话
唐振林代表提出,要营造雅致的校园文化氛围,建议校长室号召师生在校园内都讲普通话。
3、充分利用现有设备,提高教师电脑操作技术
唐仁强老师提出,大部分教师还不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建议学校加强对教师电脑技术的培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三、后勤服务
1、提高安全意识,排除安全隐患
严若军、吴世忠表提出,要加强安全排查与治理力度,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建议对全校用电设备和线路进行一次彻底的检修,线路老化的部位要及时整改。
2、增收节支,开源节流率
王松柏老师提出要加强学校小工用工的管理,建议除水电、基建、大件运输及部分突击性事件用工外,对所有办公用品、公用物质等实行到班到人管理,大的损坏照价赔偿,小的维修人人负责,自己工作范围内的事情自己完成;建议老师从节约每一度电做起,建设节约型校园,减少有意的破坏和浪费,开源节流,增项增资。
3、改善教师办公条件
王钦平、张顺代表提出改善教师办公条件的提案,建议建设相对集中的教师办公室,便于教师集中办公和研讨,同时建议成立老师办公室的电子备课系统;
4、学校建设要科学安排,统筹规划
谢爱田、程炎代表学校建设要科学安排,统筹规,建议各项建设要不重复、不浪费。建议急需改造田径场,建议新建或迅速改造田径场、风雨棚及其它场地附属设施。
四、校园文化建设
1、关爱学生,提高升国旗和晨跑质量
高林强代表提出关爱学生,提高升国旗和晨跑质量的提案:认为学校升国旗、唱国歌活动应是非常庄重和隆重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全体学生都应无条件参与,都能感受到出旗、升旗活动的庄重。建议升国旗活动的地点应改为新篮球场,升旗台应选在办公楼前的适当位置,升国旗时学生应面对北方站立。
2、狠抓学生养成教育,让校园干净起来
喻安森、吴时焕代表提出关于狠抓学生养成教育,让校园干净
起来的提案,建议学校以营造高雅的学习环境为目标,对学生的文明习惯养成教育采取一些强制性措施。
3、健全家长学校、加强留守学生管理
罗明代表提出健全家长学校、加强留守学生管理的提案,建议学校完善 “家长学校”管理机制,并按章程落实相关教学内容与措施,学校及班级双管齐下,加强对“留守学生”的教育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