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业务工作总结
幼儿园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业务工作总结
幼儿园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业务工作总结
XX区XX幼儿园建园至今一年有余,整体业务管理从常规品质入手,从细节规范,来凸显办园理念,形成园所独特的办园氛围。盘点一学期的工作,在全体教职员工的相互支持与通力配合下,常规工作的运转井然有序,业务工作稳步提升。整体队伍显现出认真、踏实、积极主动的工作作风。
按照学年度工作安排,本学期重点完成各项工作的前期准备,应该说,在推进中有了很实际的收获,尤其在坚持上更加明显,速度、数量、质量都有了提高。
一、统一思想路径,相互支持、协调配合,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从管理层到一线教师各个岗位的新人比例都比较大,没有在一起工作的经历,人与人之间缺乏沟通与了解,团队之间的协调配合,各岗位新增人员对岗位职责与流程的熟悉,在开学初较短的一段时间内,都经历了一个自然的磨合与适应过程。但是,一致的思想方向,同样的目标追求,得当的应对策略,很快将各阶层人员调整到相互支持、互帮互助,协调配合的良性运转状态。这将为后边诸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氛围基础与人际支持。
二、坚持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在培训、实践中强化专业品质的提升。
坚持专业化发展,教师专业,以课程建设为核心,推动教育理论、专业行为及技能、专业成长三个维度的教师专业发展,在反复强化中让专业化发展首先成为大家的追求方向,在这个基础上再逐渐明确和提升。
(一)园本培训完成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途径之一
我园在过去一年的经验基础上,对园本培训做了大幅度的调整,力求培训有针对性、适用性与可接受性。
本学期培训工作初步具有了系统性与连续性。利用园所教师的专业特长,丰富培训内容,实现培训真正服务于教师的需求,例如园级骨干教师付XX《信息技术培训》、李XX《开展家长工作的有效措施》、保健医张XX《女性的养生与健康》等,不仅培训的内容有了拓展,也更能实际的走到教师的心中。同时因培训内容的连续与系统,也让教师对下次的培训充满期待,体现了培训的价值。从过去单一的解决教学问题,逐步过渡到关注教师的整体素养。
(二)外出学习拓展培训,创新服务专业
虽然本学期外出的培训人员较少,但是秉承三点进行培训,一是一人培训,多人受益。二是学习的内容在培训前进行梳理,学习内容主攻自己的岗位职责,副攻园所各部门工作的创意。三是定位不单单是培训学习,更多的是学而思,学习中找方法、找源头、找问题。所以在这一系列中,培训者的身份既是培训学习者,又是传播服务者,这样的效应带动的是整个团队,让专业渗透到每一件事、每一个活动中。
(三)深度学习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推进课程专业
《指南》颁布一年多时间,我们经历了二个过程的学习,一是自学阶段,印发《指南》,提出自学要求,达到熟悉《指南》的基本结构、内容及要求,结合教育实际进行初步解读,拎出困惑。二是实践应用与针对性学习阶段,每个领域进行培训、学习、研讨。在备课、讲课、评课中,一系列用的过程,老师们才发现看似简单的《指南》其实距离掌握还很远,在构建多元主题网络活动中,我们针对大家的问题,寻找突破。采取逐渐递进的方式,带领大家从“学”走向“用”,最终实现教师理论水准与实践能力的提升。
(四)让阅读支撑教师走向专业
本学期成立教师阅读小组,每月以不同的形式阅读、记录、反馈、交流。目的是教师专业阅读活动的推进,推动教师形成习惯、不仅是教师一项专业技能的提升也是传播正能量学习的一种方式。建立专门的读书交流档案,逐步推进中形成资源库。
三、扎实常规路径,从坚持走向标准
虽然我们还远远没有真正实现常规的标准化,流程化,但在坚持常规运行、坚持从基础工作开始中,形成了一种群体意识,做什么事情都要问个究竟,步骤是什么?负责策划活动方案的人,都要给出明确的定位、任务及责任落实的人员、位置、时间、要求的详细分配,与此同时,我们也形成了将有价值的工作尽可能常规化的意识,掌握了运用制度、流程来实现常规化的具体方法,将所做的工作落到位。
(一)教学观摩活动延伸的专业发展 本学期进行了两轮教学观摩活动,包括情景阅读教学观摩及指南背景下主题活动一课三研观摩,18位教师36节集体教学,按照备、说、讲、听、评五步环节进行,对教师组织教学的全程进行研究、指导、规范。在活动中,以主题活动集体教学为主,重点对“目标”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关于目标的定位追求、确立核心目标的意义、围绕目标给出主体策略、以实现目标为主的环节设计等问题,逐一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老师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些个心中的困惑与疑点慢慢清晰起来,本次教学观摩较好地实现了保教常规工作与教科研工作的结合,教学观摩活动成为老师们专业提升重要且有效的途径。指南背景下的一课三研采用预约式的形式进行,固定区域时间、固定参加人员,能给予教师充分的准备时间,同时也在激发教师的自主性,也能换角度的思考到备课、讲课、评课核心利益是自己。
(二)六一系列活动延伸的专业成长
六一系列活动的组织,首先我们重新审视了六一的定位,孩子的乐园,教师和家长只是支持者。同时也在检验着全体教师应对大型活动的综合能力,包括每一个活动的细节周全,管理者的组织能力,工作人员的态度、活动的安排等都看到了一种能力、一种品质。系列活动的设计与执行,实现的是三位一体同步运营活动,但是幼儿、教师、家长的收获各有不同。梦之创——园徽设计,家长与幼儿以鲜明的艺术感的方式把作品展示出来,让孩子进一步感知并理解艺术,同时了解幼儿园学校文化建设之园徽。这些呈现方式和充满童趣的作品将成为“梦的小世界”非常重要的组成。梦之爱——图书捐赠。是XX幼儿园第一届爱心捐助活动。文艺汇演中爱心捐助之图书捐赠启动仪式,积极传达爱心捐助的意义及效果,接受并感谢每一位捐助者。本次共接受捐赠图书146本,并投放到幼儿园的开放式图书区域。梦之行——低碳贝贝。音乐戏剧展播,是可以帮助孩子进入故事情节、成为故事角色非常好的平台。每周五的大阅读活动,是做好一切展播、表演的基础,而音乐剧的展播将成为孩子们的目标,和孩子们共同走向舞台,共同走进故事。梦之旅——梦开始的地方。以文艺汇演为独特背景的艺术氛围,让六一成为一次真正的浪漫之旅。幼儿、家长、老师全部感受、体验浪漫的六一儿童节。
四、定时、定人员,固化、坚持形成研究路径,凸显专业
每两周一次的课题研究已经成为习惯,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也成为XX课题组成员的工作方式,这种氛围是我们开展研究的重要基础。
本学期在教研中心的带领下成立区级课题《家长工作实践策略的研究》,园本课题《区域活动的有效策略研究》,课题成立以互惠为基本原则,在课题的探索与研究中,课题负责人带领课题组成员通过梳理框架、搜集内容、探讨形式、建立规则,并不断改进、补充,尽量使得课题内容更加全面、系统。研究目前只在进行中,其结果的价值尚且只是一种期待,但老师们在研究的过程中,积极的思考状态,相互交流、切磋,努力寻找更丰富的内容与理论的支撑却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良好平台。
五、坚持家园合作路径,实现家园同步成长。
家园合作,我们围绕两个核心点,思想认识的达成度、行动策略的有效性,也整体的推动中,呈现出积极正向的状态。聘请专家进行讲座;开放日活动更趋于常规,大家都真实地面对,从考查教师回到了对孩子的关注;亲子活动中家长的热情与活动的效果明显改善,很多班级实现了群体氛围,家长的问题家长们就能化解,避免了教师与家长矛盾的产生,同时形成了正向的班级氛围,负面的情绪及行为逐渐消失。这些案例在与家长交流互动中,又成为改善家长认知的有效的内容,以幼儿园为主的家园合作逐渐呈现出家长积极主动的态势,这真的很令人欣慰。
本学期启动了《爱心捐助站活动》和《每天亲子共读一本书》活动,亲子共读的启动中,70-80%的家庭,都形成了非常好的亲子阅读习惯,我们希望孩子的阅读能如同喝水、吃饭、睡觉一样,是人们生活的必须,而又习以为常,让阅读以潜移默化、持续不断地方式影响着每一孩子及家庭。
六、发现问题、找出问题,成长到专业的必经路径
(一)在主题网络构建中遇到诸多坎坷,例如主题网络的构建、主题课程的筛选等,问题的根源是否需要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思考。需要论证、实践、反思。
(二)一日常规课程流程、标准的梳理与验证,是否能辅助教师到岗位快速成长、适应。在一次次的践行中,不同的实现路径,同一目标,使这个集体形成了一种正气,不回避问题、就事论事、执着于做好事而非成绩的取得,这种风气也影响支持着整个业务团队。一学期结束了,感谢老师们付出,也感谢大家的坚守。
XX区XX幼儿园 二〇一五年六月八日
第二篇:幼儿园2015-2016第二学期业务工作总结
幼儿园2015-2016第二学期业务工作总结
幼儿园2015-2016第二学期业务工作总结
忙碌、欣喜、迷茫、顿悟交织成本学期业务管理工作的乐章,回顾这过去的半年,该对自己的工作作一反思、作一总结,本学期按照上级部门的工作安排及全园工作计划,结合本园实际情况,针对上学期工作中的不完善之处,计划安排了本学期全园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完成常规性工作的同时,要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重点工作,并扎实有效地开展园本教研,在快乐教研中,寻求教育教学质量更大的突破,使教师通过教研活动,在实践和反思中得到进一步地成长和发展”这一目标。
一、队伍建设
(一)大力开展师德教育。以师德培训为主线开展通识培训,固化培训时间;内容以“传承金幼文化”、“教师心理健康”、“教师的行为规范”等内容为主;以书记讲党课、师德专题讲座、故事讲述、竞赛评比等多种形式展开,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职工言语行为。如:举行记录我与金幼共成长和“金幼好人”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以第三方的视角发现身边的正能量,讴歌、赞美金幼的典型人物事迹和浓浓的园所文化。一年一度的“最美金幼人”评选,挖掘与发现各岗位教工身上的闪光点与感人举动。
(二)订规划结师徒。通过如何制定个人规划的培训,指导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制订个人三年发展规划并严格执行。在教师节组织隆重的师徒结对仪式,年轻教师从学科和常规两方面的拜师,通过以老带新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本学年我园两名教师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5名评为区级基本功一等奖,1名教师荣获东胜区“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
(三)队伍培养成体系。实行分岗、分层、分级培养机制,继续采取“请进来教”、“走出去学”、“实践中练”三步走方法,提升整体队伍素质开展专家、园本、外出等各类学习培训近400人次。
(四)推进“以赛促练”的练兵模式。“出台新教师基本功大赛方案”、“成熟教师技能大赛方案”,固化大赛时间(每学年的第一学期组织新教师基本功大赛,每两年组织一次成熟教师基本功大赛)根据成绩排名上报、推荐参加上一级的比赛。取消园内的组织的岗位练兵,以教师的自主成长为主。
(五)教师阅读活动深入开展。教师同读书目以《3-6岁发展指南》及上海二期课改的教师指导用书四大类(生活、运动、游戏、学习)的内容为主,通过教研联动,充分发挥了工具书的作用。自主阅读内容不限,以年级组为单位,每人每月至少读一本书,并在月底进行图书交换,督促老师们养成读书的习惯。工具书的有效利用为保教质量的提升保驾护航,自主阅读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人文素养。
(六)抓实外出学习的质量。要求外出学习教师认真完成“外出学习记录册”,学习期间利用园内的互动平台实时进行交流,返园后要进行高质量的二次培训。未按要求完成的取消其外出学习的机会。
二、教科研工作
(一)园本化的保教研究
1.问题教研,切实解决教师实际问题。在每个学期末,通过调查问卷和现场交流,确定下学期教研的内容和方式。
2.大小教研联动,实现以研促教。找准教师的困惑问题,采用“大教研把方向、梳理念;小教研重实践、理经验”的方式,有效开展保教研究,本学年两个园部的保教研究均以幼儿的学习活动为内容展开。
(二)围绕《主题背景下个别化学习的有效开展》的内容,大教研利用每月课程说明会、跟岗学习等渠道解决疑难问题,推行“2+X”主题背景下个别化学习材料投放模式。小教研依据年龄段的不同各有侧重研究,其中小班侧重生活教育,中班侧重语言领域,大班侧重数学领域。针对性的小教研活动既丰富幼儿的学习与体验材料,同时充实幼儿园课程资源库的内容。
(三)区级与园级重点课题的顺利开展
1.课题按计划推进。开学初根据两个立项课题分别召开课题组会议,按照课题研究计划,采取有效措施分头实施。区级重点课题《园本化蒙古族音乐文化课程开发与研究》按计划推进研究进程,目前形成了小、中、大年龄段六个主题故事,原创音乐教案35篇,PPT 课件7个,收集主题教学音乐38首,论文一篇。园级重点课题《户外体育器械一物多玩》本学年实施了四个体育器械的研究,分别为呼啦圈、杆、布、椅子,共收集了31个成果,其中每一份成果都包括视频、游戏说明和小故事,指导性和示范性比较强。
2.幼儿足球研究火热进行中。本学年,成立了足球工作室,并开展幼儿足球游戏的专项课题研究,重点研究每周两次的普及性足球游戏的设计及其实施;坚持以“玩转足球,快乐成长”为核心,确立了“普及+提高”的教学模式,本着“寓教于乐,培养兴趣”的教学思路,形成“211”普及与 “311俱乐部” 提高活动形式,将足球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发扬足球精神,实现足球育人。
3.教科研成果实现新增长。本玩教具以科学领域为主,共收集玩教具72件,另外收集了保育教师制作的生活类玩教具18件。这些玩教具来自老师平时教育教学中,实用性、探究性、推广性较强。评出优秀教育随笔23篇,优秀教学活动设计35篇,优秀心得体会21篇,特色成果奖13个。另外,武穆老师的燕鸥足球队队旗、队徽与马昊杰老师的吉祥物卡通造型被幼儿园采纳并推广使用,荣获设计奖。与上年同类相比不仅在数量上实现了增长,在质量上也有明显提升。
4.课程资源库日渐丰满。经过又一年研究、积累与梳理,幼儿园的课程资源库不断充实,形成比较系统完善的《幼儿园主题课程资源包》、第二学期《幼儿园主题教育个别化学习材料包》以及《艺术教育教育课程资源包》,课程资源库的进一步完善,为教师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坚实保障,推进幼儿园数字化管理进程。
三、保教工作
(一)强化课程领导。1.加强课程开发组建设,成立幼儿园课程领导小组,切实发挥小组在幼儿园课程研究和实施过程中的引领作用,使教师在实践、研究、反思中教育观念得到有效提升,教育行为得到切实转变。2.加强“园本艺术特色课程”建设,通过日常艺术教育与艺术节、艺术主题月等形式,丰富和完善幼儿园特色课程内容。3.全面落实课程、建立评价机制。开始尝试构建课程评价机制,并确立以进餐流程为突破口,保教处与保健室联合齐抓共管,开创了保教结合的良好开端。
(二)优化课程实施。1.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围绕《指南》,结合班级和幼儿本身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主题课程中的不符合实际的课程内容,争取做到一日生活皆为课程,如:小班九月份主题《宝宝乐》中,根据幼儿刚入园,焦虑期较长,生活自理能力较弱,老师们在集体备课中及时将原有内容更换,调整为与实际相符的常规教育及自理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的内容。2.开展《让课程烹饪童年的味道》为主题课程实施方案修订研讨会。对我园课程实施方案(草案)进行进一步修订完善,重点在生活、运动、游戏、学习四大类活动的时间分配与具体活动做了细化安排,以便更好的指导老师,实现方案引领作用,避免课程实施的随意性。
(三)开展教学评优,促进教师成长。通过教学观摩、区域观摩、年级组教研等形式,开展集体活动、区域活动评比。
(四)继续加强常规管理和幼儿园一日活动流程的管理。借助专家细化的一日流程的标准,各环节以视频影像的形式呈现,实现资源共享,让新教师有章可循。逐步实现幼儿园的标准化管理。
(五)改革教师考核形式。在原有的考核基础上,金融部在下学期尝试以教师自评和年级组长考评相互结合的形式进行,推进幼儿园“自评为主,他评为辅”的考核评价机制,提升教师自主管理水平。
四、艺术部工作
(一)完善了“艺术教育工作标准”及艺术教师的考核细则,明确艺术教师的工作要求及标准。
(二)加强对艺术教师的指导,定期组织艺术教师的教研活动,以交流教学反思,构建课程为主。提升艺术教师的教研能力及课程的架构水平。
(三)加强“园本艺术特色课程”建设。将艺术节、艺术月以及日常艺术教育(集体、区域)等相关的课程内容整合,形成具有园所特色的课程资源包。
(四)特色课程与五年园庆暨校园文化艺术节两项活动相互整合,一方面避免活动多干扰教学,另一方面借助活动对特色课程进行一次很好的检验。
(五)继续积累和创编“金幼艺术教育园本教材”。由艺术部牵头,积累音乐、舞蹈、美术各类活动经典案例,每位艺术组教师与艺术学科教师期末上交经典案例5-6篇,并上传课程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
五、家长工作
本学年继续按照各项家长工作制度开展工作,保持了上学年的优势,不断创新家园共育工作,提高教育质量。
(一)组建家教讲师团。讲师团由行政领导与骨干教师组成,各成员依据各自特长自主认领幼儿园家长学校培训课程主题,形成我园家长学校课程的初稿,部分课程实施后效果良好。同时为了提高整体教师指导家教水平,邀请教育专家走进幼儿园为全园教师做了家园工作专题培训。
(二)改变家长开放活动形式。由传统的每个学期半日开放到小中大六个学期依据幼儿年龄特点与发展要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放,并注重开放前后对家长的引导与培训,让家长开放真正实现促进幼儿发展,促进家园有效合作。
(三)班级特色促发展。各个班级依据本班实际,确定班级重点与特色项目,家长会上家长与教师共同制定工作计划,借助微信平台、校信通、餐前分享与专题分享会等多种形式积极与家长互动,形成家教合力。
(四)家长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志愿者活动一如既往地受到家长的欢迎,与孩子们一起劳动,一起环境创设,一起庆祝节日等各类家长活动开展的热闹非凡;尤其本学期新增加的足球志愿者们,活动效果更是突出,不仅解决幼儿园足球师资资源匮乏的大难题,更是为家园共育开辟了新道路。
(五)早教进社区每月一次公益活动成常态。从上学期的社区孩子走进幼儿园,过渡到下学期早教教师走进巴音社区送教,创办社区儿童日,已经成为常态化的活动。同时,我园党员与骨干教师还积极参与社区各类公益活动,很好地将公办优质资源向社区延伸。
六、手拉手互助提升。
积极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互促进,共成长。本学年,我园加大了对手拉手民办园及基层幼儿园的帮扶力度,接待外盟市参观学习及调研178人次;来园挂职学习33人次;手拉手帮扶活动参加人数145人次;旗区姐妹园参观116人次。通过开展培训、教学研讨、入园指导、送教进园等形式充分发挥我园的示范园的引领辐射作用,同时提高我园教师队伍的带教能力。
七、不足与思考
主要问题:自身理论水平、业务指导能力、管理经验薄弱,整体的谋划少,即使有想法也不够大胆,造成工作的时间虽多,但效率不够高。具体表现:
(一)预约式教研未完成
本学期原计划要进行一次和教研中心的预约式教研,但由于工作任务紧凑,未抽出时间去筹划组织。
(二)教科研激励机制没有出台
教科研室其它的制度经过修改已经全部完成,但激励机制没有形成,因此,选入资源库的教学成果没有进行相应的奖励,将于下学期完成。
一学期的工作是忙碌而充实的,在园长的支持下,教师的配合下,我们基本能够将业务计划进行有效落实,不够的地方也及时调整完善。我们有信心在全园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
第三篇:2006学第二学期业务工作总结
塔城市第五小学2006学第二学期业务学习总结
本学期是不同寻常的一学期,课改的继续推进、新课程的深入实施为我们带来了改革新气象。在不断的学习、研究、实践中,我们的观念在不断转变,我们的行为在不断更新。
一、抓素质提升
1、本学期教师继续研究新教材,提升教师活动整合意识;在教研组中开展听课、说课、评课活动,提高教师对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能力。教师们积极参与群体学习和探讨。注重了案例的收集与研究工作。
2、将学习与研究“新教材”作为教研研究的前提与基础。我们学习了新教材实施中的组织形式并进行观摩学习和研讨。
二、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课改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鼓励课程方式的求异,本学期本着尊重教师尊重学生特点的原则,开展一系列贴近孩子生活的、孩子感兴趣的主题活动,并进行教学案例交流、设计等,在评比交流活动中不断充实新内容。这个过程是对原有经验的反思验证,促使我们教师在不断的实践、反思中获得新认识,求得新发展。
三、加强培训,互学共进
教育改革日新月异,新的理论、经验是宝贵的财富,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应强化信息意识,注重信息的采集、研讨和利用。培训是教师培养中一块重要的内容,它的形式是多样的,途径也是多渠道的。我们安排骨干教师参加区级骨干教师的培训学习,促使其尽快成长、成熟;安排教师去兄弟学校学习,使教师有更多学习、观摩、交流的机会,让全体教师都有学习的机会。并进行校内示范课、汇报课,让全体教师交流、鼓励大胆质疑、发表不同看法见解,畅谈各自独特的意见建议,理清课改新思路,从而有效促进自我发展和提高。
四、以家校共育为基石,不断开创家教新路
家庭、学校是学生发展的二大环境,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微而复杂的任务。近几年来,我校重视家长工作,将其列入教研工作的议事日程,树立大教育观念,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结合起来,期望形成1+1>2的合力。
1、加强沟通交流,达成共识同携手
随着家长素质的不断提高,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甚至超前于教师,家长已不再满足于在教师的指挥棒下转,迫使我们教师不断反思当前家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树立起做家长工作的新观念,建立与家长的新型关系,变教师教育家长的单向活动为主动与家长联系、沟通的平等的双向活动,这种平等关系拉近了教师与家长间的距离,发挥了家长的能动作用,使他们主动与教师沟通、配合教育。
2、结合课改热点,提高素质共发展
家长身上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做为教师只要充分挖掘这些教育资源,利用其为教育服务,定会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实践证明:只有将理论同教育实践真正联系起教育工作才能得以完善。本学期我校教师在深入实践新教材的基础上,重点进行了专题研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现场观摩、互听互评、专家指导等提升教师整合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面对教学过程中所产生各种问题与困惑,通过针对性、重过程和实效性的研究,努力提升教师实践、思考、研究与反思的能力,从而加快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塔城市第五小学
第四篇:幼儿园第二学期业务总结
幼儿园第二学期业务总结
本学期我们依据幼儿园发展规划,以区研训部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园务计划为统领,以园本培训为载体,着力推进幼儿园基础性课程建设,稳步开展保教与师训等工作,促我园保教工作的规范开展,促我园师生的和谐发展.现就本学期的业务工作进行回顾与总结:
一、课程管理重规范
1.开展三位一体联席活动,规范一日操作
在一日操作过程中,我们协同保健老师一起,就“幼儿午睡、运动”环节中的三位一体配合工作开展了系列的研究.我们通过保教协同联席会议,老师与保育员对各环节操作的流程和要求、站位与职责进行研讨,确立操作文本并进行了现场的调控和完善,继而出台相应的规范操作指南.如今,我们每个班级的教师和保育员对于这些环节中自己的职责有了更为清楚的认知,同时也明确了不同时间点自己的站位.虽然两位教师和保育员的站位、职责不尽相同,但三个人的工作目标和方向是一致的,在三位一体的密切配合下,我们的工作既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又体现了保育和教育不分家,规范了一日的操作.2.落实课程审议制度,明确质量监控机制,保障课程质量
主题计划书研定机制:为了确保课程实施的规范性、平衡性、有序性,利用组长例会,依据主题实施脉络,围绕主题计划书框架,加强了对教研组主题计划书研定实施的管理与指导,建立由上至下、由下至上的循环反馈分析链,从而把好课程实践关.教研组周周论机制:在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不均等的现状下,我们推出了教研组学科带头人岗位助推个体能力,实现均衡发展及减负增效的工作效应.本学期我们推出周周论机制,对下周要开展的活动学科带头人进行说课,把握目标价值,协同组员进行教学准备,推动集体活动的有效开展.同时我们加强了对已经开展的集体活动反馈交流制度的实施,强化在反思中敦促教师积累并不断丰富教学经验.组长例会月月控机制:本学期我们对周周论中班级课程实施出现的亮点与问题,结合组长进班级、行政值班、业务园长日常监控以及专项监控进行汇总梳理.剖析薄弱点,明确要求进行调整于优化.对亮点进行表扬与肯定,提供平台进行园级经验介绍等(如:徐文——如何创设自然角等),提升了课程实施质量.3、巩固前期成果,常态室内运动规范实施
本学期我园为了保障幼儿在特殊天气里也能有充分的运动时间和活动空间,提高幼儿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根据天气情况常态开展室内运动.各年龄段是室内运动负责人根据年级组实施情况,汇总后每月进行阶段调整.因地制宜,巧妙利用教室、公用走廊、楼梯、活动室等环境,开展了充满童趣性、挑战性的室内运动,保障了课程的规范实施.二、课程实践优行动
本学期以“翻转视角,优化自主性区域运动的实施”开展园本实践,我们立足本园,对区域运动进行自查与反思的过程中,寻找问题,进行反思,聚焦课程实施核心者——教师,其症结来自区域运动观察缺专业、环境材料缺保障、运动组织缺自主,所以必须园级规划、资源保障、专业支持,以推进教师、落到孩子.1.理念引领,明确定位
我们研读并明确了新课程中关于运动板块的相关要求,如新课程强调培养幼儿对运动的兴趣;强调幼儿体质的增强和综合运动能力的培养;强调充分利用各种自然因素进行锻炼,开展富有野趣的活动;强调在运动中培养幼儿大胆、自信、勇敢的个性心理品质.以此我们尝试对我园区域运动活动进行了重新的思考,并定位为:自主性区域运动,强调快乐自主.这里的快乐,是追求幼儿的乐玩,从而使孩子们在区域运动中积累运动经验,促进动作发展,萌发运动兴趣.2、实践推进,观察自省
明理念、有规划之后,付诸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资源整合、群策群力、调整优化、携手共进的过程.我们的教研组进行了运动环境的分析与创设,着手运动材料的整理与优化;我们的教师层面进行着实践与思考.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区域运动活动质量得以稳步提升.(1)让孩子们的运动更自主
打破区域材料摆放的固定模式,每个场地都会成为孩子自由发挥的场所,孩子比我们预想的会想会玩,他们随时随地都会迸发出新鲜、新奇的运动形式.幼儿的自主解放了老师,我们看到:教师退后了一小步,幼儿前进了一大步.具体表现在三方面:
第一,体现开放.我们打破了原有的“三定”,转化为“三不定”:“不定内容”、“不定材料”、“不定玩法”.根据动作发展提供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材料,幼儿可以自由选择活动内容,自主创设运动场地、自由选择玩法,“三不定”的形式使有限的活动内容和材料变得更加开放、更多组合,为幼儿的多种体验提供了可能性.第二,不断调整.体现在两个角度:首先,幼儿能从玩伴身上受到对材料操作与运用的启发,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运动方式与行为,积累更多社会性交往经验;其次,幼儿能根据自身运动的能力不断的调整材料,实现材料的重新组合,改变运动的难度,从而更好的满足自己当前的需要,提升了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第三,关注创造.内容、材料、玩法的开放为幼儿进行创造性活动提供了前提,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经验自主组合、调整材料,不断生成新的玩法.拓展了区域运动的多元化发展,满足幼儿的多样化需求.(2)看到孩子们别样的精彩
第一、幼儿由被动变主动
我们发现,由于材料的固定摆放、动作的重复练习,幼儿投入运动时的情绪并不十分愉悦,仅仅是老师让我这样玩,孩子们的运动比较被动.而优化后的区域运动,孩子们会自发地将各种材料组合到一起,根据自己的意愿创造性地进行活动,在玩的过程中,他们还会不断调整、不断变化.主动活动中,孩子的情绪变得愉悦,运动兴趣得以激发,运动经验不断丰富.第二、动作由单一变多元
对照《运动活动自省表》,我们发现,以往的区域运动,由于运动环境的固定,引发的动作也相对单一,如长凳路的创设,竹梯路的摆放等,引发的均是孩子们走平衡的动作,幼儿动作练习比较单一.因此,在围绕关键要素“幼儿能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运动方式吗?”等方面进行自检时,我们的回答只能是“否”.教师放手后的区域运动,孩子可以随心所欲地玩,也出现了许多教师无法预知的可能,如:垫子铺在地上进行的是钻爬和滚动,当孩子们将它竖着围起来时,进行的是投掷和跨跳;竹梯平架着走平衡、跳格子,也被竖起来成为了钻爬、跨走的器械;油桶能滚动、也能架梯子来爬行或练平衡……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着运动方式,他们运动着、发展着.第三、孩子们的发展更全面了
在不断地探索中,孩子们积累了许多运动经验,运动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个性品质也得到了培养,综合能力得到了发展.两个小伙伴共同前行着,他们相互学习,分享着经验;当看到人多的区域,有的孩子迅速离开,寻找新的路径;当两位幼儿迎面相遇时,一位马上调头,避免了碰撞;当前行中遇到了困难,幼儿观察着、判断着、分析着自身是否能胜任……
(3)辩问题成就专业成长
富有开放的运动环境,为孩子们的自主运动创设了条件,提供了场所,也为教师创设运动环境进行了实实在在的减负.但是,减负的同时,我们更需要思考如何增效.让孩子们自由地运动,并非就是简单的放任自流,面对新理念的冲击,我们不仅要做学习者、传播者,我们更要成为有思考的实践者、推进者.作为专业人士,我们更需要加强观察与分析,用专业的眼光来观察分析幼儿的运动行为,给予孩子们更多的支持,适时适度地推进幼儿的发展,唯有如此,才能更有效地实施运动课程,更好地提升运动品质.所以我们要实践,更要自省.第一、基于观察,分析调整活动材料
第二、基于观察,分析确立介入时机
第三、基于观察,分析优化指导策略
3、感悟反思,深入推进
通过实践,如何优化自主性区域运动活动质量,我们有了一些收获与感悟.感悟一:要为孩子的发展寻找依据
__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关于幼儿运动的宗旨究竟是什么?其宗旨是以促进幼儿健康和尊重幼儿生命为重要前提,以培养幼儿对运动的兴趣为重要目标,提高幼儿身体素质、动作协调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为幼儿健康的体质奠定基础.上述内容是运动活动中孩子发展的依据,我们要加强学习与领悟.感悟二:要为课程的实施寻找依据
__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关于运动实施的要求究竟有哪些?关键词: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富有野趣、主动参与、个体差异、安全有效等.这些内容,为我们的活动实践指引了方向、提供了依据.弄清楚,搞明白了,才能有据可依,才能少走弯路,事半功倍.在专题研究的引领下我们在行动,我们的自主性区域运动活动质量也在稳步提升.但是,我们也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改进的地方,如我们如何在幼儿运动中更好地实践“多观察、少指导、真帮助”,在观察后,如何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优化教育行为,有针对性地给予幼儿支持等.探寻幼儿发展的需求,仅仅靠一个学期的实践是不现实的.这一定需要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依然任重而道远.三、基地工作亮特色
作为第四届区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园,在区文件精神的指引下,我们精选指导教师,组建指导团队,朝着基础有创新,培训亮特色的“智慧引领”方向不懈的努力着.1、基础培训,科学链接
第一、针对任务,统筹链接.针对见习教师培训的4大板块18个要点我们召集指导教师结合之前带教中的经验与问题,结合实际工作的具体要求,进行细化分析,力求做到培训内容与培训时间的匹配性,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的适宜性,培训内容与培训手册的对接性.第二、针对培训,机制链接.为使培训工作有效有序,我们针对指导教师提出了“研、行、评”的工作机制.对见习教师推出了“学、行、思”的浸润式培训机制.通过“研、行、评”及“学、行、思”两个三环节的循环跟进,加强了培训与学习、实践与思考的紧密联系,促进了培训实效与教师发展的同步提高.第三、针对实际,信息链接.见习教师在基地学习的时间有限,为了及时了解新教师的学习情况,帮助新教师解决实际中的问题,于是我们创建了微信群等信息沟通平台进行链接.我们把链接分成了两部分,一个是专业信息,一个是一般信息.2、特色培训,课程研发
我园是__区数学研究小组活动基地,20__年提出了“自主性幼儿数学活动”的研究项目,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已整理了《__区幼儿园数学教学指导手册》《优质集体数学活动方案集》两本册子和大量优质活动录像、优质操作材料.在这几年的区见习教师培训基地培训中,努力探索与开发对幼儿园见习教师教师数学教学实践培训课程,旨在帮助见习教师在实践中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掌握开展幼儿数学教学活动的基本方法和关键要点,最终能设计和组织幼儿园各类数学教学活动,并使之有效.目前我们构建的课程结构已有4个模块8个单元.三、文化浸润、润物无声
第一、锤炼梯队,增实力聚合力,文化塑人
借助我园的“慧教学工作坊”骨干教师团队的力量,让新教师共同参与骨干教师一课三研的“研”“论”“观”“辩”的过程,让她们在浸润参与中,明白“思考+行动”的重要性,感受“研”方案时的严谨、“论”活动时的细致、“观”幼儿发展时的重点、“辩”活动时的多元思考.让新教师明白一名成熟教师的成长,不仅来源于学习,更多的需要积淀.第二、多样平台,重研究促行为,活动育人
岗位练兵活动、研究活动的切入、闻书香找定位活动,引导她们将特长辐射,能者为师,在润物无声中引发新教师不断奋进,调整行为,提升技能.在参与互动中感受团队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力量.“智引新师,慧领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暨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学校的创建对我园而言是不断自我挑战、自我加压的契机,我们将结合已有工作经验,力争把我们的“基地”建设做得更优、更亮.四、存在问题与努力方向:
一个学期以来,尽管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些许成绩,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1.课程实施的规范与质量还需进一步提升.虽然我们在课程管理与实施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教师的课程规范意识在逐渐提高,但是课程实施的规范性上存在着反复性,课程实施的质量还有待提高.如何通过课程审议制度,建立与优化长效管理机制,强化一日活动规范操作,落实常态化的管理与监控提高保教人员规范操作的自觉性,保持常态化实施有待进一步强化.2.自主性区域运动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通过本学期的园本研训,我们的自主性区域运动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随着暑期两部运动及野趣场地的进一步改造,以及我们如何在幼儿运动中更好地实践“多观察、少指导、真帮助”,在观察后,如何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优化教育行为,有针对性地给予幼儿支持,探寻幼儿发展的需求还需进一步的深入实践与感悟.3.专用活动室使用效应有待加强
专用活动室活动的管理有所怠慢,环境材料内容的更新滞后,(特别是新理想部)未能保证活动正常有效的开展,真正体现活动室的价值,推进孩子的均衡发展.下学期工作思路
1、保教研究:继续深入推进自主性区域运动的研究.强调观察与分析,注重学习故事的撰写,关注幼儿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教师专业能力的进一步提升.2、课程建设:
(1)继续加强三位一体规范操作,提高共同性课程实施的有效性,期末评选“最佳拍档”.(2)加强专用活动室管理,确保课程实施,推进孩子的均衡发展.(3)进一步落实课程审议制度,优化周周论等质量监控机制,发挥教师课程实施的主观能动性.3、队伍建设:
(1)完善积分制管理,鼓励教师自主发展.(2)提供外出学习机会,发挥骨干引领与辐射作用.
第五篇:2006学第二学期业务工作总结
2006学第二学期业务工作总结
本学期是最为忙碌与紧张的一学期,是充满了挑战与考验的一学期,因为我们全园上下共同迎接了上海市教育评估院专家对我园申报的上海市示范性幼儿园的评估,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专家的当场反馈可知),上海市06网作了“我园基本通过上海市示范性幼儿园评审”的公示了。由此,我也在与大家的合作共事中更感那是初有成效的一学期。下面我就围绕期初提出的“加强培训、优化环境、研究课堂、共同发展” 四方面进行学期工作的回顾与总结。
一、加强培训 加强培训与学习、实践与锻炼、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幼儿园队伍建设的主要方法和成效。因此,本学期我们尤为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
(一)园本培训
本学期我们围绕示范性幼儿园创建中必须与教师共同梳理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园本培训。我们进行了“幼儿园三年发展规划”的解读,理解了“幼儿园和谐发展”的内涵;也进行了“渗透式科技启蒙教育课程方案”的再培训,在交流、互动中更清晰了解了我园“渗透式科技启蒙教育”的课程理念、课程基础、课程结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组织与实施策略、课程评价等。
(二)外出学习
在教师的成长中,除了园本培训外,也离不开专业机构的培训学习,它有助于教师开阔眼界,更新专业知识,及时了解教育信息等。本学期幼儿园继续为教师创设了多种外出学习的机会,如上海市李慰宜培训中心的数学、科常、美术、运动、环境等学习;区幼教中心组(互助组)、教研组长研修班学习;区雏雁俱乐部学习等。
外出培训中的最大亮点是培训资源共享化,即培训者能将培训内容通过资料交流、课堂交流、研讨交流等进行传递,最大程度实现了共享。
(三)师徒带教 本学期,我园教师间的师徒带教更关注原有带教基础上的发展,尤其是立足课堂实践上的带教和共同发展,因而师徒间共同切磋活动设计的多、相互观摩活动的多、毫无保留意见的评析多。
本学期师徒带教最大的亮点是将带教落实在教师的基本功上即课堂实践上,从而促进了教师活动设计能力、课堂实践能力、反思能力等多种能力的提高。
另外,本学期,小组式的专题研究学习如首席教师胡筱彦主持的课堂研究工作室、朱桂芳的区级数学研究组等也有序进行,王萍、蔡慧红、汪宇、秦岭等分别参加。他们围绕主题背景下的计算活动、非正式计算活动中材料的投放等进行研究,从而使我园教师对“科技与数学相结合”的实践研究有了新的起步,也带动了园内其他教师的实践、研究、成长。
二、优化环境
在上海市示范性幼儿园的创建中,优化环境可以说是我们的基础工作,也是我们的关键工作。这里的优化环境包括研究环境与课程实施环境。
(一)优化研究环境
1、变革同质研究组。
同质研究组在上学期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变革,在变革中进行常规运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师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锻炼培养了一批研究骨干;形成了一些条线课题;促进了幼儿园课程园本化;形成了幼儿园课程研究的核心力量。幼儿园小、中、大“渗透式科技启蒙教育教参”就是同质研究组研究物化的成果。
2、创设关爱、和谐的环境
荣乐幼儿园和谐环境的构建从园歌、园徽的征集、解读开始。我们发动全园教工、家长征集园歌,解读园徽。如今,凝聚着全园家长、教师智慧的体现着幼儿园发展特色与精神面貌的园歌已经在园内唱响,成了小朋友每天欢歌跳舞的最爱。
(二)优化课程实施环境
1、优化了幼儿园大环境。如在幼儿园的楼道上创设科学家的发明、生活小常识等环境,在走廊内提供幼儿操作、探究的环境:音乐墙、拼版、操作管道、玩水、玩沙、齿轮转盘等,各层面的走廊上设置了多种形式的操作墙面:摸摸看看、小脚丫踩一踩、转转玩玩、小球赛跑、拼图游戏等,这些操作材料将科技启蒙教育的理念进行了渗透,以有趣的游戏形式,提供给幼儿,极大的满足了幼儿好奇探究的欲望。
2、优化了活动室环境。本学期,在班级环境的创设中,教师依据主题开展进行了环境的整体设计,突出了墙面、地面、空间的合理利用,考虑了主题与非主题材料的投放,体现环境创设中的丰富而不是满、环境的可操作而不是摆设、环境的和谐而不是五彩缤纷的指导思想。
3、创建家园互动特色专区。幼儿园利用楼梯转角处的小空间创设了两个亲子活动区:亲子棋类区和亲子阅读区。家长和孩子可以利用来园、离园的时间随时入区游戏,幼儿园提供蕴含科技成分的书籍、棋类等,并对材料进行阶段性的更新从而满足家长孩子的活动需求。
优化环境,确保了教工在温馨、关爱的环境中愉悦工作,幼儿则在丰富、游戏化的环境中自主表达表现。
三、研究课堂
本学期,我们的课堂研究主要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围绕“主题活动开展中高、低结构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开展,小、中、大分别研究了“教师在高低结构运动活动中的观察与回应”、“学习性区域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小班区角活动中材料投放的适切性研究”等问题。研究以相关理论为指导,以课堂实践为基础,以交流、共识转化成有效实践为总旨,取得了一定成效。
1、共识了活动中材料投放的适切性
2、感悟了活动中教师观察的重要性
3、收获了活动中教师指导回应的策略性
四、共同发展
1、幼儿园在争创上海市示范性幼儿园的过程中办园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得到家长、社会的认可。
2、教师在接受验收挑战的过程中专业化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教育环境创设能力、课堂组织与实施能力等得到专家的普遍肯定。
3、幼儿发展全面、均衡,文明、礼貌、有自信心,好奇好问,敢于质疑,活泼、开朗,表达表现自然、大胆,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
五、下学期工作思考
1、加强幼儿园的课程建设,尤其是对课程实施方案的构建与运作。
2、加强幼儿园队伍建设,尤其是对区“学科名师”、“教坛新秀”的管理。
3、加强幼儿园课堂研究,尤其是关注研究的实效性,即研究在课堂中的落实与对幼儿发展。
2007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