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河镇埠口小学未成年人“治未病”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12 13:44: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程河镇埠口小学未成年人“治未病”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程河镇埠口小学未成年人“治未病”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总结》。

第一篇:程河镇埠口小学未成年人“治未病”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总结

程河镇埠口小学未成年人“治未病”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总结

“治未病”是祖国医学对预防思想的高度概括,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都有重要意义,这种强调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同样适用于学生管理,我校将“治未病”的思想融入到学生管理之中,对未成年人存在的问题进行提前干预、教育与有效引导,有利于杜绝不良行为发生,净化学风校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构建和谐校园。

首先我校心理咨询人员对中高年级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现状调查问卷,在省心理咨询的协助下对本校教师进行了心理画测试,了解师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针对师生的实际情况对全员教师进行了心理健康讲座。为我校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使广大教师明确了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工作的目标,理清了团体心理辅导的工作思路,有效地提高了广大教师辅导技能和水平。

我们第二步对部分学生家长进行了团体培训,引导家长“要当好自己孩子的心理医生”。现在,大多数家庭中只有一个或两个孩子,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出现对孩子的溺爱和纵容,使得许多小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差,散漫成性,厌学情绪严重、自控能力差,导致部分学生逃学、早恋、打架斗殴,甚至敲诈勒索、抢劫等,最终走上违法违纪的道路。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土壤,孩子的心理成长与家庭教育密切相连;很多孩子缺少的不是物质上的需求,而是缺少父母的理解和关心。因此父母要经常看一些有关家庭教育书刊,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每天抽一定的时间来陪伴孩子,跟孩子讲讲话,谈谈天,静心听一下孩子的心声,和孩子一起探讨分析遇到的困难,给孩子一些引导和帮助,是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升的一个非常好的途径。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正处于迅速成长阶段,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诸多不稳定性和不成熟性,会出现依赖和独立的矛盾。作为老师和家长应善于发现苗头,及时、科学地进行干预,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防治心理疾病发生,避免他们出现性格孤僻、烦躁、抑郁、恐惧、休学、出走等行为。中医学“未病先防”思想关键就是在“防”字上下功夫,由被动应对向主动应对转变,由事后采取措施向事前干预、调节转变,由心理障碍疏导、心理疾病医治向心理问题预防、心理健康管理转变。加强对“问题”学生心理矫正,增强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使他们以一种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境、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学习和生活。

随着现代通讯的飞快发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采用了形式多样的形式进行。我们利用网络、QQ、手机、电话等手段与学生进行交流,利用暑假时间通过网络QQ的形式,传送心理辅导资料,让孩子们在假期和家长一起聆听著名亲子教育专家岱东老师有关“自我确认,如何减轻学习压力的”原声教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自立、自理、自主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使学生带着健康的身心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同心协力做好这项工作,我校心理辅导室为了贯彻落实“治未病”工作,利用假期和双休日,对学生大面积进行一些校外活动,对各年

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带领他们来到户外进行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孩子们也能在大自然中放飞自己,健康成长。学校心理教育管理过程中,不能苛求一次性药到病除,要做好“反复”的思想准备。需要家庭、社会各个职能部门的大力协助,我们的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工作才能越做越好。

程河镇埠口小学

2013年6月

第二篇: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治未病”实施方案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治未病”实施方案

“治未病”理念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来的防病养生谋略,它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想好能够采用的救急方法,这样才能掌握疾病的主动权。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工作要落实“未病先预防,有病防病变,病后防复发”的“治未病”核心理念,团结全校广大心理健康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有关医务工作者,通过网络、电话、授课等多种形式开展心理辅导和专题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建立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从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推广,促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与人格成长。

一、未病先防——重视未成年人心理及行为的教育引导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为全校未成年人提供免费心理健康辅导,利用专业知识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提供科学维护,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提供长期的保障,个体的长期咨询辅导服务和心理咨询师长期的稳定服务相结合,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二、见微知著——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及行为的疏导 1.书信辅导。对通讯不便的未成年人,或喜欢书信方式的未成年人通过书信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服务。辅导站根据咨询内容指定专人或按照咨询者意愿及时回信答复。

2.群体辅导。根据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共性的问题,以及大的背景事件(如小考)等,以班级、年级、学校为单位进行群体性的辅导。3.团体心理。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以促进良好的适应与发展的助人过程。每年至少开展1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通过团体心理辅导落实“治未病”理念。

三、已病防变——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及行为的矫正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坚持保密性原则,对未成年人所咨询的个人资料、事件保密。对于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未成年人开展电话咨询、现场咨询等方式等进行辅导与治疗。

1.电话辅导。辅导站开通心理热线电话(0797-8373299),向社会公布,通过电话接待心理健康辅导。每周一至周五8:30-17:30,接受每名辅导电话时间每次不超过30分钟。

2.当面辅导。由心理健康辅导志愿者采用一对一或一对多等形式免费向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健康辅导服务。当面辅导时间和地点要事先向某一咨询师或志愿者进行预约。

3.网络辅导。在大坪明德小学,通过网络,未成年人可以选择自己信任的心理老师,约定网络咨询、电话咨询或者面询,也可以通过留言让辅导站人员帮助选择。未成年人、家长或者关心未成年人成长的人士可以写文章在网上发表,与大家共享。

第三篇:小学落实“治未病”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XX小学落实“治未病”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2012年

为了有效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同样适用于学生管理,对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提前干预、教育与有效引导,有利于杜绝不良行为发生,净化学风校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构建和谐校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一学期来,我校十分重视落实“治未病”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一面就这方面工作做简单总结。

一、以人为本,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和学生的人格健全。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以及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化,无疑给教师的心理和行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如何帮助教师应对社会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新挑战,排除消极心理,优化心理状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已经成为学校必须重视和关注的问题。我校提高了认识、更新了观念,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心理健康常识,指导教师树立自我保健意识与学会调适良好的心态,并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关注教师的心灵世界,注重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积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努力为教师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提供支持性的心理环境。同时,进一步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实

施素质教育的着力点和提高德育工作实效的突破口,着眼于每个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心理潜能的开发,不断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未病先防——重视学生心理及行为的教育引导

小学生正处于迅速成长阶段,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诸多不稳定性和不成熟性,会出现依赖和独立的矛盾。作为班主任应善于发现苗头,及时、科学地进行干预,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防治心理疾病发生,避免他们出现性格孤僻、烦躁、抑郁、恐惧、休学、出走等行为。中医学“未病先防”思想关键就是在“防”字上下功夫,由被动应对向主动应对转变,由事后采取措施向事前干预、调节转变,由心理障碍疏导、心理疾病医治向心理问题预防、心理健康管理转变。我们要依托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加强对“问题”学生心理矫正,增强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使他们以一种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境、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学习和生活。

三、见微知著——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及文明行为的疏导工作 作为班主任应善于收集、掌握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在一些违纪、违规案例还处于“酝酿”阶段就将其处理在萌芽状态。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深入学生当中多留心,勤观察,勤做笔记,善于思考与学习。班主任要为每一个学生备课,更要细心、全面的为“问 题学生” 多备课,备好课。班主任要融入到学生中间,注意观察,随时劝导、教育。同时,班主任还要在班中安排一到两位信任的、保守秘密的同学做好班主任的“耳目”,通过他们来掌握班级和重点学生的动向,以利于及时、主动地采取措施进行干涉。

此外,在学生管理中一定要从细节入手,注意防微杜渐。学生违

纪、违法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教师要从细微处入手,防止学生违规行为由轻变重,由小变大,由局部向全校蔓延。只有及早发现,提前干预,才能防止小事变大乃至恶变。

四、不断探索,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整合。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心理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而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无论从问题的特性、内容,还是从产生源头上看都不是一类问题,它们既有区别,又常常交织在一起。实践证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丰富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拓宽思想道德教育的渠道,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效。因此,我校树立“以心育心、以德育德”的教育理念,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突破口。同时,逐步完善心理辅导室建设,充分发挥参加各级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的专兼职教师的作用,面向全体学生,定期开放,加强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及时对有心理障碍的个别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帮助他们排除心理困扰,并积极做好心理健康档案的建设与管理。在本学期里,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同时,鉴于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和提高是以个体健康的心理为前提的,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我校组织教师围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整合”这个课题进行研讨、并做好了相关记录。

五、加强学习,以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促进防未病工作的时效性。

我校积极参加上级组织开展的专题师资培训、活动课观摩、案例论

文评选、经验交流等活动,不断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围绕新课程改革这个中心,以新课程环境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索为主要内容,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加大实验与研究的力度,积极探索切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努力构建良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运行机制。

第四篇:程河镇埠口中学“三名”工作室建设实施方案

程河镇埠口中学“三名”工作室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充分发挥我校名教师、名校长和名班主任的引领、示范与辐射作用,建立优秀教师、优秀校长、优秀班主任培养长效机制,促进我校教育可持续、高水平发展,根据襄州区教研室18号文件《襄州区中小学“三名”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办法》精神,经校委会研究,拟定在我校建立名教师、名校长、名班主任(简称“三名”)工作室,特制定“三名”工作室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后备校长队伍和班主任队伍为目标,以培养高层次学校教师队伍和高层次管理人才为重点,构建名师、名校长和名班主任成长平台,形成优秀教师、优秀校长和优秀班主任快速成长的良好环境,建成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适应建立现代学校制度需要和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优秀教师队伍和优秀教育管理队伍,促进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二、组织管理

1.“三名”工作室由学校校长杨建锋任总负责人,由杨建锋、乔正有、杨新军、王勇负责日常管理,包括指导、检查工作室开展工作、学习、培训、研讨等情况,对工作室进行考核评价等。

组长: 杨建锋

副组长: 乔正有(联系名班主任组)杨新军(联系名校长组)王勇(联

系名师组)

成员:郭付广 常守恩 郭永平刘拥平等

2.“三名”工作室学校,学校为工作室提供独立的工作场所和必要的设施、设备等,工作室设在学校电教室。工作室成员和学员,从本校遴选。

3.“三名”工作室由1名工作室主持人(即名师,或名校长、名班主任),1-3名工作室成员组成。我校拟成立“埠口中学名师工作室”、“埠口中学名校长工作室”和“埠口中学名班主任工作室”。

三、创建条件

“三名”工作室硬件建设:

(1)设立专门的工作室,并挂牌。

(2)制定相应的工作管理制度、工作内容、服务对象、培养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等规章。

(3)积极开展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

(4)有规范、齐全的档案管理资料。

软件建设应达到的条件:

(一)“名教师工作室”创建

成员选拔:

(1)在本学科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中青年骨干教师。

(2)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及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3)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工作能力和上进心,能够承担相应的职责任务。

(4)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够进行网络交流。

综合以上条件,拟推荐宋汉华、郭社龙、刘泉天为成员。

(二)“名校长工作室”创建标准

成员选拔条件:

(1)现担任校级领导,年龄45周岁以下,在本镇(办)、具有一定知名度、善于学习、有上进心的中青年校长。

(2)具有开拓创新精神,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办学有特色,学校工作取得明显成绩。

(3)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廉洁自律,教师满意率高。

(4)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够进行网络交流。

综合以上条件,拟推荐乔正有、杨新军、郭付广为成员。

(三)“名班主任工作室”创建标准

成员选拔条件:

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选拔条件(与名师工作室成员选拔基本条件相同)

综合以上条件,拟推荐乔正有、赵运格、韩燕华、马晓燕为成员候选人。

四、职责任务

(一)积极承担培养和培训任务,培养、培训优秀青年教师、校长、班主任。“三名”工作室主持人为工作室其他成员的导师,负责制订工作室工作方案和成员培养方案(包括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研究专题、培训考核等),指导和帮助工作室成员在工作周期内达到培养目标。

(二)开展课题研究:“三名”工作室以工作室主持人专长为基础,以工作室成员集体智慧为依托,针对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工作周期内至少要完成一项区级以上重点研究课题并取得相应成果,撰写出一定数量的高质量论文或专著,促进学科教学的理论建设。

(三)推广教育教学成果:“三名”工作室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应以论文、专著、讲座、公开课、研讨会、报告会、名师论坛、专题记录片、现场指导、观摩考察等形式在全校范围内介绍、推广。工作周期内,工作室主持人应带领工作室成员开设一定数量的镇级以上公开课、培训讲座或教学论坛(报告会、研讨会);定期组织工作室全体成员到农村教学点交流,或与某所农村学校教学点结对帮教。

(四)开发、整合教育教学优质资源:“三名”工作室要结合新课程实施,根据本学科特点和本工作室目标系统地建立教育教学资源库。工作室应建立自己的特色集刊,使之成为工作动态发布、成果辐射推广和资源生成整合的中心,通过互动交流,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

五、创建程序

“三名”工作室创建,要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好中选优、宁缺勿滥”的原则,以个人申报、层层推荐与组织审定相结合的方式,按以下办法和程序进行:

1.个人申报。学校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有关文件,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教师、班主任、校长、中层以上干部积极申报。

2.层层推荐。学校对申报人员进行全面严格地考核,特别要严把师德关。要充分听取教师和学生的意见(组织全体教师和所带班级学生对其师德表现进行测评),并由学校领导集体研究确定人选。在校内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填表上报至镇(办)中心学校。

3.实践创建。经镇中心学校确定本校“三名”工作室人员后,应先挂牌,按照工作室规范积极开展工作,用一至三年时间争创区级“三名”工作室。主要工作包括:

(1)设立专门工作室,并命名挂牌;

(2)确定工作室主持人,遴选工作室其他成员,建立工作室队伍;

(3)建立工作室管理制度;

(4)制订工作室工作方案和成员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研究专题、培训考核等)

(5)积极开展工作。指导和帮助工作室成员在工作周期内达到培养目标;指导工作室成员针对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工作周期内至少要完成一个重点研究课题并取得相应成果,撰写出一定数量的高质量论文或专著,促进学科教学、教育管理和德育工作的理论建设。工作周期内,带领工作室成员开设一定数量的公开课、培训讲座或教学论坛(报告会、研讨会等),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在全镇范围内得到推广。

4.考核。

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工作室自身建设与发展情况、工作室在培养和指导教师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工作室在教育教学科研中取得的主要成绩等方面。

5.命名挂牌。对经考核合格的工作室,将上报区教研室予以命名和挂牌。

六、保障管理

1.应充分认识 “三名”工作室创建工作的意义与作用,在全体教师中积极宣传,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教师、校长、班主任申报。

2.学校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成立领导机构,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得力。

3.学校为工作室安排专门办公室,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和一定数量的专业书籍资料,为工作室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保障工作室相关人员学习、参观、科研、培训等正常活动的费用及奖励费用。

4.规范管理。建立“三名”工作室成长足迹与过程管理制度,注重材料收集、整理与汇总,及时归档,规范管理。

5.建立定期考核、科学评估、动态竞争和定向培养的管理机制,中心学校每学年对“三名”工作室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估,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考核为“不合格”者将撤消该工作室建制;考核为“合格”以上者将自动进入下一周期的工作室建设;考核达到“优秀”等级者,将予以表彰和奖励。对脱颖而出、符合条件的新成员予以及时补充。

埠口中学

2014-2

第五篇:友好区第三小学 治未病 心理健康教育总结

友好区第三小学 “治未病”心理健康教育总结

“治未病”是祖国医学对预防思想的高度概括,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都有重要意义,这种强调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同样适用于管理,对存在问题的进行提前干预、教育与有效引导,有利于杜绝不良行为发生,净化学风校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构建和谐校园。

一、“治未病”的涵义

“治未病”是古代医家就疾病发生、发展规律提出的预防思想,包括“未病先防”和“已病防变”。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唐代孙思邈则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阶段,并提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等见解。可见,“治未病”包含三层意思:

(1)“未病先防”,在疾病未形成之前,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其发生;(2)“见微知著”,对某些疾病出现的细微前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3)“已病防变”,把握疾病的发展规律,及时切断传变途径。如果将“治未病”的思想融入到管理之中,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未病先防——重视心理及行为的教育引导

我校学生正处于迅速成长阶段,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诸多不稳定性和不成熟性,会出现依赖和独立的矛盾。作为班主任应善于发现苗头,及时、科学地进行干预,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防治心理疾病发生,避免他们出现性格孤僻、烦躁、抑郁、恐惧、休学、出走等行为。中医学“未病先防”思想关键就是在“防”字上下功夫,由被动应对向主动应对转变,由事后采取措施向事前干预、调节转变,由心理障碍疏导、心理疾病医治向心理问题预防、心理健康管理转变。中职院校要依托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加强对“问题”心理矫正,增强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使他们以一种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境、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学习和生活。

三、见微知著——加强心理及行为的疏导工作

作为班主任应善于收集、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在一些违纪、违规案例还处于“酝酿”阶段就将其处理在萌芽状态。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深入当中多留心,勤观察,勤做笔记,善于思考与学习。班主任要为每一个备课,更要细心、全面的为 “问题” 多备课,备好课。班主任要融入到中间,注意观察,随时劝导、教育。同时,班主任还要在班中安排一到两位信任的、保守秘密的同学做好班主任的“耳目”,通过他们来掌握班级和重点的动向,以利于及时、主动地采取措施进行干涉。

此外,在管理中一定要从细节入手,注意防微杜渐。违纪、违法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教师要从细微处入手,防止违规行为由轻变重,由小变大,由局部向全校蔓延。只有及早发现,提前干预,才能防止小事变大乃至恶变。

工作理念,运用网络、电话、授课等多种形式开展教育引导。

四、已病防变——加强心理与行为的矫正工作

现在,大多数家庭中只有一个,导致“问题”问题出现的原因,还有社会、教育制度等诸多方面,班主任要学会驾驭、统筹全局的本领,练就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慧眼”,怀着仁爱之心,本着以人为本思想,耐心的开展教育工作。

1.对症治疗,防止进一步扩散、恶化

我们要认识到“问题”任何时期都会有,作为班主任要虚心学习、善于总结规律,正视的错误,以治病救人的思想,及时、果断的采取补救措施,不可偏激定性,以免导致事态恶化。

2.加强心理疏导或心理治疗

据不完全统计,在校我校高年级中,的错误倾向50%左右是由于心理健康原因。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人群,班主任应向他们广泛的传播心理卫生知识,帮助他们建立维护个人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比如:开展专题讲座、观看心理卫生和励志为主题的影片、开设与心理卫生和健康教育相关的课程等,将宣教与心理咨询结合起来。做好“问题”的转化工作,是一项非常有意义而又非常艰巨的工作。要在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讲究教育艺术,注重心理疏导,矫治的心理误区,坚持虚功实做,使他们学会记忆、学会思维、学会办事、学会审美、学会生活、学会做人,逐步形成健全人格、完美的人性。

3.对症下药,加强教育和管理

(1)明辨是非,端正态度。要分析问题,找准病根,“治人如治病,得其方,药到病除,不得其方,适得其反”。具备与时俱进的思想,善于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比如上网、谈恋爱的问题,班主任不应一味惩罚、批评,这样的“严”不但起不到教化作用,反而容易使产生逆反心理。班主任要把握尺度,做到严之有方,严之有度、严之有情、严之有则、严而垂范,严中有爱,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育过程中,感化问题。

(2)努力提高个人素质,主动学习教法和管法,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技巧。遵从教育教学规律和青春期心理特征及个体特点进行教育,随着“问题”内容及表现形式的多样化,班主任应转变思维定势,怀着大爱之心与耐心进行教育。走进,掌握思想变动,依据个体特征选择最佳技巧实施教育。

(3)在教育管理过程中,不要苛求一次性药到病除做好“反复”的思想准备。正如前面所说“问题”历来有之,老师要做好反复的心理准备。在“问题”反复时,老师不能急躁、需要付出耐心和爱心。要告诉他的进步,同时要求尽可能拉长反复的时间,以至彻底解决“问题”。

4.利用现代化手段,多种形式开展教育引导

随着现代通讯的飞快发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可采用多种形式进行。例如,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手机、电话等手段与交流,这样可以随时随地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大大节省时间,人力和物力,并且极具速效性和隐蔽性,对那些处于心里不健康的特别适宜。我们还可以利用假期和双休日,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批量大面积授课这种途径,对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导。

五、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档案

为了更好的对我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对教师所做的工作进行记录,便于对今后工作的开展和比对。下面是团山子心理健康教师在一学年里对进行心理健康引导的记录。

总之,管理无小事,我们只有怀着“治未病”的思想,努力做好防“病”在前,认真细致地做好工作,付出加倍的爱心、耐心,就一定能帮助顺利健康地成长。

友好区第三小学

2014年7月

下载程河镇埠口小学未成年人“治未病”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程河镇埠口小学未成年人“治未病”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