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医药工作总结
新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
工作总结
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事业,我中心在区卫生局的领导下,积极开展了中医药工作,并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将我中心中医药工作总结如下:
一、中医药工作基本情况
(一)科室设置及人员配备、诊疗情况
1、中医科门诊:中医医师3人,中医诊断室1个。
2、增添针灸康复设备,如腰椎牵引床、中频治疗仪等。
(二)中药房建设
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优化了布局,提升了形象,加强了中药房工作,工作中重点把好药品质量关,提高中药调剂水平。
(三)人员培训
1、临床医务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4人次,培训工作纳入年度继续医学教育范围予以考核。
2、开展了中医特色治疗和康复。
二、主要的中医药特色优势领域
(一)中医内科
从事中医内科工作的医生具有30余年的诊疗经验,擅长内科肝胆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辩证施治、预防。
(二)中医针灸理疗
拥有牵引床、中频治疗仪、神灯、电麻仪、电针等器械。能诊治腰椎间盘突出、急慢性腰肌劳损、肩周炎、颈椎病、坐骨神经痛等疾病,治疗效果良好。
三、对中医药工作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我中心对中医药工高度重视,成立了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
(二)采取了派送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短期中西医结合专业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我中心中西医结合科目水平。
(三)在中药饮片的管理工作方面,科学拟定购药计划、严格从正规渠道购入中成药,在药品入库时严把质量关、加强中成药的管理,确保向患者销售合格的、质量上乘的中成药,保障用药安全。
四、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中医药工作硬件设施薄弱,尤其是针灸康复治疗室面积不足,资金投入力度不足,设备投入偏少。
(二)中医药类人才匮乏、从事中医药工作人员不能及时补员。学历层次过低,未及时补充中医类、中西医结合类高学历专业技术人才。
五、下一步工作设想及意见建议
(一)不断加大中医药硬件设施建设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引进设备,选派业务骨干到上级进修。使中医科成为我院又一特色科室、新的业务收入增长点。
(二)加强对高层次中医药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及时补充新鲜血液。积极补充中医专科人才。
新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4年7月18日
第二篇:中医药工作总结[范文模版]
2011年中医药创建工作总结
按照县卫生局2011年年初下达的中医药工作目标和2011年中医药工作计划安排,经过我院全体中医药工作者的努力,圆满完成了2011中医工作任务,现将本中医工作总结如下:
一、切实加强了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
今年,把创建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县纳入我院卫生事业发
展规划目标之中,在主管院长的带领下,层层落实,切实加强了创建工作的领导。并设置中医科、针灸科,定编人员,保障中医药工作顺利进行。
二、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本地中医药资源
按照年初计划,今年我们对中医医疗资源进行了合理配置
和充分利用。到2011年底,我院的中医科、针灸科和4个村卫生室,均已按照《标准》改造完毕。切实加强了农村中医药服务工作的力度。
三、中医工作档案实行规范化管理
2011年,我院对中医药工作的各项档案实行了规范化管理,中医台账涉及的内容包括中医药人员花名册、中医药人员基本情况汇总表、中医科室登记表、中医药工作统计表、中医药业务收入统计表等各项登记表,并且有专人进行收集整理。
四、健全和完善中医药三级网络、落实中医专项经费
2011年,根据《周至县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建设标准》要求,切实加强了中医药各项工作,抓好了院卫生院中药房、中医科、针灸科和村卫生室中医药的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和必备设施的投入,按照创建标准,今年经费在去年的基础上增长25%。用于中医药医、教、培训工作,为村级卫生室配置神灯25套,刮痧板30套,针灸包30套,为中医科和针灸科配置中医器械柜2个,添置三位牵引床2台和其他中医药设备,共计投资10万余元,确保了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五、加强中医药人员培训
院卫生院的中医药人员培训做到有计划、有目标。2011年,院、村两级中医药人员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逐步提高了我院和村级医务人员的中医药专业知识水平。并制定了对院村医生的系统化培训方案,使我院院、村医生能够得到系统化、长期性的培训。2011,在培训人员的基础上,并对临床中医医护工作进行指导,促进了我院中医、中药双发展,为创建省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2年,我们将以创建省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我院中医药工作,全面推进中医药建设,开创全院中医工作新局面。
第三篇:中医药工作总结
中医药工作总结
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事业,我院在市卫生局的领导下,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积极开展了中医药工作,现将我院中医药工作总结如下:
一、中医药工作基本情况
(一)科室设置及人员配备、诊疗情况
1、中医科门诊:中医医师2人。
2、进一步完善了中医门诊工作。
3、设有专门中医科,并有专门的门诊登记。
(二)中药房建设
加强了中药房工作,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把好药品质量关,提高中药调剂水平,设立并进一步规范了中药及成药库房。常用中药饮片品种达300种以上,中成药达到100种,并根据需求,不断扩大中药品种。
(三)人员培训
1.每季度派出1名中医药人员到市中医院或者是太原市中医院进修学习,不断提高了中医药理论及临床技能。
2、开展了中医特色治疗和康复。
3.对村卫生所的乡医每月培训一次中医药技术,并制定相应的机制,对来学习的学员免费食宿,并且对培训内容进行了考试,经过考试,80%以上的乡医可以掌握基本的中医 1
知识,可以为辖区的居民提供简单的中医药服务。
二、对中医药工作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我院对中医药工高度重视,成立了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
(二)采取了派送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到上级医院进行进修学习,进一步提高了我院中西医结合科目水平。
(三)在中药饮片的管理工作方面,科学拟定购药计划、严格从正规渠道购入中药饮片、在药品入库时严把质量关、加强库存中药饮片的管理,确保向患者销售合格的、无霉变、质量上乘的中药饮片,保障用药安全。
四、经验与体会
我院的中医药工作的经验与体会是:在继承祖国传统医学精髓的同时,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进行创新,使得我院中医药工作在不断探索中取得进步。
五、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中医药工作硬件设施薄弱,财政投入力度不足,在规划项目中未把中医药硬件设施建设纳入长期规划。
(二)中医药类人才匮乏、从事中医药工作人员不能及时补员。学历层次过低,未及时补充中医类、中西医结合类高学历专业技术人才。
六、下一步工作设想及意见建议
(一)不断加大中医药硬件设施建设力度。积极争取支
持,增加资金投入,引进设备,使中医科成为我院又一特色科室、新的业务收入增长点。
(二)加强对高层次中医药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及时补充新鲜血液。积极争取市政府、市卫生局及市劳动人事部门的支持,补充中医专科人才。彻底扭转我院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学历层次过低的局面。
岔口乡卫生院
2012年12月
第四篇:中医药工作总结
泾卫发[2011]号
泾源县中医药工作总结
为了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县卫生局在市卫生局的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开展工作。现将一年来我院中医药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创建好全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的要求,我院设立1个中医门诊,1个中西医门诊和1个中医理疗科,1个中药房;成立1个中西医结合病房,配备20张病床和相应数量的医护人员。目前,中西医结合病房正在建设中,明年投入使用。2011年,中医科室年接诊病人9000余人次。中医临床科室门诊日均诊疗人次占全院门诊诊疗人次比例>5%;全院日均中药处方占全部处方比例>10%;中医临床科室门诊日均中药饮片处方数占本科室门诊处方总数的比例>70%;中医临床科室中药
处方合格率≥95%。
二、中药房建设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的要求,加强中药房建设,设有中药饮片、中成药调剂室,中药、成药库房,中药煎药室。中药品种、数量与医院的规模和业务需求相适应,常用中药饮片品种400种左右。中药房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达到一定比例。中药饮片质量验收负责人为具有饮片鉴别经验的人员。
三、人员培训
将中医药人员的培训同西医临床人员的培训纳入到一
块管理,让中医人员也学习西医临床知识,将西医会诊制度、查房制度、讨论制度等核心制度落实到中医科室。全年共培训中医人员56人次,培训心肺复苏等操作技能6人次。
四、存在的不足
中医药类人才匮乏,从事中医药工作人员不能及时补
员,有些岗位无法正常开展,导致中医药市场进一步萎缩。
五、下一步的打算
坚持突出中医药特色,发挥中医药优势,明确发展重点。坚持中西医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共同提高。坚持以人为本,以需求为导向,将中医药服务拓展到医院各临床科室。坚持中医中药并重,统筹协调发展。积极引进中医药人才,充实中医药队伍,加强中医类培训,打造中医特色科室,吸引患者就医。加大中医药基础设施投入,改善中医药环境,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中医药医疗服务。
泾源县卫生院
二0一一年十月二十六日
第五篇:2010中医药工作总结
昆明市官渡区中医骨科医院 2010中医药工作总结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年的中医骨科特色专科医院,医院在治疗骨折、筋伤、颈椎病、腰腿痛等疾患方面,一直援用传统药酒及粉药外敷等特色中医药治疗方法,打造出了一个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疗效显著的中医名科,形成了阿拉片区中医药优势明显的专科群。
在今天这个不断发展的社会里,凡事都是在循序渐进的,过去我们的粉药以及药酒配方一直以来在配置及使用等环节都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及临床实践和改进,在我院传统用药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现就我院的药酒及粉药外敷方面做如下总结。
一、外敷药
(一)、渊源:中药外敷疗法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中医外治法之一。由于经络有“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表里、贯穿上下”的作用,所以不但能治疗局部病变,而且还可通过外敷达到治疗全身性疾病的目的。
中药外敷疗法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原始社会里,由于生产力落后,生活十分艰苦,各种疾病流行猖獗,特别是外出采食,或与毒蛇猛兽搏斗,受了伤以后,限于无医无药,只好用泥土、树叶、草茎等涂于伤口上,久而久之,人们便发现一些行之有效的外用药品和相应的外治方法,这便是中药外敷疗法的起源。在我国最早的中医著作《内经》中就有“内者内治,外者外治”的记载。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上还有“薄”、“贴”、“薄贴”等名称。晋代葛洪著的《肘后方》,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王涛著的《外台秘要》以及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所载的医疗方法都涉及到了中药外敷疗法。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医疗经验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加之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学说的形成,逐渐确立了我国的中医学体系,使中药外敷疗法更多种多样化。古代医家在临床应用汤药治疗的同时,也常常配合使用中药外敷疗法,能更好地提高疗效。
(二)、药方主要组成:
绿葡萄、五香血藤(根)、小粘叶(五香血藤叶)、草血竭(根)、透骨草(全草)
图片:
绿葡萄(根)
绿葡萄粉
小粘叶
草血竭
五香血藤(根)
透骨草
小粘叶粉
草血竭粉
五香血藤皮粉
透骨草粉
(三)、理论依据:《中医伤科学》的消肿散:制乳香1份,制没药1份,玉带草1份,四块瓦1份,洞青叶1份,虎杖1份,五香血藤1份,天花粉2份,生甘草2份,叶下花2份,叶上花2份,蝼粉2份,大黄粉2份,黄芩2份,五爪龙2份,白及粉2份,红花1份,苏木粉2份,龙胆草1份,土黄连1份,飞龙掌血2份,绿葡萄根1份,大红袍1份,凡士林适量。我院的外敷药方在原方的基础上进行加减变化应用。
(四)、配方药物性味、功效:
绿葡萄:性味:辛、涩、温;功能主治:消炎镇痛,接骨止血,消肿;主骨折;跌打痨伤;水火烫伤等。
五香血藤:性味:酸、温;归肝、肺、胃经;功能主治:舒筋活血;理气止痛;健脾消食;敛肺生津。主跌打损伤;骨折;劳伤;风湿腰痛;关节酸痛;食积停滞;胃痛;腹胀;久咳气短;津少口渴;月经不调;小儿遗尿;烫伤。
小粘叶:性味:微辛、微苦,温;功能主治:散瘀消肿,止血止痛,解毒。用于骨折,跌打肿痛,外伤出血,疮疖痈肿。
草血竭:性味:苦、辛、寒;功能主治:散瘀止血;下气消积;消毒;利湿。主症瘕积聚;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吐血;咯血;衄血;经闭;崩漏;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食积停滞;痢疾;肠炎;水肿;疮毒;蛇咬伤;烫火伤。
透骨草:性味:辛、温、归肺、肝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散瘀消肿;解毒目痛。主风湿痹痛;筋骨挛缩;寒湿脚气;腰部扭伤;瘫痪;闭经;阴囊湿疹;疮疖肿毒。
(五)、功效主治:有消瘀退肿止痛的功效;主要应用于骨折脱位,伤筋后期,血络不和,筋缩作痛,关节屈伸不利、肢体损伤后期,肌肉肿硬疼痛,关节僵直,骨膜增生,骨化性肌炎等症以及伴见骨质增生的颈椎病或足跟痛等疾病。
(六)、用法用量:将绿葡萄、小粘叶、五香血藤、透骨草粉药等按一定的比例混匀,取适量以沸水、酒(可选用预先配制的药酒)、醋或鸡蛋清等调成干湿适当的糊状,直接涂敷于患处上,额外鸡蛋清加小粘叶外敷治疗关节疼痛疗效上佳。
(七)、临床加减变化:以醋调制者,加强其散瘀解毒之功;以酒调制者,加强其助行药力之效;以鸡蛋清调制者,加强其缓和刺激之功;以油类调制者,加强其润泽肌肤之效。疼痛明显者,加元胡索、白芷、草乌、独定子、虎掌草等;肿胀明显者,加冰片;陈旧性损伤者,加血竭,腰部病变者,加乳香、没药;易皮肤过敏着,可先涂红霉素软膏、醋酸地塞米松乳膏或者凡士林后再外敷。
(八)、不良反应:药物在配制使用过程中,主要的不良反应以过敏较为常见。临床多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瘙痒、红疹、脱皮等。引起以上过敏反应的常见原因如下:
1、粉药在外敷前需用热水、药酒或白酒调匀,药酒及白酒都有刺激性,对皮肤有灼伤作用;临床上可改用鸡蛋清调制,可以明显缓解对皮肤的刺激。
2、粉药成分中含有刺激性药物(绿葡萄),在用药比例控制不当的情况下易致过敏;可适当减少绿葡萄用量。
3、药物在粉碎过程中,粉碎不均一,粒度不够细(过细造成透气性差),而且药物使用植物的根茎,木质部不易粉碎,在用药过程中,被热水和酒软化后的外敷药,待干后,直接刺穿皮肤导致过敏;使用过成中可多次热敷以减少药物根茎对皮肤的刺激。
4、粉药有多种成分组成,在调配过程中存在混合不均匀的现象,使得小面积用药时各种药物的配比不均衡;药物在配制时宜采用等量递加法。
5、药物粉碎后长期储存,因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温湿度变化、CO2、O2等),导致药物部分有效成分流失(尤其是挥发性成分)、变质。
6、外敷药长时间包裹皮肤,在换药间隔时间长的情况下,使皮肤长时间处于缺氧、潮湿的环境中,易造成皮肤溃烂。
7、气候变化也是造成过敏的原因之一,夏秋天气炎热相对冬春来说过敏多现且重,换药时间应根据伤情的变化、肿胀的消退程度及天气的冷热来决定,一般2-4天换1次,古人的经验是“春
三、夏
二、秋
三、冬四”。凡用水、酒、鲜药汁调敷药时,需随调随用勤换,一般每天换药一次。
8、患者的皮肤个体差异性大,不同的人群过敏反应不同,且在衣服遮掩及皮肤奏摺处比裸露部位更易过敏;
9、在外敷前处理上,预先使用红霉素、皮炎平、凡士林涂于外敷部位,过敏现象明显减轻减少。
二、药酒
(一)、渊源:相传我国人民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应用药酒治病的方法。《神农本草经》一书就最早的记载了药酒的治疗及药酒的浸制。可见,我国药酒已流传了近几千年。《内经·汤液醪醴论》中提出以酒作汤液醪醴,指明“邪气时至,服之万全”。因酒轻扬,可“通血脉,御寒气、行药势”,故可用酒浸泡一味或多味中药在适当时饮用。宋、明、清代药酒的应用又有不断发展。数千年来祖国医学在药酒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有丰富的内容。有人潜心地收集了各种医药及民间的著述,其中药酒近740 种。可见药酒在我国不仅是源远流长,而且种类繁多。现代知学研究表明,用酒浸药,不仅能将药物的有效成分溶解出来,使人易于吸收,由于酒性善行,能宣通血脉,还能借以引导药物的效能到达需要治疗的部位,从而提高药效。另外药物久渍不易腐败,便于保存,可以随时饮用。这就是药酒受到历代医学重视和广大群众欢迎的原因。
(二)、药方组成:五香血藤根、独活、桑寄生、秦艽、川牛膝、云防风、细辛、川芎、当归、红花、茜草、丹参、小红参、透骨草、防己、四块瓦、叶下花、独锭子、草乌(炮制)、大血藤、黑骨头、楠木香、苏木、木瓜、玉带草、枸杞
(三)、理论依据: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方》卷八的独活寄生汤: 独活三两(9g)桑寄生 杜仲 牛膝 细辛 秦艽 茯苓 肉桂心 防风 川芎 人参 甘草 当归 芍药 干地黄各二两(各6g)。我院自制的药酒是在原方的基础上进行加减变化而成。
(四)、配置方法:药酒的配置方法很多,我院药酒的配置选用溶剂提取法提取中草药成分。溶剂提取法是根据中草药中各种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性质,选用对活性成分溶解度大,对不需要溶出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剂,而将有效成分从药材组织内溶解出来的方法。当溶剂加到中草药原料(需适当粉碎)中时,溶剂由于扩散、渗透作用逐渐通过细胞壁透入到细胞内,溶解了可溶性物质,而造成细胞内外的浓度差,于是细胞内的浓溶液不断向外扩散,溶剂又不断进入药材组织细胞中,如此多次往返,直至细胞内外溶液浓度达到动态平衡时,将此饱和溶液滤出,继续多次加入新溶剂,就可以把所需要的成分近于完全溶出或大部溶出。
溶剂的选择:运用溶剂提取法的关键,是选择适当的溶剂。溶剂选择适当,就可以比较顺利地将需要的成分提取出来。选择溶剂要注意以下三点:①、溶剂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对杂质溶解度小;②、溶剂不能与中药的成分起化学变化;③、溶剂要经济、易得、使用安全等。常见的提取溶剂可分为以下三类:水、亲水性的有机溶剂、亲脂性的有机溶剂。亲水性的有机溶剂,是一能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是较为常见的提取溶剂,而亲水性的有机溶剂中又以乙醇最为常用。乙醇的溶解性能比较好,对中草药细胞的穿透能力较强。亲水性的成分除蛋白质、粘液质、果胶、淀粉和部分多糖等外,大多能在乙醇中溶解。难溶于水的亲脂性成分,在乙醇中的溶解度也较大。还可以根据被提取物质的性质,采用不同浓度的乙醇进行提取。用乙醇提取比用水量较少,提取时间短,溶解出的水溶性杂质也少。乙醇为有机溶剂,虽易燃,但毒性小,价格便宜,来源方便,有一定设备即可回收反复使用,而且乙醇的提取液不易发霉变质。由于这些原因,用乙醇提取的方法是历来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提取方法常用浸渍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及连续回流提取法等,我院的药酒配置选用了浸渍法,影响浸出的因素:浸出溶剂、药材的粉碎粒度、浸出温度、浓度梯度、浸出压力、药材与溶剂相对运动速度、新技术的运用(超声波等)。操作方法:将选好的中药饮片置于密封的容器中,加入白酒,浸泡10日左右,并经常摇动,待有效成份溶解到酒中以后,即可滤出药酒;再次添加白酒,浸泡20日左右,并经常摇动,待有效成份溶解到酒中以后,再次滤出药酒,如此反复浸泡四次后,分别将四次浸出的药酒混匀,即成我院配置的外用药酒。
(五)、功效主治:祛风散寒、舒筋活络、消肿止痛;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关节疼痛、腰腿痛、陈旧外伤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
(六、用法用量:外用:每取药酒少许揉擦患处,擦至患处有热感为止,日擦2~3次;内服:10~30ml,每日早晚各一次;另外可以与我院骨科外敷药配合使用(调制外敷药时,加入适量药酒)。妇女妊娠期、哺乳期禁用,妇女经期及儿童慎用。
三、2011工作展望
为进一步促进我院中医药工作的发展,发挥中医药优势,满足阿拉片区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保护和增进广大居民的身体健康。下一我们将努力冲破外敷药骨科运用的局限性,扩大中医药运用范围,将中药外敷及药酒广泛运用到其他科室。对原有处方进行更为精细的加减变化和提升,不断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和治疗范围。在外敷药及药酒配备方面,我们要不断改进药酒的配备工艺,制作我院特有的外用膏药等院内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