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职称评审工作实施细则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职称评审工作实施细则
根据国家职称评审政策有关规定,结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职称评审工作实际,制定本细则。
一、评审范围
(一)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程技术、卫生技术、出版、图书资料、档案、新闻、经济、会计、统计、政工和艺术等11个系列职称评审委员会,承担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所属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并接受其他单位委托评审。
(二)工程技术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开展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评审工作;工程技术系列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开展工程师、助理工程师评审工作;卫生技术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开展主任医(药、护、技)师、副主任医(药、护、技)师评审工作;艺术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开展艺术一级、艺术二级评审工作;图书资料、档案等2个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开展相应系列副高级、中级和初级职称评审工作;新闻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开展副高级、中级和初级职称评审工作;出版、经济、会计、统计等4个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开展相应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工作;政工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开展高级、中级和初级职称评审工作。其他不具备评审条件的职称评审工作,委托具有评审权的地区、部门或单位的评审委员会进行。
(三)国家规定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考试和全国专业技术人员执(职)业资格考试的专业,按其规定执行。
二、组织机构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职称评审工作由人事司(宣教办)组织实施,委托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培训中心负责职称评审计划筹备、时间安排、材料审核、证书管理、业务咨询等日常工作。
三、组织评审
(一)报送推荐材料。
每年组织1次职称评审工作,具体由人事司(宣教办)安排部署。各单位负责职称评审工作的部门要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职称申报基本条件(见附件1)及有关要求,组织开展个人申报和单位推荐工作,并负责对申报人员的基本情况和申报材料进行核实和认定,复印件材料需加盖人事部门印章。申报人员申报材料须在本单位公示5个工作日。如发现有弄虚作假行为,3年内不再受理其申报。
申报材料具体包括: 1.申报材料公示情况说明。
2.评审表。申报政工系列人员填报《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专业技术职务申报表》、初聘人员填报《初聘专业技术职务呈报表》,其他申报人员填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以下统称《评审表》,见附件2),且报送1份。
3.各种证件材料。
(1)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2)确认本人任职资格的文件复印件,政工人员还应附组织人事部门的任命文件复印件;
(3)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复印件;
(4)全国职称外语(古汉语、医古文)等级统一考试合格证书、成绩单复印件;符合免试条件的,填写《外语(古汉语)免试申请表》(见附件2);
(5)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合格证书复印件;符合免试条件的,填写《计算机免试申请表》(见附件2);
(6)申报高级会计师资格评审的人员,须提供由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核发的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证复印件;
(7)其他证书(如成果鉴定证书、获奖证书等)复印件。证件材料按以上顺序装订成册,封面采用统一格式(见附件2)。
4.工作总结。
(1)按获得现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后的业务工作及成绩逐年填写,申报高级的,其字数不得少于3000字;申报中级的,其字数不得少于2000字;
(2)封面采用统一格式(见附件2),且报送1份。5.论文与著作。
申报正、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应提交任现职以来在具有正式刊号专业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或专著,其内容须与申报专业技术职务系列相一致,发表(出版)时间截至评审当年9月1日;答辩论文应选定其中一篇以第一作者撰写(含独 撰)的文章,并须将原件与答辩论文(见附件2)封面一同装订报送。出版社的用稿通知不能作为申报依据;发表在报纸、内部期刊的文章和毕业论文不能作为申报论文。
6.申报人员情况登记表和申报高级人员情况一览表。各单位按照《申报人员情况登记表》和《申报高级人员情况一览表》(见附件2)的项目规定,详细、简洁、实事求是地填写,报送电子文档和打印文档各1份。
各单位人事部门将以上所有材料用档案袋包装,正面统一粘贴《报送材料明细表》(见附件2),同时报送申报人员近期小2寸正面免冠半身照片1张(在背面注明姓名、出生年月和拟申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名称)。
(二)审核推荐材料。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培训中心按照年度时间安排,完成相关推荐材料的审核工作。对推荐材料不完整、填写不清楚的,及时通知申报人员所在单位人事部门予以补充;对不符合申报条件的,及时告知申报人员所在单位人事部门。
(三)组织答辩。
各单位如具备条件,可对申报高级的专业技术人员组织论文答辩;不具备条件,可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统一组织。具体条件和要求如下:
1.根据申报人员专业和档次情况,聘请本系列相关专业2-3名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申报正高级,必须聘请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专家)组建评议组,并填报《专家评议组成员信息备案表》(见附件2)。2.评议组对申报人提交的答辩论文提出问题,开展答辩工作,形成答辩评语,同时对申报人的学术、技术水平和业绩成果(含论文、著作)等情况进行审查,形成专家评议组意见,并将相关内容填写在《评审表》中。
(四)召开评审会。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人事司(宣教办)负责组织召开评审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培训中心承担评审会议记录、评审档案资料归档、评审材料上报以及其他工作。召开评审会议时,出席会议的委员人数,不得少于法定评委的三分之二。评审会由主任主持,主任因特殊情况不能主持的,可委托副主任主持。
1.召开预备会议。评审会主任召集各评委学习有关政策规定,研究评审办法,研究分工和时间安排。
2.审阅材料。评审会安排一定的时间给评委审阅申报材料,以便掌握评审对象的情况,了解评审对象的成果,初步测定评审对象的学术、技术水平。
3.投票表决。各评委在审阅申报材料的基础上,由评审会进行充分酝酿,采取无记名方式投票表决。由主任现场向各评委公布表决结果并签字。未出席评审会的委员不得投票或补充投票。
(五)确认评审结果。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将各评审会同意票数大于或等于到会评委三分之二的申报人员在相关网站公示5个工作日。对无异议的评审结果,将发文予以确认并颁发《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
四、初聘评审
国家承认的正规全日制院校毕业生(不含“五大”毕业生,即通过自考、电大、夜大、职大、函授等五种非全日制取得的学历文凭)初聘专业技术职务,必须是在本人所学专业对口的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否则要通过评审会评审或参加全国职称资格考试确定其任职资格。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对符合初聘条件人员的材料统一审核;各单位不再自行组织。
五、委托评审
委托评审须符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申报基本条件。由本单位提出,上级人事部门批准并开具委托评审的证明书、函。高级职务委托评审须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人事(职改)部门开具委托函,中级职务委托评审由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或县(处)级以上的人事部门开具委托函,并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人事(职改)部门备案。单位之间或个人委托评审无效。
六、平转评审
申报人员根据工作和岗位需要确需变更系列的应符合以下条件:
专业相近的,须在现岗位工作1年及以上。专业相差较大的,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须在本岗位工作不少于2年;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在本岗位工作不少于3年。
平转评审须重新履行申报手续(填写评审表、撰写工作总结、论文,参加相应级别、类别的职称外语和计算机考试等)。经评审通过1年后,符合申报现专业技术系列高一档次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条件的,原专业技术职务的履职年限可累计计算。
对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长达10年及以上的人员,因工作需要,调离现岗位不超过2年,符合原系列高一档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条件的,可以参加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申报。
七、接受委托评审
接受委托评审须由省、部委、中央企业总部的人事(职改)部门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人事(职改)部门协商后,开具委托评审函(见附件2)并报送材料。
八、其他有关事项
(一)申报人员现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年限计算到申报当年12月31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任职资格确认时间为该年度的9月1日。
(二)各单位人事部门要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职称申报基本条件的要求,认真审查申报人员材料,并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规范性和完整性负责。
九、本细则自印发之日起施行,之前与本细则要求不一致的,以本细则为准。
十、本细则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人事司(宣教办)负责解释。
附件: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职称申报基本条件
2.各种填报表格和封面格式
(1)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2)外语(古汉语)免试申请表(3)计算机免试申请表(4)各种证件复印件封面(5)工作总结封面(6)答辩论文封面(7)申报人员情况登记表
(8)申报高级人员情况一览表、填写说明及报送要求
(9)报送材料明细表
(10)专家评议组成员信息备案表
(11)委托评审函样式
第二篇: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职称评审工作细则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
职称评审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安监总人事〔2011〕115号
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各直属事业单位、社团组织: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要求,结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职称评审工作实际,经研究,制定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职称评审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二○一一年七月十八日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职称评审工作实施细则(试行)
一、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有关要求,结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职称评审工作实际,制定本细则。
二、评审范围。
(一)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程技术、卫生技术、出版、图书资料、档案、新闻、经济、会计、统计、政工和艺术等11个系列职称评审委员会,承担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各直属事业单位、社团组织和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所属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并承担其他单位委托评审的有关工作。
(二)工程技术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开展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评审工作;工程技术系列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开展工程师、助理工程师评审工作;卫生技术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开展主任医(药、护、技)师、副主任医(药、护、技)师评审工作;艺术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开展艺术一级、艺术二级评审工作;出版、图书资料、档案等3个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开展相应系列副高级、中级和初级职称评审工作;新闻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开展副高级、中级和初级职称评审工作;经济、会计、统计等3个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开展相应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工作;政工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开展高级、中级和初级职称评审工作。其他不具备评审条件的职称评审工作,委托具有评审权的地区、部门或单位的评委会进行。
(三)国家规定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考试和全国专业技术人员执(职)业资格考试的专业,按其规定执行。
三、组织机构。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职称评审工作由人事司组织实施,委托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培训中心负责职称评审计划筹备、时间安排、材料审核、证书管理、业务咨询等日常工作。
四、组织评审。
(一)报送推荐材料。
每年组织1次职称评审工作,具体安排由人事司负责通知。各单位人事部门要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职称申报基本条件(详见附件1)的要求,组织开展个人申报和单位推荐工作,并及时将以下材料报送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培训中心:
1.《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格式附后)(晋升政工系列填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专业技术职务申报表》、初聘人员填报《初聘专业技术职务呈报表》)1份。
2.各种证件。包括:
①所有学历的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②确认本人任职资格的文件(复印件),政工人员还应附组织人事部门的任命文件(复印件);
③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复印件);
④全国职称外语(古汉文、医古文)等级统一考试合格证书、成绩单原件及复印件; ⑤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合格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⑥申报高级会计师资格评审的人员,须提供由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核发的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证原件及复印件;
⑦其他证书(如成果鉴定证书、获奖证书等)。
按以上顺序装订成册,封面采用统一格式(格式附后)。
所有证件及复印件须经人事部门审核,且复印件须加盖人事部门印章。3.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工作总结、答辩论文各1份。
晋升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只需工作总结1份。封面采用统一格式(格式附后)。工作总结按获得现专业技术职务后的业务工作及成绩逐年填写,晋升高级的,其字数不得少于3000字;晋升中级的,其字数不得少于2000字。
晋升正、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答辩论文应分别为任副高级、中级职务以来撰写的论文(不包括讲话、总结、介绍单位概况的文章等),且必须为独自撰写的,并应报送原件。
4.任现职以来公开发表在正式刊物上的论文或著作等,应报送原件。
5.《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情况登记表》(以下简称《登记表》,格式附后)电子文档和打印文档各1份。
各单位按照表格的项目规定,详细、简洁、实事求是地填写,其中“填报单位”处应加盖本单位公章。
6.《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一览表》(以下简称《一览表》,格式附后),其中:晋升工程技术、卫生技术系列的各一式18份,艺术系列的一式21份,其他系列的各一式13份。中级的不需报送《一览表》。
各单位在正式上报前,先以电子文件的形式发送到指定的电子邮箱,待审查合格后,再打印报送。
7.申报新闻系列高、中级任职资格人员的材料中,对作品的种类、数量报送要求为:申报高级的需报新闻、通讯、言论体裁的作品5篇,其中:从事摄影、美术的需报各类题材作品5件,申报中级的需报送作品3篇(件)。
8.以上所有材料请用档案袋包装,且档案袋必须牢固、结实,有线绳可系,正面统一粘贴《报送材料明细表》(格式附后)。
9.其他单位委托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评审的,需提供书面委托函(格式附后)1份。10.报送材料时须交近期2寸正面免冠半身照片1张,并在背面注明姓名、出生年月和拟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名称。
(二)审核推荐材料。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培训中心应按照时间安排,完成相关推荐材料的审核工作。对不符合申报条件的,应及时告知申报人员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对推荐材料不完整、填写不清楚的,应及时通知申报人员所在单位人事部门予以补充。
(三)组织答辩。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培训中心应根据申报人员专业情况,聘请若干专家组建评审组。每个评审组由2-3名专家对被评审人的学术、技术水平和业绩成果(含论文、著作)等基本情况进行审查,围绕被评审人从事的专业工作及其成果提出问题,开展答辩,以测定被评审人的实际水平,形成评审组书面推荐意见,并说明未推荐人员的理由。各评审组要及时填写被推荐人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专家评议组或同行专家意见”,并签名盖章。
各申报单位也可根据自身条件对申报高级的专业技术人员组织论文答辩,如有不具备条件的,可申报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统一组织。
(四)召开评委会。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人事司负责组织召开评委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培训中心承担评审会议记录、评审档案资料归档、评审材料上报以及其他服务工作。召开评委会议时,出席会议的委员人数,不得少于法定评委的三分之二。评委会由主任主持,主任因特殊情况不能主持的,可委托副主任主持。
1.召开预备会议。评委会主任召集各评委学习有关政策规定,研究评审办法,研究分工和时间安排。
2.审阅申报材料。评委会安排一定的时间给委员审阅申报材料,以便委员掌握评审对象的情况,了解评审对象的成果,初步测定评审对象的学术、技术水平。
3.评委会评审工作。各评委在审阅申报材料的基础上,由评委会进行充分酝酿,采取无记名方式投票表决。
4.唱票表决。经统计,同意票数必须大于或等于到会评委三分之二,由主任现场向各评委公布表决结果并签字报人事司。未出席评委会的委员不得投票或补充投票。
(五)公示评审结果。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将已通过评审人员的有关材料在相关网站公示7个工作日。
(六)确认评审结果。公示结束后30天内,对无异议的评审结果,人事司将发文予以确认。各单位人事部门要根据确认文件及时领取《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并办理评审材料归档等手续。对个别评审不准确,群众反映意见较大的评审结果,应由单位领导提出,经人事行政部门同意后,由评委会进行复议。
五、初聘评审。
国家承认的正规全日制院校毕业生(不含“五大”毕业生,即通过自考、电大、夜大、职大、函授等五种非全日制取得的学历文凭)在专业技术岗位见习期满并考核合格,即可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
对“五大”毕业生,聘任专业技术职务须经过相关评委会评审。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对以上当年符合初次评审条件人员的材料统一审核提交各评委会审定;各单位不再自行组织初聘工作。
六、委托评审。
凡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具备评审条件的系列,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统一组织进行评审。凡确需委托评审的,须符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相关评审基本规定,经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同意,提出书面申请,报人事司审核或备案,办理委托评审手续。
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所属事业单位非主体系列一般委托当地有关评委会组织评审。
委托评审的程序是:由本单位提出,上级人事部门批准并出具委托评审的证明书、函。高级职务委托评审须由人事司出具委托函,中级职务委托评审由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或县(处)级以上的人事部门出具委托函,并报人事司备案。单位之间或个人委托评审无效。
七、接收委托评审。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可接收不具备评审条件的工程系列中的安全工程、矿山开采、矿山建设、矿物洗选和加工等专业和其他系列的委托评审。
委托评审须由省部级或中央企业总部的人事(职改)部门出具委托评审的委托函。接收委托评审的程序是:由省部级单位或中央企业总部的人事(职改)部门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人事司协商,经同意后,开具委托评审函并报送评审材料。
八、平转评审。
专业技术人员应根据工作和岗位需要申报相应系列、档次的专业技术职务,任何个人和部门均不能随意变更申报系列。如确需变更的,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专业相近的。须在现岗位工作1年及以上,可平转评审相应系列、相应档次的专业技术职务。
(二)专业相差较大,属跨学科的。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须在本岗位工作不少于2年,专业培训时间不少于60学时;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在本岗位工作不少于3年,专业培训时间不少于100学时(培训要有有效的科目和学时证明),可平转评审相应系列、相应档次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平转评审须重新履行申报手续(填写评审表、撰写工作总结、论文,参加相应级别的职称外语考试等)。经评审通过1年后,符合申报现专业技术系列高一档次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条件的,原专业技术职务的履职年限可累计计算。
对长期(10年及以上)工作在专业技术岗位上的专业技术人员,因工作需要,调离现工作岗位不超过2年,符合原系列高一档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条件的,可以参加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申报。
九、其他有关事项。
(一)申报人现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年限计算到申报当年12月31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任职资格确认时间为该的9月1日。
(二)需填报的相关表格,可登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政府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或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培训中心网站(http://www.zyapzx.net)职称评审栏内下载。
填写材料要用钢笔或签字笔书写或电脑制作,字迹工整,易于辨认。
(三)各单位人事部门要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职称申报基本条件的要求,认真审查申报人员材料,确保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规范性和完整性,如发现弄虚作假,取消申请人参评资格。
十、本细则自印发之日起试行。
十一、本细则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人事司负责解释。附件:
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职称申报基本条件
2.各种填报表格和封面格式
(1)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
(2)各种证件复印件封面
(3)工作总结封面
(4)答辩论文封面
(5)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情况登记表
(6)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一览表、填表说明
(7)报送材料明细表
(8)委托函
第三篇: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文件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文件 安监总危化〔2008〕43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江苏省化工企业专项整治工作和天津市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工作主要做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化学品登记中心,有关中央企业,有关协会:
江苏、天津两省(市)为深刻吸取2006年盐城“7.28”、津南“8.7”重大爆炸事故教训,采取坚决措施,遏制重特大化工事故和危险化学品事故,分别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化工企业专项整治工作和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百日攻坚战”。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江苏省化工企业专项整治和天津市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工作都取得了良好成效。
现将《江苏省化工企业专项整治工作的主要做法》和《天津市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工作的主要做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借鉴江苏省和天津市的做法,积极深化本地区、本单位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扎实推进化工行业和危险化学品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促进全国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附件:1.江苏省化工企业专项整治工作的主要做法
2.天津市危险化学品专项整治工作的主要做法
二○○八年三月五日 附件1 江苏省化工企业专项整治工作的主要做法
2006年7月28日,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盐城氟源化工有限公司临海分公司发生重大爆炸事故。为深刻汲取事故教训,江苏省政府决定,从2006年10月起用3年左右时间,对全省范围内化工企业进行专项整治。在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化工企业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截至2007年底,全省已关闭违法违规化工企业2713家,实现关闭违法违规化工企业的总体目标的95.4%;各市政府初步确认的54个化工集中区域中,有23个已经通过江苏省环保厅的区域环评,其余的正在组织制定区域建设规划和进行区域环评。江苏省化工企业专项整治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领导重视,成立专门的整治工作机构
(一)成立整治工作机构
江苏省各级政府成立了化工企业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江苏省政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组成情况如下:
⒈领导小组组成由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省长担任组长,省经贸委、环保厅和安全监管局主要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省委宣传部、省发展改革委、经贸委、监察厅、财政厅、环保厅、建设厅、公安厅、交通厅、外经贸厅、国土资源厅、科技厅、卫生厅、劳动保障厅、工商局、质监局、安全监管局、中小企业局、法制办、总工会、银监局、邮政管理局、江苏海事局、民航江苏安全监管办、南京铁路办事处、徐州铁路办事处负责人担任成员。
⒉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经贸委,由省经贸委负责人任主任,省环保厅、安全监管局负责人任副主任,省发展改革委、安全监管局、环保厅、国土资源厅、建设厅、外经贸厅、科技厅、劳动保障厅、质监局、工商局派出工作人员任成员,其中省经贸委、环保厅、安全监管局派出工作人员集中办公,专门负责化工企业专项整治工作中各项事务的协调和处理。
(二)建立整治工作机制
⒈整治工作原则。全省统一部署,市县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
⒉整治工作总体要求。逐个排查,集中整治,入园进区,改造提升。
⒊整治工作目标责任制。江苏省政府明确了各市化工企业专项整治的目标和责任,与13个省辖市政府签订了化工企业专项整治责任状,明确和分解了三年内关闭违法违规化工企业2843家的目标责任。各市、县政府也逐级签订了化工企业专项整治责任状。
⒋整治工作方法。江苏省政府要求化工企业专项整治工作要从“产业准入、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产品质量、土地使用、能源消耗、投资管理、企业登记”等8个方面入手,进行认真排查,综合治理。一是对化工企业执行法律、法规的情况逐条、逐项进行排查,对现有化工园区、工业集中区、综合性开发区中的化工片区进行全面清理;二是根据排查的情况,对违法违规的化工企业,依法采取责令停产整顿、关闭等措施;三是对排查的化工企业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综合运用行政、经济等手段,鼓励化工企业搬迁、转产。
⒌建立整治工作制度。化工企业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制度;保留、搬迁、转产和关闭的化工企业信息档案,一企一档;化工企业专项整治工作信息通报制度,每周通报化工企业专项整治工作信息;化工企业专项整治工作公示公开制度,通过媒体公告关闭的化工企业名单;化工企业专项整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处理化工企业专项整治工作发现的问题;化工企业专项整治工作举报信访制度,设立了举报电话。
⒍监督工作办法。定期向人大和政协专题报告化工企业专项整治工作进展情况;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加化工企业专项整治工作督查、检查;纪检、监察部门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的重要问题进行督查,查处化工企业专项整治中工作执行不力、弄虚作假等行为。
⒎保障工作办法。江苏省各市、县政府把化工企业专项整治工作经费纳入了财政预算,落实了经费。
⒏奖惩激励办法。部分市、县将化工企业专项整治工作纳入政府综合考核内容,对完成关闭化工企业目标的地方和部门,予以奖励;一些市政府将关闭后的化工企业使用土地指标、污染排放指标等留给县政府统筹使用;部分市对没有完成考核目标的地方和部门,在工业目标管理年终考核定级时下调一个奖励等级;一些市、县政府要求不得将规模以下小化工的产值纳入本市、县GDP和财政收入考核;没有完成考核目标的地方,辖区内不得批准新项目,直至考核目标完成。
二、摸清底数,为整治工作奠定基础
江苏省从“产业准入、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产品质量、土地使用、能源消耗、投资管理、企业登记”等8个方面入手,由有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对辖区内所有化工企业的现状进行全面摸底,对每个化工企业执行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逐条、逐项排查。2006年11月至12月期间,相关部门暂停为任何企业补办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土地、工商登记等手续。除了查清化工企业数量、分布情况外,重点查清以下内容:
(一)产业准入方面
⒈是否违反产业政策或发展规划;
⒉是否仍在使用国家规定应淘汰的落后生产工艺、技术与装备;
⒊是否违反其他市场准入标准等。
(二)安全生产方面
⒈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是否布点在经省辖市批准的用于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专门区域;
⒉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是否领取安全生产许可证;
⒊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申领安全生产许可证时,是否隐瞒真实情况和提供虚假文件、资料;
⒋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后,是否降低了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生产条件发生了变化,生产条件发生变化后是否按照规定申请办理有关安全生产变更审批手续;
⒌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时作出的各类整改承诺,是否已按期完成;
⒍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是否按要求制订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否按规定报送安监部门备案;
⒎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否经法定培训并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安全管理人员是否经法定培训并取得执业资格证书,特种作业人员是否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持证上岗;
⒏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从业人员是否经安全培训后上岗;
⒐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是否存在重大事故隐患,是否已制定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并限期整改;
⒑化工企业中涉及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和使用装置是否定期进行安全评价,安全评价报告是否报送安监部门备案;
⒒2006年以来化工企业是否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含重大未遂事故);
⒓化工企业中涉及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是否报送安监部门备案;
⒔2005年以来新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以及新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是否经省辖市政府设立批准;
⒕2005年以来改建、扩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是否通过安全审查,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是否经过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
⒖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存在的其他安全生产问题。
(三)环境保护方面
⒈是否通过环评审批;
⒉环保设施是否配套,使用运行是否正常;
⒊化工建设项目是否通过环保验收;
⒋是否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⒌是否配置比较完备的应急处置设施;
⒍是否能够长期稳定达标排放;
⒎废水是否排入达到地表水功能区划要求的水域等。
(四)产品质量方面
⒈实施工业产品许可证管理的产品,是否领取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⒉特种设备是否按规定注册登记并经定期检验合格;
⒊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和制度是否落实;
⒋气体充装单位是否依法经过行政许可等。
(五)土地使用方面
⒈是否越权审批用地预审;
⒉是否越权批准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特别是越权批准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
⒊是否越权办理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
⒋是否“以租代征”用地等。
(六)能源消耗方面
单位产品能耗是否符合限额规定。
(七)投资管理方面
⒈是否经过审批、核准或备案;
⒉是否越权审批或核准;
⒊是否以备案代替核准;
⒋是否审批或核准了未经用地预审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化工建设项目。
(八)企业登记方面
⒈是否依法办理工商登记;
⒉是否未经相关前置许可办理工商登记等。
三、明确整治工作目标
江苏省政府确定的化工企业专项整治目标:一是淘汰和关闭各类违法违规化工企业2843家。二是引导分散的化工企业进入化工集中区域。三是有效控制和治理污染,全面达到环保标准;认真落实安全措施,全面消除事故隐患;优化产品、产业结构,全面提升化工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四是重新确定化工集中区域产业定位和标准,集中力量完善配套设施和安全保障措施,原则上每个市(县级)、县保留1-2个化工集中区域。
四、明确整顿关闭的标准
制定关闭化工企业的标准、方式和程序。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产品质量或企业登记等方面,化工企业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予以关闭:
(一)安全生产方面
⒈逾期未申请安全生产许可或者申请安全生产许可延期的;
⒉因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或者安全生产许可延期的;
⒊采取欺骗、瞒报、贿赂等手段提供虚假材料骗取安全生产许可或者安全生产许可延期的;
⒋倒卖、出租、出借安全生产许可证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安全生产许可证的;
⒌冒用、使用伪造的安全生产许可证的;
⒍在安全监管部门依法责令停产整顿期限内拒不整改或者无法完成整改事项、经整改仍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
(二)环境保护方面
⒈《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和《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中明确规定应当关停的;
⒉超过江苏省《化工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排放污染物的;
⒊环保设施不配套、运转不正常,在治理期限3个月内未完成治理任务的;
⒋江苏省政府化工企业专项整治方案实施之日前,各地区已下达限期治理通知而在规定期限内仍无法完成治理任务的;
⒌群众长期诉求解决居民区附近排放恶臭污染物或刺激性气体的问题而短期内无法解决的;
⒍发生重大以上的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
⒎危险废物不能自行处置又未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处置单位进行处置而造成环境重大污染事故的;
⒏在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的;
⒐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未通过评审、未经环保部门批准擅自生产的;
⒑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未通过评审、未经环保部门批准擅自扩产或增加产品的。
(三)产品质量方面
⒈凡实施工业产品许可证管理却未在规定期限内领取许可证的化工企业;
⒉从事气体充装的未取得气瓶充装许可的;
⒊使用特种设备未按规定注册登记和没有定期检验或定期检验不合格的,经责令整改而逾期不整改的;
⒋使用非法制造或经检验不合格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特种设备,经责令整改而逾期不整改的。
(四)企业登记方面
未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
(五)其他方面
⒈太湖流域周边5公里范围内生产规模较小的;
⒉在土地、工商、税务等部门依法责令补办证照限期内未补办的;
⒊其他依法应当关闭的。
五、有配套的经济政策支持
(一)扶持措施
⒈化工企业因实施关闭造成的损失,有条件的地区政府通过一次性补贴、土地拍卖、土地置换等经济政策予以适当补偿;
⒉有条件的地区政府设立了化工企业关闭补偿奖励奖金,对主动提出关闭、协议自动关闭的化工企业予以奖励;
⒊转产非化工产品的化工企业,通过税费返还、规费减免、简化各类变更手续等方式予以鼓励;
⒋搬迁的化工企业从财政贴息资金、排污费部分返还、优先土地供应、减少土地购置费用、综合规费减免、所得税返还等方面予以补贴;
⒌树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产业层次的榜样,大力宣传、推广正面典型经验。
(二)从业人员安置措施
⒈一些地方政府统筹安置关闭的化工企业职工;
⒉一些地方政府由财政拨专款用于搬迁的化工企业职工的补偿;
⒊部分地区在化工企业关闭标准中,将制定并落实职工安置方案作为关闭的标准之一,人员安置工作没有落实到位的以关闭不完全处理。
六、与搬迁和化工集中区域建设相结合(一)化工集中区域确定措施
⒈制定了化工集中区域产业定位、认定标准及整治要求;
⒉明确了化工集中区域总体发展规划及土地、供电、供水、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和安全保障设施等;
⒊对拟保留的化工集中区域进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区域环境风险评价报告和环境保护规划须经江苏省环境保护厅批准。
(二)搬迁措施
位于城市中心区内与周边安全防护距离不符合要求的化工企业,限期搬迁到化工集中区域。否则,予以关闭。
七、各方面密切配合,严格市场准入
(一)产业政策方面
⒈禁止建设淘汰类化工建设项目;
⒉禁止新建限制类化工建设项目;
⒊新建化工建设项目必须建设在化工集中区域,否则不予环保、安全审批;
⒋不再批准化工集中区域外的化工企业改建、扩建化工建设项目;
⒌将化工建设项目核准、备案的权限,由县(市、区)调整至省辖市投资主管部门;
⒍对已经备案的化工建设项目,通过环境影响、安全、土地使用、能源消耗评价后并经过有关行政部门批准,方可开工建设。
(二)投资管理方面
⒈苏南、苏中地区新建单个化工建设项目一次性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3000万元(不含土地费用)以上;
⒉苏北地区新建单个化工建设项目一次性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5000万元(不含土地费用)以上。
(三)能源消耗方面
综合能源消费总量3000吨标准煤/年以上的化工建设项目,由省辖市节能主管部门组织专家或专业机构对其合理用能做出评价,达不到要求的,不予核准。
(四)安全生产方面
⒈未执行化工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的;
⒉化工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的;
⒊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设立安全审查未通过或者批准的,或者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未通过的。
(五)环境保护方面
执行高于国家标准的《江苏省化工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四篇: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
国家煤矿安监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
煤矿用空气压缩机安全管理的通知
安监总厅煤装〔2011〕195号
各产煤省、直辖市及新疆建设兵团煤矿安全监管、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司法部直属煤矿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
近年来,因空气压缩机使用管理不当引发了多起煤矿井下火灾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主要原因是:有的煤矿企业不严格按规定选购矿用空气压缩机,甚至选用假冒伪劣产品;空气压缩机安全保护不全或失效;油脂把关不严,不能满足基本安全要求;维修管理不到位,积炭燃烧引发空气压缩机爆裂等。为切实提高煤矿用空气压缩机(以下简称空气压缩机)的安全保障水平,杜绝因空气压缩机引发火灾事故,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现就进一步加强空气压缩机的选用、维护等安全管理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严格按规定选择、采购矿用空气压缩机
1.严把设备选型关。要优先选用螺杆机型,不得选用滑片式空气压缩机,2012年1月27日后一律淘汰滑片式空气压缩机。严禁选用无安全保障、证书或证件不全、假冒伪劣的产品及配件。1
2.严把设备采购关。必须选择、采购由专业生产厂家制造,具备生产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的产品。井下使用的移动式空气压缩机应具备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空气压缩机储气罐(风包)应取得设计、制造许可证和检验合格证。
3.严把设备入矿验收关。采购的空气压缩机到货后,必须按规定进行入矿验收。
二、严格执行空气压缩机安装、验收标准和规定,确保设备完好
4.煤矿压风系统的设计应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33号)的有关规定。空气压缩机应设置在地面,对深部多水平开采的矿井,空气压缩机安装在地面难以保证对井下作业点有效供风时,可在其供风水平以上2个水平的进风井井底车场安全可靠的位置安装。
5.安装固定式空气压缩机及其储气罐时,应保证其四周留有足够的空间,并保持通风良好,便于维修、维护。井下固定式空气压缩机和风包应分别设置在2个硐室内,硐室要有独立的回风系统,不得存放可燃物,且必须采用不可燃材料支护。
6.移动式空气压缩机要设置在顶板完整、支护良好、无杂物堆积、无淋水和粉尘飞扬的地点,保证安装地点空气流畅,不得妨碍人员作业和行走。
7.各类空气压缩机必须安装使用合格的压力表、安全阀、断油(或断水、断风)保护、过流保护、超温和超压保护,电气设备应有过载、短路、断相等保护。
8.井下空气压缩机安设地点应配备环境安全监测设备,有效监测环境温度和有害气体浓度。应有完备的消防设施及标有空气压缩机用电等级、最高使用压力、最高限制温度、设备状况、润滑油闪点等内容的标识或警示。
9.严把设备安装验收关。要严格按产品说明书及有关规定安装空气压缩机,安装完成后,应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煤矿井下用空气压缩机》(MT687-2009)、《固定的空气压缩机安全规则和操作规程》(GB10892)等规定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三、严格执行空气压缩机使用及维护保养制度,确保安全运行
10.指定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负责空气压缩机的使用、维护、保养工作。固定式空气压缩机硐室应设专人值守,并实行现场交接班制度。空气压缩机司机必须持证上岗。
11.加强设备经常性、预防性的维护保养工作。要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选择使用压缩机油,并依据产品使用说明书规定的首次换油时间和换油周期及时更换润滑油及滤清器。严格执行《固定的空气压缩机安全规则和操作规程》(GB10892)的规定,定期检查排气口至压缩空气温度为80℃处之间的所有管路、容器和配件,及时有效清除积炭。要定期排放储气罐中的积水,清除风包内的油垢。
12.严格执行空气压缩机安全阀、压力调节器保护定期试验制度。要按规定进行相关试验工作,确保其灵敏可靠。安全阀动作压力不得超过额定压力的1.1倍。
13.加强空气压缩机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应保持机房“三无一畅通”(即无油垢、无水垢,无杂物,保持水沟畅通)。固定式空气压缩机机房的噪声应符合《煤矿在用空气压缩机安全检测检验规范》(AQ1013)的规定,移动式空气压缩机应符合《煤矿井下用空气压缩机》(MT687)的规定。
14.加强设备运行及维护保养的记录管理。机房内应设设备运行维护保养、设备运行日志、车间定时巡视、交接班、机电事故等记录本,并认真如实填写。业务管理部门应及时分析、评估设备运行状况,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四、加强对煤矿在用空气压缩机的强制性检测检验,确保安全保护灵敏可靠
15.严格执行空气压缩机定期检验制度。煤矿在用空气压缩机每3年至少由具备国家规定资质的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检测1次,检验条件、项目和要求应符合《煤矿在用空气压缩机安全检测检验规范》(AQ1013)的相关规定。要编制空气压缩机检验计划,并严格按计划实施。
16.严格执行有关仪器、仪表定期送检制度。压力表、温度表等仪器仪表精度超出规定的,应及时予以更换。
五、建立健全空气压缩机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强化管理及监督检查
17.建立健全空气压缩机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应涵盖空气压缩机采购、安装、验收、使用、维修、保养、检验、校验及人员培训、技术资料与记录保存等各个方面。
18.编制并严格执行空气压缩机岗位操作规程。操作规程应明确安全操作要点,包括空气压缩机的操作指标(含最高工作压力、最高或最低工作温度)、岗位操作法(含开、停车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每班巡回检查次数、运行中应重点检查的项目和部位、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及预防措施、紧急情况的处置方法等。
19.加强空气压缩机强制报废管理。应按照产品技术文件规定的使用年限使用空气压缩机,对超过使用年限或经检验已不能保证安全生产要求的,应予强制报废。对在用的滑片式空气压缩机,应立即停止使用。
20.建立设备技术档案管理制度。要及时汇总并存档管理包括空气压缩机采购、安装、验收、使用、保养、维护、试验、检验等内容的完整技术资料。
21.地方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各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定期开展空气压缩机专项监督检查,督促煤矿企业及时排查空气压缩机安全隐患。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督促煤矿企业落实责任,制定切实可行措施,限期整改;对未能按时完成整改的矿井,应责令
其停产整顿;对使用不具备安全保障空气压缩机的矿井,应责令其立即停止使用。
请各省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及时将本通知转发至辖区内各煤矿企业。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
国家煤矿安监局办公室
二○一一年九月六日
第五篇: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
召开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
工作视频会的通知
安监总厅管三函[2011]19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推动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定于11月3日(星期四)下午15时召开全国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视频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题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1〕23号)和全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现场会议精神,推进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和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二、会议内容
1.解读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印发的《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安监总管三〔2011〕93号)、《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管理办法》(安监总管三〔2011〕145号)。
2.传达贯彻全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现场会议精神,对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进行部署。
三、会议地点及参会人员
(一)主会场:国家安全监管总局A511会议室。
参加人员: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监管三司全体人员,中国安全生产协会、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有关人员,有关中央企业(总部)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
(二)分会场。
1.各省级安全监管局视频会议室。参加人员:各省级安全监管局分管负责人、危化处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组织单位、评审单位负责人及相关人员。
2.已开通视频会议系统的市、县级安全监管局视频会议室。参加人员:市、县安全监管局负责人及相关人员。
3.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视频会议室。参加人员:化学品登记中心负责人及相关人员。
四、其他事项
1.请各省级安全监管局负责通知辖区内有关市、县级安全监管局和有关单位的相关人员按时参加。请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中国安全生产协会、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及有关中央企业(总部)于11月2日前将参会人员名单报送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监管三司(联系人及电话:陆旭,64463356)。
2.请各省级安全监管局通知相关人员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通信信息中心要求,于11月3日13时准时开机准备。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
二〇一一年十月三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