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特色宣传稿件:强化合作意识,促进均衡发展
**市**初中强化合作意识促进均衡发展
**市**初中针对学生群体分化、发展不均衡的实际情况,强化三个合作,凸显团队优势,促进了学生群体的优化发展。
一、师师合作:学科教师团结协作,老中青教师传帮带。采取“导师制”,“一对一”的形式,为新教师的成长搭建了平台。学校将培养情况纳入教师考核,提高了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同科教师集体备课,形成三级教案编写流程。实行团队奖励机制,鼓励各学科团队加强业务研究,提高整体水平。形成检测过关三级会诊矫正体系。
二、生生合作:构建小组合作下的多元评价体系,关注不同群体学生的发展状态,激发了学生的长效性学习动机,促进了群体优化与发展。素质能力检测和课堂评议成绩,重视学习过程的多元管理。建立四星学生评选机制:进步之星、发展之星、激情之星、闪亮之星。根据成绩积累评选周之星、月之星、学期之星。实行“级部争先进,班级创模范,小组争冠军,学生做明星”的一体化竞争机制。形成校园群星闪烁的竞争局面。
三、家校合作:建立新常态的交流互动机制:班主任、学生家长飞信群、微信群,学校教学工作要求、学生在校在家表现及时沟通。个别问题生面对面:教师家访,或请家长到校进行深层交流,问题解决一步到位。家长课程,分类过筛:每次大型考试结束,班主任利用家长课程开课时间,详细向家长介绍近期学校班级对学生学习要求,分类梳理学生学习情况,提出应对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篇:均衡发展自查报告强化意识 促进发展
强化责任意识
促进均衡发展
一、基本情况
小学位于双程路43号,是一所完全小学。至建校以来历届的校领导和全体师生秉承“明德至诚
博学远志”的校训,使@镇中心小学的教育教学蒸蒸日上。学校占地面积25011平方米,绿化面积7673平方米,运动场地5150平方米,教学及教辅用房6765平方米,校舍面积6741平方米。学校现有2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191人。教职工52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25人,本科学历9人,专科学历36人。教学设施完善,现有多媒体教室2个,计算机90台,各室功能齐全,设备完善,图书室藏书36921册,教学仪器设备价值69万元。近年来,学校坚持强化管理、均衡发展、以人为本、突出和谐的办学方向,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强化育人功能和服务意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被襄阳市教育局评为“课堂教学改革先进学校”和“襄阳市示范家长学校”,被区教体局评为“课堂教学改革先进单位”。
二、取得的成绩
(一)发展规划
1、强化内部管理,提高教育质量。
我校建立并完善义务教育管理机制,实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责任制度。从抓好学校常规管理入手,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学校对照办学方向、校务管理、德育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评价管理、总务管理、安全管理、卫生管理等十个方面,认真进行自查自纠,让管理有章可循,力争用最短的时间,使学校管理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线上。
2、整合教育资源,科学调整布局。
近年来,我校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2010年春自筹40多万元资金,新建了一幢三层的教学楼,缓解了学生班额大的压力,同时投入20余万元对教学楼进行改造。新添了体育设施,重新设计操场篮球场。对实验室、音乐教室、教师办公室,留守儿童活动室进行了维修改建,并添置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和空调,配备班班通20个,为学生呈现更多的学习资源。
3、经费管理
我校采取多渠道筹措资金,为改善办学条件奠定了基础。为了巩固基础教育区政府和教委更是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按照规定标准配备了图书资料,实验仪器、体音美器材,强化了微机室的建设等,使学校的硬件设施逐步达到市颁标准。
(二)、学校标准化建设
1、学校规划和计划
我校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提高硬件水平。学校先后粉刷了学生教室和学校部分墙面,重新修整了教师办公室地板,增添了学校校园文化墙4面,改造了学生厕,安装了校园自动音乐广播,更新了8台电脑、3台打印机、为教室安装班班通等教学设备。这些硬件设施的增添,为我校的教育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2、学校建设类
学校校安工程实施计划制度完善、资料详细。学校建有实验仪器室,阅览室、音乐、美术教室、多媒体室等,各功能室均有仪器,仪器摆放规范,并登记造册。多媒体室有网络、有资源、有教师课件。有图书室和阅览室。图书有标签、有登记且部分上架。图书借阅正常,有借阅登记。两室制度齐全。有音美室、体育器材室各一个,均有一定数量的器材,器材有登记和使用记载并有专人管理。
为规范学校各项设施的使用和管理,我校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分别制定了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文体器材、等使用管理制度和阅览室、音乐专用教室、美术专用教室管理制度。对于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检查、添置和维护。充分利用有限的教育教学设备服务教学,努力提高使用效率。建立健全各项财务制度,规范财务管理,合理使用经费,努力提高办学效益。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不断提升教师能力
(1)强化队伍建设,从内涵发展上均衡教师的整体素质。
首先,我们把《教师法》、新《义务教育法》、《师德规范》等教育法律法规作为学习内容,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全面性的教育法规宣传教育活动;其次,在全体党员和教师队伍中开展师德大讨论,撰写师德心得与体会,组织全镇教师积极参与师德主题的征文和演讲活动;再次,根据区市教育局的相关文件,规定要求全体党员、学校领导做表率,全体教师主动参与,全面开展自查自纠活动,树立我校教师良好的师德形象。此外,我们在评优评先、评聘晋级中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将师德水平作为评价其工作思想和工作业绩的首要条件。通过长期深入的师德建设,广大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以“关爱每一位学生,发展每一位学生”为己任,在教育活动中,普遍做到了尊重学生的人格,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位教育对象,从而使每一位学生都享受到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2)促进教师专业化均衡发展。
我们划拨专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全体教师进行不同形式的校本培训,远程培训等学习教育,力求使每位教师都能尽快地理解新课标、领会新教材,掌握新教法,适应新课程改革新形势的需要。同时,我们着力推行教师成长和专业提升计划,在注重培养骨干教师的同时,更加注重对每个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大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力度,努力推进“名师工程”、“青年教师培训工程”等。首先,我们给每个青年教师分析定位,定向培养,为青年教师外出学习、课题研究提供优先权,然后通过校际活动等形式,使每位青年教师都能尽快地跨越教育教学“平原”上的种种障碍,逐步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和育人经验。
(3)精心策划,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 我校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先导性、基础性和全局性的工作抓细抓好抓落实,搭建教师成长平台,为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切实提高队伍政治素养,塑造高尚师魂,通过定师德规范、立师表形象、树先进典型、创示范集体、展美好心灵等活动。提高校本研训实效,促进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区、市课程培训。开发校本培训课程,开展了多次校本培训。落实非课程化校本培训,多方位、多层次搭建骨干教师成长平台,如教研(备课)组长培养、骨干教师培养等。学校把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工作,校际联动,创建培训特色。教师的成长、学校的发展需要课改引领、理论引领和专家引领。在我校有幸和佘营小学结对联动,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引进了活水。我们紧紧抓住这一契机,把教师的各类培训与教育教学研究、教研组(备课组)建设、班主任经验研究结合,开展了六种方式的研训活动,加强了联动的有效性。
(四)、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十分重视学校德育工作,把学生的品德教育置于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思考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首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利用少先队对学生进行教育。开展多种主题队会,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普及程度方面,学校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学籍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划片进行招生,学校生源不断,学生就学率达到100%。
办学行为此项已将各级相关文件和本校三年来的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方案、措施及制度整理完毕,以及教师教学行为监测制度、问卷调查也整理到位,对不乱订滥印教辅资料、不利用节假日有偿补课、是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设有学生访谈记录及对学生、家长的调查问卷,有教师签订的师德师风责任状
学校招生情况及学生就近、免试入学情况。此项已将区级相关文件、镇级文件和三年来本校学生就近、免试入学的方案、制度、招生方案及三年的学生入学统计表整理完毕,并有@镇中心小学大班额形成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学校近三年来的择校情况统计表,择校情况小结,并装有三年来本校控流劝返的方案、措施及制度、控流劝返经验材料和劝返记录。严格按课程计划开设课程,每学期又新课程总表,学校每学期均根据上级公布的学校课程开设标准,严格落实,既不多开课程,也不少开课程,每班分发课表,作息时间表,英语课作为我校的特色课,不仅每个班确保应有的课时外,另外每周还拿出2个早自习让学生记单词,知语法,得到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学校有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考评制度、教研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学校扎实开展了“两操一活动”,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大家唱、大家跳”在全镇同类学校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扎实开展,学校运动会能根据学校场地小的特点,召开有特色的运动会等阳光体育活动。学生体质稳步提高。学校依据上级文件精神,制定了有关义务教育质量均衡发展考核评价方案,再次精神指导下,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多年来,无论是区、镇统考还是抽考均首局第一,受到社会、家长一致好评。
(五)、健全关爱机制,重视特殊学生
我校自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倡导“关爱学生,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实施“关爱工程”,确保留守学生“留守不失守,缺爱不失爱”,贫困生有人关爱,学困生有人重视。积极探索和完善关爱学生工作机制,制定有详实的方案、措施、制度。扎实开展各种关爱活动
1、加强爱心服务站建设
切实关爱留守儿童
为了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机构,形成了以校长亲自挂帅,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辅导员负责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爱心妈妈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思想等教育.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顺利开展,这样有利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同时每个班指定一名教师负责掌握本班留守儿童情况,为服务站正常运转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今春我校严格按照襄阳市2012年留守儿童爱心服务站建设五有标准建站,投入2万多元资金,高标准建设心理疏导室、留守儿童活动室、爱心服务站等几室。为服务站配备了电脑、电视机、影碟机、书柜、配套图书、办公桌椅等设施,为留守儿童爱心服务站切实发挥作用打下了坚实基础。为了给留守儿童营造“家”的感觉。同时从30多名女教师中选出19名责任心强的爱心妈妈,要求每个爱心妈妈对班级的留守儿童开展了跟踪调查,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健康,家庭住址等状况进行了调查登记,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和成长需求,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在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立足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解决留守儿童双休日、节假日没人管、没地方去的问题。我们建了两个室,一间是留守儿童活动室,另一间是心理疏导室,作为留守儿童活动中心的固定场所。同时按照“七个有”来建设:即有场所、有设施、有队伍、有制度、有活动、有档案、有成效等,实现了学校领导、教师(退休教师)、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等组成的队伍,为广大留守儿童服务。同时,积极筹措资金,购置图书、文体设施等,并开通了“亲情电话”。
开展丰富多彩活动是“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中心”的灵魂,是让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有成效的关键。我们开展的活动有:辅导学科作业、知识竞赛、心理疏导、乒乓球比赛、羽毛球比赛、画画比赛等。每次活动做到定时,定点,定人有序开展,大大增强了留守儿童活动中心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2、切实关爱贫困生、学困生
为了贯彻落实各级领导有关确保家庭经济贫困学生,确保贫困生不失学,顺利完成学业,学校每学年对贫困生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经济资助,为贫困生购买学习用品、服装。同时积极争取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通过关工委、企业老板、妇联等为贫困生解决一定的资金。对于学困生、品行有缺点的学生,我校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通过结对帮扶、爱心谈话、分层转化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转变学生行为习惯,让学困生、品行有缺点的学生有集体的温暖。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学校占地面积、建筑面积过小,这些一直是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与国家与省定标准相差甚远,越来越不适应教育形势的飞跃发展的需要。
2、师资结构不尽合理,学科比例失调,影响学科教师分工。
3、学生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等,课外文体活动要进一步落实。
4、学校教室紧张,体育室、图书室面积过小。建议上级领导解决教师短缺的问题,配齐小学科教师;尽量再盖一栋教学楼,缓解师生用房紧张。
@中心小学 2012.7.14
第三篇:加强校际合作 促进均衡发展
加强校际合作 促进均衡发展
——实验小学与陈坊中小学教育共同体汇报材料
为了贯彻落实县教育局颁发的《金溪县实施城乡教育发展共同体的指导意见》和《金溪县关于推进义务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精神,今年9月份实验小学与陈坊中小学结成教育共同体。现将初级阶段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总体目标。
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以实验小学为核心,与陈坊中小学共同制定办学目标、工作计划,结成相对固定的教育共同体,通过整理教研交流、科技特色交流、学校管理交流、党建活动交流等载体,构建均衡优质的和谐教育,从而实现实验小学——陈坊中小学的理念共享、资源共享、管理共享和成果共享这一总体目标。
二、阶段目标。
在总体目标的导引下,分三个阶段,制订了阶段目标。第一阶段(2014年下半年):商讨探究,初定雏形。将实小的办学理念渗透,创适合孩子发展的教育,让每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在陈坊中小学造成特色办学的正面影响,知道什么是整理课改的模式,如何打造科技特色,怎么开展家校同创。第二阶段(2015年):引领辐射、全面铺开。在陈坊中小学全面铺开校际交流,打造共同发展模式,积极开展各项活动,让科技特色教育、整理课改、家校共创等特色扎根落户。第三阶段(2016年);创新模式、展示成果。及时交流总结,创新办学,打造特色校园,通过参与上级部门组织的活动展示共同体发展成
1
果。
三、本学期教育共同体学校活动情况汇报
(一)、科学谋划,制订详实合作方案,健全管理机制 开学之初,教育共同体学校双方校级干部见面碰头,坐在一起就如何成立一个协调管理机构,如何开展工作等问题进行商讨。王文斌校长还带领实小部分行政到陈坊中小学实地调研。随后,召开专门的行政会议,共同制订《金溪县实验小学——陈坊中小学教育共同体实施方案》。最后,经双方全校教师会集体决议通过,在学校工作计划中键入“帮扶共建,共生共长”活动。成立以实验小学为核心,陈坊中小学为共建成员校这样固定的教育共同体,王文斌校长担任教育共同体学校校长,林清华校长为副校长。实验小学及陈坊中小学的校级干部分别为各自学校的片域组长。如实小倪之雅和陈坊中小学的(),其他中层干部为各自片域副组长,具体实施方案的执行、落实。教育共同体学校下设办公室,实小杨国华老师、陈坊中小学蔡雨顺老师分任办公室主任,负责联络。各自学校的科任教师为成员。
(二)、加大扶持力度,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
陈坊中小学位于金溪县城西北约五十公里处,西与临川区接壤,北与东乡县毗邻,在金、临、东三县交界之处。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陈坊中小学生源流失严重,一些有门路、家境条件稍微好点的家庭都将子女转学到县城,这样造成了陈坊中小学经费严重不足。实验小学作为教育共同体核心学校,出于教育共同发展和让陈坊中小学师生安心于学校,放心于学校的目的,在本学期中,毅然投入四万
2
元资金,予以扶持陈坊中小学。这四万元用于改善陈坊中小学食堂条件,分别购买了锅炉、烧开水用具、热饭热菜用具及其它一些厨房用具。以此同时,实验小学还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大力支持。
(三)、以活动为载体,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要实现实验小学——陈坊中小学的理念共享、资源共享、管理共享和成果共享,教育共同体学校基于“帮扶共建”的指导思想,在日常工作中,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1、召开管理层专题研讨会,将实验小学的办学理念、特色办学、整理课改、家校合作等先进经验一一详解,并协调抓好落实。实小王校长带领一批中层以上行政亲赴陈坊中小学实地调研,组织教育共同体学校行政班子开会研究,部署工作。陈坊中小学校长林清华也率领部分行政参与实小会议,提出对共同体发展的建设性意见。
2、校际干部交流指导,共商学校发展大计。实小主管教育教学工作的倪之雅副校长,主管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的邓斌副校长,主管家校合作工作的肖岚玉副校长,主管科技教育的郑国泉副校长,分别就各自主管的工作到陈坊中小学座谈,并就工作如何开展做了规划,亲自指导活动的开展,检查活动成效。
3、教研互动,植入整理课改理念。实验小学教研处余莉副主任带着满腔的热情,为陈坊中小学作了整理课改经验介绍,“4+1整理导学案”的详解及“班级小组建设”,受到陈坊中小学教师的一致好评。尧加力、蔡淑娟两位骨干老师主动请缨,为陈坊中小学年轻教师送上了饕餮大餐,在愉悦的课堂中认同并接受“4+1整理导学”的课
3
改。送教下乡让陈坊中小学年轻教师受益,促进他们专业快速成长。以此同时,共同体学校还组织了“同课同构”的教研模式,让实小有经验的业务骨干和陈坊中小学的年轻教师从整理模式出发,共同演绎统一课题的整理课改,让年轻教师在差距中找到追赶的目标。为了借鉴经验,尽快在陈坊中小学植入整理课改经验,实小在平时的教研活动中还组织了陈坊中小学年轻教师参与教研,参与评课。
4、科技打造,发挥影子效应。科技教育是实验小学特色教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色,也是抚州市教育上一朵盛开的奇葩。实验小学为了让科技特色教育在陈坊中小学生根、开花、结果,制订了阶段目标。本学期,教育共同体学校在陈坊中小学加大了科技宣传力度,利用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宣传板块,通过科技活动载体影响科技特色的认知。实验小学先后委派了邓斌副校长、郑国泉副校长就各自主管的科技项目进行指导,未成年人生态道德、科技小组建设暂新的课题,让陈坊中小学学生耳目一新。共同体学校还组织了陈坊中小学的20多名学生来到实验小学参观航天科技模型、“迷你科技乐园”、“机器人工作室”。在宣传栏科技板块处,邓斌副校长对20多名学生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讲解,并鼓励小朋友爱科学。刘新寿老师送教下乡的“声音传播”,让学生领略的科技的有趣;毛媚老师的“玩转科学”课堂,让学生亲身体验了科技的魅力;黄小明老师迷你科技乐园的操作指导,让学生流连忘返。陈坊中小学也抓住机遇,在校内开展了小制作,模型拼装、科幻画等兴趣小组活动。
4
5、家校经营,营造陈坊中小学家校同创的良好氛围。实验小学将自己特色家校,带进陈坊中小学。肖岚玉副校长到陈坊中小学指导家校同创工作,组织召开了座谈会,并就学校家委会的成立及家长义工介绍了实验小学成功的经验。陈坊中小学在实小的影响带动下,积极配合,先后成立了家校委员会,如今家长义工在陈坊中小学也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6、党支部工作互动交流。党员干部是学校建设与发展的榜样,教育共同体学校为了营造“讲奉献,爱岗敬业”的良好氛围,树立”人人乐于奉献,事事赶超抢先“的观念,不仅在教学业务上积极配合,在组织生活上也共同参与。教育共同体学校组织了党员干部到左坊及浒湾革命教育基地缅怀先烈活动,还组织了党员干部送教下乡活动。
7、少先队建设。实验小学先后组织了陈坊中小学年轻教师到实小观摩主题班队会,参观升旗仪式。为了组建陈坊中小学的鼓号队,实小业务骨干黄明辉老师多次到陈坊中小学指导队伍建设,发挥了传、帮、带的作用。
四、初步成效及今后工作打算
通过一个学期的互动交流,教育共同体学校——陈坊中小学取得了一些成绩。主要表现在:实小投入资金,改善陈坊中小学食堂条件;教研互动交流,进展顺利;整理课改正在少数班级试点,班组建设得到落实,处于尝试阶段;加大了科技宣传力度,科技活动小组业已组建并开展了小制作,科幻画、模型拼装小组等活动;召开了家长委会会,成立了家长义工小组;指导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先后开展了美术
5
兴趣小组,艺术类兴趣小组、科技活动小组;通过开展校际党员干部活动,加深了对教育共同体的认识,提高了责任意识。
今后,教育共同体学校将一如既往加强交流,共同探讨,力争用三年时间打造陈坊中小学特学办学,做到亮点鲜明,减轻城区学校负担,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五、困难与机遇共存
教育共同体学校的成立既是农村薄弱学校发展的良机,又面临巨大挑战。陈坊中小学地处我县边缘地带,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利,给两校合作交流带来不便。主要困难体现在:
1、家长整体素质差异、师生观念制约教育发展,农村学生家长观念淡薄,对于开展科技特色、家校同创工作不理解,支持力度不够。
2、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影响整理课改的实施。
3、没有相关激励机制,下乡上城校际交流的差旅制度,难以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4、两校相距太远,互动交流面临交通困难,也是阻碍共同发展最大的瓶颈。
5、帮扶共建,资金难于保障。特别是陈坊中小学要打造成特色校园,资金力不从心。
6、创新难以突破。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实验小学——陈坊中小学将克服阻力,排除困难,迎刃而上,共同发展教育,办人民满意的学校,达到帮扶共建的最终目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6
第四篇: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
【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
为进一步推动“安全生产月”和公司“春检”活动的深入开展。6月11日,公司安全监察处举办了网上安全知识竞赛答题活动,公司机关、基层各单位副处长、安全员、班组长共计27名员工参加了答题活动。
本次竞赛答题内容涉及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辽宁省建筑安全知识、事故应急避险处理、消防、劳动安全防护等方面的知识,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对公司在生产施工中很实用。为了强化答题活动效果,公司领导高度重视,把答题活动作为促进公司安全生产的一项具体措施,安监处积极组织各单位干部员工通过集中学习、相互交流、网上查询等形式学习安全知识,并以此为契机,考察干部员工对安全知识、公司安全规则的掌握情况及对“安全生产月”活动内容的落实情况和学习效果。
通过举办此次网上安全知识竞赛答题活动,使干部员工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企业在发展中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当代价,必须做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同时还使员工掌握了安全操作知识,增强了安全防范和自我防护意识,提高了遵章守纪的自觉性,收到了较好的安全宣传、教育效果,对预防事故和保证企业安全生产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第五篇: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
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
一年一度的安全月已经来临,今年的安全月主题是“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意义就是工作必须在安全前提下进行,安全工作必须要有红线意识。在工作中,有些想法和做法不能越过红线,否则就会发生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因此,任何工作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就是不可逾越的红线。
动力厂要求全体员工以最坚决的态度牢牢坚守“红线”,“红线”就是“生命线”、“高压线”。对“红线”要有敬畏戒惧之心。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维护员工生命安全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必须做到“不安全不工作,隐患不排除不工作,措施不落实不工作”。对工作现场的“违章”现象,要严抓严管、齐抓共管,让违章现象在我厂无生存的空间,同时要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及对作业环境的危险辨识能力,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要强化警示教育,用事故教训推动工作,把历史上的事故当成今天的事故看待,警钟长鸣;把别人的事故当成自已的事故看待,引以为戒;把小事故当成重大事故看待,举一反三;把隐患当成事故看待,杜绝侥幸。做到“一人出事故、全厂受教育,一处有隐患、全厂受警示”。
动力厂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