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改反思
倾听花开
音乐课改反思
常听人说,一生能遇到一位好老师,是一件最幸福的事。我应该是很幸福的,因为在我的学生时代,就遇到了许多好老师。老师的博学多才吸引了我;老师的言谈举止感染了我;老师的诲人不倦激励了我。于是,多年之后,我也成了老师。不知不觉弹指一挥间,岁月已走过十六年。当我把点点滴滴的心血化为浇灌花朵的雨露时,我惊喜地听见了花开的声音。它告诉我:脚踏实地当好一名教师是真实的、是快乐的、是幸福的……
每周一节音乐课总是学生很期待的。因为在音乐课上,他们没有太大的升学压力,而是可以跟着老师的思绪走,听着美的乐曲跟着唱、跟着跳、尽情想象,还可以在音乐课上做各种各样音乐律动。于是,音乐课成了孩子们口中的“好课”。这是我最希望听到的。可是,在孩子们说这句话的同时,我的压力和责任也越来越重。既然孩子对这门课程喜欢,那么我就有责任让孩子在音乐课上有所收获,同时教会孩子们如何做人。为此,我一直在努力探寻,尽自己最大可能做一名出色的、优秀的音乐教师。
教学是一个良心活!我们选择了做教师,就选择了行走一条忙碌充实的路,需要一份激情,更需要一种身为教师发自内心的责任与爱心。教书育人这么多年,因为爱,让我与孩子们互相感动,互相收获,互相成长。尽管自己行走的脚步是充实的,但有时也会迷惘,不知道自己的行走,会带给我的学生怎样的收获?我希望看到:一个不爱上音乐课的学生爱上音乐;一个上音乐课经常走神的女孩,最终能在音乐课上积极表现;一个内向男孩,最终能在课上面对全班学生展现自己的歌声。我知道:一组普通的音符,倘若排列在同一音阶上,就谱写不出优美的曲调,只有处在五线谱的不同位置上,才能创造出动人心弦的乐章。每次想到这些,我就有种紧迫感和使命感。这些,都成了我不断追求、不断钻研的动力。每天,我都在努力探究与思索着,如何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参与音乐学习,从而获得愉悦的音乐体验。
通过对生本教育理念的学习理解,我认为,它和新课标有着许多共通之处,可供我们相互借鉴。我所实践的一个课题《多变的节奏》,就是采用这种教学模式进行的。对于现今的中学生,似乎只有流行音乐,或者具体说是流行歌曲离他们更近些。但为了拓展他们的音乐视野,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民族音乐是必上的一课。所以在民族音乐的课堂上我把《春节序曲》这首作品的重点,放在了节奏上。首先,给学生布置前置性作业:第一,了解《春节序曲》的作品背景;第二,课前,就让学生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寻找一些有规律的声音,以身边能发出声音的材料为主;并且,不允许有雷同的展示。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去想、去体验、去思考,使学生领悟并洞察到,生活中的节奏是无处不在的。正式上课时,孩子们给我带来了更多惊喜,比如:用塑料袋表现妈妈洗衣服;通过做家务劳动,发现洗筷子也是一种生活中的节奏;还有敲门声,切菜声;用弹舌的方式表现奔跑的马蹄声;还有一位同学,在平时打篮球时,体验到了运球时那种有规律的声音,等等。同学们争先恐后的表现自己,热情高涨,课堂气氛融洽而活跃。对此我没做任何讲解,只是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这些节奏型,他们从哪来”?经过体验思考后,学生们向我说出自己的感受,然后通过从生活中提炼节奏,用节奏来表现生活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对节奏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产生新的理解和体验,并产生自己创作创新的愿望,自然引入创作阶段。之后,我便让同学们倾听体会《春节序曲》当中的一段音乐情绪,(如果不是以这样的方式去欣赏的话,学生是很难静下心来倾听和体会音乐的。)而后,我将同学们分为四组,进行思考、讨论:“能否把平时生活中,我们找到的节奏和积累的节奏型,为这段旋律配上合适的伴奏?”在展示的过程中,我让学生们自由选择一些课堂乐器,如:沙锤、三角铁、铃鼓、小堂鼓、钹等等,并要求每组同学自评,说明创编理由,由其他组同学点评优点或者不足。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体验的机会,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对节奏有新的认识,真正体会到生活是音乐的源泉。整堂课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新课标、新理念、新教法,给我们带来了些许感动和喜悦。在教学实践中,我充分的认识到,对音乐教育要倾注更多的爱心,努力使教材少一份陌生,多一份亲切;少一些枯燥,多一点趣味;少一些平淡,多一些激情。以自己对音乐对学生的真情感染学生,使学生喜爱音乐、体验音乐的美感;善于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每一堂课,都让他们感受快乐的情感体验。
新课程改革在不断深入,回首这几年的课改,起初也曾磕磕绊绊、迷惑无奈,经历着失败——进步——再失败——再进步的演变。我更为深刻的感受到,新课程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为。怎样将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每一节课当中,不让新课程改革过于形式化,变成一句空话,也是每一位教师都值得深思的问题。通过一节突发奇想的音乐课堂的教学,我对新课改的“新”字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反思自己的课堂,也发现了很多不足。
1:我们音乐课现在在音乐教室和教学楼轮流上。欣赏课使用多媒体只能在本班教室,唱歌课回到音乐教室,只用录音机和钢琴的局面。多媒体与钢琴不能兼得。总希望能给我们音乐教室配备上完整的投影设备,这样就不用再两头跑来跑去,而且能实现多媒体与乐器、歌唱的完美结合。
2、个人还是比较懒散,课改教学中很多感触收获灵感未能及时整理,经常是想和做分离,不能很好的在反思中总结,在总结中加强自己的专业素养,提升自己。
3、终身学习意识不够,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不足,没有继续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的反思总结,音乐课也是一个展示自我才华的平台。只有不断的充电,才有不断的进步。
音乐课可以嘻嘻哈哈一节,也可以育人与无形,让孩子在一节课中收获多多。作为音乐老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教学中充分利用和挖掘音乐教材中美好的内涵影响、激励学生,有的放失对学生进行审美渗透,让音乐引导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真正做到“乐入心,育人无声”,实现课改走向生活的育人理念。
呵护童心在不经意“玩”成,倾注师爱在举手投足间定格,一张张笑脸那样真、那样纯,一声声“老师”叫得那样无拘无束、有滋有味。“以火点火火愈明,以爱知心心愈爱”。我愿做世上最美的事情------倾听花开。
第二篇:课改反思
高校课堂改革反思
学校实行五步三查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有一年多了,现在针对我自己上课以及课程改革中的一些问题做如下反思。
优点:自从学校提出采用五步三查教学模式以来,我们认真制定导学案,建设班级学习小组,做好课改铺垫,这么长时间来我们欣喜的看到很多好处。学生们乐意学习的增加了,上课睡觉的减少了,影响纪律的同学减少了,学生们每天针对导学案进行预习,使得上课效率提高了,讨论研究过程中,使得合作学习成了趋势,大部分学生可以本小组内解决自己不会的问题,从而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成绩,改变了以往很多学生上课睡觉溜号,作业不认真完成,上课不认真听讲,学习没有积极主动性,听课不集中,回去不预习不复习,学习兴趣低下,不爱学习,不学习的状况。小组学习模式,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竞争,提高了学生的上进心,自信心。学生在预习中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多做了大量习题。同时在上课展示,讲题,点评过程中,又提升了能力,巩固了知识。从教师角度来讲,我们课堂上轻松了不少,不再声嘶力竭的讲话了,小组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老师也解放了,这些都是好的地方,学生只有想学习了,有兴趣学习了,才会更加的用功,用心的去学,才能弥补不足,提高成绩。
存在的问题:首先是这样的现状时间长了,学生的兴趣下降了,后来不像开始阶段那样认真坚持了,懒惰现象也出现了,导学案完成时有互相抄袭的,学生小组模式也有一些弊端,个别学生说话方便了,也随意了,讨论问题的时候说没用的,个别学生有打闹的,学生讲题不够规范,不到位,使得很多问题讲不出来,课堂时间有限,使得教学任务达不到要求,使用导学案以来,明显课堂进度缓慢了,有时候显得效率不高,个别好学生吃不饱,并且总给别人讲题也不太情愿。讨论问题的时候不积极,不知道思考。课堂驾驭能力不强时,课堂没有很好的调控,虽然一片热闹,但是学习效果根本没有。有时的导学案做的不精练,没有指导性,时间性,错误出现,让学生没法好好去完成以及对学习有指导作用,并且导学案学生完成后没有认真总结以及保存,使得学习表面繁荣,过后不管了。学生每天完成大量导学案,使得时间很紧,但是没有了复习时间,有时我们还要有课堂作业,使得导学案检测题没时间批改,学生也完成的不好,学习效率低下。
改进措施:六年级数学组在编制导学案上时间要提前,编好后本组要讨论优缺点,从新定稿后再印刷,这样避免一些错误与不恰当的地方;班主任应根据学生课堂得分制定出奖罚方案,让学生知道课堂的展示以及小组的表现与本组的利益有关,近期我班采用按小组的总得分排序分座位的方法,学生相对表现好了很多。课改工作是一步一步的改进的,让我们边学习边摸索着向前行进吧!
六年级
张俊丽
课
改
反
思
六年级张俊丽
第三篇:课改反思
教改感想
嵩县田湖一中
潘万杰
随着课改的推进,涌现出来许多的的教学模式,“五环探构”、“五步教学法”“七步教学法”等,都是一种模式。我个人认为教改的精髓应是培养学生主动的学习积极性。课改的每一步都应从如何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入手,否则将只是流注于形式,华而不实起不到什么作用。如果不从根本搞课改,形式上热热闹闹,效果还会不如传统教学法。一位课改成功学校中学校长说过这样一句话“以前学校抓教师备、讲、批、辅等,教学效果总是不理想。最后抓学生的学习方法,从一进学校就教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结果成绩就上去了。”他的话不多,我个人认为他讲出了课改的实质。
如何把课改踏踏实实的落到实处,不是流于形式。我们就要从根本做起,狠抓学生的习惯与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一种学习习惯,形成一种学习风气。这说起来轻松做起来可没那么容易,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从教学和政教两方面一起抓,且不能流于口号,而应实实在在的去抓。只要学生的习惯养成了,班风就在正了、学风就浓了,校风也就不用说了。教育的正能量也将会逐步推动学习风气、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第四篇:课改反思
课改中的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实验小学 韩春艳
本学期我校加大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一学期下来,老师们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都知道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数学课堂更是如此,我们不仅要把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内化成学生自己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知识获取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各种学习能力的培养。就数学学科来说,我们紧紧围绕着“少将多学,精讲多练”这八个字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在这一过程中,我的数学课堂也在悄悄地变化着。下面,结合者我的课堂教学实际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一、教师思想的转变才是真正的课改。
教师的教学思想主导者课堂,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方向。本学期跟随国培小团队走进了哈市一所幼儿园,四所小学,还听了李洪亮老师的业务讲座,还有两位老师的关于信息技术的讲解。一周的跟岗学习结束了。此次学习让我最难忘的是深入不同学校参观学习,现场观摩哈市优秀教师的课堂。课上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师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很少听到教师直接就讲解知识点的。课堂上看似教师轻松了,其实课前老师做了许多准备,备课、录制学生微信预习的小视频、制作课件等。这些工作都需要教师精心的准备。十节课自然、亲切、真实,学生饱满的精神状态,完整流利的语言表达,都足以见证学校的管理、教师平时的付出。学生就是一所学校的形象,所以,这几所学校的参观学习,使我感触很深。回来后结合着我校的课改精神,我的思想发生了很大改变。在教学《周长》一课时,我进行了实践——师少讲生多尝试。我先引导学生从字面理解什么是物体的周长?再通过摸一摸、画一画了解图形的周长,再总结出周长的含义,那就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最后,学生动手实践圆形周长测量的小方法,还有不规则图形、规则图形怎样计算它的周长。我发现大部分学生的表现与以前比较积极了。问题也出现了,动手操作学生兴致高了,很快就理解了周长的概念。这节让我较为满意的课,身心都是愉悦的。
通过我的教学思想的转变,我的教学方式也就随之转变,设立了相应的情景教学环境,学生不仅能够在读中学,玩中学,做中学,听中学,在思考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而且获得了学习中的乐趣和自身全面、和谐的发展机会。
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才是课改的关键。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积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改变学生从前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更加注重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知识获取的过程。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一课时。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接触数学公式,有些学生学生不会利用公式解决问题。在教学前,我就预想到有些学生在这部分学习中的困难,所以,关于图形周长的学习,我作为重点讲解,课上通过指一指、画一画、量一量等活动,力争每名学生都理解周长的概念,然后再学习的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课上当例题出示后,我选择放手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尝试解决。学生很乐意接受挑战的,不一会儿,学生的做法多种多样。我告诉他们只要能讲出道理就行。然后,再总结出更简便的方法那就是两种图形的公式。
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知识获取的过程,才是学生真正的学习过程,这样的学习方式才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在课改的道路上还需要我们更多的思考、探索,我深信在这条路上我会收获更多的快乐、成长。
第五篇:课改反思
课改反思
江南美人
在新课改的每一环节中,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贯彻了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提升了能力,发展了智慧。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参与的精神与积极思考、大胆表达的行为。记得一位教育家说过:“高水平的教师是让学生使劲的学,而低水平的教师则是自己使劲地教!”。我的教学尽力打造出思维活跃、情感交流、精彩高效的课堂,这才是教学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