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铁石苗族彝族乡人民政府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铁石苗族彝族乡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
汇报材料
为了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完成《 黔西县“探究经济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模式”实施方案》,铁石乡党委政府始终把“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放到重要议事日程。认真拟定“铁石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积极开展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深化完善教育工作的目标责任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各项目标任务取得可喜的成绩。根据《黔西县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评估细则(暂行)》各项指标对照自查,现将我乡在实施“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过程中,所做的工作作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铁石苗族彝族乡位于黔西县东南面,东临素朴镇,北接钟山乡,西临大关镇,南面与清镇市隔河相望。全乡总面积90.3平方公里,共辖10个行政村1个社区116个村民组,总人口22134人,主要居住苗、彝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8%左右。乡境内矿产资源匮乏,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以农业为主,现正在大规模发展养羊养殖业。
全乡现有小学9所,其中完小6所,教学点3个;初级中学1所。有教学班69个,其中小学51个,初中18个;小学实有在校生1284人,初中在校生891人。全乡现有教职工168人,专任教师163人,其中小学专任教师105人,师生比1:11.67;初中专任教师58人,师生比1:15.36;教师多渠道交流人数16人。全乡学校内部管理逐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素质教育全面铺开,小学教学质量跃居全县各同级同类乡镇学校前列,中学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幼儿教育工作全面推进, “两基” 成果得到了巩固和提高,为促进铁石乡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抓组织领导、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组织保障。为了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完成县委县府提出的“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任务,铁石乡党委政府始终把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放到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把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乡作为乡党委政府最大的工作任务,并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研究制定了《铁石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签定了《教育目标管理责任书》,建立健全了为教育办实事制度,党政主要领导联系学校制度,加强政府统筹和协调教育工作力度,促进教育、科技和经济协调发展,及时研究和解决教育工作的实际困难,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1、切实加强领导,强化教育管理。为了认真贯彻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确保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奋斗目标,成立了铁石乡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乡分管教育副乡长陈忠平担任组长,中心校校长李文忠任副组长,中心校基础教育专干、成职教专干及全乡中小学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教育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分级管理,责任到人。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多次组织学校校长、村社干部研究教育工作,并将教育工作纳入干部岗位目标管理,层层签订责任书,与考核奖惩挂钩。定期和不定期召开教育工作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教育工作的实际问题,并要求财政、卫生、国土、公安派出所等部门履行相应职责,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进一步发挥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协调规建、财政、卫生、国土、公安派出所等部门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方便,手续从简。为了保证学校学生食堂、教师周转房、铁石小学学生宿舍建设的顺利进行,乡党委政府领导亲自深入到现场,协调解决修建学校的经费、立项、土地征用等重要事宜。如:2011年,联系民建宁波市委争取60万元修建铁石小学综合教学楼。为解决菜花小学和中
槽小学学生饮水,与黔西县水利局联系,争取拨付5万元落实学生饮水问题,乡政府拨款6万元解决铁石小学操场硬化问题。在各项目施工过程中,乡领导经常深入施工现场,并指派专人现场管理,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保证了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
三、抓经费投入,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学校校舍建设,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全乡所有的学校校舍、基础设施进行拉网式排查,现场办公,落实排危,全面消除了学校安全隐患。多渠道引资、融资、筹集资金,改善办学硬件设施,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强校园环境整治,学校的绿化、美化、净化和育人化氛围更加浓郁,受到上级领导和全社会的好评。
四、抓 “巩固提高”,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质量保障。
1、巩固成果,全面实现“普九”任务。继续坚持把适龄儿童的“四率”(入学率、辍学率、毕业率、巩固率)指标列入乡、村、学校干部年度考核内容。对情况不清、原因不明、数据不准、措施不力、人为造成中小学生流失、辍学的,视为工作失职,对失职人员要追究责任,给予纪律处分。继续坚持以村、社干部为主,学校配合,采取招生范围划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办法,依照《义务教育法》规定,千方百计组织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特别是三类残疾儿童的入学。对不送其子女入学接受义务教育和未完成义务教育规定年限的家长或监护人,一方面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服动员,批评教育,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一方面对经教育不改者,实施相应的处罚措施。由于全乡上下齐抓共管,全乡普及程度的各项指标为: 入学率:7-12周儿童入学率99.07%;13-15周岁为93.31%,7-15周年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为90.91%。辍学率:小学为0.38%,初中为2.92%。毕业率:小学99.17%,初中为87.26%。巩固率:小学为95.05%,初中为81.16%。
2、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目前,小学教育质量具全县同级同类学校中等水平;初中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生读书意识明显增强。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全乡学校的校园环境、师生风貌焕然一新,教学点以上学校均有各自的办学特色。2012年7月中心校支部同时获省、市“五好基层党组织”、县“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
3、深化课程改革。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教学研究是必经之路。近年来,在实施新课程、新标准的教研活动中,学校实现了三个转变:教学模式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教学策略由“带着问题学”向“学生提问题”的转变;教学方法由“教师讲授”向“学生自主学习”转变。
4、关注学生个性特长。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纲要》,加强学生管理,注重学生身心潜能,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加强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以养成教育为抓手,着重抓《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通过班级考核评比活动,开展“六心”教育、“祖国好家乡美”、法制教育等活动,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开展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的兴趣活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道德风貌。
五、抓布局调整,全面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效益。为了充分整合教育资源,发挥教育资源的最优化,我乡在充分争取群众意见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建议下,按规划将进一步调整合并教学点,充实到其他学校师资队伍,使学校布局更加合理,教育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进一步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提升了全乡的办学水平。
六、抓招生改革,确保适龄儿童享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均等。为了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招生行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根据《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铁石乡人民政府制定了《铁石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方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依法保证所有适龄儿童入学就读,确保所有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学校学习。继续执行划片、免试、就近入学办法。凡是我乡的适龄儿童和小学毕业生,不分性别、民族,均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外来务工子女与辖区子女同等对待。
七、抓队伍管理,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高素质师资。乡党委政府依据各项教育政策法规。制定了关于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方案,以全面推进校长负责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认真抓好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不定期召开全乡校长会或全乡教育工作会,认真部署和总结学期学年工作,坚持党政主要领导联系学校制度,对辖区内学校评估制度,教育工作表彰奖励制度,经常深入学校现场办公,配合相关部门对学校的管理、财务以及安全工作进行检查督促,营造良好的教育发展内外环境,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1、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一个学校育人质量的关键在于是否有一个团结向上的领导班子和一批业务精良、品德优秀的教师。为此,我们从学校干部和教师队伍建设入手,狠抓学校管理。乡党委政府协同教育局通过组织推荐、民主测评、绩效考核、专业考试等形式,组建各校的领导班子。目前,全乡学校班子齐备,精干高效,务实创新,教学点校以上学校的校长均持证上岗,实现了学校领导班子的德才兼备,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2、不断充实教师队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铁石乡由于多种原因,造成部分学校教师年龄老化。乡党委政府协同教育局通过公开招聘、择优录用等形式引进人才,近几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不断充实,逐步实现学科配套,专
业对口。
3、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以现代教育思想武装教师,狠抓教职工政治思想工作和职业道德,以情感留人,以事业留人,使教职工安心教育教学工作,着力培养一支敬业、奉献、活泼的教师队伍。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师德规范》等教育法律法规,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学校大力开展了以师德建设为重点的各项活动,全体教师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价值观,增强了责任感、荣誉感,形成了“敬业、严谨、开拓、进取”的良好风气。各校教师逐步领悟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具备推进课程改革实验的基本能力。广大教师逐步树立了正确的质量观和人才观,热爱教育,忠于教育,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具备了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科研,勇于探索创新,能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发展学生个性,保护学生合法权益。积极推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实行校长负责制、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加强了考核、竞争上岗的力度。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八、抓安全稳定,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平安和谐环境。积极开展创建平安校园和警校共育工作:正常的教育秩序是规范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的保证。为了给学校创造一个有利的教学环境,我们制定了《学校及周边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实施方案》。要乡派出所严格执法、依法办事、经常到学校了解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治理校园周边环境,依法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着力营造有利于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外环境,要求各村、社区对辖区内的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有效的治理和规范。工商、卫生、交通、综治、文化等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学校的食堂、饮食卫生、学生上学和放学的交通安全、学校门前的摆摊设点、游戏厅、网吧接收学生等进行清理,对在校园
内寻衅滋事的事件严厉打击。并将各职能部门对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工作纳入年终考核,为学校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为了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从小培养学生学法、知法、懂法,各学校从派出所、综治办等单位聘请了法制副校长,定期到学校对师生进行法制知识讲座,同时加强了对法制副校长的考核与管理,确保了学校具有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以上是我乡在教育工作中取得的点滴成绩,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事业,我们会继续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教育能更好的为全乡“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认真搞好今后各项工作。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努力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铁石乡教育贡献一份力量!
铁石苗族彝族乡人民政府
2012年11月3日
第二篇:省委组织部到铁石苗族彝族乡
省委组织部到铁石苗族彝族乡
调研乡镇党委换届工作
4月25日,贵州省委组织部党代表联络服务处处长梁波一行三人莅临黔西县铁石苗族彝族乡,就铁石苗族彝族乡党委换届公推直选试点工作进行调研。县委组织部部长彭玲陪同调研。
2011年4月,黔西县委将铁石苗族彝族乡定为公推直选试点的乡镇,并作为推荐省委组织部的联系点。
调研座谈 会上,铁石苗族彝族乡党委书记江涛、副书记、人民政府乡长杨曦向与会领导汇报了该乡近年来的工作开展情况,在听取汇报和座谈后,梁波处长肯定了铁石工作开展所取得的成绩,同时指出,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又是全省集中换届年,起好步,开好局非常重要。就做好下一步工作,梁波处长要求要认真抓好换届,把党心、民心凝聚起来,把基层的力量调动起来,把群众带动起来,推动经济社会向前发展。要充分认识到抓好换届与推动发展的紧密关系,要用发展的旗帜来引领换届工作。要统筹好换届工作与日常工作的合理摆布,做到工作不断、秩序不乱,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第三篇:八堡彝族苗族乡复兴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八堡彝族苗族乡复兴小学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自评报告
近几年来,我校在教育局、乡教育管理中心的领导下,始终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办学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教育质量逐步提高,办学水平正在不断提升,为了更好地促进学校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确保顺利通过上级验收认定,我校依照《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及权重》和《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进行了全面自查。
我校结合实际深入剖析,查找不足,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现就我校有关迎评工作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位于八堡乡西北部,距离乡政府5千米,服务范围为9个行政组。属于农村小学,现有在校生215名,其中专任教师 17 名,门卫 1 名,食堂工勤人员3名。学校在长期发展中积淀了丰富校园文化和人文精神。近年来,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一直把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作为普及义务教育奠基工程来抓。通过努力,目前我校办学条件已基本适应义务教育要求,近年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加快学校建设步伐,努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自查情况
近几年来,我们加大了工作力度,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学校”的创建工作确定为全校的大事之一。依据大方县教育局和八堡教育管理中心相关的会议及文件精神,我校制定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并进行了合理的分工,及时了解并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组织召开了教师会,及时传递相关信息,安排部署各项创建工作任务,稳步推进了全校创建工作的开展。
自查中,我们依据相关指标体系,坚持边督查边指导,及时纠正学校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及时整改,力保全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全面达标。
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达标情况
(一)统筹管理
我校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的精神,制订了我校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机构并进行合理的分工,使各项工作有人管、有人查、有人抓。制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应的评估考核制度。
(二)教育经费 上级财政部门对我校的教育投入严格按有关政策拨付,并逐年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及时到位,义务教育免收教科书费全部落实到位,并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无挤占、平调、截留问题,无乱收费现象。教师的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能按时、足额发放。我校的硬件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三)学校办学条件
我校20 09 年5月新建了厕所,修缮了围墙;2009年5月粉刷了教室等。学校有校门、围墙、旗杆、校牌、厕所等,周边环境良好,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充分利用墙壁标语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文明礼仪宣传版面等舆论工具,强势宣传,进行监督,坚持日检查,月初评,期总评的评价机制,从点滴做起,彻底实现“视线内无脏、乱、差”,促进学生行为规范,语言文明,教师敬业爱生,学校注重德育教育实施,礼仪教育特色更加明显,社会声誉逐年提高。
(1)新学校占地总面积4700平方米、生均21.7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210多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687.5平方米,生均3.1平方米,学校教学用房、行政办公用房、生活用房基本符合学校办学标准。厕所40多平方米,16个蹲位,1个小便池,学校操场510多平方米,场地完全能满足学生生活学习活动等需要。(2)学校有教学用电脑5台,但是学校没有开通“班班通”,使教师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3)学校配有图书室、仪器室、农村远程教育播放教室、行政办公室各一间。图书室内,现存图书2980册,生均图书13.7册,仪器室、配有自然科学、体育、数学等仪器器材设备,农村远程教育播放室配有29英寸彩电一台,勉强达到配备标准。办公设备基本能满足教育教学以及办公需要。
(4)学校操场未修建塑胶运动场,雨天不能使用。
(四)、教师队伍建设
1、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7名,其中大学本科学历 2名、专科学历 7名、中师5名、高中1名、初中2名。中级职称4名,全体教师具备相应教师资格,专业结构配置基本合理。全体教职工都在教学第一线,继续教育参与率100%,是一支安贫乐教,甘于奉献教师队伍,一直保持着良好工作作风,且工作成效显著,深受家长和社会的好评。
2、学校按规定配齐必需的行政、教辅和工勤人员。有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并结合学校以及教师实际情况,每个教师制订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并在实践中予以指导规范自身行为,落实自身发展规划目标同时学校制订了校本教研计划,建立健全了校本教研制度,坚持每学期至少四次全校性专题性校本培训和教研组不定期业务培训,效果明显。
3、我校十分重视师德师风建设,经常性地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坚持抓好每周例会制度的落实,校长和教师都能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几年来无体罚学生和违法犯罪问题。
4、全体教师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及时与学生家长联系沟通,每位教师每学期能做到对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家庭至少走访一次。教师每人一个档案盒,档案资料基本齐全。
5、我校教师绩效考核程序规范,考核结果与教师绩效工资挂钩。
(五)、教育教学质量
(1)学校以“有效教学”为主题,深化教学研究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革,完善优秀教师开放课堂制度,引导教师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加强学法指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学校周调阅、月检查制度落实,经常性地对全体教师备、教、改、辅等情况进行检查,同时做好期中、期末测评工作。改进对教学秩序、教研活动的日常督查形式,提高督查效果;加强与学生的座谈,进一步重视学生对教师教学态度、水平的意见,督促有关教师及时改进教学。
(3)按照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开好课程,落实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坚持组织好冬季校园长跑活动,切实保证学生的每天至少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由班主任和体育老师组织,开展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进一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增强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
(4)学校班额控制在45人以下,没有开设重点班,特长班。学校教师不在校内、校外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以任何形式给学生有偿补课,或变相强迫学生参加社会上各种家教补习班。也不强迫、诱导或暗示学生到指定地点购买指定的教辅资料。不推销课外辅导材料和报刊杂志或自行编印学习材料组织学生购买。
(5)认真组织,扎实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每位教师至少必须上一节示范课,由本组教师听课,评课,提出改进方案,以此来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
(6)学校实行就近、免试入学制度,本学期在校学生数 216人,一年级新生全部达到规定的入学年龄,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辍学0人,辍学率为 0%。
(7)学校一如既往地重视对学生体质的监测工作,每年对学生进行一次体格健康检查,每个学生都建有健康成长记录。
(8)学校资料基本齐全,学生有特长,苗族文化丰富多彩。
(六)、关爱特殊学生群体(1)学校建立留守学生关爱制度,留守学生档案齐全,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关爱措施并落到实处。
(2)学校服务范围内残疾儿童入学率为100%。
四、主要做法和体会
我校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取得成绩不多,但仍显出儿点本校特色:
1、关爱留守儿童,建立平安乐园。
我校现有留守儿童21名,其中男生7名,女生14名,为了让留守儿童安心读书,让留守儿童的父母安心在外,我校做了如下工作:
一是建立了准确完整的留守儿童信息,包括其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和联系方式,留守儿童的成长记录袋。
二是定期家访和通话,向留守儿童父母汇报留守儿童在校表现,向监护人了解留守儿童在家情况。
三是对口帮扶,让每名教师帮扶两到三名学生,关心他们每天的学习、生活、心理。同时也极力撮成外界爱心人士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
2、加强教育信息化,均衡学校教学资源。
我校一是加大教学资源投入,学校倾斜有限资金购买相关资料、软件、图书。二是加强校本培训,把现代教学资源作为校本培训的一项主要内容,全员参与,全员培训。三是现代教学资源进教室,更好地利用现代教学资源上好每一堂课,让农村孩子享受最好的教学资源。
五、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目前学校存在的问题
1、新学校整体规划和布局比较合理,2、但是按国家标准普通教室还不够用,还欠音乐教室、美术室、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多功能教室、图书室(包括藏书室、阅览室)、技术教室、科技活动室、体育活动室有待建设。
3、根据学校规模和课程标准,体育、音乐、美术器材设备还不足。
4、学校没有多媒体教室(兼多功能教室)和计算机室。
5、学校按规定的配备标准为学生配齐舒适的课桌椅还有待实现。
6、按国家和省、市、县有关规定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健康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缺少。
7、操场基本达到规定要求,但体育器材配备严重不足,学生课间活动、体育课受到限制。
8、学校至今多媒体电教设备,计算机等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学校今后的改进措施
1、进一步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
2、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优化师资队伍和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积极创建和谐校园、书香校园,使学生享受高质优效教育,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4、加强教师的合理整合,让所有的教师有紧迫感和危机感。
5、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加大对我校的项目投入,真正做到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的均衡。
6、真正把教学放在第一位,进一步扎实开展“比教学、访万家”活动。
八堡乡复兴小学
2014年8月28日
八堡彝族苗族乡复兴小学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自评
报 告2014、8、28
第四篇: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做均衡教育 育成功人才 坚持均衡发展 办人民满意教育
——灵寿镇学区均衡教育发展汇报
各位领导、同事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灵寿镇学区全体师生,对各位莅临我学区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让每位学生都享有相对均衡的教育资源,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放心满意的教育是学校的责任。为此我学区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规范办学行为、强化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实施素质教育、开足开齐课程、深化教育改革、走均衡特色发展之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下面就我学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灵寿镇辖大东关、小东关、城内、西关等22个行政村,总人口3.8万人。共有20所小学,其中完全小学14所,不完全小学2所,教学点4个。有教学班152个,小学在校生4719人。
二、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达标情况:
指标1:学校占地总面积73200平方米,生均15.5平方米。
指标2:建筑面积26900平方米,生均5.7平方米。指标3:实验室14个,实验室生均面积86平方米。指标4:仪器室14个,仪器室生均面积43平方米,仪器总价值175万元,生均370元。
指标5:学区共有482台微机,生机比9.8:1。指标6:共有图书122700册,生均25.1册。
指标7:共有教职工365人,专任教师357人,师生比1:12.9。
指标8:共有教职工365人,其中本科学历128人,专科学历186人,中师学历51人,教师学历合格率100%。指标9:共有教职工365人,其中本科、专科共有314人,专科级以上学历教师比例86%。
指标10:在校就读人数4179人,巩固率达100%。以上十项指标均达标。
三、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坚持就近划片入学招生政策:
1、适龄儿童户籍地为准,申报本户籍所在村小学。
2、不是本村户籍,按房产所在地申报所对应的小学。
3、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需提供劳动用工合同和房屋租赁合同;经商人员的子女需提供:工商营业执照和相关纳税凭证等有效证件。
全镇适龄儿童人数4700人,在小读人数4719人。一年级招生841人,其中本镇适龄儿童921人,外来务工子女20人,入学率100%;智力残疾2人,无听力残疾,视力残疾学生。视力、听力、智力三类残疾适龄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入学2人,入学率100%。
(二)、教师队伍
1、学校领导机构:较大的学校分别设立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较小的学校设校长一名。
2、学区共有教职工365人,专任教师357人,本科学历128人,专科学历186人,中师学历51人,教师学历合格率100%。
3、各校有教导处、教研组、少先队等组织机构,下设有安全、卫生、图书等专项管理机构,层层落实管理责任,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向上,开拓创新。
4、我学区根据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认真召开教职工大会,拟定公平、公正绩效工资考核方案,通过教师绩效发放,充分调动过教师工作积极性。
(三)、质量与管理
1、全镇适龄儿童4699人,小学就读学生4179人,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100%;小学毕业班共672人,毕业班长学率100%;小学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97.9%。全镇小学平均玫额人数31.05人,大班额情况已解决。
2、狠抓德育工作,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学生养成教育。
3、全面落实义务教育课程实施方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开齐、开足课程,按照课程大纲和课程计划认真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4、认真执行《河北省普通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评价方案》文件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做好减负工作,把转变学习方式、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学改革重点,促进开展校际间交流活动,让全镇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全镇教育均衡发展,没有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
5、齐抓共管,强化安全工作,建立各项安全工作制度和预案,责任落实,措施到位,不留安全死角。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同各小学负责人签订了《安全工作责任书》,多次组织了地震、火灾逃生演练、防止楼梯间踩踏事故演练和消防演练活动。
四、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开展以来,改善了校园育人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打造了绿色、生态、人文校园,实现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净化、亮化,达到了环境育人的效果。新增计算机280台,多媒体31台,实验器材2100件,音体美器材310件,图书4万册。通过教学环境改变,教学设施完善,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得增强、文明班级的创建,促进了我镇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和谐的发展。
(二)、教育教学成绩显著 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学区以“依法治校,质量立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办学理念,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高。
五、存在的问题
英语、体育、音乐、美术等专业课教师缺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个别学校现代化教学设备不足,需进一步加强。
六、努力方向
(一)、学校要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建立一支热爱集体、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对学生负责的教师队伍,做到教风严、学风浓、校风正。
(二)、不断增设现代化教学设备,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三)、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后勤保障工作,把学校真正办成孩子求知的乐园我、幸福的家园。能让社会满意,家长放心。
总之,学校工作头绪多、任务重,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投入更加饱满的热情,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力争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最后,恳请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提出宝贵意见。
灵寿镇学区
2014年9月
第五篇:铁石苗族彝族乡农民工返乡创业调查报告
铁石苗族彝族乡农民工返乡创业调查报告
郑传富 王杰
市场经济的日趋社会化迫使农村经济不断由传统农业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力资源的转移和劳动力资源由“粗放型”向“技术型”的转型都成为现代农村的普遍现象;黔西县铁石苗族彝族乡是边远贫困的农业乡镇,其人多地少、环境恶劣,而如今该乡产业结构结构的调整和劳动力类型的转移,正好是当代农村“农民”变化的一个典型。
一、基本情况
铁石苗族彝族乡全乡距县城29公里,有耕地25124亩,人口6466户、22098人人。乡村劳动力资源富余,农活消化劳动力4000余人,据相关统计资料,全年外出务工7536人,主要分布在两广及江浙一带等劳动密集型的经济发达地区,年劳务创收2472.31万元。返乡创业是指农村外出务工劳动者利用积累的资金、学到的技术、掌握的信息和管理经验,返回家乡从事非传统农业生产的创业活动。铁石苗族彝族乡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在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应。
二、返乡创业背景概述
全面了解返乡创业这一农村新型经济现象的来龙去脉,深入分析其特殊的历史特征和发展规律,从历史和制度的演变中寻找体制机制的探索、建立和完善历程,对于进一步推动农村返乡创业具有积极意义。
跟其他地区一样,在上世纪,如何解决大量农村人口吃饭和农村脱贫致富成为当时铁石苗族彝族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为此,铁石苗族彝族乡农
村的一些“大胆子”们开始离土离乡,前往当时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深圳等沿海城市务工,从而开启了全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序幕。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铁石苗族彝族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人口规模和增长速度不断增长,这主要还有另一个方面的原因,就是在人口剧增的同时,我国在农村开展了土地制度改革,实行统分结合的双层土地经营制度,而在贵州实行的是“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土地政策,致使全乡在土地制度改革以后新出生的农村人口为了谋求生存和发展也不得不加入到外出的“劳务大军”队伍。截止2008年底,铁石苗族彝族乡总人口有6466户、22098人人,农村有耕地面积25124亩,人均耕地面积1.27亩,但多数贫瘠,坡耕地、次耕地占绝大部分,单产低,造成全乡产生大量的富余劳动力。
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铁石苗族彝族乡最早外出务工的部分农民工返回家乡,开始从事种植、养殖、加工、服务、运输等经营活动,这成为全乡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的萌芽和最早形式。经过他们的辛勤和努力,返乡创业逐渐显现成效,不仅使创业者本身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带动了身边农村劳动力就业和部分返乡农民工跟随创业。因受当时市场经济发育程度不尽完善和自身综合素质较低的影响,最早出现的返乡创业大多表现出规模小、层次低和单一化的特点,其创业项目实际上也多为种养殖业相关的简单规模经营,创业所需的资金、技术、信息也都是创业者本人在长期的务工经历中积累和磨练的三、返乡创业情况
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受到全球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受到冲击,一些企业亏损倒闭或大规模裁员,导致部分外出的农民工失业,企业被迫停产,外出务工人员相应落脚于“回归”,据不完全统计,返乡农民工达200多人。截止目前,全乡共有51名务工人员带着打工淘来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回乡创业办实体经济6个。铁盔山村返乡农民工李孟先,在乡党委、政府驻村工作组的宣传发动和村两委细致讲解下,看到了种草养羊的美好前景,腾出了自家的40亩承包地和租了别人的60亩土地,在全村第一个撒播了乡政府无偿提供的优质草种紫花苜蓿、白三叶、黑麦草和鸭毛草,到目前为止,李孟先家共撒播优质牧草100亩,建羊圈150平方米,为养殖100只羊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今年42岁的刘文菊是黔西县铁石苗族彝族乡石垭口村的一名普通农家妇女,曾经在外地风风雨雨的摔打过。在外打过工的刘文菊看到了城乡的差距,看到了地域的差距,看着乡亲们饱受不懂科学技术的苦楚与辛酸,刘文菊心里涌起一股悲伤,她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把在外务工期间看到的和学到的东西带到家乡来,改变农村的贫困和落后,让乡亲们多挣钱,挣大钱。在乡政府和乡畜牧站的帮助下,养起了猪,从几头到几十头,目前已发展到100多头。如今,她租了3亩土地,按红薯、甘兰、白菜的季节连季复种,解决青饮料,修建了大型沼气池1个,实行“猪—沼—粮”生态养殖模式,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养殖多面手,掌握了多门技术,得到了实在的效益。今年养猪总产值达50多万元;现在就仔猪每年就出售200余头,仔猪销售收入达25万多元。
在铁石苗族彝族乡党委、政府的引导、鼓励下,该乡像李孟先、刘文菊一样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已达到200余人。这支队伍携先进技术、致富信息、大笔资金,还有城市的新观念、新思想,为家乡建设出力流汗、添砖加瓦,成为了铁石苗族彝族乡新农村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四、返乡创业主要成效
铁石苗族彝族乡农民工返乡创业经过了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在党和国家的相关惠农政策引领下、返乡创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取得显著成效,成就一批创业
成功典型,积累了丰富的返乡创业经验,吸纳安置了部分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带动了更多的农民工返乡创业,促进了农村创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拉动了农村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当前,全乡农村人多地少的就业矛盾非常突出,农业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任务繁重,受金融危机影响,外出就业难度加大。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不但解决了他们自身的就业问题,而且拉动了农村就业,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就业。如油沙坡村的袁吉军、袁吉全、彭良贵,就曾经在打工期间从事过房屋装修,今年铁石苗族彝族乡实施的黔西北民居危房改造就成为了他们的拿手好戏,在他们的指导和带领下,全乡的160多户危房改造的农户都来向他们讨教,而且还带出了一帮能工巧匠。
(二)增加了农民收入
长期以来,农村劳动力大都从事传统农业,很难增收致富。通过返乡创业吸纳安置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带动广大农户从事种养殖业,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如六棱山村的龙先林、铁盔山村的李毅等就产生了一系列良好的周边效应。
(三)促进了结构调整
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结合本地优势,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拉长了产业链,增加了产品附加值,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2009年11月5日,全县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科技扶贫工作启动会在铁石苗族彝族乡召开。县委副书记、县长蒋从跃在会上的讲话让参会的铁石乡农民和返乡农民工看到了种草养羊致富的希望,许多不是规划区的农民和返乡农民工就纷纷跑到乡政府要指标、要养羊项目。铁盔山、堰塘寨、米新寨和油沙坡四个草地生态畜牧产业化科技扶贫养羊项目村鼓励返乡农民工发展养羊,专门从山东请来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和指导,对
返乡农民工实行资金和技术帮扶。目前,全乡草地生态畜牧产业化科技扶贫养羊项目已经完成人工种植优质牧草10000亩,新建圈舍15000平方米;项目投资建成后解决500多个劳动力人口就业,吸引了许多农民工纷纷返乡加入养羊行列。
(四)形成了一批典型
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和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重点、难点在农村,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需要一大批脱贫致富带头人。农民工返乡创业不仅自己致富,而且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涌现出一批农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返乡创业农民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如张应志就被农民推选为村委会副主任。这样,使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政权建设得到了加强。
(五)推进了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依靠农民主体地位,发挥农民首创精神。返乡创业的农民,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还带来了崭新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使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开始形成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据调查,在全乡开展的修建进村入户串寨路、沼气池、改厕改圈、黔西北民居等新农村建设中,最先接受的当属外出返乡农民工。油沙坡村的朱启贤,外出务工近20年,当听到家乡正开展轰轰隆隆的危房改造工程时,及时返家争取指标,硬是在短短的时间内,在自家破烂不堪的茅屋地基上筑造起属于自己的黔西北民居。
五、存在问题
(一)农民工返乡时,虽然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经验,但对创办较强的经济实体、办生产经营所需资金来说是杯水车薪,他们虽有意愿和热情,却变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资金问题是阻止创业的主要原因。
(二)上级部门对农民工回乡创业重视概念模糊,在政策及措施方面、在解决创业项目、跟踪服务上没有形成有效机制,致使农民工创业基本处于自主自发状态。
(三)创业者多数是教育程度和技术水平低,缺乏现代经营理念,开拓市场能力弱,难以适应市场变化。
四、铁石是一个较为贫困的少数民族乡镇,环境恶劣导致创业难。
(四)资金不足,难以取得贷款,是面临的严重困难,由于创办企业所需要的资金量相对较大,农民工返乡时积累了一定资金却很有限,又难以得到金融服务,流动资金短缺,是当前严重制约返乡创业企业发展的一个问题。
(五)服务不到位,返乡创业仍然困难重重,虽说政府有优惠政策,但仍然有部分职能部门及工作人员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没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农民工返乡创办企业仍然困难重重,创业办理各项手续费时费力费钱。有的要辗转多个部门,往往每道手续又都要收费,增加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成本。
(六)、商品竞争力不强,管理不善,仍然制约返乡创业企业的发展。铁石返乡创业“企业”严格上还说不上,以小规模居多,他们虽然在外打工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受教育程度和知识的限制,思维方式比较传统,缺乏现代营销知识,家族式管理居多,企业缺乏民主机制、竞争机制、激励机制。说创业又基本上走不出“种养”的怪圈。
六、相关政策措施建议
(一)加大对返乡创业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要从政策上开路,增加农村资金供给,对符合要求的农民工创业者从贷款额度、还贷时间上放宽限制,改善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融资服务。
(二)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
要强化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简化投资手续,提高服务水平,克服部门关卡多,办事难等问题。
(三)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信息、技术等必要的服务
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经常到企业了解他们的需要,并他们的需要提供必要的信息、技术等服务。如通过印发简易的市场信息报,在乡镇政府设立市场信息专栏等及时把各种信息告知创业农民工,帮助他们开拓市场;聘请一些专业技术人员为他们解决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等;聘请一些管理人才为他们讲解经营管理知识,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等等。
(四)开展返乡创业人员的素质培训
利用我乡现有的现代远程教育等教育基础设施和科技人员,以产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将农民返乡创业的人员培训纳入正式日程。
(五)、加强沟通、创建舞台
政府定期不定期举办外出务工人员和返乡农民工座谈会,加强联系,多多宣传党和国家的富民政策,同时让其对乡经济发展多提建议,去粗取精,为他们创业发展创造条件,创造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