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年上期科技活动教学工作总结
2015--2016年下期科技活动教学工作总结
尹家峪小学 付恒霞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科技活动的教学,现将一学期的工作作如下总结: 本学期的科技教学主要分为科学实验、科技制作、科技前沿、创新技法4个大的方面,其中,有“热水变凉实验”、“冷水和热水”、“尺子向哪头掉、“奇妙的平衡”、“单向水阀门”等5个科学实验,学生们通过作,加深对科学原理的理解;有“报信信箱”、“翻桨船模”、“萝卜马德堡半球”、“橡皮筋动力赛车、“转圈的小马”等5项科技制作,锻炼了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介绍了科技前沿,如“电话”、“到太空去”,观察、动手制让学生对科技产生无限兴趣和遐想;了解了“变一变”、“合理组合”两类创新技法。
每一课都有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引导学生探索科学道理。第二,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制作,提高动手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通过分析与讨论,提高创造能力与精益求精的品质习惯。虽然科技活动目的、内容非常明确,但如何来上好科技活动课呢?现根据我平时的教学实践将科技活动教学归纳为五个环节。
一、实验演示,激发兴趣。
在科技活动课中,实验、操作、演示、制作,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实验演示形象、生动、直观,只要学生凭着自己的一双眼睛,就能发现有关理论和现象,不需要教师去做任何解释,它比任何解释的说服力都强。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心中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一种想动手操作的欲望,都跃跃欲试,从而激起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浓厚兴趣。
分析实验,得出结论。在实验演示的基础上,学生的兴趣正浓,脑中正不断地呈现着刚才实验演示的整个过程,对于实验中所产生的种种疑问,他们都会去竭力地寻找着问题的答案,此时,学生的思维是最活跃的。趁这个热度,教师马上引导学生对刚才的实验进行分析讨论,分析现象所产生的原因,讨论操作过程中的要点,甚至是制作上的原理。凭着教师正确地引导和学生自己想象和探索的结果,然后由学生自己来归纳总结,说出其中的奥秘。这些往往就是本课知识的重点所在。这时,这些知识就在分析讨论中悄悄地进入了学生记忆的深处,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在愉快的教学中学到了知识。
三、小组合作,巩固提高。
小组合作,巩固提高,这是小学科技活动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实践性是科技教学的一大特点,实践常常在科技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科技活动中组织学生进行现场制作和实验,这往往是学生在课中梦寐以求的,学生对此更感兴趣。他们不光想亲手实践一下,而且都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能得出和老师一样的结果,充分地享受自己成功的喜悦。这样,既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培养,又使学生在本课中所学的知识在愉快的实践中得以加深和巩固。
四、运用知识,尝试创造。学习知识并不是仅仅为了博学,更重要的是去运用知识,而且要创造性地运用。因此,在科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作为教师,应做好正确的引导和启发,鼓励学生去运用自己所学到理论知识,展开思维进行创造发明。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普及活动,结合科技创新大赛广泛开展活动,开展以科技为主题的班队活动、科普知识抢答、鼓励学生参加模型运动会等,让科普走进孩子们的生活。
在潜能生转化方面,我将关注那些课前准备不够充分、动手能力差的孩子,除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外,更加着重指导他们的动脑、动手操作能力。
总之,学生的科技教育工作意义深远,我热爱这项工作,并将继续探索与努力。
第二篇:二O一 O年上期科技活动工作总结
二O一O年上期科技活动工作总结
————资兴市鲤鱼江镇完小科技小组
2010年6月
我校是有三十一个教学班,学生人数一千六百多人的学校。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推动我校科技活动的蓬勃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下大气力为学生创造条件,遵循因地制宜,从身边做起,从学生的周围环境、日常生活以及学习实际出发,去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开展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有计划、有组织安排活动内容,吸引他们投入科技活动中去,对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提高认识,科技活动是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众所周知,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的小学生如果在参加科技活动中,有了较好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实践的能力,从小就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参与创新活动,长大以后,便能在科学实践中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而发现新事物、新现象、新特性,就能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概括,从而提出新的设计、新的方案和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特别是义务教育新的课程标准的全面推广和实行,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等方面,加强了探究式学习和动手实践等各种学习方式的运用,进一步促进了课程综合化的发展,新的形势发展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求证、归纳、主动探求知识。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些都需要我们充分开展科技活动去探索、去研究、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三、加大力度,充分发挥实验室的实验教学效益
仪器的配备和管理是为开展实验教学服务的,实验室是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要想搞好实验教学,首先要求实验员必须刻苦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标准、教材、各种仪器的性能特点和各种实验的具体操作方法,特别要注意操作的规范化,真正起到示范作用,提高各方面的业务素质,才能达到提高仪器及实验室的使用效率,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一〕充分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根据实验内容,充分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这些准备工作包含有实验器材的准备和实验操作的准备等等,这就要求实验员和任课老师不打无准备之仗,这一点尤为重要。不管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分组实验,都要事前先自己试一试实验效果如何,以免实验时出现不应有的失误。
例如,在进行“饲养蚕”一活动时,学生看了多媒体课件后,对于蚕的孵化、蚕宝宝的喂养、病蚕的处理等,好像没问题,其实不然,课外真正饲养起来,不是喂了有水的桑叶蚕拉肚子死掉,就是蚕不结茧、成蛹,或者是蛾子根本不产卵,只拉水。我在活动前就告诉他们这些方面要注意的方法,再让学生分组饲养,如临时发现问题,还可以电话咨询老师,这样大大提高了活动的成功率。
〔二〕要明确实验目的
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等各种能力的。所以,在实验中让学生通过实验,明确实验目的,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讨论、实践,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富有个性地投入实践活动中,在实践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加深对科学的认识,萌发主动、积极的求知欲。
〔三〕通过实验让学生自己总结经验和规律
科学实验尽管简单、原始,但所做的实验都是重视科学发展史的过程,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知识,引导他们象科学家那样自己去观察周围的事物,用实验去验证所学知识,去发现事物的变化、联系和规律。如“声音的产生及传播”这一内容,可给学生设计这样的实验:先让学生用一只手按住钢锯条的一头,让学生观察钢锯条是什么状态,有没有声音,在让学生用另一只手用力按下钢锯条的另一端,让后突然松手,并让学生观察钢锯条是什么状态,有没有声音,让学生动脑筋想一想,“两次观察钢锯条的状态有什么不同?,是什么产生了声音呢?”学生会想到是振动产生了声音,这时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实践一下,看看结果怎样。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做“用手拨动纸盒上的橡皮筋产生声音” 和“敲鼓,鼓皮振动产生声音” 两个实验,学生很快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样教育学生从小就把获取知识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学会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比单纯掌握知识更为重要。因为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等于拿到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学生学得快,理解得深,记得牢,对学生的未来有积极的影响,终生受益。
〔四〕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势进行直观教学
在实验教学的同时,我们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教学的优势,对学生进行直观、生动和有趣的教学活动。
有些教学内容如:“饲养蚕”、“光的反射和折射”,我们就用多媒体给学生演示,当大银幕上出现:蚕卵孵化出灰黑的小蚕;小黑蚕吃嫩桑叶;光线穿过三棱镜分散成七种光,在大屏幕上出现绚丽的彩虹„„他们被深深地吸引住了,由于使用了多媒体的直观、形象地演示,高度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温故知新,这样,学生学习兴趣高,教学难点也就化难为易突破了,为学生扫除了拦路虎,他们对这些知识也就牢固地掌握了。
〔五〕课外实验
课外实验既是科学课堂实验的延续,又是科学实验教学的一种有效的补充形式。学生在课外进行独立的科学实验活动,可以扩展他们的知识,发展他们的兴趣,锻炼他们的能力,完成有些在课堂上无法完成的任务。如: 饲养蚕、植物的生命周期等。这些观察或实验活动,学生是能够在课外时间里完成的。
我们鼓励学生课后利用休息时间进行制作,如竹蜻蜓、潜望镜、小孔成像、凸透镜的光的会聚,成像,放大三个实验、土照相机„„学生的热情很高,都能积极地完成制作任务,并用它们来做实验。这些活动不但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还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开阔了视野,有利于学生的多方面发展。
我们在开展科技活动的工作还处在探索和研究阶段,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探索和努力,我校的科技活动一定会蒸蒸日上、蓬勃开展,百尺杆头更进一步,取得新的成绩。
第三篇:2018年上期三年级科技活动教学计划
2018年上期三年级科技活动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科技活动的总目标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成为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一代新人。
二、学生情况分析
作为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讲,本册课本是科技活动课的第二册,学科认识尚没有成熟,难谈科技活动兴趣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故此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应居其次,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科技活动兴趣的培养和简单实用的科学思维方式的灌输。继上期要进一步培养学生课堂上的科学的思考习惯,逐步养成预见、测量、分析、探究、记录数据等一系列的科学习惯,以及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
三、教材分析
本册科技活动教材包含了实验探索、科技制作、科技应用、专题研究和创新发明等方面的内容。由此希望能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科技发明、制作科技作品的方法,了解科技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了解我国历史上的科技成果及现在科学技术发展状况。每方面的内容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分别安排在各教材中供选择。教材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突出科学性、创造性、趣味性和地方性,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一些反应现代科技成果和与人们生活、生产紧密联系,操作性强的内容,让学生亲自参与社会调查、开展科学研究、进行科学探索和制作,从而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目标
1、知识层面:通过学生的实践和探究,丰富自身的知识积累。
2、能力层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激发学生实践、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大胆质疑,勇于开拓的学习情操,构建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地球、关心生态环境的道德堡垒。
五、教学措施
1、把科技活动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技活动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技活动学习。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
六、课程安排
周数
课程名称 1
瓶中的鸡蛋 2
瓶子和气球
是什么力量使乒乓球鼓起来 4
停在空中不动的纸飞机 2 8
会吸水的马铃薯
小帆船 蜡钥匙
发声的转盘
新颖的书签 红外线技术 隐形飞船
周立民
2018年3月3日
第四篇:小学六年级上期科技活动教学计划
小学六年级上期科技活动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
六年级共有学生 23人。他们爱动脑、爱动手,对实验感兴趣,好奇心较强,但却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深刻,运用能力差。经过几年的科技活动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技校本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技,学生必将对科技校本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科技课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题材广泛,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都很强。课堂教学要求学生既动脑又动手,手脑并用。这种教学实践活动,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最佳机会。创造性开展普及科技知识的教学,其目的是鼓励和引导学生了解科技知识、增强科技意识、投身创造实践,探索创造途径,养成创新习惯。
三、教学目的要求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加强科技知识的普及与教育日趋重要,如何更好地发挥我校科技教育的资源优势,形成特色,丰富内涵,创造品牌,充分体现科技资源与文化资源的双重教育意义。使学生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能进行观察、实验、制作等探究活动。保持与发展想知道,爱提问、大胆想象、乐于探究的愿望。正确的理解科学,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互助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学习中尊重事实、注重环境保护和与自然和谐相处。使学生了解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世界的一些基础知识。以及运用知识进行科学探究活动。通过本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科技活动课的兴趣,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科学价值观、科学 1
知识等方面得到发展。
四、教学措施
1、营造宽松氛围,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启迪学生创造的智慧。
2、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通过播放幻灯片、观看科普图片展等途径,让学生了解科技知识,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3、将劳技课与科技教育课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意识。
五、课时安排
1、水面的秘密1课时
2、会燃烧的方糖1课时
3、谁的手最干净1课时
4、制作益智玩具2课时
5、自制电铃2课时
6、自制泡沫灭火器2课时
7、吸水与防水1课时
8,新型芽菜生产技术2课时
9、用苔藓监测大气污染1课时
10、常见的建筑材料1课时
11、身边的垃圾2课时
12、希望点列举法1课时
第五篇:五年级科技活动教学工作总结
2011年上学期刘晓明
一学期的科技活动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通过这一学期的教学,我深深体会到同学们对科技活动的喜爱。科技活动不仅因为它具有趣味性,而且还是劳技活动。通过活动,学生们了解了许多材料的性能,掌握了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完成成品的工艺过程,培养了学生爱劳动、爱科学,既能动手又能动脑和克服困难勇于进取的品质,科技活动给了学生一个充分展示才能和想象力的舞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的好机会。也激发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活动的积极性,通过亲身实践,学生更多的了解科学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从而产生积极情感,逐步形成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索,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
在科技活动中,学生确实学到了不少的知识,学生通过学习制作,增长了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提高了动手能力。这项科技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智力开发,科技成材的舞台。同学们体验了科技与体育相结合的快乐。也学会了仔细辨别材料,熟练使用工具,在实践中增长了创新意识,培养了创新能力。
然而,由于对科技活动的理论研究的缺乏,实际教学中呈现出明显的自发性、随意性的特点,比如,科技活动的方式和组织形式,科技活动材料的选用、制作工具的选择等问题上都没有进行过深入的探讨、系统的研究。因此在理论上还没有形成一套具有指导性的理论体系,在实践中也缺乏一套可借鉴的操作体系。另外由于教学时没有走出去,闭门造车,信息过于缺乏等,这些问题都限制了我们对科技活动的认识与深入展开,这些也将成为我今后活动教学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当然我也将在活动中逐渐的去摸索,总结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这项工作。
我相信,既然希望的种子已经播撒在了这片土地上,那么她的茁壮成长,她的枝繁叶茂,她的硕果累累就指日可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