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题研究系列讲座(三)
课题研究系列讲座
(三)中小学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
十堰市教科院
曾敏
引子:一线教师对教育科研的认识和感受 神秘:可望而不可及的,只有专家才能做
繁忙:整天忙于教学、批改,根本没时间搞科研 无奈:有很高的科研热情,但苦于找不到课题 头痛:不知从何下手,缺乏一套实用的科研方法 思考一:教育科研对我们究竟有何用? 教育科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以教师的身份进入研究:不是专家的研究,不要把自己当成专业研究者。教师的身份决定研究的方式是行动研究、叙事研究,研究的内容是日常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所做的是对自己工作的研究:研究的问题不是他人的,而是自己工作中真实具体的问题,不是完成规定性任务,而是教师自己发自内心实实在在的需要,不是假研究,不是在研究报告评比之后就成了封存的历史,更不是在轰轰烈烈科研结束之后又可悲地回到“习俗化”的教育教学水平上来。
研究教师自己的问题:不是去研究宏大的教育问题,对教师而言,不断的思考、琢磨就是研究,对那些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事物用心去发现,对那些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常规和说辞反复琢磨,试图去改变貌似合理的历来如此的大多数的想法与做法,哪怕是一点点。(传统的教学常规适合新课程吗?)
思考二:对中小学教育科研如何诠释?
中小学教育科研是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用研究的意识、研究的态度,来面对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朱永新:“中小学教师搞教育科研,就是应该从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思考、记录自己的感受开始”,把一串串‘珍珠’串起来,那就是一根非常美丽的项链。”
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开业启事》
“每日三省自身,写教育日记千字。一天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皆可入文。十年后持3650篇千字文(计360万字)来本公司。”
理赔办法:“如投保方自感十年后未能跻身成功者之列,本公司愿以一赔百,即现投万元者可成百万富翁或富婆。”
这幽默的文字道出了教育科研的最有效的方法,教师成长的秘密——写教育随笔。思考三:关于校本教研
1、校本教研的概念:是指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内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学校管理和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所开展的教学行动研究活动。涉及三个重要概念,即:“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和“基于学校”。
校本教研的基本要素和行为:教师个人----自我反思、教师群体----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专业引领。
2、自修反思式教研——自主发展
找到自己。别人的指导是必要的,但真正的名师不是靠别人培养出来的。教师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虽接受必要的外界要求和指导,但主要以自修和经常反思为主的一种学习研究方式。
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载体,一个平台,一艘航船。那么这个载体该怎样打造,这个平台怎样搭建,这艘航船又该驶向何方呢?
3、建议教师读的书——边学习边反思 读教育报刊——了解同行在思考什么。读教育经典——以史为鉴。
读中学生的书——走进学生心灵。读人文书籍——开阔视野。
读无“字”书——采撷课程资源。
一、课题研究概述
1、什么是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探索教育的客观规律的过程,也是通过认识教育规律来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过程。
中小学课题研究必须坚持以校为本的原则,密切结合学校、教师和学生实际。
2、课题研究的特点:
系统性,有计划,多因素。
规范性,区别于纯粹的经验行为。整体性,研究的不是一个独立的问题。规律性,尽可能合乎教育规律。创新性,有理论和实践的新意。
3、课题研究与常规教研的关系:
中小学教师应该以常规教研活动为主要的研究形式。
常规教研活动应该做到人人参与,课题研究不必追求人人参与。
课题研究必须与常规教研活动紧密结合,不要出现“两张皮”的脱节现象。
4、课题研究的积极作用: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由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化)。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办学特色的形成。
5、中小学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 缺乏研究意识;
教师普遍有畏难情绪; 不知道如何下手;
形式主义严重;研究的内容与实际工作脱离。功利主义严重。
6、课题的类型
教育科研课题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分类。从研究的性质看,科研课题可分为理论性课题和应用性课题。教育规律的探索、方法论的研究、有关现象的特点的揭示、某些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的分析等都属于理论性课题,这类课题一般不针对某一具体教育现象,其研究成果具有较广泛的指导意义。象“构建具有农村特色的校园文化”研究,“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研究等课题;针对教育的具体实践,为解决教育实践中某一个领域或某一方面的具体问题展开的研究,属于应用性研究。象“构建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验”、“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与评价研究”等。应用性研究的成果一般可以直接用于教育实际。
二、课题的来源
教育科学研究的课题主要来源于教育实践和理论文献两大方面,具体地说,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选择研究课题。
源于工作实际 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有自己的工作任务与职责,应当如何提高工作的效率呢?这里就有许多值得研究的课题。例如,语文、外语教师研究如何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数学教师研究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化学教师研究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学校教育管理人员研究如何对学校发展进行科学规划与管理等等。从本职工作中去寻找课题,加以研究。
源于工作困难 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工作中也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有的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提高教育质量有较大的意义。例如,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评价老师的工作,如何鉴定学生的学习能力等问题,就是已经摆在我们面前至今没有科学答案的问题,作为学校管理者,作为教师如何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就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
源于教育改革 在教育改革与教育事业发展中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也就形成许多研究课题。例如,关于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关于构建新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关于校长负责制改革的研究等等。这些课题的研究,既能向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决策的科学依据,也有利于微观教育问题的解决。
源于经验总结 很多教育工作者从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宝贵的教育经验。但往往又是零碎的、不自觉的,也未经科学检验。因此,这些经验往往个人用于自己的工作中,没有推广应用。若运用经验总结法或实验法予以科学检验与总结,并给以理论的抽象与概括,就成了科研成果。例如“单元教学法”、“边讲边实验教学法”等等,都是通过这些途径得来的。
源于教育现象 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若能对某些教育现象悉心思考,深入调查,也会从中发现和形成颇有价值的研究课题。例如,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十分突出,如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班主任、教师十分困惑的问题。“留守儿童”是一个普遍现象,也是一个严峻的问题,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结合平时的德育工作、教学工作加强他们的心理卫生健康教育完全可以作为课题加以研究。
源于课题指南 上级科研部门每个五年计划均有课题研究指南推出,我们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选择一些课题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此外,作为基层学校,我们不具备特别的研究能力,不能承担一些大型的项目研究,但可以申请成为实验基地学校或直接参加其中的子课题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任何科学研究除了要应用哲学方法和一般科学方法之外,都还要有具体的研究方法、技术手段。这里介绍几种课题研究的方法。
调查法 即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搜集研究对象的现实状况的有关材料,以此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方法。基本步骤为:选择课题→确定调查对象→选择调查方法→制定调查方案→开展调查→分析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
文献法 文献研究法就是对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而找出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研究方法。文献包括图书杂志、电子资源、档案文件、会议资料等。基本步骤为:确立课题→搜集文献→阅读文献、做好摘记→分析文献→得出结论、提炼观点。
实验法 借鉴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在教育实践中采取的“假设—求证”活动。基本步骤为:提出研究假设→选择实验对象→进行前测→开始实验→进行后测→对检测结果统计分析→撰写实验报告。
案例法 以具体的事例、题例、课例为研究对象,在了解、认识、分析的基础上,寻找出一些更为积极的教育方法的过程。基本步骤为:确立案例→呈现案例发生的过程→分析和诊断案例→归纳结论、得出启示。
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是由社会情境(教育情境)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强对实践活动及其所依赖的背景的理解而进行的反思研究。步骤:计划→行动→观察→反思。行动研究可以理解为,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或与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应用,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变社会行为的目的。做到“没有无行动的研究,也没有无研究的行动”。
叙事研究法 所谓叙事研究就是抓住人类经验的故事性特征进行研究,并用故事的形式呈现研究结果的一种研究方式。其基本步骤为:确定研究问题→选择研究对象→进行观察访谈(记述事件)→整理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教学反思)。
叙事研究可以使教师看到平时司空见惯的事情的意义,通过对自己遇到了什么问题、怎样对待这个问题和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叙述,达到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并在反思中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的目的。
必须注意,在教育科研中,仅用单一的方法进行研究难以得出科学研究结果,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优点与局限性。采用单一的方法,往往只能获取部分信息,而遗漏许多其它有用信息,难以做出全面准确的结论。因此提倡使用综合的方法,或几种方法并用,或以一种方法为主,其它方法为辅进行研究。例如进行某项调查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以得到大量数据,但也要辅之以访谈调查,以使结论更加可靠,材料更加丰富。
四、课题研究过程
落实好研究过程是课题能否成功的关键。课题组的自我管理是研究过程落实的关键。
1、制定好年度研究计划。
每年研究的重点是什么、将开展几次研讨活动、将形成什么样的研究成果、下一步该怎样做。等等。
年度计划可以简单,不必像研究方案那样复杂。年底对照计划,看看研究工作进展得怎样?
每个成员应该有一个个人的研究计划,也可以简单些。
2、寻找课题研究的重点
课题的重点和关键问题是什么?
将重点和关键问题分解,从而降低研究的难度。课题组能够完成的工作有哪些? 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完成研究重点?
3、结合日常工作开展研讨活动。
课堂教学的观摩与研讨活动:如教研组的听课与评课,参与市级学科教学竞赛等。教育理论与政策的学习活动:如专题学习本课题的某一理论依据、课程标准的学习、优秀教学方法的学习、电子课例的观摩与学习等。
开展课题组内的专题研讨。可由每个成员设计一次专题研讨活动,定好主题、形式,并负责全程组织。
组织论文写作。要是论文写作真正成为一种研究活动,而不能只是完成任务式的抄袭、拼凑。
组织成果交流。如:相互修改论文和教案;组织校本成果汇报课;组织校内课题之间的成果展示(教科室的工作)。
与校外专家同行一起开展交流和研讨。发挥专家印领和同伴互助的作用。
4、做好年度小结,邀请专家进行阶段论证。
5、注意积累研究资料。会议资料、教案资料、课例(案例)资料、论文资料、学习与培训资料、研究数据等。课题组要建立课题档案。
6、外出学习与交流。要联系自己研究的课题去交流,向同行请教。
7、经常发表成果。杂志发表、学术活动评选、网络发表等
六、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
组织实施课题研究是落实研究计划、执行实施方案的中心环节,是获取第一手材料的基础,是理论和实践的接点。在这个环节中,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组织开题报告会
当课题批准立项后,课题负责人要召集课题组成员(也可根据需要邀请有关专家、学校领导和其他老师参加),召开开题报告会,由课题负责人作开题报告,让课题组成员进一步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步骤,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讲,开题报告会就是课题研究的动员会,标志着课题研究工作的正式启动。
(2)理论、技术培训
教育科研工作必须用一定的理论知识作支撑,研究人员可以通过理论学习掌握课题研究的方法步骤,理解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控制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方向。同时,相应的研究技术也是完成研究任务的基本保证。例如,“新课程教育的测量与评价研究”这一课题,研究者必须具备教育理论知识、测量学知识、统计学知识,必须掌握诸如数据处理、样本分析等科研方法和技术手段。
(3)召开例常会议
课题研究是建立在个人研究基础之上的集体研究,因此,应当象集体备课一样,通过例常会议交流研究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反映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提出新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通过例常会议收集整理一些原始资料数据、推介一些课题研究策略。
(4)做好阶段总结
大部分课题研究是分阶段进行的,且每一个阶段都有研究的侧重点。按照课题研究管理的有关规定,每一个阶段或每一个年度都要求有阶段或年度总结,以起到总结经验和教训、明确下一阶段工作重点的作用。首先,实验教师要做好个人阶段总结。研究进行了一个阶段或一年后,要求研究人员和实验教师认真回顾前段的研究工作,把个人在研究过程中的收获、体会、经验、疑惑及个人成长等都如实呈现出来;其次,课题组要认真做好阶段总结。要在全体实验教师和研究人员认真回顾、反思前段工作的基础上,对照实施方案既定的目标,共同总结本阶段或本年度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总结和提炼在理论与实践探索中的教育教学经验,认真解剖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共同研究解决问题和困难的对策,明确下一阶段的研究任务。第三,整理阶段成果。根据研究课题的类型,把相应的案例、报告、论文等集结起来,充实课题档案,为形成最终科研成果和结题验收作准备。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在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中,还要设计好研究成果的形式,即最后的研究结论、研究成果用什么形式来表现。研究报告和论文是教育课题研究成果最主要的两种表现形式,还可以将研究成果写成专著、教材、手册等。比较小的课题写成最终成果形式即可,比较大的课题,除了要有最终成果形式,还应该有阶段成果形式,最后将阶段成果综合成最终成果。或者将比较大的课题分解为若干子课题,分别有各子课题的成果形式和总课题的成果形式。
在研究计划中设计出成果形式,从研究者角度来说,可以明确将来用什么形式表现研究成果,以便从开始就有目标地根据分工,积累材料,为结题作准备。
(1)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类型
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研究的任务不同,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也不一样。一般说来,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形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教育科研报告,另一类是教育论文。
根据教育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的不同,教育科研报告也有不同的种类,它包括实证性研究的报告和文献性研究的报告。实证性研究报告是用实证性方法进行研究、描述研究结果或进展的报告,如对某个教育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写成的调查报告、对某种教育现象进行科学实验后写成的实验报告、对某个学校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总结以后写成的经验总结报告等,这类报告都是以直接研究所得到的材料为基础,对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加以分析,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指出存在的问题,得出相应的结论。文献性研究的报告即用文献法进行研究的报告,如教育研究中的文献考证的报告,这类研究报告以对文献的分析、比较、综合为主要内容,并展示文献的考证过程,说明文献的来源与可靠程度。
教育科研论文是教育科研工作者对某些教育现象、教育问题进行比较系统、专门的研究和探讨,提出新观点,得出新结论,或站在新的角度做出新的解释和论证的一种理论性文章。
应该指出,科研报告和论文在内容要求和表述形式上是有区别的。一般说来,论文比较简洁精炼,它仅仅突出表达一项研究、工作中最主要、最精彩和具有创造性的内容。科研报告则不限于新的或创造性的内容,整个研究工作的重要过程、方法和环节都可以包括进去。论文的内容中包含着较多的推理成分,而科研报告则要凭数据和事实说话。当然,科研报告与论文之间并不存在截然的界线,就它们的性质和作用而言,都是科研工作结果的记录和总结。可以说,以理论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的理论性研究报告,如有创见的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经验总结报告等,本身也算是论文。
(2)教育科研报告及论文的撰写方法
教育调查报告 教育调查报告是对某种教育现象调查后,经过整理分析写成的文字材料。调查报告的表述一般有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题目 一般通过凝炼、确切、鲜明的文字概括全篇内容,点明被调查范围。
引言 简明扼要地说明调查的目的、意义、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等,交待调查的方法,报告主要调查的内容,使读者对调查报告获得总体认识;或提出社会、师生所关注和迫切需要调查了解的问题,以引起关注。
正文 这是调查报告的主体部分。这部分要把调查获得的大量材料,经过分析整理,归纳成若干项目加以叙述,做到数据确凿、事例典型、材料可靠、观点鲜明。为了增加形象性,使人一目了然,对一些数据尽可能用图表表示出来。
讨论或建议 依据正文的科学分析,可以对结果作理论上的进一步阐述,深入地讨论一些问题,亮出自己的观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结论 通过逻辑推理,归纳出结论。即简单交待调查研究了什么问题,获得了什么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以上几个部分,写时可以灵活安排,适当合并,无需面面俱到。教育实验报告 教育实验报告是教育实验之后,对教育实验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客观、概括地反映的书面材料,实验报告的基本结构是。
题目 以简炼、概括、明确的语句反映出教育实验的对象、领域、方法和问题。
引言 简明扼要地说明实验课题的来源、背景,实验进展情况,实验对象和规模等,表明解决该课题的实际意义。
实验方法 这是实验报告的主要内容之一。目的是使人了解研究结果是在什么条件和情况下、通过什么方法、根据什么事实得来的,从而判断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和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并可依此进行重复验证。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中最重要的是提出数据和典型事例。数据要严格核实,要注意图表的正确格式。典型事例要能使人更好地理解实验结果,使实验更有说服力。
结论 它是对整个实验的一个总结。下结论必须慎重,语言要准确、简明,推理要严密而有逻辑性。
分析与讨论 即运用教育教学理论来分析和讨论与实验结果有关的问题。教育论文 教育论文是讨论或研究教育问题的文章。其基本结构是:
题名(标题)以简明、确切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要求准确恰当、简明扼要、醒目规范,便于检索。
署名 署名表示论文作者声明对论文拥有著作权、愿意文责自负,同时便于读者与作者联系。署名包括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工作单位应写全称并包括所在城市名称及邮政编码。
摘要 摘要(或英文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主要内容包括该项研究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等。
关键词 关键词是为了满足文献标引或检索工作的需要而从论文中萃取出的、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条目的单词、词组或术语,一般列出3-8个。
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是用论据经过论证证明论点而表述结论的核心部分。大体包括理论分析、研究方法、结果分析及讨论等部分。写作时必须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准确、层次分明、合乎逻辑。
参考文献 在论文中,凡是引用前人(包括作者自己过去)已发表的文献中的观点、数据和材料等,都要对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地方予以标明,并在文未列出参考文献表。著录格式一般为:
标引项顺序号 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六、申请结题
课题研究工作完成后,申请课题主管部门进行结题鉴定。其主要工作程序为: 送交鉴定结题材料 包括课题科研报告、工作报告、结题鉴定申请书、经费使用情况报告、成果材料论文、论著、案例集、学生作品集、获奖证明以及相关音像制品等。
专家鉴定 成果鉴定、结题验收一般由主管单位组织同行专家到课题单位进行会议鉴定,经过相应的鉴定程序,提出修改意见,写出课题的结题或鉴定结论,填写评审书、颁发成果鉴定证书和结题证书。
公布结题 课题鉴定结题后,课题经修改研究报告和成果公报,通过网络或其他媒体发布公报,并着手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第二篇:小课题研究模块三
福特的成功告诉了我们什么
看完这个故事,也许有些人会觉得福特的成功纯属偶然,要是没有那场车祸的话福特怎么可以发现以致发明钒钢?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思考的话,车祸发生已经是客观不可改变的事实,为什么只有福特发现了其中的机遇?我想这种卓越的洞察力与发现问题的能力注定引导福特走向成功。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就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正如我们都知道的,小课题研究强调的就是问题的发现,那么我们可以从福特的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1)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宗旨。教育说到底是为了人的发展,只有把以人为本谨记心中才能在工作生活中多从学生的角度去想问题。正如福特改进汽车本质是出于为顾客提供安全可靠的汽车。
2)提高对身边问题的敏感性,敢于质疑。引用一句我们经常说的话:“这个世界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要多留一个心眼,不要轻易放过一个问题,因为小问题往往会引发大问题。
3)勤于学习与思考,有充分的理论知识储备。机会是属于有准备的人的,我想也可以说发现问题的往往也是有准备的人。作为教师的我们,一样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充实自己,这些都是有助于我们进行研究的。
4)多与学生、教师交流。很多时候我们想问题都是从我们作为教师的角度来进行的,这样子很容易收到主观意志所限制,从而无法发现教学工作中的很多问题。所以我们必须要多与学生、其他教师交流,从交谈中发现问题。
第三篇: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系列讲座——课题的总结
第五节 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总结
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总结,是中小学教育科研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课题总结的过程是归纳提炼课题研究中的教育改革措施,并运用科学的检测手段评价结果,总结论证这些改革措施给实践带来的成效,展示课题成果的过程。总结阶段的主要工作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检测研究效果
在教育科研中,用什么来说明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观点是先进的、正确的?用什么来说明我们的教育方法是科学的、有效的?只有一点,那就是发生在研究对象身心方面的积极变化(教育效果)。这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因此,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检测研究效果就是我们的一个主要任务。
这里说的研究效果,不是某节课、某个活动、某个阶段的局部效果,而是整个课题研究所获得的总体的教育教果,也就是研究目标的实现。检测的内容,就是研究目标的具体要求。例如,一项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目标是:“让学生养成6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检测的内容就是“这6个良好习惯在研究对象身上养成的状况”。要一个习惯一个习惯地检测研究对象是否达到和达到的程度。
检测的方法很多,如观察、调查、评定、测验、作品分析等,从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获得反映教育效果的数据、典型学生变化的事实、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典型事件等。然后,运用“定量分析”、“定性分析”与“典型分析”三结合的方法,对课题研究的教育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估。
“定量分析”是从“量”的角度分析教育效果,要用定量的数据,特别是课题研究前后数据的对比来证实教育效果。它是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得出的结论;“定性分析”是从“质”的角度分析教育效果,要在大量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得出的结论;“典型分析”是从“学生个体”的角度分析教育效果,它是“定量分析”的必要补充,使数据“活”起来,是“定性分析”的基础和验证,以提高“定性分析”的客观性和准确度。
二、进行全面总结
全面总结就是回顾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利用课题研究中获得的全部资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分析与思考,从而总结解决某个教育问题的经验,发现教育的规律。
课题研究的全面总结,要围绕以下几个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即研究目标是否实现,研究任务是否完成,本项研究提出的假说是否得到验证,怎样用文字表述更科学、准确,研究所采取的措施是否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和实效性,研究总结出什么经验,发现了什么规律性的问题,研究在方法上是否科学、规范,课题研究有哪些尚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等。
在全面总结的基础上,整理和收获部分研究成果,如优秀的教育案例、教育随笔、专题性经验总结、教育论文、调查报告等。课题组要从课题研究的全局出发,列出重点成果的项目、选题,指定执笔人,并指导和帮助他们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自己所分工的任务。
三、撰写结题报告
在全面总结的基础上,就可以撰写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了。结题报告是一种专门用于科研课题结题验收的实用性报告类文体。它是研究者在课题研究结束后对科研课题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进行客观、全面、实事求是的描述,是课题研究所有材料中最主要的材料,也是科研课题结题验收的主要依据。
一份规范的应用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其基本结构大致包括以下10个部分:(1)课题提出的背景;
(2)课题研究的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个部分也可以合并归入“课题提出的背景”部分);
(3)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4)课题研究的目标;(5)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6)课题研究的方法;(7)课题研究的步骤;(8)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9)课题研究成果;
(10)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进行全面总结和撰写结题报告,要特别倡导和坚持科学的态度与实事求是的精神,是成绩就是成绩,是缺憾就是缺憾,说成绩应恰如其分,不能随意夸大,不能弄虚作假;对不足或问题,不可遮遮掩掩,文过饰非。这是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尚的科研道德。
四、鉴定研究成果
我们所获得的课题研究成果,它的价值如何,有没有科学性、创新性和应用性,研究的方法和结题报告的撰写是否规范,都需要向课题的主管部门、主管单位提交研究成果与成果形成的说明,取得课题管理者的认可,为成果的推广应用做好准备。教育科研成果一般都要经过专家鉴定验收和各级科研管理部门批准认可。
结题鉴定有关内容将在第五章介绍,下面介绍一下结题所需的材料。
(一)课题研究的过程性材料
(1)门课题立项申请书及立项批复通知书;(2)开题报告;(3)课题实施方案;
(4)研究过程中制定的一些学习制度、培训制度、教研活动安排和记录等;(5)研究过程中进行调查、观察、实验或采用其他科研方法所形成的调查问卷、访谈记录、观察记录及实验数据等;
(6)课题研究的工作小结或阶段总结。
(二)课题研究的成果性材料(1)发表的有关论文、论著等;
(2)有关课题研究的教师和学生的获奖证书;(3)典型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录等;
(4)课题研究中撰写的教育日志、教育叙事、教育案例和经验文章等;(5)调查报告、观察报告、实验报告等;
(6)有关成果效益与影响的材料(主要有成果检验或试行效果、实验效果、应用效果,以及发表、交流、获奖、社会评价及反应等)。
(三)结题的主要鉴定材料
主要包括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四)其他材料
相关附件或佐证材料复印件和有关研究人员、研究内容等变更的情况说明等。课题组将鉴定所需材料整理完备后,上报科研主管部门进行课题的结题。
第四篇:小学“五步三化”课题研究
“五步三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依据双阳区教育局《2015年全区教育内涵式发展十大拓展计划》中《深化教学改革行动计划》和《高效课堂构建行动计划》的要求,结合山河中心小学教学实际,构建“五步三化”课堂教学模式并开展实践研究。
一、开展“ 五步三化”课堂教学研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学校为实现让教学成为师生相互交往、共同提高的创新过程和有效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质疑问难的学习能力这一教学目标,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构建了“五步三化”课堂教学模式。融激趣质疑 合作探究 体验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于其中,体现“先学后教、先试后导,当堂训练”的思想。重在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即让学生掌握五个学习方法:质疑释疑法、实践体验法、信息整合法、品析评价法、形象感悟法。教师遵循“激趣导入,质疑揭题----明确目标,指导自学----合作探究,引领提升-----训练积累,总结归纳----实践体验,创新拓展” 五步教学思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创新学习。
即教师在教学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导入过程中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新知识学习过程中运用资源,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质疑、合作探究,师生、生生交流互动解决问题,总结归纳,在拓展新知识过程中体验和创新,学以致用,重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三个教学理念即课堂教学活动化,活动教学任务化,任务教学主体化。为了使研究具有科学性、实效性,我们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我校以“五步三化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课题申请立项研究。在本课题的引领下教师将“五步三化”教学理念灵活应用到实际课堂教学中,并积极开发课题开展研究,如《小学低年级语文随文识字、自主阅读的研究》;《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读中积累、读中感悟教学模式研究》;《小学数学先学后教,精讲精练教学模式的研究》;《小学英语以听促说、学以致用教学模式研究》;《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实践交流 明理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小学科学学科激趣质疑、合作探究、体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小学音乐学科主动唱演陶冶情操教学模式的研究教学模式的研究》;《小学美术学科审美表现自主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
二、为提高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效性,中心校提出六个结合的总体要求:
1、理论学习与业务交流相结合
为更好地进行区域研究,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加强学科教师教学理论的学习,用理论支撑教学实践,主要形式有:
1)、积累式交流。让教师关注自己教学方面的文章和信息资料,为自己开展研究做好理论垫基。2)、心得式交流。开展读书活动,然后结合课堂教学案例撰写心得体会,组织交流,增强教师文化底蕴,提升理论层次。
3)、主题论坛式交流。每学期都有一个教师论坛的主题,“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如何让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发展?”等主题开展对教学有针对性的研究讨论,既有实践案例的分析,还有理性的思考,促使教师在交流与学习中创造的智慧得以启迪、专业的素养得以提升。
2、备课与反思相结合
为更好地进行区域研究,注重抓好日常教学中的备课与反思。同年级组教师共同备课形成共案,上课后,组内教师间进行教学反思交流,针对不足改进教学方法,为再上课提高教学实效提供可能。主要采取三种形式:
1)、即时性反思:上课后立即进行反思,总结成败得失,把点点滴滴记录下来。
2)、阶段性反思:对某一章、某一阶段的教学进行思考,总结。
3)、终结性反思:结合某一方面的教学内容,教学实情,对自己的教学案例进行总结,撰写出自己创新性的教学经验和方法。
3、观课与议课相结合
为更好地进行区域研究,突出抓好日常校本教研观课与议课。观课后立即议课能够及时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剖析,对促进教师改进课堂教学有着巨大的作用。
校本教研课堂研讨活动,主要是本校教师间研究,以改进教学。采取五种形式:
第一种是一课一议式。即一人一课的互助式观课。第二种是多课一评式。即同课异构。让同年级组教师上同一内容的课,由于教法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同,观课后对几种教法进行分析比较,提炼好的教法,总结优点与不足,相互取长补短。
第三种是一课多议式。即一人同课多轮,让同一个教师连续多次上同一课,不断改进教学行为。
第四种是邀请式观课。针对课题研究邀请同行、教研员听课,展示研究成果,评议后改进研究方案,深化研究,总结创新。
第五种是反思式观课。主要是提倡教师录课,观察自己的课堂教学,自我欣赏评价、改进和提升。
4、名师引领与解决问题相结合
请学区内名师引领教学。主要集中体现在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为普通教师排忧解难。所以教学理论论坛、示范课都应与解决问题结合,通过具体的鲜活的课例、环节的展示,为普通教师提供直观可行的范例。主要采取下面三种形式:
1)、学区名师引路性示范。学区的名师先上课,然后集体评议,再听取上课的名师讲解和指点,上课是提供一个优秀的案例,讲学则是结合案例归结到理论,对教师直观指导,以起到示范性引路的作用。
2)、专家点评。
邀请区进修教研员进行点评,分析课例中成功和改进之处,对上课教师进行直面的指导,也让教师得到更加直观的启迪,并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
5、研究课堂与研究课题相结合
把教学中的疑难问题上升为课题开展研究,通过区域教研课的展示提供鲜活的研究案例,观察课堂生成的问题,并作深入反思,最后进行访谈和交流,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课题的区域性校本研究。
6、教学研究与网络研修相结合。
提倡教师人人创建博客、加入QQ群,让教师在创建中成长,在交流中提高,分享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有效促进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
在实际上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灵活运用教学模式,并在各种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创新、完善教学模式,让课堂教学达到“课一始趣已生,课继续情正浓,课结束意未尽”的教学效果,真正理解课堂“高效”的内涵,即在一定教学时间里,让学生有成长,教师有成长,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步三化”课堂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第五篇:系列讲座
系列讲座6
学号:104A1251 专业:人力资源 姓名:施玉莹
习题与解答:
1-1.就讲座中袁岳提出的某一方面观点谈谈你的想法
职业规划的重要性
职业生涯规划简称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生涯设计的目的绝不仅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达到与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定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拟定一生的发展方向,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大学生首先要认识到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职业生涯活动将伴随我们的大半生,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才能实现完美人生。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一,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发掘自我潜能,增强个人实力。
一份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将会:① 引导你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帮助你重新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定位并使其持续增值;② 引导你对自己的综合优势与劣势进行对比分析;③ 使你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④ 引导你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⑤ 引导你前瞻与实际相结合的职业定位,搜索或发现新的或有潜力的职业机会;⑥ 使你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骤与措施,不断增强你的职业竞争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
第二,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增强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提升成功的机会。
生涯发展要有计划、有目的,不可盲目地“撞大运”,很多时候我们的职业生涯受挫就是由于生涯规划没有做好。好的计划是成功的开始,古语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提升应对竞争的能力。当今社会处在变革的时代,到处充满着激烈的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要想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保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打无准备之仗。而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不是首先坐下来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而是拿着简历与求职书到处乱跑,总想会撞到好运气找到好工作。结果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与资金,到头来感叹招聘单位是有眼无珠,不能“慧眼识英雄”,叹息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这部分大学毕业生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与重要性,认为找到理想的工作靠的是学识、业绩、耐心、关系、口才等条件,认为职业生涯规划纯属纸上谈兵,简直是耽误时间,有那时间还不如多跑两家招聘单位。这是一种错误的理念,实际上未雨绸缪,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磨刀不误砍柴工,有了清晰的认识与明确的目标之后再把求职活动付诸实践,这样的效果要好得多,也更经济、更科学。
1-2.沟通的三大法宝指什么?以你生活中的经历加以说明
沟通的三大法宝:微笑 赞美 倾听
微笑点头、专心倾听和鼓励赞美”。“微笑”代表一种亲密关系,是一种“我不讨厌你”或“喜欢你”的个体表现;微笑是增进师生关系的营养剂,也是教师态度改变的第一步骤。“点头”表示接纳对方,是一种鼓励、一种肯定,是让对方继续表达他的想法。学生看到教师对自己点头,常会受宠若惊,对教师倍感亲切。“专心”是一种专注行为的表现。教师通过眼神、手势、姿态以及适当的口语反应等方式,集中精神与学生沟通。专注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是鼓励他们自由地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也就是说教师尊重学生,这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强而有力的增强作用。倾听,也是一种尊重,除了用耳朵听学生的讲话外,还要用眼睛去“倾听”,去观察学生的身体语言。鼓励和赞美能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能够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心境和积极进取的动力。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其实每个人都需要鼓励和赞美。于学生来说,教师的赞美和鼓励就犹如甘霖春雨一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分寸,切忌过于简单化和空虚化的鼓励和赞美,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切实发挥鼓励和赞美的作用,使英语课堂教学既富有生机又充满活力。
2-1.什么是儒家文化?什么是道德?
儒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文化流派。儒家学说为春秋时期孔丘所创,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其核心是“仁”。儒家学说经历代统治者的推崇,以及孔子后学的发展和传承,使其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中国文化的深层观念中,无不打着儒家思想的烙印。
儒学发展到宋明理学,忽略个性,到了明清变成了礼教,人的自身价值越来越被忽视和压制。很多儒家学者如王阳明等人都注意到这一问题,而李贽还公开反对礼教,强调民本思想、个人的独立精神和自我价值。
在近代,由于中国的落后,面临亡国灭种的现实危机,使得大多数知识份子不得不反思中国落后的原因,许多知识分子认为是儒家思想造成中国的落后局面,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以柳诒徵为代表的致力于儒学复兴运动的学者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孟原儒、汉唐儒学、宋明儒学做了分别的研究和评判,以澄清儒家孔教的原貌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地位和前途。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结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应。具体的道德规范是多种多样的,判断一个人的行为可以用这些规范作为准绳;可是要判断已知的道德规范何以就是一定道德的,就不能以道德本身作为标准,应当寻找道德以外的淮绳,即道德的目的性。
道德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具有认识、调节、教育、评价以及平衡五个功能。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然而,不同时代与不同阶级,其道德观念都会有所变化。
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从目前所承认的人性来说,道德即对事物负责,不伤害他人的一种准则。
2-2.王守常老师对于如何解读《孙子兵法》,提出的建议是什么?
王教授说,《孙子兵法》之所以二千五百年来历久不衰,原因在于道的思想贯穿其中。《孙子兵法》整本书不过6000字左右,关于道的描述全篇没有超过160个字,但道的思想统领整篇文章。何谓道?道即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道德的推崇和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比如,《孙子兵法》开篇第一句就点明了对战争的看法:“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意思是:“战争是国家最重大的事情,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是不能不慎重周密地观察、分析的。”这把战争同国家的命运、百姓的生命联系到一起,体现了“慎战”的思想。
《孙子兵法》诞生于春秋时期,那时正处诸侯割据时代,战争频发。儒、墨、道家纷纷发表对战争的看法,他们对战争的看法基本上也是“慎战”的思想,而且都是反对战争的。《孙子兵法》中对待战争的观点与春秋时期其他学派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书中提到要从五个方面考察:“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天指昼夜、阴晴、寒暑、四季更替;地指地势的高低、路程的远近、地势的险要、平坦与否等;法指军队的组织结构、责权划分、人员编制、管理制度等。道指君主和民众目标相同、意志统一,可以同生共死,而不会惧怕危险。要求君主站在百姓的立场考虑战争给他们带来的影响。将是军队的指挥者,《孙子兵法》提出对将的要求是:智、信、仁、勇、严。尽管在接下来的篇章中对将领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比如要熟悉地形,要善于用兵,要有谋略,要冷静等等,但在开篇中作者并非从能力角度,而是从道德层面去要求将领的。可见对将领道德的要求之高。另外,在《孙子兵法》谋攻篇中表达了对何谓战争胜利的看法:“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意思是:上等的军事行动是用谋略挫败敌方的战略意图或战争行为,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这与我们通常认为的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消灭敌人完全不同。《孙子兵法》认为:战争的胜利并不是要消灭敌人,而是要用谋略使对方屈服。战争的胜利不是要杀死敌人,这样的战争是极端残酷的。战争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国家的发展和百姓的生活带来及其不利的影响。《孙子兵法》认为,战争最好不要大动战火,减少双方的死亡人数和损失。因此,《孙子兵法》认为:“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兵法》认为“全军”的概念才是取得战争的完全意义上的胜利,军队中没有牺牲一名士兵就使敌人屈服,才是战争应该追求的胜利。这与我们通常认为的战争以追求百战百胜为目标不同,《孙子兵法》认为不通过战争就使敌人屈服是最佳意义上战争的胜利。这里无不体现着尊重生命的思想。对敌人的生命,《孙子兵法》同样持尊重的态度,如“穷寇勿追”、“围师必阙”等具体的战术的运用,给敌人留一条生路,体现了对生命的关怀,对个体的尊重。这种思想与我国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一致的。
同样,在《孙子兵法》第十三篇用间篇中,提出了对用间的要求:“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表明了用间成功的要求必须是明君贤将。只有有道德,内心仁厚的国军和将领才能用间取得战争的胜利。相比,那些心中没有道的小人用间的结果是不会取得战争的胜利的。可见,《孙子兵法》不仅是一本教授战略、战术的书,在整本书中还充满着推崇道德的思想。相信由于有道的思想贯穿其中,是使得《孙子兵法》从我国古代众多兵书中脱颖而出的一个重要原因,使它成为传世经典之作。
3-1.上海十二个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定位
一、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
二、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
三、人民广场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
四、南京西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
五、衡山路一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
六、愚园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
七、山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
八、新华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
九、虹桥路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
十、龙华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
十一、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
十二、江湾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
3-2.DG的发展历程
DG唱片公司的前身为1898年由德国人E.贝纳林在其家乡汉堡成立的德国留声机公司。当时她属于英国留 声机公司(EMI,同为贝纳林所创)的分公司,其股份大部分在英国人手里,主要是将从英国运来的母盘加工压制成唱片。后由于一战的爆发英、德成为交战国,德国政府将英资DG公司 接收,从此她便走上了独立经营之路。1941年,西门子公司取得DG公司经营权,并改名为Polydor International,1962年西门子与飞利浦两家公司将其下属的DG与Philips合并成为DGG/PPI集团。1972年,DG与Philips两家唱片公司正式合资组成了日后享誉全球的唱片帝国--宝丽金(Polygram)集团。DG公司虽有着一个多世纪的辉煌历史,但我们所熟悉的黄色郁金香商标却只用了50年而已,因为DG是“唱片之父”贝纳林先生一手创立,因此1909年以前DG用的是“一个小天使坐在圆盘里”的图案做商标,也曾与英美两家兄弟公司EMI和RCA共同用过“白色的Nipper小狗侧耳倾听留声机”的商标,直到二战结束之后,DG才完全切断了这些关系,于1949年启用了新的郁金香花冠商标。在二三十年代,DG还设立了一个在国外发行唱片的宝丽多(Polydor)商标。现在这个大家所熟悉的长方形黄标是由著名的商标设计大师汉斯·多米茨拉夫在1949年设计的。今天这个黄色的郁金香花冠几乎已经代表了DG的精神,也成了这个百年老牌的骄傲。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古典唱片品牌,DG可以说完全见证了百年来所有乐坛的重要人物,是一致公认的古典演奏巨匠的温床。
4-1.古诗词的吟诵唱与现代诵唱的区别
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之瑰宝,集格律美、意境美、辞采美和含蓄美为一 身。吟诵是我国传统的读诗词和读文方法,通过声调的抑扬顿挫,配合肢体语言的变化,将文中意境从抽象、平面的文字中进一步延伸,在有声的空间里丰富发展。诗词吟唱,是文学与音乐相结合的文化艺术形式,是诗词音乐性的进一步升华。诗词“吟诵”与“吟唱”不仅是我们鉴赏古典文学作品的手段,也是民族文化的一份珍贵遗产。
吟诵是一门绝学,在我国历史悠久,与古典诗词相伴而生,但其音乐鲜有乐谱留存于世,资料甚为匮乏。而今,会吟诵者少之又少,并且大都年逾古稀,吟诵艺术陷入了濒危的困境,而在我国邻邦,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和地区至今还保存着吟诵汉诗的传统。为了让善歌者传唱,使后来听歌者了解“变风”的来源。杨荫浏先生曾说,“诗三百篇、楚辞、乐府、唐诗、宋词、元曲,自来凡属诗歌这一类的文学作品,在格调上无不受当时民歌音乐的推进,因诗之所 以为诗,除了内容之选择与处理,不用散文之外,它还有许多重要的形式成分。这些形式成分中间,最为世界多数诗学家们所公认的是轻重律,便是顿逗,便是诗步。诗步产生于节奏。节奏不被曲调的歌唱促成,诗步怎么能产生。诗学家们似乎都觉得自古而今,本国诗词,有着清楚的进化步骤,却很少人说起,在这进化步骤之后,是有着活跃的民间音乐为之推动。”同时吟诵音乐也影响着现代歌曲的创作。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字音高低升降的变化使得语言具有了声调,调形的变化形成了歌唱一般的韵律,与诗句的文义、词采、思想意境、诗词吟唱讲究情真意切,切不可矫揉造作。诗文创作讲究词微以婉,我们在吟唱时也要准确把握其度。绪都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4-2.这篇演讲报告中王蒙提出了哪几条讲老子的理由?
第一,老子体现了中国式的终极关怀。
王蒙认为,作为历史大国,中国没有统一的信仰,民间对佛教存在实用主义态度,敬神的目的是为了让神为自己服务。万物万象有一个规律,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从个体来讲,从出生到死亡,从有道无,一切都是有限的。但既然有有限,就有无限,既然有肤浅的,就有深邃,既然有脆弱,就有坚强,既然有衰亡,就有不朽,这样一种思维能力,给我们渺小的个体一个绝对的永恒的依托,这个依托在老子这里就叫做“道”。
第二,逆向思维与思路的陌生化。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美,就不美了,就开始作为了。就有可能嫉妒。
王蒙认为,老子最有刺激性的话是: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为,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诚。王蒙称,老子觉得最珍贵的是自然而然,是符合天性。
第三,老子有一种远见性和智谋性
老子说,只有乐于助人的人,才能从别人那里得到你想要的东西。这是微妙的聪明,是老子的聪明。同样,对个人利益没完没了,斤斤计较的人,最后获得的是很少的。换句话说,每个人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过多的消耗在这些上面,哪有时间做学问?
第四,老子提供了一片好文章,具有很强的文学性。
王蒙认为,老子的知白守黑,以退为进,治大国如烹小鲜,就是一种力量,只一种智慧。如果没有老子,我们现在会少了许多语言。它是一部哲理诗,吸引人们不断地咀嚼它,在似懂非懂中拜读它。思维是一种活动,是劳动,但同时也是一种享受。
第五,读老子是与自己人生的互证与互正。
王蒙认为,读老子的文章,就是看到老子的切肤之疼,看到他的真情实感。平凡人用平常心去读老子及他的道德经,不必逐句究本。也不要把道德经实用化。
5-1.易中天所归纳的先秦儒、墨、道、法学说的特点是什么?
儒﹑墨﹑道法四家都有各自独特且深刻的思想,却也不乏其间的共同之处,他们的思想对先秦时期的社会思想具有深远的影响。
儒家的代表是孔子孟子和荀子。孔子竭力提倡“礼治”,认为社会规范思想是“礼”,社会规范的核心是“仁”。孟子认为人性问题是中国社会思想史的核心问题之一,提出了“性善论”,提倡以“怀仁义以相接” ﹑ “与人为善”和不结仇,不说别人坏话的社会交往准则。而在人性问题上,荀子提出“人性恶”假说。这与孟子的“人性善”假说形成鲜明对照/在以人性恶假说为前提,他十分重视礼义等外在社会规范在社会运行中的功能。认为“礼”是因人类社会共同生活和社会发展之需而形成的,所以它具有满足人的欲望,建立社会生活秩序的功能。同时,“礼”也是人类对于根本心情的表达,是对人类自然本有情感的一种恰当安排。此外,他认为“乐”具有调适社会关系的功能。
墨家的代表是墨子,提出了“非攻”“兼爱”的社会整合方案,提倡社会平等。墨子对社会问题的观察也比较敏锐,提出了“节用” “节葬” “非乐”之说。这使墨子社会思想带有“入世苦行”的特点。他所构想出的理想社会是一个“兼爱”“省用 ”的社会。
道家的代表是老子和庄子。老子对社会发展持冷静的态度,并善于分析本源。认为世上万物都有一定之规,都有共性所在,即都不能违反自然之道。自然界是以“道”运行的,人类社会必须依“道”而行。修养方法可归结为“内圣外王”之道。庄子从相对主义立场出发,讨论人世的言论争辩与价值观问题,得出人类与动植物天然平等的结论。庄子的社会思想将老子“小国寡民”的社会思想朝自然主义的方向更推进了一步。他构想了一个人的生物本性得到充分体现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踏上了“大道”的社会。
法家法家的代表是韩非子。韩非认识到人类社会是不断进化的,他是反对那种“是古非今”的社会历史学家,认为社会变迁的过程是人类物质文明进化的过程。韩非的人性论基本上延续了其师荀子“人性恶”假说。他所构想的理想社会是一个以法制为手段,以封建中央集权为核心的社会,认为,要控制社会只有“法”才是最有效的。
在社会整合方面,孔子理想社会整合思想是建立在社会群体中人与人相互信赖的基础上的。孟子治理社会的方案就是“仁政”。墨子提出了“非攻”﹑ “兼爱”的社会整合方案。“兼爱”不同于儒家所讲的“仁”。儒家的“仁”,虽然也是一种博爱,但还是爱有差等的。墨子则认为这种爱仍然是不彻底的,他要以无差别的“兼相爱”来代替儒家的有分别之仁爱。这构成儒墨两家社会思想的重要区别之一。老子认为要完全按自然之“道”行事。操作性方案是:一要自愚并愚民;二 要无为;三要少思寡欲而常知足。庄子提出的方案核心是任其自然之道,无为而治。韩非认为,要控制社会只有“法”才是最有效的。
儒家主要思想是“仁”,墨家的是“非攻” “尚道” “兼爱”,道家主张“小国寡民” “无为而治”。法家主张“法制”。
儒﹑墨两家均主张爱,但儒家的爱是有差等的爱,而墨家的爱是无差等的爱一切人。当儒﹑道两家做比较时,儒家倾向于入世,道家倾向于出世,儒家主张积极有为,道家主张消极无为。但儒家也有入世的积极有为的一面,儒家也有消极无为的一面。儒家与道家社会思想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处理各种社会事物的方法上,而他们所追求的最终目标都是要整合社会生活秩序,并无入世与出世之分。可以说儒﹑墨﹑道三家都是反对战争的,而法家的思想大抵是为方便君主专制而设计的一套法术。并不是着眼于整个社会,而是偏狭地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为维护其既得利益而构想的精密权术而已。
5-2.着装TPO原则指什么?
TOP是三个英语单词的缩写,它们分别代表时间(Time)、场合(Occasion)和地点(Place),即着装应该与当时的时间、所处的场合和地点相协调。
(1)时间
从时间上讲,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一天有24小时变化,显而易见,在不同的时间里,着装的类别、式样、造型应因此而有所变化。比如,冬天要穿保暖、御寒的冬装,夏天要穿通气、吸汗、凉爽的夏装。白天穿的衣服需要面对他人,应当合身、严谨;晚上穿的衣服不为外人所见,应当宽大、随意,等等。(2)地点
从地点上讲,置身在室内或室外,驻足于闹市或乡村,停留在国内或国外,身处于单位或家中,在这些变化不同的地点,着装的款式理当有所不同,切不可以不变而应万变。例如,穿泳装出现在海滨、浴场,是人们司空见惯的;但若是穿著它去上班、逛街,则非令人哗然不可。在国内,一位少女只要愿意,随时可以穿小背心、超短裙,但她若是以这身行头出现在着装保守的阿拉伯国家,就显得有些不尊重当地人了。(3)目的
从目的上讲,人们的着装往往体现着其一定的意愿。即自己对着装留给他人的印象如何,是有一定预期的。着装应适应自己扮演的社会角色,而不讲其目的性,在现代社会中是不大可能的。服装的款式在表现服装的目的性方面发挥着一定的作用。自尊,还是敬人;颓废,还是消沉;放肆,还是嚣张,你的穿着打扮必须和考虑是什么季节、什么特定的时间,比如说工作时间、娱乐时间、社交时间等;必须考虑到要去的目的地、场合。工作场合需要工作装,社交场合穿正装。还有就是要考虑到你的目的性。比如为了表达自己悲伤的心情,可以穿着穿深色、灰色的衣服。等等;俱可由此得知。一个人身着款式庄重的服装前去应聘新职、洽谈生意,说明他郑重其事、渴望成功。而在这类场合,若选择款式暴露、性感的服装,则表示自视甚高,对求职、生意的重视,远远不及对其本人的重视。“云想衣裳花想容”,相对于偏于稳重单调的男士着装,女士们的着装则亮丽丰富得多。得体的穿着,不仅可以显得更加美丽,还可以体现出一个现代文明人良好的修养和独到的品位。
时间原则不同时段的着装规则对女士尤其重要。男士有一套质地上乘的深色西装或中山装足以包打天下,而女士的着装则要随时间而变换。白天工作时,女士应穿着正式套装,以体现专业性;晚上出席鸡尾酒会就须多加一些修饰,如换一双高跟鞋,戴上有光泽的佩饰,围一条漂亮的丝巾;服装的选择还要适合季节气候特点,保持与潮流大势同步。场合原则 衣着要与场合协调。与顾客会谈、参加正式会议等,衣着应庄重考究;听音乐会或看芭蕾舞,则应按惯例着正装;出席正式宴会时,则应穿中国的传统旗袍或西方的长裙晚礼服;而在朋友聚会、郊游等场合,着装应轻便舒适。试想一下,如果大家都穿便装,你却穿礼服就有欠轻松;同样的,如果以便装出席正式宴会,不但是对宴会主人的不尊重,也会令自己颇觉尴尬。地点原则 在自己家里接待客人,可以穿着舒适但整洁的休闲服;如果是去公司或单位拜访,穿职业套装会显得专业;外出时要顾及当地的传统和风俗习惯,如去教堂或寺庙等场所,不能穿过露或过短的服装。编辑本段职业女性着装四讲究
整洁平整 服装并非一定要高档华贵,但须保持清洁,并熨烫平整,穿起来就能大方得体,显得精神焕发。整洁并不完全为了自己,更是尊重他人的需要,这是良好仪态的第一要务。色彩技巧 不同色彩会给人不同的感受,如深色或冷色调的服装让人产生视觉上的收缩感,显得庄重严肃;而浅色或暖色调的服装会有扩张感,使人显得轻松活泼。因此,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进行选择和搭配。配套齐全 除了主体衣服之外,鞋袜手套等的搭配也要多加考究。如袜子以透明近似肤色或与服装颜色协调为好,带有大花纹的袜子不能登大雅之堂。正式、庄重的场合不宜穿凉鞋或靴子,黑色皮鞋是适用最广的,可以和任何服装相配。饰物点缀 巧妙地佩戴饰品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给女士们增添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