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镇2012年工作谋划(协调求进谋跨越 务实发展惠民众)

时间:2019-05-12 13:17: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紫云镇2012年工作谋划(协调求进谋跨越 务实发展惠民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紫云镇2012年工作谋划(协调求进谋跨越 务实发展惠民众)》。

第一篇:紫云镇2012年工作谋划(协调求进谋跨越 务实发展惠民众)

协调求进谋跨越 务实发展惠民众 努力推动紫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一年,也是推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对于全面建设和谐紫云、幸福紫云、生态紫云,保持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良好的发展趋势、发展态势、发展气势具有重大意义。今年,紫云镇以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扩投资、促转变、求突破、惠民生”的总体要求为动力,按照“协调求进谋跨越,务实发展惠民众”的工作思路,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为主线,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主要抓手,确保全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7.2亿元,同比增长15.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4500万元,同比增长17.2%;农民人居纯收入达到8400元,同比增长12%。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抓项目,强招商,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紧紧围绕富民强镇、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大力实施“工业立镇、产业兴镇”战略,凝心聚力抓招商,坚定不移上项目,全力以赴优环境,进一步壮大产业集聚规模,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推动镇域经济跨越发展。

一是以招商引资为重点,打造全县对外开放高地。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举应多变,一招求多效”的重大举措,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以煤焦化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为依托,紧紧围绕煤化工、陶瓷、建材等三大主导产业,以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为

重点,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集聚集群发展为方向,以引进重大项目和龙头企业为抓手,突出抓好延链和补链招商,深入开展产业集群招商,确保全年完成招商引资额3亿元,打造全县对外开放的龙头高地。

二是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建项目是拉动经济增长最直接、最强劲的力量,抓住项目建设这个关键,就抓住了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对今年确定的7个重点项目,由班子成员逐个分包,切实解决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确保不出现来自紫云镇的干扰,确保尚邦地毯丝、华信实业、华多牧业项目6月底前建成投产,石墨电极项目及早开工建设,10万吨针状焦、许继风电、煤层气项目按时间节点顺利推进。对今年来储备的4个重点项目,全程跟踪服务,搞好沟通对接,促使项目尽快开工建设。

三是以优化环境为抓手,筑牢经济发展保障。按照“企业需要什么就帮助什么”的要求,一切围着项目干,一切围着企业转,不折不扣的落实好、兑现好支持和保护投资者的各项政策,真正做到取信于客商,着力打造优越的政策环境;紧紧围绕投资者最为关注的土地、用工、融资、税费等问题,努力做到主动服务不推诿、协调服务不扯皮、高效服务不拖拉、廉洁服务不设卡,着力打造优质的服务环境;以整治企业周边环境为突破口,从严打击扰乱企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不法行为和强卖强买、强拉材料、强揽工作的不法当事人,着力打造优良的安全环境。

二、抓规划,重运作,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

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新型城镇化建设“1259”战略,以打造山水紫云、文化紫云为突破口,大力实施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交通便捷、配套齐全、环境优美、居住舒适的新型城镇。

一是规划引领,优化布局。紧紧抓住县委县政府把紫云镇列为全县五个中心镇之一的战略机遇,加快构建全镇“一极、三心、五社区”的新型城镇化体系框架,确保中心镇区、中心社区和基层社区三个层次的规划全部做到位,形成从总体到单项,层次分明、互相衔接、配套完善的规划体系,与市、县总体规划和产业园区规划精准对接。以“社区建设、农业开发、四季田园”为主线,以旅游业为依托,以生态采摘园支撑,利用文化体验、季节种植、产品融入等手段,着力将里川社区最打造成襄城县第一个“有山有水有文化有特色”的“宜居宜游宜业”四有三宜社区。充分发挥灵山、龟山道教文化沉淀和自然生态优势,高标准规划建设石庙羊小区,全面提升社区档次品味,形成居、游、娱三位一体的独特社区。

二是科学运作,破解难题。在加大镇财政专项资金投入、制定“以奖代补”激励机制的基础上,本着“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积极撬动民间资本、金融资本投资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并实行项目资金、政策资金和财政资金打捆使用,着力解决新型城镇化的资金瓶颈问题;进一步争取城乡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完善宅基地退出、建设用地重新配臵、迁村并点等机制,最大限度的盘活土地存量,节约集约利用现有土地资源。创新拆迁推进机

制,积极探索拆迁补偿安臵模式,坚持依法拆迁、阳光拆迁、和谐拆迁,切实维护群众、开发商、政府三方的共同利益,做到三方共赢,有效解决新型城镇化难于推进的问题。

三是统筹协调,稳步推进。牢固树立上下“一盘棋”的思想,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明确各项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时限要求,统筹协调,密切配合,形成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确保镇区规划5月份前修改完成,通过市规委会评审;镇区主干道提升、园区南北路北延工程和林场路西延工程、石庙羊社区建设、紫云文化广场建设、里川社区修建性详规等工作全部有序推进,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进度要求。

三、抓特色,调结构,不断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

坚持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按照“抓特色、优布局、壮规模”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畜牧养殖、烟叶种植和特色林果业,努力打造特色产业,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一是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坚持“围绕龙头建基地、办好基地强龙头”的原则,大力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以建设标准化养殖场为重点,在做大做强中科禽业、金兴畜牧等现有龙头企业的同时,通过在基地建设、原料采购、设备引进等方面给予具体帮扶,在标准化养殖、无害化处理、无公害产品认证等环节严格把关,积极培育华多牧业、孟良山养殖有限公司等新建龙头企业逐渐成为紫云镇畜牧业发展的名片亮点。在全镇范围内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养殖小区+养殖户”的发展模式,推行“三退三进”

4 的饲养办法,大力地推动畜牧产业化发展,提升畜牧养殖业档次水平,力争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0%以上。

二是大力发展烟叶种植业。把加快土地流转作为优化全镇烟叶种植布局,提高烟叶种植规模的着力点和切入点,按照“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搞活使用权、强化经营权”的原则,抓好土地资源的依法转让、承包、入股、互换,使烟叶种植布局向最适宜地块转移,确保2012年全镇烟叶种植面积达到7000亩,烟叶总产量突破80万公斤。坚持实施科技兴烟战略,不断优化提升对烟农的技术服务,强化对烟田起垄、育苗、栽种的技术指导,确保烟叶生产的科学化、规范化,为烟叶优质稳产打下坚实基础。不断完善烟田的软硬件配套设施,加强烟叶育苗、种植、采收、烘烤等流程的科学管理,将张庄、杨湾两个现代烟草示范基地打造为引领全镇烟叶生产,展示里川烟叶品牌形象的阵地平台。

三是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源优势为依托,以基地建设为抓手,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推进特色林果业发展,努力走出一条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发展的新路子,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互动发展。以整体推进、连片发展为重点,以优质桃和葡萄为主要种植品种,重点打造沿灵武山麓和十三矿专线的林果种植生态走廊,并大力开展果园生态游,吸引游客旅游观光、采摘尝鲜,进一步拓宽果农的增收渠道,增加果农的经济收入。以优质核桃干果种植为主导,做大做强马涧沟村千亩优质核桃生产基地,加大对张庄村返季草莓和雷洞村大樱桃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提升档次,打造品牌,形

成支撑和引导全镇林果业发展的优势产业。

四、抓基层,夯基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紧紧围绕“五个好”标准,按照“抓班子、带队伍、强素质、创一流”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基层组织推动发展、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职能作用,全面加强镇村两级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为全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是抓班子,着力强化领导核心。认真落实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不断提升领导班子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和履职创新能力,使工作思路更加清晰,目标更加长远,措施更加得力。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健全完善党政班子民主决策制度,确保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坚决杜绝“决策一言堂、用人一句话、花钱一支笔”的现象。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明确党政班子成员在工作中率先垂范、真抓实干,把主要精力放在深入了解民情、突破重点难点问题上,确保每一项工作、每一件事情办扎实、办圆满,切实树立求真务实的良好形象。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要求,筑牢领导干部廉洁自律防线。

二是抓队伍,着力增强党的活力。以提高素质为重点,抓紧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这一基础工程,进一步增强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活力。加强和改进党员发展和后备干部培养工作,着力将村组干部、致富带头人、优秀青年、妇女以及大学村干部中的优秀人才充实到党员和后备干部队伍中,进一步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做好党员服务工作,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

机制,坚持从心系群众、为民解难、勤俭节约、廉洁从政等四个个方面对党员干部进行综合考评、绩效考核和选拔任用,进一步加大激励约束力度,实现党员干部队伍的科学管理和规范运作;加强对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的关怀帮扶,增强其的归属感和优越感,大力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为党员充分发挥作用搭建平台。

三是抓载体,着力夯实战斗堡垒。扎实开展好“创先争优”、“强两基、重民生、转方式、促发展”主题活动,创新基层组织活动内容和方式,找准开展工作、发挥作用的着力点,不断增强基层组织服务大局、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的能力。突出抓好“五先争创”、“后进村整顿和先进村提升”、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公开承诺、领导点评、党群共建等活动,不断把创先争优活动引向深入,进一步夯实基层战斗堡垒,提升基层组织建设水平。结合“强两基、重民生、转方式、促发展”主题活动,加快党员干部作风转变,效能提升,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着力解决部分党员干部避重就轻、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不敢担当、办事不用心、工作不主动、责任不落实等问题。

四是抓规范,着力保证民主管理。深化“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坚持事前酝酿、反复协商、民主讨论、集体决定,做到“四议”;坚持听取群众意见,保证有效监督,做到“两公开”;坚持党支部提议备案制度,村“两委”商议提前酝酿制度,村“两委”成员与党员、村民代表沟通制度等,对村内重大事项、事关村民切身利益和全村经济发展稳定的事项进行民主决策。加大党务、7

政务、财务公开,强化民主监督,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真正做到公开的内容全面、时间及时、程序规范、形式灵活;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作用,对村“两委”党务公开、村务公开时间、内容、形式和落实情况进行审核、检查、监督;对村级事务的管理,尤其是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的管理实施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合法权益。

五、抓民生,办实事,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坚持“群众至上、民生为先”的工作原则,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不断加大民生社会事业投入,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最大限度的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一是统筹推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把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重点,不断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力度,着力解决农村交通、饮水、灌溉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结合农村一事一议,加快村村通、户户通公路建设,进一步优化全镇路网结构,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对全镇原有水利设施进行修缮和整治,加大机井及井电配套设施建设,高标准完成马涧沟水库、张庄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切实增强全镇农田旱涝保收能力,解决群众“望天收”的问题;加快人畜饮水工程建设,进一步解决山区群众吃水难的问题。扎实推进农村改水、改厕、改圈工程和沼气池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结合省投土地整理项目,对全镇道路、沟渠、林网进行统

一规划布局,进一步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条件。

二是务实重效,全面提升社会事业。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坚决杜绝乱收费、乱摊派和截留、挪用教育经费的违法行为,彻底解决贫困家庭“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加大镇第一中心小学、镇初级中学等定点布局学校的改建和扩建力度,确保公办幼儿园4月底建成并投入使用,进一步优化全镇教育资源,推动教育事业的均衡、协调发展。加快镇卫生院新建项目建设,加强17个标准化卫生室软硬件配套设施建设,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工作,力争参合率达到97%以上,进一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扎实推进农家书屋建设和农民健身工程,进一步繁荣农村文化生活。进一步完善低保评定、社会救助等保障机制,加快镇中心敬老院和农村危房户改造工程,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三是创新管理,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坚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减少不和谐因素,确保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和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落实百分考核和信访问责机制,充分调动全镇上下维护信访稳定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集中力量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切实做到抓早、抓小、抓苗头;做好机构改革内退、青海支边、焦支线、计划外民师等重点信访人员的稳控工作,确保全镇不出现大规模集体上访事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突出抓好学校、厂矿、企业、消防、食品的重点区域和领域的日常监管,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第二篇:开拓进取务实创新推进资阳双拥工作跨越发展

开拓进取务实创新

推进资阳双拥工作跨越发展

——资阳市争创省级双拥模范城工作汇报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华

日)

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检查组的各位领导:

我谨代表中共资阳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资阳军分区和全市军民向各位领导莅临资阳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衷心感谢你们对资阳双拥工作的重视、关心和支持!

资阳市地处四川盆地中部,辖4个县(市、区),面积7962平方公里,人口488万,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元帅的故乡。全市有团以上军事单位11个,有优抚对象19.8万人,其中重点优抚对象15000余人。近年来,全市党政军民发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认真按照“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总要求,积极开展双拥和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活动,全市双拥工作呈现出“组织健全、政策落实、活动经常、关系融洽”的新局面。今年一月,全国双拥工作会议召开后,我们及时将会议精神向各县(市、区)进行了传达,并组织双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认真学习会议精神,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和报纸上进行广泛的宣传,提高了全市人民对加强军政军民团结、自觉主动地支持驻资部队建设、把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资阳经济发展作为双拥工作重要任务的认识,从而做到自觉参与双拥建设,支持双拥建设。二月,为总结三年来我市双拥工作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推动我市双拥工作向纵深发展,我市又隆重召开了全市双拥命名表彰大会,市委、市政府、军分区授予雁江区等4个县(市、区)为双拥先进县(市、区),并命名了48个拥军优属模范乡(镇)、54个拥军优属先进单位和10个拥政爱民先进单位,表彰了52名拥军优属先进个人和20名拥政爱民先进个人。

一、组织领导到位,整体合力强

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是市委、市政府在《资阳市“十五”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的奋斗目标。市委书记钟勉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他要求:“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变化,深入、扎实、有效地做好双拥工作,跨越先进市,争创模范城。”全市上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严要求,与时俱进,把双拥工作作为立足长远、事关全局的战略性任务来抓。

1、做到了“五个纳入”。即把双拥工作纳入了党政军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了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了政府目标管理,奖惩兑现;纳入了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了文明单位建设,实行一票否决。

2、健全了组织机构。市县两级都成立了以市长、县长为组长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双拥办人员、编制、办公场地和经费落实,实现了军地合署办公。全市各县(市、区)、乡(镇)、企事业单位、驻资各部队都根据自己的特点建立了相应的双拥工作机构,做到了创建活动有位子、组织领导有班子、办事机构有牌子、解决问题有票子。全市建立了县以上双拥领导小组5个、乡镇拥军优属委员会171个、企事业单位拥军优属委员会345个,成立了拥军优属服务小组7815个、拥政爱民服务小组36个,配备了专(兼)职双拥工作人员185人,形成了上下成线、纵横成片、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领导体系,确保了双拥工作的深入开展。

3、落实了工作制度。市委、市政府、军分区专门制定了争创省级双拥模范城工作规划和创建方案,召开了动员大会,完善了工作措施和各项规章制度,全市已形成了五个配套制度。一是军地联系会议制度。每逢重大节日召开党政军座谈会,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军分区及各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参加,军地双方共叙军民鱼水深情,共忆双拥光荣传统,共商双拥发展大计。市委、市政府每年召开两次军地征求意见座谈会,听取驻资部队对地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帮助部队解决一些靠自身努力无法克服的困难。仅去年,就为驻资部队解决了军分区大门进出通道、陆军预备役工兵团营区外夜市影响官兵休息、武警支队和消防支队营房建设、驻军随军家属调动安置等问题10余起。二是走访慰问制度。每逢重大节日,市委、市政府都要安排部署走访慰问工作,市四大班子领导到各驻资部队营区和重点优抚对象家中走访慰问,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三是立功奖励报捷制度。为鼓励资阳籍战士安心服役、建功立业,我市各县(市、区)制定了立功受奖现役军人“优待奖励办法”。三年多来,全市奖励立功人员1753人,发放奖金20余万元。四是议军制度。市委、市政府、军分区每年要召开“两委会”和征兵工作会,共议国防建设,共商军事发展大计。五是优抚工作经费预决算制度。全市建立了优抚经费自然增长机制和“资阳市双拥保障资金”,筹集了市级双拥资金70万

元。对需要地方财政配套的经费,每年年初列入财政预算,做到专款专用、规范管理。

二、宣传教育扎实,双拥氛围浓

市委、市政府把每年“八·一”前后一周确定为国防双拥教育周,每年9月为国防教育月。近年来,军地双方坚持把双拥国防教育放在重要位置,纳入爱国主义教育计划和全民教育总体规划,共投入宣传教育经费200多万元,建立起了涵盖

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民兵、预备役、学校、社会、家庭的全方位、多层次全民双拥国防教育网络,双拥国防教育工作深入扎实,激发了广大青年参军报国热情,全市近三年为部队输送优秀新兵8000余名,无一责任退兵。

一是依靠学校系统抓。市、县两级党校均开设了国防教育理论课,领导干部每年接受12个课时以上的国防双拥教育,全市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受教育面达95以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市级各部门负责人坚持每年到部队过“军事日”活动,参加人数累计达2000余人次;基层人武部每年定期组织国防双拥教育培训,民兵、预备役人员受教育面达100;各级各类学校把国防和双拥教育列入了教学计划,贯穿于政治和思想道德教育之中,青少年学生受教育面达100。建立了少年军(警)校60所,每年军训学生5万人。

二是依靠社会力量抓。各级各单位利用重大节日和征兵、民兵整组训练、慰问部队等时机,积极开展双拥活动,通过举行国防教育报告会、演讲会、图片展、国防知识竞赛、办专栏、出墙报等形式,广泛开展双拥国防教育,使双拥观念深入人心。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全市各级各单位举行的国防知识竞赛达1800多场(次),出墙报9000多期(次),设置永久性双拥标语、标志400多幅(块)。特别是简阳市、雁江区更是创新宣传形式,在出租汽车、公共汽车上张贴、喷涂双拥宣传标语,形成了一条条流动的双拥宣传风景线。

三是依靠新闻媒介抓。资阳日报、资阳电视台等市、县两级新闻媒体开设了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专栏,经常组织记者深入军营、深入基层,大力宣传当代军人风采,宣传党政军民团结一心建设新资阳的精神风貌,宣传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动人情景,做到了报纸有内容、电视有图像、电台有声音。安岳县、乐至县还把双拥国防知识录成录音磁带,在全县的广播中滚动播放,让群众在田间地头也能听到双拥国防知识,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双拥国防教育,增强了双拥国防意识。

四是依靠领导带头抓。我市各级领导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和各种场合宣传、安排、检查、部署双拥工作,并亲自参加双拥政策、规章制度的讨论和审定。每逢春节、“八一”或征兵期间,市县两级党政军领导要发表电视讲话、专栏文章,到部队过一次“军事日活动”,到基层抓国防教育。近三年来,仅市委、市政府、军分区主要领导就在重大节日发表双拥电视讲话18次。市委书记钟勉同志重视国防、重视拥军优属的事迹先后在《战旗报》、《国防时报》、《西南民兵》、四川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作了专题报道。今年三月,成都军区政委刘书田上将到资阳检查工作时,对我市双拥工作给予高度评价,称赞市委书记钟勉同志是“真正的拥军书记”。

二是依靠系列活动抓。为充分调动全市人民的双拥创建激情,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双拥工作,我市举办了“军民鱼水情”系列宣传活动,先后举办了双拥书画展、双拥征文、双拥图片展、双拥文艺晚会、双拥专题片等,历时两年之久,营造了浓厚的双拥氛围。

三、军地互办实事,双方协作好

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始终把巩固国防、支持部队现代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落实,积极主动为部队和官兵办实事、解难题。

一是坚持开展政策拥军。先后制发了《资阳市拥军优属若干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优抚工作的通知》、《关于建立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的通知》、《关于开展创建省级双拥先进市活动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和政策规定68个。市卫生局、市教育局、市人事局、市劳社局等单位出台了现役军人、优抚对象医疗减免、子女入托入学优先、随军家属、下岗军嫂再就业培训和安置办法的规定。三年来,安排现役军人随军家属就业45人,解决住房困难40户,解决军人子女入学入托120人。

二是坚持开展资金拥军。市委、市政府在财政经费十分困难、办公楼尚未修建的情况下,仍然想方设法挤出资金,投入驻资部队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市首先投资1000余万元,划拨土地150亩,帮助驻资部队修建营房和训练场地,改善文化娱乐设施等。

三是坚持开展科技拥军。市政府每年举办一期两用人才培训班,为驻资部队培训现役军人100名,帮助他们掌握一门实用技术,提高他们在役的素质和退伍后的就业能力、致富本领。据统计,全市共为部队赠送电脑15台,举办各类科技培训25期,培训现役军人2500余人。

四是主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在财政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市财政把民兵训练经费、城市民兵改革费、征兵经费、干部战士生活补贴等费用列入预算,还解决了驻资部队应安未安随军家属的生活难问题。自去年7月起,为驻资部队应安未安随军家属每月给予130元生活补助,充分体现了驻地对人民子弟兵的深情厚意。

驻资部队广大官兵把驻地当故乡,视人民为父母,积极开展“热爱资阳、建设资阳、服务资阳”活动,在完成地方急难险重任务、维护社会稳定、加快经济发展中用实际行动树立了“最可爱的人”的光辉形象。近年来,驻资部队发挥自身优势,大力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积极参加创卫、植树造林、农田基本建设等公益事业32项,支持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项目4个,出动人数达3000人次,出动车辆机械155台(次),参加地方义务劳动日5万个;全市部队建立文明新村联系点184个,组织帮扶小组2500个,联系贫困户441户,举办智力助民培训班25期,达18万人次,培训地方各类技术人才730人,资助贫困生21人,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2⒎2万元;在参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配合公安部门建立军警民联防指挥部6个,巡逻小分队31个,出动兵力956人次,协助公安机关破案17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58名,挽回国家经济损失达100万元。

四、法规政策落实,工作措施新

全市积极实施“两项改革”,创新“三大工程”(即推进抚恤补助金及优待金发放方式、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创新扶优建房、扶优致富示范、扶优治病健康工程),有效促进了优抚安置政策全面落实。

一是优抚工作难点有效解决。近年来,深入开展“爱心献功臣行动”,筹资260万元,为全市650余户重点优抚对象修建新房,四个县(市、区)均受到了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的表彰;全市20859户优抚对象实行了自然增长机制,年增加经费45万元;共有24929名优抚对象享受了抚恤补助金,将符合条件的1800名优抚对象纳入了城乡低保;积极开展“扶优致富示范工程”活动,命名表彰了“资阳市十大退伍军人创业之星”,在层层抓示范活动中,开展技术培训6300人次,提供科技信息3517条,组建专业协会35个,帮助优抚对象脱贫致富达1.4万余人;建立了二等乙级以上革命伤残军人医疗费用单独统筹机制和其他优抚对象的医疗减免办法,重点优抚对象普遍享受了“四优先、三减半、二免费、一优惠”政策,全市落实了医疗减免9736人次,减免金额达152万元;义务兵优待金实行了“财政划拨、民政管理、统一标准、银行直发”的办法,农村优待金标准户平已达1000元。

二是安置改革取得新成效。各级政府克服种种困难和矛盾,妥善安置转业退伍军人。三年来,全市接收转业干部240人,转业干部家属60人,军队离退休老干部5人,接收安置退役士兵7762人。根据安置政策规定,不断探索拓宽安置渠道,市政府在全省率先出台了《资阳市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暂行办法》,建立了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补助经费自然增长机制,今年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率达80以上,发放自谋职业补偿金500多万元。军转安置工作受到了四川省军安领导小组和省民政厅的表彰。

三是积极推进优抚安置事业单位标准化建设。投资100多万元对优抚安置事业单位进行改造,加强军休所标准化建设工作,不断夯实军休服务管理工作,老干部的“两个待遇”得到了较好的落实。雁江干休所被评为四川省首批标准化干休所,受到了省民政厅的表彰。

四是积极帮助企业军转干部解决实际困难。市委、市政府对全市企业军转干部的解困和维稳工作十分重视,有关领导多次接待企业军转干部上访代表,向他们宣传有关政策,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对企业军转干部反映的问题及时安排有关部门进行研究解决。目前,我市已将1766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企业军转干部纳入低保,帮助65名企业军转干部实现了再就业。截止10月20日止,全市已解决企业军转干部“三拖欠”资金219.5万元,发放工资和退休金两个平均水平补助148.6万元,对解除劳动关系的98名企业军转干部补助85万元,安排一次性特殊困难救助85万元,拨付给县(市、区)医疗保险机构资金79.7万元。并规定从今年起,全市企业军转干部全部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现在,全市企业军转干部情况基本稳定,总体上反应较好。

五、军民共建经常,活动内容实

以共建促双拥,是我市双拥工作的特点之一。按照“共建对子要注重实际和质量,共建与扶贫相结合”的要求,全市结成军警民共建对子172对,示范点8个,参加共建人员达18000多人,建成了省级共建文明单位3个。在军警民共建活动中,不断拓宽共建活动领域,把军警民共建活动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机融为一体,大力开展军警民共建文明城市、文明街道、文明行业、文明社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以交流感情互办实事为基础,以加强国防教育为目的,广泛深入开展智力拥军、科技助民活动,推动了全市三个文明建设和双拥创建工作的深入发展。通过军民共建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我市双拥活动内容、军民直接交往,更增加了军地的了解和军民情谊。三年来,凡是开展共建的地方,社会风气明显好转,社会秩序普遍稳定,充分体现了双拥工作的旺盛生命力和对地方三个文明的促进保障作用。

第三篇:开拓进取 务实创新 推进资阳双拥工作跨越发展

开拓进取务实创新

推进资阳双拥工作跨越发展

——资阳市争创省级双拥模范城工作汇报

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华

(年月日)

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检查组的各位领导:

我谨代表中国共产党资阳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资阳军分区和全市军民向各位领导莅临资阳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衷心感谢你们对资阳双拥工作的重视、关心和支持!

资阳市地处四川盆地中部,辖4个县(市、区),面积7962平方公里,人口488万,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元帅的故乡。全市有团以上军事单位11个,有优抚对象19.8万人,其中重点优抚对象15000余人。近年来,全市党政军民发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认真按照“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总要求,积极开展双拥和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活动,全市双拥工作呈现出“组织健全、政策落实、活动经常、关系融洽”的新局面。今年一月,全国双拥工作会议召开后,我们及时将会议精神向各县(市、区)进行了传达,并组织双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认真学习会议精神,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和报纸上进行广泛的宣传,提高了全市人民对加强军政军民团结、自觉主动地支持驻资部队建设、把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资阳经济发展作为双拥工作重要任务的认识,从而做到自觉参与双拥建设,支持双拥建设。二月,为总结三年来我市双拥工作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推动我市双拥工作向纵深发展,我市又隆重召开了全市双拥命名表彰大会,市委、市政府、军分区授予雁江区等4个县(市、区)为双拥先进县(市、区),并命名了48个拥军优属模范乡(镇)、54个拥军优属先进单位和10个拥政爱民先进单位,表彰了52名拥军优属先进个人和20名拥政爱民先进个人。

一、组织领导到位,整体合力强

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是市委、市政府在《资阳市“十五”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的奋斗目标。市委书记钟勉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他要求:“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变化,深入、扎实、有效地做好双拥工作,跨越先进市,争创模范城。”全市上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严要求,与时俱进,把双拥工作作为立足长远、事关全局的战略性任务来抓。

1、做到了“五个纳入”。即把双拥工作纳入了党政军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了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了政府目标管理,奖惩兑现;纳入了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了文明单位建设,实行一票否决。

2、健全了组织机构。市县两级都成立了以市长、县长为组长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双拥办人员、编制、办公场地和经费落实,实现了军地合署办公。全市各县(市、区)、乡(镇)、企事业单位、驻资各部队都根据自己的特点建立了相应的双拥工作机构,做到了创建活动有位子、组织领导有班子、办事机构有牌子、解决问题有票子。全市建立了县以上双拥领导小组5个、乡镇拥军优属委员会171个、企事业单位拥军优属委员会345个,成立了拥军优属服务小组7815个、拥政爱民服务小组36个,配备了专(兼)职双拥工作人员185人,形成了上下成线、纵横成片、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领导体系,确保了双拥工作的深入开展。

3、落实了工作制度。市委、市政府、军分区专门制定了争创省级双拥模范城工作规划和创建方案,召开了动员大会,完善了工作措施和各项规章制度,全市已形成了五个配套制度。一是军地联系会议制度。每逢重大节日召开党政军座谈会,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军分区及各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参加,军地双方共叙军民鱼水深情,共忆双拥光荣传统,共商双拥发展大计。市委、市政府每年召开两次军地征求意见座谈会,听取驻资部队对地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帮助部队解决一些靠自身努力无法克服的困难。仅去年,就为驻资部队解决了军分区大门进出通道、陆军预备役工兵团营区外夜市影响官兵休息、武警支队和消防支队营房建设、驻军随军家属调动安置等问题10余起。二是走访慰问制度。每逢重大节日,市委、市政府都要安排部署走访慰问工作,市四大班子领导到各驻资部队营区和重点优抚对象家中走访慰问,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三是立功奖励报捷制度。为鼓励资阳籍战士安心服役、建功立业,我市各县(市、区)制定了立功受奖现役军人“优待奖励办法”。三年多来,全市奖励立功人员1753人,发放奖金20余万元。四是议军制度。市委、市政府、军分区每年要召开“两委会”和征兵工作会,共议国防建设,共商军事发展大计。五是优抚工作经费预决算

制度。全市建立了优抚经费自然增长机制和“资阳市双拥保障资金”,筹集了市级双拥资金70万元。对需要地方财政配套的经费,每年年初列入财政预算,做到专款专用、规范管理。

二、宣传教育扎实,双拥氛围浓

市委、市政府把每年“八·一”前后一周确定为国防双拥教育周,每年9月为国防教育月。近年来,军地双方坚持把双拥国防教育放在重要位置,纳入爱国主义教育计划和全民教育总体规划,共投入宣传教育经费200多万元,建立起了涵盖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民兵、预备役、学校、社会、家庭的全方位、多层次全民双拥国防教育网络,双拥国防教育工作深入扎实,激发了广大青年参军报国热情,全市近三年为部队输送优秀新兵8000余名,无一责任退兵。

一是依靠学校系统抓。市、县两级党校均开设了国防教育理论课,领导干部每年接受12个课时以上的国防双拥教育,全市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受教育面达95%以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市级各部门负责人坚持每年到部队过“军事日”活动,参加人数累计达2000余人次;基层人武部每年定期组织国防双拥教育培训,民兵、预备役人员受教育面达100%;各级各类学校把国防和双拥教育列入了教学计划,贯穿于政治和思想道德教育之中,青少年学生受教育面达100%。建立了少年军(警)校60所,每年军训学生5万人。

二是依靠社会力量抓。各级各单位利用重大节日和征兵、民兵整组训练、慰问部队等时机,积极开展双拥活动,通过举行国防教育报告会、演讲会、图片展、国防知识竞赛、办专栏、出墙报等形式,广泛开展双拥国防教育,使双拥观念深入人心。据不完全统计,三年来,全市各级各单位举行的国防知识竞赛达1800多场(次),出墙报9000多期(次),设置永久性双拥标语、标志400多幅(块)。特别是简阳市、雁江区更是创新宣传形式,在出租汽车、公共汽车上张贴、喷涂双拥宣传标语,形成了一条条流动的双拥宣传风景线。

三是依靠新闻媒介抓。资阳日报、资阳电视台等市、县两级新闻媒体开设了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专栏,经常组织记者深入军营、深入基层,大力宣传当代军人风采,宣传党政军民团结一心建设新资阳的精神风貌,宣传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动人情景,做到了报纸有内容、电视有图像、电台有声音。安岳县、乐至县还把双拥国防知识录成录音磁带,在全县的广播中滚动播放,让群众在田间地头也能听到双拥国防知识,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双拥国防教育,增强了双拥国防意识。

四是依靠领导带头抓。我市各级领导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和各种场合宣传、安排、检查、部署双拥工作,并亲自参加双拥政策、规章制度的讨论和审定。每逢春节、“八一”或征兵期间,市县两级党政军领导要发表电视讲话、专栏文章,到部队过一次“军事日活动”,到基层抓国防教育。近三年来,仅市委、市政府、军分区主要领导就在重大节日发表双拥电视讲话18次。市委书记钟勉同志重视国防、重视拥军优属的事迹先后在《战旗报》、《国防时报》、《西南民兵》、四川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作了专题报道。今年三月,成都军区政委刘书田上将到资阳检查工作时,对我市双拥工作给予高度评价,称赞市委书记钟勉同志是“真正的拥军书记”。

二是依靠系列活动抓。为充分调动全市人民的双拥创建激情,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双拥工作,我市举办了“军民鱼水情”系列宣传活动,先后举办了双拥书画展、双拥征文、双拥图片展、双拥文艺晚会、双拥专题片等,历时两年之久,营造了浓厚的双拥氛围。

三、军地互办实事,双方协作好

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始终把巩固国防、支持部队现代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落实,积极主动为部队和官兵办实事、解难题。

一是坚持开展政策拥军。先后制发了《资阳市拥军优属若干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优抚工作的通知》、《关于建立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的通知》、《关于开展创建省级双拥先进市活动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和政策规定68个。市卫生局、市教育局、市人事局、市劳社局等单位出台了现役军人、优抚对象医疗减免、子女入托入学优先、随军家属、下岗军嫂再就业培训和安置办法的规定。三年来,安排现役军人随军家属就业45人,解决住房困难40户,解决军人子女入学入托120人。

二是坚持开展资金拥军。市委、市政府在财政经费十分困难、办公楼尚未修建的情况下,仍然想方设法挤出资金,投入驻资部队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市首先投资1000余万元,划拨土地150亩,帮助驻资部队修建营房和训练场地,改善文化娱乐设施等。

三是坚持开展科技拥军。市政府每年举办一期两用人才培训班,为驻资部队培训现役军人100名,帮助他们掌握一门实用技术,提高他们在役的素质和退伍后的就业能力、致富本领。据统计,全市共为部队赠送电脑15台,举办各类科技培训25期,培训现役军人2500余人。

四是主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在财政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市财政把民兵训练经费、城市民兵改革费、征兵经费、干部战士生活补贴等费用列入预算,还解决了驻资部队应安未安随军家属的生活难问题。自去年7月起,为驻资部队应安未安随军家属每月给予130元生活补助,充分体现了驻地对人民子弟兵的深情厚意。

驻资部队广大官兵把驻地当故乡,视人民为父母,积极开展“热爱资阳、建设资阳、服务资阳”活动,在完成地方急难险重任务、维护社会稳定、加快经济发展中用实际行动树立了“最可爱的人”的光辉形象。近年来,驻资部队

第四篇:凝心聚力谋跨越 务实求真寻发展(2013秋学校工作总结)

凝心聚力谋跨越 务实求真寻发展

梅岭小学2013年秋季学校工作总结

过去的一学期,我校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圆满完成了期初所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升道德水平。

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人的艰巨任务。正如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所以加强师德建设,全面提升教师形象,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

1、加强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引导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探索和实践“以人为本”的新课程改革,鼓励教师成为终身学习的先行者。

2、加强德育工作建设。学校充分挖掘校园人文资源,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学生发展为根本,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我们力求让每位学生在校园文化的浸润下,激发学生爱校、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光荣感和责任感。按照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重新规划了校园的绿化工作;为了培养学生的卫生意识和卫生习惯,设立了“校园卫生责任岗”,为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美好家园作出了贡献。学校还坚持每周一次的国旗下讲话制度,每一个讲话者根据期初确定的讲话主题开展德育教育,收到了较好的德育效果。此外,学校开展了“庆祝教师节贺卡制作比赛活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泉州大众汽车公司第二届“助苗行动”走进梅岭小学活动,为学校捐赠电子琴、电脑等,广大大众车友也为孩子们带来了许多学习用品,此项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传递的是爱心,营造的是希望;安全疏散演练;交通安全教育;告别不良行为习惯;“洛江之春”等一系列德育活动,教育效果显著。

3、坚持课外访万家,全面提高家教质量。

课外访万家,构建了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学校教育为中心,社会教育为依托,目标一致,内容衔接,功能互补,和谐互动的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充分开展以实地家访为主要形式,以校讯通、互联网、电话、信函等为辅助形式的多途径的课外家访活动,基本形成对学生全方面了解,全员化管理,全社会育人,全方位帮扶的教育工作格局,初步建立了密切、融洽、信赖的家校关系和师生关系,全面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幅提升。

4、素质教育结硕果。

我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学校成立了文艺队、腰鼓队、运动队和书画兴趣小组。这学期,我校谢慧敏老师参加台商区教职工乒乓球赛,荣获第五名;陈艺萍等6位同学参加学区运动会比赛,共7人次获得一、二、三等奖,他们赛出了梅岭的风格,赛出了自己的水平。我校素质教育的蓬勃开展大大地活跃了校园的气氛,增强了师生的荣誉感、集体感。(见附表)

二、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生存发展的根本,教学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水平的高低。我校为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学期采取了以下做法:

1、夯实校本研训,提升教师业务素质。

为了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本学期,学校加强学习,立足校本培训,全员参与。通过学习,明确新课程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和任务、相关政策和措施以及新教材教学的具体操作等,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丰富教师的理论知识。学校先后组织了二十余人次教师参加了培训、听课、观摩活动。8月份谢慧敏、潘明芬、向美华三位班主任参加台商区班主任培训,谢慧敏老师参加泉州市书法培训;12月13日林琼芬校长参加农村小学校长教育管理能力提升培训。12月29日,45周岁以上语、数教师参加台商区新课标培训。

2、细化教学常规过程化管理.严格要求教师遵守学校工作制度,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尤其是对教学常规工作常抓不懈。加强教学“六认真”工作的监督与检查,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后进生的辅导、学生成绩的检测等都提出了更为细致的要求。尤其是针对教学常规最薄弱的几个环节:如教学计划中的学情分析、优差生辅导措施,试卷分析,教学反思、学生成长档案的建立等。学校分别作出明确细致的指导与规定。全体教师都能按照教学的要求认真细致地做好教学常规工作,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向课外辅导与作业批改要效益。经过全体教师的协作努力,学校在执行教学常规、落实课程计划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

3、教学管理提质量 本学期,我校重点抓课堂教学管理,通过严格的教学管理求得良好的教学质量。一是学校教导处加强日常教学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分析研究解决办法;二是不断创新质量监控方式方法,加强课堂教学效果检测,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质量;三是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交流反馈教学情况;搜集、整理、研究学情;四是加强作业、辅导、检测管理力度,避免大量重复性作业;五是扎扎实实地做好“提优补差”工作,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总体成绩;六是重点抓好毕业班的教学管理工作,为毕业班尽力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与学习氛围。

三、加强安全教育工作,确保正常教学秩序。

安全是学校的一条生命线,离开了安全,学校的所有工作皆成一句空话,鉴于此,学校经常教育全体师生必须牢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意识,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队会课、宣传栏、观看VCD等各种宣传阵地,在全体师生中,进一步增强安全工作的法制观念,切实做到学校发展与学校安全两头兼顾,通过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以做到领导落实、岗位落实、措施落实。认真抓好师生安全教育,积极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强化校舍、教育教学设施、食品卫生、危险品等的安全工作,从而确保了学校平安,本学期学校安全“零”事故。

四、加强标准化学校建设,全面改善办学条件。

标准校园建设时代化,教学设施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效化,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可靠保证。为了全面贯彻党在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我校坚持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办学思想,以“明礼求知 健体尚美”为校训,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一学期来,学校深挖内潜,开源节流,精打细算,做到花小钱办大事,不乱花一分钱。学校开展了厉行节约活动,教育师生要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支粉笔、一张纸,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克难奋进,改善办学条件,完善教学设施。

五、存在问题。

1、专业教师缺、教师业务还需不断提高。

2、学校综合楼建设资金缺口大。

3、教学楼墙面脱落、门窗生锈,急需刷新。

4、校园需要进行硬化、绿化。

六、今后打算:

1、继续加大教育投入,积极争得教育局、各级政府支持,增添教学设备设施,使学校逐步迈上标准化轨道。调整学校布局,实现资源整合。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重新整合师资、设备,尽量把每名教师放在最佳工作位置。迅速改善办学条件,实现学校办学条件的快速提升。

2、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狠抓教学质量。以增强教师敬业精神、落实校本教研及科研,提高教师素质,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改革质量评价制度,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实施以质量为中心的素质教育,实现学校质量的快速提升。

3、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严格执行学校管理制度,规范学校内部管理,细化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学校管理,树好学校形象,实现内部管理的快速提升。

4、结合学校实际,彰显自我特色。在学校健康、稳定、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之上,分析学校优势,以校园普通话推广、现代信息技术为突破口,逐步形成自身特色,实现自我特色的快速提升。

5、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坚持不懈进行安全教育,落实安全防卫措施,加强学校安全值班制度。

总之,一学期来,教师都能认真工作、任劳任怨,为学生的发展不断奉献,学校工作开展顺利。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校门口至停车场水泥路面硬化、教学楼前铺设了广场砖、综合楼正在建设中,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相信,成功属于过去,未来更辉煌。新目标的召唤,将激励着梅岭小学师生去努力、去奋斗,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泉州台商投资区洛阳梅岭小学

2014年元月

第五篇:中都镇2012年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工作建议

中都镇2012年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工作建议

中共屏山县委、屏山县人民政府: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县移民迁建决胜之年。做好2012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按照县委领导的指示精神,结合本镇实际,现就如何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工作建议:

一是由上级领导会同有关部门对重点企业、龙头项目和种养示范大户,纳入市、县重点管理,由市、县协调扶持资金、专项贷款等,解决其资金困难,促进特色产业的发展;

二是切实加强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科技服务水平,更好地发挥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多为企业和龙头项目引进、举荐、培训人才,提高科技对农村经济的贡献率;

三是请县上制定相关文件,统一将中太产业园区土地和公路沿线经济重要地段的土地调整规划为建设用地,解决企业用地难的问题;并加快中太产业园区内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使园区尽快升级上档,膨胀规模,形成‚盆地效应‛;

四是强化集镇规划和集镇功能建设,相关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培训、指导和服务,重点打造中心集镇,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送:县招商引资局

中都镇人民政府

二0一二年二月二日

下载紫云镇2012年工作谋划(协调求进谋跨越 务实发展惠民众)word格式文档
下载紫云镇2012年工作谋划(协调求进谋跨越 务实发展惠民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