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小学校长工作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我认为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指课堂教学,
农村小学校长工作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校长是学校日常工作的组织者、指挥者、协调者,学校工作繁芜杂多,校长不能事无巨细,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在工作中指挥若定,游刃有余。有一幅对联这样说:“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节节皆楷模。”上联就是说在学校时时、处处、事事都关乎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但校长若不分主次地去抓工作,那恐怕会难堪重负。而若能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其它工作就很可能自动的迎刃而解。
那么,校长的主要工作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指课堂教学,“两个基本点”是教师和学生。现在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一、“一个中心”即课堂教学问题:
课堂教学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都必须围绕课堂教学有效地开展。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这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和学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而其现代的重要意义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现代教育家吕淑湘解释“教学”二字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如何学。”教师的教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我们重点探讨一下教师的“教”。
1、教师的“教”。
教无定方,但必定有方。而要找到一个符合本校本班学生实际的方法,则需要教师在课堂内外下一番工夫去研究。课堂外是指备课,课堂内是指老师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
第一、关于备课。
备课要做到四个基本要求:(1)备大纲教材。(2)备学生特点。(3)备教法学法。(4)备教具学具。
(一)备大纲教材,就是要根据大纲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教学目标、学习目标等教学任务。
(二)备学生特点就是了解所教学生每个人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兴趣爱好、行为习惯、有何特长及其心理或思想状况,以便达到因材施教。
(三)备教法学法就是根据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而确定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或分几个环节步骤组织学生学习,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就要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去实施,比如传授新知识,培养技能技巧,多用启发诱导式的讲授法,演示观察法等,而巩固知识、技能、技巧,则只能用训练法或实践法等。而教学环节则是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某一教学目标或任务而采取的手段,随着教学步骤的进行而得以实施。备课时必须 把握好各个环节的过渡和衔接,以及各个环节的灵活实施。
(四)备教具学具就是为了充分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根据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和学校条件选用一定的教学器材和学生学习用具。利用好教具学具,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可以刺激学生感官,提高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和感悟知识、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从而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二、关于课堂上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
课堂上,教师要按照备课时预设的程序逐步实施各个环节以完成教学任务,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上新课的一般环节有四个:(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新课)。(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3)师生互动,共同归纳。(4)巩固练习,深化提高。但是课堂上教师不能机械地生搬硬套这四个环节,可根据教学任务或目标的需要或增或减,各个环节也可交替运用。因为教案只是预设的方案,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可能会有新的情境产生现象,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机智灵活地驾驭课堂。课堂教学的组织必须严肃活泼,能兼顾到每一个学生,调动每一个学生的思维,吸引每一个学生注意力,增强每一个学生的自信心,保护每一个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为此要求教师必须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待学生要坚持四个基本原则:一是尊重平等原则,二是激励鼓舞原则,三是宽容理解原则,四是真诚信任原则。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积极发言,多鼓励少批评或不批评,多赞赏少否定或委婉地指出学生的错误。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激情、有热情、有耐心、有爱心。成功的课堂教学能够体现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则,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2、学生的“学”。
这里主要谈谈课堂上的学习。课堂上教师应起主导作用,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去学习,教会学生如何自主地去学习。学生应先按照教师提出的问题去思考,自觉主动地去向书本中寻求答案。通过独立思考,相互讨论,逐步探究,然后得出正确的结论。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要敢于提问,敢于发表意见,敢于辩论,要积极动手动脑动眼动口。而这一切都需要教师的引导和鼓励,需要教师的启发和点拨。在课堂上,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授之以“渔”比授之以“鱼”更重要。
二、“基本点”之一:教师问题。
教师是教育之本,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
校长要办好一所学校,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培养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教师基本的素质应包括三个方面:(1)思想素质。(2)业务素质。(3)身体素质。思想素质提高了,教师就有了教好学生的责任心;业务素质提高了教师就有了教好学生的技能和方法;身体素质提高了教师就有了保证教好学生的旺盛的精力。教师的责任心,教学方法和工作精力,是每一校长都应该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1、责任心的培养。教师的责任心一靠自己的觉悟,二靠校长的教育,三靠校长的人格影响,四靠有一个科学的管理制度。
第一、教师自身的觉悟。从其当教师的第一天起,就应有的本能的责任心,就是要把本职工作做好。这也许是自发的而不是自觉的,只有把责任心上升到自觉的程度时,才能说教师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教书育人的责任心。这种“自觉”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实践,产生了对学生的热爱之后才产生出的,于是便自觉地去了解学生,关心学生,自觉地专研业务,以便把所爱的学生教得更好,培养成才。这就是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教师内心道德光辉的展现,即良心。人们常说:“教书是个良心活儿。”这就反映了教师自身的觉悟,有了这种觉悟就会在“良心”引导下,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心。
第二、校长的教育。校长除了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岗位职责教育之外,要增强教师的事业心,主要靠对教师做好经常性的思想工作,做好思想工作主要要做好以下两点:首先要懂得教师的需求。这种需求包括校长对教师生活上、思想上的关心和工作上的支持。因此校长要放下架子,平易近人,与教师打成一片,与教师建立起朋友式的同志关系,经常参与教师的集体活动,与教师谈心拉家常,了解其生活和思想状况,对其生活让教师感到心情愉快,胸怀开朗,思想轻松,无忧无虑,热爱本职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其次要“对症下药”。校长要根据不同教师的不同性格特征、思想状况进行不同方法的引导和劝说教育,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个性、隐私,欣赏其优点,包容其缺点,甚至轻微的错误(能及时改正的错误)。
第三、校长的人格影响。校长高尚的人格魅力对于增强教师的责任心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校长要严格要求自己,为不断锤炼和升华自己的人格。首先校长要重视和加强学习,提高能力,当教育的内行;其次校长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公正廉明,诚实守信,这样才能亲近教师,吸引教师,感召教师,凝聚教师,从而激发教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第四、科学的管理制度。人都是有惰性的,要克服这种惰性除靠自己觉悟了的意志力外,还要靠外来力量的约束方能持久,这种外来约束力就是制度,如“月 3 评”或“双月评”制度,教师奖惩制度,教师聘任制度等等。教育不是万能,人的责任心的大小又是一个不容易量化的东西,所以必须依靠一个制度来约束和促进,制约其责任心向“小”的趋势下滑,促进其责任心向“大”的趋势发展。但这种制度必须是符合学校实际的,为全校教师所认可并拥护的,切实可行的,否则所谓的“制度”便成了一纸空文,使制度不能落实,流于形式,非但不能增强教师的责任心,反而会使教师对学校的管理失去信心,从而降低其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因此校长在制定制度时一定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制度草案形成之后,一定要征求全体教师的意见,待在全体教师会上通过之后,方能确定并认真落实之。
2、教学方法的改进。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教学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恰当的教学方法就是适合于一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方法。传授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和巩固、检查知识技能技巧的方法是不一样的,这在前面“备教法方法”的论述中已经讲明。恰当的教学方法,还要考虑到教材的性质,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校的环境和设备条件等,在一堂课中常常采取几种方法合理地结合使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讲授法,实践法,谈话法,观察法,启示法,往往在同一课堂中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和步骤中分别运用或相结合运用。而卓越的教师在启迪。启迪智慧,点化生命,这是教师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
那么怎样让教师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而掌握恰当的教学方法呢?这是校长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我们所说的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主要是指提高教师的授课技能,使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想在教学过程中掌握并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有两个途径:第一教师个人主观上要虚心好学,有上进心,不断地取人之长,补已之短,通过探索实践,大胆改革,经常写教学反思或教学心得体会,逐步掌握并恰当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第二校长要给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和平台。比如组织教师到外校外地去参加培训或听课,组织教师相互听课评课,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举行优质课大赛,或上观摩课、公开课等。学校应该把上公开课作为一项经常性的活动,形成一个长效机制,比如设立“公开课教室”,要求教师轮流上公开课,以便鞭策和促进教师自我改进教法,同时给其他教师提供了更多的听课学习机会,教师们可以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在教师培养工作上校长要舍得投资花钱,要创造条件给每个教师提供机会,让每个教师得到成长,一个教师成长的过程,主要就是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并能够恰当运用教学方法的过程。
3、教师精力的提高。如何让教师保持旺盛的工作精力,也是校长的工作任务之一。教师的责任心有了,授课技能提高了,但是若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则 4 往往会在工作上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特别是在当前一定时期内,农村小学教师年龄结构不平衡,趋于老龄化,因此教师的健康问题需要特别给予关注并想法解决。第一,学校要经常组织一些文体活动,办好“教工之家”,让教师身心有张有弛,有劳有逸,使教师的精力得到恢复。第二,要定期为教师进行健康体检,教师有病要及时批准其休息、请假治疗,不鼓励或不允许教师带病上课。第三,要逐步改变教师的工作环境及办公条件,搞好卫生工作,增加降温和取暖设备,保证教师日常洗手用水和饮用水的供应。优越的办公条件,使教师心情愉快,不仅可以增进教师的健康,而且能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教师有了健康的身体,就会有旺盛的精力来保证完成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
三、“基本点”之二:学生问题
没有学生也就无所谓学校、教师、校长。因此学校工作的主要的终底的对象就是学生。一个口号提得比较贴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而努力开展工作,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校长应该怎样做好关于学生的工作呢?
第一,校长要确立全面育人的观念,既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这里所说的就是素质教育所要求的“两全”。(1)面向全体学生是指使每一个学生都受到教育和影响,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不能只照顾学习成绩好的而放弃学习成绩较差的。宋代教育家朱熹说:“圣人教人,各因其材,大以大成,小以小成,无弃人也。”就是说学生的能力有大有小,能力大的可能成为高级人才,能力小的可以成为低级人才。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凡事都要有人去做。社会上不仅需要科学家,专家,教授,也需要厨师,技术员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因此校长要有“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才”的办学理念。(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学校要开足开全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所有课程,不能只重视“语文、数学、英语”所谓的主科,而忽视“体育、音乐、美术”所谓的副科,同时还要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第二,校长要尊重学生差异。注意发挥和发展学生的特长,鼓励和促进学生的兴趣爱好进一步发展,成立各学科兴趣小组,如“书画小组”,“歌舞小组”,“创作小组”,“运动队”等等,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和表现自己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感,让每一个学生都树立起学习、生活的坚定信心,“让每颗星星都闪亮”。
第三,校长要关注学生的健康。健康是人最大的财富和资本。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最大的财富和资本。因此学校不仅要重视德育智育,而且还要特别重视体育,“德、智、体”工作没有轻重之分,同等重要。而且校长还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校长应怎样做好体育工作呢?(1)成立专门 的“体育卫生工作领导小组”,校长要任领导小组的组长,亲自抓好体育卫生工作。(2)制订切实可行的《体育卫生工作计划》,明确体育卫生工作的目标:
1、认真落实《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培养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2、开展体育达标活动,认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使小学生体育达标率达到95%以上。
3、上好“两操两课一舞”,即课间操、眼保健操、体育卫生课、课外活动、校园集体舞。
4、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活动,如拔河比赛,跳绳比赛,乒乓球比赛,小型田径运动会等。(3)认真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落实教育部《关于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工作意
见》,让学生走向阳光,走进操场,走向大自然,保证每天锻炼不少于一个小时。“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应作为每个学校长期一贯的学生健身运动口号。
第四,校长要抓好养成教育工作,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教育,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的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习惯”。学生习惯主要包括两种: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1)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因此校长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勤劳节俭、认真细致、正直坚强、刚毅果断、善思好问、讲究卫生、爱好运动等等,这些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需要校长教师们制订一系列的切实可行学生管理制度,并认真落实,如《学生在校一日常规》,《中小学生守则》,《文明礼仪规范》等等,同时还要在落实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耐心的引导,在不断地克服学生坏习惯的同时逐步形成良好的习惯。养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让其终生受益。(2)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关于“课堂教学”的一节内容中已经谈到,教师对待学生的学习,要坚持“尊重平等、激励鼓舞、宽容理解、真诚信任”等四个原则,这就要求教师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好奇心、自信心,禁止教师讥讽挖苦学生,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如此,在课外要注意培养学生自觉的读书习惯。怎样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呢?第一学校要开展好读书教育活动,开放图书室、阅览室,把图书充分利用起来,让学生自行借阅,或由班级集体借阅,教室内开设图书角,让学生在教室内随时都有课外书籍看。第二学校要开展各种读书比赛活动,如“朗读比赛”,“演讲比赛”,“诗歌散文背诵比赛”,“征文大赛”等,通过这些活动促使学生认真阅读课外书籍。第三把《阅读汇报课》打入课程表,每周一节,让每个学生在汇报课上把自己一周时间内所阅读的、背诵的故事,散文、诗歌等文章展示给大家,在各班级形成“比、学、赶、超”的读书竞赛风气。通过这些形式的活动,使学生逐步养成自觉主动地读书习惯。有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学生就可以挖深拓宽知识层面,开阔思维空间,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小开始积累丰厚的文化知经验 和认识,谈了些粗浅的看法,若能使校长们从中受到启发,获得益处,在校长们平时工作中能起一定的引导作用,也算我没有白费纸墨,我将感到欣慰;同时难免有不足之处,如果各位同仁能批评指正,或提出宝贵意见,我将不胜感激。识,打造坚实的文化底蕴,这对学生的终身成长和发展大有裨益。
关于农村小学校长工作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仅根据我个人的
第二篇:政治教案-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教学教案
教学过程:
播放vcd片段:1987年党的十三大在京召开
提问:
1.党的十三大提出的重要理论是什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大会所阐述的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说明了什么?(这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问:你能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吗?
(师引导,生回答:我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义社会;现阶段发展程度——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都必须以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那么,依据基本国情,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制定的基本路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
(学生阅读教材)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板书: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请同学看下表“二十年中国经济发展概况”。单位1978年1997年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3 624.174 772.4 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 元316.05 160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 元133.62 000 社会消费零售总额 亿元1 588.628 843 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206.43 251 出口总额
亿美元97.51 827 进口总额
亿美元108.71 424 国家外汇储备 亿美元 1 399
问:上表所列数字说明什么问题?
(生答,教师归纳。)
二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
问:为什么以1978年的各项指标为比较点呢?
(生答,教师归纳,配合出示的图片和播放录像片段。)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由原来的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这次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设问:在实现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前,五六十年代我国曾经出现了把阶级斗争、政治运动放在首位的现象,那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和人民生活水平如何呢?
(出示粮票、布票、米票、居民购货本等票据。)
问:
1.大家见过这些票据吗?(军事博物馆曾在99年进行过票据展)
2. 买东西得凭票供应,说明什么问题?
(以经济斗争为纲,忽视了经济建设,从而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低。)
3. 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
(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前苏联的解体和东欧巨变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
4.为什么现在这些票据只能作为藏品来展出?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发展,物质丰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些票据作为一定阶段的产物退出历史舞台。)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要保证它的社会主义方向,这就涉及到两个基本点之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板书: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学生阅读教材p72黑体字,阅读后回答问题)
问:1.四项基本原则分别说明了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
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
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
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2.你能设计一幅简笔画形象地表述四项基本原则吗?
3.为什么说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你能举例说明吗?
原因:①是全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
②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保证
举例:1998年抗洪救灾斗争的伟大胜利;党和政府领导下坚决取缔邪教组织“法轮功”„„
播放歌曲〈走进新时代〉
问:歌曲中唱到:“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改革开放战略决策是在何时提出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阅读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p73世界银行1997年的一份报告„„
材料二:p73邓小平同志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问:两段材料说明了什么?
(生答:改革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改革对我国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板书:改革是强国之路
改革的实质、目标
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适应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
出示图片:中国加入wto、apec会议成功在上海举行
问:以上内容说明什么?
(生答,教师归纳:说明我国的经济建设正在走向世界。对外开放是改革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
问:你看过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外国人唱中国歌”、“外国人唱京剧”等大奖赛吗?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外国人热心参与其中,并把中国的戏曲、歌唱艺术演绎得惟妙惟肖呢?
(生答:改革开放,使中国的国力日益增强,中国的迅速发展倍受世人瞩目,对外友好交往加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愿意了解中国、认识中国、学习中国。)
我们也应当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
板书: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学生归纳小结:
第三篇: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开封市科协 娄和松
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也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根本保证。必须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偏离和动摇。全党必须聚精会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根本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勇于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坚定不移实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必须把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贯穿于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全过程,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态度暧昧,不能动摇基本政治立场,不能被错误言论所左右。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依据和根本出发点,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内容,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奋斗目标,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一党的优良传统为根本立足点,概括并阐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的任务、总的方针、总的政策。它集中反映了党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事业能够经受风险考验、顺利达到目标的最可靠的保证。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我国经济大发展、政治大安定、文化大繁荣、社会大和谐、构筑中国梦的前提。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它包含了以下内容:
第一,“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决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证。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动力、活力源泉和必要条件。“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布局,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和发展道路。只有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能兴旺发达、朝气蓬勃,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阔步前进。
第二,党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这一表述,实际上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领导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依靠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党作为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努力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获得成功。
第三,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在这个奋斗目标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四位一体,缺一不可的。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的要求,也包括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因此,我们党又制定了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其中每一步战略目标,都是党的基本路线规定的奋斗目标的具体化。“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源泉。
第四,基本路线重申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一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社会主义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必须靠全体人民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艰苦创业。同时,把“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作为党的基本路线的一个主要内容,更是基于对我国国情的深刻认识。当然,自力更生并不排斥外援,艰苦创业也不是主张过苦日子,而是要求我们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感,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改革和建设的大潮中去。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毫不动摇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确定,是我党在新时期实现的最根本的拨乱反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对外开放,吸收世界上一切文明成果,为搞活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开辟广阔的道路。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否则,就会失去正确的思想指导和政治保证,就会走到邪路上去。只有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社会主义大生产的极大发展,才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强大的力量源泉。同时,唯有如此,才能使国家和人民摆脱贫穷落后、逐步强盛和富裕起来,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石,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主线。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就是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臵。全国党政军民都要树立全国一盘棋、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思想。就是要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就要在实际工作中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
党的基本路线正确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适应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际上就是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这就从根本上坚持和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因为社会主义的目标是为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这只有坚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做到。
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不动摇,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动摇,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能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败,关系到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如果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发生动摇,整个基本路线就会被动摇。只要国内外大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不能也不应该改变,这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根本要求。邓小平同志曾强调,在中共党内特别是领导干部中,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右的表现主要是否定四项基本原则,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甚至全盘西化。“左”的表现主要是否定改革开放,甚至用“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影响和冲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最近还有学者提出用“以社会建设为中心”代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一构想,试问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是什么?没有经济建设作基础何谈社会建设?这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的基本路线相悖的论调,必须坚决给予抵制和斗争。
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必须立场坚定旗臶鲜明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第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治国、强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基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前提和政治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根本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其核心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每位党员和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允许在这个根本立场上有丝毫的动摇!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多民族国家,要把十几亿人的思想统一起来,力量凝聚起来,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不可能的,唯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然后才能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一方面继续批判来自极左方面对四项基本原则的曲解和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攻击;另一方面抵制和批判来自右的方面,特别是资产阶级自由化、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错误思潮,对境内外敌对势力恶意攻击四项基本原则时刻保持着警惕。
(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中国自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至一九四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余年里,中国成千上万仁人志士,为了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史,抛头颅,洒热血,苦苦追求和艰难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一九一二年孙中山虽然推翻了帝制,实现了共和,建立了中华民国,但他始终没有摆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束缚。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历经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艰苦卓绝的斗争,用鲜血和生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寻找出一条合乎中国实际的发展道路——社会主义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十几亿中国人民摆脱贫困、走向小康和中等发达国家的必由之路,是进一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的幸福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道路决定命运,信心凝聚力量,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动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我们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都应该倍加珍惜,每个人都应该像爱护自己的母亲一样,爱护自己的国家。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共识,绝大多数中国人为能生长在这个时代而骄傲!
(二)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了腐朽的蒋家王朝,建立了新中国,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即人民民主专政,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废除了诸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境内再也没有外国军队的驻扎,再也没有外国租界的存在,中国真正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国家大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中国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扬眉吐气!中国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人身最安全的国家之一。人民民主专政是立国之本,是确保国家生存发展的稳定基石,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进程中,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天经地义之事,动摇不得。
(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自从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建立后,在艰苦探索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正确回答了在一个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农村占国土绝大面积、农业占国民经济绝大部分的半殖民、半封建国家里,如何实现民族独立一系列理论与实际问题,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带领人民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从而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接着,又带领人民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通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幅度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和国际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和命运。正是这一切,赢得了中国人民对他的信任和拥护。所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己封的,更不是什么人赐予的,是用无数人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是中国人民苦苦探索和寻找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选择的结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新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这是中国人民从长期奋斗中得出的最重要最基本的结论。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民主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最基本制度。中国的和平崛起,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生命力,彰显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我们坚信,“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巅和重回世界民族之巅,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一定能实现!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列强肢解中国、分化中国、西化中国、甚至亡我中国,贼心不死,采取所谓和平演变、搞颜色革命、支持国内外反华势力等卑劣手段,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只是他们苦于中国为非多党制国家,无法拿所谓“人权”、“民主”、“民族”、“宗教”等幌子生乱中国,更无法插手中国的选举制度。由于对中国和平演变、搞颜色革命无从下手,无奈之下只有歇斯底里似的经常抹黑中国,制造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挑拨中国周边国家对中国生事,利用他们几百年来积累的文化软实力的优势,千方百计的渲染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矛盾,干扰和阻止我国的经济发展。西方列强为了独享世界经济成果,一方面利用世界流通货币美元的杠杆作用,不断采取“剪羊毛”的方式,席卷各国财富据为己有;另一方面采取所谓“普世”原则,利用所谓“人权”、“民主”、“民族”、“宗教”等手段,蛮横地用双重标准生乱对自己有威胁的国家,利用这些国家所谓的“民主选举”,往往支持一方,打压另一方,以致使这些国家无休止的党争,从而达到扰乱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目的,有时干脆撕去伪装直接干预这些国家的选举,美其名曰“颜色革命”,若以上手段都不起作用的话,就赤膊上阵、武力干涉了。西方列强利用这些手段维持自己的霸主地位,可以说屡试不爽,还给自己戴上一个推行“普世价值观”的假面具,他们推行的这个双重标准,实际上是对“人权”、“民主”等含义的真正玷污。所谓许多发展中国家越不过的“中等收入陷阱”,多半是西方列强通过货币手段采取“剪羊毛”和通过所谓“人权”、“民主”、“民族”、“宗教”等手段生乱其国的结果。实际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民主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切断西方列强干预中国、生乱中国、颠覆中国、从而引领中国崛起的一大法宝,更是跳过所谓“中等收入陷阱”、进而挺进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乃至发达国家水平的制度保证。由于中国共产党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西方列强面对中国的崛起,想“剪羊毛”又剪不得,想使用“人权”等手段又失灵,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无奈拿中国周边国家说事,到处煽风点火,制造事端,以达到扰乱或延缓中国的发展,对西方列强这一伎俩,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党、我们国家指定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建立亚投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丝绸之路基金、上海合作组织开发银行等措施,就是破解西方列强这一伎俩的良方。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有智慧有能力破解西方所谓“中等收入陷阱”;中国的和平崛起,同样能破解所谓“修昔底德陷阱”之图谋。中国的和平崛起,世界命运共同体、和谐世界、合作共赢的主张,是改变世界格局、实现世界公平正义、促进世界经济共同繁荣的强大正能量。
(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党的指导思想就是党的旗臶,旗臶就是方向,旗臶就是形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皆是具有时代特点和与时俱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是引领中国崛起的强大思想武器,这一系列理论体系是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导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和宝贵遗产,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丢不得。现在有些党员和领导干部忘记了初心,忘记了信仰,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丢于脑后,继而转信奇门盾、周易术、甚至信仰某宗教等唯心主义那一套,动不动就看风水、拜“大师”、拜财神、烧香拜佛,唯金钱至上,唯独不把老百姓放在心上。忘了初心,丢了信仰,远离了百姓,是一个党员和领导干部走向腐败深渊的思想基础。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2015年第一次集体学习中强调,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号召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党的指导思想之所以有其强大的生命力,在于这一理论体系具有时代性、与时俱进、一脉相承这三个特点,这三个特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如果一味只讲时代性和与时俱进,忘记了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一味无根搞所谓理论创新,就会有可能失去共产党先进性的危险,就会有可能亡党亡国。苏共逐步走向衰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实际上是从赫鲁晓夫否定斯大林时开始的,最后戈尔巴乔夫所推行的所谓“民主化”、“公开性”、“多元化”思想,彻底背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从而彻底葬送了苏联,葬送了苏联共产党。苏共亡党亡国的深刻教训我们要时刻铭记在心,在与时俱进、大胆创新时绝不能忘了初心,绝不能忘了根基,决不能忘了祖宗,更不能忘记一脉相承,要代代相传。有人妄想否定毛主席的历史地位,妄想否定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作用,这是极其危险的。在这个问题上每个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要旗臶鲜明、立场坚定,坚决与这种思想作斗争。
毛泽东思想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是历史的选择,毛泽东思想与一系列理论体系一样,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我党的宝贵财富,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指引中国走向强盛、人民迈向幸福之路的强大思想武器。丢了他,党就没有了方向,就会迷茫;丢了他,国家就像一盘散沙,失去了凝聚力和向心力,甚至有亡党亡国的危险。对此,我们要保持足够的清醒,绝不能掉以轻心!
三、坚持改革开放,坚决不走回头路。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从历史通向未来的光明之路,是一条不断自我完善的改革之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要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的旗臶,勇于全面深化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臶的邪路。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我们要以勇于自我革命的气魄,坚韧不拔的毅力推进改革,敢于向体制机制中的顽瘴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同时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制,让制度更加成熟定型,让发展更有质量,让治理更有水平,让人民更有获得感。中国将加速建设开放的经济,改革不会走回头路,主张公平贸易,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除此之外别无选择。全盘西化是一条死路;而不搞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也是一条死路;只有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走出“左”的误区,排除“自由化”的干扰,突破旧的体制和观念的束缚,才能“杀出一条血路来”,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第四篇:2012年10月研究生党员培训思想汇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敬爱的党组织:
我很高兴这次能被推举为积极分子,6月6日晚,第七分党校第45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活动开始了,在全体一起唱起慷慨激昂的《国际歌》的那一刹那,我突然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无产阶级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理论的指导下,始终坚持着无产阶级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的信念,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为了实现****一直努力,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在管理学院,城环学院和生科学院领导的共同组织下,党校培训课程正式开始。第一节课由生科院的王茂胜老师给我们讲党的纲领,王老师图文并茂,讲解的生动活泼,慷慨激昂、发人深省。王老师先是给我们讲了党的纲领,党的纲领就是党的旗帜和方向,中国***的最高纲领是实现****,最低纲领也就是现阶段的纲领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集中反映纲领是我们党的政治主张的集中反映,是昭示社会的政治宣言,更是一个政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政策的根本标志。党的纲领建设具有极大的重要性,马克思和恩格斯也都强调说明党纲建设的重要性,由于我国 的具体国情,我们党在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我们党在现阶段我们必须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也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以中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民族精神,以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奋斗目标,努力奋斗。5月7晚城环学院的韩军华老师为我们讲解了党的纪律,韩老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严密的知识体系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党的纪律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和维护党的纪律,***员也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虽然我只是一名积极分子,还没有正式加入到党组织中来,但是我就更要以一名党员的纪律来严格要求自己,争取使自己早日达到一个真正的党员的标准,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中来,所以严格要求自己要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我就要加强纪律观念自觉遵守和维护党的纪律和工作作风,进一步提高和完善自己。
通过这次的党校培训,使我对党的纲领和纪律都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自己肩上的重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虽然我距离党组织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但是为了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我会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和行动来严格要求自己,学习党的历史,开创党的更加美好的未来,所以我会增强自己的责任心,加强组织观念和纪律观念,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努力学习和实践,也请党组织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