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低年级学生 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初探
初探低年级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山东省青州市王坟镇孙旺小学
孙同军
初探低年级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山东省青州市王坟镇孙旺小学孙同军
中华民族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对孩子的一生是至关重要的。那么什么是“养成教育”呢?养成教育顾名思义就是要着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及待人接物等方面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
一、做好计划,从小入手
每当新的一学期开始,我首先制定计划。在开学之初,做好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工作的准备,上好第一次礼仪课,打好基础、形成氛围,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养成一种好习惯。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对学生提出要求明确、内容具体、制定详细的文明礼仪常规,使每个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明确目的。然后重视第一次文明礼仪训练。从小处入手,从点滴做起,为学生的训练打下坚守的基础。
一开始就重视礼仪训练,打好底子,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既要使学生明白“理”,又要训练“仪”,学练结合,以练为主。做示范、教表演、做模仿,使学生知道怎样去做,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势,逐渐养成正规的、良好的习惯。
例如我让学生扮演老师站在讲台上,我在讲台下面扮演学生,当班长喊“起立”时,我对着台上的小老师行了一个标准的45度鞠躬礼,并大声说:“老师好!”台上的小老师就说:“同学好。”我又说“谢谢老师”,我声音洪亮、节奏清晰、说话干脆。此时教室沸腾了,有的要出来当老师,有的要当学生,我借此情境让学生分角色训练,对每一组都进行评价,哪方面做的好,哪方面还要加强,王海宇同学没有站直,手来回动,声音小,我就走到他身边鼓励她再做第二遍,第三遍,我边指导、边做示范给这名同学看,直到他站直抬头,声音响亮为止。最后进行全班训练,人人过关。老师认真的示范,加大力度训练,学生也引起了重视。每个同学都非常认真的练习,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礼仪氛围。接着训练学生坐、站、走的姿势,我在前面摆一套学生桌椅,给学生做坐的示范:头要正、身要直、脚放平,目视前方。又用标准的立正姿势站在学生前面示范站姿,然后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起立、请坐”,达到整齐划
一、动作迅速,精神面貌好。张宏剑同学坐不正,王浩楠同学站不直,我就到张宏剑跟前帮他坐正,教王浩楠站直,让他把胸挺起来,再拍拍他后背,让他再挺一挺,直到满意为止。对于学生说话的速度和节奏,也进行了专门的训练。简单的“起立”“老师好”“谢谢老师”以及读课文、生字时的节奏和速度也进行训练,多次示范,反复练习,直到达到目地。为了让学生明白其中道理,得到启示,有所提高。我在黑板上画了两棵小树苗,一棵是直的,一棵是弯的,对学生说:“小树苗是直的,长大也是直的;小树苗是弯的,长大也是弯的。你们好比一棵小树苗,现在是直的,将来也是直的;现在是弯的,将来也不直。我又画了挺拔茂盛的大树和一棵弯曲的小老树,我让学生比较,哪棵大树漂亮?学生异口同声的说:“直直的大树漂亮。”好,同学们,起立,这次效果最好,个个昂首挺胸,眼望前方,真是可爱极了!我目光巡视每一个同学,脸上露出笑容。拍拍的王浩楠后背“不错”,看着张宏剑,我不停的点头“好”,最后我说:“同学们,你们都是直直的小树苗,老师希望你们永保直立,最后长成参天大树,有没有信心。”同学们齐声答道:“有”。有了站姿的基础后,再练一练升国旗仪式,全体同学立正站好,少先队员行队礼,眼睛望着国旗,同学们练得都很认真。我示范行队礼姿势,同学们反复演练,为开学典礼和以后每周一升国旗打下了基础。规范的教育训练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打下了一个文明礼仪的烙印。最后对学生进行了队例队形和转向的训练,为行走、辨别方向和上体育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班的孩子在同年级的表现总是最好的。
二、灵活多样,方式新颖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依据他们的心理活动,灵活多样的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训练工作,常常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做了以下尝试:
1、榜样的力量
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育学生见到老师或客人行45度鞠躬礼,我自己也要做到,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比如上课师生问好我始终坚持行45度鞠躬礼向学生问好,即使是早自习上完课照常进行。平时学生向我问好,我也会面带微笑回学生一句“你们好”。尤其是每天早晨和下午上班都能看到值日学生戴着红飘带,频频的向老师行礼问好,礼仪非常规范,每次我都点头或招手并向同学们问好。在上学的路上,见到我班孩子我都主动和他们打招呼。每天送孩子放学到校门口,看到家长我都热情的说:“您好!”或微笑着点头致意。在班级进行卫生大扫除需要学生帮忙,我唐宇:“唐宇,请你把扫把拿过来。”我接过扫把说:“谢谢你!”如果我做错了,也敢于向学生道歉,说:“对不起”。学生为我拿东西,我感激的说:“谢谢你!”望着干干净净的教室,我对同学们说:“你们辛苦了!”这种教育的效果胜过千言万语。班里有孩子生病吐了,我会主动拿起扫帚去帮忙,其它笑的学生看见我这样做,也不在笑了,而是能主动的去清扫,有孩子坐车回家时钱丢了,我会主动掏出自己的钱给他,有女孩子头发乱了,我会拿出自己的梳子给她梳漂亮的辫子。在教育教学中我注意仪表端庄,以身示范,给学生做好榜样的同时,关心爱护学生。慢慢的,师生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班上的学生不但讲文明礼貌了,而且学会了关爱他人。
小学生在行为实践中的榜样影响,除教师外还有同学,学生也希望自己能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我根据他们爱表扬,具有向上心理这一心理特点,在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规范训练时,坚持正面教育,注意树立典型,让礼仪榜样去感染学生,为其他同学起带头和示范作用。
比如每当放学时,一经过校门处,发现张卓月同学大声问好:“老师好。”我马上表扬张卓月同学,说:“张卓月同学真有礼貌,是你们学习的榜样。”让同学们学一学。一会儿,再遇到老师,就会有张亚煊主动带头问好:“老师再见”。我又表扬她说:“张亚煊也有礼貌,有礼貌的孩子人人夸。”孩子听了美滋滋的。再问好的声音更大了。接着,袁文筌看见老师从他身边走过,主动行鞠躬礼:“老师好”,见到客人同学们齐声喊:“客人好”。我高兴的说:“我们班的学生真有礼貌。老师今天太高兴了。你们看,老师的脸上全是笑容。”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为了使路队在行进过程中不管是见到老师、客人、还是到我校检查、参观的上级领导,同学们都能主动问好,我采用的办法是树立榜样、带动全体。我选几个工作认真负责、声音洪亮、平时主动问好的学生进行特别培训成为班级的礼仪标兵,然后在班级路队前面安排每个组的组长带队的,告诉同学们不要走神,要主动大声问好。运用这个方法以来,每天放学的路队一声声“老师好”“老师再见”是那么悦耳。我班学生在榜样的带动下,同学们精神面貌好,文明风气盛,受到了其它老师的好评。
2﹑强化训练法
制约训练法是指用行为规范﹑常规等手段去约束学生,使其按正确的要求去做,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方法。比如班上李昊楠同学在周一早上升国旗时,站没站相﹑左右摇晃,还小声和别人讲话。回班级后其他同学自由活动,我找这两名同学谈话,我首先向他讲道理:升国旗时要站直,千万不能和别人讲话,凝视着国旗,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本周内我利用课外时间反复训练李昊楠同学站的姿势,立正时五指并拢,中指指向裤缝。并且行队礼望着教室黑板上面的国旗,高唱国歌,每天坚持训练。一直到下周一升国旗礼仪行为规范标准为止,否则还要继续练习。从此,王浩楠、李浩楠同学在升旗时表现得非常好。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礼仪的养成教育,提高了讲文明、懂礼仪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集体荣誉法
集体是孩子们成长的温床。孩子们乐意在集体中表现。于是在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训练中,我极大限度的运用了儿童对集体的向心力,把个人与集体拴在一起进行教育。比如我把班级这八个小队分别命名为红星队、苹果队、石榴队和菠萝队„,八个小队的组长名字分别写在黑板的右上角,然后再把画有表格,上面写着四个小队的纸贴在门后,从文明礼仪方面对四个小队进行评比,按照十条文明礼仪常规要求检查,表现突出的同学为你所在的小队加3分,小队的全体同学都讲文明、懂礼貌的为小队加5分。每周评一次,评为优秀礼仪小队的同学成为礼仪之星,老师送给他一颗星,高兴极了。同时激励其他小队努力争取,并且向优秀礼仪小队学习。小队长具体检查,每个同学都是监督员,发现问题当时就可以在黑板上显示。现在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的人多了,见到老师或客人不主动问好的人少了。集体的荣誉,集体舆论,集体评议活动,教育了同学,规范了言行。
三、坚持不懈,常抓不放
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最容易出现的就是反复现象,要想通过教育训练,达到目标,必须持之以恒,使学生逐步形成文明识礼的好习惯。
出现反复,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应对学生充满信心,抓反复、反复抓、扎扎实实,坚持不懈。每当学生放学时,我都提醒他们见到老师主动问好;看见别人需要帮助,马上能上前支帮忙。如果老师从你身边走过,就很自然的向老师问好。现在我班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礼仪习惯,不论是在楼道里、上学的路上,还是在校园之外,他们见到老师都能主动问好,提高了讲文明、懂礼貌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班级黑板报上有一块是专门用小花拼成的光荣榜,每个小花上写上礼仪标兵的名字。开学第一周只有“施宇昕、段振宇”两名同学,学生都希望自己能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现在就连我班原来不爱讲话的周静同学,每天放学在大门口都主动向我道别:“老师再见!” 礼仪标兵也越来越多了。我坚持正面教育,注意树立典型,让礼仪榜样去影响带动他们。平时我也跟踪,随时发现礼貌突出的同学,进行及时的肯定。黑板报的礼仪之花上又增加了很多礼仪标兵,我班学生精神面貌好,文明风气盛,受到了老师的好评。
自班上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以来,学生越带越顺,学生能自觉的使用文明礼貌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一上其它课,我班的孩子们特别兴奋,不用说就迅速坐好,老师进教室时,班长会声音洪亮的喊“起立”,同学们齐声问好,其它老师都说:“你们班学生真有礼貌。”在这种文明礼貌的环境中,我更喜欢孩子们了,孩子们也更喜欢我了。
四、课外延伸,巩固成果
有了以上的训练,学生的礼仪行为坚持不协,从校内延伸到校外。例如我到赵悦家家访时,一推开门,只见孩子唰的立正,向我行45度鞠躬礼:“老师好。”真让我感动,接着为我倒茶,我的心里暖暖的。第二天我在班级里表扬了赵悦同学,说:“老师为有这样的学生感到骄傲。” 从这以后,她更有礼貌了,学习也努力了,被评为少先队员。每当我走在在学校的校园里,见到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一声声“老师好!”是那么悦耳。文明礼貌的养成教育是让学生在认识和实践的循环往复中由被动变为主动,最终内化为自己的一种素质。只要持之以恒,一抓到底,一定会养成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氛围的好习惯。
一位教育家说过:“在孩子的心灵播种理想,就会收获行为;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会收获品德;播种品德,就会收获命运。”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少成若天性,习惯成天然。”小学阶段是孩子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正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通过礼仪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树立自信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及提高学习主动性、自觉性等都产生积极的影响,形成了良性循环。通过礼仪教育,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同时也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我将为之不懈的努力,尝试更好的教育策略,促进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二篇: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和管理操作使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是一项全面的综合性教育。它包括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内容,其教育模式则是通过对学生心理的疏导,行为的规范,情感的陶冶,意志的磨炼,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于人的发展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育也随之有了新的内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学会生存》中指出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学会生存,这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唯一对策,也是学习化社会每个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近些年,我国素质教育也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也指出“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而养成教育则是教会学生做人的基础。
二、低年级学生养成教育的内容
习惯的养成对不同年龄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作为低年级学生主要是以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为主,由于人具有复杂的思维、丰富的感情、繁多的活动等,加之学生们的生活、学习、劳动、休息等活动每天都在交替着无限循环,所以,培养学生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等的养成教育不能孤立地进行,它们之间是相互融合,相互影响,比如有了好的生活习惯的学生,他必定时间观念强、早睡早起。要做到早睡早起,那放学回家一定会先做作业,早上早起就有充裕的时间进行早读。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就有了。学习习惯好了,对学习的要求也就提高了,作业书写规范、书面整洁……
低年级虽以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为主,但也应适时适度地给予其它方面如礼仪习惯、文明习惯、劳动习惯、合作性习惯、创造性习惯等的养成教育为辅。
三、低年级学生养成教育的方法
1、抓住年龄特征开展养成教育。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而言,这时正是他们生活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上小学之前儿童主要在家庭或幼儿园里受教育,他们的活动形式是游戏,而进入小学以后,他们的活动形式主要是学习,小学的环境和对儿童的要求与入学以前相比大不相同,在小学,儿童要坚持课堂学习,遵守学校纪律,学会过集体生活,为了让儿童很快地适应小学的环境和要求,我主动和家长联系告诉他们为子女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心理上的准备,有意识地给学生讲述小学生的故事,带领学生参观高年级同学上课学习和生活情况,激发他们过学校生活的兴趣和(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愿望。使他们对上小学不感到紧张和害怕。(2)生活方面培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对父母的依赖性,如收拾文具,穿衣扣纽扣等。(3)注意学生在家作息时间安排。
其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学习中注意小学生活和幼儿园生活的衔接,注意学习的趣味性,一堂课中,随时掺杂着游戏,使他们逐渐地适应学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2、细化目标,制定具体的要求。低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的缺乏和知识技能的限制,大道理是听不懂的,是非曲直,是辨不太清的,因此,要达到养成教育的目标,不仅要制定具体的要求,而且要把目标最小化。让学生知道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记得新生一年级刚入学,我要求学生要早睡早起,但有些家长反映,有同学在家晚上爱看电视,经常晚上十点钟不睡觉,我就有些纳闷,找同学来谈话,才知道在贪玩的孩子心里,别说晚上十点,就是晚上十一点睡觉都还嫌早呢。因此,我又把要求提得更明白了,晚上九点钟之前睡觉,早上六点半起床。这样,学生对早睡早起就有了清晰的认识,这以后,很少再有家长反映类似情况了。
四、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活动,强化养成教育
低年级儿童具有自身的生理、心理特征,他们对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兴趣不浓,这就要求教育者采用各种方法,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对受教育者加以影响、感召。(1)挖掘典型,树立榜样,如我班的班长杨也同学,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劳动积极,班务工作任劳任怨,我就利用班会时间开展了“我向杨也学习”的主题班会,让孩子们以身边的先进为榜样,找出自己(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与先进的差距,再对自己的行为加以修正。这样,在一个活生生的榜样的带动下,一大批学生都纷纷像杨也一样,上课听讲认真了,发言大胆了,劳动积极了,班干部更负责任了。班主任也感到管理班级更轻松了。(2)寓教于乐。“你拍一,我拍一,我们从小爱学习……”把各种行为规范以歌谣的形式让学生记牢,并教育学生付诸行动;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举行的养成教育成果展示会,学生们饱含激情,朗诵了《红领巾清洁队》,那激昂的诗句分明是在表达他们要以真、善、美的行为为红领巾增光添彩……
经过两年多的养成教育,孩子们各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早上一踏进教室,准能听到一声声甜美的“老师,您好”,学生精神饱满,教室里书声琅琅,讲桌上早已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刚刚交上去的作业本,教室里桌椅摆放整齐,地面干干净净,这不禁让我想起苏霍姆林斯基的论述:“你在孩子的心灵中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你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
第三篇: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主题活动策划方案
单位:涟水县成集学校小学部
一、教育背景 交往是一种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活动。人类的一切活动,是以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为前提的。对于人来说,在现实社会中,随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们与世界各国间的交往日趋频繁,国际往来日益重要,人们对人际交往中的礼仪更加关注。随着我们对交往礼仪重要性认识的不断加深,我校已在学科教学中加强礼仪教育渗透,学校德育组也在这方面做出了努力。但这些做法都是零散的,不能使之系统化。而作为文明交际礼仪的启蒙教育,我们重在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文明礼仪风范,使之将来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得到人们的认同,受到人们的欢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打开局面,发展事业,从而推动社区以及我国社会文明的发展。也正由于开展文明交际礼仪教育具有现实的必要性与客观的前瞻性,我校决定把“文明交际礼仪教育”由学科渗透发展到作为校本课程主科目来开发,确定了以“家庭礼仪”、“校园礼仪”和“社会礼仪”为主要内容,在全校范围内,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明交际礼仪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将学生带入良好人际关系的殿堂。
二、教育理念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文明礼仪教育以满足学校需要为切入点,以服务学生主体健康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教育作用,遵从德育教育从认知、自觉规范到行为自律的教育过陈,积极开展德育实践,对于学校文明习惯的养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教育目标
1、使学生了解、掌握并使用家庭常规礼仪,上下代人加强沟通,消除代沟,建立上、下辈之间朋友式的关系,享受温磬的家庭生活。
2、了解、掌握并使用校园常规礼仪,使同学之间能够以礼相待,和睦相处,团结协作,互助互爱;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使师生间交往自然亲切,从而形成良好的校风校貌。
3、了解掌握并使用社会常规礼仪,使自己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中,让自己处处受到欢迎,得到尊重,使自己的社会生活充满快乐,从而培养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四、活动设计
在我校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就是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相处”,教学生学会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具有现代文明内涵的社会生活规范,培养学生具有高雅、得体、大方、文明的涵养,它包括文明行为、文明习惯、文明语言、文明衣着,礼貌修养,乃至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等。我们将学习礼仪、实践礼仪、展示礼仪和宣传礼仪贯穿于整个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一)学习礼仪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校园礼仪、家庭礼仪和社会礼仪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自学我校的《文明礼仪行为规范》校本课程,提高学生自身素质。
(二)实践礼仪 让每个学生都广泛参与到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中来,在参与和体验中成为文明礼仪的宣传者、实践者、示范者。各班级开展系列活动,促进礼仪学习,评选文明礼仪标兵。
(三)展示礼仪
通过开展校园礼仪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讲身边发生的礼仪故事,评选班级各项“礼仪之星”活动,展现学校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阶段性成果。
(四)宣传礼仪
通过校本课程培训文明礼仪宣传员,面向家庭、社会进行社会礼仪知识的宣传,营造手拉手、共创文明校园的良好氛围。
五、实施过程
以校园礼仪为重要内容,以校本课程为线索,以礼仪、礼貌、礼节教育和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为重点,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我校要依托学校文化建设的平台,策划、养成、固化学校文明礼仪,使学生逐步养成富有学校特色的文明礼仪规范。第一阶段:学习礼仪知识,向不文明行为告别
1、各班组织开展“学礼仪、讲美德,做文明学生”主题班团会,进行大讨论,有计划开好校本课程。
2、开展“读百家箴言,摘礼仪佳句”的读书活动。组织学生网上或书报杂志等收集相关资料,各班整理并编写出校本课程学习体会。
3、年级组织进行文明礼仪知识竞赛和表彰。
4、举行“校园不文明行为图片展”
5、举行“中华传统美德”专题讲座,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的教育,从文明的意识上对学生进行根本性的渗透。
6、全校各班举行“文明承诺一句话”活动,全校师生针对文明行为的某个方面,做出自己的承诺,写下来在全班公布,师生、同学之间相互学习、监督。第二阶段:体验礼仪内涵
1、举行一次校园礼仪知识竞赛活动。
2、进行一次“文明礼仪手抄报”大汇展。引导学生进一步领会礼仪内涵,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
3.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践行活动。
①、从最简单的坐立行、语言、体态语言等方面入手开展“文明举止伴我行”活动;
②、从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关爱伙伴入手开展“尊长互敬伴我行”活动;
③、从学文明用语、说文明话入手开展“文明用语伴我行”活动; ④、从引导青少年文明上网、上健康网入手开展“文明上网伴我行”活动;
⑤、从日常生活中各种习惯的养成入手开展“文明习惯伴我行”活动。
引导学生从学校、家庭践行礼仪开始,然后扩大到社交礼仪,在此过程中做到躬行、内省,全面提高文明礼仪素养。第三阶段:收获礼仪习惯
1、组织各年级分主题讨论校本课程学习体会。七、八、九年级讨论主题分别为家庭礼仪、学校礼仪和社交礼仪。
2、开展“礼仪之星”评选活动。我校将评选出学期和学的“礼仪之星”,并在学校宣传栏展示“礼仪之星”的先进事迹,以榜样力量来感化、激励学生。
3、开展“礼仪之星”表彰、联欢会。表彰在本次活动中获奖的班级及个人,并收集学生创作的作品进行筛选编排成节目,组织全校师生观看演出。
六、保障措施
1、学校成立文明礼仪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组 长:唐海建
副组长:刘波
成 员:安明然、尤卫东、时明、朱 刚。
2、充分发挥校文明督导岗的监督作用,各班坚持文明礼仪日查日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组织力量,开发校本资源,编撰出《成集小学文明礼仪教育读本》(初稿),并在总结礼仪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充实和完善,以指导师生的文明礼仪行为。
七、教育效果与社会影响
学生的第一需要是学会交往,其次才是学会学习,只有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才能进一步发展个性。再加上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强,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在小学生阶段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使他们从小系统地受到良好礼仪规范的熏陶教育,从而养成其良好的个性品质,为其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因此,在学生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八、问题反思
1、坚持活动促发展原则。活动性是实施活动课程的本质特征,坚持这一原则就是要通过农村学校德育活动课程的实施,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动口、动眼、动耳,用各种感官去获得直接经验,把学校传授的各种德育知识内化为学生的体验和能力。
2、坚持趣味性原则。趣味性原则要求在农村初中德育活动课程的实施中,必须充分考虑农村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从农村学生所感兴趣的活动出发,去设计农村德育活动课程的开展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进而体验到“学中乐”,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受到教育。
3、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在实施农村德育活动课程中,要充分考虑其内容特性,实施的环境特征,农村学生个性特长和个性差异等因素,根据实施时的具体情况,保证师生具有可选择性和相对灵活的变通性。
4、坚持自主性原则。这始终把学生作为德育活动设计、决策、组织、行动和对结果负责的主体,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德育活动中去。
撰稿人
安明然
第四篇:如何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如何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镇巴县兴隆初级中学 李莹
中华民族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使其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是教育工作者神圣而光荣的职责。正如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那么,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一、树立榜样示范,带动养成
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最容易而最有效的方法是把学生们应该怎样做的榜样放在他们眼前,用榜样人物的先进思想、高尚情操、优秀品质,模范行为教育学生。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给学生一个更感性、更直观的认识,使教育形象化、具体化。
1、教师示范
“学博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完美人格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它对学生成长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是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也是学生直接仿效的对象,一个谈吐文雅、穿戴端庄、对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相反如果教师对班内学生提出一大堆卫生方面的要求,而自己的办公室却脏、乱、差;教师不让学生随地吐痰,自己却在校园内随地吐痰;不让学生说脏话,自己有时却说脏话,这样的教师又如何反过来教育学生呢?即使去做了,教育效果也可想而知。所以我们教师必须时时事事树立文明礼仪形象,当好文明礼仪标兵,以自己巨大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心灵的共鸣,我们的文明礼仪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学生示范。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尤其是身边的学生榜样更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身边的学生榜样是土生土长的,同学之间最了解,最容易理解和接受;身边的学生榜样离自己最近,摸得着,看得见,容易学习。身边的学生榜样与自己所处环境相同,条件相当,人家能做到的我为什么不能做到,人家能做好我为什么不能做好?所以用身边的学生榜样可以营造出一种文明向上的氛围,置身其中,便能产生直接的激励作用,从而形成一种谁都不甘落后的向上风气。在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中,我利用班上现成的榜样教育学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在班里评出了“文明礼仪之星”,根据获得“文明礼仪之星”同学的事迹,让学生说一说,练一练,评一评,通过自我认识,自我训练,自我完善,促进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身边的学生榜样力量是巨大的,他能起到带头和示范作用!
二、丰厚礼仪文化的底蕴,构筑育人环境的和谐
1、通过校园基础设施的建设,营造情景陶冶人性
“孟母三迁”的故事很好地表明了我们的古人早已注意到了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灵就像一张白纸,环境因素的种种变化,都会在它上面留下痕迹,对身心产生不同的效应。”所以我们要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室、图书馆、体育馆、办公室、食堂、厕所、围墙、走廊等校园文化设施的设计布局,通过张贴图片,撰写宣传语句,布置校园的绿化和美化,培育礼仪文化教育的有效氛围,让学校的每一堵墙都会说话,让每一根草都能育人,让每一个场所都折射出礼仪文化的光辉,飘溢礼仪文化的馨香,使得整个校园就是一个礼仪文化教育的大课堂。通过这些特殊的人文情景的设置,集中体现学校的礼仪文化的内在精神,使得育人的校园环境熏染我们学生,起到一种“无声语言”的隐性教育,是一部天天进行礼仪宣传教育的隐性教材。
2、通过礼仪文化课程的建设,规范行为渗透价值 我们要从课程建设的高度去认识、整理符合学校发展的礼仪文化读本,并且发到每位教师和学生家长的手里,引导每一位教师和每一位学生家长要对礼仪文化知识的了解和学习,明白学校在大力倡导的礼仪文化的内容准则,清楚我们在倡导什么,反对什么,渗透我们的礼仪教育的主流价值。在课堂上有意识去渗透一些礼仪知识和礼仪习惯,如上课要认真听老师讲课,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课前要做好上课准备,不迟到早退,使得我们礼仪教育生活化。积极倡导家长要规范自己子女的日常行为,教育子女见到老师要主动问好,分别时说“再见”;上课迟到要喊“报告”;乘车不要抢座位,要为老人、孕妇和病人让座;独立认真完成家庭作业等。通过这些细节去规范我们的一言一行,提升我们的文明素质,实现立体式的礼仪教育。
3、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
渠道: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是为人的根本。新学期开始,我上了一节以孝敬父母为主题的礼仪课。课上我为大家讲述真实、生动的孝敬父母的事例,接着讲述不孝敬父母的事例,同学们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接着播放天下父母心歌曲,请每一位同学闭上眼睛回忆父母做的最感动他们的一件事,分别讲给大家听有的说自己生病时父母每夜轮流守护悉心照料非常感动;有的说小学时,母亲顶风冒雪接送自己上下学很辛苦;还有的说和父亲一起骑车外出遇到险情,父亲用身体挡住了撞向自己的三轮车,自己安然无恙父亲却摔伤了同学们讲述着自己的感动,同时倾听着他人的感动,感受着自己的父母及他人的父母那种博大而又无私的爱。那一刻,我看到了他们眼中深情的泪水,这是他们真情的流露。我也难以抑制感动的热泪夺眶而出。我抓住时机让每位学生写一封《致父母的信》,内容可以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对父母工作辛苦的理解,与父母争执后的道歉或是与父母某件事不同看法的交流等诸多方面。我把每位学生的信收好,在家长会上一一递到家长手中,许多家长看信时流下了热泪,场面十分感人。七年五班的李慧同学是个单亲家庭,几年前父亲因车祸去世。记得她的母亲曾对我讲:由于她工作忙又要照顾家很辛苦,就有意识地锻炼她的独立能力,因此对她要求比较严格。而女儿却误认为是妈妈不够疼爱她,经常和她争吵,时间长了母女产生一种隔阂。一次,她感冒发烧,没有按时做熟饭,孩子回家后不问原因反而饭晚了大发脾气,使她非常伤心。通过这节课李慧对母爱有了新的理解,懂得了母爱的无私与博大,体会了妈妈的良苦用心。她在信中这样写到:亲爱的妈妈:我有些话一直想对您说,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机会,今天我借这封信全部对您说了吧!我曾埋怨您对我不够疼爱,一些小伤病您都不理睬,总是让我坚强点;您让我做家务我很不高兴,同学们在家都不做。现在我终于明白了,您一个人支撑着这个家不容易呀!可是以前的我却经常让您生气着急,实在是太不懂事了,在这里我用几句简短而朴实的语言来表达对您的愧疚和感激之情,如果现在让我说出这个世界上我最爱谁?那我将毫不犹豫地大声说出:我最爱我的妈妈!妈妈我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您对我的殷切期望,我要和您一起撑起这个家。家长会上李慧的妈妈看到女儿的信后泣不成声,泪水让母女俩的心贴近了。由于和母亲的关系融洽了,李慧的学习也有了很大进步。在356名同学问卷调查中,能准确写出父母生日的占总人数的,而写出祖父母及外祖父母生日的同学更是凤毛麟角仅占总人数的。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可以不假思索地说出家人的生日。我欣喜地看到在学生和父母之间彼此关爱的同时又多了一份理解和一份责任
三、组建礼仪文化的活动,提高育人载体的效益
1、规范日常行为习惯,礼仪教育生活化
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在自然的生活中形成的,这是人的道德形成的一个基本规律。因此,抽象的道德戒律,光靠说教、灌输和挤压是不能深入人心的。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积极倡导师生们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点点滴滴的小事如春风化雨,谱写着校园礼仪文化建设中美丽动人的和谐音符。
平时日常行为教育中,我们要引导每一位学生积极争当“礼仪”小标兵,实施每周一小结,每月一评的管理制度。评比过程要充分发挥评比的导向引领功能,做到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互评和班级投票相结合,从而产生标兵,并为标兵佩戴荣誉标志,既能激发标兵的荣誉感,又能对标兵产生自我约束,从而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平时我们加强视导工作,做到“三勤”:眼勤,勤观察,要主动去发现问题;口勤,勤谈心,多交流,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脑勤,勤思考,细分析,面对问题要探究症结在哪里,要思考解决症结的方法在何方?通过这些日常行为的实实在在落实,训练学生明确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提倡同伴间相互友好提醒与督促,通过时间的洗礼,强化落实的进度,强化落实的质量。有了质量就有了持久性,就能内化他们的自觉行动,达到礼仪教育的生活化,提高礼仪教育的有效性。
2、规范重大仪式程序,礼仪教育情境化
学校管理者要依据教育规律所精心安排的学校常规仪式。巧抓机遇,充分利用“开学典礼、国旗下讲话、节日庆典、入队仪式、运动会”等重大的活动仪式,不失时机地加强对学生的礼仪教育,通过这些仪式,对师生们进行潜移默化地熏染,明白什么是庄重、严肃,什么是规范、得体,进而在思想上认同,从而在行动中体现共同的信念。例如严格升旗程序,规范升旗仪式,抓好以升旗仪式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礼仪教育;通过开学典礼和校庆纪念日,激发学生热爱学校,引导学生积极为校争光;通过运动会,要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的班级,积极为班级争光,渗透同学间要相互帮助,互相鼓励的良好品质的养成。规范学校常规仪式活动程序,加深学生对“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的辨别能力,形成良好礼仪习惯,不断地约束自己,超越自己。
3、规范主题活动载体,礼仪教育平台化 我们精心组织主题活动,通过主题活动将那些抽象的礼仪文化语言和礼仪行为文化信息转换成生动具体的实际行动。抓住各种主题活动为契机,进行良好的礼仪文化知识传授和教育。日常规范关注的是师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主题活动则是主动拓展礼仪教育的空间、提升礼仪教育的境界。例如“我和礼仪交朋友”、“礼仪之泉濯我心”等主题班会活动,通过情景熏染,达到既交流礼仪知识,又增强学生对美与丑的辨别能力,达到知行合一。开展“告别零食”“拾起眼前一片纸屑”的活动,师生均养成了良好的校园卫生习惯,使得学生了解自己老师的辛勤付出,引导学生由衷地热爱老师、尊敬老师。另外,节日文化应成为学校礼仪教育的有效窗口,如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等,并且都逐步积淀为学校的一种传统文化,渗透礼仪教育极好机会。
四、加强道德修养,深化养成
人们所以讲究文明礼仪,并非只因为喜欢它的表面形式,而更看重其中所包含的道德内涵。谦恭的态度、文明礼貌的语言、优雅得体的举止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是人内在的道德修养。没有内在的修养,外在的形式就失去了根基。普罗提诺说:“善在美后面,是美的本质。”道德修养是根,礼仪是盛开的花,若是无本之木,花又能开多久?如果对礼仪的理解仅仅停留在“金玉其外”的表层是远远不够的, 礼貌言行和道德修养表里一致的道德礼仪才是现代文明礼仪发展的方向,所以我们教师必须将文明礼仪教育与道德修养相结合,坚持标本兼治。
“孝”是一切道德的基础、至善的美德。“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当今这种传统美德正面临丢弃的严重局面,所以我在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时就以“孝敬父母”为突破口,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鼓励学生坚持开展家庭“感恩”活动:经常对父母说说体贴或感激的话,“爸爸、妈妈,您们辛苦了!”;经常给爸爸、妈妈写封信,交流交流思想感情;经常为爸爸、妈妈等长辈制作生日卡、节日卡等;在双休日想方设法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扫地、洗碗、拖地、烧饭、做菜等;经常为父母做一些侍奉性的事,帮父母捶捶背、洗洗脚、擦擦汗等;遇到大事难事主动与父母商量,多向父母学习,并尽可能尊重父母的意见。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们养成了良好的孝敬行为习惯,并把“感恩”的真情实感由父母到了老师、同学以及全社会成员,让他们学会了爱与被爱,学会感动,学了会感恩。由于加强了学生的道德修养,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就非常顺利。让我们在教给学生所有“文明礼仪技能”的同时,也教会他们唱“道德美”这样一首歌吧!让他们不仅“秀外”而且“慧中”,成为“内在美”和“外在美”和谐统一的人!
五、建立学校、社会、家庭联动教育机制,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教育网络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校、社、家联动教育活动,积极召开家长会,取得了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学校特聘请派出所侯警官为法制辅导员,坚持每期到学校进行一次法制讲座,通过学法活动进一步地规范了学生的行为。
礼仪教育要取得整体效应,就要使家庭教育影响与学校教育取得一致,形成合力,做到教育原则一致,内容互补,时空充实。因此,在礼仪教育中,我们多次向家长明确礼仪教育的目的、要求、家庭礼仪规范内容,使家长懂得良好行为养成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并掌握礼仪训练的内容和方法,家长们都能自觉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总之,我们通过礼仪教育,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了发展,对树立自信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及提高学习主动性、自觉性等都产生积极的影响,形成了良性循环。通过礼仪教育,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同时也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2016年10月19日
第五篇:小学低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小学低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内容摘要]:学校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针对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德育的层次性,本文就小学低年级这一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唤醒学生的养成意识,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由自发走向自觉。
[关 键 词]:
培养
行为习惯
一位教育家说过:“在孩子的心灵播种理想,就会收获行为;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会收获品德;播种品德,就会收获命运。”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在学习活动中通过练习和不断重复固定下来的学习方面的行为方式,也是一种定型化、自动化了的行为方式。习惯养成后,就会使人不必耗费多大精力而能自然而然地完成学习任务,并得到肯定的、愉快的情绪体验。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使学生顺利地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小学生可塑性大,各种习惯容易养成,也易于改变。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当前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
低起点
一年级的学生,只有六,七岁,他们年龄小,依赖性强,动手能力差,并且现在大多都是独生子女,长辈宠爱有加,大多习惯不是太好,有的甚至刁钻任性。这时,教师教育切不可太心急。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只有耐心,对学生所设定的目标要求起点低,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学生的承受,掌握情况,学生才能踏踏实实,循序渐进,步步走好,也才能树立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自信心。如:一年级学生刚入学时,还不懂得怎样做作业;为了克服学生对做作业的畏难情绪,为以后养成良好作业习惯打下基础,我布置较少作业;在课堂上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做作业;只提两个要求:做作业时一不讲话,二不玩,只要做到了,就是认真做作业的好孩子。这样低年级学生很容易就获得满足感,成就感,学生也很快很容易做到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然后再逐步提出把字写工整,认真读题目等新要求。这样循序渐进的为学生设置台阶,使学生不断进步。
二
细要求
一年级的学生,天真活泼,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词语理解不够,也把握不好尺度,为此,我们对学生的习惯要求不能太空洞,太笼统。要细,要实,要一听就懂,知道做法,操作性强。如:上课铃响了,刚入学的一年级的学生仍在操场上玩耍,不知道进教室,就算有少数学生进了教室,也只是坐在座位上,叽叽喳喳的说着话,根本不知道该干什么,刚开始,我苦口婆心的说道理,甚至动怒用武力,但收效甚微。最后,我想到编儿歌,孩子都喜欢儿歌。于是我将上课铃响了该干什么编成了一首童谣,铃声响,进课堂,书本文具放整齐,静等老师来上课。结果效果超出了我的想象。上课时,我们总是要求学生专心听讲,但教室里却总是很难安静。于是我又编了一首儿歌,“一二一,坐整齐,小手背到后面去,安安静静不说话,老师请讲话。”有时学生上课开小差了,做小动作了,随便讲话等。我一说儿歌前半句,学生马上接着说后半句,既复习了上课听讲常规,又有效的提醒,督促了不遵守纪律的孩子。为养成学生的文明习惯,我又编了几首儿歌:“不推别班的门,不趴别班的窗,室内不喊叫,走廊不打闹。”“同学之间要友好,不踢,不挖不乱咬。”让这些充满童趣的儿歌来激发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
常评价
一年级的学生都急于想知道自己通过努力所做的事会得到老师怎样的评价。为了迎合学生的这种心理,我在班级中设立了“金星园地”,因为每个孩子都会有上进心,所以不管是评选什么,孩子们的兴趣都非常高。如:少先队员,标兵,三好学生等都与小金星挂钩(每十朵小红花换一朵小金花,每十朵小金花给一朵大金星放在成长档案袋里)。但孩子和孩子之间各方面都会有差异的,为了不让每个孩子掉队,甚至挫伤自尊心。好孩子要用激励的方法让他再接再厉继续努力。差一点的孩子只要有一点点进步,我都会抓住机会发给他小红花,去鼓励他,不要让他失去信心从而激发孩子的上进心。我班得星最少的同学也得了每十朵小金星了。现在我班每个孩子的自我约束力都特别强,生怕自己落在别人的后面,经常看到孩子们数自己的小金星,看看自己和别人相比还差多少。还有的孩子说“老师,我还差一朵就追上谁谁谁啦”。我班现在几乎没有特别特别调皮捣蛋的,孩子的自制力特别强,学习劲头高。在每次考试中,我班都是名列前茅。更重要的是老师们都说我班的学生都讲礼貌,行为习惯很好。
四
勤引导
一年级的学生天真活泼,对小学生活充满好奇。但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弱,有时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因此,老师要用引导和关爱来帮助他。最好,用直观的事物来启发他,让学生感受到对与错。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开学初的第一个星期,我们班级地上的纸总也捡不完。当初我很生气,每天一上班级第一件事就是让孩子们捡纸。后来我就琢磨着,这纸都是哪里来的?结果我发现,原来都是孩子们从本子上撕下来做小折纸。可能孩子刚从幼儿园来的折纸习惯一时还改不过来。我随手从地上捡起一张纸,问:“这是什么呀?”“是纸呀!”“哪里来的?”“从本子上撕下来的”。“对”,我马上从桌子上拿起一张纸片,我问你们这张纸可以干什么?学生说可以画画,做手工,做数学,写字等等。这时我顺手一撕,然后将碎纸扔到地上。这时我又问这张纸现在可以干什么?学生说什么也不能做啦!我说:“能,可以当垃圾。你们看看,我们装点漂亮的教室,满地都是垃圾好看吧!”这时学生都直摇头说不好看。“对呀!这些纸片使我们的教室变的不美了,那地上的废纸怎么办呢?”这时前面的小朋友急忙跑过来,把地上的纸捡起来。其他的小朋友也都赶紧看看自己周围有没有纸。从那以后地面上很少有废纸,经常能看见学生主动捡纸。学生知道了保护卫生,自然而然的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五
树榜样
小学生的学习往往从模仿开始,人们常说,学生身上有着教师和家长的影子,所以设身处地,树立榜样,不仅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就是对高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要多树立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如在班上多表扬一些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工整,遵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对学生的每一点良好行为,教师不仅要及时给予表扬,而且要在班上营造一种良好的议论氛围。同时家长和教师也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做好学生的表率,不能使自己的不良习惯“传染”到孩子的身上。低年级儿童的模仿性很强。教师是他们心中的偶像,教师良好的言行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在整个行为训练和习惯养成过程中,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人们常说的“身教重于言教”,就是指教师要身体力行,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自己做得到。上课起立时,教师标准的站姿,就是无声的命令;下课后,教师俯身捡纸,就是最好的榜样。对学生好的行为,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热情洋溢的话语,一个亲昵的动作,一个微笑,都能对学生起到激励的作用。
六
重配合
让孩子始终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的作用不可忽略。有些孩子,在家中和在学校是完全不同的表现。家庭作为儿童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父母及家庭血缘关系的影响,使家庭教育更具有亲和性与权威性,同时也具有先入性、基础性的特点;家庭教育与儿童的成长同步,使家庭教育带有持续性与稳定性的特点;另外,家庭教育以言传身教、情境影响为主,更具有感染性和潜移默化的特点,在儿童的教育中起重要作用。但是,好多家长对孩子学习的重视程度跟孩子的学习成绩成正比。一年级有相当部分文化水平较低的家长,对学生的家庭教育存在过于溺爱的倾向。认为只要孩子的学习好就行了,其他都无所谓。为此,我精心准备了开家长会的内容,精心 布置了教室,营造了与家长和谐交流的氛围,在会上我从“一切为了孩子”的角度去改观一些家长的态度,对家长进行教育观念和辅导孩子的培训,认真疏导,细致说理,耐心的同家长分析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努力赢得家长的信任,支持和配合。
总而言之,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经年累月,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夸美纽斯说过:“一切存在美的东西其本性都是在娇弱的时候容易屈服,容易形成,但是到了长硬以后就不容易改变了。”抓住儿童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开始。
参考书目: 孙云晓,张梅玲主编《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2 孙云晓〈〈
教子成功,从培养习惯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