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和谐教育体系构建及其对建设和谐社会的意义
和谐教育体系构建及其对建设和谐社会的意义
市教育局 副局长 李华
[摘要] 和谐教育理念古已有之,本文探寻了和谐教育的东西方溯源,审视其在当今后工业时代社会的关键作用,并试图从多重视角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和谐教育,最后进一步论证构建和谐教育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和谐教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谐教育思想在东西方的教育传统中,尤其是在我国深受“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朴素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影响的教育思想中深有体现。21世纪之初,我国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理念,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已经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三位一体,提升为包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四位一体。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教育理应走向和谐、回归和谐,即促进自身的和谐,亦为构建整个社会的和谐做出贡献。
一、和谐教育理念溯源以及后工业时代社会下的和谐教育
(一)东西方和谐教育理念溯源
在西方,和谐思想是教育思想的主流之一。“和谐发展”一词最早出现于希腊语“caIocaga—tia”,其义是表示健美体格与高尚道德的结合。
西方和谐教育的理念最早体现在柏拉图的不朽巨著《理想国》。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构建了一个哲学王统治的,战士、农民、医生以及诸多手工业者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分工合作自在自为的正义、完善、理想而和谐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每一个人之灵魂的三种成分——理性部分、无理性部分(欲望)及激情部分都应该在一种教育——正义的教育的作用下和谐共存,理性部分起决定和领导作用,激情和欲望应作为个人完整性格的一部分而自生自在,但要由理性控制在一定的程度。这样,人才能是正义、和谐的人。而这个理想社会的教育无疑也是和谐而正义的,如果“一个儿童从小受到好的教育,节奏和谐浸入了他的心灵深处,在那里牢牢地生了根,他就会变得温文有礼,如果受了坏教育,结果就会相反” [1]。和谐的教育植根于和谐的社会,和谐社会的根本是国家正义,所谓“公正即和谐”。因此,这种和谐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种国家中心主义思想,教育过程主要是一种社会训诫而非性格独特而完整的个人的培养。
柏拉图之后,亚里士多德强调教育要与人的自然发展相适应,与人的心理活动相适应;洛克、卢梭、夸美纽斯、裴斯泰洛齐等人则一脉相承,均强调培养多方面和谐发展、人格完美的人的教育。
在我国,以儒家教育为代表的教育思想可以说是被和谐思想以一贯之。《周礼》提出“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的思想,把个体德性和谐与家庭和谐、社会和谐联系起来进行整体性认识,是儒家和谐思想的主要特点。《中庸》提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2],即能自觉控制偏离道德准则的喜怒哀乐的情感,叫作“中”;表达出来的情感都合乎道德规范,叫作“和谐”。如果能做到“中”、“和”,社会上和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就会安排得当、健康发展了。这里的和谐所体现的是个体的道德自律精神和道德主体能力。把个人的道德自律精神和主体能力与社会及自然的整体和谐作为条件和结果关系来建构,是儒家和谐教育思想的深刻内涵之一。
(二)后工业时代社会下的和谐教育
当下人类社会业已进入以知识为基础的后工业时代社会,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二十世纪最后一页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人类已经进入包括经济、金融、科技、公共关系、教育、文化以及政治等多个维度的加速变化阶段。在这个新的背景下,国际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竞争关系更加的突出。然而,尽管全球的国际化和现代化进程是一并发生的,但却在发展程度和态度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别。简而言之,全球主义,或者是全球化使得二十世纪末各国之间的不平等变得更加的严重——这是一种排他主义和边缘化的气氛,这种气氛将会衍生暴力、战争、种族冲突、恐怖主义和偏执,犯罪活动在更大范围内大量出现,失业率上升,同时也造成环境和自然资源的退化。
面对这样的问题,《美国联邦发展计划》(UNDP)描述了一种“人类可持续发展”方案。这个概念的范畴远不止是经济的增长,而是涵括了人性、文化和教育等各方面,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教育在当前社会必须占据核心的地位。1980年,《21世纪公约》在日内瓦签署,此公约着眼于“全体公民生存质量的提高,建构以合理生产、民主共享的发展以及在自然承载能力和物种密度限制下的和谐生存为标志的,公正、道德、创新、高尚、经济蓬勃发展、充满关怀、多样而具有向心力的社会”[3]。这标志着全球和谐社会理念已经确立,在这个理念下,教育理应走向和谐。
这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它要求将全球化时代环境下错综复杂的各种事物都概念化,有关地球本身的知识已经成为至关重要的智力需求。新的背景下的和谐教育的一个基本作用就是培养学生的全球和谐意识,使他们了解人们和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理解他们自己和其他的文化,并尊重多元主义。所有这一切都是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团结一致的基础,也是实现真正的世界和谐社会的基础。
二、三重视野下的社会主义和谐教育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我们应结合实际,从三重视角出发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教育
(一)宏观视野:教育与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要素的和谐
首先教育应与文化保持和谐。在我国教育与文化的和谐最重要的问题是处理好国际视野与本土文化的问题。我国有着五千年一脉相承的历史文化,这是我国的财富,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文化创新的负担。在当今国际化背景下,我们必须树立一种国际视野,引进西方的现代文明。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对本土文化的忽视甚至抛弃,相反,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的出发点都是传承本土文化,培养本民族的接班人,其最终亦必然落到所属国的文化性格上。因此,社会主义教育与文化的和谐应定位于不但是对中华文明的熟稔以及强烈的民族认可和高度的文化担当,而且是理解和接受外来文化,并最终实现本土文化和认识哲学逐渐为现代世界认识并接纳。
其次是教育经济的和谐。教育与经济短时间来看是资助与被资助的关系,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说,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和谐关系。教育与经济的和谐要求改变目前“谁有黄金谁统治”的急功近利思想。事实上,投资者没有不期望得到回报的,这是正常的投资心态。但是经济部门对教育进行投资并不意味着其就拥有对教育指手画脚的权利,因为教育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培养机制,经济若想从教育身上得到回报,就必遵循这一规律;而教育亦负有对公共投资负责的义务,理应在公众的监督下实现社会的个体双方的教育目标。
再次是教育与政治的和谐。长期以来在我国存在着一种教育为政治服务的思想,过多的行政干预常常为政治目的而违背了教育自然本质的规律,这是目前我国教育与政治的和谐面临的最大问题。为了实现教育与政治的和谐,我们应该做到两点:第一是政治要尊重教育的本质规律,减少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行政干预;第二就是教育理应接受政治的宏观调控。
(二)中观视野:教育自身要素的和谐
教育自身要素的和谐是指教师、学生以及双方所处的特殊场所——学校之间的和谐。
首先教师与学生的和谐是这三对和谐关系的核心。传统的教育以知识为核心,教育的全过程都是围绕知识,而学生所学的知识都来自于教师的头脑,所以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有着绝对的权威,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对学生进行填鸭似的教学,不顾及或很少顾及学生的兴趣的激发和能力的提高。而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合作者”关系。因为知识和认识行为存在于人们生存的文化和历史中,并以他们使用的工具为中介,因此,学习行为应是师生双方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和社会历史的背景下共同进行的有意义的体会和创生。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在彼此尊重和独立的基础上由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生作为参与主体的合作互助关系。
其次教师、学生都应同时建构与学校间的和谐。从社会契约的意义上来讲,教师和学生是一种间接契约关系,其直接契约人是作为学习活动组织者的学校。因此,若想保持师生之间的和谐,双方都必须与学校构建和谐的关系。
教师与学校间的和谐在于学校制度与教师教学和学术自由之间的和谐。教师作为学校的雇佣人员理应遵守学校制度,履行自己的教学和研究义务,而学校亦必须保障教师的教学和学术研究免受各种外部因素的干预。而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和谐则主要在于学校入学政策的宽松和教学管理的严谨。学校必须保障每一个学生的正当学习权益,保障入学机会的公平。这不仅是社会正义的体现,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教育最根本的要求。同时学校对在校学生应履行自己公共教化的义务,努力培养和谐发展、品格健全的个体。
(三)微观视野:教育内部课程体系的和谐
首先,和谐的课程体系应注重课程目标与课程价值的多元与融和。知识经济带来教育价值多元,全球化浪潮使课程越来越显现出它的国际性、世界性和多元化。人类的发展亦是多元的,课程的目标和价值不能仅仅局限于人类认知领域的发展,思维的训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生存环境与文化的构建也必将蕴含其中。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新界定了教育的使命,提出了培养“世界公民”的三大问题:(1)培养和平、人权与民主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所仰赖的价值观;(2)不仅强调认知学习、更强调情感的行为学习;(3)立足共同的价值观和知识应用,学做“世界公民”[4]。应该说,这种以全球为视野,着眼于未来,在多元中求和谐,在多元中凸显人本课程价值观在某种层面上代表了未来课程发展的方向,也成为今天和谐课程观构建的首要基础。
其次,和谐的课程体系应实现课程内容的拓展与和谐发展。自19世纪斯宾塞高声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经典设问后, “什么知识应该进入课程”、“谁的知识应该进入课程”就成为人们思考的热点。我国课程内容体系不但要从“伦理道德”转向“科学主义”,更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人类是现实的生活者、存在者,学生首先是现实生活的实体,然后才是未来生活的成人。课程内容的选择首先应该关注当下的生活,然后再去构想未来生活的准备。现代课程内容的选择势必走向生活、走向个性、走向综合,使人类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科学领域内取得的各种优秀成果都能融入其中,理论的、技术的、人文的彼此照应,形成一个多元的、和谐的、生命化的整体。
三、和谐教育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论述中,“民主法制”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在现代社会,民主与法制是解决社会矛盾、实现社会持久和谐的根本途径和制度保障。而和谐教育正是从社会公平、民主和法制等方面有力地推进了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和谐教育对于社会公平的意义
公平公正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教育公平直接反映和影响社会公平。和谐教育无疑是保障公平的。教育公平是人们对教育资源分配多寡、教育机会供求及利用状况的认识和评价,就是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其实质是人们对教育领域人与人、人们之间利益分配关系的评价。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质量。和谐教育尊重和保护每一个公民的受教育权,实现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这就保证了机会的公平;同时在和谐教育过程中,师生间的平等和谐以及互动的关系保证了过程的公平;而和谐的课程体系和评价标准最终保障了结果的公平。因此可以说和谐教育是保障社会公平的教育。
(二)对于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意义
民主与教育之间的联系同彼此本身一样古老,可以这么说,所有的教育理论同时也是政治理论。英国社会学家Thomas H Marshall在其著名的1949评论《公民身份与社会阶层》中明确了公民社会权利这个概念, Marshal1认为公民身份具有三层基础:民事的、政治的以及社会的。“公民要素由个体自由的各种必要权利——个人的解放,言论、思想以及信仰的自由,拥有私人财产以及履行有效合同的权利和求得公正等组成”[5]。与民事公民身份联系最密切的机构是法院。政治公民身份意味着“作为政治权力当局授权机构的一员,或是该机构成员的选举者参与政治权力活动,与之相对应的机构是国会和地方议会”。社会公民身份表示“对从少量经济福利和保障的权利到全部社会遗产再到根据社会当下普遍标准的有教养的生活等全部范围”。[5]与之密切相关的机构是教育系统和社会服务部门。在社会公民身份中,教育是一个核心的公共承诺,因为完全的成员资格要求机会的公平,而这正是教育所能提供的。同样,民事和政治权利也是加诸于理性而具有才智的人身上的,因此,教育是通往民事自由以及政治自由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适值今日的后工业时代,和谐教育是指向人与社会和谐共存的公共教化。和谐教育尊重个体性格和公民权利,注重不同类型的教育,如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以及特殊教育等之间的和谐,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和谐教育就是意在完善社会公民权利,指向现代民主的教育。而和谐教育也维护教育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要素的和谐,它教化学生遵守社会契约,维护公共秩序和社会法度,因而它对于法制社会的建设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十三经注疏·中庸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3]Philippine Agenda 21(1997).Philippine Agenda 21: A National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Manila, Philippines: PCSD.[4]钟启泉.(新版)现代课程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5]Marshall, 1963, Sociology at the crossroads and other essays.London: Heinemann
第二篇:建设和谐家庭构建和谐社会
文章标题:建设和谐家庭构建和谐社会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各种社会关系的原始出发点。中国有句古训叫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深刻阐述了家庭建设对于国家和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阐述了家庭和睦是保证社会稳定和事业成功的基础。那么和谐家庭的标准是什么?本人认为和谐家庭主要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即:尊老爱幼、夫妻和睦、民
主平等、遵纪守法、邻里团结、勤劳致富等等。
从目前我市城乡家庭的整体情况来看,崇尚文明、追求和谐、倡导美德是主旋律,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社会意识出现了许多多样化的趋势。反映在家庭领域,表现为家庭成员思想意识和文化需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社会的深刻变革给婚姻家庭领域带来了一些前所未有的现实问题,一些家庭出现了价值观念扭曲、道德行为失范、子女教育有误、婚姻稳定性下降、家庭暴力加重等问题。
一、离婚率趋高。虽然有专家指出,离婚率适当提高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但是,离婚率提高的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家庭的不稳定、不和谐。据调查统计,20世纪80年代初,我市家庭离婚率不到5,而现在竟达到18左右。去年我市共有963个家庭解体。尽管离异者有各自的理由和“说法”,但有相当一部分人仅仅是借口“性格不和”而草率离婚。
二、家庭教育薄弱。目前大多数家长注重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这与我们国家目前的教育体制和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有关,也与家长的教育观念有关。我们市妇联开展的家庭教育状况调查中家长特别是中小学生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学习问题,虽然近几年在品德教育方面的重视程度有进一步的提高,但孩子的成绩仍然在家长的心目中占据第一重要的位置。由此导致的问题多不胜数,如许多孩子在品德、行为习惯方面表现出任性、自私、孤僻、粗暴、自大、缺乏爱心等多种缺点和问题。
三、传统美德渐失。由于目前社会中家庭平均人口较少,比较多的是三口之家,传统的大家庭已不多见,加之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个别年轻人又受到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传统美德如尊敬老人,勤俭持家等等渐渐淡化。个别年轻人竟然不以不赡养老人为耻,城市里生活无着的老人将富有的儿女告上法庭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四、家庭暴力不断发生。
从市妇联最近几年接待的信访来看,目前我市“家庭暴力”主要有二类。一类是肉体暴力,这是一般情况下的暴力。第二类是精神暴力,比如长期不沟通交流,精神上忽视歧视漠视,对对方造成心理重负和压力。这种暴力看起来没有肉体伤害,但对配偶的刺激很厉害,有时甚至超过第一种。来自法院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市大约有35的离婚案都涉及家庭暴力。我们市妇联最近几年信访接待的情况统计,家庭暴力也有逐年增多的趋势,虽然不能排除女性随着经济社会地位的提高,其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不断增强而增加投诉的因素,但是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家庭暴力问题仍不同程度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家庭的和谐。
那么,当前我市怎样开展和谐家庭的创建活动呢?本人认为:
一、要加强宣传,不断增强人们创建和谐家庭的意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的转型,家庭的凝聚力不如以前传统的大家庭了,三口之家甚至两口之家的增多,使家庭矛盾也趋于分散和隐蔽。加上人们工作压力不断增大,生存环境和工作环境不断变迁,许多人对家庭的关注也慢慢减少了。人们为了生存发展整天在外奔波,回到家里有时连话都懒得说。许多外出打工的人,有时一连几年都不回家。相当比例的人越来越看重自身价值的实现,却忽视了对家庭的责任。这些情况都是造成人们形成或忽视家庭问题的原因。因此,应该加大和谐家庭的宣传力度,使人们在重视事业的同时关注家庭、热爱家庭,使和谐家庭成为大家温馨的港湾,也成为和谐社会的基本单元。
二、要加强教育和引导,努力促进家庭和谐。如何解决好家庭问题,是我们社会教育中的一个空白。许多人认为,怎样当家长不需要学习。实践证明,仅仅学习往往还很不够。有不少人事业上功成名就,但是家庭却一塌糊涂,甚至因家庭问题毁掉一生。目前有问题的家庭很多,但人们缺少解决问题方面的帮助。许多发达国家的公民有自己的私人心理咨询医生,也有一些专门咨询机构,一旦产生问题立即咨询求得解决。我国目前这方面的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展。因此,应鼓励建立一些家庭问题咨询中心之类的咨询机构,帮助那些遇到问题和困惑的人们,减少各种家庭冲突的产生和发展。在教育内容的侧重上,第一要加强对女性的宣传教育。因为在家庭中,女性的作用非常重要,家庭主妇的言行对其他家庭成员往往产生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子女的教育方面,母亲往往比父亲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心血。正如德国教育家费洛贝尔所说“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的手中。”因为每个人的生命都毫无例外地是有母亲孕育的,在出生的很长一段时间,同时也是人生最关键的一段时间,是在母亲的抚育下度过的,母亲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榜样,自身素质对孩子的聪明才智、思想道德和人格品质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我们市妇联围绕提高女性素质、加强家庭教育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如近两年在全市举办了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报告会20多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另外,我们还连续几年开展了“女性素质年”、“五好文明家庭”创建等活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载体,力图在提高女性素质、转变家庭教育观念等方面取得一些成效。第二要倡导树立“经营”家庭的观念。婚姻关系更多的是一种伙伴关系,需要互相理解让步。家庭也像一个企业及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一样,需要不断用心经营,否则就会出现危机甚至解体。每一对夫妻在共同生活了几年十几年之后,大都会产生一定的差距,这时互相的理解和重新认识非常重要。第三要在家庭中倡导传统美德。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心者必培其心。营造和谐家庭还要增加传统美德教育,在家庭成员中形成关心国家和社会,倾情公益事业的氛围。作为家长要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子女的影响。
三、要加强法律救助,有效缓解家庭暴力问题。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的反家庭暴力法。只能从《婚姻法》、《刑法》中寻找与之相对应的条例。如刑法中关于虐待罪的,就是与家庭暴力最相关的。其规定为“一方对另一方施暴,造成肉体,精神的恶劣后果,持续发生的,就叫虐待。”从中可以看出,国内更强调的是结果。即一定要造成严重后果。在取证上,对受害者的伤害有严格的规定,比如伤口的长度、大小、面积等。目前我国法律考虑到婚姻关系的特殊性还强调一定要受害方主动作为,即自己上告。如果不告就不能立案。这种规定也是有社会原因的,因为涉及感情的案件当事人态度较复杂,从而给处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从惩罚行为来看,国内现有法律主要分为经济赔偿,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三种。如新《婚姻法》规定,两人若是因为家庭暴力原因而破裂,无过错的一方可以比有过错的一方得到更多的财产。而造成了身体伤害的严重后果的,一般按《刑法》的虐待罪处理,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以行政处罚和道德批评为主。总的说来因为家庭暴力本身具有的社会特点和多面性,《刑法》和《婚姻法》不可能有一一做出详细规定。去年我们市妇联为维护受害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并给他们提供帮助,与市政法委、市公安局联合建立了“奉化市110妇女儿童(家庭暴力)救助中心”,在各镇街道成立110妇女儿童(家庭暴力)救助站。
家庭是社会稳定的基石,是人生旅途中温馨的驿站,是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家和万事兴,家齐国安宁”!推进和谐家庭的建设必将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大家庭将成为我们幸福的家园。
《建设和谐家庭构建和谐社会》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建设和谐家庭构建和谐社会。
第三篇:老子的和谐观及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老子的和谐观及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来源:《新学术论坛》09年第11期供稿文/罗丽平何静
摘要:人类面临生存和发展两大问题,无论是生存还是发展都必须要在一定的社会规律中进行,这个规律体现在老子“道”的哲学思想体系中。老子的和谐思想是以他的道论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我们借鉴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分析老子的和谐观的理论,解读其中的以人为本的内涵,对我们深化对以人为本的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 道和谐以人为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道:老子的和谐观的理论内涵
老子创立了著名的“道”的理论,老子认为,道生万物,它包容一切,统摄一切,一切事物统一于道。“道可道,非常道”,道法自然”,道是无为的。他告诉人们要“唯道是从”,爱道,循道,无为而无不为。在老子那里,“道”是统摄万物的本原。道既不是物质性实体,也不是精神性实体,它是关系,是一切关系的总和,是总的对立统一的和谐关系,是万事万物的总根源。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把天地万物视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只有处于和谐关系中,才能各得其所,得到发展并生生不息。正如《中庸》所说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老子认为整个生态世界是联系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是道循环运动的产物,“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 ,势成之”。道缔造了生物,•德养育了生物, “天之道,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自然的和谐是指人与自然之间处于平衡与协调的状态。道使生态系统自然趋向平衡。老子的道包含着和谐观,体现了和谐的思想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道就是事物的和谐统一关系,道的本质就是和谐,和谐是道的本质特征。老子的道论,讲了许多的辩证法思想,提出辩证法的“和谐规律”。他认为自然和社会中存在矛盾,诸如,福与祸,这些矛盾,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互为存在条件,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相互渗透。老子认为,美与丑,善与恶是相比较而存在的,美与丑,善与恶相互包含,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没有绝对的美,也没有绝对的善,美和善都是相对的。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没有“无”就没有“有”,没有“有”就没有“无”,两者是相对来说的。第二,道是和谐的循环往复的过程。老子经常用“归根”,“复命”这些语汇,指的都是和谐循环的意思。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在“道”这样的系统下进行的,它包括两个基本的要素:反和复,“反”指的是离开的过程,它可以包含若干阶段;“复”指的是返回来,它也可以包含若干阶段。老子用一个“反”字表达了两重含义,即“反”是反与复的统一,二者构成了运动的和谐结构。老子说:“反者道之动”,“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自然界的规律就是物极则反,过盛必衰,盈满则覆。而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同样离不开道的规则,“天之道,不争而善胜.夫为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人之道,为而不争。”有最高道德标准的人是并不是完全不争的,而是“为而不争”,因为他们按照“道”的法则行事,摒弃了个人的私欲和偏见,所以没有人可以和他们争,而一般的人看不到道的存在,体会不到道的重要,为自己的欲望所蒙蔽,这是造成自身困扰和社会混乱的根源。老子说“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不要无休止地求高与贵而排除贱与下,失去了贱与下,高与贵也终将失去其存在。“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这也即是孔子所谓“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过犹不及”,列宁也说:“真理再多走一步,即是谬误”。
二、老子和谐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的关系
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出发点。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坚持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的彻底解放与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崇高目标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明确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以人为本,就是把人作为社会主体和中心,一切以人为目的,摒弃传统的把人作为工具和手段的物本主义倾向,在社会发展中以尊重人的权利、满足人的需要、提升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对此,老子同样有这样的主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老子指出,宇宙中有四大,人是其中之一。人与万物都是道缔造的,都遵循着道的自然和谐规律。以人为本,首先要清楚人之初始是什么。人由哪里来,又该往何处去?在老子看来,人的初始状态是一种自由和可能状态,保持初始状态是要把行为的每一点都作为始点,向各种可能性敞开,他以 “婴儿”的特征来描述这一状态。婴儿是自然生命的象征,它自然纯真、朴实无华,但它蕴含着发展的丰富性和可能性,人生的一切,将从这里起步。可以说,只有从婴儿身上,我们才能看到生命的源泉的完美,人类的真正美德,也将从这里产生。然而,老子深深担忧的是这种淳厚之德会随着人涉世渐深而消失,这是因为一般人在社会生活中贪婪多欲,为了物质利益见利忘义,丧失了婴儿的美好本性。因此,老子希望居高位的有道之人使人心思归于浑朴,抛弃私欲,回复到婴孩般纯真的状态,从零开始,即老子所说的“慎终如始”,老子把这看成是处事的一个原则,既不占有过去,又不执著于未来,处于一种应和当下的状态。
社会现象是复杂多样的,现实生活中的人的性格是丰富具体的,“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夫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毂,此其贱之本欤,非也?”只有展现丰富的性格才是活生生的人,如果一味地把复杂的现象简单化就会导致生存的危机。无休止地追求“纯”,其结果往往是非议。人是不可能没有缺点、不犯错误的,在我国的文学创作中的“高大全”形象即是片面追求“纯”的表现,这些形象没有了人味,变成了抽象的、冷的、僵化的人,从而失去了人的本来价值和应有之义。
老子说:“燥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人要保持在清静寡欲的自然状态。“养心莫善于寡欲”。人需要保持婴儿般的自然状态,应该有自由选择方向的智慧,不要人为的扩张欲望、盲目的仿效他人。为此,老子提出为人处事一定要谦虚谨慎的原则,戒骄戒躁,柔顺自然,持中和之道,无过无不及。这样才能排除欲望的干扰与侵蚀,积极进取。“知不知,上矣;不知知,病矣”。知道自己有所不知,知道自己有可能犯错误,让谦虚为妄知和改正错误在心中预留天地。故而,只有谦虚方能明道,“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在这里,老子主张一切都要以内在本性为依据,指的是人为的自我夸张,失其本然之性,人自身也应该保持这种谦虚的本性。这些对我们今天深化以人为本的认识,保障人的自由权利和人的价值的实现都有着启示作用。
三、老子和谐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表述,都是指未来高级的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状态。它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21世纪为未来中华民族的发展所提出来的新理念和目标,也是对中华民族千年理想追求的传承和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不是一朝一夕的,必须借鉴我国古代、近现代甚至西方的经验,而我国古代哲学家老
子的和谐观对于我们当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在老子看来,社会中“统治者”与“被统治者”这对矛盾及其关系是普遍存在的,不足为奇。但问题在于,应该如何处理好这个矛盾和关系?以达到实现“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斗争的止息,这才是关键所在。因此,老子的社会“和谐”,根本在于要止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实现和平共处。为此,老子认为,统治者要将“有为”变为“无为”,将“刚强”变为“柔弱”,并甘居“柔弱”的地位,以之实现向被统治者的立场靠拢和一致,使之出现上下“同心”、“同德”的政治局面,共同推进社会向前发展。
第一,老子的对于社会公平的思想体现在“不争”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
老子反对人为地制造不公平。他指出“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散”。怎样才能保证社会公平呢?在这里老子既主张对人要公平,不要有贤与不贤之分;也主张对物要公平,不要有贵与不贵之别。老子提倡大公无私,在老子看来,人类最大的祸害是人的私心欲望,他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吝莫大于欲得”,“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这里的“道”具有公平的含义,要按照道的要求公平处理社会矛盾,同时老子提出了公平和道德是有密切联系的,按照公平的原则处理事情就不会有怨恨,这个方法就是按照“契约”办事。老子说:“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他认为,靠“和解”、“调解”等办法,可以了结大怨,不能了结余怨、小怨。故老子说:“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即认为,“德”是凭借契约办事表现出来的,同时,在老子看来,以“契约”精神来办事,是符合天道的。正是符合天道,故其间就没有亲疏,不讲人情,大家的利害得失机会均等。只有这样,靠“契约”办事,方才能够做到“对等”和“公平”,做到“以德服人”。由此,凡是那些超越了契约范围的欲望和追求,是被社会所反对的,从而使人们保持淳朴的本色,这就是:“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而便于管理;另一方面,也在“契约”的范围内,人们有了一定的“自由”、“自主”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就能调动起人们发展生产、发展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利于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领域中实现和谐,而我国转型期的社会矛盾突出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就在于面临很多前所未有的问题,出现了相关规则的空白,不能一味的牺牲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的利益去满足另一部分,而应该按照公平正义的要求来实现各个领域的和谐发展,可见,老子的这些主张在今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老子的这些思想都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的思想资源。
第二,根据和谐规律,老子提出了和谐的原则,即适度原则
“反者道之动”,这是和谐的规律。在老子生活的年代,大小诸侯你争我夺,争战不已。老子提出从政者要戒除走极端,戒除奢侈,戒除过分,强调为政治国者要“去甚,去奢,去泰”,要把“俭”当成治国根本。这是老子的“中庸”思想,核心是不要走极端(去甚)。和谐就是适度,适中,达到一个平衡点,一个最佳状态。“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过分的吝惜,一定会造成巨大的耗费,过多的保藏一定会造成巨大的损失,人们要“知足”,“知止”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所以人们知足,就会感到灵魂的安宁。老子说“小则得,多则惑”,就是我们小取反而能多得,相反我们贪多就会迷惑。比如杯子里有满满的东西,我们无法再加上东西。但如果杯子空空的话,我们可以加上很多东西。
现代辩证法也讲适度原则,度是质的数量界限,凡事都有个度,超过了一定限度,事物的质的稳定性就会被破坏,事物的性质就会发生变化。要保持事物的质的稳定性,就要坚持适度原则,使量变限制在一定的限度内,做到无过无不及。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也是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包含着各个方面的发展,政治和谐、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生态环境和谐等等,在发展各项文明的时候要不仅要注重量的增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第三,老子“无为而治”体现了和谐社会的治国之道
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名句,主要是强调遵循规律,顺其自然,但也体现了和谐社会的治国之道。他说:“道常无为,而无以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勿作。他主张不把统治者的意志强加于人民,老子的无为而治也称为圣人之治。老子所尊奉的东西,如他所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主张“人”治,并给统治者提出了很高的道德标准,也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从而提出了“为而不争”的圣人之道;老子又说:“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他认为,道所蕴含的抽象“权力”、“统治”生长养育出来,不把它据为已有,不为个人所依赖,不以个人的意志去主宰它,这就是极其高尚的品德。以此,形成了老子的“忘我”、“无私”的思想。?可见,老子虽然赞成“圣人”所说的“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的治世办法,但是,老子却对其中的“我”赋予了“为而不争”和“忘我”、“无私”的全新思想。因此,表现出了老子“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的思想,从而使老子的“无为而治”与先前“圣人”的“无为而治”的思想根本区别开来。
在当今社会,和平与民主是时代的主题,这需要有一种宽容的氛围,通过对话、沟通、谅解来解决问题,比一味的争执或对抗更能解决问题,“皆得其欲”,这样对双方都是有好处的,即“柔能胜刚”。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当今世界,和平是发展的主流。人类的文明在不断取代邪恶与战争,人们向往民主自由、和睦相处,反对战争建立一个和谐世界已经是世界人类历史的发展潮流。老子所说的“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治国须代表老百姓的意志和愿望,把老百姓的心愿作为自己的心愿,而不能有他们个人的私心和欲望。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坚持的“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等理念,可以说是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高度对老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结语
老子的和谐社会的思想,是我们今天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源头。我们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结合时代特征和人民的需要,继承和发展老子的这些思想,让这些古老的民族智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代发挥新的作用。
参考资料:
[1]兰喜并.老子解读 [M].?北京:中华书局,2005.[2]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 中华书局.[3]朱熹.四书集注.中庸章句[M].长沙:岳麓书院,1987.[4]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5]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6]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6.作者简介:
罗丽平宁波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何静宁波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第四篇: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现实中的社会存在着很多不和谐现象,我们组成员总结有以下:
1)国家发展不和谐:
主要是三大不平衡,其一,是东西方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发展状况好似三个国家的发展状况;其二,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与农村犹如两个不同的天地,不同的国度;其三,城市内部发展严重不平衡,发达的外表与掩盖在外表内的近似农村的所谓“城中村”。
2)企业发展不和谐:
主要是两大不平衡,其一,是国有垄断性企业尤其是资源垄断性企业的发展较快,其他企业的发展较慢;其二,是有官商背景的企业与普通的、无官商背景的企业的发展不平衡。
3)职工收入不和谐:
企业职工的收入大概可分成三个层次:国有垄断性企业职工、国有企业职工和享有一定独占性的民营企业职工、其他民营企业职工。
4)高新技术的发展与民用、实用技术的发展不和谐:
5)信息社会对知识的需求与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兴起不和谐:
6)学校传授的知识与社会的需求——对技术的需求不和谐:
7)假学者(学术浮躁、腐败的所谓学者)与真学者(踏踏实实做学问的人)的社会总收益不和谐:
8)环境破坏之严重性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和谐
针对以上不和谐现象,有专家分析其原因:造成当前中国不和谐的最根本原因不在于穷人问题,而在于严重的社会不公,这种不公并不是个别的、局部的、暂时的,而是体制性的,现有的体制框架实际上已经没有能力保障基本的社会公正,因为这种体制本身就是依靠不公而赖以运转的,这是一个建立在社会不公基础之上的秩序,一小部分人被赋予了无限的特权,对绝大部分人的权利进行肆无忌惮的剥夺,对社会资源进行竭泽而渔式的瓜分和掳掠。一个体制一旦保障不了正常的社会公正,天怒人怨,民气消沉,无论口号有多么动人,理论怎样的天花乱坠,控制如何的密不透风,也就差不多山穷水尽了。和谐首先是个体制问题,有了一个能保障全体人说话权利的体制,一个可以救济社会缺陷的体制,社会才有可能和谐。
虽然不能说以上说法完全正确,但也不无道理,希望政府能完善政冶体制,构建一个真正的和谐社会。
建设和谐社会的举措:
(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二)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三)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四)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五)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六)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七)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也是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马克思设想了“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和谐社会模式,他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的表述,就是指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就是说,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本质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各种来自国际环境的挑战和风险的客观需要。当前,尽管人类社会进入了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新时代,但国际形势继续处于深刻复杂的变化之中,天下并不太平,引起动荡的因素还很多。“多极世界”与“单极世界”的矛盾和斗争仍然激烈,冷战思维仍在继续,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各种形式的恐怖活动的危害上升。所有这些,都对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与和平局势产生了干扰和冲击。特别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仅依然存在,而且在新形势下又有新的表现。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要有效地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挑战和风险,必须把国内的事情办好,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集中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力量,聚精会神进行现
代化建设,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任何政党执政都必须有一定的社会基础。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执政的社会基础是牢固的。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我国工人阶级队伍迅速扩大,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知识分子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从事第三产业的工人逐步成为工人阶级的主体,同时出现了私营企业主、社会中介人员和自由职业者等新的社会阶层。他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是我们党执政必须依靠的力量。要有效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它社会矛盾,协调好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把这些工作做好了,利益关系的调整和各种矛盾得到解决,就能逐步构筑公平、稳定、合理的社会结构,不断扩大和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我们党实现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时,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祖国统一,是我们党的历史任务。完成这个任务,必须紧紧依靠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和全社会的团结。只有公平与和谐,才能更好地团结。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党中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战略举措的重大意义,为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现实中的社会存在着很多不和谐现象,我们组成员总结有以下:
1)国家发展不和谐:
主要是三大不平衡,其一,是东西方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发展状况好似三个国家的发展状况;其二,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与农村犹如两个不同的天地,不同的国度;其三,城市内部发展严重不平衡,发达的外表与掩盖在外表内的近似农村的所谓“城中村”。
2)企业发展不和谐:
主要是两大不平衡,其一,是国有垄断性企业尤其是资源垄断性企业的发展较快,其他企业的发展较慢;其二,是有官商背景的企业与普通的、无官商背景的企业的发展不平衡。
3)职工收入不和谐:
企业职工的收入大概可分成三个层次:国有垄断性企业职工、国有企业职工和享有一定独占性的民营企业职工、其他民营企业职工。
4)高新技术的发展与民用、实用技术的发展不和谐:
5)信息社会对知识的需求与新的“读书无用论”的兴起不和谐:
6)学校传授的知识与社会的需求——对技术的需求不和谐:
7)假学者(学术浮躁、腐败的所谓学者)与真学者(踏踏实实做学问的人)的社会总收益不和谐:
8)环境破坏之严重性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和谐
针对以上不和谐现象,有专家分析其原因:造成当前中国不和谐的最根本原因不在于穷人问题,而在于严重的社会不公,这种不公并不是个别的、局部的、暂时的,而是体制性的,现有的体制框架实际上已经没有能力保障基本的社会公正,因为这种体制本身就是依靠不公而赖以运转的,这是一个建立在社会不公基础之上的秩序,一小部分人被赋予了无限的特权,对绝大部分人的权利进行肆无忌惮的剥夺,对社会资源进行竭泽而渔式的瓜分和掳掠。一个体制一旦保障不了正常的社会公正,天怒人怨,民气消沉,无论口号有多么动人,理论怎样的天花乱坠,控制如何的密不透风,也就差不多山穷水尽了。和谐首先是个体制问题,有了一个能保障全体人说话权利的体制,一个可以救济社会缺陷的体制,社会才有可能和谐。
虽然不能说以上说法完全正确,但也不无道理,希望政府能完善政冶体制,构建一个真正的和谐社会。
建设和谐社会的举措:
(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二)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三)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四)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五)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六)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七)加强环境治理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也是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马克思设想了“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和谐社会模式,他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的表述,就是指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就是说,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本质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各种来自国际环境的挑战和风险的客观需要。当前,尽管人类社会进入了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新时代,但国际形势继续处于深刻复杂的变化之中,天下并不太平,引起动荡的因素还很多。“多极世界”与“单极世界”的矛盾和斗争仍然激烈,冷战思维仍在继续,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各种形式的恐怖活动的危害上升。所有这些,都对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与和平局势产生了干扰和冲击。特别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仅依然存在,而且在新形势下又有新的表现。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要有效地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挑战和风险,必须把国内的事情办好,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集中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力量,聚精会神进行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任何政党执政都必须有一定的社会基础。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执政的社会基础是牢固的。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我国工人阶级队伍迅速扩大,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知识分子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从事第三产业的工人逐步成为工人阶级的主体,同时出现了私营企业主、社会中介人员和自由职业者等新的社会阶层。他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是我们党执政必须依靠的力量。要有效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它社会矛盾,协调好各个社会阶层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把这些工作做好了,利益关系的调整和各种矛盾得到解决,就能逐步构筑公平、稳定、合理的社会结构,不断扩大和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我们党实现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时,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这就明确地告
诉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祖国统一,是我们党的历史任务。完成这个任务,必须紧紧依靠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和全社会的团结。只有公平与和谐,才能更好地团结。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党中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战略举措的重大意义,为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而努力奋斗。
组长:梁欢欢 组员:谢欣晓、施中柱、陈玉珍、莫金菊
模板1:问题解决型
第一段描述问题的背景
第二段说明问题的原因或危害
第三段说明解决问题的方法
(1)Perhapsnothingismorefarmfulin不良现象或问题存在的范围than不良现象或问题(2)Accordingtothechart//survey , 问题危害一或不良现象表现一(3)Additionally , 问题为害二或不良现象表现二
(4)Itisobviousthathowto 解决问题 isworthourattention
(5)Firstofall , 方法一(6)进一步说明方法一(7)Besides , 方法二(8)Forinstance , 支持方法二的例子(9)Lastbutnotleast , 方法三(10)Onlyinthisway ,canwe解决问题
(11)Ofcourse , thesolutionvaryduetodifferent
situations(12)Therefore , itisnecessaryforustotakeaflexible(灵活的)measureto 解决问题
模板2:对比选择型(对同一问题或事物有正反观点)
第一段:提出正反观点
第二段:对比论证正反观点
第三段:总结观点,提出个人观点
(1)Thereisnocompleteagreementamongpeople
asto问题(2)Somepeoplearguethat观点一(3)However , othersholdthat另一种观点
(4)Somepeoplemaysaythat观点一的理由(5)Theyholdthisopinionbecause深入阐述观点一的理由(6)
However , otherscontendthat观点二的理由(7)Theyinsist that深入阐述观点二的理由
(8)Personally , Iprefertotheformer//latteropinion
【(9)Tostartwith , 我的理由(10)Besides , 我的理由二 】(若时间或理由不够充分,可以省略9和10句)
(11)Mostimportantlyofall , 我的理由三(12)Takingtheaboveintoconsideration , wemayreasonablyconcludethat重申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