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年高三生物教学反思
2016年高三生物教学反思 充分利用好学生易浪费的点滴时间
生物组
进入高三复习,学习时间越来越紧,学生总在喊时间不够用,但细细观察,在他们的“紧张复习”过程中,有很多的点滴时间可以利用起来,但现实中却在学生的不知不觉中消消浪费掉了,如上课前的五分钟,好多同学还在一如既往地闲聊,从而导致上课后的前五分钟不能很好的集中精力,在快下课的前五分钟,特别是自习课,下课前的五分钟,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会分散精力,期盼着下课,这一堂课下来,能够利用起来的而让学生浪费掉的时间就差不多有十五分钟,一天下来,就浪费了近两个小时,一年下来,浪费的时间就多得很可怕了。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学中采取了“强制措施”,“强制”学生利用好这些点滴时间,为高三的复习争取更多的时间。
一、利用课前三到五分钟,熟读基础知识点
每堂生物课课前预备铃响之后,针对学生不能马上进入学习准备状态,我就给学生准确了基础知识的复习资料,以及教学单元章节后的“本章小结”,由课代表负责,领学生们熟读,强化记忆。这样做,一方面,强化复习了基础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学生更有效地集中注意力,为上课铃响之后更快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这种坚持已经半年了,效果还不错。
二、利用课堂最后的五分钟进行动笔训练
每堂生物课的最后五分钟,时间充分时,就进行动笔训练,如绘图训练,细胞结构图、细胞分裂图、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光合作用、呼吸作用、ATP、影响酶活性曲线、遗传图解、DNA分子结构、神经元结构、反射弧结构、突触结构、血糖调节、水平衡调节、体温调节、种群增长曲线、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生态系统的成分关系图解、碳循环及能量流动图解等等,这些都是要求学生要会认会画会分析的内容,学生自己练习的效果并不佳,这样通过统一的强化训练,可以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提高学习的效率。并且老师可以及时的获得反馈信息,有效地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好课上的这五分钟。
三、利用睡前十分钟,熟记知识点
晚间睡前,有时学生会因为学习过晚而不能马上入睡,有时还会引起越想睡而越睡不着,针对这种情况我就要求学生准备一个口袋书,在睡前读一读,因为一个节奏,所以很容易入睡,同时也复习了基础知识。又因为在睡前记忆这些基础知识之后再没有新的信息入脑,所以记忆没有干扰,比较牢,清晨醒来可以再看一眼睡前所背的内容,这样及时巩固,效果非常好。
时间就是这样一点一滴挤出来的,在时间的积累中积累了知识。高三的紧张复习,既紧张又辛苦,我主张学生要玩就玩个痛快,要学就学个专心,我所说的挤时间,不是去占用休息放松的时间,而是把学习中易浪费的点滴时间利用起来,为学习争取更多的时间。学习要有张有弛,该抓紧的时间绝不能让它白白的溜走,也就是要提高学习的效率。
这就是我在今年的高三教学中的反思和尝试,我会继续坚持这种训练方式,并在过程中不断地修正方法,争取更好的训练效果。
高三生物教学工作总结
高三是中学生生物学习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高三生物总复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高考成绩。为了使学生对高三生物总复习有良好的效果,并且顺利度过这一重要的时期,为此我们高三生物备课组在林木清组长带领下对高三生物教学做了详细的计划,注重教学过程,常总结和反思,根据高三各个不同时期使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训练方式。
一、研究高考信息,看准复习方向
怎样着手进行生物总复习,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这是刚刚进入高三的同学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教师在高三生物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对一些信息进行研究,从中领会出潜在的导向作用,看准复习方向,为完成复习任务奠定基础。
1.研究高考生物试题。纵观每年的高考生物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只要根据近几年来全国高考形式,重点研究一下全国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就能发现它们的一些共同特点,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因此开学初我们共同研究了十年高考,把握命题方向及命题特点,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2.关注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变化。与以往教材、课程标准相比较,现在使用的新版教材和课程标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内容的调整,实验比重的加大,知识的传授过程渗透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增加了研究性学习内容和新科技、生物史等阅读材料。很显然,这些变化将体现在高考命题中,熟悉新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这些变化,将有利于把握复习的方向和深难度,有利于增强复习的目的性。
3.熟悉考试说明。考试说明是高考的依据,是生物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尤其是考纲中变化的地方,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不仅如此,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要不断阅读,进一步增强目的性,随时调整复习的方向。
4.合理利用其他资料。除了高考试题、考试说明、教材、课程标准、生物教学基本要求外,获得信息的途径、方法还很多,如各种专业杂志、名校试题、网络信息等。但是,这些资料的使用必须合理,这样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老师自身必须投入题海,然后筛选训练题和资料,备课组内老师资源共享,进度统一,皆以广泛收集信息为主要目的,以免干扰复习、浪费时间。
二、课本为主,练习为辅,教师适当拓展延伸的材料应用。
进入高三生物教学,很容易走进总复习的怪圈:“迷恋”复习资料,陷入“题海”。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收效甚微,效果不佳。对此,高三生物教学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处理好下面几种关系。
1.教材和复习资料的关系。教材是生物总复习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在生物总复习中的抓纲务本就是指复习以考试说明作指导,以教材为主体,通过复习,使中学生物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而复习资料的作用则是为这种目的服务,决不能本末倒置,以复习资料代替教材。我们以《创新设计》作为主要参考书,供整理知识、练习使用,在复习的过程中应随时回归教材,找到知识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不断完善和深化中学生物知识。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在复习下一节之前完成基础知识部分,弄清自己的不足,上课做到有的放失。
2.重视基础和教师拓展更加注重能力的培养。
⑴注重知识体系的重组,形成学科知识网络
由于高三是在高二学习的基础上,对旧知识进行复习,所以高三的课堂教学既要源于教材,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扩展和深化。从往年的高考试题看,试题编制是从新情况、热点向下入手,但考查内容仍是书中的基础知识,即使是综合考试题也是如此,因此,切不可忽视基础知识的教学,要尊纲依本,研究考纲,认真完成本学科内的基本概况、原理的复习,并注重学科内知识的联系,抓住教材知识的主线,加以梳理、归类和整理,并通过一定的组合方式有机组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结构,建立知识网络。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复习,更有助于学科内各知识点之间的迁移和综合。这就是一轮复习的主要任务。
如: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引导学生写出概念图等方法。
在对教材仔细研究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打破原来教材的知识框架,适当调整教材的前后顺序,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可以提高高三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例如,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在教材中分布于第一章和第三章,如果将它们归为“细胞分裂”一节来讲授,重新组合成知识块,以板块为单位突破重点、难点。使前后知识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既避免了复习课中对旧知识的机械回顾带来的枯燥乏味,又使对旧知识的理解、掌握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⑵、摸索有关线索,加强学科内综合
高中生物学研究的是生物的共性,是生命本质的特征。生物体的结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体与环境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体的各种生理都是协调统一的,可见,生物学科内的综合是生物学科本身的特点。将相关的知识通过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合起来,形成生物学知识的结构和体系是高三生物教学的重要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有利于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要在实践中摸索学科内综合的有关线索,加强学科内综合的研究。
根据具体内容,生物学科内综合可以是章节内综合,也可以是跨章节综合,具体的线索如下。
①章节内综合
例如,“细胞”一章中组成原生质的化学成分按一定的方式有机组合,可以体现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细胞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状。细胞内各种结构从功能上看,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协调一致的。一个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物的新陈代谢”一章中的各种代谢的相关性,如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水分矿质元素的吸收和运输、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高等多细胞动物体呼吸的过程等。“遗传和变异”一章中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的各种物质的相关性和各种结构的统一性。“生物与环境”一章中碳元素的循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生态平衡等,各学生综合起来。
②跨章节综合
例如,“细胞”与“生物的新陈代谢”的综合:细胞的完整性是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新陈代谢主要在细胞内进行,细胞内的物质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发生转变,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生物的新陈代谢”与“遗传与变异”的综合:遗传物质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来控制生物的代谢过程和代谢类型。“生物的新陈代谢”与“生物与环境”的综合:物质代谢和物质循环,能量代谢和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成分的代谢类型。“遗传和变异”与“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的综合: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遗传使有利的变异得以积累和发展。“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细胞”的综合:细胞分裂是生殖的细胞基础,无性生殖是通过体细胞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进行的,有性生殖是通过减数分裂进行的。“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生物的新陈代谢”的综合:生殖是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进行的,新陈代谢为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生命活动的调节”的综合:某些激素是生物进行生殖的调节物质,如性激素能促进性腺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激素也是生物发育的重要调节物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遗传和变异”的综合:遗传与变异是通过生殖来体现的,营养生殖是通过有丝分裂产生体细胞的,子代的基因型与亲代相同,故后代能保持亲本的性状,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产生了不同的基因型,子代出现了更大的变异。由于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导致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自由组合,因此,减数分裂是遗传基本规律的细胞学基础。个体发育的遗传基础是核酸,DNA所携带的遗传物质决定个体发育的方向和全过程,个体发育过程就是特定基因有序地活化和表达的过程。“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与“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的综合。
⑶、通过专题教学,培养学科内综合能力
专题教学是培养学科内综合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就高三生物本身的复习教学而言,一般来说,高三第一阶段是按章节理顺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配合经典的题例,将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向纵横方向引申和扩展,第二阶段则可进行专题复习教学。
专题的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的方式。
a体系专题。例如:①生命的物质和结构系统; ②生命的自我更新和调节系统; ③生命的自我复制和进化系统; ④生物与环境系统。
b实验专题。例如: ①对实验操作、原理、程序、现象和结论的分析、归纳、总结;②纠正错误或补充不完整的实验;③设计简单的生物学实验;④对实验、实践中获得的各种信息的分析和解释。c、题型专题。例如:①曲线坐标题解析能力的培养;②图形图表题解题能力的培养;③遗传系谱图鉴别能力的培养;④数据分析和概率计算能力的培养。
d、热点专题。例如:①生态和环境热点(人口资源、环境污染、温室效应、环境保护);②生命科学前沿热点(基因工程、克隆、干细胞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③工农业生产,人类健康热点(转基因食品、酶工程、癌症、艾滋病);④国内大事、世界风云(西部大开发、绿色奥运、贫铀弹、反恐斗争)。
以上专题教学应有主次、轻重之分,各专题之间也不是完全割裂的,不可截然分开。专题教学应以知识体系专题复习为主,带动其他专题复习,重视实验的复习,在最后复习阶段要留有一些时间进行热点问题和题型分类复习。
三、端正心态,培养素质
健康向上、勇于进取、自信自强的积极心态是搞好复习的重要保证,也是高考成功的关键。而积极的心态有赖于平时的不断调整和锤炼。
1.正确对待考试。在高三复习过程中,考试是频繁的。由于受高考一试定终身的负面影响,许多同学对考试成绩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考试本身所起的作用,把平时的每一次考试都是练兵的绝好机会,都能够暴露学生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在后续复习中进行针对性的查漏补缺,总结经验教训,以便学生在高考中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所以既不能因一时失误或遇到困难而气馁,也不能因成绩进步而沾沾自喜。
2.合理安排学习的时间。复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台精密的仪器,决不能超负荷使用,相反地,必须加以维修和保养,这样,它才能经久耐用。因此,我们要动静结合,既要勤奋学习,也要学会放松、休息、锻炼,只有劳逸结合、生活得有规律,才能轻松自如地渡过难关。这就是所谓的一张一弛的文武之道。
3.创设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人的心理和行为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对大多数高三学生来说影响最大的恐怕就是升学压力和竞争压力了,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带来消极影响,这对复习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在生物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从自己的基础和实际出发,扎扎实实地复习;愉快地接纳自己,充分肯定自己的进步,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时弥补;自觉地控制自己,以明确的目标、良好的意志力调节自己,变压力为动力,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
四、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1、我教学经验不足,对教材的把握和知识内容体系的“度”的控制,以及教学进度的掌握均存在一定的缺憾。导致学生基础知识遗忘率高,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也累。,2、由于科目之间时间竞争,练习的训练量还是多了些,否则学生就放弃了本科的作业,基础差的学生多,教学进度总是滞后,要做到段段清,节节过关就显得前宽后紧的局面。
第二篇:高三生物教学反思
高三生物备考方案
针对自己所带的新课改实施下第一届高三毕业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合作、探究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以便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新形势下,我们每位教师都必须思索的现实问题。而在教学中具体实施则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夯实基础,注重学科内的知识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根据高考试题强调以能力立意、加强能力测试,但不是说我们可以忽视和放松基本知识的教学,恰恰相反,生物学的基本概念、规律和原理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离开了知识的积累,能力是很难形成的。
在基础知识的复习中教师要注重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的主体知识,注重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要引导学生及时归纳总结,构建生物学知识的网络体系。在复习课中,不少教师喜欢用括号的形式把知识点的有关内容括起来,认为这就是知识网络,我认为那只是概括了一个知识点的内涵,是某个知识点或某方面知识的具体化而已。要把它扩展为一个知识网,应该是以一个知识点为中心尽量联系与此有关的知识点,并使它们有机地连成一体。例如光合作用是一个知识点,它的内涵包括光合作用的概念、条件、场所、意义和过程、反应式等。把光合作用与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与呼吸作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水分代谢及矿质代谢(从光合作用的原料、酶的组成、ATP的组成等方面看)等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才是一个知识网。这个网还可以进一步扩展与农业生产中作物增产、社会热点问题(如温室效应)等联系起来。
第二:注重改革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重在准备,做到有备而教,教而有思,思而有得。反思教学设计要坚持“以学定教”的精神,就要有较强的预见性。
1、把自己当初学者,能预测学生在学习某一教学内容时,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
2、能设想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这就对教学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思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对象分析。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我反思,才能科学地切合实际地确定教学的起点、深度和广度。②教材分析。首先要通览教材,鸟瞰全局;其次,精读教材,把握重点和难点;再次,泛读教材,多涉猎。这样才能对一些内容进行必要的删减、调换和补充;才能分析教材中呈现的排列顺序能否直接作为教学顺序。在教学重、难点上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有否差异等。如在制定学期教学进度计划时,就把教材中的排列顺序做适当的调整。如“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结合,“减数分裂”再与“遗传的基本规律”结合,选修本的“光合作用”与必修本的“光合作用”结合等。③教学组织,包括提问设计、组织形式,反馈策略。④总体评价。教学特色、教学效果、教学困惑与改进方案。这种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第三:课中反思
1.应该多做练习,这样能迅速把握重点、难点和常考点。
2.每节课都给学生布置一道开放性练习,比如,讲到生物的特征时,就要求学生课后讨论:结合本节知识,人作为生物,具有哪些特征?提高学生的兴趣。
3.每节课讲完后可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把相关重点知识背下来。4.对平时不认真听讲、不做笔记本、不带课本的同学及时补救。可以让他们在放学后留下来抄笔记或课本,或者背课本。
5.想尽办法寻找实物让学生形象地了解知识。比如“做细胞的模型”时,可用月饼盒、硬纸板、玻璃片等等向学生展示实验用具;讲到种子植物时可多带几样种子观察,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我们学的知识就在身边运用。
6.多举例子让学生更明白。比如讲到“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时,课本上是这样举例的: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学生对于“太多”“过多”“十分”“非常”之类的程度词能基本理解,但如果老师在讲课时把这个例子改为:如果适合放牧 1000只羊的草场,你放了2000只将会怎么样?这样学生就加深了理解和记忆。第四:加强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连续几年的高考试题都十分强调考生的实验能力。有的题目是改正错误的实验步骤、有的是要求设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或分析实验现象等。这些题目从方案到结果的分析都是开放的,给学生以更大的思维空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真正是在考能力。它给我们一个导向:教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肯定不行;照着教材的实验设计依样画葫芦做实验也不行。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必须让学生真正弄懂实验原理,弄清实验中每一步设计的科学依据。要让学生掌握整个中学阶段生物学实验所涉及到的一些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如对比实验法、单因子实
验法等。同时应增加一些探索性的、开放性的实验,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动手操作,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教师经常进行换位思考能求得与学生思维上的同步和心理上的共鸣,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从而能扮演好“教”和“学” 的双重角色,达到教学的预期目的。
第三篇:高三生物教学反思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 1
生物学科特点是知识点散乱,不容易形成知识网络,因此,许多高三同学下了很多功夫,成绩却提高不明显,这主要是复习思路不对,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对学生进行复习方法指导。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主要是做好以下几点:
一、按照课程标准,指导学生看书许多同学进入高三总复习后,总是把许多时间用在了做题上,而忽略了看书,这种复习思路是不对的。考试考什么?是考教材,考试内容绝不会脱离书本,脱离课程标准,所以,我们在高三第一轮复习中一定要紧抓住教材,把没弄清楚的基础知识弄清楚,在这个基础上,通过作习题进行检测和查缺补漏。另外,看书容易形成知识的系统性,这是无论做多少题都不可能做到的。因此,对于高三学生,我的要求就是:回归课本。以书为主!做题为辅!
二、指导学生打牢基础,进行全面复习高考既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也注重对能力的考查。而能力离不开知识的载体作用,即能力的形成需要扎实、牢固的基础知识。只有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才有助于能力的提高,才能使你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而在解答综合能力试题时游刃有余。所以我们在作题时不要好高骛远,简单题,基础题要保证得分率,这当然需要基础知识相当地牢固,而牢固的基础则来源于第一轮复习的看书情况。
三、把握主干知识,指导学生形成知识结构主干就是书上的重点内容,打个比方,就好比一本小说的中心内容,如果让你把一本小说缩写一下,这些中心内容当然不能放弃。那么对于书上每一节的主干内容在哪呢,比如书上的`黑体字,书上本节聚焦,就是主干,在我们阅读的时候不能简单地画一下就了事,应该先把它记下来,进而理解,与前后联系,并要学会应用。不但针对每一节,对于全书来说,也有它的主干,也就是考试说明中对知识点要求较高的章节。
四、让学生重视记忆,理解,思考对于生物学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认为生物是文科,背一背就可以了,也有的人认为生物是纯理科的东西,应该以理解为主,这实际上就导致了不同的学习方法,有的人先记忆后理解,理解不了就算了。有的人是先理解后记忆,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记不住就记它个大概,我基本上属于后者。但我不能说前一种是错的,因为各人有各人的学习方法,只能改善,不能强行改变。那么对于生物学科来说,记忆和理解同样重要,也就是说,既要理解也要记忆,因为,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是在大量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和概括出来的,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只有深入理解、融会贯通,抓住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学懂学透,记忆起来才容易,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原理才能容易区分。但有的概念太长,光理解了记不住也不行,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有时记熟练了,也能帮助理解。另外,在理解和记忆的同时,要勤于思考,做到寻根问底,从而加深了理解和记忆。因此,在带领学生进行生物总复习时,对于每个概念我不但学生记住,而且要教会学生怎样对记忆,对就是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
五、弄清知识内在联系,“瞻前顾后”在记住了基本的名词、术语和概念之后,同学们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生物学规律上来了。这时大家要着重理解生物体各种结构、群体之间的联系(因为生物个体或群体都是内部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整体),也就是注意知识体系中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线索。
六、及时归纳、总结在课下,经常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必要的。除了老师在课堂上归纳总结外,在做题时,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和好的思路,以及对知识新的理解,或者是心得体会,最好在笔记本上总结出来,每次在考试前翻看一下,会对你提高生物成绩很有帮助。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 2
1、认真复习基础知识。生物知识能力的考查离不开基础知识,基础不牢,反应迟钝。复习中,把课本梳理一遍,及时解决有疑问的知识点。理解和掌握知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对基本的实验原理、操作、设计有一个比较清楚的思路。
2、系统整理所学知识。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认真分析做过的试卷及练习题,查找试题练习中出现错误的原因。对知识进行网络整理,建立起知识体系,通过比较、归纳、综合、分析等方法再现知识,让知识在大脑中形成联系,进一步督促学生去理解知识,加强审题,提高正确率,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3、精练精讲,注重解题策略。制定解题方案,明确解题思路。考试题目中,容易题、中等题占3/4,较难题仅占1/4,平时练好基本功,作好基本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复习计划,基础好的同学,可做一些综合能力较强的题目,争取拿高分;基础较差的同学,以基本题目的练习为主,保证不丢基本分。领略解题技巧,寻求正确的解题策略。
4、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复习中应时刻关注学习社会、生活热点问题,寻找与生物知识的切入点,掌握好衔接,熟悉情景,在解题的时运用知识原理分析和解决新情景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人类基因组计划、生物芯片、生态农业、以及疯牛病、口蹄疫等。
复习策略:
1、进行小组讨论。通过讨论,绝大多数的学生能迅速地掌握解题方法,并且能较好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
2、布置分层作业。老师在设计作业题时,应遵循“三性”即针对性、量力性和典型性的原则。针对性就是针对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选择那些学生易错而又能突出教学目标的题目;量力性就是作业题的难易度要适中,数量要适宜,估算过学生的努力,在规定时间内尚能完成,做到既不超量也不过少;典型性就是题目要有代表性和层次性,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搞死记硬背。
复习缺陷:
1、复习进度把握不准,速度较慢,导致与外校联考内容不统一,影响学生的成绩,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
2、补缺补差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 3
我通过本堂课复习课的教学,收获还是颇多的。
首先我感到多媒体教学的方便、快捷、容量大,使复习内容能及时、清晰地呈现给学生,并且通过课件中动画及不同颜色字体的设计来突出相关重点知识。
其次,对这堂课在课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认真学习并熟悉了大纲和考纲对这一内容的要求,认真分析了近三年的有关高考题,有争对性地选择了几个高考题用于课堂上的.巩固练习。并且在设计的课件中将考纲对这节内容的要求首先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对这一节的复习目标更明确。
第三,复习中能准确把握重难点知识,通过图形展示、图解归纳,再配合高考题的分析,练习强化,基本上突出并突破了重难点知识。通过练题及时反馈知识。
第四,复习中对前后知识有一定联系,
如通过抗体的合成和分泌过程的练习,将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生物膜等知识联系起来。
第五,整堂课课堂气氛较活跃,能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
但是,这节课也有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本堂课内容可不必设计这样多,像“免疫类调引起的疫病”就可放在第二节课来复习。虽然复习内容设计细,但像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比较内容可不必打在幻灯片上,直接让学生回答,再配以实例练习能区别即可。由于将作息时间搞错,使复习中时间安排不合理,教学速度太快,使学生回忆、思考的时间不足,对基础较差的学生理解掌握知识肯定不足。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多关注学生。在整个复习中,由于时间把握不准,练习多采用了集体回答的形式来检查反馈知识,使学生的过手练习不足。如果能单独让学生回答问题,而且能让不同基础层次的学生来回答有关问题,就能更好地反映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
精选出来的练习题最好注明是哪一年的高考题,这样更能引起学生重视,又能让学生清楚高考题的题型的呈现方式是怎样的,对抗原、抗体、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还可多举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由于这部分知识难度较大,而且与人类生活健康密切相关,又是高考命题的热点,所以在复习中最好设计出与此知识相联系的内容:如单克隆抗体、禽流感等。这样使学生的综合知识能力得到提高。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 4
新课改下的生物教学反思不仅仅是对教学活动一般性的回顾或重复,更应该是教师置身于整体的生物教学情境中,从社会实践、情感价值观层面激发自我意识的觉醒。对新课改下的生物教学反思,我觉得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教学观念的反思。
以前,教师的教育观念往往是在非主动条件下形成的,没有教师的实践反思,往往只是简单的重复或照抄,其效果很不理想。因此,教师应进行新课程理念学习,积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反思,在深层次上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与转变,并以此指导教学实践。
如:“人类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笔者先轻松愉快地说:“同学们,据史学家考证,六千年前,陕西、甘萧一带是个风景优美,充满生机的地方,那里山清水秀,林木参天,遍地绿草如茵,处处鸟语花香”。讲到这儿,学生因受老师情感的感染,内心充满喜悦,那种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热爱之情油然而生。接着心情沉重地说:“由于人们滥伐森林、滥垦草原、围湖造田、环境污染等造成的不良后果,使生态系统受到了破坏,同学们,我们要有环保意识,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讲到这里,师生情感产生共鸣,近而产生共振,教学的效果得到优化。生物新课标不仅对生物知识的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符合实际的要求,同时也对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目标。“培养学生必备的生物素养”是高中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生物观。
二、教学设计的反思。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是否适合,不断思考教学目的、教具准备、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并积极改进,从而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例如学习“应激性”概念时,我先做一个简单的小实验:用黑板擦敲打讲台桌发出声响,结果学生循声观望,这一情景引入后,我分析实验现象,学生很容易得出应激性概念,“声响”是刺激,“观望”是反应,生物对刺激作出反应的现象就是应激性。事实证明,这种教学学生很感兴趣,而且能将抽象内容转化为直观、形象的东西,比一味灌输的效果要好得多。
三、教学方法的反思。
第一、班级授课要面向全体学生、要照顾绝大多数同学,课后不仅要对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辅导,更重要的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记得有人说过“教师对好学生的感情是不需要培养的”,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有意无意地将太多的精力、时间花在成绩好的学生身上,教学、辅导的重心自然向成绩好的学生倾斜,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视为差生,缺乏对他们的鼓励和帮助,好像他们不存在似的,从而造成好的学生越学越好,差的学生越来越差,直接导致整体成绩两级分化。所以,教师要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注意不要让所谓的差生成为被“遗忘的群体”。
第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有充足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体现出学生的主体角色。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改变那种以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的角色,努力成为一个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
第三,教学方式多样化。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为新时代的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教学平台,为“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加墨水”的'传统教学模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老师除了采用对学生提问、分组讨论、要求学生查资料、写小论文等等传统的教学方式之外,还可以适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投影仪、录音录像、多媒体课件,特别是制作复杂生命现象演示动画等视听设备和手段。它除了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视觉上的冲击外,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大量而丰富的感性材料,突破传统教学手段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能将传统教学手段不能表现的许多现象和过程生动地表现出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的反思。
新课标提倡“探究式学习”。体现在加强对学生探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应用知识能力的训练;加强了对学生收集信息能力的要求;知识总量减少并且少而精;增加了生物技术的内容。这种探究式学习模式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有较高研究能力,有丰富的教学设计方案和知识储备,能随时调控学生的学习障碍,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能作出正确的评价。例如,在分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内容时,教材中并没有指明细菌是如何转化的,转化的机制是什么。因此,教师备课时,在指明“该实验设计的原理,成功的关键之处”的基础上,应设计下列探究问题:R型菌转化为S型菌,是R型菌使被“杀死”的S型菌复活了,还是被“杀死”的S型菌中存在某种活性物质使得R型菌转变成S型菌呢如果是后者,该活性物质又是什么呢该活性物质又是如何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呢教师在备课分析教材时,只有把这些探究问题设计出来,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运筹帷幄。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 5
经过高中两年的用心准备,高考已经结束。6月9日昌平区全体高三教师齐聚进校参加“高考”,我认为目的有三:1、认识高考试题、2、体验学生的感受3、透过亲自做题,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成败。
今年高考试题具有以下特点:(1)各科试卷整体平稳,在试卷结构、题目数量、题型和赋分比例等方面和考试说明持续高度一致,没有出现超纲现象,没有出现科学性和政治性问题。首次依据新教材命题,在严格遵循新教材和新考试大纲的基础上,三科命题顺利实现了“平稳过渡,稳中求变”。(2)各科试题平和,难度适中,注重基础,突出潜力,导向正确,区分度好(3)试题更加贴近生活实际,时代感强,北京特色逐渐显现,对于今后中学的教学、教研工作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理综生物试题也基本具有以上特点。前三个选取题比较基本,只要认真复习,都能够做对,第四、五题难度加大,需要考生具有必须的分析、推理潜力。有关蜜蜂的试题综合性强,考到了生物间的关系,性别决定、动物的行为类型、遗传的基本规律等。不育逐级设问,难度逐级增大。我个人认为“蜜蜂”这个“实验”材料选取得不够好,一是学生对它不太熟悉,另外它是分为“工蜂”(雌性,受精卵发育成,不育)、“蜂王”(雌性,受精卵发育成,可育)、“雄峰”(雄性,未受精卵发育成),这个物种具有特殊性。还有它的“卫生型”和“非卫生型”只有“工蜂”才表现出来,“蜂王”和“雄峰”就应不能够称为“卫生型”和“非卫生型”,题中的遗传图谱给出“卫生型”和“非卫生型”容易误导考生这一对相对性状,当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贴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可巧由于雄峰“来源”特殊,测交后代同样表现出四种类型。海淀区20xx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的48题与这道题十分相似,但是,题干中提示了“半卫生型”,避免了以上的误导。由于海淀考生可能都做过这道题,虽然在互联网上也能够找到这道题,但是作为北京市的高考题出现,显然这道题对全市其他区县的考生是不太公平的,要是纯属偶然的话,全市其他区县的考生
是运气差。最后的一道题是关于微生物的,个别问(如接种方法:平板画线)有些刁钻,大学本科四年,微生物接种、培养肯定做过若干次,但是我在做题时没有答出来,我估计考生能答出来的就应微乎其微,但是它的出现可能会促使各个中学把无菌室建立起来,让学生不再“纸上谈兵”,我估计即使学生动手操作,也不必须能答对。
透过自己“参加高考”,我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反思如下:
一、要认真理解生物学的各个概念、定律。看书解决不了问题,实际上学生们对概念的要点一般都是清楚的,对概念还需要理解,要下功夫研究理解,不要搞题海。学生做题里面的错误一般都是概念的理解错误,或者理解错了,或者概念模糊,这样造成的错误是超多的,而且这些错误如果不去发现,不去真正的`搞懂它,你会错很多次,而自己还不明白怎样错的,所以要弄清楚概念,要把概念搞清楚,错了一道题,要明白到底错在什么地方?是概念哪些地方理解的不到位,只有经过这样艰苦的思索的过程,才能有所提高。没有反复思考,对概念的理解就深入不进去。不要匆匆忙忙做题,对于典型的题目,过去高考代表性的题目要很好的思考,看看应用哪个概念以及规律?怎样用?只有这样才能把概念搞清楚。
二、高三复习阶段切忌脱离课本,利用超多的参考书和练习册。教科书是最精练和全面的,对它要读熟、吃透。例如,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必须是所有生物教师都复习的:四个阶段,各个阶段的好处,与生物群落“J”型增长的区别等,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考它的纵坐标的含义是什么。我做完高考题后再看答案,心想这下可完了,在复习过程中这点我没有强调让学生看书。结果印证了我的想法:抽查了昌平区六百多份试卷,此空无一人得分,几乎所有的考生都答成了“微生物的种群数量”,而无一人答“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对数”。由此能够看出:人们的思维容易构成必须的“定式”,把高考考过的资料全都当作重点;教师的复习导向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太深刻了。提高做题的质量,要养成良好的做题的习惯。往往作题,做了成百上千道题,如果没有真正的领悟到自然科学的概念,再做类似的题仍然是错的。所以,我想我们如何,就是做题的时候,既要认真的审题,读题,把读题审题要做好,个性是信息题,有一些题目带给了信息,我们首先要看懂这道题,从中获得一些解题的信息,从这切入,然后再进行先定性分析再进行定量分析,再看看适应哪些原理,这样提高做题的效率,获得良好的效果。
三、精选精练,不搞题海战术。有的学生手里有超多的参考书,好的教学辅导书一本足够,练习册一本足够。高三的时间很紧,要做的题太多,把所有的高考题都做一遍是不可能、不现实的,做题之前必须精选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的题型或资料,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每次考试后有的学生就急于明白答案,把正确答案记在卷子相应的位置就完事大吉了。其实重要的是要知其然,发、更要知其所以然。此刻理综考试,强调考的是用知识,用的是潜力,而不是死记硬背,要把知识活学活用,才能解好这个题。考完试后讲评很重要,要让学生分析自己做的题的对错在什么地方,把知识点深挖、吃透。不能简单的归于马虎或者粗心大意,根本的问题还是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的不够。在高考前,学生做过的试卷就是复习重点,尤其是以前做错的题,不就应羞于拿出来,实际是学生积累的一笔财富。四、重点突出,全面复习,不能“押宝”。有人说做历年的高考题,能预测高考的出题方向。高考资料显然是主要考主干知识,但不可能避免个别偏题、怪题,涉及细枝末节的知识点。复习要把握复习主干知识,但不能忽略小节。猜测或给学生猜测考哪部分资料是不可取的。高考年年考实验题,但是考的知识点,考的方式、角度是不同的复习务必全面。
从实验的目的、原理、实验材料、处理、观察记录结果、现象分析、得出结论都要认真分析。
五、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有些教师盲目地拿着答案来对,凡是跟“答案”一样的就算对,不一样就算错。实际不管是老教师还是新教师,把题拿给学生之前,最好自己先认真做一下,多听听学生的“答案”,有无道理,是否恰当,有没有新意。学生的思维活跃、创造力强,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就应多鼓励学生、欣赏学生。这样才能教学相长,是教师自己得到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深刻体会高考,反思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 6
进入高三复习,学习时间越来越紧,学生总在喊时间不够用,但细细观察,在他们的“紧张复习”过程中,有很多的点滴时间可以利用起来,但现实中却在学生的不知不觉中消消浪费掉了,如上课前的五分钟,好多同学还在一如既往地闲聊,从而导致上课后的前五分钟不能很好的集中精力,在快下课的前五分钟,特别是自习课,下课前的五分钟,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会分散精力,期盼着下课,这一堂课下来,能够利用起来的而让学生浪费掉的时间就差不多有十五分钟,一天下来,就浪费了近两个小时,一年下来,浪费的时间就多得很可怕了。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学中采取了“强制措施”,“强制”学生利用好这些点滴时间,为高三的`复习争取更多的时间。
一、利用课前三到五分钟,熟读基础知识点
每堂生物课课前预备铃响之后,针对学生不能马上进入学习准备状态,我就给学生准确了基础知识的复习资料,以及教学单元章节后的“本章小结”,由课代表负责,领学生们熟读,强化记忆。这样做,一方面,强化复习了基础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学生更有效地集中注意力,为上课铃响之后更快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这种坚持已经半年了,效果还不错。
二、利用课堂最后的五分钟进行动笔训练
每堂生物课的最后五分钟,时间充分时,就进行动笔训练,如绘图训练,细胞结构图、细胞分裂图、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光合作用、呼吸作用、ATP、影响酶活性曲线、遗传图解、DNA分子结构、神经元结构、反射弧结构、突触结构、血糖调节、水平衡调节、体温调节、种群增长曲线、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生态系统的成分关系图解、碳循环及能量流动图解等等,这些都是要求学生要会认会画会分析的内容,学生自己练习的效果并不佳,这样通过统一的强化训练,可以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提高学习的效率。并且老师可以及时的获得反馈信息,有效地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好课上的这五分钟。
三、利用睡前十分钟,熟记知识点
晚间睡前,有时学生会因为学习过晚而不能马上入睡,有时还会引起越想睡而越睡不着,针对这种情况我就要求学生准备一个口袋书,在睡前读一读,因为一个节奏,所以很容易入睡,同时也复习了基础知识。又因为在睡前记忆这些基础知识之后再没有新的信息入脑,所以记忆没有干扰,比较牢,清晨醒来可以再看一眼睡前所背的内容,这样及时巩固,效果非常好。
时间就是这样一点一滴挤出来的,在时间的积累中积累了知识。高三的紧张复习,既紧张又辛苦,我主张学生要玩就玩个痛快,要学就学个专心,我所说的挤时间,不是去占用休息放松的时间,而是把学习中易浪费的点滴时间利用起来,为学习争取更多的时间。学习要有张有弛,该抓紧的时间绝不能让它白白的溜走,也就是要提高学习的效率。
这就是我在今年的高三教学中的反思和尝试,我会继续坚持这种训练方式,并在过程中不断地修正方法,争取更好的训练效果。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 7
20xx—20xx学我在高三A组担任高三(2)班、(3)班和(5)班的生物课教学任务。并担任学科组长的工作。高三的学生面临高考,全面复习是高三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经过一年的努力和付出,现将复习情况总结如下:
1.复习时以“教材”为本、夯实基础
夯实基础是提高综合能力的前提,没有扎实深厚的基础知识,解题效率、综合能力就不可能提高的提高。我们的复习以“教材”为本,以不脱离教材为原则。复习每一个知识点,我们都是有目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多角度多层次的发问和引导思考分析,然后跟上典型题目的练习,通过典型题目来训练和巩固,加深记忆。以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灵活运用并能成功迁移的能力。不搞题海战术,不追求学科间的综合,步步夯实教材基础知识。从20xx年的北京的理综生物题来看,考试内容紧扣教材,注重基础,没有偏题、怪题,基础性强,学生感觉难度降低。因此,可以说我们的复习方向是正确的。
2.整个复习过程中要构建完整知识体系
简单重复式的复习,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复习过程中要努力进行创新。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解把握基础知识是点,构建知识体系,是贯穿整个复习中的主线。我们以每节考点知识为起点或平台,联系穿插相关章节内容,使知识结构合理化,让学生在消化记忆中构建知识框架,这种通过教师的引导,由个人融会各章节内容而完成的知识网络,便于迅速准确提取信息、处理信息,科学的解决问题。
3.严格把关、精选习题
复习时我们也选用了复习资料,但在每做一节练习时,我们之前都要经过认真挑选排除一些所谓的原创题、试题严重超教材,甚至有科学性错误的题。每一次检测,我们也要经过严格挑选,保证每次考试的质量,同时也保证了知识覆盖面的广度。北京理综生物试题中知识点的分布及所占分数如下表:
题号考查知识点所占分值所占比例1生物工程68.3%2光合作用68.3%3微生物的代谢68.3%4DNA复制、细胞分裂68.3%29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微生物的代谢类型1216.6%30遗传变异1825%31人体的物质代谢及调节1825%可以看出试题全部考查的是考试说明中的主干知识,同时也说明复习过程中我们挑选习题的做法是正确的。
4.重视实验与探究能力的培养。
生物学的知识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得出或通过实验得到实证的。基础实验的复习一方面要求理解所学实验、实习的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另一方面要能将这些实验、实习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复习时我们加强学生对实验的基本思想、方法以及实验题的解题技能、技巧的形成训练。要求学生掌握实验与探究的基本方法以及解答实验类试题的基本技能。试题最后一道题给出了:“从突变植株中获得了高蛋白显性纯合体,为验证该性状是否有一对基因控制,请设计实验方案”。该实验设计题非常新颖,可以考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并理解了基因的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同时还考察两对基因控制一对性状的特殊现象,学生需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得高分。
今后高三的复习工作,我会依然本着这几点原则努力的做好高三的复习教学。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 8
高中生物新教材充满着时代气息,充分体现了教育改革的新成果。新教材在吸纳原有教材优点的基础上,更尊重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更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新进展;更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新教材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开发学生潜能为目的的新方向。高中生物实施新课程教学,要转换教学方式,贯彻现代教育思想,建立起体现师生交流互动,学生探究学习的新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学生终身学习的发展奠定基础。
1、挖掘新教材图文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高中生物新教材每章首页图文并茂、诗情画意,引言发人深省。新教材以优美的画面、名人名言或对生命活动的生动描述,为教师开展直观教学,引导学生领略生命科学的魅力,调动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创造了良好条件。例如,“走进细胞”这一章引用了美国细胞生物学家威尔逊的话:“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一节,绘制了蚱蜢与绿叶的画面,编者附上一段生动活泼的文字描述:“新叶伸向和煦的阳光,蚱蜢觊觎绿叶的芬芳。他们为生存而获取能量,能量在细胞里流转激荡”。别开生面,内涵丰富的图文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欣赏优美图文的基础上,要认真思考领悟其中丰富的内涵,让他们钦佩于科学家睿智的思想和献身科学造福人类的崇高品格,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揭开生命科学神秘的面纱,从而在内心喷发出主动要求学习和探索生命科学的强烈欲望和动机。
2、充分利用教材设置的各种栏目创设问题情境
新教材与老教材相比较,最大的一个改变就是增加了许多提供学生思考的问题,在每一节里都设置了诸如“问题探讨”、“本节聚焦”和“思考与讨论”等栏目。这些栏目的设置与安排,不仅为学生更好地独立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主体性起到启发和提示的作用,也为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创设问题情景提供了素材。教师应把学习的自主权交回到学生手上,课堂教学要安排充足的时间组织学生思考和讨论,要让学生知道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应该达到的目标。因此,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利用教材设置的这些栏目蕴含的信息,巧妙地设计问题,精心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例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节中的“问题探讨”栏目提出“你是怎样区分气泡和细胞的?光学显微镜下能看见细胞膜吗?”点出学生原有知识中的疑惑,将学生的思维带回到曾经学过的有关细胞知识中,激起学生对有关细胞膜问题的思考。借此,笔者取一个鸡蛋并打破置于培养皿中,并指导学生观察,告诉学生“卵黄是鸡的卵细胞,卵黄膜是卵细胞的细胞膜”。接着根据:“科学家用电子显微镜清晰地观察到细胞膜之前,已经能够确定细胞膜的存在了”,启发学生推测,科学家是怎样确定细胞膜存在的。这种问题情景的设置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大胆推测、讨论,甚至争论,为进一步探究细胞膜的学习打开兴趣之门。
3、开发教材蕴含的合作学习因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教材设置了“技能训练”的栏目以及提供的`“资料分析”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处于积极状态。笔者分析了这些栏目的信息,大多提示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来完成教学为佳。因此,课堂教学以合作学习小组(3-4人)为单位,组织指导学生讨论,相互帮助,解决自学过程中碰到的疑难。教师解疑,有时则向其他小组的学生“请教”,由愿作“导师”的学生解疑答难,教师则当“旁听生”。学生可以畅所欲言,给学生足够自由的空间和活动的机会,师生平等、宽松舒畅的小组合作学习,把课堂变为“师生共同交流信息和切磋学问的论坛”。笔者也曾惊喜地发现,在小组合作学习和交流中,有些学生的发言表现其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经常性开展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必然会强化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有列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利用新教材编排的探究实验开展探究式学习
新教材突出了生物学科的特点,根据新课程理念,针对学生实际,安排设置了探究实验,如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等。其目的是要求教师执行教学时切实贯彻探究性学习理念,让学生在探究实验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的同时,学会开展生物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高中生物新课程教材图文并茂,迎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内涵丰富,适合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应用;多种栏目设置,有利于教师组织开展探究学习和学生进行自主、主动学习。生物学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通过挖掘教材的丰富内涵,以问题为契机,精心设计,释疑解惑,帮助学生完成探究活动,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 9
今年高考试题具有以下特点:(1)各科试卷整体平稳,在试卷结构、题目数量、题型和赋分比例等方面和考试说明保持高度一致,没有出现超纲现象,没有出现科学性和政治性问题。首次依据新教材命题,在严格遵循新教材和新考试大纲的基础上,三科命题顺利实现了“平稳过渡,稳中求变”。(2)各科试题平和,难度适中,注重基础,突出能力,导向正确,区分度好(3)试题更加贴近生活实际,时代感强,北京特色逐渐显现,对于今后中学的教学、教研工作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理综生物试题也基本具有以上特点。前三个选择题比较基本,只要认真复习,都可以做对,第四、五题难度加大,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有关蜜蜂的试题综合性强,考到了生物间的关系,性别决定、动物的行为类型、遗传的基本规律等。不育逐级设问,难度逐级增大。我个人认为“蜜蜂”这个“实验”材料选择得不够好,一是学生对它不太熟悉,另外它是分为“工蜂”(雌性,受精卵发育成,不育)、“蜂王”(雌性,受精卵发育成,可育)、“雄峰”(雄性,未受精卵发育成),这个物种具有特殊性。还有它的“卫生型”和“非卫生型”只有“工蜂”才表现出来,“蜂王”和“雄峰”应该不可以称为“卫生型”和“非卫生型”,题中的遗传图谱给出“卫生型”和“非卫生型”容易误导考生这一对相对性状,当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可巧由于雄峰“来源”特殊,测交后代同样表现出四种类型。海淀区20xx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的48题与这道题十分相似,但是,题干中提示了“半卫生型”,避免了以上的误导。由于海淀考生可能都做过这道题,虽然在互联网上也可以找到这道题,但是作为北京市的高考题出现,显然这道题对全市其他区县的考生是不太公平的,要是纯属偶然的话,全市其他区县的考生是运气差。最后的一道题是关于微生物的,个别问(如接种方法:平板画线)有些刁钻,大学本科四年,微生物接种、培养肯定做过若干次,但是我在做题时没有答出来,我估计考生能答出来的应该微乎其微,但是它的出现可能会促使各个中学把无菌室建立起来,让学生不再“纸上谈兵”,我估计即使学生动手操作,也不一定能答对。
通过自己“参加高考”,我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反思如下:
一、要认真理解生物学的各个概念、定律。看书解决不了问题,实际上学生们对概念的要点一般都是清楚的,对概念还需要理解,要下功夫研究理解,不要搞题海。学生做题里面的错误一般都是概念的理解错误,或者理解错了,或者概念模糊,这样造成的错误是大量的,而且这些错误如果不去发现,不去真正的搞懂它,你会错很多次,而自己还不知道怎么错的,所以要弄清楚概念,要把概念搞清楚,错了一道题,要知道到底错在什么地方?是概念哪些地方理解的不到位,只有经过这样艰苦的思索的过程,才能有所提高。没有反复思考,对概念的理解就深入不进去。不要匆匆忙忙做题,对于典型的题目,过去高考代表性的题目要很好的思考,看看应用哪个概念以及规律?怎么用?只有这样才能把概念搞清楚。
二、高三复习阶段切忌脱离课本,利用大量的参考书和练习册。教科书是最精练和全面的,对它要读熟、吃透。例如,微生物的生长曲线一定是所有生物教师都复习的:四个阶段,各个阶段的意义,与生物群落“J”型增长的区别等,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考它的纵坐标的含义是什么。我做完高考题后再看答案,心想这下可完了,在复习过程中这点我没有强调让学生看书。结果印证了我的想法:抽查了昌平区六百多份试卷,此空无一人得分,几乎所有的考生都答成了微生物。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 10
一、获得的教学经验
1. 放慢速度,注重基础,以旧代新,建立知识体系。
高三第一学期的教学任务主要是复习三册书,但是高三的内容是在高一,二知识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的一些深入的应用,从高考的最终任务出发,最好方法就是以旧代新,先复习,逐步深入,再引出新知识,这样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此外还应注意,现在的学生,初中学习的生物知识所剩无几,高中课本对这些知识的涉及也很少,但是高考对知识的考查非常全面,复习时应有目的的把一些重要的初中知识整合到高中所学得知识中,帮助学生全面的复习。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习兴趣,降低教学难度。
由于高三复习需要学生记忆的知识比较多,内容相对比较抽象,课堂教学中要把握住运用多媒体的过程,我针对教学的内容查阅了大量的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按照自己的教学意图修改后,运用于课堂教学,例如框图,表格,图片,录像等媒体方式,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形象直观的呈现出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同时也节省了课堂写板书的时间。
3.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关注生物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
近几年来,生物高考愈发注重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如人类基因组计划、克隆、基因工程、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等。对于理论联系实际的考察也逐渐增多,例如:无土栽培与植物的矿质代谢、癌变与生物的变异、环境与生态学知识、光合作用与粮食增产等等。所以要求我们引导学生去关心跟生物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并且学会将学到的生物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
4.加强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连续几年的高考试题都十分强调考生的实验能力。有的题目是改正错误的实验步骤、有的是要求设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或分析实验现象等。这些题目从方案到结果的分析都是开放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真正是在考能力。教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肯定不行;照着教材的实验设计依样画葫芦做实验也不行。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必须让学生真正弄懂实验原理,弄清实验中每一步设计的科学依据。要让学生掌握整个中学阶段生物学实验所涉及到的一些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如对比实验法、单因子实验法等。同时应增加一些探索性的、开放性的实验,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动手操作,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二、教学中做得不到为的地方
1.精简习题
精选精练,不搞题海战术。有的学生手里有大量的参考书,好的教学辅导书一本足够,练习册一本足够。高三的时间很紧,要做的题太多,把所有的高考题都做一遍是不可能、不现实的,做题之前一定精选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的题型或内容,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每次考试后有的学生就急于知道答案,把正确答案记在卷子相应的位置就完事大吉了。其实重要的是要知其然,发、更要知其所以然。现在的考试,强调考的是用知识,用的是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要把知识活学活用,才能解好这个题。考完试后讲评很重要,要让学生分析自己做的题的'对错在什么地方,把知识点深挖、吃透。不能简单的归于马虎或者粗心大意,根本的问题还是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的不够。
重点突出,全面复习,不能“押宝”。有人说做历年的高考题,能预测高考的出题方向。高考内容显然是主要考主干知识,但不可能避免个别偏题、怪题,涉及细枝末节的知识点。复习要把握复习主干知识,但不能忽略小节。猜测或给学生猜测考哪部分内容是不可取的。高考年年考实验题,但是考的知识点,考的方式、角度是不同的复习必须全面。从实验的目的、原理、实验材料、处理、观察记录结果、现象分析、得出结论都要认真分析。
布置给学生的练习一定要精简,不能图多,否则学生做了很多题,任务重,却抓不住重点,效果反而不好。精选习题就需要老师去做很多题,并且细致的整理,归类。例如有针对性的找出不同的难度的题目适合学生在不同的时期去练习,某一类型的题不图做得多,弄懂综合的一道题,一系列题目都可以掌握。
2.鼓励学生多讨论,多思考,培养分析能力
教学中不能只顾自己讲解,一味的讲授式,使学生长期的只是被动的接受,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更多的应该让学生主动的思考,并且去交流讨论,找到自己的问题,带着问题去理解老师的讲解,同时一些简单的问题,同学讨论就可解决,老师不必题题讲解,耽误课堂时间。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有些教师盲目地拿着答案来对,凡是跟“答案”一样的就算对,不一样就算错。实际不管是老教师还是新教师,把题拿给学生之前,最好自己先认真做一下,多听听学生的“答案”,有无道理,是否恰当,有没有新意。学生的思维活跃、创造力强,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应该多鼓励学生、欣赏学生。这样才能教学相长,是教师自己得到提高。
三、教学中需要加强的方面
1.强调审题的重要性
高考中非选择题所占比重比较大,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就是,自己的答案和正确答案偏差较大,但是并不知道如此答题的原因。做再多的题,仍然不会思考。原因在于学生不会审题,针对这个问题,平时练习中,注重训练学生在题目中划出关键词,找出考察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思考,并写出分析后的答案,使学生找到答案唯一的原因。
2.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
高考试题虽然难度大,对能力要求高,但是考察的方向依然是注重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没有知识的积累,能力是很难形成的,所以教学中仍然要注重落实基础知识。高三下学期我们要做大量的练习,讲评试卷的环节非常重要,我再讲题的时候,不是在讲某一道题为什么选A,更多的是,利用每一道题的4个选项,将所涉及到的所有知识点,不厌其烦的带着大家重复,去复习,为的就是让学生对于反复去熟悉这些基本知识,熟悉的基础上才能灵活运用。
3.训练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高三一学年,练习模拟题非常多,如果只是机械的做题,讲题,题目越做越多,错题越来越多,做过的再做也仍然出错,学生感觉收获并不大。这样就需要老师教会学生对做过的习题有目的的归纳总结,例如:针对考试说明,找出高考考察的知识点,把比较重要的几套题目分别进行整理。同一个知识点,可以考察的方法很多,可以正向推理,也可以逆向思考,放在一起进行归纳总结,难点就更容易突破,学生印象也比较深刻,总结的资料也有利于后边的复习。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 11
这周学校组织了“高三复习引路课”,我准备了一节《生物体内的蛋白质》专题复习课。在备课、讲课过程中进行了探索、实践,让我感受到了很多,现将这一过程总结如下。
一、备课反思
高三复习课综合性强,我是第一次讲复习课公开课,对于我来说有很大难度,也是一次挑战和学习机会。在准备中,我是以考纲和近几年的考试题为指导思想,同时结合了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设计这节课。在设计时,通过图片引课,引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引出这节课,先介绍这节课在高考中的地位及趋势,然后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进行讲解。这样设计较为合理,重难点突出,内容精练,习题有代表性。不足之处,幻灯片有些颜色对比不强烈,学生看不清楚。
二、授课过程反思
1、优点
语言简洁,注重语言联系性和准确性,注重了知识衔接过度,语速也达到了自己设计的要求,内容讲解有条理。注重基础、注重方法归纳、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2、缺点和不足
师生互动不够,没有更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于教材的重要性,应更好的引领学生阅读教材。过分注重课堂完整性,课件设计上有的字体较小,影响学生听课。
三、课后反思
信息技术在备课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在讲课过程中也起了很大辅助作用。自己应该多掌握一些制作课件的知识,基于考纲和近年来的高考题指导和导向作用,应更多研究考纲和近年高考题。
虽然参加工作几年了,但在教学上仍然是新教师,尤其是复习课,设计和教学更应该做充分准备,多向专家和同学科其他教师请教学习。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 12
本学期我担任高三49-52班生物课,作为毕业班的教师,我继续努力钻研新课程标准和高考考纲,深入研究教法,根据学情不断调整教学思路。现对本学年教学工作作出以下总结:
一、研究高考信息,看准复习方向
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理科综合《考试说明》
首先是明确“考纲”与课本之间的关系,把握好复习内容和方向。理科综合的高考命题强调知识与能力并重,以知识为载体,更加注重能力的考查。复习过程中,要重视引导学生抓住主干知识,找出基本知识点和考点,构建知识网络,合理分散难点,强化知识重点,重视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
2、研究高考生物试题。纵观近几年的高考生物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把握高考命题方向及命题特点,更好的指导教学。
二、课堂教学中注重能力的培养
1、切实抓好基础知识的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前后相关的内容整合在一起。如将选修本中细胞工程一章内容整合到细胞专题中;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合并为细胞增殖专题。可以使得学生对旧知识的理解、掌握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结构。
2、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通过精选往年高考经典试题做为例题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自主地将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例题的分析应以指导思维方法为主,使学生学会同类型的题目的解题方法、突破点,从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3、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高考试卷中要求用科学的语言表达的占很大一部分,且失分主要也在这方面。所以,平时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用语一定要反复琢磨,还要多给学生锻炼的机会,通过反复训练使他们学会用书本上的`基本概念或标准的生物学术语来精确表达;课后精选习题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夯实基础,注重学科内的知识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20xx年高考全国卷生物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如第3题考查了光合作用中光照强弱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第5题考查了与免疫相关的内容,非选择题的31题考察脂肪酶的本质、活性相关内容,32题考查了与生态相关的内容等,都围绕高中生物核心知识及实验进行展开考查,而每年评卷都反映出学生的基础知识并不牢固,对基础知识的教学绝不能掉以轻心。
在基础知识的复习中我们要注重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的主体知识,注重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要引导学生及时归纳总结,构建生物学知识的网络体系。例如光合作用是一个知识点,它的内涵包括光合作用的概念、条件、场所、意义和过程、反应式等。把光合作用与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与呼吸作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水分代谢及矿质代谢(从光合作用的原料、酶的组成、ATP的组成等方面看)等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才是一个知识网。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要达到精确、精巧、精炼,同化为自己的东西。
四、根据特定的学情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利用教材,精心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高中生物虽然抽象但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生物题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生物学习的重要性。
3、开展讨论与互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合作精神。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互评中学习,在讨论中思维,在讨论中探索,在讨论中提高。
每次模拟考以后,根据模拟卷的特点和学生卷面的解答情况,认真进行分析总结,及时调整复习策略,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
五、积极落实新课改理念,活跃课堂
认真落实“两案七环节”的教学模式,营造高效课堂,课前通过对学生做的学案、作业批改,发现学生哪些知识还存在盲点、疑点,哪些重点知识还需要进一步通过课堂练习加强巩固,进而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备课,针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设置成一系列的小问题加以引导提问,使学生更好的把握知识,对于重点知识通过课堂练习进一步加以巩固,课堂上学生讲解为主,教师进一步加以补充归纳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活跃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提高课堂效率。
六、努力做好“推拉生”帮扶工作和全员无缝隙管理工作
在我们的学生中,总有一些学生存在偏科现象,如我们49班的耿志旭同学,英语很好,在班里经常第一名,而他的数学、理综不太好,严重影响他的整体成绩的提高,对于像他这样的学生,我们各科老师分包到人,确定为自己需要重点帮扶的“推拉生”,我们重点是课上多提问,课下找他们做一些课上刚讲过的一些习题,督促他们的学习,周考完后,及时找他们了解做题得失,分析以后的努力方向,其中有的同学学习成绩有较大提升,偏科现象明显减弱。
还有一些学生,如我们52班的盖胜文同学,学习较好,但心理素质不过硬,成绩忽上忽下,不够稳定,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周考、模拟考试之后,及时找他们了解做题得失,极力赞扬他们做的好的方面,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即使没考好,也不能打击他们,分析失误的地方,明确下一步的努力方向,激励他们不断完善自我、肯定自我、超越自我。
七、积极参加听课研讨,取长补短。
积极听学校组织的教师的公开课,听完课后,我们专门针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
及每个章节难点还有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等进行认真交流探讨,我们互相交换意见,对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改进进行讨论,取长补短。这样坚持下来,效果还是比较好,使得自身的教学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八、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下学期工作设想
由于教学经验不足,对教材的把握和知识内容体系的“度”的控制,以及教学进度的掌握均存在一定的缺憾。导致学生基础知识遗忘率高,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也累。对于理综的做题技巧指导还应再多些,学生对于物理、化学、生物单独考时做的较好,但综合到一起学生的时间分配上,做题策略上仍把握不太好。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应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的指导。进一步深化课改,认真落实好“两案七环节”的教学模式,营造高效课堂,使学生学的更轻松,更愉悦,使自己的教学能力进一步提高。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 13
在一轮复习中,因为学生对所复习的内容是熟悉的,其主动求知的欲望得不到充分的调动,复习效率往往一般。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无论是提升学生高考成绩出发,还是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我们教师都应该积极思考,探索创新高三一轮复习课的教学方式,在不断反思中,我摸索总结出一个“创设问题”为主线,实现学生高效复习的做法。
第一轮复习是把各种原来的已经教给了学生,而现在可能被遗忘的东西重新唤醒并加深理解,其中存在一个个体差异的问题,即可能这个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是熟悉的,也可能那个学生对那方面的知识是熟悉的'。如果平铺直叙的课堂很难让每一个学生提高兴趣,参与课堂教学。但如果设置不同的问题,就相当于带着学生再看相同的风景时,看的方式改变了,看的顺序改变了,看的深度改变了,学生的态度就不同了。
在围绕教师所提的问题积极思考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及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能得到提高,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因为设置的问题跨度大,从简单到复杂,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提高各层次学生的兴趣,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推动一轮复习的课堂教学的进程,实现一轮复习的目标。
例如在复习“生长素的发现”一节时,可以设置如下问题:“为什么说单侧光引起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怎样证明胚芽鞘的尖端是感光部位呢?”“胚芽鞘具体生长的部位怎样确定呢?”“为什么胚芽鞘向光侧比背光生长的快些呢?”“胚芽鞘尖端产生的促进生长的是一种化学物质吗?”“为什么取名为生长素呢?”“生长素从什么部位产生又运往哪些部位怎么运输到的呢”“生长素和植物激素是什么关系”通过这些分层次的问题串,让学生回顾课本中的生长素发现的科学史,运用这样的顺序再次从科学家当年的方法来探索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掌握和理解生长素的产生,运输等相关知识。
要用问题串,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最大的难处是如何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设置有价值的问题。一般而言,这些问题应当在“运用问题、分析问题、综合问题或评价问题”的层次,要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对问题的问答,学生需要在脑海里迅速地检索与问题相关的知识,对这些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得出新的结论,同时要求我们教师不断给予指导,提示和帮助。
教师在复习过程中可以利用以下几点创设问题情境⑴通过演示实验的方式创设问题情境;⑵通过科学史中事实的叙述来设置问题的情境;⑶借助于各种模型或构建模型,显示与学生的日常经验,已有知识发生矛盾的事实,从而形成问题情境;⑷通过学生的错误创设问题情境;⑸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提出假设、检验假设,激发矛盾、产生问题情境;⑹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现象自身的矛盾,从而产生问题情境;⑺通过将问题“变形”创设问题情境;⑻通过“开放式“问题创设问题情境,等等。
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保证所设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带到一种与问题相关的情境中去,进行有效的复习。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 14
经过一轮复习,二轮复习也近尾声。在复习中一直思考复习课效率的问题,感觉常见问题主要是:学生做题有思路,但不知如何表达。学生对知识有印象,但对知识的记忆是模糊的,不准确的。针对以上问题我尝试了一些复习课做法,与大家分享一下。
1、将口头提问转变成笔头填空
把以前复习课“灌输式”的教学为主,转变为以学生自己“回忆式”的学习为主。就是先引导学生自己回忆已学知识,然后根据回忆情况再重点讲述。在实施中结合填空式的学习案效果比较好。这样加深学生印象,比较来看比学生口头回答记忆深刻,同时对专业术语的记忆也深刻,为书写时表达意思积累了词汇。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
2、讲评课上让学生多讲,多问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学习效果好坏的决定因素,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替代学生学习。因此在讲评课上,把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先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让其他同学给予解答,最后教师再总结。对于学生没有找出的易错点,教师再点出,可以用问题式的方法提出,比如这样说:“好,同学们你们的`问题解决了,我还有一个疑问A项中的”这样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给学生提供适宜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分析
在考试中试题与学生的关系其实就是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关系,因此高中生物复习教学中,提高课堂效益的重要途径在于给学生提供锻炼解决问题的机会和方法。根据考纲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设计一些有思维价值和探究价值的问题,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应具备启发性和探究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一定让学生形成文字。
4、绘制概念图理清知识网络关系
利用概念图可以充分激发我们使用大脑的左右两个部分。通过使用概念图,学生不再被动地去设法记下老师的每句话和阅读一串串长长的句子,而是积极地对关键字进行加工、分析和整理,对知识进行系统化,并和老师积极进行对话。它会自动地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同时概念图还能清晰地表达各知识点的关系,便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 15
1、教师教学应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新课程很大的一个变化就是一个课程标准,多种版本的教材并存,而且各个版本的教材也有着很大的差异。这可以改变过去把课本当成金科玉律,让学生死记课本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记得98年上海高考有这样的一道题目:过度肥胖者的脂肪组织中,占细胞重量50%以上的物质是:
A、蛋白质B、脂肪C、糖类D、水题目的答案是D、水。这样命题的依据是因为课本上有“水在细胞中是最多的”的语句,命题的立意是考查考生推理的能力。各种科学证据证明答案应该是脂肪,但是在很多教师的教学中依然坚持错误的答案,一个方面因为高度相信高考题,另一个方面为了保证考试的时候可以那多拿2分。这虽然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从中也可以折射出以往的生物教学重结论、重识记、重应试,轻过程、轻实证、轻生物科学素养培养等弊端。一纲多本,高考直接使用某个版本教材的原话直接考查的可能性减少了,这就促使我们教师教学从以往教教材向使用教材转变,既尊重教材,又不盲从教材,带着批判的眼光利用好教材,教材是一个呈递知识的范本,不是“圣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就是让学生不要盲从、迷信权威,要带着质疑去学习、去接受。对知识要保持一种开放、动态的.认识,而不是把它当成封闭的僵化的教条对待。
2、重视生物学的核心概念
不同版本的教材,知识点的组织、语言叙述、编排的理念等都有很大的差别,高考不可能依据教材来考核,我们如何对待这种差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呢?答案就是抓住生物学的核心概念。有一些近似戏谑的生物学明言如“事实比想象离奇”、“生物学唯一的规律是:生物学中的概括一律具有例外”正是从侧面说明了生命世界的纷繁复杂。由于生物多样性等原因,生物规律既有普遍性,又又有它的特殊性,生物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概念的发展,概念的发展是认识的进步,理论的更新,观念的转变。抓住核心概念的教学就是抓住了高中生物教学学的重点、主干、提纲,既有利于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又可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譬如,免疫的内容以前是放在选修来学习的,现在放在了必修3,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增加对“稳态”这个核心概念的认识。
高中生物课程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中的一个科目,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新课标重视实验不仅体现在考纲有20个基础实验的上,体现在课本大量的科学史上,更体现在对科学探究能力的明确要求上。实验教学既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又要增加学生对知识的鲜活认识,破除对知识产生过程的神秘感,不再觉得创造知识是高不可攀的。对实验教学我们要有一个整体的计划,不可为了实验而实验。譬如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我们要把它细分成不同的细节,融入20个基础实验教学中,要在回顾科学史中让学生体会科学家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史的教学重点不是为了让学生记住哪些人在何时做了哪些事。实验不仅是学习的内容,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手段和策略。以什么形式开展实验教学,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考虑。学生动手能力强,可以多以探究的形式,基础差的可以先学习理论再实验验证,学校硬件环境差,可以多做演示实验。
1、面向全体学生,不仅仅是口号
面向全体学生,一方面体现了教育的公平,另一方面是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这要求我们要了解学生,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分层要求,实行有坡度的教学设计,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多种多样的评价手段,注重不同学生的情绪体验,分层辅导提优补差,加强学法指导,特别是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了解他们的学习计划、指导他们阅读教材(参考书)、如何听课、如何做好笔记、用好笔记,提高学习效率。
2、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
不管是传统的讲授演示教学还是探究式教学都是教学的有效手段,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是的形式,对强调知识呈递的内容我们可以去用讲授演示教学,对一些蕴含科学思维科学方法贴近学生实际的可以探究式教学。一些简单的内容甚至可以用自学辅导法,课后自学法等。
第四篇:高三生物教学反思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1
高中生物新教材充满着时代气息,充分体现了教育改革的新成果。新教材在吸纳原有教材优点的基础上,更尊重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更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新进展;更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新教材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开发学生潜能为目的的新方向。高中生物实施新课程教学,要转换教学方式,贯彻现代教育思想,建立起体现师生交流互动,学生探究学习的新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学生终身学习的发展奠定基础。
1.挖掘新教材图文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高中生物新教材每章首页图文并茂、诗情画意,引言发人深省。新教材以优美的画面、名人名言或对生命活动的生动描述,为教师开展直观教学,引导学生领略生命科学的魅力,调动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创造了良好条件。例如,“走进细胞”这一章引用了美国细胞生物学家威尔逊的话:“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一节,绘制了蚱蜢与绿叶的画面,编者附上一段生动活泼的文字描述:“新叶伸向和煦的阳光,蚱蜢觊觎绿叶的芬芳。他们为生存而获取能量,能量在细胞里流转激荡”。别开生面,内涵丰富的图文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欣赏优美图文的基础上,要认真思考领悟其中丰富的内涵,让他们钦佩于科学家睿智的思想和献身科学造福人类的崇高品格,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揭开生命科学神秘的面纱,从而在内心喷发出主动要求学习和探索生命科学的强烈欲望和动机。
2.充分利用教材设置的各种栏目创设问题情境
新教材与老教材相比较,最大的一个改变就是增加了许多提供学生思考的问题,在每一节里都设置了诸如“问题探讨”、“本节聚焦”和“思考与讨论”等栏目。这些栏目的设置与安排,不仅为学生更好地独立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主体性起到启发和提示的作用,也为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创设问题情景提供了素材。教师应把学习的自主权交回到学生手上,课堂教学要安排充足的时间组织学生思考和讨论,要让学生知道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应该达到的目标。因此,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利用教材设置的这些栏目蕴含的信息,巧妙地设计问题,精心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例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节中的“问题探讨”栏目提出“你是怎样区分气泡和细胞的? 光学显微镜下能看见细胞膜吗?”点出学生原有知识中的疑惑,将学生的思维带回到曾经学过的有关细胞知识中,激起学生对有关细胞膜问题的思考。借此,笔者取一个鸡蛋并打破置于培养皿中,并指导学生观察,告诉学生“卵黄是鸡的卵细胞,卵黄膜是卵细胞的细胞膜”。接着根据:“科学家用电子显微镜清晰地观察到细胞膜之前,已经能够确定细胞膜的存在了”,启发学生推测,科学家是怎样确定细胞膜存在的。这种问题情景的设置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大胆推测、讨论,甚至争论,为进一步探究细胞膜的学习打开兴趣之门。3.开发教材蕴含的合作学习因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教材设置了“技能训练”的栏目以及提供的“资料分析”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处于积极状态。笔者分析了这些栏目的信息,大多提示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来完成教学为佳。因此,课堂教学以合作学习小组(3 - 4人)为单位,组织指导学生讨论,相互帮助,解决自学过程中碰到的疑难。教师解疑,有时则向其他小组的学生“请教”,由愿作“导师”的学生解疑答难,教师则当“旁听生”。学生可以畅所欲言,给学生足够自由的空间和活动的机会,师生平等、宽松舒畅的小组合作学习,把课堂变为“师生共同交流信息和切磋学问的论坛”。笔者也曾惊喜地发现,在小组合作学习和交流中,有些学生的发言表现其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经常性开展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必然会强化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有列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利用新教材编排的探究实验开展探究式学习
新教材突出了生物学科的特点,根据新课程理念,针对学生实际,安排设置了探究实验,如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等。其目的是要求教师执行教学时切实贯彻探究性学习理念,让学生在探究实验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的同时,学会开展生物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高中生物新课程教材图文并茂,迎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内涵丰富,适合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应用;多种栏目设置,有利于教师组织开展探究学习和学生进行自主、主动学习。生物学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通过挖掘教材的丰富内涵,以问题为契机,精心设计,释疑解惑,帮助学生完成探究活动,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2
在第二轮复习中注重解决好知识综合,归纳、推理能力的培养,构建完整的生物学知识体系,适应高考。根据第一轮复习后学生的知识水平,确定相应的复习策略,在第二轮复习中,复习专题的选择,习题的精选,培养解题技巧是工作重点。
蒋美金说:第二轮复习要注意3点:
1、进行专题的选择;
2、习题训练安排合理;
3、要注意最后3周的查缺补漏。
吴荔娟认为:第二轮复习专题的选择要作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学科内跨章节的专题,如“植物代谢与调节”专题,涉及必修本的植物生理,调节及选修本第二章。这种方法能帮助学生理顺在第一轮复习中零散的知识点,建立起完整的关于植物学知识的体系。二是根据某一知识点,将与之相关的跨章节知识归纳在一起,如蛋白质专题,生物能量专题、生物育种专题、创新实验设计与分析专题等。这种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具体过程的分析能力十分有效,具体内容在各种复习资料中都可找到。
谢志强认为:在第二轮复习中,习题的选择对于提高学生得分能力的提高十分关键,由于我校每周安排一次理综测试占用一课时,如果习题的讲练过多,影响到专题的分析,所以根据第一轮复习中学生答题情况的分析,针对历年高考试题特点,进行习题的精选,重编工作是必要的。
陈健健认为:在二轮复习结束后,在复习最后阶段,师生要从综合模拟题中走出来,学生回归教材,找出做过的试卷,温习“错题“,查缺补漏,教师随堂指导,可针对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集中讲解,一般不再进行统一测试,要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轻松应付高考。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3
(一)经验
1。放慢速度,注重基础,顺利过渡。
高三新教材知识内容多,刚进入高三,知识突然增多,难度加大,学生会觉得不适应。学习的难度虽大,但是仍然注重考查基础知识,这时应该放慢教学速度,使学生在课堂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帮助学生慢慢过渡,逐渐适应高三的生物学习。
要认真理解生物学的各个概念、定律。看书解决不了问题,实际上学生们对概念的要点一般都是清楚的,对概念还需要理解,要下工夫研究理解,不要搞题海。学生做题里面的错误一般都是概念的理解错误,或者理解错了,或者概念模糊,这样造成的错误是大量的,而且这些错误如果不去发现,不去真正的搞懂它,你会错很多次,而自己还不知道怎么错的,所以要弄清楚概念,要把概念搞清楚,错了一道题,要知道到底错在什么地方?是概念哪些地方理解的不到位,只有经过这样艰苦的思索的过程,才能有所提高。没有反复思考,对概念的理解就深入不进去。不要匆匆忙忙做题,对于典型的题目,过去高考代表性的题目要很好的思考,看看应用哪个概念以及规律?怎么用?只有这样才能把概念搞清楚。高三复习阶段切忌脱离课本,利用大量的参考书和练习册。教科书是最精练和全面的,对它要读熟、吃透
2。以旧代新,建立知识体系。
高三第一学期的教学任务主要是第三册书,但是高三的新教材知识是在高二知识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的一些深入的应用,从高考的最终任务出发,最好方法就是以旧代新,把高二两本教材的内容加进来,先复习,逐步深入,再引出高三教材的新知识,这样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此外还应注意,现在的学生,初中学习的生物知识所剩无几,高中课本对这些知识的涉及也很少,但是高考对知识的考查非常全面,复习时应有目的的把一些重要的初中知识整合到高中所学得知识中,帮助学生全面的复习。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习兴趣,降低教学难度。
由于高三教材中需要学生记忆的知识比较多,内容相对比较抽象,课堂教学中要把握住运用多媒体的过程,我针对教学的内容查阅了大量的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按照自己的教学意图修改后,运用于课堂教学,例如框图,表格,图片,录像等媒体方式,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形象直观的呈现出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同时也节省了课堂写板书的时间。
4。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关注生物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
近几年来,生物高考愈发注重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如人类基因组计划、克隆、基因工程、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等。对于理论联系实际的考察也逐渐增多,例如:无土栽培与植物的矿质代谢、癌变与生物的变异、环境与生态学知识、光合作用与粮食增产等等。所以要求我们引导学生去关心跟生物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并且学会将学到的生物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
5.加强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连续几年的高考试题都十分强调考生的实验能力。有的题目是改正错误的实验步骤、有的是要求设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或分析实验现象等。这些题目从方案到结果的分析都是开放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真正是在考能力。教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肯定不行;照着教材的实验设计依样画葫芦做实验也不行。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必须让学生真正弄懂实验原理,弄清实验中每一步设计的科学依据。要让学生掌握整个中学阶段生物学实验所涉及到的一些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如对比实验法、单因子实验法等。同时应增加一些探索性的、开放性的实验,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动手操作,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二)教训:
1。精简习题
精选精练,不搞题海战术。有的学生手里有大量的参考书,好的教学辅导书一本足够,练习册一本足够。高三的时间很紧,要做的题太多,把所有的高考题都做一遍是不可能、不现实的,做题之前一定精选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的题型或内容,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每次考试后有的学生就急于知道答案,把正确答案记在卷子相应的位置就完事大吉了。其实重要的是要知其然,发、更要知其所以然。现在理综考试,强调考的是用知识,用的是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要把知识活学活用,才能解好这个题。考完试后讲评很重要,要让学生分析自己做的题的对错在什么地方,把知识点深挖、吃透。不能简单的归于马虎或者粗心大意,根本的问题还是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的不够。在高考前,学生做过的试卷就是复习重点,尤其是以前做错的题,不应该羞于拿出来,实际是学生积累的一笔财富。
重点突出,全面复习,不能“押宝”。有人说做历年的高考题,能预测高考的出题方向。高考内容显然是主要考主干知识,但不可能避免个别偏题、怪题,涉及细枝末节的知识点。复习要把握复习主干知识,但不能忽略小节。猜测或给学生猜测考哪部分内容是不可取的。高考年年考实验题,但是考的知识点,考的方式、角度是不同的复习必须全面。从实验的目的、原理、实验材料、处理、观察记录结果、现象分析、得出结论都要认真分析。
布置给学生的练习一定要精简,不能图多,否则学生做了很多题,任务重,却抓不住重点,效果反而不好。精选习题就需要老师去做很多题,并且细致的整理,归类。例如有针对性的找出不同的难度的题目适合学生在不同的时期去练习,某一类型的题不图做得多,弄懂综合的一道题,一系列题目都可以掌握。
2。鼓励学生多讨论,多思考,培养分析能力
教学中不能只顾自己讲解,一味的讲授式,使学生长期的只是被动的接受,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更多的应该让学生主动的思考,并且去交流讨论,找到自己的问题,带着问题去理解老师的讲解,同时一些简单的问题,同学讨论就可解决,老师不必题题讲解,耽误课堂时间。
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有些教师盲目地拿着答案来对,凡是跟“答案”一样的就算对,不一样就算错。实际不管是老教师还是新教师,把题拿给学生之前,最好自己先认真做一下,多听听学生的“答案”,有无道理,是否恰当,有没有新意。学生的思维活跃、创造力强,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应该多鼓励学生、欣赏学生。这样才能教学相长,是教师自己得到提高。
(三):建议措施:
1。强调审题的重要性
高考中非选择题所占比重比较大,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就是,自己的答案和正确答案偏差较大,但是并不知道如此答题的原因。做再多的题,仍然不会思考。原因在于学生不会审题,针对这个问题,平时练习中,注重训练学生在题目中划出关键词,找出考察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思考,并写出分析后的答案,使学生找到答案唯一的原因。
2.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
高考试题虽然难度大,对能力要求高,但是考察的方向依然是注重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没有知识的积累,能力是很难形成的,所以教学中仍然要注重落实基础知识。高三下学期我们要做大量的练习,讲评试卷的环节非常重要,我再讲题的时候,不是在讲某一道题为什么选A,更多的是,利用每一道题的4个选项,将所涉及到的所有知识点,不厌其烦的带着大家重复,去复习,为的就是让学生对于反复去熟悉这些基本知识,熟悉的基础上才能灵活运用。
3.训练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高三下学期,练习模拟题非常多,如果只是机械的做题,讲题,题目越做越多,错题越来越多,做过的再做也仍然出错,学生感觉收获并不大。这样就需要老师教会学生对做过的习题有目的的归纳总结,例如:针对考试说明,找出高考考察的知识点,把比较重要的几套题目分别进行整理。同一个知识点,可以考察的方法很多,可以正向推理,也可以逆向思考,放在一起进行归纳总结,难点就更容易突破,学生印象也比较深刻,总结的资料也有利于后边的复习。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4
本学期我担任高三49-52班生物课,作为毕业班的教师,我继续努力钻研新课程标准和高考考纲,深入研究教法,根据学情不断调整教学思路。现对本学年教学工作作出以下总结:
一、研究高考信息,看准复习方向
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理科综合《考试说明》
首先是明确“考纲”与课本之间的关系,把握好复习内容和方向。理科综合的高考命题强调知识与能力并重,以知识为载体,更加注重能力的考查。复习过程中,要重视引导学生抓住主干知识,找出基本知识点和考点,构建知识网络,合理分散难点,强化知识重点,重视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
2、研究高考生物试题。纵观近几年的高考生物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把握高考命题方向及命题特点,更好的指导教学。
二、课堂教学中注重能力的培养
1.切实抓好基础知识的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前后相关的内容整合在一起。如将选修本中细胞工程一章内容整合到细胞专题中;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合并为细胞增殖专题。可以使得学生对旧知识的理解、掌握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结构。
2.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通过精选往年高考经典试题做为例题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自主地将所学知识进行灵活运用。例题的分析应以指导思维方法为主,使学生学会同类型的题目的解题方法、突破点,从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3.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高考试卷中要求用科学的语言表达的占很大一部分,且失分主要也在这方面。所以,平时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用语一定要反复琢磨,还要多给学生锻炼的
机会,通过反复训练使他们学会用书本上的基本概念或标准的生物学术语来精确表达;课后精选习题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夯实基础,注重学科内的知识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20xx年高考全国卷生物试题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考查,包括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及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如第3题考查了光合作用中光照强弱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第5题考查了与免疫相关的内容,非选择题的31题考察脂肪酶的本质、活性相关内容,32题考查了与生态相关的内容等,都围绕高中生物核心知识及实验进行展开考查,而每年评卷都反映出学生的基础知识并不牢固,对基础知识的教学绝不能掉以轻心。
在基础知识的复习中我们要注重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的主体知识,注重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要引导学生及时归纳总结,构建生物学知识的网络体系。例如光合作用是一个知识点,它的内涵包括光合作用的概念、条件、场所、意义和过程、反应式等。把光合作用与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与呼吸作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水分代谢及矿质代谢(从光合作用的原料、酶的组成、ATP的组成等方面看)等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才是一个知识网。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要达到精确、精巧、精炼,同化为自己的东西。
四、根据特定的学情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利用教材,精心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高中生物虽然抽象但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生物题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生物学习的重要性。
3、开展讨论与互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合作精神。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互评中学习,在讨论中思维,在讨论中探索,在讨论中提高。
每次模拟考以后,根据模拟卷的特点和学生卷面的解答情况,认真进行分析总结,及时调整复习策略,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
五、积极落实新课改理念,活跃课堂
认真落实“两案七环节”的教学模式,营造高效课堂,课前通过对学生做的学案、作业批改,发现学生哪些知识还存在盲点、疑点,哪些重点知识还需要进一步通过课堂练习加强巩固,进而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备课,针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设置成一系列的小问题加以引导提问,使学生更好的把握知识,对于重点知识通过课堂练习进一步加以巩固,课堂上学生讲解为主,教师进一步加以补充归纳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活跃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提高课堂效率。
六、努力做好“推拉生”帮扶工作和全员无缝隙管理工作
在我们的学生中,总有一些学生存在偏科现象,如我们49班的耿志旭同学,英语很好,在班里经常第一名,而他的数学、理综不太好,严重影响他的整体成绩的提高,对于像他这样的学生,我们各科老师分包到人,确定为自己需要重点帮扶的“推拉生”,我们重点是课上多提问,课下找他们做一些课上刚讲过的一些习题,督促他们的学习,周考完后,及时找他们了解做题得失,分析以后的努力方向,其中有的同学学习成绩有较大提升,偏科现象明显减弱。
还有一些学生,如我们52班的盖胜文同学,学习较好,但心理素质不过硬,成绩忽上忽下,不够稳定,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周考、模拟考试之后,及时找他们了解做题得失,极力赞扬他们做的好的方面,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即使没考好,也不能打击他们,分析失误的地方,明确下一步的努力方向,激励他们不断完善自我、肯定自我、超越自我。
七、积极参加听课研讨,取长补短。
积极听学校组织的教师的公开课,听完课后,我们专门针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
及每个章节难点还有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等进行认真交流探讨,我们互相交换意见,对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改进进行讨论,取长补短。这样坚持下来,效果还是比较好,使得自身的教学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 八、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下学期工作设想
由于教学经验不足,对教材的把握和知识内容体系的“度”的控制,以及教学进度的掌握均存在一定的缺憾。导致学生基础知识遗忘率高,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也累。对于理综的做题技巧指导还应再多些,学生对于物理、化学、生物单独考时做的较好,但综合到一起学生的时间分配上,做题策略上仍把握不太好。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应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的指导。进一步深化课改,认真落实好“两案七环节”的教学模式,营造高效课堂,使学生学的更轻松,更愉悦,使自己的教学能力进一步提高。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5
在高三复习过程中,“回归课本”“习题整理”是我们最常提及并要求学生贯穿始终的复习方法,但很多学生对此却很茫然。“回归课本”就是看书,但书要怎么看?“习题整理”就是把做过的题目再看一遍,看什么?针对这样的问题,我觉得应该给出具体的指导和方法。
一、回归课本
每堂生物课课前预备铃响之后,针对学生不能马上进入学习准备状态,我就给学生准确了基础知识的复习资料,以及教学单元章节后的“本章小结”,由课代表负责,领学生们熟读,强化记忆。这样做,一方面,强化复习了基础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学生更有效地集中注意力,为上课铃响之后更快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这种坚持已经半年了,效果还不错。
每堂生物课的最后五分钟,时间充分时,就进行动笔训练,如绘图训练,细胞结构图、细胞分裂图、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光合作用、呼吸作用、ATP、影响酶活性曲线、遗传图解、DNA分子结构、神经元结构、反射弧结构、突触结构、血糖调节、水平衡调节、体温调节、种群增长曲线、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生态系统的成分关系图解、碳循环及能量流动图解等等,这些都是要求学生要会认会画会分析的内容,学生自己练习的效果并不佳,这样通过统一的强化训练,可以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提高学习的效率。并且老师可以及时的获得反馈信息,有效地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好课上的这五分钟。
二、习题整理,弄清知识内在联系
高三的复习必须做一定量的的题目,如何把教材的内容转变成可以应用的知识,这是需要用做题来解决的。有些学生做了很多题,却并不能提高成绩,而有些学生只完成老师布置下的却能拿高分,这就是题目做到的程度不同。对于一些顶尖选手,题一遍即可,会了,也基本记住了,再次见到,可以立刻识别出来,但是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很多题做了,却不能保证对,时对时错,没有把握,针对这类问题,我要求学生要及时回复,具体的做法是:
1、及时翻看,经常翻看已经做过的题目,特别是自己做错的,老师已经讲过的题目,把它们找出来,最好抄下来(可摘录关键错误点),就是很多学生都有的“错题本”。
2、通过看解析,老师的讲解,充分理解题目,找到问题的症结,是“审题问题”,还是“知识点记忆”还是“理解上”的对症处理。
3、亲自解答,这一步很重要,好多学生往往停留在上一步,看懂了就以为会了,可是再次遇到时,并不能保证会,必须亲自操作一下,实战一下,才能整理出清晰的思路,而且,过两天还要亲自解答一遍,不看任何解析,提示,三次下来,才能解决。这样的题目随着这样的处理会越来越少,达到高分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4、针对不会做的题目,也应该在看过解析,通过讲解后,采用以上的方法去解决,哪怕题量上少些,但能达到真正的会,这是很重要的。这是我在高三复习中的一些体会,愿与同行们交流学习。
教学效果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的具体体现形式就是学生成绩,学生、家长、学校、社会都在问我们老师要成绩,所以提高每一节课的课堂效果也就是我们这些战斗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们所应该努力寻求的目标,通过对本学年教学工作的深刻反思,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相信以后的教学效果一定会有所提高。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6
生物学科特点是知识点散乱,不容易形成知识网络,因此,许多高三同学下了很多功夫,成绩却提高不明显,这主要是复习思路不对,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对学生进行复习方法指导。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主要是做好以下几点:
一、按照课程标准,指导学生看书许多同学进入高三总复习后,总是把许多时间用在了做题上,而忽略了看书,这种复习思路是不对的。考试考什么?是考教材,考试内容绝不会脱离书本,脱离课程标准,所以,我们在高三第一轮复习中一定要紧抓住教材,把没弄清楚的基础知识弄清楚,在这个基础上,通过作习题进行检测和查缺补漏。另外,看书容易形成知识的系统性,这是无论做多少题都不可能做到的。因此,对于高三学生,我的要求就是:回归课本。以书为主!做题为辅!
二、指导学生打牢基础,进行全面复习高考既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也注重对能力的考查。而能力离不开知识的载体作用,即能力的形成需要扎实、牢固的基础知识。只有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才有助于能力的提高,才能使你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而在解答综合能力试题时游刃有余。所以我们在作题时不要好高骛远,简单题,基础题要保证得分率,这当然需要基础知识相当地牢固,而牢固的基础则来源于第一轮复习的看书情况。
三、把握主干知识,指导学生形成知识结构主干就是书上的重点内容,打个比方,就好比一本小说的中心内容,如果让你把一本小说缩写一下,这些中心内容当然不能放弃。那么对于书上每一节的主干内容在哪呢,比如书上的黑体字,书上本节聚焦,就是主干,在我们阅读的时候不能简单地画一下就了事,应该先把它记下来,进而理解,与前后联系,并要学会应用。不但针对每一节,对于全书来说,也有它的主干,也就是考试说明中对知识点要求较高的章节。
四、让学生重视记忆,理解,思考对于生物学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认为生物是文科,背一背就可以了,也有的人认为生物是纯理科的东西,应该以理解为主,这实际上就导致了不同的学习方法,有的人先记忆后理解,理解不了就算了。有的人是先理解后记忆,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记不住就记它个大概,我基本上属于后者。但我不能说前一种是错的,因为各人有各人的学习方法,只能改善,不能强行改变。那么对于生物学科来说,记忆和理解同样重要,也就是说,既要理解也要记忆,因为,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是在大量的研究基础上总结和概括出来的,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只有深入理解、融会贯通,抓住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学懂学透,记忆起来才容易,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原理才能容易区分。但有的概念太长,光理解了记不住也不行,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有时记熟练了,也能帮助理解。另外,在理解和记忆的同时,要勤于思考,做到寻根问底,从而加深了理解和记忆。因此,在带领学生进行生物总复习时,对于每个概念我不但学生记住,而且要教会学生怎样对记忆,对就是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
五、弄清知识内在联系,“瞻前顾后”在记住了基本的名词、术语和概念之后,同学们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生物学规律上来了。这时大家要着重理解生物体各种结构、群体之间的联系(因为生物个体或群体都是内部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整体),也就是注意知识体系中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线索。
六、及时归纳、总结在课下,经常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必要的。除了老师在课堂上归纳总结外,在做题时,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和好的思路,以及对知识新的理解,或者是心得体会,最好在笔记本上总结出来,每次在考试前翻看一下,会对你提高生物成绩很有帮助。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7
这周学校组织了“高三复习引路课”,我准备了一节《生物体内的蛋白质》专题复习课。在备课、讲课过程中进行了探索、实践,让我感受到了很多,现将这一过程总结如下。
一、备课反思
高三复习课综合性强,我是第一次讲复习课公开课,对于我来说有很大难度,也是一次挑战和学习机会。在准备中,我是以考纲和近几年的考试题为指导思想,同时结合了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设计这节课。在设计时,通过图片引课,引发学生的兴趣与思考引出这节课,先介绍这节课在高考中的地位及趋势,然后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进行讲解。这样设计较为合理,重难点突出,内容精练,习题有代表性。不足之处,幻灯片有些颜色对比不强烈,学生看不清楚。
二.授课过程反思
1.优点
语言简洁,注重语言联系性和准确性,注重了知识衔接过度,语速也达到了自己设计的要求,内容讲解有条理。注重基础、注重方法归纳、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2.缺点和不足
师生互动不够,没有更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于教材的重要性,应更好的引领学生阅读教材。过分注重课堂完整性,课件设计上有的字体较小,影响学生听课。
三.课后反思
信息技术在备课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在讲课过程中也起了很大辅助作用。自己应该多掌握一些制作课件的知识,基于考纲和近年来的高考题指导和导向作用,应更多研究考纲和近年高考题。
虽然参加工作几年了,但在教学上仍然是新教师,尤其是复习课,设计和教学更应该做充分准备,多向专家和同学科其他教师请教学习。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8
今年高考试题具有以下特点:(1)各科试卷整体平稳,在试卷结构、题目数量、题型和赋分比例等方面和考试说明保持高度一致,没有出现超纲现象,没有出现科学性和政治性问题。首次依据新教材命题,在严格遵循新教材和新考试大纲的基础上,三科命题顺利实现了“平稳过渡,稳中求变”。(2)各科试题平和,难度适中,注重基础,突出能力,导向正确,区分度好(3)试题更加贴近生活实际,时代感强,北京特色逐渐显现,对于今后中学的教学、教研工作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理综生物试题也基本具有以上特点。前三个选择题比较基本,只要认真复习,都可以做对,第四、五题难度加大,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有关蜜蜂的试题综合性强,考到了生物间的关系,性别决定、动物的行为类型、遗传的基本规律等。不育逐级设问,难度逐级增大。我个人认为“蜜蜂”这个“实验”材料选择得不够好,一是学生对它不太熟悉,另外它是分为“工蜂”(雌性,受精卵发育成,不育)、“蜂王”(雌性,受精卵发育成,可育)、“雄峰”(雄性,未受精卵发育成),这个物种具有特殊性。还有它的“卫生型”和“非卫生型”只有“工蜂”才表现出来,“蜂王”和“雄峰”应该不可以称为“卫生型”和“非卫生型”,题中的遗传图谱给出“卫生型”和“非卫生型”容易误导考生这一对相对性状,当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可巧由于雄峰“来源”特殊,测交后代同样表现出四种类型。海淀区20xx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的48题与这道题十分相似,但是,题干中提示了“半卫生型”,避免了以上的误导。由于海淀考生可能都做过这道题,虽然在互联网上也可以找到这道题,但是作为北京市的高考题出现,显然这道题对全市其他区县的考生是不太公平的,要是纯属偶然的话,全市其他区县的考生是运气差。最后的一道题是关于微生物的,个别问(如接种方法:平板画线)有些刁钻,大学本科四年,微生物接种、培养肯定做过若干次,但是我在做题时没有答出来,我估计考生能答出来的应该微乎其微,但是它的出现可能会促使各个中学把无菌室建立起来,让学生不再“纸上谈兵”,我估计即使学生动手操作,也不一定能答对。
通过自己“参加高考”,我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反思如下:
一、要认真理解生物学的各个概念、定律。看书解决不了问题,实际上学生们对概念的要点一般都是清楚的,对概念还需要理解,要下工夫研究理解,不要搞题海。学生做题里面的错误一般都是概念的理解错误,或者理解错了,或者概念模糊,这样造成的错误是大量的,而且这些错误如果不去发现,不去真正的搞懂它,你会错很多次,而自己还不知道怎么错的,所以要弄清楚概念,要把概念搞清楚,错了一道题,要知道到底错在什么地方?是概念哪些地方理解的不到位,只有经过这样艰苦的思索的过程,才能有所提高。没有反复思考,对概念的理解就深入不进去。不要匆匆忙忙做题,对于典型的题目,过去高考代表性的题目要很好的思考,看看应用哪个概念以及规律?怎么用?只有这样才能把概念搞清楚。
二、高三复习阶段切忌脱离课本,利用大量的参考书和练习册。教科书是最精练和全面的,对它要读熟、吃透。例如,微生物的生长曲线一定是所有生物教师都复习的:四个阶段,各个阶段的意义,与生物群落“J”型增长的区别等,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考它的纵坐标的含义是什么。我做完高考题后再看答案,心想这下可完了,在复习过程中这点我没有强调让学生看书。结果印证了我的想法:抽查了昌平区六百多份试卷,此空无一人得分,几乎所有的考生都答成了微生物。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9
20xx—20xx学我在高三A组担任高三(2)班、(3)班和(5)班的生物课教学任务。并担任学科组长的工作。高三的学生面临高考,全面复习是高三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经过一年的努力和付出,现将复习情况总结如下:
1.复习时以“教材”为本、夯实基础
夯实基础是提高综合能力的前提,没有扎实深厚的基础知识,解题效率、综合能力就不可能提高的提高。我们的复习以“教材”为本,以不脱离教材为原则。复习每一个知识点,我们都是有目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多角度多层次的发问和引导思考分析,然后跟上典型题目的练习,通过典型题目来训练和巩固,加深记忆。以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灵活运用并能成功迁移的能力。不搞题海战术,不追求学科间的综合,步步夯实教材基础知识。从20xx年的北京的理综生物题来看,考试内容紧扣教材,注重基础,没有偏题、怪题,基础性强,学生感觉难度降低。因此,可以说我们的复习方向是正确的。
2.整个复习过程中要构建完整知识体系
简单重复式的复习,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复习过程中要努力进行创新。多层次多角度的理解把握基础知识是点,构建知识体系,是贯穿整个复习中的主线。我们以每节考点知识为起点或平台,联系穿插相关章节内容,使知识结构合理化,让学生在消化记忆中构建知识框架,这种通过教师的引导,由个人融会各章节内容而完成的知识网络,便于迅速准确提取信息、处理信息,科学的解决问题。
3.严格把关、精选习题
复习时我们也选用了复习资料,但在每做一节练习时,我们之前都要经过认真挑选排除一些所谓的原创题、试题严重超教材,甚至有科学性错误的题。每一次检测,我们也要经过严格挑选,保证每次考试的质量,同时也保证了知识覆盖面的广度。北京理综生物试题中知识点的分布及所占分数如下表:
题号考查知识点所占分值所占比例1生物工程68.3%2光合作用68.3%3微生物的代谢68.3%4DNA复制、细胞分裂68.3%29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微生物的代谢类型1216.6%30遗传变异1825%31人体的物质代谢及调节1825%可以看出试题全部考查的是考试说明中的主干知识,同时也说明复习过程中我们挑选习题的做法是正确的。
4.重视实验与探究能力的培养。
生物学的知识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得出或通过实验得到实证的。基础实验的复习一方面要求理解所学实验、实习的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另一方面要能将这些实验、实习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复习时我们加强学生对实验的基本思想、方法以及实验题的解题技能、技巧的形成训练。要求学生掌握实验与探究的基本方法以及解答实验类试题的基本技能。试题最后一道题给出了:“从突变植株中获得了高蛋白显性纯合体,为验证该性状是否有一对基因控制,请设计实验方案”。该实验设计题非常新颖,可以考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并理解了基因的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同时还考察两对基因控制一对性状的特殊现象,学生需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得高分。
今后高三的复习工作,我会依然本着这几点原则努力的做好高三的复习教学。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10
一、获得的教学经验
1. 放慢速度,注重基础,以旧代新,建立知识体系。
高三第一学期的教学任务主要是复习三册书,但是高三的内容是在高一,二知识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的一些深入的应用,从高考的最终任务出发,最好方法就是以旧代新,先复习,逐步深入,再引出新知识,这样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此外还应注意,现在的学生,初中学习的生物知识所剩无几,高中课本对这些知识的涉及也很少,但是高考对知识的考查非常全面,复习时应有目的的把一些重要的初中知识整合到高中所学得知识中,帮助学生全面的复习。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习兴趣,降低教学难度。
由于高三复习需要学生记忆的知识比较多,内容相对比较抽象,课堂教学中要把握住运用多媒体的过程,我针对教学的内容查阅了大量的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按照自己的教学意图修改后,运用于课堂教学,例如框图,表格,图片,录像等媒体方式,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形象直观的呈现出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同时也节省了课堂写板书的时间。
3.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关注生物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
近几年来,生物高考愈发注重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如人类基因组计划、克隆、基因工程、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等。对于理论联系实际的考察也逐渐增多,例如:无土栽培与植物的矿质代谢、癌变与生物的变异、环境与生态学知识、光合作用与粮食增产等等。所以要求我们引导学生去关心跟生物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并且学会将学到的生物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
4.加强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连续几年的高考试题都十分强调考生的实验能力。有的题目是改正错误的实验步骤、有的是要求设计实验步骤、有的要求预测实验结果或分析实验现象等。这些题目从方案到结果的分析都是开放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真正是在考能力。教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肯定不行;照着教材的实验设计依样画葫芦做实验也不行。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必须让学生真正弄懂实验原理,弄清实验中每一步设计的科学依据。要让学生掌握整个中学阶段生物学实验所涉及到的一些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如对比实验法、单因子实验法等。同时应增加一些探索性的、开放性的实验,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动手操作,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二、教学中做得不到为的地方
1.精简习题
精选精练,不搞题海战术。有的学生手里有大量的参考书,好的教学辅导书一本足够,练习册一本足够。高三的时间很紧,要做的题太多,把所有的高考题都做一遍是不可能、不现实的,做题之前一定精选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的题型或内容,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每次考试后有的学生就急于知道答案,把正确答案记在卷子相应的位置就完事大吉了。其实重要的是要知其然,发、更要知其所以然。现在的考试,强调考的是用知识,用的是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要把知识活学活用,才能解好这个题。考完试后讲评很重要,要让学生分析自己做的题的对错在什么地方,把知识点深挖、吃透。不能简单的归于马虎或者粗心大意,根本的问题还是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的不够。
重点突出,全面复习,不能“押宝”。有人说做历年的高考题,能预测高考的出题方向。高考内容显然是主要考主干知识,但不可能避免个别偏题、怪题,涉及细枝末节的知识点。复习要把握复习主干知识,但不能忽略小节。猜测或给学生猜测考哪部分内容是不可取的。高考年年考实验题,但是考的知识点,考的方式、角度是不同的复习必须全面。从实验的目的、原理、实验材料、处理、观察记录结果、现象分析、得出结论都要认真分析。
布置给学生的练习一定要精简,不能图多,否则学生做了很多题,任务重,却抓不住重点,效果反而不好。精选习题就需要老师去做很多题,并且细致的整理,归类。例如有针对性的找出不同的难度的题目适合学生在不同的时期去练习,某一类型的题不图做得多,弄懂综合的一道题,一系列题目都可以掌握。
2.鼓励学生多讨论,多思考,培养分析能力
教学中不能只顾自己讲解,一味的讲授式,使学生长期的只是被动的接受,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更多的应该让学生主动的思考,并且去交流讨论,找到自己的问题,带着问题去理解老师的讲解,同时一些简单的问题,同学讨论就可解决,老师不必题题讲解,耽误课堂时间。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有些教师盲目地拿着答案来对,凡是跟“答案”一样的就算对,不一样就算错。实际不管是老教师还是新教师,把题拿给学生之前,最好自己先认真做一下,多听听学生的“答案”,有无道理,是否恰当,有没有新意。学生的思维活跃、创造力强,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应该多鼓励学生、欣赏学生。这样才能教学相长,是教师自己得到提高。
三、教学中需要加强的方面
1.强调审题的重要性
高考中非选择题所占比重比较大,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就是,自己的答案和正确答案偏差较大,但是并不知道如此答题的原因。做再多的题,仍然不会思考。原因在于学生不会审题,针对这个问题,平时练习中,注重训练学生在题目中划出关键词,找出考察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思考,并写出分析后的答案,使学生找到答案唯一的原因。
2.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
高考试题虽然难度大,对能力要求高,但是考察的方向依然是注重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没有知识的积累,能力是很难形成的,所以教学中仍然要注重落实基础知识。高三下学期我们要做大量的练习,讲评试卷的环节非常重要,我再讲题的时候,不是在讲某一道题为什么选A,更多的是,利用每一道题的4个选项,将所涉及到的所有知识点,不厌其烦的带着大家重复,去复习,为的`就是让学生对于反复去熟悉这些基本知识,熟悉的基础上才能灵活运用。
3.训练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高三一学年,练习模拟题非常多,如果只是机械的做题,讲题,题目越做越多,错题越来越多,做过的再做也仍然出错,学生感觉收获并不大。这样就需要老师教会学生对做过的习题有目的的归纳总结,例如:针对考试说明,找出高考考察的知识点,把比较重要的几套题目分别进行整理。同一个知识点,可以考察的方法很多,可以正向推理,也可以逆向思考,放在一起进行归纳总结,难点就更容易突破,学生印象也比较深刻,总结的资料也有利于后边的复习。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11
1、教师教学应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新课程很大的一个变化就是一个课程标准,多种版本的教材并存,而且各个版本的教材也有着很大的差异。这可以改变过去把课本当成金科玉律,让学生死记课本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记得上海高考有这样的一道题目:过度肥胖者的脂肪组织中,占细胞重量50%以上的物质是:
A.蛋白质B.脂肪 C.糖类 D.水 题目的答案是D、水。这样命题的依据是因为课本上有“水在细胞中是最多的”的语句,命题的立意是考查考生推理的能力。各种科学证据证明答案应该是脂肪,但是在很多教师的教学中依然坚持错误的答案,一个方面因为高度相信高考题,另一个方面为了保证考试的时候可以那多拿2分。这虽然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从中也可以折射出以往的生物教学重结论、重识记、重应试,轻过程、轻实证、轻生物科学素养培养等弊端。一纲多本,高考直接使用某个版本教材的原话直接考查的可能性减少了,这就促使我们教师教学从以往教教材向使用教材转变,既尊重教材,又不盲从教材,带着批判的眼光利用好教材,教材是一个呈递知识的范本,不是“圣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就是让学生不要盲从、迷信权威,要带着质疑去学习、去接受。对知识要保持一种开放、动态的认识,而不是把它当成封闭的僵化的教条对待。
2、重视生物学的核心概念
不同版本的教材,知识点的组织、语言叙述、编排的理念等都有很大的差别,高考不可能依据教材来考核,我们如何对待这种差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呢?答案就是抓住生物学的核心概念。有一些近似戏谑的生物学明言如“事实比想象离奇”、“生物学唯一的规律是:生物学中的概括一律具有例外”正是从侧面说明了生命世界的纷繁复杂。由于生物多样性等原因,生物规律既有普遍性,又又有它的特殊性,生物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概念的发展,概念的发展是认识的进步,理论的更新,观念的转变。抓住核心概念的教学就是抓住了高中生物教学学的重点、主干、提纲,既有利于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又可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譬如,免疫的内容以前是放在选修来学习的,现在放在了必修3,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增加对“稳态”这个核心概念的认识。
高中生物课程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中的一个科目,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新课标重视实验不仅体现在考纲有20个基础实验的上,体现在课本大量的科学史上,更体现在对科学探究能力的明确要求上。实验教学既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又要增加学生对知识的鲜活认识,破除对知识产生过程的神秘感,不再觉得创造知识是高不可攀的。对实验教学我们要有一个整体的计划,不可为了实验而实验。譬如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我们要把它细分成不同的细节,融入20个基础实验教学中,要在回顾科学史中让学生体会科学家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史的教学重点不是为了让学生记住哪些人在何时做了哪些事。实验不仅是学习的内容,也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手段和策略。以什么形式开展实验教学,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考虑。学生动手能力强,可以多以探究的形式,基础差的可以先学习理论再实验验证,学校硬件环境差,可以多做演示实验。
1、面向全体学生,不仅仅是口号
面向全体学生,一方面体现了教育的公平,另一方面是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这要求我们要了解学生,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分层要求,实行有坡度的教学设计,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多种多样的评价手段,注重不同学生的情绪体验,分层辅导提优补差,加强学法指导,特别是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了解他们的学习计划、指导他们阅读教材(参考书)、如何听课、如何做好笔记、用好笔记,提高学习效率。
2、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
不管是传统的讲授演示教学还是探究式教学都是教学的有效手段,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是的形式,对强调知识呈递的内容我们可以去用讲授演示教学,对一些蕴含科学思维科学方法贴近学生实际的可以探究式教学。一些简单的内容甚至可以用自学辅导法,课后自学法等。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12
经过一轮复习,二轮复习也近尾声。在复习中一直思考复习课效率的问题,感觉常见问题主要是:学生做题有思路,但不知如何表达。学生对知识有印象,但对知识的记忆是模糊的,不准确的。针对以上问题我尝试了一些复习课做法,与大家分享一下。
1、将口头提问转变成笔头填空
把以前复习课“灌输式”的教学为主,转变为以学生自己“回忆式”的学习为主。就是先引导学生自己回忆已学知识,然后根据回忆情况再重点讲述。在实施中结合填空式的学习案效果比较好。这样加深学生印象,比较来看比学生口头回答记忆深刻,同时对专业术语的记忆也深刻,为书写时表达意思积累了词汇。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
2、讲评课上让学生多讲,多问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学习效果好坏的决定因素,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替代学生学习。因此在讲评课上,把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先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让其他同学给予解答,最后教师再总结。对于学生没有找出的易错点,教师再点出,可以用问题式的方法提出,比如这样说:“好,同学们你们的问题解决了,我还有一个疑问A项中的”这样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给学生提供适宜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分析
在考试中试题与学生的关系其实就是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关系,因此高中生物复习教学中,提高课堂效益的重要途径在于给学生提供锻炼解决问题的机会和方法。根据考纲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设计一些有思维价值和探究价值的问题,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应具备启发性和探究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一定让学生形成文字。
4、绘制概念图理清知识网络关系
利用概念图可以充分激发我们使用大脑的左右两个部分。通过使用概念图,学生不再被动地去设法记下老师的每句话和阅读一串串长长的句子,而是积极地对关键字进行加工、分析和整理,对知识进行系统化,并和老师积极进行对话。它会自动地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同时概念图还能清晰地表达各知识点的关系,便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13
今年第一年担任高三教学工作,既紧张又兴奋。紧张的是家人的支持、学校的信任及学生的期盼给我带来了无形的压力,兴奋的是有了提高和升华我的教学经验的机会。回顾这一年高三教学工作,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教学工作上,以课本为主题,以高考考纲为主线,帮学生系统整理所学知识。
进入高三前,我仔细做了这几年高考考题,大致了解了考题方向,保证复习方向与高考命题思路及范围较好地保持一致。按照考纲,逐个讲解、落实。认真复习基础知识。生物知识能力的考查离不开基础知识,基础不牢,反应迟钝。复习中,把课本梳理一遍,解决有疑问的知识点。理解和掌握知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对基本的实验原理,操作,设计有一个比较清楚的思路。系统整理所学知识。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认真分析做过的试卷及练习题,查找试题练习中出现错误的原因。对知识进行网络整理,建立起知识体系,通过比较,归纳,综合,分析等方法再现知识,让知识在大脑中形成联系,进一步督促学生去理解知识,加强审题,提高正确率,避免犯同样的错误。精练精讲,注重解题策略。平时练好基本功,作好基本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复习计划,基础好的同学,可做一些综合能力较强的题目,争取拿高分;基础较差的同学,以基本题目的练习为主,保证不丢基本分。领略解题技巧,寻求正确的解题策略。
二、教育工作上,注意学生的思想动向,协助班主任做好心理疏导。
林涵(化名)是一个羞涩内向的姑娘,一直因为成绩不好,心理脆弱,心理压力极大,不敢抬头走路。班主任是位男老师,也不敢深说,怕措辞不准就伤害了她,使她精神崩溃。由于科任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更近,我就利用课余时间跟她从闲聊开始,然后她开始可以和我聊一些学习上的困惑,我没有讲一些大道理,只是一“过来人”身份以自己的亲生经历开劝导她,使其放松,使其自信。
廖凡(化名)是一个阳光帅气的小伙,但学习习惯非常不好。高三了,仍然上课坐不住,一个无聊的笑话要大声的笑半天。我抓住他应试飞行员的机会,先帮他分析飞行员无论从就业、待遇,还是社会地位都有明显的优势,让他从试试看的心态越来越认真的对待这件事;随着一轮一轮考试,淘汰的人越来越多,而他顺利晋级,树立了他的自信心,而利用他对胜利的渴望,只需最后高考成绩的成功,帮助他克服自身的毛病,是他的生物成绩已经由不及格进步到及格,并能分析的头头是道。
三、教研工作不放松
本学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一)》参加“全国中学高效课堂案例研修展示邀请赛”并获优秀奖。继续区级课题《理化生实验课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相关工作的开展,市级课题《后进生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转化教育的个案研究》顺利结题。并且论文《模拟探究实验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获市级三等奖,在本校组织的青年教师学术论坛比赛中获优秀奖,青年教师创新论文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复习进度把握不准,速度较慢。
2、补缺补差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3、尖子生特别辅导工作欠到位。
“教无止境,学更无止境”,教师从课本、教学杂志中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但是也可以从教学实践中、从学生中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并且这些问题更具有个体性、针对性,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本来就是一个生动的学习的过程。反思这些问题,更有助于我们高中生物教学的开展,有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14
进入高三复习,学习时间越来越紧,学生总在喊时间不够用,但细细观察,在他们的“紧张复习”过程中,有很多的点滴时间可以利用起来,但现实中却在学生的不知不觉中消消浪费掉了,如上课前的五分钟,好多同学还在一如既往地闲聊,从而导致上课后的前五分钟不能很好的集中精力,在快下课的前五分钟,特别是自习课,下课前的五分钟,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会分散精力,期盼着下课,这一堂课下来,能够利用起来的而让学生浪费掉的时间就差不多有十五分钟,一天下来,就浪费了近两个小时,一年下来,浪费的时间就多得很可怕了。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学中采取了“强制措施”,“强制”学生利用好这些点滴时间,为高三的复习争取更多的时间。
一、利用课前三到五分钟,熟读基础知识点
每堂生物课课前预备铃响之后,针对学生不能马上进入学习准备状态,我就给学生准确了基础知识的复习资料,以及教学单元章节后的“本章小结”,由课代表负责,领学生们熟读,强化记忆。这样做,一方面,强化复习了基础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学生更有效地集中注意力,为上课铃响之后更快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这种坚持已经半年了,效果还不错。
二、利用课堂最后的五分钟进行动笔训练
每堂生物课的最后五分钟,时间充分时,就进行动笔训练,如绘图训练,细胞结构图、细胞分裂图、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光合作用、呼吸作用、ATP、影响酶活性曲线、遗传图解、DNA分子结构、神经元结构、反射弧结构、突触结构、血糖调节、水平衡调节、体温调节、种群增长曲线、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生态系统的成分关系图解、碳循环及能量流动图解等等,这些都是要求学生要会认会画会分析的内容,学生自己练习的效果并不佳,这样通过统一的强化训练,可以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提高学习的效率。并且老师可以及时的获得反馈信息,有效地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好课上的这五分钟。
三、利用睡前十分钟,熟记知识点
晚间睡前,有时学生会因为学习过晚而不能马上入睡,有时还会引起越想睡而越睡不着,针对这种情况我就要求学生准备一个口袋书,在睡前读一读,因为一个节奏,所以很容易入睡,同时也复习了基础知识。又因为在睡前记忆这些基础知识之后再没有新的信息入脑,所以记忆没有干扰,比较牢,清晨醒来可以再看一眼睡前所背的内容,这样及时巩固,效果非常好。
时间就是这样一点一滴挤出来的,在时间的积累中积累了知识。高三的紧张复习,既紧张又辛苦,我主张学生要玩就玩个痛快,要学就学个专心,我所说的挤时间,不是去占用休息放松的时间,而是把学习中易浪费的点滴时间利用起来,为学习争取更多的时间。学习要有张有弛,该抓紧的时间绝不能让它白白的溜走,也就是要提高学习的效率。
这就是我在今年的高三教学中的反思和尝试,我会继续坚持这种训练方式,并在过程中不断地修正方法,争取更好的训练效果。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15
在一轮复习中,因为学生对所复习的内容是熟悉的,其主动求知的欲望得不到充分的调动,复习效率往往一般。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无论是提升学生高考成绩出发,还是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我们教师都应该积极思考,探索创新高三一轮复习课的教学方式,在不断反思中,我摸索总结出一个“创设问题”为主线,实现学生高效复习的做法。
第一轮复习是把各种原来的已经教给了学生,而现在可能被遗忘的东西重新唤醒并加深理解,其中存在一个个体差异的问题,即可能这个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是熟悉的,也可能那个学生对那方面的知识是熟悉的。如果平铺直叙的课堂很难让每一个学生提高兴趣,参与课堂教学。但如果设置不同的问题,就相当于带着学生再看相同的风景时,看的方式改变了,看的顺序改变了,看的深度改变了,学生的态度就不同了。
在围绕教师所提的问题积极思考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及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能得到提高,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因为设置的问题跨度大,从简单到复杂,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提高各层次学生的兴趣,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推动一轮复习的课堂教学的进程,实现一轮复习的目标。
例如在复习“生长素的发现”一节时,可以设置如下问题:“为什么说单侧光引起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怎样证明胚芽鞘的尖端是感光部位呢?”“胚芽鞘具体生长的部位怎样确定呢?”“为什么胚芽鞘向光侧比背光生长的快些呢?”“胚芽鞘尖端产生的促进生长的是一种化学物质吗?”“为什么取名为生长素呢?”“生长素从什么部位产生又运往哪些部位怎么运输到的呢”“生长素和植物激素是什么关系”通过这些分层次的问题串,让学生回顾课本中的生长素发现的科学史,运用这样的顺序再次从科学家当年的方法来探索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掌握和理解生长素的产生,运输等相关知识。
要用问题串,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最大的难处是如何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设置有价值的问题。一般而言,这些问题应当在“运用问题、分析问题、综合问题或评价问题”的层次,要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对问题的问答,学生需要在脑海里迅速地检索与问题相关的知识,对这些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得出新的结论,同时要求我们教师不断给予指导,提示和帮助。
教师在复习过程中可以利用以下几点创设问题情境⑴通过演示实验的方式创设问题情境;⑵通过科学史中事实的叙述来设置问题的情境;⑶借助于各种模型或构建模型,显示与学生的日常经验,已有知识发生矛盾的事实,从而形成问题情境;⑷通过学生的错误创设问题情境;⑸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提出假设、检验假设,激发矛盾、产生问题情境;⑹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现象自身的矛盾,从而产生问题情境;⑺通过将问题“变形”创设问题情境;⑻通过“开放式“问题创设问题情境,等等。
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保证所设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悬念,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带到一种与问题相关的情境中去,进行有效的复习。
第五篇:高三生物教学反思
高三生物教学反思
市西实验中学
易黎明
回顾本学期高三复习教学工作,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复习方向:与高考命题思路及范围较好地保持了一致。体现在主干知识复习范围及深度及实验题型把握准确,复习知识内容有四分之三时间用到与高考试题接轨的方面。
二、复习的指导思想和依据:高考说明,生物学教学大纲,生物课程标准,高中生物必修、选修课本。
三、复习内容:
1、认真复习基础知识。生物知识能力的考查离不开基础知识,基础不牢,反应迟钝。复习中,把课本梳理一遍,及时解决有疑问的知识点。理解和掌握知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对基本的实验原理、操作、设计有一个比较清楚的思路。
2、系统整理所学知识。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认真分析做过的试卷及练习题,查找试题练习中出现错误的原因。对知识进行网络整理,建立起知识体系,通过比较、归纳、综合、分析等方法再现知识,让知识在大脑中形成联系,进一步督促学生去理解知识,加强审题,提高正确率,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3、精练精讲,注重解题策略。制定解题方案,明确解题思路。考试题目中,容易题、中等题占3/4,较难题仅占1/4,平时练好基本功,作好基本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复习计划,基础好的同学,可做一些综合能力较强的题目,争取拿高分;基础较差的同学,以基本题目的练习为主,保证不丢基本分。领略解题技巧,寻求正确的解题策略。
4、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复习中应时刻关注学习社会、生活热点问题,寻找与生物知识的切入点,掌握好衔接,熟悉情景,在解题的时运用知识原理分析和解决新情景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人类基因组计划、生物芯片、生态农业、以及疯牛病、口蹄疫等。
四、复习策略:
1、进行小组讨论。通过讨论,绝大多数的学生能迅速地掌握解题方法,并且能较好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
2、布置分层作业。老师在设计作业题时,应遵循“三性”即针对性、量力性和典型性的原则。针对性就是针对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选择那些学生易错而又能突出教学目标的题目;量力性就是作业题的难易度要适中,数量要适宜,估算过学生的努力,在规定时间内尚能完成,做到既不超量也不过少;典型性就是题目要有代表性和层次性,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搞死记硬背。
五、复习缺陷:
1、复习进度把握不准,速度较慢,导致与外校联考内容不统一,影响学生的成绩,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
2、补缺补差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