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谈有效教学
谈谈有效教学
万安县教研室
彭军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教学”正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教学领域最热门的口号和实践之一。
有效教学的的概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我国关注“有效教学”,主要是因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课堂改革的核心环节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是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研究。
说到“有效教学”这一概念,自然让人想到无效教学甚至是负效的教学。不否认在我们的身边有不少的无效、负效的课堂,但如果你是教学的有心人,勇于探索,勤于反思,那么这次的无效、负效教学就能成为下次有效的基础,“失败乃成功之母”。
也有的人认为,教学是否有效或者高效,最有说服力的就是看学生对所教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就是看考试成绩如何。有老师跟我说过,副科少上甚至不上,多磨主科,成绩上去了啥事都好了,这是极其错误的。这种做法老师累,学生苦,更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按照新课程的理念,教学是否有效,关键是看学生是否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得到发展。就课堂教学而言,知识获得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看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学习潜能的发挥程度。如果学生在认知上是主动地获取和建构新的知识,在情感上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努力的状态,在方法上表现有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在过程上表现为多元对话互动、合作、探究。一句话,学生是在积极主动地学习,而非机械被动地接受,这样的“过程价值”就是好的。它往往比显性知识的效率更有意义,但这种效率常常是隐性的,是无法量化检测的。教学是否有效,最终的衡量标准应该是“学生成长”,而这种成长将不单单用成绩高低来作为标准。最近看了教育在线的一篇帖子“弱化量化考核,关注行为习惯本身,回归教育本义”。说的是班主任工作的教育方面,但我觉得教学方面也可以如此思考。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实现有效教学呢?
我们探讨有效教学,视野往往较多局限于课内,看问题的着力点要么放在教师的表现上,要么放在学生身上。教学活动的确主要在课堂展开,但教师的工作成于课内,劳于课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依赖于教师先进的教学思想、理念,依赖于教师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驾驭,依赖于教师对学生的熟悉和理解,依赖于教师教学素养和智慧的提升。而这些,迫切需要教师加快专业成长。
坚定教育信念,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加强学习,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奠定有效教学的坚
实基础。
无须讳言,教育工作是辛苦而清贫的,尤其是我们做基础教育的。但教育工作现在成了我们的谋生手段,生活常态,俗话说既来之则安之。农民总想种好庄稼,商人总想做好生意,老师同样该总想着教好书。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领先过,心中没有沾沾自喜,下一次,最多三年后一切又要从新开始;我落后过,心中有的是惶恐不安,不断检讨着自己,促使自己加倍努力,难求结果如何,力求问心无愧。工人可能是坏一个产品,农民可能是误一季庄稼,而我们老师可能误了一个人的一辈子。对生活充满热情,不能只在运动场上有激情,只在牌桌上有激情,更要在课堂上有激情。抱怨的情绪可以有,抱怨的话可以说,但说归说,做归做,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责所在。
给教师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一所有品味的学校应该积极营造浓郁的人文气息,给教师以专业成长的空气。教师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个体,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是我们所从事职业的要求,也是我们自身追求职业尊严、实现人生价值的体现。校长和学校其他管理人员要尊重教师的这种追求,并积极地帮助。我们很多学校积极开展了许多扎实有效的活动,这可能让有些老师感觉很累,颇有怨言。但这些其实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空间,使教师在学习交流以及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自我。轻轻松松成不了名师,一潭死水成不了名校。
给教师一个前进的借口。作为教师,人人都想自己能得到专业上的发展,能成为一位合格的教师,进一步成为优秀的教师,甚至名师、教育家。但在实践中,往往会因为多方面的原因而不能把自己全身心的力量激发出来,从而导致教师专业成长缓慢,甚至有的是倒退。这个时候,就要给教师自己一个前进的借口(或者说是压力、动力)。(„„一路走来我辛苦过,但我不后悔。)学生有潜力靠老师挖掘,老师有潜力靠领导激发。
领导率先垂范,老师不会不干。一个好的校长,一个好的领导团队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力是不可低估的,敬业、诚信、友善、正派、公道的领导团队是教师为人做事的楷模。你们能够对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出从宏观到微观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帮助教师达到较高的专业发展水平。当然领导本身也是教师队伍的一员,也需要不断发展、提高。如果你们具有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不断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学校管理水平,学校的学习、研究风气必将长盛不衰。有人说自己会赚钱是本事,让别人给自己赚钱更是本事。今天来的领导们都是各校的教学骨干,自己会教是本事,让老师们愿意教,会教更是本事,也是你们的职责所系。
加强阅读提升综合素质。书刊、报纸,无论是专业还是非专业的,开卷有益。不过作为老师,阅读的确不能只是图个消遣,一定的专业阅读还是不能少的。“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一桶水从那里来?读书学习就是活水源泉。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特级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嗜好——学习,他们充满智慧和灵气的课堂正是得益于他们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
厚的文化底蕴。学习是教师成长永恒的主题,“一个人因学习而拥有,因学习而丰富,因学习而发展。”
在学生的眼里常常把教师当作百科全书,对教师的期望值很高,年级越低越是如此。如果教师是一问三不知,他就非常失望。纵观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的教师,读书少得可怜,甚至是厌恶读书。在给学生讲课时,除了课本和教参上的东西之外,一点辅助性的内容都说不上来,课讲得没有一点新鲜气息,我们可以去想象这样的教学能有好的效果吗?
好书要多要读一些,这些书让自己浸润在文化的滋养里,提高自身学养,加深自身底蕴。教育理论书籍要读一些,没有理论支撑的教学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要走更多的弯路。而不少教师是非常鄙视教育理论的,认为不过是纸上谈兵。02年我在参加市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时,上的是《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一)。在实验小学试教后还记得是罗局和刘万能校长给我提了一个很好的建议,创设一个给学生动手操作,仔细观察,交流猜想的机会。因为他们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远远地走在我们的前面,刘校长还参加过省里乃至国家级的优课评比,这一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后来我按照这个思路修改我的教学设计,实践证明效果很好,给评委和与会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获得市级一等奖。这种做法不但是对这节课,包括后面的几节课学生的学习也颇有启示,后来二中有几个老师按这个模式进行尝试教学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在北师大版的七年级教材下册第五章《三角形》中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就是按这种方法编排的。前些日子听了一节《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年轻老师的试水课,课后罗局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一节八十年代的课,缺乏新课程理念,没能把握住教材的编写意图,置教材提供的生活化情景导入和课后的问题解决练习于不顾,一味地循环往复的练习。长久下去,学生必然兴趣索然。人教课标版比老教材,北师大版又比人教版更进一步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东西学生更有兴趣,觉得学了更有用,让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学“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阅读是我一直以来就有的一个良好习惯,只是我的阅读比较随性、肤浅,缺乏计划性和目的性。但尽管如此,《走进新课程》、《数学课程标准解读》的阅读让我对新课程的理念、要求和新教材的编排特点有了了解;《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介绍了30位优秀教师的成长案例,他们在反思中提高,在研究中成长,在探索中进步,在锤炼中升华,让我对老师的由合格到优秀、由优秀到卓越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最激发潜能的课堂提问艺术》、《最具活力的课堂愉快教学》名师工程系列丛书使我对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从问题开始,老师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检查学生获得知识的情况,还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沟通师生感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等有了深深的体会。阅读使你的语言有趣,课堂快乐,阅读使你灵活机智,教学常有应变生成的精彩。
作为现今的老师,能够遨游网络的海洋,伴随网络成长当是一项基本技能。网络丰富的共享资源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便利,参阅几节教学设计和课件以后,结合自己的教学个性和任教班级情况的备课,效果肯定要好得多。
徜徉教育在线,让我们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教育大家、名家常在上面活动,好多本身就是各个板块的论坛版主。看着他们的帖子,让我们也享受着快乐教育的幸福。通过浏览一些教育网站的论坛和其他教师的博客,可以看到发生在别人课堂上的事及他们的思考,进而以一种审视的目光来看待自己的教学,去思考其中的问题。有时一个精彩的贴子,往往会吸引众多的网友光临、引发众多的自由评论。在网上,我们可以突破身份、地域和学科等方面的界限,形成即时互动式交流,通过参与回复、讨论,可以体验他人思想、分享他人经验,使自己的思想观念与知识结构得到提升和发展。传统的教研受到活动次数少、教师互动不足的影响。而网络则为教师建起一种新型的互动关系,营造成广泛参与、互相支持的环境,架构起畅所欲言的通道,打造出专业引领、资源共享的空间。我们的教育网论坛也在逐渐成长,只是关于教学方面的,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步子能迈得更快一些。
积极组织老师参与各级各类教研培训活动。如新教材培训,试卷命题培训,学校、片站、全县乃至更高级别的上课比赛,课件制作等等。有的学校不愿意派人,可能怕花钱,可能怕耽误工作,也可能怕这个老师出成绩了,留不住人等等。我是这样看的,被派出的老师其实挺辛苦的,但他在活动中学到了东西,认为自己得到了重视,以后的工作只会更努力。就算到了其他学校,不也还是做教师,搞教学?站在全县、全市乃至教育事业来看还是一样的。况且走了一个,也许会有更多更好的成长起来呢。如„„
教师专业成长,可走特色发展之路。精于课堂教学、试题命制、竞赛辅导、作业设计等。例„„
要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离不开有效校本教研的强力支撑。
各学校的校情不同,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与环境也不同,因此,突出“以校为本”,开展特色校本教研是一种有效选择。校本教研根植于学校与教师的现实需求,让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立足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问题即课题)使教学研究成为教师的职业生活方式、思想行为方式。同时,还可以培植一种学校文化,强调科学、民主和团队精神,营造求真、务实、融洽的教研氛围,为教师的信息交流、经验分享、展示自我提供平台。
课例研究是校本教研的一种最重要的形式。课例研究以某一具体的课为研究对象,重在对课本身的“改进、优化和提高”。教研组或备课组充分利用公开课、示范课或优质课进行课例研究,以一人同课多磨、同课异构(多人同上一节课)的形式让教师置身其间,以研究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改进教学行为。如枧头中学上学期开展的教
研活动,同组多名教师都选同一内容上课,第一位教师上完课后集体评议,大家肯定优点,分析问题。第二位上课的教师通过比较及反思,对自己原先的设计进行调整,上完课后,再进行评议。第三位教师根据前两位教师上课的情况,再对自己的设计进行重新审视、调整,然后上课、评课。这样,同一内容几位教师上出了不同风格,其教学结构及方法有了很大的改进。这样“一课多人上”,组内所有人员围绕一个课题发挥各自特长,执教者个体反思,辅以同伴互助来逐渐改变自己的观念和行为,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二中前两年也开展了全校性的各备课组的多人同上一堂课活动,取得了好的效果。
潞田中学开展的“同伴互助”促课、磨课活动,使年轻教师很快适应了自己的教学角色,中青年教师大大地缩短了成长周期,老年教师也在这种活动中焕发了新春。效果也是显著的,(老师、学生取得的成绩„„)他们取得的成绩可能是一时的,但他们收获的信心,获取的经验,形成的能力必将伴随他们教育教学的一生。
在这样的课例研究中,同伴互助互比、互评互议,一课几备几上。使教师在观摩中有思考,在评议中有改进,在改进中有提高,达到“剖析一节课,带动一批人”的效果。课例研究给教师带来的专业体验和行为跟进是常态课无法比拟的,是教师专业成长,实施有效教学的实佳方式,应大力提倡。
再说说优质课比赛,有人说这样的课就是作秀课,没意思。有些学校也不太重视,有人参加可能也就让他自己琢磨琢磨。我不太赞同,各级各类的观摩课或评优课,往往代表一所学校或一个地区,一节优质课倾注了很多老师的集体智慧。说我们是在听评优课的过程中成长的,是在上评优课的过程中成长的有些夸大,但哪位教师有机会上评优课,他的成长就快一些;哪所学校的教师有机会上评优课,哪所学校教师的成长就快一些想必大家没有异议。当教师不辞辛劳地打造公开课的时候,公开课也毫无疑问地打造了教师。经过公开课的打磨,教师对如何把握教材、如何把握学生、如何设计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就会变得清晰,上完课以后,还可以从评课老师那里反馈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多了一份专业引领。深入地置身其间,也许让你平增压力,倍感煎熬,但这一快速成长的过程让你受益终生。上过公开课的教师一般都有这样的体会:熬人,但收获多多。
我们观摩优质课,可以学习对教材的处理,可以学习执教老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可以学习一类课的种种教学模式。公开课上老师往往和蔼可亲,和学生有亲密互动,不轻易批评学生,基本做到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这种态度正是为人师者应有的态度。要上好课,不仅仅是知识水平问题,更是教学艺术的问题。教学是爱的艺术,公开课是展示爱的舞台。
说说集体备课。
扎实的备课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和前提。集体备课是一种备课的好形式,把教师的个体行为
变为集体行为,集思广益,互相促进,在研讨交流中共同成长。集体备课更有利于年轻教师在较短时间内深化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读懂教材”,如去年暑假的小学数学现场教学设计比赛„„;更有利于促进骨干教师的迅速成长;更有利于促进备课组教师集体的发展,集体备课能够设计更好的问题,选择更好的练习„„,建设高效的课堂,从而实现最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集体备课的关键在于集体的研讨,形成初步教案。然后各人做好二次修改补充,使之更符合自己所教班级实际,更符合自己的教学个性,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以我的经历看集体备课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各人先自主备课,集体备课时每位教师带着自己的教学方案,困惑的问题参与交流、研讨,谈出自己的观点。一人作为主备课记录,然后整理形成教案,每位教师在此基础上再修改补充。这种方式较好,但老师的负担更重。另一种是一人先主备课,集体备课时作为主讲人,其他人参与交流和研讨,补充修改。这种方式老师负担相对较轻,但容易形成主备人看讲稿一说到底,其他老师出工不出力,讨论时泛泛而谈,最后教案千篇一律。
方式无所谓好坏,关键在于大家能否平等参与,积极“说、议、研”。
现实中集体备课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学校同一备课组人员少,二是往往只安排有两节课的时间,却要完成对一周教学内容的讨论,几乎不可能。这就要求集体备课生活化,按备课组或教研组安排办公室为好,在平时的生活中,教师有疑问、见解,脑子里闪过什么灵感都可随时讨论交流。在“闲聊”中探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谈感悟、议策略、找办法,这样聊起来感觉到“言之有物”,真切自然。(二中„„棉中„„,)集体备课的效果如何,不在于时间、地点是否固定,内容记录是否详实。能够形成浓厚的研讨氛围,教师之间常有互相启发,甚至互相争论,才有好的集体备课。
教学是反思的基础,反思是教学的升华。任何一个教师,在其执教的过程中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引导教师养成教后反思的习惯,审视和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肯定成绩,找出存在问题,分析具体原因,及时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可以有效地纠正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上的偏差,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教后感的形式不拘一格,也不必每节课后都要有,但有的话就要做到迅速及时、实事求是、有的放矢,否则就会失去价值,成为负担疲于应付。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要转型。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西尔伯曼的著作《教室里的危机》(或《课堂的危机》)中曾提出这样一个判断,课堂是否真正转型,必须体现两个要素:第一,课堂气氛是否转变?第二,学习方式是否转变?
创设情境,调节课堂气氛,吸引学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这门课有兴趣,对你这
个老师有好感了,教学的有效性就有了强有力的保证。
精心设置问题,有效安排学生的各阶段活动。观察比较,独立思考,动手演练,拓广探究,合作交流,这样的学生才是主体的,主动的,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成功而有效的课堂教学就大打折扣。避免把以前的“满堂灌”变成“满堂问”,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充斥课堂,一问一答,表面上师生、生生在互动,实质上还是以提问的方式在灌。前几年二中老师代表市里参加省优质课比赛,内容是《条形图与扇形图》,我建议在里面加了一个环节,分工合作,现场由学生调查他们班喜爱各种课外活动的人数,制作统计图,然后利用Excel当场制作统计图,再让学生比较条形图与扇形图的特点,回答几个问题。气氛热烈,收效较好,得到评委的充分肯定,荣获一等奖。
教师的引导,点拨非常重要。你的学识、地位决定你是组织者和引导者。清晰、精炼、丰富的个性化课堂语言,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学习中,一次项系数k和常数项b决定了函数的图象位置,进而体现了函数值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我形象地归纳成k管“/、”b管上下,k>0“/”,k<0“”;b>0交于上面,b<0交于下面。学生很快就记住了,很快就能准确地画出图形。
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适时适度的赞扬鼓励等。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与发展。(在二中生物课„„。)恰当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会使你的教学更有效。比如二中硬件装配到位,教师相关技能娴熟,他们尝到了甜头。去年12月我在沙坪中学上了一节《一定摸到红球吗》,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念学生在小学就有两个阶段分别学习过,再搬出大量的语句来让学生判断事件的可能性我觉得意义不大。恰好前两天在香港举办的东亚运动会上,许昕战胜张继科夺得男子乒乓球单打冠军。利用这个材料我设置了一个环节,先是在网上下载一些相关视频,再按照需要做了剪截,依次播放,并同步提出几个问题:
1、东亚运动会男子乒乓球比赛开始了,中国运动员夺得冠军是 事件,外国运动员夺得冠军是 事件;
2、许昕和张继科战胜各自对手,在决赛中会师了。此时中国运动员夺得冠军是 事件,外国运动员夺得冠军是 事件,许昕夺得冠军是 事件,张继科夺得冠军是 事件;
3、经过努力拼搏,许昕战胜张继科,站上了最高领奖台。此时许昕夺得冠军是 事件,张继科夺得冠军是 事件。观看精彩比赛还有有趣的问题,学生兴致很高,对这几个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
教学的有效性不仅在课前、课中,还在于课后。
作业布置:课堂作业多数还是课本上的,教材精心选编的练习人教课标版有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广探索三个层次的,北师大版则分为知识技能、数学理解、问题解决三个层次,量和质还是够的。书上的作业原则上题题要过关,当然不是都要写在作业本上。课外的(配套资
料)酌情提出要求,有的不做,有的选做,有时交上来检查批改,有时课前抽查。(“一日一题”的实验„„。)
作业批改:全批全改是必须的,有条件的,有需要时面批面改,能提高学生作业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我的做法„„语文的作文批改„„)
辅导: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是没错的,课外及时、适当的个别辅导和集体辅导是有效教学的有益补充。毕竟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欠缺,自然老师不能包办学生的所有自习,要精心指导,逐步放手。小学„„初一„„初三„„
检测:我认为至关重要的是检测、批改要及时。及时检测才能及时巩固,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批改才不会冷了学生的热情。批改试卷我的做法„„
行走在课改教学的路途上,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第二篇:浅谈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实践与理论
论文题目:浅谈有效教学
院
系:政治经济学院2013级思想政治教育
专业2班
姓
名:王
奎 学
号:41301098 完成时间:2014年12月5日
浅谈有效教学
内容摘要:教育是一项长久且复杂的事业,而有效教育则是教育中的一种类型。但是作为免费师范生的我们,应该问一下自己,何为有效教育?为什么要进行有效教育?我们在未来的教师岗位上,又该如何进行有效教育呢?
关键词:人格发展、教育目的、唤醒、理论与实践 正文:
教育是一个国家复兴之根本。由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便可看出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有效教学是相对于广义的教育来说,一种特有的教学,是一个教师所追求的教学模式。
一、要想进行有效教学,首先我们应该形成自己对于有效教学内涵的理解。
何为有效教学呢?个人有个人不同的看法,在我看来,满足了一下四个方面的教学便是有效教学。
(一)、有效教学最明显的表现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明显的提高。虽然学习成绩无法全面的代表着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毫无疑问它是最直接的表现方式。一个有效教师通过有效教学,必然会使得学生在学习方面更加的轻松简单,而学习成绩的提高也自然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二)、从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来看,有效教学能够使学生举一反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学习机能。学生作为教学过程的接受者,是一个有着自身独立思维的个体,旧时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是极为不可取的。一个有效的教学过程,应当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刺激着学生发挥着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自发的对学习进行探讨,将书本的知识转化为自己内部的认识,而非仅仅了解到某些浅显的知识点。
(三)、有效教学还应当是一个对学生人格培养的过程。学生应当能够通过教学,逐渐形成一个健全的人格。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将人分为德才兼备的“圣人”,无才无德的“愚人”,有德无才的“君子”和有才无德的“小人”,并告诫“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感慨道“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教育应当是为国家复兴提供人才,但若是培养出来的都是有才无德的小人,最终乱国乱民,反倒不若愚人兢兢业业为国奉献。因此,一个有效的教学,一定要在注重知识技能学习的同时,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四)、有效教学应该是以培养社会所需人才为目的的教学过程。教育服务于社会的发展,教育的目的自然是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如果一个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全是手无缚鸡之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哪怕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优异,我都不认为这种教学是有效的。有效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个体特性为基础,针对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类型,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而非一味的理论课本知识传授。
二、作为一名未来将要踏入教学事业的师范生,我们不仅要了解何为有效教学,更应该认识到为什么要进行有效教学。
对于教育的目的与作用,夸美纽斯提出了系统的理论。他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永生做准备;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为现实的人生服务,培养具有“学问、德行和虔信”的人。同时,在《大教育学》中,他还肯定了教育在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自古以来,教育对于个人和社会来说,都是一种双赢的行为:个人由此获得了生存所需的知识技能,并有机会不断提高自我素质的发展;社会则由此可以得到源源不断地人才补充,推动社会各个方面的不断发展。而有效教学则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育的效率,更好的发挥教育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双赢性的作用。因此,不得不承认,在社会急速发展的今天,有效教学不断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必需的人才,同时也提供了更多先进的思想。
三、在教学的过程中,作为媒介的教师,又该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呢? 在我个人看来,我觉得主要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展开有效教学。
(一)、教师应该注重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在不断的学习、工作的过程中,自觉弥补自身不足,努力达到一个有效教师应该具备的硬性要求和软性要求。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引导者学生学习的进程。因此,一名有效教师对于一个有效教学过程顺利进行是必不可少的。
(二)、一个有效教学过程是需要家庭教育等其他方面教育的配合的。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他认为,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主张把教育与生活完全熔于一炉。虽然在我看来教育与生活完全熔于一炉是不可取的,但是陶行知的观点也可以看出生活等方面的教育的重要性。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渠道,目前除了学校,其余的最主要的方式便是家庭教育。将学校教学与家庭教学相配合,不仅可以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到学生的特性,对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提供必要信息,还可以创造一个更加宽广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一个有效的教学过程应该是理论实践并重的过程。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应该是理论丰富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的。在学生有效的学习过程中,理论是基础,为实践提供指导,而实践则反作用于理论,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当然,在教师进行有效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进行的实践也会加强教学的有效性。如一节关于如何制造氧气的化学课中,教师在讲解中配合使用化学器材为学生演示氧气的制作过程,其教学效果要比单纯的进行理论知识讲解有效的多。
(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遵循夸美纽斯的“量力性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不同阶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程度的接受能力,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接受能力的程度,在学生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进行知识的讲解。教师对学生能力的判断失误,会严重影响到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如教师反复讲解学生早已熟知的知识点,只会让学生感到厌烦,不会专心听讲;而教师若高估学生的知识水平及接受程度,对学生讲解远超过其现有水平的知识,学生不仅无法理解,还会因此产生挫败感,从而失去学习的信心。由于学生是作为单独的个体所存在的,因此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教师若想进行有效教学,必须要根据不同学生特性,进行因材施教,以学生特性为基础,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如今社会发展多元化,对人才类型的要求也自然增多。如同馒头出锅一般的教学成果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有效教学的成果,应当是如同各式各样的包子一般,满足更多不同的需要。因此,因材施教的必要性也越来越明显了。
教育的目的是服务社会,而教师作为教育环节中极其重要的媒介,应该在不断挑战、改进的过程中,自觉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做到有效教学,为社会提供必需人才。
第三篇:浅谈有效教学
浅谈有效教学
陕西靖边县第二中学 马启军
通过几天的国培,对有效教学有点儿浅显的认识,简述如下: 有效教学以促进全体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以教师的充分准备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为核心内容,最终取得课堂教学最大效益的教学方式。这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渗透与落实需要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传统的授课方式;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
1.有效的教学准备
教师备好一节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也是整节课取得成功的关键。有效教学准备是有效教学实施的必须环节,它要求教师不仅有全新的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方式,完美的教学艺术和独特的教学风格。还要领会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熟练应用课程资源,积极而有效的组织课堂,合理安排学生活动,使师生在一种平等交流的平台上共同进步。
2.有效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整节课的核心,课前准备在充分,过程中不能有效发挥也是一种缺陷。因此教学过程越有效,就越是一节好课。怎样的教学过程是有效的呢?
2.1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把学生带到一种新鲜而有趣的课堂氛围中,这种气氛可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学时,教师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储备知识设计现实性、趣味性、挑战性的情境,让学生在愉快的课堂中快乐的学习。
2.2有效的课堂提问
传统教学中,教师采用一问一答的课堂提问方式,新理念下教师应改善这一单调的提问方式,依据学生现状,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提出具有启发性、探索性、开放性、拓展性的问题,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敢说。问题可来源于生活的哥各个层面,可是老师问学生,也可是学生问老师,总之,使问题具有实效性,有效的服务与课堂教学,这样还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塑造学生的个性。
2.3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应用,不但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方法更多样,也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集图、文、什、声、色于一体,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时一种新型的教学平台,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应用时一定要有所把握,且不可弄巧成拙。
3.有效的学习方式
转变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任务之一。现代学习方式以弘扬人的个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学习方式有很多,下面介绍几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3.1探究性学习
探究就是创设可能和选择可能的思维过程。面对一个新问题,让学生靠推断、猜想、直觉去设想各种可能,再从各种可能中选择一个最可能的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筛选可能,通过自己的方式证实自己所选的可能的可能性和正确性,探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从而获得经验,有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3.2合作性学习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尽力发挥团体的协同效应,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已经成为新课改下学习方式的又一重要内涵。合作性学习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它既包含师生之间的合作,又包含生生之间的合作。合作中不仅获得知识,还陶冶情操、坚定意志,可以做到教学相长。另外,合作可让学生学会去承担相应的责任,也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对形成群体特有的课堂文化起到积极作用。
3.3体验性学习
体验性学习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体验是指身体性活动和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体验会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在学习中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和思考,这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鉴于此,在课堂教学中适时组织学生参与、体验,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
4.创新教育是有效教学的有益补充
创新教育是新理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教学的有益补充,可体现如下
4.1关爱学生
爱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爱。教学以爱为动力和基础,这是“以人为本,教书育人”思想的体现,把冷峻的说教变成亲切的嘱咐,把严肃的鼓励变成真挚的叮咛。老师的言行举止要做到尊重学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
4.2注重创新
江泽民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知识是创新的前提,想象是创新的先导,求异思维是孕育一切创新的源头,由此,教师应摒弃“教师中心”、“师道权威”的陈腐理念,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观,尊重学生人格,调动学生探求和创新的积极性,让学生的攀登信念,超越意识,求异思维,创新品格全面发展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成为现代教育的主旋律,只有锁定这一旋律,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
4.3加强挫折教育
任何使人产生痛苦或不快并得不到排除的因素称为挫折。现代中学生遇到挫折的情形会越来越多,然而他们却表现的极其脆弱,老师应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给学生提供适当的挫折的情境,加强学生的挫折教育,增强他们的耐挫力。
5.课后反思是有效教学不可缺少的部分
认真做好每节课的课后反思,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反思意识。任何一节课都有闪亮的地方,也有不尽人意之处,因此,教师课后应做记录,记成功的做法(如巧妙的导入,留有悬念的结束语等);记课堂败笔(如重难点处理不当,演示实验的失败,时间分配不合理等),记教学机智,在特定的课堂情境中,教师往往会产生一些灵感,如不及时记录便会消纵即逝;记备课资料,防资料与自己“捉迷藏”,这样可为以后教学提供方便。
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家会用毕生的精力追求艺术的最高境界,教师在付出艰辛的同时,也应该关注教学的效益,只有尽力去实现有效教学,才能打造出一个全新的教育时代,开辟出一片崭新的教学天地,最终收获桃李满天下的芬芳!
第四篇:有效教学
学习了余文森教授教授的《有效教学的方法和技能》这门课程,我学到了四种有效教学的方法,只有在平时教学中有效运用这四种方式才能让课堂成为高效课堂,让学生轻松学习,快乐学习。这四种有效教学方法如下:
一、有效讲授的教学方法。
讲授是一般老师常用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存在这么多年,说明这种方法有着明显的优势,但随着环境和学生的变化,这种方法的劣势也越来越明显。讲授能使学生深入浅出的理解知识,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知识,但这种方法滋长了学生依赖和期待心理,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为了减少讲授的一些弊端,就要进行有效讲授,才能将讲授的弊端降到最低。在讲述的时候生动有趣,在讲解时发展学生的抽象思考能力,讲读时充分运用自己的面部、手势和体态表情,讲演时富有感染力。
二、有效指导的教学方法。
对学生加以有效指导能让学生拨云见雾,豁然开朗。有效指导包括读书指导法和自学指导法两种。这两种方法又分为四种类型:1.导法,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方法,让他们学会抓题眼,猪儿重点,抓思维方法,学会边读边思。2.导路,教师指导学生理清教材的逻辑顺序,让学生有路可循。3.导疑,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时,让学生学会用质问的思维方法,善疑善问,有所长进。4.导思,教师指导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他们的思维广阔性和敏捷性。实现这些方法有三步要走:1.教学生会读。2.引学生自己读。3.放手让学生去读。
三、有效提问的教学方法。
有效提问能让学生思考的更加具有广度和深度,培养了学生质疑的精神。要保证提问有效,教师就要做到以下几点:1.提出的问题要具有思维价值。2.提问时机要恰到好处。3.制定一个课堂提问有效性观察表能更好操控提问的环节和时机。
四、有效调控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教师要对整个课堂进行有效调节才能让授课过程可控,从而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不仅需要教师进行自控还要学生的他控。最直接、最便捷、适用范围最广的就是语言调控,良好的语言调控能让学生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和学习过程中来。还有一种就是非语言调控,恰当使用身体语言调控,调整合适的人际距离,掌握好停顿和节奏,这些都能让学生很好的将注意力集中到课程学习中来。
通过这四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将学生的思维打开,帮助学生提高质疑精神和培养课堂自律意识,只有有效运用这些方法才能使课堂真正高效和灵活。
学习了余文森老师的《有效教学方法》技能一课后,我;我是韩村寄宿小学的一名英语老师,在平时上课的过程;直到学习了余文森老师的课后,我才重新整理了思绪;
一、时时密切关注学生;要把他们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在授课内容上;
二、教法调控;教学方法模式化的倾向,追求教法的新颖性,以新颖的;
三、兴趣调控;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
四、完善游戏规则,制定好策略;游戏的时候
学习了余文森老师的《有效教学方法》技能一课后,我反思很多,应当说在每个教学环节当都不是做的尽善尽美,但我感觉在课堂有效调控做的比较欠缺。
我是韩村寄宿小学的一名英语老师,在平时上课的过程中,特别授课时总是发现有的孩子偶尔在走私,他们可能在玩玩具,或者在小说的话话,有的呆呆的看着一个地方,像是沉浸在某种事件的想像中。当然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可是最让我头疼的是在做游戏的时候课堂就难以调控了,随着游戏高潮的到来,他们放声的大笑,毫无节制。课堂一下子混乱起来,我大为头疼。虽然事先治定好纪律,可是到时候也是一塌糊涂。弄得我手忙脚乱。好多时候不得不终止游戏。然后在好长的时间里,我都不敢再游戏。我思考了良久,也没有很好的办法。直到学习了余文森老师的课后,我才重新整理了思绪。感觉了找到了一些能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时时密切关注学生。在授课的同时,要时时密切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要把他们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在授课内容上。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孩子们走神的机率。另外也可以在讲授观孩子的反映。看他们在掌握知识的程度。同时也可以快速的把走神的孩子纠正一下。
二、教法调控。运用教学方法对地理课堂教学加以调控,首先,教师要克服 教学方法模式化的倾向,追求教法的新颖性,以新颖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之保持稳定的注意力。当前,地理课堂教学要一改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陈旧模式,建立以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为主的新模式,确实把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位置。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地代替学生学习,而是重在诱导、引导、指导,让学生积极活动,主动参与,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引路,学生走路,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学、思考、讨论、训练、实践等多种学习活动,独立地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三、兴趣调控。兴趣是指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当学生对学习发生兴趣时,总是学习积极主动,乐此不疲。因而,如果教师能激起学生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以趣激疑,以趣激思,那么,英语课堂教学的主动权将牢牢地掌握在教师的有效调控范围内。
四、完善游戏规则,制定好策略。把遵守课堂做为游戏规则之一。这样在做 游戏的时候他们慢慢和就会注意到课堂纪律。
五、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来有效调控课堂。如利肢体语言,不断的变换游戏形 式简笔画等,总之,只要是有利于调控课堂的都可以运用,另外,还要随时做好随机调控的准备。因为有的时候你并知预测会发生什么事,而有可能影响你的课堂教学。
回顾《有效教学的方法(技能)》这门课,我觉得,有效教授这方面亟待提高。对一般学生来说,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还是要通过课堂。那么课堂上在教授时教师如何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呢?我认为主要通过如下几方面:
一、课前准备要有目标。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备课不光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联系学生实际,重难点做到心中有数,教学设计抓住思维的主线,教具准备充分板书设计清晰。
二、密切关注学生。在授课的同时,要时时密切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要把他们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在授课内容上。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孩子们走神的机率。另外也可以在讲授观孩子的反映。看他们在掌握知识的程度。同时也可以快速的把走神的孩子纠正一下。
三、运用教学方法对课堂教学加以调控,首先,教师要克服教学方法模式化的倾向,追求教法的新颖性,以新颖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之保持稳定的注意力。当前,课堂教学要一改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陈旧模式,建立以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为主的新模式,确实把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位置。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地代替学生学习,而是重在诱导、引导、指导,让学生积极活动,主动参与,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引路,学生走路,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学、思考、讨论、训练、实践等多种学习活动,独立地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四、兴趣调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当学生对学习发生兴趣时,总是学习积极主动,乐此不疲。因而,如果教师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趣激疑,以趣激思,那么,课堂教学的主动权将牢牢地掌握在教师的有效调控范围内。
五、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来有效调控课堂,如:游戏、多媒体。。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的备课,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并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的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第五篇:浅谈如何有效教学
浅谈如何有效教学
高效课堂是以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规范具体的教学目标为导向。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是高效课堂教学所遵循的理念。高效课堂教学就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爱学习”;促进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使学生“会学习”。
高效课堂要以扎实的教学内容为载体。扎实的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载体。高效课堂教学并不是教学内容越“多”越好,也不是越“难”越好,而是要在了解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特点的基础上,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重点。因此,课堂上教师要以“精讲多练”方式落实教学重点,要让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发展熟练的基本技能。课堂上学生可以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前提,引导他们在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才能达到高效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以大纲为基础,结合实际,设计好教学方案
学生预习,教师备课。备课过程中,教师根据大纲系统把握教材外,更要以身作则,熟练掌握教材的内容;典型题例自己先要做,相关的知识要充分学习。还要提前一周集体研究下周备课时的教学方案。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整个一课教学设计意图的体现。教学方案设计的重点
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一定要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与思想水平,符合学校现有的实际条件。这样设 计出的教学方案才切合实际,才具有可操作性。
(二)把握好时间安排和学法指导,努力创建学习型课堂。
时间就是效率。抓紧时间,用好时间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我们要改变观念,一堂课一般由学习、讲解和练习三部分构成。讲的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练的时间不宜少于15分钟。这里的练包括教学过程中的训练。课堂上要少讲精讲,多学多练。教师要精心安排学、讲、练的内容,以保证各个环节的时间。
(三)教师要在课堂上惜时如金,同时还要学会节约时间。比方说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合理安排收发作业等。上课要守时,不要迟到,更不允许拖堂。教师要以自己的时间观念影响学生时间观念,帮助学生制订时间安排,反思时间利用情况,让学生学会经营课堂40分钟,让它产生最大的效益。教师一定要树立学生可以学会,每个学生都可以学会的观念,帮助学生制订自学方案,解答学生疑难。对于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可以解决的问题不讲,解决不了的问题精讲,遗漏的问题予以补充。以课堂作业、来回巡视等手段督促学生自学,最大限度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创建和谐高效的课堂气氛。
(四)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
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在平等宽松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愉悦地学习,才能取得好的效果。陶行知提出:“创造力量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努力创设出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这有利于激励学生的自主意识,有利于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和交流。
教师要经常听取学生对于本学科学习的建议,并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要尽最大可能地尊重学生意愿选取学习方式。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不要挖苦讽刺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要以真诚的眼光注视学生,亲切的语气教育学生,信任的心态引导学生。营造民
主、宽松、和谐氛围的主动权在教师手中,教师必须主动地承担改善师生关系的责任。
(五)练习到位,当堂检测、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练习的目的有三个: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巩固学习成果;将学生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课堂练习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最佳途径,因此课堂作业要紧扣当堂教学内容。课外作业是一个增效过程,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有弹性。课内外作业都要分层,使各档学生都能完成并获得发展。
练习要精心设计,坚决避免重复。各科作业都必须做到最迟隔天反馈。重视课后的辅导,对于作业中的共性问题要认真进行全班讲解,个性问题单独解决,绝不积压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要设计有效活动,首先要对有效作个理解,我们认为,作为课堂教学活动,其面对的主体是学生,目的要让学生能够通过活动获取知识,教师在设计活动之前,必须考虑以下几点:
(一)活动应具有实效性。
通过活动,学生可以发现什么?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带来多大帮助,即活动的目的是什么。教师在设计活动时,首先要想到活动的目的,明确学生通过活动能够达到什么效果。如果活动进行后学生收获甚少或一无所获,那么,这样的活动不如不要。如:导入部分的观看动画,目的通常有两个: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是为新知的学习设下疑问。如果动画内容,学生兴趣不大,产生问题的效果不佳,那么这个活动的设置就显得意义不大。再比如:小组合作交流,目的让学生通过交流发现问题,找出不足,共同寻求解决办法,如果安排一个大家几乎都能掌握的内容让学生讨论、交流,结果肯定会让学生感到乏味,既浪费课堂教学的宝贵时间,又不能产生良好效益,得不偿失。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之前必须精心思考,充分结合学生水平、兴趣等多方因素,让学生都能乐于参与,从中受益
(二)活动的全面性。
即有多少学生能参与其中。一项活动的安排,如果能在有效的时间内,尽量让更多的学生融入其中,才能发挥其作用。新课标提倡人人学数学,人人有数学学。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将面尽量扩大,力争让所有学生都能有事可做。
(三)活动的完整性。有些教师在安排学生活动时,经常出现这样的错误,即当学生没有得出结论时,教师便将其打断,终止了活动的正常进行,结果变成了教师告诉了学生结果,而不是学生自己发现了结果。对于学生来说,他自己通过努力得到的,远比教师塞给他的要好。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能力,要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有所收获,不能让他们望而兴叹、无能为力,这样便可确保活动顺利的进行,完整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