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委农办干部作风整治工作总结
县委农办干部作风整治工作总结
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的决定》、《县深入开展“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服务大提升”主题教育暨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实际,认真开展第一阶段工作,现将小结如下:
一、成立工作机构。
1月6月召开了部委会,学习了县委、县政府相关文件精神,成立县委农县委农工部深入开展“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服务大提升”主题教育暨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相关工作人员,负责日常工作,加强与县作风整治办的联系,定期汇报工作动态。领导小组成员及办公室工作人员名单将于2月20日前上报县作风整治办。
二、制定活动实施方案。
召开部委会,研究制定《县委农工部深入开展“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服务大提升”主题教育暨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督促机关各科室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活动实施方案将于2月20日前上报县作风整治办。
三、组织动员部署。
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教育全体干部及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开展集中整治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搞好整治活动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对开展整治活动进行动员部署,把县委、县政府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以及活动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传达到每一位干部和工作人员,并将本单位整治方案印发给每个干部职工。
四、开展集中学习。
1月10日组织干部和工作人员认真学习作风整治活动《决定》、《实施方案》以及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等,学习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大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廉政守则》、《公务员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通过学习,全体机关干部职工深感作风整治必要性和紧迫感。
五、加强宣传报道。
通过县政府网站内网县政府农办、简报等形式,宣传整治活动,反映工作动态,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营造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六、加强督促检查。
组织督查活动,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督促指导工作。
七、公布投诉方式。
公布了整治活动投诉电话(电子信箱)和主动接受群众的投诉和举报的联系人。
第二篇:2021年县委农办干部作风整治工作小结
2021年县委农办干部作风整治工作小结
撰写人: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
2021年县委农办干部作风整治工作小结
一、成立工作机构。
__月__月召开了部委会,学习了县委、县政府相关文件精神,成立县委农县委农工部深入开展“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服务大提升”主题教育暨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相关工作人员,负责日常工作,加强与县作风整治办的联系,定期汇报工作动态(范本)。领导小组成员及办公室工作人员___将于__月__日前上报县作风整治办。二、制定活动实施方案。
召开部委会,研究制定《县委农工部深入开展“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服务大提升”主题教育暨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督促机关各科室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活动实施方案将于__月__日前上报县作风整治办。三、___动员部署。
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教育全体干部及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开展集中整治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搞好整治活动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对开展整治活动进行动员部署,把县委、县政府相关会议和文件精神以及活动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传达到每一位干部和工作人员,并将本单位整治方案印发给每个干部职工。四、开展集中学习。
__月__日___干部和工作人员认真学习作风整治活动《决定》、《实施方案》以及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等,学___的___大及___大四中、五中、__中全会和___“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廉政守则》、《公务员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通过学习,全体机关干部职工深感作风整治必要性和紧迫感。五、加强宣传报道。
通过县政府网站内网县政府农办、简报等形式,宣传整治活动,反映工作动态(范本),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营造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六、加强督促检查。
___督查活动,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督促指导工作。七、公布投诉方式。
公布了整治活动投诉电话(___)和主动接受群众的投诉和___的联系人。范文仅供参考
感谢浏览
第三篇:麻章区委农办2008年工作总结
麻章区委农办2008年工作总结
2008年,我办积极组织贯彻实施上级关于“三农”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做好协调、督促、检查和指导工作;在日常工作中能掌握、分析全区农村经济运行和农村工作情况,对“三农”重大问题和农村改革与发展中带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供区委、区政府决策参考;主动承办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充分发挥了组织、协调和指导等工作职能。现将2008年工作情况做简要总结,并分析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明年的工作思路。
一、2008年工作总结
(一)切实贯彻落实有关“三农”精神,力促“三农”新发展
1、反应快、计划早,确保贯彻执行工作落到实处。今年初,我办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摘录了十七大报告中有关“三农”的论述,并结合本区“三农”实际制定了工作计划,确保全年工作有条不紊。在收到中发[2008]1号文和粤发[2008]11号文后,我办及时向分管领导作了汇报,组织涉农单位召开专题会议,并根据各单位的职能有针对性地对贯彻落实工作做了具体分工。今年10月底,我办还组织涉农单位召开专题讨论会,学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
对照《决定》内容全面分析了我区“三农”现状,实事求是地反思了我区农村改革发展的得失,理清了“三农”工作思路,为迎接即将开展的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及时传达有关“三农”精神,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三农”的纲领性文件,为我区的“三农”工作带来了显著成果,今年我区农业生产总值预计可达18亿元,主要体现以下:(1)农业基础建设得到加强,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今年我区农田水利建设累计投资5510万元,2大城乡防灾减灾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太平海堤达标加固工程完成工程总量的70%;旧县联围达标加固工程围工程完成监理和施工的招标工作)。在农业现代化建设方面,今年我区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14380公顷,建设调塾洋、城家洋、湖光农场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5000亩;在太平镇造甲村、塘西村和麻章镇畅侃村实施基本农田整治1700亩,全区机耕、机收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机耕达53.3%,机收已达50%。在农业配套建设方面,注重市场体系建设,国家级的广东农副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正在兴建,到今年年底,全区已建规模以上农贸市场4家,大中型农产品超市2家,还有北运菜市场、副食品综合市场和酒类副食品市场;(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得到深化,“三高”农业和区域特色农业加快发展,“一乡一品”和“一条鱼工程”不断推进,当前我区“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经营模式普遍推行,初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有恒兴、金岭、国溢、燕塘等
13家,建立起花卉、蔬菜等基地,成效显著的有湖光富贵竹种植面积7000多亩,年产值2200多万元,建立2500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和60亩滩涂养殖种苗繁育基地;麻章镇花卉种植面积10000多亩,年产值近1亿元,在鸭曹、迈龙、古河建设600亩蔬菜基地。各类基地周边农户的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均有明显增加,人均年纯收入近1万元;(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连点扩面,步向科学化、集群化。全区已完成“三图一书”(即规划建设现状图、建设规划图、建设管线图和说明书)的村庄82条,完成了113条村的规划编制,占全区村庄总数的45%,超额完成了市要求的今年前完成全部村庄40%的任务。我区今年新创建省文明村1条、市文明村8条、区文明村10条;(4)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建设亮点纷呈。“信息兴农”工程和“信息促廉”工程试点成功,并且得到广泛推广,各个行政村的农村信息网络系统和农村干部远程教育教学平台全部安装完毕,每个农村终端接收站点做到“五个一”,实现区政府网、“一站通”、乡情信息网的资源在网络平台上共享;健全了区、镇、村三级调解网络,成立区治安联防巡逻大队,建立乡镇综治工作中心、村级综治工作站,治安防控能力大大增强,群众安全感大大提高;另外今年我区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低保覆盖面不断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2.7%;(5)社会主义新农民素质全面提高。我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民工作贯穿于整个
“三农”工作之中,主要是结合农村和农业实际需要,注重抓好农民思想观念转变促农村各项改革顺利推进,加强农民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其增收水平,加快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丰富其精神生活内涵,今年我区共举办免费技能培训班18期,培训农村青年1256人,智力扶贫30多名,培训农村信息员280多人,共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8346人。
2、正确定位,充分发挥农办职能。今年我区继续解放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新举措,编制了《麻章区城乡协调、生态文明示范区规划纲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建设“城乡协调、生态文明示范区”,其中涉农工程项目7个。农办在其中担当着联络、协调等重要角色,能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这项重点工程开展业务工作,即使今年以来农办两换主帅,但均能正确定位,当好角色,为建设“城乡协调、生态文明示范区”做了大量预备工作,在全区“三农”工作中充分发挥了组织、协调和指导等作用。
(二)深入开展“三农”调查研究,提供决策参考。今年来,农办根据上级要求,围绕“三农”重大问题和农村改革与发展中带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为区委、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主要开展的调查研究有:落实农村“两委”干部补贴政策的情况、贯彻落实粤发[2008]11号文的情况、上半年“三农”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农村改革发展现状研究等。在调查研究过程中,争取区委办公室全力支持,深入
农村基层,掌握了比较翔实的第一手材料,撰写了详细的调研报告,特别是贯彻落实粤发[2008]11号文的情况和农村改革发展现状研究,这两篇调研报告全面反映了我区“三农”现状,为即将开展的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决策参考依据。
(三)尽力完成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提高农办影响力。我办现有工作人员1人,并兼任区城乡清洁办领导,负责其日常工作。今年来,我区城乡清洁工程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市组织的各项工作检查中,均列前茅,多次得到市主管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肯定和表扬,农办和清洁办工作都是尽力而为,不但取得了主要领导的认同和理解,同时也得到党政部门和相关单位的认同,确实提高了农办影响力。
二、区委农办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1、2007年底,我办再次被推上机构改革的风尖浪头,目前编制1人(正科级),人员缺少、职能弱化的问题相当明显。
2、“三农”工作机制不完善,农办工作局面困窘。对县(市、区)基层来说,涉农单位众多,既有农业工作主体单位农业局,又有与“三农”工作关系密切的民政局、林业局、畜牧局、海洋渔业水产局等单位,在“三农”工作中有“各自为政”之嫌,“三农”工作机制仍不完善。农办处于众多涉农单位之中既无实职,又缺少人员,况且工作经费未列入正常的财政预算,工作局面十分困窘。
三、2009年工作思路
1、理顺机构设置。在即将开展的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之际,将迫切需要一个像农办这样能够起协调、组织作用的机构,以整合全区“三农”工作力量,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当前我区农办人员少、难以担当如此艰巨任务,理顺机构设置、增加人员编制、建立“三农”联席会议工作制度迫在眉睫,望上级农办适时提供处理办法。
2、建立健全工作制度。2009年,我办拟全面学习整理农办工作职责,建立健全工作制度,以使工作规范化、科学化。
3、加强调查研究工作。2009年,将会是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最重要的一年,必须加强调查研究工作,深入农村基层掌握农村改革发展新情况、新动态及热点、难点问题,并希望上级农办能多组织学习交流会,以便互通信息,取长补短,提高业务工作能力和水平,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更好决策参考。
第四篇:干部作风整治第一阶段工作总结
据县委、县政府《全县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实施方案》和市工商局《全市工商系统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实施方案》的统一部署,我局认真按照要求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服务效能,为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取得一定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迅速统一思想,营造良好氛围
为把全局思想统一到开展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上来,2月10日,我局召开了全系统干部职工动员大会,传达了县委、县政府和市工商局关于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三珍惜、三增强大会精神,成立了由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平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股室、分文秘 家园 局负责人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印发了《XX县工商系统开展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活动的目的、意义、内容,规定了各项活动开展时间。为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力度,我局积极向省、市、县级各类媒体投新闻稿件,同时编发《专刊》、《简报》,及时将重大会议精神、活动进展情况、工作动态等内容进行公开,引导和鼓励全局干部职工积极投身到活动中。
二、结合市局活动 增强活动内涵
为把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引向深入,市局开展了三珍惜三增强主题教育,我局把这项活动纳入到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工作之中,召开了动员大会,举办了学习讨论会,印发了《XX县工商系统开展三珍惜三增强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与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相匹配的领导小组,由局机关党委组织实施,即独立运行,又相互关联,增强了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的内涵,让两项活动如火如荼。
三、落实具体内容 稳步推进实施
为把两项活动扎实推进,在按计划学习的基础上,我们一是制作了宣传栏,把两项活动设计成图文并茂的形式,用高档喷绘布制作成直观大方、通俗易懂的宣传栏;二是印发了学习笔记本,为便于广大干部职工学习记录方文秘家园便,我们在办公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专门设计印刷了XX县工商局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的学习心得笔记本;三是开展了督查,在活动开展以来,我们组织人员对基层分局进行了一次全面督查,今后将按规定,每月开展2次对基层的专项工作进行督查,每季不少于一次对综合工作进行督查。检查各项重点工作的落实情况,对工作不力,敷衍塞责和走过场的,责令认真整改,并下发督查通报。
第五篇:农办工作总结
农办工作总结
我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决战三区、推进四化、建设三个芦溪”的总目标,坚持“整体工作抓推进,重点工作求突破,特色工作上台阶”的发展思路,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抓手,履职尽责,各项工作进展顺利,较好完成了全各项目标任务,现就我部2014工作完成情况和2015工作打算报告如下:
一、2014工作成效和举措
(一)富裕和谐秀美乡村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1、坚持以科学监管为手段,高效推进新农村建设。2014按照“九步法”选点布点,省批复我县新农村点50个。一是集镇村点一体规划。以“三线两库三区”(三线:武功旅游公路沿线、沪昆高速公路沿线、320国道沿线,两库:山口岩水库、锅底潭水库,三区:武功山风景区、工业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为总体布局,聘请市规划设计院和亮点规划设计公司,对新农村点、集镇以及主要干道,按照布局要求,对房、渠、管线、绿化、活动场地等进行一体规划设计。二是定期开展督查观摩。在4月份开展了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清洁工程启动情况督查;8月份开展了“六改”和“三绿一处理”专项督查,并对督查结果以文件或简报形式进行全县通报。对通报排名最后两位的乡镇和最后5位的村点,在召开乡镇新村办工作例会上点名批评。并在11月份分别迎接了市、省的年终工作考评。三是切实加强宣传力度。两年来,共印发新农村建设简报7期1200余份,印发新农村和清洁工程宣传手册400余份,并采取“四个统一”(统一规划、统一制作村点文化宣传长廊、统一制作进村指示牌、统一制作理事会制度)措施,加强新农村和农村清洁工程的宣传力度。
2、坚持以秀美乡村建设为重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建设、一体化发展”的要求,统筹产业特色、基础设施、生态建设。一是提升村点建设。两年来,全县50个新农村点投入各类资金3128万元,完成村点改路76公里、改水2334户、改厕2210户,改路、改水率达100%,改厕率达95%。打造了宣风镇京口村阁下-塘园、吐霞石下,芦溪镇新田村院前等一批新农村亮点。二是干道房改提升。从2013年开始陆续投入资金5500万元,对320国道沿线、武功山旅游公路、大富路沿线房相进行了统一提升改造,完成房屋“平改坡”2250户,窗套安装1850户,墙面刷白21.7万平方米,店面统一广告牌1510米,拆除沿线空心房7150平方米,目前工作正处于审计结算阶段。三是镇村联动优先。县镇村各级投入资金2500万元,完成了新泉乡新泉村、张佳坊乡张佳坊村、银河镇河下村等14个镇村联动建设点,完成墙面刷白、路面铺设、高标准绿化以及文体活动场所的建设。四是环境整治净化。以“两办”名义下发了《XX县农村清洁工程实施细则》,在每个行政村设立1-2个公益性岗位,按每个岗位每月700元的标准给予岗位薪资补贴,并对每个行政村0.5-1万元的标准安排清洁工程经费,用于村点“两桶一袋”、清洁用具的配备,切实抓好了农村清洁工程。目前,全县共配备保洁员180余名,对示范带实行分段包岗,做到定期清扫清运。
3、坚持以产业为支撑,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以一村一品、多村一品为抓手,大力发展瓜果蔬菜、中药材、花卉苗木、有机茶叶、武功脆鲩和杜仲生猪等“六个一”农业特色产业。目前,全县涌现出40余个“一村一品”专业村。一是农村产业板块构架成型。以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建设目标,围绕传统产业、高效经济作物、“农家乐”新村以及农业园区等产业优势,积极培育特色农业型、城郊经济型、生态旅游型三大新农村产业经济板块,打造了芦溪镇东阳、宣风镇栗湾等一批产业主导型新村;宣风镇京口、南坑镇大岭等一批田园生态型新村和新泉乡市上、长丰乡磨桥等一批“农家乐”休闲新村。二是产业园区建设聚集。抓好了现代农业园区银河核心区、宣风生物产业园、农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园、赣西花卉苗木交易市场、农产品交易市场等“三园两市场多基地”建设,加强对银河杜仲、大富乳业、福义实业、隆盛庄园等龙头企业的联结互动,进一步发展壮大区域经济。三是农业产业基地进一步发展壮大。采取“农户+基地+合作社+企业”的经营模式,全县共发展特色种养基地39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324家,新兴产业基地沂源村杭白菊、皇菊种植,吐霞铁皮石斛、竹垣村火龙果等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全县紫红米种植面积超过1万亩、果蔬种植面积5.8万亩,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6万亩、杜仲生猪年出栏10万头,冬闲农田油菜种植面积5.34万亩。
4、坚持完善机制,引导帮扶共建新农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县始终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共建、社会参与”的做法。一是坚持农民主体建设机制。积极建立并完善了农民自主投入、自主管理、自主创评的农民主体建设机制。由农户自筹资金,用于村庄整治及环卫设施的添置、维护,由村民自行商定创评细则,农民自主评比优秀家庭等创评活动。二是构建部门帮扶共建机制。实施领导干部牵头、专门人员指导、部门帮扶共建、社会各界支持的共建机制,2014全县共派出工作组31个,帮扶资金或项目折资达300余万元,形成了共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三是完善督查考核机制。“三个定期”监管村点建设,即:定期开展新农村点工作启动情况督查、改厕专项督查;定期组织全县乡镇相互观摩促进;定期进行年终考评。形成了对新农村点每年“两督一观一评”的新机制。督查和考评结果直接与本年评先和次年申报农村建设点挂钩。
5、坚持以服务农村为理念,营造民主文明新风。一是基层组织民主化。按照“想干事、会干事、干好事”的标准,结合“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今年选拔了村组成员75人参加江西农大和电大远程教育的学习,提升了农村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目前,全县80%的行政村都优化配备大学生村官,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全面发展。二是公共服务城镇化。对城镇周边的行政村、乡镇集镇大力实施村镇一体化管理,中心集镇、纵深集镇村点的电、路、供排水管道等进行对接改造,基本实现了集镇村点管网的全覆盖。组建中老年舞蹈队、军(腰)鼓队达300多支,修建集中活动场所102个,安装健身器材650余套,修建篮球场、羽毛球球场、门球场等72个,新农村点集镇周边的农贸市场、卫生院、农家书屋、幼儿园等设施得到逐步完善。三是文明新风优化。各新农村点全部设立与群众生产生活和精神文明建设息息相关的文化长廊,使群众时时看到文化、处处感知文明。如宣风镇栗湾村麻里园在村点围墙、房屋侧墙直接绘制各种通俗、简洁、明了的卡通图画,宣传强基层树新风、尊老爱幼、邻里和睦、政策法规等正能量,得到农民群众的普遍认可。目前,全县共建成“农家书屋”139个,农村“十星文明户”等评比活动的开展,激发了群众争当先进典型的热情,全县广大农村呈现和谐、文明的新风尚。(二)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有序开展
1、全面完成了2013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扫尾、验收和结算工作。一是土地治理项目完成投资1080万元,改造中低产田0.93万亩,完成水利项目15处:开挖衬砌渠道30.4公里,修建机耕路6.3公里,加固山塘2座,新建拦河坝1座。二是农业产业化财政扶持项目完成投资584万元,完成一村食品公司年产5万吨紫红米加工扩建、江西百利食品公司5000吨果蔬加工扩建和武功山蔬菜加工合作社3000亩蔬菜标准化生产扩建等三个项目建设。这些项目的建成,较好的改善了项目区农业基础设施,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建设,促进农业增产、农业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明显成效。
2、做好了2014年项目扩初计划设计和开工建设工作。项目计划投资1224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0.88万亩,主要建设内容为:水利项目26处,疏浚衬砌渠道26.24公里,修建机耕路6.8公里。目前,项目正在抓紧施工中,已完成投资约400万元,预计2015年2月可全部竣工。同时,投资180万元的XX县3万平米标准化蘑菇种植基地建设项目,投资1025万元XX县年产10万头绿色杜仲生猪养殖扩建项目也都在按上级批复实施。
3、完成了2015年土地治理项目规划设计和可研报告的编制。共申请上级资金800万元,完成萍乡豫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宣风栗湾花卉苗木合作社两个产业化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上级项目资金180万元。土地治理和产业化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上报省市,待上级评审。这些项目均安排在现代农业园区核心区内,为改善园区农业生产条件打好了基础。
(三)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效果明显
1、根据省、市综改办文件要求,紧紧围绕“议、筹、审、管、督、奖”六环节,完成了2014年上半年63个项目的建设。其中村内道路硬化项目18个,村内引水灌溉渠道34个,文化活动中心6个,塘坝2个,桥梁1个,饮水工程1个,环境整治及美化亮化项目1个,受益人口达36762人。全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总投资406.825万元,其中财政奖补资金222万元,村民实际筹资筹劳总额184.825万元,村集体实际投入金额71.941万元,社会捐赠赞助实际金额67.677万元,其他投入实际金额23.55万元。村民筹劳人数达3922人、2352天。奖补资金已拨付到位。
2、对全县2014年上半年项目资金拨付、财务帐目、项目档案资料进行了规范完善整理,实行一个项目,一套专帐和一套专门资料,并将所有项目信息录入了省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系统。3、2014年下半年72个项目正在紧张施工建设中,计划年底前完成项目资金拨付,并做好财务帐目和项目档案资料。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民主体意识差。部分农民对自身的主体地位认识不清,总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政府要搞,就什么都依赖政府,连自家门前余坪、房屋粉刷都要求政府全部买单,缺乏自力更生、自我发展的意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等、靠、要依赖思想。
2、农民增加收入难。从农民自身来看,存在着三个困难:缺乏资金起步难、缺乏技术持续难、缺乏技能务工难。从农业产业化发展来看,存在着三个问题:特色产业小而散,农业的规模效益不明显;合作组织覆盖面小,有的甚至形同虚设;龙头企业数量少,产业链条短,对农民增收的带动能力弱。
3、村级发展能力弱。主要受制于三个因素:一是村级债务沉重。相当一部分村因前些年修路、引水、建校,背上了沉重的债务。二是资金筹措困难。全县大部分村是集体经济“空壳村”,仅凭转移支付资金维持正常开支,根本无法兴办村级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三是相关政策不够完善。有的项目除省专项资金外,市、县两级配套资金很少或没有,导致村级自筹资金比例偏高。
4、社会事业发展慢。由于历史欠帐较多,投入相对不足,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事业发展相对落后,与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5、帮扶机制需完善。新农村建设的组织协调机制运转起来困难,部门与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够,政出多门,各自为战。同时,新农村建设的帮扶指导难以落实到位,挂名帮扶、只包不帮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6、部分干群认识还不到位。部分干群对政策认识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甚至还有部分农民错误的认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公益事业是各级政府应该为农民做的事情。因此,固然是项目议事通过了,形成了决议,在思想和言行上还存在抵触的情况时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