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品生品社听课体会
品生品社听课体会
11月13日、15日,在建明小学进行了为期一天半的品生品社跟进式课堂教研活动,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受益匪浅。聆听了李梅老师和赵岭老师的品社与品生课,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让我对品社品生课程的性质、基本结构、教学目标等方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懂得了一些课的处理方法。这是感到不虚此行。
这次听课,自己感触最深的有以几下点:
1、教师课前做了大量精心准备工作,如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还要预想学生在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再做好一定量的准备。
2、从导入到学习新课到板书设计都令我难忘。例如,李梅老师的歌曲导入,赵岭老师的视频故事导入。这些方式生动形象、直观,从一开始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上教学阶段,教师时刻关注学生发展,随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以适应学生的学习状况,不能死板的按准备的教学程序走下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动态生成。
4、李梅老师讲的品生课给我的启发很大。她在课堂上安排的一系列学生参与的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为本的教学思路。我深刻认识到一定要从中挖掘出具有品德教育意义的内容进行思想教育渗透,或以具体生动的故事或以易懂而又鲜活的事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一点给在座的所有品生品社教师指明了道路。
5、“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是课程改革向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活用教材方面提出的要求。两位教师都能根据教学的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通过创造符合学生特点、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激发起学生切身的感受;补充了更具有说服力的材料。
总之,细细琢磨每堂课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己应该努力、认真、踏实地去运用这些宝贵的经验,不断提高自己处理细节问题的能力,让课堂更成熟、精彩。
第二篇:品生品社听课反思
“人人一节公开课”听课心得
今年三月份我校组织了“人人一节公开课”活动,在本次听课活动中,我受益匪浅,使我增长了见识,学到了许多本领,同时也懂得了一些课的重点与难点的处理方法。
在本次听课中,我听了马清芳老师和周亚平的课,现在我重点谈谈周亚平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下册《同学之间》。
周老师执教的是《同学之间》一课,在教学中,周老师的教学思路简单清晰。
一、激趣导入
在此环节,周老师通过播放歌曲《朋友》,来导入了本节课,简洁明了。
二、讲授新课
在新授环节,讲授过程中,周老师很巧妙地课件和课本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之中地掌握了知识。
在本环节的讨论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讨论,气氛活跃,同时老师的指导也很到位。
三、总结
在本环节中,周老师首先对本节课的内容总结,经过老师的总结,学生们对本节的知识有了更清晰的掌握
最后,周老师很有心的给每个小组打印了一份《与人相处的24条黄金法则》,这个不起眼的环节恰恰是本节课的点睛之笔。
这次学习,使我认识到,上好品生品社课,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1、教师课前要做好大量精心准备工作,如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还要预想学生在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再做好充分的准备。
2、课上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发展,随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以适应学生的学习状况,不能死板的按准备的教学程序走下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动态生成,3、教学时,一定要先让学生进行尝试,只有尝试了,才知学生会不会,懂不懂,基础程度如何,而不要越俎代庖或教师先规定下怎么样怎么样,这
样就会束缚住学生的发展和认知能力,也就不可塑了,这一点是品生品社教研员每次活动给我们所讲的一点。
4、在教学时,能够把课本中的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可以很轻松地学生是非常重要的。
5、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不仅要重视教师的教,更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课堂中,要相信学生,充分给学生提供自主讨论的环境和氛围。
总之,本次活动非常及时有效的解决了平时教学中的困惑,对品生品社以后的教育教学将会产生巨大影响。
2015.4.9
第三篇:省品生品社优质课听课体会
省品生品社优质课听课体会
2012年4月10日---13日,山东省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优质课评选活动在临沂市举行,我有幸参加了临沂沂州实验学校组的听课学习活动。站在那个讲台的都是各市地优秀的教学骨干,短短的几天能有幸领略学习欣赏到二十多位优秀教师在课堂上的风采,收获颇多,深感自己教学有待提高,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课前交流异彩呈现。每节课前都有谈话部分,这是一堂课的开始,也是上课学生对教师的初步感知,而学生这一节课的状态也由此开始。因此,课前要把孩子的兴奋神经跳动起来,消除孩子的紧张情绪,并保持良好的兴奋状态,有的老师运用课前儿歌的方法让学生放松,跟随音乐做动作,活跃了课前气氛,有的老师运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起共鸣,还有的老师直接通过介绍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可谓八仙过海,不同程度的把学生的学习气氛调动了起来。
课堂问题深思熟虑。课堂上没有问题,就少了很多的灵气,问题的设计针对性是否得当又是一个教师课堂艺术的表现,每位教师在课堂问题的设计上付出了很多,他们从学生的立场设计问题,例如:郭磊老师指教的《我们都是好朋友》这一课时,设计了“同学之间有了矛盾怎么办?”“你还想和谁成为朋友?说明理由。”这些问题都是根据课堂情境生成的,看似平淡,却引起了全班学生的共鸣,勾起了学生内心的情感。小组合作,关注全体。几乎每节课都用到了小组合作,体现让孩子学会分享、倾听、提高转述能力及团队的合作能力。在小组交流前,老师都对讨论交流提出要求或建议,有的甚至对各组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使小组合作有效化,而不是走形式,体现了教师良好的组织能力。
课前调查,提高效率。通过听课让我感受到,课前调查的设置越详细,学生在课堂上汇报越容易执行,在内容上越趋向丰富化,具体化。在这次讲课中,巩建丽老师让学生在课前调查学习用品的使用情况,在课堂上设身处地的想一想以后应该怎么做,让学生理解到如何爱惜学习用品,对学生的节约思想进行升华,达到了教学目的。
板书也是优质课的一大亮点。平时上课不是很注意板书的整体性,在这次听课中让我感触很深,每位老师根据课堂内容设计了不同形状的板书,精彩呈现课堂重点,济宁的孙文锦老师设计的《我的乡里乡亲》板书,利用两颗心互相交互,体现乡里乡亲互相帮助,要尊重、理解、宽容,体现如何与邻居交往,使课堂有声有色。这些都值得我去学习,培养这方面的创新能力。
总之,细细琢磨每堂课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己应该努力、认真、踏实地去运用这些宝贵的经验,不断提高自己处理细节问题的能力,让课堂更成熟、精彩。
第四篇:品社听课心得
校际交流品社听课心得体会
城南小学
李媛云
10月24日,我参加了校际交流小学品社听课活动,聆听了武彩霞,王建华等四位老师的课,收获良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一、教师语言具有艺术的魅力
当我听着四位教师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引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在教学《我们的左邻右舍》这一课时,她让学生一边观看优美图片,一边听着优美的背景音乐,一边听老师的介绍,声情并茂的语言勾起了学生的向往,平添几分优美的气氛。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各位老师都通过她们那优美的声音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陶冶,唤醒了学生美的感受。
二、使用课件、开放引导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
新课标中说到:学生的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品社教学,应该是一个“先学后教、先读后导、先练后训、先放后扶”的过程。”各位老师的教学过程就是这种教学模式的一个充分展现吧。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有的老师的多维评价:“虽然你说得不完全正确,但老师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和胆量”。“你说的观点很有创见,非常可贵,老师想请你再响亮地说一遍”。“这个地
方你再读上一遍,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
以上这些评价,我认为既是对学生感悟结果的评价,也指向了学生的感悟态度,指导了感悟的方法,同时,其激励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呀!在课堂上用我们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我们是能办到的。
三、处理、把握教材的方法十分独到
几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有其独到之处。如运用“说”、“读”、“演”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最精彩的是学生用动作表现拱手的步骤。还有学生在音乐背景下边有感情的体会,一句教育名言说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我想,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该问问自己:当学生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忘记以后,还剩下些什么?十年,几十年以后,当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全忘掉以后,我们给他们留下些什么?我们的教育,能否给孩子们留下正确的思维方式,留下解决问题的能力,留下他们真正需要的种种? 我想这些也就是我们追求的“高效”吧!一日听课老师们的独到之处岂止以上几点,但我想,光是这几点,是我要用很多的时间才能深刻领悟的。
第五篇:品生与品社课堂教学听课心得体会
品生与品社课堂教学听课心得体会
垛庄中心小学 张秋菊
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九月份的品生、品社教研听课活动,陈老师的课对我的触动很大。通过学习,我深切地体会到上好一堂课的不易。要上好一堂课,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情感人,以心换心。现在就自己此次听课活动,谈谈自己对课堂教学的几点感悟。
首先,新课程理念方面,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在“合作、探究”的活动氛围中学习、感悟。绝大多数课题,教师都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像:设置悬念,讲故事,小组合作,设置教学游戏等。
第二,教师的基本功和整体素质高。
本节课教师不仅课件制作的好,而且板书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此外,教师在设计活动上也下了不少功夫,每一个问题,每一个活动都设计的很精细,而且对课堂做了很好的预设。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很精确,同学们都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各抒已见,无拘无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看着同学们那种争先恐后的样子,我们可以切身体会到,师生配合融洽。
第三,运用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形式丰富多彩,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构建生活化的课堂,让生活走进课堂,并且能够打造温馨课堂,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学。陈老师的课件中都穿插了很多音乐,能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学习。课堂上通过多种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与奖励,也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思维处于比较活跃的状态,真正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心与心的交流。
一节课的时间很快过去,课上完了学生都还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让我明白了一堂好课是凝聚了团体的力量,是经过一次次精心修改打磨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