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把立德树人作为基础教育根本任务
把立德树人作为基础教育根本任务 王定华(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更应认真领会,坚定执行。在新形势下,如果还一味宣扬“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而驱使孩子加班加点,再不摆脱只重知识摄取并且过于分分计较的文化偏执,就不是合格的基础教育工作者,更不可能营造教育家办学的局面。教育的对象是人。人不仅是学习知识的认知体,更是有血有肉的生命体。基础教育工作者必须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所以,德育为首、育人为本就必须成为校长、教师的价值追求,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就应该作为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
把立德树人作为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说到底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第一,“立德树人”指明了基础教育的方向就是“树人”,要坚持育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发展人、改造人、塑造人。第二,“立德树人”指出了基础教育的途径就是“立德”,要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的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第三,“立德树人”制定了基础教育的内容就是要在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而规范人、要求人、提高人。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课程育人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使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培养的主要途径。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在课程改革中加强对思想品德类课程教学的管理和评价,推动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上述学科以及所有课程的德育要求。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的德育,是最基本最自然的德育。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落实德育为先理念,应予落实。一是渗透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语文、历史和思想品德等各学科都应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有机渗透。校长、教师在理解和运用各科课程标准时,不仅要理解明确表述出来的含义,更要深刻领会渗透在字里行间的精神实质。二是突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语文课程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凝聚力和创造力。历史课程要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认识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中国强盛的重要保证,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历史责任感。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进一步要求学生“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三是增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和时代性。依据我国国情,修订后的课标突出了“民族融合”和“共同发展”的内涵。例如,历史课程标准增加了“认识国内各民族之间交流、相互影响和融合的重要性,增强民族平等和共同发展的观念”的要求。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进一步强调,要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奋斗、共同发展”。各地应研究课程德育现实,把握课程德育规律,关注学生成长特点。通过恰如其分的课程教学和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把中央关于未成年人思想德育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实到校,落实到班,落实到学生心坎上;把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有机地转化为年轻一代的自觉行动。全国1064万中小学专任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可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在对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将良好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自然融入课堂教学过程。
文化育人
学校文化是学校特色和历史积淀的反映,是全体师生认同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对学生思想品德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和持久深远的影响功能。面向2020年,应组织关于学校文化建设的经验交流和深入研讨,推进各地开展学校文化建设,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继续提倡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第一,确立学校文化建设的高品位。自觉追求高品位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和重要标志。要通过继承、创新和整合,使先进的、高品位的学校文化成为学校的强势文化、主导文化,应从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等方面进行学校文化创建,增强学校核心发展力。第二,塑造学校共同价值观。一所学校选择什么、崇尚什么、追求什么,外显为教育行为和校风,内隐的则是学校价值观念。学校价值观为学校全体师生指明了共同愿景,影响着师生员工和学校的日常行为、精神追求与发展方向,是学校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学校的共同愿景是规范教育行为、引领学校发展的巨大推动力。第三,改善校长的管理行为。校长是学校文化的掌舵者、营造者。学校管理的事务千头万绪,但校长必须保持强烈的文化意识,避免陷入事务堆里。校长对学校文化的理论认识如何,积极性、主动性如何,是否具有文化自觉性,决定着一所学校文化发展的厚度与宽度。学校文化建设中,校长和学校管理团队应该自觉转变领导行为。第四,着手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在日常管理要求或规范中逐步形成的,是全体学校成员认同和遵循的精神规范,体现着学校个体特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民主与法制是建设现代学校的人文基础;学习与创新是推进现代学校建设的不竭动力;发展与诚信是个体与团队的信誉所系。第五,提升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的校容、校貌等外在形象是把学校形象传播给社会公众的外显性视觉对象,它是学校现代文明程度的外在表现。物质文化应该独具匠心,以物载德。建筑或造型新颖,具备时代气息,或古朴典雅,体现文化底蕴。学校建筑要符合学校特色,适合教育之用,总体风格保持一致、协调、和谐,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实践育人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学校要结合课程改革,认真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要求,针对学生年龄、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有序组织学生走出校园,了解社会,感受生活,积极探索,引导学生学思结合、知行并重。要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乐于参加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出点力、流点汗,乃至经风雨、见世面,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使他们珍惜劳动成果,不仅学到知识,还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劳动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之一。要培养学生体验从事劳动和创造的喜悦,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和职业观。中小学每年都应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简单的生产劳动,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态度,体验劳动情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格及生存能力,在体验劳动成果的喜悦中,增强劳动创造生活、建设美好家乡的情感和意识。学生的劳动过程,既是劳动知识、技能的培训过程,又是培养劳动态度、体验劳动情感、参与家乡建设的教育过程。面向2020年,国家正支持建设一批大型的青少年学生校外综合实践基地,并支持这些基地以及此前已建成的县级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发挥作用。各地须善于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利用各类校外活动场所,组织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红色旅游活动、专题考察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
礼仪育人
礼仪不单是形式,更负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民主、文明、和谐、平等是礼仪的表现,也是十八大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成要素。礼仪是道德的示范,是行为的准则,是交往的枢纽,是文明的标志。在新形势下,礼仪教育是立德树人新的生长点。2011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对礼仪教育内容作出明确规定,主要包括个人礼仪和交往礼仪两个方面。面向2020年,要在全国大力提倡开展礼仪教育,让学生学会尊重,文明礼貌,彬彬有礼,努力探索文明礼仪教育的规律,研究学生道德行为形成的内在机制,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将文明礼仪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之中,不断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一,坚持有机渗透。礼仪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以日常管理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各种活动为途径,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为网络,做到有机渗透,形成教育合力,发挥整体效应。第二,坚持知行统一。在文明礼仪教育中,要加强对学生的礼仪指导和训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不断体现和感悟,并付诸实践。同时,要抓好总结评比等环节,促进学生养成礼仪习惯,进而内化为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个人修养。第三,坚持言传身教。教师是礼仪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也是学生主要的模仿对象。教师的道德品质、性格爱好、文化素养、治学态度、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影响,在学生成长中留下印记。在礼仪教育中,教师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至关重要。在文明礼仪教育中,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礼仪行为,让教师以深厚的思想感情、庄重大方的仪表、和蔼可亲的仪容、彬彬有礼的语言给学生做示范,产生耳濡目染之效。第四,坚持内化自律。在礼仪教育中,要遵循学生品德、行为习惯形成的心理规律,从知礼、懂礼入手,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明理、激情、导行,引发其内驱力的产生,进而促使内化,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化。
网络育人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日趋网络化。网络是把双刃剑。它已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交友、娱乐的重要形式,对学生价值观形成和道德认知具有重要影响。然而,网络中的不良或虚假信息确实太多。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他们作为网络最庞大、最活跃的群体,对网络中海量信息缺乏辨别能力。尽信网,不如无网。面向2020年,应兴利除弊,重视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工作,这是学校德育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第一,提倡正确认识网络。把握网络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学会利用网络进行德育,不断探索网络坏境下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用主流的道德规范和思想文化引领学生,让他们能够正确对待网络虚拟世界,合理使用互联网和手机。第二,提倡绿色网络建设。大力发展校园网络文化,不断丰富和更新健康向上的内容,逐步建成集德育管理、信息资源、活动管理为一体的网络德育平台。第三,提倡网络道德教育。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实践和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网络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增强对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防止网络沉迷和受到不良影响。第四,提倡网络法制教育。重点培养学生依法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行为,自觉抵制网络不法行为,懂得在网络环境下维护自身安全和合法权益。
制度育人
立德树人是长期的持续的工作,必须有制度保障。一是建立督导制度,为德育提供强大动力。把中小学德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社会发展和教育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德育工作的督导检查,将其作为新时期教育综合督导的重要内容,使之制度化、规范化。二是建立投入制度,设立德育专项经费。纳入教育经费年度预算,并保持稳定增长,满足学校德育工作的经费需求。三是建立培训制度,不断提高育人水平。正如十八大报告所要求的,“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从而让教师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教育和感染学生,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社会的尊重。加强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保障班主任各项待遇,提高他们的专业化水平,发挥他们在德育工作中的骨干作用。
合力育人
立德树人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学校、家庭、社区和社会共同承担的重大任务,必须始终坚持齐抓共管,凝聚起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强大合力。学校、家庭、社会各种教育力量,应建立教育网络,形成教育的正向合力,统一协调地开展德育工作,发挥德育整体效益,加速个体的社会化进程。实际上,学校、家庭、社区的德育目标应当趋同,德育内容应当互补,德育资源可以共享。为此,要联系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整合社会资源,建设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大课堂。努力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家庭教育为基础、社区教育为保障的德育工作格局,形成学校、家庭、社会育人合力,共同促进年轻一代健康成长。
时代在发展,中小学德育的环境、对象、任务、渠道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并正在变化之中,立德树人必须适应新形势。要研究世界的发展变化,以开放的眼界和胸襟,引导中小学生打好中华文化的根基,学习一切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积蓄迎接挑战的力量;要研究中国的发展变化,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思想、新道德、新观念,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并化作每一天的实际行动;要研究教育的发展变化,深入探索环境变化对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创新教育观念、目标、内容、方法,充分体现时代性、准确把握规律性、大力增强实效性;要研究学生的发展变化,根据中小学生的特点,采取他们乐于接受的教育方式,遵循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党的十八大还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我们要把党的教育方针体现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突出立德树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规范办学行为,改革评价方式,努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二篇: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日前召开。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让孩子们在核心价值观的沐浴下健康成长。这次会议对于新形势下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全国教育战线要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努力培养和造就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未成年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从未成年人抓起,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既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我们要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采取扎实措施,努力开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学校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渠道主阵地。各级各类学校要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线,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深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广泛开展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引导中小学生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核心,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要广泛开展“中国梦”学习教育,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奋发有为,报效祖国和人民。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改进德育工作方式方法,着力培养未成年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加强学段、学科、教育教学环节、育人力量和阵地五个方面的统筹,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育人体系。要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孤残儿童等特殊群体孩子,重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有关方面,有责任有义务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配合的教育网络,着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着力完善各方面共同参与的长效机制,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本报评论员)
第三篇:学习《把立德树人作为基础教育根本任务》的体会
学习《把立德树人作为基础教育根本任务》的体会
近日联区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把立德树人作为基础教育根本任务》一文,使我感受颇深。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日趋提高,学生的生活环境、学习条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学生的祖辈、父辈的生活、读书状况他们知道得很少,有的完全不知道,久而久之,他们认为眼下的生活环境就是这样,或攀比他人后觉得还不够好。加之学生在校接受的绝大部分也是知识的学习、记忆、检测等,对于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有所跟不上,这就形成了德育教育的严重不足和缺失,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极为不利。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务必要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其实道德教育无处不在,渗透于各科的教材之中,只需要教师用心的引用和挖掘、拓展。
每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想,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视网膜里、心灵上,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内化力、感召力。我们的奉献虽然不见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但却是用平凡与崇高的师德之光,照亮孩子的心灵。
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会无怨无悔,默默奉献。通过学习立德树人一文后,我清醒地认识到当代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必须适应时代特征,必须反映时代诉求,必须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我会更加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教师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不断改革创新,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加强自身修养。
也会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寻求新形势下对学生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模式以及新渠道。
第四篇: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2015-07-24 06:09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与教育的根本任务”理论研讨会内容摘登
本期主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就是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国际视野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近日,由光明J报编辑部、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立德树人与教育的根本任务”理论研讨会在南京召开。专家学者就立德树人的迫切性与可行性、立德树人与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道德共识的达成与建设和谐社会、全球化进程中如何传承文化传统、探索立德树人的教育规律等问题展开研讨。
中国第一位轮椅上的女博士、全国十大女杰、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侯晶晶教授参加第十五届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颁奖典礼。
著名教育学家鲁洁先生在南京龙潭小学参加统编《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编写试讲与听课活动。
(本版内容由本报记者郑晋鸣整理 照片由南京师范大学提供)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时代主题
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立德树人实践体系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理事长 宋永忠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必须从儿童青少年抓起。当代教育越来越体现为一种大教育,即终身教育。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必然关注人的全程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近年来,总书记多次强调立德树人的重要性,他将青少年时期的价值观养成比喻成“扣好人生的扣子”。他指出: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儿童青少年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对于人格健全、积极情感培养和良好品德形成具有重要价值。此外,当前社会正处于一个激烈的转型时期,它对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构成巨大的挑战,面对这些成长中的危机,亟须予以关注。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时代主题,必须回应时代挑战。青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就我国青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而言,总体来说是好的,但也应看到,依然存在着不少心理问题和道德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是我们时代的变迁所导致的。主要表现为,全球化时代的多样文化,容易导致青少年儿童的主流价值观迷失;信息化网络化,容易导致青少年儿童交流的减少和道德的冷漠;功利化教育容易导致青少年儿童关注成“才”有余,关注成“人”不足。
面对时代变迁带来的挑战,立德树人给予了有力的回应。立德树人揭示了教育的本质,突出了“德”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的突出地位,科学地阐释了道德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
立德树人作为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协同创新。要实现立德树人的宏伟目标更加需要协同创新。其一,立德树人的时代性需要多维度的协同创新。立德树人是具有时代性的伟大事业。这一任务的完成,需要整合文化、宣传、教育、法制、社会组织、群团组织等多种力量,形成育人合力。其二,立德树人的全局性需要多领域的协同创新。立德树 人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领域的合作共育,实现多领域的协同创新。其三,立德树人的整体性需要多学科的协同创新。立德树人不仅仅是道德教育,它需要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艺术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多学科的协同创新。其四,当前立德树人研究的分割化,迫切需要协同创新。立德树人的研究需要开展跨学科、跨领域、跨界别,甚至是跨国别的协同研究,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传承与立德树人
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副部长、人实践体系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指导委员会委员 李骥
如何兼容并蓄地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我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必须思考的核心问题。
一、文化的传承要从青少年儿童抓起。青少年儿童如何理解、是否认同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到中国文化的延续,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价值多样、信息开放,会使思想不够成熟、人生与社会经验不足的青少年儿童产生思想困惑甚至是价值迷失。由此,如何使得青少年儿童在全球化的大潮中,认同并传承中国文化;如何把中国传统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起来,成为中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
二、立德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根本任务。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立德树人的提出,抓住了教育的本质要求,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使命,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在立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根植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土壤基础上,中国传统文化又是青少年儿童道德成长的丰富营养。因此,立德树人是传承中国文化的根本任务。
三、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必要途径。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在学校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需使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观,让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怀有敬畏之心;针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规范,应积极引导学生形成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态度和能力。同时,教育学生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世界文化,既要积极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又要坚定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育文化自觉意识。通过教育积极正面的引导,传统文化不但可以得到传承,而且可以使中小学生更为坚定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而言之,要通过采取相应的文化教育举措,使中小学生在全球文化的盛宴中,领略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强劲脉动。同时,教育应注重把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转化到现代中国人可践行的“德”上。这个“德”既是传统文化的资源,又符合现代的基本理念。
破解青少年儿童成长的时代难题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立德树人实践体系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特聘教授 朱小蔓
当代中国青少年儿童成长遭遇的时代难题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引发的价值冲突对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严峻挑战;信息化、数字化、虚拟化带来的网络道德失范使青少年儿童品德心理和人格教育面临困境;社会结构转型和阶层分化诱发的焦虑 3 心理导致在青少年儿童教育方面过于急功近利;社会变迁催生的高风险进一步恶化少儿健康成长的环境。
破解当代中国青少年儿童成长的时代难题,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长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携手合作、协同共育。
首先,在全社会传递“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价值取向。坚持儿童优先原则,尊重、理解、关心、服务和保护儿童,为每个孩子的健康、幸福实施快乐的启蒙教育。
其次,传播科学的儿童教育观。全社会成员都应深刻认识“教育是慢的艺术”,深入了解儿童的成长特点及科学规律,积极创新教育评价的内容、方法和形式,为青少年儿童“减负”创造宽松环境,静待花开。
最后,发挥社会各界的合力作用。一是政府积极作为。尽管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少儿健康成长,但有些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如,完善儿童保护法,强化大众媒介自律,加大财政投资、支持少儿文化建设,丰富免费少儿社区服务、满足少儿成长需求,以及健全民生保障、社会心理救助体系等方面还需取得更大成就,缓解民众的教育焦虑。二是加强行业自律。在文化产品开发、文化场馆建设、文化消费与服务中,应自觉地为少儿健康成长提供支持、保障。三是创新学校教育。强化“立德树人、以德为先”,重视生命教育,深化课程、教学及评价改革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促进青少年儿童全面发展。四是优化家庭教养。倡导家长转变观念,保证孩子拥有充足的睡眠、充分的运动和自由的思考,真正体验到学习和成长的快乐。
总之,破解当代中国青少年儿童成长的时代难题,需要清醒认识少儿成长的时代症候,理性分析少儿成长的社会风险,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观和“成人重于成才”的人才观,强化社会各界的责任担当,创新学校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当代中国青少年儿童,将培养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和世界主义精神的爱国主义者作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造就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道德共识的达成与和谐社会建设
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任、立德树人实践体系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特聘教授 葛晨虹
和谐社会是一种具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基本特征的社会发展模式。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全体民众达成道德共识,遵循共同的道德规范和伦理精神。
没有道德共识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道德追求和道德行为底线的社会,也将是无序和混乱的社会。如果不能达成道德规范和准则的共识,没有主流价值和道德共识做导向和支撑,整个民族的意志就会涣散,难以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更难以实现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和谐。为促进新形势下道德共识的达成,我们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基本路径:
其一,强化价值引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的先进性和广泛性要求,具有强大的整合力和引领力,是联结各民族、各阶层的精神纽带。因此,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有利于全体社会成员道德水平的提高,是形成道德共识的内在要求。
其二,注重公民品格教育,凸显道德共识构建的主体条件。公民品格是道德共识建构不可或缺的重要维度,为切实实现品格教育的成效,需以学校教育为主渠道,形成学校与家庭、社区共同促成的品格教育模式,以形成道德共识进而转化为道德行动。
其三,建立利益协调及法律机制,完善道德共识构建的制度保障。首先,合理的社会利益关系是道德共识达成的前提,因此,需要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建立利益主体相对平等、利益获得渠道诚信公平、利益分配结果相对合理的社会利益关系。其次,建设法律保障机制,促进社会道德底线的法律化。道德底线的法律化可以使道德根基在国家强制力的保障下更加深入人心,使社会民众更加自觉地遵守基本道德的要求,从而促进达成社会的道德共识。
其四,倡导理性和谐的社会互动,营造道德共识构建的社会心理。道德共识在一定意义上产生于特定道德文化背景下公众的良性互动。因此,政府应支持民众的理性表达和有效互动并从中寻找道德共识的生长点,正确引导现代媒介的宣传导向、发挥媒介舆论的引示作用,为民众的社会互动及社会行为提供积极的动力导向,营造出一种健康和谐的社会心理环境,从而促成道德共识的良性构建。
简言之,道德共识的达成不仅有利于实现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发展要求,避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失范,更是增强社会认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道德共识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
立德树人与培育良好社会风尚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立德树人实践体系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 王小锡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书记多次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重要论述。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肌理的社会新风尚是国民教育不可回避的历史使命。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必须落脚于“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
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需要从青少年起树立正确的爱憎观、荣辱观。“立德树人”要使青少年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能够辨清哪些社会现象、社会行为值得称赞、值得发扬,哪些现象、哪些行为需要彻底唾弃、批判,从而自觉抵制各种歪风邪气,重树社会新风。同时,这种爱憎观、荣辱观也使得青少年能够时刻反省和检查自身行为是否适宜美好,成为一个具有羞耻观的人。上述立德树人的活动能够在社会中自然形成一条绝缘带,杜绝腐化的社会风气的无限蔓延,也形成了一道防洪堤,防止败坏人心的社会污流四处流溢,最终达到净化社会风气的目的。
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需要从青少年起形成良好的社会生活习惯。人们是否具有社会主义价值观,其判断标准就在于行为是否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而祛除这种行为的任意性、偶然性,其可靠的保证就在于通过教育使之成为人们自然而然的日常生活习惯。因此,“立德树人”这一教育任务并非空洞、抽象的教育口号,它必然现实化为日复一日的教化实践。这一实践除在言辞上导人为善外,其本质就在于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地将青少年培育成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要求的人,并使我们的青少年在其成人后成为社会良好风气的中流砥柱。
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需要教育循序渐进、以文化人,最终取决于人心的和谐健康。而人心的培育不同于产品的制造、科技的发明,它有自身的规律和法则。我国历来有着 悠久和丰厚的教育文化遗产,其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蕴藏了培育和谐心灵的丰厚资源。形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需要依靠依托优厚的传统文化资源,以文化人,让青少年在浓郁的人文气息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立德树人的教育从根本上让我们得以传承和积淀我国优秀文化传统、良好社会风尚,是实现我们民族复兴之梦的必由之路。
[责任编辑:石佳]
第五篇:入党积极份子学习《把立德树人作为基础教育根本任务》心得体会
2012年11月8日,全国人民盼望已久的党的十八大成功召开了。作为一位积极份子的 我对十八大精神有着深入体会。作为教师侧重我学习了第七章《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中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篇章,深入理解把树德育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人等重要唆使精神。学校为了帮助老师们能更全面、更透彻地解读报告精神,特别推荐了教育厅基础教育一司王定华司长撰写的《把立德树人作为基础教育根本任务》。该文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说究竟是培养甚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题目。说究竟是培养甚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题目。第一,立德树人指明了基础教育的方向就是树人,要坚持育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发展人、改造人、塑造人。第二,立德树人指出了基础教育的途径就是立德,要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的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鼓励人。第三,立德树人制定了基础教育的内容就是要在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而规范人、要求人、进步人。该文又从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礼节育人、网络育人、制度育人和协力育人等角度,全面深入地论述了关于立德树人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对本文的解读,我苏醒地熟悉到当代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长时间性和复杂性,必须适应时代特点,必须反映时代诉求,必须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进而探索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新理念、新思路、新模式,多方位、多层面、多情势地对学生进行思想素质的教育培养,才能有力增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一、更新德育理念探求德育规律德育理念是指人们经太长时间积聚而构成的关于德育发展的一种理想性、精神性、延续性的相对稳定的价值寻求,是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我国社会在改革开放的浪潮洗涤下,人们的思惟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已发生了巨大变迁。学生的身心特点在新的时代中已有新的表现方式。现在的学生遍文化基础薄弱,厌学情绪较重,纪律性不强,自控能力弱,行为表现差,有的自卑心理严重,有的则目空一切,且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多以自我为中心,漠视他人利益,同时,他们接受新事物快,热情集体活动这些身心特点与过去的学生有了很多不同。因此,德育工作者应从中剖析新的特点,改革传统德育思路及模式,与时俱进,建立崭新的德育理念,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现代化,既要坚持德育方向的正确性,又要尊重学生在价值取向上的选择性;既要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又要承认思想观念的层次性,从而坚持德育的正确导向。固然当代学生的缺点方面较为突出,学校更有责任关注、关心、关爱他们,充分肯定当代学生的正面素质,重视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尊重所有的受教育主体,分类施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道德水平发展需要。把立德树人与学生的潜能发掘、学生学业成长、个性发展结合起来,使德育工作真正深入学生的心灵,进而成为增进学生改善自我、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的原动力。只有牢固建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工作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根本,以学生为核心,以学生为目的,把学生作为学校德育的动力主体,把增进学天生长成才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根本价值取向,把德育工作进程变成尊重和服务学天生长成才的进程,学校德育工作才能更具时代性、实战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