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区人民政府班子五年来工作总结
珠山区人民政府换届以来工作总结
(2011年1月)
本届政府自2007年4月选举产生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一班人紧紧围绕区委提出的“扬三产优势、壮工业基础、创文化品牌、促社会和谐”的发展思路,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排难前进, 成功战胜了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特大洪涝灾害,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一、突出大局观念,加强党性修养,形成班子的强大合力 围绕增强区政府班子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执行力,我们始终把打造务实型班子作为适应工作新形势、新要求的第一需要,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始终坚持经常性学习,不断强化政治意识,学习意识、民主意识和责任意识。一是增强政治意识。自觉维护区委权威,坚决贯彻区委决议,全面落实区委各项工作部署,政府重大问题主动向区委汇报。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积极支持人大,政协开展视察活动,广泛听取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意见。二是增强学习意识。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突出学习重点,认真研读了党的十七大和历次全会精神、新党章、科学发展观论述,以及经济、法律、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知识,提高了班子成员政治理论素养。三是增强民主意识。坚决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严格按照《政府工作规则》,集体研究政府重大问题,凡事关“三重一大”事项均由 政府常务会讨论,实现了决策的程序化,规范化。四是增强责任意识。充分调动政府成员和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按照分工负责的原则,把各项重点工作分解到分管副区长和部门,层层落实任务,做到政府工作事事有人管,项项有人抓。
二、突出加快发展,狠抓工作落实,全力推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坚持发展为先、发展为重的理念,我们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第一要务,作为履行职责的第一标准,以城区经济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招商引资为支撑,统一思想,狠抓落实,全区经济总量进一步做大,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2010年,实现财政总收入3.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62亿元,分别为2006年的3.3倍和3.78倍,实现社会总产值57.18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3.72亿元,分别为2006年的2.41倍和7.91倍。三产经济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巩固,引进了沃尔玛超市、苏宁、国美电器、洪客隆等国际国内知名大企业落户我区,形成了以珠山中路为中心,以浙江路为轴心,以广场南、北路、朝阳路、新厂路为轴线的特色街、市场群和商贸圈,以信息、交通物流、楼宇总部、文化创意产业等业态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取得突破,实现了由传统商贸为主向传统商贸、现代服务业同步发展的格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12家增加到31家,先后打造了昌河汽配园和景华电子工业园,初步形成了以汽车配件、电子陶瓷为支柱的工业经济体系,工业支撑作用更加明显,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2007年以来,累计引进3000万元以上项目73个,其中亿元以上综合类项目28个,引进内资46.7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633万美元,完成外贸出口11420万美元。
三、突出以人为本, 致力保障改善民生,切实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围绕保障改善民生,我们始终把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作为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认真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2006年的9962元提高到16656元。全力抓好了就业再就业工作,成立了区再就业培训中心、区创业指导中心,建设了再就业一条街,城镇就业率保持在96.5%以上,“零就业家庭”安置率达100%。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年发放由2006年的3125万元提高到1.18亿元;最低生活保障人均补差水平由69元提高至180元;全面实行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参保人数由2006年的2562人增加至2010年的19.34万人。社会救助水平进一步提升,开展了大病救助工作、启动了光明微笑工程和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免费救治试点工作,建立了自然灾害救助机制,荣获“全省社会救助先进单位”。
四、突出维稳防控,全面落实职责,确保社会总体平稳 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我们始终把全力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职责,大力推进平安珠山创建。换届以来,着力实施了治安大防控战略工程,构建了以公安力量为主体,社区群防群治队伍为补充,视频监控为手段的“打、防、控、管”为一体的防控体系;建立健全了人民内部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形成了高位推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信访维稳大格局,妥善处理了一批因企业改制、拆迁等社会改制带来的信访问题;加大了防洪保安力度,战胜了特大洪涝灾害,确保了未有一人因灾死亡;深入开展了安全文化进社区、社区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校舍安全工程,换届以来,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实现零死亡,公众安全感和群众对政法部门的满意率逐年上升,全区群众安全感测评连年保持在90%以上,最大限度增加了和谐因素、减少了不和谐因素,保证了奥运会、建国60周年、世博会、亚运会期间以及重大节日和“两会”期间的安全,保持了辖区的和谐稳定。2009年我区被评为全省平安县(市)区。
五、突出协调发展,加强社会建设,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高度重视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切实增强社区、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能力,让群众享受更多的公共服务。五年来,社区建设不断深入,群众对社区工作的满意率达92%。社区办公用房平均面积由166平方米增加至220平方米。建设了区社区服务中心、区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区室内球类健身场馆、区计生服务站、太白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率先在全省启动了居家养老服务“一键通”呼叫系统,开通了12343便民服务热线,社区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再上新台阶,先后荣获 “江西省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和“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称号。教育、卫生等工作全面推进,全面落实了义务教育,实施了“两免一补”政策,累计减免辖区小学生书本费500余万元;新建了梨树园小学,改扩建了区第一小学、第十一小学、第十七小学、第二十二小学,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2个,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100%,荣获了全省“两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有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和“全省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人口计生工作荣获了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县(区)和“全省流动人口管理先进单位”、民政工作荣获了“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城区”和“全省双拥模范城区“。
六、突出作风建设,加强执政能力,在行动上树立勤政为民的政府形象
近年来,我们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机关效能年和创业服务年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强化思想、作风、制度建设。坚持把加强作风建设作为创建良好发展环境的主要手段,从实际行动上树立勤政为民的良好形象。进一步加大了对企业的扶持和服务力度。建立健全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特别是在重大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行区级领导包扶制度,积极帮助企业分忧,营造政府和企业共发展的浓厚氛围。深入开展下基层,解难题,促发展活动,组织带领班子成员和有关部门,深入企业,基层实地调研,了解一线情况,对一批制约发展和事关群众利益的难题加以解决。不断强化机关人员行为,重点解决了公务员队伍身上存在的懒散问题,全区政府部门的“形象”意识和服务行业的“窗口”意识进一步强化,服务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
七、突出廉政建设,转变工作作风,树立人民公仆形象 坚持把廉政建设作为打造一只干事创业干部队伍的重要保证, 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不懈地加强干部队伍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加强对组织、人事、财经、工程招投标等重点环节和领导干部及其亲属、身边工作人员等重点人员的监管,从严查处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一把手”的违纪违规案件,较好地维护了区政府班子的廉洁形象。区政府成员都能够从区情出发,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格执行财务, 会议,接待等制度,坚持精打细算,严格控制档次和标准。全面推行政府采购和重大工程招投标制度,严格执行财政“收支两条线”和部门预算管理。坚持依法行政。深入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不断规范行政行为。建立健全权力监督机制,落实好领导干部个人重大问题报告、与班子成员定期谈话、经济责任审计、述职述廉等制度,发现苗头,及时提醒,及时纠正,切实增强了班子的免疫力。可以说,区人民政府各成员能够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勤俭持家,以艰苦创业,干净干事的良好风气,赢得了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信任和支持。
2007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区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珠山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绩。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仍然偏小,财政收支压力仍然较大;公共服务与群众的期望仍有差距;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有的还比较突出,维护稳定的压力仍然较大;政府自身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等。在今后的工作中,区政府班子将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继续坚定不移地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切实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继续坚定不移地抓班子带队伍,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扩大开放为主战略,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不断提升城区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努力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目标。
第二篇:区人民政府班子工作总结
铜川市耀州区人民政府领导班子
2011工作总结
(2011年12月)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区政府班子团结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按照既定思路和目标,分工负责、突出重点、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目标任务全面超额完成,全区经济社会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实现了“十二五”高点起步,良好开局。初步核算,全区生产总值达到75亿元,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8.2亿元,增长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3亿元,增长31.5%;地方财政收入2.9亿元,增长3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9300元和6100元,增长16%和15%。现就区政府班子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班子自身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1、模块工作有力推进,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实现突破。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重点工作模块推进机制,对关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民生工程等39项重点工作实行“五个一”区级模块推进机制,模块推进工作效果明显。投资2.3亿元,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内完成了药王大道征迁工作,拆除总面积达6.5万平方米。照金—香山景区建设模块81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9亿元,进展顺利。南市区老城改造和环境综合整治模块完成投资1.83亿元,建筑面积5133平方米,拆除总面积2.48万平方米。严格按照“项目精细管理年”要求,坚持“周通报、月汇总、季奖评、半年观摩、塬青城路等基础设施项目进展顺利。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2亿元,同比增长26%。原煤、水泥、熟料产量分别达到920万吨、820万吨和620万吨,同比增长1.4%、15%、4%。加快企业节能技术改造步伐,发展低碳经济,加强水泥企业的环保监管和污染源在线监测,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6%。
4、景区建设成效显著,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大力推进“文化兴耀”战略,加快照金—香山景区建设,突出“一圣四杰”故里开发,文化旅游业档次品味不断提升。照金—香山景区建设完成投资3.9亿元,建成了1933主题广场、薛家寨客运索道等工程。成功申报国家级丹霞地质公园。举办了“第七届香山佛教文化节暨首届樱花节”等系列文化旅游活动,完成了大型电视连续剧《香山奇缘》拍摄工作。据初步统计,全年共接待游客12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5亿元,同比增长48%和180%。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全区新增个体工商户849户,新发展私营企业81家。2011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3.8亿元,同比增长17%。
5、财税制度改革不断推进,支撑保障能力稳步提升。认真落实税收各项政策,强化财政管理,不断完善煤炭调运管理信息系统和水泥计量监测系统,加强大宗税源征管,做到应收尽收,保证了财政收入任务的全面完成。预计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9亿元,同比增长32.7%。优化支出结构,严格控制一般性开支,加大对“三农”、景区建设、药王大道征迁和惠民工程的支持保障力度。财政资金预算执行管理、政府采购管理再上新台阶。
6、四创工作全面启动,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面开展创国卫十大工程、创绿八大工程和创园六大工程,打响“四创”战役。包茂高速及210国道沿线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已全面完成,累计投资1.27
成乡镇综合文化站4个,村级示范文化室24个,社区示范文化室11个,农家书屋30个,配送文化器材1万余件,深入开展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放映电影2852场次。完成香山路、胜利路等3条1000余米城市道路改造,新增城市绿地5万平方米,完成天然气入户1042户。完成区人民医院住院医技楼建设,启动中医院医技楼建设,关庄、照金2个乡镇卫生院主体工程已完工。
9、狠抓安全维稳工作,确保社会和谐稳定。深刻汲取10·16事故教训,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制定了《关于全区年产30万吨以下矿井实施“三停八关一整合”的意见》和《铜川市耀州区30万吨/年以下矿井煤炭资源整合方案》,关停30万吨以下煤矿企业。进一步充实了煤炭、安监部门和产煤乡镇领导力量,增加专业技术人员,强制推行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建立12个检查组和1个专项督查组的经常性检查机制,对煤矿、非煤矿山、道路交通、校车、危险化学品、民爆物品和烟花爆竹、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建筑施工、食品药品等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进行不间断的“拉网式”安全专项排查整治。强化校车监管,对现有的校车涂装统一标识,加装LED电子屏,交通部门加大检查力度,设置交通警示设施,确保学生乘车安全。深入开展“三百”活动,积极排查化解矛盾纠纷,落实领导干部“三访”工作制度,清理信访积案,全年共受理群众信访1235件(人次),化解重点矛盾纠纷610件,开展“三访”202批665人(次),立案办结170件,结案率达96%。持续开展“平安耀州”创建活动,加快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目前全区安全形势稳定向好,群众社会治安满意度持续提高。
10、加强作风效能建设,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始终牢记党的宗
之处需要加以改进,主要表现为:一是农业基础薄弱,产业化程度低,农民增收的压力仍然很大;二是工业经济结构不尽合理,支撑经济发展的产业类大项目还比较少;三是城乡统筹发展不够平衡,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的任务依然艰巨。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在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结合我区实际,确定明年的工作思路是:牢固树立“全域耀州”理念,坚定不移的实施“果业富民、工业强区、文化兴耀、城镇化带动”四大战略,紧扣科学发展、争先进位、富民强区主题,按照“发展项目化、目标数字化、任务责任化、管理精细化”的要求,凝心聚力,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力争实现县域经济考核“争14保15”目标,为“十二五”末跻身全省10强区打好坚实基础。我区2012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为:生产总值85亿元,同比增长1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5亿元,同 比增长15.5%;固定资产投资64亿元,同比增长20%;地方财政收入3.5亿元,同比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亿元,同比增长1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2400元,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7015元,增长15%;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1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 %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5.5‰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
按照上述思路,主要抓好以下九方面工作。
一是加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全力抓好68个首批重点建设项目,突出抓好古城、北城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集中推进照金—香山景区等11个过亿元项目。力争全年招商引资完成40亿元以上。二是全力促进工业经济提质增效。整合董家河、西北耐、惠塬工业园区资源,做大做强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完善园
抓好区中医院医技楼建设和区人民医院医技楼的投入使用工作,完成区卫生监督所和2个乡镇卫生院建设工程,争取10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工程。继续执行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推进“母亲健康”等三大工程,建设一批计生优质服务站点。加快保障房建设步伐,力争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1000套以上。九是确保社会安全稳定。重点抓好地方矿井和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公共聚集场所消防、建筑施工、校车规范等领域的安全工作,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特别是加强校车监管工作,开展交通安全进校园活动,确保学生出行安全。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畅通信访渠道,实现“一控制、两下降”目标。
第三篇:龙头镇政府班子五年来工作总结
龙头镇政府班子工作总结
(2006—2011年)
五年来,镇政府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紧紧围绕“工业立镇、农业稳镇、商贸旺镇”发展战略,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扎扎实实开展各项工作,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本届政府圆满地完成了区委区政府和镇第八届人大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坚持学习,扎实提高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领和决策水平
镇政府班子成员以认真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展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全面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加深了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各项方针政策的理解,增强了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并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进一步把理论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相结合起来,理清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本领和决策水平,解决我镇农业农村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做好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同时,提高了改造主观世界的能力,增强了党性修养,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还加强了法律法规以及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提高领导依法行政的水平和服务人民的能力。
二、廉洁自律,勤政为民,进一步促进政府班子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
镇政府班子始终牢记“两个务必”的思想,务必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严格各项纪律。一是坚持完善制度,严禁奢侈浪费,厉行节约,严格执行《龙头镇机关财经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财务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做到精打细算,节约开支。二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转变政府 1
职能,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认真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努力把政府建设成公正、公平、高效、廉洁的实干型、服务型、法治型、透明型政府。
三、本届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
镇政府连续五年都超额完成了区委、区政府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2010年全镇生产总值15.64亿元比2006年的6.98亿元增加8.66亿元,增长124%,税收收入由2006年的1578万元增加到2833万元,增长79%,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6年的4130元增加到5558元,增长3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006年的7330万元,增加到18198万元,增长148%,连续4年被区评为经济发展先进单位,2008年被评为湛江市工业发展先进镇和湛江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2010年被推荐为湛江市工业发展先进镇。
(一)农业经济稳步发展,特色农业初步显现。我镇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充分发挥海滩涂多、丘陵山地多的优势,着力抓好农业产业结构的布局调整,重点抓好五大基地即水产养殖基地、水果种植基地、丰产林种植基地、花卉种植基地和蔬菜示范基地的建设,花卉种植和淮山薯种植已成为我镇新兴的特色产业,2010年全镇花卉种植面积达4000亩,年总产值3500多万元,淮山薯种植达2000亩,年产值1200多万元,现全镇有农业专业合作社3个、农业龙头企业1个,全镇农业总产值由2006年的1.39亿元增加到2.28亿元,增长64%。
1、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迅速。为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目前,全镇11个村委会建立了农村经济联合社、117条自然村建立了农村经济合作社,为我镇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基层组织建设,保障农民群众的利益,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龙头村和上圩两个村委会发展集体经济的做法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充分肯定。2010年10月全市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现场会在我镇召开,总结推广我镇的经验做法。我镇发展村集体经济先进事迹先后被《湛江党建》、《湛江日报》、广东电视台等媒体作了宣传报道。
2、支农惠农政策得到落实。五年来,我镇切实执行为农民减
负增收的政策,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一是按时发放能繁母猪、早造良种和香蕉受灾等补贴,5年来共发放补贴1323多万元。二是积极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培训和劳务输出工作,几年来共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800多人,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通过减负增收、落实惠农政策和引导农民外出务工,农民群众真正得到更多实惠。
(二)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工业支柱地位突显。五年来,我们始终将工业发展放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加强对企业的服务和指导。镇政府重点抓好325国道和286省道工业带的建设,充分发挥省级中心镇和电饭煲专业镇的优势,促进全镇工业经济健康发展,以湛江家电、国联饲料、威力神、三威木业、湛宝电器、粤鑫高岭土、龙头纸业、中冠陶瓷等规模企业为龙头,不断拉长产业链条,产值稳步增长,形成我镇的特色产业。现全镇工业企业达124家,其中规模企业9家。2010年全镇工业总产值12.56亿元,比2006年增长133%,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比较好成绩,几年共引进新项目8个,总投资8000多万元。
(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积极争取市、区的支持,投资2600多万元修建廉坡公路龙头段18.41公里,于2011年元旦建成通车,筹资30多万元修建一条高标准的城乡清洁工程示范街,村村通水泥硬底道路完成138公里,村道水泥路硬底化道路覆盖率达92%,基本解决群众“行路难”问题。积极争取省、市政府和香港省善真堂的支持,投入资金130多万元建设龙头镇第二敬老院,解决五保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居的问题。投资110万元完成甘村水库治污工程,确保甘村水库水质和群众饮用水安全;投资1200多万元改扩建龙头自来水厂,该工程已于2010年12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日供水达5万吨,有力保障了龙头、官渡两镇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积极争取省、市支持,投入资金450多万元,完成全镇8宗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完成下水埠、路西、泉井等村的农田改低工程;筹资30万元修复加固消坡围海堤,确保大堤安全和周边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5年来,投入资金450多万元,完成271户的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任务。12个村委会村村通有线,68条自然村通有线电视,村覆盖率达54%。
(四)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我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对农村提出的二十字方针,以金鸡村、上甘村建设新农村为典型,全面掀起我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目前全镇共有73条村庄开展了新农村创建活动,占自然村总数的61%,到目前止,全镇有省级文明村2条,湛江市生态文明村10条,湛江最美村庄2条,湛江市生态示范村3条。
(五)扎实开展城乡清洁工程活动。我镇建立了城乡清洁工程长效工作机制和门前“三包”责任制。加大对环卫队和执法队的建设投入,加强镇区卫生检查监督力度。对镇区内存在的“六乱”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治,取得较好的成效,全镇城乡环境卫生有了较大的改善。2007年和2009年,我镇两次被评为湛江市卫生先进镇和坡头区城乡清洁工程先进单位。
(六)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近五年来,我镇多项工作得到区委、区政府的肯定。①计划生育工作认真落实《层级动态管理责任制》,推进计生工作重心下移,我镇计生层级动态管理责任制的做法,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肯定,被总结在全区进行推广,计生工作每年超额完成区下达的“四术”任务,连续3年被区评为计生工作先进单位。②殡改工作成绩突出,已连续5年被区评为先进单位。③综治维稳和信访工作取得比较明显的成效,镇委、镇政府十分重视综治信访维稳工作,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按照“四个一”和“四个不”的要求,认真落实包案责任制,投资20多万元,加强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和村(居)工作站的建设,按要求配备相关设备,调整充实工作人员,充分发挥综治中心作用,认真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近五年来,全镇共调处各种纠纷250多宗,办结241宗,办结率96%,涉及林地、海滩涂等面积3500多亩,没有因山林土地纠纷而引发村斗械斗,几年来全镇无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有效地维护了全镇社会和谐稳定,2008龙头镇综治工作被区评为一等奖,调处工作得到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市调处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2009年被评为湛江市防邪工作先进单位。④文教卫生工作也取得比较好的成绩,完成了中小学校舍危房改造工程和校安工程,超额完成了普通高
中招生任务,顺利通过了省市“普九”验收,近五年来,中考、高考取得新突破,考上湛江一中、湛江二中的人数逐年增加。高考考上本科和大专人数亦逐年增加。2010年,全镇共考上湛江一中、湛江二中共21人,高考上大专以上36人,其中本科1人,专科35人。龙头镇作为全市小学布局的调整试点单位,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得到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投资1300多万元的冠中小学扩建工程已基本完成,今年秋季可投入使用,2010年12月全市布局调整工作现场会在我镇召开。⑥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我镇认真贯彻省、市、区扶贫“双到”工作的有关会议精神,制定了扶贫实施方案。特别是做好石窝村委会的扶贫开发工作,一年来共引导村集体种植淮山薯20亩,为村民购买耕牛36头,全村59户贫困户中的35户实现了脱贫。2010年我镇石窝村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顺利通过了省、市考核验收并被评为优秀单位。⑦民政、武装工作成绩显著。5年来,共发放民政优抚、农村低保和农村特困户救助等资金520多万元。我镇民政工作已连续5年被区评为先进单位。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参合率逐年提高,2010年参合率达98.6%,有效地解决农村看病贵、看病难和因病致贫的问题。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扎实推进,100%完成区下达的指标任务。武装工作也取得比较好成绩,每年超额完成征兵任务,多次被区评为全优单位。
三、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工业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工业经济发展的步子还不够快;高新技术企业少,综合经济实力仍然较弱;镇级财政收支矛盾仍比较突出;圩镇建设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克服和改进。
第四篇:五年来工作总结定稿
五年来工作总结
中共南寨镇委员会 南寨镇人民政府(2012年2月2日)
2007年以来,南寨镇党委、政府顺应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以“三化”协调发展为动力,制定了“特色产业立镇,效益农业稳镇,沿路三产强镇,山水旅游名镇,新农村建设新型乡镇”的战略目标,确立了“抓好党建谋发展,经济发展大跨越,民生工程塑形象,平安建设保稳定”的发展思路,大力开展“纪律作风大整顿,党员干部争先进”活动,进一步激发全镇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为南寨经济发展增添后劲,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用五年时间建设了一个新南寨。2011年12月29日河南日报以《工业项目上荒山》为题报道了我镇“三化”协调发展的可喜成绩。
2011年南寨镇社会总产值10.8亿元,比2007年的2.5亿元增加了330%;2011年财政收入514万元,比2007年的152万元增加了230%,2011年的人均纯收入4750元,比2007年的2650增加了80%。
2008-2010年在辉县市“创业杯”竞赛中连续4年获得“经济快进乡镇”荣誉称号;连续五年被评为“综合治理先
规章制度,做到用制度来管事管人。建立健全了《镇党委议事规则》,确立了重大事情由党委集体研究决定的民主议事原则。三是坚持以学习促工作。以党委例会和周二学习日为依托,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党员活动,大力搞好经常性学习教育,确保每名党委成员和中层干部学习有成果,在2011年副科级公开选拔和公务员考试中,我镇原军胜、刘志明和侯香云等3名同志名列前茅,成为我市输出人才最多的单位,被市领导赞誉为“第二党校”。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五年来,镇党委先后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2011年圆满完成全镇村支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五年内全镇共投入134万元,为17个行政村新建或复修了村室,建成了以秋沟、齐王寨为代表具有接待功能的村室,以南寨村为代表具有商业置换特色的村室,以石门口、要街为代表具备完善办公功能的村室。在全市率先建立了联合支部,如:蒿地掌帮带大全地,北寨帮带凤凰山、秋沟村帮带后山村等,并制定了详细的帮带措施,出台了以争创“文明祥和村、和谐快进村、重点工作推进村”为目标的百分考核办法,对村干部工资实行绩效考核,有力的促进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三)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强化党员教育管理。五年来共发展党员350余人,全面实施“双强”工程,落实党
(一)景区带动增效益。南寨镇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目前有“小南湖”之称的秋沟景区,有齐王文化的齐王寨景区,有太行仙境的紫荆山景区。为最大力度的开发山区的旅游资源,南寨镇的具体措施为:
1、成立南寨镇旅游开发领导小组。加强景区开发的领导。
2、主动出击招商引资。齐王寨招商融资成功,目前累计投资500万元;投资5000万元的秋沟景区招商工作接近尾声;河南省太行山有机生态产业有限公司投资的太行山写生基地已完成累计投资1.3亿元,形成了一个集写生、旅游、娱乐、食宿等服务于一体的生态游乐风光园;投入100万元修建了紫荆山广场、地下室。
3、创新载体扩大宣传面。2007年到2011年成功举办了秋沟景区春季“桃花节”和中原汽车模特大赛。主要成绩有:
1、宾馆建设。投资800余万元的秋沟山庄和西苑山庄已投入使用;用地30余亩,投资250万元的20家秋沟家庭宾馆正在规划;规划用地15亩,投资150余万元的齐王寨迎宾楼建设已列入计划;总投资160万元23家“十统一”(统一管理、统一菜谱、统一服务员服装、统一餐具、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配套、统一绿化、统一外观、统一匾牌)家庭宾馆改造工程正在施工。
2、特色养殖。为了配套服务旅游业,在旅游公路沿线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四海公司占地15余亩,投资6万余元的珍珠鸡养殖项目已见成效;清水坪村占地20余亩,投资10万余元,存栏2000余只的乌鸡散养项目已成规模;占地
西平罗乡东沙岗村红薯粉条合作社的经验,在三郊口村注册成立了林果专业合作社,一方面对当地果树加强管理,提高鲜果产量,另一方面与太行山有机生态产业有限公司合作,进行果品深加工。三是打造生猪养殖基地。南寨镇是养殖大镇,今年生猪价格持续走高,每头生猪收益1000元,是养殖户的丰收年。南寨镇紧紧抓住这一商机,以四海商贸有限公司5000头生猪养殖场为引领,发动周边10多个村庄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业。
(三)企业壮大保就业
五年来,南寨镇全面开展了“企业服务年”活动,充分发挥镇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净化发展环境,加大服务力度,有力地推动了企业发展。
1、完善了企业用地理念。南寨镇党委政府在总结往年企业用地瓶颈问题的基础上,开创性的提出了“企业上山发展,确保良田不减”的科学发展理念,并被河南日报以“昔日荒山坡,今日产业园”为题报道,这样既解决了企业用地瓶颈问题,又保证了农民土地不减。目前,全镇已有10家企业上山发展。
2、扩大了企业规模。新乡市辉簧弹簧有限责任公司引资上亿元的飞机坐垫弹簧项目开始建设;辉县市四海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投资150余万元进行了技术升级;辉县市环宇模具厂准备投资400万元再上一条生产线;投资700万元的北寨模具厂厂房正在扩建。
3、整体上了新台阶。目前,南寨镇共
安居工程。目前已建成社区住房125套,解决了群众住房难问题。四是明亮工程。投资25万元在镇区道路架起了路灯,解决了群众夜间行走照明问题。投资20万元在镇区主干道安装了LED显示屏,极大提升了旅游接待基地外在形象,提高知名度。五是便民工程。投资90万元规划卫生院十字大街、新建镇区综合性集贸市场;投资800万元新建南寨、北寨两个大型便民超市,既规范了集贸市场,又方便了群众购物,解决了群众购物难问题。六是文化工程。投资250万元的文化站工程已经竣工,投资500万元建起了兼有敬老院功能的大型综合文化广场,解决了群众休闲、娱乐、养老问题。七是教育工程。投资50万元建成南寨镇中心幼儿园,投资120万元新建了寄宿制小学,解决了学生上学难问题。八是卫生工程。投资100万元建起了120急救中心,还发动村医疗室发展起了深山沟里的“120”,解决了群众看病难问题。
四、平安建设保稳定
2007年以来,南寨镇信访稳定和综合治理工作齐推并进,把解决矛盾的关口前移,把人民群众内部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一是明确责任,每村确定了一名村干部抓信访、协调、社会稳定工作,使信访问题有人抓、有人管,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二是畅通信访渠道,镇领导及各职能站所负责人电话向全镇人民公开,把诸多的
第五篇:五年来工作总结
草市镇人大主席团五年工作总结
草市镇人大在县人大常委会的精心指导下,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和镇政府的支持配合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为主线,依法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认真评议政府工作,积极组织代表活动,及时督促议案办理,依法实施人大监督,为推进“依法治镇””、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现将五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围绕发展大局,加强工作监督。
五年来,我们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始终突出发展第一要务,紧紧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重大决策,积极支持全镇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密切关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突出对“生态立镇、农业稳镇、工业强镇”发展情况的监督和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加强调查研究,探索促进全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充分发挥协调、沟通和监督作用,服务、支持和监督好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措施的落实。2009 年,镇人大对政府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涉农补贴发放、环境整治、文明创建等工作进行了有效监督,促进了各项工作的积极健康发展。2010 年,对镇内自来水供水管道改造工程,校园环境整治,保护学生安全等方面进行了监督检查,推动了政府工作的顺利进行。2010年3—4月份,全镇各村进行两委换届选举,从制定方案、推选候选人到正式选举,镇人大全程参与,依法监督,保证了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依法完成。此期间,全体代表都认真学习了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方案,其中参选村两委候选人的代表,都承诺在选举中,决不搞串联、拉票、贿选;其它代表,能够认真履行工作职能,对于在选举中出现的违法
行为,进行依法监督,体现了代表认真负责的精神。2011 年,镇人大采取多种形式对政府重点项目及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依法监督,对镇域内企业安全生产,学校校车安全,镇内自来水收尾工作进行了监督检查,推进了镇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围绕自身建设,提高履职水平。
五年来,镇人大紧紧围绕自身建设,顺应时代要求,以改革创新的工作思路,认真履行法律赋予人大的职权,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一是坚持党的领导。镇人大深入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通过开展理论学习、讨论、广泛征求意见、“访民情、听民意、惠民生”等活动,进一步树立了大局观念,提高了自觉性,增强了执行力。二是加强制度建设。镇人大主席团本着加强自身建设和提高代表履职能力的需要,继续完善《主席团例会制度》、《代表联系选民制度》、《人大代表工作站活动制度》等。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一手抓完善,一手抓落实,用制度规范主席团工作和代表活动,注重探索创新,促进人大工作的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三是注重调研走访。认真开展每年两次以上的调查研究,坚持深入基层,广泛 听取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掌握地方实情,为党委、政府正确行使决策权提供依据。四是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坚持重学习与重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人大代表的政治理论水平。坚持每年不少于一次的人大代表培训工作,不断增强人大代表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坚定性。
三、围绕代表建议,办理议案答复。
围绕代表建议,办理议案答复。五年来,镇人大认真督办代表的建议,正确对待代表提出的批评、意见和建议,组织部门和专人进行答复。2007 年以来,我镇共收到代表建议21件。为使代表的建议得到落实,镇人大督促政府相关部门按时进行办理,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切实维护了代表的权益,解决了代表们提出的问题。同时,镇人大还为代表搭建参政议政平台,精心组织代表开展集中调研,每年都要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调研活动,认真听取人大代表对政府行为和所辖部门工作作风进行公开评议,特别是近三年来,镇人大围绕代表建议集中反映的问题,分别组织代表对各执法部门进行调研走访,有力地提升了部门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
四、围绕人代例会,行使代表职权。
围绕人代例会,行使代表职权。五年来,镇人大按照《选举法》的有关规定,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依法召开了9次人大例会,圆满完成了每次例会上的各项议题。每次例会上代表们都能认真行使职权,在听取政府工作报告后,针对群众反映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及时开展讨论。同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许多合理化的建议,较好地履行了人大代表的职责。
五、围绕代表工作,创新联系方式。
围绕代表工作,创新联系方式。五年来,镇人大注重加强代表与代表、代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丰富代表活动载体,增进代表与群众的联系和沟通,增强代表履职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不断提高代表履行职责的能力。一是引导代表了解民情、反映民意,积极畅通各种渠道,突出解决事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二是发挥县、镇两级人大代表作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各项工作 的顺利开展。三是组织代表开展视察、检查、调研等活动。四是在招商引资、道路建设、民生工程、新农村建设等工作中,积极拓宽代表的知情知政渠道,认真听取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六、围绕热点难点,做好人大信访工作。
围绕热点难点,做好人大信访工作。五年来,镇人大认真按照县人大“五个一”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了人大信访工作,充实了
工作力量,健全了转办、交办、督办等工作机制。近三年共接待群众来访 10余次,有力地解决了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总之,过去五年,草市镇人大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法律赋予人大工作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是镇人大运转效能还不够高,代表活动开展形式还不够多,建议意见办理还不够到位,个别代表履职意识仍不够强,人大监督工作还较形式化等等。对于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改进,今后我们要努力学习借鉴先进乡镇的好做法,进一步巩固当前活动所取得的成效,不断拓宽人大工作思路,持续健全人大工作机制,更好地发挥主席团成员和人大代表的整体作用,不断促进民主政治建设,为促进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努力。
草市镇人大主席团
2012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