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英语必修三教材分析_英语_教材分析_人教版
人教新课标模块3教材分析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由国家教育部制定并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规定高中英语课程应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在加强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高中英语课程还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发展的需要,为他们提供丰富的选择机会和充分的表现空间。通过高中英语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国际视野更加宽广,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进一步增强,为他们的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人教新课标这套教材每一个模块有五个教学单元。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要的话题开展听说读写的活动,共分九个部分。“热身”(warming up)---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看图讨论,情景听说,思考问题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其已有的知识,使学生能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思考该单元的中心话题。“读前”(Pre-reading)---设置问题启发学生预测课文的内容,展开简短的讨论,以便通过阅读验证自己的推测。“阅读”(Reading)---为各单元的主要阅读语篇,题材和体裁多种多样,承载该单元的话题重要信息,以及大部分词汇和主要的语法结构。“理解”(Comprehending)---用以检测学生对阅读课文的理解程度。“语言学习”(Learning about Language)---采用发现和探究的方法启发学生自己找出书中的重要语言项目,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这些语言的技能。“语言运用”(Using Language)---围绕中心话题的听说读写的综合性练习,包括了Listening and speaking & Reading and writing。“小结”(Summing Up)---要求学生自己小结从各单元中学到的内容,生词和习惯用语以及语法结构。“学习建议”(Learning Tip)---培养学习策略,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趣味阅读”(Reading for Fun)---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体现教材的选择性和拓展性。
以上是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课程目标的解读。下面,我们将从教材的使用者的角度,结合在教材使用过程中学生对教材的反应情况,主要针对模块教材整体,从模块和单元知识结构,模块和单元内容发生发展过程,模块和单元知识学习意义,模块和单元教学建议与学法指导说明四个方面浅略地谈一下自己的见解,以期与各位同行共同探讨更好地掌握、运用好英语课程标准。
Ⅰ、模块和单元知识结构分析
Unit 1单元涉及的要点是:
(一)了解世界各国的节日、含义、由来与民俗;
(二)学习有关节日和民俗的词汇,如:have fun with , custom , religious 等;
(三)掌握本单元教学目的和要求中的词汇用法;
(四)进一步复习、巩固运用请求及感谢的表达法;
(五)掌握一些情态动词的用法。
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节日”,单元各项活动的设计都围绕着一些中外节日的主题进行。“热身”(warming up)部分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表格填充。学生要在表格中的三个空行里填充中国的三个节日名称,日期(时间)、庆祝的内容。“读前”(Pre-reading)部分通过若干个问题考查学生对节日的认识。“阅读”(Reading)部分由五篇小短文组成,其中四篇带有小标题,它们分别介绍古代节日的起源、亡灵节、纪念名人的节日、丰收节、春天的节日等,使学生了解各种节日的由来及其存在的意义。“理解”(Comprehending)部分设置了四项练习,主要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课文容,检查学生对课文整体内容的理解情况。同时还设置了组内讨论练习,要求学生以两人小组的形式讨论“那些节日最重要,哪些最有趣”然后填写表格,充分发挥学生对节日的个人理解,共同合作,完成任务。“语言学习”(Learning about Language)部分由“词汇学习”和“语法学习”两项内容组成。“词汇学习”部分练习1通过词的后缀训练名词与形容词之间的相互转换提倡学生使用词典。练习2选词填空练习,利用语篇集中训练本单元的一些重点词汇的用法。练习3是单句填空,而且所选的十个句子或是引文或是谚语。“语法学习”部分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熟悉并掌握情态动词的用法,共有三项练习。“语言运用”(Using Language)部分主要是让学生运用本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与课文内容进行听、说、读、写等的综合训练。“听与说”(Listening and speaking);是听前准备活动。听的内容集中在参加狂欢节的一些具体情景上,完成综合创造性活动。“读与写”(Reading and writing)主要设计是:阅读内容主要讲述发生在情人节的一个伤心的爱情故事。故事中又穿插一个“乞巧节”的故事。短文后的三个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写的部分主要是要求学生根据上面阅读文章的内容续写一个文章结尾,让学生通过思考写出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做法,尝试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教材提供给学生一些写作时要思考的问题,帮助学生完成写作构思。“小结”(Summing Up)部分让学生根据所给出的提示对所学各项内容进行总结。“学习建议”(Learning Tip)部分主要建议学生看英语电视节目,阅读报纸,查阅百科全书或上网收集世界各地有关节
日的信息,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资源的能力。“趣味阅读”(Reading for Fun)部分提供了一首有关圣诞老人的小诗。
Unit 2本单元涉及的要点是:
(一)合理饮食、饮食习惯、饮食结构与饮食文化;
(二)如何给予劝告、提出建议;表达同意与不同意以及如何就医;
(三)掌握情态动词ought to 的用法;
(四)本单元所出现的词汇的用法;
(五)如何正确处理矛盾、解决问题。
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健康饮食”。教材通过讲述王鹏和雍慧开饭店的不同风格、经营的不同菜肴以及顾客对不同食品的不同反应,反映了现代人对饮食的关注和对时尚的追求。这样的编排有别于惯常所采用的分类说明的介绍方式,读起来引人入胜,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故事情节中轻松学习健康饮食的知识,领悟膳食平衡对身体健康的作用,养成热爱钻研的好习惯。王鹏的故事分成三个部分呈现在学生用书之中:第一部分是主阅读文章,王鹏和雍慧为吸引客源展开竞争,用菜肴的功效来做宣传;第二部分是听力短文,王鹏为研究膳食平衡,向专家请教;第三部分也是阅读短文,王鹏和雍慧合作,共同为顾客提供均衡的健康饮食,最后他俩喜结良缘。
“热身”(Warming Up)部分的安排为后面的阅读和听力理解提供了背景知识,扫除学生的知识障碍和语言障碍。“读前”(Pre-reading)部分设计了讨论题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相关背景知识,为深入理解阅读文章的内容做铺垫。“阅读”(Reading)部分主要讲述了王鹏和雍慧开餐馆竞争的故事。文章结尾一句话The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two restaurants was on!给读者留下了悬念,引发兴趣,使学生有继续读故事的欲望。“理解”(Comprehending)部分设置了六个练习,主要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课文的内容和对细节信息的掌握。“语言学习”(Learning about Language)部分由“词汇学习”和“语法学习”两项内容组成。“语法学习”部分主要是帮助学生复习情态动词的功能和用法。语法练习使学生不仅复习了情态动词的功能,更主要的是通过亲自动手、动脑、动笔.锻炼学生的鉴别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克服那种单纯学习语法结构的弊病。“语言运用”(Using Language)部分主要是让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的语言知识与课文内容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听力材料是主体阅读文章内容的继续。“读与讨论”(Reading and discussing)阅读部分继续讲述故事。整个故事不仅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故事的趣味性,还教会了他们如何改变饮食习惯,改善饮食结构,丰富饮食文化。阅读后的练习设计让学生再次阅读并通过练习动手、动脑,丰富扩大学生的词汇量。“说与写”(Speaking
and writing)部分让学生就如何经营餐馆相互提出建议和意见,然后用英文写一篇短文宣传介绍新开的餐馆以及提供的服务。这个部分让学生有机会将书本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锻炼其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小结”(summing Up)部分涉及两项内客:1 .让学生小结本单元学到的关于健康食物和健康饮食的内容;2 .让学生小结本单元所学词汇和新的语法结构。“学习建议”(Learning Tip)部分让学生学会如何判断包装食品和罐装食品的均衡营养。学生在研究这些食品的同时也可扩大词汇量。“趣味阅读”(Reading for Fun)部分提件了八个与食物相关的习语及其英文释义。
Unit 3单元所涉及的要点是:
(一)了解戏剧体裁的特点,学习和理解戏剧语言,尝试表演戏剧,提高文学修养和欣赏水平;
(二)学习《 百万英镑》 的故事,了解马克·吐温的生平和他的作品风格,探讨金钱和人性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学会在语言交际中运用委婉的语言表达请求,懂得如何用英语点餐和购物;
(四)掌握名词性从句作宾语和表语的用法;
(五)学习并掌握本单元所学的词汇和短语。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根据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 改编的戏剧剧本。教材的学生用书和练习册的阅读和听力中的剧本片断可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本单元是学生在高中英语必修阶段接触的第一个剧本,戏剧体裁在后续选修阶段的其他模块还会出现,因此,教师在教学本单元时.不仅要启发学生理解故事的思想内涵,还要引导学生通过戏剧情节的发展,了解英语戏剧的特点和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戏剧冲突、戏剧语言等。同时,还可利用剧本的朗诵和表演帮助学生改进语音、语调。对于英语基础水平较高或对戏剧有强烈兴趣的学生,教师还可以尝试引导他们解读剧本,理解作者是如何利用动作和语言传神地表现人物的情感状态、身份地位以及性格特征,挖掘和品味英语戏剧语言的魅力。
“热身”(Warming Up)部分提供了一小段马克·吐温的简介,并要求学生谈谈所知道的马克·吐温的作品.使学生通过互相交流对马克·吐温及其作品有个初浅的了解。“读前”(Pre-reading)部分揭开了本单元戏剧故事的序幕,为随后的戏剧冲突埋下伏笔。“阅读”(Reading)部分是剧本中第一幕的第三场。这一场描述了故事的开端。“理解”(Comprehending)部分共有六个练习,分别从不同的方面来引导和帮助学生理解“阅读”中的信息。“语言学习”(Learning about Language)部分由“词汇学习”和“语法学习”两部分组成。“词汇学习”部分锻炼了学生猜测词义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认知策略。“语法学习”部分练
习要求学生将“阅读”部分的宾语从句和表语从句找出来,复习了名词性从句。练习的设置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下训练语法结构的运用,不仅能使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并且将所学的语法知识内化到运用到日常交际中去。“语言运用”(Using Language)部分中的“读、演与说”(Reading , acting and speaking)介绍了第一幕的第四场。作者用诙谐的笔调讽刺了资本主义社会拜金主义者的丑陋嘴脸。“听、写与演”(Listening,writing and acting)中介绍了第一幕的第五场,该部分要求学生听前要预测故事将如何发展,然后在理解听力短文的基础上回答问题,并沿着听力短文最后所给的线索设想将发生的故事,并编写剧本。教材最后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提示场景,供学生发挥想象,尽情创作。“小结”(summing Up)部分涉及两项内客:1 .让学生小结本单元学到的关于戏剧题材和剧本的内容;2 .让学生小结本单元所学词汇和新的语法结构。“学习建议”(Learning Tip)部分鼓励学生要想练习好口语,就要敢于学做戏剧家,广泛搜集素材,自编自演。“趣味阅读”(Reading for Fun)部分独具特色,这里列举的马克·吐温的名言都充分体现了这位伟大作家的诙谐和幽默,令人捧腹。教师可布置学生翻译这几个句子,让他们在学习英语语言的同时享受语言带来的快乐。
Unit 4本单元所涉及的要点是:
(一)了解宇宙科学、地球生命的起源,了解万有引力、黑洞和太空旅游等天文学知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热情;
(二)了解作者的写作特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学生开拓广阔的想象空间;
(三)掌握本单元的词汇和习惯用法;
(四)学会在日常交际中正确运用指示语;
(五)掌握名词性从句中主语从句的用法。
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天文学”,内容涉及太阳系、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宇宙大爆炸、月球探秘、黑洞效应等,主要内容是围绕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展开的。教材通过对宇宙大爆炸理论进行科学性分析,推断出地球上生命的由来以及生物进化的过程。另外通过一个虚构的科幻故事介绍了地球引力和月球引力的不同,同时对“黑洞”效应的描写也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展开的。这样的写法有别于惯常所采用的仅仅以地球引力或月球引力为主题来介绍天文知识,读起来却更有趣味,引人入胜,还留给了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仿佛置身于其中。第一部分是主阅读篇章,也是本单元的亮点,讲述了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以及生物进化的过程;第二部分是听力短文,通过牛顿、爱因斯坦和霍金对地球引力的阐释,讲述了有关地球引力理论变化的过程,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在阅读本单元虚构的故事的同时能够意识到那些虚构的故事也是有科学实证作为基础的;第三部分也是阅读短文,虚构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运用
浅显易懂的语言,通过两个人对太空的探索给我们呈现出一幅有关月球引力的画面,使读者在轻松自如之中就了解了相应的有关天文学的知识。
“热身”(Warming Up)部分的两个问题让学生说出八大行星并看图指出各个行星的名称,并以开放性问题的形式让学生说出自己对天文学哪些方面感兴趣以及天文学家所关注的方面。“读前”(Pre-reading)部分的问题铺垫让学生迅速进入阅读课文的话题,并通过读标题、看图来预测阅读文章的内容。“阅读”(Reading)部分讲述了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所使用的文体是说明文。文章介绍了地球的形成以及地球上生命的出现的过程,文章最后讲述的现象发人深省:„ the earth may become too hot to live on.它关系到地球上生命的未来。“理解”(Comprehending)部分通过五个练习题检测学生对本文核心内容的理解。包括对文章结构的分析以及大意的概括和细节信息的掌握,以及检测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深层理解和推断能力。特别是练习4和练习5的设置有助于学生在写作方面得到提高和开拓学生的思维并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学习”(Learning about Language)部分由“词汇学习”和“语法学习”两项内容组成。“词汇学习”部分的练习帮助学生通过词缀扩大词汇量的积累也同时考查学生对本单元已学单词的熟悉程度并加以利用。“语法学习”部分采用先发现后应用的学习方法,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熟悉并初步掌握名词性从句做主语的用法。“语言运用”(Using Language)部分主要是让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的语言知识与课文内容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听力内容涉及三位科学巨匠——牛顿、爱因斯坦和霍金是如何对地心引力这个概念提出自己的观点的。“读”(Reading)部分题为“登月之旅”,是一个科幻小故事,通过“我”和“我的朋友——一名天文学家”乘宇宙飞船登月球的经历,介绍了重量、失重、地球引力和月球引力等科学常识。“说与写”(Speaking and writing)部分要求学生讨论并列出登月球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可能遇到的困难,并运用所给出的功能项目用语说出最佳解决方案。再用英语写一篇短文。“小结”(summing Up)部分涉及两项内容:1.让学生小结所学到的关于地球的形成以及太空旅行方面的主要信息;2 .要求学生就内容、生词和习惯用语以及语法结构三个方面进行归纳。“学习建议”(Learning Tip)部分介绍了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即就是观察、处理、分析和归纳信息的学习方法。“趣味阅读”(Reading for Fun)部分提供了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一首小诗,供感兴趣的学生学习和朗读。
Unit 5本单元涉及的要点是:
(一)了解加拿大的概括——地理位置、主要城市、风土人情等;了解多元文化现象和多元文化国家的特点;
(二)学会阅读和使用地图;
(三)学会方向和位置的表达法;
(四)掌握同位语从句的用法。
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加拿大——李黛予等人在加拿大的旅游经历。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初步了解加拿大的一些基本情况,包括地理环境、各大城市特点以及人文活动等。“热身”(Warming Up)部分是一个小测验,看看学生对加拿大这个国家了解多少。“读前(Pre-reading)部分是三个问题,涉及自身的旅行经历和对加拿大的了解,这些问题与文章主题紧密相关。学生通过谈论这些问题,为更好地理解这篇文章打好铺垫。“阅读”(Reading)部分是篇游记,记述了李黛予和刘倩去加拿大看望表兄妹的旅途见闻。包括面积、地貌、城市、人口、生态环境以及加拿大的自然美景和野生动物。“理解”(Comprehending)部分有三个练习。第一个练习考查找文章具体信息的能力,第二个练习需要学生抓住文章要点,对信息进行重组或概括完成填写有关加拿大的概况的信息。第三个是开放型的练习,学生不必拘泥文章而自由谈论自己的想法。“语言学习”(Learning about Language)部分包括“词汇学习”和“语法学习”这两部分内容。“词汇学习”部分首先介绍构词法,加前缀或后缀而组成派生词;然后通过各种有意义的练习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记住和运用单词。“语法学习”部分呈现了大量例子,让学生归纳同位语从句的特点。“语言运用”(Using Language)部分综合训练听说读写的能力,各种技能有机结合在一起,学生进一步学习有关加拿大的知识——加拿大的居民、语言等。“说与写”(Speaking and writing)部分口语训练与写作相结合,说是为写作做准备。“小结”(Summing Up)部分让学生归纳、梳理本单元所学的内容,包括有关加拿大的信息、基本的语言知识和语法内容。语言知识又包括单元重点词汇及其表达法等。“学习建议(Learning Tip)部分又一次提到构词法,加强学生对构词法的理解。通过对前缀后缀的学习,了解掌握英语的构词规律,以扩大词汇量。“趣味阅读”(Reading for Fun)部分是一首咏叹自然美景的诗歌。通过有韵律的美的语言,可让学生感受诗歌所传达的美的意境.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情趣的熏陶。
Ⅱ、横块和单元内容发生发展过程分析
必修3包含了5个单元。话题范围广泛,如科技,航天,地理,健康,环保,自然等方面。教学内容贴近现实生活,富有较强的时代气息,视野开阔,信息量大。阅读语篇的篇幅在400-500子之间。每个单元又各自围绕一个主要话题开展听说读写的活动,共分9个部分,各部分教学
目的明确,内容互有联接,所以教师在每个单元的授课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我重组。必修3所涉及的语法项目有:1.情态动词 1)can,could 2)may,might 3)must,have to 4)shall,should 5)will,would 6)ought
2.名词性从句1)宾语从句2)表语从句3)主语从句4)同位语从句。
按照课标的要求及每一单元各个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我们对每个单元进行了六个课时的划分。教材重组如下:
Unit1
1st
period
2nd period
3rd period
4th period
5th period
6th period
7th
period
Unit2
1st
period
2nd period
3rd period
4th period
5th period
6th period
7th
period
Unit
31st
period
2nd period
3rd period
4th period
5th period
6th period
7th
period
Unit4
1st period
2nd period
Speaking and Listening Reading
Learning about Language Grammar Listening and Reading Task Extensive Reading
Speaking and Writing Listening and warming up Reading Language points Grammar Using language Writing Revision
Warming up and reading
Language focus
Using language: Reading and Acting
Using language Listening, writing and speaking
Workbook: Listening, reading and writing Grammar and Practice Revision
Warming up and intensive reading
Learning about language: Important language points
3rd period
Learning about language: Grammar 4th period
Using language: Listening and extensive reading 5th period
Using language: Listening and reading task 6th period
Using language: Speaking and writing Unit5
1st
period
Warming up and listening 2nd period
Reading 3rd period
Language Study
4th period
Using language 5th period
Listening, Reading Task and Grammar 6th period
Speaking and Writing 7th
period
Summing Up and Learning Tip Ⅲ、模块和单元知识学习意义分析
宏观上来讲,为了体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高中英语课程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必修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英语语言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灵活多样的学习策略以及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微观上来讲,必修3模块内容:(1)倡导多样性的学习方式。从编排和呈现的内容来看,都力求使学生改变被动学习,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来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各单元的习题、任务和项目的设计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独立、自主地去发现问题并把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2)体现了英语学习的多种互动。Using language, Writing等的设置体现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的要求,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而Talking, Comprehending和Checking yourself的设置体现的是学生与教材中语言材料的互动。这些设计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主动参与的机会,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3)模块注重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及融合。模块内容选题丰富,如科技,航天,地理,健康,环保,自然等方面,通过加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渗透和整合,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4)模块内容现代化、生活化、体现了时代性。所选的语言材料真实、地道、自然,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
Ⅳ、模块和单元教学建议与学法指导说明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基础。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先决条件。文化意识则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
根据高中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和学业发展的需求,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高中英语教学要鼓励学生通过积极尝试、自我探究、自我发现和主动实践等学习方式,形成具有高中生特点的英语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下面就以Unit2 Healthy eating为例简要说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及重难点的突破。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健康饮食”。故事分成三个部分呈现在学生用书之中:第一部分是主阅读文章,王鹏和雍慧为吸引客源展开竞争,用菜肴的功效来做宣传;第二部分是听力短文,王鹏为研究膳食平衡,向专家请教;第三部分也是阅读短文,王鹏和雍慧合作,共同为顾客提供均衡的健康饮食,最后他俩喜结良缘。话题虽贴近日常生活,但因为缺乏专业术语和背景知识的缺乏,学生在热身部分的观点表述止于表面。因此我们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将workbook中的 listening以背景材料的形式与“热身”整合到一起,先听完“听力”对“健康饮食”稍作了解之后在进入到“热身”部分通过图片和表格向学生展示食物的分类法,探讨各种食物对人体的作用,然后通过询问学生的个人饮食习惯来引导学生关注膳食平衡为后面的阅读和Using Language中的听力理解提供了背景知识,扫除学生的知识障碍和语言障碍。“阅读”(Reading)部分主要讲述了王鹏和雍慧开餐馆竞争的故事。教师可以先让引导学生描述文章中的两幅配图,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再要求学生通过skimming, scanning, careful reading等阅读方法对文章主旨大意及细节信息做到充分的理解。文章结尾一句话The competition between the two restaurants was on!给读者留下了悬念,引发兴趣,使学生有继续读故事的欲望。同时为下
面的听力埋下伏笔。“理解”(Comprehending)部分设置了六个练习,主要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阅读课文的内容。练习1 要求学生依据课文内容判断句子的正误。这个练习主要是检查学生对课文中的某些细节内容的理解情况。在这个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再互相评价。练习2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课文里的句子。这个练习有一定的难度,部分学生也可能理解意思但不能准确的表述出来,教师应给予适当的帮助。练习3 要求学生完成四个句子,使学生了解王鹏和雍慧经营的两个饭店各自的优势和劣势。这个练习在授课过程中建议改成图表的形式呈现,更加简洁明了。练习4 要求学生划分段落,写出段落大意,然后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这个练习主要检查学生对课文主旨大意的理解情况。教师在前面几个练习的基础上设计好板书,体现出文章的框架并将关键词呈现出来,学生在关键词的帮助下就能顺利完成复述的任务。否则,这个活动将流于形式。练习5 要求学生两人一组讨论问题:你认为王鹏会用什么办法把顾客吸引回来?你认为故事会怎样结束?让学生写下要点,和同伴比较。这个练习的设置也是在位后面的故事发展做好铺垫。练习6 要求学生把课文中提到得烹调种类列出来,并描述。“语言学习”(Learning about Language)部分由“词汇学习”和“语法学习”两项内容组成。本单元的“词汇学习”部分有四个练习:练习1要求学生根据给出的英文释义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汇,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用英语解释词语、进而过渡到用英语思维的能力;练习2 是一篇短文填空,要求学生用左边方框里的单词完成短文填空,用右边方框里的词组解释文中斜线部分的单词或词组,所以在要求学生做之前要复习这些词和短语的意思和用法;练习3 要求学生对四组单词进行辨音辨义练习;练习4 要求学生两人一组对话,谈论各自喜欢或不喜欢的食物,训练学生使用表达喜好的句型,以及一些食物的英文表达。“语法学习”部分主要是帮助学生复习情态动词的功能和用法。有三个练习:练习l 要求学生在文章中找出含有情态动词的句子并标出其功能;练习2 要求学生使用方框中情态动词的肯定式和否定式来补全对话;练习3 要求学生两人一组互相问答,问句和答句都使用含情态动词的句子。这三个语法练习使学生不仅复习了情态动词的功能,更主要的是通过亲自动手、动脑、动笔.锻炼学生的鉴别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克服那种单纯学习语法结构的弊病。教师可以在学生探求之后做适当的补充和总结,并适当辅以练习巩固掌握效果。“语言运用”(Using Language)部分主要是让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的语言知识与课文内容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有三项内容:1.“听”(Listening);2.“读与讨论”(Reading and discussing);3.“说与写”(Speaking and writing)。“听”(Listening):听力材料是主体阅读文章内容的继续。所以在听之前教师应引导学生对阅读课文故事进行回顾,并检查作业---学生自己对故事发展的展望,然后
再进入到听力内容中检测看自己的预测是否与故事的发展一致。听力共有四个练习:练习l让学生练习三个表示疾病的英文单词的发音,并弄清楚它们所指代的疾病,为听力理解扫除难词障碍。练习2 要求学生听录音,把方框中的疾病名称和其病因连起来。练习3 要求学生写出录音内容的大意。练习4 要求学生再听录音,比较王鹏和雍慧餐馆提供的食物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各自所需补充的食物。在听的环节,教师应关注不同层次同学听的效果,在教室里适当走动以便了解学生听的程度,适时调整听的节奏。如:在学生听的过程中困难比较大的句子上可以停顿或重复播放已达到听的目的。“读与讨论”(Reading and discussing):阅读部分继续讲述故事。所以在教学安排山应紧承听的内容而来。通过这篇文章的阅读完成整个故事。阅读后设计了两个练习:练习1 是让学生两人一组就阅读内容讨论三个问题。这个练习的目的在于检测学生阅读理解的程度。练习2 是让学生再次阅读,并在“Said ”的所有替换表达词下面画线。这个练习通过动手、动脑,丰富扩大学生的词汇量。3 “说与写”(Speaking and writing)部分就如何经营餐馆相互提出建议和意见,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先分组进行讨论,然后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先口头呈现结果,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课后再用英文写一篇短文宣传介绍新开的餐馆以及提供的服务,让学生有机会将书本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参考文献:
人民教育出版社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英语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英语 必修三 教师用书
网站:
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英语必修一教材分析
一.本教材总体要求及基本内容
根据课程总体目标及总体要求,全册教材安排了四个单元面
对教材容量大、课时有限的现实,教师一方面要根据教学的要求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取舍,另一方面要优化课堂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力争杜绝低效的教学活动。我上阅读课的步骤通常是skimming→ scanning→ Practicing → discussing。在不同的阶段设置不同的tasks,当然这些tasks要从简单到难,要求学生由对文章的粗浅了解到对文章的深度理解。题型可以多种多样。如判断正误;分类对比;回答问题;排序;找段落大意;找中心思想等等。
二.根据教材内容,围绕教学目的,重新整合教材 1,理念新定位:课堂主体地位变化
主体参与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体现这一理念的承载方式是学生不再是课程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体参与者。新教材讲这一理念科学的渗透在每一单元的教学之中。例如,unit 1 Friendship中的warming up 谈论友谊以调查的形式出现,通过选择,打分,来测验学生对友谊的了解和看法,使学生熟悉的话题又能引起学生广泛参与,也激发学生去表达的欲望。Reading 部分是在warming up 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升话题的质量,体现思维价值,从现实中的朋友上升为与物体做朋友。unit 3 Travel journalz 中的 warming up 采用填表格的的形式,让学生对比各个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点和缺点,学生能广泛参与其中,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课文中语法知识,听力部分以及写作部分,都紧紧围绕一个话题展开,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大部分都能参与进去,在听说读写能力方面全面提升。
2,技能新定位:侧重阅读能力
阅读部分分为pre-reading reading and comprehending分层设计为提高学生的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供了平台。pre-reading reading主要从reading中提取经典的问题和能够引起学生注意力的问题,以便让学生在阅读前对材料有个大致的了解。阅读材料都是贴近我们日常生活的题材和话题。Comprehending部分主要让学生反馈阅读的结果,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掌握哪些技巧和知识。3,知识新定位:语法以归纳法的形式出现
以discovering useful stuctures的形式出现,新课改后语法知识部分的讲解从原来的演绎法变成归纳法。演绎法和归纳法各有利弊,但我认为,归纳法优先于演绎法。而新课改的语法专家们认为,合理的方法应该是演绎法和归纳法的有机结合,要求我们取其两种方法之长,把语法知识教活、教好,这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
4,教学模式新定位:任务型语言教学
课堂效果评价标准就是看学生是否能有效完成一项任务。所以设计合适合学生的的问题,对于一节课的成败影响很大。
针对新教材“有单元无课时”的特点,教师可以围绕单元话题让学生进行整体感知、整体理解、整体巩固和整体运用。备课时,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灵活划分课时,粗线条把握进度,自主确定教学进程,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新教材结构不再采取原有的一个单元分几个课时的做法,而是各单元含有若干个板块,如Warming Up, Pre-reading等。这样的编排给教师从实际出发灵活地使用教材提供了空间。教师可以整合教材,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例如,第四单元Earthquakes 时,设计了关于地震的问题。把教科书中的材料和汶川大地震的相关材料相结合,甚至是关于地震电影的那个场面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话,不仅仅能够降低学生对于这个话题的陌生,增加他们的参与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设计目的。尤其是文章中出现的有关地震的一些细节描述,可以通过一个视频短片的介绍,直观简单清楚明白的了解文章的细节,重要词汇和语法都隐含在课文里。新课标教材以话题为主线,知识与技能交叉组合,以板块形式来设计活动。新教材把每个单元的重点语言项目渗透到各个教学部分中,以保证学生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三.分析单元教材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材的重点是关于语法的掌握和一些重点词汇的用法。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相互转化现在不作为考试的重点,所以不做重点讲解。本册书的重点是定语从句的的用法和掌握,对于引导词的选用。关系代词that,which,who引导的定语从句,以及关系副词when, where why 引导的定语从句。让学生能够准备的选用适合的引导词,在完形填空以及语法填空当中的训练。
第三篇:人教初二美术教材分析
教材的结构
八年级美术上册一共有5个小单元,涉及了美术课程的4个领域,分别是“造型、表现”、“欣赏、评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
教材的主要特点
1、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习积极性。
2、弘扬民族民间美术,提高民族自信心。
3、改变学习方式,促进思考与探究。
4、提供各种美术信息,拓宽学习视野。
5、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促进主动学习。
单元综述
1、第一单元
本单元主要围绕美术作品中的造型、色彩和构图三种主要艺术表现手段展开教学,内容包括第一课《造型的表现力》第二课《色彩的感染力》和第三课《构图的作用》。通过这三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欣赏、感受、评述古今中外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认识造型、色彩和构图等主要艺术语言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特点,体会其重要作用。
2、第二单元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都是和读书、爱书有关,在这一单元中包括了《书林漫步》《手工书设计》《方寸钤记-藏书印》《书间精灵-藏书票》四课内容,涉及“欣赏、评述”、“设计、应用”、“造型、表现”三个学习领域,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拓展读书、爱书的情节。教学内容的选择贴近学生生活,体现了美术与社会生活相融合的应用特点,体现了综合性学习。
3、第三单元
在这一单元中,包括《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借物寓意》《寄情山水》三课的学习内容,其中《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一课,让学生从中国传统诗词、书法、篆刻之间的密切关联,深入了解中国画独特的创作方法、审美理念和笔墨情趣;《借物寓意》一课,通过对花卉、蔬果写意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画通过笔墨表达情感的方法,进一步体会中国话基本的造型理念;《寄情山水》一课,通过对意境、处理空间关系的“三远法”和山石、树木、云水等画法的学习,加深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艺术追求和表现方法的理解。
4、第四单元
本单元是综合探索课程,主要是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以让学生“办一次画展”为契机,通过计划、制作、装裱或配框等具体的实践体验,体会如何运用自己所学的创意知识、设计并承办一个学生作品展。通过具体的实践,让学生了解美术知识如何通过合理的运用,为生活服务。
5、第五单元
本单元以欣赏展示设计作品为内容,是学生了解展示设计是以信息传达为目的,集多种技术手段为一体的综合性空间视觉传达设计。它是展示一个社会物质文明程度的窗口,也是多种材料和技术手段综合运用的艺术形式。通过学习,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了解当代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为自身积极融入未来社会奠定基础。在现阶段,还可以将学到的展示手段和方式,应用到校园布置、家庭布置中去。本单元内容可以通过一个课时来学习,欣赏有代表性的展示设计的作品。通过分析、对比使学生了解展示设计的基本概况、基本法则、设计手法及各种展示设计类别。提示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展示设计,在参观博物馆、博览会或者参加节日庆典等活动的时候,注意观察其展示设计的手法、体会其中运用的展示设计法则,感受展示设计的美。
第四篇:教材分析
练习6
教材分析
一、背景知识
本单元练习题共5道。第1题“读准带拼音字的音”,这是针对南方地区学生学普通话出现的常见病,韵母ai与an不分的特点设计的,重点是读准韵母,而不是去搞清词的意思。第2题说出四组反义词的大致意思,并能用“大公无私”、“异口同声”造句。让学生积累词语,提高用词造句的能力。第3题是训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严密性,理解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选择正确的关联词填入括号中。第4题是写作能力的训练。要让学生在理解6个实词意思,4个关联词用法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围绕一个场景或一个意思,自由地节奏合理地组织一段话,至少用上题目提供的6个词语。这题是对学生理解力、想象力和表达力的综合训练。第5题是根据单元阅读训练重点,提高默读的速度和质量设计安排的。主要是看在提高速度的情况下,学生的阅读理解与分析能力如何。第(1)题是对内容的理解。第(3)题是对句子意思的理解。第(2)题是分段写段意,主要检查的是理解内容,分析结构,概括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分清ai与an韵母的不同,读准音近字,理解反义词的不同意思,能用“大公无私、异口同声”写句子。
2.分清转折、递进、条件关系的复句,并能正确填写关联词语。
3.能根据提供的词语,围绕一个意思选6个词语写一段话。
4.训练快速默读,能正确领会短文意思,独立地给短文分段写段意,回答问题。
5.感受短文“有喜悦让大家分享”的好思想。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快速默坊,正确领会短文意思,独立正确地给短文分段写段意,回答总理问题。
难点:围绕一个意思,任选6个以上词语写一段话。
教案实例
一、教学准备:作业灯片。
二、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读准带ai与an韵母的字,理解反义词意思,会用“大公无私、异口同声”造句。
2.分清转折、递进、条件关系的复句,并能正确填写关联词语。
3.能围绕一个意思,选用6个以上词语写一段话。
(二)教学过程
1.指导第1题。
(1)明确题意,自由拼读,读准字音,注意ai与an发音区别。
(2)讲清ai的读法特点。
(3)出示灯片,学生读音,选择拼音。
台风 歪风 耐心
tái tán wāi wān nài nàn
谈天 弯曲 难民
来往 开会 孩子
lán lán kān kān hái hán
兰花 看门 含泪
2.指导第2题
(1)读题,明确题目的两个要求。
(2)说说四组反义词的意思,说出前三组意思和感情色彩的不同。
(3)出示灯片,将反义词组成一对对抄录。
精神焕发神机妙算风平浪静出生入死
贪生怕死惊涛骇浪垂头丧气诡计多端
(4)用“大公无私、异口同声”造句。
3.指导第3题。
(1)自由读题,并试填关联词。
(2)交流讲评,分清复问句的逻辑关系。
第1句是转折关系,第2句是递进关系,第3句是假设关系。
(3)出示灯片,巩固练习。
①()李明学习基础并不太好,()他决心通过努力赶上三好学生。
②()雨不大很细,()妈妈再跑一个来回,没有打伞还是会淋出病来的。
③()我没有吃上好瓜,又受了委屈,()我仍然不后悔。
④()我们取得了辉煌的胜得,()没有骄傲自满地理由。
⑤()今后我国实现了四个现代化,()决不做超级大国。
⑥()我们富裕了,()不能奢侈浪费。
⑦武松()武艺高强,()勇敢无畏。
⑧我们()要学好文化,()要学会做人。
⑨这两天()雨大,()风也刮得猛。
4.指导第4题。
(1)读题明确要求。
(2)打开学生思路:
可以从学过的语文课本中选择内容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委屈》。
也可以从课外阅读的书报中选择内容,还可以自己向家长、老师提心愿为内容。
(3)学生独立试写。
(4)交流讲评,修改。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训练快速默读,正确领会《杏儿熟了》的意思,独立地分段、写段意并回答问题。让学生感受“有喜悦让大家分享”的感情。
(二)教学过程
1.回忆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求。
2.出示默读问题灯片,快速默读2分钟,用~~~~划出有关句子。
邻居淘淘偷摘杏儿摔下后,“我”是怎样想的,奶奶是怎么做的?
默读完,指名回答,反馈修改。
3.根据事情发展的顺序,快速默读2分钟,给课文分段。
独立分段——讨论汇报——统一分段。
4.按段写段意,提示段意应是简洁明白的句子。独立思索——同桌互说互补——试写段意——汇报交流——修改订正。
5.快速默读,在短文中找到“杏儿熟了,让乡亲们都尝个鲜,这样,杏儿就会越结越多”一句。
联系上下文思考理解句子意思,并讨论:
奶奶分杏儿给淘淘和他的小伙伴吃,“我”为什么有点不高兴?奶奶为什么却乐意这样做?
今年杏我儿熟了,“我”为什么主动把杏儿给乡亲们送去?
从奶奶做的和说的话中,从最后“我”送杏儿的举动中,你感受到奶奶和“我”一种什么情感?
6.朗读短文,读出“让大家分享喜悦”的感情。
第五篇:教材分析
《祖国多么广大》教材分析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句子的意思,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域辽阔,景色美丽多姿,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3.正确认读本课十七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首小诗,篇幅不长,内容却很丰富。作者选取了祖国地域南北、东西的四个地方:海南岛和大兴安岭因南北地域不同而在同一季节景色各异,帕米尔高原和乌苏里江畔因东西位置不同,在同一时间里也会出现星斗满天和朝霞满天的情景。而长江、黄河则横贯祖国,把祖国的高山大海连接起来,充分展现出我们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的画卷。
《祖国多么广大》教学建议
一、看地图引入新课。
在中国地图上标出大兴安岭和海南岛、乌苏里江和帕米尔高原以及长江、黄河,让学生认识一下这几个地方的地理位置,了解一下祖国南北、东西相距非常遥远,知道长江、黄河横贯东西,是祖国的母亲河,对“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产生初步的感性认识。
二、认读课文。
1.让学生先借助汉语拼音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由于本课需要认读的生字较多,也可以让学生边读边勾画出生字。2.去掉拼音读课。
文,识记字形。课文中出现的生字均要求会认或会写。课文篇幅不算太长,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很容易背过,这样反而会使学生忽视字形。为此,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指导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初步识记字形。如,可采用逐步缩小认读范围的做法,由读全篇、读句子到读词语再到读生字,还可以变换生字语言环境让学生认读。通过教师指名读、同桌互读、抢读、领读等形式,使全体学生都能正确地认读生字。
三、指导朗读,理解课文。
课文虽短,但内容丰富。前四行要抓住重点词语“已经”、“还在”,让学生体会同是春天南方和北方的不同景色。接下来的四行,重点词语“还”、“已”,突出了在同一时间东西两地不同的景色。最后两行,先写长江、黄河由西到东“挽起高山大海”,最后一句“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抒发了作者的真情。教师一定要注意指导学生认真品味,体会到我们祖国的地域广阔、山河壮丽,从而读出感情。
四、培养学生的问题。
意识。结合课后两个小朋友的对话,引导学生谈谈对祖国还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如何去解决。
五、分析字形,指导生字书写。
1.记忆字形。本文会写生字中有四个是独体字,其中“已”与“己”可以比较记忆,“广”与“厂”可以比较记忆,“米”与“木”可以比较记忆。两个合体字都可以采用部件组合法记忆。
2.指导书写。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进行科学指导。已,“己”字出头即为“已”。横在横中线上,竖在竖中线稍右,这样写出的“斗”字才稳。米,横竖均在横中线和竖中线上,撇、捺两笔要写舒展。汉字本身具有丰富的美感意蕴,融汇着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及情感,所以书写汉字要怀着对汉字的崇敬之情,写其神韵,而非空壳。
六、建议本课教学两课时。
一、在地图上找一找台湾省的位置。说一说台湾和大陆靠什么相连(隔海相望,骨肉亲情),可向学生简要介绍台湾省的风景名胜及风土人情,也可出示图片等资料,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二、借助拼音读课文。
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自读课文的环节,不宜过早地范读,也不必过早加以指导,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读。待所有学生均运用自己的心力,通过自己的努力真正读熟之后,教师再进行点拨、指导,以使全体学生均能有所收获。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课轻声比较多:“扬起”、“风里”、“浪里”、“告诉”。但因为这些轻声出现在诗歌中,教科书中虽标明了轻声,但不必刻意地要求学生这些词语必须读轻声。
三、指导朗读,理解课文。
学生把课文读通顺、流利之后,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读出一定的语气和感情。尤其要引导学生读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读出自己对课文独到的感受。课前通过看地图,学生已经了解了台湾是我国的一个岛屿,它与大陆隔海相望。因此课文中写给台湾小朋友捎信要用小船。文中的词句比较简单,教师不必过多讲解。但要提示给学生,阿里山、日月潭是台湾著名的风景旅游区,也是台湾的象征,因此说“捎到阿里山,捎到日月潭”就是捎给台湾的小同胞。
这首诗韵律整齐,节奏感强,朗读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天/蓝蓝,水/蓝蓝,小小/船儿/扬起帆,风里/行,浪里/穿,捎封信儿/去台湾。捎到/阿里山,捎到/日月潭,问候/小同胞,告诉/小伙伴: “我们/举办/夏令营,大家/一起/来联欢。”
四、激发感情,拓展想象。
小帆船满载着大陆小朋友的心愿,穿风破浪,驶向台湾,这封信上会写些什么呢?如果让你给台湾的小朋友写封信,你会写些什么呢?激发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可以写,也可以画,表达自己心中的愿望。
五、指导生字书写。
本课六个生字中,“告、台”和“伙、伴”均有相同部件,可以比较字形记忆。告、台,都是上下结构,在田字格中上、下部分占位各一半。伙、伴,都是左右结构,在田字格中占位是左窄右宽。
六、建议本课教学两课时。
《我爱大山我爱家》教学建议
一、朗读课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仍是教学要落实的第一个目标。由于这篇小韵文只有两个小节,比较短小,所以,学生很容易记住文章的内容,反而会疏忽对生字的认读识形。因此,建议教师在此环节上,多从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出发选择教学策略。比如,可以让学生用笔将生字圈出来;利用电教手段出示去掉拼音的课文时,也可将其中的生字变换颜色,吸引孩子们的注意,进而达到落实正确认读生字的目的。
二、理解课文。由于韵文语言所呈现的是一个有声有色、洋溢着欢快、充满了热爱的意境,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理解课文时,一定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其中。比如,可指导学生边读课文边展开联想和想象:在大山里,你都听到了怎样美妙的声音?小溪和小鸟在唱什么歌?在大山里,你又看到了怎样色彩绚烂的画面?在你的心里,涌起了怎样的感受?在充分调动起孩子们的经验、情感和想象以后,再将其迁移回语言,让学生动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进一步体会大山的美丽,积淀爱家乡、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三、向生活延伸。
“总爱用五颜六色带响声的赞美之词,串成项链,献给亲近而古老的家”,这是人之常情,孩子们也不例外。因此,在朗读、理解课文之后,还要再次向学生自己的生活、情感世界拓展。喜欢唱歌的可以唱家乡,喜欢画画儿的可以画家乡,喜欢表达的可以说家乡、读家乡、写家乡„„从生活到语言,从语言再到生活,这是一个反复循环、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的孩子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长大的。
四、指导生字书写。
指导写正确: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住字形,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加以科学点拨。“我”字第二笔的横,要向右向上微微上扬。第三笔是站得直、有力量的竖钩,不要写成弯腰驼背的弯钩。第五笔的斜钩要和第三笔的竖钩合谐关照,形成一种“稳定站立”之势,“我”即活脱脱地传神了。“家”字,撇画较多,且长短不一,就像各不相同的家庭成员。所以,写好“家”字,关键是要让这些“家庭成员”“和睦共处”。而且,“家”的上下两部分要紧凑,有抱团儿的温暖感觉。另外,“叫”字和“行”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不要分家,占格高低宽窄要仔细观察后再行书写。
五、建议本课教学两课时。
《古诗二首》教学建议
一、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春晓》。1.揭示课题,介绍作者。
2.初读古诗,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再出示去掉拼音的古诗,让学生反复朗读。
3.理解诗意。先指导学生理解每个词在句子中的意思,再把词语的意思连起来,理解每行诗句的意思。“春眠不觉晓”:眠,睡觉。晓,拂晓,天刚亮。这句诗讲,春天的夜里睡得好香,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处处闻啼鸟”:闻,听见。啼,叫。这句诗讲,到处都能听见鸟儿在歌唱。“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两句诗讲,(诗人想到)昨天夜里的风雨声一阵又一阵,不知有多少花儿被打落了。教师可以借助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诗意,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大概意思即可。要把古诗学习的重点放在背诵及对诗的意境的体会和感悟上。可以让学生说说读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然后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教师相机指导朗读的语调和停顿,在反复诵读中达到背诵。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二、采用学习《春晓》的方法,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学《离离原上草》,教师相机点拨。1.自由读古诗。
之后在小组内互相听读、检查,教师抽查,达到全班同学均能在去掉拼音后读准字音。2.理解诗句意思。
先自己理解诗句意思,再在小组内交流,学生不懂的词语教师要点拨。“离离原上草”:离离,野草茂盛的样子。原,草原、原野。这句讲原野上长满了野草。“一岁一枯荣”:岁,年。一岁,一年。枯,枯萎、干枯。荣,茂盛。这句讲野草每年从深秋到冬季要枯萎一次,春夏季节又茂盛地生长一次。两个“一”字中,后一个“一”是一次的意思。“野火烧不尽”:野火,荒山野岭燃烧起来的火。尽,完。“春风吹又生”:生,生长。第三、四句,讲冬天草枯的时候,虽然野火可以把它的茎叶烧掉,但它的根仍旧埋在泥土里,所以春风一吹,又蓬蓬勃勃地生长起来。
三、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的基础上背诵这首诗。
四、指导生字书写。
春,日部,第四笔为竖撇,与第五笔捺构成本字的主笔。处,半包围结构,第三笔捺是主笔,要长至托住“卜”部件。多,上下结构,要注意指导学生观察两个“夕”的不同。少。部首为“小”,但“小”在上,竖无钩。还需注意第二、三笔均为点,而不是撇和捺。原,半包围结构,厂部。注意“小”上是“白”不是“曰”。尽,上下结构,尸部。吹,左右结构,口部。注意书写时左窄右宽。
五、建议本课教学两课时。
《风》教学建议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对风这种自然现象都不陌生,但你能说出你是怎样发现的吗?
二、读课文。
认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说一说作者是怎样发现风的。
三、理解课文。
诗歌由三节组成。三节之间句式整齐,意思相近。学生理解的重点和难点应为“但是树叶沙沙响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唱歌了”、“但是林木点头的时候,我们知道风在跳舞了”、“但是河水起波纹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来游戏了”。关于这几句的意思,教师不要用一种解释限制住学生的思维。可以理解为“树叶沙沙作响,好像是风儿在歌唱”、“林木频频点头,好像是风儿在翩翩起舞”、“河水泛起阵阵涟漪,好像是风儿在调皮地游戏”。也可以理解为“风来了,树叶沙沙作响,林木点头微笑,河水泛起阵阵波纹”。总之,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诗人是在借树木、河水等景物写风。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寻找风娃娃”的活动,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进而续写诗歌。如: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彩旗飘舞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来招手了。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但是长发飘飞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来玩耍了。„„
当然,学生也可以用文中的词语“唱歌”、“跳舞”、“游戏”,自己编诗歌。教师可以提问:还有什么时候我们能知道“风在唱歌”、“风在跳舞”、“风在游戏”?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激活,一定会迸发出许多创造的火花。课下也可以把学生的诗作张贴出来。
五、指导生字书写。
谁,左中右结构,右边的是四横,不要写成“主”。注意左中右三部分要紧凑,不要把字写得太宽、太散。过,半包围结构,先写“过”后写“辶”,最后一笔要长。点,新出现部首“灬”(四点底),书写时四点底占位要宽,能托住上面的部件。说、沙、和,均为左右结构,但“说”、“沙”书写时要求左窄右宽,“和”是左右各半。
六、建议本课教学两课时。
《惊蛰》教学建议
一、认读课文。
首先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在读的过程 中,应强调把字音读准确,然后逐步达到逐个认读生字,同时使学生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二、理解课文。
课前,师生可共同到郊外的田野中去观察春天的动物活动和植物的变化。体会春天带给自己的感受。同时,师生共同搜集有关惊蛰及动物冬眠的资料。
在学生熟读课文之后,可从整体感知入手,围绕“惊蛰到了,小动物们会有哪些变化?”这一问题,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通过“你喜欢这些小动物吗,为什么?”这一问题,抓住描写小动物们心情、动作的词句进行口味,体会小动物们的活泼欢快,进而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经验,引导学生体会春天的美好和勃勃生机。这部分教学应以朗读、品读、讨论、交流为主要方式。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朗读指导,强调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有感而读,通过朗读来感情课文的意境,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也可根据课后练习第二题,让孩子们将读书和表演结合起来,从而体会惊蛰时节小动物们的变化以及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活力。
课文的教学结束后,可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节气及其气候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三、指导生字书写。
团,全包围结构,口部,注意外面的大口框在“才”写完后才能封口。出,共五笔。注意第一、四笔是竖折,一笔连写,不能写成两个“山”。青,上下结构,“月”在下,撇改写成竖。
快、地、们,均为左右结构,书写时都要求左窄右宽。注意竖心旁笔顺。“土”作左偏旁后,最后一笔横改写为提。
四、建议本课教学两课时。
《春雨的色彩》教学建议
一、初读课文。
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自读,要求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去掉拼音读带生字的词语、句子,达到能够认读每一个生字,再通读全文。
二、再读课文。
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指名读、分角色朗读、表演等形式,进一步让学生感知春天的美。
三、理解课文。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发学生想象:你眼中的春雨是什么颜色的?让学生展开想象,尽情地说一说。
对涉世未深的孩子来说,面对千姿百态的大自然,他们会和小动物一样产生许多奇异、美好的想法。他们往往按照自己的美好愿望和奇特想法来认识生活、编织生活。因此,每个学生对课文的感受、对春天的感受是不相同的。教师可以让孩子们拿出画笔,画一画自己眼中的春天,再在全交流。要鼓励孩子们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
对于学生的图画,教师不要作过多限定,可以讲一讲所画的内容,也可以给学生的画儿在墙报上张贴出来,题目可以叫“我们眼里的春天”、“春雨的色彩”,或由学生自己定题目。
四、结合课后两个小伙伴对话的内容,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启发学生和春雨对话,想想要问春雨什么问题。
五、分析字形,指导生字书写。
轻,左右结构,车部,共九笔,书写时左窄右宽。注意“车”作左旁底横变成提。到,左右结构,书写时左宽右窄。注意“至”作左旁,底横改成提。
对、红、听,均为左右结构,可以用熟字部件合并法记忆字形,书写时都是左窄右宽。黄,上中下结构,注意指导学生观察每一笔画的占格位置,尽量把上中下三部分写紧凑。
六、建议本课教学两课时。
《美的回答》教学建议
一、读课题,质疑:美的回答是什么?
二、认读课文。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
三、朗读指导,理解课文。
再读课文,思考:大自然的回答是什么?怎样做才能使大自然给我们美的回答?
读课文前五句,理解是人们的劳动与爱心才能保护大自然的美。这几句中有几个意思相近的词要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和体会:“植树——种花”、“爱护——保护——热爱”,词语的具体含义不要细分,要在朗读中让学生积累资金语言,丰富词汇。
读后四句,理解大自然给我们的“美的回答”是什么。在朗读中重点让学生体会“山间田野长满绿树,城市乡村开遍鲜花”所展示的优美意境,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对仗美。后两句“小燕子”和“小青蛙”的语言和行动可以让学生体会之后自己的话说一说。
四、拓展想象。
在对全文内容理解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拓展想象:我们还能为大自然做哪些事情?大自然又会给我们哪些美的回答呢?学生寻求答案的过程可以自己思考,可以小组讨论,还可以与综合实践结合,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用辛勤的劳动和朴实爱心换来大自然“美的回答”后的喜悦与成功。
五、分析字形,指导生监察院书写。
美,上下结构,共九笔。第五笔是竖,第八笔是撇,不能合写。此字横画较多,注意笔画间距既不能太紧也不可过散。爱,上中下结构,爪部。注意上中下三部分写紧凑。市,共五笔,起笔点与第五笔竖不可连写。长,独体字,共四笔。乡,独体字,共三笔。
种,左右结构,左右占位各半。可以用熟字合并法记忆字形。
六、建议本课教学两课时。
《尖尖的草帽》教学建议
一、初读课文。
本文相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讲,篇幅算是较长的了。因此,认读课文应重点落实。特别是个别长句子的朗读,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示范,以便使学生能正确停顿和断句,建立正确良好的语感基础。
二、感悟课文语言。
文章中展现的和谐,流淌的感情,其实在儿童的心里都天然地存在着,我们无需再分析与教化。只要孩子们用心去读书,就能唤起他们的情感的共鸣。因此,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朗读的指导,使学生“一遍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叶圣陶先生语)”。在用心读书的基础上,可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让学生重点体会“我”洋溢在脸上的微笑和内心深处亲近自然、关爱生灵的美好感情。
三、背离课文。
关于背诵,因为文章篇幅较长,切勿求急、求快,应在理解课文、用心品读的过程中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使语感、情感连同文中美好的情景一起积淀在学生的心里。
五、分析字形。指导生字书写。
指导写正确:尖,上下结构,上面为小字头,第一笔是竖而不是竖钩;“着”字可以与“看”这比较记忆字形,上半部分为“羊”字的变形,下半部分为“目”。指导写好看;“尖”字书写时,要上小下大;“着”字横画居多,要仔细观察,长短横要搭配好看;“要”字要写好看,关键在下边“女”字,而且,最后的一长横更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以”字,切记不要将笔画写离散;“怕”和“把”都为左右结构的字,且结构布局相似,要用心体会它们的占格,把字写好看。
六、建议本课教学两课时。
《爸爸,你知道吗》教学建议
一、朗读课文。
低年级的阅读,首先要做到的即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这是非落实不可的。那么,相应的就有一个问题要解决好:怎样知付出劳动的过程中还能让学生感到读书是一种享受呢?这就需要教师因地制宜,利用各种手段,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认读。本课也不例外。由于生字较多,认读障碍大,更需要关注学生的认读心理,让他们始终保持兴趣与自信。
二、理解课文。
理解课文,重点要放在体会小主人公说话时的心情上,揣摩“我”与爸爸说话时的语气。让学生边读边体会:“我”爱爸爸,爸爸也爱“我”。“我”不爱的是爸爸的猎枪,“我”希望爸爸像爱“我”一样去爱小动物。从中体会语气的恳切、情感的真挚。
只要放手让学生用心读书,耐心揣摩,他们就一定能够感受到诗歌中蕴涵的真情。
三、分析字形,指导生字书写。
指导写正确:爸,形声字,上面一个父亲的“父”字,下面是音旁“巴”;知,第五笔是点不是捺;道,半包围结构,先写里面的“首”,再写走之。走之第二笔为横折折撇,第三笔为平捺。指导写好看:重点指导“道”和“永”字。可借鉴书法艺术中对这两个字写法上的讲究,如“永字八法”,让学生提神静气,伴着音乐用心写写这两个字,并像搞书法展示那样,将学生写得好看的字互相欣赏展示,既落实了写字,又使学生同时获得审美的愉悦和满足感。
四、建议本课时教学两课时。
《达尔文和小松鼠》教学建议
一、认读课文。
要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读准每个生字这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还要引导学生把题目与课文内容联系起来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达尔文和小松鼠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使学生理解课题,从整体上了解课文的大意。
二、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第一段只有一句话。可以结合理解“科学家”的意思,简单向学生介绍达尔文(见参考资料)。
2.第二段是课文的重点段,共有三句话。第二句“天上的„„地上的„„水里的„„他都喜欢”概括讲了达尔文对所有的动物都喜欢,喜欢的范围很广。他为什么这样喜欢小动物呢?要引导学生联系第三句中“从来不捉弄”、“观察”等词语,理解达尔文喜欢动物的原因是想探索动物世界的奥秘。
3.第三段有两句话,可以抓住第二句,联系第一句理解。先理解“仔细观察”的意思,再思考:达尔文为什么这 样仔细观察?把第一句中“又到树林里去玩儿”和“几只从未见过的小鸟”等词语联系起来,理解达尔文不止一次来过这片树林,每次都认真观察,所以才能发现“几只从未发现过的小鸟”。加深对达尔文探索精神的认识和理解。4.第四段的三句话中要重点理解第一句。从“一动不动”、“像一根树干”理解达尔文观察时专注、入迷的程度。后两句讲小松鼠的活泼、可爱,而且从侧面说明了达尔文长时间“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全神贯注地观察小鸟。小松鼠的确把他当做了“一根树干”。使学生从中认识到:达尔文观察动物时是多么专心,注意力是多么集中。
第四段的第三句话,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松鼠妈妈“急坏了”的心情,读出着急、担心的语气。
5.第五段也是课文的重点,只有一句话。要通过学习朗读体会了“怎么会伤害小松鼠呢?”这名话是在强调达尔文决不会伤害小松鼠的。要指导学生把这种反问语气读好,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前文语句“他从来不捉弄小动物,而是观察它们怎样生活”,体会达尔文非常喜欢小动物。
三、引入生活,扩展理解。
在对课文内容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相机提问:你和小动物之间有过非常有趣的故事吗?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相互交流,深化爱护小动物的真挚情感。
四、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件、位、他,均为“亻”旁,左右结构字,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文,独体字,共四笔。
虫,独体字,共六笔。第五笔是提,不可写成、横。衣,共六笔。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一)机场路小学
一年级
黎兰芳
《信》是一篇优美的韵文,娓娓述说了人世间一种能使人心与心贴近、情感与情感交融的最佳方式。韵文分为四个自然段,首段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讲我学会了写信而且非常愿意写。后面三段分别述说我都写了哪些信,为什么要写这些信。这篇韵文字里行间流动着一种情感美和语言的音韵美。给人绵绵的温暖和无尽的关爱。
教材分析
(二)机场路小学
一年级
刘洁霞
本篇课文是一首儿歌,以“信”为纽带,以儿童特有的视角和口吻,描述“我”与小鸟、花朵、大海、云、树做朋友,并替它们写信的有趣故事。诗句间浸透着童心的稚嫩,对自然的亲昵,表达了孩子们运用“信”这个载体与小动物、植物等进行友情交流的喜悦之情,反映出了现代儿童乐于交往、善于交往的良好心理品质。《信》这首诗歌篇幅短小,层次清楚,学生读起来琅琅上口,感到很亲切、自然。因此在教学中要放手让学生围绕“作者都替谁写了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来自读自悟,并在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中领悟“信”使人与人心灵沟通,是人与人心灵的纽带。
教材分析
(三)机场路小学
一年级
刘艳芳
《信》是一篇优美的韵文,娓娓述说了人世间一种能使人心与心贴近、情感与情感交融的最佳方式。韵文分为四个自然段,首段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讲我学会了写信而且非常愿意写。后面三段分别述说我都写了哪些信,为什么要写这些信。这篇韵文字里行间流动着一种情感美和语言的音韵美。给人绵绵的温暖和无尽的关爱。
教材分析
(四)机场路小学 刘晓丽
《信》是一篇优美的韵文,作者以儿童特有的视角和口吻,描述“我”与小鸟、花朵、大海、云、树做朋友,并替它们写信的有趣故事,表达了自己美好的愿望,娓娓述说了人世间一种能使人心与心贴近、情感与情感交融的最佳方式。诗句间浸透着童心的稚嫩,对自然的亲昵,反映出了现代儿童乐于交往、善于交往的良好心理品质。韵文语言凝炼,内容浅显易懂,结构段式大体相同,分为四个自然段,首段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讲我学会了写信而且非常愿意写。后面三段分别述说我都写了哪些信,为什么要写这些信。这篇韵文字里行间流动着一种情感美和语言的音韵美,给人绵绵的温暖和无尽的关爱。
《灯塔爷爷的朋友》教学建议
一、读课文。
认读本课以对话展开内容的特点,认读课文时,可让学生同桌之间分角色朗读,你来我往,既有兴趣,又能相互督促,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二、理解课文。
可先出示一幅画儿,画面的主体是一片无帆无船的汪洋大海,在露出海面的礁石上,矗立着一个灯塔(如没有现在图片,也可自制)。让学生观察图画,说说在图上都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在看图谈话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质疑,但要注意顺着看图谈话的主题自然而然地进行,从中引出“灯塔爷爷孤单吗”的探究意向,不要强化、鼓励学生温天发问。在学生急于了解详情这时,让学生潜心读书,到书中去窥探灯塔爷爷的内心世界,了解一下灯塔爷爷都有哪些朋友,你是从书上哪些地方知道的,用笔在书上画一画,在班上和同学说一说。通过这一系列的读书活动,使学生明白:因为灯塔爷爷有着许多朋友,所以它一点儿也不孤单。
最后,让学生给大家给介绍介绍自己都有哪些朋友,以及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在谈到自己的朋友时,学生谈到的可能多为同学或同院的小朋友,这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后练习中小伙伴的话,把小鸟、小溪等当做朋友,谈谈自己还想把大自然中的哪些事物当做朋友,说怎样的悄悄话。用此种方式,一方面使读书所得向学生的生活延展,另一方面也从语文学习生活化的指导思想出发,让学生对课文最后一句话有自己的理解——“您把别人当做了朋友。”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明、朋、好,均为左右结构,采用熟字合并法记忆即可,书写时左右各占一半。爷,上下结构,与“爸”比较记忆,书写时上下各占一半。友,共四笔。立,共五笔。乐,共五笔。
四、建议本课教学二至三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