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房山镇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工作总结
2011年房山镇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胡锦涛同志关于完善在工会领导下的维权机制的重要指示精神,建立和完善帮扶困难职工长效机制,我镇工会根据东工发„2010‟25号文件《东海县基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的要求,在党委政府的精心组织下于2010年5月6日正式成立了房山镇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健全帮扶工作网络。
党委政府对于困难职工帮扶工作高度重视,于5月6号联合发文成立了以杨峰副书记为组长,王彬委员为副组长,镇工会、劳动所、民政办、农经站、司法所为成员单位的镇困难职工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自的职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1名专门的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日常事务,镇帮扶中心的工作台账在全国总工会帮扶系统上登陆,实现管理网络化。镇党委划拨了专门的办公场地、办公设施和经费,制定了完善的帮扶制度和考核标准,一系列的工作使我镇的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做到了人员、场地、设施、制度、台帐“五到位”。
二、开展帮扶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是建立和完善了帮扶阵地硬平台。为了方便群众、整合办公资源我镇的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和镇劳动所联合办公,这样有助于一起开展困难帮扶、就业培训、职业介绍、劳动力转移等工作,为帮扶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镇党委政府拨专款为帮扶中心配备了电脑、电话、传真打印机及其他办公设施,开通了热线电话。我们镇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还和镇妇联联合建立了家政服务中心,促进了帮扶工作深入运作。二是健全完善了帮扶工作台帐软平台。困难职工是帮扶中心的主要工作对象。对此,我们广泛开展了调查摸底,为了全面摸清困难职工底数,做到帮扶不漏一户、不丢一人,工会干部通过摸清实情,分别按照家庭状况清、特困原因清、技术特长清、就业要求清、思想状况清的“五清”标准,层层建立困难职工档案,统一输入微机实行信息化管理,做到随时发现随时输入,随时变化随时调整,随时脱困随时注销,建立了全域覆盖的困难职工动态管理网络。目前,我镇工会系统由于刚刚建立,所以建档立卡的困难职工有20多名。
三、完善一套制度,建立了规范操作的帮扶工作模式。
针对困难帮扶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实际,帮扶中心健全和完善了相关运行机制,实现解困帮扶工作经常化、规范化、正常化。一是建立帮扶中心日常工作制度。制定了《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方案》、《特困职工救助管理办法》、《困难职工帮扶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工作人员职责》、《帮扶中心工作指南》、《工作流程》等多项制度和管理办法并进行上墙公示。中心设立了“困难职工帮扶资金专户”,实行阳光管理,真正使帮扶工作做到了正常化。二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年镇党委主持召开一至二次联席会议,听取帮扶中心的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职工群众的困难问题,使特别困难的职工群众得到及时、有效的帮扶。三是建立困难帮扶公示和监督制度。对帮扶的对象名单、申报程序、帮扶金额,分别予以公示,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对每年的帮扶资金使用进行年度审查,确保每笔帮扶资金做到帮得准、扶得到位,使帮扶工作做到规范化。
东海县房山镇困难职工帮扶中心 二0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第二篇:房山镇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工作方案[范文模版]
房山镇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种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履行好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着力探索解决我区困难职工帮扶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建立和完善工会帮扶困难职工的长效机制,促进帮扶工作的经常化、社会化、制度化,努力为推进我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出积极贡献,我镇工会在党委政府和上级工会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建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其规范化建设的方案如下:
一、确定目标任务
按照县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标准化建设的统一要求,达到“帮扶中心窗口直面职工、帮扶项目完整、帮扶制度健全、程序标识规范,工作人员稳定、经费渠道畅通、金额适应需求”的工作目标。
二、规范化机制建设
(一)机构、人员
1、成立帮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中心工作的日常事务。
2、帮扶中心设主任1名,副主任1名,专职工作人员1名,明确各自的职责。
3、要求帮扶中心的专职工作人员有一定的法律素养,必须做到代表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忠实履行帮扶中心的工作职责、熟悉救助标准、申请程序及工作流程;耐心、热情接待来信来访的求助人员,1认真倾听职工意见和要求,并根据求助人员的述求为他们提供必要、有效的帮扶和咨询服务。
(二)规范化的制度建设
帮扶中心的制度建设要做到“制度完整、对象明确、程序清晰、方式多样、公开明示”。一是公示帮扶中心工作职责、主要职能、工作流程、申请程序、帮扶救助标准等;二是明确救助对象、救助标准、帮扶方式和信访咨询接待方案;三是工作程序要做到“四有”,即有接待登记、有档案备查、有送达办理、有办结报告。
(三)规范资金的筹集和管理
帮扶资金的筹集和管理是做好帮扶困难职工工作的关键,必须加大资金筹集力度,拓宽资金筹集渠道,严格资金的管理。一是要积极争取政府将帮扶困难职工的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二是调整工会经费的支出结构,并逐步增大帮扶资金在工会经费支出中的比例;三是积极争取上级工会对帮扶资金的支持力度;四是加强宣传,动员社会各界开展捐款捐物的筹集活动。要对帮扶中心的资金实行单列;要完善资金管理制度,严肃财经纪律;要建立和执行物质登记、统计和帮扶款发放的管理制度;要接受审计部门和工会经费审查部门的监督。
(四)规范化统计档案工作
1、为每一个符合帮扶条件的来访困难职工建立档案,对其基本情况、致贫原因、求助需求、工会帮扶情况、帮扶效果等逐一建档,跟踪落实。
2、做好来访困难职工的信息统计工作。按照上级工会的要求,要建立对困难职工信息的分析、监测和报告制度,定期对困难职工信息进行分析汇总,按时完成统计报表工作。
三、规范化建设的考核标准
严格按照上级工会部门制定的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建设考核细则进行规范化建设,定期的进行自查,随时查漏补缺,做到规范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使我镇的困难职工的帮扶工作走上长效机制建设的道路,确保我镇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的工作的生命力和长效性。
东海县房山镇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二0一0年五月八日
第三篇: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工作总结
20**年,按照**总工会的要求,为进一步深化“工友手拉手、促进再在就业”工程,切实发挥好工会的“维护”职能,履行好帮扶中心“面向职工、及时帮助、快捷准确、释疑解惑、因地制宜、长期坚持”的工作方针,因地制宜,建立和完善了困难职工帮扶的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帮扶工作顺利开展。
(一)务实高效,面对职工,认真扎实开展扶贫帮困工作。进一步深化“工友手拉手、促进再在就业”工程,切实履行好帮扶中心“面向职工、及时帮助、快捷准确、释疑解惑、因地制宜、长期坚持”的工作方针,认真开展帮扶工作。
一是摸底调查、分类建档,掌握底数,确保帮扶工作有的放矢。今年4月中旬利用10天左右时间,全体干部职工分成三个组,各由一名领导带队,对县城范围内三百多户职工家庭生产生活情况进行入户走访调查,详细登记,按照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的职责要求,对摸底情况进行了认真审核,并通过有线电视公示,对纳入帮扶中心的困难职工进行了三天的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最后将166户困难职工和部分农民工纳入了帮扶中心,统一管理。在管理上,严格按照全总下发的档案管理办法,进行了分类建档,按照音序排列编号,一人一档,采取滚动式管理,便于随时了解掌握帮扶情况。11月份,对申请进入帮扶中心的100多户下岗职工进行了入户核实,吸纳80户进入了帮扶中心。
二是完善信访接待工作,及时提供帮扶信息。信访接待实行首问责任制、来访登记制和领导负责制。通过信访接待,掌握一部分信息,对部分特别困难的职工,除采取必要的帮扶措施外,及时向城乡解困办推荐,协调解决困难。截至目前,先后对84人进行了生活大病救助,累计资金达2.06万元。其中,大病救助5人。
三是积极探索扶贫帮困的新路子,拓展帮扶的内涵。积极开展了“金秋助学”活动。帮扶工作从源头着手,全力实施“金秋助学”工程,制定了金秋助学资助办法。在每年春秋季开学之际,通过前期的调查摸底审核公示等程序,筹资资金开展“金秋助学资助活动”。今年,筹措9.6万元对48名新考入大学的贫困家庭的优秀学生或部分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资助。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四是积极开展扶持下岗自主创业示范户活动。遵循“想困难职工之所想,急困难职工之所急”的原则,在坚持做好“救急救穷”“输血型”帮扶工作的同时,积极寻找 “造血型”帮扶的有效途径,把帮扶的重点转向扶持有创业能力、致富思路清晰、对自谋发展有信心的下岗失业职工和困难劳模,通过扶持他们,带动一批有能力的困难下岗失业职工克服“等、靠、要”的思想,自主创业,脱贫致富。2008年,县总工会通过多次的实地走访,与创业者交流,从一批自主创业的困难职工中确定11户作为自主创业示范户,主要从事养殖、蔬菜大棚种植和民族刺绣等,为他们分别救助5000元扶持资金,雪中送炭,增强他们创业的信心,使他们清醒的看到在创业的旅途上还有党和政府关心着他们。同时,引导有发展潜力的扶持示范户,逐步形成规模,然后再吸收一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困难劳模或其子女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实现共赢的目标,达到帮扶的目的。
五是积极建立各类基地,拓宽就业渠道。通过各类技能培训,帮扶下岗失业人员或其子女,掌握一门技术,增强就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先后依托有培训资质的县劳动就业局,建成工会再就业培训基地。县总工会与县就业局签订培训协议,县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每年向培训基地提供1万元培训费,由就业局完成培训和职业介绍,为更多的下岗失业困难职工提供就业机会。依托木垒镇工会,建成养殖区再就业基地。由县政府无偿划拨土地,提供小额贷款帮扶发展。目前,全县已吸纳320户困难职工进入再就业养殖小区,从事牛羊育肥,发家致富。今年,县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出资,委托县职教中心为困难职工免费举办了一期困难职工微机上岗培训班和一期养殖种植技能培训班,培训对象主要是帮扶中心50岁以下的困难职工、零就业家庭的子女,共计80人。旨在使困难职工扎扎实实掌握一门技术,多一条就业再就业的渠道,真正成为有益于家庭、有益于社会的人。
(二)宣传发动,典型引路,有效促进《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签订工作正常开展
县总工会始终坚持把签订《女职工权益维护专项集体合同》作为贯彻实施《工会法》、《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实现好、保护好女职工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责任。在推行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之初,一些领导、工会干部,特别是非公企业老板认识不到位:认为原签订的集体合同中已包含了女职工权益保护的内容,签订专项集体合同是多此一举;有的认为签订女职工集体合同,只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麻烦;签订女职工集体合同,会给企业加重不必要的负担。为了消除上述思想认识问题,县总工会xx县劳动监察大队对企事业单位贯彻执行《劳动法》、《工会法》、《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规定》、《妇女权益保障法》等进行了专项督促检查,特别将女职工的权益保护作为重要内容之一。由企业法人和单位行政一把手汇报,对上述法律法规执行不到位的,县劳动监察大队下发了限期整改通知书,提出书面限期改正的决定,促使企业老板严格依法办事。
为了全面推行这项工作的开展,我们采取了典型引路的做法,首先在三家煤矿进行试点。煤矿均是非公企业,女职工特别少,工作危险性大,通过前期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得到了煤矿老板的积极配合,使这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然后将煤矿签订《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的经验和做法进行广泛宣传推广,在其他企业引起了共鸣。到2008年签订《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的工作有了新起色。15家企业签订了《女职工权益维护专项集体合同》,合同履约率达100%
(三)心系职工,维护职工,积极开展送清凉慰问活动。
一是及时开展“爱心送民工”慰问活动。在四川省发生地震之后,县总工会及时组织人员,对来木垒打工的四川籍民工家庭受灾情况进行了解掌握。并带着毛巾、洗衣粉、手套等价值2000元的慰问品,深入到2个建筑工地看望了70名四川籍民工,并通过他们转达木垒人民对四川灾区亲人的问候和关心。在县总工会的号召下,银河建筑公司筹措2万元现金,垫资为35名四川籍民工预付了工资,让民工在第一时间寄给受灾的亲人。慰问活动抚慰了民工的心情,民工队伍稳定、工作安心,没有一位民工提出返乡。
二是在盛夏开展安全度夏送清凉慰问活动。对15家合法经营、安全生产较好的企业,集中利用4天时间,组织人员开展了盛夏送清凉慰问活动。此次慰问范围涉及到铸造厂、酒厂、砖厂、加工厂、汽车站、运输公司、建筑工地、生产车间的五百多名一线职工,价值1万元的西瓜、白砂糖、绿豆等解渴的食物和生产用的手套,不仅让职工感受到了被党和政府关怀的温暖,也让职工感到了劳动的光荣。这次慰问活动涉及面广、覆盖面大,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赢得了职工好口碑。
(四)扎扎实实开展寒冬送温暖扶贫慰问活动
为做好在三节期间的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县总工会及早动手,组织人员开展慰问前的入户走访活动,通过近一个月的走访入户,对在帮扶中心的人员的情况进行了核实,对符合条件尚未进入帮扶中心的下岗困难职工又进行了核实公示,底数摸清后,按照年初的预算,对三节慰问工作进行了会议研究,拟定了三节慰问方案,根据困难那职工的不同需求,划分为不同的慰问标准,拟对200 多户大病户、特困户、在职困难职工进行节日慰问,慰问资金达7万多元。慰问工作定于2008年12月25日开始。
(五)加强领导、完善机制、狠抓落实,确保帮扶工作正常有效开展
为切实把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实行“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工作机制,加强领导,努力把帮扶中心建成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展示工会形象的窗口,调节劳动关系矛盾的渠道,依法维护困难职工的阵地。
一是积极完善了考核评价机制。把帮扶工作的考核验收与工会工作业务督查验收同步进行,实现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的“三同步”的工作格局。
二是建立完善信息奖惩制度。为及时掌握帮扶信息,鼓励和调动帮困人员上报信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扩大信息渠道,提高信息质量,县总工会按照《木垒县工会信息奖惩办法》,及时进行了奖优罚劣。
三是建立完善了公示制度。在开展困难职工帮扶工作中,坚持实行公示制度。通过走访了解,结合困难职工的实际情况,经过党组会议讨论研究,确实低于或略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定为困难职工或特困职工,分别在社区xx县工会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7天。公示期间如果有群众反映,则重新进行核实后再进行公示。
木垒县帮扶中心在各基层工会的大力支持下,做了一些工作,但是距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虚心改进,不断努力。
木垒县总工会
二00八年十二月十五日
2008年,按照自治州总工会的要求,为进一步深化“工友手拉手、促进再在就业”工程,切实发挥好工会的“维护”职能,履行好帮扶中心“面向职工、及时帮助、快捷准确、释疑解惑、因地制宜、长期坚持”的工作方针,因地制宜,建立和完善了困难职工帮扶的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帮扶工作顺利开展。
(一)务实高效,面对职工,认真扎实开展扶贫帮困工作。进一步深化“工友手拉手、促进再在就业”工程,切实履行好帮扶中心“面向职工、及时帮助、快捷准确、释疑解惑、因地制宜、长期坚持”的工作方针,认真开展帮扶工作。
一是摸底调查、分类建档,掌握底数,确保帮扶工作有的放矢。今年4月中旬利用10天左右时间,全体干部职工分成三个组,各由一名领导带队,对县城范围内三百多户职工家庭生产生活情况进行入户走访调查,详细登记,按照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的职责要求,对摸底情况进行了认真审核,并通过有线电视公示,对纳入帮扶中心的困难职工进行了三天的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最后将166户困难职工和部分农民工纳入了帮扶中心,统一管理。在管理上,严格按照全总下发的档案管理办法,进行了分类建档,按照音序排列编号,一人一档,采取滚动式管理,便于随时了解掌握帮扶情况。11月份,对申请进入帮扶中心的100多户下岗职工进行了入户核实,吸纳80户进入了帮扶中心。
二是完善信访接待工作,及时提供帮扶信息。信访接待实行首问责任制、来访登记制和领导负责制。通过信访接待,掌握一部分信息,对部分特别困难的职工,除采取必要的帮扶措施外,及时向城乡解困办推荐,协调解决困难。截至目前,先后对84人进行了生活大病救助,累计资金达2.06万元。其中,大病救助5人。
三是积极探索扶贫帮困的新路子,拓展帮扶的内涵。积极开展了“金秋助学”活动。帮扶工作从源头着手,全力实施“金秋助学”工程,制定了金秋助学资助办法。在每年春秋季开学之际,通过前期的调查摸底审核公示等程序,筹资资金开展“金秋助学资助活动”。今年,筹措9.6万元对48名新考入大学的贫困家庭的优秀学生或部分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资助。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四是积极开展扶持下岗自主创业示范户活动。遵循“想困难职工之所想,急困难职工之所急”的原则,在坚持做好“救急救穷”“输血型”帮扶工作的同时,积极寻找 “造血型”帮扶的有效途径,把帮扶的重点转向扶持有创业能力、致富思路清晰、对自谋发展有信心的下岗失业职工和困难劳模,通过扶持他们,带动一批有能力的困难下岗失业职工克服“等、靠、要”的思想,自主创业,脱贫致富。2008年,县总工会通过多次的实地走访,与创业者交流,从一批自主创业的困难职工中确定11户作为自主创业示范户,主要从事养殖、蔬菜大棚种植和民族刺绣等,为他们分别救助5000元扶持资金,雪中送炭,增强他们创业的信心,使他们清醒的看到在创业的旅途上还有党和政府关心着他们。同时,引导有发展潜力的扶持示范户,逐步形成规模,然后再吸收一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困难劳模或其子女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实现共赢的目标,达到帮扶的目的。
五是积极建立各类基地,拓宽就业渠道。通过各类技能培训,帮扶下岗失业人员或其子女,掌握一门技术,增强就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先后依托有培训资质的县劳动就业局,建成工会再就业培训基地。县总工会与县就业局签订培训协议,县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每年向培训基地提供1万元培训费,由就业局完成培训和职业介绍,为更多的下岗失业困难职工提供就业机会。依托木垒镇工会,建成养殖区再就业基地。由县政府无偿划拨土地,提供小额贷款帮扶发展。目前,全县已吸纳320户困难职工进入再就业养殖小区,从事牛羊育肥,发家致富。今年,县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出资,委托县职教中心为困难职工免费举办了一期困难职工微机上岗培训班和一期养殖种植技能培训班,培训对象主要是帮扶中心50岁以下的困难职工、零就业家庭的子女,共计80人。旨在使困难职工扎扎实实掌握一门技术,多一条就业再就业的渠道,真正成为有益于家庭、有益于社会的人。
(二)宣传发动,典型引路,有效促进《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签订工作正常开展
县总工会始终坚持把签订《女职工权益维护专项集体合同》作为贯彻实施《工会法》、《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实现好、保护好女职工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责任。在推行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之初,一些领导、工会干部,特别是非公企业老板认识不到位:认为原签订的集体合同中已包含了女职工权益保护的内容,签订专项集体合同是多此一举;有的认为签订女职工集体合同,只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麻烦;签订女职工集体合同,会给企业加重不必要的负担。为了消除上述思想认识问题,县总工会xx县劳动监察大队对企事业单位贯彻执行《劳动法》、《工会法》、《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规定》、《妇女权益保障法》等进行了专项督促检查,特别将女职工的权益保护作为重要内容之一。由企业法人和单位行政一把手汇报,对上述法律法规执行不到位的,县劳动监察大队下发了限期整改通知书,提出书面限期改正的决定,促使企业老板严格依法办事。
为了全面推行这项工作的开展,我们采取了典型引路的做法,首先在三家煤矿进行试点。煤矿均是非公企业,女职工特别少,工作危险性大,通过前期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得到了煤矿老板的积极配合,使这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然后将煤矿签订《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的经验和做法进行广泛宣传推广,在其他企业引起了共鸣。到2008年签订《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的工作有了新起色。15家企业签订了《女职工权益维护专项集体合同》,合同履约率达100%
(三)心系职工,维护职工,积极开展送清凉慰问活动。
一是及时开展“爱心送民工”慰问活动。在四川省发生地震之后,县总工会及时组织人员,对来木垒打工的四川籍民工家庭受灾情况进行了解掌握。并带着毛巾、洗衣粉、手套等价值2000元的慰问品,深入到2个建筑工地看望了70名四川籍民工,并通过他们转达木垒人民对四川灾区亲人的问候和关心。在县总工会的号召下,银河建筑公司筹措2万元现金,垫资为35名四川籍民工预付了工资,让民工在第一时间寄给受灾的亲人。慰问活动抚慰了民工的心情,民工队伍稳定、工作安心,没有一位民工提出返乡。
二是在盛夏开展安全度夏送清凉慰问活动。对15家合法经营、安全生产较好的企业,集中利用4天时间,组织人员开展了盛夏送清凉慰问活动。此次慰问范围涉及到铸造厂、酒厂、砖厂、加工厂、汽车站、运输公司、建筑工地、生产车间的五百多名一线职工,价值1万元的西瓜、白砂糖、绿豆等解渴的食物和生产用的手套,不仅让职工感受到了被党和政府关怀的温暖,也让职工感到了劳动的光荣。这次慰问活动涉及面广、覆盖面大,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赢得了职工好口碑。
(四)扎扎实实开展寒冬送温暖扶贫慰问活动
为做好在三节期间的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县总工会及早动手,组织人员开展慰问前的入户走访活动,通过近一个月的走访入户,对在帮扶中心的人员的情况进行了核实,对符合条件尚未进入帮扶中心的下岗困难职工又进行了核实公示,底数摸清后,按照年初的预算,对三节慰问工作进行了会议研究,拟定了三节慰问方案,根据困难那职工的不同需求,划分为不同的慰问标准,拟对200 多户大病户、特困户、在职困难职工进行节日慰问,慰问资金达7万多元。慰问工作定于2008年12月25日开始。
(五)加强领导、完善机制、狠抓落实,确保帮扶工作正常有效开展
为切实把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实行“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工作机制,加强领导,努力把帮扶中心建成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展示工会形象的窗口,调节劳动关系矛盾的渠道,依法维护困难职工的阵地。
一是积极完善了考核评价机制。把帮扶工作的考核验收与工会工作业务督查验收同步进行,实现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的“三同步”的工作格局。
二是建立完善信息奖惩制度。为及时掌握帮扶信息,鼓励和调动帮困人员上报信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扩大信息渠道,提高信息质量,县总工会按照《木垒县工会信息奖惩办法》,及时进行了奖优罚劣。
三是建立完善了公示制度。在开展困难职工帮扶工作中,坚持实行公示制度。通过走访了解,结合困难职工的实际情况,经过党组会议讨论研究,确实低于或略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定为困难职工或特困职工,分别在社区xx县工会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7天。公示期间如果有群众反映,则重新进行核实后再进行公示。
木垒县帮扶中心在各基层工会的大力支持下,做了一些工作,但是距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虚心改进,不断努力。
第四篇: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帮扶工作总结
帮扶工作总结2012年来,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围绕维权帮扶职能积极有效开展工作各项帮扶工作,成绩显著。
一、加大维权帮扶力度,做好职工娘家人一是坚持工会信访接待制度,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今年以来,接待下岗职工、农民工来信来访78人(次),办结回复78人(次),办结率100%,其中,帮助3名农民工追讨工资5万多元,1名工伤索赔14万元,1名下岗职工劳动争议经济赔偿5800多元。二是与县法院、司法局、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协作维权6起,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6人,为农民工追讨工资80余万元。各乡镇工会积极开展职工(农民工)维权行动,为农民工调解劳资、工伤赔付等维权纠纷3起,追讨工资12万元,工亡赔偿72万元。4月下旬,在参与天润矿业一起工亡事故的调查处理中,深入矿区一线及时维权,就工亡职工的赔偿、工伤职工的医疗及完善后续作业环境等提出3条具体意见和建议,得到调查组和业主的采纳,使工亡职工阮传书的赔偿超过非煤矿山职工死亡赔偿标准达到72万元。这一工亡事故的圆满、快速、妥善处理,不仅维护了企业和社会的稳定,而且进一步彰显了工会组织参与社会化大维权的重要作用,得到了职工的信赖。三是加大维权知识培训与宣传力度。
第五篇:“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帮扶工作总结
自“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成立以来,我们突出了信访接待、生活救助、医疗救助、助学救助、就业救助、法律援助六项主要职能,创建了直面对接、快捷帮扶的一站式服务形式,实现了帮扶工作由节日活动性向长效机制性的转变,由典型帮扶向结构帮扶转变,由单纯办事实向保障和监督转变。经过创新发展,我区帮扶领域不断扩大,帮扶功能不断完善,帮扶效果更加
明显,困难职工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至目前为止,“帮扶中心”共接待职工来信、来电、来访1825件次;帮扶困难职工1724人次,发放帮扶款、物折合共计58.7785万元;其中生活救助1207人次,医疗救助193人次,助学救助84人次,就业培训209人次,职业介绍31人次,法律援助28人次,现将本帮扶中心工作总结如下:
一、注重实效,形成了多样化的帮扶机制
我们着力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支持、社会参与、工会运作”的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和“送温暖”工程的长效机制,认真分析本地涉及全区、与职工合法权益相关的、关系社会稳定的主要问题,针对职工再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劳动安全等当前突出的问题,帮助职工解决实际问题。
1、信访接待。向来信来访职工提供法律、法规、政策咨询;解答有关疑难问题;调处劳动纠纷;掌握、分析、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本“帮扶中心”共接待职工来信、来电、来访2053件次;其中实施困难救助654人,为他们送去了困难帮扶金16.7178万元。
2、生活救助,解决困难职工生活难问题。“帮扶中心”坚持开展“双节”送温暖活动,目前一年一度的双节送温暖活动已经形成机制,坚持不懈,成为具有工会特色的帮扶活动,得到了广大职工的认可和社会各届的赞扬。本“帮扶中心”共救助生活困难职工634人次,送去慰问金13.4678万元。确保了不让一名困难职工因家庭困难而发生意外。
3、医疗救助,解决困难职工就医难问题。对患重病、大病、长病的困难职工给予了相应资助。协同卫生等部门落实对困难职工的医疗救助。本共慰问患重病、大病、长病的困难职3人次,送去慰问金0.26万元。
4、助学救助,解决困难职工子女上学难问题。8月27日,在沙湾区沫若中学阶梯教室举行了金秋助学金发放仪式。由区总工会、教育局、民政局主办,区委常委、区宣传部部长先斌等领导出席,全区首批66名受助贫困学生参加了发放仪式,共发放助学金13万元。其中“帮扶中心”帮扶困难大学生12名、高中生5名,发放助学金3.05万元。
5、就业救助,解决职工就业难问题。再就业是困难职工脱困解贫的根本,因此我们采取措施,加大力度,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帮助困难职工再就业。充分发挥基层工会组织和工会职业介绍机构的作用,为困难职工提供免费职业介绍服务;根据劳动力市场需要,为困难职工提供免费岗位培训服务。
6、法律救助。解决困难职工维权难问题。一是成立了“职工法律援助站”,依法维护职工尤其是困难职工的合法权益。我们聘请专职律师常年值班,无偿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二是拓宽维权渠道,丰富维权内容,对合法权益确实受到侵害的困难职工,工会借助自身和社会的法律服务力量,为其提供相应的法律服务救助,或者指导其向政府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二、加强协调,营造良好的困难职工帮扶环境
加强“帮扶中心”工作协调,建立和畅通了劳动、民政、经委、财政、司法、教育、卫生、城建、信仿、工会等部门协商解决困难职工问题的渠道,形成党政群企和有关部门协商解决困难职工问题的工作机制。各级工会组织在党委的领导下,主动承担起关心困难职工的具体责任,努力争取有关方面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和信息支持,对于职工反映的需要移交政府有关部门解决的具体问题,及时移交政府有关部门,并督促问题得到合理解决。
三、积极拓宽帮扶资金渠道,完善资金管理
1、竭力争取区政府拨款、区工会经费投入、社会捐助等多种形式筹措资金。竭力向政府申请定期向帮扶中心拨付资金,并将有关支出列入财政预算;工会调整经费支出结构,在相应的预算科目中单列出帮扶中心的经费额度,逐步增大帮扶资金支出在工会经费支出中的比例。做好动员社会各界开展捐款捐物活动。
2、建立了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严格遵守财经纪律,严格资金使用和管理。
⒊接受政府审计部门和工会经费审查部门的监督,并建立和执行物资登记、统计和帮扶款物发放的管理制度。
四、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帮扶效力
⒈切实加强对帮扶中心工作的领导,成立工会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帮扶中心组长由区总工会主席担任,成员由工会副主席,工会保障、女工、组宣等相关业务人员组成。帮扶中心小组定期对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形成工作合力,切实做到为困难职工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2、帮扶中心向社会招聘了3名有一定劳动法律、法规基础知识的人
员为固定的工作人员,负责“帮扶中心”的日常工作,并聘请1名常年律师为“帮扶中心”的法律顾问,负责代理“帮扶中心”诉讼或非诉讼案。
3、帮扶中心硬件设备齐全。在区委一楼建立了帮扶中心专用办公场地,并配备了电脑、电话以及办公桌、文件柜、接待室等办公设施。
4、建立健全了困难职工档案。根据《乐山市总工会关于补充完善困难职工档
案的通知》要求;区总工会高度重视,把往年上报的困难职工档案重新完善、健全,至9月中旬共完善困难职工档案2053份,为更好的开展送温暖活动打好了基础。
5、制定了完善的帮扶中心工作机制。如帮扶中心工作职责、主要职能、工作流程、申请程序、帮扶救助标准等,并上墙公示。
6、帮扶对象明确。对基本生活救助、医疗救助、困难职工子女入学救助等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帮扶中心困难职工对象和标准。
7、帮扶中心工作程序清晰,做到“四有”:有接待登记、有送达办理、有办结报告、有帮扶档案。
四、存在问题
1、资金筹集难。资金是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开展工作的物质基础,也是建立工会帮扶长效机制的基石。但是现在帮扶中心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经济基础薄弱,缺乏持久经济支撑,没有稳定的金来源渠道,制约了工会帮扶工作的进一步深化。
2、与社会保障体系缺乏有效沟通和衔接。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作为工会帮扶工作的平台,基本上是工会自己单独运作和管理,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和协调不够,与社会其他组织开展的救助活动联系更少,没有将社会其它救助资源有效利用。
3、帮扶力量有限。作为社会团体,无论是在经济上、政策上、信息上都无法与政府职能部门相比,帮扶的力度不够,对困难职工不能从根本上给与扶贫救助。
五、下一步的打算
1、最大限度的争取党和政府的支持。帮扶中心的所有工作,是协助党委政府解决问题,排忧解难。当然,要使领导认识上取得一致,工会要做大量的工作。要大力宣传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要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以来自企业和职工群众实际的第一手材料来证明帮扶中心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以工作实绩不断取得党和政府的认可。
2、形成帮扶中心内外协调的工作机制。目前,困难职工问题涉及的人数多、范围广、工作领域宽、政策性强、原因复杂、解决起来难度较大,需要动员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齐抓共管。要不断拓宽与政府有关部门协调解决困难职工问题的渠道,建立定期联系、沟通和共同解决问题的制度,积极争取有关方面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信息支持。同时帮扶中心与工会各部门之间,也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协调制度,形成合力,共同帮扶困难职工。
3、建立稳定的资金筹措机制。要通过政府拨款、工会经费投入、社会捐助等方式筹集资金。积极争取政府对帮扶中心的资金支持,通过多种形式筹集社会资金,努力拓宽资金和物资筹措渠道。工会要加大对帮扶中心的资金投入力度,拿出必要的经费用于帮扶中心。
4、建立帮扶中心工作长效机制。一要健全制度。帮扶中心要建立信访接待、职业介绍和培训、法律援助、生活救助等项制度,落实工作责任制,实行规范化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二要配备一支政治和业务素质过硬的帮扶工作队伍,将一批具有一定政策理论水平和群众工作经验、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的人员,充实到帮扶工作队伍中来。三要加强对帮扶中心的组织领导,工会主要领导人要亲自抓、负总责。定期研究帮扶中心工作,对职工群众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进行研究,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意见,在人、财、物方面提供必要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