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烹饪专业建设规划
烹饪专业建设规划
(一)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先进
1.专业定位与办学思路
烹饪专业是根据宿迁市以及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对烹饪从业人员强大需求而设置的。经过广泛的调研,并邀请餐饮业的行政总厨、厨师长、经理等担任烹饪专业的管理委员会委员,组织专家进行深入的分析、讨论,最终确定烹饪专业的定位是培养具有中职知识水平,又有烹饪中级技能的,生产、服务第一线急需的中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职业能力培养是其核心,生产一线是其岗位。
学校各级领导对烹饪专业的建设给予高度重视。1999年烹饪专业成立后,学校就引入在本市具有一定影响的专业教师承担专业建设和教学任务;2004年被列入学校首批重点建设专业,预计投入200万元用于建设本专业实训基地,创造一流的实训与科研条件。
2.专业建设规划与实施
根据学校总体的发展规划以及市、区政府的要求,先后制订了“烹饪专业五年建设发展规划(2006-2010)”,在办学规模、科研、教研、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设规划目标,逐步落实,取得了预期的成绩。
由于制订了切实可行的专业建设规划,在市、区各级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下,烹饪专业的建设目标逐步实现。目前有专任教师11名,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8人;建立了设备齐全,环境良好的校内烹饪实训基地;专业教师撰写教研论文十余篇,主编或参编校本教材两本。
饪专业的专任教师陆续发表或获奖论文多篇,其中核心期刊上有2篇,人均发表论文超过1篇。
近年来烹饪专业通过培养和引进等途径,逐步改善专任教师的职称结构,为专业承担了大量的教学、科研、教研工作,为专业教学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2.师资队伍建设
近年来,烹饪专业一直高度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认识上到位,思想上重视,行动上全力支持。一方面大力引进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人员加盟到教师队伍中来。烹饪专业教师有企业工作经历的2人。另一方面鼓励在职教师下餐饮企业锻炼和实习,要求专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每年有一定的时间下企业实践学习。
3.实践教学条件
烹饪实训室在该专业建立之初就成功创建,学校重点支持,大力投入,经过9年的建设,已经建设成为设施齐全、技术先进、环境良好的具有真实职业氛围的校内实训基地。实训室面积1496m2,设备经费投入159余万元,按照烹饪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教学的要求,设置了基本功训练实训室、面点实训室、中式热菜实训室、冷菜制作与食品雕刻实训室、多媒体示范教室等实训室,较好地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在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思想引导下,专业以职业岗位为需求,在专业教学计划中明确要求专业学生必须获得专业职业资格中级证书,如中式热菜、中式面点、食品雕刻等,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
4.经费投入
学校每年都拿出一定的经费在保障正常教育教学的前提下不断加大实训设备的投入,目前烹饪实训室设备159.8万元,十一五期间计划再投入100万,增加实训设备,提高设备技术水平,能满足专业教学和建设的需要。
5.教材与图书资料
烹饪专业根据专业教学的特点,积极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已编出校本教材2本。烹饪专业拥有丰富的专业图书资源,学校图书室有烹饪专业书籍1千余册,订阅5种专业期刊,为专业师生提供充足的参考资料。
烹饪专业还严格执行市职成教处规定,每年征订的学生教材中,80%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2006~2007上学期开始,教材征订全部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教学改革得力,教学管理规范
随着社会餐饮业的发展变化,为了适应中职教育的特点,烹饪专业不断进行教学改革,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水平,为创立烹饪中职教育品牌而努力。
1.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烹饪专业以中式烹调核心能力,重点培养学生胜任切配、冷菜制作、食品雕刻、面点制作等不同就业岗位的职业能力,自2006年开始课程体系改革,逐步建立了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分为文化基础模块、基本功模块、中式热菜模块、中式面点模块和冷菜制作与食品雕刻模块。文化基础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英语与计算机能力为必修课;中式热菜模块、中式面点模块、冷菜制作与食品雕刻模块作为选修模块供各专业学生为从事不同的工作岗位而选择;基本功模块对应“多能”。
由于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烹饪专业学生掌握了扎实的实践技能,专业毕业生98%以上能取得烹饪中式烹调中级工证书,部分学生能取得高级工证书,较好地适应了职业岗位了技能要求。
4.教研教改成果
烹饪专业积极按计划组织教研活动,开展教学改革研究,主持或参与的各类教研项目开发,于2006年我校学生在全体专业教师下,在省创新大赛中获热菜与面点组优秀奖。
5.产学研结合
烹饪专业坚持以企业需求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的产学研发展思路,近年来在产学研发展上取得较好成就。
通过与实习基地企业的紧密联系,了解餐饮企业对各岗位人才的需求,从而确定教科研方向和定位。通过产学研合作,一方面拓宽学生就业的渠道,另一方面提高了专业的科研和教学水平。烹饪专业历届毕业生的就业率都在98.5%以上,对外培训近200人次,培训总收入达10多万元;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10余项。
6.教学管理
通过学校指导、系办管理、专业执行一系列程序,专业已经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教学管理制度,在实际执行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学管理规范到位。
一是建立了学校、系办两级教学管理系统,教学管理机构健全,职责明确到人。在专业内,确定了以教研组长为主要负责人,4个专业教师分管“实践教学”、“毕业生工作”、“学生活动”、“专业资料管理”四个专业建设工作的管理方式,为稳定教学提供了可靠保证。在教学过程中建立了期初、期
专业也努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组织学生走访对口企业,如枫华丽致大酒店、江山大酒店了解企业需求,查找自身的差距,从而能摆正姿态,努力提高职业素质和能力。在专业引导下,学生积极考取技能证书,98%以上的毕业生能获得中级及以上的证书,部分学生甚至获得“双中”、或高级证书。3.学生满意度
专业重视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充分保证学生个性发展。通过班主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强化专业教师的质量意识,提高教学水平,让学生听得懂,学得进,及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定期召开师生交流会,进行师生面对面交流,共同解决师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疏缓学生的情绪;通过专业教师个别辅导、指导,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解决部分学生“吃不饱”的现象。在每学期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测评中,专业教师的平均得分均在95以上。在不定期举行的学生问卷调查中,学生的满意度高达98%以上。
4.毕业生就业与社会声誉
国内餐饮行业的发展,极大地带动了烹饪专业人才的需求,烹饪专业具有广阔的就业市场和前景,因此,专业开办以来,吸引大批学生报名。根据统计,近三年烹饪专业的新生报到率一直在98%,其中2006年新生报到率98%,2007年新生报到率98.3%,2008年新生报到率98.4%
由于专业培养目标明确,培养措施得力,毕业生的质量得到充分保证,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高的实践技能,能够基本实现“一步到岗”,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企业对我们的毕业生满意率始终在97.8%以上。
(2)社会对专业高度认可,2007年新生报到率达到98.3%;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5%以上。
(六)专业特色与创新
专业开办至今始终坚持不断改革,根据职业岗位需求变化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取得了一些成绩。
1.适应中式烹调岗位发展变化的专项技能模块化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方面,结合专业自身的实际,从2004年以培养能适应现代餐饮技术发展需要专业技能人才,开始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逐步建立了文化基础模块、基本功模块、中式热菜模块、中式面点模块和冷菜制作与食品雕刻模块化课程教学新体系。
2.工学结合,顶岗实习
烹饪专业实施以中式热菜、中式面点、食品雕刻等任务为目标、工学结合的项目型课程教学模式,每门课程设置若干课程项目,且课程项目大多来源于餐饮企业案例,每个项目有特定的任务。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以中式烹调项目的承担者的角色完成课程的理论学习,掌握技能,最后又以综合性任务来考核其掌握专项技能的程度和水平。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进一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强化学生就业意识,适应职业岗位的需要,受到企业的欢迎。
第二篇:烹饪专业规划
海南欧鼎商业艺术学校
2017—2020烹饪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为了更好地落实学校“十三五规划”,突出学校“教学为中心、质量是生命、规划在科学、发展要稳健”的主体地位与战略思考,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及业务规范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如下“2017—2020烹饪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一、基本定位与培养模式
1、指导思想与目标要求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中等应用型人才教育为主体、以内涵建设为重心、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教学科研为基础、以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思想工作为保障,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校企合作,推行工学结合,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海南经济发展、国际旅游岛建设培养面向餐饮业的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中等技能型技术人才。
根据学校总体的发展规划要求,特制订本“烹饪专业三年建设发展规划”,在办学规模、教研、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设规划目标,通过三年的努力,实现烹饪专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有到精”的错位发展。
2、基本情况与专业定位
烹饪专业是我校根据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以及当今社会经济、餐饮业发展对烹饪从业人员的特别需求而设臵的。主要是面向社会招收相当于初中毕业的学生,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和一年的实习,培养既有中职知识水平,又有烹饪中级技能的生产、服务第一线急需的中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学制三年,毕业时获得“中职毕业证书、职业技能证书”;招收农民工、社会青年、企业员工进行烹饪专业技能培训,结业时发放“结业证、技能证”。技能培养是其核心,生产一线是其岗位。
学校于2015年开设烹饪专业后,通过引入具有一定影响的专业教师承担专业建设和教学任务,使年轻而充满活力的烹饪专业在学校专业建设与发展过程中脱颖而出、规模与效益得到明显提升。2017年,学校将烹饪专业整体搬迁至海南医药职业学校校区,纳入学校首批重点建设专业,并投入30多万元用于建设实训操作间,为师生教学创造一流的实训条件。其建设宗旨为: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指导、在服务为中心,在小校区办好大专业、将大专业办成强专业。
3、人才培养与教学模式
烹饪专业以培养能适应社会餐饮发展的一专多能型人才为目标,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培养大批烹饪中等应用型操作能手,服务于烹饪行业的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学校烹饪专业的人才培养与教学模式,将紧紧围绕培养目标与职业需求,紧密结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需求特点,紧贴社会实际及毕业生就业岗位要求,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 教学方法,实施以中式热菜、中式面点、冷菜制作与食品雕刻等任务为目标,以“校企合作、工学融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制订学校烹饪专业的教学实践计划,以培育学生职业素质为出发点,以提升学生职业技能为落脚点,以就业需求为教学导向,以产业调整为教学改革动力,实现烹饪专业毕业生的“双证率”和对口就业率达95%以上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在综合素质方面受到就业单位的普遍好评与认同。
二、办学条件与师资力量
烹饪专业建立以来,学校董事会不仅高度重视,而且大力支持,并将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师资水平,为专业建设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保障。
1、师资队伍建设
烹饪专业的专业负责人潘老师、郑老师具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从教多年,实践能力强,实战水平高。两位老教师极积参加职业资格培训考试,多次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技能大赛奖励,是海口中职烹饪专业“双师型”教师的知名人士。
目前烹饪专业有教师5名,其中高级职称的有2名,中 级职称有1名,初级职称2名,“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0%,基本满足专业教学和教研的需求,并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学术梯队。
但是,学校烹饪专业教师离部颁标准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特别是在认识上到位、思想上重视、行动上全力支持方面,因此,一方面急需引进有企业工作经历、年轻有为的能工巧匠加盟到教师队伍中来。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在职教师下餐饮企业锻炼和实习,要求专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每年有1—2个月的时间下企业实践学习。
3、实践教学条件
烹饪实训室在2017年3月就已成功创建,现已建设成为设施齐全、技术先进、环境良好的具有真实职业氛围的校内实训基地。实训室面积达300平方米,设备经费投入30余万元。但按照烹饪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教学的要求,必须分门别类地设臵:基本功训练实训室、面点实训室、中式热菜实训室、冷菜制作与食品雕刻实训室、多媒体示范教室等实训室,以便更好地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4、经费投入
学校每年都拿出一定的经费在保障正常教育教学的前提下不断加大实训设备的投入。目前烹饪实训室设备30万元,十三五期间计划再投入30万,增加实训设备,提高设备技术水平,以满足专业教学和建设的需要。
5、教材与图书资料
一是根据烹饪专业教学特点,积极组织教师编写模块式、单元式教学的校本教材。
二是烹饪专业涉及很多风土人情及民俗文化,因此,学校图书室应拥有相关报刊杂志及烹饪专业书籍,至少要订阅3种以上专业期刊,人均3册以上图书阅览书籍,为专业师生提供充足的参考资料。
三是烹饪专业要严格执行省市职成教处规定,每年征订的学生教材中80%采用中职适用性教材,2017、2018秋季开学时,学校征订教材必须与中职教育教学及省赛、国赛的标准一致。
三、教学改革与教学管理
随着社会餐饮业的发展变化,烹饪专业的教学与实践必须通过不断地进行改革,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水平,创立学校烹饪专业在中职教育中品牌地位。
1、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中职烹饪专业应以中式烹调为核心,重点培养学生胜任切配、冷菜制作、食品雕刻、面点制作等不同就业岗位的职业能力。自2017年开始进行课程体系改革,逐步建立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并将课程设臵分为文化基础模块、基本功模块、中式热菜模块、中式面点模块和冷菜制作与食品雕刻模块。文化基础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与沟通交流能 力、计划与计算能力;中式热菜模块、中式面点模块、冷菜制作与食品雕刻模块重在方法和技能教育与实操,并能通过专业技能测试,获得中级职业技能证书。
2、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烹饪专业必须十分重视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培养提高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情感。
一是要积极组织专业教师开展教研活动,经常进行集体备课,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要求、统一教学标准,统一进行技能测试。
二是每学期举行至少开展一次以上的观摩课、示范课、公开课,以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是每周教务处实行不定期的“推门听课、关门评课、闭门思过”,规定教师每周至少自由听课1—2节,并主动交流议课评课意见。通过两年的努力,让专业所有专任教师都能上好高质量的观摩课、示范课和公开课。
3、实践教学
烹饪专业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烹饪专业教学中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中心、或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模式,紧紧围绕岗位技能需求这个核心,建立“理实一体化”的新教学理念。按照职业能力的需要设计培养技能,构建以岗位需求为本,由文化基础模块、基本功模块、中式热菜模块、中式面点模块 和冷菜制作与食品雕刻模块等组成的具有模块化、进阶式、组合型特征的烹饪技能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技能培养的主导作用。
一是要以红白案制作等任务为驱动目标,实施项目型课程的教学方法。每门课程设臵若干课程项目,每个项目有特定的任务。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以菜点制作任务项目以及菜肴装饰制作的承担者的角色完成课程的理论学习,掌握技能,最后又以综合性任务来考核掌握专项技能的程度和水平。
二是要充分保证实践教学的执行到位,人人动手。烹饪专业的各实训室实行全天候的开放制度,安排实训指导人员值班开放实训室,最大限度保障实训实操的需求。
三是烹饪专业必须实行实习与就业挂钩。在学生下企业实习之前召开招聘会,落实学生的就业意向,再分配学生到意向企业实习,在实习过程中进行双向选择,从而对于提高实习效果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是烹饪专业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实践技能,而且要强制性要求学生考证竞级。所有毕业生取得烹饪中式烹调中级工证书达90%以上,力争部分学生能取得高级工证书,以便较好地适应职业岗位技能要求。
4、教研教改
烹饪专业教师必须每周、每月按计划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开发具有学校特色、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美食佳肴,力争于2018年我校烹饪专业的师生,在全省职业技能大赛中初现端倪,2019年获得热菜、面点、冷拼、果疏雕之类的优胜奖。
5、产学研结合
烹饪专业必须坚持以企业需求带动教学研究、以教研促进教学的产学研发展思路,在产学研发展上取得突破性发展。
通过与实习基地企业的紧密联系,了解餐饮企业对各岗位人才的需求,从而确定教研方向和定位。通过产学研合作,一方面拓宽学生就业的渠道,另一方面提高了专业的教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力争烹饪专业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达98%以上。
另外,不断拓展对外培训项目,力争每年培训农民工或餐饮业厨师达100人次以上,从而实现中职学校为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的本职功能。
6、教学管理
通过学校指导、教务管理、专业执行一系列程序,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教学管理制度,并在实际教学与实践过程中得到较好地执行。
一是建立学校、教务两级教学管理系统,使教学管理机构健全,职责明确到人。在专业内,确定以教研组长为主 要负责人,建立“热菜、冷拼、面点、雕刻”等4个方面教师分管,“实践教学”、“毕业生工作”、“学生活动”、“专业资料管理”四个专业建设工作的管理方式,为教学与实践提供可靠保证。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制度,听课制度,师生交流会制度,教师说课制度,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制度,专业主任及教师相互评教制度等。
二是按照教学的过程,将教学资料文件按“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质量监控”、“学籍管理”、“教学提高”等资料分门别类进行规范、整理归档,为教学的连续性提供支持与支撑。
三是建立运行良好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和监控机制。学校和教务要高度重视教学与实践质量监控,每1个星期开一次专业教师教学例会,每2个星期开一次学校教学工作会议,以便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质量意识。
四、人才培养与素质教育
1、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
烹饪专业在教学计划中要注重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并重的培养模式,一方面培养学生基本的人际沟通、计划与计算能力,烹饪原料、营养卫生、中式烹调技艺的理论与应用能力;另一方面采用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将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技能融合贯通,打通理论与实践的界线,建立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理论为实践服务的教学思想。
2、职业能力与素质
要特别注重学生职业道德与职业品质的培育,让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锤炼良好的道德情操,形成尊师重教、友爱互助的校园气氛。要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如赴农贸市场开展义工服务、为市民免费进行菜品的初加工、感恩主题活动等。通过班主任指导、团委或学生会组织开展一些积极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如每年的元旦晚会、校运会等,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气氛。
在开展专业教学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能力,组织学生走访对口企业,如酒店、餐馆、农家乐、大排档等,了解企业需求,查找自身的差距,从而能摆正姿态,努力提高职业素质和能力。
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引领学生积极参加职业技能考证,力争90%以上的毕业生能获得中级及以上的证书,部分学生甚至获得“双中”或高级证书。
3、学生满意度
在专业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充分保证学生个性发展。通过班主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不断 强化专业教师的质量意识,提高教学水平,让学生听得懂、学得进、吃得消,及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定期召开师生交流会,解决师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疏缓学生的情 绪,通过专业教师个别辅导、指导,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解决部分学生“吃不饱”的现象。对在教学定期测评中,平均得分均在95以上;在不定期的问卷调查中,学生的满意度高达98%以上的任课教师,学校将给予大张旗鼓地奖励。
4、招生就业与社会声誉
餐饮行业的发展,必将极大地带动了烹饪专业人才的需求,给烹饪专业的学生带来广阔的就业市场和前景。因此开办烹饪专业,必须抓住机遇,在招生就业方面,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力争每年招生在150—200人左右;学生毕业率、双证率、就业率、对口就业率、均达到90%以上;学生不仅基础知识扎实,而且基本技能熟练,基本实现“一步到岗”,而且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让企业对烹饪专业毕业的学生满意率达到90%以上。
五、专业建设与成果期待
1、专业建设更加科学
(1)2017年我校烹饪专业被定为学校重点发展专业,同时向上申报为重点建设专业,对外宣传为学校突破性发展专业。
(2)进一步理清办学思路,完善课程体系,确立建设中式烹调模块化课程体系的目标,实施以职业岗位任务为驱动目标,工学结合的项目型课程教学模式,引进和培养善于传授 和技艺高超的专项技能型师资队伍,建立以中式烹调为核心,融教学、培训、教研和职业素质训导等四位一体、工位式的烹饪实训室,丰富专业建设的内涵。
(3)进一步密切联系宾馆企业和餐饮业主,至2018、2019年,校外实习基地分别达到3—6家。
2、教学条件更加成熟
(1)在校生人数规模突破200人,教师人数达到11名,双师型教师比例进一步提高,达到80%以上。
(2)新增实训设备30多万元,新建专门化实验室1个,进一步改善硬件条件,为教学和教研提供更优越的环境。
(3)建立电化教育信息平台,发挥多媒体电化教学的功能性作用。
3、教学管理更加严谨
(1)完善中餐烹调技能课程体系建设,深化学分制教学改革。
(2)实施以学生完成专业岗位分工的中式热菜、中式面点、食品雕刻等任务为驱动目标,实施项目型课程的教学方法。
(3)完善教学管理,在原有管理制度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诊断与整改。
4、教学质量日益提升
(1)学生综合能力进一步提高,近两届毕业生98%以上 都拿到学校的“双证”。
(2)社会对专业高度认可度,力争2018年新生报到后的流失率控制在10%以内,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和对口就业率达到90%以上。
(3)通过开展校内竞赛,培养选拔优秀的种子选手,从18年开始,进军省级烹饪赛事。
六、专业特色与创新实践
1、适应中式烹调岗位发展变化,开展专项技能模块化教学实践。
在课程体系方面,结合专业自身的实际,2017年,以培养能适应现代餐饮技术发展需要的专业技能人才,开始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逐步建立文化基础模块、基本功模块、中式热菜模块、中式面点模块和冷菜制作与食品雕刻模块化课程教学新体系。
2、适时开展校企合作、工学融合、顶岗实习。
烹饪专业实施以中式热菜、中式面点、食品雕刻等任务为目标、工学结合的项目型课程教学模式,每门课程设臵若干课程项目,且课程项目大多来源于餐饮企业案例,每个项目有特定的任务、要求、食材、预算。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以中式烹调项目的承担者的角色完成课程的理论学习,掌握技能,最后又以综合性任务来考核其掌握专项技能的程度和水平。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进一步提高学生 技能水平,强化学生就业意识,适应职业岗位的需要,从而深受企业的欢迎。
第三篇:烹饪专业建设调查报告
烹饪专业建设计划
(一)需求论证
湖州目前餐饮服务行业,星级宾馆饭店有60家,小型餐饮服务业及社会餐饮有1560家,目前正在厨师岗位上岗的从业人员有近15000多人,按照厨师行业12%的自然更替率,每年行业需求量为1800人,同时每年的技能晋升等培训达2000多人次,而且行业在迅速发展中。由于该专业的社会需求迅速增长,决定了其专业地位的重要,可以说:“前景广阔,长盛不衰”。已经规划建设的“环太湖休闲度假区”各类服务型企业的发展迅速,使得烹饪专业人才更为奇缺,这为我校烹饪专业的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前景。
(二)建设目标
紧密结合我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规划,结合各餐饮企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完成本专业各项目建设,实现以下建设目标。
1.将烹饪专业建设成为全省一流、全国有影响的品牌专业。
2.建设“国家级大师”领衔的集专业建设管理、教育教学、生产实践、工艺革新、创新研发为一体的师资队伍。
3.培养具有合格专业技能和优良职业能力的高素质中职生。重点培养面点、热炒、冷菜与食品雕刻、西点制作、调酒、营养配菜等工种的技术人才。
4.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完成规划中的教学资源库、数字化仿真模拟实训平台、实训教材自编等目标,成为浙江省课程改革优秀学校。
5.学生参加国家、省市技能大赛、实用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文明风采大赛中,继续保持明显优势,并新专业新工种中继续争创佳绩。
6.不断推进校企合作,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创建本专业在社会培训、工学结合、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方面全新业绩。“湖菜创新研发中心”完成规划中的项目,打造服务经济与产业的优质品牌。
(三)建设思路
专业建设始终坚持与我市现代服务集聚区建设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学校历届毕业生已经成为本市酒店管理经营、餐饮行业领军人物的优势,全力推进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设,构建订单培养、工学结合、社会培训、产学研结合、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等方面的绿色通道。采用“学徒制”校企联合招生的创新实践,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拓展专业方向、满足不同服务方向的企业人才需求。通过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能力训练、各种类型的技能比赛、各种办学模式的创新实践,构建学生职业生涯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的“立交桥”。积极探索行业不同人才规格需求和岗位工种的细分,进一步推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教学资源库建设、数字化实训平台建设和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等,构建专业现代化建设和各类餐饮人才培养培训的快速通道。
(四)建设内容
1.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1)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能力训练项目。
本项目是一个示范校建设的公共建设项目。示范校重点专业该项目建设第一年内容:一是烹饪专业依据学校国家示范校建设整体规划,在国家示范校重点专业建设过程中,将提升专业原有的“魅力中职生”和“职业素养标准实践”两大素养教育品质,全面实施职业导师行动。二是建设与实施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通过学生职业能力训练项目建设,创新一种中职学校烹饪专业“良厨”的培养模式。通过接轨烹饪行业与烹饪企业及岗位实际,建设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烹饪专业将全面研究与实践职业导师运行机制,制订职业导师教育目标,开发面向未来厨师的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编写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材,全面建立烹饪专业学生成长档案。三是实践烹饪行业职业素养标准,建立起有企业参与的第三方岗位能力与职业素养标准及其评价体系。示范校建设第二年主要内容:一是烹饪专业将建设完成“厨师岗位能力训练中心”。中心将实现厨师的通用能力、专业能力等方面“真岗位、真任务、真设备” 的“三真”实训行动,进一步提升烹饪专业学生未来岗位的从业适应能力、创新创造能力与终极竞争能力。二是专业将建设一支由烹饪大师、烹饪(高级)技师、行业专家、酒店老总、劳动及法律、管理、创业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兼职指导师队伍,服务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烹饪专业通过两学年的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项目建设,将探索出适应中职生发展的、接轨企业岗位需要的、符合职业学校发展与专业建设方向的全新的、有效的、操作性强的、可持续发展的、服务于学生终身的烹饪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
(2)数字化教学实训平台项目。示范校建设第一年,烹饪专业将做好专业教学数字化平台的基础工作,具体做好如下内容:一完善教学楼教室视频教学的硬件设施与设备,二是完善实训场所视频教学的硬件设施与设备,三是与烹饪行业、软件开发企业等合作开发教室与实训室的双向视音频信息交互的数字化教学软件,建立起初步的烹饪专业数字化教学平台。示范校建设第二年,建设与扩充专业数字化实训资源库,选择并建立1-2个远程的企业厨房视频教学窗口,通过网络实时传送企业的岗位工作情景与信息跟专业实训平台对接,促进“真岗位、真任务、真设备” 的“三真”实训教学。完成理论教学、技能实训和岗位操作三方一体化教学。通过两学年项目建设,烹饪专业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理实一体化教学。
(3)学生创新创业培训及创业基地建设项目。校内启动烹饪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依托学校的“湖州市创业培训基地”资质,尝试学生校内模拟厨房与餐厅项目。校外建立完善10个校外创业培训实训基地。示范校建设第一年,依托学校弘毅科技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和学校自考学院及湖菜创新研发中心开展学生创业培训,完成创业培训1000人日。示范校建设第二年,完成创业培训1200人日。其中将聘请资深专家与行家做专题讲座。通过两学年的项目建设,烹饪专业的学生创业教育将形成课程,并取得相应成果。
(4)学生技能大赛与文明风采大赛资助项目。技能大赛是专业办学能力与水平的集中体现之一。烹饪专业本项目两学年的建设内容主要是:一是创新和建设一种全新的技能竞赛的辅导机制和优秀学生的选拔机制;二是建设形成烹饪专业竞赛课程,形成专门的竞赛辅导教程,以课程建设促进竞赛辅导与创新;三是选拔、培养和成就一个由全国名厨、行业专家、岗位精英和教师技能能手组成的竞赛课程教学团队;四是建设专门的竞赛技能实训与研究工作室,广泛收集国内外和不同地方的行业、企业、岗位的优秀技能技术成就,建立竞赛资源库;五是建立专家指导会,让技能比赛从一开始就以专家的视角去准备、训练、深入和定型,最后超越。烹饪专业通过两学年的项目建设,将继续保持烹饪专业市、省、全国技能竞赛一、二、三等奖的获奖优势,并且形成可以被全国相关学校和烹饪专业借鉴的技能比赛辅导经验。
(5)实训课程建设与校本教材开发项目。烹饪专业实训课程建设与校本教材开发项目建设的总目标是:“创新1个课程体系,建设2大精品课程,形成3方教学特色,编写4本实训教材”。通过该项目建设,把烹饪专业课程建设成为能够实现职业岗位第一需要,务实训练,融教学实际与企业需求为一体,加强烹饪技术实用能力教学,能够培养专业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国家示范学校示范专业示范课程。
一是在烹饪专业建设创新1个与企业岗位和工种同步发展和零距离接轨的课程体系,充分达成专业技能教学的操作性、时效性和前瞻性,实现学校专业技能教学的终极有效。二是建设好中式烹调和中式面点2大精品课程成为省市级精品课程品牌,使精品课程的教学效益在全省直至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三是努力形成烹饪专业在湖菜传承与创新、湖州点心挖掘与发展、湖菜文化等3方面的专业技能教学特色。四是编写《中式烹调实训教程》《中式面点实训教程》《西式面点实训教程》《中国传统节日饮食文化与地方名点》4套实训教材,真正实现技能教学校本化、地方化、个性化、特长化等目标。通过项目建设,使烹饪专业办学能够真正的担负起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烹饪专业建设能够在全国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6)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本项目建设内容:一是实现专业教考分离,建设并完善专业学生文化知识与技能知识考试与考核试题库;二是建设专业技能教学中各技能点与核心项目的实训操作视频库,用以丰富专业教学资源;三是建设核心课程与特色实训课程的示范课堂视频库,实现专业教师之间资源共享;四是建设特色技能、核心项目、创新产品及行业发展前沿资源库;五是建设优秀毕业生、创业精英和学生成长信息资源库;六是建设学生勤工俭学信息资源库;七是建设地方企业信息资源库;等等。
(7)教师科研项目。本项目建设内容:一是完成省科技局立项的《烹饪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课题,形成课题研究报告,并通过验收。二是完成烹饪专业国家示范校建设重点专业《中职学校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重点专业建设总结与成果汇报)。
(8)专业基础能力建设项目。两学年示范校建设本专业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一是烹饪专业将增建1个西点实训室,二是完成烹饪现在示范室的扩建,三是建设一个湖菜创新工作室(专业学科带头人工作室),四是建设一个行业专家指导工作室(技能创新创造与竞赛研究)。
2.师资队伍建设
(1)专业学科带头人培训项目。烹饪专业本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将采用新加坡等国外培训计划、浙北大酒店挂职锻炼计划、相关高职院校烹饪专业进修计划、国厨(大师、名厨)拜师学艺计划以及“校企一体、教产接合”创新研发计划等5种方案,培养邹六根一名具有高级教师、高级技师和高级考评员身份的学科带头人。通过培养,学科带头人将能够吸收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独立并引领专业教师教改创新和技术研发,具有良好的专业与课程科学管理能力,等等,成为烹饪专业办学的核心人才。
(2)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烹饪专业将采用通过企业挂职锻炼、相关高职院校烹饪专业进修计划、国厨(大师、名厨)拜师学艺计划以及“校企一体、教产接合”创新研发计划等4种方案,培养邹立、施胜胜、钦理、张卫平、江军、王罕云等6名专业骨干教师,建设一支科学合理的“学校双师型-企业服务型-行业专家型”烹饪专业梯队式骨干教师队伍。使其成为专业建设与发展的主力军。
(3)职业导师培训项目。实施烹饪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建设项目,拟培养烹饪专业邹六根、邹立、施胜胜、钦理等4名职业导师。主要通过聘请行家、专家、大师进行职业指导能力与课程的培训。通过项目建设,烹饪专业将培养出能够对学生进行从职业素养到职业技能全方位指导,并取得心理辅导师、职业指导师等相关资质的优秀职业导师队伍。
(4)专家型教师培养项目。本项目建设拟通过创造机会与条件,让教师进入市、省、国家烹饪行业协会(学会)的通道,扩大影响,拟培养2名在湖州、浙江及至“长三角”地区有一定行业知名度的专家型教师,使其直接参与行业与企业的烹饪技术创新、原料创新与产品创新,与行业专家一起引领烹饪技术、技能的发展。
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1)研发中心产品开发项目。本项目两学年建设主要内容:一是建设“湖菜创新研发中心”,建立起由师生共同参与的创新研发与技能孵化的机制。二是建立有浙北大酒店、湖州餐饮协会、“湖州美食网”、湖州小绍兴集团公司、大观园农家乐等参加的湖菜创新与合作开发联合体。三是建立起对外服务市场,建立教产一体的效益转化机制。
(2)专家指导委员会第三方评价项目。本项目两学年建设主要内容:一是建立行业、企业、岗位、高职院校等核心部门与人物参与的专家指导委员会;二是全面了解烹饪专业毕业生岗位工作现状,弄清专业技能教学与岗位需求之间存在的不相应因素,建设由专家指导委员会提供技能标准,学校进行适应性对接的课程与教学计划,形成第三方评价内容,并把内容引进教学实际;三是建设由企业第三方认可并与实际岗位工种相适应的评价指标,进行阶段性评价,形成评价方案;四是建立评价结果的反馈与矫正机制;五是建立毕业生就业未来岗位工作信息库,形成评价体系的动态优化机制。
(3)工学结合、顶岗实习项目。本项目两学年建设主要内容:一是深入推进烹饪专业的职业导师工作制,总结与提升假期学生勤工俭学的实践与管理工作;二是建设工学结合与顶岗实习人力资源库,形成有序的“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实践工作模式。
(4)能工巧匠兼职教师聘任项目。烹饪专业能工巧匠型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是:“形成烹饪专业能工巧匠型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机制,建设一支由烹饪行业或企业技能领军人物或大师组成的,紧跟行业发展,可以给烹饪专业技能教学带来生产、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及行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新要求的兼职教师队伍”。本项目建设拟聘请共计2名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或高水平技术工人(技师、高级技师)担任校内兼职教师,承担相应教学任务。对兼职教师进行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师职业规范培训。通过两学年的项目建设,多种渠道进行教师职业教育培训,建立一支能承担理论与实践环节教学的兼职教师队伍。
(5)校企合作战略联盟建设项目。本项目两学年建设主要内容:一是深度推进“校企结合,教产一体”,继续实施浙北大酒店、太湖雷迪森大酒店、天煌大酒店等订单培养计划,两年及以后,专业订单培养计划占在校生规划达到并超过60%。二是深度推进与“湖州旅游学会”的行业办学,建立烹饪专业行业办学联盟,积极扩大会员单位,两学年以后,会员单位达到50家以上。
(6)校企合作员工培训项目。依托学校弘毅咨询公司与学校成人教育学院及湖菜研发中心,创造与扩大湖州乃至“长三角”的企业及社会的人力资源培训市场,积极实现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又一大职能。推进“双元制”培训计划和企业员工的技能提升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发培训课程与教材,2011学拟社会培训量为4200人日,2012学为4300人日。通过两学年的项目建设,使专业的社会培训形成品牌。
(五)建设进度
1.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1)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能力训练项目(项目负责人:余佳俊)2011学年:实施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建设职业导师运行机制,编写职业素养训练教程,建立中职生成长档案。
2012学年:提升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涵。自筹资金建设学生通用职业能力训练室。聘请行业专家、企业老总、政府机关及法律、管理、创业等方面的专家做训练指导师,通过模拟或全真的职业通用能力训练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2)数字化教学实训平台项目(项目负责人:章虎根)2011学年:学校通过其它资金来源投入硬件建设,启动烹饪专业教学数字化平台建设项目,合作开发烹饪数字化教学软件,初步实现课堂与实训室(基地)教学的现代化和一体化。
2012学年:完善烹饪数字化教学软件,提高技能教学效益,提升技能教学层次。(3)学生创新创业培训及创业基地建设项目(项目负责人:章虎根)2011学年:学校启动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开展与国家创业培训项目同步的创业培训项目,在2012年毕业生中完成创业培训1000人日,聘请企业、行业、专家做专题讲座,合作开发中职生适用的创业培训课程。
2012学年:建立10个校外创业培训实训基地。建成校内学生创业园。申请省、市级创业培训基地资格,在2013年毕业生中完成创业培训1200人日,聘请企业、行业专家做专题讲座。
(4)学生技能大赛与文明风采大赛资助项目(项目负责人:章虎根)2011学年:建立学生技能大赛培训机制,积极参加市、省选拔赛及全国中职烹饪技能大赛项目,取得一、二、三等奖。
2012学年:建立学生技能大赛培训机制,积极参加市、省选拔赛及全国中职烹饪技能大赛项目,取得一、二、三等奖。学生参加国家、省市技能大赛、实用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文明风采大赛中,继续保持明显优势,并新专业新工种中继续争创佳绩。
(5)专业实训课程建设与校本教材开发项目(项目负责人:韦戍群)2011学年:根据职业标准重构课程体系和内容,与企业专家联合确定烹饪专业实训课程建设方案,包括课程大纲、授课计划,课程重点、难点的把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开展课程的建设工作。合作开发烹饪专业特色和服务地区行业与企业的校本教材4套。
2012学年:完成工学结合教材、教学课件、课程考核标准及习题库、实例库等的建设。课程教学内容紧密联系企业实际,合理设计实训项目,与企业联合开发,并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建设烹饪专业2门省市级精品课程。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完成规划中的教学资源库、数字化仿真模拟实训平台、实训教材自编等目标,成为浙江省课程改革优秀学校。
(6)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项目负责人:韦戍群)2011学年:实现专业技能教学与评价接轨行业、企业、劳动部门技能鉴定。合作完成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包括资源库软件开发和题库建设)。
2012学年:修订与完善专业教学资源库。(7)教师科研项目(项目负责人:李 真)2011学年:推进以科研促教改工程,拟定专业老师承担省、市级课题1项。2012学年:承担省、市级1项课题结题。(8)实训中心建设项目(项目负责人:黄桂众)2011学年:通过其它资金途径建设1个西点实训室。2012学年:示范室及各实训室扩建。2.师资队伍建设
(1)专业学科带头人培训项目(项目负责人:李真)2011学年:采用出国培训、到企业挂职锻炼、高校进修以及参与产学研合作等多种渠道培养1名学科带头人。
2012学年:继续培养学科带头人。建设“国家级大师”领衔的集专业建设管理、教育教学、生产实践、工艺革新、创新研发为一体的师资队伍。
(2)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项目(项目负责人:李真)2011学年:通过出国培训、到企业挂职锻炼以及参与产学研合作等多种渠道培养提高业务水平,使骨干教师队伍成为课程建设、技术服务及产学研结合的主力军。在现有专业教师中确定2名骨干教师。2012学年:通过出国培训、到企业挂职锻炼以及参与产学研合作等多种渠道培养提高业务水平,继续培养3名骨干教师(1名西餐、1名西点、1名热菜)。
(3)职业导师培训项目(项目负责人:李真)2011学年:实施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项目,培训职业导师。本学年拟培养专业部职业导师4名。对学生进行从职业素养到职业技能的全方位指导。聘请专家进行职业指导培训。取得心理辅导师、职业指导师等相关资质。
2012学年:继续培训职业导师。本学年再培养专业部职业导师4名。对学生进行从职业素养到职业技能的全方位指导。聘请专家进行职业指导培训。取得心理辅导师、职业指导师等相关资质。
(4)专家型教师培养项目(项目负责人:李 真)2011学年:通过到企业兼职、参与产学研合作等渠道培养“双师型+ 企业服务型+行业专家型”的2名专家型教师。
2012学年:继续培养原有“双师型+企业服务型+行业专家型”的2名专家型教师。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1)研发中心与企业产品合作开发项目(项目负责人:邹六根)2011学年:建设“湖菜创新研发中心”。与浙北大酒店合作开发新菜品。与湖州餐饮协会联合创办“湖州美食网”。
2012学年:与湖州小绍兴集团公司开发菜品。与大观园农家乐合作开发湖州创新菜肴。“湖菜创新研发中心”完成规划中的项目,打造服务经济与产业的优质品牌。
(2)专家指导委员会第三方评价项目(项目负责人:李 真)2011学年:建立由烹饪行业协会专家、企业烹饪大师及烹饪技能鉴定师组成的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
2012学年:建立由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为核心的第三方评价体系。制定评价标准,并完善标准的评价功能。
(3)工学结合、顶岗实习项目(项目负责人:何珍珍)2011学年:实施双导师制,推进工学结合,探索实施学生顶岗实习项目。注重过程管理,加强技能指导,在企业中为学生选派技能导师和职业导师。实行企业岗位师傅式带岗实训,建立双导师制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模式。
2012学年:完善实施双导师制,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模式。(4)能工巧匠兼职教师聘任项目(项目负责人:李 真)2011学年:通过聘请行业专家和技术能手,并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教师职业教育培训,建立一支能承担理论与实践环节教学的兼职教师队伍。拟聘请共计2名烹饪专业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高水平技术工人(技师、高级技师)担任校内兼职教师,承担相应教学任务。对兼职教师进行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师职业规范培训。
2012学年:继续通过聘请行业专家和技术能手,并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教师职业教育培训,建立一支能承担理论与实践环节教学的兼职教师队伍。拟聘请共计2名烹饪专业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高水平技术工人(技师、高级技师)担任校内兼职教师,承担相应教学任务。对兼职教师进行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师职业规范培训。
(5)校企合作战略联盟建设项目(项目负责人:何珍珍)2011学年:深度推进校企合作,企业订单培养冠名班达到专业在校生人数60%,推进人才培养培训和产学研合作项目。
2012学年:进一步扩大企业订单培养冠名班规模,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创建本专业在社会培训、工学结合、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方面全新业绩。
(6)校企合作员工培训项目(项目负责人:朱云)2011学年:服务企业员工素养提升,实施“双元制”培训计划和企业员工的技能提升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发培训课程与教材,本学拟社会培训量为4200人日。
2012学年:服务企业员工素养提升,实施“双元制”培训计划和企业员工的技能提升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发培训课程与教材,本学继续拟社会培训量为4300人日。拟完成开设专业技师或高级技师班2个。
第四篇:烹饪专业建设实施方案(最终版)
定西理工中等专业学校中餐烹饪专业
建设实施方案
撰稿人:杨秀香
校稿人:
审核人: 李斌
综合教研组 二〇一三年三月
中餐烹饪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一)需求论证
安定区目前餐饮服务行业,星级宾馆饭店有近10家,小型餐饮服务业及社会餐饮有100多家,目前正在厨师岗位上岗的从业人员有近1000多人,按照厨师行业12%的自然更替率,每年行业需求量为1200人,同时每年的技能晋升等培训达1000多人次,而且行业在迅速发展中。由于该专业的社会需求迅速增长,决定了其专业地位的重要,可以说:“前景广阔,长盛不衰”。已经规划建设的“西水湾大酒店”及各类服务型企业的发展迅速,使得烹饪专业人才更为奇缺,这为我校烹饪专业的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前景。
(二)建设目标
紧密结合我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规划,结合各餐饮企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完成本专业各项目建设,实现以下建设目标。
1.将烹饪专业建设成为全市一流、全省有影响的品牌专业。
2.建设“国家级大师”领衔的集专业建设管理、教育教学、生产实践、工艺革新、创新研发为一体的师资队伍。
3.培养具有合格专业技能和优良职业能力的高素质中职生。重点培养面点、热炒、冷菜与食品雕刻等工种的技术人才。
4.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完成规划中的教学资源库、数字化仿真模拟实训平台、实训教材自编等目标,成为浙江省课程改革优秀学校。
5.学生参加市级、省级技能大赛、实用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文明风采大赛中,继续保持明显优势,并新专业新工种中继续争创佳绩。
6.不断推进校企合作,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创建本专业在社会培训、工学结合、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方面全新业绩。完成规划中的项目,打造服务经济与产业的优质品牌。
(三)建设思路
专业建设始终坚持与我市现代服务集聚区建设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学校历届毕业生已经成为本市酒店管理经营、餐饮行业领军人物的优势,全力推进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设,构建订单培养、工学结合、社会培训、产学研结合、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等方面的绿色通道。采用“学徒制”校企联合招生的创新实践,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拓展专业方向、满足不同服务方向的企业人才需求。通过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能力训练、各种类型的技能比赛、各种办学模式的创新实践,构建学生职业生涯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的“立交桥”。积极探索行业不同人才规格需求和岗位工种的细分,进一步推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教学资源库建设、数字化实训平台建设和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等,构建专业现代化建设和各类餐饮人才培养培训的快速通道。
(四)建设内容
1.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1)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能力训练项目。
本项目是一个示范校建设的公共建设项目。示范校重点专业该项目建设第一年内容:一是烹饪专业依据学校国家示范校建设整体规划,在国家示范校重点专业建设过程中,将提升专业原有的“魅力中职生”和“职业素养标准实践”两大素养教育品质,全面实施职业导师行动。二是建设与实施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通过学生职业能力训练项目建设,创新一种中职学校烹饪专业“良厨”的培养模式。通过接轨烹饪行业与烹饪企业及岗位实际,建设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烹饪专业将全面研究与实践职业导师运行机制,制订职业导师教育目标,开发面向未来厨师的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编写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材,全面建立烹饪专业学生成长档案。三是实践烹饪行业职业素养标准,建立起有企业参与的第三方岗位能力与职业素养标准及其评价体系。示范校建设第二年主要内容:一是烹饪专业将建设完成“厨师岗位能力训练中心”。中心将实现厨师的通用能力、专业能力等方面“真岗位、真任务、真设备” 的“三真”实训行动,进一步提升烹饪专业学生未来岗位的从业适应能力、创新创造
能力与终极竞争能力。二是专业将建设一支由烹饪大师、烹饪(高级)技师、行业专家、酒店老总、劳动及法律、管理、创业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兼职指导师队伍,服务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烹饪专业通过两学年的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项目建设,将探索出适应中职生发展的、接轨企业岗位需要的、符合职业学校发展与专业建设方向的全新的、有效的、操作性强的、可持续发展的、服务于学生终身的烹饪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
(2)数字化教学实训平台项目。示范校建设第一年,烹饪专业将做好专业教学数字化平台的基础工作,具体做好如下内容:一完善教学楼教室视频教学的硬件设施与设备,二是完善实训场所视频教学的硬件设施与设备,三是与烹饪行业、软件开发企业等合作开发教室与实训室的双向视音频信息交互的数字化教学软件,建立起初步的烹饪专业数字化教学平台。示范校建设第二年,建设与扩充专业数字化实训资源库,选择并建立1-2个远程的企业厨房视频教学窗口,通过网络实时传送企业的岗位工作情景与信息跟专业实训平台对接,促进“真岗位、真任务、真设备” 的“三真”实训教学。完成理论教学、技能实训和岗位操作三方一体化教学。通过两学年项目建设,烹饪专业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理实一体化教学。
(3)学生创新创业培训及创业基地建设项目。校内启动烹饪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依托学校在“安定区创业培训基地”资质,尝试学生校内模拟厨房与餐厅项目。校外建立完善3个校外创业培训实训基地。示范校建设第一年,依托学校咨询服务处和学生自考及创新研发中心开展学生创业培训,完成创业培训1000人日。示范校建设第二年,完成创业培训1200人日。其中将聘请资深专家与行家做专题讲座。通过两学年的项目建设,烹饪专业的学生创业教育将形成课程,并取得相应成果。
(4)学生技能大赛与文明风采大赛资助项目。技能大赛是专业办学能力与水平的集中体现之一。烹饪专业本项目两学年的建设内容主要是:一是创新和建设一种全新的技能竞赛的辅导机制和优秀学生的选拔机制;二是建设形成烹饪专业竞赛课程,形成专门的竞赛辅导教程,以课程建设促
进竞赛辅导与创新;三是选拔、培养和成就一个由全省名厨、行业专家、岗位精英和教师技能能手组成的竞赛课程教学团队;四是建设专门的竞赛技能实训与研究工作室,广泛收集国内外和不同地方的行业、企业、岗位的优秀技能技术成就,建立竞赛资源库;五是建立专家指导会,让技能比赛从一开始就以专家的视角去准备、训练、深入和定型,最后超越。烹饪专业通过两学年的项目建设,将继续保持烹饪专业市、省、全国技能竞赛一、二、三等奖的获奖优势,并且形成可以被全国相关学校和烹饪专业借鉴的技能比赛辅导经验。
(5)实训课程建设与校本教材开发项目。烹饪专业实训课程建设与校本教材开发项目建设的总目标是:“创新1个课程体系,建设2大精品课程,形成3方教学特色,编写4本实训教材”。通过该项目建设,把烹饪专业课程建设成为能够实现职业岗位第一需要,务实训练,融教学实际与企业需求为一体,加强烹饪技术实用能力教学,能够培养专业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国家示范学校示范专业示范课程。
一是在烹饪专业建设创新1个与企业岗位和工种同步发展和零距离接轨的课程体系,充分达成专业技能教学的操作性、时效性和前瞻性,实现学校专业技能教学的终极有效。二是建设好中式烹调和中式面点2大精品课程成为省市级精品课程品牌,使精品课程的教学效益在全省直至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三是努力形成烹饪专业创新、中餐的挖掘与发展、中餐文化等3方面的专业技能教学特色。四是编写《中式烹调实训教程》《中式面点实训教程》《西式面点实训教程》《中国传统节日饮食文化与地方名点》4套实训教材,真正实现技能教学校本化、地方化、个性化、特长化等目标。通过项目建设,使烹饪专业办学能够真正的担负起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烹饪专业建设能够在全国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6)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本项目建设内容:一是实现专业教考分离,建设并完善专业学生文化知识与技能知识考试与考核试题库;二是建设专业技能教学中各技能点与核心项目的实训操作视频库,用以丰富专业教学资源;三是建设核心课程与特色实训课程的示范课堂视频库,实现
专业教师之间资源共享;四是建设特色技能、核心项目、创新产品及行业发展前沿资源库;五是建设优秀毕业生、创业精英和学生成长信息资源库;六是建设学生勤工俭学信息资源库;七是建设地方企业信息资源库;等等。
(7)教师科研项目。本项目建设内容:一是完成省科技局立项的《烹饪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课题,形成课题研究报告,并通过验收。二是完成烹饪专业国家示范校建设重点专业《中职学校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重点专业建设总结与成果汇报)。
(8)专业基础能力建设项目。两学年示范校建设本专业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一是烹饪专业将增建1个西点实训室,二是完成烹饪现在示范室的扩建,三是建设一个湖菜创新工作室(专业学科带头人工作室),四是建设一个行业专家指导工作室(技能创新创造与竞赛研究)。
2.师资队伍建设
(1)专业学科带头人培训项目。烹饪专业本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将采用外省培训计划、浙北大酒店挂职锻炼计划、相关高职院校烹饪专业进修计划、国厨(大师、名厨)拜师学艺计划以及“校企一体、教产接合”创新研发计划等5种方案,培养贾桢一名具有高级教师、高级技师和高级考评员身份的学科带头人。通过培养,学科带头人将能够吸收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独立并引领专业教师教改创新和技术研发,具有良好的专业与课程科学管理能力,等等,成为烹饪专业办学的核心人才。
(2)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烹饪专业将采用通过企业挂职锻炼、相关高职院校烹饪专业进修计划、国厨(大师、名厨)拜师学艺计划以及“校企一体、教产接合”创新研发计划等4种方案,培养贾桢、张华、王权、等3名专业骨干教师,建设一支科学合理的“学校双师型-企业服务型-行业专家型”烹饪专业梯队式骨干教师队伍。使其成为专业建设与发展的主力军。
(3)职业导师培训项目。实施烹饪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建设项目,拟培养烹饪专业贾桢、张华、王权、等3名职业导师。主要通过聘请行家、专家、大师进行职业指导能力与课程的培训。通过项目建设,烹饪专业将培养出能够对学生进行从职业素养到职业技能全方位指导,并取得心理辅导师、职业指导师等相关资质的优秀职业导师队伍。
(4)专家型教师培养项目。本项目建设拟通过创造机会与条件,让教师进入市、省、国家烹饪行业协会(学会)的通道,扩大影响,拟培养2名在甘肃省有一定行业知名度的专家型教师,使其直接参与行业与企业的烹饪技术创新、原料创新与产品创新,与行业专家一起引领烹饪技术、技能的发展。
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1)研发中心产品开发项目。本项目两学年建设主要内容:一是建设“中餐创新研发中心”,建立起由师生共同参与的创新研发与技能孵化的机制。二是建立有西锦大酒店、安定区餐饮协会、“安定区美食网”、大观园农家乐等参加的中餐创新与合作开发联合体。三是建立起对外服务市场,建立教产一体的效益转化机制。
(2)专家指导委员会第三方评价项目。本项目两学年建设主要内容:一是建立行业、企业、岗位、中职院校等核心部门与人物参与的专家指导委员会;二是全面了解烹饪专业毕业生岗位工作现状,弄清专业技能教学与岗位需求之间存在的不相应因素,建设由专家指导委员会提供技能标准,学校进行适应性对接的课程与教学计划,形成第三方评价内容,并把内容引进教学实际;三是建设由企业第三方认可并与实际岗位工种相适应的评价指标,进行阶段性评价,形成评价方案;四是建立评价结果的反馈与矫正机制;五是建立毕业生就业未来岗位工作信息库,形成评价体系的动态优化机制。
(3)工学结合、顶岗实习项目。本项目两学年建设主要内容:一是深入推进烹饪专业的职业导师工作制,总结与提升假期学生勤工俭学的实践与管理工作;二是建设工学结合与顶岗实习人力资源库,形成有序的“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实践工作模式。
(4)能工巧匠兼职教师聘任项目。烹饪专业能工巧匠型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是:“形成烹饪专业能工巧匠型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机制,建设一支由烹饪行业或企业技能领军人物或大师组成的,紧跟行业发展,可以给烹饪专业技能教学带来生产、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及行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新要求的兼职教师队伍”。本项目建设拟聘请共计2名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或高水平技术工人(技师、高级技师)担任校内兼职教师,承担相应教学任务。对兼职教师进行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师职业规范培训。通过两学年的项目建设,多种渠道进行教师职业教育培训,建立一支能承担理论与实践环节教学的兼职教师队伍。
(5)校企合作战略联盟建设项目。本项目两学年建设主要内容:一是深度推进“校企结合,教产一体”,继续实施金阳大酒店、西锦大酒店、等订单培养计划,两年及以后,专业订单培养计划占在校生规划达到并超过60%。二是建立烹饪专业行业办学联盟,积极扩大会员单位,两学年以后,会员单位达到20家以上。
(6)校企合作员工培训项目。依托学校烹饪咨询处与当地成人教育学院及中餐研发中心,创造与扩大安定区的企业及社会的人力资源培训市场,积极实现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又一大职能。推进“双元制”培训计划和企业员工的技能提升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发培训课程与教材,2013学拟社会培训量为1200人日,2014学为2300人日。通过两学年的项目建设,使专业的社会培训形成品牌。
(五)建设进度
1.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1)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能力训练项目(项目负责人:李斌)2013学年:实施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建设职业导师运行机制,编写职业素养训练教程,建立中职生成长档案。
2014学年:提升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涵。自筹资金建设学生通用职业能力训练室。聘请行业专家、企业老总、政府机关及法律、管理、创业等方面的专家做训练指导师,通过模拟或全真的职业通用能力训练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2)数字化教学实训平台项目(项目负责人:李斌)2013学年:学校通过其它资金来源投入硬件建设,启动烹饪专业教学数字化平台建设项目,合作开发烹饪数字化教学软件,初步实现课堂与实训室(基地)教学的现代化和一体化。
2014学年:完善烹饪数字化教学软件,提高技能教学效益,提升技能教学层次。
(3)学生创新创业培训及创业基地建设项目(项目负责人:张瑞峰)2013学年:学校启动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开展与国家创业培训项目同步的创业培训项目,在2014年毕业生中完成创业培训1000人日,聘请企业、行业、专家做专题讲座,合作开发中职生适用的创业培训课程。
2013学年:建立3个校外创业培训实训基地。建成校内学生创业园。申请省、市级创业培训基地资格,在2014年毕业生中完成创业培训800人日,聘请企业、行业专家做专题讲座。
(4)学生技能大赛与文明风采大赛资助项目(项目负责人:李斌)2013学年:建立学生技能大赛培训机制,积极参加市、省选拔中职烹饪技能大赛项目,取得一、二、三等奖。
2014学年:建立学生技能大赛培训机制,积极参加市、省选拔及全国中职烹饪技能大赛项目,取得一、二、三等奖。学生参加国家、省市技能大赛、实用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文明风采大赛中,继续保持明显优势,并新专业新工种中继续争创佳绩。
(5)专业实训课程建设与校本教材开发项目(项目负责人:张瑞峰)2013学年:根据职业标准重构课程体系和内容,与企业专家联合确定烹饪专业实训课程建设方案,包括课程大纲、授课计划,课程重点、难点的把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开展课程的建设工作。合作开发烹饪专业特色和服务地区行业与企业的校本教材4套。
2014学年:完成工学结合教材、教学课件、课程考核标准及习题库、实例库等的建设。课程教学内容紧密联系企业实际,合理设计实训项目,与企业联合开发,并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建设烹饪专业1门省市
级精品课程。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完成规划中的教学资源库、数字化仿真模拟实训平台、实训教材自编等目标,成为浙江省课程改革优秀学校。(6)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项目负责人:李斌)2013学年:实现专业技能教学与评价接轨行业、企业、劳动部门技能鉴定。合作完成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包括资源库软件开发和题库建设)。
2014学年:修订与完善专业教学资源库。(7)教师科研项目(项目负责人:贾桢)2013学年:推进以科研促教改工程,拟定专业老师承担省、市级课题1项。
2014学年:承担省、市级1项课题结题。(8)实训中心建设项目(项目负责人:黄桂众)2013学年:通过其它资金途径建设1个中餐实训室。2014学年:示范室及各实训室扩建。2.师资队伍建设
(1)专业学科带头人培训项目(项目负责人:李斌)2013学年:到企业挂职锻炼、高校进修以及参与产学研合作等多种渠道培养1名学科带头人。
2014学年:继续培养学科带头人。建设“国家级大师”领衔的集专业建设管理、教育教学、生产实践、工艺革新、创新研发为一体的师资队伍。
开发新菜品。与安定区餐饮协会联合创办“安定区美食网”。2014学年:与大观园农家乐合作开发安定区创新菜肴。“中餐创新研发中心”完成规划中的项目,打造服务经济与产业的优质品牌。(2)专家指导委员会第三方评价项目(项目负责人:李 真)2013学年:建立由烹饪行业协会专家、企业烹饪大师及烹饪技能鉴定师组成的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
2014学年:建立由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为核心的第三方评价体系。制定评价标准,并完善标准的评价功能。
(3)工学结合、顶岗实习项目(项目负责人:何珍珍)2013学年:实施双导师制,推进工学结合,探索实施学生顶岗实习项目。注重过程管理,加强技能指导,在企业中为学生选派技能导师和职业导师。实行企业岗位师傅式带岗实训,建立双导师制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模式。
2014学年:完善实施双导师制,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模式。(4)能工巧匠兼职教师聘任项目(项目负责人:李斌)2013学年:通过聘请行业专家和技术能手,并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教师职业教育培训,建立一支能承担理论与实践环节教学的兼职教师队伍。拟聘请共计2名烹饪专业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高水平技术工人(技师、高级技师)担任校内兼职教师,承担相应教学任务。对兼职教师进行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师职业规范培训。
2014学年:继续通过聘请行业专家和技术能手,并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教师职业教育培训,建立一支能承担理论与实践环节教学的兼职教师队伍。拟聘请共计2名烹饪专业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高水平技术工人(技师、高级技师)担任校内兼职教师,承担相应教学任务。对兼职教师进行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师职业规范培训。(5)校企合作战略联盟建设项目(项目负责人:何珍珍)2013学年:深度推进校企合作,企业订单培养冠名班达到专业在校生人数40%,推进人才培养培训和产学研合作项目。
2014学年:进一步扩大企业订单培养冠名班规模,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创建本专业在社会培训、工学结合、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方面全新业绩。
(6)校企合作员工培训项目(项目负责人:贾桢)
2013学年:服务企业员工素养提升,实施“双元制”培训计划和企业员工的技能提升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发培训课程与教材,本学拟社会培训量为2200人日。
2014学年:服务企业员工素养提升,实施“双元制”培训计划和企业员工的技能提升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发培训课程与教材,本学继续拟社会培训量为2300人日。拟完成开设专业技师或高级技师班2个。
第五篇:中餐烹饪专业建设计划
中餐烹饪专业建设计划
中餐烹饪专业建设计划
—— 怀化商业学校
一、需求论证
怀化地处湘西,具有辐射西南、东连浙广的“门户”、“码头”经济区位优势。它是以第三产业为发展方向和经济来源的新型城市。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构建商贸物流中心”的奋斗目标,并在“十二五”规划中完成4100亿的投资,为怀化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美好的前景。
目前,怀化市的餐饮行业发展迅猛,星级宾馆75家,仅怀化市区就有15000家大、中、小型餐饮服务业。按照厨师行业 的自然更替率,每年餐饮服务行业人才需求量为 人。怀化商业学校是怀化唯一一所培养中高级烹饪人才的省级示范性学校和国家重点学校。近年来,我校在参加全省各类烹饪大赛中获得骄人的成绩,尤其是烹饪专业陈霞同学在参加全国中职烹饪技能大赛获热菜第一名,同时,在2011年烹饪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将烹饪专业做大做强,打造品牌,抢抓机遇,为怀化餐馆服务行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烹饪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二、建设目标 我校紧密结合怀化市第三产业集聚区的建设规划,结合本市
各餐饮企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完成专业各项目建设,并实现以下建设目标: 一)将烹饪专业建设成市、省一流及全国有影响的品牌专业;
二)建设高素质、高技能“双师型”既专业建设管理,教学实习,教研课改和创新研发为一体的师资队伍。
三)为怀化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合格专业技能和优良职业能力的高素质中职生。重点培养中、高级烹调师、面点师和烹饪、酒店管理技能人才。
四)不断推进烹饪教学改革,完成规划中的烹饪教学资源库,电化教学和仿真模拟实训平台,实现教材自编等目标;
五)不断推进校企业合作,建立较完善的长效机制,在社会培训、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等方面再造佳绩;
六)创建“怀化地方菜肴创新研发中心”,完成规划中的各项目建设,打造服务怀化经济与产业发展的优质品牌专业。
三、建设思路
我校烹饪专业建设始终坚持与我市现代餐饮服务集聚区建设紧密相结合,加大教学改革,课程改革模式的力度,提高专业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有多功能、多层次的培养模式,使教学与社会、企业达到融洽。积极探索行业人才需求的规格和岗位工种的类别,全力推进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建设,构建订单培养、工学结合、社会培训、产学研结合的绿色通道。同时,加强行业师资队伍的建设,采用工资、多层次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创建教学资源库,电化教学和仿真模拟实训平台和专业实习基地和餐饮实体,为当地的餐饮服务行业培养更多的实用技能人才。
四、建设内容
一)师资队伍的建设
以全面提高烹饪专业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为切入点,通过特色专业的建设,锻炼一支具有较强理论和实操教学能力,符合烹饪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加大多渠道、多层次的培训力度,开阔师资队伍的视野和知识面。
1、专业学业科带头培训项目。烹饪专业本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将采用国外培训计划,与当地的怀化大酒店、华天大酒店、丽都大酒店挂锻炼计划、大师、名厨拜师学艺计划以产教研创新研发计划等4种方案。培养琅海一名具有高级老师、高级技师和高级考评员身份的学科带头人,并成为专业的核心人才。
2、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项目。采用拜师学艺计划、当地宾馆、酒店挂职的火车计划和外省参观学习培训计划等3种方案,培养曹成、刘英希、梁东平、仇仁东4名专业骨干教师,建设一支结构科学、合理的“学校双师型、企业服务型、行业专家型”的梯 队式骨干教师队伍。
3、行业专家聘请项目。为了加强现有师资队伍的力量,通过引用和聘请当地名厨执教。学校聘请2名湘菜大师作为烹饪专业的客座教授和4名当地具有一定影响及技艺精湛名厨来专业执教。
二)专业教学资源的建设
1、实训教学条件建设项目。完善实习实训条件,增置食品原料飘洒一陈列室,菜肴研发工作室以及学生实习基地开发,仿真模拟实训平台的创建。
2、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根据学校课程建设规划,建设《烹调工艺学》、《面点工艺》两门优质核心课程。并将建立两门网络课程,实现烹饪专业教学的电化数字模式,同时逐步推进“个性化”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同时建立考试考核试题库、实训操作视频库和核心课程、示范教学视频库,以及地方企业人才需求信息资源库。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
1、中职生职业能力训练项目。加大对学生的烹饪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让他们熟练掌握一门烹饪技能,同时也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达到行业实用性和社会服务性两用技能人才。
2、学生技能大赛项目。每学期开展一次烹饪技能大赛,以
技能比赛带动烹饪教学,每一年举办一次烹饪艺术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创新性和能动性,并积极参加省、国家烹饪技能大赛,让他们在大赛中得到提高,得到锻炼。
3、学生“个性化”烹饪教学模式项目。对学生个性能力的分析,针对学生能力的差别,以及学生自身的选择,帮助学生明确发展方向,创建热菜、面点、凉菜冷拼和食品雕刻专项教学小组,让学生熟练掌握过硬的烹饪技能。
四)教研、教改的建设
1、教师科研项目。专业带头人完成省级立项的《中职烹饪教学特点浅析》课题研究。骨干教师完成《烹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课题研究,并形成课题研究报告,同时,投入适当资金开发专业课题,每年每位专业教师在省级刊物发表一篇专业学术论文。
2、教学改革项目。对专业开设的每门课程,通过一定的评价体系,进行课改,不断完善烹饪教学方法和更新教学内容。并通过上公开课,电化教学和专家讲座以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五)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建设
1、工学结合,顶岗实习项目。一是深入推进烹饪专业的职业导师工作制,总结与提高假期学生勤工俭学的实践与管理工作;二是建立工学结合与顶岗实习人力资源库,形成有条有序的
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实战工作模式。
2、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建设项目。一是深度推进“校企结合,教产一体”,继续与怀化大酒店、华天大酒店、丽都大酒店等企业实施订单式培养计划。两年后,专业订单式培养计划占专业毕业生的60%以上;二是利用企业的平台,搭建一个人才流动和输送联络网,提高专业在当地的知名度。
五、规划资金 6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措施
1、学校成立重点专业建设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教务副校长担任副组长,确保重点专业建设的顺利进行。并对重点建设项目实施监督、检查。
2、成立重点专业建设办公室,由分管后勤副校长担任主任、财务科、人力资源和专业教师担任成员、负责建设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
二)制度保障措施
1、制订《重点专业建设的制度》和《学校重点专业项目建设管理办法》,使烹饪专业建设项目有紊地进行。
2、利用《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和《质量管理体系》对重点项目建设进行相效地监控和科学地评价,确保项目的质量。
三)经费保障措施
1、学校将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的经营纳入财务预算,确保建设项目资金。
2、争取地方财政的支持,从校企合作的渠道筹措资费,加大重点项目建设经费。
3、对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的经费使用情况,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监督和审核,确保资金专款专用。7
荐“计划生育上半年工作思路”计划生育工作计划
荐“计生执法责任制工作打算”计划生育工作计划
荐“2011年计划生育工作规划”计划生育工作计划 荐“乡镇2011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规划”计划生育工作计划
荐“计生委加强体制新计划”计划生育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