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九大报告解读: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建设教育强国
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十九大作报告,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部分,首先谈到的就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只有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源源不断的智慧支持。”
“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十九大报告中这句温暖人心的话让来自教育战线的代表倍感亲切,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谋划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生动体现。“有质量”三字,醒目突出,重如千钧,清晰指明了未来教育发展的一大着力点。
过去五年,我国教育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我国已全面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普及率已超过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在全球9个发展中人口大国中率先实现全民教育目标。
教育从“广覆盖”向“有质量”迈进,既是百姓的新期待,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通过“有质量的教育”进一步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优化人力资源供给,释放新一轮人口红利,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提供优质劳动力,推动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助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要让教育在公平基础上实现“有质量”,关键要解决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区域配置不均衡的问题,更加注重补齐短板,更加重视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农
村、薄弱学校、贫困地区、困难群体倾斜。进一步完善资助体系,不让孩子们因为家庭贫困失学。让琅琅书声遍布乡村,更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这些,都是实现“有质量”的教育课程表上的必修课。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在十九大报告勾勒的教育发展蓝图指引下,我们深信:孩子们能通过“有质量”的教育而成为更好的自己,不断夯实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根基。
一、回首五年辉煌成就
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使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中西部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
十八大以来,中国教育上了一个大台阶。中国教育事业发生了全方位变化,系统性提升并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教育战线5年来取得了以下辉煌成就: 一是教育总体水平已经进入世界中上行列。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7.4%,与5年前相比提高了12.9个百分点,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取得跨越式发展。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净入学率99.9%,初中毛入学率104%,巩固率93.4%,超过了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已全面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其中小学和初中的水平超过了高收入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2.7%,比5年前提高了12.7个百分点,接近高等教育普及化水平。
二是教育的质量明显提高。从人力资源增量来看,5年培养了3400多万普通高校毕业生,培养了3000多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两项加起来6500多万。国家科技三大奖高校获奖占比稳居60%以上。高等教育在世界上的排名这5年逐年上升。
三是教育发展的条件有了历史性的改变。2012年教育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第一次达到4%后,一直稳定在这个水平上。2016年全国教育投入3.89万亿元,其中3万亿元以
上是各地财政的投入。全国中小学宽带接入率5年前不到25%,今年90%以上的学校包括边远贫困地区学校都接入了宽带,教育信息化成就突出。
四是教育的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目前共有205个国家的留学生在我国学习,中国已经成为亚洲最大、世界第三的留学生目的国。孔子学院建设速度加快,5年在140个国家建成孔子学院512所、孔子课堂1000多个,促进了中外人文交流。3年学成归国的留学生在40万以上。
五是教育改革全面深化。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已经在上海和浙江试点,经评估取得了成功,今年还有4个省份开始试点,到2020年,新的高考改革制度将全面实行。这次高考制度改革是1977年以来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难度最艰巨的一次改革,进展顺利。教育其他方面的改革,包括“放管服”、现代教育制度、大学章程、民办教育等都出台了一些规定,可以说,教育体制“四梁八柱”的改革方案基本建立,教育改革进入“全面施工内部装修”阶段。
另外,一升一降,彰显了中国教育质量的提升:从2010年起,虽然中国进入人口红利下降期,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从74.5%下降至2014年的73.4%;但与此同时,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人口占比明显提高——人力资源红利将大大抵消人口红利下降的影响。
5年,中国教育步履坚定,始终不懈的,是对公平的执着,对质量的追求;5年,中国教育迈进世界中上行列,教育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大;5年,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引导教育战线牢固树立四个意识;5年,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文化观;5年,这是中国教育事业特色最鲜明的五年。
5年来的教育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教育变革是深层次的、历史性的,这是一个客观准确科学的战略判断。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今后教育发展的任务就是进一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享受更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中国教育在探索中奋进,回应时代课题,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教育的梦想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二、有质量的新内涵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从教育维度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途径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
经历了和经济发展轨迹大体相似的历程。
如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3.4%,“有学上”的需求已经得到满足,人民群众对“上好学”的需求还比较迫切,优质教育资源还存在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教育公平与质量必须重新加以认识。
从教育公平来说,一方面,要确保弱势群体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决不让一名学生因贫辍学,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教育关爱;另一方面,要全面实施“因材施教”,为不同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促进每名学生个性化成长,这是更高要求的公平。
从教育质量来说,是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质量。具体来讲,就是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教育工作的着眼点放在创新人才培养上,从小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按教育教学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办学治校,让教师乐教,让学生乐学。补齐各类教育的“短板”,抬高各地教育的“底部”。要扩大对外开放,尤其是要抓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契机,在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中提升自身的发展水平。
越来越多的乡村学校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得益于我国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史上财政投入最大的单项工程——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计划。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已新建扩建校舍1.65亿平方米,配置了价值80多亿元的新设备。
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创造出彩人生。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关头,“教育扶贫”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党和国家始终将教育扶贫作为扶贫开发、扶贫助困的治本之策。
在贵州,坚持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结合,通过开办精准脱贫班,动员贫困适龄学生和未就业青年入学就读。贵州省毕节市委书记周建琨代表说:“目前已建成双山职教城,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校舍建筑面积达到80万平方米。”
2016年以来,海南确定了“全上学、全资助、上好学、促成长”十二字目标。海南省教育厅厅长曹献坤代表告诉记者:“全省中职学校开设了93个中职扶贫励志班,现在读学
生共2805人。帮助贫困学生在中职、大学毕业后100%就业。实现义务教育‘衣食住行学’财政兜底资助,建立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程特惠性资助体系,已发放特惠性资助5.35亿元。”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讲,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和未来;从国家发展的角度讲,教育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在人才培养改革中释放的巨大红利将擎起更加美好的中国。
今天的中国教育,赢得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日益成为中国的品牌:英国将中国小学数学教材引进课堂;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上海教育的成功经验让世人惊叹;在世界大学排行榜上的竞逐,中国大学不再是“陪跑者”等等。
按照十九大报告的新部署,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教育现代化提供强大的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因此,加快教育现代化,全力服务于国家现代化建设目标呼唤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唯有如此,才能推动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培养更多、更高素质的精英人才。
高质量的教育是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期,这些都对人力资源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才能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与结构的顺利升级和转型。
三、更好的教育,凸显升级发展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2012年11月15日,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说。
理念即是指引。“更好的教育”意味着中国教育要从“低重心”发展战略,即把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初、中级人才摆在突出位置,升级到“高重心”的发展战略。“双一流”建设吹响了中国高校冲刺国际前列、打造世界顶尖学府的“冲锋号”。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品质人才,迎接时代挑战是国人的期盼。学校正努力构建以一流学科为基础、一流师资为保障、一流文化为根本的一流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双创’教育引领,为民族复兴、人类进步培养一流人才。
在基础教育领域,更好的教育就是让更多的学子享受更适合的教育,有更多的时间在更宽阔的空间里自由呼吸,自主成长。
苏州教育由‘基本均衡’起步,目前已经进入全面提高质量的‘优质均衡’新阶段。“从基本均衡向高位均衡升级”是在缩小义务教育质量差距、实现优质均衡,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上好学”的现实需求。
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教育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唤醒自己,最终成就自己。这必须在学生自主选择的状态下才能实现,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就提供了选择的机会。一个安全健康的学校生态,应该是每一个孩子都觉得自己和校长是朋友,他们可以真实地表达意见,也可以把不成熟的甚至“错误”的一面暴露出来,这样才有可能获得教育的契机。
四、更好地推动乡村教育发展
在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指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并强调要推进教育公平,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
因此如何更好推动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问题受到关注。近几年来,在国家的关心和支持下,农村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出台,使得农村教学环境得到了改善,愿意到农村学校工作的老师也越来越多了。目前,农村教师享有不少优惠政策,比如教师国培计划、教师周转房、乡村教师津贴补助等。在党和国家的关怀和支持下,乡村教师队伍会越来越壮大。
在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投入上,下一步很大一块投入应该会放在教师培训上,和放在思考如何吸引青年一代到农村学校去工作上。
针对如何更好保障农村女童教育权利的问题,现在,农村女童教育已经大大普及了,男
孩女孩都是公平地接受教育机会。现在在北京海淀北部的农村学校里,包括初中、高中,班级学生中男女比例基本上是各一半,个别时候女生还略多一点。这让政府对于保障农村女童教育权利的问题产生了极大的信心。
【版权说明】
文章来源:元立方金服
作者:徐学超
第二篇:学习十九大报告体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学习十九大报告体会:优先发展教育事
业
10月18日至24,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时期,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和使命的中国共产党,又一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刚刚过去的十九大意味着对十八大至今的总结和回顾,以及对未来的展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阶段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总书记的报告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报告内容内涵丰富、与时俱进、求真务实、顺应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是全党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报告指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高素质教师队伍和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辩证关系。教师没有师德和高素质是不能得到社会的尊重的,只有教师具有高的品德素养、文化素养、知识素养,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教育工作也是密不可分的。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过程。报告当中提到,国家强就是青年强,要想青年强,就需要让我们的青年不仅具有知识素养、文化素养,更需要具有正确的人生观。青年时期恰恰是接受高等教育的阶段,因此高等院校不仅要培养青年学生的研究问题的能力,更要肩负起培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青年的责任。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这次报告,把认真领会和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主要的政治任务,不断深化思想认识,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努力前行,把总书记的希望和要求落实下来,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三篇:2018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陈宝生
2018年01月08日08:0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习近平同志所作的党的十九大报告围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出新的全面部署,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为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大力提高国民素质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对教育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扎实实施教育惠民举措,人民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促使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人力支持和知识贡献。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教育公平状况不断改善,中西部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近5年来,根据党中央的总体要求,公共财政优先保障教育,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始终保持在4%以上,为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2016年,我国学前3年毛入园率为77.4%,小学净入学率为99.9%,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为104.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3.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7.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2.7%。从国际可比数据看,我国教育普及程度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在加强中西部教育方面,重点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形成,2016年受助学生超过9000万人次,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每年惠及3600万贫困地区学生。残疾人受教育机会不断扩大,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保障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促进教育公平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教育改革开放持续推进,关键领域改革取得重要进展,依法治教开辟新的局面。近5年来,根据党中央的总体要求,以拓宽终身学习通道为最终目标,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领域,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落实本地区改革实施方案。依法治教全面推进,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一揽子法律修订完成。完善以章程为统领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深化“放管服”改革,累计取消15项教育行政审批,依法加强督导体系建设,构建政府、学校、社会新型关系有了新进展。同时,我国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2016年205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万人次来华留学,我国成为亚洲最大、全球第三的留学目的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孔子学院建设顺利开展,我国同不同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的教育合作交流关系不断巩固,实施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我国教育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日益增强。
教育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教育更好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近5年来,根据党中央的总体要求,教育系统把提高质量作为生命线。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正在深化,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使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支撑“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大批高质量的各类人才。推进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提升服务区域发展能力,鼓励高校深度参与创新型国家建设。同时,更加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健全大中小学师德体系,制定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专门政策,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中小学设置正高级职称,有效调动了教师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积极性。总体上看,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在各级政府、教育系统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国教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
新时代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习近平同志指出:“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我们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的历史方位上,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高度,加深对新时代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重要战略意义的认识。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我们党新世纪以来一系列重大部署的基础上,立足世情国情,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新的总体要求。而全面小康能否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一个重要方面要看教育的体系结构、教师素质、质量水平、制度建设能否得到新的提升,更好适应亿万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为此,必须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教育发展周期长,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多方面要求,必须提前准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相继在国家层面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等战略,适度超前部署教育现代化,用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正在形成长效机制。面对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党的十九大报告吹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号角。在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两个阶段的时间表中,还要继续优先部署教育现代化工作,努力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夯实人力资源基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将建设教育强国作为基础工程。习近平同志指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是我国在激烈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潜在力量和后发优势。”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进程中,特别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对优先发展教育、促使教育全面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大局提出了根本要求,必将成为党和国家宏观决策的重要遵循。
把握好深入落实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重点任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阐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时,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持续取得新进展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对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相关重点任务进行新的重大部署。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总体要求,需要我们结合新时代的新要求,全面系统、创造性地落到实处。立德树人,就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加强法治教育、国防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促使学生将其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行动自觉。立德树人,就要把握好素质教育时代特征,重点抓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强化学校体育工作,帮助学生养成自觉科学锻炼良好习惯;全面推进艺术教育,提升学生审美素养;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勤工俭学、志愿服务、实习实践活动的成效,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学以致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推进教育公平,补齐民生短板。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并对促进教育公平作出重要部署。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重中之重是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这是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标本兼治之策,也是促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与农村共享的关键环节,将充分彰显教育权利和机会公平。这项工作重点从县域做起,逐步向有条件的市域扩展。在此基础上,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需要,办好学前教育,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基本普及学前3年教育,提高保育教育质量;办好特殊教育,为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提供免费高中阶段教育,更好保障残疾人基本教育权利;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不断提高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此,财政经费将依法向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体倾斜,动员全社会形成合力,健全学生资助制度,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以新发展理念统筹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教育改革发展永远在路上。在教育现代化长征途中,根据党的十九大的部署,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不断谱写新篇章。一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些举措既有政策连续性,又有与时俱进创新性,着眼于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融合协调发展,共同优化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增强各类人才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二要办好网络教育、继续教育。我国将探索“弯道超车”,打造符合国情实际的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教育体系,促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这些举措充分彰显教育与学习贯穿人们一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三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同时继续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总之,我国将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使绝大多数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进而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展望未来,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一步步变为现实的同时,一个人人愿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学有所乐的学习型社会必将一步步建成。
《 人民日报 》(2018年01月08日 07 版)
第四篇: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解读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治国理政论坛 李 萌
《 人民日报 》(2016年 08月 10日 07 版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重大决策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 梦的目标高度契合,符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
世界科技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科技强国是现代化强国的主要标志。科技创新既是“硬实力”,又是“软实力”;既是支撑当前市场竞争的“近实 力”,又是增强国家长远发展能力的“远实力”。邓小平同志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习近平同志强 调,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这些重要论述深刻表明,一个国家是否强大 很大程度上要看科技是否强大,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实力的竞争。
近代以来,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充分演绎了从科技强到经济强、国家强的基本路径。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改写了世界 经济版图和政治格局,一些欧美国家抓住机遇,一跃成为世界强国。世界经济中心几度转移,其中一条清晰脉络就是科 技一直是支撑经济中心地位的强大力量。领先科技出现在哪里,尖端人才流向哪里,发展的制高点和经济的竞争力就转 向哪里。
习近平同志提出了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三步走” 的战略目标:到 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到 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 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这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高度 契合,使科技创新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紧相连。
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今天,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要在“五位一体”总体
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思考和谋划创新,使科技创新成为提高 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成为政策制定和制度安排的 主要考量因素,成为区域、行业、企业发展评价的关键衡量标准,成为参与全球范围竞争合作的关键内容。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随着我国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跟踪仿制的路越走越窄,利用后发优势的空间日益缩 小,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打造先发优势。我国的经济体量到了现在这个块头,科技创新不可能完全依赖国外。只有把核心 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从根本上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
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科技创新是各类创新活动的核心,制度创新是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的关键。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要求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两个轮子相互协调、持续发力。既要发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引擎,形成持续 创新的系统能力;又要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统筹推进科技、经济和政府治理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改 革,最大限度释放创新活力。
强化科技创新重大部署的落实
优化重大科技布局,加快培育重要战略能力。培育战略能力,关键要有一批关系全局和长远的重大科技项目,要有 一批功能强大的创新基地, 抢占科技创新的战略制高点。一方面, 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启动实施面向长远的 “科 技创新— 2030重大项目”,使两者形成相互衔接、梯次接续的格局。另一方面,优化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布局,在重大创 新领域建设国家实验室,形成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化的大型综合性研究基地,成为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依托和 核心力量。
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力争在更多领域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方向。基础前沿研究是科技进步的先导。我们要瞄准世界科 技发展趋势,超前部署基础前沿研究,力争在更多重要领域加快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并开辟新的发展方向。要在我国具 备优势的领域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为解决人类共同面对的科学难题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 力量。
建立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全面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拥有先进适用、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技术体系,是世界科技强 国的重要表现。要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技术基点,推进各领域新兴技术跨界创新。强化信息网络、智能绿色制造、现代农业、现代能源等重点领域研发部署,以技术的群体性突破推动产业升级和新兴产 业培育。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统筹推进科技领域和其他领域改革,建立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和政 策体系。例如,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打造世界一流水平的科研院所,培育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型企业,构建 协同高效的创新网络;健全高效的资源统筹配置机制,形成财政资金、企业资金、金融资金、社会资金多元投入的创新 格局;等等。
坚持人才优先发展,加快培育集聚创新人才队伍。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建设科技强国的关键是要有强大的 人才队伍。要培育一批立足世界科技前沿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发挥企业家在创新创业中的重要 作用,改革完善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
加强科学普及和创新文化建设,厚植创新创业沃土。在全社会广泛弘扬科学精神和创新理念,加强科技创新成绩和 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的宣传,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氛围,培育尊重知识、崇尚创造、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形成 有利于创新的良好社会环境。
第五篇:十九大报告全文解读
【判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解读】
报告开宗明义就提出,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对于这个新时代,报告的定义是“五个时代”:
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三、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四、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五、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这“五个时代”,包括的内容非常丰富,其中的关键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共同富裕、民族复兴、世界舞台。这五个关键词,回答是这样的五个问题:
我们要走什么样的道路?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我们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我们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我们要做出什么样的贡献?
【判断】
“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解读】
报告中说,“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基于“新时代”的判断,也应该有“新理论”。过去五年,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回顾过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有两次“飞跃”。第一次是“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则产生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两次飞跃,回答了中国为什么要革命、为谁革命、靠谁来革命、怎样进行革命等重大问题;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而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判断是,这是“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一个系统的回答,针对的则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问题。
总书记曾把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分成6个时间段:
①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②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③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④苏联模式逐步形成,⑤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⑥我们党作出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可见,中国现在站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最前沿,中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命运,我们有必要、有责任在理论上不断进行探索、总结和深化。
或许,我们站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站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程中看,才更能理解这一新思想的意义。
【判断】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解读】
1981年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说法,认为这个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从形成这个判断,到现在已经过去了36年。现在,中国的发展已经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这样的变化,让矛盾的两方面都不同了:
先看人民需求这一方面。温饱问题解决了,全面小康也要建成了,“美好生活”不仅包括吃饱穿暖,更是吃好穿好行好住好,而且还有“非物质”的需求,比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
再看社会生产这一方面。我国已经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很多方面都进入了世界前列。现在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主要矛盾的两方面,都已经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领域,而是拓展到了社会发展的领域,这也意味着未来对社会发展、社会建设,我们会更加重视、着力更多。
【判断】
“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解读】
从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两个一百年”,对于这两个时间节点要达到的目标,不断与时俱进进行着调整。十八大以来,我们提出的是要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现在,这一目标变得更加深刻。我们要建成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显示出强大的决心和信心。报告提出,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现在,这一目标也变得更加丰富。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之外,又增加了“美丽”。这一增加,围绕的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这“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强化的是新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的提法。
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报告中是这样定义的:
•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样的奋斗目标,又分解成“两个十五年”。从2020年到2035年这个15年,目标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目标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可以说,这是百年来中国孜孜以求的,是亿万人民心心向往的。我们走过了独立自主、艰苦创业的时代,走过了改革开放、快速发展的时代,今天,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将要走向的,是一个国家强大、民族复兴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