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每周每月总复习研讨会活动小结
今天参加了小学数学总复习研讨会,听了两节课,参加了交流与点评活动,感触很深。复习课难上,这是所有与会老师的共识,能够集中地听复习课,自然能够让正在进行复习的老师获益良多,特别是两位老师的课后反思和王老师传达的复习建议,让人茅塞顿开。复习课,作为小学数学课的一种基本类型,它不同于新授课的探索发现,也有别于练习课的巩固运用,它承载着“回顾与整理、沟通与生长”的独特功能,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一环。那么,小学数学复习课如何体现新的理念,适应新的要求?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的实效性?贾老师的《比和比例》给了我很大启发。
1、知识整理是“简单再现”还是“沟通联系”?
在上毕业班复习课时往往把基本概念、定律、性质、法则、公式等停留在简单再现的层面,即知识回忆阶段。实际上,当我们进入总复习阶段时,正好是把它们进行沟通的大好时机,一定要通过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沟通知识间的联系,进一步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过去零散、不同时段学习的知识从纵横两个方面沟通起来,使之结构化、系统化。这种更加关注子“沟通联系、内化建构”的复习定位,能深化学生对知识内在关系的理解,从而促进原有认知结构的优化。
2、知识建构是“强硬灌输”还是”唤醒生长”?
要想做到知识的有意义建构,不应是教师强硬灌输,而应在学生主体意识充分唤醒状态下的积极主动的建构。在学生自主整理了关于比和比例的知识后,贾老师问:这些只是间存在怎样的联系呢?让学生带着问题重新审视自己的整理,小组合作去发现探索联系。这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给了学生较大的探索和思考的空间。课中还有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启发,较好地揭示了知识内在的规律,挖掘了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更好地将知识进行疏理,促进了认知模块的建构,让知识“生长”起来,更有利于学生进行有意义的识记与内化,让复习的效果更上一个台阶。
可见,知识的“沟通”是复习课的鲜明特质,知识的“生长”是复习课的目的所在。我们的复习课需要引导学生把各知识点分类整理,将所学知识前后贯通、沟通起来,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
第二篇:小学数学总复习研讨会活动小结[推荐]
小学数学总复习研讨会活动小结
今天参加了小学数学总复习研讨会,听了两节课,参加了交流与点评活动,感触很深。复习课难上,这是所有与会老师的共识,能够集中地听复习课,自然能够让正在进行复习的老师获益良多,特别是两位老师的课后反思和王老师传达的复习建议,让人茅塞顿开。复习课,作为小学数学课的一种基本类型,它不同于新授课的探索发现,也有别于练习课的巩固运用,它承载着“回顾与整理、沟通与生长”的独特功能,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一环。那么,小学数学复习课如何体现新的理念,适应新的要求?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的实效性?贾老师的《比和比例》给了我很大启发。
1、知识整理是“简单再现”还是“沟通联系”?
在上毕业班复习课时往往把基本概念、定律、性质、法则、公式等停留在简单再现的层面,即知识回忆阶段。实际上,当我们进入总复习阶段时,正好是把它们进行沟通的大好时机,一定要通过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沟通知识间的联系,进一步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过去零散、不同时段学习的知识从纵横两个方面沟通起来,使之结构化、系统化。这种更加关注子“沟通联系、内化建构”的复习定位,能深化学生对知识内在关系的理解,从而促进原有认知结构的优化。
2、知识建构是“强硬灌输”还是”唤醒生长”?
要想做到知识的有意义建构,不应是教师强硬灌输,而应在学生主体意识充分唤醒状态下的积极主动的建构。在学生自主整理了关于比和比例的知识后,贾老师问:这些只是间存在怎样的联系呢?让学生带着问题重新审视自己的整理,小组合作去发现探索联系。这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给了学生较大的探索和思考的空间。课中还有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启发,较好地揭示了知识内在的规律,挖掘了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更好地将知识进行疏理,促进了认知模块的建构,让知识“生长”起来,更有利于学生进行有意义的识记与内化,让复习的效果更上一个台阶。
可见,知识的“沟通”是复习课的鲜明特质,知识的“生长”是复习课的目的所在。我们的复习课需要引导学生把各知识点分类整理,将所学知识前后贯通、沟通起来,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
第三篇:小学语文数学总复习研讨会活动小结讲稿
小学数学总复习研讨会活动小结讲稿
今天参加了小学数学总复习研讨会,听了两节课,参加了交流与点评活动,感触很深。复习课难上,这是所有与会老师的共识,能够集中地听复习课,自然能够让正在进行复习的老师获益良多,特别是两位老师的课后反思和王老师传达的复习建议,让人茅塞顿开。复习课,作为小学数学课的一种基本类型,它不同于新授课的探索发现,也有别于练习课的巩固运用,它承载着“回顾与整理、沟通与生长”的独特功能,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一环。那么,小学数学复习课如何体现新的理念,适应新的要求?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的实效性?贾老师的《比和比例》给了我很大启发。
1、知识整理是“简单再现”还是“沟通联系”? 在上毕业班复习课时往往把基本概念、定律、性质、法则、公式等停留在简单再现的层面,即知识回忆阶段。实际上,当我们进入总复习阶段时,正好是把它们进行沟通的大好时机,一定要通过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沟通知识间的联系,进一步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过去零散、不同时段学习的知识从纵横两个方面沟通起来,使之结构化、系统化。这种更加关注子“沟通联系、内化建构”的复习定位,能深化学生对知识内在关系的理解,从而促进原有认知结构的优化。
2、知识建构是“强硬灌输”还是”唤醒生长”?
要想做到知识的有意义建构,不应是教师强硬灌输,而应在学生主体意识充分唤醒状态下的积极主动的建构。在学生自主整理了关于比和比例的知识后,贾老师问:这些只是间存在怎样的联系呢?让学生带着问题重新审视自己的整理,小组合作去发现探索联系。这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给了学生较大的探索和思考的空间。课中还有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启发,较好地揭示了知识内在的规律,挖掘了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更好地将知识进行疏理,促进了认知模块的建构,让知识“生长”起来,更有利于学生进行有意义的识记与内化,让复习的效果更上一个台阶。
可见,知识的“沟通”是复习课的鲜明特质,知识的“生长”是复习课的目的所在。我们的复习课需要引导学生把各知识点分类整理,将所学知识前后贯通、沟通起来,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
跃进小学举行期末复习课研讨会
为进一步搞好期末复习工作,加强对复习教学的研讨和交流,提高复习课的教学效果,跃进小学于12月23日下午在学校多媒体会议室举行了“如何进行有效的期末复习”教学研讨会。
老师们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激烈的探讨与研究。本次活动由学校高年部主任刘福年主持。活动中,老师们分别就自己年级教材的知识点、重难点、学生易错点和复习计划进行了梳理交流,确立了复习思路和复习重点。同时更对期末有效总复习切实可行的好办法进行了讨论交流。最后,刘主任为今天的期末复习研讨活动做了精彩的点评和总结。他说:在复习阶段,老师们要放平心态,每个孩子的基础不同,对孩子要多肯定。平常要多记录孩子较易出错的题型,复习时巩固易错点。通过有效地训练,提高学生读题、审题能力,以及解题水平和应用知识的能力。难题不一定是重点,回归课本,抓住重点找准难点。全面梳理、精讲精练、调整心态、劳逸结合。
复习研讨会的召开,使各任课教师进一步明确了复习的方向,掌握了有效的复习方法,会更好地提高学生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语文教研组举行期末复习研讨活动讲稿
教学质量的提高来源于对学科特性的精准把握,来源于科学合理的操作策略。6月7日,钱小辅导区全体语文教师集中多功能教室,举行了一次期末复习研讨活动,活动主题为“优化策略,科学提效”。
本次活动分两个议程。首先由骨干教师黄洁清老师执教三年级复习课“读读练练”,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读读教材中两段典型的总分段落,探讨并归纳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句写具体的。接着扶放结合,指导学生完成了一篇总分片段的阅读练习,最后学以致用,要求围绕“校园的早晨生机勃勃”写一个总分片段。“以读为本,读中学写;在读中积累,在读中迁移。”是本堂复习课的教学主旨,学生通过品词析句地读,反复咀嚼地吟咏,快速地浏览、引读、齐读等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体味语言文字的优美,感悟作者的构段方式,体会作者的遣词造句,从而为“写”积蓄力量。课堂在轻松和谐、有情有趣的氛围中,真正达成了为学生学习导向、导学、导法、导练的教学目标,把学生引向想学、爱学、会学的境地。
第二个议程则是全体教师进行集中研讨和培训,由我校分管教导张怡老师主持。首先老师们畅所欲言地围绕复习课教学交流了自己的看法、建议,比如在指导学生做阅读练习时,由教师包办读题,长此便会导致学生忽视读题,弱化审题意识。同时,也提出了许多困惑,比如指导学生“说说喜欢某句句子的理由”时该如何说到位?又如,如何指导学生在“分写”部分言之有序、言之有物?最后,针对老师们提出的困惑,由张怡教导作了期末复习策略的培训讲座。张教导由当前小学语文学科学业测试的导向谈起,结合语文测试中常见题型,通过分析学生测试中主要的失分点、错误答案类型及对应的原因,进而提出了具体答题策略、技巧和教学对策等。
活动结束之际,老师们认识到:学习语文的根本落脚点就在于表达与运用能力的形成,而这一能力的培养确实是需要方法,需要练习,需要体验的。同时,老师们又纷纷表示:这样的研讨活动务实有效,对学生,对老师都很“实惠”。的确,教学质量永远是教学工作的生命线,我们应始终坚守这一生命线。今后,我们将继续探索,为真正提高钱小语文教学质量而努力!
第四篇:数学总复习研讨会交流材料
各位同行,大家好!
很多家长对中考的重视程度比高考还要高,而数学是考试中的核心课程,这无形中增加了我们肩上的重任,对我们中考前的总复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考数学总复习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是每位初三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下面就结合我校总复习情况,从想法、做法、体会三个方面谈谈自己一些不成熟的复习建议与备考策略。
一、想法
总复习开展之前,根据学生的实际,要有一定的思路,有一定目标,或者说要有自己的一些认识,争取达到某种效果。很难具体地表述清楚。开始复习时,我个人有以下几点想法。
第一个想法:保持快乐(数学知识+非数学知识)
第二个想法:强调读题(有利于良好心态的建立)
第三个想法:规范格式
第四个想法:注重反思(“埋头做题不反思”是较普遍的解题惯性.教会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反思:审题要注意什么?本题涉及到哪些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在这些基础方面我有哪些缺漏,怎样弥补?在解题思路上,哪一个关节点容易受阻,是如何解决的?解题过程中,哪些地方容易出错?本题的解题方法还可适用于哪些问题?反映了什么数学思想?在考试中如何表述解题的过程?)我要求我的学生至少有两大方面的收获:
二、做法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考说明》,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订复习计划,并将计划告诉学生,给学生以积极心理暗示——复习是有计划、有措施的,一定能顺利完成。我们将复习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单元复习时间大致定为下学期初(一般3月底结束)8个周左右。目的是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是总复习的重点。
(一)主要策略:
1、研读《中考说明》 将《中考说明》上的考点要求和样题印发给每个学生,让学生对照考点要求复习,有针对性、实效性。
2、单元复习“牵牛要牵牛鼻子”,抓住关键,以课本为主,进行版块复习。按初中数学知识体系,把初中全部内容归纳成下面10个版块:数与式、方程(组)与不等式(组)、函数及其图象、统计与概率、线段(角)与三角形、四边形、图形变换(图形与坐标)、全等形与相似形、解直角三角形、圆。大约共用37课时。(加上作业分析及增加几节综合题 约8周)版块复习过程是大面积提高数学成绩的关键时期,也是老师们最辛苦的环节之一。在版块复习中,告诉学生每个版块在中考中占的大致比例。例题、习题选择主要依据课本,将课本上的典型例题、习题进行改编训练。在每一知识块中,即要重视三基,这与该阶段的复习主要目标想一致;又要渗透一些实际应用题、动态探索题,既提高学生兴趣,又减轻了第二轮复习的难度和负担。我个人认为,学生能力的提高呈台阶形,要有一定的时间差,而非斜坡形。在第一阶段复习中适时加入一定难度的综合题很有必要,但要求要合理。某些综合题分析后….3、同步检测 紧扣本单元考点,以《中考说明》为依据,以近三年中考题为题材,选取有针对性、典型性的考题进行分析和检测,注意训练学生学会解题思路和方法。每个版快同步检测注重前后联系,本单元占70%,其余单元的重点渗透30%。
(二)存在问题
1、复习无计划,效率低(体现在重点不准,详略不当,难度偏低,对大纲和教材的上下限把握不准
2、复习不扎实,漏洞多; 体现在(1)高档题,难度太大,扔掉了大块的基础知识。(2)复习速度过快,学生心中无底。(3)要求过松,对学生有要求无落实,大量的复习资料,只布置不批改;无作业。
3、解题不少,能力不高 体现在(1)以题论题,不是以题论法,满足于解题后对一下答案,忽视解题规律的总结。(2)题目无序,没有循序渐进。(3)题目重复过多,造成时间精力浪费。
(三)几点建议
1、以书为本,重视三基。数学中考卷,试题中容易题(难度系数0.7以上)共103分,占69%;稍难题(难度系数0.4-0.7之间)共32分,占21%;较难题(难度系数0.4以下)共15分,占10%.复习时不能脱离课本。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编题
2、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加大练习量”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盲目的大,也不是盲目的练。而是有针对性的、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
3、难度适宜(起点尽可能低,但要有适当思维度),4、注重尖子生的“尖”(站得高看得远)
第二阶段 专题复习时间大致定在3月底 ——4月底,7周左右。目的查漏补缺,提高分析能力。
(一)主要策略:
1、专题复习、印发讲义 根据我市近几年中考试卷的结构,确定了十个专题:基本运算类、基本证明类、解直角三角形、圆、统计应用类、图表信息类、阅读创新类、动手操作类、课题学习类、压轴类。
2、关注细节,想课堂要思维
3、课后落实,规范格式
4、归纳反思,提高能力
(二)存在问题
把第一阶段复习机械重复 单纯就题论题,(应以题论法)难题太多,难题太难,难题太怪 急于赶进度
(三)几点建议
(四)复习课举例
1、反比例函数复习以基本知识为起点,落实三基为重点,构建知识网络为目标。通过后面几节函数综合题的复习,可以加深该专题的掌握
2、压轴类(动态几何类)不确定的,一般都需要分类,而动态几何题由于其图形的变化,产生多种情形,因此需分类讨论。
用铅笔画动态全过程
例题回顾该题,实际上是两个层面的分类,第一个层面,由于M点的变化 第二个层面,由于直角顶点的不确定又产生了三种情况
例题回顾本题 动态全过程 特别是临界情况,一般分析时,先起始状态,再终止状态,然后中间过程。
第三阶段 提高复习
时间:
目的:
策略:
1、收集信息,出好选好试卷(包括学生错误较多的,方法生疏的但不是怪方法,转化不熟练的,也即学生知识盲点,也包含我们自己有时也存在这样的盲点,难度不大的新题型.社会热点,及时穿插底三阶段的复习中)
2、模拟考试训练;(可适当调整时间)
3、认真做好考后工作(及时批阅,扣分要稍狠,针对性讲评,收集记录代表性错误)
4、穿插专题课(不能完全用试卷代替上课)
问题:
1、模拟试卷没有起到模拟价值
2、过多做练习,以练代讲
3、讲评课就题论题(我们要的是做一个题,掌握一类题)
4.只注重知识辅导,不进行心理训练(该阶段,学生心理负担较大,心态浮躁,要及时调节,特别有些成绩波动很大的)数学这科的波动多数同学都比较大,数学分值高(题目贵),出现这个情况,….建议:
1、模拟题的设计要有梯度,立足中考又高于中考(刚开始,时间宽松点,难度低一点但….)
2、加强基础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的强化训练
3、选准要讲评的题目,立足一个“透”字(要少、要精、要有很强的针对性。选择的依据是边缘生的失分情况。一般有三分之一的边缘生出错的题课堂上才能讲。一个题一旦决定要讲,有四个方面的工作必须做好,一是要讲透;二是要展开;三是要跟上足够量的跟踪练习题;四是要以题代知识。切忌面面俱到式讲评。切忌蜻蜓点水式讲评,切忌就题论题式讲评。)
4、让学生向错误学习,建立错题档案(对于有价值的题目,让学生总结考查了哪些知识点,每个知识点是从哪个角度考查的,考查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有哪几种解题方法,最佳解法是什么?当自己出错时,是知识上的错误还是方法上的错误,是解题过程的失误还是心理上的缺陷导致的失误.)
第四阶段 回味复习
时间:
目的:(不能再以提高能力为目标)
策略:
1、做到三 “通览”,一“不钻”
2、无差错训练
3、解题技巧的选择题、填空题,主要强调用以下方法:直接法、验证法、排除法、特殊值法、图示法、操作法、工具法(工具法、操作法对于好一点的同学可用来检验,对于困难同学提供了一个方法)
4、应试技巧的教育(舍得放弃)
5、适度的练习(一天、两天不做题,马上生疏。准备难度适当的练习,我个人倾向应用题)
6、考前心理辅导,调节心态
存在问题:
1、大量的模拟练习卷,加大学生心理负担,过度紧张;
2、只动眼,不动手,过早感受成功喜悦,过度放松
3、计算准确率下降;
4、忽视错误根源,造成分析能力退步;
试卷讲评课
1、分析试卷、了解障碍:教师先要进行试卷的得失分析,着重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了解学生学习的难度和障碍。
2、提前发卷,进行“找分”训练:提前半天发卷给学生,让学生自行分析改正和进行“找分”训练,使学生意识到考试中的粗心大意的危害,同时“找分”能树立学生自信。
3、归类点评,习得技巧:评讲可以题型归类、知识归类、解法归类;要点评各类题型的解答技巧,如在解答难题方面要力争知多少,写多少,争取得分点,得步骤分,甚至争取阅卷教师恩赐分。
4、“明码标价”,明确查错:评讲时要让学生明确评分标准和查错常用手段,避免过失丢分。如解题中忘检验、忘带单位等等。
5、指导学生整理错题集。
三、体会复习阶段五关注
无论复习课怎么上,关键看是否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参与状态(一是观察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二是看是否有些学生还参与教,把教与学的角色集于一身)、交往状态(一看课堂上是否有多边、丰富、多样的信息联系与信息反馈,二看课堂上的人际交往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围)、思维状态(一看学生是否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二看问题与见解是否有挑战性与独创性。)、情绪状态(一看学生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二是学生能否自我控制与调节学习情感。)、成效状态(一看学生是否都各尽所能,并学有所得,感到踏实和满足;二看学生是否对后继的学习更有信心,感到轻松)。
初三数学复习,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以上方式方法很粗糙,由于时间关系,点到为止,有什么好的方法,那都是集体的智慧,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是我最大的期望。希望我们都能听到花开的声音。
最后祝各位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第五篇:中考数学总复习研讨会交流发言稿范文
中考数学复习教学研讨会经验交流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我是汪洋中学九年级数学教师郑爽,作为一所山区中学,我想在座的各位都早已知晓,兴许有很多教师都惧怕去这样的乡村学校教学,正因为如此,我们学校的师资力量也越来越薄弱,就数学教师而言,全校只有三名,而且都身兼数职,平时真的很少有时间坐在一起好好研究研究中考的一些课题,出来跟各位同仁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也不多。今天真的很荣幸有这样一次和大家交流学习的机会,感谢县教育局给我们提供这么个交流的平台。
最近几年我们学校的中考成绩有下降趋势,尽管有多方面的客观原因,但作为一名在校教师,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反思自己平时的教学以及中考前的复习,所以今天我来是以学习反思为主,顺便将自己的复习方法说出来,让大家批评指正。
中考是学生人生的第一次转折,很多家长对中考的重视程度也很高,所以初中数学总复习的意义无须我阐述。实行课改之后,试卷近几年中考试题都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体现了“立足基础、考查能力、加强应用”的中考指导思想,具有以下特点:知识考查基础化;题材选择生活化;能力要求层次化;思维模式开放化;试卷结构稳定。从07年开始,试卷上有很多不变的题型。2011年试题易、中、难内容各占约80%、15%、5%。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重视基础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复习时必须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一些不太成熟的复习建议和备考策略。
二、具体做法:
(一)、第一轮复习,版块复习
时间大致定为3月份----4月中旬,7个周左右。看起来时间有点长,我们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全面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熟练基本方法,注重三基练习,做到全面、扎实、系统,形成知识网络。
(1)发放中考说明
复习前我们初三数学教师学习和讨论了《数学课程标准》、《中考说明》,对近三年的中考试卷作了分析,针对中考数学试卷制定复习策略和复习方法。发放中考说明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
1、考试范围
2、考试目标
3、试卷的结构
4、题型示例。中考说明是考生的复习指南,例如2012年中考考试目标“了解”的内容有哪些,这些知识点就是基础题的考试范围和内容,这些知识点原则上不会出难题,与这些知识点有关的偏题、怪题、难题我想没有必要再做了。还要知道“理解”和“掌握”层次有多少个,这些就是中考的中等偏上命题之处,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要抓住不放,认真落实。但注意要做与这两个层次有关的知识点的新题、改革题和中考真题,少做老题、传统题和“假题”(非中考题),学生掌握这些以后,可保证复习时间的有效性和复习的效果,同时能减轻学生的
负担和树立他们的信心。总之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知道中考怎么考,考什么,怎么做才能真正得到分。
(二)、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综合运用知识,加强能力培养。
时间大致定为4月下旬----5月中旬,3周左右。在第二轮中要着重提高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能力培养。针对热点,抓住重点,开展难点知识专项复习。学数学的目的是为了用数学,近年来各地中考涌现出了大量的形式活跃、趣味有益、启迪智慧的好题目,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这些热点题型认真复习,专项突破。热点题型一般有:阅读理解型、开放探究型、实际应用型、几何代数综合型、研究性学习型等。我要求尖子生多看一些各省市中考试题汇编资料,了解外地考题中出现的精彩题型,在复习中加以借鉴。如果由于学生基础不是特别好,延长了第一轮复习的时间,也可以把第二轮涉及的一些思想、方法、专题等穿插到第一轮复习中。
(三)、第三轮复习:模拟训练,提高应试技能。
时间大致定为5月中旬----6月初,大约两周时间,重点是加强解题指导,训练学生的解题策略,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提高应试能力。经过第一轮和第二轮的复习,学生的基础知识已基本过关,大约到五月下旬就应该是第三轮的模拟训练,其目的就是查漏补缺和调整考试心理,便于以最佳状态进入考场,最后,还提醒学生抓住每次考试,比如月考、模拟考试,加上平时测试综合性的也有十几次,学会在考试中积累考试经验,掌握一定的考试技巧。同时,在临近中考的几次考试中练就学生沉着应试的心态,不慌不忙的心理,尽量避免在考试中发挥失常,造成丢分。
(四)、第四轮复习:回味复习,做到三 “通览”,一“不钻”
在最后一轮复习中,也就是在中考的前一周,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指导学生回到课本复习,做到三 “通览”,一“不钻”,利用课堂至少要通览一遍数学书;通览一遍错题集;通览一遍复习阶段的所有试卷。在这一阶段一定要求学生不要去钻研深题和难题。同时对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编成回味练习。让学生对试卷的题目,对照目录,分析一下哪类问题我还有盲区,我该注意什么,从而实现巩固知识要点,提升实战能力。
初三数学复习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我希望我们通过交流和学习,能使整个复习过程更科学更有效。
最后,我想请教各位同仁一个问题,因为中考复习的时间比较长,在复习期间学生会觉得比学习新课时更为枯燥,教师精心设计了整个复习过程,但学生可能因为复习的枯燥而不能很好地实施或坚持,如果学生没有兴趣,也就达不到复习的效果,所以我想知道,在此期间你们是怎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