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中区教育科研工作总结
构建教育科研平台 促进学校教育科研事业的新发展
——市中区教育科研工作总结
市中区建区的历史较短,是1994年12月临沂撤地设市后设立的一个县级行政区,辖8个街道办事处,人口42万。目前,全区有78所中小学,3562名教职工,5.88万名在校学生。建区后,区委区政府充分认识到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教育投入和政策支持的力度,市中区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民办学校快速发展,在省内外影响较大的双月园学校、美澳学校、现代实验学校齐头并进。近年来,区教育局按照“教育科研为先导,教研科研一齐抓,科研教研一体化”的工作思路,依托省市教育科研实验研究基地,以培养名师和建设特色学校为目标,通过加强教科研管理措施,改变教科研工作模式,完善教科研的评估机制等措施,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强化科研意识,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增强教师的科研自觉性
1、加大教科研的宣传力度。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注重教育科研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师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教师应成为研究者这一理念,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新的课程开发国家把部分权力下放给学校和教师,教师既是课程的消费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设计者,这就要求就是应以研究者的身份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教育的对象学生他们具有鲜明的个性、不同的智力水平等等,这需要教师因材施教,创造性地进行教育,开挖他们的智慧潜能,这些无疑都必须教师具备较浓厚的科研意识,要求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说:“我经常收到一些青年教师的来信,信中常常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是怎样提高教学效率的?仔细想来,我提高教学效率主要靠边教边研究,从科研的角度来认识教学,研究教学。”他还谈到“为什么同样是教书,斯霞、于漪、钱梦龙、欧阳黛娜等许多优秀教师感觉幸福、快乐,充满了新奇感,工作充满了创造性,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他们总是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待教育、教学工作。” 再如,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有一条“提倡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做一些科学研究”,他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凡是感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的教师,则最有可能变成教育工作的能手。”
2、揭开教科研的神秘面纱。提到教科研,许多教师感到非常神秘,认为那是专业人员的事,与教师没有关系。这种认识是片面。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研究工作对教师来说,并不是什么神秘莫测和高不可攀的东西。不要一提研究就感到害怕。就其本来的基础来说,教师的劳动就是一种真正的创造性劳动,它是很接近于科学研究的。这种接近和类似之处,首先在于它们都需要分析事实和有预见性。”丰富的教育生活经历与经验是教育科研的源头活水。对此,省创新教育实验与研究课题组成员、我区省级优秀教师刘建宇曾深有体会的说:“科研是什么?八年的教学实践我明白了,真正的科研在教学第一线,教学实践是科研生命的源头。如果我们把教育中碰到的问题进行反思,寻找原因,拟定计划,尝试地寻找解决的办法、途径,进行分析总结,最后把它整理出来,获得进一步发展的经验,这就是科研。”这是一位中学青年教师的真切体会与经验总结。对此,江苏省特级教师辜伟节也曾指出:“在复杂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我们认识不够和研究不完的规律。它们会由一些教育教学现象表露出来,而现象有时反映的就是教育教学本质。凡是看到、听到的教育教学现象,对它思考一番,就是研究;思考之后自然产生自己的观点,写成文章就是学问。一边教学,一边参与科研,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与风格,就会成为教育专家、学者。”
3、明确教科研的目的与任务。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科研与专家的研究不同。对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从事教育科研的一个最主要的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目的是通过科研这种活动,促进教师尽快把外在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内化为自己的教育信念,最终形成自己对教育独特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实现教育教学的最高境界——创造性的教育。中小学教育科研未来的前途并不在于是否能为丰富和发展教育理论贡献什么知识或为教育实践提供什么有效的工具,而在于它将成为中小学教师成长发展的手段,成为中小学教师成长发展的一种方式,甚至是一种新的生存的状态。教师在科研中最大最有价值的收获是教育智慧和教育机智的增长。”(《中国教育报》2003年3月1日)例如:市中实验中学的刘建宇老师,是省创新教育优秀实验教师,他承担了省创新教育子课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他在研究中确立的“框架构建,整体推进,局部完善,全局着眼”十六字教学方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2001年,他所代的初二学生有67名学生破例参加数学中考,80分以上的学生比全区高10个百分点。现在所代的初二学生,在上学期末就有80%的学生自学完了初三的全部课程,并且没有任何的课外加班加点现象。
4、落实评估与奖励措施。科学的评估与奖励机制是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助推器。为了推动全区教育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实施“评估奖励促动策略”。区教育局把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以48分的分值纳入学校综合督导评估之中,并且出台了《市中区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和《市中区教科研工作评估方案》。区教科室每年依据《市中区教科研工作评估方案》对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进行评估,其评估成绩纳入学校综合督导评估之中,并且把两年累加成绩作为评选全区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的依据。区教育局每两年召开一次全区教育科研工作总结表彰会,交流经验,表彰先进。各学校也把教师的教科研工作纳入学校个人量化积分之中,落实教学成果奖励条例,每学期召开一次表彰会,对教科研骨干教师进行表彰。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干教师的教育科研积极性。
上述举措较好地激发了全区广大教干教师的教育科研热情。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区有省创新教育实验学校5所,省研究性学习实验学校5所,现代科技教育实验基地6所,省心理健康教育重点研究基地或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员学校10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EDP(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项目实验学校3所,省循序自主作文实验基地8所,市“小班化”教学实验学校4所,山东省学生评价与考试改革研究基地3所。全区正在研究的区级课题267项,市级课题30项,省级以上课题(含子课题)16项。申报、承担这些基地和课题的主体,正是我们广大的教干和教师,有些学校的校长还亲自担任课题组组长。
二、加强学习与培训,促进教育科研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
1、建立学习与交流的平台。《教科研通讯》是区教育局主办的一份宣传全区教研与科研工作的内部刊物。区教科室利用《教科研通讯》这一平台,围绕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科研基础理论素质,做了积极富有成效的工作。2003年编辑课改培训资料达50万字,为教师走进新课程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和学习的平台。为引导教师走向教育理论的源头,《教科研通讯》从2002年第六期开始连续对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进行摘要连载并在全区开展了“学习苏氏教育思想,树立课改新理念”论文评选活动,各学校也通过教师自学、专题讲座、沙龙研讨、理论测试等多种形式引导教师对苏氏教育思想进行了学习。为提高教科研人员科研素质,区教科室2003年编辑了《学校教科研方法指南》
(一),重点介绍了教育科研的一般过与策略,今年暑假又编辑《学校教科研方法指南》
(二),重点介绍了备受关注的,也是最适宜于教师工作特点与当前课改工作需要的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叙事研究法。与此同时,各学校教科室也编辑了校内刊物,为教师的学习与交流提供了平台和园地。册山初中的《庆云教科苑》、市中中小的《课改参考》、盛庄二中的《盛二教科苑》,高都中小的《高都教科研》,罗西一中的《教科研之声》、等百花齐放,争奇斗艳。这些校刊的创办增进了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科研素质的提高。
2、请进来,走出去。聘请专家做报告是提高教师教科研理论水平的一种有效形式。近年来,区教育局多次聘请专家来市中传经送宝。2002年9月,在区一中召开了市中区省级教育科研课题开题暨专家报告会。各中小学业务校长、教科室负责人、区级以上立项课题负责人和区级以上骨干教师约300人参加了会议。省教科所刘明研究员作了《教育实验与实验报告的撰写》的报告。2003年年底和2004年春,我们先后两次举办了邱学华尝试教学专家报告会,为全区推广尝试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撑。各中小学也定期不定期的聘请有关专家做学术报告或讲座。
区教科室认真贯彻执行省市教科所的会议通知精神,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市教科所组织的开题、培训和研讨会议,对市教科所转发的所有培训、研讨会通知都在网上公布,要求学校派人参加。例如2003年,区教科室先后组织参加了市心理健康教育课题实验教师培训会、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研究》开题会,省中小学英语特色教育研究开题会,临沂市“九五”规划重点课题班级管理“主题活动创新实践与设计”研究成果推广会,省第二届科研兴校现场会,市心理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省学生评价与考试改革专家报告会等等。今年,我们已组织教师参加了省研究性学习课题工作会,省创新教育骨干教培训会,省小学循序自主作文研讨会,市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会,市科研型骨干教师培训会,省课程改革与课题研究研讨会等等。为了推动学习活动的深入,我们每年对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进行现代教育理论和科研基础知识的考试,其考试成绩纳入对学校年度教科研作评估成绩之中。
上述各种形式的学习与培训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全区广大教干教师教育教学理论与教育科研理论水平和能力的快速提高,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加强管理,促进课题研究的规范化,提升课题研究的质量
1、建立教育科研工作管理网络。区教育局十分重视教科室的建设,设一名主任,两名副主任。有独立的办公室,并配备了一台微机、电话等办公设施。目前,全区已形成了以教科室为龙头,以科研中心组为纽带,以学校教导处(教研室)、教科室为主体,以学校教研组、备课组(课题组)为基础的四级工作管理网络。全区各初级中学、各中心小学教科室都已挂牌并设立办公室,配备了专职或兼职教科室主任,有些学校还配备了2-3名教科员。学校教科室负责组织、指导全体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素质,编辑校刊、管理课题、评选推广教改科研成果等工作。
2、对课题档案实行两级分层管理。区教科室负责管理课题的基础档案(包括课题立项申请书、研案方案、鉴定结题评审书、结题报告等),学校教科室负责管理课题的发展性档案(包括阶段研究计划与总结;研究者的观察记录、调查材料;专题研讨记录;效果性材料等)。每项课题专盒存放,标签实统一格式与内容(内容包括课题级别、课题名称、立项编号)。对区级以上各级各类课题用电子表格进行微机管理(包括立项编号、级别、立项文件、课题名称、课题负责人、课题承担单位、预计完成时间、结题时间、结题编号、结题文件、备注等11列),每处学校有多少立项课题,这些课题是否按时结题,一按鼠标一目了然。对不按时进行鉴定结题申请而又没有提交延期结题报告的,根据《市中区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管理办法》的规定,由区教科室撤销课题,被撤销课题的负责人三年内不得申报新课题。同时,根据《市中区教育科研工作评估方案》的有关规定,学校教科室要负相应的责任。不仅如此,运用电子表格进行管理,还方便了对立项资格的审查,比如按照《市中区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管理办法》的规定:“申请人同时只能申报一个课题。以往承担区级或区级以上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未按计划结题者,不能再连续申报区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请人是否违反了这条规定,一按鼠标即可知晓。
3、实施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制度。为了避免课题研究“开头轰,中间松,成果空”的形式主义倾向,区教科室十分重视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每学期要求承担区级以上研究课题的课题负责人在开学初写出研究计划,学期末写出阶段总结。课题负责人每学期至少要召开两次研讨会,并做好研究活动记录。课题主持人申请鉴定结题时,除上缴鉴定结题申请书、研究报告等材料外,应同时上缴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学期研究计划、研究活动记录、学期研究工作总结等)。区教科室在组织专家进行评审鉴定时,依照《市中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鉴定结题原则与程序》的规定,对原始资料不实、不丰富的不予结题。对弄虚作假的,三年内不准申请新的研究课题。为了保证课题研究的质量,我们还硬性规定了不少于20%的淘汰率。
4、落实课题滚动立项制度。
如上所述,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科研主要是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此,我们把在教研中发现的问题每学年末集中进行梳理,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在新学期初发布一次《市中区教育科研课题指南》,供教师选择。由于校情师情学情不同,在内容上,我们倡导教师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问题宜小不宜大,宜实不宜虚,宜活不宜死。在方法上,我们倡导观察法、调查法、个案研究、行动研究、叙事研究、案例研究等。区级课题在确保应用性、实践性的前提下,我们对选题内容、课题承担人、研究方法、研究周期实行全面开放。即不限定研究内容,课题承担人不限定职称,研究方法既可一法为主,多法并用,也可一法独用,研究成果可以论文、研究报告、研究案例、软件开发等形式展示。在课题立项评审时,我们依照《市中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评审原则与程序》的规定,对那些选题过大、与教育教学实际联系不密切、研究方法不切实际的立项不予批准。为了保证课题立项质量,我们硬性规定了不少于20%的淘汰率。为避免部分教师贪大求全、赶时髦等不良现象的发生,我们实行滚动立项,即下一级别的课题至少研究一个学年后方可进行上一级别立项申请。
四、构建教育科研协作体,促进全区整体教科研水平的提升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已成为每个人一生中的四大知识支柱。学会合作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凸现其价值。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众人划桨开大船,哪所学校能够唤起教师间的合作意识,哪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就高。构建教育科研协作体是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趋势相适应的。教育科研协作体是教育科研工作一种新的模式,它是将各基层学校申报承担的省市区级重点课题,分类捆绑组建成协作研究体,定期进行研讨与交流,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集体攻关。目前,我区已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协作体、创新教育协作体、自主学习协作体、学生与教师评价协作体、课堂教学模式协作体等。在具体工作,我们依托省市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充分发挥省市重大课题负责人的理论优势与研究优势,学期初我们把本学期将要召开的协作体会的时间、地点、研讨的主题及与会人员向全区公布,让协作体成员提前做好准备。协作体会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协作体成员汇报交流研究成果、观摩研究成果或研讨活动、协作体成员研讨等。协作体的构建既为课题负责人提供了展示、交流研究成果的机会,也为教科研水平相对落后的学校提供了快速发展的平台。在跨校的同伴互助中,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整体上得到了提升,大大地增强了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几年来,我区以“科研教研一体化”的科研观为指导,以教育科研协作体为平台,以强化全方位的管理为保障,以培养名师和建设特色学校为目标,全区的教育科研工作运转正常有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3年和2004年上半年申请市级鉴定结题的23项课题全部通过市级鉴定。在临沂市第四、五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选中,我区一等奖的获奖率达47%,高出全市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一些重大课题的研究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区实验中学刘建宇、市中中小的李秀伟作为省创新教育课题组优秀成员,所承担的课题其研究成果在全省产生广泛的影响。《山东教育》2001年第四期以《教育生态:改革创新注入生命活力》为题对李秀伟的情境探究教学模式进行了长篇报道。市中中小的刘立平老师2001年至2004年期间,两次获省讲课比赛一等奖,三次举行省级公开课或观摩课。山东教育社副编陶继新对刘建宇老师进行了专访,并以《数学教育:智慧生成之旅——刘建宇老师的诗意教学与哲学思考》为题在《山东教育科研》2002年第10期进行了报道。刘建宇老师举行省级公开课3次,并多次到外地市做学术报告。区教科室主持的“初中政史开放式考试改革实验研究”课题,先后两次在全省创新教育研讨会上作经验介绍,《现代教育导报》、《山东教育》等专业刊物进行了报道。盛庄办事处中心小学和高都办事处中心小学的“现代科技教育的研究”受到中央、省、市教科所的好评。盛庄中小的实验教师总结的“五重一延伸”的教学路子和“五个尽量”教学策略,成为“现代科技教育”课题研究的重要成果。2003年高都中小被中央教科所授予“国家级现代科技示范学校”。盛庄二中的“调讲式”集体备课模式作为引导教师研究教材、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有效策略,受到市教研室的关注,被作为教学常规在全市推广。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全区公办学校教师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50篇,2003年发表125篇。教师在参与教科研的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智慧和教学机智不断增长,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不断提高。教师就是在这样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获得了对教育独特的理解与感受,才一步步地成长与发展起来。在2003年临沂市第二批教学能手评选活动中,我区推荐的38人,有34人入选,入选率位居全市各县区第二。就是这些骨干教师队伍中的优秀代表。人才队伍的形成,科研型骨干教师的出现,是这些年来教育科研工作最宝贵的财富,是我区教育科研乃至整个教育事业迈向新台阶的重要基础。
成绩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为我们教育科研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强化措施,争取在不远将来,使广大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在教育科研的天地里体会到研究的快乐、创造的快乐,在教育科研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更新自己。教育科研成为教师的生存方式之时,就是我们的基础教育健康蓬勃发展之日。
第二篇:市中区教育科研工作汇报材料
市中区教育科研工作汇报材料
这一中心工作,按照“教研科研一齐抓,科研教研一体化”的工作思路和“教研主攻课堂,科研主攻课题”的工作要求,依托省市教育科研实验基地,以建设特色学校和培养名师为目标,以提高广大教干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科研素质,构建教育科研协作体,完善教科研工作制度,加强对教科研工作的评估为保障,努
在市教科所和区教育局的领导下,区教科室紧紧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力规范教育科研行为,提高教科研水平与档次,扎扎实实地开展了教育科研工作。
一、认真落实市教育科研工作会议的精神,进一步增强广大教干教师的科研自觉性
今年4月13日,市教育局召开了临沂市第四届教育科研工作表彰会,会议表彰了2002-2004市教育科研工作先进个人(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科研型骨干教师、科研型骨干校长、优秀课题实验教师)和先进集体(教科研工作先进县区、教科研工作市范学校、优秀教科室),市教育局副局长刘建都作了题为《以教育科研为先导 促进全市教育协调持续发展》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近年来全市教育科研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分析了教育科研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全市教育科研工作的主要任务。会上,孙文彬副局长代表市中教育局作了题为《实施三大策略 加强教育科研 实现全区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典型经验介绍,市中初中校长姜怀顺代表学校作了《以教科研为载体 走特色办学之路》的经验介绍。会后,我们召开了全区中小学教科室主任会,传达了市教育科研工作会议的精神,结合刘建都同志的讲话内容,分析了全区教育科研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了下一步教科研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
二、以市教科研工作检查评估为契机,促进教科研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为迎接市教科所3月下旬对县区教科研工作的检查评估和市级立项课题中期检查,区教科室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把检查的目的、检查的程序、检查的内容等向局办公会进行了书面汇报;二是按照《市教育科研工作评估细则》进行了自查,并撰写了《市中区教育科研工作汇报提纲》,系统总结了两年来市中区教育科研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三是召开了有市级立项课题的学校教科室主任会,对迎检工作进行了布置和要求,并先期进行了预查;四是对区教科室的档案重新进行了整理。由于准备工作做得比较充分,市教科所检查组3月22日对我区的教育科研工作进行综合评估时给予充分的肯定。
三、以科研协作体为平台,培养和锻炼科研型骨干教师,提高课题研究的水平和质量
教育科研协作体是教育科研工作的一种新模式,它是将各基层学校申报承担的省市区级重点课题,分类捆绑组建成协作研究体,定期进行研讨与交流,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集体攻关。实践证明,教育科研协作体对于提升课题研究的水平和质量,对于培养和锻炼科研型骨干教师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为促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6月3日召开了全区“自主、尝试、探究”协作体会议。这次会议分中学和小学两个会场,100多中小学业务校长、教科室主任以及相关课题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了6节研讨课,并按照“亮点+问题+改进”的思路进行了开放式的评课。部分相关课题主持人进行了经验交流,区实验中学刘建宇老师作了题为《搭建学生爱学、会学的平台》的专题报告。刘老师先后就自己对课堂教学的认识以及如何评价课堂、我们的课堂为什么停滞不前、为什么我们的好方法不能转化为学生的方法、教师为什么越教越累等问题进行了阐述,高瞻远瞩,给人启发,令人深思。
四、深入开展反思性教学实践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课程改革的深入
教师的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美国学者波斯纳曾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叶澜教授说“一个老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师通过教学反思,观察和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矫正不良的教学行为,使教学实践日趋符合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为总结全区教学反思的经验,推动教学反思活动的深入,区教科室编辑了《教学反思的理论与实践》专辑,为学校开展教学反思活动提供了理论支持。3月25日,区教科室在高都一中召开了全区教学反思经验交流会。会议听取了高都一中王慧老师、王瑞红老师、张学艳老师执教的三节公开课,并由这三位老师现场进行了课后反思。高都一中王殿臣校长、市中中小的姜良巨老师、实验中学的颜丙香老师作了典型发言。这些发言从学校和教师两个层面介绍和分析了教学反思在教师成长和学校教育教育质量提高方面的作用。教学反思经 验交流会的召开为学校进行教学反思提供行动引导。12月份区教科室进行了全区教学反思与我的教育故事评选活动。在学校教务处、教科室的积极配合下,区教科室共收到252件作品,并按照有关规定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很多作品文笔流畅,结构严谨,行文既有对教学事件或教育事件、生活事件的反思,也有对从教经历的回顾,反思着眼于寻求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和习惯化的工作方式与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之间的差距,探求新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充分展现了教师们的教育智慧和潜能,体现了广大教干教师对教育的热爱和执着追求。
五、实施“教学问题课题化”策略,促进教研与科研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科研的先导功能和价值
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中小学教育科研要以应用研究为主,注重实用性、可操作性、效益性和灵活性。为了引导教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和解决问题,区教科室于3月下发了《关于在全区中小学教师中征集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的通知,向全区中小学教师征集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并把这些问题集中进行梳理,筛选出有价值的55个问题结集成《市中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滚动立项选题指南》,供教师进行区级课题立项时参考。
六、积极做好课题的立项、中期检查、结题、学习培训、教科研工作评估和《教科研通讯》的编辑等常规工作
1.今年顺利完成了8期《教科研通讯》的编辑工作。其中的三期专辑《做一名有反思力的教师》、《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全面介绍了反思性教学、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等重点问题,对于学校开展教学反思活动,搞好研究性学习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2.为落实区教育局《关于在全区中小学开展特色学校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区教科室对申报特色学校的立项课题进行了评审,批准了37项特色学校立项申请,下发了《关于公布市中区创建特色学校立项课题的通知》。为促进科研与教研的有机结合,实施“问题课题化”策略,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市中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滚动立项选题指南》,10月份对申请区级立项的课题进行了认真的评审,批准立项156项,下发了《市中区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第三批立项课题目录》。
3.今年区级课题鉴定结题120项,市级课题鉴定结题14项,省级子课题结题6项,国家级子课题结题1项(市中一中李洪哲)。今年有44项课题被批准为市级立项课题。
4.较好地完成了今年《沂蒙教育》“县区之窗”的组稿工作。(《沂蒙教育》今年第1-2期)。
5.积极组织和动员教干教师外出学习和培训。一年来,先后组织教师参加了市创新教育经验交流会(5月),市差异教育专家报告会(9月),市中华教育精典专家报告会(10月),省中小学养成教育现场会(4月青岛),省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现场会(11月,聊城),省创新教育观摩会(11月,济南)。
6.12月对全区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进行了专项评估检查,检查成绩作为评选学校先进教科室的依据,同时纳入年终综合督导评估之中。
七、教科研的水平与质量不断提高,影响面不断扩大
在6月2日召开的市创新教育、研究性学习表彰会上,我区有5位教师被评为优秀课题实验教师,刘建宇、李秀伟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在5月26日省创新教育工作会上,孙文彬副局长作了《从观念提升到内涵发展》的经验介绍。《当代教育科学》今年第16期的封二,对市中区教育科研工作进行了宣传和介绍。在11月省创新教育优质课评选中高都中小的徐青执教的《长城》获二等奖,在省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上市中四小的尤梅执教一节公开课。
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全区中小学教师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75篇。在今年省中小学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选中,全区有47位教师获一等奖。李秀伟主编的《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品德与生活)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市中二中的徐一波和华盛初中的刘顺梅参与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语文》(七年级)由中华书局出版社出版。
当然,我区教育科研工作也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一是校际之间对教育科研工作的重视程度、课题的数量与质量、科研成果的影响力、参与人员的自身素质等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二是重立项轻研究,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三是教科研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教科研理论支撑,对课题研究的指导力不从心。四是课题研究的规范性与科学性还有待加强。主要表现在对课题研究可行性论证不充分,研究方案的制定不规范,研究过程不严谨,随意性大。五是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课题研究还太少,教师的课题研究方向比较分散,不能围绕学校的主课题进行集体攻关。我们相信,通过各位专家的现场指导和督促,市中区的教育科研工作会再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三篇:教育科研工作总结
教育科研工作总结
(大洼中心校 贾淑杰2011.12)
时光在我们不经意间悄悄地流逝着,转眼一学年的工作又要结束了。工作总是在总结中不断进步的,所以就要不断总结,找到成功之所在,发现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发扬成绩,总结经验,改进不足,让以后的工作做得更好。
一年来,根据上级督导部门的要求,以及区教科所的安排部署,我们大洼镇全体小学教师,在中心校领导的直接带领下,顺利的完成了2011年教育科研任务,为了不断总结经验发现不足,是今后的科研工作做得更好,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了教育科研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为了把我镇小学教育科研做得更好,不断地推上新台阶,真正的达到以教学为中心,科研为先导,科研兴校的目的。中心校在学年初便根据区科研所的工作计划,制订了适合本镇小学的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在中心校召开的村校校长会议上进行学习,同时把计划下发到每校,使所有教师明确任务,为了使各校教师对科研工作的高度重视,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是科研工作做到有章可循。
二、积极开展课题立项工作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果的一半”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为了使我镇小学今后的科研工作开展好,年初,我们学校领导坐下来认真研究课题立项的问题,努力做到覆盖面大一些,让更过的老师参与进来,最后我们决定首先从德育入手,选择了省教科院规划重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实践模式与保障机制深化研究》的子课题《小学生传统美德之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研究与实践》还选择了省教科院规划重点课题《整体提升学科教育质量的研究》的子课题《生活积累与习作能力训练一体化培养的研究》,这题课题主要从习作方面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与素养,我们还选择了各科都能参与的市级课题《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研究》这些课题都由中心校主要业务领导来主持,吸纳各学科骨干教师参与,比如德育课题吸纳全镇各校骨干班主任参加,这样能够使课题研究真正让那些有责任心的人去研究,相信效果也会很好。
三积极组织开展科普知识学习
为了真正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水平,今年我们根据科研所的要求,组织教师学习了《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发展纲要》,使教师了解国家未来一段时间的改革与发展方向,明确自己工作中的努力方向。我们还带领教师学习了如何进行教育科研,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方法,主要进行了下列一些讲座:《一线教师如何搞好教育科研》;
2、《小学教育科研方法》;
3、《教育反思法》简介;
4、?《教育叙事研究法》简介,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方法讲解,是教师更明确了如何进行研究,哪些方法更适合自己,为今后的课题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认真开展“十二五”课题开题报告会
课题立项后,个课题负责人就认真撰写课题实验方案及开题报告,10月份课题立项得到上级科研部门的批准,我们便筹备开题会,由于学校建校舍,一时没有开会的场地,11月25日,我们的会议室上午一切安装好,下午我们就召开了开题报告会,会上校长做了科研报告,总结了“十一五”科研工作取得的成绩,对“十二五”科研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个课题负责人宣读了开题报告,并对本组成员提出了具体要求,每个课题组有一名教师代表做了说课展示,这次开题报告会开得很成功,达到了预期效果,为今后的课题研究起了引领作用。
五、存在的不足以及改进办法
通过一年来的工作我们发现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为部分教师对科研工作很消极,不能积极探索教育规律与方法,抱着陈旧的东西不放,不肯接受新事物,或是功利心太重,总认为搞研究太费功夫,太累了,不如搞点应急的有用的,对自己晋级有好处的,花点钱能解决最好,不去真正下功夫,影响很不好。还有部分校长认识不够,关注的不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过多的关注个人利益,有碍了科研工作的开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要加大力度,真正把科研工作列入学校、教师岗位责任制,并要设立奖惩制度,使科研工作得以重视真正开展好。
以上是我校科研工作取得的一些成绩与存在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发扬成绩,克服不足,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
第四篇:教育科研工作总结
钱塘镇广贤小学 2013—2014学第一学期 教育科研工作总结报告
本学期我校教育科研工作紧紧围绕教育科研发展与创新这一主题,全面落实市教育局、教科室有关工作意见,坚持坚持走“科研兴校”之路。坚持“向科研要质量,以科研促发展”的理念。一学期来,学校教科室着重从制度管理、过程管理入手,不断强化教科研工作,不断提高学校教科研水平,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分层引导,扎实开展业务学习。
本学期我校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教师的教研能力和水平,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引导教师开展业务学习。新上岗教师,着重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借鉴他人的教学经验、促使其尽快在教育教学上入门。中间层教师,着重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围绕教育教学中的问题生发出来的科研课题进行扎实研究,不断提高教育科研水平。骨干教师要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对其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形成特色,发挥教科研示范作用。依据教研活动安排,积极开展教师读书活动,全天开师阅览室,并坚持每周进行业务活动、政治学习。同时,我们还能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为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切磋的机会和舞台。
二、加强培训和教研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通过各级培训和教研活动,以理论阐述和案例解剖相结合的形式,了解课堂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如何在教学中落实这些原则。要求教师明确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学习习惯并在教学过程中持之以恒地贯彻和培养,并能通过学习培训,让实在、实用、高效的课堂呈现在校园。本学期,我校组织的语文、数学等骨干教师参加市级教材培训,帮助一线教师正确、全面、系统地把握教材,提高教材解读能力,另外班主任还参加了省级研修培训,教师们围绕本次研修活动内容,谈学习收获、教学经验或提出了建议、困惑等;另外,我们还建立了各年级语、数、英语备课组,每星期集体备课不少于1次,每次均确定明确的研究专题和课例;同时,我们继续开展了根据师徒结对方案,经常召开教师座谈会,定期举行教师汇报课活动,推荐青年语数英教师参加市级学科培训;还举行了校级“推门课”、“汇报课”及学科“带头人”立标课活动,营造团结协作的和谐氛围和竞争态势,激励教师争先创优。由于组织有序,监督有力,教师们都能及时交流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真正做到了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引领教学,让优质的教学课型带路。活动的有效开展,使得青年教师的教学业务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而且在团结协作的基础上,又促进了全体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效地营造了浓郁的教研气氛。
三、以学校“十二五”主课题研究启动为依托,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以加强科研队伍建设为目标,提高教师教育科研水平。加强科研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育科研水平,一直是我校教育科研工作常抓不懈和永恒主题。
1.开展专业理论学习。要求每位教师人人自订一本与所任学科有关的教育刊物,并认真学习,同时记载好业务培训笔记。通过学习,让教师掌握所任学科最前沿的一些教学信息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
2、发挥好学校现有教科能手、教科新秀的榜样与辅射功能,采取一拖一或一拖二互帮小组,促进教师教育科研水平的整体提高。同时积极参加优质课、同课异构评选活动,本学期有2人获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四、承担课题实验研究,探索教改之路。
坚持教研与科研相结合的方式,完善校本教研机制,深化课题研究,推动课改进程。要充分利用学校主课题的核心引领作用,通过学科间的有效沟通与积极整合,带动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以及其他学科的课题研究,形成“科科有专题、人人搞研究”的良好局面。
五、强化激励措施,提高科研积极性
本学期,我们在确保各项课题研究扎实开展的同时,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对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教科研开展及成果进行公正的评价,且纳入考核之中。对于教科研工作中取得一定成果(包括进行课题研究、论文发表、获奖、交流等)的教师,根据学校奖励细则进行奖励。
六、存在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
(一)回顾本学期的教科研工作,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充实,主要有以下几点:
1、科研方法的培训做得不够,部分老师产生了畏难心理;
2、宣传的力度不够,老师们对学校教育科研的形式缺乏足够的了解;
3、对教育科研成果,特别是发表成果,缺乏激励机制,使一些老师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1、进一步唤醒教师个体科研的意识,积极创设浓厚的教学科研氛围,促使转变,让反思和科研成为一种自觉。
2、在备课方式上必须做到真正的突破,真正备出优秀的高质量的教学设计,逐步改革无效教案。
3、还是要增强教师的业务学习,以此为基础逐步提升综合素养。
4、排好课表,保证在全校范围内分课题组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科研方法的培训活动的时间,通过举办讲座、交流等方式,使老师们尽快熟悉基本的科研方法:
5、定期召开全校性的公开课、论文比赛等教育科研活动,广泛地进行宣传和交流,使更多的教师参与到科研工作中来:
6、期末召开科研工作布置会,明确下学期的主要努力方向和基本要求,布置一些具体任务及激励措施,为下学期的教研工作做好铺垫。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营造全员参与的氛围,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提供信息交流的场所,使教科研工作稳步前进。
2010—2011学第二学期
教育科研工作总结
莱西市城北小学2011、6
第五篇:教育科研工作总结
教育科研工作总结
我校历来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与帮助下,先后承担了青岛市“十五”规划课题《科技教育与创造能力培养的研究》和青岛市“十一五”重点课题《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基本途径的研究》两项课题,并且顺利结题。今年“十二五”我校的课题是打造“小组擂台赛”模式,开拓高效课堂的实施途径。
以科研促教学、促发展,是我校的宗旨。我校先后被评为“莱西市教科研先进单位”、“青岛市文明单位”、“青岛市五四红旗团支部”、“青岛市教科研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优异的成绩来源于对该项工作的常抓不懈,在教育科研工作中,我校具体做法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目标,完善教育科研的管理机制。
开展教育科研,促进每个教师的专业成长,旨在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从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在开展教育科研过程中,我校领导十分重视,全校上下团结一心,不断建立和完善学校教科研制度,探索教育科研的新途径。学校经过认真研讨,制订了教育科研工作计划,建立了由校长任组长,教科室主任任副组长,各学科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教育科研工作领导小组。并要求全体管理者共同学习,共同参与,共同奋斗,创造条件,利用学校可利用的一切资源,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学校领导深入课堂听课指导,每位教师(包括中层管理人员)都有规定的听课节数,为开展教育科研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学校先后出台了学校领导教研制度(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教研活动常规管理制度(包括计划、过程、总结、评价和反思制度)、教学研究制度(包括老师们的备课、听课、上课、辅导和检查考核)、内部教研交流制度、教研的评价和奖励制度、教师业务进修与外出学习制度、师徒结对与考核制度等规章制度,并按制度严格执行。每学期做到期初有计划,期末有考核、总结。
二、改善条件,落实经费,为开展教育科研提供保障。
在教育科研中,学校舍得投入。除了每年给校图书室、阅览室添置大量图书、报刊外,还为每位教师出资订阅教学资料和专业书刊。配备了办公电脑,并建立了的校园网,方便教师查阅资料,并利用校园网作为交流的平台。学校还提供经费,保证每个学科组、每位教师每一学年有一次外出学习的机会。
三、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培训活动,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活动是新世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技能培训的重要举措。自课程实验改革以来,学校教科室积极创新,不断拓展教育科研的内容和渠道,主要有:
1、校级教研制度化、经常化。学校专门制订了教育科研的制度和计划,要求全体教师,端正教育思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探索教学规律,严格遵循教学原则,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先进教学经验,踊跃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研究活动,坚持有计划的在职进修,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作出贡献。学校鼓励教师勇于改革,根据现代化教育的要求及时掌握教改信息,从实际出发,确定教改实验、教学研究课题,大胆实践创新,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每学期完成一篇教育教学论文或教育案例分析。论文发表或获奖学校给予奖励。学校严格要求教师相互听、评课,共同探讨教育思想和教学规律,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每学期每位新教师(新参加工作前三年)校级公开课不少于2节,新进校教师第一年要上一节汇报课,老教师要开设示范课。教师(包括其他员工)相互听课每学期不少于15节(新教师每学期不少于25节),领导每学期不少于30节,听课要作详细的记录,听后要及时商讨、交流,形成书面的记录。
2、继续实行备课组每周一次、教研组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制度。
要求:每个组根据组内教师的空课时间合理安排,可以分时段进行;每次活动要有专题、有记录、有实效。
方法:推行教法研究、问题会诊、案例分析、实践反思、观摩讨论等,并积极倡导即时交流、即时研讨和即时反思。
3、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学校充分利用学校内部资源,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如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多媒体课件制作、教科研论文选题与撰写等的培训,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尤其是注重对中老年教师的校本培训,是我校的一大特色。我校中老年教师占多数,这既是优势,也有不足。他们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对新的教育技能方面相对缺乏。平时通过听课、学习、交流、指导,促进新老教师共同提高。期末,学校组织首席教师从课堂教学、听课、汇报课、教学成绩、获奖及特色等方面对其进行全面考核,对成长快、成绩优的教师及其指导师予以奖励。
四、实施“科教兴校”战略,以科研课题促进教育科研。
加强教育科研,不仅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更是促进学校发展的内驱力。
1、重视科研理论学习。近年来,我们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辅导与自学相结合等方法,相继组织教师学习师训教材。每学期根据情况由教科室安排至少3次的教师培训,同时安排1至2次专家讲座。先后学科教研员来校做专题讲座多达10次。广大教师通过学习,掌握了教育科研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初步具备了开展教育科研的能力,懂得了如何选题、方案设计、研究及资料的整理、分析和撰写结题报告等。
2、搞好每学期一次的教师论坛。我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教师论坛。聘请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及外出培训教师开设讲座交流经验,同时邀请有关专家教授进行现场点评。既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交流的舞台,又发挥其带动作用。
3、每学期组织一次论文和案例评比活动。要求人人参与,经过校级初评、专家点评,认真修改,提高论文质量,再送市、省级评选。今年先后选送了20多篇参评县、市、省级评选。对于优秀论文,学校教科室积极推荐向各级各类杂志投稿发表。
4、我校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做好教科研成果推广工作。
每学期开一次教师课题或论文成果学习研讨会,研讨会的举行,采取分组学习方式(如分学科组),在研讨会上,先让获得课题或论文成果奖的教师介绍自己的教科研成果,要求着重介绍自己的有效的经验做法和取得的成果,介绍时不照论文原稿读,而辅之以讲解,并有时间限制,然后围绕着学校教师的教科研成果交流学习的体会,分组展开研讨,着重谈自己对教科研成果的体会,说说哪些做法值得自己借鉴,哪些做法值得商榷,提出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做法、建议。研讨时有记录人做好研讨情况汇总,并由代表在全体教师大会上作汇报。这种做法能提高教师的参与程度,使教科研成果深入人心,使教科研成果在学校得以有效推广应用。
5.每年召开一次教科研成果推广现场会。我校把召开教科研成果推广现场会作为学校教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学年召开一次,由教科室直接负责。对于在推广会上交流、推广的课题成果和获奖发表的论文,学校教科研领导小组认真筛选。做到先布置,认真准备,印好交流材料,人手一册。同时,学校还举行课题成果汇报课。就是让取得教科研成果的教师上成果实践课(指与课堂教学联系密切的成果),一般把上课放在开会之前进行,那些能充分体现教师教科研成效,又能结合课堂教学得以展示的课题实践课,是教科研成果推广最有效的见证。
6.创办校刊、宣传栏,宣传推广教科研成果。校刊和宣传栏是推广学校教科研成果的主阵地,是学校教科研建设的重要内容。校刊内容包括一些固定栏目如:(1)学校教科研活动信息报道;(2)教师课题研究过程中相关论文选登;(3)教师在报刊上发表或在上一级论文评比中获奖的论文选登;(4)本校师生作品选。也设一些不固定栏目,如(1)外校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教科研成果选登;(2)上级教育政策法规或学校规章制度选登;(3)教育教学热点问题探讨等。
通过青岛市“十五”规划课题《科技教育与创造能力培养的研究》、“十一五”重点课题《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基本途径的研究》和“十二五”的打造“小组擂台赛”模式,开拓高效课堂的实施途径课题的开展,为我校创建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激发了广大教师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积极性,为我校造就一支学习型、创造型的教师队伍指明了方向。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健全和完善各种教育科研制度,充分挖掘本校教育教学资源,不断探索教育科研的新途径,进一步开展丰富而的教育科研活动,增强教育科研的实效性,使教育科研成为我校课程改革实践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