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筑学毕业设计过程材料—开题报告—姓名(建筑2015届使用)
(2015届)
题 目:姓
名:学 院:专
业:班
级:学 号:指导教师:导师学科:导师职称:毕业设计 开题报告
诸暨市暨阳学院建筑系馆方案设计
魏 冠 峰
建 筑 工 程 学 院
建 筑 学
建 筑102
201051685212 王 荟 荟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讲 师
教务处制
2014年 10 月25日
嘉兴学院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
目: 诸暨市暨阳学院建筑系馆方案设计
专业班级: 建筑102 学生姓名: 魏冠峰 学号 201051685212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所选课题的历史前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建筑系馆是伴随着建筑教育的发展而产生的,虽然建筑思潮会在设计风格上对其影响,使其具有一定的时代烙印,但其发展的主线还是受建筑教育发展本身所影响的。建筑系馆的空间构成是与建筑教育的发展逐渐磨合而形成的,作为建筑教育的物质载体,它要为教学活动提供所需的场地,更要体现出建筑教育思想的内涵。建筑系学生对于建筑的理解被建筑系馆的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而建筑系馆空间环境也随这着教育思想的发展以及教学方式的改变产生变革。
美国现代建筑大师路易·康(Louis Isadora Kahn,1901-1974)说过“学校起源于一个人坐在属下面与一群人讨论他对事物的理解,他并不明白他是一个老师,他们也不明白自己是学生。学生们在思想交流中做出反应,明白这个人的出现有多好。他们请求让他们的孩子们也来听这个人的讲话,很快空间形成了,这就是 初的学校。”由此可知,学校是空间,是具有教育活动的空间,是教育的精神内涵,其实体的形式并不是全部。同样,本文的研究对象——建筑系馆,指的是担任建筑教育空间的场所,并不拘泥于一栋或两栋教学建筑,只要发生建筑教育学习的空间,本文统一用惯用词汇“建筑系馆”表述。
建筑系馆对于在大学从事建筑专业学习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对于他们大学的生活有着重要影响的场所。通过建筑系馆的各部分空间的功能划分,可以为学生的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完善的硬件教学设备条件,这些都与学生的日常专业学习密切相关。而另一方面建筑系馆也可以以其直观的外在形象和内部的空间组织引发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思考。同时,其自身的外观形态、环境氛围也必然与其所在的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发生密切的联系,一个优秀的系馆设计甚至可以成为该校园环境的重要标志和校园文化的重
要象征。
在此背景下,本设计试图从如何适应建筑教育发展为切入点对建筑系馆设计进行研究。分析建筑系馆的基本功能组成和空间特征及其组织方式以建筑环境心理学为理论依据,对建筑系馆室内空间环境特征及其营造的手法进行了探讨,从而建造出适合自己学校及专业特色的建筑系馆,满足广大师生的需要。
意义
(1)通过此次对教育类建筑的设计可以更深层次的掌握一些功能多样化的空间组织形式进一步了解建筑与环境空间的关系,对建筑的形式与功能也有更深一步的认识。(2)在此设计中引进一种新的思想概念“交流的意义”。何谓交流?要体现一种交流文化: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高年级与低年纪之间的交流,专业与专业之间的交流等等,从而为各种相互之间的交流创造丰富多样的环境条件。(3)通过此设计培养和提高学生查阅文献资料,收集材料,运用资料的能力,主动地处理好建筑单体与其他建筑之间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以及正确处理功能、技术、艺术之间的辩证关系。
在国内,近几年来由于国内建筑学专业教学体制有了很大的变化,随着建筑教育的发展,以前建筑系馆中的种种弊端如配套教室和设施的缺乏等都慢慢暴露出来,许多老牌建筑学校开始发现现在教学方面的主要矛盾是以有的教学环境和广大师生的需求不协调所造成的,纷纷重新设计和改造了建筑系馆,如同济大学继文远楼和明成楼之后又新建了建筑与城市规划 C楼,深圳大学建筑系新馆,天津大学建筑系馆改造工程,东南大学建筑系馆改造工程。理论方面,国内学者多从两大方向对建筑系馆予以研究,其一为建筑系馆设计实例方面进行阐述,如彭一刚院士的《〈限制与创造〉续篇——再谈天津大学建筑系馆的方案构思》、魏春雨先生的《有室之用——湖南大学建筑系馆》、姜传宗先生的《场所精神之追求─—华侨大学建筑系馆扩建设计》等等;其二则为从建筑空间组织方面加以总结,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娄蒙莎同学的硕士论文《新时期建筑系馆的人性化空间设计》、同济大学李书音同学的硕士论文《建筑教育理念影响下的当代中国建筑系馆研究》等,对本文有一定的借鉴引导作用。国内的相关理论研究有待进一步发展,所以本文将从决定空间的因素出发,对建筑系馆的使
用者行为模式进行归纳总结,进一步探索建筑系馆的空间,希望能丰富建筑系馆研究的相关的成果。
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国家建设需要大批专业的建筑人才,这给我国的建筑教育带来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专业素养的建筑师是教育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作为教学活动的场所,建筑系馆应起到贯彻教育思想和为教学方法的实施提供场地的功能,并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建筑系学生感受空间和环境的最直接的对象。而国内建筑系馆建设现状是:许多院系并没有专门的系馆,而旧有的教学环境已经很难满足新的需要。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就是建筑系馆的设计如何适应建筑教育的发展。
这是反映了一种时代与文化的发展变化,从而引起的思想意识的变化。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建造专业的系馆,希望通过专业的空间熏陶学生对专业的激情,使其更深入专业领域,对专业学习有更透彻的理解。
建筑系馆是个多元的空间组成,他有着不同的使用要求和功能分区。在建筑中我们考虑的不仅仅是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或是拥有美观的外部形态,更多的是重视形成一种专业的领域空间,培养一种氛围,体现专业精神的传达,反映本学校专业的特色。根据大量的调研、资料搜查,发现在近些年的建筑系馆的建造上,越来越多的是考虑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西方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文化理念,专业的特色理论营建一种新型的空间概念,给学生直接的视觉感受和空间体验。摆在学生面前的并不简单的只是一个学习生活使用所需要的容器,他更是一件艺术品,一件传递着专业精神和文化的艺术品。在这里我们引进一种开放式沟通与交流的概念,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更加重视开放性空间的营造,培养学生交流与协作的能力。
近年来,在社会、文化的多元发展背景下,在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建筑学的发展不再是在巴黎美术学院和包豪斯这两大体系下发展,而是呈现多元化的景象。建筑学跳出了传统范畴更多地与时代社会问题相结合:在文化、社会方面更加强调建筑与文化环境、人类精神需求相协调;而在科学技术方面则更强调建筑与城市建设、生态环境、技术条件相适应。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
(以下内容,字体为“宋体”字号为“小四”号、1.5倍行距!)
三、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研究难点及预期达到的目标
1.研究的主要内容
为了建筑系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确立营造“建筑活力”的框架,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分析我国建筑系馆的“活力’’现状,并对导致建筑系馆缺乏“活力”的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其中阐述了“建筑活力”的概念和“活力”建筑的品质。然后,对现代建筑教育理念及影响其物化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包括全球化、建筑市场、不同背景的院校教育以及建筑师因素等。
而后,构建建筑系馆的“活力”框架。通过对相关学科的研究,从不同的视角对建筑系馆的“建筑活力”进行横向剖析,分析建筑系馆的活力因子和影响因 素,从精神和物质两方面营造建筑系馆的“活力”,并进行了建筑系馆“活力” 空间的设计研究。最后,考察“活力”框架对建筑设计的影响。2.采取的方法:
(1)归纳法:依据现有资料和相关的理论,通过调研对建筑系馆的管理做分析,并结合实例论证和实地调查,对建筑系馆空间特征及其组织方式和空间环境设计进行研究。(2)多学科相结合研究法:结合建筑学、心理学、哲学等学科综合分析研究。(3)实例调研法:通过访问、观察等方法,发现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4)交流学习法:通过和老师、同学之间的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中来得到问题的解决办法。
建筑学专业是个需要广泛交流的专业,而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对于这种要求都有着某种程度的忽视,而造成作为交流的物质支撑条件的缺乏和不完善。
这种情况已经束缚了渴望交流的情感需要及专业的发展前景,为此我们一直在探讨如何能够解决这种束缚思想的问题。建筑学专业的学习很大一部分来自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室的意义在于提供一个空间,而不是限定这种交流。传统的教室,老师授课,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交流无法实现。能否改变这种形式,使学生和老师更加自由?所以,在此设计中我更重视交流空间的营造和表达,希望引进一种“开放性交流”的概念。所以这个系馆的设计主要是想改变一种旧有的模式,创造新的交流形式。
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从功能、结构及外部形态这些方面来深入考虑。
一是功能,建筑系馆不仅仅是一栋教学楼,他更象一个容器。我们在里面生活、学习、工作、交流、思考、娱乐。这里面的功能是复杂多样的,对各个空间的使用要求是不同的。因此在处理各部分空间时不能用一种手法进行空间表达,需要采用综合形式的空间组合。希望运用不同的结构形式满足不同空间的使用要求。办公、教学、实验、多功能演讲、娱乐、活动、休息等不同的空间都会在建筑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实现功能分区明确,流线合理,设施完善。
二是结构,因为空间的复杂和无序,因此在结构中大部分采用可以灵活分隔空间的框架结构,使其既有流动空间又有一定的隐蔽空间,部分也会加入砖混及梁板结构,以便满足一些特殊空间的使用要求。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空间采用不同的组合方式,使建筑更加经济合理;运用先进的科技表达前卫的思想,并不束缚于传统的空间理念,这是我想表达的结构思想。另外在材料的使用上也希望既满足教育类建筑的需求,也能反映一种时代及专业的特色。
三是外部形态。在对建筑的外部形态的考虑上,希望不光单纯的反映一种视觉效果,更能带有专业的色彩,反映现代教育的精神和理念,使其成为校园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四、毕业设计详细工作进度和安排 1、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暑假
工作任务:联系实习单位,进行“设计院实习”学习任务,并准备毕业设计
题目,以备选题。2、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1~16周)1)、完成设计院实习学习任务。
2)、2014年11月1日~2014年11月18日:进行毕业设计选题。3)、2014年11月1日:下载毕业设计任务书,明确毕业设计任务。4)、2014年11月1日~2014年12月1日:完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与外文翻译两篇,并上传毕业设计平台。
5)、2014年12月1日~2014年12月20日:修改完善开题报告、文献综述、与外文翻译,并确定终稿。
6)、2014年11月1日:开始毕业设计内容,收集与查阅资料等前期准备,进行方案设计的总体构思。3、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1)、1~2周:进行:“毕业实习1”的学习,并完成学习任务。
2)、2015年3月1日~2015年3月20日:进行毕业设计各项图纸分析,(„„)完成基本平面图纸与总平面图纸的初稿。
3)、2015年3月21日~2015年4月5日:完成毕业设计(„„)初稿的内容。
(以上(„„)内容根据自身情况填写具体的设计内容,不与本稿相同,也可略作修改,但时间不能改动)
4)、2015年4月6日~2015年5月20日:完成毕业设计任务,提交毕业平台,并返校准备答辩材料。
5)、按时参加学院安排的毕业设计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
(以下内容,字体为“宋体”字号为“五”号、1.5倍行距!)——以下是引用教材的格式:
[序号] 编者(多个编者用,号分隔).书名[M].出版社所在城市:出版社名称,出版时间.例如:
[1] 任玉峰,刘金昌,张守健,等.施工组织设计与进度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1 ——以下是引用期刊论文的格式:
[序号] 作者(多个作者用,号分隔).论文题目名称[J].期刊名称,年(期):起止页.例如:
[4] 李建文.论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方法改革[J].施工技术,1999(10):8-10.*可与文献综述里的部分参考文献相同,但应查阅添加与文献综述不同的5~10篇参考文献,其中不同的外文文献2篇(外文文献要求外文原文参考文献)*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全文要求4000字
指导教师审核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专业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院(系)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第二篇:建筑学毕业设计过程材料—文献综述—姓名(建筑2015届使用)
题 目:姓
名:学 院:专
业:班
级:学 号:指导教师:导师学科:导师职称:(2015届)
毕业设计
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题目,*各项写好后注意右侧对齐
教务处制
2014 年 11 月1 日
嘉兴学院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题
目: 文献综述题目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目的,介绍有关概念、综述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或争论焦点)(以下内容,字体为“宋体”字号为“小四”号、1.5倍行距!)
二、主题部分(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以下内容,字体为“宋体”字号为“小四”号、1.5倍行距!)
三、总结部分(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以下内容,字体为“宋体”字号为“小四”号、1.5倍行距!)
四、参考文献(根据文中参阅和引用的先后次序按序编排)(以下内容,字体为“宋体”字号为“五”号、1.5倍行距!)——以下是引用教材的格式:
[序号] 编者(多个编者用,号分隔).书名[M].出版社所在城市:出版社名称,出版时间.例如:
[1] 任玉峰,刘金昌,张守健,等.施工组织设计与进度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1 ——以下是引用期刊论文的格式:
[序号] 作者(多个作者用,号分隔).论文题目名称[J].期刊名称,年(期):起止页.例如:
[4] 李建文.论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方法改革[J].施工技术,1999(10):8-10.*可将任务书里的部分规范修改添加,并查阅添加6~10篇参考文献,其中外文文献2~4篇(外文文献要求外文原文参考文献)
*全文要求4000字
五、导师评语:
建议成绩:
签字: 年 月 日
六、专业意见:
建议成绩:
签字:
年 月日
第三篇:建筑学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历史建筑保护区居民文化活动中心建筑设计
武汉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 目的及意义
1.1 毕业设计目的
该地块目前在进行开发研究,建筑策划的基本工作是进行初步的市场调查与研究,选取适合的建设项目及其大致规模。作为毕业设计的目的是配合该地块开发研究,同时通过该过程的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1.2 国内现状分析
历史建筑的形态和空间环境不仅体现了一种物质空间结构,还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人们特定的社会生活模式和组织交往结构,这些都同使用者的生活紧密相联,并作为其所处社会环境的独特映像而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之中。因此,改造与更新的对象并不局限于历史建筑实体,还可以在传统历史文化氛围和空间感受的继承上进行新的重建,以重现其作为城市历史的印记给人们留下的深刻记忆,使历史精神得以不断的延续。在历史建筑的改造与更新过程当中,重视和体现这种映像的延续,通过将人们熟悉的空间模式加以保留,营造了极为传统的环境特色,人们记忆中的生活习惯、社区交往得以再现„„在使整个社区历史记忆延续的基础上使整体的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城市与建筑的飞速发展更新为城市与建筑环境的改造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建筑大量且快速更新的今天,对历史性建筑的任何一点疏忽都有可能造成令人扼腕的损失。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不应是相互对立的,而应是一个紧密联系的统一体。历史建筑的改造与更新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是对原有历史文化的延续和发展,而且还要通过这一过程使历史筑获得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多重含义。
1.3 毕业设计意义
上海大都会的巨构化和高层化是不可避免的城市化进程,其引发的大规模旧区改造,使历史空间相对缩小和分散。但是基于其对城市精神和文化身份的支撑作用,历史空间依然是城市活力和多样性的重要基础,因而既应当也可能以相对真实、完整的片段,保存和活化于城市扩张后的巨构轮廓之中。在大背景下,分析上海历史空间保护与再生的艰辛历程和利弊得失,通过毕业设计验证对这一认知的实践探索。基本内容和技术方案
2.1 基本内容
此项目是上海市杨浦区水岸历史建筑保护区市民文化活动建筑设计与改造。是集商业、文化和娱乐与历史建筑保护为一体的城市建筑规划与设计。建筑面积约为15000平米左右。主要功能包括:商业部分:集市、游
览中心等;文化部分:市民图书馆、培训教室、展览厅、(培训机构)办公;休闲部分:餐厅、茶室咖啡厅、棋牌室、乒乓球室、健身房等;其他部分:库房、卫生间。
2.2 技术方案 2.2.1查阅资料
外关于历史建筑改造的成功案例及理论研究,掌握国内历史保护建筑改造的发展方向,吸取各方面成功经
验,通过对这些文献的选择、阅读、考证、整理,为该地块的建筑策划与设计做准备。2.2.2实地调研
统一考虑周边用地的规划布局及建筑群体量、高度、色彩建筑形式等设计要素。建筑设计应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在使用上应具有较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各功能分区既要相对独立,又要有机联系,便于统一管理。2.2.3比较分析
通过资料分析与现状调研结果,比较得出设计方向,对具体建设环境做出合理说明。建筑形象应具有超前性,富有浓厚的现代气息、文化意识,成为上海市民富有历史印记和生活气息的生活娱乐场所。2.2.4改造与更新的方法
历史建筑是现实的、动态的,与时代结合的方式也是复杂而多样的,对历史建筑的改造与更新必须建立在对原有建筑及其周边环境的内涵和可能性深入发掘的基础上,从建筑的空间和形式出发,结合场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并不断尝试新技术、新方法的结合与运用。合理的保护和再利用不仅能使历史建筑获得全新的生命力,更可以延续城市的记忆和场所的特征,增强城市持续发展的动力。进度安排
(1)、2013年元月现场调研、收集资料和相应做些研究,形成对该建筑类型全面的了解。同时翻译外文文献。
(2)、2013年2月进行设计构思、进行方案设计。
(3)、2013年3月对建筑材料进行研究,得出大体经济的建筑结构选型。
(4)、2013年4月方案深化,主要对建筑技术进行研究,讨论合理的节能模式得出合理和经济的结构
(5)、2013年5月定稿,推敲方案,完成正草图。
(6)、2013年6月进行正式图绘制,准备答辩。指导老师意见
历史建筑保护区居民文化活动中心建筑设计
指导老师签名:
年
月 日
第四篇:建筑学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知识不仅是指课本的内容,还包括社会经验、文明文化、时代精神等整体要素,才有竞争力,知识是新时代的资本,五六十年代人靠勤劳可以成事;今天的香港要抢知识,要以知识取胜 ※※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 院
建筑工程学院 教 研 室
指导教师 ** 学 生 *** 专业班级 建筑082 学 号 200801624221 题 目
※※※※地质博物馆建筑设计 题目类型
设计 选题背景及依据(简述国内外发展趋势、需求状况 说明选题目的、意义 列出参考文献)
(一)博物馆发展趋势
博物馆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事业实体
其本质在于不断地解释、保存藏品自身价值和最大可能滴实现并展示其藏品历史文化价值 随着经济的发展 在文化和精神领域里
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都急切需要延续和创新自身的灵魂以适应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环境变化 不同领域的学者对这个灵魂给予了不同的界定 这个灵魂不是随意或刻意创造的
它是历史的积淀和文化变迁的体现和修正 他的基础就是这个城市或国家的过去
而博物馆正是作为保存和传播这一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
地域性:任何一个博物馆要想在博物馆全球化进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无不是独具特色的博物馆 都有“我有人无”的优势
生态性:这是当今建筑设计中的一种新潮流 为了是城市建设能够适应生态要求 不至于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展示性:陈列盒展览室博物馆发挥社会教育作用的主要形式 同时也是丰富人民文化生活的活动 观众在欣赏藏品时 能得到美的享受 收到艺术的熏陶 此外
还要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增加藏品
丰富陈列展览的内容
提高陈列设计的艺术水平和涨价服务设施等
以便博物馆能更好地服务于群众的生活的社会功能
地标性:这是当今建筑设计中的一种潮流 具有自己特色的建筑才能容易让人记住 并且外观造型上有特殊新颖才能成为地标
(二)选题背景
河南禹州二叠纪含煤地层出露齐全、发育最佳
并先后在此创立命名了朱屯组、神垕组、小风口组、云盖山组、三峰山组和大风口群等层型剖面
位于神垕与磨街之间的大风口剖面 为最具代表性的标准剖面 总厚度近千米
各组间标志层特征明显 地层界线清楚 古生物化石丰富
其中含煤地层厚达720 m 分为8个煤段
最多含煤层数可达89层
几乎华北与华南所有的含煤层位在这里都可以找到天然露头
根据今年来对禹州一带含煤地层的研究 已发现含植物化石的层位至少在40层以上 其中大风口剖面有35层
比山西太原西山剖面发育更完全、更丰富 禹州及周边地区已鉴定112属306种 其中137个新种 分属12个植物类别
大风口是其中百余个新属种模式标本的产出地
这些典型含煤地层地质剖面、华夏群古植物群化石以及大鸿寨、崆峒山典型的地质地貌景观和水体景观
以其典型的代表性、奇特的稀有性、观赏的优美性而独树一帜 为不可再生的地质资源 均属于主要保护对象
(三)选题目的和意义
选题目的:
此次选题地质博物馆为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集展览、陈列、休闲、购物于一体的旅游、学术交流中心 地质公园核心园区的建设包括地质博物馆、华夏植物群遗迹园 华夏植物群古生态园和必要的服务设施
项目位置临近神垕古镇
神垕镇历史悠久
钧瓷、神垕钧窑遗址、祖师庙、灵泉寺白果树等文物古迹
而钧瓷又以其独特的窑变艺术被誉为“中华之魂 国之瑰宝” 项目位置文化资源丰富 在进行单体建筑设计时
除了要考虑基地位置地质地貌等环境特征外 还要考虑传承当地文脉
注重总体规划与单体建筑设计并重 建筑设计与环境设计并重
选题意义:
禹州地质遗迹资源丰富 人文景观荟萃
为突出公园内珍贵的地质遗迹景观资源 同时向游客系统传播地球科学知识
系统介绍禹州华夏植物群地质公园的地质及古生物化石演化史;主要地质遗迹景观的科学知识背景和成因;主要矿物、矿床及采矿遗迹讲解及复原;公园的地质发展史、科学研究史记主要的研究成果等
使游人对公园有一个比较系统与科学的认识与了解 从而提高其旅游质量与品位
提高群众对自然遗产的珍惜和保护意识 因此建立地质博物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同时
它可以作为地质科普教育基地
参考文献:
1.建筑设计资料集(1)~(5).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4.06 2.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大全[S].GBJ-2001.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002.3.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6一91.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1 4.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JGJ41-87.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88 5.李春新 博物馆建筑设计手法探析:城市建筑.2007 6唐望松 毛振海 花竟科 现代博物馆建筑设计理念 华中建筑 2009 7吴晓芬 立足区域文化
建设特色博物馆-以桐城文化博物馆为例(D)安徽:安徽大学 2011 主要设计(研究)内容、设计(研究)思想及工作方法或工作流程(1)主要设计内容
通过对※※市和※※古镇区域文化特色以及项目位置的环境特征的解读 提取其中精华元素
完成相应特色的建筑方案设计 完成建筑设计任务书所要求的内容 建筑方案力求新颖、大气、适用 并最终形成设计方案图纸 效果图等设计成果
该建筑位于河南省※※※※镇西北 大风口东侧 距离约3 km 地理坐标为:东经113°11'36"~113°11'40" 北纬34°08'16"~34°08'20" 建筑总面积约3000㎡ 地面以上层数不超过四层
规划建设的地质博物馆是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利用图片、文字、模型、实物与标本、影视和信息系统等多媒体形式
向游客全面介绍地质公园的地质地貌及其他景观、自然和社会环境以及地质发展历史 并提供各种旅游信息的场所
建筑设计力求营造宏大的气魄 把建筑打造成景区的地标和亮点 运用现代的设计语言、材料、技术
力求使建筑功能满足更舒适化和人性化的要求
满足展示、学术交流、科普教育等现代化的综合功能需求 建筑形式和场地自然环境相呼应 能体现场地的历史文化主题
(2)设计思想
本次设计将紧扣人文、生态、环保、节能的设计理念 采用新技术
运用现代的建筑设计手法 设计语言、材料、技术
力求使建筑功能满足更舒适化和人性化的要求 设计充分结合周围环境特色 并适当考虑当地文脉 协调建筑与周边环境的特殊关系
设计规定的建筑面积和绝对体量不大
因此在构思时本人打算采用分散的与均衡相结合的体块进行组合 求在形式上形成一种给人以扩张和大气的的效果 体现地壳运动时的巨大张力 给人以强烈的雕塑感
(3)工作流程
设计的准备阶段:收集国内外有关博物馆类建筑的论著、论文 记录、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 找出尚需解决的问题
设计的抽象提取和启动阶段:提取相关研究成果中对本设计有价值的欣喜 总结展览类建筑的共同点
形成展览类建筑设计的基本思路
设计的进行阶段:首先要根据基地进行多种方案设计 初步确定博物馆类建筑设计的标准
其次通过对基地周围的建筑以及场地特征 周边自然环境的考虑进行方案设计 选择最佳的方案进行深入设计 最后用电脑绘制博物馆的设计方案 并考虑博物馆的结构布置方案
阶段性成果的检查与完善:检查完善已经设计好的图纸 检查设计的各个部分是否符合要求以及是否符合相关规范 同时考虑施工的可能性
设计的检验阶段:通过查找相关资料 以及请教老师 检验课题成果
并根据反馈意见进行方案的修改和完善
设计成果的提交和鉴定:教师评阅 毕业设计展以及最后的答辩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安排
2月25日--3月17日 资料收集、实地调研、文献综述以及外文翻译
3月18日--4月14日 建筑设计一草 画出总体图
平面图以及初步立面
4月15日--5月5日 建筑设计二草 修改并确定方案 放大比例 开始
进行细部设计
5月6日--5月19日 建筑设计三草 完善设计
更加深妥善地解决各种问题
5月20日--5月26日 整理设计资料和图纸
5月27日--6月2日 教师评阅、毕业设计展
6月2日--6月9日
指导教师意见
院系设计领导小组审核意见 难度
毕业答辩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 日
综合训练程度
是否隶属科研项目
院(系)签字 年 备注:1.题目类型为:设计型、论文(研究)型和其他类型
2.题目难度为:A、B、C、D四个等级
3.综合训练程度分为:A、B、C、D四个等级
?? ?? ?? ?? 54
月 日
第五篇: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建筑软件开发)
1。课题名称:
钢筋混凝土多层、多跨框架软件开发 2。项目研究背景:
所要编写的结构程序是混凝土的框架结构的设计,建筑指各种房屋及其附属的构筑物。建筑结构是在建筑中,由若干构件,即组成结构的单元如梁、板、柱等,连接而构成的能承受作用(或称荷载)的平面或空间体系。
编写算例使用建设部最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该规范与原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相比,新增内容约占15%,有重大修订的内容约占35%,保持和基本保持原规范内容的部分约占50%,规范全面总结了原规范发布实施以来的实践经验,借鉴了国外先进标准技术。
3。项目研究意义:
建筑中,结构是为建筑物提供安全可靠、经久耐用、节能节材、满足建筑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建筑材料、制品、施工的工业化水平密切相关,对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由于结构计算牵扯的数学公式较多,并且所涉及的规范和标准很零碎。并且计算量非常之大,近年来,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市人口集中、用地紧张以及商业竞争的激烈化,更加剧了房屋设计的复杂性,许多多高层建筑不断的被建造。这些建筑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劳动量上,都客观的需要计算机程序的辅助设计。这样,结构软件
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栋建筑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主要取决于结构体系、结构布置、构件的截面尺寸、材料强度等级以及主要机构构造是否合理。这些问题已经正确解决,结构计算、施工图的绘制、则是另令人辛苦的具体程序设计工作了,因此原来在学校使用的手算方法,将被运用到具体的程序代码中去,精力就不仅集中在怎样利用所学的结构知识来设计出做法,还要想到如何把这些做法用代码来实现,4。文献研究概况
在不同类型的结构设计中有些内容是一样的,做框架结构设计时关键是要减少漏项、减少差错,计算机也是如此的。
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该标准是为了合理地统一各类材料的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钢结构、薄壁型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木结构等设计规范以及地基基础和建筑抗震等设计规范应遵守的准则,这些规范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具体规定。制定其它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规范时,可参照此标准规定的原则。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物(包括一般构筑物)的整个结构,以及组成结构的构件和基础;适用于结构的使用阶段,以及结构构件的制作、运输与安装等施工阶段。本标准引进了现代结构可靠性设计理论,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分析确定,即将各种影响结构可靠性的因素都视为随机变量,使设计的概念和方法都建立在统计数学的基础上,并以主要根据统计分析确定的失效概率来度量结构的可靠性,属于“概率设计法”,这是设计思想上的重要演进。这也是当代国际上工程结构设计方法发展的总趋势,而我国在设计规范(或标准)中采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是迄今为止采用最广泛的国家。
结构的作用效应常见的作用效应有: 1.内力。
轴向力,即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某一正截面上的法向拉力或压力;
剪力,即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某一截面上的切向力;
弯矩,即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某一截面上的内力矩;
扭矩,即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某一截面上的剪力构成的力偶矩。
2.应力。如正应力、剪应力、主应力等。
3.位移。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中某点位变(线位移)或某线段方向的改变(角位移)。
4.挠度。构件轴线或中面上某点在弯短作用平面内垂直于轴线或中面的线位移。
5.变形。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中各点间的相对位移。变形分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
6.应变:如线应变、剪应变和主应变等。
极限状态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极限状态可分为两类: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达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的极限状态:
(1)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如倾覆等);
(2)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钢筋混凝土多层、多跨框架软件开发
(3)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
(4)结构或结构构件丧失稳定(如压屈等)。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使用功能上允许的某一限值的极限状态。出现下列状态之一时,即认为超过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1)影响正常使用或外观的变形;
(2)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包括裂缝);
(3)影响正常使用的振动;(4)影响正常使用的其它特定状态。
结构设计的基本任务,是在结构的可靠与经济之间选择一种合理的平衡,力求以最低的代价,使所建造的结构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满足预定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等功能要求。为达到这个目的,人们采用过多种设计方法。以现代观点看,可划分为定值设计法和概率设计法两大类。
1.定值设计法。将影响结构可靠度的主要因素(如荷载、材料强度、几何参数、计算公式精度等)看作非随机变量,而且采用
以经验为主确定的安全系数来度量结构可靠性的设计方法,即确定性方法。此方法要求任何情况下结构的荷载效应s(内力、变形、裂缝宽度等)不应大于结构抗力r(强度、刚度、抗裂度等),即s≤r。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前,我国和国外主要都采用这种方法。
2.概率设计法:将影响结构可靠度的主要因素看作随机变量,而且采用以统计为主确定的失效概率或可靠指标来度量结构可靠性的设计方法,即非确定性方法。此方法要求按概率观念来设计结构,也就是出现结构荷载效应3大于结构抗力r(s>r)的概率应小于某个可以接受的规定值。这种方法是20世纪40年代提出来的,至70年代后期在国际上已进入实用阶段。我国自80年代中期,结构设计方法开始由定值法向概率法过渡。
面向对象编程
使创建windows程序较为容易的关键技术是面向对象编程,或oop。这种技术可以创建可重用组建,它是程序的组成模块。
几个定义
控件提供程序可见界面的可重用对象。控件的示例有文本框、标签和命令按钮。
事件由用户或操作系统引发的动作。事件的示例有击键、单击鼠标、一段时间的限制,或从端口接收数据。
方法嵌入在对象定义中的程序代码,它定义对象怎样处理信息并响应某事件。例如,数据库对象有打开纪录集并从一个记录移动到另一个记录的方法。
对象程序的基本元素,它含有定义其特征的属性,定义其任务和识别它可以响应的事件的方法。控件和窗体是visualbasic中所有对象的示例。
过程为完成任务而编写的代码段。过程通常用于响应特定的事件。
属性对象的特征,如尺寸、位置、颜色或文本。属性决定对象的外观,有时也决定对象的行为。属性也用于为对象提供数据和从对象取回信息中国物流信息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回柱绞车 滚轮罐耳价格 风动潜水泵。
5。设计主要内容
本软件适用于现浇钢筋混凝土多层、多跨的框架的设计。毕业设计要完成的工作包括:
1。平面钢架分析程序的改造
对结构力学教研室版平面钢架分析程序进行修改和补充。要求:
(1)编写自动生成节点坐标和单元节点编号的程序,或以图形方式输入计算简图。
(2)修改程序,使之适合多工况内力计算;(3)根据输入、输出数据的特点,设计适当的人机界面。输出应可选的显示各构件端力和内力图。
2.编写钢筋混凝土多层多跨框架机构的构件设计程序(1)根据有关的规范,应明确计算的各种荷载(恒载、楼屋面
活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等)的计算方法,在次基础上编写自动生成各种荷载作用下的结点荷载和单元荷载的程序。
地震作用按底部剪力法确定。自振周期用经验公式确定。(2)计算各种荷载单独作用时框架各杆件的内力。计算结构存放在各自的杆端力(随机)文件中。
对竖向荷载下的梁端弯距进行塑性调幅。
(3)在(2)中产生的杆端力文件基础上,分别计算各种可能的荷载组合下,梁、柱控制截面的内力。计算结果存放在适当的文件中。
(4)从(3)生成的文件中选出最不利组合,同时给出截面配筋。
梁、柱截面配筋的确定应考虑抗震设计的要求。
(5)部分编程较熟练的同学可根据计算结果和构造规定,用auto-cadvba绘制梁、柱配筋图。
5.成果形式
本毕业设计的成果应包括:
1。可运行的、并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钢筋混凝土多层、多跨框架软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