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总结
锅圈岩中学2016――2017学年秋季学期
九年级(1)、(2)班化学
教学工作总结 拟写人:宋俊焘
本人在工作的十多年以来,主要担任化学课教学,在教学中我不断的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今年担任九年级(1)、(2)班化学课教学,其中九(1)班44人,九(2)班40人,两个班都有爱学的和不怎么爱学的,都有学习好一点的优秀生和学习差一点的学困生,根据十多年的教学情况以及今年两个班的教学,现作如下总结:
一、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拼命赶进度不可取。
中考最关键的要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很大的关系,而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仍然是首要的。
抓基础知识,就是要把化学课本知识,教学中力求每章过关。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化学的知识掌握能力不同,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尽量降低落后面,那种为了留更多的复习进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
抓基本技能,要抓好化学用语的使用技能和实验基本技能。平时的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每个实验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多给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体验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和研究的过程和乐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二、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平时教学与复习,都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应该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我们应该准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以课本知识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周围环境为参照对象,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主动学习,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三、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抓好知识的应用。
要求化学教学要突破单纯灌输课本知识限制,减少操练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有时间阅读课外科技知识,尽可能多地接触和认识社会,用化学视角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学以致用。
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钻研教学大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战线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我们学校虽然还没有实验化学新课程标准,但老师们都已开始研究新课程的特点,因此,除了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外,要提前在化学的教学中参考和渗透“新课标”的要求。
五、强化教学过程的相互学习、研讨,听完课后能与上课老师及时进行交流,提出不足之处,以求达到要好的课堂效果。
六、加强实验教学,中考试题中,实验探究题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引起了我们老师的高度重视。在教学及复习中加强这部分的力度。
七、抓好学有余力,有特长的学生,给有特长的学生创造发展个性的氛围、鼓励他们冒尖,脱颖而出,为将来培养专门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八、从实际出发,总结经验,收取教训。
回顾我的教育教学工作,我为这项工作全心身的付出过,虽然也伴随着有失败与无奈,但也有成功的喜悦和满足的微笑。从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今后,我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的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第二篇: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教学总结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教学总结
乌江复旦学校:方明忠
一学期以来,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课程标准,已经如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本学期已完成了第一单元至第七单元以及实验部分的内容,期末复习工作也顺利进行。一个学期来,我在教学方面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现总结如下:
一、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我既注意了概念的科学性,又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原则。
二、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点工具。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实验。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三、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这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
四、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尽量上好每一节化学实验课。本人教学中,课前准备十分周密,演示实验现象十分明显,效果良好,使全班学生都能看得清楚;教师应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给学生示范,并启发引导学生从生动的感性知识上升到抽象的思维。
根据学校的实验设备条件,我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做的实验,同时鼓励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家庭小实验,以进一步激励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探究精神。我还严格要求学生,具体指导他们逐步达到能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第三篇: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本期我担任的是九一班和九二班的化学,七五班和七六班的历史。化学是一门九年级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我将以正确引导,以期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对什么都充满好奇教师,我将给学生创设好的学习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获。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
1.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如电子白板,提供学生感兴趣的学习资源,创设引人入胜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加强实验教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要坚决防止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偏向。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安全教育,要教育学生爱护仪器,节约药品。
3.积极开展课外活动
。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和发展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课外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应,灵活多样。
4.加强用语的教学。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反应。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的重要工具。
5.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并注意加强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6.设置多种有效的评价方式。好的评价方式既能很好的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能对学生起到一定的激励鞭策作用。如课堂上开展一些知识竞赛,小组互相提问,单元检测等。
本期的化学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第一周、第二周(9.1~9.9)绪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三周(9.10~9.16):走进化学实验室(参观化学实验室,怎样进行实验,怎样设计实验)、单元测试。
第四周(9.17~9.23):空气、氧气。
第五周(9.24~9.30):制取氧气,单元测试。
第六周(10.1~10.7):水的组成、分子和原子、水的净化。
第七周(10.8~10.14):保护水资源、最轻的气体、单元测试。
第八周(10.15~10.21):原子的构成、元素、离子。
第九周(10.22~10.28):式与化合价、单元测试。
第十周(10.29~11.4):期中复习及考试、试卷分析
第十一周(11.5~11.11):机动
第十二周(11.12~11.18):质量守恒定律、如何正确书写方程式。
第十三周(11.19~11.25):利用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单元测试。
第十四周(11.26~11.2):金刚石、石墨和C60、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第十五周(12.3~12.9):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单元测试。
第十六周(12.10~12.16):燃烧和灭火。
第十七周(12.17~12.23):燃料和热量、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第十八周(12.24~12.30):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单元测试。
第十九周(12.31~1.6)第二十周(1.7~1.13):期末复习。
第四篇: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教学计划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计划
马店中学
陈耀楷
一,指导思想
带着希望和憧憬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学期,本学期我将继续在“课改”新理念和新的 《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学生发展为本,齐心协力,落实好学校制定给我的各项工作,更 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过程.在科研的同时提炼自身的教学水平,在帮助学 生发展各方面素质的同时,使自身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化学是一门九年级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 正确引导,以期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本期担任九年级1、7两个班的化学教学任务,学生的层次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在 2 班的教学工作中要在教学进度以及知识难点上要有提升,并且要培养出参加竞赛的同学.而 两 班教学中要以抓基础,教方法,教规律,多学多练,一定让同学们的化学成绩达到学校的要求,为中考全面胜利扫清障碍.三,教学总体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四 教学具体目标
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得到发展.知识与技能 1.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 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能用简单的化 学语言予以描述.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3.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5.通过对初中化学知识的学习及掌握,为将来的高中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 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3.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4.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 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五,具体措施
(1)加强实验教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 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 要坚决防止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偏向.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安全教育,要教育学生爱护仪器,节约药品.(2)积极开展化学课外活动.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开阔知识视野,培 养和发展能力, 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课外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应, 灵活多样.在活动内容方面可包括联系社会,联系生活,结合科技发展和化学史,以及扩展课内学过的 知识等;活动方式可采取做趣味小实验,举行知识讲座,化学竞赛和专题讨论,或组织学生 制作教具,进行参观访问等.在组织课外活动时,应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3)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元素符号, 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 是学习化 学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反应.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 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 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4)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后, 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并注 意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5)精心组织每次单元测验,考试化学知识的学习也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很多基础的理论知识如概念,定义,元素符号,化学方程式等.需多次的记忆,才能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准备.所以,每一次的周测, 月考等考试中要注意这方面的考察,并让学生们一个个过关.教学进度安排。
六, 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第二周(9.1~9.10)绪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 的科学.第三周(9.13~9.17):走进化学实验室(参观化学实验室,怎样进行化学实验,怎 样设计实验),单元测试.第四周(9.20~9.24):空气,氧气.第五周(9.27~9.30):制取氧气,单元测试.第六周(10.1~10.7):国庆放假
第七周(10.9~10.13)水的组成,分子和原子,水的净化.第八周(10.16~10.20):保护水资源,最轻的气体,单元测试.第九周(10.23~10.27):原子的构成,元素,离子.第十周(10.30~11.4):化学式与化合价,单元测试.第十一周(11.29~11.4):期中复习及考试,试卷分析
第十二周(11.5~11.11):质量守恒定律,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第十三周(11.12~11.18).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单元测试 : 第十四周(11.19~11.25).金刚石,石墨和 C60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第十五周(11.26~11.2):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单元测试
第十六周(12.3~12.9).燃烧和灭火,燃料和热量,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第十七周(12.10~12.16).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单元测试.: 第十八周(12.17~12.23):金属材料 金属化学性质
第十九周(12.24~12.30):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单元测试
第二十周,第二十一周:期末复习.第二十二周: 期末考试
2010年秋季
第五篇:九年级上学期化学工作总结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工作总结
今年我担任初三的化学教学工作,化学是初三新开的学科,是学生跨入化学科学殿堂的启蒙阶段,又是中考必考的学科,短短一年的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有关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能具备将来探索教学化学科学的兴趣和灵气,还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升学问题。化学学科是新开的学科,有它的优势也有它的劣势,放在初三开设化学是因为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引导得好能事半功倍,一旦学生学习基础薄弱,或者学习被动,或者存在畏难情绪,那么面临的困难也就大,由于没有晚修等辅导时间,面对每周三课时的安排,我的教学任务相当艰巨,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我制定并在实际教学中即使根据情况进行有效调整,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心理学也指出:“构成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主要是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对学习产生的直接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我很注意每一节课的引入,从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使新旧知识衔接好;很重视新课程理念的贯彻,让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我坚持面向全体,讲课时紧扣课本,力求学生听懂听明白,对大部分学生坚持不讲难题、偏题,重点放在基础知识上。
二、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
化学学科有它自身的优势——化学实验,它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我认真组织好实验教学,在演示实验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在实验中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了解现象与物质的本质及其变化的规律;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实验探究,让学生通过亲身的探究性实验活动,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利用实验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一些科学探究的能力。、例如,组织学生探究氧气的制取方法、氧气的化学性质;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安排学生探究在有高低不平的两支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和罩另一只烧杯后蜡烛火焰的燃烧情况;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了科学知识的魅力。
三、努力做好复习总结工作
初三化学是中考科目,要想提高教学质量,一方面,学生要有扎实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学生的应变能力一定要强。因此必须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做好每个阶段的复习工作,对于重点知识和知识点繁杂的章节,尽量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打印相应的复习提要;练习题、测试题都严格筛选。另外对于学生作业基本上做到全收和及时批改,在作业上针对个人提出要求和意见。再比如说培提优补差工作,是正常教学工作的有力和有效的补充,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增大课外作业的容量,加大难度,在适应中考题的同时多接触竞赛题;对接受能力较差学生,要做到耐心细致、百问不厌,利用课外时间给他们辅导。
四、不足及努力方向。
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的要求不够严厉,对学生在掌握知识上有要求但没有很有效的落实方法,致使不自觉的学生出现脱节状况,对学习不能及时学有所得,就会逐渐出现成绩滑落的现象。由于一些实际上的原因,与学生的接触时间相对较少,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时间和渠道相对较少。今后的教学中,对学生要从头到尾都充满信心和信任,对学生要既要鼓励也要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