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二理科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文化生活)讲述
阳春市实验中学
高二政治理科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文化生活)
一、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50 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文化不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④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重要标志的是()A、文化的力量 B、政治的力量 C、经济的力量 D、军事的力量
3、恩格斯:“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列宁:“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毛泽东:“主义譬如一面旗帜。”以上论断共同说明()
A、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B、文化决定经济和政治 C、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D、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
4、增强综合国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采取的措施是()A、中国和法国互办文化年
B、中央出台各项政策,整治小煤矿,保障安全生产 C、我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D、2000年我国依法共关闭了1100多个淫秽色情网站
5、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
①世界观
②人生观
③价值观
④发展观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文化产业在我国总体经济格局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年来,广东、四川、上海等省市文化产业总体运行情况良好,文化产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明显,特别是文化娱乐、文化旅游、网络服务、书报刊零售、印刷等行业就业人数增长较快。这说明()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是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素 C、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同 D、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小呀嘛小儿郎,背着书包上学堂……”欢快熟悉的旋律响起,往昔岁月一一浮现,少年时代的回忆展开了它温馨美好的画卷。现在的孩子同样也会唱着歌长大,可是词曲稍有不同,是“你是电,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话”,“快使用双节棍,哼哼哈 嘿”……这些歌曲不该是他们的至爱。回答7-9题:
7、当年的歌曲能令我们的回忆纯洁而幸福,一生难忘,这是因为()A、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和行为 B、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C、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通过文化氛围和文化活动来进行的
8、现在的孩子同样也会唱着歌长大,可是词曲稍有不同,是“你是电,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话”,“快使用双节棍,哼哼哈嘿”……这些歌曲本不该是他们的至爱。但这些歌曲之所以成为他们的至爱,是因为()
①潜移默化影响的结果 ②儿童歌曲的缺乏
③这些歌曲通俗易懂 ④它们正确地反映了儿童的心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这些歌曲本不该是他们的至爱,这是因为()
①文化能塑造人生 ②文化能决定人生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我们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可见诸()等各方面:
①语言文字 ②自然风光 ③宗教信仰 ④思想理论
⑤文学艺术 ⑥民居建筑 ⑦风俗习惯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③④⑤⑥⑦ D、①②④⑤⑥⑦
11、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是()A、继承中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 B、文化的发展就是要有所创新,有所改造 C、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D、要继承就不应的发展,要发展就不能有继承
12、宋朝理学家朱熹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它说明的道理是()
A、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B、实践是文化创新的目的 C、实践是文化创新的途经 D、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手段
13、安徽金寨县的山区小学迎来5名来自英国的英语教师,十乡百里村民蜂拥而来,把学校围得水泄不通。这是因为,过去城里才有的外教,今天第一次来到了山村。材料中的文化交流是通过()形式实现的。
A、商业活动 B、人口迁徙 C、网络 D、教育
14、“博客”意指“网络日志”,是继“E-MAIL、BBS、ICQ之后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截至2008年年底,我国博客用户已经达到9000万人。从文化传播与交流的角度,下列对包括博客在内的网络交流方式认识正确的是()A、意味着旧的文化传播方式的彻底消失 B、能够日益显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C、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D、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
15、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
A、认同本民族的文化,排斥外来文化 B、否认本民族的文化,推崇外来文化 C、既要否定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否定外来文化 D、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它民族文化
16、下列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传统文化是财富,对传统文化要全部继承 B、传统文化是包袱,对传统文化要全部抛弃
C、传统文化有精华,有糟粕,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D、传统文化束缚我们的思想,因此我们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
17、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有()
①社会制度的更替 ②经济发展水平③科学技术水的进步 ④思想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中国人过春节总是要吃团圆饭、放爆竹,而西方人的圣诞节少不了唱圣诞歌,送圣诞老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②文化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③民族文化表现了不同的民族情结 ④各民族文化根本不相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北京奥运会前后,一曲富含现代音乐元素的奥运歌曲《北京欢迎你》红遍全国。而这首灵感源自童谣的歌曲是用中国古代宫、商、角、徵、羽五调式谱写,“歌曲中流淌的全是中国DNA”。上述材料说明()
A、传统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B、优秀文化具有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C、社会实践是实现文化创新的源泉 D、文化创新必须实现传统和现代的融合 20、就文化而言,“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这句话所体现的关于文化的正确观点是()
①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 ③文化交流促进各个民族的文化创新 ④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下列能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特征的是()
①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②中华文化的传承性
③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④中华文化的区域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2、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最有说服力的是()
①汉字 ②史书典籍 ③邮票 ④瓷器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23、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对民族文化认识错误的是()
A、民族文化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 B、民族文化是各民族特有的,其他民族无认同感 C、民族文化既有民族特性,又有中华文化共性 D、都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24、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都江堰,其工程体系既能保证内江灌区用水需要,又可防止灾害发生。这体现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是()A、时效性 B、实用性 C、地域性 D、观赏性
25、在中国,佛教是外来文化,在我国的许多著名寺庙中,儒、释、道三种思想的外在象征均可供奉于一殿、一庭、一山之中。这说明()
A、中华文明是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 B、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和谐相处 C、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D、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没有区别
26、不同地方,剧种不同,这表明()
A、文化的区域特征 B、不同地方的民族不同 C、文化的求同存异 D、文化的实用性特征
27、张艺谋在谈到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时说,使用一种中国人、外国人都能看得懂的方式讲述了一个特别美丽的中国故事,这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得以成功的最关键因素之一。“用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体现了()A、消除文化差异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B、各民族文化既有差异,又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C、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 D、传统文化的弘扬必须借助外来文化的形式
28、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在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逐步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爱国主义 B、团结统一、爱好和平C、艰苦奋斗 D、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29、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
①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②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③全盘继承传统文化 ④全盘拒绝外来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④
30、在解决国际争端问题上,中国政府一贯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坚决反对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这说明()A、中国对任何问题的解决都主张放弃使用武力 B、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 C、世界各国都是热爱和平的 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31、2009年,神舟七号的三位宇航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当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他们所涌现的航天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A、创新性 B、时代性 C、开放性 D、区域性
32、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典故、名言、成语都反应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下列对应错误的是()
A、土尔扈特东归------团结统一 B、威武不能屈------爱好和平 C、精卫填海------自强不息 D、天道酬勤------勤劳勇敢
33、下列对民族精神认识正确的是()
①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②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华
③民族精神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④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的集中体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4、当前,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之所以这样要求是因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①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
③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④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5、“炒作”以吸引眼球从而获得更好的利益是某些媒体的常用伎俩。这说明文化传媒存在()
A、商业性 B、大众性 C、轰动性 D、及时性
36、看风水是民间流传的一种迷信活动。近年来,风水术又在社会上流行起来,甚至一些学者的论著把风水说成是建筑选址的“环境科学”。面对这一现象,我们应该()A、继承传统习俗,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B、积极参与实践,推动文化创新 C、提供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品 D、提高辨别落后文化的眼力,拒绝文化污染
37、当前文化市场上,积极健康的文化开始逐渐占据市场,但一些不健康的精神垃圾也在一些地区占有一定的市场。对待文化市场的正确做法是()A、鼓励竞争,任其发展 B、规范秩序,严格控制 C、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D、追求多样,公平竞争
38、我们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应做到
①遵循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
②继承传统文化
③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
④让文化产品符合人民的利益 ⑤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39、今天,文化的影响力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文化产业也日益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对外贸易的主导产业。应对这一挑战,我们的根本之策是()A、吸收人类优秀文化为我所用
B、抵制洋垃圾的进入
C、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
D、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40、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
A、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B、坚持多样化原则 C、大力推进文化创新 D、大力发展先进科学技术
41、中国红歌会是江西电视台组织的大型年度活动,自2006年以来已连续举办了三届,超过13万人参加。红歌之所以这样红是因为()
①凝聚了时代和民族精神的力量 ②有着强而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③以其自身的先进性和健康性,展示了巨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④属于流行文化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2、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使人们受益。但另一方面也给我们带来不良影响。要想克服互联网的消极影响,必须()
①加大对网络文化的管理和引导 ②发展积极的、健康的文化,提升人们的认识水平和判断能力 ③遏制互联网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④加大对落后文化的改造力度,取缔腐朽文化,打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3、一方面是红歌的不断走红,一方面是对网络文化担忧的加深,这启示我们()①文化发展要弘扬主旋律 ②要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③要正视文化生活中的“喜”与“忧” ④文化发展应以满足每个人的需求为导向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4、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多样性、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内在联系是()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多样性统一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
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不能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④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尊重文化多样性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5、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判断文化性质和方向的主要标志是()A、国家性质 B、社会制度 C、指导思想 D、经济基础
46、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是()
A、精神文明建设 B、思想道德建设 C、科学文化建设 D、民主政治建设 47、2009年全国新闻出版局长会议上,国家新闻出版局长会议指出,当今少数出版物的确存在着格调低下、差错充斥、语言失范、逻辑混乱的现象,有的还比较严重。要解决此类问题,需要人们()A、加强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B、更多接触社会,全面了解中国国情 C、承认文化存在不同的观点和学派 D、把科技进步作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48、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应该()
①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②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③与各种思想道德体系相包容 ④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9、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是()
A、为人民服务 诚实守信 B、集体主义 爱社会主义 C、为人民服务 集体主义 D、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
50、广州市以迎接2010年广州亚运会为契机,开展了“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全民行动。这项活动的开展()
①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形式
②能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③能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认识,陶冶思想道德情感
④彻底摆脱腐朽文化的侵蚀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单项选择题Ⅱ: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51、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面对美国“薯片”(麦当劳)、“芯片”(电脑)、“大片”(电影)这“三片齐下”的文化战略,我们的文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处于“失声”状态。为此,我们应该()A、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软实力 B、坚持“文化搭台与经济唱戏”相结合 C、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52、春节期间,夫子庙地区成了六朝古都----南京最热闹的地方:美妙绝伦的秦淮河彩灯、难得一见的秦淮民俗、异彩纷呈的金陵“绝活”、桨声灯影中的秦淮河等等让游客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这告诉我们()
A、优秀文化丰富了人的精神生活 B、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C、传统文化是当今文化生活的主流 D、要发展各种文化
53、“第五媒体”是人们对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出现的,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以即时为传播效果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的称谓。关于“第五媒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第五媒体”就其本质而言属于大众传媒
②“第五媒体”在文化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
③它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④“第五媒体”的出现有利于良好文化环境的创建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54、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目睹了太多的城市记忆被抹杀,历史文脉被割裂,地域特色被淡化。而扬州通过古城复兴改善人居,实现传统文化载体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打造出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扬州城。这启示我们()A、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前提 B、传统文化能提升城市品位 C、传统文化影响城市发展 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55、“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韵味传神的青花瓷穿越千年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A、包容广纳 B、推陈出新 C、博大精深 D、源远流长
56、“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只有在与其他文明的相互激荡中,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保持长盛不衰。这表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A、珍惜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B、借鉴世界其他民族创造的文明成果 C、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57、2009年2月6日,2008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揭晓。“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开 展的目的在于()
①提高公民的道德修养,实现全面发展
②落实基本道德规范,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
③奠定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物质基础
④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8、近年来,流行歌曲、小品等大受欢迎,交响乐、歌剧、民族戏曲则有些受冷落,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的发展出现了不平衡现象。一些有识之士呼吁“文化艺术领域也需要生态平衡”,因为()
①不同文化艺术形式共同发展,可以满足不同层面大众的需求
②在文化艺术领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样重要
③扶持高雅文化艺术、适当限制通俗文化艺术是当务之急
④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才能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9、海伦·凯勒曾说,假如给我有视觉的一天,我将“向过去和现在的世界匆忙瞥一眼”,而要做到这一点,“当然是去博物馆”。为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纪念馆的作用,2008年1月23日中央宣传部等单位下发《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是()
①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手段
②国家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积极举措
③对某些文化产品经济价值的否定和社会价值的肯定
④把文化产业从市场中分离出来加以发展的措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60、每年在“同祭先师,共享和谐”的主题下,海峡两岸携手共祭中华民族文化的先哲,这说明()
①海峡两岸对中华文化有着广泛的认同 ②海峡两岸有着共同的文化根基
③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④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三、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项最符合题意。未选、错选不得分,只选一项且正确得1分。
61、下列关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济、政治的反映 B、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的 C、任何文化都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 D、政治是文化的基础,经济是文化的集中表现
62、人们从事文化活动,如阅读文学作品、外出旅游观光、参加体育活动等,或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或产生思想的困惑、精神的失落。对此正确的认识是()A、文化对人的影响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来实现 B、人们只能被动地接受文化的影响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63、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春节、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白蛇传、梁祝、孟姜女等传说榜上有名。国家如此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说明()A、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B、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是为了经济利益 C、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D、非物质文化遗产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
64、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纲”,季羡林先生认为应该加以改造:君为臣纲,应该把君臣的关系改造成国家和人民的关系,那么国家爱人民,人民爱国家就稳定了。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也不是绝对的服从,应该把它变成一种平等的关系。季先生的观点启示我们应()
A、分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 B、继续保持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C、改造和剔除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东西 D、抛弃传统文化,创立符合社会发展的全新的现代文化
65、《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强调,我国文化发展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为人民服务,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这表明()
A、文化创新的成果要服务于社会实践 B、文化创新主要是依靠创作者的灵感
C、社会实践是产生优秀文化作品的唯一因素 D、文化创新的需要是来自于社会实践 66、近年来,“汉语热”在美国升温,越来越多的美国人主动学汉语。“汉语热”的原因是()
A、中国文化散发出的独特魅力 B、中国的崛起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C、中国已成为世界强国,在国际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D、中华文化是当今世界的强势文化
67、“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B、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 C、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 D、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顽强斗志 68、2009年春晚节目丰富多彩,形式新颖,有歌舞、相声、小品、戏曲、杂技等。这些节目从不同角度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这说明()A、优秀文化是时尚文化不是经典文化 B、优秀文化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 C、优秀文化就是满足群众多样选择的文化 D、优秀文化离不开内容、形式、手段的创新
69、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发展教育事业积极推进教育公平、大力加强素质教育,更注重教育的普惠性,推动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倾斜。上述做法的依据是()
A、教育在提高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过程中居于基础性地位 B、国民教育水平是决定着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 C、发展各种教育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
70、被誉为“拇指经济”的手机短信服务,因为利润可观,在短信服务商与电信运营商眼睛里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一些短信服务商开拓市场的“法宝”,却是制造短信陷阱,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强制订阅和收费。这种现象()A、是由于市场经济自身弱点造成的 B、表明必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C、说明必须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 D、告诉我们必须加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高二政治理科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文化生活)
答案
1--5 BADBC 6-10 ACACC 11-15 CADBD 16-20 CCADC 21-25 DCBBC 26-30 ABACB 31-35 BBCBA 36-40 DCADA 41-45 CBCCC 46-50 BABCB 51-55 AABAD 56-60 BDDAD 61-65 AB.AD.AC.AC.AD 66-70 AB.AD.BD.AD.AB
第二篇:文化生活(学业水平测试)
文化生活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一、文化是什么(识记)
1、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
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二、文化的力量(理解)
文化是一种社会的过程中转化为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三、文化与经济、政治(综合运用)
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相互。①经济是,政治是经济的集中,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文化是由经济、政治的。②文化于经济、政治。先进、健康的文化会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社会的发展。
(2)相互。
2、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文化的重要性)(为什么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越来越成为的重要因素。文化已成为,有利于提高,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不竭的和强大的。
四、感受文化影响(理解)
1、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①。②。
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①
五、文化塑造人生(理解)
优秀文化对人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①。②。③。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识记)
1、哲学思考:矛盾的特殊性
2、表现: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3、正确态度(怎样对待?):
4、为什么(必要性):①。②
二、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识记)
1、重要途径(方式):①②③。
2、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三、传统文化的继承(理解)
1、含义
2、表现
3、特点:①
4、如何继承传统文化?,;
5、哲学思考:①一分为二。②辩证的否定
四、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简单运用)
1、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哲学:联系观点和发展观点)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发展是继承的过程的。
2、在文化发展中要做到“。
3、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①(经济),②③
4、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统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五、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简单运用)
1、文化发展的实质:
2、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
3、文化创新的作用、意义:①。②。
4、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新的主体。文化创造者应该自觉地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六、文化创新的途径(理解)
1、根本途径:。
2。另一方面。
3、面向。
4、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克服错误倾向:“”和“”;“”和“”。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①。②。
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识记)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和。
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识记)
体现:①独特性②多区域性③多民族性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即
三、中华民族之魂(识记)
1、中华民族之魂:(地位)
2、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意义: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
四、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识记)
以为核心,、、、。
五、永远高扬爱国主义旗帜(理解)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
2、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不息的(作用)。
3、爱国主义应该表现在实际行动中。
4、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本质上是一致的。
5、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简单运用)
1、中华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突出的表现:精神、精神、其突出表现:精神、“”精神、精神、精神和精神等。
2、为什么(必要性)
哲学思考:①意识的反作用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1)是提高的必然要求。
(2)是不断增强的要求。
(3)是坚持的需要。
3、新时期如何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综合探究)
(1)最重要的是发扬“”,即的作用。
(2)必须继承和发扬。
(3)必须正确对待。
(4)必须与弘扬相结合。
附: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理解)
1、当前我国人们文化需求呈现出、2、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都是的、的文化。面向广大,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的社会主义文化,才是我们所提倡的大众文化。
二、在文化生活中选择(简单运用)
1、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①含义②性质③国家政策④危害⑤原因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旋律)发挥着强有力的文化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地位。
3、我们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大力发展改造文化。
三、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识记)
1、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基本内涵),就是以以培育、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 的,3、坚持根本保证。
4、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基本内容: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以为核心的精神和以为核心的精神,社会主义。
(3)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必要性)。
5、在文化建设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坚持。
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理解)
1、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培育的公民,提高
3、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教育是发展和培育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作用,必须发展教育,建设强国。
4、建设和谐文化,要开展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敬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五、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理解)
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和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和。(为什么?)
2、主要内容(基本要求):
3、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1)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的基础。
(2)主要内容:“八荣八耻”
六、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综合运用)
1、含义
2、关系:相互促进。(1;(23、如何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1)不断改造。
(2)要、不尚空谈,重在,要从做起,从做起。
开放性思考:从文化角度谈谈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三篇:《_文化生活》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
文化生活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1.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B)
(1)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①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②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②在经济建设中,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③随着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①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②文化和价值观的软实力竞争成为国际政治斗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2.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B)
(1)地位和作用: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我国应如何应对: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A)
2.文化能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A)
3.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A)
4.优秀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A)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知道文化多样性的表现(A):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研究人类文敏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知道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A):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③各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4.知道要坚持的原则、正确的态度和必要性(A):
(1)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2)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3)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发展本民族文化。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实现世界文化繁荣。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1.知道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A):①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②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
2.知道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A):大众传媒。(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聚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3.知道传统文化继承的主要内容(A):①传统习俗的继承 ②传统建筑的继承 ③传统文艺的继承④传统思想的继承
4.知道传统文化的特征(A):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既保留基本特征,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5.能根据材料评述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C):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6.说明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统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推成出新,革故鼎新。
第五课文化创新
1.知道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2.明确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B):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一方面,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3.明确文化创新的作用(B):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重新的根本标准。②文化创新能够出尽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4.能根据材料探寻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基本途径(C)
根本途径: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基本途径: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A):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知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见证(A):汉字、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注: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人类的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3.阐释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及其意义(B):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是指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所谓“兼收并蓄”是指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意义: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
1.知道中华民族精神的地位(A):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2.知道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A):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3.知道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A):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是一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4.说明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B):
重要地位: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民族精神的意义: 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有利于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有利于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3.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①弘扬民族精神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发挥“主心骨”的作用;②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③必须正确对待外来的思想文化;④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4.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性(A):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无论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
1.面对复杂的文化现象,明确政府和个人的正确选择(A):
政府: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个人:提高眼力,拒绝污染,选择先进文化。
2.知道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与意义(A):
内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意义: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换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
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知道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A):①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 ②是有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 ③是有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 ④是有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2.知道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要性(A):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3.知道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A):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4.能根据材料探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措施(C):①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必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②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自觉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做新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第十课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1.知道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A):思想道德建设。
2.知道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地位、作用和要求(A): 内涵: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地位和作用:①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②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标识;④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要求:①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知道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措施(A):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4.说明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B):①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统一关系:相互联系、相辅相成。②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促进思想道德修养。③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5.明确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B):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②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③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间,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④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事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粮食,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生活。⑤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第四篇:2014高二政治学业水平测试
2014高二政治学业水平模拟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主题为:
A “毛泽东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B “邓小平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C “三个代表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D 科学发展观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9月12日电,“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于2011年11月正式开通运行。该铁路从重庆出发,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抵达德国的杜伊斯堡。被誉为“新丝绸之路”是
A.“渝新欧” B 欧亚大路C 渝斯路D 新大路
3.2012年12月19日,在韩国第18届总统选举中,韩国新国家党总统候选人获胜成为韩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统。
A.朴槿惠 B.文在寅 C.李明博 D.昂山素季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终批准-----正式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A中国珠算 B 中国长城 C 苏州园林 D 兵马俑
5-------当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七届大会主席。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 68年来,中国人首次当选“掌门人”
A.郝平B.袁隆平C 卡琳D 李向益
6.货币的本质是
A.商品B.价值符号C.劳动产品D.一般等价物7.唐诗中有“心忧炭贱愿天寒”的句子,这是希望通过天气的变化
A.决定商品的价格B.改变商品的价值C.改变炭的供求关系,从而提高价格D.提高炭的使用价值
8.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受该商品和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如,对于一些家庭 来说,猪肉和牛肉,它们是
A.互补商品 B.互为替代品 C.一般等价物 D.高档耐用品
9.社会上存在着“有活没人干”的现象,有些大学生非管理岗位不去,脏累重活 不干。这是 因为部分劳动者缺乏
A.职业平等观 B.自主择业观C.竞争就业观D.多种方式就业观
10.亚当•斯密说:“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并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会威胁到社会稳定。”这句话强调
A.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助于协调人们的利益关系 B.发展经济是增加社会财富 的根本途径
C.平均的收入分配将促进社会和谐D.劳动者应该获得其创造财富的全部
11.下列属于我们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有
①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②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③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④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
A.对人民负责的原则B.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C.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D.民主集中制原则
13.世界贸易组织最重要的原则
A.市场准入原则B.非歧视原则C.互惠原则D.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
14.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
A.遵守宪法和法律B.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
D.发挥人民政协的职能
15.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是
A.独立自主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D.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16.遍布世界的孔子学院都是各国教育部门主动向我国申办的。目前已有410所“孔子学院”在110个国家“开花结果”,还有74个国家的266个机构在排队申办。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②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③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世界文化趋同现象越来越严重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①④
17.随着卷轴徐徐打开,书法名家题写的唐代诗词跃然纸上,丹青流转变成了漫天桃花,男女主人公“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经典场景重现眼前。崔护这首脍炙人口的《题都城南庄》变成了一部时下最“火”的微电影。用微电影演绎和传播唐诗故事
①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最佳途径②表明了现代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③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④有利于文化的创新促进文化的繁荣。
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
18.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打字,用惯了电脑的手写汉字的能力会下降。针对汉字手写危机,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播出后收视率飙升4倍,微博话题点击突破18万,百度搜索高达42万。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 ①汉字在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中的重要作用②汉字传承不能仅靠电脑输入代替汉字书写③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④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汉字书写变得不再重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9.2013“最美孝心少年”何秀巡和林章羽在母亲去世,父亲外出打工后,一起照顾生病的奶奶。课余他们喂猪、采茶叶、收玉米,凑钱为奶奶治病。他们的事迹让现场的每一位观众感动得潸然泪下。两位孝心少年的事迹启示我们,提高道德修养
A.要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要B.应把孝老爱亲作为最高追求
C.必须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修养D.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
20.下列说法中属于唯物主义的是A.我思故我在B.心外无物C.理生万物D.气者,理之依也
21.2013年12月2日,在我国航天科技人员的努力下,承载着中国探月新梦想的“嫦娥三号”准确进入预订轨道,随后又成功落月,“嫦娥三号”着陆器与与“玉兔号”月球车成功分离,“玉兔号”开始了月球探索之旅。这表明
A.直接作用于客观世界并使之发生改变,是意识能动作用的突出表现
B.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改变和创造规律
C.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以被人认识和利用的D.充分发挥意识能动作用,就可以突破客观条件的制约
22.一次,范缜与和尚辩论,和尚们认为,人的肉体死了,灵魂不死,来世还可以再投胎做人;范缜则认为,人有了身体才能够有精神,身体死了精神也就不存在了,根本没有什么来生。他们的辩论体现了
A.有神论和无神论的对立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23.2013年1月4日,这个原本没有任何特殊纪念意义的日子,却被许多新人解读为“爱你一生一世”。这种观点
A.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B.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
C.是根据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D.正确分析了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24.作风接“地气”,作品才有“人气”。自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文风、改作风”活动以来,广大 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关切民情民生的优秀作品层出不穷。这表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产生于认识的需要
C.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5.思想高尚的人,不会做偷鸡摸狗之事;思想龌龊的人,不可能成就惊天动地的事业。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这是因为
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B.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D.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相对独立性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材料一:部分国家中小企业相关经济数据比较
美国 德国 日本 中国
占国内企业总数(%)99 99.7 99.7 99.
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50 45 47 55
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60 70 70.2 75
注:美国70%的创新发明是由中小企业实现的;中国中小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占全部申请数的1/3左右。
材料二:受日趋复杂的国内外经济运行环境的影响,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严峻挑 战,60%至70%的中小企业遭遇严重生存困境。据分析,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融资困难、税费负担偏重、劳动力和原材
料成本上升,以及部分企业放弃实业去做房地产或搞投资引发实业空心化等。为帮助中小企业摆脱困境,国务院专门召开常务会议,研究确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4分)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如何使我国的中小企业走出困境。(6分)
27.今年甘肃水果大丰收,仅天水市苹果产量就达鼹万吨,时下将晒岁末年终,数十万吨高品质国产“蛇果”仍挂在枝头,果农着了急。带着数十万名果农的期待,由甘肃天水市剐市长带队,数十名当地官员及果农代表,一起来到广州推介来自大西北的苹果。“市长卖水果”引广州街坊围观。(11月4日《南方都市报》资料表明,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苹果一度畅销,北方许多地区于是盲目扩大苹果种植规模,到1996年,市场上苹果供过于求,不仅价格大跌,而且陷入严重的滞销僵局。
有市民围观说:市长卖水果秀的不是“名声”一而是“民生”。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为什么说市长卖水果秀的是“民生”?(12分)
28.材料一:随着“洋节日”的兴起,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节日备受我国一些青少年学生的青睐,过洋节渐渐成为一种时尚,而我国的大多数传统节日却日趋被青少年学生冷落。
材料二:“韩流”涌入中国以来,赢得了许多青少年学生的青睐。据上海市团委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在360名接受调查的青少年学生当中,知道“哈韩族”的占80%,知道“流氓兔”的占81.9%。另据《中国青年报》的报道,有46.5%的中学生表示喜欢韩国的青春偶像剧,48.2%的中学生表示喜欢欧美的HIP-HOP、日本动漫、韩式阔脚裤。
针对上述现象我们如何进行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呢?(8分)
29.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是实现伟大中国梦,谱写中华民族复兴梦的重要举措。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寻求突破口。
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正式挂牌成立。试验区重在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在市场化、国际化方面探路。总体方案涉及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扩大服务业开放、构筑对外投资服务促进体系、推动贸易转型升级等十几个方面。这是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更加积极主动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将释放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
材料二“负面清单”是上海自贸试验区内一项典型的制度创新,它体现了在投资领城“非禁即入”的原则,即除了清单上规定不能干的,其他都可以干,且不再需要政府事前审批。“负面清单”事实上是划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明确政府需要管的事,而不是无限制伸手。对此,某同学认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简政放权,杜绝政府干预。
材料三2013年8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司法改革》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国司法制度迫切需要改革、完善和发展,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在此之前国家组织国内司法部门和大量法律专家深入调查司法现状,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系统学习和领会党的十八大报告,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新问题,提出司法新对策、新举措;努力做到司法政策建议符合规律、符合国情。专家分多个调研组分赴13个省区市,并到上百个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实地调研,为顺利制定白皮书奠定了重要基础。
材料四2013年11月12日,以改革为主题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为期4天的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习近平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全会指出,党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总的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请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说明建设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依据(6分),并结合材料二对某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4分)
(2)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谈谈对材料四的理解。(10分)
2014高二政治学业水平模拟测试答题卡
第五篇: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1
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1)第Ⅰ卷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根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确定政治等级,以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是()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
2.西汉武帝时,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是()A.平定“七国之乱” B.平定“安史之乱” C.颁布“推恩令” D.实行“九品中正制” 3.三省六部制创立完善于()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4.“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反映了()A.手工业生产方式 B.妇女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C.小农经济生产方式 D.农村的商品经济发展较快 5.中国古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时期有()① 商周 ②西汉 ③明 ④清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某班设计“太平天国运动”的网页进行自主学习,页面设置了“历史背景”、“重要文献”、“历史人物”、“学习测评”等四项链接。如果再添一项新的链接,最合适的是()A.鸦片战争 B.天国兴衰 C.李鸿章 D.《天朝田亩制度》
7.下列历史人物中,把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有机结合创作小说的人物是()A.蔡元培 B.鲁迅 C.胡适 D.陈独秀
8.为完成“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革命任务,国共两党发动了()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9.“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了全民族团结抗战。其中姚子青和谢晋元二位英雄出现在()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10.解放战争的胜利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前后共持续约()A.38年 B.48年 C.30年 D.22年 11.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写诗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画葫芦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说明了()
A.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办事效率 B.军机大臣掌握了处理军国大事的实权 C.军机大臣在皇上心目中没有地位 D.军机大臣揣摩皇帝的意思来拟发谕旨 12.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
A.当时报刊的言论不受限制 B.当时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C.当时报刊已成为宣传民主和科学的工具 D.当时报刊的舆论功能已被社会认知 13.我国第一条电报线架设在()
A.台湾
B.北京
C.香港
D.上海
14.19世纪80年代初,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通车,这条铁路是()A.唐胥铁路 B.京张铁路 C.淞沪铁路 D.成渝铁路
15.在一张标注为“大日本陆军总部绘制”的中国湖南某地的地图上,比例尺是五万分之一。每一座山丘,每一个村庄,每一条小路,每一片树林都在图上画得清清楚楚。图上标示日期为“昭和三年”,也就是公元1928年。这说明()
A.日本对中国的民众生活很感兴趣 B.日本想对中国的地理开展学术研究 C.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 D.日本陆军总部帮助中国勘测地理 16.20世纪50年代,我国推动民主制度建设的主要举措是()A.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B.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普遍推行村民自治、民主选举 13.明确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国家领导人是()A.邓小平B.周恩来 C.叶剑英 D.毛泽东 18.中共八大提出,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
A.变落后的农业国为先进的工业国 B.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C.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 D.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19.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1958、1959—1964、1970—1975、1979—1984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79—1984年相对应的是()A B C D
20.在《春天的故事》里有这样的几句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奇迹般的聚起座座金山„„”这里“画了一个圈”是指()
A.划海南省为经济特区 B.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经济特区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D.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21.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开创于()
A.梭伦 B.庇西特拉图 C.克里斯提尼 D.伯利克里 22.建立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法律文件是()A.《大宪章》 B.《权利法案》 C.《独立宣言》 D.1787年宪法 23.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有()
①欧洲商人开始同世界各地直接建立商业联系 ②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由此迅速发展 ③世界各地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正式形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4.下列工业革命的成果,按照发明的时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③②④ D.②①④③ 25.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扮演非常重要角色的国家是()
A 英国和法国 B 俄国和日本 C美国和德国 D 美国和英国 26.《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但不应包括()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使无产阶级有了科学理论指导 C.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发展 D.促进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 27.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下面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推翻了统治俄国的罗曼诺夫王朝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权力转归苏维埃 C.是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D.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28.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提出 B.马歇尔计划实施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D.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29.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主要是因为()A.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B.若干政治力量的发展壮大 C.联合国实力得到加强 D.人们对和平的向往
30.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核心是()A.通过谈判缓解社会矛盾 B.鼓励消费发展经济 C.加大市场调节经济的作用 D.国家干预经济 31.下图所示的图案是()
A.联合国会徽 B.东盟标志 C.APEC会标 D.欧盟旗帜 32.APEC的成员国是()
A.发展中国家 B.亚洲国家 C.环太平洋国家 D.西方国家 33.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包括()
①《西游记》 ②《水浒传》 ③《三国演》 ④《儒林外史》 ⑤《聊斋志异》 ⑥《红楼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⑥ C.③④⑤⑥ D.②③⑤⑥ 34.京剧是由哪些戏曲进京演出互相融合形成的()①越剧 ②黄梅戏 ③徽剧 ④汉剧 ⑤川剧 ⑥粤剧 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①③ 35.被称为大众传媒中的“第四媒介”是()A.报纸 B.互联网 C.电视 D.广播
36.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A.国家控制经济命脉 B.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C.利用市场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调整发展经济 D.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37.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A.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B.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积重难返 C.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发生 D.美国的军事实力远强于苏联 38.美国财政部长福勒得意地宣布:“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此话反映的情况是()
A.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建立 B.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形成 C.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 D.亚太经合组织成立
39.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是()A.《氾胜之书》 B.《齐民要术》 C.《农书》 D.《农政全书》 40.下列观点反映出人文精神的是()
①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认识你自己 ③朕即国家 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 41.发表《物种起源》,建立生物进化理论的科学家是()A.达尔文 B.赫胥黎 C.哥白尼 D.伽利略 42.建立经典力学基本体系的科学家是()A.托勒密 B.哥白尼 C.牛顿 D.爱因斯坦
43.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共同点是()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 ②以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判断是非的标准 ③强调实事求是,实践检验真理 ④以阶级斗争为纲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44.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宋代科技成就是()
A.地动仪 B.造纸术 C.雕版印刷术 D.指南针 45.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源头
B.楚辞是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 C.赋是战国后期出现的一种文采华丽的带韵散文 D.元朝的汉族文人经常用散曲来抒发愁闷情怀
46.西欧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巴黎圣母院》的作者是()A.雨果 B.巴尔扎克 C.雪莱 D.狄更斯
47.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我国曾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作者是()A.奥斯特洛夫斯基 B.高尔基 C.列夫•托尔斯泰 D.普希金 48.法国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罗瓦的代表作是()
A.《马拉之死》 B.《拿破仑加冕》 C.《格尔尼卡》 D.《自由引导人民》 49.现实主义美术作品的代表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作者是()A.米勒 B.列宾 C.莫奈 D.凡高 50.歌剧《茶花女》的作者是()
A.约翰•施特劳斯 B.贝多芬 C.威尔第 D.比才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共3道大题,51题18分,52、53题各16分,共50分。
51.(18分)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不同历史时期奉行不同的外交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结合所学知识试概括从清末到民国时期中国外交的基本变化情况和特点。(6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试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什么在外交上要采取“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6分)
(3)20世纪70年代后,中国在外交上出现哪些重大突破?出现这种新局面的原因是什么?(6分)
52.(16分)以下是民国时期荣氏企业发展历程,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荣宗敬、荣德生是江苏无荣巷人,1913年,荣氏兄弟出资4万元和别人合资在上海创建福新面粉厂,开工不到一年,盈利3.2万元。盈利率达80%。到1921年为止,荣氏兄弟经营开设的面粉厂共有12家,分布于上海、无锡、汉口、济南等地,各厂面粉畅销全国,更远销英、法、澳及东南亚国家。成为中国有名的“面粉大王”。同时、面粉业经营的成功,进一步促进了他们投资实业的浓厚兴趣。1915年荣氏兄弟出资18万元创办申新纺织公司。1922年止申新已有四个厂、产纱锭达13万余枚,成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纺织企业公司。纱锭生产率甚至超过了在华日商纱厂。被誉为“棉纱大王”。
资料二 :1937年,荣氏企业遭到空前的浩劫,其中如申新八厂、茂新一厂在战火中化为一片废墟。8年中,约有1/3的纱绽、一半以上的布机及1/5的粉磨均被破坏毁损,幸存下来的机器和设备,也大都被“军管”劫夺。
(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一战期间荣氏企业发展迅速,为什么?(2分)
(2)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知,荣氏企业主要在什么领域发展?(4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的中国社会有那些因素促进了荣氏企业的发展?(6分)
(4)材料中可以看出30年代后期开始荣氏企业发展状况如何?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4分)
53.(16分)北美第一届大陆会议在《致魁北克人民书》中写道:“把几个权力分开,分配给不同的机构,以便互相抑制”的办法,是“人类智慧所能想出来的可以促进自由和繁荣的最有效的方式”。(美国人戈登•伍德《美利坚合众国的创立》;转引自《刘祚昌史学文集》119页)(1)依据材料分析,什么办法是“促进自由和繁荣的最有效的方式”?结合所学回答,美国哪一年的宪法开始把这种“最有效的方式”变成了现实?这部宪法是如何对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结构“互相抑制的”?(7分)
早期维新派郑观应在《盛世危言•议院》中说:“故自有议院,而昏暴之君无所施其虐,跋扈之臣无所擅其权,„„然博采旁参,美国议院则民权过重,因其本民主也。法国议院不免叫嚣之风,其人习气使然。斟酌损益,适中经久者,则莫如英、德两国议院之制。”(转引自郑彭年《西风东渐》373页)(4分)
(2)依据材料分析,近代中国早期维新派倾向学习哪些国家的政治体制?为什么?
(3)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颁布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是什么?这部宪法确立中国是什么政治体制?(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