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小班教学教案

时间:2019-05-12 14:20: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蒙特梭利小班教学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蒙特梭利小班教学教案》。

第一篇:蒙特梭利小班教学教案

小班上学期课程 第一课时:

活动名称:工作毯的使用 活动准备:工作毯

教育目的: 直接:会使用工作毯。

间接:培养专注力。

活动过程:

1走线

(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2)如果是初次接触蒙氏线的小朋友,教师要介绍其名称,并简单展示。方法:五指并拢指向蒙氏线,“这是蒙氏线。”并站在线上,开始慢慢地走,走得时候前脚跟挨着后脚尖,注意不要掉到线下面。(3)站在线上双手叉腰,用温和的语气介绍工作规则:听到音乐的时候开始走,不能掉到线下,掉到线下的小朋友要从原地站到线上重新开始走。

(4)配班教师辅导,随着音乐慢慢减弱停止,走线也停止,老师请幼儿取自己的小垫子坐在线上。

2教师展示

(1)问好,并互相认识,进行自我介绍。

(2)“今天老师带小朋友们做一个工作。”教师引领小朋友们走到工作毯架前介绍:这是工作毯。我们从这里拿工作毯,还要放回到这里。

(3)示范工作毯的拿法:双手的四指并拢,和拇指分开,左手在下,右手在上抓握工作毯的中间部分,竖着拿起,与身体隔一拳的距离。将毯竖直拿出,垂直放入地毯架,不要使地毯散开。

(4)请小朋友们坐到蒙氏线上,教师轻轻地取一块工作毯,走到蒙氏线前停下,跪姿,将毯放倒,一只手压住工作毯的一边,另一只手灵活的将毯打开。介绍说“我们很多工作要在工作毯上进行。”

(5)指出地板上的红色标记,把工作毯的一角与之对齐。从上到下将工作毯抚平。

(6)卷工作毯。将工作毯顺时针转过来,使短边对着自己,慢慢把工作毯卷好。邀请小朋友把工作毯放回毯架。

(7)请小朋友们尝试。

错误订正:工作毯不散开。

自由工作

请小朋友们轻轻地取一块工作毯,找个小标记,对齐放好工作毯。请小朋友们在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喜欢的教具,轻轻放到工作毯上。小朋友们自由工作,教师做个性化指导,并做好观察记录。主要观察小朋友的专注情况及原因。

请小朋友把教具归位,并收好工作毯。

第二课时

活动名称:与别人打招呼

活动准备:工作毯、小兔、小鸭、小猫的手偶

教育目的:直接:学习礼貌用语,会和别人打招呼“你好!”、“再见!”、“你早,你到哪里去?”。间接:体会上幼儿园的快乐。

活动过程:

1走线

(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随固定音乐走线。

(3)主班老师可根据小朋友的进步变换姿势,如,手位变换。(4)走线结束后,请小朋友们取小垫子坐在线上。2

教师展示

(1)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三个新朋友,小朋友来猜一猜谁来了。”

教师用双手挡住嘴,发出“喵喵喵”的声音,请小朋友猜,同时出示猫的手偶。“你们喜欢小花猫吗?见到它高兴吗?高兴的话就和小猫打招呼。”“小花猫也很喜欢你们,很高兴成为你们的朋友,看,它和我们打招呼呢”

教师拿手偶点点头:“你好!”

小猫要走了,说“再见!”

(2)同样方法,通过小鸭、小兔,练习“你好!”,“再见!”

(3)小结:两个拇指相对,微屈手指,“你早,你到哪里去?”,另一只拇指微屈拇指,“点头”回应。

自由工作

(1)请小朋友们轻轻地取一块工作毯,找个小标记,对齐放好.(2)请小朋友在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喜欢的教具,轻轻放到工作毯上。(3)小朋友们自由工作,教师做个性化指导,并做好观察记录。在上次课程的基础上,着重指导教具的名称与归位对应。(4)请小朋友把教具归位,并收好工作毯。

第三课时:

]活动名称:插座圆柱体粗细组的嵌入

活动准备:工作毯(教师用)、插座圆柱体粗细组、椅子(数量和人数相等)教育目的:直接:初步完成插座圆柱体的嵌入工作。

间接:培养专注力和观察能力。

活动过程:

走线

(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随固定音乐走线。

(3)主班老师可根据小朋友的进步变换姿势,如,手位变换(要和上个课时保持一致)。

(4)走线结束后,请小朋友们坐在线上。2

教师展示(1)导入:

“今天老师带小朋友们做一个新工作。”

教师请一位小朋友帮助老师取一块工作毯。(配班老师适当指导)教师接过来,要说“谢谢。”(2)展示流程及要点;

把准备好的插座圆柱体放在工作毯上,介绍:“这是插座圆柱体。” 示范拿法:双手五指并拢,扶座体两端的凹槽处。轻轻放下。抽出圆柱体: 手势展示

方法:教师伸出惯用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不用的手指要藏起来),伸直胳膊,从左到右,缓慢移动,使每个小朋友都能看到。

缓慢合手指,捏住圆柄,垂直向上抽出圆柱体。放在与圆穴对应的位置。从左到右,依次全部抽出。抽到两或三个的时候,邀请小朋友来试一试。嵌入圆柱体:

触摸圆穴,触摸圆柱体的底,点点头,再通过视觉的对比,即把圆柱体底面和圆穴放在一起,然后再垂直放入。双手的食指和中指并拢缓慢触摸圆柱体和对应圆穴的边缘。

请小朋友来尝试。全部放入的时候,按照嵌入的顺序,依次触摸圆柱体和对应圆穴的边缘。

归位:请小朋友观察插座圆柱体在教具架上的位置。它一共有四组。

自由工作

请小朋友们每人取一块工作毯,铺好。

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材料。

教师指导。重点是嵌入练习。教师注意做好观察记录。归位。

注意:在指导的过程中适时进行工作礼仪教育,如需要教师帮助的时候,不要大声喊,先举手等。也可引导小朋友们合作,方法:想和小朋友操作同一件教具,可以说:“我可以和你一起工作吗?”那位小朋友最好能站起来,拉伙伴的手,一起坐下,欢迎他(她)的加入。第四课时

活动名称:洗手

活动准备:清水一盆,肥皂,指甲刷,干毛巾,清水桶,脏水桶

活动目的:

1、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知道在饭前、点心前及大小便后要洗手。

2、形成有秩序的生活习惯。活动过程: 1.走线

(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随固定音乐走线。

(3)主班老师可根据小朋友的进步变换姿势,如,手位变换(要和上个课时保持一致)。

(4)走线结束后,请小朋友们坐在小椅子上,围坐在老师周围。2.教师展示

(1)选择在矮桌上进行此项工作。

(2)介绍工作名称,请幼儿观察老师是怎么做的。

(3)双手手背朝上放进清水盆中,翻转手心手背,使两面都沾湿,将手上的多余的水甩下。取肥皂从左手开始两面打肥皂,将肥皂放回。

(4)两手相互摩擦,将肥皂打开成泡沫,然后从左手开始一根一根的清洗手指。最后用指甲刷清理指甲。

(5)将指甲刷放在水中洗干净,然后放回。将手上泡沫清洗干净,将手上的水甩掉。将脏水倒入脏水桶。(6)将清水桶中的水倒入盆中,用清水将手涮干净,水倒入脏水桶。用毛巾将手擦干。将毛巾放回。

3.自由工作

请小朋友们每人取一个小盆,在小桌子上或洗手间的地板上或楼道上进行练习。结束后将小盆归位。第5课时

活动名称:大把抓玻璃珠

活动准备:托盘内装两个同样的素色碗,其中一个碗内装玻璃珠 活动目的: 直接:练习五指的灵活性,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间接:培养专注力和独立性。

活动过程: 1.走线

(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随固定音乐走线。

(3)主班老师可根据小朋友的进步变换姿势,如,手位变换(要和上个课时保持一致),本次课程要注意小朋友的形体气质练习。

(4)走线结束后,请小朋友们坐在线上。2.教师展示

(1)教师跪姿,手自然放在腿上。请一位小朋友去帮老师取工作毯。

介绍“今天老师展示的新工作是大把抓。”

(2)先拿出左边的盛珠子的碗,放在工作毯上,再拿出右边的空碗,放在刚才碗的右边,把托盘放在工作毯的右下方。恢复跪姿。

(3)左手扶碗,伸开右手五指,向幼儿展示五指抓的动作,在空中抓握后慢慢移向左碗中,五指合拢,将手中的珠子抓起,平移到右碗上方,手指张开,将珠子放入碗中,请幼儿观察手指张开的状态。

(4)几次后邀请幼儿尝试。教师进行再示范,直到将左碗中豆子全部移到右碗中,再换手从右碗抓到左碗中。

(5)练习完毕后,请幼儿协助整理将教具归位。并在教具架前再次强调教具的位置。

3.自由工作

(1)请小朋友们每人取一块工作毯,铺好。

(2)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材料。(3)教师指导并做观察记录。过程中可交换工作材料也可更换工作材料。这个时期的小朋友喜欢重复操作,不要阻止小朋友选择以前的材料。对于选择不同材料的大把抓的小朋友进行鼓励指导,激发幼儿完成工作的兴趣。但是要注意给幼儿安静的工作环境。第6课时

活动名称:倒豆子

活动准备:托盘内装两个同样的素色不透明杯子,其中一个内装豆子

活动目的: 直接:练习倒的动作,发展手眼协调能力,促进运动的调整,积累动作经验。

间接:更好的集中注意力,增强学习和做事能力。

活动过程: 1.走线(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随固定音乐走线。

(3)主班老师可根据小朋友的进步变换姿势,如,手位变换(要和上个课时保持一致),本次课程要注意小朋友的形体气质练习。

(4)走线结束后,请小朋友们坐在线上。2.教师展示

请小朋友去取工作毯。

教师跪姿,把倒固体的工作放在工作毯上,还原跪姿,亲切地介绍:“今天展示的工作是倒固体。”

握住装固体的把手,轻轻地拿起来,暂时停住不动。靠近左侧的杯子,把杯沿对着另一杯口中央,在距离5-8cm的上方开始倒。杯身慢慢倾斜到能倒下最后一粒。

把空杯子放回托盘中,左手拿起装满豆子的杯子,按前面的方法再倒回空杯子中。

邀请小朋友来尝试。

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再示范。请小朋友把教具和工作毯归位。3.自由工作

(1)请小朋友们每人取一块工作毯,铺好。(2)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材料。

(3)教师指导并做观察记录。过程中可交换工作材料也可更换工作材料。用完后归位。

这个时期的小朋友喜欢重复操作,不要阻止小朋友选择以前的材料。但是要注意给幼儿安静的工作环境。第7课时

活动名称:插座圆柱体粗细组名称练习活动准备:插座圆柱体粗细组、工作毯 活动目的: 直接:认识高矮。

间接:锻炼幼儿三指捏的能力,感知物体粗细的序列顺序。

活动过程: 1.走线

(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随固定音乐走线。

(3)可根据小朋友的进步变换姿势,走线结束后,请小朋友们坐在线上。2.教师展示

(1)请小朋友去取工作毯。

(2)教师跪姿,把插座圆柱体放在工作毯上,还原跪姿,亲切地介绍:“今天的工作是插座圆柱体粗细组。”

(3)复习:按原来的展示方法,先强调插座圆柱体的拿法,然后把圆柱体依次抽取出来,摆放在对应的圆穴后。(4)取其中最高的和最矮的放在最前面。左手捏住圆柄把圆柱体横放在胸前,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并拢对圆柱体的粗细和截面2个维度进行触摸感知。放下的时候命名:“粗的”、“细的”。请幼儿传着摸一遍。(5)用三阶段教学法巩固名称。

(6)把其他的圆柱体都散放在工作毯上,老师示范选择任意两个圆柱体比较粗细。请幼儿说出差距较小的两个圆柱体的粗细。(7)教师按以前的操作方法重现圆柱体的嵌入。

请小朋友用正确的拿法把教具归位,然后再把工作毯整理、归位。注意:尽量使每个小朋友都有实践的机会,可以把归位等环节安排给更多的小朋友去完成。3.自由工作

(1)请小朋友们每人取一块工作毯,铺好。(2)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材料。

(3)教师指导并做观察记录。过程中可交换工作材料也可更换工作材料。注意给幼儿安静的工作环境。

(4)归位。第8课时

课程名称:色板I

活动准备:色板I、托盘、工作毯、颜色宝宝的家(贴红色、黄色、蓝色标记的小筐各一个内装写有红、黄、蓝的三色卡片若干)

活动目的: 直接:认识红、黄、蓝三种颜色。

间接:增强视觉辨别能力。

活动过程: 1.走线

(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随固定音乐走线。

(3)主班老师可根据小朋友的进步变换姿势,如双手放肩上、背手等。(4)走线结束后,请小朋友们坐在线上。2.教师展示

(1)请小朋友去取工作毯。

(2)教师跪姿,把色板Ⅰ从托盘中拿出来放在工作毯上,还原跪姿,亲切地介绍:“今天我们的工作是色板Ⅰ。”

打开盒盖,把盒盖正面朝上,放在盒子的左边。

把色板拿出红黄蓝三块,散放在工作毯上,把盒子盖好,放于工作毯右下角。

(3)示范色板的拿法,同时用三阶段教学法进行名称教学:

惯用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色板木质两端(避免碰触色板的胶片)

展示:教师伸平手臂,缓慢从左到右移动色板,(照顾每个幼儿)同时说本块色板的颜色。

“谁想来试一试?”请宝宝来到教师的左侧。“请你指一指红色的色板”,“请把黄色的色板拿起来请大家看一看”。

“谁还想来试一试?” “请你把×色的色板拿起来。”(巩固拿法)

教师拿起色板,请大家一起说出它的颜色。

(4)教师拿出其余三块色板,散放在工作毯上,拿起红色的色板进行配对,教师示范一个,邀请小朋友实践。(5)归位。教师把盒子拿到工作毯的中间,打开盖子,正面朝上放在盒子左侧,教师拿色板,说名称,左手扶住盒内已有色板的木质端,右手放进色板。盖好盖子。双手拿起,“学具不用了,要归位。”放进教具柜。指标签和教具,说“色板”。

提示幼儿以后可以自己来取放色板。

观察记录:教师要注意多观察宝宝行为背后的原因,进行三阶段教学时第二阶段反复进行,第三阶段要观察宝宝是不是真的已经掌握,创造一对一的教学机会。3.自由工作

(1)请小朋友们每人取一块工作毯,铺好。(2)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材料。

(3)教师指导并做观察记录。过程中可交换工作材料也可更换工作材料。注意给幼儿安静的工作环境。(4)归位。第9课时

课程名称:穿珠

活动目的:直接:掌握二指捏、穿珠的技巧;

间接:增强手指灵活度,培养耐心和认真做事的态度。

活动过程: 1.走线

(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随固定音乐走线。

(3)根据小朋友的进步添加材料,如,背手走、持物(小沙袋等)走。(4)走线结束后,请小朋友们坐在线上。2.教师展示

请小朋友帮老师取工作毯,并铺工作毯。

教师拿穿珠的工作放在工作毯上。介绍:“今天我们的工作是穿珠。”

左手捏起一颗的珠子,右手捏住绳子的一端,留出约2厘米,从珠子的孔中穿过去,在珠子另一端露出大于1厘米绳子的时候,把线拉过去,整理珠子到线的底端。

同样方法,进行再次示范。

邀请小朋友来选喜欢的珠子,并穿上去。尽量让小朋友都尝试一下。展示穿在一起的珠子。

把珠子一粒粒取下来,放在盘中,把线平整地放入托盘。工作材料归位。3.自由工作

(1)请小朋友们每人取一块工作毯,铺好。(2)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材料。

(3)教师指导并做观察记录。过程中可交换工作材料也可更换工作材料。注意给幼儿安静的工作环境。多准备些穿珠类型的材料。(4)归位。第10课时

课程名称:颜色分类

活动准备:圆圆板,底部贴有颜色控制圆片的透明容器(玻璃杯等)活动目的:直接:分辨颜色,掌握简单的颜色分类。

间接:增强辨别能力,为数学分类打基础。

活动过程: 1.走线

(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随固定音乐走线。

(3)根据小朋友的进步添加材料,如,背手走、持物(小沙袋等)走等。(4)走线结束后,请小朋友们坐在线上。2.教师展示

请小朋友取工作毯,并铺好。

教师展示圆圆板,介绍名称。请幼儿观察杯子底部的颜色控制部分,示范将不同颜色的圆圆板放入相应的杯子里。邀请小朋友进行工作。3.自由工作

(1)请小朋友们每人取一块工作毯,铺好。(2)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材料。

(3)教师指导并做观察记录。过程中可交换工作材料也可更换工作材料。注意给幼儿安静的工作环境。(4)归位。注意多多复习,观察小朋友对工作材料的操作情况和提高程度,进行个性化指导。第11课时:

课程名称:插座圆柱体大小组名称练习活动准备:插座圆柱体大小组、工作毯 活动目的:直接:拓展思维,增强动手能力,增加幼儿对事物特征的感知觉体验。

间接:培养耐心,能够克服困难,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

活动过程: 1.走线

(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换另外一首曲子走线。

(3)根据小朋友的进步添加材料,如,背手走、持物(小沙袋等)走等。(4)走线结束后,请小朋友们坐在线上。2.教师展示

(1)请小朋友去取工作毯。

(2)教师跪姿,把插座圆柱体放在工作毯上,还原跪姿,亲切地介绍:“今天的工作是插座圆柱体大小组。”

(3)复习:按原来的展示方法,先强调插座圆柱体的拿法,然后把圆柱体依次抽取出来,摆放在对应的圆穴后。(4)取其中最高的和最矮的放在最前面。左手捏住圆柄把圆柱体横放在胸前,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并拢对圆柱体的高度进行触摸感知。放下的时候介绍:“高的”、“矮的”。

(5)用三阶段名称教学进行巩固练习。

“哪个是高的?”请小朋友们指一指。“哪个是矮的呢?”邀请小朋友来挑选高的或者矮的展示给大家。

“这个是?”教师拿起其中一个圆柱体,请小朋友们一起回答。

“请小朋友们闭上小眼睛。”教师把另外一个圆柱体藏起来后请小朋友们睁开,“看一看哪个不见了?”

(6)把其他的圆柱体都散放在工作毯上,老师示范选择任意两个圆柱体比较大小。请幼儿说出差距较小的两个圆柱体的大小。(7)教师按以前的操作方法重现圆柱体的嵌入。

(8)请小朋友用正确的拿法把教具归位,然后再把工作毯整理归位。

注意:尽量使每个小朋友都有实践的机会可以把归位等环节安排给更多的小朋友去完成 3.自由工作

(1)请小朋友们每人取一块工作毯,铺好。(2)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材料。

(3)教师指导并做观察记录。过程中可交换工作材料也可更换工作材料。(4)归位。

注意多多练习,重点为观察,激励,保障孩子自由工作时间可以自己多多动手。可以给程度好的幼儿建议插座圆柱体某几组首尾相接,围成正方形,请幼儿把圆柱体抽出来放在正方形内,请小朋友把圆柱体归位。第12课时

课程名称:舀珠子 活动准备:托盘内装两个同样的素色碗,其中一个为空碗,另外一个内装玻璃珠、小勺一个)、工作毯

活动目的:直接:学习舀的动作,培养小手肌肉的控制力,增强手眼协调能力; 间接:感知动作的顺序性,感受物体的正确移倒法。活动过程: 1 走线

(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适应新曲子走线。

(3)根据小朋友的进步添加材料,如,背手走、持物(小沙袋等)走等。(4)走线结束后,请小朋友们坐在线上。2.教师展示

请小朋友拿取、铺放工作毯。

请一位小朋友去取今天展示的工作。配班老师指导配合。

教师请小朋友像平时老师做的一样,端托盘走,控制托盘内物体不晃动,到工作毯前,先蹲下,再调整为跪姿,把托盘轻轻放在工作毯上,并说:“请用。”教师带领大家致谢。(注意,这对本阶段的小朋友有难度,但教师要多给小朋友实践操作的机会。最初,可降低难度,教师接过小朋友手中的工作材料,先致谢,再带领小朋友们致谢。)教师介绍展示工作的名称:舀珠子

示范方法:左手捏勺柄的根部,轻轻拿起,右手的拇指、食指、中指慢慢张开准备好,左手将勺柄放在右手三指上,右手握住勺柄的中间偏上部分。左手控制(轻扶)碗,右手用勺将珠子舀起,保持角度不变,轻轻地提起来,在空碗的中央上方时,再把匙里的珠子倾倒下去。

舀到后面会越来越难,这时用左手托住容器,把容器稍微倾斜比较好舀。邀请小朋友体验。暂不工作的时候,要把勺子放下。请小朋友把教具归位,并认识教具在活动室的位置。3.自由工作

(1)请小朋友们每人取一块工作毯,铺好。(2)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材料。

(3)教师指导并做观察记录。过程中可交换工作材料也可更换工作材料。注意给幼儿安静的工作环境。可指导小朋友们合作。(4)归位。

注意多多练习,重点为观察,激励,保障孩子自由工作时间可以自己多多动手。根据小朋友的实际情况调整课程计划和程度 第13课时:

活动名称:插座圆柱体高矮组名称练习活动准备:插座圆柱体高矮组、工作毯 活动目的: 直接:认识高矮。

间接:感知顺序。

活动过程: 1.走线

(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随固定音乐走线。

(3)可根据小朋友的进步变换姿势,走线结束后,请小朋友们坐在线上。2.教师展示

(1)请小朋友去取工作毯。

(2)教师跪姿,把插座圆柱体放在工作毯上,还原跪姿,亲切地介绍:“今天的工作是插座圆柱体高矮组。”

(3)复习:按原来的展示方法,先强调插座圆柱体的拿法,然后把圆柱体依次抽取出来,摆放在对应的圆穴后。(4)取其中最高的和最矮的放在最前面。左手捏住圆柄把圆柱体横放在胸前,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并拢对圆柱体的高度进行触摸感知。放下的时候介绍:“高的”、“矮的”。

(5)用三阶段名称教学进行巩固练习。

“哪个是高的?”请小朋友们指一指。“哪个是矮的呢?”邀请小朋友来挑选高的或者矮的展示给大家。

“这个是?”教师拿起其中一个圆柱体,请小朋友们一起回答。

“请小朋友们闭上小眼睛。”教师把另外一个圆柱体藏起来后请小朋友们睁开,“看一看哪个不见了?”

(6)把其他的圆柱体都散放在工作毯上,老师示范选择任意两个圆柱体比较大小。请幼儿说出差距较小的两个圆柱体的大小。(7)教师按以前的操作方法重现圆柱体的嵌入。

请小朋友用正确的拿法把教具归位,然后再把工作毯整理、归位。注意:尽量使每个小朋友都有实践的机会,可以把归位等环节安排给更多的小朋友去完成。3.自由工作

(1)请小朋友们每人取一块工作毯,铺好。(2)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材料。

(3)教师指导并做观察记录。过程中可交换工作材料也可更换工作材料。注意给幼儿安静的工作环境。(4)归位。第14课时

课程名称:二指捏木钮

活动准备:二指捏木钮,立体四子棋

活动目的:直接:训练手指活动,增强其灵活度和精确性。间接:为握笔做准备。活动过程: 1.走线

(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适应新曲子走线。

(3)根据小朋友的进步添加材料,如,背手走、持物(小沙袋等)走等。(4)走线结束后,和小朋友们一起坐在线上。2.教师展示

请一位小朋友拿工作毯,并铺放。

取教具,放在工作毯中间,介绍教具名称。伸出惯用手的拇指、食指,伸平手臂,从左到右慢慢平移,并和小朋友目光交流。

用这两个手指慢慢张开、合上两次,做捏的动作,用这样的方法捏起木纽,放在教具的右边,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把木纽全部捏取完毕。邀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按顺序把圆柄归位,一一对应。可由教师示范两次,然后请小朋友和老师轮流。归位。

小结:小朋友们可以用这些方法去拿较小的物体。整理归位。3.自由工作

(1)请小朋友们每人取一块工作毯,铺好。(2)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材料。

(3)教师指导并做观察记录。过程中可交换工作材料也可更换工作材料。注意给幼儿安静的工作环境。可指导小朋友们合作。

(4)归位。

注意小朋友的动手练习,教师的重点任务为观察,激励,保障孩子这时可以自己动手,小朋友们询问的时候可提供指导帮助。根据小朋友的实际情况调整课程计划和程度。第15课时

课程名称:倒水

活动准备:透明、带嘴带把的杯子两个、海绵、托盘、桌、活动目的:直接:提高倒水动作的精确性;

间接:练习双手配合,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活动过程: 1.走线(1)配班老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站在线上,邀请小朋友站在线上进行走线。(2)在走线过程中一直要按前脚跟挨后脚尖的方法进行,教师可缓慢变化上肢动作:手放肩上、手叉腰等。

(3)走线快结束时,主班教师请幼儿取自己的小椅子坐下,准备下个环节。2.教师展示

(1)教师摆放小桌子,并介绍今天的工作是倒水;(2)杯子不拿出来,直接在托盘中进行操作。教师示范拿杯子的方法:左手托底,右手握柄;

(3)教师用正确的方法拿起有水的杯子,把杯子嘴对准空杯子,倾斜杯子,使水流出,落在空杯子中;

(4)用海绵把洒落在桌子和托盘里的水擦干,请幼儿尝试操作,教师进行有针对性地再示范;

(5)收回工作.教师寄语:这个阶段的幼儿手的控制能力不强,把洒落的水擦干即可,教师要有耐心。3.自由工作

(1)请幼儿按顺序拿工作毯,并铺放整齐。(2)邀请幼儿来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3)工作期间教师做观察记录。

(4)幼儿询问的时候进行指导,指导幼儿更换工作等工作礼仪。(5)指导幼儿对工作材料进行归位。第16课时

课程名称:擦桌子

活动准备:清水一盆,抹布一块,脏水桶

活动目的:

1、学习擦桌子的方法,培养按秩序做事的良好行为。

2、形成讲卫生的生活习惯。活动过程: 1.走线

(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随固定音乐走线。

(3)主班老师可根据小朋友的进步变换姿势,如,手位变换(要和上个课时保持一致)。

(4)走线结束后,请小朋友们坐在小椅子上,围坐在老师周围。2.教师展示

(1)教师选择在地上进行此项工作。将需要擦的桌子搬到自己面前,将清水盆,脏水桶放在桌子一侧,抹布放在桌子上。

(2)介绍工作名称。请幼儿观察老师是怎么做的。

(3)将抹布放进清水盆中浸湿,将多余的水拧出来。将抹布放在桌面上打开,折成方块,放在桌子的左上角。提示“我们要把桌子擦干净。”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将桌面擦一遍。将抹布放进清水盆中涮洗一下,再重复擦桌子一遍。将抹布放在右下角。

(4)将水倒入脏水桶。

(5)宣布工作结束。收起各种用具。3.自由工作

请小朋友们每人取一块抹布,擦自己的小椅子,或共同擦桌子。结束后将用具归位。第17课时:

课程名称:粉红塔(名称练习与垂直积高)活动准备:粉红塔、工作毯、相关作业纸 活动目的:直接:分辨大小,培养专注力。间接:发展幼儿动作、视觉、触觉的协调。活动过程: 1 走线

(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适应新曲子走线。

(3)根据小朋友的进步添加材料,如,背手走、持物(小沙袋等)走等。(4)走线结束后,和小朋友们一起站在线上排队。2.教师展示

(1)请一位小朋友取工作毯,并铺放。

(2)介绍今天的工作是粉红塔。并引领小朋友们到教具柜前,教师用手势指粉红塔再次强调名称和位置。

(3)示范拿法,最小的用二指捏,然后用三指抓,大的先用左手托底,右手扶上面。一块一块地拿,请小朋友参与一起拿粉红塔,放到工作毯上。

(4)从散放的粉红塔中拿最大最小的差异较明显的放于工作毯中间。教师拿起其中大的一块,右手轻轻触摸表面,放回,手势指并介绍:“大的”,同样指小的介绍:“小的”,接着用“请指一指大的”、“请拿起小的”、“老师手中的是?”、“工作毯上剩下的是?”等方式进行辨别、发音练习,达到巩固。

(5)教师请小朋友来选择最大的一块给老师,请另外的小朋友选剩下的粉红塔中最大的一块给老师,老师用粉红塔小心地垂直造塔,中心对齐,垂直叠高。

(6)教师双手从下到上再从上到下轻轻抚过塔身来做订正,鼓励小朋友们尝试。

(7)将教具归位。

教师寄语:注意最初展示给孩子介绍粉红塔要是垂直塔状的。3.自由工作

(1)请小朋友们每人取一块工作毯,铺好。(2)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材料。

(3)教师指导并做观察记录。过程中可交换工作材料也可更换工作材料。注意给幼儿安静的工作环境。可指导小朋友们合作。(4)归位。

注意小朋友的动手练习,教师的重点任务为观察,激励,小朋友们询问的时候再提供指导帮助。并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调整课程计划和程度。第18课时

课程名称:树嵌板

活动准备:树嵌板、树叶嵌板、工作毯、三步卡

活动目标:直接:认识树的构成,练习镶嵌动作,初步理解其中关系。

间接:培养对植物的热爱,获取粗浅的科学经验。

活动过程: 1 走线

(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适应新曲子走线。

(3)根据小朋友的进步添加材料,如,背手走、持物(小沙袋等)走等。(4)走线结束后,和小朋友们一起坐在线上。2.教师展示

请小朋友取工作毯并铺好。

教师双手拿树嵌板,平放在工作毯上,介绍今天的工作。

从嵌板上取出树冠,放在嵌板左边,并介绍“这是树冠”。用三步卡与之对应。逐一取出树叶、树枝、树干、树根。从上而下排列。注意:树叶和树枝不只一个,要并排放,对应的三步卡放在相应板块的左边,并一边对齐。

三阶段学习和练习树的各部分名称。

可参考的提示语:“这是…”、“请指出哪个是…”、“老师拿起的是…?”等。注意反复练习。

归位。按照从上而下的顺序。同名称的多个板块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3.自由工作

(1)请小朋友们每人取一块工作毯,铺好。(2)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材料。

(3)教师指导并做观察记录。过程中可交换工作材料也可更换工作材料。注意给幼儿安静的工作环境。可指导小朋友们合作。(4)归位。

教师根据小朋友的兴趣组织集体活动:在作业纸上装饰汉字。发放工作材料。指导用笔和绘画。完成后帮助小朋友写上自己的名字。鼓励小朋友们以后尝试主题绘画工作,描画可爱的大自然。第19课时

课程名称:长棒(名称)活动准备:长棒

活动目的:直接:培养幼儿视觉的分辨力,通过触觉比较、感知长度的差异。

间接:发展手眼与肌肉的协调性,为数学教育做准备。

活动过程: 1 走线

(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适应新曲子走线。

(3)副班老师添加材料,在小朋友们路过的时候递上添加的材料如,小沙袋,主班老师在前示范,增加小朋友的专注程度。(4)走线结束后,带领小朋友们坐在线上。2 教师展示

(1)请一位幼儿取来工作毯,铺好。

(2)教师介绍新工作,取长棒,方法:两手握住棒的两端,轻放在毯上,请幼儿来尝试下一根,教师示范长过肩宽的长棒竖着拿,请幼儿尝试。每次拿一根。散放在工作毯上。

(3)教师从中拿出最长的和最短的两根,一端对齐,借助视觉用三阶段教学法进行长短认识教学:指相应的长棒,进行“长的”、“短的”的名称教学。

(4)邀请幼儿辨别、挑选,邀请幼儿触摸感知,进行比较,说出感受:“长的、短的”。缩小长短的差异,进行细微的长短感知。(5)教师示范比对方法:左手控制,右手二指从左到右触摸棒体,通过触觉感知长度,一端对齐,同法感知。

(6)反复练习后将教具一根一根的从长到短放回。2 自由工作

(1)请小朋友们排队逐次取自己的工作毯并铺放整齐。回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材料,轻轻放到工作毯上。

(2)教师指导并做观察记录。过程中可交换工作材料也可更换工作材料。注意给幼儿安静的工作环境。可指导小朋友们合作。

(3)归位。第20课时

课程名称:拿托盘

活动准备:托盘内放一杯水

活动目的:

1、学习拿取物品的方法,培养按秩序做事的良好行为。

2、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感。1.走线

(1)配班教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走线。(2)请小朋友们站在线上。随固定音乐走线。

(3)主班老师可根据小朋友的进步变换姿势,如,手位变换(要和上个课时保持一致)。

(4)走线结束后,请小朋友们坐在小椅子上,围坐在线上。2.教师展示

(1)教师选择在地上进行此项工作。介绍工作名称是“拿托盘”。

(2)教师展示:从教具柜上将托盘轻轻取出,双臂平衡,眼睛看着托盘内的物品,用眼角的余光注意周围的事物。将托盘放在教室另一侧的一张桌子上。水杯没有晃动,也没有水溢出。

(3)请幼儿尝试将托盘拿回来或传给其他幼儿,练习取放托盘的技巧。(4)宣布工作结束。收起各种用具。3.自由工作

请小朋友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教师做观察指导。结束后将用具归位。

小班下学期课程 第1课时:

课程名称:蓝色圆柱体的序列 活动准备:蓝色圆柱体

活动目的:直接:培养视觉辨别能力,观察顺序。间接:培养观察力,为数学学习做准备。活动过程: 1.走线

(1)配班老师控制音乐,邀请小朋友站在线上进行走线。

(2)在走线过程中一直要按前脚跟挨后脚尖的方法进行,教师可缓慢变化上肢动作:手放肩上、手叉腰等。

(3)走线快结束时,主班教师慢慢坐下,手轻轻放腿上。准备下个环节。教师展示

(1)请小朋友取放工作毯,教师带领大家致谢。

(2)教师介绍新工作,展示教具。把蓝色盒子拿到毯中间,打开盖子,把盖子放在盒子的左边,把圆柱一一取出,散放在工作毯上,盒子盖好,放在右下角。

(3)“比一比哪个是最高的?”把最高的摆出来,再找剩下的圆柱中最高的,依次从左到右摆好。

(4)与幼儿一起进行巩固练习,打乱序列重新排列,或者拿走其中一个进行归位练习。

(5)观察幼儿操作,如有不当之处,教师应有针对性的再示范。(6)归位。

3.自由工作

(1)请幼儿按顺序拿工作毯,并铺放整齐。(2)邀请幼儿来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3)工作期间教师做观察记录。

(4)幼儿询问的时候进行指导,指导幼儿更换工作等工作礼仪。(5)指导幼儿对工作材料进行归位 第2课时

课程名称:拼插方块

活动准备:立体方块或一公分方块组、托盘、工作毯

活动目的:直接:练习拼插的动作,增强动作协调和控制能力;

间接:锻炼双手协调力。

活动过程: 1.走线

(1)配班老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站在线上,邀请小朋友站在线上进行走线。(2)在走线过程中一直要按前脚跟挨后脚尖的方法进行,教师可缓慢变化上肢动作:手放肩上、手叉腰等。

(3)走线快结束时,主班教师慢慢坐下,手轻轻放腿上。准备下个环节。2.教师展示

(1)请幼儿拿取工作毯,铺放在教师面前,大家致谢;

(7)教师介绍今天的工作,并出示教具,介绍教具名称,“这是一公分方块组(立体方块)”;(8)把方块平放在胸前,用惯用手的食指触摸指出凹槽处,放在工作毯中间;取另外一块平放在胸前,用惯用手的食指触摸指出突起处,放在刚才的方块旁边;

(9)教师双手同时拿起两块,把突起处对准凹槽处,双手同时向中间用力,把两块方块拼插在一起;

(10)教师请幼儿从托盘中找出不同的两块方块进行拼插,教师观察指导;(11)教师进行再示范,和幼儿一起拼插一个长长的串;(12)请幼儿自由讲述,这像什么;

(13)收回工作:逐个把方块拉出来放在托盘内,并把托盘放在教具架上。3.自由工作

(1)请幼儿按顺序拿工作毯,并铺放整齐。(2)邀请幼儿来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3)工作期间教师做观察记录。

(4)幼儿询问的时候进行指导,指导幼儿更换工作等工作礼仪。(5)指导幼儿对工作材料进行归位。第3课时

课程名称:安静游戏 活动准备:计时器或钟表

活动目的:直接:安静倾听周围的声音;

间接:培养听觉专注力

活动过程: 1.走线(1)配班老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站在线上,邀请小朋友站在线上进行走线。(2)在走线过程中一直要按前脚跟挨后脚尖的方法进行,教师可缓慢变化上

肢动作:手放肩上、手叉腰等。

(3)走线快结束时,主班教师慢慢坐下,手轻轻放腿上。准备下个环节。2.教师展示

(1)教师带领小朋友轻轻(没有声音)地站起来,双手叉腰闭上眼睛;(2)教师带领幼儿做深呼吸,让身体渐渐放松;

(3)教师出示并介绍计时器,说明规则:一会儿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不发出声音,当听到计时器的声音时把眼睛睁开;

(4)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并给定时器设定时间,一般为2-3分钟;(5)铃声响起后,小朋友睁开眼睛,教师提问:刚才闭上眼睛后,都听到什么声音了?

(6)请幼儿表达听到的声音;(7)重复一两次。

教师寄语:开始如果有小朋友睁眼,提示不破坏安静环境即可。3.自由工作

(1)请幼儿按顺序拿工作毯,并铺放整齐。(2)邀请幼儿来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3)工作期间教师做观察记录。

(4)幼儿询问的时候进行指导,指导幼儿更换工作等工作礼仪。(5)指导幼儿对工作材料进行归位。第4课时 课程名称:系粘扣

活动准备:系粘扣的衣饰框

活动目的:直接:使幼儿学会系粘扣,锻炼小手指肌肉的灵活性。

间接: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活动过程: 1.走线(1)配班老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站在线上,邀请小朋友站在线上进行走线。(2)幼儿可按照自己舒服的步幅走线。

(3)走线快结束时,教师请幼儿取自己的小垫子坐下,老师准备下个环节。2.教师展示

(1)教师铺好工作毯,从衣饰架上取来系粘扣的教具,介绍今天的工作。(2)教师师范:将衣饰框放在工作毯的中部,请幼儿注意老师的操作方法。左手固定衣饰框的上杠中部,右手两指从上到下从粘扣上抚过,表示完全闭合。然后左手两指压住下襟,右手大拇指和食指用力将粘扣分开,两手同时下移,直到将粘扣全部打开。依次将两襟向外打开。两手轻抚木框四周,表示完全打开。再依次合起来放好。左手固定,右手用力将按扣压紧。重复开始时的操作,从上到下抚摩粘扣处,表示系好了。

(3)将教具归位。3.自由工作

(1)请幼儿按顺序拿工作毯,并铺放整齐。(2)邀请幼儿来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3)工作期间教师做观察记录。

(4)幼儿询问的时候进行指导,指导幼儿更换工作等工作礼仪。(5)指导幼儿对工作材料进行归位。第5课时

课程名称:按长短排序

活动准备:吸管、排序板、作业纸、书写工具、铅笔、毛线、布条、纸条、塑料管

活动目的:直接:认识和区分长短,并能按一定规则排序; 间接:形成初步的空间概念,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活动过程: 1.走线(1)配班老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站在线上,邀请小朋友站在线上进行走线。(2)在走线过程中一直要按前脚跟挨后脚尖的方法进行,教师可缓慢变化上肢动作:手放肩上、手叉腰等。

(3)走线快结束时,主班教师慢慢坐下,手轻轻放腿上。准备下个环节。2.教师展示

(1)幼儿拿取工作毯,大家致谢;

(2)教师介绍今天的工作是区分长短,并展示介绍今天的工作材料;(3)教师把吸管按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列摆放在排序板上,并请幼儿观察,教师语言提示长和短;

(4)教师任意拿出两根吸管,请幼儿比较长短,及时归位;(5)教师增加一根吸管,请幼儿添加到合适的位置;

(6)教师小结:教师出示物品,如笔和毛线,请幼儿观察比较长短;(7)收回工作。3.自由工作

(1)请幼儿按顺序拿工作毯,并铺放整齐。(2)邀请幼儿来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3)工作期间教师做观察记录。

(4)幼儿询问的时候进行指导,指导幼儿更换工作等工作礼仪。(5)指导幼儿对工作材料进行归位。

自由工作之后,教师可根据幼儿兴趣组织集体活动《比较线段》.教师展示作业纸,请幼儿观察辨别长和短的线;或者请幼儿在作业纸上添加一条最长、最短和比较长的线条;

教师寄语:教师可在本集体活动中分组,一部分幼儿进行作业纸练习;另一部分幼儿进行操作练习,注意为进行操作练习的幼儿准备充足的材料,如:铅笔、毛线、布条、纸条、塑料管等实际材料,请幼儿操作排序。第6课时

课程名称:敲门

活动准备:学开锁板、房子的图片、工作毯 活动目的:直接:学习敲门的行为规范; 间接:认识各种各样的门。活动过程: 1.走线(1)配班老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站在线上,邀请小朋友站在线上进行走线。(2)在走线过程中一直要按前脚跟挨后脚尖的方法进行,教师可缓慢变化上肢动作:手放肩上、手叉腰等。

(3)走线快结束时,主班教师慢慢坐下,手轻轻放腿上。准备下个环节。2.教师展示

(1)幼儿拿取工作毯,大家致谢;

(2)出示图片,请幼儿说出那是什么;

(3)“怎么进入这么漂亮的房子呢?”(开门)“进入别人的房间应该怎么办?”(敲门)。主班教师请幼儿观看怎么敲门:请配班教师双手交叉,手心对外,扮演“门”,主班教师惯用手握拳,突出中指,轻轻有节奏地敲,没人回答的时候再敲下一次;

(4)教师请幼儿两两尝试,教师做观察指导。3.自由工作

(1)请幼儿按顺序拿工作毯,并铺放整齐。(2)邀请幼儿来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3)工作期间教师做观察记录。

(4)幼儿询问的时候进行指导,指导幼儿更换工作等工作礼仪。(5)指导幼儿对工作材料进行归位。第7课时

课程名称:绿色圆柱体(序列)活动准备:绿色圆柱体

活动目的:直接:培养视觉辨别能力,观察顺序。间接:培养观察力,为数学学习做准备。活动过程: 1.走线

(1)配班老师控制音乐,邀请小朋友站在线上进行走线。

(2)在走线过程中一直要按前脚跟挨后脚尖的方法进行,教师可缓慢变化上肢动作:手放肩上、手叉腰等。

(3)走线快结束时,主班教师慢慢坐下,手轻轻放腿上。准备下个环节。教师展示

(1)请小朋友取放工作毯,教师带领大家致谢。

(2)教师介绍新工作,展示教具。把绿色盒子拿到毯中间,打开盖子,把盖子放在盒子的左边,把圆柱一一取出,散放在工作毯上,盒子盖好,放在右下角。

(3)“比一比哪个是最粗的?”把最粗的摆出来,再找剩下的圆柱中最粗的,依次从左到右摆好。

(4)与幼儿一起进行巩固练习,打乱序列重新排列,或者拿走其中一个进行归位练习。

(5)再按照高矮进行一边排序,邀请幼儿操作,如有不当之处,教师应有针对性的再示范。(6)归位。

3.自由工作

(1)请幼儿按顺序拿工作毯,并铺放整齐。(2)邀请幼儿来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3)工作期间教师做观察记录。

(4)幼儿询问的时候进行指导,指导幼儿更换工作等工作礼仪。(5)指导幼儿对工作材料进行归位 第8课时

课程名称:按数取物(1-3)

活动准备:数字卡1---

3、神秘袋内装有玻璃珠若干、工作毯、活动目的:直接:能手口一致地点数3以内物体的数量并说出总数;学习按数取物,根据3以内的指定数量取出相等数量的物体。

间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活动过程: 1.走线(1)配班老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站在线上,邀请小朋友站在线上进行走线。(2)在走线过程中一直要按前脚跟挨后脚尖的方法进行,教师可缓慢变化上肢动作:手放肩上、手叉腰等。

(3)走线快结束时,主班教师慢慢坐下,手轻轻放腿上。准备下个环节。2.教师展示

(1)教师请幼儿铺放工作毯,大家致谢;

(2)教师出示神秘袋,数字卡;将数字卡放在工作毯的右下部。

(3)取任意数字卡,读出数名,按照数名在神秘袋中取出相应的珠子。重复示范,请幼儿尝试按数取物。

3.自由工作

(1)请幼儿按顺序拿工作毯,并铺放整齐。(2)邀请幼儿来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3)工作期间教师做观察记录。(4)幼儿询问的时候进行指导,指导幼儿更换工作等工作礼仪。(5)指导幼儿对工作材料进行归位。第9课时

课程名称:叠餐巾

活动准备:带控制线的餐巾2块、托盘、工作毯、手绢 活动目的:直接:学习叠餐巾; 间接:培养文明用餐的习惯。活动过程: 1.走线(1)配班老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站在线上,邀请小朋友站在线上进行走线。(2)在走线过程中一直要按前脚跟挨后脚尖的方法进行,教师可缓慢变化上肢动作:手放肩上、手叉腰等。

(3)走线快结束时,主班教师慢慢坐下,手轻轻放腿上。准备下个环节。2.教师展示

(1)教师请幼儿拿取工作毯,致谢;

(2)教师出示餐巾,请幼儿观察,并介绍,今天的展示工作是叠餐巾;(3)教师把餐巾打开平放在工作毯上,用食指轻轻描画控制线,并把餐巾沿提示的控制线对折,抚平;

(4)同样方法对折;(5)展示叠好的餐巾;(6)请幼儿叠另外一块;

(7)收回工作:把叠好的餐巾依次放在托盘内,放回教具架。3.自由工作

(1)请幼儿按顺序拿工作毯,并铺放整齐。(2)邀请幼儿来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3)工作期间教师做观察记录。

(4)幼儿询问的时候进行指导,指导幼儿更换工作等工作礼仪。(5)指导幼儿对工作材料进行归位。第10课时

课程名称:绕口令:山羊上山 活动准备:山羊、水牛、猪的图片 活动目的:直接:练习清晰的发音; 间接:锻炼记忆能力。活动过程: 1.走线

(1)配班老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站在线上,邀请小朋友站在线上进行走线。(2)在走线过程中一直要按前脚跟挨后脚尖的方法进行,教师可缓慢变化上肢动作:手放肩上、手叉腰等。

(3)走线快结束时,主班教师慢慢坐下,手轻轻放腿上。准备下个环节。2.教师展示

(1)教师请幼儿铺放工作毯,致谢;

(2)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说出小动物的名称;

(3)教师肯定幼儿,再介绍,如:“这是山羊,能爬很高的山……”,以及它的角和别的羊的不同。依次介绍水牛、猪,如:“水牛喜欢呆在水里……”。(4)教说绕口令:

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水牛下河,水没水牛腰。猪仔进圈,猪拱大猪槽

(5)教师一次举一张图片,带领幼儿看图说相应的两句绕口令。3.自由工作

(1)请幼儿按顺序拿工作毯,并铺放整齐。(2)邀请幼儿来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3)工作期间教师做观察记录。

(4)幼儿询问的时候进行指导,指导幼儿更换工作等工作礼仪。(5)指导幼儿对工作材料进行归位。

自由活动之后,根据幼儿兴趣可组织集体活动《看图说绕口令》。第12课时

课程名称:贴的工作

活动准备:作业纸(上画小鱼)、彩色即时贴(剪成圆形和其他形状的小块)、托盘、工作毯

活动目的:直接:练习贴的动作;

间接:锻炼小手肌肉,增强双手配合能力。活动过程: 1.走线(1)配班老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站在线上,邀请小朋友站在线上进行走线。(2)在走线过程中一直要按前脚跟挨后脚尖的方法进行,教师可缓慢变化上肢动作:手放肩上、手叉腰等。

(3)走线快结束时,主班教师慢慢坐下,手轻轻放腿上。准备下个环节。2.教师展示

(1)教师请幼儿拿取工作毯,并致谢.(2)出示作业纸,请幼儿说出作业纸上的小鱼。

(3)教师提示要装饰小鱼,示范:把圆形彩色即时贴当作小泡泡,从边缘剥 离,把有黏性的一面贴在鱼嘴上方,抚平;把其他形状的小块贴在鱼的身 上;

(4)幼儿尝试。收教具。3.自由工作

(1)请幼儿按顺序拿工作毯,并铺放整齐。(2)邀请幼儿来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3)工作期间教师做观察记录。

(4)幼儿询问的时候进行指导,指导幼儿更换工作等工作礼仪。(5)指导幼儿对工作材料进行归位。第13课时

课程名称:5以内的数 活动准备:数棒12345 活动目的:

直接:复习辨认数1、2、3、4、5,并了解1、2、3、4、5所代表的实际意义。

间接:增强对数字的敏感性,乐于参与集体游戏,分组游戏。

活动过程: 1.走线(1)配班老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站在线上,邀请小朋友站在线上进行走线。(2)在走线过程中一直要按前脚跟挨后脚尖的方法进行,教师可缓慢变化上肢动作:手放肩上、手叉腰等。

(3)走线快结束时,主班教师慢慢坐下,手轻轻放腿上。准备下个环节。2.教师展示

(1)请值日生铺地毯,大家致谢;

(2)取数棒12345,散放在工作毯上。介绍今天的工作。

(3)取数棒1,右手食指和中指并拢从左到右抚摩数棒,说:“这是数棒1”(4)请幼儿抚摩一遍。

(5)取数棒2345,分别抚摩过,命名。(6)运用三阶段教学法巩固名称。(7)收教具。3.自由工作

(1)请幼儿按顺序拿工作毯,并铺放整齐。(2)邀请幼儿来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3)工作期间教师做观察记录。

(4)幼儿询问的时候进行指导,指导幼儿更换工作等工作礼仪。(5)指导幼儿对工作材料进行归位。第14课时

课程名称:红色圆柱体(变换方式的序列)活动准备:彩色圆柱体、工作毯

活动目的:直接:培养视觉上对大小识别概念的再确认。

间接:提高手眼动作的协调,手臂肌肉控制力,敏锐的观察及注意力。活动过程:

1.走线(1)配班老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站在线上,邀请小朋友站在线上进行走线。(2)在走线过程中一直要按前脚跟挨后脚尖的方法进行,教师可缓慢变化上肢动作:手放肩上、手叉腰等。

(3)走线快结束时,主班教师慢慢坐下,手轻轻放腿上。准备下个环节。2.教师展示

(1)请幼儿值日生铺工作毯,大家致谢;

(2)教师出示红色圆柱体,复习水平、垂直的序列练习,请一位小朋友双手平稳搬运红色圆柱体盒并放在工作毯上;

(3)询问:“这个盖子是什么颜色?”(红色)打开盖子再问里面的圆柱是什么颜色。然后说:“箱子里放的颜色和盖子的颜色是一样的。”

(4)将10个圆柱一一取出,散放,盖子盖上后将盒子放在桌子左上角。(5)邀请幼儿操作,教师语言提示:“请把里面最粗的圆柱拿出来放在这里。”(6)请小朋友自己试试排列的方式。也许会像圆柱体一样水平的排列,或是像粉红塔一样垂直排列,也让他们试试还没有遇到过的排列方法。

(7)等全部排好后,问幼儿:“还要不要试试看?”(8)收回工作:将圆柱体一个个慢慢地整理好放回木箱中,收回教具台上。3.自由工作

(1)请幼儿按顺序拿工作毯,并铺放整齐。(2)邀请幼儿来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3)工作期间教师做观察记录。

(4)幼儿询问的时候进行指导,指导幼儿更换工作等工作礼仪。(5)指导幼儿对工作材料进行归位。第15课时

课程名称:给故事排序

活动准备: 参考图片、纸张、绘画材料

活动目的: 直接:根据故事清洁给故事排序;理解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

间接:激发幼儿编故事的兴趣,增强自信心,获得成就感;

活动过程:

1.走线(1)配班老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站在线上,邀请小朋友站在线上进行走线。(2)在走线过程中一直要按前脚跟挨后脚尖的方法进行,教师可缓慢变化上肢动作:手放肩上、手叉腰等。

(3)走线快结束时,主班教师慢慢坐下,手轻轻放腿上。准备下个环节。2.教师展示

(1)请值日班长铺放工作毯,致谢;(2)教师出示图片并介绍今天的工作;

(3)教师展示图片,请幼儿回答,图片上都有谁?每张图画是什么意思?(4)教师示范将图片按照一定的故事情节进行排序。(5)让孩子将图片排序,按顺序讲故事;(6)引导幼儿为今天的故事起名字。3.自由工作

(1)请幼儿按顺序拿工作毯,并铺放整齐。(2)邀请幼儿来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3)工作期间教师做观察记录。

(4)幼儿询问的时候进行指导,指导幼儿更换工作等工作礼仪。(5)指导幼儿对工作材料进行归位。

在自由工作之后,教师可根据幼儿兴趣组织集体活动。请幼儿描画自己的故事。第16课时

课程名称:分类

活动准备:3种颜色(红黄蓝)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若干,红黄蓝色板。活动目的:直接:进一步练习,理解分类概念;

间接: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活动过程: 1.走线

(1)配班老师控制音乐,主班老师站在线上,邀请小朋友站在线上进行走线。(2)在走线过程中一直要按前脚跟挨后脚尖的方法进行,教师可缓慢变化上肢动作:手放肩上、手叉腰等。

(3)走线快结束时,主班教师慢慢坐下,手轻轻放腿上。准备下个环节。2.教师展示

(1)请值日班长铺放工作毯,大家致谢;(2)教师介绍工作,将教具放在工作毯上。

(3)将红黄蓝的色板放在工作毯的上方,请幼儿指认颜色。

(4)出示各种图形,依颜色示范分类。示范3个以上请幼儿练习。(5)收回材料。

(根据幼儿兴趣及能力可再进行依形状分类)3.自由工作

(1)请幼儿按顺序拿工作毯,并铺放整齐。(2)邀请幼儿来到教具架前自由选择工作。(3)工作期间教师做观察记录。

(4)幼儿询问的时候进行指导,指导幼儿更换工作等工作礼仪。(5)指导幼儿对工作材料进行归位。

第二篇:蒙特梭利教学计划小班

小班蒙氏教学计划

第一周:

1、数学:记忆游戏《数棒》:学习1---10数棒的记忆游戏。

2、语言:课前游戏 唱歌做游戏《头、肩膀、膝盖、脚》教参第113页。

《图片与图片的配对》:为阅读和书写做准备。教参第200页

3、日常生活《布的折叠》:发展叠衣服的能力,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4、科学《有生命和无生命》:发展孩子对有生命的物体的数量相同。

5、感官《插座圆柱体A》: 配对练习。60页 第二周;

1、数学《砂数字板》:操作一 在装有沙子的托盘里写数字。

操作二 用砂数字板在与其他带有数字的教具配对。

目标:引导幼儿从1--9的具体概念进入抽象符号的认识。

2、语言:课前游戏:寻声游戏(教参第114页)

《鱼的拼图嵌板》:加强视觉连接能力,为读写做准备。教参202页

3、日常生活《剪刀剪纸》:学习使用剪刀,提高幼儿调整肌肉运动的能力。

4、科学《植物和动物》:发展孩子对植物和动物的鉴别能力。

5、感官《特殊的D组练习》:培养幼儿发现错误并纠正错误。60页 第三周:

1、数学《数棒与数字卡片》:巩固记忆数字1--10,了解数字和数量的关系。

2、语言:课前游戏《传悄悄话》119页

《排列故事图片》:加强幼儿视觉连接能力,为阅读和书写做准备。

3、日常生活《开锁》:学会开锁,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4、科学《植物的组成》:培养孩子们对植物的兴趣,学习植物各组成部分的名称。

5、感官《粉红塔》:粉红的垂直序列练习。64页 第四周:

1、数学《纺锤棒与纺锤棒箱》:介绍0这个数字的概念,强化数字的次序。

2、语言:课前游戏《指令接龙》121页

《金属嵌板练习》:绘制圆形嵌板轮廓为书写做准备,学习怎样正确握笔。

3、日常生活《衣服夹的使用》:发展孩子的专注力,独立性和秩序感。

4、科学《树拼图》:进一步了解植物的组成部位及名称。68页

5、感官《棕色梯》:棕色梯的粗细序列练习。68页。

第三篇:蒙特梭利经典语录全集

名言:

蒙特梭利经典语录全集 言者:

蒙特梭利,玛丽亚·蒙台梭利(意大利语:Maria Montessori,1870年8月31日-1952年5月6日),意大利幼儿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

1、母亲和幼教老师所产生的爱,近乎于神。

2、人类的高贵来自于你就是你,你不是别人的复制品。

3、反复练习是儿童的智力体操。

4、儿童不会自己判断自己,他是以别人对他的态度来判断自己的。

5、儿童通过自立获得身体的独立;通过自由的使用其选择能力获得意志上的独立;通过没有干扰的独立工作获得思想上的独立。

6、生命的纪律是秩序;智力的纪律是专注;行为的纪律是顺从。

7、来源mingyan.gushiwen.org成人应该敬畏儿童。

8、只要准备一个自由的环境来配合儿童生命的发展阶段,孩子们的精神与秘密便会自发的显现出来了。

9、我们现在看到的最错误的想法便是以为身体活动就只是身体活动而已,以为它不具有更高层次的功能。。。其实,心智的发展必然和身体动作相配合,而且是相互依赖存在的。

10、成人无法直接帮助儿童形成自己,因为那是自然而成的工作;但是成人必须懂得细心地尊重这个目标的实现,也就是提供儿童形成自己所必要的而他自己却无法取得的材料。

第四篇:蒙特梭利教育法

玛利亚·蒙特梭利博士

是饮誉全球的,曾三次获得诺贝尔奖提名的意大利教育家。蒙特梭利教育法在20世纪影响了整个世界,在不同的国家中受到普遍的欢迎和推崇。在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之时,蒙特梭利教育仍极具活力,它不仅在一百多个国家依然存在,而且在更广泛的教育领域中得到发展,它的传播给整个教育界带来新的提升。

蒙氏教育理论根植于西方的人文环境,强调平等、自由、秩序和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其基本原理有:(1)环境适应论;(2)独立成长论;(3)生命自然发展论;(4)吸收心智论;(5)工作人性论;(6)奖罚无用论。

蒙特梭利科学教育法建立在发现儿童成长的自然法则基础上,以反传统的观念及全新的态度对待幼儿。创造了儿童自主学习完美成长的独特教育法。它与传统幼儿相比较,其特点是:以儿童为中心,不“教”的教育;尊重儿童成长的步调;把握儿童的敏感期;教师是辅助者,启导员;混龄编班教学;丰富的教具,排除奖罚制度,教学的成果长以爆发式表现。

蒙氏教育的主要内容有: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语文教育、数学教育和文化艺术教育等。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亦相应制作了多达三百多种的蒙氏教具供幼儿学习之用。

蒙氏教育体系之所以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和幼儿的欢迎,在于蒙氏是在长期深入观察儿童的基础上,总结出儿童成长规律,并据此制订出一整套科学的幼教方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教学成果。

蒙特梭利教育法

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世界著名的幼教模式之一,由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创立。该教育法自二十世纪产生以来直至今日,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中国引进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时间虽然较短,但是国人对于蒙氏教法推广的热情极高,已有众多蒙氏幼儿园或蒙氏班。因此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均有必要对蒙氏教法进行深入研究,以推进我国蒙氏教育的健康发展。蒙台梭利教育法以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为目标,主张让儿童处在“有准备的环境”之中,通过“工作”的方式,自由、自主地发展。儿童、教师、环境和教具构成了蒙氏教法的四要素,这四要素的有机结合是蒙氏教法得以成功的关键所在。诞生于上世纪初的蒙氏教法,进步性与局限性俱存,但是其进步性是主要的。蒙氏教法的进步性可以概括为:给儿童以自由,有自由才有选择;给儿童以兴趣,有兴趣才有专注;给儿童以合作,有合作才有建构;给儿童以活动,有活动才有经验。蒙氏教法也有其局限性,如感官训练过于机械;忽视对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对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了社会文化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等。当前我国的蒙氏教育实践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教师把蒙氏教法片面地理解为仅仅是教具操作,儿童自由、自主。

第五篇:蒙特梭利教育

蒙特梭利教育:

蒙台梭利教育以培养独立、自主、有责任感、懂得关怀别人、并有学习能力的孩子为目标的教育方法。蒙特梭利简介

玛利亚·蒙台梭利博士是教育史上一位杰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学医的女性和第一位女医学博士。1870 年 8 月31日玛利亚 · 蒙台梭利出生在意大利安科纳地区的基亚拉瓦莱小镇。父亲亚历山德鲁 · 蒙台梭利是贵族后裔和性格平和保守的军人,母亲瑞尼尔·斯托帕尼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博学多识、虔诚、善良、严谨、开明。作为独生女的蒙台梭利深得父母的宠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因此从小便养成自律、自爱的独立个性,以及热忱助人的博爱胸怀。

玛丽亚·蒙特梭利是二十世纪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她所创立的、独特的幼儿教育法,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先进国家的教育水平和社会发展。蒙特梭利教育法的特点在于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她为此从事了半个多世纪的教育实验与研究;她的教学方法从智力训练、感觉训练到运动训练,从尊重自由到建立意志,从平民教育到贵族教育,为西方工业化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几代优秀的人才基础。《西方教育史》称她是二十世纪赢得欧洲和世界承认的最伟大的科学与进步的教育家。

1952 年 5 月 6 日逝世于阿姆斯特丹,享年82 岁。

特点:

1、以儿童为中心。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视儿童为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

2、不同的教育。反对填鸭式教学,主张从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性地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顺着敏感期学习的特征,得到最大的学习效果。

4、教师扮演协助者的角色。教师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孩子发展的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对孩子适性、适时的协助与指导。

5、完全人格的培养。幼教的最大目的是协助孩子正常化。

6、尊重孩子成长步调。没有课程表和上下课时间,使孩子能够专注地发展内在的需要。

7、混龄教学。不同年龄孩子会相互模仿、学习,养成儿童乐于助人的良好社会行为。

8、丰富的教材与教具。教具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通过“工作”,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9、摒除奖惩制度。采取尊重孩子的方式,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10、爆发的教学成果。采取尊重孩子内在需求的方式,让孩子适时、适性地成长,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但却会在某一时间以爆发的力量彰显出孩子内在心智的成长。

教育理念

概述

蒙台梭利认为干涉儿童自由行动的教育家太多了,一切都是强制性的,惩罚成了教育的同义词。她强调教育者必须信任儿童内在的、潜在的力量,为儿童提供一个适当的环境,让儿童自由活动。她特制了很多教具,如小型的家具、玻璃、陶瓷等小物件,供儿童进行感官练习。儿童发展观

蒙台梭利对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看法,是她全部教育学说的基础。过去许多人批评她在这个问题上纯属遗传决定论,其实并不尽然。纵观蒙台梭利的全部学说,她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既不是单纯的内部成熟,也不是环境、教育的直接产物,而是机体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是“通过对环境的经验而实现的”(蒙台梭利:《有吸收力的心灵》,1949年英文版,第97页)。蒙台梭利肯定,创造良好的环境,采取正确的教育措施,及早进行教育,丰富儿童的经验,可以消除和防止智力落后的现象。

具体地说,蒙台梭利首先强调的是人和遗传素质和内在的生命力。她说:儿童的“生长是由于内在的生命潜力的发展,使生命力显现出来,他的生命就是根据遗传确定的生物学规律发展起来的”。对儿童来讲,生命力表现为自发冲动,因此她把对儿童的自发冲动是压制还是引发作为区分好坏教育的分水岭,对旧学校压抑学生自发冲动的做法予以猛烈抨击。她说:“在这样的学校里,儿童像被钉子固定的蝴蝶标本,每人被束缚在一个地方——桌子边”,这对儿童的发展是不利的。在身体方面,导致骨骼畸形;在心理方面,教师为了把零碎干瘪的知识塞进儿童的头脑,用奖励和惩罚诱逼儿童集中注意和缄默不动。蒙台梭利否定奖励、惩罚等强化的作用,强调儿童的内在力量、主观能动性;要求环境(刺激)要适合儿童的内在需要和兴趣,认为儿童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部结构、变化和发展。

蒙台梭利又认为,生命力的冲动是通过儿童的自发活动表现出来的,“生命是活动的,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发展”,为了使儿童的生命力和个性通过活动得到表现、满足和发展,就必须创造适宜的环境。蒙台梭利为“儿童之家”设置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有一个较大的花园,学生可自由进出;轻巧的桌椅,4岁儿童便能随意搬动;教室里放有长排矮柜,儿童可任意取用放在里面的各种教具。这样的环境设置明显地是服务于儿童的自由活动的。

从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来看,蒙台梭利强调通过自发活动表现出来的生命力发展呈现一种节律(阶段):童年是个性形成最重要的时期,“没有比这个时期更需要智力方面的帮助”了(蒙台梭利:《有吸收力的心灵》,第27页)。而在童年期,儿童的各种心理机能也存在不同的发展关键期,例如,2~6岁是对良好的行为规范的敏感期,2~4岁是对色、声、触摸等感觉的敏感期。某种感觉能力在相应时期内出现、消失,当它们出现时,能最有效地学习;忽视了敏感期的训练,就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这正是很多低能儿童之所以低能的主要原因。因此,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又是举足轻重的。蒙台梭利说,环境问题在她的教育方法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蒙台梭利还认为,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发展节律,教育要与儿童发展的敏感期吻合,就必须用不同的教育来适应不同的成熟节律,因此她十分强调个别教学,让儿童各按自己的需要自由活动,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应该如何看待蒙台梭利的儿童发展观?我们认为,蒙台梭利由于缺乏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未能正确阐明遗传、环境和教育三者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她的全部学说的基点是儿童内在生命力的自发冲动,把教育看作仅仅是儿童潜能(本能)的展现,虽然她也注意到环境和教育的重要性,但总的说来只把它们放在从属于遗传的地位,因而夸大了儿童的自发冲动和自由活动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尽管如此,蒙台梭利多少看到了心理发展是遗传与环境、教育协同作用的结果,证明了教育可以纠正智力落后,更能使正常儿童智力发展,提倡早期教育,这比当时那种认为“智力固定不变”,否认儿童早期认识发展必要性的流行看法要接近真理。她尊重幼儿自身发展的特点,反对用成人的思想不适当地妨碍幼儿的心理发展,注意到儿童活动的智力价值和内部动机在学习上的意义,这些都有合理之外。至于蒙台梭利关于敏感期和儿童心理发展阶段论的思想更已被心理学家广泛承认。蒙台梭利的教育工作之所以取得一定的成功,是与她对儿童心理有一定的正确理解分不开的。

初级教学法

适用范围

蒙特梭利的初级教学法适用于3~6岁的儿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体育(筋肉练习)

为了促使幼儿生理的正常发展,使他们的日常生活动作熟练化,蒙台梭利十分重视幼儿的肌肉练习,她除了顺其自然,让幼儿通过坐、起、走、穿衣、脱衣、取物、照料动植物等行为得到良好的体育练习外,还发明了种种器具,如螺旋梯、摇椅等等,帮助幼儿进行训练,还编制了体操乃至于呼吸、唇、舌、牙等方面的特别练习。? 感官教育

这是蒙台梭利方法中的中心环节,下文将予重点述评。蒙台梭利认为,感官训练既为儿童将来的实际生活作准备,又是儿童接受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基础。

知识教育

结合感官训练,提早让儿童接受读、写、算、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同时,通过谈话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

实际生活练习

如穿衣、个人卫生、室内整理等,使儿童不需别人帮助而能自己处理日常生活上的事项,培养其独立性。不难看出,蒙台梭利上述做法对于幼儿教育来说有许多可取之处。至于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还须作进一步的分析。五大领域:

1、日常生活领域

培养幼儿的大肌肉和小肌肉的组织能力增强对自己身体的控制能力,从而把孩子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过度,脱离对父母的过度依赖,学习生活自理能力,学会帮助别人,照顾环境,培养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感。并形成良好的社会交往行为,为将来进入正式的社会生活做准备。

2、感官领域

培养幼儿视、听、嗅、味、触五觉敏锐程度的感官能力,使幼儿的每一项感觉都是灵敏全面发展。为学习数学及其他领域做准备,争强对于社会及知识的感知,培养初步的序列、分列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

3、数学领域

培养数的概念,理解加减乘除运算的关系,会做10000以内的加减乘除,会做简单的测量工作,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4、语言领域

培养幼儿听说读写的能力,帮助幼儿更好的书写和阅读,使幼儿在童年时期就形成良好的阅读与书写习惯,培养喜爱阅读的兴趣、增强口语表达能力、强化听力与阅读能力,提高书写能力。

5、科学文化领域

增长幼儿见识,开阔眼界,培养幼儿热爱科学的兴趣及探索求知的精神,使幼儿从小就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了解基本的动植物学、地理学、天文学、历史学知识。

教育方法

蒙特梭利创立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可算是当代幼儿教育的里程碑。蒙氏教育在重视早期智力开发的同时,也注重生活能力的培养。开设日常生活课程,使孩子在掌握一些生活技能之外,发现自身的能力和增强自信。它在充分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将秩序与自由完美结合,孩子可以自己决定玩什么,玩多久。但是,这种自由是有条件的,孩子必须遵循一定程序。蒙氏教育的原则是以孩子为中心,尊重其人格尊严和成长过程,从促进儿童身心发育角度去设计教学,为孩子一生奠定智慧与品格的良好基础,培养自主、持续的学习工作习惯。

铃木镇一教育

发展背景

铃木镇一(Shinichi Suzuki 1898-1998)出身于日本音乐世家,父亲拥有当时日本最大的小提琴制造工厂。他二十三岁留学德国,跟随克林葛(Karl Klinger)学习小提琴,无论是小提琴的演奏技巧或对音乐的态度,都深受克林葛影响。后来,他返回日本和兄弟组弦乐四重奏到处演奏,并且从事小提琴教学。根据几年的教学经验,他发现了学习和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也体会出年龄和学习小提琴的关系,领悟了音乐和语言妙不可分的关联。1958年他在日本东京发表了母语学习的概念,他在“才能教育”书中,表示音乐教育只是手段,高超人格和伟大理想的培育,才是音乐教育的最后目标。他主张以音乐启发儿童单纯的心灵,透过音乐培养儿童伟大的情操和人生的理想,创造人类更完美的下一代,为人类谋福祉(Suzuki,1969;Kendall,1973)。铃木镇一透过音乐教学实践其理想,强调才能不是天生的,才能须经由后天培育, 以正确的教育方法,优良的师资,配合适当的学习年龄,良好的学习环境,共同成就才能教育的理想。铃木镇一并发现人类学习语言的天赋能力,是一种典型的学习模式,称之为“母语教学法”。不只在日本很多学生因铃木镇一而及早受到音乐栽培,1964 年,铃木镇一带领十位小朋友受邀在美国全美音乐教师协会演出,引起重视随之兴起一股铃木教学法风潮,在美国陆续有铃木提琴教学的推广机构,嘉惠学子不可细数。在日本,至1966止,就约有120位铃木小提琴教师和6000小提琴学生分散在各地。铃木镇一不但创造了学习小提琴的新模式,打破了演自欧洲传统的小提琴学习方式。

生平轰动事迹

你可曾看到过3000人同时进行小提琴演奏的情形吗?在日本,从全国汇集而来的学生,按照从500人到1000人、1500人、2000人的规模,逐渐递增,最后达到3000人的大演奏,把表演大会推向了最高潮。你又能相信这些演奏者多半是少儿,甚至很多是三四岁的幼儿,并且完全没有经过统一的训练吗?恐怕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宏伟的演奏会了。这些无法言喻的精彩演奏使与会的所有听众都深受感动,很多人都是边听边流泪——对如此众多年幼的孩子出色的演奏而惊讶,被那高超优美的音乐所感动。同样的情形也曾感染了著名的音乐大师们。

1955年的某一个晚上,日本松本音乐学院等待着世界著名的维也纳艺术学院合唱团的到来。在一个合唱队员无法置信,甚至怀疑是否走错地方的家庭宿舍式的小楼里,30名幼儿和小学生用小提琴拉起了巴赫创作的《落第协奏曲》。刹那间,合唱团的所有成员都显露出了非常惊讶的神色,他们万万没想到,竟会从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操作的小提琴中发出巴赫创作的难演奏的曲子,而且声音如此优雅。惊奇突然变成了强烈的感动。接着,孩子们又合奏了两三个曲子。然后,合唱团的指挥者达皮特教授说:“奇迹!真是令人难以想像的事,这回我想听一听前排小孩子们的独奏。”被点的孩子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拉了巴赫创作的协奏曲《协奏曲第一号E短调》,拉得非常出色。接着又点了第二个人的名字,是其中最年幼的一个。她拉了维瓦特创作的《G·莫尔协奏曲》,同样精彩。合唱团的成员们对孩子们的演奏都感到无限的喜悦和激动。他们与指挥者都并排站在钢琴的旁边说:“让我们一起唱吧。”着装美丽的合唱队和优美的伴奏声使松本音乐学院的破旧大厅顿时变成了盛大的家庭音乐会。

另一个场景。1961年4月16日,在东京文京公会堂的舞台上,400名5至12岁的孩子手持小提琴,整齐地排好了队。他们在等待着20世纪诞生的最伟大的艺术家之

一、大提琴演奏家卡扎斯先生的到来。卡扎斯先生刚一进入会堂,当看见舞台上排列着的400个孩子,他就激动地一面高高地挥着手,一面就座。与此同时,舞台上一齐奏起了《闪闪星星变奏曲》。“好!——好!”这位年迈的巨匠一面惊叹地睁大眼睛观看,一面连连不断地流露出赞叹之声。当孩子们演奏起波巴鲁德和巴赫的《两首小提琴协奏曲》时,他的激动之情达到了顶点。老先生被感动得哭了,眼里充满了泪水,话都说不出来了。演奏结束后,他给孩子们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称这是自己“亲眼见到的前所未有的最令人激动的场面„„”人数众多的、年幼孩子们的合奏,简直如同一人独奏的那样和谐。这些孩子既不是精选出来的尖子,也没有经过其他什么特殊的训练。究竟是谁创造了这个令全世界关注的奇迹呢?他就是日本著名教育家和音乐家铃木镇一先生。

基本理念是: 音乐好比一种语言,要掌握一种语言,最好是从小开始学,开始得越早越能把语言掌握得像母语一样。只要孩子们稍有掌握某种乐器的能力,就可以让他们学。

在教小孩子的时候,铃木教学法都不教他们看乐谱(Music Score)或任何音乐理论上的知识(Music Theory),因为那就等如在一个正常的孩子还不会说话之前,便教他写字和语言文法,那是违反自然的。

铃木教学法强调让小孩子先听音乐。孩子每学一乐曲之前,无论多简单的旋律,都必先重复听其录音。而听的方法也很讲究,不是全神贯注坐在那里对着录音机听,是在最放松最自然的状态下听,如吃饭、嬉戏、入睡前各种休息或半休息的状态等。

总之,就是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像听家人谈话那样听他要学习的音乐。

但试想一想,如果要孩子在家里经常听到的是他学习的乐曲,而不是电视机或收音机播放的广告歌曲、流行曲,那就必须家长通力合作,不厌其烦地在适当情况下为孩子播放音乐,并且也要牺牲许多自己的时间和娱乐。

所以铃木教学法对家长的要求可说是颇高呢。

教学效果

铃木教学法透过潜移默化的方法使孩子在下意识间熟习一首乐曲之后,就让他在老师指导下凭记忆把乐曲在乐器上奏出,完全不用看乐谱或学乐理,整个过程由听到模仿就像小孩子学说话一样。

等到拿起乐器要学那首乐曲的时候,孩子基本上只是学怎样以最舒适的方法把脑海中的乐曲奏出,而不是学那首乐曲的本身,故往往事半功倍。同时,因为孩子脑海中的乐曲是由名家演奏的,所以他在设法把脑海中的乐曲奏出时,其实是在设法达到他能力范围内最好的演奏效果。

铃木教学法训练出来的孩子程度不一。事实上,不是每个孩子都能适应铃木教学法。有不少孩子费尽脑力也无法把听了无数遍的乐曲完整记住。不过,从另一方面讲,时下常用的那种先看谱后听音的乐器教学法,也不是每个孩子都能适应,训练出的学生表现差异也很大。有不少孩子因看谱能力较弱,在学乐器的初期便被看谱一事拒之门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吸取铃木教学法的精神,不用乐谱而先让孩子多听所学习的乐曲,可能会有意外的收获。

理论基础

铃木音乐教学法,无法以简单的文字叙述清楚,幸好铃木镇一在才能教育中提到了许多值得重视的概念,由这些概念我们可窥知其理论基础,例如,爱的口号、才能不是天生的、没有失败的学习、学习自零岁起、能讲话就能学音乐、强调父母亲在子女学习乐器过程中角色的重要性,以下简要的摘其精要.才能并非天赋论

铃木镇一所指的才能,并不是一般人所说的“天才”,而是教育理论的一种“行为”而已,例如走路、跑步、写字等„。他认为人类唯一的天赋是学习的本能。人类如果能把握这一天赋,充分的加以发展,学习任何东西应该都可达到相当的水准以上。音乐能力也是人类及有待开发的能力之一,只要父母用心安排,老师费心指导,人人都可学好音乐,有希望成为音乐家。

铃木认为如果一位父母都能注意到每位儿童的本能,而且能提供一理想的环境,所有的儿童都将获得并且发展出一系列非常突出能力,这理论适用于全世界的儿童,没有例外(Suzuki,1981)。他并举例,生在热带的儿童,送到寒带去生长,照样会产生御寒能力;生在台湾的儿童,送到美国生长,英语就成了他的母语。例子就证明人类的能力系由于环境培育,而非天生俱来,所以铃木强调人是环境之子。

母语式的教学

铃木因为和他的侄子生活在一起一阵子而顿悟语言学习,他的教学法也被称为母语教学法。他认为音乐和语言一样,都是人和人沟通方法之一,语言这么复杂的系统人人都可学会,音乐也一样可以学好。语言的学习的过程,先听很长的一段时间,然后模仿或反应说出简单的音来,再发展成词或句子,进度缓慢,并经过反复的练习,得到父母的鼓励,再继续更进一步练习,这一理论成了他音乐教学的重要哲学基础之一。教育自零岁起

铃木先生在他的“才能教育自零岁起”书中极力主张学习要愈早愈好,幼儿的阶段影响一生深远。他认为学习应该是自出生的那天起,而不是自上学的第一天。根据人类经验的原则,旧经验帮助新学习,及早学习可提供丰富的经验,做为新学习的基础。

没有失败的教育

铃木先生问:“您见过生理上没缺陷而学不会说话的吗?”。语言的学习如此复杂,都没有失败的例子,其他的学习当然也不会失败,可见只有失败的教学或老师,没有失败的学生。能力滋养能力

铃木镇一认为,新的能力是由旧的能力累积发展而来的,所以他在小提琴教学中,要求学生经常要反复练习旧曲子,借此不仅增强已有的技术,同时也产生新的能力,这和教育理论中的练习理论不谋而合。

杰立卡脑力开发

专家认为0-6岁是脑部发展的黄金时期,一生的智力、创意以及人格是否乐观、自信、有道德感,都决定于这关键的时期。而0~6岁这个过程,决定了一生的脑力开发状况,甚至是智商,情商等等。人的0~6岁是人类大脑开发非常关键的时期。

人的大脑潜能开发是随着年龄增长逐渐递减的。根据人类脑部生理学显示,人脑伴随着人类身体成长而成长,但是最主要的生长期却是在六岁之前的阶段;人脑的成长在满三岁时已完成人类脑型、脑神经功能的60﹪,到八岁时则已完成了90﹪。8~10岁是剩下的10%。根据专家指出人类在幼儿时,最珍贵的α学习脑波,在六岁之前是最为活跃的阶段。决定人类脑部发展最重要的脑神经元,经由α学习脑波的刺激而日益增多,这将使人类的智能超越,将来孩子在任何学习的过程都能极为顺利,不再因能力不足饱受挫折及压力甚至因而停止学习。若等到孩子的α学习脑波已趋于平缓再汲汲于让孩子学习,将会多花1倍甚至2、3倍的时间与精力。所以,很多家长往往忽视,或者没有合适的方法和合适的产品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程、教材,所以才导致大多数孩子长大后都是庸人、平常人,没有达到家长望子成龙或者望子成才的期望值的原因。

中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只重视在左脑所主导的认知上,而忽略主导创造力和思考力的右脑训练 聪明宝宝要脑力开发

别以为“智能提升从零岁开始”、“3岁定终生”或是“6岁决定一生”只是宣传标语!no!根据研究,人类在胚胎期,脑部神经就是最早发育的,即使呱呱落地之后,也处在迅速发育的阶段,以新生儿来说,大脑约重四百克,已经占了成人脑重量(约一千五百公克)的四分之一强;到了一岁脑重量约九百公克;到三岁时脑重量便已发育到60%强,到了六岁大约重1200公克,逐渐接近成人的脑重了。

可见得0-3岁是人一生中脑部发展的重要黄金期,也深切影响着未来智力潜能的发展,如何把握这段黄金期,施予婴幼儿早期教育,促进脑细胞的增加分化与脑神经的突触紧密连结,是非常重要的。

脑力刺激的实证

曾有名为巴甫洛夫的专家做了一个实验,他把同时生下来且同样体重的小白鼠分成两组,一组放于较大、光线充足的空间,提供丰富的声响、有滚筒、滑梯等玩具,让小白鼠自由追逐玩耍;另一组小白鼠,则关于没有光线的笼子里,没有玩具、没有同伴,虽然提供同样的食物营养,不过经过19天的测试,智力的表现却是大相迳庭的。

结果显示:前一组小白鼠机敏灵活,人抓不住它们。后一组小白鼠,则呆滞迟缓,即使人去抓它们,也不知逃跑。抽样解剖发现,前一组小白鼠因常接受丰富的信息刺激,它们的大脑生出了许多突触发展出紧密的连结;而后一组小白鼠则因少受刺激,脑组织竟呈现萎缩状态,脑重量及体积也相对变小。

巴甫洛夫这个实验的结果,主要是用来映证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在婴幼儿成长的过程中,一旦错过了生长发育期的发展,脑组织结构就会趋于定型,潜能发展也将受到限制,即使拥有优越的天赋,也无法获得良好的发展。智力潜能

根据大陆方面的研究专家表示:智力潜能是人的一种心理品质;也是一个人许多能力的总和,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等。所以,即使孩子在某一方面拥有特殊能力和专长,例如,只会读书而缺乏生活应变的能力,这样都不等于拥有真正的智力。

如果孩子没有一定的智力,就难以掌握较多的知识,就如,孩子如果缺乏注意力及观察力,就无法正确的认知;没有记忆力,就无法将吸收的知识保存下来转为己有;没有思维力,就无法对事物有深刻的体会、无法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如果缺乏想象力,自然就没办法创新。寓教于乐开发脑力

“杰立卡”教学课程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教学模式,它对平衡地开发孩子的左右脑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专家介绍,人大脑的结构分为左脑及右脑,左脑倾向于语言逻辑思维,右脑则倾向于感觉形象思维。左脑与右半身的神经系统相连,掌管其运动、知觉。因此,左脑主宰右耳、右视野,最大的特征在于具有语言中枢,掌管说话、领会文字、数字、作文、逻辑、判断、分析、直线,因此被称为“知性脑”,它能够把复杂的事物分析为单纯的要素,比较偏向理性思考。右脑与左半身的神经系统相连,掌管其运动、知觉,因此,左耳、左视野的主宰是右脑。右脑掌管图像、感觉,具有鉴赏绘画、音乐等能力,被称为“艺术脑”。它具有韵律、想像、颜色、大小、形态、空间、创造力,它负担较多情绪处理,特点是比较偏向直觉思考。

谈及左右脑的合作,以及“杰立卡”课程对脑力开发的意义,专家告诉大家,左右脑的运作流程是由左脑透过语言收集信息,把看到、听到、摸到、闻到、尝到,也就是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五感,接收到的信息转换成语言,再传到右脑加以印象化,接着传回给左脑逻辑处理,再由右脑显现创意或灵感,最后教给左脑,进行语言处理。

“杰立卡”课程通过各种不同颜色的教具,游戏的方式寓教于乐,让孩子亲自参与、动手操作各种教具,由孩子观察准备、酝酿思考、自我检查、到豁然开朗循序渐进的学习阶段,可调动孩子左右脑的全方面发展。

专家指出,大脑不用则废,用则进。培养孩子左右脑的均衡发展,应从幼儿抓起,尽可能地为孩子创造条件开发孩子的全脑,激发孩子的潜能。脑力开发的定义

所谓脑力开发就是重视幼童左右脑平衡发展的一项重要课程。主要的学习目标不在增加孩子的解题技巧,而是在于提升孩子的学习潜能与习惯主动思考的模式建立,以应付未来多变的环境需要。杰立卡脑力开发的上课模式

杰立卡脑力开发的上课是经由孩子自行操作教具,以教具所设计出来的各式题本,藉由观察准备、酝酿思考、自我检查、到豁然开朗的循环学习阶段,达到真正具备『自学』的效果。

杰立卡脑力开发的课程内容

杰立卡脑力开发的课程内容包括六大学习领域、59项学习概念以及450个完全操作的自学宝盒,可以提供4~6岁的学龄前幼童三年完整的学习内容。杰立卡脑力开发的上课时间

一般来说,杰立卡脑力开发并不完全限制孩子的上课时间,但为顾及孩子的专注力与学习兴趣,通常我们会建议一个星期两次课,每次课程30 ~ 50分钟之间,可自行操作 1 ~ 2 个宝盒。

杰立卡脑力开发与蒙特梭利教学的异同点

蒙特梭利教学强调透过感官学习、从操作中去体会以及尊重彼此的人际关系训练、秩序感的建立,都是杰立卡脑力开发课程的教育目标,然而杰立卡脑力开发更提供了循序渐进的自我学习课程,多样化的学习内容以及自我检测与立即鼓励回馈的机制,是极具有培养未来领导人物特质的优质课程。杰立卡脑力开发的六大领域

杰立卡脑力开发的六大领域包含有智能启发、数理演绎、组合思考、生活技能、语言表达与美感创造六大学习领域。杰立卡脑力开发的教师研习

杰立卡脑力开发的教师均需要经过完整的课程研习,才可以指导上课。研习内容包括:杰立卡脑力开发课程的设计原理、对脑力开发的概念讲述,教学演练与课程内容研讨,并不定期的举办教学观摩及成长课程。杰立卡脑力开发与传统幼儿教育课程的不同点

传统的幼儿教育大多以教导幼儿许多的认知,以模仿的方式帮助幼儿记得许多事情。而杰立卡脑力开发却是藉由题目的设计与运用,将孩子已学习到的认知概念作整合,并加以发挥作为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简单的说,不是重在学习,而是重在学习后的解决问题。

杰立卡脑力开发的重要性

「脑力即国力,三岁定一生」现在是讲求知识经济的时代,有效的脑力开发课程可提升幼儿创意思考能力与建立良好的学习态度,让孩子真正具备『带着走的能力』,以因应未来的挑战。

如何了解孩子的潜在智慧与能力

藉由多种不同领域的题本操作演练,教师容易观察出孩子学习上的个别差异,并且藉由阶梯式难易度的铺排,让孩子自我挑战,自然就能激发出孩子的潜能。右脑开发的学习重点

右脑发展好的孩子学习特点是在光线上喜欢较温和的色系,对空间及颜色较具敏感性,富有创造力,学习是以「块状」方式处理。因此右脑学习的孩子多给予赞美与鼓励、多听音乐、多运动,学习效果自然会比较好。左脑开发的学习重点

左脑发展好的孩子学习特点是有责任感、有耐性,喜欢明亮,喜欢独自学习,学习是以「线型」方式处理。

脑力开发课程需要从幼儿时期开始

根据人类脑部生理学显示,人脑伴随着人类身体成长而成长,但是最主要的生长期却是在六岁之前的阶段;人脑的成长在满一岁时已完成人类脑型的80﹪,到六岁时则已完成了90﹪。根据专家指出人类在幼儿时,最珍贵的α学习脑波,在六岁之前是最为活跃的阶段。决定人类脑部发展最重要的脑神经元,经由α学习脑波的刺激而日益增多,这将使人类的智能超越,将来孩子在任何学习的过程都能极为顺利,不再因能力不足饱受挫折及压力甚至因而停止学习。若等到孩子的α学习脑波已趋于平缓再汲汲于让孩子学习,将会多花1倍甚至2、3倍的时间与精力。

人类脑部发展的重要性

教育学者及专家指出,人类大脑的结构分为左脑及右脑,而跟随着左右脑的发展不同,有的左脑发达,有的右脑发达,因此个人的特质与表现亦有所不同。如何了解孩子的特质与肯定孩子的优点,对于孩子较未启发的部份做有效的引导,让孩子大脑平衡发展,有效学习更成为现今最重要的课题。教导孩子知识与技能已经不是教育的重点,让孩子知道如何学习,确定孩子俱有分辨是非的判断力(Judgement Quotient),鼓励及培养孩子正面的情绪管理(Emotion Quotient),训练孩子逻辑思考(Logic Quotient),拥有解决问题的智慧与技巧(Intelligence Quotient),发挥创意(CreativityQuotient)才是最重要的任务。

杰立卡脑力开发的教育目标

一、透过感官来学习新事物。

二、从做中去体会真意。

三、发现探索世界的乐趣。

四、给予诚心的赞美和乐趣。

五、懂得尊重与和谐的人际关系。

杰立卡脑力开发的五个坚持

一、坚持“自发性”学习。

二、坚持教师只是个“引导者”。

三、坚持“动手做”是学习最重要的指导方针。

四、坚持有系统的编序课程与掌握学习进度的个别化教学。

五、坚持安静有秩序的学习过程。

杰立卡主要知识点

小班:

形色辨别(基本颜色、形状的辨认知和初级组合)

空间概念及示意图(上下、左右、里外的空间概念及示意图)

度量关系(长短、多少的拼组及比较)

英文字母(基本字母及单词的认知)

造型组合(数块不同造型的堆叠)

平面对应(位置、形色的组合对应)

几何铺排(基本几何图形的拼组)

空间定位(泡棉上对应孔的判断)

中班:

特性合成及分解(颜色、形状二维空间的对应)

同形嵌合、异形比较(泡棉嵌合、图形差异比较)

推理穿线(穿线泡棉的隐性推理)

循环概念(图形的交替排列)

二维序列(大嘴鸟由左至右二维位置序列对应)

集合概念(示意图中的分类计数)

方位推论(图形移动后的位置及图形判断)

对应计数

大班:

乘法概念(数量分堆)

代数合计及整数分割(数字卡与熊头卡的数量合成与分配)

时间认知(钟表时间认知)除法分解(数量分堆)

特性组合(颜色、图形、数字的组合判断)坐标(二维坐标数字空间对应)

认识及换算钱币(币值认识及大小换算)

路径网络(房屋的连接与通道)

下载蒙特梭利小班教学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蒙特梭利小班教学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蒙特梭利教学法

    蒙台梭利教学法 玛利亚、蒙台梭利(1870—1952)是举世闻名的意大利教育家,她把一生的心血都献给了儿童教育事业。她用科学、心理学、医学来研究儿童、解决儿童的各种生理、心理......

    幼儿园蒙特梭利教学流程

    蒙特梭利教学活动流程 一、线上活动 (一)走线 1、音乐走线:幼儿随轻音乐走线。 2、取小垫。(二)线上游戏 1、问好。(各种问好方式) 2、线上游戏 组织幼儿做适合本节活动的内容,内......

    蒙特梭利教育问答

    主题一:关于“爱和自由”的基本教育理念 问题1:为什么要实施“爱和自由”、“规则和平等”的教育? 答:“爱是降生于我们世界的每一个儿童的秉赋,若使儿童爱的潜能得以发挥或者其......

    蒙特梭利教育理论

     蒙特梭利教育理论(一)蒙特梭利教学法是由意大利著名儿童教育家玛丽亚•蒙特梭利创立的。她是一位意大利籍的医生和教育家;也是第一位在意大利国内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女性。在......

    家庭蒙特梭利教育

    家庭蒙特梭利教育 “孩子有绝对的自主权,让他们自己决定玩什么,学什么。”蒙特梭利这一先进的教学理念一面世,就在全球风靡。一时之间,蒙特梭利教学法、蒙特梭利学校、蒙特梭利......

    蒙特梭利数学教案(全)

    蒙特梭利数学教案 数理教案 Montessori感觉教育中的三种基本的操作是: 1、 配对(成对的配对)2、 序列(排成顺序或阶段)3、 分类(区别各种类) 这些操作可协助孩子对数学的逻辑思考,(......

    蒙特梭利教学法特色

    蒙特梭利教学法特色-走线活动 孩子对于平衡练习的兴致与热爱,似乎是天性使然。我们常可以在乡间小道看到孩子沿着矮土墙上,摇臀扭臂的摆动前进;或者在公园里花圃边的枕木上,如履......

    蒙特梭利教育特点

    蒙特梭利顾问销售宝典 一、销售前的准备工作 1.1邀请家长参观我们学校 1.2确认安排时间 1.3家长来访安排顾问接待 1.4为顾客送上一杯水,递上名片 1.5为顾客登记 1.6参观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