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职学校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拙见
中职学校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拙见
长期中职教育的实践中,笔者深刻体会到:中职学校要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增强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教育性、实效性,应该研判问题、查找原因、对症下药。
一、中职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不足与问题
一是认识定位欠到位、欠准确,存在着可有可无、重布置轻落实、重说教轻实践、说做脱节的现象,致使一些中职学校的法制宣传教育流于形式、止于口号,缺乏延伸与升华,或仅仅作为解决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重视一阵子。
二是法制教育的基础性工作欠扎实、欠有力、欠保障。在推进“法律进校园”、“法律进课堂”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组织、师资、经费等方面保障,教师多为兼职兼课且缺乏系统规范的法律专业知识、法制教育技能技巧的培训,由于经费紧张,法律课仅限课堂教学,很难保证法制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很难实现工作的实用实效性。
三是法制教育内容缺乏全面性。存在着普法教育就是讲犯罪与刑法,讲处罚多、讲预防方式方法少和培育法律素养不到位的问题,导致部分学生误以为法就是刑法,进而产生“我不违法犯罪,法就与我无关”的错误认识,阻碍了推进法制教育工作不断得以延伸与升华的进程,削弱了接受法制教育的自觉性。
四是法制教育方式方法陈旧单一,主要采取讲座、观看图片展等教育方式,缺乏系统、直观、形象、立体、易于接受的实践
性教育方法与模式,不能全面激发学生学法的兴趣与热情。
五是当前违法犯罪低龄化问题日渐突出,正日趋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中职生违法犯罪的比例呈上升趋势,数量多、危害大、蔓延快,可谓形势严峻,不容乐观,已成为广大中职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
二、解决中职学校法制教育存在问题的几点想法
中职学校要切实增强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真正培养具有法律意识、法律素养、法治精神和综合素质过硬的合格人才,应坚持“六化”、“六结合”和“一保障”,扎实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一)中职学校法制教育要坚持“六化”
一是法制教育规范制度化。在学校整体工作中,要坚持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组织、统一协调,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充分倾斜,将法制教育工作纳入整体工作之中,并体现出重中之重的地位。建立健全法制教育的考核评价制度与办法,不断完善与优化法制教育评价体系与长效机制,真正纳入常规、见常态。
二是队伍建设专兼结合化。强化学习,注重法制教育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培训,在强化德育工作队伍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建设,注重学校与社会、与合作单位、与家庭的紧密结合,建立辅导员、法制副校长工作制度与长效机制,逐步形成专、兼、聘相结合的、坚强有力的法制教育工作队伍。
三是法制教育过程科研化。针对法制教育工作的现状、发展、变化等,要不断总结、分析、研究,逐步归纳梳理出一系列好的经验与做法,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得以不断优化与升华。
四是法制教育组织网络化。进一步改善法制教育仅限学校和老师单枪匹马作战的局面,逐步形成与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网络,要明确责任、自觉参与、主动宣教、形成合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关心校园法制工作的良好氛围。
五是法制教育评价实用实效化。要在各级督导检查、创建文明单位等工作中,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作为中职学校的常规工作纳入其督导检查与考核评价范围,在制定评估细则、组织专项检查时注重过程、实效方面的问题。学校要将法制教育纳入对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班级和班主任工作绩效考核以及相关学科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体系。
六是法制教育资源最优化。中职学校要将法制宣传教育形式与内容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校内教育阵地的功能与作用之中,发挥校内外各种媒介的宣传教育作用,逐步建立起纵横相通、相融、互促的教育网络,实现法制教育资源的综合最优化。让学生在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与优良的校风中接受法律的熏陶与传承,达到润物无声的境界。
(二)中职学校法制教育要坚持“六结合”
一是法制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要注重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和各学科、各种教学模式的渗透作用,要结合中职教育的特点与教育对象、学科差异、培养目标等开展工作,广泛对学生进行法
制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寓教于乐、实践教育、案例教育等多种形式的巨大作用,提升法制教育的针对性、互动性、趣味性和感染力,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是法制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利用橱窗、板报、闭路电视、警示牌、宣传专栏、校园网等媒介宣传法律法规知识,浓厚氛围、提高效率,推进“法律进校园”进程,使广大学生更加自觉地遵守法律法规、校纪校规。
三是法制教育与养成教育相结合。学校要建立健全各种检查、考核、评比制度办法,按照《守则》、《规范》的要求,坚持全员、全程、全方位地狠抓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培育文明、和谐新风尚,进而实现自觉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法制宣传教育目标。
四是法制教育与养成教育、传统教育活动相结合。充分发挥重大节日、多种教育活动的作用,要加力度、找准点、浓氛围、见常态,扎实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增强校园法制宣传教育的实用实效性。
五是法制教育与吸纳优秀企业文化相结合。中职学校要十分注重吸纳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工作,采取多种措施力促校企文化深度融合、相互吸纳、相互促进,找准法制教育工作在校企文化中的结合点,力求校企双方在法制教育工作中一致或近似的优秀方法。
六是法制教育与“双困生”教育相结合。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咨询室的制度规范,广泛开展交流互动与社会实践等活动,注重关心、关怀、爱护的细节性与全面性,帮助他们消除不良心理情绪,更好地接受正确观点、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引导大家学会健康、阳光、快乐地生活与学习。
(三)中职学校法制教育要有“一保障”
中职学校要想真正抓好法制教育工作,必须教育引导广大师生以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参与其中,必须将扎实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法制教育工作的一项基本保障。
1、以关心关爱为前提,善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与点滴进步,助其消除自卑心理。可以说,中职生大多是在批评声、埋怨声、指责声中“成长”起来的,由于习惯受批评、受斥责、使其慢慢的觉得什么都不如别人、自己很难发现自身有什么长处与优点,逐步产生自卑、逆反、戒备、对抗、自暴、自欺等心理。同时,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社团、竞赛等活动,让有不同兴趣、爱好、特长的同学都有展示自身阳光、健康一面的机会,从而培树其在其他方面向上、进步的信心与勇气。
2、注重关怀、鼓励,抓好批评教育这一环节,助其逐步消除戒备、逆反心理。无论怎么讲,过度戒备、逆反心理绝非健康心理状态。在此,我们要十分注重充分运用关怀、鼓励的方式方法,更多的帮助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其在各方面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与肯定,即使批评教育,也应更加注意方式方
法与途径,力求做好批评教育的善后工作,使其排除戒备、逆反心理,进而提升教育的可操作性、可接受性与实效。
3、建立较为完善的心理健康档案,增强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延续性。心理健康档案主要包括成长记录、考核记录、班主任工作记录、心理辅导记录、体检表等。在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工作中,吸纳学生的参与、评价,一方面强化其心理素质与道德意识,另一方面增强其自我教育和自省自励的意识与能力。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与使用,必将促进学生、教师、家长三位一体机制的完善,不断增强家校教育合力。良好心理品质的培育源于个体自尊的呼唤与激发,通过心理健康档案的正面激励、“闪光点”扩充与裂变,助力学生增强良好的心理素质、进取的信心与动力源。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与载体建设,力求教育过程与效果不断得以完善与优化。要对广大教师进行心理健康咨询、解疑、辅导等能力、素质的培养与训练,逐步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抓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力促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在具体的心理辅导过程中,引导与培养广大教师的倾听、观察、启发、鼓励的能力、习惯与素质基础,力求事半功倍的效果。
坚持落实好“六化”、“六结合”、“一保障”,必须真正将中职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求得实效,推动育人工作稳步前行。
第二篇:浅谈如何做好统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统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统计法制建设是政府统计部门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推进依法行政、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迫切需要。持续深入地开展统计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是改善统计工作环境、维护统计工作秩序、构建和谐统计的重要措施。笔者认为,在新时期做好统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做到“三个重点、三个创新”:
重点人群 一要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二是要加强乡、镇主管领导及统计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基层统计人员直接面对统计调查对象,是实施调查任务的执行者,其行为对统计调查的结果有着重要影响。为确保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要大力提高基层统计人员依法开展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能力。三要加强统计调查对象的法人、管理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促进企业合法诚信经营,促进企业依法统计,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资料。
重点区域 统计法制宣传教育需要投入人力、物力,因此如何将有限的宣传资源用在“刀刃上”,实现宣传效益的最大化便显得尤其重要。由于统计工作的主要对象主要是企事业单位,因此应将宣传的重心放在工业企业的集中地和商贸流通业的发达地。比如各类型的工业园区,发达的商业区,还有城内的主要商业街、商贸区等。此外,还要加强农村统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农村是法制宣传教育薄弱区,也是统计法制宣传教育的空白区。农民文化素质相对偏低,农村又是农民工的输出地,因此要将统计法制宣传与农民群众最为关心的医疗卫生、教育事业、劳动用工、计划生育等内容打包进行宣传,提高宣传教育的效果。
重点内容 统计法制宣传教育的作用要最大化,内容十分关键。宣传的内容要紧贴形势,紧紧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和统计系统的中心工作,不同时期要有不同的侧重。比如,2010年是人口普查年,统计普法宣传就要紧紧围绕人口普查,利用人口普查这个有效的平台,充分发挥普查的社会动员力量和载体,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既宣传了统计法律法规,又提高了普查效果,达到事半功倍。
创新观念 观念创新是统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创新的源泉。一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法制宣传教育观念,把以人为本的精神贯彻和体现于法制宣传教育的各项工作中。在法
制宣传教育的内容上,应以满足群众对法律的需求作为根本出发点。二是要树立协调发展的观念。统计法制宣传教育是法治工作的一部分,做好统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对发挥统计在了解国情国力、服务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有重要作用。三是要树立“大部门”、“大资源”的观念。统计法律法规毕竟不是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因此在宣传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类资源,紧密结合其他部门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同时借以社会资源为补充,实现统计法制宣传教育的最佳效果。
创新机制 机制创新是统计法制教育工作创新的基础。首先要建立上下联动、左右呼应的统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机制。要成立统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并将乡、镇和部分企业的主管领导一并纳入领导小组成员,做到上有号召、下有行动,上有支持,下有作为。为做到优势互补,还要强化部门间联动,构筑和完善各法制宣传成员单位间的联络制度,确保运转顺畅,各方积极响应。其次是形成培育专业统计法制队伍的人才机制。以统计局干部为骨干,各乡镇统计干部为枝叶,鼓励法律相关专业的人才从事统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挑选责任心强、积极上进的年轻干部充实到统计执法队伍中来。通过学习培训、执法实践,全面提高队伍的法制宣传教育水平、执法办案能力。第三是引入考核评估机制,逐步在绩效管理上寻求突破。
创新形式 形式创新是统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创新的实现手段。一是新老套路相结合。充分应用书画报、培训、讲座、研讨会、知识竞赛等传统形式进行统计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在此基础上适应时代变化,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占领新兴的宣传领域和阵地,例如数字电视法律频道,电脑网络,手机网络等。二是集中与日常相结合。利用各种定期的统计调查、普查的平台,集中开展统计法制宣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各种纪念日也是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好时机,例如利用全国法制宣传日(12月4日)为契机,广泛开展统计法制宣传教育,可以在社会营造学法、用法和护法的良好氛围。三是点面相结合。认真总结成功经验,发掘典型案例,通过典型引路,逐步推广,实现统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由点到面的延伸。例如,通过开展“以案说法”活动,将统计执法过程中的成功案例进行深入的讲解和剖析,其效果远胜于空洞的说教。
第三篇:红光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红光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自查报告
按照县教育局政策法规科的统一部署及要求,红光学校对近三年来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将自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健全法制机构,制定工作计划,建设制度
(一)健全法制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为加强对学校法制教育工作的领导,调整充实了领导小组成员,进一步明确任务职责。
(二)健全学校民主管理机制。
学校充分发挥学校工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的积极作用,民主监督。学校的所有重大事件均交由教代会审议通过后才能付诸实施。学校还实行校务公开,重大事情均让教职工知晓,同时学校还利用各种手段进一步完善了校内监督机制。
(三)根据“六•五”普法教育规划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订法制教育工作计划和依法治校工作计划,年终进行总结。
(四)认真贯彻执行县教育局“六•五”普法规划要求。认真制订学校“六•五”普法教育规划,并通过召开学校行政会议、教工会议,把具体要求、目标任务传达到全体教职工。
(五)学校的制度建设得到完善。
学校依法制定了学校章程,经教育行政部门审定并遵照章程实施办学活动。经过多年努力,学校依法制定了教育教学、财务、教师、学生、后勤、安全和开展社会活动等各项具体管理制度,各项管理制度内容合法、公开、公正、合理,实施有效。
(六)落实法制副校长制度。
与当地派出所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和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
二、明确职责,措施到位
(一)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得到不断加强。
学校依法实行校长负责制,完善校长决策程序,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政治保障作用,明确学校党组织、校长、校务会、教代会等各种机构的职责权限和议事规则。做到相互配合,权责统一,依法办事;学校的校长责任制、党组织制度等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不断完善,其法定的权利、职责与义务明确具体,能落到实处。
(二)多种措施,齐抓共举。
1.充分发挥学校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把法制教育与学校的政治、德育、纪律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师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2.加强与法制副校长的联系,共同探讨和研究学校法制宣传措施和方法。请法制副校长到校作1-2次法制教育讲座。
3.加强学校各项普法制度建设,完善各项普法措施,坚持普法宣讲制度。
4.学校领导干部带头学习法律法规,做到学法、懂法、守法、依法行政,依法治校,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和表率。
三、加强对教职工的法制教育,坚持依法治校
(一)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法律意识,增强学法用法、依法执教、依法治校的自觉性。
(二)学校切实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我校健全了管理制度,依法维护学生的受教育权;尊重学生人格权及其人身权、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保障学生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注意引导、发挥学生良好的个性和特长,定期安排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及有益的社会活动;按照国家规定向学生收取费用,无乱收费现象;加强对学校教学、生活、活动环境、设施的安全检查,维护校园的安全与秩序;杜绝重大责任事故的发生。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建立学生安全和伤害事
故处理程序的报告制度,保障学生申诉的法定权利;无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及侮辱、歧视学生的现象,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三)学校切实保障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我校聘请了法制副校长,并注重发挥他们的业务特长,切实维护学校和教职工的利益。学校还坚持依法聘任具有教师资格的教师,并依法提供其相应工作条件,保障教师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和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参加进修培训等权利。
(四)建立起依法治校的长效机制。
学校党政领导重视依法治校工作,制定推进依法治校的工作规划和目标,定期研究依法治校工作;学校设立专门机构负责依法治校工作,从事法制教育的专、兼职教师能满足实际需要,发挥好法制副校长作用。明确校内职能机构、工作岗位的职责与任务,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全方位推进依法治校的工作格局。
四、对青少年法制教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一)学校把法制教育纳入统一的教学课程,有教材,有计划,有课时教案。
(二)坚持每学期举行1-2次的全校法制教育讲座。平时,根据具体情况举行相关法律知识讲座,教员有学校法制教育副校长、派出所警官及法制辅导员。
(三)认真开展每两周一次的法制教育课,由德育主任、安全主任进行宣讲,并要求学生认真做好笔记。同时将所学习的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真正做到知法、懂法、守法、护法,并能够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
(四)利用升旗仪式、黑板报、校园广播站、主题班会等多种机会,对学生进行普法教育宣传。
(五)积极开展交通安全知识宣传等专题教育活动。学校举办了多种法制安全教育活动,如:安排“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法制教育主题班会”等活动,进行了安全疏散演练等活动。每年都
邀请白依拉嘎乡派出所所长对全校师生进行了一次大型法制教育报告会,通过一系列活动的举行,我校师生的法律意识明显提高,形成学法、用法、依法办事的良好风气。
通过自查,我们感觉到:经过依法治校活动的深入开展,我校领导依法治校的管理水平得到很大地提高,师生的法律意识得到明显加强,学校已经形成了学法、用法、依法办事的良好风气。
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学校依法治理,积极打造平安、文明校园,提升教育品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创建“法制校园”做出积极贡献。
红光学校
2014年5月24日
第四篇:关于如何做好新形势下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如何做好新形势下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1促发展、增和谐是新形势下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基本取向
1.1法制宣传教育必须着力服务于民主政治建设《法治常州建设总体规划》明确了我们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方向和主要任务是要从制度和机制上处理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市的相互关系。当前,要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和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论述,并用以统一思想、引领实践、指导工作。
1.2法制宣传教育必须着力服务于经济建设市场经济从本质上讲是法治经济。法制宣传教育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任务,充分发挥法律的调整、规范、引导、保障和服务功能,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和完善。要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和框架,引导广大公民掌握和遵守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和制度;要深入学习宣传WTO规则和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为国内企业跨出国门保驾护航;要加强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他们依法经营、诚信经营、依法管理的能力。
1.3法制宣传教育必须着力服务于社会发展法制宣传教育要着眼于和谐常州建设的内在要求与常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服务和谐,促进和谐。要深入开展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群众依法维护切身利益和表达利益诉求;要积极开展人口、资源、能源、环境等可持续发展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当前我市经济发展较快,社会矛盾也错综交织,凸现明显,要注意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增进和谐。
2重法治、保和谐是新形势下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立足之本
法制宣传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推进法治常州建设的实践。同样,法制宣传教育必须紧密结合全市人民的法治实践来展开。要把法制宣传教育扎根于法治建设的实践,必须坚持普治并举、学用结合的方针,切实把法制宣传教育与地区、行业、基层的依法治理结合起来,用法制宣传教育的手段推进依法治理,以依法治理的成果检验法制宣传教育的成效,以推进法制宣传教育的深入开展,真正实现理论与实际、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法治实践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制意识和法治观念的过程。坚持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相结合,对于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工作。紧密联系全市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深入开展“法治合格县(市、区)”、法治乡镇、平安街道创建活动;围绕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多方面专项治理活动,促进和谐区域建设;围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深化依法治村、依法治校、依法治企活动和社区依法治理。
依法治理是法治实践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来,我市也创造出了一些普法与依法治理结合得较好的经验和做法。比如,以市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常州市贯彻实施〈江苏省法制宣传教育条例〉办法》,实现了普法的制度化、规范化;通过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这个载体,实现了依法建制,以制治村(社区),大大提高了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的水平;把宣传行政法规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有机结合,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和实施前公示制度,未发生被上级政府和同级人大常委会撤消或变更的情况,等等。
3显功能、促和谐是新形势下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基本定位
传统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思路不够开阔,功能发挥较窄,方法过于死板,教育手段单一。要发挥好四个方面的功能。一是舆论宣传功能。常州的和谐,离不开舆论的和谐。构建和谐常州,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要充分运用报刊、音像、互联网、简报、橱窗、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和方式,大力宣传市委关于建设法治常州、和谐常州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具体原则、主要措施;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宪法的基本精神;宣传法治常州建设在构建和谐常州中的地位和作用;宣传各行各业在构建和谐常州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人物。通过宣传,形成有利于构建和谐常州的强大声势和舆论氛围,用和谐的舆论推动和谐常州建设。二是教育引导功能。和谐常州是全市人民参与、共同享受成果的常州,是一个以人为本、鼓励个人潜能充分全面发展的常州。因此,提高人的素质,包括科学文化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和法律道德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提高人的素质要靠教育,教育离不开灌输。三是矛盾钝化功能。建设和谐常州的过程就是不断减少不和谐因素、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还具有通过行为疏导、行为养成来调解纠纷、化解矛盾的功能。由于我市正处在加速发展的特殊时期,还存在大量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普法工作者要介入社会复杂矛盾的调查和处理,在参与中了解情况,在介入中宣传政策法律,引导当事人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按照合法的渠道反映诉求。尽可能减少和防止聚众上访、群体性事件等非理性行为的发生,在疏导中化解矛盾,维护群众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四是法律服务功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市委、市政府工作的根本理念。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是我们建设和谐常州的基石。普法工作者充分发挥自己了解法律、熟悉法律的优势,自觉搞好对上对下两个层面的法律服务。要主动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为各级党委、政府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提供法律指导和依据。尽可能减少和防止违法违规决策,提高各级领导机关决策和管理水平;要主动配合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援助工作者、司法鉴定人员搞好群众的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帮助群众、帮助弱势群体解决好打官司难、反映诉求难的问题。
第五篇:关于如何做好新形势下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如何做好新形势下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法制宣传教育是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推进法治常州建设,构建和谐常州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新的形势下,如深化“五五”普法,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发挥法制宣传在建设全面小康、促进社会和谐进程中的保障和促进作用,是当前必一个现实问题。
一、促发展、增和谐是新形势下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基本取向
和谐常州建设的总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民主法治是基础,是前提。面紧密关联,缺一不可,充分体现了民主与法制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人类与自然的统一。市第十次党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五大建设”、“五个更加”的宏伟目标,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我们做好新形势传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进的航标。
1、法制宣传教育必须着力服务于民主政治建设。
《法治常州建设总体规划》明确了我们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方向和主要任务是要从制度和机制上处理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的相互关系。当前,要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和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论述,并用以统一思想、引领实工作。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依法规范全市各级党的组织与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关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另一方面是要继续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高度重视统作,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同时要坚定不移地践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法治常州,健全完善依法执政、依公正司法的体制和机制,依法规范公权力的运行,切实保障全体公民的民主权利,实现我市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文化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
2、法制宣传教育必须着力服务于经济建设。市场经济从本质上讲是法治经济。法制宣传教育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任务,充律的调整、规范、引导、保障和服务功能,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和完善。要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引导广大公民掌握和遵守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和制度;要深入学习宣传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为市场经济健康有序法律保障;要深入学习宣传WTO规则和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为国内企业跨出国门保驾护航;要加强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制宣提高他们依法经营、诚信经营、依法管理的能力。
3、法制宣传教育必须着力服务于社会发展。法制宣传教育要着眼于和谐常州建设的内在要求与常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目标任务,服务和谐,促进和谐。要深入开展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公务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处各种利益关系和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能力,引导广大群众依法维护切身利益和表达利益诉求;要积极开展人口、资源、能源可持续发展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要广泛开展教科文卫体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要广泛开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在全市上下形成自觉守法、依崇尚法律权威的良好氛围。当前我市经济发展较快,社会矛盾也错综交织,凸现明显,要注意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增进和谐。
二、重法治、保和谐是新形势下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立足之本
法制宣传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推进法治常州建设的实践。同样,法制宣传教育必须紧密结合全市人民的法治实践来展开。市委《关关于在全市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的通知》中指出,“各地、各部门、各行业要结合实际,大力开展法制宣作,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全面提升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深入推进法治常州建设。”20多年连续开展法制宣传教
经验告诉我们,凡是坚持把普法和法治建设相结合的地区、部门和单位,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就搞得有声有色,群众就满意,成效就明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普法教育与法治实践,学用脱节、普治分离、就法讲法的地区和单位,往往走过场,流于形式,收不到实际效是调整社会关系的准则、来源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反过来又为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服务。学习法律的目的,最终是要解决人们活中、在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公民与政府、法人之间遇到的涉法问题。离开了这些问题,对于个人来说,学法就失去意义。要让各级领导懂得,不认真学法,背离了依法执政的原则,领导也会犯错误;让政府机关的公务员懂得,不依法行政,好心事,迟早要丢饭碗;让司法人员懂得,不认真学法,不严格依法办事,迟早要丢饭碗;让个体经营者懂得,不依法经营就会给个人;让每一个公民懂得,不依法反映诉求,按程序解决问题,有理也会变成无理。这样,学法就有了动力,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制宣传教育扎根于法治建设的实践,必须坚持普治并举、学用结合的方针,切实把法制宣传教育与地区、行业、基层的依法治理结用法制宣传教育的手段推进依法治理,以依法治理的成果检验法制宣传教育的成效,以推进法制宣传教育的深入开展,真正实现理、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法治实践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制意识和法治观念的过程。坚持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相结合,对于提高全社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工作。紧密联系全市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实开展“法治合格县(市、区)”、法治乡镇、平安街道创建活动;围绕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多方面专项治理活动,促进和谐区围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深化依法治村、依法治校、依法治企活动和社区依法治理。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在法治实践中担负着重要责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依法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能力,规范他们的决策、管理和服务行为;努力增强公务员的法治观念,提高他们与本职工作相关法律法规的能力。要广泛开展“一学三讲”、法律“六进”等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动员和引导广大公民自觉参与到中来,推动学法用法深入基层、扩大覆盖面得提升影响力,形成浓郁的社会氛围。
依法治理是法治实践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来,我市也创造出了一些普法与依法治理结合得较好的经验和做法。比如,以市政府规范形式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常州市贯彻实施〈江苏省法制宣传教育条例〉办法》,实现了普法的制度化、规范化;通过创建“民主法(社区)”这个载体,实现了依法建制,以制治村(社区),大大提高了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的水平;通过城调统计来测评公民学况,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把宣传行政法规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有机结合,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和实施前公示制度被上级政府和同级人大常委会撤消或变更的情况,等等。实践证明,通过建章立制、解决好在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经营中存突出问题,真正把法制宣传教育扎根于依法治理的沃土中,渗透到各级领导机关的依法行政、依法执政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日常运之中,是法制宣传教育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
三、显功能、促和谐是新形势下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基本定位
传统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思路不够开阔,功能发挥较窄,方法过于死板,教育手段单一。在“五五”普法中,高度重视并着力认真研究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将通过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不断探索和强化法制宣传教育的综合功能,建和谐常州中充分发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服务和保障作用。具体来说,就是要发挥好四个方面的功能。
一是舆论宣传功能。常州的和谐,离不开舆论的和谐。构建和谐常州,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要充分运用报刊、音像、互联、橱窗、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和方式,大力宣传市委关于建设法治常州、和谐常州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具体原则、主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宪法的基本精神;宣传法治常州建设在构建和谐常州中的地位和作用;宣传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对构建和建设法治常州的重大决策、重大部署;宣传在法治常州建设中创造出来的经验和做法;宣传各行各业在构建和谐常州中涌现出来的和先进人物。通过宣传,形成有利于构建和谐常州的强大声势和舆论氛围,用和谐的舆论推动和谐常州建设。
二是教育引导功能。和谐常州是全市人民参与、共同享受成果的常州,是一个以人为本、鼓励个人潜能充分全面发展的常州。因此的素质,包括科学文化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和法律道德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提高人的素质要靠教育,教育离不开灌输。建立普法成立普法联络员队伍、印发普法资料、大会宣讲、专家讲座、学法报告会、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这些方式是经过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要继续坚持。但灌输不是教育的唯一方式,因人施教、以案说法、一事一议、个别谈话、法律咨询、难题解答、法治文艺、法制动
是很好的宣传方式。这些方式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场面,但确实可以收到解惑释疑、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效果。法制的是增强人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人的法律素养,形成全社会学法、用法、守法、护法、崇尚法律权威、严格依法办事的良围绕这个目标,什么方法有用就采用什么方法,切不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固守僵化死板的教育模式。
三是矛盾钝化功能。建设和谐常州的过程就是不断减少不和谐因素、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还具为疏导、行为养成来调解纠纷、化解矛盾的功能。由于我市正处在加速发展的特殊时期,还存在大量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能源、资源、环境保护压力加大;群众对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等问题反响还较为强烈。随着我市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交通建设、能源建设、规划调整、城市改造等各项工作的开展,由劳资纠纷、城乡征地、拆迁安置、利益补偿等方面发生的纠纷还比较多,聚众上访、群体性事件不断。普法工作者要介入社会复杂查和处理,在参与中了解情况,在介入中宣传政策法律,引导当事人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按照合法的渠道反映诉求。根据纠纷的性采取调解、仲裁、诉讼等合法合理的方式来处理矛盾、化解纠纷。尽可能减少和防止聚众上访、群体性事件等非理性行为的发生,化解矛盾,维护群众利益,维护社会稳定。
四是法律服务功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市委、市政府工作的根本理念。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是我们建设和谐常州的基工作者充分发挥自己了解法律、熟悉法律的优势,自觉搞好对上对下两个层面的法律服务。要主动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为各级党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提供法律指导和依据,尽可能减少和防止违法违规决策,提高各级领导机关决策和管理水平;要主动配合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援助工作者、司法鉴定人员搞好群众的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帮助群众、特别是帮助弱势群体解决好、反映诉求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