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数学德育渗透
一年级数学德育渗透
俗话说“育人先育心”,一年级数学德育渗透工作总结。德育工作是学校一切学科教学必须结合,必须渗透的内容。那么一年级数学教学应该怎样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德育方面的渗透呢?
一、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渗透德育。
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是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一年级数学教材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重视了这一点,为教师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培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例如:教材精心设计的“课室大扫除”教学中,我们通过让学生观察主题图,教育学生讲卫生、爱劳动、热爱班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教育。又有“过马路”的主题图,通过让学生观察图,让学生认识到过马路,必须遵守交通规则和注意安全的教育。
二、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渗透德育。
我在教学中经常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充分运用教材德育因素的基础上将它们适当加以拓宽、加深。又如,教学应用题“雅典奥运会,中国获得金牌28枚,银牌39枚,金、银牌一共有多少枚?”我结合这道应用题的数量分析,告诉学生中国运动员取得那么好的成绩,是来之不易的,必须通过运动员艰苦奋斗、长期训练得来的,从而教育学生要有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三、结合教学过程,渗透德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比如,合作式学习等,自我探索式学习。在教学中,我根据每一部分知识的特点,灵活的选择学习方式。比如组织学习小组讨论,通过讨论,培养学生进行学习交流的习惯;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善于发表个人见解,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树立自信心的良好品格;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点,合作精神,竞争意识与创新意识。
四、通过练习训练,渗透德育。
在一年级数学教材中,大部分练习对思想进行教育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练习题中的德育因素,把德育贯穿于对练习题的分析中。如教材上册第67页练习九第2题“火箭发射前倒计时数数”,先让学生填空,再集体数倒计时,让学生实际感受火箭发射时倒计时数数的情境,使学生感到自豪与骄傲,同时对学生进行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五、组织数学活动,渗透德育。
在课内,教师不仅寓德育于数学教学过程,还应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数学活动,从中受教育,如数学乐园。其中送信游戏,通过学生经历正确“送信”的过程,培养他们尊重客观事实的态度,使他们从小养成实事求是的品质。
总之,德育应贯穿于整个教学教育当中,这不仅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数学教学实践的需要。只要我们认真钻研、挖掘教材,使德育溶于教学过程中,既可提高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一年级数学德育渗透
白厂门镇中心小学
一年级
第二篇:一年级数学德育渗透工作总结
一年级数学德育渗透工作总结
刘芳胜 2014-7-4
。德育工作是学校一切学科教学必须结合,必须渗透的内容。那么一年级数学教学应该怎样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德育方面的渗透呢?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渗透德育。
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是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一年级数学教材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重视了这一点,为教师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培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例如:教材精心设计的“课室大扫除”教学中,我们通过让学生观察主题图,教育学生讲卫生、爱劳动、热爱班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教育。又有“过马路”的主题图,通过让学生观察图,让学生认识到过马路,必须遵守交通规则和注意安全的教育。
二、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渗透德育。
我在教学中经常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充分运用教材德育因素的基础上将它们适当加以拓宽、加深。又如,教学应用题“雅典奥运会,中国获得金牌28枚,银牌39枚,金、银牌一共有多少枚?”我结合这道应用题的数量分析,告诉学生中国运动员取得那么好的成绩,是来之不易的,必须通过运动员艰苦奋斗、长期训练得来的,工作总结
从而教育学生要有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三、结合教学过程,渗透德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比如,合作式学习等,自我探索式学习。在教学中,我根据每一部分知识的特点,灵活的选择学习方式。比如组织学习小组讨论,通过讨论,培养学生进行学习交流的习惯;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善于发表个人见解,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树立自信心的良好品格;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点,合作精神,竞争意识与创新意识。
四、通过练习训练,渗透德育。
在一年级数学教材中,大部分练习对思想进行教育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练习题中的德育因素,把德育贯穿于对练习题的分析中。如教材上册第67页练习九第2题“火箭发射前倒计时数数”,先让学生填空,再集体数倒计时,让学生实际感受火箭发射时倒计时数数的情境,使学生感到自豪与骄傲,同时对学生进行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五、组织数学活动,渗透德育。
在课内,教师不仅寓德育于数学教学过程,还应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数学活动,从中受教育,如教材上册实践活动中的数学乐园。其中送信游戏,通过学生经历正确“送信”的过程,培养他们尊重客观事实的态度,使他们从小养成实事求是的品质。
总之,德育应贯穿于整个教学教育当中,这不仅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数学教学实践的需要。只要我们认真钻研、挖掘教材,使德育溶于教学过程中,既可提高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第三篇:一年级数学德育渗透计划
一年级数学德育渗透计划
(一)德育渗透总体目标
1、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地向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爱劳动、爱自然的教育。
2、培养学生认真做练习的良好学习习惯,积极动脑思考的学习品质以及合作互助、创新意识和评价意识。
3、使学生养成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4、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5、通过时间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渗透措施
一、数一数
1、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通过数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数教室里的实物。
二、比一比
比多少对学生进行互相帮助、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
1、设置引人入胜的故事情境,引出学习内容。
2、提供充分的教学资源。
比长短培养学生爱护学具的好习惯。
教师提供物品、选取身边的题材让学生操作、比较。
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几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创设动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以内数的组成培养学生认真做练习的良好学习习惯,积极动脑思考的学习品质,以及合作互助、创新意识和评价意识。
创设游戏情境,以小组为单位学习5的组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
5以内的减法 结合课堂教学渗透环保教育和遵守公共秩序的思想教育。
自主探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掌握计算方法。
四、认识物体和图形
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概念。
2、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3、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直观感知各种图形的特征。
4、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主动探索和发现新知识。
五、分类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1、录像:商场外景镜头,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2、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动手操作,在实践活动中找出分类的标准。
六、6~10的认识和加减法6、7的认识和加减法
1、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
2、感受数学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加强操作和观察活动。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引导学生全面感受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加强学生“用数学”活动过程的指导。引导学生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8、9的认识和加、减法
1、结合8和9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和劳动教育。
2、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爱美、爱家乡的感情。
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和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2、结合数概念的学习,感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和爱科学的教育。充分利用主题图所提供的资源,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认真观察,抽象出数10。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人际交流的能力。
2、加强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精神。自主探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掌握计算方法。
数学乐园
1、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多途径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创设游戏活动:送信游戏、起立游戏、投掷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11~20各数的认识
11~20各数的认识能积极主动探索,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
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通过动手操作感知数位。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1、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想象能力和判断能力。自主探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掌握计算方法
八、20以内的进位加法9加几
1、培养学生的观察、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2、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创设情境、引入问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凑十法”。8、7、6加几
1、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2、初步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3、组织数学游戏,激发学习兴趣。5、4、3、2加几培养学生用9、8、7、6加几技能,学习5、4、3、2加几的计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学习知识的迁移能
力和计算能力。
十、总复习
1、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自觉性。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篇:一年级数学德育渗透计划
德执行时间:制定时间: 育 渗 透 计学班级: 学科: 制定人: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2011 年9月划
一、德育渗透总体目标
1、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地向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爱劳动、爱自然的教育。
2、培养学生认真做练习的良好学习习惯,积极动脑思考的学习品质,以及合作互助、创新意识和评价意识。
3、使学生养成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4、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5、通过时间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德育渗透教育总体目标实施措施
教学内容实施措施
一、数一数
1、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通过数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1、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观察兴趣。
2、数出课本图中的数量。
3、数教室里的实物。
二、比一比
比多少
对学生进行互相帮助、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
1、设置引人入胜的故事情境,引出学习内容。
2、提供充分的教学资源。
比长短
培养学生爱护学具的好习惯。
教师提供物品、选取身边的题材让学生操作、比较。
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几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创设动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以内数的组成培养学生认真做练习的良好学习习惯,积极动脑思考的学习品质,以及合作互助、创新意识和评价意识。
创设游戏情境,以小组为单位学习5的组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
5以内的减法
结合课堂教学渗透环保教育和遵守公共秩序的思想教育。自主探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掌握计算方法。
四、认识物体和图形
认识立体图形
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概念。
2、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1、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直观感知各种图形的特征。
2、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主动探索和发现新知识。
认识平面图形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
2、思考、想象在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分类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1、录像:商场外景镜头,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2、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动手操作,在实践活动中找出分类的标准。
六、6~10的认识和加减法6、7的认识和加减法
1、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
2、感受数学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1、加强操作和观察活动。
2、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
3、引导学生全面感受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4、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5、加强学生“用数学”活动过程的指导。
6、引导学生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同上8、9的认识和加、减法
1、结合8和9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和劳动教育。
2、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爱美、爱家乡的感情。
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和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2、结合数概念的学习,感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和爱科学的教育。充分利用主题图所提供的资源,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认真观察,抽象出数10。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人际交流的能力。
2、加强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精神。自主探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掌握计算方法。
数学乐园
1、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多途径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创设游戏活动:送信游戏、起立游戏、投掷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11~20各数的认识
11~20各数的认识
能积极主动探索,参与数学
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通过动手操作感知数位。
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1、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想象能力和判断能力。自主探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掌握计算方法
八、认识钟表
认识钟表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使学生养成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引导学生感知一分钟、一秒钟有多长,可以做多少事情,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九、20以内的进位加法
9加几
1、培养学生的观察、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2、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创设情境、引入问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2、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凑十法”。8、7、6加几
1、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2、初步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1、出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3、组织数学游戏,激发学习兴趣。5、4、3、2加几
培养学生用9、8、7、6加几技能,学习5、4、3、2加几的计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学习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计算能力。
1、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2、充分利用20以内进位加法表进行练习。
我们的校园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创新的意识。
1、联系学生的爱好,引入“活动”。
2、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3、帮助学生获得成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引导学生完成统计图,让学生感受统计图的用处和优越性。十总复习
1、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自觉性。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篇:学科德育渗透教案-一年级数学
学科德育渗透教案2014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年级
前后
任课: XXX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和游戏中,体验前、后的位置与顺序。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
3.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的乐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前后”,教材第62页。
三、教学设计
(一)活动一:我的前后
1.请同学介绍自己。
2.请同学在介绍自己的同时,介绍前后桌的同学。
3.老师自我介绍。
我是一(1)班的数学陈老师,我的前面是一(1)班四十五名可爱的同学,我的后面是黑板。今天我们在这里一起上一节数学课。板书“前后”。写完“前后”这两个字,我发现刚才我向大家介绍错了。我前面是黑板,我的后面才是同学们。这是怎么回事?
4.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5.根据学生的意见,与学生交流。
当我面向着你们站,我的前面就是同学;我背对着的方向是我的 后面就是黑板。如果我面向着黑板站,我的前面就是黑板,我的后面就是同学们。我还可以面朝什么方向站呢?我的前面是什么,我的后面是什么?
6.我的前后明白了吗?你们的前后是什么呢?
全体起立,面向老师,说一说,你的前面是什么,后面是什么?向后转,看一看前后有变化吗?换个方向再说一说你的前后是什么。
⒎你站的方向不同,你的前后一样吗? [将数学与生活情境紧密联系,让初入学的小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学习产生亲切感。](二)活动二:排队买票
1.课前笑笑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今天动物园举行一场动物运动会,她要去现场做采访报道。你们想跟着笑笑一起去看看吗?
2.到了动物园门口,笑笑首先在做什么? 3.笑笑排到哪儿,她前面有几个人,她后面有几个人?
4.你在你们组里排第几个,前后都有几个人?谁在你的前面,谁在你的后面?
5.这时淘气跑来了,他想排在笑笑这里买一张票,你们认为可以吗? 6.淘气跟笑笑说:他今天是百米赛跑的裁判,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他要赶快进去,要不然来不及了。如果你是笑笑会怎样做呢?
⒎根据学生的意见,淘气排在笑笑的前面。笑笑的位置有变化吗?只有笑笑一个人的位置有变化吗?
⒏笑笑到底是怎么做的呢,笑笑想了想她是这样做的。笑笑的位置又有变化吗?你们猜一猜笑笑这样做是怎么想的。
[通过学生自己演示,让其在具体的操作中感知和体验“前后”的条件限制下的相对性,使知识得以向纵深发展,同时鼓励并肯定学生丰富多样的排列,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三)活动三:百米赛跑
1.同学们,紧张的百米赛跑就要开始了。请小朋友们看一看,有哪些运动员参加比赛。预测一下谁得冠军。
2.比赛开始,你看到了什么?跑步比赛继续进行,马上要到终点,现在你看到了什么?两人一组交流。
3.集体反馈交流。
4.讨论:小松鼠跑在前面还是后面呢?
5.交流反馈。小松鼠和小鹿比,小松鼠在后面;小松鼠和小白兔、小乌龟、小蜗牛比,小松鼠在前面。
[适时安排了练习,强化和巩固了学生对“前后“第几个”的感知和认识,同时感受取得胜利的不易](四)活动四:卡丁车赛
1.紧张的百米赛跑刚刚结束,更加激烈刺激的卡丁车大赛就要开始了笑笑赶快来到卡丁车赛场准备进行现场报道。忽然信号不好,没有画面了。我们没办法看到比赛的情况,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办法?
2.笑笑用手机给我们发来这样一个短信:2号车排在最前面,1号车在5号车和3号车的后面。
3.从这个短信里你能知道什么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4.你们俩能根据这些信息,用手中卡丁车图片摆出比赛的画面吗?
5.四人一组交流检查。
6.集体反馈。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
⒎看到了比赛的画面,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以游戏为载体进行教育,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愉悦,从而实现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深化感知。]
四、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开心吗,你还了解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