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三历史备课组总结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备课组工作总结
本学期高三历史备课组三位教师承担了六个班的教学工作,其中曾广老师负责三(5.6)宋先玲老师负责三(2.4),张传学负责三(1.3),工作量相当大。大家克服困难,大胆创新,严格要求,按时完成了中国史的第一轮复习工作。下面就这学期备课组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学观念
本备课组按照新课程对关注、关怀、帮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加强了全组老师对教材的学习和研究,把理论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探索新课程实施的具体的方法,如:积极探究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改革,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组织学习小组,开展合作学习。注意教师教学设计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整合,使历史学习成为一个不断积累历史知识、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一个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一个逐渐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的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尽力给予学生一个体验学习、体验情感的机会,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具体工作
(1)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根据高二年级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都是高考的重点内容,为此制定以下教学目标:一是扎实打好基础,授课落实主干知识,把重难点分析透彻,同时注重能力方面的培养,如阅读、分析、归纳等历史能力。另外针对以前学生把历史当成“副科”的状况,高二教学的另一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努力挖掘一些趣味性的东西、实际生活中碰到的情况、时事新闻等引入到教学中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坚持集体备课
坚持集体备课:一是加强备课组活动,明确课标要求、讨论教学重难点、教法等。二是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吸收别人的优秀成果。三是利用课件教学,补充史料,提高教学效率。
(3)加强听课和评课工作
根据学校要求,本学期加强了听课和评课,每周至少听课一节。本组老师都非常积极,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教学。评课时大家积极发言,指出优缺点。通过听课评课,提高了全组老师的教学水平。
(4)、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为加强教学效果,除备好课,上好每一节课,还要求各位老师加强课后的复习工作,加强单元练习,通过练习、检测发现学生的不足,做好评讲,解决学生的存在问题。
(5)认真抓好“三考”工作(周考、半月考、月考)。
三、教学效果
在本备课组老师的团结合作、认真工作态度的感染下,本年级学生对历史学科表现出有较浓厚的兴趣,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较高,学生也形成了上课认真听课、做好笔记、划好书,课后认真对待练习,积极发问的良好学习习惯。在桂林市的第一次调研考中我校历史平均分名列全市第一。
四、存在的不足与改进的措施。
本学期的教研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足,如:是否能严格恪守 “严、活、精、清”的课堂教学原则的问题、是否能在课堂教学中以学为中心组织教学过程问题、是否能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探究学习” 的问题、结对子帮教计划的实施,由于大多教师是超量工作,加上双方上课冲突,没有认真落实等。
我们决心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一是进一步把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抓到实处,充分发挥组长的作用,使全体教师扎扎实实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二是要更进一步注重各学科的课堂教学,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三是进一步抓教学研究,通过教研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全组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课堂教学艺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
2017-1-12
第二篇:高三历史备课组总结
2012学(下)高三历史备课组工作总结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研兴校”为宗旨,以抓备课组教研的实效为指导思想。
二、本学期主要工作措施
1、继续抓好备课组的常规工作
①、制定好备课组计划、组织备课组做好教学进度表、集体备课、备课组计划和小结工作。②、本学期高三历史组备课组认真落实教务处制定的教学常规。每位老师都按要求进行了集体备课并有记录,每位老师都能做到提前一周备课,且有各自特色。每位教师的作业批改和听课都达到了学校要求的次数。每位教师在备课和授课注意知识体系及问题的设计与处理,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和解决问题题能力。可见历史组的常规教学工作是规范扎实的。
2、深化组内的课堂教学研究气氛,推动新课程的实施
本学期,结合本组的教学实际,组织了全组老师听课、评课,进行业务理论学习,重点落实了学校提出的“科研兴校”的指导思想,从中逐渐摸索出适合不同学生心理特点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此外,还认真组织了对新教师的听课,在这些活动中,备课组和备课组都是精心组织准备,讨论教材、教法、学情,授课教师全力以赴地上好每一堂课,课后全组老师畅所欲言,评出课的特色风格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大家都感到在这样的活动中,年轻老师逐渐成长起来,成为组织教学的最基层中坚力量,组内形成了一种较浓的教学研究氛围,每位老师都受益匪浅,今后要长期坚持这一做法,让历史组的课堂教学更上一层楼。
3、加强教学反思
在集体备课基础上,每个备课组在活动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进一步提高对教材的处理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
4、继续加强了教学中四个关系的研究 第一,加强《考试说明》和课本的关系研究
第二,加强教和学的关系研究:历史教学必须发挥两个积极性,既要有教师的积极性,又要有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整理知识进行穿线织网,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例如,列提纲、做表格等,从学会到会学。
第三,加强讲和练的关系研究:学校提倡精讲精练,讲练结合。讲——要讲清基础知识,讲得线索清楚,重点突出,有层次,要加强史实、史论和史法的指导。练——要加强对各种题
型的练习。练习的着眼点要放在能力培养上,并进行适应性训练。
第四,加强知识和能力的关系的研究: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没有知识就谈不上能力,而能力又是进一步获取新知识的条件,所以获取知识只是做数学中的加法,而培养能力则是做数学中的乘法。教师讲课时不仅要注意知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而且要注意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就是学生对掌握的知识,不仅知其一而且知其二,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教师讲课时要使知识以点串线,以线成面,形成知识网络,有主体感觉,就是做到纵的一条线,横的一个面。
5.进一步提高历史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
我们觉得在我们的教学中:板书设计中可能还是干瘪的历史知识信息或历史线索的提示化符号;教师的语言表达还是缺乏智慧哲思和深刻洞见的浅显化陈述;多媒体课件里展示的是引人入胜的历史画面但缺乏沉缄深邃的激扬之情;教学中设计了疑窦丛生的问题困惑而缺乏玄妙精微的传神之道;体现了一定的史学思想但缺乏丝丝入扣的点睛之笔。凡此种种,都是我们备课组共同探究、共同努力的方向。
三、工作反思
本学期大家都感觉过得忙碌而充实,回顾总结已走过的路,取得的成绩是全备课组老师辛勤劳动的结果。反思一个学期的工作,大家一致认为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为把备课组的工作做得更好,下学期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努力:
1、加强对历史课程标准、历史学科最新教育理论的学习和运用。
2、更多、更好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加强老师之间教学资源的交流和共享
3、在常规教学方面,要改进的有:多听课,多听其他学科的课,博采众长。此外我们还要创造条件,走出去,引进来,激发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艺术的积极性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思路。
4、充分调动备课组长工作的热情,使之成为各学年历史学科教学的排头兵。
5、在做好学校各项常规工作的同时,强化备课创新,准备实施结构教案,加强教学设计的整体性。
作为21世纪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深知自己责任重大。历史备课组一定会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尽职尽责,为学校的兴旺发达添砖加瓦。
高三历史备课组
2013年01月
第三篇:高三历史备课组总结
高三历史备课组总结
徐志国
2012—2013学,根据学校要求,特别是新高考的形势需要,按照高三年级组的各项具体工作安排,高三历史备课组积极围绕学校各项工作要求,认真开展教学工作,尤其是在进行深入的教学研讨中探寻教学质量的突破与提升。经过一个学期备课组努力工作,比较顺利地完成了高三的教学任务,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也发现了其中的某些不足,特总结如下:
一、备课组基本情况
本学期高三历史备课组由三位教师组成。在立足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加强与省市其它高三历史备课组的联系,以便于相互交流、学习。本组内做到“四个统一”:统一教研、统一进度、统一考试、统一阅卷。
按照学校教务处统一安排,高三历史备课组每星期二下午进行集体备课,就教学过程中的共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形成共识,基本上按质按量地完成了集体备课的任务,同时在教研组范围内,就高三教学开展专项研讨。
二、备课组活动情况
1、明确了每个学期的备课组活动安排和任务,并就备课、上课、作业、测试等环节进行总体规划。根据教学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学活动,讲究教学的实效性。只有备课组活动的实效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有序以及正常开展。
2、每次活动任务主要是两项:一是总结上星期集体备课的成功与不足;二是确定本星期的教学进度和工作安排。在进行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由一名老师主讲,就某一课题谈设想和具体的教学打算,统一进度,统一作业。在下次备课组会议上,进行交流,由主讲人将反馈情况,记载入备课组活动记录中。事实证明,这对于提高教学实效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3、备课组内进行适当分工。利用各自的优势,展开一些活动,如发挥老教师的经验和优势进行示范,对其他老师具有较大的启发和指导意义,便于今后的教学工作的开展。同时也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尽快适应高三的教学提供了便利。特别是本届高三在试题、资料的选择及编写上花了大量的工夫,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保证作用。
4、注重对高考形势的研究,重思考、重渗透,力争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但是由于新高考仅是第二年,还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以参考,一切都在摸索之中进行。
5、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尤其是新课程的理念,把新课程理念贯彻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来,为2013年高考未雨绸缪。2013年高考势必将进一步体现新课程、新理念,因而对新教材的研究极其重要。在本学期的备课中,对新教材的研究是花了相当的时间的,只是这项工作还永无止境。要做到心里有底,惟有多多钻研。
6、认真组织每次的阶段性测试,从命题、阅卷到分析,注重过程的把握,强调工作的细致和实效,重过程。在本学期的几次阶段性测试中,都能够贯彻以上工作思路,保证了教学的检测与及时调整。
三、几点感受:
1、进行集体备课,不仅能增强本学科内教师的交流,而且能取长补短,做到资源共享,发挥最大的群体效应,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结合本学科特点突出素质教育,进一步开展研究性学习,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高三年级重在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有利于增加同学科内教师的情感交流,有利于学校的“老带新”工作的实施,有利于全体教师的共同提高。
4、学校应为校际之间的交流活动提供指导和帮助。
5、备课组活动应重平时,讲究过程的实效性。应杜绝任何虚假的形式主义。
6、学校工作应统筹安排,而不能随意造成备课组活动的冲突。
7、青年教师的培养应多一些制度的刚性,光靠老教师的带,可能并不是全部,尤其是责任心的问题。
8、第一、二轮复习滚动式进行,相互渗透。即在第一轮复习中,注意贯穿第二轮知识;单元练习中,适当插入综合性试题。做到一轮有二轮,二轮有子一轮,夯实基础,形成知识体系。
9、注意学生学习方法和解题能力的培养。高三历史复习有五本书,即三本必修,两本选修,内容多,学生在很短的时间里很难记住。因此,在复习中,一要特别提醒学生反复不断地记忆的紧迫性与重要性。二要注意传授解题方法,特别是材料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的解答方法和步骤,做到每次练习讲解时都要回顾与对照,找出对错原因,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正确解题习惯。
10、面向中等学生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的教学起点应以中等生为主,课堂多向他们提问,课后多给他们辅导、沟通。只有中等生的学习成绩上去了,全校的文科综合成绩才有可能上一个新台阶。
11、抓好组内常规教学,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常规教学的规范性,按学校要求按时检查备课笔记, 备课组活动, 作业批改, 试卷练习等。做好“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工作,课任教师要个别指导,培养尖子。
四、努力方向
1、注重“热点”问题与历史的有机结合
历史考试具有明显的时代性与现实性,“以史为鉴”是历史课的重要社会功能,复习过程中,关注社会热点,并与历史史实有机结合,这是决胜高考的重要途径之一。
2、精选精练
高三练习多如牛毛,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效果,精选精练是关键。教师要对练习的好话坏做出明确的判断,必须充分地对近年来各地的高考试题进行认真研究,把握高考命题的趋势;另外,根据当前的焦点、热点,结合历史学科的内容,精选练习。
3、强化训练
历史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还需要在练习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练习应做到以下几点:
(1)根据高考考试时间进行严格的时间限制;(2)认真研究高考试题答案,了解答题要求;(3)注意答题规范,做到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4)讲练结合,及时反馈,练习讲通讲透。
4、认真研究学生的现状, 培养师生感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加强培养尖子生的工作, 使尖子生能拔尖,在高考中得高分,并为全年级教学做出贡献。
第四篇:高三历史备课组总结3
高三历史备课组工作总结
张玉芳
本学期高三历史备课组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秉承教师本色,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加大教研力度,加强与高
一、高二老师的合作,较好的完成了教育教学各项任务。
一、注重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1、学习国内外的热点内容来补充教材的不足。
2、学习课改的精神,落实课改要求。
3、学习有关2017年高考的相关文件,及时调整复习方案。
二、认真落实教学,切实提高备课、上课、训练和辅导的质量 1.加强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学期开始,就着手研究高三年级的学生情况,在校领导的带领下,认真落实好每阶段的复习内容、进度、教法和作业,每次月考及时作好统计和分析工作,找出弱点,寻找不足,及时补救。认真学习考试大纲,加强组内交流,发挥组内老师的聪明才智。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认真研究复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统一复习进度,复习的方式方法。统一训练。本学期我们共进行备课组活动18次。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夯实基础,推进备考复习。课堂上针对政治学科的特点,立足学生能力的提高、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巩固,设计出了形式多样的课堂模式,有讨论课、有师生换位课、有辩论课、等,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课后练习、作业的布置做到保质保量,避免无谓的重复,并突出上课内容的系统连贯。本学期,本备课组根据计划已基本完成第一轮基础知识的复习,为下一步提高备考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精选习题,加强检查和督促,精讲多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学期我们做到了课课有联系,章章有测试,较好地将复习与联系结合起来。
4.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热点,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我们抓好时事的讲解,提高学生的时政敏感性,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观察时政。提高了学生关注社会,关注问题的能力。
5.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把握高考动向。
6.适时地探索高考复习的新形式,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日常学习的知识储备,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7.认真落实教学常规,加强组内教师的相互听课,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坚持听课评课制度,虚心向同行学习,取长补短,本学期人均听课节数20节,通过听课、评课、分析研究,寻找不足,研究对策,很好地提高了课堂效率。在集体备课共同研究的基础上,大家都充分利用学校的先进教学设备,结合科研处“自主合作探究式小组学习”教学模式,每个教师都认真制作教学课件,应教研处的要求认真上好公开课,并获同行的好评。
8.注意对学生学习状态、学习心理的观察和研究。多次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倾心交谈,鼓励他们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充分发挥政治课的思想教育功能,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通过本学期的探讨和努力,丰富了教学经验,也提高了教学水平,当然,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困难和不足,比如学生对历史不感兴趣,对历史学科不重视的现象较为严重;同时,如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也将成为是我们今后探索和努力解决的大方向。但我们相信,在本学期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下学期各方面的工作会做得
<<新文化运动>>说课
张玉芳
一、说教学目标(本节课共有三个目标)
第一、知识目标
1、掌握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
2、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时间、领袖及发展概况。
3、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4、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第二、德育目标
1、新文化运动中,先进的中国人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主张民主和科学。反映了他们为振兴中华,向西方学习的新探索。
2、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李大钊、鲁迅想西方学习,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第三、能力目标
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前后时期的变化,正确认识其性质和影响,使学生正确认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提高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运用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陈独秀等重要历史人物,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二、说教材分析 全节共三大史实: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其影响。本节贯穿一个主题:新文化运动。本节重点是突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概况。难点是如何挖掘出新文化运动背后深刻而有价值的东西。二、三、说怎样突破难点、重点
根据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发展概况。
2、教学难点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及其影响。
3、教学方法:我采用讲述法、比较法、分析评价法、分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教学做到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
4、突破重点:(1)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只有通过其内容的教学,才能深刻理解其实质,才能使学生认识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当时的斗争精神和贡献。这一部分内容在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生把握本节内容的关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2)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是重点。它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构成新文化运动前、后期一个整体。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这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不断加深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理解认识,继而突破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这个重点。
5、突破难点:(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是难点。新文化运动兴起有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方面的背景,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对辛亥革命前后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难以理解。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共同分析——在政治方面,辛亥革命后,尽管成立了中华民国,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并没有改变,仍然处在封建军阀统治下,在思想领域中,对封建思想的批判,在辛亥革命前就不彻底,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继续用封建思想禁锢人们的头脑,思想上是黑暗时期。在经济上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反对封建军阀的统治,袁世凯上台后,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为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所不能容忍,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2)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是难点。引导学生互相讨论,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共同分析其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的认识。新文化运动中的知识分子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偏向,让学生分析对东西文化的正确认识是什么。.在对新文化运动进行评价时,找准切入点,帮助学生既看到新文化运动巨大的历史功绩,又看到它的局限性和不足。教师应强调它的积极性是主要的,占主导地位。在此处可帮组学生整理近代中国思想界向西方学习的历程,采用联系讲解法,引导学生回顾近代中国思想界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地位和作用。
四、说学生情况
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文科班的学生基础差,给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人民版的历史教材叙述简明、史实可靠、解释准确、知识性强,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和针对性。
五、说活动与探究
这节课要抓住“向西方学习”这一主题,突出强调“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教学中要强调历史与现实结合,例如:在评价“打倒孔家店”这个口号时,要提倡用新文明方式看待祖国的传统文化,从而发现学生的亮点,充分运用“师—生—师”互动模式,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果。
1、新课的导入:介绍近代前期先进的仁人志士学习西方的情况及辛亥革命后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向西方学习的潮流,即新文化运动,然后对新文化运动做一个总括性的介绍。
2、在讲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出现既是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也是近代中国长期物质、思想准备基础上的必然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维新派同封建顽固派的论战”、“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思考辛亥革命后,为什么会出现袁世凯复辟帝制?从中认识新文化运动的必要性。
3、在讲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时,出示有关人物的投影片,帮助学生整理相关知识,对于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人物的生平可以采用讲述法。
4、在讲本节的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时,沿着两条线展开,一条是思想战线,一条是文学战线。两条战线交织进行。对于运动的主要内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认识其内涵和意义,使之充实化、具体形象化,即与教材内容和补充资料对照,联系起来分析、认识。对于运动前后期内容的变化,教师应适当强调。分析它的影响,明确积极方面占主导地位。
六、说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
(一)说设计思路
本节充分运用“师—生—师”的互动模式,进行历史课开放式课堂教学,其主要目标是:探索历史学科的规律、特点,按照国家关于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总要求,探索在高科技飞速发展形势下的历史教育、教学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努力培养新时代人才的人文综合素质。
(二)说现代教学手段
为了学生便于掌握、记忆,通过课件出示图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标志、指导思想、代表人物、活动阵地和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新发展及其影响。使纷繁复杂的知识点一目了然。
七、说上课心德 通过上课、说课活动最大的心得是要上好一堂适应教改的优质课。教师不但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能力、文化素养,还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同时要依靠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制作多谋体历史课件。如果不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将会不适应现代教学。另外,对自己教学中的不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上课、说课活动使我清醒认识到: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才会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效果,以适应时代、教改的需要;同时,也让我深刻的认识到历史教 学只有为现实服务才具有生命力。更好,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高三历史备课组工作总结
张玉芳
第五篇:高三历史备课组工作总结
20092010学,根据学校要求,特别是新高考的形势需要,按照高三年级组的各项具体工作安排,高三历史备课组积极围绕学校各项工作要求,认真开展教学工作,尤其是在进行深入的教学研讨中探寻教学质量的突破与提升。经过一个学期备课组全体同仁努力工作,比较顺利地完成了高三的教学任务,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也发现了其中的某些不足,特总结如下:
一、备课组基本情况
本学期高三历史备课组由四位教师组成:薛主任、曹伟、陆萌、孙孝利。在立足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加强与其它学校高三历史备课组的联系,以便于相互交流、学习。本组内做到四个统一:统一教研、统一进度、统一考试、统一阅卷。
高三历史备课组每星期五下午进行集体备课,就教学过程中的共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形成共识,基本上按质按量地完成了集体备课的任务,同时在教研组范围内,就高三教学开展专项研讨。虽然其它教学业务有时会影响和占用周五的集体备课活动,但是由于我们几位老师就在一个办公室,集体备课活动几乎每天都在进行中。彼此都受益匪浅。
二、备课组活动情况
1、明确了每个学期的备课组活动安排和任务,并就备课、上课、作业、测试等环节进行总体规划。根据教学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学活动,讲究教学的实效性。只有备课组活动的实效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有序以及正常开展。
2、每次活动任务主要是两项:一是总结上星期集体备课的成功与不足;二是确定本星期的教学进度和工作安排。在进行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由一名老师主讲,就某一课题谈设想和具体的教学打算,统一进度,统一作业。在下次备课组会议上,进行交流,由主讲人将反馈情况,记载入备课组活动记录中。事实证明,这对于提高教学实效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3、备课组内进行适当分工。利用各自的优势,展开一些活动,如发挥老教师的经验和优势进行示范,对其他老师具有较大的启发和指导意义,便于今后的教学工作的开展。同时也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尽快适应高三的教学提供了便利。特别是本届高三在试题、资料的选择及编写上花了大量的工夫,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保证作用。
4、利用备课组活动,根据学校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并结合课堂教学实践,从子课题研究出发,展开课堂教学范式的探究,以提高及弘扬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践新课程的理念,尝试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舞台。尽管高三的教学任务极为紧张,但是教学中力争精心备课、精讲精炼,以保证学生能够在课堂拥有自主学习的空间,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构建民主、平等的课堂文化。
5、认真组织全体成员学习理论知识,尤其是新课程的理念,把新课程理念贯彻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来,为2010年高考未雨绸缪。2010年高考势必将进一步体现新课程、新理念,因而对新教材的研究极其重要。在本学期的备课中,对新教材的研究是花了相当的时间的,只是这项工作还永无止境。心里无底,惟有多多钻研。
6、认真组织每次的阶段性测试,从命题、阅卷到分析,注重过程的把握,强调工作的细致和实效,重过程。在本学期的几次阶段性测试中,都能够贯彻以上工作思路,保证了教学的检测与及时调整。
7、根据学校的安排,认真组织各类公开课活动。通过群策群力,使公开课活动能展示我组教师的风采。本学期,根据学校安排,每人都有两节校级公开课,大家对于公开课都高度重视认真准备精心上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孙孝利老师在本组教师的大力支持下,参加了县市省三级优质课比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县市第一名、省二等奖)。为我校争得了荣誉,同时也促进了历史组的教学教研活动登上更高的台阶。每次各类活动后我们均并进行深入地反思,及时总结,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起,以有利于今后工作的更好开展。
8、注重对高考形势的研究,重思考、重渗透,力争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但是由于新高考仅是第二年,还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以参考,一切都在摸索之中进行。
9、对本组的青年教师(陆萌),重视传帮带,从学习、工作、生活各方面帮助他们,以使他们尽快成长,缩短他们成长的周期,在最短的时间内站稳讲台。走向成熟。作为第一次上高三的年轻教师,陆老师不论是班级管理还是教学工作都做的有声有色,每次月考都名列前茅,多次受到学校领导的大会表扬。
三、几点感受:
1、进行集体备课,不仅能增强本学科内教师的交流,而且能取长补短,做到资源共享,发挥最大的群体效应,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测试、统一评估,有利于年级组和教务处的工作检查和安排。
3、有利于增加同学科内教师的情感交流,有利于学校的老带新工作的实施,有利于全体教师的共同提高。
4、学校应为校际之间的交流活动提供指导和帮助。为参赛教师提供物质和精神的支持!
5、备课组活动应重平时,讲究过程的实效性。应杜绝任何虚假的形式主义。
6、学校工作应统筹安排,而不能随意造成备课组活动的冲突。
四、努力方向
1、注重热点问题与历史的有机结合 历史考试具有明显的时代性与现实性,以史为鉴是历史课的重要社会功能,复习过程中,关注社会热点,并与历史史实有机结合,这是决胜高考的重要途径之一。
2、精选精练
高三练习多如牛毛,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效果,精选精练是关键。教师要对练习的好话坏做出明确的判断,必须充分地对近年来各地的高考试题进行认真研究,把握高考命题的趋势;另外,根据当前的焦点、热点,结合历史学科的内容,精选练习。
3、强化训练
历史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还需要在练习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练习应做到以下几点:
(1)根据高考考试时间进行严格的时间限制;
(2)认真研究高考试题答案,了解答题要求;
(3)注意答题规范,做到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
(4)讲练结合,及时反馈,练习讲通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