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安平一中校本教研工作汇报材料
我校在县教育局教研室领导下,依据本学期的校本教研计划,结合本校的实际,积极探索,为提高教学管理和教研水平推进课改,建设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初步做了一些工作,现简要回顾如下:
一、转变观念,增强教研意识
开展校本教研是推进课改,加快教育教学创新的客观要求,是学校创建教育特色,提高办学水平、提高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教师素质,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径。我校全体教师能充分意识到只有充分开展校本教研,才能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顺应改革的潮流,不断向前推进。我校教师都能树立教研意识,积极参与教研活动。
二、整体布局,形成规模
依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按照轻重缓急,难易程度,明确主攻方向,全校整体布局,统一规划。形成六大板块: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理化生组、政史地组、综合组。六大板块既有统一教研活动,又有单独活动,教研分散与统一相结合的方式组成。
三、加强教学研究,注重实效,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
1、抓好教学常规的管理工作
在当前课改的理念下,探求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不偏离常规教学。教导处认真的抓教师的教学评估细则,这样促使教师不仅面向全体学生,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2、加强教科研队伍的建设和培训工作,努力提高任课教师的教研理论水平和教研工作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课改新理念。
在学校工作基本稳定的基础上,根据当前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导处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新的教学思想和新课程标准。结合各学科的课标,依据学生的实际进行说课、评课、教学设计等活动,并进行讨论,这样激发了全体教师积极投入到教学教研中去,注重实效的活动,不仅提高了教师的课堂质量,也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
(1)开展了青年教师论坛,并且对较好的论坛材料进行了经验交流,(2)、组织全体任课教师,进行了一次学习《新课标》活动。
(3)、采取“自学”与“互教”相结合的形式,把校本教研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要求各任课教师自学收集信息资料,新老教师结对子互学,新教师学习老教师的经验,老教师学习新教师的新观念,共同提高。
(4)、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开展竞技活动,展示青年教师的风采。本学期计划每位青年教师做到了“五个一”:即上一堂创新教育示范课,读一本教育名著,写一至二篇教研论文,写一本教育理论读书笔记,制作一个优秀教学课件。
(5)、要求老师积极参加学校、县教育局组织的各项活动,并把反馈情况记入教师考核业务档案。
(6)、鼓励教师走出去,展示自我。本学期在学校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派出老师外出学习培训、考察,把外面的经验带回来,为教师提供了学习的机会,为大家提供了发展的平台。
(7)、专家引进来,2017年4月份与10月份学校邀请教研室杜玉军主任及县优秀教师,来学校手把手授课评课,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校老师的上课水平。
四、加强对教研工作的监控、检查、指导、反馈,建立评价体系,确保教研工作落到实处,收到了实效。
①学校领导深入一线,参与和指导教研工作。为此项工作把关定向指导,做到心中有数,参与到教研活动组,共同进行研究。
②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作用,要求教研组长按开学初制定的计划按时组织活动,加强集体备课和对新教材的研究,为新课程实施奠定基础。
③建立评价体系与考核挂勾。学期末学校对上述工作进行了检查、反馈、总结,并记入了教师业务考核档案,评出了优秀教研组。
五、今后工作设想
1、及时修改并健全各种研训制度,为使各项制度得到更好的落实,学校将设立检查督导小组,负责督促检查各种计划、制度的执行情况。
2、教研与科研相结合,发挥课题带动策略。本学期末我们将根据学校实际,确立研究课题,利用假期指定教研组及个人研究的子课题,要求每位教师将自己确立的研究专题在每周教研活动中探究,然后在自己的课堂教学、备课、教学成绩及撰写论文中体现出课题实验的价值。
3、建立教师个人及教研组的档案,以便更好地记录教师个人及教研组的成长历程,展示校本教研的成果。
4、着手布置校园文化,让墙壁说话,让楼梯说话,让校园说话;尽快将图书馆整理好对全体师生开放,并陆续购入师生急需的好书,营造学习氛围,创建学习型学校,要求教师没每学期至少读2本书,并写出有价值的读书笔记2000字,同时每月进行一次读书交流,使教师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提倡教师向书本学习,向同行学习,向学生学习。
5、研究从反思开始,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要求教师对自己的行为包括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并能从他人的行为中得到反思,同时在日常的工作中,还要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要求教师课课有反思,养成课前、课中、课后反思的习惯,教师将自己最满意、最有价值的反思提交教导处,学校组织骨干成员进行审阅。
6、改革备课,实行集体备课制度。计划从语文、数学、英语教研组开始实验,组内成员全员参与设计,一人执笔,分单元备课,课后对教案的执行情况人人写反思。
7、建立共同远景。鼓励教师个人的自我超越,建立个人远景,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建立教师群体的共同远景,既建立每一位教师都真心向往并愿意为之奋斗的目标。
总之,尽管在校本教研工作中,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和上级领导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地加大校本教研的工作力度,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实,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为新课程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再上新台阶。
第二篇:初中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校本教研工作总结
我校在区教育局领导下,依据本学期的校本教研计划,结合本校的实际,积极探索,为提高教学管理和教研水平推进课改,建设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初步做了一些工作,现简要回顾如下:
一、转变观念,增强教研意识
开展校本教研是推进课改,加快教育教学创新的客观要求,是学校创建教育特色,提高办学水平、提高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教师素质,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径。我校全体教师能充分意识到只有充分开展校本教研,才能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顺应改革的潮流,不断向前推进。我校教师都能树立教研意识,积极参与教研活动。
二、整体布局,形成规模
依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按照轻重缓急,难易程度,明确主攻方向,全校整体布局,统一规划。形成三大板块:语文组、数学组、综合组。三大板块既有统一教研活动,又有单独活动,教研分散与统一相结合的方式组成。
三、加强教学研究,注重实效,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
1、抓好教学常规的管理工作
在当前课改的理念下,探求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不偏离常规教学。教导处认真的抓教师的教学评估细则,这样促使教师不仅面向全体学生,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2、加强教科研队伍的建设和培训工作,努力提高任课教师的教研理论水平和教研工作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课改新理念。
在学校工作基本稳定的基础上,根据当前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导处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新的教学思想和新课程标准。结合各学科的课标,依据学生的实际进行说课、评课、教学设计等活动,并进行论坛,这样激发了全体教师积极投入到教学教研中去,注重实效的活动,不仅提高了教师的课堂质量,也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1)开展了青年教师论坛,并且对较好的论坛材料进行了经验交流,(2)、组织全体任课教师,进行了一次学习《新课标》活动。(3)、采取“自学”与“互教”相结合的形式,把校本教研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要求各任课教师自学收集信息资料,新老教师结对子互学,新教师学习老教师的经验,老教师学习新教师的新观念,共同提高。(4)、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开展竞技活动,展示青年教师的风采。本学期计划每位青年教师做到了“五个一”:即上一堂创新教育示范课,读一本教育名著,写一至二篇教研论文,写一本教育理论读书笔记,制作一个优秀教学课件。(5)、要求老师积极参加学校、区教育局组织的各项活动,并把反馈情况记入教师考核业务档案。(6)、鼓励教师走出去,展示自我。本学期在学校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派出几位老师外出学习培训、考察,把外面的经验带回来,为教师提供了学习的机会,为大家提供了发展的平台。1月份,我们还派信息技术教师参加了市信息技术培训学习,并计划在下期对全校教师进行二级培训。
四、加强对教研工作的监控、检查、指导、反馈,建立评价体系,确保教研工作落到实处,收到了实效。
①学校领导深入一线,参与和指导教研工作。为此项工作把关定向指导,做到心中有数,参与到教研活动组,共同进行研究。
②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作用,要求教研组长按开学初制定的计划按时组织活动,加强集体备课和对新教材的研究,为新课程实施奠定基础。
③建立评价体系与考核挂勾。学期末学校对上述工作进行了检查、反馈、总结,并记入了教师业务考核档案,评出了优秀教研组。
五、今后工作设想
1、及时修改并健全各种研训制度,为使各项制度得到更好的落实,学校将设立检查督导小组,负责督促检查各种计划、制度的执行情况。
2、教研与科研相结合,发挥课题带动策略。本学期末我们将根据学校实际,确立研究课题,利用假期指定教研组及个人研究的子课题,要求每位教师将自己确立的研究专题在每周教研活动中探究,然后在自己的课堂教学、贝壳、教学成绩及撰写论文中体现出课题实验的价值。
3、建立教师个人及教研组的档案,以便更好地记录教师个人及教研组的成长历程,战士校本教研的成果。
4、着手不止校园文化,让墙壁说话,让楼梯说话,让校园说话;尽快将图书馆整理好对全体师生开放,并陆续购入师生急需的好书,营造学习氛围,创建学习型学校,要求教师没每学期至少读2本书,并写出有价值的读书笔记4000字,同时每月进行一次读书交流,使教师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提倡教师向书本学习,向同行学习,向学生学习。
5、研究从反思开始,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要求教师对自己的行为包括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并能从他人的行为中得到反思,同时在日常的工作中,还要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要求教师课课有反思,养成课前、课中、课后反思的习惯,教师将自己最满意、最有价值的反思提交教导处,学校组织中心组的骨干成员进行身月,汇集反思集。
6、改革备课,实行集体备课制度。计划从语文、数学教研组开始实验,组内成员全员参与设计,一人执笔,分单元备课,课后对教案的执行情况人人写反思。
7、建立共同愿景。鼓励教师个人的自我超越,建立个人愿景,指定个人发展规划;建立教师群体的共同愿景,既建立每一位教师都真心向往并愿意为之奋斗的目标。
总之,尽管在校本教研工作中,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和上级领导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地加大校本教研的工作力度,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实,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为新课程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再上新台阶。
第三篇:初中校本教研制度
2012年上桂花中学校本教研制度
新课程的实施,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根据市教研室布置工作,结合校本培训管理办法及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校本教研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以新课程为导向,深化教育改革,发展教育事业,改进和加强教研工作,立足学校,解决学校在课程实施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建立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学生主动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的校本教研制度,使学校成为学习型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在紫荆岭学校的全面落实。
二、校本教研总体要求
校本教研的目的是推进新课程实验的实施,及提高教师素质。因此,校本教研的立足点必须放在教学和课程改革实验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必须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必须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生长点必须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努力实现“三个转移”,推进新课程实验。切实加强对新课程实验教学研究工作的领导,校长要总负责,分管副校长直接抓,教导处负责具体抓,建立层层管理、逐级落实、全员参与的教学研究管理与活动机制,确保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三、校本教研主要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校本论坛、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协作解决、教学咨询、教学指导、说课、听课、评课、骨干教师与教师对话等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并通过教学观摩、教学开放日等活动,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灵活运用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以“问题——计划——行动——反思”的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l、自我反思。教师的自我对话,对自己行为的进行思考、审视、分析。结合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自定专业提高学习、个人教研学习计划,并根据学校校本培训计划内容,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
2、同伴互助。以教研组或课题组为互助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评点,各抒己见。以教师或教学生成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将问题入组,以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开展研究。
3、专业引领。一方面聘请校外教育教学研究专业人员或专家来本校进行专业指导,另一方面提倡教师从专业的著名刊物或互联网上学习和引进名家教研思想。将教研专家的新理念和教育思想引进学校,促进我校教师素质提高。
四、校本教研具体制度
(一)校级领导管理。
1、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是身体力行者。校长负责抓校本教研,制定校本教研制度,指导学校教务处与教研组制定校本教研计划,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督促和评价学校校本教研。
2.校级领导带头学习教研理论,每年至少读两本教育专著,并参与教学研究,举办专题讲座,向教师介绍教学研究方法,指导各部门开展校本教研,成为教师的互助同伴和专业引领的核心力量之一。
3.校级领导要带头开展课题研究,亲自参与校本教研活动,及时了解研究动态,发现问题修订研究计划并及时给予指导。
4、校级领导要充分挖掘校内教育资源,整合教导处等机构的校本教研力量,形成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校本教研机制。
5、学校按计划确保校本教研经费到位,供购买资料、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请专家讲课及其它校本教研活动,保证校本教研的顺利进行。
(二)教研职能部门管理。
l、学校教导处具体负责校本教研工作,确定学校课改课题,以课改课题统领学校课程改革。
2、学校教导处负责校本教研具体策划,组织课题组成员,定期学习理论,举办课题讲座,交流研讨,举行信息交流会或读书汇报会。
3、学校教导处负责校本教研职能部门的常规管理工作,组织教研组组长开展理论学习及实践指导。
4、部门负责人的主要任务为:①自觉参与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科研素质。②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搞好每学期一次的“校本论坛”。②根据教研组或课题组的需要进行必要的指导与帮助。④每学期听课16节以上。⑤做好宣传工作,及时向各级各类媒体宣传报道校本教研情况。⑥每学期至少上一次示范课或指导课。
(三)教研组管理。
1、教研组是学校组织教师开展教材、教法研究,探索教学规律,进行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的业务组织单位。
2、教研组的设置由教导处一年一定,原则上每学科设组长1人。3.教研组长由教导处聘请业务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教师担任。各教研组长要配合教导处抓好日常教学管理工作。
4、教研组活动必须做到“定时、定内容、定主讲人”,做到“有计划、研讨、记录、效果”①按照学校要求,结合学科教学实际,开学初制定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强的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②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常规建设,实现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考核评定及课外文化、科技活动等基本教学环节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③组织教师进行校本教研的常规系列活动:理论学习、观看录像、钻研教材、集体备课、评价研讨。正确把握课程改革与课程标准的基本内涵,以理论学习与实践观摩相结合,使全体成员领会教材的编排体系,明确单元教学的重难点及内在联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使学生的素质提高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④每学期至少组织全组教师开展1次校本教研流程观摩活动,围绕三维目标的落实,制定本学科教改实施计划,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学习和推广本校和外地经验,结合日常教学开展连续性研讨,以此改进教学。⑤组织组内每位教师每个学期至少向校上交1篇教学研究信息。
(四)课题组管理。
1、课题组是教师根据教育科研需要自行组织的业务组织单位。课题立项后,学校承认课题组成立,一般设课题组长1人,成员3人以上。
2.课题组成立后,隶属学校教科室,按照课题计划组织开展科研工作,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3、课题组组长的主要任务为:①组织学习教育科研理论,端正教育思想,明确工作方向。②组织集体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明确课题组成员的研究任务。③切实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包括理论研讨、课堂实践、测试统计、分析总结等,做到每次活动有计划、有总结。及时向校教科室推荐组内教师的科研论文、经验总结。④每学期至少组织成员召开3次相关主题的研讨会。⑤定期向学校教科室汇报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有阶段性总结并认真做好课题结题的各项准备工作。⑥科学、规范地建立课题研究管理档案。
(五)专业引领制度
为使校本研究向纵深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提倡专业引领。它含有两种形式:专业研究人员(教研员、科研员或大学教授等)协作式和教师自学教育理论。
1、学校每学期要定期聘请专职教研人员到学校进行理论指导、教学现场指导以及专业咨询;开展学术报告会,每学期聘请一位教育专家到学校做专场学术报告,向教师传递信息、提供观念、训练技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各教研组每学期必须邀请专业研究人员来参加“教研组教研流程观摩”活动,直面课堂,进行教学现场指导,共同备课、共同上课,一起反思、体悟、交流,促进教师对新知识的建构。
3.学校每学期拨出一定的资金作为邀请专业研究人员的有关费用。
4、学校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要在校本教研中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每学期要做一节公开课,开一个讲座,辅导一个教师,出一节样本教案,写一篇示范性教学论文。
5、积极开展教师自学教育理论活动,要养成读书的习惯,尤其是读教育名著。开展教师定期外出学习活动,让教师开阔视野;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均进行考评,考评结果纳入量化考核(与评职调资挂钩),记入个人业务档案。教师专业引领制度,让教师的教学活动成为一种真正的专业性活动。通过专业引领提高教师独立教学的能力、独立研究的能力。
(六)教师队伍管理。
1.认真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教研、培训活动,形成自觉教学反思的习惯,外出学习的教师应做好学习笔记,回校后在相应范围内及时交流。2.每次校本教研活动,相关教师要按时参加并积极发言,与同伴互助,共同进步。
3.教师参加校本教研和学校常规工作必须完成:
①按时参加教研组或课题组的校本教研活动,并把研究贯彻落实到课堂以及其它教育活动中。
②在开学初制定本学期个人教研的研究重点。
③写好每节堂课的教学札记。
④每周至少写一次教后反思记录,提出一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一条教学建议。
⑤每月向教研组提供一个典型案例,向备课组提供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⑥每学期至少上1节研究课。
⑦每学期至少上交一篇研究性论文、经验总结。
⑧每学期制做一份新课程测试试卷。
⑨自觉自学相关教学研究理论与教学案例,保持每周学一篇文章,每学期学习一本理论专著。
五、校本教研活动要求
(一)校本教研活动设计要求
1、营造严谨、求实、民主、宽松的校本教研氛围,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状态,有效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
2、加强自我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能力,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状态。
3、力争得到专业人员的有力支持与指导,专业人员可以是院校的研究人员、教育研究部门的专业人员、有丰富研究经验的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等。
4、加强学科沟通整合,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倾向。定期组织不同教研组或课题组分别交流。
(二)校本教研活动过程要求
1、每次校本教研活动,负责人要制订好详细的活动计划、做好周密的安排、按计划组织活动,做到准备充分、效率高。
2、每次校本教研活动,负责人要做好校本教研活动过程记录并作好活动总结。
3、由教研组或课题组组织的校本教研活动由负责人及时向教务处或教科室汇报或汇总活动情况,教务处或教科室组织的由负责人及时向校长室汇报或汇 总活动情况。
4、每次校本教研活动,负责人要整理好过程记录与活动总结,建立并保管好各级管理主体的校本教研档案。
5、校本教研活动的参与者要积极参加相应的校本教研活动,努力配合管理主体顺利进行教学研究,以主人翁的态度搞好校本教研,提高自身素质。
六、校本教研奖惩办法
1、每学期开展评比活动,对教研组工作进行审核,评出优秀教研组,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2、对校本教研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教师个人,优先派出参加各级专业培训。
3、评比结果与教师个人考核及各类评优评先挂钩,对校本教研工作漠不关心、无故不参加、态度差的教师不得参与各类评优评先。
桂花中学教导处 2012年2月
第四篇:初中校本教研经验交流材料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
现在我把登封市直二初中近年来的校本教研工作汇报如下,请批评指正!
一、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业务素质。
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决定着教师生活的尊严、生活的快乐和幸福的程度。教师素质的提升是教改成功的关键,因此校本培训是我校发展的长效机制。
1、培训工作日常化,学习时间制度化。学校规定每周一晚上为全体教师的雷打不动的业务学习时间,具体形式有印发学习材料,主管领导带领大家学习并把重点内容摘记在学习笔记上;观看专家报告、课堂实录、师德礼仪等光盘,如赵希斌、刘永胜、陶继新等。另外,每学年暑假期间,加强对教师的师德、理论和业务素质学习,学习编有《教师学习材料汇编》,对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开展“教师一月读一本书”的读书活动,提高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学校每学期购买四类书籍共180本,把女45岁、男50岁以下的教师分为四组,每组中每人每月读一本书,每月28日交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每月1日领新书,学校评选出优秀的读书笔记和读书心得,每月出一期简报,供大家交流学习。
3、走出去,请进来,①抓住一切机会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听课,返校后上汇报课或做学习心得报告,检验外出学习效果;②送课下乡,鼓励中青年教师送课下乡;③聘请专家名师到校讲课,做报告,尽可能地让更多教师参加学习“教师素质论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理论水平。
二、加强学科组建设,全面提高学科能力。
1、加强集体备课。总体思路是“分块备课、集体评议、个人修改、注重反思”16个字。即教师先分块备课,然后是中心发言人主讲,备课组成员集体评议,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实际修改,讲课后必须要有反思。反思要把课堂中的闪光点与失败处、学生的错例、二次教学建议等都记录下来。集体备课还必须做到“四定”,“四统一”,既做到资源共享,减轻了老师的工作负担,又提高了备课实效。每次集体备课主管领导负责考勤、说课质量并签字存档。
2、加强学科教学研讨活动。首先是每个学科组每月教研都有一个小议题,学校强调,最有价值的课题,是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课题研究的生命力在于给实践以指导,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每个学科组每学期依据《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总课题拟订四个子课题。每月研讨一个议题。其次就是做好课题立项,以学科组为单位做好课题立项,去年我校有2项被郑州市教科所批准为重点课题、5项为一般课题。
3、各个学科每周进行公开课、研讨课活动,进行课例研究。
学科主任依据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以一个学月为单位,每周安排一到二名教师做课,学科组成员全员参加听课、评课。做课后先由讲课人说出自己的教学设计、及教后感想,再由备课组长及其他老师进行评课,评课要求做到“三个一”,即:找出一个“亮点”,指出一个“缺点”,提出一个“金点子”。上的不太成功的课,要求做课教师二次上课,二次评课,最后达成共识。
4、研讨课堂教学模式。各学科组成员在组长的引领下依据新课标,结合学科特点,制订出适合自己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关成员人人依据模式上课,一轮之后,结合上课实践再进行修改完善,人人再上模式研讨课,最终实现人人依据教学模式上课。目前9门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已完全成为定式,但课堂教学是有模式而不唯模式。
5、每学期做好优质课评选活动,提高学科课堂教学水平。每学期评选20名优质课教师。
三、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成绩。
1、抓好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导处做到细化课堂教学环节,制订出详实的“课堂教学常规”,要求每一个教师必须以新课程理念为指针,以夯实“双基”为重点。做到“四个坚持”和“六个优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情况评价,认真填写好“课堂评价一览表”,教导处每天每周总结,主管领导审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发现亮点,及时树立榜样。为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备课组坚持每天课前除集体备课外的碰头会,如数学组每天早上7:30—8:00其它学科根据大家的上课时间而定。
2、做好做细训练测试和反馈分析。数学、英语、物理学科实施了“周周清”制度,要求以备课组为单位,通过教研教师把本周学习内容中出现的重点、难点、易浑点出成练习题,利用周末时间进行人人过关,强化训练。考试后,要求学生不要只看重成绩,更要分析成绩得来的过程,让学生填写《学生学情分析反馈表》,教师要逐一看后并找学生谈话,帮学生指明方向。每位教师要针对学生成绩写出《学科教学情况分析表》,班主任要针对班级成绩写出《班级教学管理情况分析表》,主管领导要逐一看后,采用座谈和开会相结合的形式帮教师分析情况并鼓足干劲,指明方向,避免教师走弯路。
3、写好教学反思,促进教师成长。
要求每位老师每两周至少写出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教学反思,上交学校,并由学校从中选出优秀篇目上交教育信息平台进行交流。为了便于教师收集,今年开学初给教师发一本“心路历程上的点点滴滴”的笔记本,记录教学随笔、生活感悟,每月一收查评比,对优秀习作以简报形式让全体教师学习,同时要求每个教师的教案上要有教后反思,每周不少于两次。
4、作业教案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使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保障。
教案检查主要是放在集体备课会之前,先由组长检查签字,主管领导审阅,这个环节就保证了教案要写在上课前,促使教师及时备课。同时每周年级组进行一次作业教案检查,每两周教导处进行一次作业教案检查,并对检查情况以学校简报的形式,发放给每一个教师,树立榜样,表彰优秀!
5、让阅读走进课堂,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学校建立了能容纳100人以上的师生阅览室,每月购买3000元以上书籍,每周每班一节阅读课,列出阅读计划和阅读内容,由语文教师负责组织学生认真阅读,每月组织一次阅读交流会,认真填写名著阅读记录卡,扩大阅读面,丰富知识,提高人文素养。
6、通过活动促进教师和学生的成长。每学期评选出“十大师德先进个人”,“十位受学生喜欢的教师”,“20位优质课教师”,“十佳教师”,这些活动给教师搭建了成长的平台,调动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促进了教学工作的实效性。同时,在学生中开展了“争当一日小家长”生活体验活动,“经典诵读比赛”活动,“感受亲情,感谢母亲”活动,评选出“校园十大孝星”,“文明标兵”等,德育教育渗透在这些活动中。
第五篇:初中校本教研制度
大人中学校本教研制度
新课程的实施,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根据市、县教研室布置工作,结合校本培训管理办法及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校本教研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以新课程为导向,深化教育改革,发展教育事业,改进和加强教研工作,立足学校,解决学校在课程实施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建立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学生主动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的校本教研制度,使学校成为学习型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在紫荆岭学校的全面落实。
二、校本教研总体要求
校本教研的目的是推进新课程实验的实施,及提高教师素质。因此,校本教研的立足点必须放在教学和课程改革实验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必须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必须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生长点必须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努力实现“三个转移”,推进新课程实验。切实加强对新课程实验教学研究工作的领导,校长要总负责,分管副校长直接抓,教导处负责具体抓,建立层层管理、逐级落实、全员参与的教学研究管理与活动机制,确保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三、校本教研主要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校本论坛、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协作解决、教学咨询、教学指导、说课、听课、评课、骨干教师与教师对话等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并通过教学观摩、教学开放日等活动,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灵活运用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以“问题——计划——行动——反思”的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l、自我反思。教师的自我对话,对自己行为的进行思考、审视、分析。结合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自定专业提高学习、个人教研学习计划,并根据学校校本培训计划内容,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
2、同伴互助。以教研组或课题组为互助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评点,各抒己见。以教师或教学生成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将问题入组,以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开展研究。
3、专业引领。一方面聘请校外教育教学研究专业人员或专家来本校进行专业指导,另一方面提倡教师从专业的著名刊物或互联网上学习和引进名家教研思想。将教研专家的新理念和教育思想引进学校,促进我校教师素质提高。
四、校本教研具体制度
(一)校级领导管理。
1、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是身体力行者。校长负责抓校本教研,制定校本教研制度,指导学校教务处与教研组制定校本教研计划,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督促和评价学校校本教研。
2.校级领导带头学习教研理论,每年至少读两本教育专著,并参与教学研究,举办专题讲座,向教师介绍教学研究方法,指导各部门开展校本教研,成为教师的互助同伴和专业引领的核心力量之一。
3.校级领导要带头开展课题研究,亲自参与校本教研活动,及时了解研究动态,发现问题修订研究计划并及时给予指导。
4、校级领导要充分挖掘校内教育资源,整合教导处等机构的校本教研力量,形成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校本教研机制。
5、学校按计划确保校本教研经费到位,供购买资料、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请专家讲课及其它校本教研活动,保证校本教研的顺利进行。
(二)教研职能部门管理。
l、学校教导处具体负责校本教研工作,确定学校课改课题,以课改课题统领学校课程改革。
2、学校教导处负责校本教研具体策划,组织课题组成员,定期学习理论,举办课题讲座,交流研讨,举行信息交流会或读书汇报会。
3、学校教导处负责校本教研职能部门的常规管理工作,组织教研组组长开展理论学习及实践指导。
4、部门负责人的主要任务为:①自觉参与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科研素质。②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搞好每学期一次的“校本论坛”。②根据教研组或课题组的需要进行必要的指导与帮助。④每学期听课16节以上。⑤做好宣传工作,及时向各级各类媒体宣传报道校本教研情况。⑥每学期至少上一次示范课或指导课。
(三)教研组管理。
1、教研组是学校组织教师开展教材、教法研究,探索教学规律,进行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的业务组织单位。
2、教研组的设置由教导处一年一定,原则上每学科设组长1人。
3.教研组长由教导处聘请业务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教师担任。各教研组长要配合教导处抓好日常教学管理工作。
4、教研组活动必须做到“定时、定内容、定主讲人”,做到“有计划、研讨、记录、效果”①按照学校要求,结合学科教学实际,开学初制定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强的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②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常规建设,实现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考核评定及课外文化、科技活动等基本教学环节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③组织教师进行校本教研的常规系列活动:理论学习、观看录像、钻研教材、集体备课、评价研讨。正确把握课程改革与课程标准的基本内涵,以理论学习与实践观摩相结合,使全体成员领会教材的编排体系,明确单元教学的重难点及内在联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使学生的素质提高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④每学期至少组织全组教师开展1次校本教研流程观摩活动,围绕三维目标的落实,制定本学科教改实施计划,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学习和推广本校和外地经验,结合日常教学开展连续性研讨,以此改进教学。⑤组织组内每位教师每个学期至少向校上交1篇教学研究信息。
(四)课题组管理。
1、课题组是教师根据教育科研需要自行组织的业务组织单位。课题立项后,学校承认课题组成立,一般设课题组长1人,成员3人以上。
2.课题组成立后,隶属学校教科室,按照课题计划组织开展科研工作,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3、课题组组长的主要任务为:①组织学习教育科研理论,端正教育思想,明确工作方向。②组织集体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明确课题组成员的研究任务。③切实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包括理论研讨、课堂实践、测试统计、分析总结等,做到每次活动有计划、有总结。及时向校教科室推荐组内教师的科研论文、经验总结。④每学期至少组织成员召开3次相关主题的研讨会。⑤定期向学校教科室汇报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有阶段性总结并认真做好课题结题的各项准备工作。⑥科学、规范地建立课题研究管理档案。
(五)专业引领制度
为使校本研究向纵深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提倡专业引领。它含有两种形式:专业研究人员(教研员、科研员或大学教授等)协作式和教师自学教育理论。
1、学校每学期要定期聘请专职教研人员到学校进行理论指导、教学现场指导以及专业咨询;开展学术报告会,每学期聘请一位教育专家到学校做专场学术报告,向教师传递信息、提供观念、训练技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各教研组每学期必须邀请专业研究人员来参加“教研组教研流程观摩”活动,直面课堂,进行教学现场指导,共同备课、共同上课,一起反思、体悟、交流,促进教师对新知识的建构。
3.学校每学期拨出一定的资金作为邀请专业研究人员的有关费用。
4、学校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要在校本教研中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每学期要做一节公开课,开一个讲座,辅导一个教师,出一节样本教案,写一篇示范性教学论文。
5、积极开展教师自学教育理论活动,要养成读书的习惯,尤其是读教育名著。开展教师定期外出学习活动,让教师开阔视野;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均进行考评,考评结果纳入量化考核(与评职调资挂钩),记入个人业务档案。教师专业引领制度,让教师的教学活动成为一种真正的专业性活动。通过专业引领提高教师独立教学的能力、独立研究的能力。
(六)教师队伍管理。
1.认真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教研、培训活动,形成自觉教学反思的习惯,外出学习的教师应做好学习笔记,回校后在相应范围内及时交流。
2.每次校本教研活动,相关教师要按时参加并积极发言,与同伴互助,共同进步。
3.教师参加校本教研和学校常规工作必须完成:
①按时参加教研组或课题组的校本教研活动,并把研究贯彻落实到课堂以及其它教育活动中。
②在开学初制定本学期个人教研的研究重点。
③写好每节堂课的教学札记。
④每周至少写一次教后反思记录,提出一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一条教学建议。
⑤每月向教研组提供一个典型案例,向备课组提供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⑥每学期至少上1节研究课。
⑦每学期至少上交一篇研究性论文、经验总结。
⑧每学期制做一份新课程测试试卷。
⑨自觉自学相关教学研究理论与教学案例,保持每周学一篇文章,每学期学习一本理论专著。
五、校本教研活动要求
(一)校本教研活动设计要求
1、营造严谨、求实、民主、宽松的校本教研氛围,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状态,有效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
2、加强自我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能力,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状态。
3、力争得到专业人员的有力支持与指导,专业人员可以是院校的研究人员、教育研究部门的专业人员、有丰富研究经验的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等。
4、加强学科沟通整合,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倾向。定期组织不同教研组或课题组分别交流。
(二)校本教研活动过程要求
1、每次校本教研活动,负责人要制订好详细的活动计划、做好周密的安排、按计划组织活动,做到准备充分、效率高。
2、每次校本教研活动,负责人要做好校本教研活动过程记录并作好活动总结。
3、由教研组或课题组组织的校本教研活动由负责人及时向教务处或教科室汇报或汇总活动情况,教务处或教科室组织的由负责人及时向校长室汇报或汇 总活动情况。
4、每次校本教研活动,负责人要整理好过程记录与活动总结,建立并保管好各级管理主体的校本教研档案。
5、校本教研活动的参与者要积极参加相应的校本教研活动,努力配合管理主体顺利进行教学研究,以主人翁的态度搞好校本教研,提高自身素质。
六、校本教研奖惩办法
1、每学期开展评比活动,对教研组工作进行审核,评出优秀教研组,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2、对校本教研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教师个人,优先派出参加各级专业培训。
3、评比结果与教师个人考核及各类评优评先挂钩,对校本教研工作漠不关心、无故不参加、态度差的教师不得参与各类评优评先。
大人中学校长办公室
201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