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汇报材料
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汇报材料
隆回县岩口镇岩口中学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岩口中学全体师生,对你们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幵对上级领导给予我汇报岩口中学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这个难得的机会表示感谢。几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度重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和整合,迚一步优化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构信息网络环境下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不断更新设备,完善设施,加强运用,努力提高师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有力地促迚了教育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大幅度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对我校近几年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汇报如下:
一、学校概况
岩口中学坐落在岩口镇的腹地,九龙山脚下。学校占地66968平方米。共有五栋教工宿舍及科教楼、综合楼、教学楼各一栋,总建筑面积5998平方米。校园环境幽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校园面积宽广,人均占有面积达85.6平方米。校园布局合理,教学区与生活区分立,教工生活与学生学习互不袭扰,井然有序。我校现拥有1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52人,教职工61人。
2009年我校纳入隆回县现代教育技术实验项目学校,县政府投入12万余元,我校自筹资金10万余元,迚行“班班通”建设,每个教室配置了电子白板、电脑、多媒体电脑桌。这项工程的全部竣工,学校教学硬件建设实现了质的飞越。
二、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1、强化组织保障。学校成立了以校长彭凡海为组长,以陈玲华为副组长,以学校中层领导为成员的领导班子。学校高度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建设,建立和完善了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小组、课题研究小组;制定了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发展规划、实验课题实施规划,明确了具体目标和措施。
2、强化制度保障。为迚一步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管理工作,学校依据上级的有兲规定制订了三大类管理制度:即班班通管理办法,电教室等专用教室使用规则,有兲教师的工作职责。做到学习宣传、落实职责,制度上墙、经常对照,检查督促、共同遵守,确保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正常运转。
3、强化经费保障。上级教育部门对我校的建设与发展有比较大的经费支持,几年来,投入现代教育技术的经费逐年增加,2009年至2010年投入经费近20万元,学校也积极筹措专用经费保证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正常运转和更新升级,对各种设备、器材建立明细账目,保证账物相符。
三、现代教育技术资源建设
1、我校的硬件设施,基本上能满足实施现代教育的需要。学校现有微机室1间,2007年,新建多媒体教室一个,学生计算机42台,基本能满足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和学科整合的需要。
2、建好了校园局域网。2008年,我校建成校园局域网,幵与互联网宽带联通,网点已经布置到所有教室,可实现资源共享。投入资金近11万元。学校已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站和博客,学校骨干教师还建立了自己的个人博客。
3、硬件建设得到加强的同时,软件配套建设也逐步到位。学校购买了windowsXP、windows 2003等正版操作系统软件、瑞星杀毒软件,为了满足教学所需,学校购买了很多课件制作素材、新课程听课评课优秀案例、新课标优秀课件以及多部爱国主义影片、科普片、教学所需的各种音像资料等电教教材,幵且建立了学校资源库,满足了教学的基本要求。
4、教学资源的收集与共享。我们与新课程教育网连接,利用新思考及各种网络平台,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经常地、大量地利用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制作课件、编制试卷、撰写电子教案和论文等,形成了以教导处、教研组、教师为开发主体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直接为教育教学服务。建立了电子教案、各学科课件、试卷等教学资源库,形成了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长效机制。
四、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和运用能力
我校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和运用能力,在教学中基本普及了现代教育技术。
1、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专题培训。几年来,我校领导和教师先后参加了省、县组织的班主任培训、国家课改中心组织的新课改进程教育培训,英特儿未来教育培训,县教育局组织的信息技术业务培训。
2、认真组织开展现代教育技术校本培训。我们根据学校教师年龄结构偏大、计算机知识陌生的实际,按照“入门——基础——网络——整合”四步组织教师迚行系统、全面的培训,使90%的教师具备了网络化教研的基本条件。
3、以竞赛的形式促迚培训工作的深化。学校结合培训,开展多媒体制作竞赛、多媒体课堂教学竞赛等,通过竞赛提高应用水平,营造教学现代化氛围。为了鼓励教师掌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整体素质,学校采取了相应的激励办法,即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列为教学技能考核内容,作为推荐优秀青年教师、推荐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必备条件。我校积极开展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探讨课、示范课评比和优秀课件制作竞赛活动。
4、我校70%以上的教师具备了开发简单实用的课件的能力,学校形成了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2009年,我校马晔等教师承担的《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学科教学整合探索》的课题研究,该项成果获邵阳市一等奖。在课题研究中,坚持网络教研与学校常规工作有机融合,组织开展信息技术专题培训、教研活动,促迚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校领导管理方式的转变。
五、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效果明显
近三年来,我校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效果明显,学校各项工作均取得了长足的迚步。
1、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2008年刜三毕业会考,我校迚入全县十强。2009年全县刜一期末调研考试我校总分荣获全县第六名,刜一历史荣获全县第八名,刜一语文荣获全县第五名,刜一生物荣获全县第三名。2009年度荣获全县教育督导评估工作先迚单位,幵荣获县文明建设目标管理工作迚步奖。2009年、2010年刜三毕业会考均为县先迚单位,毕业会考中在同类学校中综合排名第一。
2、教师素质整体提升。我们坚持不懈地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方法,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多次在各级技能竞赛、优质课评比中获奖。2008年,文群秀老师制作的《木兰诗》教学课件、教学课例、三优联评均获省一等奖;郭小英老师的论文《农村中小学进程教育应用点滴》省一等奖;肖敬贤制作的《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教学课件获省二等奖;罗明辉老师的论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深化学科教学改革》获省二等奖;李百战等五位老师的论文获省三等奖。2009年,马红星老师的《学习师德师风的点滴体会》获全国二等奖;刘斌老师的论文《进程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体会》获省一等奖;黄训志老师的论文《刜三化学教学的体会》获省一等奖。2010年徐菊媚老师的论文《 现代进程教育英语DVD交互式教学之我见》获省一等奖,胡美红等2人教学课件、论文获省三等奖。
3、广大学生群葩斗艳。2008年,学生刘遐在县第九届中小学生电脑制作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县文艺汇演中选送的节目《高原红》获刜中组第一名。2009年,学生阳漫在县第二届语言艺术类竞赛荣获一等奖;学生罗刚在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中荣获刜中男子组400米跑第二名。2010年,学生肖彩虹在邵阳市第十一届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中获市二等奖;学生谢剑伟荣获县中小学生“我是90后”征文二等奖;县第五届少年儿童征文绘画比赛活动荣中获优秀单位。
回顾近年来的实践与探索,我校逐步形成了现代教育技术融“学校发展、教育管理、教学科研、全面育人”于一体的教育管理理念,为社会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了一大批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展望未来,豪情满怀。我们深感重任在肩,时代赋予了我们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学校将继续探索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课程改革的新步伐,与时俱迚,开拓创新,为岩口教育事业谱写绚丼的新篇章!
第二篇: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应用工作汇报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验收汇报材料
青铜峡市第五小学
青铜峡市第五小学,始建于2012年,学校现有37个教学班,学生2120名,教师86人,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100%。校园环境优雅,建筑宏伟气派。信息设施齐备、充实,极大地满足了现代化教学之需要。学校被自治区命名为“名族团结进步模范校”、被吴忠市教育局先后命名为“吴忠市特色学校、“吴忠市德育先进工作集体”、“吴忠市少先大队规范化建设示范校”;市级“教育教学质量督导评估先进集体”、“教学质量监测先进集体”、“教科研基地学校”等诸多殊荣。在各级各类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课堂教学大赛中,我校教师成绩显著,在2016、2017学组织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有3名教师的课被评为部级优课和区级优课,5人次获吴忠市级优课其中,1人被自治区、吴忠市授予“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名师”;在2017年第七届全国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优秀课展评中2人分获一、二等奖;在2015年10月--2017年3月“国培计划”中小学专业能力提升培训中有26人次成绩优秀;在2016年全区基础教育微课大赛暨网络空间评选活动中2人次获一等奖,教师指导的7名学生获一、二等奖;在第十八届全区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中2人次获课件一等奖。
在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我校非常重视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借自治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东风,大力提升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学生信息化支撑环境下的学习能力,切实发挥信息技术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信息技术培养质量,以教育信息化促进学校教育现代化,整体提升学校发展实力和办学水平。所以,学校千方百计筹措资金,购置了较为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建起了校园网、班班通,为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创造了前提条件。先后建设多功能电教室37个,学生计算机教室3个,其中2017年7月投入25.7万元,对学校网络设备进行了更换,安装红外触控一体机7台,9月投入26.3万元建设云计算机教室一个,一线教师全部配备了工作电脑。目前信息点能满足语音、数据、图像等媒体及时传输的需要。
下面我们将从组织机构、设施建设、师资培训、资源管理、教学研究、应用引领等几个方面向各位领导汇报。
一、优化组织机构建设,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管理工作科学化
1、建立组织机构,完善工作机制
科学的组织管理工作是现代教育技术实施的前提。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主管信息技术领导、信息技术教师、各学科骨干教师及教研组长为成员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决策、组织协调及经费保障等工作。学校信息技术管理员全面负责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所有工作。学校教导处负责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工作。各级组织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形成了:“主管领导——教导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小组——全体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管理网络。
2、健全规章制度,规范管理程序
抓好制度建设是适应现代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来,我校在把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工作中积累下来的经验进行有效整理的基础上,生成各种规章制度。如《计算机室管理制度》《办公室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多媒体室管理与使用制度》,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相关制度,如《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制度》、《学校资源库建设制度》、《教师电子备课制度》等。一些制度还正在建设与不断完善之中。通过制度建设与应用,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管理工作井井有条,大大提高了设备使用率,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积极性。
二、强化教师培训,为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提供技术保障
我校高度重视网络教育开展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工作。学校每学期均制定有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计划,坚持每学期利用教育技术组织教师开展各类培训活动不少于5次,每次培训均有主题、有讲稿、有总结,培训内容大致有以下几点:
1、人人空间建设培训。我们将此项活动作为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组织信息技术管理员李翔、梁学琴,以及空间建设优秀教师丁海燕老师对全校教师进行了多次专项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如何在人人通空间写文章、如何添加课件、图片、装扮空间等,教师的兴趣极高,从培训会一结束各教师就投入了紧张的空间装扮、文章的发表、资源的建设中,无论是年轻教师还是年长的教师,目前都能及时更新空间内容。学校每学期都会对教师的空间建设进行检查、考核,作为学校发放绩效工资的依据,主要检查内容包括教师资源建设、文章发表质量、活跃度等。从检查来看各教师均已将空间建设作为日常工作来做,工作闲暇各教师都在谈论个人空间的建设情况。
2、资源库建设培训。学校利用宁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学校账号,同时依据青铜峡市教育局的安排定期组织专业教师从“信息内容”、“信息来源”、“收集、处理方式”以及上传应用等方面入手对教师进行资源库建设培训,使教师能教师明确了资源库建设的目标任务。如:给教师推荐一些优质课件资源网站地址,对信息技术基础较好的教师,培训一些日常音视频下载、编辑、格式转换的软件,如:下载音视频软件硕鼠,编辑软件狸窝、喀秋莎、格式工厂等软件的培训。利用信息技术基础较好的教师在年级组发挥传帮带的作用,让更多的教师学会基础的简单的加工能力,确保学校分解目标任务后各教师均能积极投入、顺利完成资源的搜集与整理。目前80%教师都能做到在开学前一周,将本学期的课件整理完毕,为本学期自己的教学服务。在教学过程中把自己加工后或觉得优秀的资源上传到学校人人通平台的资源库中,组建学校的资源库。
3、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培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促进资源的应用。为了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我们组织教师认真进行了学科整合知识培训,帮助教师提高教学应用能力。学校利用教学时间、以及寒暑假假期聘请教研室刘金宝、乔晓军、周永新、董兴国等对教师进行电子白板使用技术(V8软件)、微课制作、翻转课堂、希沃软件的使用等培训,在此基础上学校又安排技术优秀的教师进行全体实操培训,再分年级由组长负责再实操训练,为了达到培训效果,确保培训不走过场,学校组成考核小组分学科进行现场抽提,现场实操的考核,对于在考核当中不达标的教师,安排专人帮扶,进行二次考核,直至考核过关为止。目前我校教师100%都能熟练操作,电子白板V8和希沃两种教学软件。
4、一师一优课应用工作培训。自2016年国家开展晒课活动以来,学校要求全体教师注册做到人人有账号,人人要晒课。成立晒课工作领导小组,由信息技术管理员李翔老师负责给各全校教师注册,对教师进行3次登录、晒课操作培训。在晒课前成立学科组选取学科优秀教师进行主讲、学科组成员全体备课、磨课,并安排专人进行信息技术支持,凝聚全校之力做好晒课工作。要求教师用好专网资源、随时下载各类优质资源,定期组织教师观看部级优课,在晒课活动中磨练了教师队伍,促进了教师专业、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
5、利用好“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自“国培计划”项目启动以来,每年培训项目我校尽量争取最多的名额积极选派教师参加网络研修,定期检查教师网上学习进度,督促学习的教师确保100%的及格。经过几年的培训我校教师没有一人次,在培训结束时不及格。
三、加强资源建设,充分应用信息化课程资源
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不断运用的直接结果是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资源越来越丰富,种类越来越多。近三年来,我校不断加强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首先我们采用了电子备课,彻底放弃了备课本,要求人人电子备课,制作课件,建设信息资源库,教师每周至少利用信息技术上四节课,将以上内容纳入常规序列。真正使电教工作与常规教学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体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其次学校建起了自己网页、公众号,精心制作学校主页,发布学校信息活动信息、展示学生作品、交流教师研究成果、进行校际交流与对外宣传。
四、抓实研究应用,提升现代教育技术使用水平
加大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力度,并以此为重点,以课题为载体,全力抓好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与探索工作。以国家级实验课题工作为契机,认真做好应用研究。我校是国家级课题《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单位,我们要求研究成员认真实践定期总结经验,已召开3次阶段总结会形成了一些有价值的经验。要求教师对于成果尽量做到做到周周用,以提高教学质量。
五、大力拓展信息辐射空间。
近三年,学校多次承办市级教学研究活动,各种信息技术教学观摩活动,如为“国培计划”送教下乡培训会提供会场,承担主数学优质课暨主题教研教学展示、经验交流。学校利用公众号、美篇,制作学校开展的各种比赛、交流活动及我校教师的外出赛课和发表的有关文章、网上的优质教学资源等有力地促进和拓展了学校的辐射作用。
我校将在教育信息化大环境下,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实事求是进行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研究,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效率,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更新、发展,实现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示范性的办学目标。不断努力,不断探索,不断寻求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信息技术效益,加快我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
2017年12月23日
第三篇: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工作汇报材料
•硚口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工作汇报•
立足经验建构,优化教学过程,拓展教育时空
硚口区红旗村小学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兴起,作为支撑课程改革的核心力量之一,教育信息化成为学校面临新时期发展的突出课题。其中,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又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中之重。我校作为桥口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之一,在以往长期实践的基础上,面对新时期发展的要求,确立“立足经验重组,优化教学结构,拓展教育时空”的整合发展思想,借此机会与诸君共享。
一、立足经验建构是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基础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根本,关注学生的自主经历和体验。这一精神突出了学习是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我们认为,课程改革无论是课程内容还是课程实施途径、方式都必须围绕学生经验建构而展开。这成为我们课程研究的基础。
而信息技术则为促进学生经验建构提供了有利条件。主要表现在:第一,丰富的多媒体信息资源,为唤起学生经验刺激和自主探究提供资源支持;第二,信息技术的虚拟和模拟功能为创设多元化的学习情境提供可能,有利于促成学生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有效迁移;第三,信息技术作为沟通交流的工具,为学生的开放、多元和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充分条件。同时,网络技术也促进了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机器等学习共同体的形成。第四,信息技术本身的工具功能为学生拓展经验提供了支持。信息技术对时空限阈的突破,为保证学习的延续性和经验的连贯性提供了支持。
正是在经验构建的立足点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存在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二、优化教学过程是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关键
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本身的发展在经历从以课件为中心向以资源为中心的转变。但是,无论是课件还是资源,都必须面对教学优化的问题。这是学科实施的关键,也必然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关键问题。
1、信息资源是前提
信息资源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环节的基本素材,它为教学内容提供了充分的补充和拓展。对信息资源,我们非常注意两个方面的,首先,资源必须符合小学生的特点,即加强趣味性和针对性。第一,我们非常注意多媒体资源(视频、图片和动画素材)的应用;第二,注重教师对信息资源的再处理,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结构和认知水平,粗糙的资源会导致粗糙的学习;第三,注重资源使用的针对性和适当性;第四,注意对保证学生对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其次,作为小学生的基本能力之一,教学也必须注意到学生对信息资源的处理能力。我们在教学中也在不断尝试学科素养和信息素养的有机整合,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比如我们在语文教学实验中就非常注重将学生信息处理能力与语文能力培养有机结合。
2、教学流程是核心
我们针对信息技术的交互性,虚拟性和超文本的特点,对教学流程进行了更 充分的设计。
第一,增强情境创设。情境是教学流程设计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因为从学 生自主经验建构出发的教学设计除了必须考虑到教学目标之外,更重要的是考虑学生达到自主经验建构所必需的条件和发展的可能性。而情境正是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对这种条件和可能性做出设计的结果。通常,我们在语文、英语等学科强调贴近生活的学习情境的创设,比如,语文课《捞铁牛》,在现实生活中很难重现的捞铁牛的方法,通过课件展示,清晰明了的将捞铁牛的步骤一步一步展示出来,让学生了解课文中对捞铁牛的过程的了解。英语课中,通过小动物赛跑的游戏,让学生在激烈的竞争环节中,实现“脑力风暴”。而对于数学、自然常识等学科则多进行大量实例情境的创设。比如数学《相遇问题》中,通过多媒体展示的两人面对面行走的过程,让学生充分理解题意,掌握知识要点。因而,情境创设既可以是整体的情境创设,也可以是个别环节的创设,还可以是虚拟的外在激励环境的创设,从而优化教学流程。
第二,增强人机交互。人机交互是学生自主重整经验的过程,是学生学习自 主性的重要体现。人机交互可以体现在学习的各个环节。这种人机交互的形式包括练习、自主学习、游戏等多种方式。第三,提高教学模块设计。模块设计是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客观要求。我 们在教学设计中,对教学模块的设计更强调是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在对教学环节进行模块化设计中,给学生提供学习新知、巩固练习、拓展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空间。比如,我们的《圆的周长》一课,就通过设计小试身手、自我修炼和网上纵横三大模块,将学习与提高置于学生的自主选择当中。
3、技术功能是补充
我们在强调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过程中,一方面将信息技术作为一项学习工具,比如基本的文字处理、图片制作、网页制作、上网等技术在学科学习中的应用。另一方面,我们也在积极探索将学科内容纳入到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中,从而,达到内容与技术的相互运用和补充。
三、拓展教育时空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新领域
网络技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它突破了传统课堂的阈限,为学科与学生的自主经历体验提供了整合支持。我们在思考运用网络运用上,强调网络与实践的结合。下面我们主要通过三个案例来阐释我们在网络运用研究上的尝试和探索。
1、基于主题探究的网络学习
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从各方面收集相关的学习资料。让学生了解这些老师收集的资料对学生掌握知识及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有着巨大的作用。我校青年教师充分利用网络新技术,建立自己的网络日志网站(lengfei81.blogchinese.com),将收集来的各种资料在网上汇总公布,方便学生查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问题或者提出自己的疑问,老师则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一步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例如冷菲老师在上《威尼斯的小艇》一课之前,利用各种途径收集了大量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学生在课前就上网查看了部分资料,对所学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课上,教学效果非常好。
2、基于网络的综合应用
学校建立自己的网络相簿,将开展的各项活动相片发布到网上,方便查阅,同时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学校开展工作的情况,扩大影响力。同时在武汉市教科院网站上申请了资源库,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丰富的网上资源,对进一步推广现代教育技术起到重要作用。
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发展过程中,围绕经验建构,我们在教学设计和网络运用上进行了粗浅的探索,希望可以得到各位专家同仁的批评指正。
第四篇:青年路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汇报材料
岳阳楼区青年路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汇报材料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创新优质型教育
青年路小学鲁华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首先感谢教育局领导给予我们这次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青年路小学是岳阳楼区一所中等规模的学校,现有教学班级18个,学生总人数1024人,在职教师57人。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楼区教育局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对我校先后投入大量经费进行了多方位改造,学校呈现出了强劲蓬勃的新气息。下面就给大家汇报一下我校在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方面的情况。不到之处,敬请各位多多批评指教。
一、学校资源建设
要让多媒体设备充分发挥它服务于教育教学的作用,我们就要给老师提供一个好的资源平台。最先,我们设计了校内办公系统,其中有几个版块(主要功能),一是学校通知、通告,二是个人工作计划,三是网络硬盘。利用网络硬盘来存取教学课件、电子教案、计划总结、论文等电子文档。使用后我校老师发现这一方法有个弊端,服务器存放文件是按随机数字顺序排列的,以后查找起来相当困难。于是,组建FTP服务器势在必行。
要建服务器,首先要有硬件,我们学校是一个基础相对薄弱的老校,也没有多余的电脑,更谈不上购置专业的服务器、硬件防火墙了。于是,我们利用旧机房改造拆下来的旧电脑拼装这一方案,动手组装
一台服务器。教师的资源收集上传方面是一个难题。首先是老师的思想观念的突破。以前,老师自己的课件、电子教案是“私有财产”,一般是不会给别人用的。如何让老师突破这一观念的瓶颈,让老师们愿意奉献出自己的宝贝?我校在相关机制上做了文章,由教导处牵头,制定了激励措施,即到期末对老师上传资源情况进行评比,然后责任到人,以年级组长负责督促落实,年终在绩效工资中体现。老师愿意拿出自己的资源,接下来就要解决怎么拿的问题,也就是操作方法的问题。我们的FTP可以基于WEB页面操作,也可以用FTP客户端操作。为了让全体老师迅速掌握这些上传下载的方法,我校同步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操作培训。一是全员面授培训。二是自学教程,录制了操作演示的录像,上传在网上供老师们自行观看。三是同伴互助及远程协助培训。我们在每个办公室、每个教室的电脑上做了资源中心专用客户端,发送快捷方式在桌面,老师们只要双击桌面快捷图标,便可以进入资源中心而不必输入任何参数,真正达到了傻瓜化操作。
解决了怎么拿的问题,还要解决如何放的问题。我校采用的是建立了三级目录式的存放方式,即由科目——年级册数——项目组成的三级目录库。这种存放方式目录十分清晰,易于查找。
为了方便学校办公管理,我校另外做了网络办公系统,即教师上交的电子文档、个人电子文档有存放。为了区分教学资源与教师电子文档,我们用了不同的帐号进入不同的目录,在用这个帐号进入后,里面有办公室资料、党支部资料、教导处资料、工会资料、后勤资料、少先队资料、安全办资料,还有以所有老师名字命名的个人目录。这样,以后需上交的计划、总结、论文等,都直接上传到相应部门即可。我们的资源服务器还能在外网使用,主要是为了让老师们晚上在家里做好了课件直接上传,这样就不需要用U盘带了。
现在,我校已经收集整理的教育教学资源有4000多个,大小约30多G,这些资源包括教学课件、电子教案、各种图片、音乐、视频素材、也包括教师培训内容、学生教育内容、优秀影视资源等。同时,我们将英语、音乐等教学资源制作了ISO文件,每间教室都能实现虚拟光盘教学,极大的方便了老师。真正的做到了利用信息技术知识和简易的设备达了教学资源共享、网络办公,发挥了网络技术的强大力量,进入了数字化教学、办公模式。
二、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为使每一位教师学会应用信息技术,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优化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学校管理模式、教师教育观念和模式的根本转变,实现学校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我们将相应的师训工作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努力打造行政管理、操作应用、资源开发、网络管理、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等五支队伍。学校科学地制定了《青年路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未来3年发展总目标》,计划在2011—2013年里,实现学校管理电子化,教学手段信息化、教育资源系列化,基本建成数字化校园。同时,根据此发展规划,结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际,以信息技术在学科等领域中的应用为重点,分年确立了可行的阶段性培训目标。培训内容主要为7大快,即
1、Word2003的基础知识;
2、Excel2003的基础知识;3、Powerpoint2003的基础知识;
4、FrontPage 2000网页网站设计制作;
5、校园网的使用;6、网络安全常识;
7、Internet综合知识;
8、Flash MX的简单应用。为使培训工作深入有效进行,学校配套建立了《青年路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制度》,采用培训与竞赛、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实行每双周进行一次的定期培训活动。每次培训学习要求做到了“四确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主讲人,定学习内容。同时我们还分层考核受训教师,即:出勤考核,完成作品考核,竞赛成果考核,研究课考核,并存放于教师个人业务档案之中,到年终给予考核优秀的教师适当的奖励,并作为教师评优、职称晋升的考查依据。培训的目的在于运用,在运用中求发展。下半年我们将准备举办全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教学优质课评比”,“自制多媒体课件评比”等活动,充分调动受训教师的积极性,发挥广大教师的聪明才智,形成一种喜爱教育技术的氛围。如今,学校教师在培训工作中,通过理论学习,促进了教育观念的转变;通过操作实践,内化了教育观念的形成;通过激励和鼓励,教师由“被动学习”转换为“自主学习”。实践证明:从严、从实地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不仅受到了教师的欢迎,而且实实在在地强化了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提高了教师运用计算机进行教育资源的利用、教学软件的编制和教学设计的能力,逐步形成了一支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师资队伍。
四、“班班通”的管理与使用
为推进“班班通”工作的顺利实施,建立高效的工作机制,我们力求“三到位”:即制度制定到位,过程管理到位,评价考核到位。学校制定出了《设备管理制度》、《设备维护记载》、《教师使用登记》等。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注重严格执行和检查,确保“班班通”的运行有章可循、有条不紊。一系列的制度为教师找准了方向,明白了“班班通”的目的就是为了“堂堂用”,以达到最大限度的物尽其用。
1、管好“班班通”
学校为各班配备的“班班通”设施纳入各班教室财产管理内容,由该班班主任负责妥善保管。各班平时做好检测,发现设备发生自然故障,及时向信息管理员报告,总务处安排人员进行维修。如果人为破坏或操作不当损坏电教器材,由当事人照价赔偿。各班放学后关好门窗,严防电教器材被盗,因班级管理不善而损坏或丢失该级所配备的电教器材,由该班级负责赔偿。每学期总务处对各班“班班通”设施要进行1次大清查,发现问题及时做好登记并报告学校,经学校研究处理后,安排专人维修或更换。每学年结束后,总务处安排专人到各班与班主任当面清点验收,无误后移交给该教室的新班主任。
2、用好“班班通”
按照“班班通”常用的要求,每天由信息技术管理员按时打开“班班通”总机,雷雨天气要及时关闭总机。学校要求全体教师人人会使用“班班通”,并要充分利用其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教导处每学期开学为各班按时下发《“班班通”使用情况登记册》,每一次使用都要认
真填好《使用情况登记册》,并将各科使用“班班通”情况纳入常规教学月查评比内容之中,学期末做好“班班通”使用情况统计,进行通报和表彰奖励。
平常,为加强运用情况的管理。我们主要实行了三方面的监管。一是硬件防御。采用了软路由方式接入外网分配客户机。它的优势:成本低,一个PIII的电脑主机就可以,功能强大,可以防病毒入侵,可以管理用户、可以控制上网行为,如禁止游戏、禁止聊天、禁止炒股、禁止浏览非法网页等等。二是实行人工巡查,由值周行政、教导处不定期到各教室巡查,记载班班通使用情况,定期对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通报,做到“日检查、周通报、月考核”。三是运用电子教室,适时监控教室和办公室的电脑,老师们在电脑上干什么,一目了然,哪个教室使用了电脑在教学,也一目了然,检查中如果发现哪位老师在玩游戏,可以直接中止他的游戏,或者禁止打开游戏网页,这也是电子查堂的一种方式。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开发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学校资源库的充实,校园网络安全等问题,这都是我们将后来不断需要改进的地方。今后,学校要在进一步立足实际,打好基础,积累实力,形成特色的道路上要稳扎稳打,循序渐进,把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到教育教学中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创新优质型教育。
第五篇: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考点总结
1、教育技术的定义 广义:教育中的技术
狭义: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中所运用的媒体技术、传播技术和系统技术。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1994年提出的教育技术的AECT定义: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该定义:
(1)将学习放在中心,表示教育技术围绕学习进行,学习是教育技术研究的核心。
(2)表示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并重;
(3)明确教育技术的两个研究对象,即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4)界定教育技术的五个方面: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
2、电化教育是指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的结合,有目地的传递教育信息,充分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以实现最优化的教育活动。
3、教育信息化的特征
数字化、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
4、P28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解内化。
5、影响教育传播的因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信息、教育媒体、教育环境。
6、教学媒体是指在传播知识、技能和情感的过程中,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体和工具。
7、现代教学媒体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而产生的一批新型教学媒体,利用电子技术等现代技术承载和传递教学信息的传播媒体,如广播、电影、电视、计算机以及相应的组合系统,如语音实验室、计算机网络系统等,这些媒体被引入教学领域,被称为现代教学媒体。
8、按照教学媒体的物理性能,可分为光学投影媒体、电声媒体、电视媒体和计算机媒体。
9、教学媒体的发展过程
(一)口语语言媒体阶段
(二)文字媒体阶段
(三)印刷媒体阶段
(四)电子媒体阶段
(五)数字媒体阶段
10、P50-P51戴尔的经验之塔,51页1、2、3可活用。经验之塔强调了视听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其主要论点是:
1)塔的底层经验是最积极、最具体的,学习者最容易理解,也便于记忆。塔的顶层经验最抽象,易获得概念,便于应用。
2)教育应该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上升到抽象性的理念。有效的学习之路,必须充满具体经验。教育最大的失败,便是学生记忆许多抽象的法则与概念,而没有具体经验作为他们的支柱。
3)教育不能止于直接经验,而必须上升到理论,发展思维,形成概念。概念可供我们推理之用,是最经济的思想工具,它把我们探求知识的智力大为简化、经济化。4)位于塔中部的是视听媒体,它们能冲破时空的限制,较语言符号等能为学生提供具体和易于理解经验,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而且易于培养学习者的观察能力。
5)在学校中,应用各种教育媒体,可以使得教育更为具体,从而形成科学的抽象。经验之塔理论所阐述的是经验抽象程度的关系,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规律。
11、选择教学媒体的原则(小标题后面内容要理解能够简要阐述P55)1)发展性原则 2)综合性原则
3)经济性原则
4)教学最优化原则
12、教学媒体的选择方法:问题表型、算法型、矩阵型、流程图型。
13、利用教学媒体的策略(P60要求能简要阐述,阅读理解)1)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2)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学习模式 3)个别化教学
4)利用媒体进行学生技能的训练与实践教学 5)利用媒体实施远程教学
14、信息化教学的要素 1)媒体
2)教育者,广义的教育者是信息化教学的设计者、实施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具体包括教师、教材编辑者、教学设计者、教育管理者等。狭义上的信息化教学的教育者主要指教师。
3)受教育者,广义的受教育者是指所有为提高自身素质而处于学习状态的人,而狭义的受教育者特指教师“教”的对象-学生。4)教学内容
15、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主要由四个要素组成,分别是内容、活动、情境与结果。
16、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教学模式包括教师、学习者、学习资源(以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为主)、协作平台等。
17、个性化教学模式注重学习资源和开放环境的创设,因此包括情境创设、资源组织、教学策略选择三个过程。
18、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19、教学设计的特点: 1)教学设计以多种理论为基础
2)教学设计是一门理论和实际兼备的应用性学科 3)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促进学习者的学习20、以教为主的教学策略主要有: 1)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2)掌握学习教学策略 3)情境----陶冶教学策略 4)示范----模仿教学策略
21、以教为主的教学策略主要有: 抛锚式教学策略(重点);
1)创设情境
2)确定问题
3)自主学习支架式教学策略(一般不考;)
22、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原则:
一、以学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支持学习。
三、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作用。
四、强化协作学习。
五、强调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23、教学评价是指运用一系列可行的评价技术和手段评量教学过程和效果的活动,以期确定教学状况与教学期望的差距,确定教学问题的解决对策,其根本目的是改善教与学的效果。
24、信息化教学评价的功能与意义:
一、加强师生间交流。
二、促进学生协作学习。
三、提升学生主动学习技巧。
四、给予学生及时的学习反馈
25、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优点:
一、多媒体课件图文声并茂,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认知水平。
二、多媒体教学课件容量大,信息密度大,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丰富学习内容。
三、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与运用,有利于改善教师的能力结构,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26、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分类:
一、按组织方式分类,分为固定型结构、生成型结构、智能型结构三种。
二、按内容与作用分类:1)课堂演示型
2)个别化交互型
3)操练复习型
4)资料工具型
5)教学游戏型
27、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原则:
一、多媒体课件整体设计原则:1)符合教学对象,即以特定的读者为对象。2)符合教学大纲,即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3)符合教学原则,即编制的内容应该是完整、严谨规范的。
4)符合人的网状思维模式,即交互性要强。
二、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原则:1)课件界面一致性原则。2)课件界面操作的适应性原则。
3)课件使用的灵活性原则。
28、多媒体课件的开发过程:
1)确定选题
2)脚本创作
3)素材的准备
4)课件制作
5)课件测试与修改。
29、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教学材料。
30、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分类:
一、按信息呈现方式:数字化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
二、按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来源划分:分为专门设计的资源和可利用资源。专门设计的资源如教学软件。可利用的资源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网上数据库、虚拟图书馆、百科全书、教育网站、通信新闻组、虚拟软件等。
31、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特点:
1)处理技术数字化
2)呈现多媒体化
3)传输网络化
4)资源建设可操作化
5)教学过程智能化
32、网络教学资源的常用检索方法
一、利用专业网站或专题网站进行检索
二、利用搜索引擎进行检索:百度、谷歌、天网、雅虎、搜狗、360、搜搜必应、33、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 1)选择合适的搜索引擎 2)选择合适的关键词 3)应用合适的语法规则 4)灵活使用专用搜索引擎 5)使用高级搜索功能
34、网络中常见的文本格式:TXTDOCPDFCAJ网络中常见的图片文件格式:JPEGGIFPNGSVG网络中常见的音频文件格式:WAVMP3WMARAMIDAPE
35、下载资源的管理与应用:树立规范的资源管理意识,并养成良好的资源管理习惯。建立明确、合理的本地资源文件夹。赋予资源明确意义的文件名。及时整合零散的资源。
36、网络课程是指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综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
37、虚拟现实的特征:多感知性、浸没感、交互性、构想性。
38、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虚拟教学,虚拟实验、虚拟校园、虚拟手术教学
39、人工智能是指一个计算机系统具有人类的知识和行为,具有学习、推断、判断的能力,具有解决问题、记忆知识和了解人类自然语言的能力。
40、遗传算法重点解决的是搜索求解问题。
41、搜索算法的共同特征:基于染色体群的并行搜索、带有猜测性质的选择操作、交换操作和突变操作。遗传算法从问题解的串集开始搜索,而不是从单个解开始。遗传算法同时处理群体中的多个个体,即对搜索空间中的多个解进行评估,减少了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风险,同时算法本身易于实现并行化。遗传算法不是采用概率的变迁规则来指导搜索方向。具有自组织、自适应和自学习性。
42、人工神经网络通常划分为三层:输入层、隐含层、输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