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幸福的种子——合肥市元一名城小学创建新优质学校试点经验总结

时间:2019-05-12 15:25: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播撒幸福的种子——合肥市元一名城小学创建新优质学校试点经验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播撒幸福的种子——合肥市元一名城小学创建新优质学校试点经验总结》。

第一篇:播撒幸福的种子——合肥市元一名城小学创建新优质学校试点经验总结

播撒幸福的种子

——合肥市元一名城小学创建新优质学校试点经验总结

[前言]合肥市元一名城小学自1964年办学至今,历经风雨五十二载,四易校名(安徽省汽车运输子弟学校、合肥市临泉路学校、合肥市临泉路第三小学、合肥市元一名城小学);两迁驻地(嘉山路135号、青龙路300号);两易办学体制(九年一贯制、完全小学);四次变更管理主体(企业办学、瑶海区、新站区、瑶海区)。2013年,荣幸地成为首批‚合肥市创建新优质学校试点学校‛。毫不夸张地说,正是于新优质学校不期相遇,让元一名城小学犹如‚脱胎换骨‛。

篇章一:聚众人之心 借他山之石——创建理念的确定 在企业办学期间,由于历史和办学体制的种种原因,学校甚至仅仅以“办人民满意的学校”这个朴素的口号作为办学目标,更不用提校园文化和办学理念;迁入新址办学后,学校审视办学历史、展望未来,确立“拥抱明天 快乐学习”的校训、“文明、博雅、和谐、创造”的校风、“博学、严谨、敬业、创新”的教风,“乐学、善思、自信、超越”的学风。

2013年,经过五年的风雨拼搏,学校得到了周边居民的认可和赞誉。然而,如何保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又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如果说,前期的发展我们或许可以走一些捷径,正是以“创建新优质学校”为契机,而目前的发展则非科学的规划和扎实的内功而不可为了,而目前的发展则非科学的规划和扎实的内功而不可为了。恰在我们彷徨之际,“关注人的发展”——这一新优质学校建设的核心理念使我们拨雾见天。

为实现新优质学校的“办好每一所学校,成就每一位教师,教好每一个学生”的理想目标(尹后庆语),全校上下集思广益,深刻思考学校的办学理念,以“葵花”作为学校办学的核心点,学校一方面组织相关人员参加由上海市新优质学校专家团队所作的专题报告会,邀请上海市及合肥市教育专家到校指导工作,同时到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卢湾实验小学等优质学校考察参观,让老师们点燃革新的信心与激情。另一方面,学校向社会、家长、老师、学生发放了《元一名城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征求意见书》,发动全员力量集思广益。

在征集过程中,二年级学生夏冬冉的妈妈说:‚当我们和学校一起选定‘幸福教育’这个办学理念时,家长不再是学校教育的旁观者,而和学校一样成为建设者和实施者。‛

同时邀请东北师范大学刘茂森教授、安徽师范大学孙德玉教授等高校资源深入学校诊断分析,选拨教师赴长春、南京、广州、上海、厦门„„考查文化办学,历经4次教代会激烈讨论,确立了 “用幸福的教育培养幸福的人”的办学理念。制定了“构建幸福校园,打造幸福课堂,成就幸福学生”的办学目标。设计了体现“幸福教育”的 “七彩阳光沐葵花”的校徽,在全校倡导阳光向上“向日葵文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有了核心理念这颗强有力的“心脏”,学校围绕“幸福教育”,凝聚人心、扩大影响和宣传,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好评,学校荣获了“合肥市百姓身边好学校”、“合肥市素质教育示范校”等荣誉称号。篇章二:外塑育人环境 内强教师素质 ——创建项目的实施 【项目一】以文化建设引领师生追求人生幸福

基于环境育人这一理念,在“幸福教育”思想的总领之下,我们本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对校园文化建设加强了统一规划。首先更新了学校的校徽,确立了以向日葵为中心的“七彩阳光沐葵花”校徽;开展“我的校旗我做主”评选活动,并上传到学校微信公众号,进行全方位的甄选。接下来我们将学校发展史以及教师、学生的愿景进行总结、归纳、提炼,得出:“阳光、和谐、积极、向上”校园文化精神。

在此基础上着眼于“三园”建设,暨绿色生态园,典雅文化园,快乐成长园。这三个园也分别代表“人文”“科学”“创造”三大幸福素养。此项工程将分三期实施,目前二期工程已竣工并投入使用。

绿色生态园:学校先后进行两次绿化美化工程,目前已经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校园环境;下一步还将加强园林小品的设计与建设。能在“留连戏蝶时时舞”的环境中学习生活,岂能不感到“美哉”?”“乐哉”?此时的幸福,就藏在那一片片滚动着露珠的绿叶中。

典雅文化园:分古韵长廊和“四墙三苑”建设两大板块、四个主题。“四墙三苑”现已基本完工,即将投入使用(四墙即“课程文化展示墙”“学生成长足迹墙”“流动书吧开放墙”“师生活动成果墙”,以师生的学习、活动为主题;三苑即“棋苑”“涂鸦苑”“科技苑”,以学生自主体验、动手操作为主题)。如今信步走在教学楼里,不仅处处能看见孩子们在学习、活动中留下掠影,还能到孩子们动手操作的三苑中,去体会他们创作的快乐。此时的幸福,就藏在我们的眼睛里。快乐成长园:学生与教师共同幸福成长。主要着重于教室及功能室以及老师办公室的文化建设,我们开展了“我最喜爱的课程表”设计评比活动,由各班级教师、学生自主设计班级课表;同时按照年级设立六个主题内容,将每间教室内的黑板更换成可以方便张贴、设计的软木板,将教室这块小小的天地完全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老师的引领下,勇于创想,大胆创新。此时的幸福,就藏在孩子们如花儿般绽放的笑容中。

【项目二】以专业成长促进教师体验职业幸福

学校的核心是“人”,学校的美丽,在于让这里每一个人的需要都能得到尊重,让他们不由自主地爱上她:孩子们在这里可以享受到多姿多彩的学习生活;老师们可以找到一份值得奋斗一生的教育事业,让他们在这里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乐为童师”。

“乐”——方向明确有追求

教师职业幸福不是物质欲望得到满足的自然性、实时性的快乐,而是教师实现其职业理想的精神性愉悦,是教师的自我发展与超越。为此,学校积极倡导“精心教书的专业意识”和“潜心育人的事业观念”。组织广大教职员工开展发展愿景大讨论,广泛研讨学校精神内涵和教师良好形象。同时多措并举,充分营造“乐”教的氛围。学校注重对教师的人文关怀,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面向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指导和培训,学校成立心理辅导室,由任敏等4位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兼职疏导师生心理问题。为减轻教师压力,形成良性竞争体制,学校修订《元一名城小学绩效考核实施方案》,在注重实绩考核的同时,加大师德考核和发展性考核。学校工会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教师文体活动,有三球比赛、插画比赛、扑克比赛,让教师们在获得精神愉悦中放松心情、享受教育。

“为”——专业成长有动力

一是通过“双走”模式让广大教师转理念,明思路。2014年3月-2015年10月间,学校先后邀请了东北师范大学刘茂森教授、吕祥君博士;合肥市体育教研员瞿福焕、英语教研员毕玲;瑶海区教体局副局长王兴桥、教研室主任傅京瑶海区教学名师、行知学校张正茂、等多位教学业务专家到校授课、举办讲座,让教师们面对面地享受到专业的指导。并先后派教师前往北京、上海、青岛、广州、长春、济南等地观摩学习。年轻的元一名城小学教师们在发展中更加汲取新理念,更加具有生机和活力,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更有了一份从容和理性。二是专业引领让广大教师提升专业素养。成立瑶海区“郑玉茹名师工作室”,并于和平东校结成校际联盟,共有5名语文老师、6名数学老师在“郑玉茹语文名师工作室”和“张安梅数学名师工作室”中结对拜师,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凝聚、引领作用;通过实施“名师工程”,凝炼了一支朴实无华,精诚敬业,富有爱心的骨干教师队伍;通过建立“向阳花党员之家”、“向阳花”教师志愿者”等队伍,加强对青年教师的精神引领和专业指导;通过目标驱动,加强师德建设,调动工作积极性,有效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三是在科研创新中,不断强化教研能力。学校组织成立微课研究小组,并申报了中央电教馆《2013年基础教育优质数字资源建设“微课”资源建设》课题,形成“122”微课制作和开发模式:经过两年的探索,逐步形成了“获取学情——重构知识——录制微课——反馈总结”教师制作微课流程,“观看视频——合作释疑——练习巩固——拓展探究——自主反思”的五环节学生学习微课流程。

“童”——团队温馨有活力

永葆“童”心,是教师快乐的源泉。学校在教师在校的各项活动中下功夫,让平淡的生活变得有声有色。教师读书沙龙,提升教师的艺术修养,活跃教师的业余生活;每学期不定期举办的主题茶话会,在轻松的氛围中,教师们尽展诗乐才华;因为相同的兴趣而自发组建的球类、瑜伽等团队,让“积极、阳光、和谐、向上”的校园精神得以彰显。

“师”——职业认同有成就

从申报新优质学校至今,学校多次承办市、区级教研活动,着力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引导教师把自己的教学反思、课例研究及方法创新进行整理和提升。并申报教育部十二五课题《数字化背景下活力课堂的实践研究》、《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微课应用及翻转课堂模式研究》和《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研究》课题,以课题带动老师的科研进程。

截止日前,校长获得《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国家级优秀校长称号。张艳等18位老师获得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研究论文评比一、二、三等奖;查婷婷等25位老师的论文在安徽省教育学会2014年教育征文评选中获得一、二、三等奖。学校共有4人获得合肥市骨干教师称号,1人获评安徽省小学中学高级教师;蒋如美等3名教师获得合肥市优秀教师称号,张健等10位老师获得瑶海区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师称号;20名教师在国家级、省市区级各类课堂教学评比中获奖。2015年5月,在由教育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主办的“全国教育信息化应用展览”活动中,我校携“教学信息化应用机制创新”成果作为全省八所中小学之一参加展示,获得广泛好评。

老师们在专业研讨、比赛等活动中开阔了视野,体验了发展,收获了成果与成功,并在成功中悦纳自己、提升了职业认同,在认同中获得职业幸福。

【项目三】以多彩课程让学生享受成长幸福

乌申斯基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关注每一名孩子的健康成长”,不能仅仅体现在口号上。在创建筹备阶段,我们一方面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另一方面听取有关专家对学校课程建设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并从“上海市新优质学校”课程建设中学习宝贵的经验,几经求索,确立了以多元化校本课程改革实验为重点实验项目,同时拟定项目方案,搭建项目框架,确立项目策略、实施的进程及预期成果和表现形式。让学生在课程改革的道路上收获幸福,一路花香。

篇章三:教育改革创新 课程花开满园——“实验项目”开展情况 每一个孩子都像一颗幸福饱满的种子,只要遇到合适的土壤、空气和水,它们就会发芽、长大、开花、结果„„而课程建设就是他们所需要的土壤、空气和水。一年来,学校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了课程改革的实验:

(一)课程理念的变革

我们的课程设计是为了构建一个服务儿童成长、开心快乐学习的一个多元课程体系。学校以“体验幸福 服务成长”为总的课程设计理念,将课程建设与学科结合、与学生发展需求相结合、与时代发展相结合,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促使学生与社会生活相接轨。

(二)课程结构的变革

在课程结构的设置上,主要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基础型课程,即国家课程;一类是拓展型课程,即学生素质提升课程,主要由七彩课程体系构建而成;一类是探究型课程,即以体验探究为重点,多角度开发社会资源,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自然,增长见闻、拓宽视野,增加阅历。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以基础型课程为主,按照学生学龄段特点适当设置拓展型和探究型课程;在新课程设置中,尽可能把相关的学科知识整合起来,这样就有利于减少课程门类,避免重复,减轻学生负担,有助于扩大学生知识领域,形成整体认识事物的方法。为此,学校初步搭建起元一名城小学课程结构框架,并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实验。

(三)课程内容的变革 1.基础型课程

2013年10月学校申报中央电教馆《2013年基础教育优质数字资源建设“微课”资源建设》,组织微课团队,以数学学科为试点,开展微课研究。

画面一:华灯初上,元一名城小学的“微课资源建设工作室”里依然灯火通明,老教师蒋如美正在辅导年轻教师进行“知识地图”的梳理,蒋老师介绍说:“这仅仅是微课制作中的一个环节,在此之后还将针对学情重构知识点,再进行录课、反馈等流程,一节微课才算录制成功,短短5分钟的内容,背后却是老师们几个小时的辛勤耕耘。”作为一名具有三十年教龄的老教师,如何熟练操作软件,进行微课录制呢?蒋如美笑着说:“以前连PPT都不太会用,没想到通过微课研究、制作,现在的我对白板课件的制作和使用已是得心应手。”如今她已然成为学校微课研究小组中的骨干成员。

画面二:四年级学生宋蕊正在用ipad点击进入学校的“元一名城微课堂”微信公众号,观看轴对称图形的微视频。通过反复观看,她很快就将上课时没有弄清楚的知识点掌握了。她仅仅是这种全新学习方式的受益者中的一员:“以前,许多在课堂上没听明白的题目,我既不敢去问老师,又不能和家长说,只好抄同学的,但是一到考试时,就露馅了。可是现在,不懂的问题只要登录学校的微信公众号,就能进行多次学习,更方便的是,还能和老师在微信平台上进行互动交流。学习变得so easy!” 元一名城小学依托微课的研究和开发,形成了独特的微课研究和开发模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专业的持续发展。利用“双微”(微课、微信平台),探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给元一名城小学的基础课堂注入了活力,为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全校师生正在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中感受着幸福。

2.拓展型课程

实施拓展型课程,首先意味着,要遵守国家课程的规范性、权威性、严肃性,在开足开全国家课程,培养学生基础能力、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学校以学科特色为主,延展学习领域,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身心发展的需求,建立以“体验幸福 服务成长”为设计理念的七彩课程体系,以学生学龄段发展特点和已有认知水平为依据进行划分,按照七种颜色、六个年级、每个年级段至少开设2门子学科的标准(简称“3762”项目),初步构建起了“元一名城小学七彩阳光校本课程”框架,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自我成长的幸福。主要内容为:

红色特色课程(必修课程)包含“少先队活动课”和“经典诵读课”,“经典诵读课”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已经完成并确保每名师生人手一册。“少先队活动课”的电子教材编写工作已经完成,现已进入第三次校稿阶段,同时已经将这两门课安排进学校课表,保证学生的参与率达到100%。(学校是团中央少工委“少先队活动课程”实验在合肥市唯一的一所城市小学。)张艳老师既是学校的语文教研组长又是学校特色课程编审委员会的成员,在编审过程中,她最看重的是教材的可行性:“一本好的校本教材,构思与教学实际是不能相冲突的,要不就只能是流于形式。”在编排少先队活动课程五年级下册第一课《学习时代先锋》一文时,她首先召集五年级学生代表座谈,让孩子们谈一谈“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最美的人”,用这样的方式迅速拉近了孩子们与学习内容的距离,让教材的编写不再是老师的个体行为,而是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和探索。当一本本由教师、学生都参与编写的教材发放的自己手中时,强烈的幸福感也就油然而生。

紫色启智课程

根据一年级学生是智力发展的最快时期的特点在一年级开设,包含国际象棋、跳棋等棋类课程,其中国际象棋课已经进入一、二年级的课表,学生参与率达到100%。

橙色律动课程

根据二年级是学生自信心、荣誉感、美感初步形成时期的特点在二年级开设课本剧和古筝课。

金色畅想课程

根据三年级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开设美术、声乐、形体。

绿色活力课程

根据四年级是学生学习能力和情感能力得以快速发展的时期,开设英语绘本、航模和果蔬种养课。

青色创新课程

根据五年级学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强烈期的特点,开设机器人FLL、计算机表演、绿色环保课程。

蓝色探究课程

在六年级部开设机器人WER、综合技能、3D仿真等课程。绿色活力课程掠影:教师李玉玲担任四(2)班语文老师兼中队辅导员工作,当学校找到她,想让她担任《果蔬种养》课的老师时,她觉得难度太大,犹豫不决。校领导知道后,找她谈心,鼓励她放下包袱,大胆尝试,拓展多元化的发展空间。虽然李老师心中毫无底气,但还是接受了任命。当她在丰收季里设计的‚采摘蔬菜送‘亲人’‛的教学实践环节,受到了多家媒体的关注,并被《人民日报》等国家级媒体宣传报道时,李玉玲说:‚以前,我更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认为唯分数第一。现在,我更关注孩子的兴趣与信心,关注孩子习惯的培养和思维品质的提升。‛而孩子们在这样的课堂中收获的不仅仅是那一颗颗饱含汗水的蔬菜,更多的是互助、协作的能力,这里成为他们个性生长、释放心灵的自由天空。探究型课程

探究型课程以实践体验为重点,以学校开设的“十二月节”为活动载体,根据学生学段和主题实践活动的不同,有针对性的开展课程研究。在实施过程中采取“引导──探究──发展”的教学模式,分层次进行教学。

探究型课程十二月主题活动微缩图

www.xiexiebang.com多彩课程建设体系一月:迎新主题实践十二月:走进文学美读月二月:七彩假日实践十一月:哈利波特创造月三月:雷锋主题实践十月:队史礼仪九月:感谢师恩礼仪月实践活动课程(探究型课程)四月:社会实践我能行五月:普法实践六月:男生、女生节八月:爱国主义读书七月:红色之旅COMPANY LOGO 这些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活动经过老师们的精心设计和搭建变成了一堂堂既有意思又有意义的课程,谁又能不感到幸福呢?

篇章四:初尝创建成果

2014年至2016年间,学校拥有了省教育评估专家、合肥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7名;市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6人;区级骨干教师、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29人。198人次(教师)先后获得市级以上教育教学类表彰。354人次(学生)先后获得市以上表彰。

2014年3月,合肥市元一名城小学探究性课程之三月雷锋实践月活动中,学校“向阳花爱心小队”事迹被国家、省、市级多家媒体争相报道,并被安徽卫视作为独家新闻进行了为时6分钟的播报。2015年5月该小队被评为“合肥市十大教育新闻人物”;同年该小队队长张妍同学被推荐参评“中国好人之助人为乐好人”。2014年9月,合肥市元一名城小学特色课程之吟诵社团的孩子们带着瑶海区教体局的嘱年托,前去参加安徽省特色社团展演活动,时任安徽省省长的王学军同志与我校社团学生亲切交谈,并对孩子们的精彩表演给予了高度评价。

2015年5月,在“全国中小学教学信息化应用展览活动”上,合肥市元一名城小学作为合肥市唯一一所小学在全省教学信息化应用机制创新中脱颖而出,作为全省八所中小学之一参加“全国中小学教学信息化应用展览活动”。

这是元一名城小学课程改革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几个精彩视点。镜头虽小,但此时相信我们已经可以明确看到合肥市元一名城小学的课程建设已经小荷初绽,基础性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的实施已经呈现出春色满园的美好景象。

篇章六:创建思考

新优质学校的创建带给元一名城小学重生,核心理念的变革、物质环境的改变、文化内涵的积淀、教育教学方式的革新„„,无不深深烙上“幸福教育”的印痕,但是,正是由于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思考,让我们在反思中前行,仍有许多需要我们为之坚持和努力的问题:

1、课程建设尚不够系统、科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2、“三风一训”等引领学校持续发展的理念还要进一步科学化。

3、学校专用活动场地(教室)紧缺制约了活动的开展。教育不是一件很复杂的事,除非你刻意把它弄复杂了;但教育也绝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除非你用心把它变简单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要让学生满意,而要让学生满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在学校、在学习的过程中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幸福。这就是我们在创建新优质的过程中对实践“幸福教育”的进一步理解。

合肥市元一名城小学

2016年4月

第二篇:倡绿色文明 促和谐发展——元一名城小学创建绿色学校汇报材料

倡绿色文明

促和谐发展

——合肥市元一名城小学创建绿色学校汇报材料

合肥市元一名城小学原名安徽省汽车运输子弟学校,始建于1964年。2008年8月迁入元一名城C区,占地面积10040㎡,建筑面积5980㎡,学校按24个班级可容纳1200名学生的规模设计和配置。学校现有17个教学班,学生973名,教师38名。教学设备先进,设施齐全。

学校秉承“让每一位学生都充分发展,让每一位教师都施展才华,让每一位家长都收获希望”的办学宗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确立了“用明天的眼光办今天的教育,用今天的创造塑明天的人才”的办学目标,谨遵“快乐学习,拥抱明天”的校训,弘扬“广学深研、爱生善教、严谨求新、乐于奉献”的教风,着力培养“乐学、善思、自信、超越”的优良学风,倾心铸就元一名城小学“文明、博雅、和谐、创造”的朴实校风。

我校校园环境优美,景观设计新颖,可绿化面积绿化覆盖率100%。学校布局依照校园的自然环境,突出以“人”为中心,设计以适应教学要求的和谐校园物态环境、功能合理的内部使用空间和融建筑、园林绿化为一体的校园环境,塑造出元一名城小学独有的特色。

我校始终坚持绿色理念,积极创建“绿色学校”,在创建“市级绿色学校”的过程中,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有效地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先后获得“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市平安校园”、“市少先队模范队室”、“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市少先队规范化队室”、“市课题研究先进集体”、“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区优秀基层党组织”、“区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现将我校创建“绿色学校”工作汇报如下。

一、健全组织,加强管理,构建绿色教育网络。

1、学校把创建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校领导、家长代表、教师代表、学生代表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校长室、教导处、后勤、大队部等职能部门参与的绿色学校管理网络。同时制订创建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在全校内发出创建绿色学校的倡议,每学期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校内逐渐形成了全员参与、运转高效的长效机制。

2、学校落实创建工作各项制度,并建立完整丰富的档案材料,及时进行阶段性工作反思、总结,为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真实有力的依据。

3、学校为创建绿色学校教育专项设立资金和物质保障。两年来,学校绿化投入一万余元,学校领导带头学习绿色环保教育知识,对教师开展绿色环保知识和理念培训、讲座,让每一位教师树立绿色教育意识。

二、以人为本,打造“绿色教育”特色品牌。

元一名城小学倡导“绿色文明,和谐发展”,将自身定位为“绿色教育”的探索者,基于已有的认识和教育实践感悟,把“绿色教育”理解为:在课程、教学、德育、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各方面都坚持自然与社会、科学与人文有机联系、遵循教育规律,以促进学校师生共同发展、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教育。

1、“绿色教育”是崇敬生命、回归自然、尊重个性的教育。

绿色,象征着自然,象征着生命。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有着灵动的生命力和丰富的个性。“绿色教育”顺应天性,尊重个性,欣赏丰富性,2、“绿色教育”是倡导和谐共生、协作分享的教育。

“绿色教育”是追求“和谐共生”的教育。它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引导学生爱护自然界,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人的和谐,强调学生、家长、教师、领导等不同主体间彼此关系的协调;人自身的和谐,意味着个人身心发展的内在和谐。

3、“绿色教育”是促进师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健康既包括身体的健康,也包括心理的健康。如强化教学规范,不得占用学生的任何休息时间,随时监控作业量的多少。大队辅导员程娜老师还专题上心理健康辅导课,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加强教学研究,构建绿色课堂。

1、学科渗透,增强意识。

以各科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内容,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丰富学生环保知识,提高环境意识。开展环境教育的优秀教学设计评比。

2、“绿色教育”追求“绿色教学”,它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了促进学生和教师的生命发展,“绿色教学”致力于创建富有特色的“五生课堂”,即理解生命、热爱生命的“生命的课堂”,顺应儿童天性、尊重儿童成长规律的“生本的课堂”,洋溢和谐、互助气氛的“生态的课堂”,贴近学生生活的“生活的课堂”和激发学生兴趣原动力的“生动的课堂”。

四、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构建绿色教育环境。

绿色教育应该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所以最佳的绿色教育既要用显性的环境影响人,更要用隐性的文化浸润人。

1、构建绿色环境文化。

(1)学校占地面积不大,在有限的绿化的用地中学校以绿化为前提考虑两性,一是艺术性,二是育人性。走进校园,两侧的香樟和草坪统一和谐,相互搭配,上下呼应,达到了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有统一的整体美。就其品种而言,乔木达 17 种,有国槐、紫叶李、桂花、乌桕、木槿„„,相映成趣。这高与低的错落搭配,形与色的巧妙结合装点了学校静态的美。校园内各类树林均悬挂了名称标牌。

(2)学校在班级、教室、走廊设立节水节电提示牌、绿色校园提醒语,同时在绿地上设立爱护环境温馨提醒,垃圾桶张贴分类回收标志,宣传橱窗张贴环保宣传画,悬挂横幅等提醒师生从我做起、从小处做起,做爱绿环保宣传倡导者。

2、营建绿色德育文化。

多年来,学校恪守德育为首原则,坚持“绿色教育”理念,让学生在丰富的德育实践活动显身手、展个性、受教育。

(1)营造一个环境——“常规阵地”教育

围绕学校提出的环境教育三大理念:一是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二是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三是环保需要实践,需要创新。大队部立足“早、严、细、实、恒”,倡导“绿色三步曲”:学好环保知识,养成环保习惯,参加绿色主题活动。充分发挥悬挂横幅、橱窗、板报、“快乐之声”广播站等宣传阵地的作用,通过一日常规评比、绿色中队评比等方式让全体师生,充分感受浓厚的环保意识。

(2)明确一条主线——“每月主题”教育

学校紧扣时代主题和学生生活实际,多年来一直坚持开展绿色教育主题活动,为广大少先队员提供了绿色教育体验的舞台和场所。每学期结合重大节日,推出特殊意义的环境教育主题。每年结合“植树节”、“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无烟日”等重大环保节日,举行“保护绿地,建好绿色校园”、“给大地奉献一片绿”、“绿色知识我知道、绿色行动我参与”、“环保体验春秋游”、“争当环保小卫士”等系列活动。

(3)瞄准一个重点——“环保德育细节”教育

学校本着“切入点小一点、针对性强一点、离学生近一点”的原则确定教育的细节。比如一年级新生,我们就从最基本的常规——“走进校园弯弯腰、看见不文明行为劝一劝”抓起,通过长期不断地坚持和耐心恒久的教导,变被动成主动,变无意识为有意识,最终把一个个“环保细节”内化成学生良好的习惯。学校鼓励各中队开展富有班级特色的环保细节教育活动,并且组织师生投入社区“清洁家园”、“进社区——宣传保护环境”等活动,参与社区服务,注重形象体验和绿色环保细节培养。

3、重视绿色班级文化

班级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是绿色教育最重要的阵地,更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因此学校鼓励班级开设“植物角”、“卫生角”,开展绿色环保知识培训和讲座,培养学生绿色环保意识,形成班级绿色教育文化。

五、开展环保教育活动,增强师生、家长环保意识。

1、品“绿色书籍”,写“绿色收获”。

学校不仅有图书馆,而且每个班都拥有一个“小小图书角”。图书阅览室开设环保知识阅读角。每周固定时间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到图书阅览室阅读环保知识图书,并在回家后和家长一起阅读,在阅读后大队部组织“绿色环保”征文评比,在升旗仪式上统一颁奖。

2、开展创建“节约型校园”活动。学校为切实开展节约节电节纸活动,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开展创建“节约型校园”活动,评比“创建节约型集体”、“创建节约型个人”,迎接“世界水日”开展主题班队会活动,组织“节水节电节纸签名”仪式,倡导师生养成勤俭的习惯和节约的风尚,更要承担起节约资源杜绝浪费的责任。

3、组织学生开展环保手工、书画、手抄报、演讲比赛。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绿色环保教育,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4、班级开展各类环保主题队会和讲座,普及绿色环保知识。“绿色家园”、“将环保,从我做起”、“地球是我家,环保靠大家”„„,多种主题的班队会让同学们掌握丰富的环保知识。

5、成立“护绿小分队”进社区、进社会进行爱绿、护绿活动,用实际行动感染大家,自觉做爱绿护绿的先锋。

6、开展植树活动。每年3月12日,学校组织植树活动,开展绿地认养,让每一位学生在活动中培养绿色意识。

7、开展“绿色消费”家长座谈会。为了让环保活动深入家庭,走进社会,学校利用家长学校期间举行“绿色消费”座谈会,通过座谈让家长自觉践行绿色消费意识,为创建和谐、绿色社会共同努力。

8、开展师生环保知识测试,了解师生环保知识掌握情况。

9、组织教师环保论文评比。环保意识的培养需要教师的引导,提高教师的环保意识是搞好环保教育的关键,学校统一组织各学科教师撰写环保论文,促进教师的环保理念生成。

10、组织少先队员进入社区宣传环保知识,清洁社区,把环保意识推进社区。

11、号召家长投身环保活动中,在家庭中自觉做到节水、节电、不用一次性资源。

六、活动成效

1、通过两年多来的绿色环保教育,学校获得“市级少先队模范队室”、“市级平安校园”、“市级少先队规范化队室”、“瑶海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区级先进单位”等称号。学生在各级各类书画、征文比赛中多人次获奖。

2、经过两年的时间,09-10学月生均用水0.21吨,10-11月生均用水0.16吨;09—10学月生均用电2.23千瓦时;10—11学月生均用电2.09千瓦时。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3、清洁校园,垃圾分类。为做到资源的再利用,学校为各班级、办公室配置垃圾桶和垃圾袋,学校设立分类垃圾桶,倡导师生减少垃圾的产生,做到垃圾的回收和充分利用。

“绿色文明 和谐发展”是我们的追求,我们将不断创新,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努力把元一名城小学建设得更美、更绿,真真正正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合肥市元一名城小学 2011年11月14日

第三篇:东港小学创建区新优质学校项目工作方案

东港小学申请参加区新优质学校项目创建工作方案

一、学校概况

东港小学开办于1998年9月,是浦东国际机场建设的配套工程之一,地处浦东新区祝桥镇施湾社区(原浦东新区机场镇)。学校占地面积26亩,建筑面积为6456平方米。学校现有30个教学班,学生1200多人。在编教职员工76人,平均年龄36岁,是一支年富力强、朝气蓬勃的队伍。

学校坚持“让每一个孩子快乐生活、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秉持“传承、发展、创新”的工作策略,18年来,全校师生齐心协力,在教师发展、教育教学、文明共建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先后获得区一级党支部、区文明单位、市安全文明校园、区先进职工之家、全国校园足球布点学校、区体教结合(足球项目)学校、区拥军优属模范单位、区法制教育示范校、区校本研修学校、区“特色少先队组织”、市心理健康教育合格校、区绿色学校、区健康促进学校等荣誉。同时,学校的办学成效在老百姓中得到了良好的声誉。

二、学校特色

十多年的实践探索,学校已初步形成了“精诚教育,精耕细作,开放包容,开拓创新”为精神的东港学校文化。在学校文化浸润下,形成了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教师团队,建立了以校为本、校际互动的教师专业研修机制;同时,建构和实施以乡土课程、校园足球、启航少年军校为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一)建立了有效的教师专业研修机制 学校自开办以来,严把教师进口关,严抓教师专业发展,建立了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研修制度和有效的研修机制,形成了一支富有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的教师队伍。近年来,以道德讲堂为阵营,开展教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德”教育,净化心灵,形成以德治学、以德执教的优良师风。以区校本研修学校建设为抓手,建立了基于学校实际的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体反思实践为特点的校本研修机制,做实教学研修、强化育德研修、丰富人文研修,有序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初步构建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学校课程

为推进实施“两纲”教育,学校自2006年起,在贯彻落实国家课程的同时,充分挖掘社区教育资源,整合教育内容,开发建设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校本课程。较为成熟的课程有:

1.乡土系列课程

以《乡乐》《乡艺》《乡风》为核心的“乡土亲、乡土情”系列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实施,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学说本地话,学唱本地民谣,学玩民间游戏等系列活动,达到认识家乡、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目的,从而树立民族意识,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乡乐游戏的开展也丰富了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成为学校推进落实学生“校园阳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有力抓手之一。“乡土亲、乡土情”课程被评为浦东新区首届特色校本课程,2013年在区小学“校本课程”评比中获得优秀课程,并获上海市“乡土课程”评比二等奖。

2.启航少年军校课程

学校的“启航少年军校”自2008年成立以来,结合法制教育,积极课程建设。启航少年军校课程开发与实施主要有武警历史与知识、队列、军训、民航与安全等,让学生了解武警、了解解放军、了解国家兵役法,学习队列技能与简单的擒拿格斗技巧,增强学生的安保与国防意识、反恐与自我防卫技能,从小树立为保家卫国履行义务的信念。启航少年军校课程作为特色项目,成功参评了浦东新区法制教育示范校,学校也被评为区拥军优属先进单位。

3.校园足球课程

2009年,学校成为首批全国校园足球定点学校,从此,足球进入了师生的校园生活。2010年,被认定为浦东新区校园足球体教结合学校。学校通过建立校园足球班级联赛制度和技能赛制度、重建学校课程来推进校园足球活动,完善学校课程体系。

(1)基础型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

推进校园足球活动以来,学校将足球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融入体育课中,在落实体育课程目标的同时,有机开展足球教育教学,真正做到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提高了体育课程的有效性。

(2)足球拓展型课程

学校以开发实施校本课程《东港少儿足球》、创编东港小学学生足球啦啦操、设立少先队“足球章”、足球融入各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重构学校课程,完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课程体系。

经过6年的努力,全校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保持良好的状态,身体素质健康水平测试合格率保持在97%左右。热爱足球的学生也不断涌现,足球竞技能力不断提高。至今,学校共有校园足球注册队员40多名,上海足球协会注册队员15名。目前,两位毕业生已与徐根宝足球基地签约,成为代表上海参加下届全运会以及参加全国联赛的梯队队员;另有十多 位学生就读于杨思体校、川中北校、建平西校等足球联盟学校继续接受足球系统训练,进行着他们的成长之旅。

三、对创建新优质学校的认识

对于创建新优质学校,我们的认识是:坚守教育的理想,遵循教育的本源,科学育人,营造学生健康发展和教师不断提升的共生环境。新优质学校的教师追求更精准地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更关注学生的积极参与,更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轨迹,更关注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中的相互滋养。归纳起来,新优质学校有以下特征:

有教无类——不挑生源,负责任地接纳就近、对口入学的全体儿童,将教育关怀公平地惠及来自不同社群的全体学生,尽量减少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和文化水准差异给学生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回归本源——不追求分数排名,而要追求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适应学生差异,促进每个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

积极探索——从校情、学情出发,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家校合作,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主动探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有效策略。

百姓满意——在政府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的前提下,办学水平明显提高,学校和社区积极互动,成为周边百姓满意的好学校,减少家长舍近求远、盲目择校现象。

以上这些特征,与我校多年来形成并践行的“让每一个孩子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办学理念是非常吻合的,也是我校全体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教育梦想。如果有幸参与浦东新区新优质学校的集群发展,必将在领导的关怀、专家的指导、与兄弟学校的合作分享以及本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能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准,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对好学校的需求。

四、对创建工作的设想——“启航课程”建设

学校将贯彻《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浦东新区义务教育阶段工作精神,秉承“让每一个孩子快乐生活、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开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启航课程”建设,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东港快乐“启航”,开启他们幸福的人生。具体设想如下——

(一)基础型课程

开足开齐基础型课程,贯彻落实上海市教委”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要求,开展校本化实施的实践工作。

1.以“教学五环节”为抓手,规范基础型课程的实施;

2.以“书香校园”建设为抓手,推进师生读书活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3.以“练习-发现-开拓”乔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为抓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二)拓展型课程

挖掘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开设多种拓展型课程,组建学生喜爱的、符合学生需求的社团,切实开展好“快乐活动日”活动,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提供舞台。

1.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进行敬老爱老、社区服务、学军拥军等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建设;

2.以“热爱自然、崇尚科学、弘扬传统”为主题,进行春游、秋游社会实践体验课程建设;

3.以“入团、入队、十岁生日、毕业典礼”等活动为抓手,进行学生成长教育课程建设; 4.以“立足家乡、展望世界”为框架,进行国际理解课程建设; 5.以“航空知识、航模实践”为内涵,进行科技教育课程建设; 6.以“我的舞台我做主——天天演小舞台”为载体,进行艺术课程建设;

7.以“校园足球”活动推进为抓手,做实“乡乐游戏”、“跳踢”、“阳光伙伴跑”等项目,进一步丰富体育课程;

8.以“快乐生活、健康成长”为目标,进行学校心理健康校本课程建设;

9.以“快乐活动日”为契机,充分发挥教师、社区、家长特长,组建丰富多彩的社团,开设多种形式的微型课程。

(三)探究型课程

根据社区、学校资源,组织开展主题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对客观世界的好奇心和问题意识,体验探究的方法,养成探究的习惯,提高探究的能力。

浦东新区东港小学 2016.5

第四篇:长丰县埠里中学创建合肥市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第一阶段实施方案c[范文]

长丰县埠里中学创建合肥市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

第一阶段实施方案及经费预算

(2014年9月——2015年7月)根据合肥市教育局《关于确定合肥市第一批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创建试点学校的通知》合教【2014】254号文件,长丰县埠里中学被确认为“合肥市第一批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 创建试点学校,依据《实施悦读工程 建设书香校园》埠里中学创建合肥市新优质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现编制埠里中学“2014年9月——2015年7月”第一阶段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及经费预算,请县局审阅批复。

一、成立创建工作领导组 组长:陶卫

副组长:张伟

吴硕林

蒯正聪

成员:崔海娜 王霞 李明法 徐中权 李晓燕 张雁松

杨莉丽

赵明银

周莉莉

杨义武

陶玉芹

陶品 丁儒仕

陶禹

钱开峰 范锦秀 全体班主任

创建办公室设在四楼校长室,张伟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创建日常工作。

二、第一阶段创建工作任务

1.班级图书角、教室书橱建设及费用

为学生、教师阅读创造一个温馨的环境,给每个班级配置一小书橱,配置图书100册;每个办公室配置一个教师书橱,配置专业书籍30册。合计书橱36个,按350元/个计,约1.26万元;图书约2500册,按均价30元/计本,约7.5万元。

合计8.76万元。2.校本课程开发

第一年先开发《三字经》和《弟子规》作为校本课程。(1)王霞主任牵头,带领小学语文组教师,重新编排《三字经》,按照劝学、常识、伦理、典籍、述古和勉学六个部分编排,采取音汉对照方式,对正文作正确注释,插入画板,充实德育故事、智慧话语、良悟心舒、古典故事、名言佳句、人生格言、荟萃集、读诵拾得、处世之道、时尚话题等教育内容。校正后彩印380本,编辑费、排版印刷费、运输费约25元/本,预算款约9500元。

(2)崔海娜主任牵头,带领中学语文组教师,重新编排《弟子规》,按照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编排,对正文作正确注释,插入画板,充实德育故事、智慧话语、良悟心舒、古典故事、名言佳句、人生格言、荟萃集、读诵拾得、处世之道、时尚话题等教育内容。校正后彩印240本,编辑费、排版印刷费约25元/本,预算款约6000元。

(3)鼓励各学科教师根据学科教学实际和学生需要,科学规划学生阅读,设计适合学生阅读的校本教材,安排好学生校内外阅读内容,适时指导,开阔学生阅读视野,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各科教师开发课程,编辑、印刷等费用,预算款约1.2万元。(4)校本课程编排印刷后,作为晨诵、午读和暮省的主要教材,晨诵、午读学校统一安排教师到课堂,按照正式课考堂,作为工作量计酬。按10元/节计算,预算款7200元/月,全年那8个月计算,约需费用5.76万元。

合计预算款约8.51万元.3.读“我最喜爱的书”活动及所需经费

全校师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每学期读自己喜爱的书不少于2本。要求:

(1)读完一本自己喜爱的书,每人应提交至少1篇感悟文章,同时提交读书笔记,教师读书笔记每次不少于2000字,4—6年级学生不少于500字,7—9年级学生不少于800字。

(2)教师开学后向创建工作领导组申报读书名目,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统计读书名目,书可以自备,也可以从学校图书室借阅;教师按要求完成读书任务,奖励100元/本;教师读书文章获奖或者发表的,按照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不同级别,分别给予300元、200元、100元、50元的奖励;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按要求完成读书任务,按照学生读书任务完成情况奖励班主任(完成率)。

⑶班主任负责向创建工作领导组推荐班级优秀读书笔记或作品,每班不少于3篇。经创建工作领导组遴选出来的作品,给予作者适当奖励。

⑷小学1-3年级只要求读能读的书(儿童读物),其他不作要求。班主任要积极引导学生读书,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根据班主任的实际工作情况,给予适当奖励。

每学期约需经费2.5万元,全年合计约5万元。4.开设“埠中论坛”活动及所需费用

“埠中论坛”是在新优质学校创建过程中,为教师、学生读书学习相互沟通、交流搭建的一个平台;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完成:作品展示和面对面交流。

(1)建立作品展示平台。在南楼二楼正对主路,建一个LED显屏,规格1.2m*10m,单价约2800元/m2,约2.8万元。每天滚动播放教师、学生读书心得、感悟文章,供全体教职工学习。

(2)面对面交流。教师读书论坛由工会牵头,以教研组为单位,按教研组轮流,教研组长负责组织,每期教师论坛人数在3—6人;每次交流材料不少于1500字,按20元/人次,给予奖励。学生读书论坛由团总支、少先队牵头,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每次邀请班级任课教师和群团负责人参加,每期约5人交流,学生交流文章不少于500字,给予班主任20元/期奖励。

每学期约需经费1万元,全年合计约需经费2万元。5.开展“课题研究”及所需经费

开展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配合“实施悦读工程,建设书香校园”创建活动;以“课堂阅读教学的方法和策略”为题,就是希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 “阅读”设计为一个固定的教学环节,通过这个环节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增强课堂教学效率。体现任何创建活动,都必须与教学相结合,都必须以提质量为核心的宗旨。

(1)以教研组为单位,教研组长牵头组织实施,每位教师都应该积极参与。

(2)创建工作领导组负责联系县局教研室教研员来校培训、指导创建工作。

(3)不参加课题研究人员,在学校各项评先、评优中一票否决。(4)给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的教研组及个人适当奖励,对取得研究成果并有效实施的,学校将加大奖励。

课题的培训、指导及开题、研究,全年预算款1.5万元。6.校园墙体文化设计及所需经费

为了真正让学校每面墙壁都会说话,给人以教育,体现环境育人,我校计划设计构建学校墙体文化。以有机玻璃板为材质,做成规格为40cm×90cm的宣传版,悬挂在教学楼墙壁上,形成墙体文化。

东教学楼:宣传版内容为《三字经》,配以正文和释义,附以与内容相关典籍等。一层悬挂劝学篇、常识篇;二层悬挂伦理篇、典籍篇;三层悬挂述古篇;四层悬挂勉学篇。

北教学楼:宣传版内容为《弟子规》,配以正文和释义,附以与内容相关典籍等。一层悬挂入则孝、出则悌篇;二层悬挂谨、信、泛爱众篇;三层悬挂亲仁、余力学文篇。

南教学楼:宣传版内容为《千字文》,配以正文和释义,附以与内容相关典籍等。

办公室、教室、功能室统一标牌

总计宣传版约290块,预算款约2.8万元。7.建设宣传栏费用

创建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宣传展示。在南楼前,修建7.5m×15m场地,新建一个2.2m×12m的不锈钢主宣传栏,用于创建宣传,预算款约为2.8万元。

8.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费用

依据创建方案,按照“六经注我”和“我注六经”的理念,把校园整体划分为六个部分,分别为书园、乐园、诗园、礼园、易园和春园、秋园。

书园:位于学校大门左侧,立一大石,上书“书园·立学”和“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乐园:位于大门右侧,建一雕塑,预示学校发展美好。礼园:位于学校升旗台东侧,立一小石,上书“礼园”;东侧墙上,手绘“文明礼仪”等相关内容,宣传墙体文化。

诗园:学校西侧梧桐树园,梧桐树下建一矩形草坪场地,围绕梧桐树修建古仿景墙,上刻唐诗。

易园:位于北教学楼后,立一大石,上书“易园·元亨利贞”。春园、秋园:位于学校东北角,分别立一小石,上书“春园”、“秋园”即可。

合计估算款约22万元。

三、几点思考

1.本方案在学校创建领导组讨论修订后报请县局批复.2.创建工作关系重大,作为全县“新优质学校”创建的探路者,我们不仅要做好自己,更要注重积累,为全县的“新优质”教育的后续推进沉淀经验。创建工作一定要积极争取县教体局、县政府和社会、家长的鼎力支持。全体教职工更应高度重视,积极投入到创建工作中来。

3.在没有得到正式批复前,学校应积极准备,完善设计,努力推进,扎实做好视野范围、能力范围内的事,为“新优质学校”创建打下良好基础。

下载播撒幸福的种子——合肥市元一名城小学创建新优质学校试点经验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播撒幸福的种子——合肥市元一名城小学创建新优质学校试点经验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