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研实践领航 推进职教发展——北京市宣武培智学校参观学习体会
科研实践领航 推进职教发展
——北京市宣武培智学校参观学习体会
2014年4月10日我们“北京师范大学——广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高级研修班”一行40多人,在班主任赵老师、孙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北京市宣武培智学校”参观学习。我们观看了由该校老师制作的介绍学校发展历程的短片,观摩了两节综合课、康复课及职业教育部学生专业训练,参观了学校的校史室、校园环境,聆听了学校校长康慨伶校长题为《以爱育爱共成长,有爱无碍促发展》的学校整体办学情况介绍。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但收获甚丰,感触良多。
一、鲜明的特殊教育的办学理念,形成独特的宣武培智文化品牌
北京市宣武培智学校创办于1982年,学校具有“学前康复、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送教上门社区服务、特教中心”五种职能,招收3——18岁及以上智力障碍学生,目前170余名学生中90%以上为中、重度智力障碍,35%为自闭症学生,其余为脑瘫及多重障碍。在岗教师55人,平均年龄 38 岁。学校带领老师以对特殊学生生命负责的强烈使命感,始终站在特殊教育的最前沿,准确把握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以“一切为了残疾学生的生存与发展” 为办学宗旨,以“科研实践领航,特教文化育人” 为办学理念,以 “学生有效康复、教师幸福成长、学校持续发展”为 办学目标,以“以爱育爱,有爱无碍”为核心理念,形成了“以大爱之心健全人格,以真诚之怀服务全程,以规范之举创生文明,以敬业之本奉献和谐”的独特宣武培智文化品牌。
二、“科研实践领航”,促教师专业化发展 课题研究是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载体,该校定期邀请特教专家对教师进行科研专题培训,指导教师开展课题研究,以此落实“科研实践领航,特教文化育人”的办学理念,学校“人人有课题、人人做课题”,倡导全员参与、全方位投入、全过程管理,以课题研究促进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以课题研究加强校本课程建设工作,以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通过“科研实践领航”培养了一大批热爱特殊教育事业、业务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教师,以此作为学校发展的强大助推器。同时也培养了一批批学生回归家庭,走向社会,为北京乃至全国的特殊教育事业做出突出的贡献。
三、构建特殊学生职业教育模式,为学生成长服务 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管理者,我非常关注北京市宣武区培智学校职业教育部的建设工作。该校职业教育部于1996年成立,是北京第一个招收16岁以上智障学生的职业培训部。目前有118名学生,12个教学班,开设了烹饪、缝纫、编织、金木工等12个专业,建有中西餐厅模拟教室、熨烫车间、戏剧治疗室、心理咨询室等专业训练教室。2012年学校开辟职业教育“岗位实习”区,开设客房服务、洗衣房、医院、超市、银行等校内实践场所,满足学生社区化学习需要。
特别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是该校从九五期间至今十多年来一直坚持开展职业教育的课题研究,探索出了以技能形成、场化实施为代表的教育训练方法与策略。该校主要做法是:
1、分析学生现状,明确就业岗位特点
从分析学生现状入手,总结出智障学生适宜的就业岗位的特点是:小规模的、手工操作的;简单工序的、重复性强的;合作完成的、辅助完成的;熟悉的工作环境的、熟悉的辅导人员的。
2、以学生能力为先,开发教学项目
市场空间无限,智障学生职业能力有限。开发教学项目首先进行学生能力分析,再调研分析市场项目,接着对可能选择开发的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经过多次论证认为适合学生能力的,才能形成可行的教学项目。
3、合理设置课程,加大实习实践力度
为解决智障学生掌握职业技能,提高职业品质的问题,给学习对象提供适宜的教育训练内容,对原有课程进行调试,合理设置课程。分三个层次开展岗位实习实践,校内实习实践现场——社区实习实践现场——真实的工厂,利用学校、社区、生产企业的资源,提高职业实习的质量。
4、实施单元活动主题教学,提高职业适应能力 根据智障学生的特点,将职业语文、职业数学、计算机、体育活动、音乐休闲等的学习内容通整为“职业适应”领域,形成以学生生活经验、实用知识为中心的单元主题活动,围绕“单元活动主题”进行教学活动设计。使学生学会解决在职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职业适应能力。
5、优化课程实施,创新训练策略
设计出能指导、预设、调控教学过程的“职业训练样本”和“职业生涯手册”;建构并使用具有智障职业教育特色的多种教学策略:场化环境、生产调剂、问题教学、大批量密集性训练、辅助性支持、实习实践训练、多元康复等。
该校在对智障职业教育的深化研究中,以“满足学生需要、发展学生能力”的人本化理念为支撑,以“个别化”为核心,以“场化环境”为根本途径,“学校”不仅是“学生接收职前教育训练,为就业做准备的场所”,更是“学生职场工作生活的起点”,探索出“宽基础、活模块、多能力、个别化”的职业教育模式对我们有极高的指导作用。
第二篇:北京市培智学校参观学习体会
北京市培智学校参观学习体会
我有幸参加了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广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高级研修班”的学习。时间为期一个月,学习活动分为听专家教授讲座和下校参观学习相结合。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在赵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北京市宣武培智学校、北京市盲人学校、北京市西城培智中心学校、北京农业大学附中等学校参观学习。每参观一所学校,在我心里产生着一次又一次的震动,这让我对学校的管理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唤起了对自己的反思,现具体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北京市西城区培训智中心学校的教师吸引了我。那里的教师不但是教学的能手,也可称为“技工”,比如:理发、按摩、美容、刺绣等等。实施个别化教育,根据学生自己的喜好来培养他们的一技之长,为学生以后的人生路指明了方向。
二、该校的管理制度吸引了我。北京市西城区培智中心学校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上午是文化课,下午是实践课。对听视障的学生进行按摩、理发等的培训。对智障儿童进行家政和面点的培训。这样让学生找到了自信,家长也见到了希望。
三、该校的文化建设吸引了我。校园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学校处处体现着细致、精美,整洁。大手笔绘制蓝图,又用工笔勾勒细处,校园处处都达到了很好的育人效果。校园内的温馨标语、班级教师的爱心寄语、教室内精心的布置,都体现出一种“爱”的教育思想,体现残而不废,用爱呵护,教学生一天,想学生一生,让学生学会生存,融入社会的教学理念。整个校园散布着教师对学生浓浓的爱意和殷殷的期盼。
四、该校的教学模式吸引了我。令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老师对孩子设立的学习目标是不一样的,这里的孩子和普校的孩子一样,有些孩子程度好,有些孩子程度差。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作出了分析,并为他们设立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了个别化教育的特色。让我感触很深的地方还有,老师在教学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人都能发言,每个人都能有机会展示自己,既动
手又动脑,让孩子感受到他们是最棒的,最聪明的。老师通过身边事情教授学生日常的技能比如:公车让座、学会感恩、遵守交通规则等等。对脑瘫的学生进行感通康复,还对智障儿童创立了情景教学的模式,充分利用专业教室让学生在语言、行为、社交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五、该校的班队会形式吸引了我。通过听课让我知道原来特教的孩子是这么的多才多艺。这次的班队会几乎是学生为主角老师只做总结。充分的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培养他们的自信。
对于特殊教育战线上的新兵的我,通过这次的参观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首先在智障教学上个别化教育和语训能力还有待加强,其次要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第二专业的学习,最后要保持一颗辛勤的劳动和无私的爱心,为特殊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第三篇:参观北京宣武培智学校有感
参观北京宣武培智学校有感
学校的第一个星期, 我们和老师们一起共同探讨了关于学校管理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学校管理基本包括四个部分:办学理念——就是教育管理者把一些教育方法、手段用一种思想串起来,它需要有理论支撑、具体可操作、科研一贯性的三个经验凝练;管理支持——领导的基本元素在于“支持”:支持谁?支持什么?如何支持?领导团队如何建构和谐的优秀团队、共同发展的团队?作为学校管理者,我应该朝着怎样的方向去努力?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4曰10日,我们也有幸参观了建校30周年的北京宣武培智学校。通过听了学校领导介绍,听了2节观摩课,参观了校园,和老师们作了交谈,我觉得以上问题,或许心中已有了答案。但是,我认为最值得我借鉴与学习的是学校非常注重将团队建设与学校内涵发展进行有机结合。
一、注重将团队精神建设与学校内涵发展进行有机结合 宣武培智学校的办学思想是“让每一个人都有尊严地生活”,办学理念是“挖掘潜力、差异发展、服务生活、着眼未来”,教师文化是“慎独、博学、卓越”,共同愿望是“建设和谐校园、创新特殊教育、争做全能教师、尽展精彩人生”,学校的5件常规大事是“组好一个班子、定好一套制度、带 1
好一支队伍、培养一种文化、造就一批人才”构成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围绕学校办学思想以及理念理念,学校制定了科学的发展目标,并且将团队精神建设与之有效融合在一起。比如学校刻意将“以大爱之心健全个性,以真诚之怀服务全程,以规范之举创生文明,以敬业之本奉献和谐”宣武文化镌刻在墙上,通过一系列的师德建设活动,将此精神深深浸润老师们的心灵。一是抓好党团员以及骨干教师,组好一个积极向上的优秀团队。通过“学党史、强修养、铸师魂、促发展”活动,“知性人生,别样年华”教师“悦读会”,青年教师拜师会,“践行北京精神做幸福特教教师”演讲比赛,团支部组织“青春之歌”团日活动,读书交流会,礼仪培训等等系列活动。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工会活动,培养一个团结奋进、阳光健康的优秀团队。比如,开展了“展现风采、体验合作、历练团队“拓展活动,瑜伽练习,春游等等活动。三是提供平台,培养一支多才多艺的优秀团队。比如,开展教师美术创作、手工制作、教师朗诵、球操表演、创作石头画、制作丝网花、制作丝带绣等等,让老师们的才华得到挖掘充分的展示。学校正是通过丰富的文化活动促进团队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使敬业精神成为内在的动力。以一支优秀教师团队的建设来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
二、注重将团队专业建设与学校内涵发展进行有机结合 为更好落实“科研实践领航,特教文化育人”的办学理
念,学校以课题研究作为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倡导全员参与多种形式、多个层面的课题研究,全方位投入、全过程管理。一是专家的专业引领促进成长。围绕课题研究,邀请朴永馨、陈云英、徐家成、肖非等特殊教育专家对教师进行科研专题培训,指导教师开展课题研究,使得教师专业成长更快。二是强练内功,自主发展。学校创设平台,引导教师苦练内功。如教师基本功大赛、教学设计评比、骨干教师讲座、成立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互助沙龙等等,学校围绕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花大力气强抓教师精神与专业建设,经过三十年不懈的努力,造就了一支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他们正是用爱与责任营造出和谐进取的工作氛围,为学校的内涵发展增添了亮丽的一笔!
第四篇:参观宣武培智中心学校的心得
参观宣武培智中心学校的心得体会
2014年4月10日,一行43人在赵静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北京市宣武培智中心学校进行听课参观。
首先,听取了宣武培智中心学校校长康慨伶关于展能课设置情况的相关介绍,及针对学校关于学生的入学、康复、评估,教师的专业培训等问题,然后校长为我们安排参与了一节综合课和一节康复课。听课结束后,校长们还参观了学校的各类主题活动教室。
在整个参观过程中,宣武培智中心学校实实在在、颇具特色的办学风格,教师的专业精神,学生的健康快乐给各位校长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观看展能活动课时,校长们更是看得津津有味。
我们了解了他们的校园文化建设、各功能教室的布置,以及在校学生的学习情况。令我们感受最深的就是学生们的作品,看着一件件漂亮的工艺品,参观的校长们表示可以想象到学生们初学时的艰辛以及学成后的喜悦,虽然这些学生不能像我们一样读大学,但他们也在不断地学习,他们更在享受生活。
在学校食堂,几位爱好厨艺的学生在进行烹饪技能展示,醋溜白菜、尖椒肉丝等,每个学生都能做出几道拿手菜肴。“因为智力有残疾,智障儿童不可能学会很丰富的文化知识和逻辑性很强的数学推理。但主要是让他们学会生活的能力,让生活走进教育,让教育改变学生生活。”培智学校康校长对校长们说。校长们也发现,培智学校开设的课程前都加上“生活”二字,比如,生活语文主要教智障孩子
说话和语言表述,生活数学则教他们认识数字和简单的算数。
学校还专门建立了模拟客房、模拟超市,让智障儿童学会穿衣服、打扫卫生、整理房间、买东西等基本的生活技能。
在展能活动中,孩子们出色的表现令校长们赞不绝口。在美术教室,孩子们正在用绚丽的色彩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在人物绘画作品中,学生对人物神态的敏锐捕捉、各部分比例的准确把握以及流畅的线条,均让我们感到吃惊,一幅幅独特的作品让大家流连忘返。一路走,一路看,一路问,宣武培智学校丰富的特教内涵为这些的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来自于一线实践的第一手资料。当然,在考察过程中,我们所表现出的细腻、严谨、深入的工作作风也切实让宣武培智的教师感到敬佩!原定1个小时的参观活动持续了两个半小时才意犹未尽地宣告结束。
这次参观学习活动既丰富了我们的教学经验,又拓宽了我们的视野,收获良多,感触深刻。
第五篇:“以爱育爱,有爱无碍”促特校发展——北京宣武培智学校的参观心得
“以爱育爱,有爱无碍”促特校发展
——北京宣武培智学校的参观心得
2014年4月 10日,我带着一份憧憬,带着一份喜悦,带着一份期待与一种内心的冲动,到北京市宣武区培智学校参观学习。走进到宣武培智的校园,迎着春天明媚的阳光,零距离接触这里诗情画意般的校园文化,感受他们在管理、课程建设等方方面面的成效与做法,我的视野开阔了许多,思路拓宽了许多。
以“以爱育爱”为校园文化核心理念,以“我爱学习,我爱生活”为校训的宣武区培智学校,处处体现着“有爱无碍”的人文关怀。走在这里的校园,我不禁想起一位教育家说过:“学校要让年轻人的心激荡,走进学校,应当让人能够感受一种神圣、魅力和诗意”。宣武区培智学校就是这样一所学校。这里校园面积不是很大,但幽雅洁净,校园随处干净整洁、美丽大方。尤其是这里环境布置,别具一格,温馨务实。学校整体布局以“社区化”为主题,各分区既具有独立风格又相互辉映。你看,灰色平房区的学习社区、蓝色平房区的生活社区、绿色平房区的康复社区、橙色平房区的服务社区,组成了这里亮丽温馨的校园环境。不管是各社区,按春夏秋冬来布置各个楼道、墙壁处处是课程,校园文化中无处不渗透着生活知识、浸润着爱的教育。他们以这样无声的方式于无声处创造着文化建设和“无碍校园”。宣武培智爱的教育不仅体现在“无声”处,更体现在“有声”处。他们一直执着致力于师德建设,培养教师“爱”的能力。教育科研培
训、师德师风培训,通过培训内容的经常化、常态化提高教师基本功。通过“科教研室设置一体化”、“科教研干部一体化”、“科教研干部一体化”三个“一体化”实现校本研究的科学实施,并收获了累累硕果。国家十一五、十二五期间,他们获得的课程成果有:141篇论文、案例分别获国家级一、二、三等奖;111篇获市级奖项34篇获区级奖项;17篇课程成果在《中国特殊教育》、《现代特殊教育》等专业期刊上发表。而且不断涌现“教坛新秀”,教师基本功荣获嘉奖者。这里成果,没有学校领导班子精干务实、坚持不懈的带头培育及钻研,没有教师们孜孜不倦的学习及投入研究,是无法实现的。在这里,每一分子都在各自的岗位,在每个环节充分地、恰到好处地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以此实现了学校管理的高效运行;学校的教师队伍工作扎实、敬业爱岗。有人说:“有了好领导,就有一所好学校”。正是因为这些领导的以身作则、严于律已的行为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教师们,教师们自觉地做好份内份外的事。
“加强课程建设”是宣武培智的重头工作。基于课程目标的要求、基于学生需求、基于家庭的期望,根据生活化教育理论、个别化教育思想、建构性教育理论以及支持性教育理论,他们确定了以“个别化、生活化、一体化”为背景的课程建设。个别化课程建设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选择个别化课程内容与方法策略,实现学生个人成长。生活化课程他们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生活中选择教学主题,并模拟生活环境和情境,帮助学生解决生活问题,掌握生活技能,提升智障学生的生活质量。一体化的课程价值追求在于学生的教育训练、康复训练、就业指导、休闲娱乐等整合一体,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社区教育四者结合。将智障儿童融入社区生活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面面俱到地进行教育及训练。课程建设注重科学性、实用性、系统性。在这些课程目标及课程网络的统领下,课程实施得以有目标、有计划、可持续发展。课堂目标的制定以“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兼顾整体与个体差异”为原则,确定班级教学方向及个体教学重点。在课程实施中进行集体教学、分组分层教学、个别训练以及家庭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因材施教、最大限度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我想,基于特殊儿童接受能力欠缺,学习能力及生活技能有限,个体差异大的特点,“个别化、生活化、一体化”课程建设是特殊教育学校必然的课程定位。但是真正要做好课程的实施,将课程目标融入到各个教学领域及环节,没有特殊教育领导人前瞻性的特殊教育教学及管理理念、锲而不舍的追求及奋斗精神,特殊教育学校教育工作者集体群策群力,坚持不懈并勇于创新的敬业精神,是难以让特殊教育学校课程建设开展得有声有色的。
走进宣武培智,就是走进学生生活的各个社区。这里不仅满足于课程建设,课堂实施,更通过无处不在的模拟社区化环境培养学生的社区生活经验及能力。他们把从生活中来的问题搬到校园,模拟环境,让学生在校园技能体验各种社区生活。更重要的是,宣武培智为学生创设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内容,如校内模拟超市、医院、家居生活、社区生活等,并结合实际,将学生带出校门,体验社区生活,如综合商场购物活动、快餐店点餐、乘坐地铁等。而细化的课程
内容,即是为完成社区生活需要的能力服务。他们采用主题教学,细化的知识点最后再整合成到主题活动所需的能力。处处为学生“走出家庭、走进学校、走上社区”考虑和着想。
宣武培智的职业课程对于开展职业训练的学校也非常有借鉴价值。他们的职业教育模式按照“宽基础、活模块、多能力、个别化”开展。对智障学生加宽专业课和基础课,培训职业知识与技能,合理调试职业训练模块内容,培养学生以适应社会生活自理、参与社区、掌握专业职能的能力,并根据市场需求发展学生技能。
宣武培智是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课程建设以各个阶段学生的不同特点及需求进行设置及实施。学校发展至今天,是一所有“宽度”、有“高度”、又有“厚度”的特殊教育学校。走进宣武培智,我们不无感觉自己也变得有了更多的“厚度”,把这里的工作理念,这里人的工作精神带回我们的工作中,我们路必将走得更顺、更宽。因为我们需要科学、务实的课程建设,需要敬业、钻研的特殊教育精神,更需要有一股不放弃、不停歇的勇气及脚步。
在参观学习时,我始终睁大眼睛,竖起耳朵,敞开心扉去凝视、去倾听、去交流、去捕捉、去汲取。我始终不忘对照自己和学校的实际,做深度思考,从中吸收别人经验,寻求加快教育发展的良计妙策。收获多了,反思也随之多了:
反思一:办好一所学校,学校管理是关键。
孔老夫子早就告诫我们:“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谓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桃李不言,下自成溪,就包含着这个道理吧!管理者要做一番实事,就要对教师团队进行有效的引领,为他们提供有价值的服务;要依靠教师,尊重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学校应将教师吸引到学校管理中来,建立教师愿意共享的远景,并提供通向未来的桥梁的能力。同时要注意营造一个文化氛围来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影响、感染全体师生,让文化环境成为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成为一种奋发向上的动力。另外还要建立比较完善的激励机制,所谓“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激励能使管理这个湖泊具有源头活水和美丽的涟漪,当然激励除了物质激励以外,还有环境激励和精神激励。
反思二:鲜明的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升华。
宣武培智学校以科研为先导、以素质教育为根本,培养有扎实基础、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主人作为发展目标,秉持“以爱育爱,有爱无碍” ”这一核心理念,引导和熏染教师“爱学习、爱生活、爱事业、爱学生”的教育思想。抓活动、重实践,培养智障学生的自理能力和社区生活能力。开拓出了学校勃勃发展的局面,各项荣誉纷至沓来,令人鼓舞。由此,我想,我们每一所特殊教育学校都应该根据自己实际,努力打造品牌,树立起富有个性的办学特色,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反思三:教育科研是推动学校整体发展的动力。
教育科研是教育实践和发展的重要指南,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有力杠杆,是不断提高教育工作者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为此,学校要加大教育科研的工作力度,坚持教学改革为中心,以课题实验研究为重心,以提高整体办学水平为核心,不断推动学校向纵深发展。认真分析宣武培智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有以下特点:一是学校重视。学校校长参与主研,全员参与。二是方案具体,措施落实。从计划制定、资料收集、具体个案记录、论文撰写都有完善的安排,科研工作材料非常齐全,并且学校把教育科研工作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抓紧、抓实。做到人人有课题、人人有目标,并把此项工作与评优评先、评职称、考核挂钩,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几年的坚持,许多教师硕果累累,教育科研的积极性极高。
反思四:教育质量始终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工作的主旋律。宣武培智学校素质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学校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从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开发到课程的具体实施,宣武培智事无巨细,环环相扣,从学生生活及实际出发,永远不离开科学、务实、有效的宗旨及目标,一步一个脚印,自信而坚定。
虽然这次挂职学习结束了,但人的学习是无止境的。此次挂职锻炼学习,大开眼界,我将把汲取的营养和精华哺育在特教事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