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年广州数学中考第18题评卷小结(林玉枝、邹文锋)
2010年广州数学中考第18题评卷小结
1、考查目标:本题是一个简单的考查等腰梯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及四边形内角和的解答题,属于基础题。
2、新增解法:本题的解题方法相对较多,但是绝大多数学生还是使用最基本的证明方法。如下所示: 证明:∵AD∥BC ∴∠A+∠B=180° ∵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 ∴∠B=∠C ∴∠A+∠B=180°
在评卷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下面几种解题方法: 证法一:
证明:连接AC、BD ∵ABCD是等腰梯形 ∴∠ABC=∠DCB ∵AD∥BC ∴∠3=∠2 ∵在△ABD中,∠DAB+∠1+∠3=180° ∴∠DAB+∠1+∠2=180° ∴∠DAB+∠ABC=180° ∴∠DAB+∠DCB=180°
证法二:
证明:连接AC、BD交于点O ∵ABCD是等腰梯形 ∴AB=DC,AC=BD 在△ABD与△DCA中
ACBDABDC ADDA∴△ABD≌△DCA(SSS)∴∠BAD=∠CDA ∵AD∥BC ∴∠BCD+∠CDA=180° ∴∠BCD+∠BAD =180°
证法三:
证明:作MN⊥AD,交AD于点Y,交BC于点Z,则
∠AYZ=∠BZY=90°
∵ABCD是等腰梯形 ∴∠B=∠C ∵四边形ABFE的内角和是360° ∴∠A+∠B=360°-90°×2=180° ∴∠A+∠C=180°
3、典型错误:
①书写格式不规范。例如:漏写角的符号,把∠A+∠B=180°写成A+B=180°;角的表示方法有误,把∠ABC写成∠BA或∠B或∠BAC;内角和的表示有误,把∠A+∠B+∠C+∠D=360°表示成ABCD=360°;
②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够清晰。例如;由AD∥BC得到∠A+∠B=180°,但很多学生写成∠A+∠D=180°或∠C+∠B=180°;由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得到∠B=∠C,但很多学生写成∠B=∠D或∠B=∠A;
③错用特殊角。例如:因为∠A+∠B=180°,所以∠A=∠B=90°;或用量度的方法把∠A 特殊成120°,∠B特殊成60°进行代入求证;
④语言表达不清晰,特别是在添加辅助线的过程中尤为明显。把“过点A作AE⊥BC,垂足为E”直接写成“连接AE”,把“等腰梯形的对角互补”写成“四边形的对角互补”。
4、复习建议:
①注重基础知识。每个知识点都要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懂得运用,不要只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因为在改卷的过程中发现有部分学生对等腰梯形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根本不了解; ②表述合理、规范的意识。在以中、低档综合题为主的中考中,获得正确思路相对容易,这就使得如何准确而规范地表达出来变得更重要了。我们已经多次见到一些考生因为实质性的书写错误而失去满分。特别是每一个有分值的环节,若因果关系不完全正确则不得分。评分原则总体上从严,不是在卷子上为考生找分,而是根据考生对问题解决的正确程度评分。因此在初中数学总复习阶段,除教师一定要有计划、有目的的示范其工整规范的解答外,还要要求学生找到解题方法后,书写要简明扼要,快速规范,不要拖泥带水,罗唆重复,更不要画蛇添足。用阅卷老师的话来说,就是写出“得分点”。一般说来,一个原理写一步就可以了,至于不是题目考查的过渡知识,可以直接写出结论。
③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要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要让学生调整好心态,为他们建立自信心,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有良好的竞技状态,轻装上阵。特别是对中下生的开解显得尤为重要;
④对概念、性质的理解要加强。例如对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的基本性质和判定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不能混淆,以免在解题的过程中乱用。
⑤多提倡一题多解的思想,要求学生在一题多解的过程中进行比较,从而找到最简单最快捷的方法;
评卷人:林玉枝,邹文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