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秦皇岛市职业技术学校精准扶贫推进工作汇报
秦皇岛市职业技术学校精准扶贫推进工作汇报
10月8日,召开班子成员会,传达市局关于精准扶贫推进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下一步计划。
下一步,学校将及时联系对接学校,了解情况,根据学校实际,发挥自身办学优势,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与志愿服务活动。
1、帮助解决一些急需的教学设备与资源
上学期为对口扶贫学校筹建教师文体活动中心一个,捐助了三个乒乓球台和附属设施,共计五千多元。下一步将根据对口扶贫学校实际,帮助解决一些急需的教学设备与资源。
2、送专业技能培训到帮扶学校
为了丰富帮扶学校学生综合实践课(第二课堂)内容,让更多的有意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了解未来学习内容、学习方向,让他们更加喜欢职业教育,学校组建专业教师志愿服务队,前往帮扶学校给他们送去职业技术(如:烘焙技术、美容技巧等)。本学期结合春季招生宣传继续开展此项工作。
3、根据对口学校需要,有计划地开展师资培养,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 本学期如果条件允许,适当组织一次两校的教师交流学习。主要让帮扶学校的教师来我校亲身体验职业教育氛围,感受职业教育教学,参加我校的文化活动,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等。
4、建立助学基金用以资助精准扶贫对口学校(青龙龙王庙初级中学)的贫困生学生。为科学、有效地使用助学基金,学校制定了 “精准扶贫助学基金”管理办法。秦皇岛市职业技术学校
2016年10月10日
第二篇:中卫职业技术学校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中卫市职业技术学校精准扶贫工作纪实
中卫市职业技术学校是国家、自治区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2012年来,学校发扬“精进自己,共享社会”的办学精神,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战略,本着扶贫先扶志的原则,把优秀当作习惯,让先进成为常态,将好事做到极致,全力开展教育精准扶贫,为全市精准扶贫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积极争取及全面落实“温暖工程”项目
2013年秋,经民建宁夏区委和民建中卫市总支对学校办学条件和生源状况进行调研,中卫市职业技术学校符合实施“温暖工程”教育移民项目招生条件,通过了遴选成为“温暖工程”项目实施学校。当年,学校招收六盘山区海原、原州、同心、西吉、隆德、彭阳、利通、盐池、靖远、景泰等十多个区县学生总计413名,2014年招收六盘山区学生406名,让更多宁南贫困山区学生通过接受中职教育,实现教育移民从而实现精准扶贫的目的。学校根据学生意愿,安排学生到不同专业就读,积极组织该项目学生参加专业技能等级考核,并为学生办理技能等级证书。学生学习期满,经考核成绩合格,为其办理和颁发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负责推荐毕业生就业安置。目前,“温暖工程”项目学生已全部毕业,走上了各自的工作岗位。
二、开展“两后生”精准扶贫,推动劳动力转移就业 农村家庭年龄在15周岁以上、22周岁以下,未继续升学的我区农村家庭初、高中毕业生(简称“两后生”)。2016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做好“两后生”职业技能培训,支持贫困家庭“两后生”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为全面落实《通知》精神,中卫市职业技术学校于2017年4月—7月,在学校举办了电焊工、中式烹调师、美容美发三个专业的“两后生”全脱产在校免费培训班。贫困家庭“两后生”根据自己意愿、就业需求和劳动能力,选择了就业技能培训,三个培训专业共招收23名学生。学校免除两后生的学费、住宿费(含卧具)、学习资料费、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员每人予以3000元的生活补助。在为期三个月的脱产培训中,开设了原料知识、原料加工、金属材料知识、电工基础、焊接实操;菜肴制作工艺、冷菜烹饪方法、热菜制作工艺;发式造型、护肤、洗剪吹、烫染护发、盘束发等专业课程,帮助学员掌握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为顺利就业打下基础。培训结束后,学校组织学员进行了技能鉴定考核,颁发结业证和职业资格证。
取得了一技之长的“两后生”,自身素质得到了提高,被学校推荐到中卫及周边地区、银川地区就业,增加了家庭经济收入,对社会稳定和谐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三、通力合作,肩负起社会帮扶责任
为全面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学校积极联系市直机关和市 上各部门,积极争取培训项目指标,充分发挥职教资源优势,扎实有效地开展培训。先后争取生态移民中长期培训、创业培训、城乡劳动力转移、少数民族农民工、扶贫培训、安全生产等各类培训任务,2017年,共完成各类培训3279人,其中完成中卫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生产培训1674人,市质量监督管理局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9期共1111人,中卫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城乡劳动力转移培训共184人,市扶贫办贫困地区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4期160人,市就业局创业培训5期150人。采取“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与美利纸业集团公司、宁夏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宁夏天元锰业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签订委托培训协议、定向培训就业协议,输送培训合格学员,城乡各类人员培训后就业率达到87.9%。
四、积极开展创业致富带头人等各项培训
为认真抓好创业致富带头人的培训工作,学校深入沙坡头区香山乡、兴仁镇、康乐村等移民点,与村委会积极对接,寻求村委会负责人的支持协助,对创业致富带头人进行摸底排查,动员他们参加培训。移民区群众文化程度低,对培训工作不理解,招生难度大,工作人员冒着严寒,凭着“不怕跑断腿,不怕说烂嘴”的精神,走访移民群众3000多户、发放招生简章5000余份,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动员,最终确定了培训名单,完成了160人的扶贫项目培训工作。
沙坡头区常乐镇康乐村的金学贵参加培训后,积极调整经营模式,致力于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为附近村民提供了 更多就业机会;沙坡头区兴仁镇的刘延明在培训班系统完整地学习了创业相关的知识与技能,适时运用到他的企业中,使他经营的鞋厂和宾馆增添了时代气息,同时也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五、推进职业技能鉴定,创造技术脱贫条件
在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的领导下,市职业技术学校夯实基础,锐意进取,与校外校内各单位各部门紧密配合,积极协作,紧紧围绕“社会效益第一、质量第一”的原则,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广泛宣传、积极动员、强化内部管理”等多项措施,较好地组织开展了技能鉴定工作,在服务企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学生技能鉴定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服务就业大局、构建和谐社会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2015年,市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技能鉴定所荣获自治区职业技能鉴定“优秀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称号。2017年,深入海原、中宁、沙坡头区各乡镇,共完成各类鉴定8683人,合格7806人,鉴定人数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完成精准扶贫鉴定电焊工1603人,中式烹饪师1309人,家政服务员1255人,裝载机司机1241人,挖掘机司机680人,中式面点师375人,电工149人共计6612人。
六、建立精准扶贫文化,服务精准扶贫战略
精准扶贫工作的内涵有二,一是消除贫困,二是防止产生新的贫困,不是三两年脱贫后就完的短期工作,而是一项长期战略,尤其是文化扶贫。做人先立志,扶贫必先扶志。书犹药也,可以医愚。多年来,市职业技术学校始终把学生 思想教育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学校德育工作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一是通过基础课和德育课,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牢固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明确的奋斗目标,激发学生爱劳动、肯奋斗的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二是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社团活动,使学生融入集体,在集体中学习,在集体中成长,培养学生浓厚的积极进取意识;三是经常邀请优秀毕业生返校演讲,为学生讲授学习和工作的感受,以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使学校感受到成功也并不是什么难以企及的事,逐步增强学生的存在感和责任意识,并逐渐树立明确的目标和志向。
职业教育是谋生教育,尤其是中职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面对的是最基层的、文化水平相对低下的群体,从这个意义上说,中职教育也是精准扶贫的一个重要平台或战场,将扶贫工作推进至“最后一公里”,推及至“最后一个人”,永远在路上。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中职教育这一平台,开门办学,服务社会,精准扶贫,惠及个体,努力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向纵深发展。
第三篇:职业技术学校工作汇报
***职业技术学校工作汇报
***职业技术学校是我县职业教育的龙头。是一所新兴的职业技术学校。
一、学校的专业设置及招生情况
今年我校计划开设个专业:农学专业、畜牧兽医专业、食用菌专业、政法专业、机电专业、旅游专业、音乐专业、美术专业、食品专业、计算机专业、印刷专业。计划招收人,每个专业两个班,每班名学生。
目前学校的招生工作正在紧张有序的进行中,学校全体教职工在中招和高招前,到全县每所高中和初中学校进行招生、宣传。放暑假后,全校教职工仍不休息,深入到全县各个自然村进行招生宣传。
二、目前面临的问题
1、学校需要一所拥有个标准班的教学楼和能容纳人的寝室楼。
2、需要一所实验楼。实验楼应配有农学、畜牧兽医、食用菌、机电、食品,五个标准化实验室,一个琴房、一个专业画室、四个配有台电脑的电脑室。
3、需要十亩试验田。
4、人员投入不足,师资力量缺乏,学校目前人员编制仍是 1
****年编办核定的编制人数人,且专业教师所占比例编低,仅为%,建议加大对职业教育的人员投入,增加人员编制,逐步解决老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课老师比例过小的问题。
5、多头管理不利于统筹规划。教育行政部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管理职业教育,分别侧重于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各自为政不利于统筹规划,导致资源浪费和资源闲臵,并在招生上形成恶性竞争。
三、今后工作打算
1、紧紧抓住国家职业教育攻关计划的机遇,积极争取资金,努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高学校办学能力,保持县职业技术学校可持续发展。
2、进一步加大学校招生工作的力度,扩大学校在校生规模,促使县职业技术学校又快又好的发展。
3、广开办学渠道,加强联合办学,实现优势互补。在巩固已有成人中专与大中专学校联合办学的基础上,今年计划再与一至两所大、中专院校联合办学,在职业技术学校设立分校。
***职业技术学校
第四篇:浅谈精准扶贫如何精准推进
浅谈精准扶贫如何精准推进
当前社会各界都在集中精力推进精准扶贫,**市还计划筹资7000亿元用于精准扶贫开发,境内各县市区纷纷组派贫困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员,组织干部进村入户开展调查摸底,帮助贫困户选择脱贫致富项目,组织落实扶贫贴息贷款,签订生死状……等等,精准扶贫如火如荼进行中。贫困问题引起了广泛重视,弱势群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关爱,可敬可喜。然而,笔者也进村入户开展了调查,对精准扶贫也进行了认真思考,认为精准扶贫在“精准”推进上要认真落实好“五主”。
一是政府主导。贫困户脱贫致富是政府的责任,贫困户之所以贫困,不是因病因灾,就是缺资金、缺技术、缺项目、缺劳力、缺信息,亦或受自然条件制约等。从调查的情况看,除客观条件制约外,群众致贫的只要原因是缺资金、技术、项目、劳力、信息等,有的缺一样,有的缺几样。贫困农民是弱势群体,很难自主解决制约脱贫困难。因此,精准扶贫须由政府组织领导、宏观部署、制定方案、筹措资金、落实政策、差异发展,在宏观上为精准扶贫掌舵、把脉、布局和协调有序推进。主导精准扶贫工作,政府责无旁贷。
二是农户主体。所有贫困户都脱贫致富、彻底消除贫困是扶贫的终极目的。调查中了解到,贫困户对自身致贫原因、脱贫条件、致富优势和自己兴趣爱好、所需致富项目比各级干部更清楚。因此,各级帮扶干部在帮助贫困户进行了科学分析之后,贫困户选择什么样的脱贫致富项目、需要申请多少贷款、贷款如何分配使用等均应尊重贫困户意见,由贫困户自己拿主意,是养猪养羊还是栽树种药抑或开店跑运输,要充分尊重和确保贫困农户的主体地位不变,各级政府部门和党员干部切不可越俎代庖。
三是干部主责。各级干部、扶贫工作队员是精准扶贫的责任人,尤其县乡干部长年与群众接触,对群众的情况最了解,其工作主阵地在农业农村,服务对象主要是农民,应该把农户是否脱贫,农村经济是否发展作为县乡干部考核、提拔、重用的主要依据之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用机制引导干部专心指导农民选项目、筹资金、搞生产、跑销路,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引导各级干部把心思用在谋划农业农村发展上。“三农”是各级政府各项工作的基础,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因此,县乡干部尤其是帮扶干部的主责就是发展农村经济,帮助群众脱贫致富。
四是部门主推。各级各部门要认清新形势,适应新常态,把农业农村工作作为本部门工作主战场,谋事为农,兴事为民,要把争取的项目、资金主要用于贫困户脱贫致富,主要用于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主要用于条件艰苦地方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要按照职能的不同和单位的大小,采取一个部门结对帮扶一至几个贫困村、一个干部结对帮扶一至几个贫困家庭的办法,把群众脱贫致富和农村经济发展与部门工作实绩、年终考核挂钩,让部门工作有方向、干事有动力和对群众有感情、记得住乡愁。
五是社会主帮。贫困户脱贫致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量资金、项目、信息、技术和人力、物力、智力。这些全靠政府显然不现实,政府的投入只能起引导、催化作用,大量的还是要社会帮扶。因此,各级政府要广泛宣传发动和制订激励政策,鼓励各类成功人士尤其是本地外出成功人士和务工人员回报桑梓和回归创业,用在外面赚到的资金和学到的先进理念、技术、信息以及成功的项目帮助家乡发展,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第五篇:如何推进精准扶贫
如何推进精准扶贫
推进精准扶贫,加大帮扶力度,是缓解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也是全区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一场攻坚战。那么,如何做到精准扶贫呢?
(一)精确识别,这是精准扶贫的前提。通过有效、合规的程序,把谁是贫困居民识别出来。总的原则是“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开展到村到户的贫困状况调查和建档立卡工作,包括规模分解、入户调查、初先对象、公示公告、填写相关表格手册、数据录入等内容。其具体作是:根据国家公布的扶贫标准,村民先填申请表,首先由村民小组召开户主会进行比选,再由村“两委”召开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比选,并张榜公示,经并再次公示;如无异议,根据村内贫困农户指标数量,把收入低但有劳动能力的确定为贫困农户。总之,不论采取何种方式识别,都要充分发扬基层民主,发动群众参与;透明程序,把识别权交给基层群众,让同村老百姓按他们自己的“标准”识别谁是穷人,以保证贫困户认定的透明公开、相对公平。
(二)精确帮扶,这是精准扶贫的关键。贫困居民识别出来以后,针对扶贫对象的贫困情况定责任人和帮扶措施,确保帮扶效果。就精确到户到人来说,重点为:一是坚持方针。精确帮扶要坚持总书记强调的“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工作方针,重在从“人”“钱”两个方面细化方式,确保帮扶措施和效果落实到户、到人。
二是到村到户。要做到“六个到村到户”:基础设施到村到户、产业扶持到村到户、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结对帮扶到村到户。真正把资源优势挖掘出来,把扶贫政策含量释放出来。三是因户施策。通过进村入户,分析掌握致贫原因,逐户落实帮扶责任人、帮扶项目和帮扶资金。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实施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工程,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帮助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四是资金到户。在产业发展上,可以推行遂宁市船山区唐春村的专项财政资金变农户股金的模式,也可以通过现金、实物、股份合作等方式直补到户;在住房建设上,可以推行南江县农村廉租房的作法;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补助资金可以直补到人;对读中、高职学生的生活补贴、特困家庭子女上大学的资助费用,可通过“一卡通”等方式直补到受助家庭;异地扶贫搬迁、乡村旅游发展等项目补助资金可以直接向扶贫对象发放。
五是干部帮扶。干部帮扶应采取群众“点菜”、政府“下厨”方式,从国家扶贫政策和村情、户情出发,帮助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制定符合发展实际的扶贫规划,明确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并落实严格的责任制,做到不脱贫不脱钩。
(三)精确管理,这是精准扶贫的保证。一是农户信息管理。要建立起贫困户的信息网络系统,将扶贫对象的基本资料、动态情况录入到系统,实施动态管理。对贫困农户实行一户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确保扶到最需要扶持的群众、扶到群众最需要扶持的地方。年终根据扶贫对象发展实际,对扶贫对象进行调整,使稳定脱贫的村与户及时退出,使应该扶持的扶贫对象及时纳入,从而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扶贫信息真实、可靠、管用。
二是阳光操作管理。按照国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对扶贫资金建立完善严格的管理制度,建立扶贫资金信息披露制度以及扶贫对象、扶贫项目公告公示公开制度,将筛选确立扶贫对象的全过程公开,避免暗箱操作导致的应扶未扶,保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在阳光下进行;筑牢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带电“高压线”,治理资金“跑冒滴漏”问题。同时,还应引入第三方监督,严格扶贫资金管理,确保扶贫资金用准用足,不致“张冠李戴”。
三是扶贫事权管理。对扶贫工作,目前省、市、县三级分别该承担什么任务并不十分明确,好像大家都在管钱、分钱,监督的责任也不清晰;专项扶贫资金很分散,涉及多个部门,各个部门的责任也不清晰。现在,省委已经明确,省、市两级政府主要负责扶贫资金和项目监管,扶贫项目审批管理权限原则上下放到县,实行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制度,各级都要按照自身事权推进工作;各部门也应以扶贫攻坚规划和重大扶贫项目为平台,加大资金整合力度,确保精准扶贫,集中解决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