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技术学科师徒结对子总结
信息技术学科师徒结对子总结
转眼间,进入学校已整整一年了,一年来,在师傅的耐心指导下,在组里各位老师的热心帮助下,我不仅在教学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在应对日常的各项工作上都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下面,我就一年以来的工作情况进行如下总结。
1、教学上。
刚开始时,在教学上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课堂纪律、师生如何互动,机房上课如何开展,如何解决学生基础参差不齐而导致的上机操作问题等,在这些方面,师傅有着丰富的经验,我常常向师傅求助,师傅也非常耐心地帮我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而且经常的来听我的课,针对我的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及时与我进行沟通,帮助我解决。在机房上课时,遇到的问题也非常的多,首当其充的便是纪律问题,初中部机房很大,机房又没有话筒及扩音器,再加上初中部机房很简陋,坏的机器非常的多,因而上课时,学生常常会因为找不到好的机器而四处走动,开始的时候,我总是去引导他们,后来发现这样效果很差,每周上机时都会出现同样的问题,后来就这些问题与师傅进行交流,师傅便教我将学生对号入座,每个学生坐在固定的位置上等很实用的方法,终于解决了这一系列问题,自此以后,机房上课的纪律变好了,虽然有时候还会出现一些问题,但经过师傅的帮助,最终都一一解决,一年来,师傅在教学上帮助了我太多,我也从师傅身上学习到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这也使得我快速的成长起来。
2、书写教案上
我带的是初
一、初二两个年级的信息课,一周每个班只有一节课,也就意味着每周只需要备二次课,虽然相对来说,不是很忙,但师傅对我要求非常的严格,每个周一开组会的时候都会检查我的教案,坚决让我做到课前一定要认真备课,做到没有教案不能上课,而且会对教案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的指出,并让我及时的反应这一周来出现的教学以及各方面的问题,与组内老师一起进行交流,师傅认真的教学态度深深的影响了我,也使我意识到成为一名好老师真的要经过千锤百练,不断提升自己的各方面业务技能。
3、业务能力拓展上
除了在教学上,师傅耐心的指导我,在平时的工作以及生活中,师傅都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特别是业务能力的提高上,师傅会指导我去看一些专业书籍,来不断提高自己,作为信息学教师,本身知识储备就要多,而且必须得跟上日益发展的社会需要,因而就得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只有这样,才能跟上形势,不被淘汰。
一年的时间真的很快,在这一年中,在师傅的帮助下,我也很快的成长了起来,这与师傅的耐心指导与帮助是分不开的,在即将到来的新学期中,我会一如继往的向师傅认真学习,极力地提高自己,不辜负学校以及师傅寄予我们这些青年教师的厚望,认真工作,以最好的教学成果来回报学校。
第二篇:师徒结对子总结专题
师徒结对子总结
张颖
时间过得真快!为期一周的师徒结对学习就已经完成了!作为帮走上工作岗位的我来说,毫无经验,迫切地需要一位老师来指导我,让我能够更好滴胜任这份工作,这次的结对子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的指导老师是实验小学的潘春梅老师,她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老师,一周的时间非常短暂,但是在潘老师的帮助下,我也收获了许多,下面我就为这次师徒结对总结一下自己所得!
拜师的第一天,我就感受到了潘老师务实的工作态度,她很关注孩子的可持续发展,我就知道我能够从她的身上学到很多东西,不仅是在教学方面,也有生活上的。
“听课评课,寻找策略”,这次结对的主要形式就是我们听指导老师的课,然后她给我们讲讲教学思路,我们也谈谈自己的感悟。一个周以来,每天都听了潘老师的课,她的课堂孩子们是主体,老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在低段孩子学习基础较差的情况下还进行了展练,主要是从“音、形、用”三方面来展练的,我一边听一边思考,我要怎么把这样的好方法结合实际运用到我的教学中去呢,课后我与潘老师也进行了讨论,问她一些关于如何展练的问题,从中我的教学实践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积极交流,共享资源”,在语文教学方面,潘老师教诲了我许多教学方法,课间找她交流的时候,她也是有问必答的,让人感觉很亲切,并没有藏着掖着的。此外,作为班主任,我还向她学习了班级管理的相关内容,包括班委设置、评价管理等等,结合着我走上岗位以来的实践经验与潘老师进行交流,提出了我的一些想法,她也给于了我许多切合实际的建议,让我受益匪浅。我们的交流可以说贯彻于我们相处的每一天!我们共同分享着课堂上的困惑与喜悦。共享着教育教学资源!
真的很感谢潘老师在这一周的倾囊相授,我也会把我学到的东西稍加变通,结合实际,运用到我的教学实践中去。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师傅指导!让我在教师这条路上走得更好更顺畅!
第三篇:师徒结对子总结
师徒结对子总结
王立平
本学期,我和张静老师结成师徒对子,我是一个有十二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而张静老师是刚进入教师队伍的年青教师,对我而言在教学经验方面有所长,而张静老师的工作热情是我无法比拟的。而彼此都能体会都这项结对子工作的责任和压力,所以对本次活动都抱着“互相学习,一起研究,一起进步”的理念,一起把所带班级的教学进行的有生有色。在这初一第一学期就要结束时,特对结对子工作做一个小结:
对我来说要做好师徒结对子工作,我首先要完成学校最基本的要求完成自己的听课任务,在听课过程中对张静老师的教学活动进行了解,对在教学中的优点有特色的地方进行肯定,让她保持下去;对在教学中有问题的地方进行纠正;对互相有争议的地方谈自己的看法,一起探讨一起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改进与完善课堂教学方式,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对张静而言,听我的课也是她的重要任务之一,这样我们通过互相听课、评课等形式的活动,在此过程中一起得到提高。本人也通过这种形势的交流把自己的敬业精神,热爱教育教学工作作风去影响张静老师,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张老师。在张教师遇到困难时一定给予真诚的关心与帮助,帮助他走出困境。从高从严地要求自己和张教师,在结对子活动中共同进步。
本学期好多时候都是张静先听我讲的新课,然后通过听课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然后再在自己的3、4班进行教学。这样张静花很多的时间去听课,这对一名新教师是很难得的,这一点也是值得我去学习的。在张静听我课的时候也会发现我的教学问题,她也是毫不避嫌得给我指出。
在师徒结对子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自身也得到了不断地进步,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以后,我要一如既往地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开展好师徒结对工作,注重与张老师共同探讨的过程,把自己在教学经验、知识技能等方面微薄的经验,与张老师教师共同分享,一起成长进步!
2011年12月
第四篇:师徒结对子总结
师徒结对子总结
张芳霞
对于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我来说,一切都显得那么陌生,那么冷漠,可是学校给了我们温暖,让我感觉到了参加工作的快乐和幸福。刚来学校不久,学校就给我们新来的老师开了师徒结对子大会,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一个和蔼可亲的师傅,就像妈妈一样,第一学期来对我的照顾更是无以伦比,这学期也是一如既往的对待我这个无知的徒弟。
这学期以来虽然比上学期在教学上成熟了很多,但是还是会需要徐老师的帮助,有时候是请教问题,有时候是听课,有时候是讲课,有时候是备课,真的是忙的焦头烂额,可是徐老师还是会亲切的帮助我,尤其是刚开学的时候学校组织了年轻教师赛课活动,我清楚的记得我讲的是《桂林山水》这一课,徐老师为了帮助我甚至把她的班空出来让我试课,完了之后再帮我评课,帮我修改,以致后面我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知道这是师父的负责任,是她对我的爱,我在心里默默的想,我绝不会伤害徐老师,她是我这一年的师父,是我参加工作以来的第一任师父,那就是我这一辈子的师父,我一定会把她当妈妈一样的对待;记得还有一次,学校推门听,我真好上的是一堂复习课,但是感觉很糟糕,一下子感觉脑子一片空白,不知道我的复习课该怎么上,没办法,我又去找我的师父徐老师,我去听她的复习课,徐老师毫无推辞就让我去听,我的感觉很熟悉,徐老师上课还是那么自然大方,那么亲切可爱,听了徐老师的课后,我突然感觉心里又有底了,那种踏实的感觉让我感到了一种莫名的幸福,从此我的复习课再也不用胆怯了,面对孩子们我也感觉自信了很多,渐渐地孩子们的复习课越上越好了,我清楚的知道这一切的功劳都得归功于徐老师,是她帮助我走出了困境,是她给了我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温暖。
徐老师,我的师父,我爱您,以后有什么事请你尽管给我说,我一定会义不容辞的。
第五篇:师徒结对子总结doc
师徒结对子(师傅)总结
我和唐晓娇的“师徒结对”活动开展已有一个学期了。在这个学期内,我再次努力践行着作为师傅所应尽的各种责任与义务。尽管心中有几许压力,背上添了许多额外的责任,但我还是能清醒地认识到我校为青年教师所搭建的这个培训平台的重要性,也很清楚自己作为师傅,对于小史的在职培训起着非常重要的引导、榜样与示范作用。在这一学期的朝夕相处中,我似乎又获得了许多新的感悟与启迪。
一、从容应对平常工作
从小史身上我仿佛看到了刚参加工作时懵懵懂懂的自己。这一个时期的新教师就如同人生的孩童阶段,每天都会冒出许多自以为是的经验,也会遭遇许多未曾碰过的困惑与疑难。当自己认为自己有足够的经验可以应付孩子、应付工作,开始享受自如的工作状态的时候,往往会遭遇新的压力,新的困惑,或者是产生新的无法解决的问题。当自己一个人默默地努力一段时间后,教育的热情会因为外在环境的冷淡而消退,褪尽教育激情与教学热情的教师,其实后面的路或者会走得索然无趣,或者就按部就班,这样对新教师的“工作幸福感”会产生冲击,甚至会动摇她们的信心。
针对青年教师这个特点,我首先肯定她在执教过程中的沉稳优势,主动施压,着重让她摆正心态,积极地应对每一次的教学研讨活动,使她在教学技能上获得新的提升。同时也鼓励她写文章、总结执教过程中比较成功的经验,整理成功教学案例,这对于她以后的写文章、写总结等奠定了积极的心理基础。
二、努力钻研日常教学
工作的积极性是否高涨全在于工作态度,当对工作成效持无所谓的态度时,一切也就没有了努力的理由。师徒结对子的活动让我们觉得工作有成效是一种高层次的幸福,更是一份荣耀,督促着我们师徒共同去摸索、追求,努力实践“教学的精彩课堂”。小史经常主动要求我听她课,为了准备一节充分的亮相课,她会不断地试教。这些都可以看出,新教师在努力学习带班经验、积累家长工作经验的同时,她更清楚地意识到,会上课,上好课,上孩子喜欢的、难忘的课,这才是作为一个教师最根本的生存之道。小史能把自己定位准确,扬长避短,努力在“可行性、可操作性”上下功夫,多动脑,认真钻研教材,自发积累经验,渐次提升自己的执教综合技能与水平,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
三、勇于挑战薄弱环节
一个学期的“师徒结对”,它让我意识到自身的诸多不足。“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其实在师傅这“名”与“实”之间还是存在较大差距的,但既然接受“教与导”的重任,就只能努力缩小学科差距,减缓自己的教学盲点了。在提高徒弟业务水平的同时,我也逐日努力充实自己,勇于向自己的薄弱面进行自我挑战,试图日积月累的教学反思、总结提炼、自我完善中逐步凝聚自己的教学特色,然后才能用“一桶之水中去舀取一瓢之水”,施与他人的同时亦获得自我发展与自我提升。
相信在以后的师徒结对活动中,我有更多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战经验与身体力行的直接榜样作用来影响徒弟小史,说教的力度也会更强,指导的深度与广度亦能得到进一步的深掘与拓宽。
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