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名师工作室个人小结
养花人手记
(二)——2011-2012学年“文如其人”工作室个人小结
当键盘在我欢快地敲击下,涌动心潮澎湃的文字的时候,方才惊觉,原来一年的时光已经倏然远去。这一年,我和“xx名师工作室”的同伴们一起,在浓郁的研究氛围中,并肩前行,一同成长„„
学无止境——为有源头活水来
作为工作室的一员,我如饥似渴地学习着。我们一起研究“苏派教学”的风格,总结经验、更新观念,让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能紧紧跟上课改的步伐。陈主任适时地为我们送来了一本本好书。《生命中最好的语文课》以坚实的教育理论为经,以丰富的课堂教学案例为纬,提出语文课堂是思辨的、充满诗意的。于是,我一面手不释卷,一面走进了最好的语文课堂,感受到了深度语文的独特魅力。在《小学语文课型研究》一书中,常州市局前街小学的李伟平校长向我们呈现了一个个生动的课例,借此传达这样的理念: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立场”才是课型研究的根基,只有拥有“学生之魂”的语文课,才是最能促进学生生命成长和发展的最好的课型。《有心、细心、慧心的教育追问者》则集结了2011年“师陶杯”的论文,站在理论的高度,将我带回教育的原点和终点,去重温原生态语文课堂教学的梦,去追寻理想教育的那一片蓝天。而由《168爱生故事集》生发的主题沙龙“师爱”更是带大家走进了一个个温馨感人的教育故事之中,借此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大爱无疆,小爱无痕,师爱真是个永恒的主题啊!
工作室浓浓的研究氛围常常让我“沉醉不知归路”。那一节节示范研讨课,对于我这个刚刚走进高年级课堂、还有点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新兵来说,真是大开了眼界!课后,大家毫无保留,各抒已见,一段段精彩的点评,更让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我深知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还迫切需要提升,因此不愿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学习的好机会。在南京“现代与经典”的大会堂,在常州“青语会”的大礼堂,都留下了我的足迹。今年5月底的溧阳之行,在聆听专家代表们的睿智发言,观摩名优教师的精彩教学后,我深深地懂得了:只有坚定不移地行走在“儿童语文”的路上,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充满生命的活力,彰显语文的魅力,绽放生命的精彩。
追本溯源——绝知此事要躬行
上学期,在陈主任的引领和指导下,我申报了金坛市课题《基于活动的生态作文教学研究》。一开始,我觉得搞课题研究对于我而言,有点儿“难于上青天”压力。可是,当我真正将心沉浸在其中时,才发现,却原来“易者,难者亦易也”。
去年的11月,在工作室同仁的协助下,我开设的以“读写结合”为主题的市级公开课《圆圆的沙粒》得到了大家的好评。至今回想那一遍遍磨课的过程,都觉得上一节好课也正如文中那颗沙粒一般,都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艰苦乃至于痛苦的过程,才能孕育出那“美丽的珍珠”。
今年4月初,我又领到了执教课题组“生活作文”公开教学的任务。从何角度进行习作指导,我思考再三,决定以“游戏作文”作为我们这次“生活作文的主题”。之所以选择这一主题,不仅仅因为“文学者,游戏之事业也”,更为重要的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三、四年级孩子特别喜欢做游戏了。因此我认为引导儿童开展必要的充满“游戏精神”的生活实践活动,一定能丰富孩子的写作素材,激发起他们强烈的表现欲望,激发出强烈的“内驱力”,进而促使孩子们内心深处迸发出创作灵感的火花;他们在强烈的主动精神的驱动下,写出充满生活情趣的习作,便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于是,在陈主任的指导下,在工作室同仁的帮助下,我的作文公开课《神秘的盒子》最终收获了大家的掌声。而我们班的孩子则从游戏带给他们的快乐过程中,触发创作的灵感,写出了一篇篇角度不同、感受颇深的文章。课后,我积极反思,认真地记录下了整个磨课的经过,写下了自己的心声《磨课,想说爱你也容易》。文字虽然稚嫩,观点却颇新颖,于是我执著地要去“教海探航”一番。
平时,我也特别地注重在阅读教学课堂中开展“读写结合,相互促进”工作,对学生进行活动作文的精心指导。刚学完了《第一次抱母亲》一文,我就让孩子们去采访自己的父母,问问他(她)有没有抱过他(她)的母亲,并将整个谈话过程用“心语”的形式记录下来。而孩子们的“采访记录”则让我感触颇深。从他们的话语中,我感受到了他们开始认真地去关注这个问题。后来,《特殊的采访(心语系列)》一文,十分荣幸地被《金坛教育报》录用。
从刚开始的缩手缩脚,畏葸不前,到现在的初尝甜头,勇于探索,对于课题研究,我已经乐在其中了。
春生夏长——映日荷花别样红
在工作室里,我抓紧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虚心向前辈们学习,以期快速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于是,在大家的帮助下,在不断的“苦磨”中,常州市 2
素养大赛第二名的好成绩也被我收入囊中。
今年开学初,我领到了面向全市小语老师做四年级教材分析的任务,于是我把它当作了锤炼自己的一次极好机会。领受任务后,我认真解读教材,在研训员的指导下不断改进,不但谈出自己思考后的所得,而且广泛收集名师课例,力争将最优秀的课例资源呈现给老师们。从与会老师的频频点头与灿烂微笑中,我庆幸自己又向成功迈进了一大步。
我爱班里的每一个孩子,在我的眼里,他们就是自己的孩子。而他们,总是在日记里亲切地称呼我为“长不大的姐姐”。我爱和他们聊天,谈天说地,家长里短,生活学习,海阔天空。聊着聊着,我与他们的心贴近了,感情融洽了,共同语言增加了,工作也就更加地得心应手了。于是,校“优秀班主任”和“常州市优秀班主任”的桂冠便接踵而至。根据我和孩子们之间的故事而生发写下的教育论文《让诚实之花在孩子心底悄然生长》一文,在金坛市优秀教育论文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在4月初的市写字团体赛中,我们班也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获得了全市二等奖。
在加入工作室之前,我是个比较懒惰的人。平时有什么感想,或者一闪而过的念头,总是没有及时捕获住,而让它随风而去。可是,进入工作室后,我不自觉地变得勤快起来,是工作室的凝聚力和推动力“逼迫”着我不得不多动笔。《最佳的老师、最佳的课堂》和《思考着、实践着、快乐着》相继出现在了《金坛教育研究》上,分别讲述了我在南京的听课观摩心得以及与“陈文名师工作室”的故事。溧阳之行、小语协作组活动后,我都立刻将自己的感受融入工作室的活动报道之中,让工作室同仁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及时地辐射到各个学校。平时,工作室网站上总能见到我活跃的身影,每天浏览同伴的文章、每月定时地上传自己的文章,这已经成了我的必修课。
一路行来,一路思考;不断地动手实践,不断地丰厚思想;在忙忙碌碌的工作中付出辛勤与劳累,在失败与成功中感悟到人生的遗憾与快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领略到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我愿和工作室的伙伴们一起,倾注辛勤的汗水,浇灌满园的蓓蕾,收获成功的快乐,让自己的教育人生更加丰厚,更有价值!
2012年6月25日
第二篇:名师工作室学习小结
名师工作室学习小结
句容市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
戴巧玉
流年易逝,参与“刘正才名师工作室”学习又是一年。向名师学习,向同行求教,专业素养再获提升。难忘研讨活动中,智慧的碰撞,经验的分享,精彩的评述。留存心间的是导师的引领,同伴的坦诚以及共同栖居在语文教学园地里研究、锤炼、探索的执着与向往。
一、工作室是推动专业研修的平台。个性与风格的形成离不开思想的支撑,做有思想的教师,一直是内心追寻的方向。思想需要积淀,需要孜孜不倦的学习。感谢导师为工作室成员订阅的教学期刊以及配发的理论书籍。按照工作室的要求,坚持平时自修,积极参与工作室组织的学习研讨。浏览期刊,了解学科教学的热点、学科研究的走向,领略名师风采,学习精妙的教学设计。学习专著,深入研究了薛法根老师的智慧语文、组块教学理论,认识了陈国安教授的小学课堂。对“过程教学”的探讨,更是让我的理论素养进一步丰厚。
二、工作室是展示教学实践的舞台。工作室组织的每一次教学研讨活动坚持以“过程教学”的理论为指导,不管是结合凤凰语文研修营的活动还是以工作室牵头组织的活动,同课异构、共上一篇课文的形式及课后围绕“过程教学”展开的真实有效的研讨,得到了工作室每一位成员的认可。今年11月,通过主动申请,获得了参与课堂展示的机会。按照导师的要求,选定课题,设计教案,反复磨课,试上修改,过程的艰辛历历在目。刘正才局长和丁东全主任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到学校听课指导,在中山路小学试上之后,宦学义、何成娣老师真诚建议,让我在收获感动之余,更加深了对教材研读、设计教学的理解。备课过程中,何成娣、刘培培等老师通过网络给予指导帮助,让我收获着相伴同行的幸福。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常态研讨,让工作室的每一位成员收获的是实实在在的提升。今年11月,我参加的镇江市“好课堂”片级、县级选拔均获一等奖。
三、工作室是激励专业成长的动力。参加工作室以来,克服评上中高职称后的倦怠,在教学研究之路上重新出发,成为内心涌动的愿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将向何处去”,对自己从教之路的系统规划不仅是工作室的要求,更将是自己再次上路需要思考的课题。有梦想,才会有追求。工作室的学习给了我前行的动力。仰望星空,更需脚踏实地。看清自己,取长补短,潜心修炼,不在乎功利的目标,梳理研究的方向,积硅步至远方,才能成就无悔的教育人生。期待工作室的精彩,期待携手同行的坚守。
成绩与愿景:一篇论文在镇江市第二十一次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一篇教学案例在省“蓝天杯”教学设计评比中获二等奖;指导学生在镇江市第六届中小学网络读书征文活动中1人获一等奖,三人获三等奖,在镇江市首届“金山湖”杯作文大赛中1人获特等奖,1人获一等奖;镇江市“好课堂”选拔片、县级一等奖;参与的省级立项课题及市级规划课题准备结题。在工作室的学习中,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努力学习,勤于思考,勤于动笔,力争在骨干教师的评选中在上台阶。
第三篇:2016名师工作室个人工作总结
时间总是无意中匆匆地,眨眼,2016年和结束。在今年,我紧跟主人的领导,不断努力学习,不断自我完善。虽然没有突出的成就,但收获也很多。现在一年的研究总结如下。
首先,坚持阅读,在阅读中成长
这本书是沉默的老师。工作室今年为我们买一个阅读教学任何东西,让学生学会阅读,小说教学教什么和其他书。这些都适合一线教师专业成长的书。今年,我主要读小说教学教了什么,一个新的概念风格意识渗透了我的脑海。我在想我们为什么要读小说?什么是正确的小说阅读?什么是正确的小说教学?从书中,我不仅了解小说教学要注意的人,情节,环境,主题,而且还要根据不同小说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二,积极参与工作室活动,加强活动
在工作室的每个活动是明确的。每个班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然后由大师的专业指导,每次参加工作室的活动,可以进入一个完整的学习心理。今年下半年,我们小组讨论了少年Runtu的一堂课教学。通过这一课,我明白小说不仅关注小说的四个要素,而且关心每一个独特。Juvenile Runt文本Runtu语言是重点,从Runtu语言既可以感受Runtu的生活环境,也可以体验Runtu的性格和质量。在此基础上,主人也引导我们注意独特的标点符号。Runtu几次在结尾的词被省略,段落标点出奇地一致,所以这是一本小说应该关注的焦点。在硕士的指导下,我们的小组成功完成了本课的教学。
在工作室的其他团体也把飞行的恐龙推向蓝天,向我们展示了什么叙事文字;那绿色野餐虎,为我们展示什么散文教学。程式化的意识的种子在我的心里。
在今年,我尝试突破自己,开始积极参与更高层次组织的各种活动。曾参加阜岭区小组阅读讲座比赛,阜陵区基础教育论文比赛,重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比赛等活动。虽然我的成长步伐太慢了,但我相信只要前进线,那么 必须能够进步,更好地为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第四篇:名师工作室个人工作总结
名师工作室个人工作总结
名师工作室个人工作总结
在繁忙和有序中一学年悄然而过,不知不觉加入“xx数学工作室”已经有一年了。回顾在名师工作室这一年的学习,我充分感受到这个集体给我带来的欢乐与收获,伙伴们的好学上进、乐于创新、勇于开拓的精神给予我很大的动力,让我在教育教学实践的岗位上迈着坚实的步伐。虽然有时感觉到很忙碌、艰辛,但更多的是体会到了自己成长的欣喜、体会到了收获的快乐。现在对本的学习与工作回顾总结。
一、与名师对话,洗涤我们的心灵。
今年暑假,我和工作室的一些成员就有了一次难得的和“数学大师黄爱华”近距离交流的机会。我们不远万里来到深圳参加了“第22届现代与经典小学数学深度课堂研讨会——黄爱华教学艺术提升工作坊(第9期)”。
在这几天的培训中,黄爱华老师不仅展示了他精彩的数学课堂,还结合他30多年从事教学科研的经历,与听课的老师们分享了他的教学思想。他认为,老师们在研读教材的时候要关注知识的核心和本质,不仅要关注知识的外在表现,更要理解知识内涵。只有抓住核心和本质的内容,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同时还让我们在理论学习、积极体验、现场互动、认真反思中就“如何做一名高感性教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在这里我从名师身上看到了什么是“人格魅力”,什么是“孜孜以求”,什么是“毫无保留”。
二、与成员对话,碰撞我们的智慧。
工作室虽然只有十余名成员,却是一个团结合作、乐于学习的团队。在这样一个团队中能时时感受到热切的学习氛围、学习思辨的快乐,因为值得学习的对象就在身边。在每一次的工作室活动中,总能感受到伙伴们闪耀智慧的思维火花,智慧的分享让我视野开阔,思想升华。在以往,我听了很多的专题报告、看过很多的经典活动但往往出现的现象是,在现场听时、看时,想法多多,很受启发,过后只不过感慨一下,听过了看过了就什么都没有了。现在,通过工作室的磨炼,我养成了善思考的习惯,善于反复学习和分析思考,将所学的内容融会贯通。教学后进行分析与反思、调整与再设计、积累与梳理,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自己提高。
三、与书本对话,沉淀我们的思想。
一个爱读书的民族,必定是一个文化素质较高的民族;一个爱读书的人,也必定是一个文化素质较高的人。作为一名教师,读书对于我的成长的意义显而易见。在这一年中,我先后阅读了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朱永新的《致教师》、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李希贵的《面向个体的教育》„„
在我们工作室的网站上,我先后上传了教学案例、学习体会、读书心得、教学理论研究等等。这些都是我平时的学习成果,是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点滴感受,也是我“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的过程。
四、与自己对话,思考自己的未来。
有机会参加工作室是我的幸运,来到这里,才发现这里是一个思想的殿堂,才发现自己学得太少,读得太少,写得太少,反思的太少,才发现有太多阅读的理由和冲动。通过学习,我深深地体会到“学然后知不足”,通过反思,我发现想成为一名专业化的研究型教师还有很多路要走。
工作室的每次活动因为有了相约而变得让人期待。我也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工作室的活动中来,让自己更快的成长起来。
总之,一学年虽然过去了,我也收获了许多,但求索路漫漫,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完善自己,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数学学科教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第五篇:名师工作室个人工作总结
名师工作室个人工作总结
郭天平
2011年,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江西省中小学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训,并按照省教育厅的要求申请建立了“徐治成工作室”。这段时间以来,我基本完成了工作室预期的目标以及自己制定的发展规划。这段时间以来,虽然感觉到很忙碌、艰辛,但更多的是体会到了自己成长的欣喜、体会到了收获的快乐。现在对这段时间的学习与工作进行一个小结。
一、政治思想、师德方面
近期来,我时刻以抚州市名师工作室成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思想上要求上进,业务上刻苦钻研,能认真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注重自己的师德形象,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循循善诱。
二、个人工作方面
1、学习培训方面
建立名师工作室后,我认真分析自己的优势和面临的问题,并根据工作室的目标制定以后的发展规划和的学习、工作计划,明确了专业发展方向。为了能在近年的名师培训中尽快成长,我在平时注重学习先进教育理念,不断的充实自己,积极参加市和学校组织的各类教研活动,珍惜每一次教师培训,尤其是名师工作室的培训,其中有外出听课学习与本校听课、也有对某一专题内容的网络教研等。同时,平时能坚持阅读了《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等教育理论书籍。
通过对工作室的活动以及自己的专业学习,我觉得受益非浅,也把自己的感想体会撰写成文章,发表在自已建立的网站工作室。另外,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我面向校教师,作了专题讲座以及其它的一些教研活动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2、教学工作方面
在日常的教学中, 我能认真钻研教材,潜心研究教法,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在课堂上,我能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开展教学,重视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凡是学生能解决的知识,老师绝不包办,只是重视对学生的引导,教会学生学习诀窍,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并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出教师的指导作用。在课后,我能经常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对学生进行提优补差工作。我以自己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工作的认真负责,赢得了老师和学生的信任。所教班级的教学效果显著。因此,学校再一次安排我连续两年担任高三毕业班的教学工作。我在平时更能关注考试的命题,在各类考试的命题方面,有着自己一定的见解。
另外,在长期的教学探索与实践中,我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整合教学资源方面较有心得,公开课的教学效果较好。每学期在校级及以上范围内进行公开教学。并且,我的日常课堂教学,随时向全校教师开放。
3、教学科研方面
我有一定的科研意识和能力,先后参加过几个校级课题的研究,并主特了省市级的课题研究,获得了阶段性成果并结题成功。同时,还积极参与其它相关课题的研究。主编和参骗了教育教学论著三十多部。我所写的论文数十篇在各级各类杂志上发表。
对比自己的教研能力,我觉得科研能力相对薄弱。为了能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进一步提升教科研理论,将教研成果、教学成果转化为科研成果、提炼成教学经验,借助省教育厅的这股春风,在江西教师研修网上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网站,将自己的教学资源、教学反思、学习体会等发表在自己的网站上。并希望通过我自已的努力能成为江西教师网的推荐网站。我将继续经营好自己的网站,在网络教研上,逐步向教育教学科研渗透,最终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4、教研组建设方面
作为历史学科带头人,我能积极探索学科组校本教研新模式,认真负责并参与学校的“历史人才柔性流动”工作室,我带领历史组的教师,一起积极建设学校历史课程资源的建设,努力打造历史强势学科。在历史组的试题库建设方面已经初具规模,现在正与组内教师一起编制《课堂教学当堂达标题的编制》的编制工作。我关心组内青年教师的培养,对新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能及时进行沟通、交流与指导。我能做好带教老师的指导工作,所带教的刘霞老师获市优质课教学新秀评比一等奖。每次考试成绩出来,我都会和组内教师一起认真进行试卷分析和质量分析,反思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的不足与优势,寻找相应的对策,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历史组工作积累一定的资料与经验。
三、对工作的反思
近来对名师工作室的工作,我觉得进步不小,但是也存在着不足。例如,由于某些原因,我未能开设市级以上公开课教学;在科研一头,自己努力的程度还远远不够,离工作室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我将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发扬自己的优势,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足,以更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力争使自己在教学、科研上,都取得更的的进步,无愧于名师工作室成员的称号。
名师工作室,为我的专业成长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并为我搭建了展示自我、体现自身价值的舞台。我深深感谢省教厅,市教育局的领导、培训学院的领导和导师们,感谢他们的信任和支持。我会珍惜这样的机会,履行名师的职责,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为抚州市的教育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