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阳镇2011-2012第二学期教研室工作总结
南阳镇教研室
2011—2012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期来,我镇教学工作在县教研室领导的关怀下,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教学工作始终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打造特色教育的精品为目标,以“构建高效课堂活动”为中心,以全力开展“六个一”活动为抓手,深化教育科研,加强队伍建设,狠抓教育管理,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活动,取得了一些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强化理论学习,积极推进课程改革
本学期我镇把各方面的工作都纳入到课程改革的体系中来,继续完善和认真落实好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本学期我镇以县教研室制定的各种相关教育教学工作要求为准绳,积极实施“六个一”活动方案,学校教学工作紧紧围绕其开展。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作业等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的要求来完成。做到常规抓实、抓严。切切实实地加强了对“课程实施”的指导。
1、加强学习,立足校本培训,全员参与。重点学习《走进新课程》、《新课程标准》、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大纲)等文件并每人每学期制订学习一本教育理论专著。学习时做到了“三落实”,即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中心发言人落实。通过学习,明确新课程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和任务,相关政策和措施以及新教材教学的具体操作等。
2、加强新设课程的实施研究。特别重视研究了综合性课程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从而真正把新课程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要求逐步内化为教师的教学价值观和具体的教学行为。
3、大力宣传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使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形成课程改革的共识,创设课程改革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教学管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育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校与教师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形象。我们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本学期的中心工作来抓。做了以下工作:
1、通过期初摸底,深入分析各班现状,根据各校教学质量的实际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根源,增强教师的质量意识,寻求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教办领导根据县教研室安排,与各学校签订教学质量管理目标责任书,为每校各任课教师制订了教学质量目标,并制定了与教师绩效考核挂钩的奖惩办法。
2、进一步完善教学常规管理的制度,进一步抓实教学流程管理,加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督查指导。一学期来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每位领导的听课不少于40节。
3、建立规范的教育秩序,本学期我镇严格按照课程标准来开设课程,安排课时,制订教学进度,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总量。
4、强化教研,坚持效率第一。本学期以“构建高效课堂活动”为中心,结合“六个一”活动,开展了每人一堂公开课、每人一堂电教优质课、每人一篇优质教学案,每人制作一件多媒体课件,提高了教师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认识,提高了教师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整体推进了课堂教学的改革,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特别是每人一堂电教优质课,录像后由本人根据录像课写出教后反思,使教师收益很大。
三.加强常规管理,提高育人水平
1.教办进一步完善了《南阳镇学校管理考核评估办法》、《南阳镇教育办公室教师业务综合素质考评办法》、《南阳镇教育办公室“构建高效课堂”活动实施方案》《南阳镇教育办公室“教学质量提高年”活动方案》等制度,加强对学校教学工作的管理,注重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并重,促使各校优化内部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2.狠抓教学管理工作。我镇教研室为全镇教师建立了业务档案,各校制定了教学质量管理措施。教办及教研室成员经常深入所包学校检查教学工作。坚持定期深入学校,深入课堂,听评课,和教师座谈,共同探讨提高教学质量的新方法,新举措。及时掌握学校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以便增添措施完善教学管理。
3.常规教学工作常抓不懈。除包片人员检查外,教研室组织检查小组在每学期对各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全面检查。落实县教研室下达的教学业务月检查制度,检查内容包括学校的各项工作计划、制度,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对学生的辅导情况、分类推进措施,学校教研工作及其他活动开展情况。登记汇总,在全体校长会上进行通报,以发扬成绩,纠正存在问题,谋求发展,推进工作。
4.加强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在各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展以《学生阳光体育群体型系列活动》为主的一系列文、体、艺活动。特别是今年六月一号,镇政府拿出5000多元,在南阳镇二中热烈庆祝了“六一”国际儿童节。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以及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依仗教研拐杖,促进教育改革
1.构建教研网络,加强教研网络管理。教办成立了以教办主任为组长的教研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我镇各校分布情况,建立了南、北二片区中心教研组,同时加强了学校校本教研网络的建设,使三大网络互相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责与功能,形成科学的操作模式。建立教研理论学习制度,学习形式上“三结合”即:全校理论学习、教研组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学习内容上做到三个必须:必须是先进的教育思想,必须是科学的教育理论,必须要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学习管理上实行两有一检查:有学习记录、有心得体会,每月学校检查一次,年终进行考核。
2.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适应新课改。
本学期组织教师进行优质课、青年教师基本功评选活动。依据教育局文件精神,制定了我镇优质课、青年教师基本功评选活动实施方案,从学校、学区、镇级层层评选,为我镇推出新人做好准备。同时通过教师“六个一”活动,丰富了学校校本教研的活动内容,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提升。
3.加强过程管理,力促教学质量的提高
为完成县教育体育局为我镇下达的教学质量管理目标,镇教育办与各校校长签订了南阳镇教学质量管理目标责任书,镇教研室加强了对教学过程的监管力度。根据镇教研室工作计划,每月的月底利用一周的时间,对全镇教师业务工作进行了一次月检查,并及时通报全镇,有力促进了教师业务工作的过程性管理,能够及时弥补平时工作的不足,调整工作思路,为达到目标提供了有力保证。
五.下学期工作打算
新的学期马上开始,在新的学期中,南阳镇教研室紧跟县教研室工作思路,配合镇教育办工作,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力促教师业务素质提升,加强教师六个一活动的落实指导工作,特别是在本学期工作中表现出的工作薄弱环节,在新的学期工作中,要进行专题研究,结合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经验,发现典型,推出先进。下学期计划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专题工作:
1、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工作是教学管理工作的中心,下学期工作开始就着手加强课堂教学基本功的提升工作。以本学期为每个教师录的电教课为课例,每个教师在开展校本教研时开展自我剖析,找出课堂教学中的弱点,每个教研组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并付诸实施,力争通过一学期的时间,每个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能有比较大的突破。
2、校本教研
通过学校调整,加强学校校本教研工作的开展。我镇在新的学期中,要进行新的学校调整,学校规模也有了改进,教学点将大为减少,这样为学校开展校本教研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调整我镇学校主要集中在第一寄读、第二寄读、二中;南阳中心小学等学校中,教师相对集中,为开展学校教研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新的学期中,镇教研室将加强对学校校本教研的检查力度,在教学业务检查工作中将校本教研比重加大,以促进学校对校本教研的重视。
3、全面推进教师“六个一”活动。通过本学期的开展活动,“六个一”活动为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提供了有力借鉴和具体的活动内容,效果比较明显。新的学期开始,新的教学标准开始使用,要利用“六个一”活动开展研究工作,以新的标准开展教学工作。争取四个比较大的学校在新的学期中能够配备摄像机,全镇具备一套功能齐全的课堂教学录像设备。使课堂教学电教课录制标准提高,为县市提供比较标准的电教课。
4、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及早推陈出新。随着我镇新教师的补充,新人比重较往年有了提高,也为我镇教学工作提供了新的力量,但这部分人员年轻,离家又比较远,能否安心工作,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很大。为促进这部分人快速成长,尽快发展为教学业务骨干,各学校要充分认识他们的力量,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便利条件,并在外出学习,培训,教研活动中,多给机会,镇教研室将对这部分青年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在学科基本功、教学理念等方面加强指导和培训,并创造机会在全镇开展教研活动。
第二篇:南阳镇2011-2012第二学期教研室工作总结(精)
南阳镇教研室
2011—2012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期来,我镇教学工作在县教研室领导的关怀下,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教学工作始终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打造特色教育的精品为目标,以“构建高效课堂活动”为中心,以全力开展“六个一”活动为抓手,深化教育科研,加强队伍建设,狠抓教育管理,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活动,取得了一些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强化理论学习,积极推进课程改革
本学期我镇把各方面的工作都纳入到课程改革的体系中来,继续完善和认真落实好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本学期我镇以县教研室制定的各种相关教育教学工作要求为准绳,积极实施“六个一”活动方案,学校教学工作紧紧围绕其开展。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作业等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的要求来完成。做到常规抓实、抓严。切切实实地加强了对“课程实施”的指导。
1、加强学习,立足校本培训,全员参与。重点学习《走进新课程》、《新课程标准》、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大纲等文件并每人每学期制订学习一本教育理论专著。学习时做到了“三落实”,即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中心发言人落实。通过学习, 明确新课程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和任务,相关政策和措施以及新教材教学的具体操作等。
2、加强新设课程的实施研究。特别重视研究了综合性课程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从而真正把新课程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要求逐步内化为教师的教学价值观和具体的教学行为。
3、大力宣传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使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形成课程改革的共识,创设课程改革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教学管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育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校与教师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形象。我们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本学期的中心工作来抓。做了以下工作:
1、通过期初摸底,深入分析各班现状,根据各校教学质量的实际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根源,增强教师的质量意识,寻求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教办领导根据县教研室安排,与各学校签订教学质量管理目标责任书,为每校各任课教师制订了教学质量目标,并制定了与教师绩效考核挂钩的奖惩办法。
2、进一步完善教学常规管理的制度,进一步抓实教学流程管理,加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督查指导。一学期来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每位领导的听课不少于40节。
3、建立规范的教育秩序,本学期我镇严格按照课程标准来开设课程,安排课时,制订教学进度,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总量。
4、强化教研,坚持效率第一。本学期以“构建高效课堂活动”为中心,结合“六个一”活动,开展了每人一堂公开课、每人一堂电教优质课、每人一篇优质教学案,每人制作一件多媒体课件,提高了教师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认识,提高了教师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整体推进了课堂教学的改革,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特别是每人一堂电教优质课,录像后由本人根据录像课写出教后反思,使教师收益很大。
三.加强常规管理,提高育人水平
1.教办进一步完善了《南阳镇学校管理考核评估办法》、《南阳镇教育办公室教师业务综合素质考评办法》、《南阳镇教育办公室“构建高效课堂”活动实施方案》《南阳镇教育办公室“教学质量提高年”活动方案》等制度,加强对学校教学工作的管理,注重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并重,促使各校优化内部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2.狠抓教学管理工作。我镇教研室为全镇教师建立了业务档案,各校制定了教学质量管理措施。教办及教研室成员经常深入所包学校检查教学工作。坚持定期深入学校,深入课堂,听评课,和教师座谈,共同探讨提高教学质量的新
方法,新举措。及时掌握学校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以便增添措施完善教学管理。
3.常规教学工作常抓不懈。除包片人员检查外,教研室组织检查小组在每学期对各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全面检查。落实县教研室下达的教学业务月检查制度,检查内容包括学校的各项工作计划、制度,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对学生的辅导情况、分类推进措施,学校教研工作及其他活动开展情况。登记汇总,在全体校长会上进行通报,以发扬成绩,纠正存在问题,谋求发展,推进工作。
4.加强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在各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展以《学生阳光体育群体型系列活动》为主的一系列文、体、艺活动。特别是今年六月一号,镇政府拿出5000多元,在南阳镇二中热烈庆祝了“六一”国际儿童节。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以及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依仗教研拐杖,促进教育改革
1.构建教研网络,加强教研网络管理。教办成立了以教办主任为组长的教研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我镇各校分布情况,建立了南、北二片区中心教研组,同时加强了学校校本教研网络的建设,使三大网络互相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责与功能,形成科学的操作模式。建立教研理论学习制度, 学习形式上“三结合”即:全校理论学习、教研组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学习内容上做到三个必须:必须是先进的教育思想,必须是科学的教育理论,必须要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学习管理上实行两有一检查:有学习记录、有心得体会,每月学校检查一次,年终进行考核。
2.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适应新课改。
本学期组织教师进行优质课、青年教师基本功评选活动。依据教育局文件精神,制定了我镇优质课、青年教师基本功评选活动实施方案,从学校、学区、镇级层层评选,为我镇推出新人做好准备。同时通过教师“六个一”活动,丰富了学校校本教研的活动内容,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提升。
3.加强过程管理,力促教学质量的提高
为完成县教育体育局为我镇下达的教学质量管理目标,镇教育办与各校校长签订了南阳镇教学质量管理目标责任书,镇教研室加强了对教学过程的监管力度。根据镇教研室工作计划,每月的月底利用一周的时间,对全镇教师业务工作进行了一次月检查,并及时通报全镇,有力促进了教师业务工作的过程性管理,能够及时弥补平时工作的不足,调整工作思路,为达到目标提供了有力保证。
五.下学期工作打算
新的学期马上开始,在新的学期中,南阳镇教研室紧跟县教研室工作思路,配合镇教育办工作,在教学管理工作中
力促教师业务素质提升,加强教师六个一活动的落实指导工 作,特别是在本学期工作中表现出的工作薄弱环节,在新的 学期工作中,要进行专题研究,结合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经验,发现典型,推出先进。下学期计划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专题 工作:
1、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工作是教学管理工作的中 心,下学期工作开始就着手加强课堂教学基本功的提升工 作。以本学期为每个教师录的电教课为课例,每个教师在开 展校本教研时开展自我剖析,找出课堂教学中的弱点,每个 教研组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并付诸实 施,力争通过一学期的时间,每个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 法上能有比较大的突破。
2、校本教研 通过学校调整,加强学校校本教研 工作的开展。我镇在新的学期中,要进行新的学校调整,学 校规模也有了改进,教学点将大为减少,这样为学校开展校 本教研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调整我镇学校主要集中在第一 寄读、第二寄读、二中;南阳中心小学等学校中,教师相对 集中,为开展学校教研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新的学期中,镇教研室将加强对学校校本教研的检查力度,在教学业务检 查工作中将校
本教研比重加大,以促进学校对校本教研的重 视。
3、全面推进教师“六个一”活动。通过本学期的开展活动,“六个一”活动为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提供了有力借鉴和具体的 活动内容,效果比较明显。新的学期开始,新的教学标准开 始使用,要利用“六个一”活动开展研究工作,以新的标准开 展教学工作。争取四个比较大的学校在新的学期中能够配备 摄像机,全镇具备一套功能齐全的课堂教学录像设备。使课 堂教学电教课录制标准提高,为县市提供比较标准的电教 课。
4、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及早推陈出新。随着我镇新教 师的补充,新人比重较往年有了提高,也为我镇教学工作提 供了新的力量,但这部分人员年轻,离家又比较远,能否安 心工作,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很大。为促进这部分人快速 成长,尽快发展为教学业务骨干,各学校要充分认识他们的 力量,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便利条件,并在外出学习,培 训,教研活动中,多给机会,镇教研室将对这部分青年教师 进行重点培养,在学科基本功、教学理念等方面加强指导和 培训,并创造机会在全镇开展教研活动。
第三篇:教研室工作总结(2011—2012学第二学期)
库车三中教研室第二学期总结
一是继续坚持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业务学习制度。
学校教研室制定出学校开展教研活动总的计划,安排各教研组每周三开展教研活动。除此之外,学校还认真组织全体教职员工集中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新课程改革大纲》,《新课程改革标准》。本季度各教研组集中学习共12次,每次学习都有学习笔记,有公开课评课记录,各教研组教师的业务知识水平和学习理解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并运用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学校副校长吴丽霞同志、教务主任王学鹏同志参加了教研组活动,对教研组活动的开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有利于我们的教研组活动更好的进行。
二是全面落实教研活动考勤制度,要求各教研组长严格把好考勤关。
首先,学校教研室紧紧抓住《库车三中教研室活动制度》的执行,进一步规范了各教研组的工作标准,促使教研室工作与各教研组工作进一步结合,增进了教研室和各教研组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配合,有利于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再上一个台阶;学校教研室对各教研组的领导监督作用得到进一步体现;其次,进一步完善了各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的考核办法。一方面对各教研组的工作提出了基本要求,作了进一步规范,另一方面给各教研组留出自由发挥空间,为各教研组发挥优势、展示特色创造了必要条件。第三,积极开展了我校的优秀教研组评选、优秀个人评选、骨干教师评选、学科带头人评选等活动,对各任课教师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上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第四,完成了“爱心帮扶”行动任务,对新教师进行爱心帮扶,采取“新老结合”,“以老带新”的办法,帮助新教师更快更好的成长。
三是继续深入开展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业务学习工作,在我校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提高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使我校的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具体措施:
1.学校成立了以赵永杰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落实了专兼职人员,分工负责,步调一致,齐心协力,齐抓共管,教研室工作与各教研组工作质量挂钩,制度完善,责任落实,措施到位。形成了以队伍为基础,以阵地为依托,以制度为保证,以活动为载体,以投入为保障的良好的工作机制。
2.(1)加强教职工队伍思想建设。教师队伍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学校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思想,积极开展了各任课教师的思想道德、职业道德的教育。(2)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学校始终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把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形成了以课堂教育、日常管理、课外活动为主的全方位育人工作网络。
3.重点发挥了各教研组活动载体功能。为了增强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我校开展了评选“优秀教研组”、“优秀个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活动,并制定出了积极有效的奖惩制度,激励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对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库车县第三中学
2011年9月
第四篇:第二学期教研室工作总结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冶金学院材料工程技术教研室
李明晶
在学院的正确领导下,材料工程技术教研室全体教师同舟共济、齐心协力,严格遵守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在人员少、教学工作量过度饱满的情况下,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并在教学改革、教研室队伍建设、科研等方面不断进行着探索和实践。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制定所辖专业的教学计划,体现专业特色和时代气息
开学前两周,教研室召开专题讨论会,分析以往教学计划,讨论在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并在制定本学期课程计划中予以及时调整。同时,根据专业发展的特点,适时的用最新的内容替代陈旧内容,如教研室老师共同承担的《水处理新技术》课程。另外,及时采用新教材并补充课程新的参考资料。
2.认真落实教学任务,尤为注重实践环节
严格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认真细致做好教研室本学期所承担课程的教学计划,落实完成相关教学任务,从授课内容到授课过程、作业及考核各环节进行讨论。对于课时弹性较大、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密切相关的实习等实践环节,教研室倾注了更多的心血,以便保质保量完成。在本学期实习人数较多(怀德学院学生并入本部)、实习资金有限等切实困难情况下,与实习单位积极联络和组织,分别在魏村水厂、常州二水厂、武进自来水厂、武进城市污水处理厂、香江华庭建筑工地等,顺利完成了给水05级学生的认识实习以及给水04级的生产实习。为配合学院尽早开展下学期毕业设计工作的计划和安排,经教研室反复论证每人提交了10道题目供选择。
3.切实开展教研活动,积极进行教改研究
开学初期教研室按照学校和院部工作计划,制订了教研室学期工作和教研活动计划(详见教研室活动记录簿),并能正常开展教研活动,基本能保证每学期8次教研活动。教研活动的内容主要涉及:学校和系部文件学习、专业课程体系和结构以及授课计划的讨论、多媒体课件交流学习、听课、评课、教学教改讨论、下学期教学任务计划等内容。通过教研室老师的相互交流和讨论,教学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
4.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切实落实“教书育人”
结合学校开展的教学检查活动,认真学习了学校相关文件(《江苏工业学院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及《关于本科生课程教材使用要求的通知》),并形成书面意见提交给学院。加强对教研室老师师德师风教育,要求每个老师参与到诸如新生的入学教育、学生社团活动的指导、参观实习指导、社会实践指导、学生就业的推荐指导等多种活动中去,使老师转变观念,对学生的教育培养,不仅仅是课堂知识的传授,也应该更多的关心他们的素质提高、专业素质的培养等多方面,教师应该从多方面关心、引导学生,应该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此外,教研室也配合院部,通过多种手段加强对“师德师风”的监督管理,配合院部做好期初、期中、期末三次教学常规检查,及时将检查结果上报院部。开学初认真分析有关课程的合格率,在期中、期末等阶段,教研室参与到系部召集的学生座谈会以及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师、对教研室的要求和看法,并将之传达到每一个教师,并在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
5.注重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并提高科研水平
本学期教研室有一名老师到同济大学读博,另一名老师也积极准备并参加了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此外,教研室能积极申报校内外科学研究课题,学科梯队带头人王利平教授承担了一项横向研究课题。另外,本学期教研室老师还撰写发表了4篇核心期刊论文。
6.积极响应校院号召,配合完成各项工作
开学以来,按照学校和院里的各项工作安排,积极响应并相继顺利参与或完成了“关于本科生课程教材使用情况的检查”、学院期中教学检查、学院科技工作总结与表彰会议、学院课堂技艺大赛以及学院教学工作总结与表彰会议等。
7.问题与建议
尽管教研室在本学期做出了许多工作,但常感到力不从心,以至于有的工作不能够按照设想高质量的完成,主要原因是教研室的定位和功能作用尚有待明确。作为学校里的一个最基层的教学与研究单位,主要工作应该是上传下达,而本属二级学院职责范围的很多工作却又下放到教研室来承担,以至于教研室在千头万绪中杂务缠身,渐渐失去了自我,原先规划的很多研究任务没有精力去落实,尽管天天忙得不可开交,总是自我感到有些“不务正业”。
建议学院领导协调并明确教研室与学院办公室的职责和分工,将教研室从繁杂的工作中解脱出来,真正开展一些有利于提高教学与科研水平的工作。
另外,本教研室人员依然继续缺编,请尽快引进人才解决目前的超工作量现状;或提高相应的超工作量课时费,否则教学任务难以顺利安排,就算布臵了也将影响教学质量与效果。
8.展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今后教研室将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在创新中发展,在实践中行进,为学校及学院教学研究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材料工程技术教研室
2007-12-17
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培训总结
作者:张宗俊
++++++++++++++++++++++++++++++++++
一、概述
二、评估体系指标理解
三、评估指标体系的修订与发展
四、迎评准备及建议
++++++++++++++++++++++++++++++++++
一、概述
2005年3月21日至3月24日,接受学院领导安排,参加了由教育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委员会在北京交通管理干部学院举办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培训。
在本次培训班上,教育部领导及各地专家就高职高专发展、水平评估做了重要的报告。如:教育部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副主任李志宏《高职高专院校评估政策解析》、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处副处长吴爱华《高职高专教育发展趋势》、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处李津石《ISO9000族质量管理标准在高等教育领域的适用性探讨》、教育部高职高专评估委员会主任委员杨应崧《高职高专员自傲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概述》、副主任委员朱传礼《高职高专院校以评促建及省(市)评估工作介绍》、副主任委员高林《课程改革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别敦荣《关于高职高专院校教育质量保证问题的思考》、委员陈德祺《对〈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及〈水平评估工作指南〉的解析》、委员聂嘉恩《迎评促建中之软件建设》、委员董大奎《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的实践与思考》、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教授林中忖《高职高专教育的实践课程及其体系》、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吕一中《以评促建经验介绍》。
通过本次培训,对教育部开展评估工作的目的、方针、意义、作用以及评估的内容、方式方法都有了较深的认识,特别是在评估指标内容及内涵上有了较好的把握。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是为了更好地加强和改善宏观管理和指导,促进学校明确办学指导思想、规范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过程、强化教学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提升办学水平,建立社会公认的公平、公正、公开的评价标准、促使学校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机制。通过对各学院的评估,以便实现①引导高职高专院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准确的定位、坚持改革和创新、坚持规模、质量、效益和结构协调发展,②科学、客观地评价高职高专院校办学水平,确认其在社会上应有的地位,③帮助学校找出人才培养工作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促进学校采取有效措施、改进不足、使学校走上良性、稳定的发展轨道。评估工作必须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基本方针,建设是评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评估体系指标理解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由6个一级指标及1个特色和创新项目组成,其中6个一级指标又细分为15个二级指标(含8个重要指标)、36个主要观测点、100余条信息。从结构上理解为条件(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与利用)、过程(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管理)、结果(教学效果)。
办学指导思想:是学校的宗旨、目标和使命的体现,是学校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和根本。由2个二级指标3个观测点组成。学校定位与办学思路是基础,应满足社会需要、遵循高职高专教育规律,体现学校的宗旨、使命、发展目标、类型、层次、办学形式、服务面向以及办学质量,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关系;教育思想观念方面要求全员学习、讨论、研究高职高专教育思想并遵循教育规律;产学研结合主要表现在学校教职员工对产学研结合的认识与参与、产学合作有关组织及合作内容、教师参与企业科技攻关、培训等服务状况,反映学校与社会用人单位、师生与实践劳动者、理论与实践三结合。针对此指标,学校需要①开展办学理念的宣传,使全体教职员工准确了解学校的使命、目标,并进而加强合力、团结一致,为达到目标而共同奋斗,②与企业紧密合作,建立长期的互惠双赢机制,为社会发展做出努力,③组织学习、讨论、研究教育思想,构建高质高效的教育模式。
师资队伍建设:2个二级指标(结构、质量与建设)5个主要观测点(生师比、专任教师结构、兼职教师数量与结构、质量及建设与发展),主要反映学校对教师的重视程度,教师的质量是学校教育质量的具体体现。师资队伍建设重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学历学位培养。制定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的遴选办法及培养计划、建立兼职教师的规范管理、建立兼职教师数据库、组织兼职教师参加教研活动。
教学条件与利用:3个二级指标9个主要观测点,主要观察学校的办学条件及其利用状况。教学行政用房必须符合教育部规定、教学仪器设备要能满足学生实习实训需要、图书馆藏书达到25万册且各专业分布合理、校园网畅通、体育运动设施达到要求、多数专业均应建立校内校外实训条件或基地、具备技能培训、技能鉴定、资格证书考试资格。建立学院图书管理系统及电子图书馆、充分利用资源(设备仪器资源、教师资源等)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基本能力、专业能力、社会活动能力)。
教学建设与改革:4个二级指标9个主要观测点,重点考察学校适应社会需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方面的能力。各专业的设置要有社会调研和论证,教学计划必须体现培养目标的定位(明确针对社会职业岗位)、毕业生质量标准以及以就业为导向的技术应用能力、职业综合能力,专业教学改革试点状况,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要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或职业资格考试接轨,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因材施教,建立与理论教学体系密切相关的实践教学体系,职业能力考核与培养目标相匹配,加强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教育。组织教师修订、完善教学计划并与社会相应行业不断调和,以教研室为单位以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为基础完善、修订教学大纲,组织课件制作竞赛、多媒体教学竞赛,鼓励教师广泛开展教研、科研,鼓励教师参加国家、省市教学科研成果、论文竞评、申报。
教学管理:2个二级指标5个主要观测点,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建立适宜的教学质量保证、监控机制。将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采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全面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成册并保证教职员工人手一份以便熟练掌握,教学基本文件(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以及教学相关文件必须齐备并进行规范管理,实行教学三级(院、系、教研室)管理机制,建立自我监控系统和手段,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向ISO9000质量体系靠拢)。
教学效果:2个二级指标5个主要观测点,学生职业能力或专业基本技能合格率达到90%,英语应用能力考试通过率达到70%,具备必备的理论和专业知识,毕业实践效果良好,具有良好的修养,就业率达到90%,社会评价效果良好。建立就业跟踪、走访用人单位制度,把握毕业生就业状况第一手材料以便改进教学、提高学生专业、核心工作能力,使学生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
特色和创新项目:集思广益,精确提炼2-3个具有本校特色或创新的项目,把握项目总体印象,研究其形成背景,经过教学实践检验并不断完善使之形成系统性。该项目必须在同类学校或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得到社会的认同,还应具有示范和推广性。认真总结经验,发动教职员工回顾办学历程,特色和创新项目必须要有充分的素材支持。
对各指标及观测点的分析应采用“理念或思路——传递(实施)——成效——问题——创新”模式,逐一进行分析、改进、提高。
三、评估指标体系的修订与发展
2006年将对目前的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修订。评估指标体系总体结构及大多数指标将不会变化,合格指标也不会有变化,在2006年修订时发生的变化主要集中在优秀指标上,如青年教师重研究生比例将提高、实习实训模块将加强、技术应用科技服务模块将加强、学制改革必须实施等。
即将发布的《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评估方案》的内容就是本评估指标体系以后的走向。
四、迎评准备及建议
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是我院必须通过的检验,也是我院的一道难关,我们无法回避。因此,为了顺利通过本次评估,我院需积极准备:
(一)、加强组织管理工作 学院确定专门的组织机构、人员制定迎评工作方案,确定迎评各项工作分工及职责以及评建工作各项指标完成进度及相应的奖惩制度。评建机构指导和监督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并对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处理、解决。
(二)、加强宣传工作
对评估方案的把握,除了学院领导及评建办必须准确掌握评估方案外,各系、部领导也必须能熟练掌握评估方案。
广泛宣传、全员动员、全员参与,学院教职员工必须了解评估工作对学院的重要性,了解学院的办学理念,借评估之机加强学院教职员工的凝聚力。
(三)、分工抓好相应软、硬件建设,建立、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四)、资料准备
资料准备对学院通过评估是关键的。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资料管理体系。资料的准备应按照方案进行分门别类的成册保管、分级管理。对以前缺失的资料予以补充、完善,并规定以后资料的形成、收集规范。学院可设立临时的资料组,负责前期的资料收集、整理、补充,对经整理的资料应按条目编辑简介或小结以方便评估专家的查阅,同时在专家进校后也需要资料组负责向专家提供资料。
建议把评估资料放在校园网上,即方便专家查阅也可在专家的印象中提升学院的实力。
(五)、对评估方案中那些涉及人员广泛的项目,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预先给与一定的安排。如学生研讨会、技能测试等。以便让学生事先熟悉流程,防止正式评估时出现混乱。冶金学院材料工程技术教研室
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李明晶
在学院领导及各管理职能部门的监督检查下,材料工程教研室上学期工作顺利结束。全体教师勤奋努力,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现将本教研室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工作
理论教学
教师们严格按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要求,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实践教学
材料05级分别在校内、烨达耐火材料厂进行生产实习四周; 五专硅03学生在烨达耐火材料厂生产实习两周;
建筑0601、0602班在学校建筑工地(科技信息楼、大学生创业楼、3号厂房)进行认识实习4周;
建筑0501、0502班分别进行了两周的房屋建筑课程设计,钢结构课程设计,土力学与地基课程设计;
材料工程技术实验室承担了耐火材料工艺、硅酸盐物理化学的课堂实验教学。实践教学做到了有组织,有计划,高标准、严要求,实习成本低而有效。同学们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
二、教研工作
进一步拓宽了实习基地建设。本学期在冶金学院、教务处、实训处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将烨达耐火材料厂作为我们的实习基地。
根据精品课程建设要求及我专业的实际,进一步建设和改善省级精品课程《硅酸盐物理化学》,参加了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申报工作。另外,专业教师积极制作电子教案和教学课件,为以后申报其它精品课程做准备。
为迎接高校评估工作,本教研室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评估文件,积极准备各种资料,根据专业剖析要求,教研室对专业剖析内容进行层层分解,每位教师都承担了相应的工作。
积极参与教材的编写工作,教研室全体成员参编了由于乐海主编的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硅酸盐物理化学》教材,基本完成,已经列入出版计划。
为了适应时代要求与学校发展,努力提高个人的业务素质,在上学期我们教研室被评为冶金公司学习型班组的基础上,教研室有7位同志参加了在职研究生学习。
三、教研室常规工作
在开学初和期中教学检查期间,进行了常规教学检查,总体来讲,老师们教案书写认真,讲课进度与授课计划基本相符,课程状态记录本填写认真齐全。
教研室同志相互听取了其他所有老师的课,全体教师听取了田华老师的校内公开课,安排了教研室主任的示范课,大部分老师讲课目的突出,重点明确,讲解熟练,效果较好。通过相互听课,相互观摩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成长,提升了教研室整体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在12周和13周分别召开了材料05级、材料06级和建筑05级、建筑06级、工程造价06级学生座谈会。同学们提出了很多他们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有些问题我们及时进行了解决,有些问题我们上报了学校有关部门。
为更好的促进教学,加强内部管理,在教师内部进行了教师互评,相互间都提出了宝贵意见,学院对每位教师进行了严格、公正的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奖金分配挂钩。
四、青年教师的培养
新老教师进行了结对子工程,老教师制定新教师的培养计划,并严格按照培养计划,从怎样备课、讲课、写教案、怎样写教案首页、怎样填写课程状态记录本、期末怎样进行考核、怎样进行试卷分析等环节进行认真的有计划的指导,同时新教师在培养过程中及时进行总结。
按学校对新教师的管理要求,教研室对新教师的公开课进行集体评议,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促进其尽快能担当教学工作。
新教师全部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新教师培训班,并到济南钢铁集团公司进行了现场参观。
五、实验室管理及建设
为提高学校实践、实训教学水平,我们根据实训室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实验室建设计划,包括耐火材料实验新增成型机两台,高温电炉中温电炉各一台等设备,现正处于招标阶段。
在学院领导和鲁耐窑业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与鲁耐窑业公司达成了从鲁耐窑业公司引进部分生产设备,等学校厂房建成后即可投入使用。
进一步落实实验室的卫生管理,要求学生实验进行完必须对实验室进行彻底清扫,保证实验室的卫生状况。
落实原计划实验的开出率,优化现有的实验条件下,提高实验开出率。
积极宣传耐火材料特有工种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参加耐火材料特有工种的培训,本学期已有18人参加培训,并通过考核获得中级化学分析工证书。
六、毕业班的管理工作
教研室一直非常重视毕业班的各项教学工作。从指导教师的安排、论文开题、选材、指导写作、最后修改、答辩工作的组织及成绩的评定等每一个环节都认真计划并落实
以上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学院领导的指导,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本教研室力争明年做得更好
第五篇:第二学期教研室工作总结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城镇规划专业教研室
陈扶云
在学院的正确领导下,城镇规划专业教研室全体教师同舟共济、齐心协力,严格遵守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在人员少、教学工作量饱满的情况下,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并在教学改革、教研室队伍建设、科研等方面不断进行着探索和实践。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制定所辖专业的教学计划,体现专业特色和时代气息
开学前两周,教研室召开专题讨论会,分析以往教学计划,讨论在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并在制定本学期课程计划中予以及时调整。同时,根据专业发展的特点,适时的用最新的内容替代陈旧内容,如教研室老师共同承担的《城镇规划原理与设计》课程。另外,及时采用新教材并补充课程新的参考资料
2.认真落实教学任务,尤为注重实践环节
严格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认真细致做好教研室本学期所承担课程的教学计划,落实完成相关教学任务,从授课内容到授课过程、作业及考核各环节进行讨论。对于课时弹性较大、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密切相关的实习等实践环节,教研室倾注了更多的心血,以便保质保量完成。落实2011级毕业生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
3.切实开展教研活动,积极进行教改研究
开学初期教研室按照学校和系部工作计划,制订了教研室学期工作和教研活动计划(详见教研室活动记录簿),并能正常开展教研活动,基本能保证每学期8次教研活动。教研活动的内容主要涉及:学校和系部文件学习、专业课程体系和结构以及授课计划的讨论、多媒体课件交流学习、听课、评课、教学教改讨论、下学期教学任务计划等内容。通过教研室老师的相互交流和讨论,教学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
4.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切实落实“教书育人”
结合学校开展的教学检查活动,认真学习了学校相关文件(加强对教研室老师师德师风教育,要求每个老师参与到诸如新生的入学教育、学生社团活动的指导、参观实习指导、社会实践指导、学生就业的推荐指导等多种活动中去,使老师转变观念,对学生的教育培养,不仅仅是课堂知识的传授,也应该更多的关心他们的素质提高、专业素质的培养等多方面,教师应该从多方面关心、引导学生,应该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此外,教研室也配合院部,通过多种手段加强对“师德师风”的监督管理,配合院部做好期初、期中、期末三次教学常规检查,及时将检查结果上报院部。开学初认真分析有关课程的合格率,在期中、期末等阶段,教研室参与到系部召集的学生座谈会以及问卷调查,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师、对教研室的要求和看法,并将之传达到每一个教师,并在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5.注重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并提高科研水平
本学期教研室有一名老师读研。组织参加2013年高职高专城镇规划专业应届学生毕业设计作品竞赛。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6.积极响应校院号召,配合完成各项工作
开学以来,按照学校和院里的各项工作安排,积极响应并相继顺利参与或完成了“关于本科生课程教材使用情况的检查”、学院期中教学检查、学院教学工作总结与表彰会议等。7.问题与建议
尽管教研室在本学期做出了许多工作,但常感到力不从心,以至于有的工作不能够按照设想高质量的完成,主要原因是教研室的定位和功能作用尚有待明确。8.展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今后教研室将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在创新中发展,在实践中行进,为学院及系部教学研究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技术教研室
2007-12-17
++++++++++++++++++++++++++++++++++
一、概述
二、评估体系指标理解
三、评估指标体系的修订与发展
四、迎评准备及建议
材料工程
一、概述
2005年3月21日至3月24日,接受学院领导安排,参加了由教育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委员会在北京交通管理干部学院举办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培训。
在本次培训班上,教育部领导及各地专家就高职高专发展、水平评估做了重要的报告。如:教育部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副主任李志宏《高职高专院校评估政策解析》、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处副处长吴爱华《高职高专教育发展趋势》、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处李津石《ISO9000族质量管理标准在高等教育领域的适用性探讨》、教育部高职高专评估委员会主任委员杨应崧《高职高专员自傲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概述》、副主任委员朱传礼《高职高专院校以评促建及省(市)评估工作介绍》、副主任委员高林《课程改革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别敦荣《关于高职高专院校教育质量保证问题的思考》、委员陈德祺《对〈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及〈水平评估工作指南〉的解析》、委员聂嘉恩《迎评促建中之软件建设》、委员董大奎《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的实践与思考》、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教授林中忖《高职高专教育的实践课程及其体系》、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吕一中《以评促建经验介绍》。
通过本次培训,对教育部开展评估工作的目的、方针、意义、作用以及评估的内容、方式方法都有了较深的认识,特别是在评估指标内容及内涵上有了较好的把握。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是为了更好地加强和改善宏观管理和指导,促进学校明确办学指导思想、规范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过程、强化教学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提升办学水平,建立社会公认的公平、公正、公开的评价标准、促使学校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机制。通过对各学院的评估,以便实现①引导高职高专院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准确的定位、坚持改革和创新、坚持规模、质量、效益和结构协调发展,②科学、客观地评价高职高专院校办学水平,确认其在社会上应有的地位,③帮助学校找出人才培养工作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促进学校采取有效措施、改进不足、使学校走上良性、稳定的发展轨道。评估工作必须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基本方针,建设是评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评估体系指标理解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由6个一级指标及1个特色和创新项目组成,其中6个一级指标又细分为15个二级指标(含8个重要指标)、36个主要观测点、100余条信息。从结构上理解为条件(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与利用)、过程(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管理)、结果(教学效果)。
办学指导思想:是学校的宗旨、目标和使命的体现,是学校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和根本。由2个二级指标3个观测点组成。学校定位与办学思路是基础,应满足社会需要、遵循高职高专教育规律,体现学校的宗旨、使命、发展目标、类型、层次、办学形式、服务面向以及办学质量,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关系;教育思想观念方面要求全员学习、讨论、研究高职高专教育思想并遵循教育规律;产学研结合主要表现在学校教职员工对产学研结合的认识与参与、产学合作有关组织及合作内容、教师参与企业科技攻关、培训等服务状况,反映学校与社会用人单位、师生与实践劳动者、理论与实践三结合。针对此指标,学校需要①开展办学理念的宣传,使全体教职员工准确了解学校的使命、目标,并进而加强合力、团结一致,为达到目标而共同奋斗,②与企业紧密合作,建立长期的互惠双赢机制,为社会发展做出努力,③组织学习、讨论、研究教育思想,构建高质高效的教育模式。师资队伍建设:2个二级指标(结构、质量与建设)5个主要观测点(生师比、专任教师结构、兼职教师数量与结构、质量及建设与发展),主要反映学校对教师的重视程度,教师的质量是学校教育质量的具体体现。师资队伍建设重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学历学位培养。制定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的遴选办法及培养计划、建立兼职教师的规范管理、建立兼职教师数据库、组织兼职教师参加教研活动。
教学条件与利用:3个二级指标9个主要观测点,主要观察学校的办学条件及其利用状况。教学行政用房必须符合教育部规定、教学仪器设备要能满足学生实习实训需要、图书馆藏书达到25万册且各专业分布合理、校园网畅通、体育运动设施达到要求、多数专业均应建立校内校外实训条件或基地、具备技能培训、技能鉴定、资格证书考试资格。建立学院图书管理系统及电子图书馆、充分利用资源(设备仪器资源、教师资源等)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基本能力、专业能力、社会活动能力)。
教学建设与改革:4个二级指标9个主要观测点,重点考察学校适应社会需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方面的能力。各专业的设置要有社会调研和论证,教学计划必须体现培养目标的定位(明确针对社会职业岗位)、毕业生质量标准以及以就业为导向的技术应用能力、职业综合能力,专业教学改革试点状况,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要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或职业资格考试接轨,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因材施教,建立与理论教学体系密切相关的实践教学体系,职业能力考核与培养目标相匹配,加强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教育。组织教师修订、完善教学计划并与社会相应行业不断调和,以教研室为单位以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为基础完善、修订教学大纲,组织课件制作竞赛、多媒体教学竞赛,鼓励教师广泛开展教研、科研,鼓励教师参加国家、省市教学科研成果、论文竞评、申报。教学管理:2个二级指标5个主要观测点,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建立适宜的教学质量保证、监控机制。将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采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全面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成册并保证教职员工人手一份以便熟练掌握,教学基本文件(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以及教学相关文件必须齐备并进行规范管理,实行教学三级(院、系、教研室)管理机制,建立自我监控系统和手段,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向ISO9000质量体系靠拢)。
教学效果:2个二级指标5个主要观测点,学生职业能力或专业基本技能合格率达到90%,英语应用能力考试通过率达到70%,具备必备的理论和专业知识,毕业实践效果良好,具有良好的修养,就业率达到90%,社会评价效果良好。建立就业跟踪、走访用人单位制度,把握毕业生就业状况第一手材料以便改进教学、提高学生专业、核心工作能力,使学生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
特色和创新项目:集思广益,精确提炼2-3个具有本校特色或创新的项目,把握项目总体印象,研究其形成背景,经过教学实践检验并不断完善使之形成系统性。该项目必须在同类学校或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得到社会的认同,还应具有示范和推广性。认真总结经验,发动教职员工回顾办学历程,特色和创新项目必须要有充分的素材支持。
对各指标及观测点的分析应采用“理念或思路——传递(实施)——成效——问题——创新”模式,逐一进行分析、改进、提高。
三、评估指标体系的修订与发展
2006年将对目前的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修订。评估指标体系总体结构及大多数指标将不会变化,合格指标也不会有变化,在2006年修订时发生的变化主要集中在优秀指标上,如青年教师重研究生比例将提高、实习实训模块将加强、技术应用科技服务模块将加强、学制改革必须实施等。
即将发布的《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评估方案》的内容就是本评估指标体系以后的走向。
四、迎评准备及建议
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是我院必须通过的检验,也是我院的一道难关,我们无法回避。因此,为了顺利通过本次评估,我院需积极准备:
(一)、加强组织管理工作
学院确定专门的组织机构、人员制定迎评工作方案,确定迎评各项工作分工及职责以及评建工作各项指标完成进度及相应的奖惩制度。评建机构指导和监督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并对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处理、解决。
(二)、加强宣传工作
对评估方案的把握,除了学院领导及评建办必须准确掌握评估方案外,各系、部领导也必须能熟练掌握评估方案。
广泛宣传、全员动员、全员参与,学院教职员工必须了解评估工作对学院的重要性,了解学院的办学理念,借评估之机加强学院教职员工的凝聚力。
(三)、分工抓好相应软、硬件建设,建立、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四)、资料准备 资料准备对学院通过评估是关键的。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资料管理体系。资料的准备应按照方案进行分门别类的成册保管、分级管理。对以前缺失的资料予以补充、完善,并规定以后资料的形成、收集规范。学院可设立临时的资料组,负责前期的资料收集、整理、补充,对经整理的资料应按条目编辑简介或小结以方便评估专家的查阅,同时在专家进校后也需要资料组负责向专家提供资料。
建议把评估资料放在校园网上,即方便专家查阅也可在专家的印象中提升学院的实力。
(五)、对评估方案中那些涉及人员广泛的项目,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预先给与一定的安排。如学生研讨会、技能测试等。以便让学生事先熟悉流程,防止正式评估时出现混乱。
冶金学院材料工程技术教研室
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李明晶
在学院领导及各管理职能部门的监督检查下,材料工程教研室上学期工作顺利结束。全体教师勤奋努力,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现将本教研室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工作
理论教学
教师们严格按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要求,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实践教学
材料05级分别在校内、烨达耐火材料厂进行生产实习四周; 五专硅03学生在烨达耐火材料厂生产实习两周;
建筑0601、0602班在学校建筑工地(科技信息楼、大学生创业楼、3号厂房)进行认识实习4周;
建筑0501、0502班分别进行了两周的房屋建筑课程设计,钢结构课程设计,土力学与地基课程设计;
材料工程技术实验室承担了耐火材料工艺、硅酸盐物理化学的课堂实验教学。实践教学做到了有组织,有计划,高标准、严要求,实习成本低而有效。同学们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
二、教研工作
进一步拓宽了实习基地建设。本学期在冶金学院、教务处、实训处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将烨达耐火材料厂作为我们的实习基地。
根据精品课程建设要求及我专业的实际,进一步建设和改善省级精品课程《硅酸盐物理化学》,参加了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申报工作。另外,专业教师积极制作电子教案和教学课件,为以后申报其它精品课程做准备。
为迎接高校评估工作,本教研室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评估文件,积极准备各种资料,根据专业剖析要求,教研室对专业剖析内容进行层层分解,每位教师都承担了相应的工作。
积极参与教材的编写工作,教研室全体成员参编了由于乐海主编的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硅酸盐物理化学》教材,基本完成,已经列入出版计划。
为了适应时代要求与学校发展,努力提高个人的业务素质,在上学期我们教研室被评为冶金公司学习型班组的基础上,教研室有7位同志参加了在职研究生学习。
三、教研室常规工作
在开学初和期中教学检查期间,进行了常规教学检查,总体来讲,老师们教案书写认真,讲课进度与授课计划基本相符,课程状态记录本填写认真齐全。
教研室同志相互听取了其他所有老师的课,全体教师听取了田华老师的校内公开课,安排了教研室主任的示范课,大部分老师讲课目的突出,重点明确,讲解熟练,效果较好。通过相互听课,相互观摩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成长,提升了教研室整体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在12周和13周分别召开了材料05级、材料06级和建筑05级、建筑06级、工程造价06级学生座谈会。同学们提出了很多他们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有些问题我们及时进行了解决,有些问题我们上报了学校有关部门。
为更好的促进教学,加强内部管理,在教师内部进行了教师互评,相互间都提出了宝贵意见,学院对每位教师进行了严格、公正的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奖金分配挂钩。
四、青年教师的培养
新老教师进行了结对子工程,老教师制定新教师的培养计划,并严格按照培养计划,从怎样备课、讲课、写教案、怎样写教案首页、怎样填写课程状态记录本、期末怎样进行考核、怎样进行试卷分析等环节进行认真的有计划的指导,同时新教师在培养过程中及时进行总结。按学校对新教师的管理要求,教研室对新教师的公开课进行集体评议,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促进其尽快能担当教学工作。
新教师全部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新教师培训班,并到济南钢铁集团公司进行了现场参观。
五、实验室管理及建设
为提高学校实践、实训教学水平,我们根据实训室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实验室建设计划,包括耐火材料实验新增成型机两台,高温电炉中温电炉各一台等设备,现正处于招标阶段。
在学院领导和鲁耐窑业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与鲁耐窑业公司达成了从鲁耐窑业公司引进部分生产设备,等学校厂房建成后即可投入使用。
进一步落实实验室的卫生管理,要求学生实验进行完必须对实验室进行彻底清扫,保证实验室的卫生状况。
落实原计划实验的开出率,优化现有的实验条件下,提高实验开出率。
积极宣传耐火材料特有工种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参加耐火材料特有工种的培训,本学期已有18人参加培训,并通过考核获得中级化学分析工证书。
六、毕业班的管理工作
教研室一直非常重视毕业班的各项教学工作。从指导教师的安排、论文开题、选材、指导写作、最后修改、答辩工作的组织及成绩的评定等每一个环节都认真计划并落实
以上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学院领导的指导,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本教研室力争明年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