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堂总结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时对所教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回顾
课堂总结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时对所教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回顾、整理、归纳、深化。它既是对教学内容的再现,又是对课堂内容的高度提炼、精要概括和系统整理。课堂总结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恰当的课堂总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广大数学教师都非常重视课堂总结的设计。
案例(一):“圆柱的体积”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们学到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生1:我们猜测了圆柱、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之间的关系。
生2:我们学会了验证我们的猜想。
师:你们猜测圆柱的体积是什么?
生3:在底面积和高相等的情况下。圆柱、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都相等。
生4:圆柱的体积:底面积x高
师:猜测的结论是否正确,还要进行验证。你们是怎样验证自己的猜想的呢?
生5:我们把圆柱体转化成一个近似的正方体,根据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底面积×高,从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底面积×高。
师:为什么在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时,要把圆柱体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呢?
生6:因为我们已经学会求长方体的体积,所以,我们把圆柱体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后,就能得出结论:圆柱体体积=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师:你们说得非常好。数学上把我们推导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思想方法称为“转化思想”,即把未知的问题设法转化为已经解决的问题,这是我们解决新问题时普遍适用的方法。通过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你们有什么启示?
生7:以后我们在学习新知识或遇到新问题时,要认真思考,看能不能把新知转化为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从而解决新问题。
……
这样的课堂小结,既关注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活动经验,又关注了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进行课堂总结时,除了关注总结语言要简明、总结的形式多样化、总结主体的多元化外,还应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一、反思数学思想方法
课堂总结时,除了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活动经验外,还应引导学生反思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案例一中的课堂总结就渗透了“猜测——验证——结论”这一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思想方法和转化的思想方法。如果学生掌握了这样的方法,遇到新问题时就会按照“猜测——验证——结论”或者把新问题转化为已经解决的问题的思路加以解决。
在课堂总结时,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及时渗透统计思想、数形结合思想、集合思想、对应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这些方法的渗透和运用。利于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逐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学会评价 体验成功
案例(二):师: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你的表现怎样?哪个小组最优秀?
这样的课堂总结,让学生自由谈谈自己的收获、感受,既完成了对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知识学习的总结,又让学生学会评价。通过评价让学生看到自己和同伴的点滴进步,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体验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评价的形式可以是自评、互评,也可以是教师评价。
三、向课外拓展延伸
案例(三):“比的意义”的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生1:我们知道什么是比。
生2:我们明白了比与分数、除法的联系与区别。
生3:我们还知道生活中有不少有趣的比。
师:大家说都非常好。在生活在还存在很多有趣的比,与比有关的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地应用,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调查研究,我们下一节课再来交流,好吗?
这样的总结让学生感到课虽止,但探究与比有关的知识和了解比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强烈欲望不止,从而把学生的思维从课内拓展到课外。
四、加强思想教育
案例(四):“秒的认识”的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通过学习知道了哪些知识?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帮助?(生答略)
师:同学们,时间是由一秒、一分、一时等组成的。我们洗手的时候,时间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时间从饭碗里过去。时间在永远不停息地流逝,一去永远不会重新回来。请记住: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让我们自觉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做时间的主人吧!抓紧时间学好本领,将来为建设我们的国家服务。这节课即将结束,让我们一起听听下课的钟声吧!
课件演示:倒计时用秒钟下课。全体同学在倒计时10秒钟的钟声中下课。
第二篇:备课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进行的设计准备工作
备课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进行的设计准备工作。它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是课堂教学艺术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与连续性。因此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的质量取决于备课的质量。假若没有备课或者备不好课,课堂教学也就成了教师的随意行动,其效果与效率也就得不到根本的保证。
备课对于教师来说尤为重要,它是青年教师取得教学经验,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水平的必由之路。它对于中老年教师同样不可缺少,因为教材内容不断更新,学生的情况不断变化,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中老年教师要适应新的形势,就必须坚持认真备课,以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水平。关于教师如何精心备好课,就自己的经验谈谈备课的要求和方法及如何写好教案等问题。
一、备课的要求和方法
(一)、备课的要求
1、高度的准确性。凡需要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应该十分准确,不能似是而非,即使是最简单的概念问题,也要准确把握,不能出现问题。有争议、不能作出结论的问题,一般应予回避,不能轻易搬上课堂。对于大中专学生,他们有一定的分析能力,教师应对有争议的问题,向学生介绍不同学派的观点及最新论点。
2、明确的目的性。教师应对每堂课,每个章节要达到什么目的,有什么要求,都必须十分明确。这样才能依据目的合理处理教材,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否则会东拉西扯,随心所欲,使教学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3、极强的针对性。备课必须心目中有学生,时时想到学生,处处想到学生。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4、周密的计划性。就整册教材而言,课时的分配,新旧知识的联系,复习与检测的安排,均应有计划。就每课而言,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板书的设计,教具的使用,实验的演示,都是统筹安排,有一个合理的“序”。
5、准确的预见性。备课既是课堂教学的设计,当然有明显的预见性,我们要求的是“准确”。在备好教材,备好学生的基础上,要准确的预计到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出现的情况,设想好应变的措施,以因势利导,化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预见性准确,教师上课时就能胸有成竹,应付自如,始终掌握主动权,不会出现忙乱无绪的情况。
(二)、备课的方法
备课的方法因人而异人,因学科而异,没有固定的框框。但一般地说不外乎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写教案,写教后这几个方面。
1、备教材。是指教师对教材的深入钻研,犹如演员要熟悉剧本。它是包括熟悉教学大纲,熟悉全册教材,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深刻理解每一篇章,每一课的内容,明确它在全册的地位和前后的联系等。教师要深刻准确地把握教材,必须查阅资料,认真钻研,使教材由“薄”到“厚”。
2、备学生。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课堂教学师生的双边活动,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就不能取得任何效果,所以必须备学生,备学生要备学生的思想状况,知识基础,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理解能力等。备好学生可以使教师的教学符合学生实际,避免盲目性,同时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教学活动。
3、备教法。备好教材与学生,只是具备了搞好课堂教学的可能性,要使可能变为现实,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还要备好教法。这是抵达彼岸的桥梁。教无定法,教师要遵循基本的教学原则,根据教材、学生、教师本身素质等特点选择最优的教法。
4、写教案。教案是教师备课成果的升华和结晶。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具体依据。教案可详可简,可写在教案专用纸或本上,也可以评注形式写于教材上,视具体情况而定。
5、写教后。课堂教学不可能不折不扣地按教案进行,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实际往往会纠正、充实原教案。以写教后的形式总结些宝贵的经验教训,可作下一次备课的借鉴,是教师提高备课水平的重要方法。
第三篇:课堂教学评价专指对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客体对象所进行的评价活动
课堂教学评价专指对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客体对象所进行的评价活动,其评价范围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其价值在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由此,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评价也成为现代教学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成功教学的基础,而且是进行各种教育决策的基础。经过我对教学评价学习结合自己的实践有这样的感受。
1、量规
量规是一种结构化的定量评价标准。它往往是从与评价目标相关的多个方面详细规定评级指标,具有操作性好,准确性高的特点。
2、学习契约
学习契约也称为学习合同,是学习者与帮促者(专家,教师或学友)之间的书面协议或者保证书。这种评价方法来源于真正意义上的契约或合同。
3、范例展示
所谓范例展示,就是在布置学习任务之前,向学生展示符合学习要求的学习成果范例,以便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学习预期目标。
4、档案袋
档案袋是按一定目的收集的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以及最终成果的一整套材料,这些材料借助信息技术得以很好地组织和管理。评定包可包含各种形式地学习材料,如:视频,书面文章,图画,计算机程序等。
5、概念图
概念图是一种图表,作为评价工具,它可以方便地表征课,单元或知识领域地组织结构。学生课沿着时间或空间地维度创建概念图,以此识别,澄清和标识概念间地关系。概念图地应用有助于学生以具体和有意义地方式表征概念,促进思维外化和学习反思。
6、评估表
评估表是以问题或评价条目组织地表单,适当地设计可以帮助学习者通过回答预先设计好地问题来产生某种感悟,有效地启发学生地反思,从而增强他们地自主学
第四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该如何提问和对学生进行评价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该如何提问和对学生进行评价
教育教学论文 2010-03-31 23:56:14 阅读336 评论0字号:大中小 订阅
[摘要]:课堂提问的过程,是师生双方共同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过程,是教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是师生交流的平台,是让学生思维不再缺席的重要手段,是达到师生互动课堂教学的效果的重要途径。教师的提问要使学生能够接受、符合学生现状的原则,且提问的形式要科学合理,对于学生的回答评
价要恰到好处,把握住一个“度”字。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提问、评价
一、教师进行课堂提问的必要性
教师的提问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绝大多数中学语文篇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课堂气氛活跃、教学目标明确是离不开教师的提问的。教师是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服务者,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其次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就是比较优秀的学生也存在着“思维的惰性”,所以教师的提问显得尤其必要,教师的提问可以尽量克服学生广泛存在的“思维缺席”和“思维惰性”现象的出现;激活课堂教学气氛,体现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效果;克服学生的自主学习存在的一种盲目性和无序性现象,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把握住教学的重点与
难点。所以教师的提问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二、教师的提问应遵循的原则
1、普遍性与代表性
一个班级中,学生的水平不同,个性差别也很大。教师设计提问时要以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目标,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方式,这种师生互动,有大多数时间成了“乱动”或“不动”,这种合作学习开始变形。我在《语文教学通讯》看到这样一个材料:教师在向学生提问后下讲台开始让同学们自由讨论,教室里热热闹闹,气氛活跃,人人参与教学活动,但仔细观察问题就出来了,一些学生不会合作,只在那里听好生“主讲”,一些小组的学生还在闲聊,尚未进入讨论状态。针对此类情况,教师要特别注意指定非自愿者来回答问题,留心沉默寡言的同学、不爱思考同学的非语言性暗
示,鼓励学生间相互启发,使大多数同学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2、层次性与量力性
对于提问的设计,要遵循学生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组成由浅入深、由简到难、先简后繁的阶梯式层层推进和扩展的序。按照这样一个序,教师能节时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而且教师在提问的时候要能够视不同情况,做出灵活的变动,可以重点突破,从重点问题入手,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与手段。下面就从
对提问顺序的设计的角度,来谈一下教师提问应遵循的层次性与量力性。
首先,有的课文本身的就是一个由浅入深的、结构严密有序的组合体。因此可以按课文本身的序来构思提问,如《愚公移山》,教师可以从标题入手:移什么山?谁移山?为什么要移山?对移山有几种不同的态度等。按照这样的顺序来设计提问,使前一个问题成为后一个问题的铺垫,环环相扣,不至于思
维跳跃太大学生一下接受不了,如果教师按段一字一句提问,学生按字句一字一句解答,得到那些必然是
零散的点滴的知识,知识如果没有序串在一起,那必然印象不深且学生无兴趣,学习效率底。
其次,有的课文并不是由浅入深的构思,而且开头难以理解,后面却峰回路转,所以教师设计提问就要打破现有的序列,重新组成容易理解的序列,一般这种课文可以从结尾入手。如《拿来主义》这一课,开头一部分写“闭关主义”、“送去主义”、“抛来”,学生难以理解。可根据议论文的文体特点,抓住学生容易理解的中心论点,从中间入手,扣紧“所以我们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设计提问“怎样来拿?”并借助“所以”来推断“为什么拿?”学生有了容易理解的“怎样拿”作为自己的知识铺垫,“为什么拿”的部分也
就容易理解了。
以上的各种提问法,并不是分割开来的,许多课文可以综合运用以上的多种方法,教师要视情况
而定,灵活运用之。
四、教师对于学生回答问题后的评价
在语文教师提出的许多问题中,有的问题的答案要有统一的标准,有许多问题的答案不应要求有统一的标准,特别是现在许多还未定论的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落实素质教育的方针。
参考资料:
1、余文森著《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福建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中国教育学刊》
(教育部办刊)2004年版,《陕西师大学报》1990年版
2、钱梦龙《和青年教师谈语文教学》,《语文学刊》2002年版
3、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11月第一版
第五篇:教学评价语言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回答
借助评价语言的魅力使小学数学低年级课堂增色
[摘要]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评价要多元性、激励性、趣味性。[关键词] 评价 多元
激励
趣味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目标具有多元性、方法具有多样性,更加重视过程性。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而且要了解学生在发展中的需求,发现和发展他们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上不断发展。但是,在课堂上一些老师更多的是关注评价的形式,出现了鼓励和夸奖的滥用,没有明确的评价目标、准确的观察、恰当的评价,最后将会导致评价是盲目的、无效的甚至是反面的。因此无论是表扬、批评这些评价都应恰如其分,把握一个“度”。
教学评价语言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回答、作业、演示、表现所做出的评判性语言,它包括有声语言(口头语)和无声语言(体态语)。它以口头评价语言为主,辅之以体态语,如手势、眼神等。课堂教学评价语言全方位地展示了教师的教学机智、口语技巧和教育智慧等教学魅力,同时也是一门能让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艺术。恰当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语言可使课堂衔接顺利,精致巧妙的课堂教学评价语言能使课堂精彩纷呈。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课前备课不仅要紧扣课本,备重点、难点,而且要精心设计好自己的教学语言。教师要通过精练、生动、幽默、有趣的教学语言来活跃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兴奋、充满情趣的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在新课改下,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语言必须准确丰富,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与感召力,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烘托课堂的氛围,引起师生之间的共鸣;必须机智幽默,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语言的品位,而且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恰到好地推动教学过程;必须独特创新,能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或突发情况,临时调整原先的口语流程,巧妙应对,借助评价语言的魅力来引领学生快乐地学习。
一、多元性的评价语言,关注学生的情感。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在评价过程中,要注意融入感情,做到心诚意切,因为教师的态度、情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过去教师课堂评价语言较为单一,教师为追求教学进度,经常用笼统的语言,如“很棒!”“对的!”“正确!”等来肯定学生的精彩回答;或者用“不对,还有谁来讲”来直接否定学生的回答。教师没有真正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课堂中来,由此很多学生怕回答错误而不敢主动发言。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上的阳光。”一个好的教师应该能够把握好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在学生学习时,给予适当的鼓励、表扬,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纯粹单一的评价语肯定不符合新课标的理念,我们要采用多元评价语言,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学生,真正在情感上接纳学生,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和平台,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地张扬。比如,“你的想法真新奇,老师要向你学习!”“你做得这么快,能把你的秘诀说一说吗?”“一道题,能想出这么多不同的解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这些评价语言不仅大大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发自内心的赏识,还增加了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了应用有声语言(口头语),还可以应用无声语言(体态语)。如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夸奖的手势,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轻轻的抚摸,一个激情的拥抱等等。教师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下抚摸都会使学生在举手投足间感到亲切,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例如,有一次,在课堂上当我发现一个平时好动的孩子很守纪律时,我会摸摸他的头,朝他笑一笑,以示鼓励,这个时候,这位学生的上课精神会很好。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常常靠眼睛来联系,都是用和蔼亲切的目光去捕捉学生的视线,让眼光洒遍教室的每个角落,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注意自己,这样无形中就起到了控制课堂的作用。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就是说眼睛可表示出各种各样的感情,如高兴、气愤、赞成、反对等。教师可以用严肃和警告的目光去批评课堂中的违纪同学,当小朋友精彩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时,我会情不自禁地与他握握手;当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回答不够正确,不够完整,并随即改正时,我会轻轻地点点头,报以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眼神„„这些无声的评价是发自内心的,将牵动着学生的心,这是一种被评价者最容易接受的评价方式,它可以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只要教师对学生存在着积极的,合适的期望,那么,每个学生都能比现在做得好。对答题有失误的学生,不能用“真笨”、“真差”等贬义语言来刺激他,而应改变语气,换一种说法,可鼓励他“你虽然只做对了两题,但已经非常不容易了,以后只要继续努力,你一定能赶上来!”“今天你的作业没能得‘优'但是比昨天有进步,再写认真一点,一定能和××一样得‘优'了。”这样的语言真切感人,让学生深受鼓舞,觉得自己能行,从而树立起上进的自信心,同时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教”与“学”的氛围。在一次 20 以内加减法口算比赛中,规定 10 分钟完成的题,一个男生一半也未完成,原因是最近家人比较忙,没时间督促他练口算,我找到他说:“其实你的反应是很快的,只是这次你还不太熟练,只要每天加强练习,熟练之后,一定也能算得又快又准,老师相信你能行的,一个星期后我们再比一次,你有信心吗?”他郑重地点点头。再次比赛,他果然进步神速,而且养成了在家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二、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激励性评价是激励教育的一种手段。所谓的激励性评价,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着眼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寻找闪光点,给学生以“绶带”,为学生营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激励学生不断地大胆尝试,不断增强学生成功的愿望,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教师应该对学生抱有积极的期望,热爱每一个学生,会赢得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从而形成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同时,儿童有着较强的“亲师性”,可谓“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礼。”面对老师的评语,赞美、表扬会使他们信心百倍。特别是对于急需鼓励的中后学生。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去评价每一次的发言,从中寻找点滴的闪光点,用赏识的语言进行激励。使他们的心灵在教师的赏识中得到舒展,让他们变得越来越有自信。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获得表扬,奖励次数越多,其行为活动的再发性就越高。及时有度的呈现激励性评价,能有效引起师生情感共鸣。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把握评价的时机,充分利用评价语言的魅力,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兴趣,特别是在学生智慧的火花出现时,教师一定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亲切、感人的教学语言最能使学生保持积极舒畅的学习心境,能唤起学生的热情,从而产生不可低估的力量。
正如古人讲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在教学中,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对待学生,语言都应亲切,富有情感。特别是对待学困生,更应做到这一点,以此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励他们的上进心。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非常注意这一点,有时他一眼就看出学生的计算是错误的,但却还是喜欢以温和的态度、亲切的语调、慈祥的目光和学生一行一行地查看。学生回答问题时,用“你答得很好”、“你并不比别人差” “你讲得很有条理,如果你再把你刚说的连起来就会更好了,其它同学听得就更清楚了!”“你的表达特别有顺序,让大家一听就懂!”“你观察图特别有方法,请再按照观察顺序说一遍,一定会说好的!”“老师发现你不仅听得仔细,说得也很好!”“你说的比老师都好,你是我们的小老师!”等。做到多鼓励,少指责;多进行正面指导,少板起面孔训人。这样让学生在学习上有信心、有奔头、有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当学生答不出问题或回答错误时,教师不可以顾及教学进度而直接否定或者不予理睬。例如,教学“数的认识”时,教师出示图片8只小鸡下面是(),很快学生们说出了8这个正确答案,这时还有一位学生高举着手说可以填1。学生们哄堂大笑,老师没有笑话他,请他站起来说说填1的理由:那位学生说:“8只小鸡都在草地上捉虫子,也可以说是一群鸡。”老师竖起大拇指说:“你有与众不同的想法,很聪明!还能坚持自己的观点,真了不起!”然后对全班同学说:“你们有什么想法吗?”生1:“他观察很仔细,我要向他学习。”生2:“刚才我的同桌很大胆!”教师适时地总结说:“小朋友说得好,观察仔细、听讲认真,才能学得更棒。”在小学低段课堂教学中运用激励性教学评价,我深深地体会到能促进学生萌生成就感,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以提高和激发学生学习与自我发展的内驱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趣味性的评价语言,彰显数学课堂的生命力。
幽默作为一种课堂教学语言不仅仅博人一笑,产生愉悦感,而且还能于笑声中给人以聪明的启迪,产生意味深长的美感效应。因此,富有激励性的、风趣幽默的语言也是评价的首选。通过恰当的艺术性的评价激励学生,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魅力。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敢想、敢说、敢问,乐于发表意见,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在这样的情境下教学,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同时,教师还应该对学生进行情感投资,尊重他们,并且进行鼓励赞赏。然而置身于课堂,学生听到的最多的评价便是教师的“你真棒!好极了!”即使学生做对了一道很简单的计算题,教师也不失时机地夸奖“你真棒!”这样泛泛的称赞和过多过滥的表扬是否也会让学生感到教师赞扬的贬值呢?要看到的是:有的学生因为自己已经被老师称为“棒极了”,所以课堂上就左顾右盼,不再认真聆听了。
评价语言要尽量幽默生动、机智巧妙。老师风趣幽默的语言必将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中有助于学生良好人文素质的养成。孩子们都喜欢幽默的老师,这样的老师能给学生以亲切、平易近人的感觉,如果老师把幽默恰如其分地用到课堂中去,会拉近老师与学生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如:在有学生讲话时,可说“今天孩子们真安静啊!看哪,第一小组保持得最久。”若在大热天,发现有学生打瞌睡,则可以问他:“你梦见孙悟空了吧,可别忘了请他把今天的气温变低点哦!”如此一来,课堂气氛马上就活跃了,学生的注意力自然也就集中了。
幽默的语言不仅能使学生放松,还能重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二年级《有趣的七巧板》中,要求学生动手操作,同时,用视频展示台展示给同学们欣赏。因此,课开始我提出要求:“把拼好的图形放到学具卡片袋子的背面,这样,你就可以捧上来给大家欣赏你的创作,否则,你在桌面上拼的话,总不能把桌子搬来搬去吧!”一句惹得同学们哈哈大笑,但同时,学生们也明白了老师的要求。幽默、风趣的语言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思维的品质。幽默感和教育机智是调节师生情绪状态所不可缺少的有效方法。缺少幽默感和教育机智,常会在师生之间筑起无法理解的高墙,增加许多无谓的矛盾。课堂教学的幽默,应和深刻的见解、新鲜的知识结伴而行。
低年级学生,虽心理上处于不成熟阶段,但他们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的一句“你答错了”无疑给他强烈的答题欲望和学习兴趣浇上了一瓢“冷水”,而幽默的否定性评价却是给天真的小学生一种他们乐于接受的正确导向,也是《新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人文性的具体体现。例如,在教学“妈妈一共买了 8 个苹果,小明吃了 2 个,还剩几个苹果?”一题时,一个学生列式计算: 8+2=10,他还振振有词地说:“题中有‘一共'就是用加法嘛!”我没有立刻用“对”或“错”来做出判断,而是先表扬他听讲专心,记住了“一共”是表示求和的意思,接着问:“妈妈买了 8 个苹果,吃了两个变成 10,反而增多了,那老师买来几个苹果请大家都来吃,明天老师就变成卖苹果的了,为什么呀?因为老师的苹果越吃越多呀!”同学们哈哈大笑,这个学生自己忍不住也笑了起来,并随即修改了结果。在以后的学习中,类似的问题也难不倒他了。不难发现,老师一句善意风趣的话语犹如沁人心脾的春风,既达到了指正的目的,学生也不会反感,从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可谓两全其美。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方向是:多角度地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开发学生的潜能。所以教师不要吝啬表扬,不要吝啬赞许的微笑,哪怕是微弱的思维火花,教师也应不失时机地加以“助燃”。我们用“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用我们的爱心去正确地进行评价,那么恰如其分的表扬,充满关怀的批评,学生从中得到的将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雨露和不断正确认识自我的阳光。参考文献:
[1] 董国英.教师课堂评价语言刍议[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 [2]黄中建.教学语言艺术[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7). [3]黄中建.教学语言艺术[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7).